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洱源5.2级地震的烈度分布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薄涛[1](2018)在《基于社交媒体的地震灾情数据挖掘与烈度快速评估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灾害被称为群灾之首,而我国又是全球范围内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灾害分布区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成为我国经济建设面临和必须重点关注的现实。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如何高效、迅速地获取灾情信息并进行与地震损失相关的烈度评估,是地震应急救援和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瞄准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灾区各级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蕴含海量数据的社交媒体平台为开展地震灾情获取和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重要的途径。由于社交媒体数据具有海量性、时空性、交互性、强扩散性、融合性等特点,公众通过社交媒体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所见、观点与情感,无形中加速了灾情信息的共享与传播。挖掘震后用户自发贡献的社交媒体海量数据,使“众包”和“群智”思想在地震应急中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有效提升地震灾情获取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鉴于此,本文在吸收信息科学、工程地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统计学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社交媒体中震后灾情数据的抓取、甄别、存储以及其时空特征与主题分布特征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中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方法。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统计并分析近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在社交媒体平台产生的地震灾情数据所呈现出的特点和规律,以此来推动社交媒体地震灾情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发展,并探索一种新的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烈度快速评估方法,以期提升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为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充分吸收总结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新浪微博移动端破坏性地震灾情数据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索、解决地震应急和震害评估中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多策略的社交媒体地震灾情数据获取方案,以新浪微博移动端为数据源,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首个社交媒体地震灾情数据库及管理平台,为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以我国现有的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为例,总结分析了现有微博数据获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浪微博商业API、网络爬虫、烈度衰减关系以及历史震例烈度分布矢量图相结合的多策略社交媒体地震灾情数据获取方案。基于新浪微博移动端,抓取了我国自2010年以来共206次破坏性地震震后72小时内与地震相关的微博数据,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首个社交媒体地震灾情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并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同时,收集整理了我国大陆地区26次破坏性地震的烈度分布矢量图,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位置微博的提取与地图匹配。本文所建立的数据库包含文本内容数据与用户关系数据,内容丰富、资料详实,便于下载使用,该数据库的建立为今后开展地震灾情获取和数据挖掘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2.基于社交媒体数据,分析了2010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破坏性地震所呈现的灾情时间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主题特征,挖掘得出了地震灾情的统计特征和分布规律。基于第三章获取的震后72小时微博数据进行了描述性挖掘,对于总体数据开展了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对于位置微博数据基于热力图进行了时空特征变化的分析,并应用K-means方法做了主题聚类分析,掌握了不同的灾情主题分布情况和规律,较为全面地挖掘得出了近年来我国破坏性地震社交媒体端灾情数据的统计特征和规律。3.基于社交媒体数据,以机器学习中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为基础,建立了烈度快速评估模型,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型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方法。将机器学习中的多分类问题思想和文本挖掘方法引入到地震烈度快速评估中,提出了基于震后社交媒体数据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方法的总体框架和流程。采用2010年至2018年的20次破坏性地震新浪微博数据为样本,构建微博文本数据的特征向量矩阵,建立数据与烈度分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碎片化、半结构化的微博文本数据转化为可以作为分类问题输入的空间向量形式,形成机器学习所需的结构化的数据集,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训练出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模型。这一模型经测试集性能测试评估准确率可达81%,经实例分析评估准确率超过67%。本文所提出的这种数据驱动型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方法,从时效性和精度上均可相对较好地满足地震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本文的学术贡献和应用价值主要在于:在大数据时代开辟了地震灾情信息获取的一条新途径,为地震应急中的灾情快速获取与烈度快速评估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方法,在地震应急救援和政府抗震救灾中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朱仁杰[2](2019)在《强震区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大量边坡受强震累积作用产生损伤,极易受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滑坡灾害,直接威胁重大工程安全,开展强震区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以西南地区典型滑坡地质灾害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岩质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边坡模型在地震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动力演化规律和破坏机理。提出基于动力放大效应和塑性效应的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判别指标体系。运用国家强震台网信息,提出了震后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开展应用。针对金沙江特大桥华坪岸桥址边坡,设计并开展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强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响应。采用水泥、砂、粘土、铁粉的混合材料模拟玄武岩,PVC板模拟凝灰岩结构面。通过改变输入地震荷载的类型、方向,并不断增大地震烈度,研究地震累积作用对岩质边坡的影响。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结果均揭示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要强于竖直地震荷载,加速度放大效应主要集中在坡顶和坡面中部,最大可达3.7倍,累计永久位移主要发生在坡面中部,破坏时最大可达38mm。边坡的破坏模式为:滑动面沿后缘陡倾结构面剪出、贯通性结构面滑动、下部坡脚附近剪出。详细分析了加速度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位移峰值、永久变形、动力安全系数和塑性效应作为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结合振动台试验采集到的加速度和位移数据,研究岩质边坡动力演化规律,明确上述评价指标的适用性。提出将加速度放大效应和塑性效应作为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指标,岩质边坡由弹性变形阶段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时,塑性效应指标可达0.25,发生滑动失稳时,塑性效应指标可达0.9。选取大永高速沿线作为研究区域,提出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快速评价方法。基于强震台网信息,对研究区域进行滑坡危险区判识,基于现场调查研究,对研究区域开展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早期识别。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大永高速沿线存在多处滑坡危险区。加速度放大效应和塑性效应评价指标均揭示了部分边坡受到历史地震作用影响,处在不稳定阶段,直接威胁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应当开展滑坡监测。
周光全[3](2013)在《云南震害损失评估与恢复重建规划主要技术指标》文中研究说明以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5.8级等4组5次地震为主要对象,深入分析灾害损失评估和恢复重建规划编制涉及的地震烈度调查与恢复重建范围,失去住所人数与灾后过渡性安置人数,以及民房、教育、卫生、市政、电力、通信、水利等破坏与恢复重建的规模,探讨了相互间的关系,并提出建议,对科学客观合理评估地震直接灾害损失和恢复重建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中海,赵希涛,范桃园,叶培盛,仝亚博,杨振宇[4](2012)在《泛亚铁路滇西大理至瑞丽沿线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质特征》文中提出根据最新的遥感影像解译和地表调查成果,分析总结了拟建的云南大理至瑞丽铁路沿线区域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分布与运动学特征。结果显示,影响该区地壳稳定性的活动断裂带主要有10条,从东到西包括:点苍山东麓断裂、云龙-永平断裂带、保山断裂带、蒲缥-施甸断裂、太平-罗明坝断裂、镇安断裂带、龙新共轭断裂系、黄连河共轭断裂系、龙川江断裂和畹町断裂带,其中晚第四纪期间活动性最显着、对工程场地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是:点苍山东麓断裂带、保山盆地西缘断裂带、蒲缥-施甸断裂、畹町断裂带等。同时,通过整理分析近代强震资料发现,仅根据历史强震资料所揭示的高地震烈度区是不全面的,结合最新的活动断裂调查成果,对大瑞铁路沿线区域的地震烈度分区进行重新划分后,认为大瑞铁路工程场地区从东到西至少存在:大理-弥渡、保山、蒲缥-施甸、镇安-荆竹坪和瑞丽-畹町5个大于等于Ⅸ级的高地震烈度区,需要在铁路工程建设的抗震设防时给予重点关注。
杨杰[5](2020)在《基于滇西北地磁台阵的地下电性结构震前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地下电性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于探索岩石圈物质组成、结构转变以及相关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地下岩石电阻率对地球内部的温度、流体、熔融和挥发成分的含量及其体积等比较的灵敏,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地下电性结构探索岩石圈物质组成、结构转变以及相关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利用地磁测深法可以求取地磁转换函数,地磁转换函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以视为地下电性构造的函数,因此可以通过地磁测深法研究孕震过程中孕震区域不同时间节点的地下电性结构变化。滇西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菱形块体西南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新构造活动强烈,破坏性地震频发。本论文基于滇西北地磁台阵8个测点的地磁资料,采用地磁测深法对台阵内部发生的洱源Ms5.5地震前地下电性结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地磁转换函数求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有界影响估计方法的稳定性,根据垂直场转换函数计算得到的实感应矢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存在近南北向的低阻体。(2)垂直场转换函数随时间变化的结果显示,震前1~2个月云龙测点和洱源测点多个周期的转换函数实部绝对值存在增大—转折—恢复的过程,异常变化幅度超过1倍标准差,其余震中距较大或距离余震区较远的测点震前无明显异常变化,表明洱源Ms5.5地震伴随的垂直场转换函数异常范围可能小于50 km,这可能与余震区的范围有关。同一测点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异常形态和变化幅度不一致,表明孕震过程中不同深度电性结构变化较为复杂。(3)利用Mod EM三维电磁反演方法分别对地震平静期、震前两周和震后三周的垂直场转换函数结果进行三维电性结构反演,获得三个时间节点的地下电性结构。结果显示在洱源Ms5.5地震发生前两周左右,震中附近岩石电阻率对比围岩电阻率明显降低,幅度达到1~2个数量级,与岩石应力与电阻率关系实验结果类似。沿乔后—维西断裂走向的中上地壳出现低阻条带异常。结合震前洱源地震台流体异常增高和快S波偏振方向偏转等地球物理观测资料,推测该低阻条带可能主要是由于流体侵入沿乔后—维西断裂排列的裂隙而产生。
吴清[6](2013)在《基于空间离散烈度点椭圆模型的历史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地震仪器记录的历史较短,不足以在短时间、小尺度范围内弄清楚地震活动性规律,因而对历史地震的研究非常重要。地震史料只有转换成用现代地震参数(如震级、震中位置等)的形式来表达,才有可能用于地震科学的各种研究。已出版的各版本历史地震目录里地震参数估算方法主观经验性较强,不确定性较大;现有新方法多以圆烈度衰减关系为基础,忽略了烈度分布的椭圆特征。本文通过建立椭圆烈度分布模型,联立椭圆数学方程,直接带入原始烈度点信息来估算历史地震基本参数,并以蒙特卡洛方法对参数估定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历史地震参数估计的科学性,减少主观判断带入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地震资料的特点,认为我国历史地震记录虽然跨度时间长,资料丰富,但受历史条件所限,在时、空、强上分布均不均匀,地震记录与烈度点都存在着不完整性,而且历史地震参数不确定性较大。针对历史地震资料的特点,我们基于宏观影响场的图像特征来建立地震烈度椭圆分布模型。引入空间统计分析的概念,从空间数据的角度给出了离散烈度点的定义,阐述了空间离散烈度点建模理论。以原始烈度点空间分布为基础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各地震各烈度区椭圆烈度估计线,进而对烈度估计线统计回归得到椭圆烈度分布模型。依据所能获取的地震烈度信息,本文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南北地震带、东部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椭圆烈度分布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充分利用了大量原始离散烈度点信息,通过数学手段得到烈度估计线,避免了等震线圈定过程中的主观经验因素。根据所建立的椭圆烈度分布模型,联立考虑中心点和方向性的椭圆数学方程,建立了地震参数估计方程,给出了参数求解的基本条件,并用既有仪器测定记录又有宏观考察数据的现代地震进行了内符验算和外推验算,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采用蒙特卡洛方法,通过大量的抽样模拟,定量分析了所得参数的不确定性,并进一步讨论了本文所提算法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本文建立了一套估算地震震中与震级的方法,旨在用此方法来估算只有烈度记载且烈度数据点相对较少的历史地震参数。以云南地区和山西地区为例,将此方法应用于有真实历史记载的地震进行了试算。历史地震算例表明,此方法对烈度数据点较少、等震线不易勾画的历史地震颇为有效。处理过程直接明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不确定性,可重复和再现。同时证明了该方法对烈度信息空间分布散乱的稳定性。由于单烈度点地震占了历史强震总数的近1/3,本文单独对这类地震进行了讨论分析。研究表明,历史强震目录里单烈度点地震的震级可能存在普遍偏小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地广人稀而又地震活动频繁的地方,可能会造成大量历史大震的漏记或者错记。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使用历史地震资料的若干建议与研究展望。本文建立了椭圆烈度分布模型和地震参数估计方程,直接利用全部烈度点的空间分布信息来估算地震震级和震中,为历史地震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地震史料的可用性,提高了历史地震参数的可靠性,对于历史地震的重建和历史地震参数的校核具有重要意义。
周洋,明小娜,杨艳珠,张方浩,杜浩国[7](2017)在《灾评新技术在云龙5.0级地震烈度调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通过介绍2016年5月18日云龙5.0级地震烈度调查与分布,分析了此次地震中云南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和无人机技术在地震现场调查与灾害损失计算、灾民安置与政府救灾决策中的应用情况。针对云南省地势高低起伏大、山区村落分散、交通通行条件较差以及地震灾害损失调查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以及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在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郑通彦,郑毅[8](2015)在《2013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文中研究说明列出了2013年中国大陆5.0级以上地震的目录,总结了这些地震事件的相关资料和震害信息。结合2013年地震发生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所上报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的相关结论,列举了全年各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经济损失结果和灾害特点,总结了2013年地震灾害的主要数据和特性。最后列举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年地震灾害的人员伤亡和损失数据,并作了简单的比较。
李永强[9](2009)在《云南人员震亡研究》文中认为云南地震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震亡重。震亡记录时间较早、震例多、内容翔实,是我国开展震亡研究的重要地区。深化云南震亡研究,认识云南震亡特征,揭示云南震亡规律,对于建立震亡模型,预测云南震亡水平,开展震亡风险评估,减轻震亡灾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震亡特征、震亡模型及震亡评估为研究重点。在系统收集整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大量震例统计的方法,研究云南震亡的时间、空间和强度特征、社会学特征及震亡因子的作用特征;根据不同时段的震亡因子,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云南不同区域、震级、极震区烈度、发震时刻、人口密度、烈度区面积和各类经济指标的震亡回归模型,揭示单次地震的震亡总量与震亡因子的关系;应用经验归属法、面积切割法和人口反推法建立云南乡镇级和行政村级的烈度震亡比模型,实现乡镇行政单元震亡的空间化表述。最后,根据地震应急处置需求、强震发展态势、人口经济增长趋势,预测2015年云南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尝试震亡数量预测,并利用GIS技术对云南未来遭遇烈度下的震亡风险进行评估。取得9个方面的认识,并对三个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云南地震、震亡及影响因子记载的四个阶段的特征。第一个阶段为公元886年-1899年,地震和震亡漏记十分严重,仅用于宏观了解云南历史震亡的时空强特征。第二阶段为1900年-2000年,地震及震亡记录虽有遗漏,但总体较为可靠,但震亡因子较少。第三阶段为1950-2000年,震亡信息较准确、震亡因子较全面,包括震亡数量、发震时刻、震级、烈度区等级及面积、灾区人口数量、灾区人口密度、不同级别行政单元震亡数量等。第四阶段是1993-2008年,该时段各类信息准确,震亡因子全面,除灾区社会学特征因子以外,还包含灾区经济指标,不足之处是高烈度强震样本数量少。云南地震具有较高的人员震亡水平。16-19世纪期间,云南每世纪的震亡记录在5千到1万人之间,尽管地震漏记较多,但平均震亡水平仍然很高。20世纪云南震亡数量为30079人,明显高于其他世纪的震亡数量,这可能与相对完整的地震与震亡记录及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有关,可能是云南百年震亡的真实水平。云南人员震亡分布东西部差异大。重亡地区首先是滇东、其次是滇西、最后是滇西南。公元886-1900年云南震亡1000人以上的地震8次,其中滇东6次,震亡23748人,占73%,滇西2次,震亡8900人,占27%。1900-2000年间,震亡100人以上的地震12次,其中滇东7次、滇西4次、滇西南1次。重亡地震在云南三个片区的分布也不均匀。滇东主要是南部的玉溪市、红河州北部、昆明北部、昭通北部地区;滇西主要是大理市、丽江市一带;滇西南主要是普洱市的西部地区。云南人员震亡受强震活动期与主体活动地区耦合控制,震亡主要发生在主体活动地区在云南东部的地震活跃期内。以东部为主体活动地区的活跃期震亡数在1-2万人之间,而以西部为主体活动地区的活跃期震亡数在1千人左右。20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人员震亡的数量占云南二十世纪震亡总量的96.7%。在同一个地震活动幕内,人员震亡主要分布在本活动幕的活跃期内。第一活动幕震亡9907人,本活动期震亡数占总数的98.6%;第二活动幕震亡1412人,本活动期震亡数占总数的70.6%;第三活动幕震亡17602人,本活动期震亡数占总数的97.8%;第四活动幕震亡1140人,本活动期震亡数占总数的97.5%。主体活动地区在云南东部的第一和第三活跃期人员伤亡数量多,占20世纪云南地震人员震亡总数的89.8%,占四个活动期总数的92.8%。随着强震活动东西迁移,人员震亡的空间分布也呈东西交替变化,主要震亡分布在东部地区。云南单次地震人员震亡数量受多种因素控制,震级和烈度是震亡的主控因素。云南地区7级地震数量占3.8%,其震亡总数占87%。1901-2008年极震区烈度大于等于Ⅸ度的地震共15次,占地震总数的7.4%,震亡数占总数的96%。平均震亡数和最高震亡数与震级和极震区烈度呈指数增长关系。人口密度是影响震亡的重要因素。云南1950年以来106个震例(扣除前震和余震)统计结果表明,发生在高密度人口区的震亡数量是同一烈度区内低密度区的震亡数量的1.09-9.33倍,平均1.32倍。发震时刻是影响震亡的重要因素。1900年至2008年云南18对相似地震的夜间震亡数量是白天震亡的1.14-22.5倍,平均7.17倍。经济因素对不同结构房屋比例影响明显。云南1993年开展规范化评估以来的29个震例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收入、人均GDP每增加一个档级,土木房屋结构房屋比例下降3-10%,砖木结构比例增加1-10%,砖混结构房屋比例增加不明显。云南人员震亡具有特定的社会学特征。云南6次强震的震亡人员的社会学调查表明,农村人口震亡比例、女性震亡比例、老年震亡比例、儿童震亡比例、少数民族震亡比例、文盲和小学文化学历人员震亡比例高于该群体正常人口比例3-26%不等。这既是云南的人员震亡特性,也可能是此类群体震亡的共性。云南震亡总量可以用不同震亡因子、不同震亡区域、不同震级分档、不同时段的模型进行表述。包括震亡-震级、震亡-烈度单因子回归模型、非经济因子的震亡-震级极震区烈度、人口密度、发震时刻多因子回归模型,以及包含经济因子的震亡-震级极震区烈度、烈度区面积、人口密度、发震时刻、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多因子回归模型。利用多个震亡数学模型来描述云南震亡数量与震亡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对1996年丽江7.0级地震、1988年澜沧7.6级地震、1974年大关7.1级地震、1970年通海7.8级地震、1979年普洱6.8级地震和1966年东川6.5级地震进行烈度震亡比调查分析,形成了符合云南实际的烈度震亡比调查分析方法,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基于乡镇单元和行政村单元的云南烈度震亡比模型。利用震亡模型和云南人口经济增长规律,对设定地震条件下的震亡总量、设定烈度下的乡镇震亡数量进行了预测。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中云南地区可能遭受地震影响,评估云南震亡风险。从历史震亡特征、未来强震活动趋势和震亡风险评估的结果看,云南东部的红河州北部、玉溪市、昆明东部和北部、昭通一带是未来5-10年的重点防范的高风险震亡地区。最后,提出开展“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地震现场调查评估方法研究,以及开展细粒度网格化空间震亡评估方法研究的两个方向。
何宝夫[10](2010)在《金沙江丽江段五至七级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金沙江丽江段五至七级电站依次是金安桥电站、龙开口电站和鲁地拉电站,它们地处滇西北活动构造区,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新构造运动强烈、强震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十分严重。目前这三个电站的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程度还很薄弱,因此研究水电工程区的地壳稳定性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项研究采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为主线,分别对研究区活动断裂、深部构造特征、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性和浅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在评价过程中紧紧抓住地震和地质灾害两个单因子对区域地壳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考虑地震作用下地质灾害可能产生的破坏效应,从内外动力耦合的角度,综合评价了3个水电站工程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研究区存在7条较大活动断裂,这7条断裂绝大部分在全新世有活动,仅清水一周城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晚期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不明显。其中,程海断裂带对鲁地拉库区影响较大。(2)研究区地壳呈多层结构,且具有横向和纵向上的不均一性;壳内低速高导层的存在,有利于地壳圈层间的滑动;地球物理强烈异常区、带与活动断裂和地震关系密切。(3)研究区中、强震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大理—洱源、剑川、丽江等地;地震成层性明显,10km深处为地震活动的重要界面;历史强震具有周期性,可划分出6个地震活跃期;结合深部构造研究,总结了5个与地震孕育密切相关的特殊物理环境;最后选取丽江7.0级地震作为典型震例,从深浅两个构造层次分析地震成因机理。(4)运用ANSYS软件模拟区域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显示在断裂带内最大主压应力和最小主压应力均有显着的减小,在断裂的交汇处和转折端,应力容易集中。应变能在宾川、永胜、洱源、大理西部等地相对集中。位移方向主要为SSE向,这与区域GPS监测资料相吻合。(5)研究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塌陷。总结了7个与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密切相关的因素。选取鲁地拉水电工程区作为典型库区段,调查表明库区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塌岸)、泥石流。在库长为100km的河段内,发育着81处地质灾害点,总平均线密度D为0.81个/km;分析认为地质灾害具有不同河谷的区段性、支流口(沟口)地质灾害的成群性、左岸与右岸地质灾害的差异性等特点。最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鲁地拉库区段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鲁地拉库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占41%,在降雨和地震条件下,地质灾害高危险区分别占46%和52%。(6)在研究区划分出了3个7.5级潜在震源区,2个7.0级潜在震源区和3个6.5级潜在震源区。采用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选取7个指标对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分区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20%,鲁地拉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差。最后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手段,综合评判认为:金安桥水电站和龙开口水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差,鲁地拉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差。
二、洱源5.2级地震的烈度分布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洱源5.2级地震的烈度分布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社交媒体的地震灾情数据挖掘与烈度快速评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社交媒体地震灾情数据挖掘 |
1.2.2 地震烈度快速评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社交媒体数据挖掘技术 |
2.1 引言 |
2.2 社交媒体相关概念 |
2.2.1 社交媒体 |
2.2.2 关于微博 |
2.3 数据挖掘 |
2.3.1 定义与分类 |
2.3.2 描述性数据挖掘 |
2.3.3 预测性数据挖掘 |
2.4 微博数据挖掘技术 |
2.4.1 微博数据的获取方法 |
2.4.2 基于用户的挖掘技术 |
2.4.3 基于内容的挖掘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交媒体地震灾情数据库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数据源的选择—新浪微博 |
3.3 数据的获取 |
3.3.2 地震烈度分布矢量图的收集 |
3.3.3 烈度衰减关系的确定 |
3.3.4 数据的获取 |
3.3.5 数据的预处理 |
3.4 位置微博的处理 |
3.4.1 地图匹配 |
3.4.2 烈度标签的建立 |
3.5 数据库的建立 |
3.5.1 数据库的规范设计 |
3.5.2 数据库的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交媒体地震灾情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总体时空特征分析 |
4.2.1 数据随时间变化特征 |
4.2.2 总体灾情空间特征 |
4.3 位置微博时空特征分析 |
4.4 位置微博的灾情主题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烈度快速评估方法 |
5.1 引言 |
5.2 总体思路 |
5.2.1 机器学习 |
5.2.2 方法的基本框架 |
5.3 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模型机器学习训练过程 |
5.3.1 模型的选择—浅层人工神经网络 |
5.3.2 特征向量构建 |
5.3.3 数据集的划分 |
5.3.4 学习过程 |
5.4 模型的性能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分析—2018 年松原5.7 级地震 |
6.1 引言 |
6.2 松原地区地震地质与地震活动性背景 |
6.2.1 松原地区的地震构造背景 |
6.2.2 区域地震活动性概况 |
6.3 2018 年松原5.7 级地震烈度快速评估 |
6.3.1 2018 年松原5.7 级地震简介 |
6.3.2 2018 年松原5.7 级地震微博位置数据获取 |
6.3.3 地震烈度快速评估模型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2)强震区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强震区滑坡灾害分布特征研究 |
1.2.2 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
1.2.3 强震区边坡潜在滑坡危险判识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强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特性 |
2.1 工程概况 |
2.1.1 区域地震活动性 |
2.1.2 工程简介 |
2.1.3 工程地质 |
2.2 岩质边坡大型振动台试验 |
2.2.1 边坡模型 |
2.2.2 模型材料 |
2.2.3 施工工艺 |
2.2.4 测试内容 |
2.2.5 加载工况 |
2.3 采集数据的处理方法 |
2.3.1 波形数据 |
2.3.2 加速度数据处理方法 |
2.3.3 光学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
2.4 边坡模型加速度响应特性 |
2.4.1 加速度放大特性 |
2.4.2 地震输入方向对加速度放大特性的影响 |
2.5 边坡模型变形响应特性 |
2.5.1 最大变形响应特性 |
2.5.2 永久变形响应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模型 |
3.1 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 |
3.1.1 直接观测指标 |
3.1.2 加速度放大效应评价指标MPGA |
3.1.3 安全系数评价指标K_S |
3.1.4 塑性效应评价指标PEC |
3.2 边坡动力放大效应演化规律 |
3.2.1 M_(PGA)演化规律 |
3.2.2 安全系数KS演化规律 |
3.3 边坡变形演化规律 |
3.3.1 位移演化规律 |
3.3.2 塑性效应PEC演化规律 |
3.4 边坡模型破坏机理分析 |
3.4.1 边坡模型破坏过程分析 |
3.4.2 边坡模型破坏模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强震台网信息的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研究 |
4.1 基于强震台网信息的滑坡危险区判识 |
4.1.1 强震作用下地震动传播和衰减规律 |
4.1.2 滇西地区强震统计和特点分析 |
4.1.3 研究区域自由地表运动特性评价 |
4.1.4 基于PGA评价指标的滑坡危险区判识 |
4.2 基于现场调查的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早期判识 |
4.2.1 地脉动现场测试 |
4.2.2 无人机摄影测量现场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3)云南震害损失评估与恢复重建规划主要技术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地震烈度分布与恢复重建范围 |
1.1 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 |
1.2 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5.7级地震 |
1.3 2012年9月7日彝良5.7、5.6级地震 |
1.4 2013年3月3日洱源5.5级地震 |
2 地震失去住所人数与灾后过渡性安置规模 |
3 地震灾害总损失与恢复重建投资规模 |
4 民房破坏与恢复重建规模 |
5 教育、卫生系统房屋破坏与恢复重建规模 |
6 工程结构破坏与恢复重建规模 |
7认识与讨论 |
(4)泛亚铁路滇西大理至瑞丽沿线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 |
2 断裂活动性分级 |
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带的基本特征 |
3.1 点苍山东麓断裂带 |
3.2 云龙-永平断裂带 |
3.3 保山断裂带 |
3.4 蒲缥-施甸断裂带 |
3.5 太平-罗明坝断裂带 |
3.6 镇安断裂带 |
3.7 龙新共轭断裂系 |
3.8 黄连河共轭断裂系 |
3.9 畹町断裂带 |
3.10 龙川江断裂 |
4 地震地质环境 |
4.1 现今的地震活动及其特征 |
4.2 地震烈度区划 |
4.2.1 地震烈度区划的方法与原则 |
4.2.2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确定的地震烈度分布 |
4.2.3 对活动断裂综合研究后的地震烈度区划 |
5 讨论与结论 |
5.1 晚第四纪断裂活动的总体水平 |
5.2 未来地震活动的危险性 |
5.3 地壳稳定性评价 |
5.4 主要结论 |
(5)基于滇西北地磁台阵的地下电性结构震前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地磁测深法 |
1.2.2 地磁测深法与地震磁异常 |
1.3 地磁转换函数求解方法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工作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滇西北地区地震构造背景 |
2.1 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性 |
2.1.1 主要断裂带 |
2.1.2 地震活动性 |
2.2 地球物理场探测结果 |
2.2.1 电磁方法探测结果 |
2.2.2 其他地球理方法探测结果 |
第三章 垂直场转换函数计算方法 |
3.1 垂直场转换函数 |
3.2 转换函数的Robust估计 |
3.2.1 M估计 |
3.2.2 有界影响估计 |
3.2.3 有界影响估计稳定性检验 |
第四章 转换函数结果分析 |
4.1 滇西北地磁台阵概况 |
4.2 洱源Ms5.5地震 |
4.3 地磁转换函数结果 |
第五章 地下电性结构反演 |
5.1 二维正演模拟 |
5.2 三维电性结构反演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6)基于空间离散烈度点椭圆模型的历史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传统历史地震参数估定方法及其不确定性 |
1.2.2 历史地震参数估定新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3 本文研究思路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历史地震资料概况 |
2.1 中国历史地震资料 |
2.1.1 中国历史地震史料 |
2.1.2 中国历史地震目录 |
2.1.3 中国历史地震图集 |
2.1.4 其它历史地震资料 |
2.2 历史地震破坏描述及调查考证 |
2.2.1 历史地震破坏描述 |
2.2.2 历史地震的调查考证 |
2.3 历史地震记载点烈度值的确定 |
2.3.1 地震烈度表 |
2.3.2 地震烈度的含义 |
2.3.3 地震烈度的性质 |
2.3.4 历史地震烈度值的评定及其不确定性 |
2.4 历史地震烈度点数量分布特征 |
2.4.1 资料概况 |
2.4.2 历史地震烈度点数量总体分布 |
2.4.3 历史地震烈度点数量在时间和震级上的分布 |
2.4.4 历史地震烈度点数量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 |
2.5 历史地震资料的不确定性分析 |
2.5.1 历史地震发震时间 |
2.5.2 历史地震震中精度 |
2.5.3 历史地震震级不确定性 |
2.6 历史地震的完整性分析 |
2.6.1 历史地震记录的完整性分析 |
2.6.2 历史地震烈度点的完整性分析 |
2.7 历史地震资料的可用性问题 |
2.8 小结 |
第三章 地震烈度椭圆分布模型 |
3.1 基于空间离散烈度点建模的理论基础 |
3.1.1 空间离散烈度点数据 |
3.1.2 空间统计学 |
3.1.3 空间点分布 |
3.2 地震影响场与地震基本参数 |
3.2.1 地震影响场 |
3.2.2 地震震级 |
3.2.3 地震震中 |
3.2.4 地震烈度 |
3.3 地震烈度分布图或等震线 |
3.4 地震烈度分布模型 |
3.4.1 地震烈度圆分布模型 |
3.4.2 地震烈度椭圆分布模型 |
3.4.3 地震烈度断层破裂分布模型 |
3.5 基于烈度点的椭圆烈度分布模型及其回归方法 |
3.5.1 椭圆烈度估计线 |
3.5.2 地震烈度椭圆分布模型 |
3.6 中国分区地震烈度分布椭圆模型 |
3.7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震参数估计方法及不确定性分析 |
4.1 目前国内外确定历史地震参数的技术途径 |
4.2 本文历史地震参数确定的逻辑框架 |
4.3 基于椭圆烈度分布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
4.4 参数求解的基本条件 |
4.4.1 烈度点数量 |
4.4.2 烈度点空间分布 |
4.5 震例验算 |
4.5.1 内符检验 |
4.5.2 外推检验 |
4.6 地震参数估计不确定性描述及分析 |
4.6.1 不确定性的含义 |
4.6.2 描述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 |
4.6.3 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 |
4.6.4 地震参数估计不确定性分析 |
4.7 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的稳定性 |
4.8 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的适用性 |
4.9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历史地震参数的试估算 |
5.1 1599年10月16日云南嵩明5.0级地震 |
5.2 1696年7月7日云南昆明5.5级地震 |
5.3 1876年8月5日云南永平6.0级地震 |
5.4 1909年5月11日云南米勒西南6.5级地震 |
5.5 1581年5月18日河北蔚县山西广灵5.8级地震 |
5.6 1614年10月23日山西平遥、榆社6.5地震 |
5.7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关于单烈度点历史地震资料的讨论 |
6.1 单烈度点历史地震的统计分析 |
6.2 烈度记载点稀缺对历史地震参数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问题讨论 |
7.3 使用历史地震资料的若干建议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7)灾评新技术在云龙5.0级地震烈度调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烈度调查及分布 |
2 灾评新技术在地震灾区的应用 |
2.1 云南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调查系统 |
2.1.1 灾情调查与展示 |
2.1.2 调查点信息汇总 |
2.1.3 损失评估计算 |
2.2 旋翼无人机 |
3 结论 |
(8)2013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2013年中国地震概况 |
2 2013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 |
3 2013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主要特点 |
4 2013年中国大陆主要地震的灾害特点及相关减灾建议 |
4. 1 1月18日四川省白玉县5. 4级地震 |
4. 2 3月3日云南省洱源县5. 5级地震 |
4. 3 3月11日新疆阿图什市5. 2级地震 |
4. 4 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7. 0级地震 |
4. 5 7月22日甘肃省岷县漳县6. 6级地震 |
4. 6 8月12日西藏自治区左贡县、芒康县交界6. 1级地震 |
4. 7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德钦县与四川省得荣县交界5. 9级地震 |
5 1990 - 2013年主要震害数据 |
(9)云南人员震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 |
1.3 震亡快速评估的应用情况 |
1.3.1 震亡快速评估在汶川地震中的应用检验 |
1.3.2 云南震亡快速评估内检 |
1.4 人员震亡现场调查时效性分析 |
1.5 人员震亡研究主要问题分析 |
1.6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
1.6.1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6.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云南人员震亡特征 |
2.1 资料的选取与分析方法 |
2.2 云南历史地震宏观震亡特征 |
2.3 云南人员震亡震级特征 |
2.4 云南人员震亡的烈度特征 |
2.4.1 极震区烈度与震亡数量关系 |
2.4.2 地震烈度-震亡密度特征 |
2.5 云南人员震亡的空间特征 |
2.5.1 震亡空间分布宏观特征 |
2.5.2 震亡强度空间分布特征 |
2.5.3 震亡行政区划分布特征 |
2.5.4 震亡分布与地震带关系 |
2.6 云南人员震亡的时间分布特征 |
2.6.1 震亡的时间特征 |
2.6.2 震亡的昼夜分布特征 |
2.7 云南地震人员震亡的社会特征 |
2.7.1 震亡数量与人口密度关系 |
2.7.2 震亡的民族特征 |
2.7.3 震亡的性别、城乡和年龄特征 |
2.7.4 丽江地震人员震亡社会学特征的深入分析 |
2.8 云南地震灾区的房屋结构与经济关系 |
2.9 云南震亡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云南震亡总量回归模型 |
3.1 云南震亡单因子回归模型 |
3.1.1 震亡-震级回归模型 |
3.1.2 震亡-极震区烈度模型 |
3.2 云南震亡多因子回归模型 |
3.2.1 震亡-社会多因子回归模型 |
3.2.2 震亡-经济多因子回归模型 |
第四章 基于多级行政单元的云南地震烈度-震亡比模型 |
4.1 资料的获取 |
4.2 基于调查和经验归属的云南地震烈度-震亡比 |
4.2.1 1996 年丽江7.0 级地震烈度-震亡比 |
4.2.2 1988 年11 月6 日澜沧7.6 级地震烈度-震亡比 |
4.2.3 1974 年5 月11 日大关7.1 级地震烈度震亡比 |
4.2.4 1970 年1 月5 日通海7.8 级地震烈度-震亡比 |
4.2.5 1979 年3 月15 日普洱墨黑6.8 级地震烈度-震亡比 |
4.3 基于调查和面积切割法的云南乡镇级烈度震亡比 |
4.3.1 求解各乡镇震亡数 |
4.3.2 求解各烈度区人口数 |
4.3.3 求震亡比 |
4.4 基于调查和人口反推法的云南乡镇级烈度震亡比 |
4.4.1 求解各烈度区下模拟人口数 |
4.4.2 求解震亡比 |
4.5 云南多方法震亡比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云南地震人员震亡模型预测应用 |
5.1 2015 年云南人口与经济增长率估算 |
5.1.1 人口年均增长率 |
5.1.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 |
5.1.3 人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 |
5.1.4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 |
5.2 2015 年云南人口与经济指标预测 |
5.3 2015 年云南震亡预测计算 |
5.3.1 利用总量预测模型估算2015 年震亡数量 |
5.3.2 利用烈度震亡比模型估算2015 年震亡数量 |
5.4 云南2015 年震亡风险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云南震亡与震亡因子记录历经四个阶段 |
6.1.2 云南具有较高的人员震亡水平 |
6.1.3 云南人员震亡东西部呈现差异性密集分布 |
6.1.4 云南人员震亡受地震活动期与主体活动地区双重因素控制 |
6.1.5 云南单次地震人员震亡数量是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 |
6.1.6 云南人员震亡具有典型的社会学特征 |
6.1.7 云南单次地震震亡总量回归模型 |
6.1.8 建立云南烈度震亡比模型 |
6.1.9 云南震亡预测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4 对该研究问题未来展望 |
6.5 问题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公元886-1900 年云南地震及震亡资料 |
附录 2 1901-2008 年云南5 级以上地震及震亡资料 |
附录 3 1966—2002 年中国大陆M≥6 级地震及震亡资料 |
附录4 1993-2008 年云南M≥5 级地震人员震亡及烈度 |
附录5 1993-2008 年云南地震灾区社会经济数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金沙江丽江段五至七级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貌及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貌概述 |
2.2 研究区气候气象 |
2.3 川滇菱形块体特征 |
2.4 区域地层岩性 |
2.5 岩浆岩及岩浆作用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工程地质岩组 |
2.8 小结 |
第三章 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断裂 |
3.1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3.2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深部构造特征 |
4.1 地震测深和地电测深剖面特征 |
4.2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4.3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
4.4 区域地热异常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地震活动性分析 |
5.1 历史地震概况 |
5.2 地震时间分布特征 |
5.3 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
5.4 地震迁移规律性 |
5.5 地震孕育的特殊物理环境 |
5.6 典型震例-1996年丽江7.0级地震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区域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6.1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
6.2 区域构造应力场模拟 |
6.3 小结 |
第七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
7.1 地质灾害发育类型概述 |
7.2 地质灾害强烈发育的原因分析 |
7.3 典型库区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7.4 典型库区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7.5 小结 |
第八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
8.1 区域地壳稳定性定性分析与评价 |
8.2 基于GIS层次分析法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
8.3 水电工程区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 |
8.4 小结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洱源5.2级地震的烈度分布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社交媒体的地震灾情数据挖掘与烈度快速评估应用[D]. 薄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8
- [2]强震区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D]. 朱仁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云南震害损失评估与恢复重建规划主要技术指标[J]. 周光全. 地震研究, 2013(02)
- [4]泛亚铁路滇西大理至瑞丽沿线主要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质特征[J]. 吴中海,赵希涛,范桃园,叶培盛,仝亚博,杨振宇. 地质通报, 2012(Z1)
- [5]基于滇西北地磁台阵的地下电性结构震前变化特征研究[D]. 杨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6]基于空间离散烈度点椭圆模型的历史地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 吴清.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3(01)
- [7]灾评新技术在云龙5.0级地震烈度调查中的应用[J]. 周洋,明小娜,杨艳珠,张方浩,杜浩国. 地震研究, 2017(01)
- [8]2013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述评[J]. 郑通彦,郑毅.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1)
- [9]云南人员震亡研究[D]. 李永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9)
- [10]金沙江丽江段五至七级电站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D]. 何宝夫.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