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眸1999─—国内新闻界最值得关注的十件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杨钦[1](2016)在《国平新闻评论的话语风格与身份建构》文中提出2014年不仅是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这一年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网络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并将互联网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安全与网络舆论的管理。在这一背景下,一系列署名“国平”的评论文章在互联网上横空出世,针对政治敏感事件频频发声,引起网友关注和猜测,并于次年被选为“中国互联网十大年度人物”,成为一支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力量。国平评论并不是个人的意见表达,也不是嬉笑怒骂的民间话语,其背后是基于国家利益的权力博弈,是思想领域的生死竞赛。“疾病隐喻”、“认同修辞”、“互文性”、“预先假设”、“原型沉淀”等话语手段的运用,使国平评论呈现严肃、稳健的国家话语风格。话语不仅是口语或文本,也是意识形态栖身和抗争的场所。关于话语与身份的关系,法国学者费尔克拉夫在福柯的基础上,一改“身份决定话语”的传统认识,明确提出“话语建构社会身份”的观点,并将之称为话语的“身份”功能。本文以“国平”评论为研究对象,引入话语分析理论,对其话语生产中所表现出的语言风格以及社会身份建构进行分析,揭示其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因素和权力关系,并总结国平话语生产活动的启示与反思,为进一步提高政府舆论引导能力提供参考。
向熹[2](2013)在《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文中认为2002年,我国启动“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报业的市场化进程也全面加速;2012年,因媒体格局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报业出现行业性下滑;其间的十余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特定阶段,在这个特定阶段,市场力量成为中国报业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而市场力量如何作用于中国报业变革?市场力量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效用如何体现?市场推动中国报业变革的力量极限在哪里?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用“个案研究”法,以《南方周末》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复盘”一份代表性报纸在2001年至2011年间五次战略性变革的成败来为上述问题求解,即以案例研究成果来回答普遍性问题。本文由六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导论,对论题及产生的背景、既有研究、研究方法、逻辑结构等进行论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对《南方周末》成功的四项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从“品牌”、“商业模式”、“规模”、“多元化”等四个角度论证市场力量在推动报业变革上如何产生效用及产生怎样的效用。第六章,对《南方周末》未达到目标的“拓展话语边界”战略性变革进行案例研究,论证市场在推动报业变革上的力量极限。“结语”部分,延伸论述了对本研究的两点认识,即“实践价值有局限性,历史价值大于未来价值”,“研究市场力量的极限不仅对报业变革有意义,还有在其他领域继续研究的价值”。本文对《南方周末》在特定阶段的发展有解释意义,并保存了一批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和数据;案例呈现的《南方周末》对如何“提升市场化水平”、“走裂变发展之路”、“追求内容专业化、队伍职业化”、“变革商业模式”、“迎接新媒体挑战”、“寻找话语空间”等报业共性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对行业有范本价值;本研究提出的市场力量的效用与极限问题,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史志高[3](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王妍妍[4](2010)在《《半月谈》的发展道路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时政期刊《半月谈》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历史流变、成功之道、发展不足与道路选择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便为其它的时政期刊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半月谈》自身的发展寻求更合理的发展道路。第一部分,本文以时间为主线,结合宏观的社会背景,分起始成形阶段、持续发展阶段、转型变革阶段三个部分,对《半月谈》三十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求对其发展脉络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把握。本文第二部分将重点分析《半月谈》发展的成功之道,本文认为,“扁担精神”、编辑的“读者心”以及能够“扬长避短、化劣为优”,是《半月谈》成功的三大因素。1992年,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半月谈》也随着市场化的浪潮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和积累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时政刊物的新鲜经验,这对于其它体制内刊物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意义。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体制的保护下,《半月谈》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够。本文在第三部分将对《半月谈》发展的不足和道路选择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向市场化转型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半月谈》应对挑战的必然途径,《半月谈》的发展存在一些瓶颈,但也有其无可比拟的自身优势。
蔡雯[5](2009)在《试论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新闻编辑业务在各个业务层面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改革成果。在今天媒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新闻编辑业务还将进行更艰巨的探索,其发展趋势将是以融合的业务技能实现对多种媒体的资源整合开发,以"融合新闻"的新模式提升新闻传播的品质和效果。
黄莺[6](2005)在《中国时政期刊竞争状态》文中提出时政期刊指的是以报道时事政治新闻为主的周期性出版的刊物。尽管时政期刊在市场上出现的时间远不如时尚、生活类期刊,但是却在这几年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了强劲的上升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人群。这个阶层的读者需要更有深度、信息量更大、更有阅读美感的媒体。而时政期刊凭着其清晰明确的定位、独到精辟的观点、全景式的报道模式、以及时新性与思辨性的统一、和国际接轨的报道,迅速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的时政期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时政期刊市场中,各家期刊都力图建立起自己最富有特色的竞争力,抢占一方市场。中国时政期刊按照出资方性质大体可以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面对读者日益变化的要求,体制内时政期刊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逐渐变革,以适应更高的要求。而体制外的时政期刊大多本身就是市场化的产物,这些时政期刊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渐渐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创出自身特色,树立起品牌,在时政期刊的竞争中分一杯羹。 另一方面,中国时政期刊还必须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冲击。中国的日益强大和期刊市场的总体发展让世界有实力的期刊和集团希望能进入中国市场,历史悠久、实力强大的外刊就成为了中国时政期刊首先要注意的对手。同时,“第四媒体”网络的高速发展对纸质媒体,特别是强调时效性的新闻类期刊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本文就是试图通过对时政期刊的特点、生存现状进行总体分析。进而对体制外和体制内,以及具有不同特点的时政期刊进行个案研究,突出其在市场中的独特竞争力。同时,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研究中国时政期刊最需要顶住的来自于外刊和网络的挑战,并总结出中国时政期刊在已经愈演愈烈的竞争中继续发展的途径。
曹鹏[7](2000)在《回眸1999─—国内新闻界最值得关注的十件大事》文中研究指明
二、回眸1999─—国内新闻界最值得关注的十件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眸1999─—国内新闻界最值得关注的十件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1)国平新闻评论的话语风格与身份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动机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动机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人格化笔名 |
二、话语分析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话语 |
二、社会身份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学术创新 |
第一章 作为人格主体的评论及“国平”评论的诞生 |
第一节 人格化笔名的历史渊源 |
一、90年代推动改革的“皇甫平” |
二、市场经济新阶段与“任仲平” |
三、政治体制改革思潮与“郑青原” |
第二节 人格化笔名背后的权力意志 |
一、话语背后隐藏权力运作关系 |
二、话语生产受集体意志的控制 |
三、话语对象受“排斥原则”制约 |
四、“规训”大众以实现政治认同 |
第三节 社交媒体时代“国平”评论的出现 |
一、网络舆论监管加强与“国平”新闻评论 |
二、“国平”的网络属性与话语权构建 |
三、社交媒体时代“国平”的政治使命 |
第二章 国平新闻评论的话语风格 |
第一节 宏观语篇:国家话语的互联网表达 |
一、权力话语对议题范围的控制与把关 |
二、标题的“嵌入式互文性”与预先假设 |
三、新媒介技术分化国家话语外在形态 |
四、对照式论证结构赋予话语强说服力 |
五、开头机动灵活结尾政治意图强烈 |
第二节 微观修辞:不对称的话语权力关系 |
一、话语情态的高亲近性凸显话语优势 |
二、“疾病隐喻”在反腐话语里的运用 |
三、“认同修辞”在国平话语中贯穿始终 |
第三节 社会语境:话语权威的继承与巩固 |
一、政治语境下对主流话语体系的扞卫 |
二、历史文化语境下“原型沉淀”的应用 |
三、冲突性语境下的不礼貌话语表达 |
第三章 国平新闻评论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对自我身份的“隐性”建构 |
一、舆论身份:网络传播场域中的意见领袖 |
二、媒介身份:国家事务中的隐形新闻发言人 |
三、政治身份:政治领袖公共形象的塑造者 |
第二节 对他者身份的“显性”建构 |
一、占中事件里的身份剥夺与赋予 |
二、政治人物身份构建的权力关系 |
第四章 国平新闻评论的思考及建议 |
第一节 国平新闻评论的启示 |
一、抓住“首因效应”争夺新闻第一解释权 |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注重评论的读者体验 |
三、担当“舆论领袖”压缩噪音、杂音传播空间 |
四、借力“第三人效果”避免受众逆反心理 |
第二节 国平新闻评论的反思 |
一、构建政府权威但应避免个人崇拜 |
二、论战义正辞严但应避免言词过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2002年至2012年是中国报业市场化的特定阶段 |
1.1.2 对“市场力量”的信任 |
1.1.3 为什么是《南方周末》 |
1.2 对相关问题的既有研究 |
1.2.1 对“报业市场化变革”的相关研究 |
1.2.2 在媒介发展方向上对《南方周末》的相关研究 |
1.3 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 |
1.3.1 “市场力量” |
1.3.2 “南方周末” |
1.3.3 “战略性变革” |
1.3.4 “2001年至2011年”时间段的选取 |
1.4 论题的研究意义 |
1.4.1 史实意义 |
1.4.2 范本意义 |
1.4.3 方法意义 |
1.5 理论依托与研究方法 |
1.5.1 理论依托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逻辑结构 |
2 品牌效能:以“品牌”为核心的变革 |
2.1 变革前的外部环境分析 |
2.1.1 报刊广告市场变化呈现两个挑战 |
2.1.2 政策环境的变化带来转型压力 |
2.2 “尊重市场的传统”与“内部压力”分析 |
2.2.1 《南方周末》尊重市场的传统 |
2.2.2 变革前的内部压力 |
2.2.3 2001年改革为2002年变革奠定基础 |
2.3 将“品牌”作为战略变革的核心 |
2.3.1 品牌内核是变革的目标——“精神缘为纽带的严肃周报” |
2.3.2 品牌表述是变革的号召——“6000000知识型读者的选择” |
2.4 战略性变革成功的三个支柱 |
2.4.1 产品变革——一年中两次引领风气的报纸改革 |
2.4.2 营销渠道变革——“有效发行”的提出与实施 |
2.4.3 品牌管理模式变革——从“品牌管理”到“品牌驱动” |
2.5 本章小结 |
3 模式效能:“两个市场盈利”的商业模式变革 |
3.1 战略性变革背景及外部环境分析 |
3.1.1 中国传媒格局的变化 |
3.1.2 中国广告市场的变化 |
3.1.3 报纸行业头上“三把悬剑”的出鞘 |
3.2 内部资源分析与业务层战略的制定 |
3.2.1 《南方周末》核心竞争力的认定 |
3.2.2 关于“内容直接盈利”可能性的论证 |
3.2.3 “第一市场盈利”目标的提出 |
3.3 战略执行的“关键五步”分析 |
3.3.1 品牌诠释的提升——“在这里,读懂中国” |
3.3.2 产品质量的提升——分板块改革的成效 |
3.3.3 营销观念的提升——从“有效发行”到“聪明发行” |
3.3.4 时机选择——2008年8月7日,零售提价 |
3.3.5 决定性战役——2009年邮局大收订 |
3.4 本章小结 |
3.4.1 “利润池”检验 |
3.4.2 《南方周末》的三件急务 |
4 规模效能:在纸媒领域的扩张 |
4.1 变革启动前的经验分析 |
4.2 作为变革背景的“多品牌战略”辨析 |
4.3 《南方周末》的多品牌战略规划 |
4.3.1 “两报两刊”规划的提出 |
4.3.2 未实现项目概述 |
4.4 《南方周末》在纸媒领域扩张的变革路径——以《名牌》为例 |
4.4.1 创办的过程与阶段性成果 |
4.4.2 以改制求变革的论证与实践 |
4.4.3 以创新实现突围的路径与成效 |
4.5 本章小结 |
5 多元化效能:向相关领域延伸的变革 |
5.1 变革背景与战略变革目标的提出 |
5.1.1 经济危机爆发后,纸媒的外部环境变化 |
5.1.2 《南方周末》全媒体之路的基础和构想 |
5.1.3 从构想出发的战略布局 |
5.2 低成本的新媒体实验 |
5.2.1 作为背景的认识与现实 |
5.2.2 “南方周末模式”的新媒体探索 |
5.3 专注于策划环节的出版模式 |
5.3.1 对进入出版领域的可行性分析 |
5.3.2 进入出版领域的模式论证 |
5.3.3 《南方周末》图书出版产业的实践 |
5.4 视频节目领域的探索 |
5.4.1 《南方周末》进入视频节目制作业务的机会分析 |
5.4.2 《南方周末》视频项目的模式论证 |
5.5 整合营销型业务探索 |
5.5.1 《南方周末》“绿色”板块出台的背景 |
5.5.2 “绿色工作室”的模式 |
5.5.3 《南方周末》“绿色”实践 |
5.6 本章小结 |
6 市场力量的极限:为拓展话语边界的变革 |
6.1 报纸的话语边界 |
6.1.1 法律法规关于报纸话语边界的规定 |
6.1.2 实践中对报纸话语的政策限制 |
6.2 “以有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
6.2.1 典型报道的参与者 |
6.2.2 取得全国“两会”报道资格 |
6.2.3 国办“信息专报”的开通 |
6.2.4 与部队的互动 |
6.3 “以取得外宣媒体性质换空间”的策略分析 |
6.3.1 广东媒体“走出去”的现状与局限 |
6.3.2 并购境外媒体的尝试 |
6.3.3 “借港出海”思路的提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
(一) 国家战略 |
(二) 企业跟进 |
(三) 社会普及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
(一) 研究总览 |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
(四) 研究的启发 |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
(一) 华人学者 |
(二) 西方学者 |
(三) 研究的启发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
(一) 研究材料 |
(二) 分析指标 |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
(一) 依托国内媒体 |
(二) 依托东亚媒体 |
(三) 依托欧洲媒体 |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 |
(三) 后续的构想 |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
一、书信与邮局 |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
(一) 固定电话时代 |
(二) 手机时代 |
三、互联网时代 |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
(一) 以时间为序 |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
(二) 六小阶段 |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
(二) “上海热线”运行 |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
(三) 规划电子商务 |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
(一) 文明上网 |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
(二) 网络服务社会 |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
(一) 单机时代 |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
(一) 独立网站开通 |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
(一) 网上交流 |
(二) 网上书店 |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
一、集中整顿网吧 |
(一) 管理办法出台 |
(二) 工商清查 |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
(一) 政府上网年 |
(二) 网络生存预演 |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
(一) 建设“光城”战略 |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
(三) 整顿无证网吧 |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
(一) 自由进入阶段 |
(二) 加强管理 |
(三) 上学与上网 |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
(一) 高科技憧憬 |
(二) 泡沫破灭 |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
一、电邮魅力 |
二、现代信息服务 |
(一) 新的需求 |
(二) 新的技术 |
三、QQ与即时通讯 |
(一) 小软件 |
(二) 大产业 |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
一、信息服务格局 |
(一) 电子政务 |
(二) 电子商务 |
(三) 电子服务 |
二、文明上网工程 |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
一、BBS与网上家园 |
(一) 营造虚拟社区 |
(二) 注重交流秩序 |
二、舆论场 |
(一) 牵动社会舆论 |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
三、社交场 |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
(一) 城乡差异 |
(二) 国别差异 |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
(一) 网民互动 |
(二) 网站发布 |
(三) 网络公开 |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
(一) 舆论热点不断 |
(二) 言论自由有度 |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
(一) 消除治安隐患 |
(二) 推行实名登记 |
三、治理网络色情 |
(一) 强化内容审查 |
(二) 强化技术监管 |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
四、拯救网络沉迷 |
(一) 减少冲突 |
(二) 加强引导 |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
一、手机联网 |
二、手机社交 |
三、手机分享 |
四、手机产业 |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
(一) 电子邮件 |
(二) 即时通讯软件 |
(三) BBS论坛 |
(四) 博客与微博 |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
(一) 信息更新 |
(二) 话题讨论 |
(三) 博客圈 |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
(一) 模式创新 |
(二) 技术支撑 |
(三) 虚拟世界 |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
(一) 网上知识竞赛 |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
(一) 三年行动计划 |
(二) 建设无线城市 |
(三) 三网融合 |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
一、互联的世界 |
二、自由或限制 |
三、信息的革命 |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
(一) 研究焦点 |
(二) 媒介的焦点 |
(三) 社会的焦点 |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
一、全媒体时代 |
二、网络汇聚舆论 |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
四、网络话语生态 |
(一) 网络报道灵活 |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
二、联接日常生活 |
三、公共参与渠道 |
四、政府监督渠道 |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
(一) 本研究的不足 |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关键词 |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
(一) 标题检索 |
(二) 分析指标 |
(三) 研究构想 |
第三节 结论 |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
(一) 快速发展期 |
(二) 相继的高峰 |
(三) 稿件波动 |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
(三) 转向社会新闻 |
(四) 转向法制新闻 |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
(一) 期盼网络经济 |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
(五) 均衡化趋势 |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
六、深度访谈材料 |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4)《半月谈》的发展道路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半月谈》发展的历史流变 |
2.1 起始成形阶段(1980-1985):在继承中探索 |
2.1.1 创刊初期的时代背景 |
2.1.2 对《时事手册》的薪火传承 |
2.2 持续发展阶段(1986-1991):在考验中壮大 |
2.2.1 政治风波中站稳脚跟 |
2.2.2 系列刊物逐步成熟 |
2.3 转型变革阶段(1992-至今):在适应中调整 |
2.3.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与不变" |
2.3.2 外围竞争态势更加严峻 |
3 《半月谈》发展的成功之道 |
3.1 "扁担精神" |
3.1.1 坚持党性原则,做好耳目喉舌 |
3.1.2 真实代表民意,重视舆论监督 |
3.2 编辑的"读者心" |
3.2.1 巧立叙事风格,善用切入角度 |
3.2.2 注重双向沟通,加强读编互动 |
3.3 扬长避短化劣为优 |
3.3.1 加大策划力度,重视深度报道 |
3.3.2 贴近生活脉搏,优化栏目设置 |
4 《半月谈》发展的不足和道路选择 |
4.1 《半月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品牌意识较为淡薄 |
4.1.2 版式设计呆板落后 |
4.1.3 广告环境亟待改善 |
4.1.4 对接数字化力度不够 |
4.2 向市场化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
4.2.1 走向市场化是媒介改革背景下的大势所趋 |
4.2.2 向市场化转型是《半月谈》应对挑战的必然途径 |
4.3 依托自身优势接受市场检验 |
4.3.1 依托强大的背景优势 |
4.3.2 善用丰富的时政新闻经验 |
4.3.3 强化独特的刊物魅力 |
4.3.4 坚持差异化定位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试论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编辑业务在各个层面上的突破与发展 |
二、媒介融合进程中新闻编辑业务的发展趋势 |
(6)中国时政期刊竞争状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时政期刊现状概述 |
第一节 时政期刊概述 |
第二节 时政期刊出现的必然性及其特色 |
第三节 中国时政期刊生存现状 |
第二章 中国时政期刊的内部竞争特点 |
第一节 体制内时政期刊变革——《南风窗》和《了望东方周刊》 |
第二节 体制外新锐时政期刊品牌经营——《新周刊》 |
第三节 “拿来主义”——《三联生活周刊》 |
第四节 地域性时政期刊《新民周刊》、《深圳周刊》 |
第三章 中国时政期刊外部竞争 |
第一节 走入中国市场的外刊 |
第二节 网络对时政期刊的冲击 |
第四章 中国时政期刊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节 时政期刊需要增强影响力 |
第二节 时政期刊发展趋势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回眸1999─—国内新闻界最值得关注的十件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平新闻评论的话语风格与身份建构[D]. 杨钦.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2]市场力量推动报业变革的效能与极限 ——《南方周末》战略性变革的案例研究(2001-2011)[D]. 向熹. 武汉大学, 2013(01)
- [3]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4]《半月谈》的发展道路与策略研究[D]. 王妍妍.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8)
- [5]试论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与发展趋势[J]. 蔡雯. 中国编辑, 2009(03)
- [6]中国时政期刊竞争状态[D]. 黄莺. 武汉大学, 2005(05)
- [7]回眸1999─—国内新闻界最值得关注的十件大事[J]. 曹鹏. 新闻记者,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