一、玻璃化法冷冻小鼠胚胎(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飞[1](2021)在《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对葡萄糖转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卵母细胞和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是一种较理想的冷冻保存技术方法,较其他的冷冻技术可显着提高冷冻保存卵母细胞和胚胎的存活率和发育率。已有的研究表明,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活性氧水平增加,线粒体DNA拷贝数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降低,认为卵母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与葡萄糖转运及代谢之间存在联系。本研究以小鼠卵母细胞为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等技术方法对玻璃化冷冻-解冻卵母细胞葡萄糖转运能力、NAPDH、ROS、GSH、ATP和GLUT1等指标进行检测,研究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葡萄糖转运水平的影响,探索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导致葡萄糖摄取及代谢异常原因,并进行了改善冷冻卵母细胞葡萄糖转运及代谢水平的方法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对葡萄糖转运及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葡萄糖摄取能力显着降低(p<0.01),细胞内能量生成受阻,检测到ATP含量降低(p<0.01)。氧化还原状态异常,NADPH和GSH水平显着降低(p<0.01),ROS水平显着升高(p<0.01)。表明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葡萄糖转运能力降低,卵母细胞能量生成及氧化还原状态受到影响。2.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表达水平检测表明,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Glut1的m RNA水平降低(p<0.01),GLUT1蛋白表达和GLUT1在细胞膜上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3.为了研究卵母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功能,在未冷冻卵母细胞培养液中添加GLUT1抑制剂后,GLUT1蛋白表达减少、AMPK磷酸化增加,表明成功抑制GLUT1。葡萄糖转运能力降低,NADPH,GSH水平降低,ROS水平增高,ATP水平降低(p<0.01),与冷冻后卵母细胞检测到的相关异常表现一致。表明卵母细胞冷冻后的葡萄糖转运水平及代谢异常与GLUT1表达水平降低关系密切。4.在卵母细胞解冻和复苏过程中添加维生素C后,检测GLUT1表达水平发现与未冷冻组在m RNA水平、蛋白水平均差异不显着(p>0.05)。同时卵母细胞中NADPH、ROS和GSH水平以及卵母细胞内ATP生成与未冷冻组一致(p>0.05);冷冻卵母细胞的复苏率、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着高于未添加维生素C冷冻组卵母细胞(p<0.05),与未冷冻卵母细胞组无显着差异(p>0.05)。综上所述,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会造成葡萄糖转运能力下降、代谢异常。在解冻和复苏过程中加入维生素C能改善冷冻卵母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能力,提高冷冻卵母细胞的质量。该研究对于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利用以及冷冻卵母细胞的胚胎发育潜能、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冯天雨[2](2021)在《白藜芦醇对奶山羊精原干细胞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精原干细胞(SSCs)位于雄性动物睾丸曲细精管的基底膜,是唯一能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成体干细胞。SSCs既能自我更新以维持干细胞池的稳定,又能分化参与精子发生,因而SSCs的研究对于了解雄性生殖细胞的分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转基因动物生产和男性不育症治疗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细胞的冷冻保存能够保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保障细胞的长期供应,而SSCs冷冻保存是保存优质未成熟雄性奶山羊生殖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冷冻-解冻过程会增加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引起SSCs氧化应激,并导致细胞凋亡,降低冻后细胞活力,因而SSCs冷冻保存过程中所受的氧化损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神经保护、心血管疾病防治等作用。目前对于家畜SSCs冷冻保存的研究较少,且尚未有白藜芦醇对SSCs冷冻保存效果方面的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首先对不同年龄奶山羊的睾丸进行切片观察和蛋白检测,以确定SSCs的表达情况,再通过两步酶消化和差速贴壁从奶山羊睾丸分离和纯化SSCs;其次用含有不同浓度白藜芦醇的冷冻保存液重悬SSCs并利用液氮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解冻后检测SSCs活力,筛选最适白藜芦醇浓度;最后通过试剂盒检测、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透射电镜等方法探究冷冻-解冻细胞的抗氧化、抗凋亡以及AMPK激活情况,初步揭示白藜芦醇对奶山羊SSCs冷冻保存的保护机制。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月龄(15日龄、1月龄、3月龄、6月龄、10月龄)奶山羊睾丸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PGP9.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随着奶山羊年龄的增长,曲细精管直径变大,睾丸细胞种类增加,精原细胞总量增多但所占比例下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日龄(15、30、45、60、75、90、180日龄)奶山羊睾丸中PGP9.5和THY1的蛋白表达量显示,60日龄前的奶山羊睾丸中精原细胞含量显着高于75日龄后(P<0.05),适合用于提取SSCs。2.通过机械分离和两步酶消化分离睾丸细胞,再经差速贴壁纯化收集奶山羊SSCs。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显示,纯化后的细胞高表达分子标记GFRα1、PLZF、PGP9.5和THY1,表示本研究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SSCs。3.在冷冻保存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0.1、1、10、100μmol/L)白藜芦醇,使用缓慢冷冻法保存奶山羊SSCs,37℃解冻后对细胞的活力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利用CCK-8和台盼蓝染色检测SSCs活力,结果显示当白藜芦醇浓度为10μmol/L时冻后细胞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冷冻保存液中添加白藜芦醇显着提高了冷冻-解冻后SSCs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线粒体膜电位和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活性(P<0.05),同时显着降低了细胞内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其中10μmol/L白藜芦醇组SSCs的抗氧化效果显着优于其他试验组(P<0.05),而ROS水平和MDA含量与100μmol/L组差异不显着(P>0.05)。4.选取对照组和10μmol/L白藜芦醇处理组进一步探究白藜芦醇在冷冻-解冻过程中保护SSCs的机制。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白藜芦醇组中SSCs的凋亡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白藜芦醇可极显着抑制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并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1);抑制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至细胞质,从而减少caspase 3和caspase 9的表达(P<0.05)。此外,白藜芦醇可激活细胞AMPK磷酸化,且此种作用可被AMPK抑制剂Compound C部分抵消。透射电镜对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显示,冷冻保存液中白藜芦醇的添加显着降低了冷冻-解冻后SSCs的线粒体肿胀空泡化、膜起泡以及核变的比例(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冷冻保存液中添加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提高冷冻-解冻后奶山羊SSCs的质量,且其最适浓度为10μmol/L。白藜芦醇通过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线粒体途径凋亡,并且激活生物能量代谢调节关键因子AMPK磷酸化,从而在冷冻-解冻过程中减少损伤,发挥保护SSCs的作用。
朱文倩[3](2021)在《牛睾丸组织冻存体系的优化及应用》文中认为睾丸组织冷冻保存作为雄性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策略之一,为生殖细胞保存、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及未成年雄性辅助生殖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啮齿类睾丸组织冻存体系及体外生精的研究已取得显着进展,但牛等大家畜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睾丸组织结构复杂,各类细胞的大小、低温耐受能力、膜渗透压等均存在差异,冻存-复苏过程中睾丸组织和细胞的生理活性一般会显着降低。因此,现有的睾丸组织冻存体系仍需完善,特别是在牛等大家畜方面。基于前期基础,本研究探索了海藻糖对牛睾丸组织冻存的适宜浓度,优化了冷冻体系及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培养体系,进而应用于冻存复苏后睾丸组织的体外培养、移植及透射电镜样品制备,通过电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细胞培养,鉴定分析了新型间质细胞——特络细胞(Telocytes,TCs)的形态特征、定位分布及生物学特性,评估了复苏后组织的活性及生精上皮发育能力。冻存体系优化结果显示,冻存液(freezing medium,FM)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海藻糖对牛睾丸组织长期低温保存(6个月)具有显着影响。采用含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10%血清替代物(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KSR)和20%海藻糖的FM5,结合非程控慢速冷冻(uncontrolled slow freezing,USF)程序,对牛睾丸组织冻存的效果较好。与其它浓度海藻糖添加组(FM1-FM4,FM6)+USF体系相比,FM5组睾丸组织复苏后结构完整、生精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凋亡率低且存活率高,利于UCHL1(SSCs标记)阳性SSCs的保存。因此,后续实验均采用FM5组冻存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分离获得成年牛生精上皮细胞悬液,差速贴壁以富集SSCs,探讨了牛SSCs在自体睾丸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饲养层共培养体系中的差异。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自体睾丸细胞共培养体系可维持其多能性基因(Sox2,Pou5f1)、SSCs标记基因(Gfrα-1,Uchl1)的高水平表达,产生较多SSCs克隆。这表明该体系更有利于牛SSCs体外培养。在复苏后睾丸组织培养方面,以琼脂凝胶为支撑,通过凝胶底部吸收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将待培养组织置于气液界面上,维持和促进未成熟睾丸组织发育的方法已在啮齿类和人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基于前人的研究,本实验比较了复苏后犊牛睾丸组织在有、无琼脂凝胶培养条件下体外发育的差异。培养18、27 d后分析显示,与贴壁培养相比,琼脂凝胶培养法有利于维持睾丸组织结构和生精上皮的发育,可显着降低细胞凋亡,上调睾丸组织中SSCs标记(Gfrα-1,Uchl1)、减数分裂标记(Sycp3)、成熟精子标记(Crisp1)及体细胞标记(Star,Sox9,Acta2)基因的表达,促进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发育。我们还观察到,贴壁培养组织的周围迁移出大量有狭窄-膨大节段交替形成的念珠样长突起的TCs样细胞,此类细胞表达特异性标记分子CD34、VIM、PDGFRα,具有TCs的典型特征。因冻存-复苏组织的细胞活性与其良好的微细结构保持有密切关系,为检验复苏后牛睾丸组织微细结构的完整性,本研究制备了透射电镜样品以观察超微结构,进而探明上述TCs在牛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分布及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成年牛和犊牛睾丸组织超微结构完好,TCs均位于曲细精管基膜和管周肌样细胞(peritubular myoid cell,PMC)外侧,胞体较小,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有2-3条细长的节结状突起(telopodes,Tps),可与同类细胞或其他类型细胞相互连接,在间质内形成复杂的3D网络;其核内异染色质多,核外胞质少,内有线粒体等细胞器。睾丸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上述超微结构观察一致,成年牛及犊牛的TCs特异性标记分子CD34主要分布在曲细精管基膜外侧。表明TCs主要位于间质中,这为进一步了解牛睾丸生理结构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评估冻存-复苏后犊牛睾丸组织的活性及其生精上皮的发育分化能力,本研究还将其进行了小鼠背部皮下异种移植实验。结果显示,牛睾丸组织移植28天后,保留了曲细精管样结构;生精细胞在相关基因水平启动分化机制,与正常30日龄的牛睾丸发育状态基本保持一致。这表明移植的组织确有活性,其生精上皮和间质组织有一定的发育分化能力。综上,本研究筛选建立了添加20%海藻糖的牛睾丸组织冻存优化体系FM5+USF,确证自体睾丸细胞共培养体系对牛SSCs短期培养更为适宜,琼脂凝胶法有利于睾丸组织培养,冻存-复苏的组织移植后可存活发育,证实睾丸冷冻技术联合组织培养及移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同时也明确了TCs在牛睾丸中的存在和分布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大型经济动物的睾丸生理结构,保存雄性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张培培[4](2020)在《玻璃化冷冻对牛卵母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影响》文中认为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为家畜胚胎生物技术提供了卵子库,有利于濒危动物和珍稀野生动物遗传资源的长期保存,是维持物种多样性乃至人类生殖力保存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至今,玻璃化冷冻技术已成功用于多种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与此同时,玻璃化冷冻会对卵母细胞产生的细胞学损伤及表观遗传的影响,成为制约其应用潜力的关键瓶颈。本研究采用单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对牛GV期卵母细胞及其MII期卵母细胞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并对差异甲基化(DMR)、印记基因及DMR相关基因的GO注释和KEGG功能富集进行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新鲜、玻璃化冷冻牛GV期卵母细胞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及分析,结果发现玻璃化冷冻不会对牛GV卵母细胞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造成显着影响。本试验筛选出的DMR区域共有140个,新鲜GV卵母细胞甲基化水平高于冷冻GV卵母细胞甲基化水平的DMR区域有76个,低于冷冻GV卵母细胞甲基化水平的DMR区域有64个,DMRs相关基因主要参与卵母细胞成熟(TSC2)、细胞骨架(NUDC)、细胞活力(MAFK)等。玻璃化冷冻显着增加了牛GV卵母细胞印记基因胰岛素生长因子2受体(IGF2R)的甲基化水平。基于GO注释分析发现,DMRs相关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发育、细胞骨架组织、细胞连接、蛋白质结合,ATP结合等条目中。基于KEGG富集分析发现,DMRs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GnRH、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等通路中。其中,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通路中,ADCY1、APC1显着上调会影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细胞发育过程。2、对新鲜、玻璃化冷冻的牛GV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后的MII卵母细胞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及分析,结果发现新鲜MII卵母细胞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高于玻璃化冷冻GV卵母细胞得到的MII卵母细胞。本试验筛选出的DMR区域共有1308个,新鲜MII卵母细胞甲基化水平高于玻璃化冷冻得到的MII卵母细胞甲基化水平的DMR区域有847个,低于玻璃化冷冻得到的MII卵母细胞甲基化水平的DMR区域有461个。在DMRs中筛选出VWF、PDGFRL、COL8A1等重要的差异甲基化基因。玻璃化冷冻显着降低了牛MII卵母细胞印记基因SNRPN的甲基化水平,DGAT1的甲基化水平无变化。基于GO注释分析发现,DMRs相关基因主要参与细胞骨架组织、胚胎发育、细胞质、纺锤体、蛋白质结合等条目中。基于KEGG富集分析发现,DMRs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MAPK、PI3K-Akt、Wnt、细胞凋亡和Notch等通路中。其中,在Notch信号通路中,基因(RBPSUH、MAML、EP300、ADAM17、NCSTN)上调和基因(HDAC12、NOTCH1、FNG、DLL、JAGGED)下调会影响卵母细胞成熟过程和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胚胎发育。综上所述,我们的结果表明,玻璃化冷冻牛GV期卵母细胞显着改变了其IVM过程中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高妍,郝金栋,袁宝,姜昊,陈承祯,张嘉保[5](2020)在《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方法的改进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讨影响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因素,试验对玻璃化冷冻液成分加以改进,在EFS30和EFS40玻璃化冷冻液中添加抗冻蛋白Ⅲ(AFPⅢ),对小鼠囊胚进行玻璃化冷冻,并采用两步、三步解冻法对冷冻胚胎进行解冻,统计胚胎解冻后的存活率及孵化率。结果表明:在冷冻液EFS30中添加500 ng/mL AFPⅢ、用三步法解冻的效果最好,存活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2. 8%和83. 3%。说明AFPⅢ是一种有效的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保护剂。
史佳斌[6](2020)在《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保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特色优良黄牛品种,但由于产业水平低,近几年牛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通过探究利用胚胎冷冻、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手段,来高效地扩繁良种,以求解决牛源问题。胚胎冷冻是利用特殊的低温保护措施和降温程序,实现胚胎在超低温下长期稳定保存,解冻后又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的一项技术。胚胎冷冻技术可以及时保存优质胚胎,避免胚胎的浪费。胚胎冷冻技术打破了胚胎移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局限,有利于胚胎移植的推广应用,对加速良种家畜大规模繁育有着重大意义,是胚胎工程技术的重要部分。试验以延边黄牛OPU胚胎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适合延边黄牛产业应用的冷冻方法。得出以下结果:1:甘油浓度对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的影响以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对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时,甘油浓度为2.0 mol/L时,冷冻延边黄牛OPU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最高,分别为70.10±8.70%和36.56±3.34%。与 1.5 mol/L、2.5 mol/L 和 3.0 mol/L 组差异不显着(P>0.05),显着高于 0.5 mol/L 组和 1.0 mol/L 组(P<0.05)。0.5 mol/L 组和 1.0 mol/L 组的存活率和孵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但二组显着低于其他四组(P<0.05)。2:乙二醇浓度对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的影响以乙二醇作为冷冻保护剂对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时,乙二醇浓度为1.5 mol/L时,冷冻延边黄牛OPU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最高,分别为61.52±7.84%和29.09±1.58%。与0.5 mol/L组差异显着(P<0.05),与1.0 mol/L组、2.0 mol/L组、2.5 mol/L组和3.0 mol/L组差异不显着(P>0.05)。3:冷冻保护剂种类对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的影响对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时,甘油(2.0 mol/L)与乙二醇(1.5 mol/L)为冷冻保护剂冷冻的胚胎存活率与孵化率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甘油的效果好于乙二醇。所以选用甘油作为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的冷冻保护剂。4:不同平衡时间对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的影响以甘油(2.0 mol/L)作为冷冻保护剂,平衡时间为15 min时,冷冻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最高,分别为66.77±3.18%和36.56±3.34%。与5 min组和25 min组差异显着(P<0.05),与10 min组和20 min组差异不显着(P>0.05)。5:胚胎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的影响以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冷冻延边黄牛OPU胚胎时,扩张囊胚的存活率(68.69±3.50%)及孵化率(37.37±7.00%)要高于早期囊胚的存活率(60.74±5.60%)及孵化率(31.85±8.98%),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终上所述,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0 mol/L浓度的甘油作为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保护剂最为理想;冷冻保护液中最佳平衡时间为15 min;冷冻延边黄牛OPU扩张囊胚的效果更好。
彭宏威,张姗姗,周宗宁,陈文,许紫琳,陈杭,邹聪,李刚,胡莹,钱开宇[7](2020)在《玻璃化法冻存组织样本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玻璃化法冻存是一种在冻存过程中使细胞内外溶液形成"玻璃化"状态的冻存技术。与传统程序化冻存法相比,玻璃化法冻存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且可避免胞内冰晶的形成,在组织样本低温冻存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已成为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作者对玻璃化法冻存的原理、细胞损伤机制、玻璃化法冻存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标等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张培培,郝海生,杜卫华,庞云渭,刘岩,赵善江,赵学明,朱化彬[8](2020)在《牛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胚胎冷冻保存是保存和繁殖遗传优势动物的主要工具,是胚胎移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使用的冷冻方法主要有慢速冷冻和玻璃化冷冻2种。由于玻璃化冷冻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玻璃化冷冻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多年研究,研究人员已经在玻璃化冷冻方法、冷冻液等方面取得了大量进展,玻璃化冷冻法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应用。本文综述了牛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刘婧[9](2019)在《海藻糖对生物膜稳定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离体的生物细胞在常规方式下难以实现长期保存。就目前而言,低温保存是最常见的长期保存方法。低温保存技术广泛应用于胚胎干细胞、珍稀动植物种质资源、基因资源的长期保存以及人体器官和组织的移植等,是对生命科学和生态学领域有着深远影响的关键技术。低温保存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小低温损伤,添加低温保护剂是抑制低温损伤的有效手段。海藻糖作为最常见的天然保护剂之一,在低温或脱水等极端环境下,能够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十分优越的生物膜稳定效果。然而,在海藻糖类保护剂应用日渐广泛的背后,其稳定作用的内在机理仍然未知,严重制约了低温保存基础理论和低温保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分析海藻糖与生物膜的微观相互作用,探究海藻糖对生物膜稳定作用的分子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不同浓度的海藻糖水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MD)模拟,并对溶液微观结构、动力学特性和氢键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海藻糖分子的糖苷键二面角不易发生扭曲变形,其相对刚性的分子结构是海藻糖能够发挥保护作用的基础。同时,海藻糖具有很强的形成氢键的能力,能够与水形成氢键并破坏水分子的局部四面体结构,降低水分子的平动和转动速度,进而抑制冰品成核和生长。据此本文提出“抑制成核效应”稳定机理:通过降低溶液侧结晶趋势,缓解磷脂膜侧脱水的趋势,从而避免生物膜脱水损伤,起到稳定生物膜的作用。其次,本文建立了不同组成的海藻糖/水/POPC膜体系,通过控制水合程度来模拟生物膜脱水环境。研究发现,海藻糖能够代替水与磷脂分子相结合,从而提高单个磷脂分子平均面积,降低双层膜厚度和酰基链有序程度,降低各基团移动性,抑制磷脂膜向凝胶态的转变。研究结果证实了“水替代效应”、“体积效应”以及“玻璃化效应”假说,并在原子层面对其具体作用方式进行了阐释。此外,海藻糖分子能够调节磷脂头部偶极的分布,进而影响膜表面电荷分布,改变电荷敏感型保护物质或有害粒子的作用环境,据此本文提出“电荷调节效应”保护机理。进一步研究表明,升温条件下,海藻糖的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对静态结构的改善,更体现在升温前后动态波动幅度的降低。最后,本文对机械应力作用下的海藻糖/水/POPC双层膜体系进行了MD模拟,研究发现,横向压缩性应力的施加与脱水效果类似,而横向拉伸性应力则与提高水合程度类似。拉伸性应力作用下,海藻糖对膜的主要稳定机理是水替代效应。然而,压缩性应力作用下,由于磷脂头部暴露的氢键结合位点不足,水替代效应受到限制,此时海藻糖的主要作用机理是“水滞留效应”:当海藻糖含量较高(nTRE:nPOPC=1)时,磷脂头部结合的水分子中有20%以上同时与附近海藻糖形成氢键,因此这部分水分子相当于被磷脂和海藻糖分子形成的笼形空间捕获,不易扩散到溶液中,磷脂头部水合层更加稳定。本文揭示了海藻糖发挥水替代效应、体积效应和玻璃化效应的分子机制,并分别从溶液侧微观结构、磷脂头部偶极分布以及水合层稳定性的角度出发,提出抑制成核效应、电荷调节效应和水滞留效应作用机理。以上几种效应互不冲突,同时存在,只是不同的情况下各自能发挥的程度有所差异。本文的研究为海藻糖保护剂的优化使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对新型低温保护剂和保护工艺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陈春[10](2019)在《生物组织切片的玻璃化保存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温保存是实现生物材料长期保存的唯一有效方法,在临床医学和科学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应用,玻璃化保存方法能有效避免传统低温保存方法中存在的冷冻损伤。但现有的生物材料玻璃化保存方法换热效率低,无法实现大体积样品保存;承载样品体积小,无法实现切片级别样品保存;无载体接触式降复温,样品被污染风险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效果。(1)引入微尺度强化换热原理,从工质、样品和载体表面结构出发,成功搭建一套生物材料玻璃化保存系统。微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技术,实现降复温工质微尺度化;设计并制作样品载体,实现样品传热路径微尺度化;在载体表面进行微结构构造,实现载体表面特征微尺度化。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样品污染风险,成功实现生物组织切片玻璃化保存。(2)研究了系统的微尺度换热特性。通过仿真为玻璃化系统提供设计参考参数,以仿真分析参数的敏感性及影响规律,并佐以实验验证;以实验测试来优选不同设计方案。对玻璃化保存系统的微尺度换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证实,降复温工质微尺度化、样品层薄膜化和载体表面特征微尺度化,对换热效果均有增强作用。通过物理实验,以样品降复温速率和玻璃化效果作为评价指标。(3)通过低温保护剂的毒性比较和玻璃化效果探究,筛选出适合射流冲击降复温玻璃化保存的低温保护剂。对红细胞进行玻璃化保存,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细胞的平均存活率达到96%以上;对大鼠肝切片进行玻璃化保存,实验结果表明,肝切片保存后存活率达到94%以上,成功验证本研究所设计的玻璃化保存系统优越的性能。
二、玻璃化法冷冻小鼠胚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玻璃化法冷冻小鼠胚胎(论文提纲范文)
(1)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对葡萄糖转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研究进展 |
1.1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定义 |
1.2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过程 |
1.3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起源与发展 |
1.4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方法 |
1.4.1 开放式拉长麦管法 |
1.4.2 封闭式拉长麦管法 |
1.4.3 冷冻环玻璃化法 |
1.4.4 Cryotop法 |
1.4.5 CryoTip法 |
1.4.6 固体表面冷冻法 |
1.4.7 Cryotech法 |
1.5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护剂的分类 |
1.6 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的影响 |
第二章 卵母细胞中葡萄糖转运及代谢研究进展 |
2.1 葡萄糖转运蛋白 |
2.2 葡萄糖转运蛋白家族的鉴定 |
2.3 卵母细胞中葡萄糖的转运 |
2.3.1 葡萄糖转运的过程 |
2.3.2 葡萄糖转运的作用 |
2.4 葡萄糖转运的信号通路 |
2.5 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中的葡萄糖的代谢 |
2.5.1 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方式 |
2.5.2 卵母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对氧化还原状态影响 |
2.6 小结 |
试验部分 |
第三章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对葡萄糖转运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动物 |
3.1.2 试验设备和仪器 |
3.1.3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卵母细胞的采集 |
3.2.2 MⅡ期卵母细胞的冷冻和解冻 |
3.2.3 葡萄糖转运水平的检测 |
3.2.4 NADPH水平的检测 |
3.2.5 ROS水平的检测 |
3.2.6 GSH水平的检测 |
3.2.7 ATP水平的检测 |
3.2.8 卵母细胞的qRT-PCR检测 |
3.2.9 卵母细胞的免疫荧光/共聚焦染色 |
3.2.10 免疫荧光/共聚焦染色图片分析 |
3.2.11 蛋白免疫印迹(WB) |
3.2.12 蛋白免疫印迹图片强度分析 |
3.2.13 数据统计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葡萄糖转运水平的影响 |
3.3.2 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内ATP生成的影响 |
3.3.3 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3.3.4 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中GLUT1 表达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抑制卵母细胞GLUT1 表达对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试验仪器设备 |
4.1.3 试验主要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卵母细胞的采集 |
4.2.2 Phloretin和 BAY-876 的添加 |
4.2.3 蛋白免疫印迹及图片强度分析 |
4.2.4 葡萄糖转运水平的检测 |
4.2.5 NADPH水平的检测 |
4.2.6 ROS水平的检测 |
4.2.7 GSH水平的检测 |
4.2.8 ATP水平的检测 |
4.3 试验结果 |
4.3.1 Phloretin和 BAY-876 添加浓度的筛选 |
4.3.2 抑制GLUT1 对卵母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冷冻卵母细胞解冻-复苏过程中添加维生素C对冷冻卵母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和发育潜能力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1.1 试验动物 |
5.1.2 试验仪器设备 |
5.1.3 试验主要试剂 |
5.1.4 试验主要液体的配制 |
5.2 试验方法 |
5.2.1 卵母细胞的采集 |
5.2.2 卵母细胞解冻及复苏过程中维生素C的添加 |
5.2.3 卵母细胞的qRT-PCR检测 |
5.2.4 免疫荧染色图片分析 |
5.2.5 免疫荧光/共聚焦染色图片分析 |
5.2.6 蛋白免疫印迹(WB) |
5.2.7 WB图片强度分析 |
5.2.8 葡萄糖转运水平的检测 |
5.2.9 ROS水平的检测 |
5.2.10 GSH水平的检测 |
5.2.11 NADPH水平的检测 |
5.2.12 ATP水平的检测 |
5.2.13 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及胚胎培养 |
5.3 试验结果 |
5.3.1 维生素C添加浓度的筛选 |
5.3.2 添加维生素C对冷冻卵母细胞GLUT1 表达的影响 |
5.3.3 添加维生素C对冷冻卵母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5.3.4 维生素C的添加对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白藜芦醇对奶山羊精原干细胞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精原干细胞概述 |
1.1.1 精原干细胞与精子发生 |
1.1.2 精原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
1.1.3 精原干细胞的标记物 |
1.1.4 精原干细胞微环境 |
1.1.5 精原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
1.2 精原干细胞的冷冻保存 |
1.2.1 冷冻保存原理 |
1.2.2 冷冻及解冻方法 |
1.2.3 冷冻保护剂 |
1.2.4 冷冻保存与氧化应激 |
1.2.5 冷冻保存与细胞凋亡 |
1.2.6 冷冻保存与细胞自噬 |
1.3 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
1.3.1 白藜芦醇的主要信号通路 |
1.3.2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 |
1.3.3 白藜芦醇的抗凋亡作用 |
1.3.4 白藜芦醇与细胞自噬 |
1.3.5 白藜芦醇与AMPK |
1.3.6 白藜芦醇对细胞冷冻保存的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奶山羊精原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奶山羊睾丸的HE染色 |
2.3.2 奶山羊睾丸的PGP9.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2.3.3 不同日龄奶山羊睾丸中PGP9.5和THY1 蛋白的表达 |
2.3.4 奶山羊SSCs的分离与纯化 |
2.3.5 SSCs的免疫荧光染色鉴定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白藜芦醇对冷冻保存奶山羊精原干细胞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白藜芦醇对冷冻保存SSCs活性的影响 |
3.3.2 白藜芦醇对冷冻保存SSCs活率的影响 |
3.3.3 白藜芦醇对冷冻保存SSCs T-AOC的影响 |
3.3.4 白藜芦醇对冷冻保存SSCs内 ROS水平的影响 |
3.3.5 白藜芦醇对冷冻保存SSCs MDA含量的影响 |
3.3.6 白藜芦醇对冷冻保存SSCs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3.7 白藜芦醇对冷冻保存SSCs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白藜芦醇保护冷冻保存奶山羊精原干细胞机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流式细胞术检测SSCs凋亡 |
4.3.2 SSCs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
4.3.3 SSCs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
4.3.4 SSCs的 AMPK磷酸化水平 |
4.3.5 SSCs的超微结构观察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牛睾丸组织冻存体系的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综述部分 |
第1章 睾丸组织冷冻保存研究进展 |
1.1 睾丸组织冷冻保存的方法 |
1.2 睾丸组织冷冻保护剂的应用 |
1.3 冷冻保存对睾丸组织的影响 |
1.4 结语 |
第2章 睾丸组织冷冻保存技术的应用 |
2.1 SSCS的分离富集 |
2.2 SSCS的移植 |
2.3 睾丸组织培养 |
2.4 睾丸组织移植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1章 海藻糖对牛睾丸组织冷冻保存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冷冻保存犊牛睾丸组织的体外培养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冷冻保存牛睾丸组织微细结构观察及TC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冷冻保存犊牛睾丸组织的移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玻璃化冷冻对牛卵母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意义 |
1.2 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方法 |
1.2.1 慢速冷冻 |
1.2.2 玻璃化冷冻 |
1.3 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存在的问题 |
1.3.1 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细胞结构的损伤 |
1.3.2 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表观遗传的影响 |
1.4 DNA甲基化研究概述 |
1.4.1 表观遗传学概述 |
1.4.2 DNA甲基化 |
1.5 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 |
1.6 单细胞甲基化测序技术 |
1.7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玻璃化冷冻对牛GV期卵母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模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主要溶液配制 |
2.3 试验方法 |
2.3.1 卵母细胞的采集 |
2.3.2 GV卵细胞的冷冻和解冻 |
2.3.3 收集样品 |
2.3.4 单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 |
2.4 单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分析 |
2.4.1 原始数据过滤 |
2.4.2 数据比对 |
2.4.3 甲基化位点识别 |
2.4.4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分析 |
2.4.5 聚类分析 |
2.4.6 印记基因分析 |
2.4.7 差异分析 |
2.4.8 富集分析 |
2.5 试验结果 |
2.5.1 GV期卵母细胞冷冻效率 |
2.5.2 数据过滤及数据比对 |
2.5.3 甲基化位点统计 |
2.5.4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
2.5.5 新鲜、玻璃化冷冻GV卵母细胞的DMR区域 |
2.5.6 新鲜、玻璃化冷冻GV卵母细胞的DMR区域的聚类分析 |
2.5.7 新鲜、玻璃化冷冻GV卵母细胞印记基因分析 |
2.5.8 新鲜、玻璃化冷冻GV卵母细胞DMR相关基因的富集分析 |
2.6 讨论 |
2.6.1 测序数据整体分析 |
2.6.2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
2.6.3 新鲜、玻璃化冷冻GV卵母细胞差异甲基化基因 |
2.6.4 新鲜、玻璃化冷冻GV卵母细胞印记基因甲基化水平 |
2.6.5 新鲜、玻璃化冷冻GV卵母细胞KEGG功能分析 |
第三章 玻璃化冷冻牛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全基因组甲基化模式的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采集卵母细胞 |
3.3.2 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和解冻 |
3.3.3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3.3.4 收集样品 |
3.3.5 单细胞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技术及生物学信息分析 |
3.4 试验结果 |
3.4.1 新鲜、玻璃化冷冻GV期卵母细胞成熟率 |
3.4.2 数据过滤及数据比对 |
3.4.3 甲基化位点统计 |
3.4.4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
3.4.5 新鲜、玻璃化GV卵母细胞IVM的MII卵母细胞的DMR区域 |
3.4.6 新鲜、玻璃化GV卵母细胞IVM的 MII卵母细胞DMR区域的聚类分析 |
3.4.7 新鲜、玻璃化GV卵母细胞IVM的 MII卵母细胞印记基因分析 |
3.4.8 新鲜、玻璃化GV卵母细胞IVM的 MII卵母细胞DMR相关基因的富集分析 |
3.6 讨论 |
3.6.1 测序数据整体分析 |
3.6.2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
3.6.3 新鲜、玻璃化GV卵母细胞IVM的 MII卵母细胞差异甲基化基因 |
3.6.4 新鲜、玻璃化GV卵母细胞IVM的 MII卵母细胞印记基因甲基化水平 |
3.6.5 新鲜、玻璃化GV卵母细胞IVM的 MII卵母细胞KEGG功能分析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方法的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用品 |
1.3 试验步骤及方法 |
1.3.1 小鼠胚胎的获取与培养 |
1.3.2 玻璃化冷冻液和解冻液的配制 |
1.3.3 胚胎玻璃化冷冻 |
1.3.4 胚胎的解冻及培养 |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FPⅢ对胚胎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 |
2.2 不同解冻方法对胚胎冷冻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3.1 AFPⅢ对胚胎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 |
3.2 解冻方法对胚胎玻璃化冷冻效果的影响 |
4 结论 |
(6)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保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延边黄牛简介 |
1.1.1 产地及特点 |
1.1.2 延边黄牛产业现状分析 |
1.1.3 延边黄牛现阶段发展对策 |
1.2 活体采卵技术 |
1.2.1 概述 |
1.2.2 影响活体采卵技术的因素 |
1.3 动物胚胎冷冻技术 |
1.3.1 概述 |
1.3.2 胚胎冷冻保存原理 |
1.4 胚胎冷冻保存方法 |
1.5 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冷冻损伤机制 |
1.5.1 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1.5.2 冷冻损伤机制 |
1.6 冷冻胚胎解冻及冷冻保护剂的脱除 |
1.6.1 冷冻胚胎解冻 |
1.6.2 温度速率 |
1.6.3 冷冻保护剂的脱除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冷冻保护剂对胚胎冷冻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药品和仪器 |
2.1.3 药品的配制 |
2.1.4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甘油浓度对冷冻胚胎的影响 |
2.2.2 乙二醇浓度对冷冻胚胎的影响 |
2.2.3 冷冻保护剂种类对冷冻胚胎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冷冻前平衡时间对胚胎冷冻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药品和仪器 |
3.1.3 药品的配制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胚胎发育阶段对胚胎冷冻的影响 |
4.1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药品和仪器 |
4.1.3 药品的配制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
(7)玻璃化法冻存组织样本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玻璃化法冻存原理 |
2 玻璃化法冻存致细胞损伤机制 |
3 玻璃化法冻存影响组织冻存的因素 |
3.1 组织块大小 |
3.2 冻存液 |
3.3 冻存载体 |
4 玻璃化法组织冻存效果的评价指标 |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8)牛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冷冻方法 |
1.1 慢速冷冻法 |
1.2 玻璃化冷冻法 |
2 玻璃化方法 |
2.1 承载工具 |
2.1.1 Open Pulled Straw(OPS)冷冻法 |
2.1.2 Solid surface(SSV)冷冻法 |
2.1.3 Cryotop冷冻法 |
2.1.4 Cryoloop冷冻法 |
2.1.5 微滴(Microdroplet)冷冻法 |
2.1.6 Vitri-Inga冷冻法 |
2.1.7 尼龙网(Nylon Mesh)冷冻法 |
2.1.8 纸容器(Paper Cryodevice)冷冻法 |
2.1.9 Hollow Fiber(HFV)冷冻法 |
2.2 冷冻保护剂 |
2.2.1 渗透性抗冻保护剂 |
2.2.2非渗透性抗冻保护剂 |
2.2.3 抗冻保护剂组合 |
2.2.4 抗冻蛋白 |
3 玻璃化冷冻牛胚胎应用情况 |
3.1 体内生产胚胎 |
3.2 IVF胚胎 |
3.3 ICSI胚胎 |
3.4 SCNT胚胎 |
4 展望 |
(9)海藻糖对生物膜稳定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低温生物学发展历程 |
1.1.2 低温保存方法分类 |
1.1.3 生物膜损伤机理 |
1.1.4 低温保护剂作用原理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海藻糖水溶液特性研究 |
1.2.2 海藻糖/水/生物膜三元体系相互作用研究 |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概述与力场验证 |
2.1 分子动力学方法概述 |
2.1.1 分子模拟方法简介 |
2.1.2 分子动力学方法发展简史 |
2.1.3 分子动力学方法基本原理 |
2.1.4 分子动力学方法常用软件 |
2.2 力场验证 |
2.2.1 ABF方法计算原理 |
2.2.2 力场参数与模拟细节 |
2.2.3 模拟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3 海藻糖水溶液微观性质 |
3.1 模拟细节 |
3.1.1 模拟条件设置与体系构建 |
3.1.2 关键参数与计算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密度验证 |
3.2.2 溶液微观结构 |
3.2.3 溶液热力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 |
3.2.4 溶液氢键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4 无机械应力时海藻糖对脱水生物膜稳定性的影响 |
4.1 模拟细节 |
4.1.1 模拟条件设置与体系构建 |
4.1.2 关键参数与计算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双层膜结构参数 |
4.2.2 不同基团的自扩散系数 |
4.2.3 氢键特性 |
4.3 本章小结 |
5 机械应力作用下海藻糖对生物膜稳定性的影响 |
5.1 模拟细节 |
5.1.1 模拟条件设置与体系构建 |
5.1.2 关键参数与计算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双层膜结构参数 |
5.2.2 不同基团的扩散特性 |
5.2.3 氢键特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海藻糖对生物膜稳定作用的微观表现 |
6.1.2 海藻糖对生物膜稳定作用的微观机理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海藻糖分子力场 |
附录B 水分子力场 |
附录C 附表S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生物组织切片的玻璃化保存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生物组织切片保存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文章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玻璃化保存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 微射流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1 微射流冲击装置设计与实现 |
2.1.2 工质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 |
2.1.3 自动装夹系统设计与实现 |
2.2 样品载体设计与实现 |
2.3 载体表面微特征构造 |
2.3.1 激光雕刻微槽道 |
2.3.2 砂纸刻划微槽道 |
2.3.3 酸腐蚀微坑槽 |
2.3.4 表面折叠铝箔肋片 |
2.3.5 表面亲疏水化学改性处理 |
2.4 完整玻璃化保存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玻璃化保存系统强化换热效果研究 |
3.1 工质微尺度强化换热效果研究 |
3.1.1 微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效果仿真研究 |
3.1.1.1 数值计算模型 |
3.1.1.2 数值求解方法 |
3.1.1.3 数值仿真结果 |
3.1.2 微射流冲击强化换热效果实验研究 |
3.1.2.1 射流孔径对强化换热的影响 |
3.1.2.2 射流冲击距离对强化换热的影响 |
3.2 样品层厚度微尺度强化换热效果研究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载体表面特征微尺度强化换热效果研究 |
3.3.1 载体表面亲疏水改性强化换热效果实验研究 |
3.3.1.1 实验材料 |
3.3.1.2 实验步骤 |
3.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2 载体表面微结构强化换热效果实验研究 |
3.3.2.1 实验材料 |
3.3.2.2 实验步骤 |
3.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系统玻璃化效果实验验证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实验 |
4.1红细胞玻璃化保存实验 |
4.1.1低温保护剂毒性探索实验 |
4.1.1.1 实验材料 |
4.1.1.2 实验方法 |
4.1.1.3 结果与分析 |
4.1.2红细胞玻璃化保存实验 |
4.1.2.1 实验材料 |
4.1.2.2 实验方法 |
4.1.2.3 结果与分析 |
4.2大鼠肝切片玻璃化保存实验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玻璃化法冷冻小鼠胚胎(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鼠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对葡萄糖转运的影响研究[D]. 王宇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白藜芦醇对奶山羊精原干细胞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D]. 冯天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牛睾丸组织冻存体系的优化及应用[D]. 朱文倩. 吉林大学, 2021(01)
- [4]玻璃化冷冻对牛卵母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影响[D]. 张培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方法的改进研究[J]. 高妍,郝金栋,袁宝,姜昊,陈承祯,张嘉保.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03)
- [6]延边黄牛OPU胚胎程序化冷冻保存的研究[D]. 史佳斌. 延边大学, 2020(05)
- [7]玻璃化法冻存组织样本的研究进展[J]. 彭宏威,张姗姗,周宗宁,陈文,许紫琳,陈杭,邹聪,李刚,胡莹,钱开宇. 转化医学杂志, 2020(01)
- [8]牛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研究进展[J]. 张培培,郝海生,杜卫华,庞云渭,刘岩,赵善江,赵学明,朱化彬. 中国畜牧杂志, 2020(03)
- [9]海藻糖对生物膜稳定作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 刘婧.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生物组织切片的玻璃化保存方法研究[D]. 陈春.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