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合作运动的特征及合作思想发展的总体脉络(论文文献综述)
刘秉龙[1](2006)在《中国合作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合作运动是近现代劳动者在资本与劳动对立的矛盾中自我利益的实现形式。中国的合作经济已有70多年的历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世界合作运动的思想和实践的启发下,主动摆脱旧有的生产方式羁绊的努力,又折射出中国经济矛盾的特殊性。同时,其是非曲折和思想演变,又蕴含着世界合作经济发展的一般性,构成整个世界合作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合作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范畴,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对合作经济的性质和权利结构也存在着十分混乱的解释。本文力图从中国劳动者主体出发,以劳动者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分析为依托,揭示其内在矛盾及其演化轨迹,探讨中国合作经济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从而对现实的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能够起到指导作用。 研究方法。本文是对中国合作经济历史和现实,经济、政治和文化总体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矛盾的分析方法、经济、政治和文化统一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整体研究的方法。 论述体系。全文分为六部分: 绪论。首先规定合作、合作制、合作社和合作经济概念。其次是对我国合作经济研究的理论综述,最后是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述体系。 第一章,合作经济思想的历史回顾。欧文是合作经济思想最早的
欧继中[2](2010)在《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我国广大农村进入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发展新阶段。这一伟大变革,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变化。解决了解放以前几千年、解放以后几十年没有解决的农民的温饱问题,广大农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和农村又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的难题:农产品市场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农户在市场竞争下处于弱势地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所以需要通过实现农民的组织化,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合作参与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为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提供了重要帮助。这一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调动了广大农民联合起来走向市场的积极性,也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对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由理论到实证,由实证再到应用”的思路开展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历史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的方法、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等,深入探析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性质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界定和明确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性质、特征。通过比较分析目前各种类型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结合合作、农民组织等相关概念,提出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建立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经济合作运动,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它是以经济目标为先的劳动合作和资本投入的双重结合组织。本文总结分析我国目前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构建原则和社会经济功能,并比较分析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传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异同,给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了定位。第二,研究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史。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因此,本文深入探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合作经济思想和特征,以及据此进行的社会实践,探析了伟大先驱合作经济理论的历史价值所在。同时,为深入研究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本文也总结分析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合作运动的历史变迁,总结了各个历史阶段农村经济合作运动的特征和经验教训。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又认真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了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研究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而总结其发展的基本经验。本文从三个方面概述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一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二是有关立法工作加快,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逐渐规范;三是出现了一批典型模式。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和对现实情况的调查,本文认为,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经验有五个方面: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发展的保障,广大农民的自愿参与是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是发展的条件,科学管理是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的前提。第四,研究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从体制环境因素、组织间的不和谐和农民素质、农合组织内部结构等方面探析了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加强党和政府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引导与支持;加快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立法、规范其制度安排;完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示范推广好的发展模式;确定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同发展阶段支持的重点;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与其他组织进行利益博弈,选择最优战略,构建共赢局面。最终实现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比较分析国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理论和实践。本文通过对国外农业经济合作理论和现阶段欧洲、北美、日本的不同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发展现状和模式评析,总结出市场推动和政府推动这两大主流模式的特点,应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其对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要把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一定要把适度的政府扶持和完善的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一定要协调好专业化和综合性的关系,保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力;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发展模式;一定要防止资本作用日益明显,劳动合作倾向弱化,妨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完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系统梳理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史,总结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一般规律。应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的农业合作发展史,对比分析“五四”运动之后,社会有识之士、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农村合运动和我党在根据地以及在建国后开展的农村合作化运动,认真探析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同阶段的特点,从而深刻揭示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性质和特征。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促进农业、农民实现“后发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认真探索新形势下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路子。第三,通过认真分析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实践情况,总结其基本经验,找出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和一般规律。同时,应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讨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在整个农村社会组织网络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第四,认真梳理分析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体制环境、农民素质、农村组织不和谐等方面的问题,探索我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新思路。引导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法律制度的规范下,通过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农民素质,有效协调各组织问的利益矛盾,促使其规范健康发展。第五,认真梳理分析国外农村、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理论和农村、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脉络,概述其当代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点,评析其发展的基本类型和典型模式,总结其基本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得出促进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启示,为党和政府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扶持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由于本人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合作经济理论的研究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所以,运用理论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还显得肤浅、粗糙;二是,由于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历史较短,发展变化较快,所以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涵、性质和特点的科学界定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三是,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有些章节只是点题,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化和展开。
易新涛[3](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李攀[4](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贺福中[5](2017)在《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文中指出农民收益偏低既是中国亟待解决的课题,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入手,按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三个时期,以及近年来推行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置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整体背景中,厘清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变革脉络,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路径,并预测收益分配趋势和中国农民未来走向。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遗产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在传统社会农民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形成了社、会、合会等以应对突发事件。西方合作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影响了中国农民合作运动。国民政府将合作主义思想国策化,诱致性推行农村合作运动,与地方保甲制度结合起来,当作统治农村的工具。日本侵华时期的农民合作社是服务战争的机器,日伪掌握农民生杀大权。第二部分论述了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互助组为主,逐步建立合作社,按股分红。新中国成立后,为阻止农民卖地,国家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现土地公有化。社员议定收益分配办法,评工记分。合作社把现金、粮食和其他实物统一计算后分配给社员。第三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政社合一”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定额计酬、评工记分,按照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的顺序,以实物和现金两种方式分配收益。有近1/3收益来自农民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第四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营,满足了农民的现实诉求。土地承包期15年、30年逐步延长到永久不变。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政策引导、法治保障、道德秩序,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农民对产权、契约、制度等制约因素提出新的诉求,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第五部分则是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选取山西1954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全国、江苏、山西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走势,预示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采用大量新史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其主要来源有:第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始档案资料。山西吕梁汾阳市贾家庄村1953年以来,散落在村史馆、村档案室等处的原始资料,有工作汇报、生产安排、粮食产量的记载材料;有耕地面积、劳力、畜力、大小农机具等生产要素记录;评分挣工办法,粮食产量及按人口、按工分进行分配的逐年逐项记录,以及村集体固定资产,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等内容。第二,山西农业主管部门的社会调查材料。山西多次组织全省各级专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原本用于内部掌握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其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毋容置疑。这种阶段性、横切面、有重要时间节点的全面调查史料,非常珍贵。第三,大量采访整理而成的口述史料。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传统史学和计量史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借助计量统计模型对1954-2015年山西、江苏和全国连续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出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第一产业、农村金融支持等方面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联系。综前所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若按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与农村经营体制演变过程则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不同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与时代发展相吻合,有效地完成了其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并为新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具体而言,分述如次:首先,农民收益和国家获取“双下降”是农村人民公社解体的根本原因。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队生产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大,社员收益占总收入的比例却明显减小,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既看不到群体激励也没有个体受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其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采用中央确定、地方掌握、农民选择的方式进行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成本低。中共中央定了基调之后,利用农民创造的大包干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由安徽、四川等地试点后在全国推行。农民对收益分配的实现诉求是包干到户的内在动力,国家动员是家庭经营的外部推力,信息传播是农民与国家互动的纽带。而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带来的农民群体分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产物。第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利益的载体,掌握着农民收益的潜在资源。土地是农民家庭收入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是中国最大资产的管理者。然而,山西73%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属于“空壳”型,中国近一半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经营性收益。土地制度创新是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取收益的有效途径。第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当年由广大农民群众积累起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资产和资金,应当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继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推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功之后,山西在资源型村、城中村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的村充分尊重民意,制定并实施“优先土地股,增配人口股,创新预留股”的股权分配原则。优先土地股配发给取得土地经营权的村民,增配人口股面向全体在册村民,设置预留股要留给合理增加的人口,是对我国现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制度安排下新增人口的一种收益保障,也为解决不可预见性问题和困难留有余地,可以看作是新组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成员收益权的一种制度创新。第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中国经济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1954-2015年(除去1960、1966-1976年)年度数据走势来看,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随着全省经济特别是第一产业发展而增加,山西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走势,也比较契合农村土地政策实施的三个时期。2000年以来,全国、江苏和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都呈现出高位回落走势,预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农民收益再次走上加快增长的通道。2017年3月,民法总则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并行改革的深入,期望农民收益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城乡人均收益差距逐步缩小。
丁俊华[6](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作社是弱势群体自愿联合起来改变被动地位的合作经济组织,自1844年第一个成功举办的合作社——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至今,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出现了诸多合作经济理论,但以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理论生命力最强、影响最为深远。关于农业合作社理论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9世纪前期各种合作经济思想创立之时,但其真正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20世纪20至30年代,农业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波及全球。为应对此次农业危机,西方国家的政府纷纷采取了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也开展了全国性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因此,关于农业合作社理论的研究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内关于农业合作社理论的研究,整体而言,滞后于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与农业合作社首先在西欧等发达国家出现并且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有关。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都存在着重视流通领域的合作社研究轻视生产领域的合作社研究的倾向,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框架下的研究更是非常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认为,在当前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的指导地位,因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为农民谋利益。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扬弃空想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在与无政府主义合作思想、基督教社会主义学派、国家社会主义学派、合作社社会主义学派以及合作企业学派等形形色色合作社改良主义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合作经济理论,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从一般意义而言,合作社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在各种合作经济中,生产合作起决定作用,因为唯有生产合作才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国家政权对合作社具有决定作用。针对农业这一特殊领域,在经济发达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应实行土地国有化并采取农业工人合作社的生产组织形式;在经济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掌权后,应采取农民合作社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农业合作社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改造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坚持自愿原则,不能剥夺农民;坚持典型示范和提供国家帮助;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反对雇工剥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经济理论,形成了他们各自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合作社在我国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在我国农村就自发产生了互助组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群众开展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尤其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由于较好地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指导思想,遵循了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由于指导思想有误,合作化运动演变成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并最终建立了人民公社制度,造成了严重后果。改革开放后,我国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虽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存在诸多缺点,如生产规模小,不利于大规模机器和科学技术的利用;农户抗风险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等等。因此,无论是从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来看,我国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因而,重温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系统研究分析我国农业合作社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丰富和发展合作经济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不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且同一地区在发展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应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农业合作社的具体形式上要灵活多样,不能简单化一。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应采取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多种农业合作经济形式并存的发展模式。为此,一要进行理论创新以设计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总体框架,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基本原理,体现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创新。第二,应进行制度创新以搭建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制度结构,即进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股份化的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构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新型分配制度。第三,要进行组织建设以完善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即确保社员的主体地位;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第四,应加强政府支持以改善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大对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加强合作社教育和培训。
袁博[7](2020)在《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文中研究说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中国形成了以父权制为核心的性别制度。广大农村妇女更因性别和所在地而被“双重”边缘化。近代以来,有识之士、党派集团和国家政权号召妇女解放、开展女权运动,但仍未改变农村妇女地位低下的现状和传统家庭角色的定位。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和论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妇女解放运动,并对乡村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观念进行了改造和重塑。农村妇女在“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政治动员下,被正式纳入国家体系。她们的主体身份和性别关系在国家的塑造下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家庭、经济活动、身体健康、政治参与、精神世界等五个方面。婚姻制度改革在妇女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具有重大意义。1950年《婚姻法》是国家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性别制度的第一步,它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婚姻家庭制度和性别权力关系。因此它得到了女性农民的支持和男性农民的误解,在新旧性别观念的博弈中得到逐步贯彻。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基本确立了婚姻自主权,婚姻观念发生了转变,且获得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自由恋爱现象增多,离婚和再婚也不再受社会的指责。在家庭关系中,团结民主与平等和谐成为主旋律,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并在家庭事务中获得了话语权和独立人格。但除了改变,农村妇女的家庭角色也有延续,打老婆、漠视妇女合法权益的现象仍不时发生,新旧性别观念之间的拉扯与博弈依旧存在。发动农村妇女参加社会化大生产是建国后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共根据新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制定福利政策,运用国家力量使乡村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进入公共领域,投入到生产劳动中。通过分析其参加劳动的工日、参与率等,我们发现农村妇女在生产劳动中撑起了“半边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不仅获得了经济独立,而且确立了“劳动者”身份,形成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实现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是由于传统性别制度并未发生断裂,传统性别分工使参加劳动的妇女背负着双重责任,收入分配中也存在着两性关系的不平等。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国家积极维护其健康权,利用政治话语对妇女进行身体改造,并突出强调了妇女解放的想象。作为传统社会对女性身体规训的标志,缠足被中共以政治权力严厉禁止,并使之在50年代走向消亡,为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解除了身体束缚。国家对农村妇女健康的保护还体现在生育变革上,包括推广新法接生和建立妇幼保健网。这不仅使分娩方式发生变化,生育空间也发生了转移。生育的现代化以及生育之痛在一定程度上的“消失”,加深了农村妇女对国家的认同,并以积极参加生产来表达感激之情,加速了身份转换。但过度的劳动使妇女们的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妇女的生理问题和特殊时期的身体便在“保护”的政策下进入公共领域和大众视野。原本属于私领域的妇女身体被纳入公领域,成为农村妇女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国家为农村妇女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因此建国后全国出现了妇女参政的第一次高潮。她们不仅参与基层民主选举,而且当选基层代表,参与地方政权管理。许多优秀农村妇女经过国家培养,走上了基层政权的领导岗位,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管理群体——农村妇女干部群体。她们成为党和政府在地方的代言人,活跃在各个基层岗位上。建国后,农村妇女组织伴随着国家权力不断下沉,以妇代会为主的基层妇女组织普遍建立起来。作为妇女“娘家”的妇代会既是党和国家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妇女表达政治意愿、维护权益的重要平台,使“国家”不再是高高在上、与之无直接关联的存在。但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参与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农村妇女的政治空间较为狭小,妇女干部和妇女组织并未打破以男权为中心的乡村权力结构而处在边缘位置。五十年代的集体化生活使农村妇女们感受到了“集体欢腾”,心灵受到了一次革命般的洗礼。她们不仅在识字运动中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振奋与文化自信。虽然国家以政治文化取代了乡村文化,但各种娱乐组织、娱乐活动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使农村妇女在公共场合有了合法身份并接受了国家的政治教化。同时,集体劳动、各种会议等为农村妇女提供了活动场所,给她们带来新鲜感,精神世界得到极大充实与满足。伴随各种教育运动的开展,她们的集体意识被逐渐建构起来,包括对中共和新政府的认同、爱国主义情感的深化和集体观念的树立等。与男性农民相比,农村妇女的集体思想似乎更加强烈。这也是农村妇女转变为“社会人”身份的最好证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运动使日常生活不断政治化,也使农村妇女的身份得到了全新塑造。但是受传统政治文化和性别制度的影响,性别差异始终存在。可以说,国家和性别参与了新中国农村妇女的身份重构。它们相互糅合、碰撞,对农村妇女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改变了传统角色定位,完成了从私领域的“家庭人”向公领域的“社会人”、“国家人”的身份转换,推动了农村妇女的解放进程。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转型较为彻底,但各地在完成时间和程度上略有差异。新中国农村妇女解放运动表现出的特点与问题应促使我们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力争真正实现两性平等的和谐局面。
马云[8](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闫芳[9](2013)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业组织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个体农户,到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再到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双层经营”的家庭承包制,农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中国农业组织结构的变迁不仅与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也隐含着中国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制度选择。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家庭承包制的确立,中国农村经济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同时也启动了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作为农村经济最主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农户,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的被卷进了现代市场体系,他们的生产、生活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农民和农村经济不仅受到了国内市场的强烈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强烈影响。一方面,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组织结构在农业生产环节的效率完全释放之后,在经营环节方面的消极作用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与市场体系中农户分散性相对应的是政治体系中利益表达的分散性和治理结构的残缺性。在“乡政村治”模式下,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组织结构无法获取高效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也无力承担大型公共设施的供给。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也就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然而国家无法与近2亿个农户直接进行对接,必须要寻找新的组织结构来降低国家政策成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开始重新关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一重要的组织制度资源。然而,现阶段由农民自发和政府推动建立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历史上的合作组织都有着本质的差别,它的产生、发展有着特殊的制度环境,它的演变方向也直接影响着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革以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因此,本研究以社会转型期为分析背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治理理论等理论为分析工具,沿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演变——怎么演变——演变的方向”这一逻辑线索,探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规律。论文共分为8个章节。第一章“导论”,主要阐释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此揭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通过梳理国内外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现状,来阐释本研究视角的独特性;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第二章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合作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对两种理论在制度变迁的分析方法、动力源泉以及变迁方式方面的迥异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章主要对1949年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四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揭示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动因,并通过对两种解释逻辑的比较分析,深刻剖析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和变迁主体问题。第五章在总结分析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第六章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几种重要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起源、运行机制、类型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从而归纳出当前国际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某些共同趋势,以此总结出指导我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启示性经验。在以上几章的基础上,第七章形成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规律的总体性判断。第八章进一步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重要结论,并提出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最后在检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本论文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演变——怎么演变——演变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突破了以往局限于组织内部制度安排变迁的研究视角,形成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逻辑研究的清晰脉络。第二,在理论工具方面。本研究打破固有的学术边界,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两种不同理论视角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逻辑轨迹,并将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引入研究之中,从而增强了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逻辑研究的解释力。第三,在研究成果上。在回答本文研究问题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构建、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做了详细阐述,为推进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冯佳[10](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研究指明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二、当代合作运动的特征及合作思想发展的总体脉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合作运动的特征及合作思想发展的总体脉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合作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合作经济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
二、中国合作经济研究的综述 |
三、本文的理论意义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论述体系 |
第一章 合作经济思想的演变 |
第一节 欧文与威廉·金——假说与实践 |
一、欧文以合作社为内容的整体社会改革思想 |
二、威廉·金合作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
第二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理论的提升与实现途径的争论 |
一、马克思对合作社性质的认识 |
二、马克思关于合作劳动制的基本原则 |
三、马克思关于资本统治条件下合作社的建立原则 |
四、恩格斯合作社思想 |
第三节 列宁与斯大林——工具论的形成 |
一、十月革命前列宁合作制思想的形成 |
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农业公社的实践 |
三、列宁新经济政策和合作制的实践方向的变化 |
四、斯大林集体农庄思想 |
第四节 从合作工厂到农业合作社——合作经济思想的百年误读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经济矛盾与合作运动 |
第一节、中国近代社会矛盾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主体的形成 |
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性 |
二、近代中国工业化和官僚资本的产生 |
三、中国近代劳动者主体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1949年以前合作制思想的引入和实践 |
一、五四运动前后合作制思想的传入和实践 |
二、国统区合作社思想的传播和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的合作运动及其经验 |
四、国统区与革命根据地合作运动对比和分析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与中国式合作制形式的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历史阶段中合作社的性质和发展政策 |
二、1950-1953年农业互助组的发展和初级农业合作社兴起 |
三、手工业、商业和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及集体制过渡 |
第四节 集体制——合作制的异化 |
一、高级社——合作制外壳中的集体制 |
二、人民公社——行政集权对高级社集体权利控制的制度化 |
三、集体制——合作制的畸变形式 |
第五节 国外合作运动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一、西方的合作社发展 |
二、国外现代合作经济思想特点 |
三、国外合作经济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启示 |
第三章 合作制主体、权利体系、公共价值和原则 |
第一节 合作制的主体与理论基础 |
一、总体劳动——合作 |
二、总体劳动者——合作者 |
三、劳动价值论——合作制的思想前提 |
四、合作制——总体劳动者为主导的现代化实现形式 |
第二节 合作制权利体系及其制度特征 |
一、合作制基本权利——劳动者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统一 |
二、合作制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形式——占有权 |
三、合作制基本权利的实现机制——民主制 |
四、合作社管理权与民主管理 |
第三节 合作经济原则与章程 |
一、合作经济原则的建立和演化 |
二、合作社原则——合作制本质的体现、思想的简化 |
三、合作社章程——合作制原则的法制规范 |
第四节 合作制公共价值创造与实现、占有与分割 |
一、公共价值——合作劳动者剩余劳动的价值体现 |
二、公共价值的创造与体现 |
三、公共价值的占有 |
四、合作制公共价值的提取、分割和使用 |
五、公共价值的占有、提取、分割和使用中所体现的合作制的矛盾 |
第四章 中国集体经济的衰落和合作经济的复兴 |
第一节 集体经济的衰落与小农经济的回归 |
一、集体经济的衰落及其原因 |
二、联产承包制——小农经济的回归 |
三、小农经济的现代化变革方向——合作制 |
第二节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兴起 |
一、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兴起的背景和性质 |
二、农村合作组织的类型、规模和分布 |
第三节 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与合作企业的建立 |
第四节 农业供销生产合作社的改革与变化 |
第五节 中国信用合作的改革与困境 |
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 |
二、城市合作银行——合作制名义下的股份制 |
三、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集体制的再现与消亡 |
第六节 中国当代合作制矛盾分析 |
一、合作制与官僚资本的矛盾——现代中国主要经济矛盾的基本内容 |
二、合作制与小农经济的矛盾——中国合作制发展的次要矛盾 |
第五章 以民主的力量克服矛盾,促进合作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以民主法制确立并保证合作制中劳动者的社会主体地位及权利 |
一、合作制与民主制 |
二、合作经济成员和组织的立法保障 |
三、我国合作制法律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加强劳动者联合文化的导引树立合作意识 |
一、以劳动社会主义文化导引劳动者确立主体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 |
二、官文化和小农意识的批判和克服 |
三、合作经济理论地位的确立 |
四、加强合作社教育,宣传合作文化 |
第三节 以民主法制保证并促进中国合作经济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声明 |
(2)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理论概述 |
一、基本概念解析 |
二、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界定 |
(一) 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和性质 |
(二) 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功能和特点 |
(三) 我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类型 |
(四) 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原则 |
三、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比较 |
(一)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共同点 |
(二)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不同点 |
第二章 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的思想和特点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经济思想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经济思想的特点 |
二、列宁斯大林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和实践 |
(一) 列宁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和实践 |
(二) 斯大林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和实践 |
(三) 列宁斯大林农村合作经济思想和实践的历史价值 |
三、毛泽东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和实践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经济思想 |
(二) 毛泽东合作经济的实践 |
(三) 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和实践的历史价值 |
第三章 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变迁 |
一、近代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1918-1949年) |
(一) 近代合作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早期合作运动 |
(二)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农村经济合作运动 |
(三) 革命根据地的农村经济合作运动及其评析 |
(四) 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合作运动的评析 |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1949-1981年) |
(一) 农业合作化的实践(1952~1957年) |
(二) 人民公社的实践(1958~1982年) |
(三) 新中国30多年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意义 |
三、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和特点(1982以来) |
(一) 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阶段 |
(二) 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历史发展的特点 |
第四章 新时期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现实根据和重要意义 |
一、新时期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现实根据 |
(一) 新时期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迫切性 |
(二) 新时期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可行性 |
二、新时期我国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三化"的程度 |
(二) 有利于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
(三) 有利于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
(四)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五) 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
(六) 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党的执政地位 |
第五章 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状况和特点 |
一、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 |
(一)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
(二)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立法工作加快 |
(三) 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典型模式不断涌现 |
二、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 国家政策支持引导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保证 |
(二) 广大农民踊跃参与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 |
(三) 市场经济发展完善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条件 |
(四) 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要素 |
(五) 农民素质逐步优化是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提 |
第六章 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
一、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组织规模小,市场作用不突出 |
(二) 组织化程度不高 |
(三) 组织发育层次较低,运行不规范 |
(四) 官办色彩较为浓厚,运行活力不足 |
二、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体制环境不顺当 |
(二) 农村组织之间不和谐 |
(三) 农民素质不容乐观 |
(四) 内部结构不完善 |
(五) 法律体系不健全 |
三、促进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 |
(一) 加强党和政府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引导与支持 |
(二) 加快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立法和制度规范 |
(三) 完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 |
(四) 确定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同发展阶段支持的重点 |
(五) 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力度 |
(六) 协调农村组织间的利益矛盾 |
第七章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评析 |
一、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理论的评析 |
(一)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的主要理论 |
(二)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主要理论的评析 |
二、国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评介 |
(一) 国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概况 |
(二)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特点 |
三、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评析 |
(一)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
(二) 国外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模式 |
四、国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 |
(一)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程度必须符合基本国情 |
(二)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水平 |
(三)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社会作用与社会制度性质密切相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学术史梳理 |
三 研究内容与架构 |
四 运用资料与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民经济组织的探索 |
第三节 西方合作思想传播和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
第四节 日伪统治时期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小结 |
第二章 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第一节 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第二节 合作化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小结 |
第三章 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形成 |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收益分配 |
第三节 人民公社改制的动因 |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农民的现实诉求和组织发动 |
第二节 国家分配理论的政策牵引 |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分化 |
第五节 山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析 |
第六节 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模型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
(一) 国外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综述 |
(二) 国内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综述 |
(三) 国内外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 |
(一) 采用了新的研究框架 |
(二) 进行了新的理论概括 |
(三) 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 |
(四) 给出了新的对策 |
第一章 农业合作社有关概念 |
一、 合作社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
(一) 合作社的定义及相关诠释 |
(二) 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
(三) 相关概念区分 |
二、 合作社的分类及本文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
(一) 合作社的分类 |
(二) 本文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合作经济思想 |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经济思想 |
(二) 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创建及其原则 |
(三) 合作社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经济的一般理论 |
(一) 合作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 |
(二) 合作社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 |
(三) 生产合作是合作制的主要形式 |
(四) 国家政权对合作社具有决定作用 |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理论 |
(一) 关于农业合作社重要地位的理论 |
(二) 关于农业合作社土地所有制形式的理论 |
(三) 关于农业合作社主要类型的理论 |
(四) 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基本原则的理论 |
四、 列宁的农业合作社理论 |
(一) 列宁农业合作社理论的形成 |
(二) 列宁农业合作社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五、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社思想 |
(一) 毛泽东农业合作思想的发展脉络 |
(二) 毛泽东农业合作社思想的主要内容 |
六、 邓小平的农业合作社思想 |
(一) 发展农业合作社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 |
(二) 主张让农民在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开展合作 |
(三) 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 |
第三章 中国现阶段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
一、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一) 中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状况 |
(二)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
二、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一) 自然经济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概况 |
(二)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经济概况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村经济概况 |
(四) 发展农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四章 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合作社 |
(一) 近代农业合作思想的传播与中国早期的农业合作运动 |
(二) 国民政府领导的农业合作运动 |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农村合作运动 |
二、 合作化时期的农业合作社 |
(一) 互助组 |
(二)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集体化 |
(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
(二) 人民公社受挫后的初步调整 |
(三) 人民公社初步调整的中断 |
(四) 继续调整——被迫退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 |
(五) 人民公社解体 |
(六) 人民公社的教训 |
四、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新发展 |
(一) 新型农业合作社的产生背景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和特点 |
第五章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启示 |
一、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一)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一般特征 |
(二)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
二、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一)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一般特征 |
(二)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的主要类型 |
三、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一) 根据我国国情选择适宜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 |
(二) 正确处理农业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三) 尊重农民意愿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策略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
(一) 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 |
(二) 以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要发展方向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 |
(一) 进行理论创新以设计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总体框架 |
(二) 进行制度创新以搭建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制度结构 |
(三) 进行组织创新以完善新型农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 |
(四) 加强政府支持以改善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外部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7)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概况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新中国成立前山东农村妇女解放概述 |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变革中性别关系的改变 |
第一节 性别观念下的1950年《婚姻法》 |
一、从父权制到男女平等性别观 |
二、《婚姻法》的性别解读 |
三、新旧性别观念的冲突与博弈 |
第二节 山东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确立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二、结婚:由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姻 |
三、离婚和再婚:由从一而终到男女平等 |
第三节 家庭关系中农村妇女性别角色的“变”与“常” |
一、“变”:新家庭性别观的形成 |
二、“常”:传统性别权力关系的遗留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劳动者”的性别分工 |
第一节 国家动员妇女参加生产的性别政策 |
一、开展思想教育 |
二、培养妇女干部 |
三、选树典型和劳模 |
四、解决妇女福利问题 |
第二节 传统性别分工的突破与延续 |
一、“劳动者”身份的确立 |
二、传统性别分工的延续 |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下的收入分配 |
一、劳动记工算账问题 |
二、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 |
第三章 农村妇女健康权的国家维护 |
第一节 政治场域下的缠足问题 |
一、“缠”与“放”之间 |
二、50年代缠足的终结 |
第二节 生育变革 |
一、分娩方式的改变 |
二、接生人员身份的重塑 |
三、生育行为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四、日常生理卫生习惯的改变 |
第三节 妇女劳动者的身体与保护 |
一、身体的“去性别化” |
二、劳动妇女特殊身体问题的解决 |
三、记忆中的身体之痛 |
第四章 乡村政治空间内的性别参与 |
第一节 农村妇女的基层民主参与 |
一、参加基层民主选举 |
二、参加基层组织,当选基层代表 |
第二节 作为参政平台的妇代会 |
一、妇女组织的逐步下沉 |
二、农村妇女们的“娘家” |
三、乡村权力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
第三节 山东农村妇女干部群体 |
一、崭露头角的妇女干部 |
二、群体特征 |
三、政治权力参与中的性别差异 |
四、性别差异存在的原因 |
第五章 “集体欢腾”与“心灵革命” |
第一节 教育中的性别:农村妇女的扫盲运动 |
一、农村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运动 |
二、知识的洗礼与精神的振奋 |
第二节 沉浸在集体文娱活动之中 |
一、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 |
二、日常文娱活动 |
三、电影、广播等新式娱乐的普及 |
第三节 集体化下的精神世界与集体意识 |
一、精神世界的充实 |
二、集体意识的建构 |
结语 |
一、“新”身份的确立 |
二、国家:农村妇女身份的塑造者 |
三、性别:无法抹去的身份标签 |
四、对中国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合作社与农业合作社 |
1.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1.4 既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梳理 |
1.4.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3 简评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
2.2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 两种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
2.4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 |
3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历史轨迹 |
3.1 历史的遗产:1949~1978 年国家实施的合作化与集体化 |
3.1.1 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演变 |
3.1.2 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演变 |
3.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变迁 |
3.2.1 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演变 |
3.2.2 农村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发展 |
3.2.3 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变迁 |
4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动因解析 |
4.1 “小农经济”变革的内在需求 |
4.1.1 “现代小农”:生产关系的进步还是倒退 |
4.1.2 “小农”与合作经济组织:替代还是互补 |
4.2 相关利益主体获取“潜在利润”的需要 |
4.2.1 决策者的价值偏好 |
4.2.2 农民改善利益受损地位的迫切要求 |
4.3 两种解释逻辑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
4.3.1 变迁动力:生产关系还是相关者的利益驱动 |
4.3.2 变迁主体:农民还是政府 |
4.3.3 启示 |
5 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方式的解析 |
5.1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特征 |
5.1.1 行政推动在制度变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5.1.2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比较明显 |
5.1.3 合作经济组织形式日益多元化 |
5.2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进的新趋势 |
5.2.1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渐凸显 |
5.2.2 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合作制度变迁 |
5.2.3 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
5.2.4 由协会型的松散团体逐步向企业型经营实体提升 |
5.3 农民、市场、政府的在组织演进中的互动博弈 |
6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经验及启示 |
6.1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种模式 |
6.1.1 美国农合模式 |
6.1.2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农合模式 |
6.1.3 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农合模式 |
6.2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的总体趋势 |
6.2.1 专业性合作社与综合性合作社并存 |
6.2.2 合作社逐步向企业化方向演变 |
6.2.3 合作社集中过程加速,逐步走上集团化 |
6.2.4 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日益密切 |
6.3 经验与启示 |
6.3.1 组织发展模式由本国具体国情所决定 |
6.3.2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保证组织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
6.3.3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前提 |
6.3.4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保障 |
7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演变规律的梳理 |
7.1 组织演进与生产关系变革密切相关 |
7.1.1 合作经济推动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
7.1.2 合作经济推动新型联结机制的形成 |
7.1.3 合作经济加速新型分配关系的建立 |
7.2 从分散走向联合与合作 |
7.2.1 合作与联合的必然性 |
7.2.2 合作与联合的价值取向 |
7.2.3 合作与联合的组织结构体系 |
7.2.4 合作与联合的组织监管体系 |
7.3 从经济合作拓展到社会公共领域的合作 |
7.3.1 基于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
7.3.2 基于中国农村治理主体结构现状的分析 |
7.3.3 基于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绩效的分析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
一、受灾区域概况 |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
一、灾荒背景复杂 |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
三、灾害循环相生 |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
一、对人口的影响 |
二、对经济的影响 |
三、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
二、救灾体制 |
第二节 宣传动员 |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筹粮赈灾 |
一、赈济粮款 |
二、组织借粮 |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
第四节 减轻税负 |
一、减免公粮 |
二、减租减息 |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
一、节约募捐 |
二、准备代食 |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救助移民难民 |
二、开展卫生防疫 |
三、处理偷窃问题 |
四、惩治贪污腐败 |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
一、兴修水利 |
二、发展合作社 |
三、开展捕蝗运动 |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
第三节 发展副业 |
一、发展纺织业 |
二、发展家庭副业 |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
一、开展赎地运动 |
二、开展救人运动 |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主要成效 |
一、成功度过灾荒 |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
第二节 主要特点 |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当代合作运动的特征及合作思想发展的总体脉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合作经济研究[D]. 刘秉龙.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2]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研究[D]. 欧继中. 武汉大学, 2010(05)
- [3]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4]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D]. 贺福中. 山西大学, 2017(02)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丁俊华. 河南大学, 2014(01)
- [7]国家、性别与生活 ——山东农村妇女的身份建构(1949-1965)[D]. 袁博. 山东大学, 2020(08)
- [8]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9]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逻辑研究[D]. 闫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10]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农民; 供销合作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合作社; 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