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现时代看社会主义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李留义[1](2016)在《现代性境域中的生态危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人正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类进入了物质丰裕的工业化时代,获得了物质上的极大满足。但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忘记了“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背叛”了自然,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界正逐步“报复”人类,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时代问题,把人类逼近了灭亡的边缘。摆在人们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抑或改变自己(作为某个个人和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一分子),抑或注定要从地球上消失。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含义,重新审视和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拯救、善待自然和消解生态危机成为当下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若要消解生态危机,就无法回避现代性,因为现代性已成为我们生存其中的时代境域,并以不同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的内在规定性,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它在给我们带来物质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悲剧。从本质上说,现代性是人类追求自由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彰显着一种时代精神和社会品质;从存在的支柱上,现代性以主体性原则为思想支撑,以资本逻辑为世俗基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是具有内在张力的总体性概念;从开放的视角,现代性又是多元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所构建的现代性是不同的,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和实现形式。资本主义现代性,就是现代性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的社会表现形式。同时,本文也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性”。对于“社会主义现代性”这个范畴,尽管人们对其语义的界定还不太明晰,但在事实上,它的提出反映了现代性发展的未来指向,具有客观必然性,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引发生态危机的一种思考,它成为现代性发展的一种愿景,并为人们所重视,是需要我们去完成的一项“事业”,它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扬弃,能够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危机与现代性有着一种不解之缘。生态危机并不是根源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性,而是根源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所引发的现代性危机。从最本真的意义上讲,现代性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现代性”。肇始于启蒙运动的现代性,内涵有人们追求自由、幸福和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体现着人类对自由和进步的向往,呈现了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价值性和社会性等特征,是人类目前“尚未完成的事业”。而资本主义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的社会实现形式,背弃了现代性最初的、为人类预设的自由与解放的社会理想,把人们带入了“新”的压迫与奴役之中,凸显了现代性的危机,使人类统治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所“控制”,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性所承诺的关于人类社会的价值理想已经泯灭,也不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只是表明人们实现价值理想的形式和路径发生了偏差。只有真正地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才能发挥出现代性的内在潜能,才能摆脱现代性的危机。资本主义现代性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依托,以主体形而上学为哲学支撑,以不断膨胀的资本逻辑为世俗基础的现代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现代性不断现实化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曾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观,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效应,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特别是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在扬弃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过程中,使现代性回归其“本真”,并实现一种自我的提升,具体通过以下路径来完成:一是坚持实践原则和现代实践方式的生态化革新,以此来超越主体形而上学;二是瓦解资本逻辑;三是在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和构建一种新现代性的过程中,扬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处于现代性的包围之中,并且遭遇着生态危机的威胁。具体来看,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长期以来优先发展经济,疏于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以致加剧了环境污染,致使生态恶化。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人们要生存,社会要发展,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和利用,所以,必然产生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若要解决这一矛盾,消解生态危机,我们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出发,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出发,建构中国现代性,实行“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的文明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韩健鹏[2](2012)在《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出发、从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现实出发、从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出发,侧重研究苏东剧变以来尤其是新世纪西方意识形态的最新变化及其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应对战略,为寻求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道路提供基础支持。在对意识形态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全球化、多元—多极化和新科技革命给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带来的新变化及其深层意蕴,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过程进行系统深入的结构性考察分析和征象性解析,从多维度、多向度全面深入地对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深入思考战略对策。本论文的内容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意义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整体结构安排等;第二章,基础性研究: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梳理与评估;第三章,结构性研究: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过程探析;第四章,征象性研究: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表征解析。围绕问题谱系、时空视域和具体表象的角度,从学术和理论层面的新变化等六个方面来分析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表现,剖析西方跨国利益集团不仅主导着国内的教育塑造、意义生产和话语传播,而且主导着全球性的意义生产;第五章,关联性研究: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第六章,对策性研究: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应对;第七章,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以下一些新见解:1.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新变化应主要从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角度进行研究。其整体性体现在调节性作用、联动性调适和体制性建构,其结构性体现在制度结构、生产结构(意义生产、话语生产、文本生产)、组成结构、传输结构、回馈修整结构。同时,现代是一个多元话语和文化并存的时代,我们研究的思维应是或此或彼的;2.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综合过程,是整体性和局域性统一的过程,是建构与解构互动的过程,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的过程,是意义生产与话语制造融合的过程。在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影响和冲击下,被动应付、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必须重视思考长期的总体性战略安排;3.在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影响中,内含着全球化、现代化和民族化的主题论争。“西方化”与“反西方化”或者说“美国化”与“反美国化”以及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成为了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最大的两个极端,而其影响所及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这种极端的滥觞扰乱了问题的本原;4.全球化中的意识形态传输和权力扩张更具隐秘性、欺骗性。西方通过网络、传媒、话语权等形式潜移默化地推行意识形态霸权;5.全球化加剧了民族文化间的激荡,深刻冲击着人们的文化心理和价值选择。要增加中国意识形态的针对性、适应性、包容性,使意识形态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动态均衡,使意识形态形成多圈层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坚定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意识形态方向。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建立新的研究框架。从基础性研究、总体性研究、结构性研究、征象性研究、关联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等几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新颖的解释、研究和理论分析体系;2.创新概念和术语。创新性地提出并运用了多个概念和术语,如异变性、模糊性、背离、制导等等,探讨比较前沿。另对有些术语进行了新的阐释和运用;3.提出了多个比较独到的新观点;4.提出创新性对策。从针对性和操作性角度,创新性地提出了五条战略对策:普遍化、特性化、整体化、均衡化和制度化。本论文的意义和价值在于:1.选题具有重大前沿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存与发展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必须认真深入研究以更好应对。是在长期跟踪研究基础上确立的选题,抓住了重大的前沿性理论课题;2.满足了迫切而又长远的现实需要。这是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基本起点和战略依据之一。有助于掌握新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整个国际社会的现实思考,更有助于中国制定新的意识形态安全战略和文化发展对策,也有助于中国在自由主义霸权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双重现实威胁以及新的民主主义浪潮挑战面前,注重宏观的长期的战略思考,并据此制订政策措施;3.目前国内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尚未作出深入全面的理论说明,这一重大问题将扩展为学术界倾注巨大注意力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4.深刻分析了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背景、过程、特点、实质及其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深层意蕴,从对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分析中,形成高度概括的理论观点,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较前沿的学术性。在提出对策时注意了操作性和层次性;5.在研究中注意了相关性和前瞻性,既有助于推进相关课题的研究,也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比较全面地提出了长期性的基础对策和针对性的战略对策,对实际工作部门和决策者将具有多层面的咨询、参考和帮助作用。
徐腾[3](20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价值问题的研究,为我们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一种实践运动、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价值理念。社会主义通过价值观理解其自身,形成自我意识。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内核,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独有的,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理念,是支撑着社会主义运动长期发展的价值指向和价值准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建构,离不开对空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对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超越和扬弃。空想社会主义“平等”、“劳动”、“幸福”、“博爱”、“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科学社会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为达道”、“人为至贵”、“重义轻利”、“贵群舍己”、“生生口新”、“刚健自强”的价值资源: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平等互利”、“诚实守信”、“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都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来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价值主体足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实现人人平等与全面自由发展;社会主义价值尺度是生产力标准和群众利益标准;社会主义价值实现路径是群众实践。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是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发展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价值手段。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三个文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胡锦涛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确立了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开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建构了四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体系。他们的这些探索和认识,为我们进一步提炼和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这五组观念。这五句话,彰显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价值意愿和价值选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精神层面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和现实要求,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要义。其中,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表达,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首要价值。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既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又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展开和实现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成果,等等。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不高;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全球化带来的多样化社会思潮;干部队伍中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等等。在当代中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领导力量:各级政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责任主体;各类企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承担者;民间组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参与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手段,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等路径来进行,使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梁靖[4](2017)在《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分裂主义既是一套关于分裂的思想理论体系,也是一场旨在从现属国分裂出去独立建国或与他国合并的政治运动。民族分裂主义是多民族国家的国家统一面临的最大内生性威胁,既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破坏国家认同。意识形态领域是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之一。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套危害国家认同、分裂国家的思想体系,为民族分裂主义提供合理性证明,维系民族分裂主义存续,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推动民族分裂主义进入“活跃期”。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主要危害在于破坏由文化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政治认同所构成的国家认同,具体路径是“制造文化疏离和国家认同危机,进行分裂社会动员”。因此,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核心是解决国家认同问题。国家认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由社会存在决定。构建或强化国家认同,需要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层面着手,围绕文化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政治认同,综合施策。新疆是我国西北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新疆反分裂斗争,事关全党全国大局,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意识形态领域一直是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关键,关系到反分裂斗争全局的成败。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新疆区域国家认同危机、国际势力干预操纵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意识形态视域下,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可以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新疆和平解放前,这是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和扩散发展阶段;新疆和平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这是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低迷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是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死灰复燃”和泛滥阶段。新疆和平解放前,“双泛”思潮与臆造的“东突厥斯坦国”,构成了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最初理论来源。“泛突厥主义”的民族观、“泛伊斯兰主义”的宗教观、“东突厥斯坦独立论”的国家观、“共同突厥文化论”的文化观、“东突厥斯坦革命论”的奋斗道路等内容构成这一时期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在伊敏等所谓“分裂精英”、苏联等国际势力的推动下,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迅速扩散,进一步破坏了新疆原本就非常脆弱的国家认同。这一时期,民国政府以构建国家认同为核心,在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开展了相应的反分裂斗争。但受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民国政府自身的执政理念和政策失误,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构建没有完成。伴随着当时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国际势力干预等因素,最终催生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东突厥斯坦共和国”两个分裂政权。新疆和平解放后,新中国在新疆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推行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改变了新疆贫困落后面貌和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完成了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构建,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拥护空前。这一时期,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处于低迷状态,内容上没有新发展,传播方式转入地下,传播范围受限。民族分裂活动也相应陷入低谷,大多为解放前分裂活动的残余。改革开放后,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影响,伴随着美国等国际势力、境外分裂组织的渗透,“激活”了潜藏的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导致新疆民族分裂主义复苏。这一时期,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在“双泛”思潮的基础上,吸纳了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内容,强化了自身解释张力、对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能力和对本民族各个阶层适应能力。宗教领域和教育文化领域仍然是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领域,“伊扎布特”、“伊吉拉特”等分裂组织和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美国等国际势力、境外分裂组织、国内所谓“分裂精英”(这一时期包括宗教人士、知识分子和草根精英)成为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主要传播主体;传播对象则覆盖了维吾尔族各个阶层,青少年、知识分子和党员干部成为重点拉拢对象。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整体呈蔓延泛滥,愈演愈烈之势,破坏了新疆业已形成的国家认同,推动民族分裂活动,特别是暴恐活动进入密集高发的“活跃期”。由此,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活跃,意识形态是根源性动因之一,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在当前具有决定性意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四代中央领导均高度重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指出“加强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对于争取人心、筑牢长治久安的根基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央和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以恢复和强化被破坏的国家认同为核心,重点围绕宗教领域和教育文化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反分裂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主客观原因影响,没有彻底改变当前分裂主义意识形态泛滥蔓延态势,没有完全恢复被破坏的国家认同。当前影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成效的客观原因包括:1.美国将新疆问题作为遏制中国崛起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在人权、宗教、民族等幌子下,干预操纵新疆民族分裂活动,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在新疆进一步蔓延泛滥,破坏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2.“伊斯兰国”(is)的出现,极大刺激鼓舞了新疆民族分裂势力中的宗教极端分子,出境参加is的新疆籍人员日渐增多,推动新疆宗教氛围更加浓厚,导致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新疆进一步蔓延泛滥,破坏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3.美国“9·11”事件后,在国际联合反恐的大背景下,“东伊运”元气大伤,改变派遣人员入境组织暴恐活动的策略,组织专门人员通过网络向境内传播煽动“圣战”和传授暴恐活动方法的暴恐音视频,导致新疆境内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进一步蔓延泛滥,破坏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4.乌鲁木齐“7·5”事件破坏了新疆民族关系,导致维汉之间不同程度的民族隔阂,而且“7·5”事件的“发酵”效应仍在继续,加之2013年以来的暴恐活动密集高发态势,一定程度阻碍了维汉间的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影响了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5.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容易导致利益受损群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对政府不满情绪。这一情况同样存在于维吾尔族群体中。6.尽管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不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但与民族情感、民族意识、民族情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敏感。当前影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成效的主观原因包括:1.虽然中央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在新疆反分裂斗争全局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具体工作部署中,如何落实中央的这一论断,还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新疆区域的领导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3.为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民族政策、依法治疆政策在操作层面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结合近百年来的反分裂斗争经验,当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必须遵循以下理念:保持强大且稳固的中央政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恢复和强化国家认同为核心;围绕国家认同,特别是文化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政治认同,综合施策。具体措施包括: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强化国家认同中的核心作用,筑牢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基础;丰富发展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强化中华民族内生性聚合力,筑牢国家认同的民族基础和文化基础;依法管理宗教,深入开展“去极端化”工作,实现伊斯兰教“本土化”,妥善处理好宗教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运用法治资源强化国家认同;深化改革开放,让新疆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筑牢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新疆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筑牢国家认同的政治基础。
王晔[5](1992)在《从现时代看社会主义思想》文中指出 苏联《社会政治科学》杂志1991年第7期发表了哲学博士、教授B·茹拉夫廖夫的《从现时代看社会主义思想》一文。作者联系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主要联系苏联的实际谈了应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现摘译如下,供读者参考。
郗波[6](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逻辑》文中指出社会转型是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社会现代化,衍生了现代性话题。现代性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发展的文化现象,引发对人的精神和文化的批判,由此产生现代性张力,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元素。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张力带给其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成为其现代化条件下实现转型的背景依托和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改变确立巩固人的意识与观念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社会背景条件下,迫切需要适应社会环境、教育对象需求及自身发展,积极寻求出路,进行改革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分析现代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转型的关系,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研究,寻求现代性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路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发展,对于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实抉择。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逻辑》为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已有成果资料和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学科交叉等理论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以系统思维方式,围绕"为什么转--如何转--转向何方--机制保障"这一逻辑主线,开展相关研究。具体内容概括如下:1、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收集和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转型的涵义与维度,研究了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以及面临的问题,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逻辑。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实践、经济转轨、社会结构、文化转型"等社会转型的不同层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其必然选择,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为什么转型这一关键问题,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2、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和演变特性,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历史逻辑,从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本质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超越,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走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提供了历史依据和方法指南。3、从学术理路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理论逻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涵义、价值选择、目标指向、以及内容构建等基本问题,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相关基本理论,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4、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研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现实逻辑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旧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难以应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从"思维变革、价值设定、主题转换与方法创新"等范式转换视角研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这种范式的转换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5、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时代变革的大趋势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指向,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未来逻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所涉及的要素繁多、系统复杂,文中总结了其实现效度不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所取得实效性程度的概括和描述,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发展的指向,其中以人为本是其价值追求、崇尚科学是其学理要求、顺应时代是其基本精神、遵从实践是其检验标准、追求超越是其应然品性,这些基本精神、固有本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正确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适应当代社会转型而产生的变革,其基本逻辑之间是密切关联、结为一体的。必然逻辑是以历史逻辑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进程和特性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是适应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互为依托,是对必然逻辑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所构建的学术理论源于对现实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寻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范式途径。未来逻辑以现实逻辑为出发点,以历史逻辑为根据,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走向未来,科学预测和能动控制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走向。
马光焱[7](2017)在《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主体的特有的精神现象,社会心态对人的个性成长及其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在感性与理性生活的交织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习俗、文化、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群体特有的社会心态。健康或良好的社会心态给予人生活的目标与动力。社会心态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带有一定社会普遍性的群体心理状态。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作为社会变革的反映,社会心态与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情绪、社会行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具有即时性、活跃性与可变性特征。受各种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情绪的影响,这种群体心理状态有着良好与低劣、积极与消极之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预备队或生力军,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社会心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规格,关系到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关于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研究,以往大多是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现实状况进行调研分析,而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载体、路径等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的社会、学校、家庭、文化环境等因素,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心态生成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和内容,探究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载体优化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选择和行动策略的建议。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内涵角度分析,社会心态是社会特定时期或不同事件中,以社会时尚、社会舆论、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生活感受等为外显特征,由社会价值观、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适应等因素构成的特定人群的心理倾向或心理状态;社会心态具有实践性、多变性、群体性、弥散性、映射性特征;社会心态与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西方心理史学、西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思想为研究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指向与功能实现。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自尊自信、健康和谐、奋发进取、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时代价值在于,适应现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实现高校和谐稳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思想启蒙与心理疏导的功能。第三章,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现状分析。实证调研及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中存在培育的效果不理想,培育的内容体系尚不完善,培育的载体开发利用不足,培育的路径选择不当等问题;影响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主要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不到位、家庭教育的历史缺位和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第四章,构建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体系。要建立合理完整的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体系首先应确定内容建构的原则,在选择培育内容时,应遵循指导思想原则、时代发展原则、培育对象原则;为此,完善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公民道德规范意识及其行为的养成、“中国梦”的理想信念的确立、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认知与继承、健康心理的慰藉与调适等,各项内容需借助有效载体实现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第五章,优化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载体。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载体主要有课堂载体、心理咨询载体、文化载体、新媒体载体、活动载体、管理载体等;各种载体具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但需要相互协同才能在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上产生合力;为此,应当明确优化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载体的基本原则,这包括满足实际需要的原则、遵循培育内容的原则、坚持目标导向的原则、运用科学技术的原则;要通过资源整合,对课堂教育载体、心理调适载体、校园文化载体、现代媒介载体、实践活动载体、学校管理载体进行优化,充分发挥多元载体的组合功效。第六章,提高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效果的对策建议。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实际效果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对此,不仅要考虑选择什么路径,也要考虑具体行动的策略。路径的选择应该以大学生社会需求的考量为前提,以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培养为基础,以大学生社会情绪的调控为手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导引作为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重点;应充分考虑并实施必要的行动策略,打造合格的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团队,建立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动态评估体系,适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疗愈,培养其健康阳光的心态,通过合理路径的选择和有效策略的实施,实现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
张学森[8](2002)在《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念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跨学科问题,这种复杂的跨学科性,对研究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可以轻易地感受到信念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可是对信念尤其是社会主义信念问题的理论研究却微乎其微。信念问题学术地位和其政治地位之间的极端不平衡,成为本文最基本的研究动力之一。一、本书的基本观点和逻辑主线一般认为,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原因是:苏东剧变、时代主题的变化、全球化的影响,等等。我们认为:这些原因仅仅是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外部因素”,不是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根本原因;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根本原因,必须深入到社会主义信念的内部去寻找。通过深入到信念内部进行研究,我们发现:社会主义信念是一个系统,由一系列子信念构成。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人民群众的阶段性利益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子信念就会上升为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主要方面。具体而言,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由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因此,社会主义革命信念就成为这一时期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最集中的体现;而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之后,由于主要矛盾转移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发展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核心。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子信念之间地位升降的发展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信念转型规律”。由此可以看出,对社会主义信念转型规律的忽视,是社会主义信念弱化最深刻的内部根源。第二个研究发现是:信念建设中存在着“效应相关规律”,即,最能体现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子信念”的强化,可以促进社会主义信念的整体强化;而最能体现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子信念”的弱化,也必然带来社会主义信念的整体弱化。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看出:作为社会主义信念目前最集中体现的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强化,必然带来社会主义信念整体强化。因此,现阶段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重点就集中到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建设上来。从强化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角度,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是强化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理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实践成就,是社会主义发展信念强化的实践前提;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是强化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战略举措。“三个代表”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树立了明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这些行为规范都是在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指导之下确立的,因此,广大共产<WP=3>党员的身体力行,对于巩固人们的社会主义发展信念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本书的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在考察“后冷战时代”的社会主义信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思路。具体而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导论:“后冷战时代”的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信念的弱化之境和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一般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一章: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通过对社会主义信念本质、作用、发展变化研究,从理论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信念转型”规律,并指出对社会主义“信念转型规律”的忽视,是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最深刻的内部根源。第二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研究。从社会主义革命信念建设的历史中,总结出社会主义革命信念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信念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文章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论证了社会主义信念建设中存在的“信念转型”规律。 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的历史研究。从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的历史研究中,不仅再次证明了信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信念转型规律”,而且从中得出社会主义信念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效应相关规律”,因此,对新时期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研究,可以集中到社会主义发展信念上来。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的内涵及其强化的思路。从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实际出发,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发展信念是社会主义信念现阶段最集中的体现,并在研究社会主义发展信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强化的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手段进行了研究,提出“超越灌输”的“道德伦理化”建设思路;并从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角度,对“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强化社会主义信念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对“以德治国”战略的具体实施和战略推进。结语:社会主义发展信念:复兴中华民族的根本。在这一部分里,集中阐述加强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重要性,并对新时期社会主义信念建设应该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提出自己见解。文章的基本构架就是如此,而比构架更重要的,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是使研究深入到问题核心的关键。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克服信念问题研究上的唯心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信念,我们应该首先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信念与以往任何信念不同之处。同时更应该注意到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集中精力搞好社会主义信念建设。<WP=4>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克服信念问题研究上的形而上学。信念问题更多?
李洁[9](2018)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工作既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社会思潮应对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应该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首先,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及应对策略的变化,认为社会思潮应对在“批判”“引领”方式基础上呈现出“多措并举”的“治理”趋向;其次,文章对社会思潮治理的依据、基本内涵、总体遵循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最后,提出了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社会思潮的本质是“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掌握群众的过程及其外化形成现实运动的过程”,既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的运动,又包括现实物质层面的运动。社会思潮是一个思想领域和物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任何单一应对范式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事实上,我党在应对社会思潮的实践工作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辨析、思想引领、依法管控、行政干预、政治巡视等多种方式都得到综合运用,在社会思潮应对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多措并举”的治理趋向。将社会思潮的应对纳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既是社会思潮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思潮应对实践工作的客观选择,也就是说,社会思潮治理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要求。社会思潮治理,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进而达成价值共识的目标,在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为主导广泛调动社会多元主体、运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过程和活动。社会思潮治理必须从总体上遵循社会思潮发展的总体过程,秉持依法治理、自由民主、“大宣传”等理念,对社会思潮发展过程中的思想观念性因素和物质性因素进行治理。在社会思潮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思想论争途径、宣传教育途径、法治途径、行政途径、利益调节途径等,也要采取“疏导式”“消解式”“融入式”“管控式”等治理方式。
吴娜[10](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他多次考察调研革命老区,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文化发展的“两创”原则,旨在解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传统与当代的问题,是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为当前红色文化如何实现创新发展的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文化与价值观密不可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观的直接表现,文化中蕴含着、折射着价值观和价值内涵。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次、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文化的精髓。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核心理念在当代的集中体现,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本文将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放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框架范围内展开研究,在对红色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针对当前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新时代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策略。具体而言,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从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文化的概念、特征、表现形态、价值功能等问题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从价值观的视角对红色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和描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归纳和提炼,从而揭示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规律;第四章主要对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分析和探讨,从而揭示二者之间的历史继承性,以及在理论基础、文化根基、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内在契合性;第五章重点论述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现状。总结近年来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红色文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而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必要性;第六章为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点,重点论述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的发展策略。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也要有具体的实践对策。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红色文化的内在本质要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进一步提炼红色文化的精神标识,彰显价值内核,实现话语转换,关注现实需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践中应对挑战,实现认同;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形势要求,从制度层面、教育模式、传播手段、红色文化产业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再补充、再拓展、再创造,使红色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从现时代看社会主义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现时代看社会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性境域中的生态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本课题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评析 |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现代性的哲学阐释 |
2.1 现代性及相关概念辨析 |
2.2 现代性的两大支柱及其特征 |
2.3 现代性的社会实现形式及文明形态 |
第3章 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根源 |
3.1 现代性与生态危机的凸显 |
3.2 主体形而上学与生态危机 |
3.3 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 |
第4章 生态危机的消解路径 |
4.1 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 |
4.2 资本逻辑的瓦解 |
4.3 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想 |
第5章 生态危机批判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5.1 当代中国的生态困境 |
5.2 中国生态问题的成因剖析 |
5.3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危机的化解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结构安排与内容框架 |
1.4.1 逻辑结构 |
1.4.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础性研究:意识形态研究的理论梳理与评估 |
2.1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概要 |
2.1.1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2.1.2 列宁意识形态理论 |
2.1.3 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 |
2.1.4 邓小平意识形态理论 |
2.1.5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2 近年来西方学者的意识形态理论概要 |
2.2.1 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2.2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2.3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2.2.4 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他意识形态理论观点 |
2.3 近年来中国学者的意识形态观点概要 |
2.3.1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命题的观点 |
2.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观点 |
2.3.3 关于全球化视野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主要观点 |
2.3.4 关于对西方意识形态思潮基本观点的批判 |
第三章 结构性研究: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过程探析 |
3.1 主体:自主性变化过程分析 |
3.1.1 “第三条道路”—--资本主义内部自我调适的新选择 |
3.1.2 从国家垄断迈向国际垄断过渡----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全球扩张 |
3.2 刺激:外应性变化过程分析 |
3.2.1 苏东剧变——从意识形态到历史的终结 |
3.2.2 “新干涉主义”—“一超独大”格局刺激下的新选择 |
3.2.3 9·11事件—新帝国主义走向前台 |
3.3 全球化:总体性变化过程分析 |
3.3.1 经济全球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流 |
3.3.2 文化全球化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霸权 |
3.3.3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总体性变化新特点:无意识形态性与隐蔽性 |
3.4 多元—多极:调整性变化过程分析 |
3.4.1 文明冲突论—西方的多元文化观 |
3.4.2 多元文化主义—应对文化多元的挑战 |
3.4.3 应对多极化挑战----单极与多极的较量 |
3.5 新科技革命:适应性变化过程分析 |
3.5.1 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新变化 |
3.5.2 新科技革命与西方意识形态内容体系的适应性变化 |
3.5.3 新科技革命强化了西方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霸权 |
第四章 征象性研究: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表征解析 |
4.1 学术和理论层面的新变化 |
4.1.1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
4.1.2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
4.2 教育制度层面的新变化 |
4.3 大众媒体层面的新变化 |
4.4 文化层面的新变化 |
4.5 公共话语层面的新变化 |
4.6 政治外交层面的新变化 |
第五章 关联性研究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5.1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背景、特点、实质 |
5.1.1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背景 |
5.1.2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特点 |
5.1.3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实质 |
5.2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趋势 |
5.2.1 调整性 |
5.2.2 包容性 |
5.2.3 内统性 |
5.2.4 强制性 |
5.2.5 国际性 |
5.3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影响 |
5.4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
5.4.1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
5.4.2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机遇 |
第六章 对策性研究: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应对 |
6.1 长期性的基础对策 |
6.2 针对性的战略对策 |
6.2.1 普遍化 |
6.2.2 特性化 |
6.2.3 整体化 |
6.2.4 均衡化 |
6.2.5 制度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选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
三、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价值问题的基本概念 |
一、 价值的本质、特征与类型 |
二、 价值观的含义、特性和功能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与价值观 |
一、 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 |
二、 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运动 |
三、 社会主义是一种制度体系 |
四、 社会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源 |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
一、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诉求 |
三、 空想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局限 |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二、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
三、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基本特征与当代价值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
二、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及历史局限 |
第四节 市场经济蕴涵的价值理念 |
一、 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 |
二、 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追踪 |
第一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
一、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 |
二、 毛泽东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得与失 |
第二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
一、 邓小平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选择 |
二、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科学建构 |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思想的总体特征 |
第三节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
二、 “三个文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
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 |
第四节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与认识 |
一、 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二、 确立了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
三、 开创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实现路径 |
四、 建构了四位一体的价值观念体系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建构 |
第一节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 |
一、 以科学社会主义价值思想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二、 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凝聚现阶段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
三、 扎根民族文化土壤,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精华 |
四、 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与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相承接 |
五、 彰显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体现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
六、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反映其精神内核和根本原则 |
七、 具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便于传播与认同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一、 以人为本 |
二、 共同富裕 |
三、 民主法治 |
四、 公平正义 |
五、 自由平等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现实境遇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有利条件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主体力量 |
一、 执政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领导力量 |
二、 政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责任主体 |
三、 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承担者 |
四、 民间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参与者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基本路径 |
一、 思想教育 |
二、 舆论引导 |
三、 文化熏陶 |
四、 实践养成 |
五、 政策支持 |
六、 制度安排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一)理论依据和意义 |
(二)现实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内外关于民族分裂主义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关于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视角下新疆反分裂斗争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 |
(一)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内涵 |
(二)国家认同的内涵 |
注释 |
第一章 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构建或强化国家认同的斗争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思想武器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缘起和演进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理论 |
第二节 民族分裂主义:破坏国家统一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运动 |
一、民族分裂主义的内涵 |
二、民族分裂主义产生的原因:文化、政治动因基础上产生的认同问题 |
三、民族分裂主义的构成要素:特定领土诉求、意识形态和所谓“分裂精英” |
四、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危害:破坏国家统一 |
第三节 以国家认同为核心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 |
一、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是一套破坏国家认同、分裂国家的思想体系 |
二、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
三、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破坏国家认同的路径 |
注释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产生 |
一、前提:历史上形成的新疆与内地间的文化差异 |
二、根源:近代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危机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快速发展 |
一、“双泛”思潮和臆造的“东突厥斯坦国”是主要理论来源 |
二、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主张: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等 |
三、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渗透 |
四、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危害和两个分裂政权 |
第三节 新疆和平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式微 |
一、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渗透是解放前的残余和延续 |
二、新疆民族分裂活动逐步归于平静 |
三、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渗透和分裂活动关系分析 |
第四节 中央政府在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反分裂斗争述评 |
一、民国政府未完成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构建 |
二、新中国完成了新疆区域的国家认同构建 |
注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动向 |
第一节 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死灰复燃” |
一、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因其相对独立性存续下来 |
二、伊斯兰复兴运动和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 |
三、美国等国际势力的干预操纵 |
四、境外分裂势力的渗透 |
第二节 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来源和基本主张的变化 |
一、极端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成为新的理论来源 |
二、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基本主张更具煽动性、破坏性 |
第三节 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泛滥 |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和传播对象全覆盖 |
二、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重点:宗教领域和教育文化领域 |
三、互联网在推动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泛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第四节 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危害 |
一、制造文化疏离,诱发民族对立 |
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政治认同,诱发国家认同危机 |
三、进行分裂动员,导致分裂活动处于“活跃期” |
注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 |
第一节 国家高度重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 |
一、中央对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总体部署 |
二、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工作开展情况 |
三、当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仍未结束 |
第二节 当前影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成效的客观原因 |
一、美国、“伊斯兰国(IS)”、“东伊运”等国际(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问题复杂性和敏感性的影响 |
三、“7·5”事件和暴恐活动高发造成的民族隔阂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三节 当前影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成效的主观原因 |
一、意识形态领域在反分裂斗争整体布局中的定位问题 |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新疆领导地位的问题 |
三、国家治疆措施在具体落实中的问题 |
注释 |
第五章 当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对策 |
第一节 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 |
一、保持强大而稳固的中央政权 |
二、坚持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三、始终以解决国家认同问题为核心 |
四、构建国家认同必须坚持综合施策 |
第二节 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具体措施 |
一、坚持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领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
二、丰富发展“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强化中华民族认同 |
三、坚持依法管理宗教,处理好宗教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
四、深入推进依法治国,运用法治资源强化国家认同 |
五、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筑牢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六、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筑牢国家认同的政治基础 |
注释 |
结论 |
一、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理论 |
二、新疆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
三、历届中央政府在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反分裂斗争评述 |
四、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努力方向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基本思路 |
1.4 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历史分析法 |
1.5.3 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
1.5.4 经验总结提升法 |
1.5.5 逻辑思辨的方法 |
第2章 社会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现实基础 |
2.1 社会转型的涵义和特征 |
2.1.1 社会转型的涵义 |
2.1.2 社会转型的维度 |
2.1.3 社会转型的特征 |
2.2 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现实诉求 |
2.2.1 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变化 |
2.2.2 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困局 |
2.3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面临的基本问题 |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追问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反思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再辩析 |
2.3.4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回归 |
2.4 社会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逻辑关系 |
2.4.1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
2.4.2 经济转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跟进 |
2.4.3 社会结构变革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
2.4.4 文化转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 |
第3章 学术理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理论构建 |
3.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涵义 |
3.2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价值选择 |
3.2.1 从社会本位转向以人为本 |
3.2.2 从宏观经验型转向科学规范化 |
3.2.3 从单一灌输转向参与互动 |
3.2.4 从工具性价值到目的性价值 |
3.3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目标指向 |
3.3.1 个体目标:人的全面发展 |
3.3.2 社会目标: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
3.3.3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辩证互馈 |
3.4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内容建构 |
3.4.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内容建构的缘由 |
3.4.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原则 |
3.4.3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
3.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引领" |
第4章 现实抉择: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超越 |
4.1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 |
4.1.1 背景的演变 |
4.1.2 主题的发展 |
4.1.3 目标的调整 |
4.1.4 功能的变化 |
4.2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
4.2.1 强调内因外因相互关系及逻辑 |
4.2.2 始终以维护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
4.2.3 坚持革命传统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
4.2.4 不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质的认识 |
4.2.5 差异性与一致性共存 |
4.3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走向 |
4.3.1 注重科学化 |
4.3.2 走向规范化 |
4.3.3 发展信息化 |
4.3.4 强调人本化 |
4.3.5 推进社会化 |
第5章 范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 |
5.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实现途径 |
5.1.1 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变革 |
5.1.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设定 |
5.1.3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转换 |
5.1.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
5.2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实现机制 |
5.2.1 思想保障机制 |
5.2.2 制度保障机制 |
5.2.3 过程保障机制 |
5.2.4 动力保障机制 |
5.3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实现效度 |
5.3.1 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
5.3.2 崇尚科学的学理要求 |
5.3.3 顺应时代的基本精神 |
5.3.4 遵从实践的检验标准 |
5.3.5 追求超越的应然品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心态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心态概念的阐释 |
(一)社会心态的涵义 |
(二)社会心态形成的条件 |
(三)社会心态的基本特征 |
二、社会心态相关概念辨析 |
(一)社会心态与社会舆论 |
(二)社会心态与社会思潮 |
(三)社会心态与社会情绪 |
(四)社会心态与社会心理 |
三、社会心态研究的前提性理论 |
(一)西方心理史学的两大流派 |
(二)西方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
(三)社会心理学的两种不同走向 |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心态研究的维度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价值指向与功能实现 |
一、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涵义与目标 |
(一)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涵义 |
(二)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目标 |
二、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时代价值 |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
(二)实现高校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 |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与功能的实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取得的成果 |
(一)研究成果不断积淀 |
(二)社会心态整体趋向积极向上 |
(三)培育内容初步达成共识 |
(四)软硬件载体建设不断完善 |
二、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培育效果尚不理想 |
(二)培育内容体系尚不完善 |
(三)培育载体开发利用不足 |
(四)培育路径选择不当 |
三、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社会因素 |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学校教育因素 |
(三)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家庭因素 |
(四)影响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文化环境因素 |
第四章 构建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体系 |
一、构建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内容体系的基本原则 |
(一)指导思想原则 |
(二)时代发展原则 |
(三)培育对象原则 |
二、完善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内容体系 |
(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内化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三)大学生道德规范意识及其行为习惯的养成 |
(四)“中国梦”理想信念的确立 |
(五)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认知与继承 |
(六)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慰藉与调适 |
第五章 优化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载体 |
一、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载体的涵义及类型 |
(一)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载体的涵义 |
(二)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载体的类型 |
二、优化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载体的依据 |
(一)优化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载体的必要性 |
(二)优化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载体的基本原则 |
三、优化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载体的基本思路 |
(一)课堂教育载体的优化 |
(二)心理调适载体的优化 |
(三)文化传播载体的优化 |
(四)现代媒体载体的优化 |
(五)实践活动载体的优化 |
(六)学生管理载体的优化 |
第六章 提高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效果的对策建议 |
一、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选择 |
(一)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路径选择的原则 |
(二)以社会需求为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出发点 |
(三)以社会认知能力为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基础 |
(四)以社会情绪调控为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手段 |
(五)以核心价值观念为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的重点 |
二、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行动策略 |
(一)打造合格的大学生社会心态培养团队 |
(二)建立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的动态评估体系 |
(三)适时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疗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其着作情况 |
(8)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提要 |
导论:“后冷战时代”的社会主义信念 |
一、 弱化:社会主义信念的现实之境 |
1、 理想的陨落——无人在意的痛 |
2、 理论的迷茫——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
3、 腐败的盛行——宁要贪污犯,不要糊涂蛋! |
4、 伦理的失范——“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性 |
二、 弱化之“因”——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一般性解释 |
1、 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变是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宏观背景之一 |
2、 “全球化”: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宏观背景之二 |
3、 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宏观背景之三 |
4、 中国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特殊原因分析 |
三、 问题的进一步提出 |
第一章 :社会主义信念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对“信念转型”规律的理论证明 |
一、 信念的一般研究 |
1、 信念的本质研究 |
2、 信念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研究 |
3、 信念的主要作用研究 |
二、 社会主义信念的内涵研究 |
1、 社会主义的内涵 |
2、 社会主义信念的内涵研究 |
三、 社会主义信念本质研究——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了人类信念史上的历史性 |
1、 从非理性信念向理性信念:社会主义信念历史性飞跃的表现之一 |
2、 从个体理性信念向集体理性信念:社会主义信念历史性飞跃表现之二 |
3、 从两大历史飞跃中看社会主义信念的本质 |
四、 社会主义信念内部发展变化考察:对社会主义“信念转型”的理论研究 |
1、 “信念转型”的概念界定及其一般性认识 |
2、对“信念转型”的忽视,是社会主义信念弱化最深刻的内部根源 |
3、 社会主义“信念转型”的历史证明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信念建设的历史研究——对革命信念建设中“信念转型”规律的历史证明 |
一、 社会主义革命信念的内涵研究 |
1、 社会主义革命信念的内涵 |
2、 社会主义革命信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信念之间的关系 |
3、 社会主义革命信念研究的框架及侧重点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历史研究 |
1、 马恩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及其信念建设的历史研究 |
2、 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及其信念建设的历史贡献 |
3、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及其信念建设的历史回顾 |
三、 进一步亟待回答的问题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的历史研究——对“信念转型”和“效应相关”规律的再证明 |
一、 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的内涵 |
1、 从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革命信念和社会主义建设信念之关系上,看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的内涵 |
2、 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的具体内涵 |
二、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及其信念建设的历史研究 |
1、 从列宁到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及其信念建设的历史考察 |
2、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探索 |
三、 对“信念转型”问题的历史研究 |
1、 列宁遇到的两次重大“信念转型”及其应对策略 |
2、 中国在“信念转型”问题上的历史回顾 |
3、 对“信念转型”问题研究的结论 |
四、 信念建设中“效应相关”规律 |
1、 “效应相关”规律的内涵 |
2、 了解信念建设中“效应相关”规律的意义 |
第四章 :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现实研究及其强化思路 |
一、 社会主义发展信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现阶段最集中体现 |
1、 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二、 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效力浅析 |
1、从“三观”角度,看信念的效力问题 |
2、社会主义信念的效力 |
3、影响社会主义发展信念效力的现实因素分析 |
三、 社会主义发展信念建设的手段研究 |
1、 传统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手段研究 |
2、 超越灌输: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道德伦理化”思考 |
3、 以社会主义发展信念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建构 |
4、 “三个代表”:坚定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战略举措 |
结语:社会主义发展信念的巩固,复兴中华民族的根本 |
参考书目 |
后记 |
(9)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 |
1.2.3 关于社会思潮应对研究的不足及其展望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
1.3.3 治理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及应对策略变化 |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 |
2.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过程 |
2.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特点 |
2.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趋势 |
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应对策略的变化 |
2.2.1 基于“批判”“斗争”为主导的社会思潮应对策略(1978——1992) |
2.2.2 社会思潮应对策略的新发展(1992—2012) |
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思潮应对策略的新变化(2012年底至今) |
3 社会思潮治理的基本内涵与总体遵循 |
3.1 社会思潮治理的依据 |
3.1.1 社会思潮治理的理论依据 |
3.1.2 社会思潮治理的现实依据 |
3.1.3 社会思潮治理的政策依据 |
3.2 社会思潮治理的基本内涵 |
3.2.1 “治理”的中国内涵 |
3.2.2 社会思潮治理的概念 |
3.2.3 社会思潮治理的特点 |
3.3 社会思潮治理的总体遵循 |
3.3.1 社会思潮治理的总体过程 |
3.3.2 社会思潮治理的主要内容 |
3.3.3 社会思潮治理的核心理念 |
4 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 |
4.1 思想论争途径:澄清理论错误促成价值共识 |
4.1.1 思想论争是巩固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 |
4.1.2 坚定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领思想论争 |
4.1.3 发挥思想论争功能澄清理论错误促成价值共识 |
4.2 宣传教育途径:掌握科学理论引领价值共识 |
4.2.1 宣传教育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
4.2.2 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主导宣传教育引领价值共识 |
4.2.3 强化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增强思想免疫力 |
4.3 法治途径:引导约束行为维护价值共识 |
4.3.1 当前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具体趋势呼唤依法治理 |
4.3.2 依法治理社会思潮要厘清思想与行为的内涵及关系 |
4.3.3 将核心价值观融于法治建设以引导思想约束行为 |
4.4 行政途径:削弱消极影响促进价值共识 |
4.4.1 行政途径是管控社会思潮物质性因素的必然要求 |
4.4.2 发挥行政途径效能关键在于增强鉴别力作好区分 |
4.4.3 聚焦社会思潮传播过程的管控以削弱其消极影响 |
4.5 利益调节途径:促进利益实现巩固价值共识 |
4.5.1 利益实现问题要通过利益调节途径才能彻底解决 |
4.5.2 要正确理解经济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问题 |
4.5.3 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利益实现以巩固价值共识 |
5 社会思潮治理的方式 |
5.1 “疏导式”治理 |
5.1.1 创造有利条件以便充分了解社会思潮的思想主张 |
5.1.2 注重理论武装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批判武器 |
5.1.3 参与思想论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引领社会思潮 |
5.2 “消解式”治理 |
5.2.1 彰显主流意识形态“高势位”消解社会思潮理论优势 |
5.2.2 注重民生建设凝聚民心消解社会思潮的物质基础 |
5.3 “融入式”治理 |
5.3.1 筑牢教育战线:将社会思潮治理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5.3.2 消除“两张皮”:将社会思潮治理融入全面深化改革 |
5.3.3 “软要求”变“硬规矩”:将社会思潮治理融入法治建设 |
5.4 “管控式”治理 |
5.4.1 管控驾驭资本:在为我所用中引导社会思潮发展 |
5.4.2 统战规范重点人:在多措并举中引导社会思潮发展 |
5.4.3 管控利用媒介:在发展促进中引导社会思潮发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分析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的理论阐释 |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 |
2.1.1 核心概念界定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
2.2 红色文化的理论阐释及时代价值 |
2.2.1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
2.2.2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态 |
2.2.3 红色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4 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 |
第3章 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蕴含的核心价值观 |
3.1 红色文化的萌芽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初探(1919-1921年) |
3.1.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红色文化的萌芽 |
3.1.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探索 |
3.2 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价值观的塑造(1921-1949年) |
3.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
3.2.2 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价值观的阐释 |
3.3 红色文化的继续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初步形成(1949-1978年) |
3.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文化的继续发展 |
3.3.2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
3.4 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1978年至今) |
3.4.1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 |
3.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
第4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的关系探讨 |
4.1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来源 |
4.1.1 红色文化蕴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
4.1.2 红色文化蕴含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 |
4.1.3 红色文化蕴含了“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价值准则 |
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红色文化价值理念在当代的集中体现 |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 |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 |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人民性”的价值立场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的内在契合 |
4.3.1 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 |
4.3.2 共同的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3.3 共同的精神内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第5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现状 |
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
5.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要求 |
5.1.2 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
5.1.3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 |
5.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成就 |
5.2.1 红色文化思想理论体系的新拓展 |
5.2.2 红色文化核心内涵的新凝练 |
5.2.3 红色文化精神谱系的新丰富 |
5.2.4 红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
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红色文化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
5.3.1 代际传承的挑战 |
5.3.2 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
5.3.3 消费主义文化的挑战 |
5.3.4 新型传播方式的挑战 |
5.3.5 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 |
第6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 |
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 |
6.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 |
6.1.3 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6.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 |
6.2.1 提炼精神标识,实现红色文化内涵的现代诠释 |
6.2.2 彰显价值理性,突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核 |
6.2.3 体现时代特征,实现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新转换 |
6.2.4 立足现实需求,在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增进认同 |
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的实践路径 |
6.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红色文化的制度建设 |
6.3.2 创新教育模式,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
6.3.3 运用红色文化符号,开展红色文化仪式活动 |
6.3.4 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 |
6.3.5 依托文化产业,创新红色文化的表达方式 |
6.3.6 促进对外交流,推动红色文化“走出去”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从现时代看社会主义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性境域中的生态危机研究[D]. 李留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2]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 韩健鹏. 吉林大学, 2012(04)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 徐腾. 扬州大学, 2013(04)
- [4]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研究[D]. 梁靖. 新疆大学, 2017(09)
- [5]从现时代看社会主义思想[J]. 王晔.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1992(01)
- [6]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逻辑[D]. 郗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研究[D]. 马光焱.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8]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 张学森.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9]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研究[D]. 李洁.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3)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D]. 吴娜.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