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技术问答”栏目

完成“技术问答”栏目

一、办好“技术问答”这一栏(论文文献综述)

马云[1](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王思淼[2](2021)在《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由此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9月提出了“课堂革命”。课堂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两者最直接的交往方式主要以课堂互动的形式呈现。课堂师生互动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这一理念的提出,冲击了教师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创设自由探索的课堂环境,课堂教学走向“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学生不再只是一味的接受知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当前,我国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发展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语文课程内容包涵了社会性、形象性、审美性、象征性、人文性等特点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语,口头语言;文,书面语言”。语文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将学习到的语言技巧的表达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本文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外师生互动的研究现状,并详细阐述了师生互动的理论基础,为了科学的分析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情况,笔者采用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通过课堂实录的方式,将互动行为编码进行改进,提出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编码框架,确定各类编码的操作性定义,明确各类数据、编码采集的规则和方法,构建了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分析系统,对选取的研究个案进行编码,统计分析,进而为促进师生合作关系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可借鉴的意义。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师生互动理论发展的背景、我国课堂革命的时代要求,确定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阐述具体的研究思路,以及理清具体的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阐述有关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概念内涵以及相关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笔者认为建构主义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建构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认知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教学在共同解疑难问题中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评价理论,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在本研究中,利用了问卷、访谈等评价方式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客观、深入的了解、分析,并且在对本文的观察对象进行调查问卷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符号互动理论,笔者认为符号互动理论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在课堂中,师生互动通过语言、肢体等一系列符号进行。第三部分是师生互动现状调查。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选择的是内蒙古H市Q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为观察对象,因为六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有自我约束力,能更好地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其次完善研究工具,采用的是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将分析系统改编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最后是师生互动现状分析。从师生互动的言语、问答和基于现状调查方面对师生互动现状进行了观察研究。第四部分是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问题及成因分析。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出了学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师生互动形式单一、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等问题。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笔者从教师、学生和班级环境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首先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要转变观念,明确自身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方式,通过口头言语、肢体语言、手势等方式促进师生互动的发展。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教师反馈要及时、客观、具有激励性。

张红春[3](2013)在《《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来回顾20世纪,就可以看到,在这个伟大的世纪中,中国革命有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样几次革命高潮。而在这几次革命高潮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决定着中国命运。《群众》周刊就是在这样一个伟大时刻中创刊、出版。新中国诞生以后,它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于1949年10月20日停刊。《群众》周刊不仅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伟大胜利的见证。本文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政治学、历史学、传播学、文献学相结合的方式,在介绍《群众》周刊创刊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群众》周刊在抗战时期的政治动员及其效果,科学评价《群众》周刊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特点、价值及其历史贡献。首先,科学分析《群众》周刊创刊的特殊背景。1937年七七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是一个敌我力量悬殊的战争。中国人民要取得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必须进行最广泛的政治动员。动员的范围,既包括抗日根据地,也包括国民党统治区,还要包括沦陷区;既包括国内,还包括国外;既包括动员已经奋战在抗日前线的将士,还包括要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群众》周刊就是满足这种需要,应运而生。《群众》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的政治理论刊物,周恩来是《群众》周刊的直接领导人,他为办好《群众》周刊呕心沥血。《群众》周刊动员了当时党内最优秀的理论家和编辑出版家,他们为办好《群众》周刊贡献了智慧和心血。《群众》周刊创刊背景、出版发行、办刊宗旨符合时代需要,体现了办刊人的政治智慧和创新能力。《群众》周刊运用各种有效形式进行政治动员,动员面之广,动员规模之大,动员效果之好得到社会一致认同。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其次,《群众》周刊在抗日时期的政治动员与抗日战争历经三个阶段的政治动员极其吻合。《群众》周刊在抗战防御阶段的政治动员,即通过揭露侵华日军的政治侵略、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战热情,促进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通过承认蒋介石的抗战领袖地位,宣传国民党中抗战派的抗战主张,宣传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抗战事迹和抗战英雄,坚定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抗战立场,促进以国共合作为主的团结抗战局面形成;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及抗战战略方针,宣传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力量为主的敌后战场取得的抗战业绩和人民抗战英雄,彰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动员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通过批判速胜论和亡国论,克服各种错误抗战主张,认清中国抗战既不可能速胜,也不可能亡国,为坚持持久抗战作好充分准备。武汉失守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为适应持久抗战的需要,《群众》周刊的政治动员主要体现在,揭露东方幕尼黑阴谋,促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巩固;通过揭露汪精卫等的投降阴谋,清除暗藏在抗战营垒中的其他汉奸群,夺取团结抗战的胜利;通过批判蒋介石等的反共言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顽主张,协助阻止反共、反人民的文化逆流,协助击退顽固派的反共“摩擦”;通过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战场的抗战业绩,树立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中国战场的抗日军民经过相持阶段各种经验的积累,也开始了对日军的局部反攻,为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群众》周刊政治动员主要体现,通过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况,宣传解放区取得的伟大成就,突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通过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使全党的理论水平、思想认识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最后,《群众》周刊在抗战时期的政治动员具有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公开性与隐蔽性完美结合的特点,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各界人士、各政治团体以不同方式参与抗日战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而不裂,稳住蒋介石始终留在抗日阵营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以外的影响,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各个阶段的中流砥柱作用,引导抗战朝着有利于人民方向并最后成为人民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升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群众》周刊在进行政治动员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抗日战争的政治动员以民族利益为出发点,坚持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必须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即坚持抗日战争唯此唯大;必须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动员最广大人民投身于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作为最高目标;政治动员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动员人民群众。《群众》周刊在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历史经验弥足珍贵,抗战初期,虽然受到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群众》周刊的政治动员也存在某些不足,但总体来讲还是瑕不掩瑜。《群众》周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其宝贵历史经验对于今天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有益的借鉴。

崔良晓[4](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认为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关世申[5](1982)在《“新华副刊”探索》文中指出 《新华日只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于国民党统治区(以下简称国统区)内公开出版的党报。它干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10月25日迁至重庆,迄至1947年2月28日被封,存在长达9年零1个月又18天,共计出版3231号。毛泽东同志曾给予《新华日报》以很高的评价,说它如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党领导下的又一个方面军。 1942年9月18日,

张绪岚[6](2020)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教育界掀起一股“课堂革命”之风,课堂革命关涉到课堂效率的提高。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最基本、最普遍、最主要的沟通交流方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一味追求效率,将忽视个体的发展,过分强调个性发展,又将抑制其他主体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为师生互动的和谐发展寻找平衡点,于是主体间性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主体间性的视域下,主体与主体之间打破了单子式的主体观念,强调多主体沟通和理解,为主体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课堂师生的互动行为既可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可外显为一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故本文采用文献法、视频分析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研究观察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首先,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追溯和阐释,主体间性的提出及其发展,包括主体间的内涵,以及现象学、认识论、社会学等学派对其内涵的不同解释,主体间性理论与主体性、主导性的差别及联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主体间性内含的主体间互动理论,尤其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交往过程的动态性、交往结果的通融性等对师生课堂互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从主体间性理论中截取对高中语文师生课堂互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精髓进行系统论述。其次,通过科学的师生互动测量工具,选取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优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视频为样本进行测量研究。本文选用的测量工具最初源自美国学者弗兰德斯(Flanders)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发的测量课堂言语互动的工具。由于该工具源自西方的传统课程,不太适应当今语文课堂。因此,本文将结合其他学者的思考对其进行部分改进,试图测量出当今高中语文课堂的互动现状,思考互动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进,审视师生互动行为与主体间性的理念有何出入,总结可供我们借鉴和实践的经验。研究主要以阅读鉴赏课和写作指导课两种课型作为互动行为分析对象。最后,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课堂师生互动要求将教师和学生共同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强调师生多主体之间通过教学平台上的多边活动和平等互动,打破课堂沉默,实现教学相长。如果需要真正解决主体性受到忽视的问题,必须从占有性的个体主义的偏颇和局限抽离出来,完成从单个主体向主体间性的视阈转换。师生互动将不是霸权式、压迫式、被动式的“互动”,师生都能感受到同等他者主体的存在,理解他者,与他者共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语文课堂构建策略包括树立主体间性意识,以对话的方式感知他者,以共同体的形式与他者共存。

罗融融[7](2014)在《《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国家地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个标志性范本,在创刊60余年的媒介实践中,历经了从重“信息”、轻“互动”的教导公众式的“科普杂志”到强调互动模型、“知”和“质疑”并举的“科学传媒”的演变与递嬗,在传播上凸显“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在文化上着意于全方位自塑国家形象与打造国家名片,在效果上实现了视觉满足与深度阅读的对接,成为国民想象国家、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国家级大刊”深切的人文关怀。基于当前学界对《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研究还停留在业务论、经验论、视觉论等单向维度的阶段,本文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3年的全部期刊为研究对象,重点运用媒介地理学、经济学、传播学、视觉文化学等跨学科理论,以纵向到横向、宏观到微观、动态到静态的研究视角对638期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文本解读,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本文具体内容如下:在办刊历史部分,通过剖析时代变迁与杂志兴衰的关系,本文提出,《中国国家地理》60余年办刊历程的起承转合可分为初创期、低迷期、复兴期、转型期,杂志兴衰无一不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呈现出从较强的政治性到科学传播的自主性,从广博的时代性到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从单一向度的科学性到多元文化的人文性。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地理》演进成为专业性、人文性、艺术性兼具、受众目标明确、定位精准的科学期刊。在办刊实践部分,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在较长时间跨度的办刊历程中、在几经停刊与发行量低迷等若干重要关键节点上的实践与探索。该杂志立足于科学传播、植根自然地理、弘扬人文精神,本章在深入梳理了《中国国家地理》与时代思潮、办刊主体、媒介技术及受众的密切关系之后,指出《中国国家地理》在视觉性、典藏性、差异性上形成了稳定的杂志风格,从而获得广泛的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在传播样态层面,本文运用媒介地理学的观点深入分析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介呈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从1998年以来走向成熟,实现了内容与载体的对接、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文本呈现和受众需求的对接、地理特征与地域文化的对接,其独具的集中呈现、深度解读、科学引领、对比拷问、创新视界等传播样态,是《中国国家地理》能让受众产生阅读惯性的最本质要素,这一要素也使其成为同类型期刊中的翘楚。本文认为,《中国国家地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的传播,其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地理空间进行了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真实景观以新的意义,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完成了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其本质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自我确证和传达人类情感的虚拟世界,为读者建构起来“虚拟的实体”和“想象的共同体”,并成为这种“想象”的中介与替代,以一种阅读的“仪式”共建过程,架构出一个“想象的地理”与“新地理感”。最后,本文将《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型期刊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剖析该杂志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华夏地理》的差异化发展。同类项之间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技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公民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与西方相比还有极大的差距。期刊的设计排版和运作模式可以模仿借鉴,期刊的风格定位和叙述技巧可以不断摸索,唯有内容是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作为支撑的。《中国国家地理》还需要在元内容的生产上、媒介技术上、美学风格上、视野格局上、媒介营销上进一步深化革新,树立起大传播理念与全息观照的视角,以肩负起作为科学传媒的重要职责。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质与时代特质、文化特质、受众特质的深刻关系,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应用基础做一些扎实的先期工作。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

付书文[8](2015)在《民国中医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不仅具有丰富的医学价值与文献价值,更承载了当时中医药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民国中医药期刊做了较为完整地搜集与整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对民国中医药期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然而,关于民国中医药期刊的综合性专题研究却很少见。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了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及其特点。1、收集各类出版物中医药期刊目录,包括宋大仁整理的《全国医药期刊调查记》(上)、汪浩权整理的《抗战期间全国医药调查录》、李经纬等主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上)附录的《中医药刊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中《主要中医药期刊一览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医药史》、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岭南医学史中》、沈伟东主编的《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段逸山教授等整理出版的《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等等,同时查阅了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料进行调研,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民国中医药期刊题录数据库》、上海图书馆建立的《全国报刊索引》、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库、国家图书馆民国期刊库、《大成老旧数据库》、北京大学图书馆民国旧报刊等等,调研过程中补充了17种期刊,以上出版物目录中未纳入。最终确认民国中医药期刊322种,其中199种期刊是通过查阅相关原文后确定为中医药期刊,123种期刊通过其他方式确定为中医药期刊。收集整理了这322种期刊的创办者或主编、创办时间、停刊时间、出版周期、出版地、办刊宗旨等信息,建成民国中医药期刊数据库。2、对期刊的年创刊量增长趋势、主办机构分布、地域分布等做了统计分析,认为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①清末,1897年至1911年,可看做期刊的萌芽阶段,共创办中医药期刊8种。这一阶段期刊创办数量不多,但已经出现部分期刊为维护中医利益而创办。②1912年至1927年,期刊探索发展阶段,共创办中医药期刊40种,这一阶段的中医药期刊以振兴中医为主,部分期刊提倡融贯中西医学。③1928年至1937年,期刊迅速发展阶段,共创办期刊164种,可考察其中90多种期刊的办刊宗旨,其中60多种期刊为谋求中医行业发展而创办,30多种期刊提倡中西医融会贯通。④1938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期刊创办数量逐渐减少,至抗战胜利后,期刊创办数量又显着回升,此期为期刊发展不稳定阶段。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以医学团体最多,其次为医学院校、个人、医疗机构、医药图书单位、医药经营单位。医学团体是创办中医药期刊的主力,但是其分布状况不均衡,少数团体创办期刊较多,多数团体仅创办1种期刊。1915年各地兴办中医教育后,医学院校办刊越来越多,在创刊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与医学团体一样,其分布也不均衡,少数医学院校创办相对较多的期刊,而多数医学院校仅创办1种期刊。个人创刊也较多,创办期刊的个人,都是医界名流,其在中医药期刊文章发表中也尤其活跃。医疗机构、图书单位与经营单位创办期刊量少,其中医疗机构创办的中医药期刊,以指导临床研究、改进中医药学为目的;图书单位创办的中医药期刊,主要是为了搜集整理国医药书籍或验方、推广国医药等;经营单位创办的中医药期刊,主要为了研究国药、整理国药典籍。中医药期刊以浙江、上海为源头,逐渐向中国内地扩散。其地区分布广泛,包括国内25个省、直辖市以及国外3个地方,其中有47个县级城市创办了期刊;但期刊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北京与广东五地,这五个省市共创办中医药期刊239种,占期刊总量的74.22%。另外,战争使得部分中医药期刊的创办向中国西部地区转移。3、对民国中西医期刊对比分析表明,近代西医期刊在中国的发端早于中医药期刊,但二者的发展趋势总体一致,均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清末是中西医期刊的萌芽阶段、1912年至1927年是中西医期刊的探索性发展阶段、1928年至1937年是中西医期刊的迅速发展阶段、1938年至1949年中西医期刊的发展均因战争的影响而不稳定。另外,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刊物,主办机构均以医学团体、医学院校为多,所不同的是,西医刊物,尤其是卫生相关刊物,会受到政府支持。部分西医期刊的出版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中医期刊中《医史杂志》的出版虽然也持续至今,但实际上其主要是由西医创办,由中医势力创办的中医药期刊中,却少见期刊的出版能持续至今。中医药期刊以浙江为发源地,并逐渐向中国内地扩散,而西医药期刊最早以广东、上海数量最多。中西医期刊的地区分布都较广泛但不均衡,都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与北京这五个地区。抗战期间,中西医期刊的创办都西移。4、最后,本文选择了浙江《绍兴医药学报》、《绍兴医药月报》、《三三医报》与广东《中医杂志》、山西《医学杂志》这几种创办地不同且影响较大的期刊,从载文量、作者群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而对民国中医药期刊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谌晓婷[9](2018)在《《足球》报受众观的变化与发展(1980-2012) ——基于读者来信类栏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足球》报自开创起,一直以“球迷良友,读者心声”为口号,试图打造全国第一专业足球报纸。作为国内第一个专业类足球报纸,在创刊初期,《足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牢牢吸引住一大批受众。在当时,该报所有的栏目中,读者来信类栏目无疑是和受众联系最紧密的部分。读者来信类栏目,尽管互动周期漫长,但在80—90年代,是办报人(媒体)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学者吕莎将《足球》报1980年-2012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分别是:开创与探索(1980-1992)、繁荣与竞争(1993—2002)、低落与重生(2002-2012)。本人基于该划分情况,对每个阶段读者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不同的社会环境、社会背景,深入剖析了造成读者需求变化的原因。通过本次研究,本人逐渐找出了《足球》报受众观变化的发展脉络,窥探到其中的变化情况。本人希望,这些研究,能够为传播学中的受众观研究提供一些有效信息,也能为传统媒体在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陆超[10](2018)在《建构新时代国家幼儿教师誓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誓词和教师宣誓制度,是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激发教师内心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由内而外地强化师德建设。当今社会,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已纷纷建立起自己的职业宣誓制度,如国家公务员、军人、医生、护士、律师等等。同时,教育系统内部针对不同岗位性质的宣誓制度也在陆续完善中。如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高校辅导员誓词》;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人民教师誓词(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而幼儿教师职业特殊性更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国家誓词。幼儿教师由于其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必须与尚不成熟的幼儿长期、频繁地互动,同时必须超越一般性的交往,肩负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责任,对师资要求极高,优化幼师师德、纯洁幼师心灵、增强幼师职业荣誉感应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总结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叙述学分析法建立分析框架,对国内医师誓词等7篇职业誓词和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8篇教师誓词,从叙述幅度、叙述结构、叙述主体、叙述语态4个方面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出誓词具有短小精悍、结构清晰、以主动语态为主等文本特征。依托文本分析的结论,设计了关于构建幼儿教师誓词的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并运用NVIVO文本分析软件对调研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文献研究和调研结果,归纳了以生为本、强调幼师主体地位、突出专业教育行为等5项构建幼儿教师誓词的基本原则,草拟了誓词初稿,并组织幼儿教师和师范生进行模拟宣誓,请幼儿教师、师范生以及教育方向专家对誓词初稿提出建议并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国家幼儿教师誓词的建议稿。

二、办好“技术问答”这一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办好“技术问答”这一栏(论文提纲范文)

(1)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一 农村
        二 扫盲教育
        三 社会控制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二 扫盲教材解读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一 集中学习
        二 分散学习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参考文献
后记

(2)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师生互动发展的背景
        2.我国课堂革命的时代要求
        3.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二)研究综述
        1.国外师生互动研究现状
        2.国内师生互动研究现状
        3.简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相关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互动
        2.师生互动
        3.语文课堂师生互动
    (二)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相关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论
        2.课堂评价理论
        3.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三、H市某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研究工具
    (二)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分析
        1.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
        2.语文课堂师生问答互动
        3.基于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总结
        1.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
        2.师生互动形式单一
        3.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缺乏及时反馈评价
    (二)原因分析
        1.教师原因
        2.学生方面
        3.班级环境
五、促进的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方式
    (三)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问卷调查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致谢

(3)《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抗战时期《群众》周刊概况
    第一节 《群众》周刊的出版与发行
        一、《群众》周刊的创刊背景
        二、《群众》周刊的出版
        三、《群众》周刊的发行
    第二节 《群众》周刊的宗旨和栏目
        一、《群众》周刊的宗旨
        二、《群众》周刊与《新华日报》的分工异同
        三、《群众》周刊的栏目
    第三节《群众》周刊的作者与读者
        一、《群众》周刊的作者群
        二、《群众》周刊的读者群
    第四节 《群众》周刊的管理模式
        一、《群众》周刊与《新华日报》的关系
        二、《群众》周刊内部的领导体制
第二章 《群众》周刊战略防御阶段的政治动员
    第一节 揭露日军残酷的军事暴行
        一、揭露日军险恶的政治欺骗
        二、揭露日军赤裸裸的经济侵略
        三、揭露日军的文化愚民政策
    第二节 介绍正面战场战况
        一、拥护蒋介石的抗战领袖地位
        二、报道蒋介石等人的抗日言论
        三、报道国民党军队中将士的抗战事迹
    第三节 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
        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战略
        二、宣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抗日军民的抗战业绩
        三、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第四节 动员人民积极参战
        一、动员工人积极参战
        二、动员青年参军参战
        三、动员妇女踊跃参战
    第五节 批判各种错误的抗战观
        一、批判“亡国论”
        二、批判“速胜论”
第三章 《群众》周刊战略相持阶段的政治动员
    第一节 阻止东方慕尼黑危险
        一、揭露慕尼黑阴谋
        二、阻止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实现
    第二节 揭露汪精卫的投降阴谋
        一、批判“曲线救国”理论
        二、揭露汪精卫公开投敌的真相
        三、抨击汪伪政权
        四、揭露中国的其他汉奸群
    第三节 协助击退蒋介石的反共高潮
        一、驳斥蒋介石的反共方针,宣传共产党的反顽主张
        二、介绍反摩擦的斗争
        三、揭露国统区的财经政策
    第四节 阻止反共、反人民的文化逆流
        一、批判“玄学鬼”的反动主张
        二、痛斥“战国派”的反动言论
        三、争夺文艺论争的阵地
    第五节 宣传敌后战场的艰苦抗战
        一、宣传中国共产党战略战术思想
        二、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抗战业绩
        三、宣传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
第四章 《群众》周刊战略反攻阶段的政治动员
    第一节 介绍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概况
        一、介绍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二、宣传苏联和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第二节 宣传解放区建设的伟大成绩
        一、宣传解放区政治建设成绩
        二、宣传解放区经济建设成绩
        三、宣传解放区文化建设成绩
    第三节 运用党的建设理论动员民众
        一、传播马列主义理论
        二、介绍全党整风情况
    第四节 迎接抗战的胜利曙光
        一、抗战局势的新变化
        二、大后方的民主运动
        三、辉煌的胜利
第五章 《群众》周刊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效果与评估
    第一节 《群众》周刊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效果
        一、《群众》周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二、《群众》周刊动员了全国人民的团结抗战
        三、《群众》周刊政治动员对蒋介石的抗战态度有一定影响
        四、《群众》周刊政治动员发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坚作用
        五、《群众》周刊政治动员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作用
    第二节《群众》周刊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特点
        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公开性与隐蔽性的结合
        四、体裁的多样性
    第三节《群众》周刊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经验教训
        一、把民族利益作为政治动员的出发点
        二、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四、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前史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方法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三、维护传统中医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一、成医历程
        二、职业生活
        三、日常生活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一、崇尚医籍经典
        二、注重临床实践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一、上海中医学会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四、上海国医公会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附录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参考文献
致谢

(6)主体间性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案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主体间性及其相关概念
        1.1.1 主体性
        1.1.2 主体间性
    1.2 师生互动及其相关概念
        1.2.1 互动
        1.2.2 课堂互动
        1.2.3 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师生互动
2 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2.1 不同学派代表对主体间性的阐释
        2.1.1 胡塞尔(Hussel)对主体间性的阐释
        2.1.2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对主体间性的阐释
        2.1.3 哈贝马斯(J.Habermas)对主体间性的阐释
        2.1.4 萨特(J.P.Sartre)对主体间性的阐释
    2.2 主体间性的内涵分析
        2.2.1 主体间性与主体性的联系
        2.2.2 主体间性与主体性的区别
        2.2.3 主体间性与主导性的区别与联系
        2.2.4 主体间性的特征
3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情况研究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3.4.1 矩形方阵数据统计
        3.4.2 师生言语比率计算
        3.4.3 语文课堂互动的情况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4.1.1 形式化设计互动明显
        4.1.2 学生被动参与课堂互动
        4.1.3 学生是课堂互动的边缘人
        4.1.4 存在消极互动现象
    4.2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影响因素分析
        4.2.1 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风格
        4.2.2 学生的主体间性意识和积极参与程度
        4.2.3 教学生态环境影响下的互动环境
    4.3 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显着特点
        4.3.1 多样性
        4.3.2 设计性
        4.3.3 被动性
        4.3.4 失真性
5 主体间性视域下师生互动失真表现及原因
    5.1 师生互动异化为教学程序
    5.2 忽视他者的情感和需求
    5.3 缺乏深度对话
6 主体间性视域下课堂师生互动的回归
    6.1 主体间性意识的确立
        6.1.1 群体规则意识
        6.1.2 行动规则意识
    6.2 主体间课堂互动的策略
        6.2.1 对他者的感知
        6.2.2 与他者的共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文献综述
        二、 地理科普与其他期刊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理论
        一、 科学传播理论
        二、 媒介地理理论
        三、 文化传播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历程
    第一节 艰难初创与曲折发展(1950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一、 诞生成长阶段(1950 年 1 月至 1960 年 8 月)
        二、 曲折发展阶段(1961 年 1 月至 1966 年 5 月)
    第二节 复刊兴盛与低潮徘徊(1972 年 10 月至 1997 年 12 月)
        一、 复刊兴盛阶段(1972 年 10 月至 1989 年 12 月)
        二、 低潮徘徊阶段(1990 年 1 月至 1997 年 12 月)
    第三节 探索转型与步入辉煌(1998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一、 探索转型阶段(1998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二、 步入辉煌阶段(2005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办刊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对杂志定位及办刊方针的探索
        一、 从“两个时期”的变化看期刊定位的时代印记
        二、 从“两次更名”的转型看期刊定位中办刊人的求索
        三、 从“两类人群”的选择看期刊定位中受众的作用
    第二节 对刊物选题及杂志风格塑造的探索
        一、 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拒绝低级趣味
        二、 注重热点分析和典藏价值
        三、 体现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性
    第三节 对杂志栏目类型及内容呈现模式的探索
        一、 由细化的栏目分类转向专题模式
        二、 由扁平的常识介绍转向有历史纵深感的立体论说
        三、 王牌栏目:自成一体的卷首语
        四、 招牌月刊:独树一帜的“10 月特辑”超厚版杂志
    第四节 对高品质视觉呈现的探索
        一、 封面的视觉呈现
        二、 图像语言的诉求
    第五节 对寻求商业合作的探索
        一、 《中国国家地理》的广告发展历程
        二、 扩展附加服务 谋求最大效益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与传播样态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的文本呈现
        一、 地理空间的媒介再现
        二、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类型
        三、 《中国国家地理》文本呈现的特点
    第二节 独具特色的传播样态
        一、 集中呈现
        二、 深度解读
        三、 科学引领
        四、 对比拷问
        五、 创新视界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家地理》与同类杂志的比较
    第一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比较
        一、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美国《国家地理》
        二、 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诞生
        三、 《中国国家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繁体中文版的差异
    第二节 《中国国家地理》与《华夏地理》的比较
        一、 选题类型的差异
        二、 阐释角度的差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8)民国中医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民国中医药期刊数据库的建设
2 资料调研及筛选
    2.1 民国中医药期刊筛选标准
    2.2 民国中医药期刊资料搜集与调研
3 民国中医药期刊的计量分析
    3.1 民国中医药期刊创办时间分布
    3.2 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
    3.3 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地域分布
4 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与西医药期刊的比较分析
    4.1 民国西医药期刊数据的来源
    4.2 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与西医药期刊的创办时间比较
    4.3 民国中医药期刊与西医药期刊的创办机构比较
    4.4 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与西医药期刊的地域分布比较
5 民国中医药期刊案例分析
    5.1 《绍兴医药学报》与《三三医报》、《绍兴医药月报》
    5.2 太原《医学杂志》
    5.3 广东《中医杂志》
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足球》报受众观的变化与发展(1980-2012) ——基于读者来信类栏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受众的研究
    2.2 关于《足球》报的研究
    2.3 关于读者来信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分析法
        3.2.2 内容分析法
        3.2.3 访谈法
4 足球报的发展和三个阶段的划分依据
5 开创与探索(1980-1992)阶段受众观分析
    5.1 社会环境的转变:受众对足球信息的需求增加
        5.1.1 改革开放推动新闻改革和足球运动的发展
        5.1.2 各地掀起办专业类报纸的热潮,《足球》报一家独大
    5.2 开创与探索(1980-1992)阶段读者来信类主要栏目分析
        5.2.1 《球迷园地》:评论式来信,抒发读者所思所想
        5.2.2 《球迷之友》:问答式来信,为读者提供信息搜索服务
        5.2.3 《攻守之道》:为专业读者提供来稿阵地
        5.2.4 《球迷与球星》:娱乐化形式,满足读者追星心理
        5.2.5 《球迷与球星》:《威腾体育知识有奖信箱》:营销性质栏目,吸引粉丝参与
    5.3 小结: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服务型”的传授关系
6 繁荣与竞争(1993—2002)阶段受众观分析
    6.1 受众需求多样化发展
        6.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开展
        6.1.2 专业类足球报纸的竞争
        6.1.3 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
    6.2 繁荣与竞争(1993—2002)阶段读者来信类主要栏目分析
        6.2.1 《球迷之家》:读者来信内容更加细化
        6.2.2 《足球迷宫》:娱乐化形式,引导读者动脑
        6.2.3 《足球幽默》:互动载体更丰富
        6.2.4 《一触即发》:热点话题邀稿,带有策划性质
        6.2.5 《球迷家园》/《球迷一家》:版面主加入网络版主,互动形式外延至网络
        6.2.6 《春来网吧》:网络互动逐渐兴起
    6.3 小结:从服务型到指导型的传授关系
7 低落与重生(2002-2012)阶段的受众观分析
    7.1 互联网成为信息主要获取渠道,受众网络需求增加
        7.1.1 国内足坛负面现象层出不穷,中国足球走向低迷时期
        7.1.2 新媒体迅速发展,受众分流
    7.2 低落与重生(2002-2012)阶段读者来信类主要栏目分析
    7.3 小结:受众的流变,导致差异化的受众观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建构新时代国家幼儿教师誓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呼唤:教师誓词构建的背景及研究方案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概念界定
        1.3.1 仪式教育
        1.3.2 宣誓
        1.3.3 誓词
        1.3.4 幼儿教师誓词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第二章 阐释:誓词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宣誓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内涵
        2.1.1 宣誓制度的起源
        2.1.2 宣誓制度存在的依据
        2.1.3 人类学视域中的宣誓
        2.1.4 宣誓仪式中的符号及其象征意义
    2.2 教师宣誓的心理学意义
        2.2.1 产生内隐反应内化角色认知
        2.2.2 营造心理氛围陶冶职业情感
        2.2.3 社会助长效应强化内部动机
        2.2.4 形成心理契约承担期望义务
    2.3 誓词文本分析的理论基础
        2.3.1 叙述学分析法
        2.3.2 基于叙述学的誓词文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剖析:建构幼儿教师誓词的文本及文件分析
    3.1 相关职业誓词及教师誓词的文本分析
        3.1.1 叙述幅度以短小精悍为宜
        3.1.2 叙述结构有相对固定的模式
        3.1.3 叙述主体以突出行为主体为宜
        3.1.4 叙述语态合理运用标点符号及修辞手法
    3.2 建构新时代国家幼儿教师誓词的文件依据
        3.2.1 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国家要求
        3.2.2 新时代幼儿教师专业建设的国家要求
第四章 调研:幼儿教师及师范生对建构誓词的建议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
        4.1.3 调查内容
        4.1.4 调查方法
    4.2 调查结果及分析
        4.2.1 誓词应包含的主要关键词
        4.2.2 誓词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4.2.3 誓词应采用的表达方式
第五章 建构:新时代国家幼儿教师誓词的拟定
    5.1 幼儿教师誓词建构的原则
        5.1.1 符合以生为本的首要原则
        5.1.2 强调幼儿教师的主体地位
        5.1.3 突显教育行为的专业性
        5.1.4 加强誓词的可实践性
        5.1.5 誓词表达具有审美性
    5.2 幼儿教师誓词建议稿及建构分析
        5.2.1 《国家幼儿教师誓词(初稿)》
        5.2.2 模拟宣誓及反馈
        5.2.3 专家评价及建议
        5.2.4 《国家幼儿教师誓词(建议稿)》及建构说明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誓词文本
附录:(二)调研问卷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访谈报告

四、办好“技术问答”这一栏(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2]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 王思淼.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群众》周刊的抗战政治动员研究[D]. 张红春. 湘潭大学, 2013(06)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新华副刊”探索[J]. 关世申. 新闻研究资料, 1982(03)
  • [6]主体间性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 张绪岚.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中国国家地理》研究(1950-2013)[D]. 罗融融. 暨南大学, 2014(03)
  • [8]民国中医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D]. 付书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02)
  • [9]《足球》报受众观的变化与发展(1980-2012) ——基于读者来信类栏目的研究[D]. 谌晓婷.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
  • [10]建构新时代国家幼儿教师誓词研究[D]. 陆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标签:;  ;  ;  

完成“技术问答”栏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