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美援朝的决策是怎样做出的(论文文献综述)
侯松涛[1](2006)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文中指出按照一般性的表述,抗美援朝运动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在中国国内发起的在物质上、道义上直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它与抗美援朝战争相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行得比较成功的一次运动。对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进行研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多纪念的意义而少研究的色彩,把抗美援朝运动纳入历史的框架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尚未受到充分关注。其二,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几乎形成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全民式大动员。那么,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过程和社会动员模式有何特点?无论是作为一场运动还是作为一段历史,抗美援朝运动都给今天留下了值得反思的方面和相应的启示。其三,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是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走过了成立后的三十年历程。抗美援朝运动作为在共和国初建时期进行的一场运动,通过对它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共和国运动历史的理解。 本专题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是从宏观上对论文的研究理念、方法原则与理论框架进行详细论述,以充分展示本专题的研究主旨,并从多个角度论证本专题的选题价值。 第一章,是抗美援朝运动与中国民众的社会心态。通过对已有材料的梳理,本文认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作为“党和国家的意志”,需要有一个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的过程。如果说对于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层来说,抗美援朝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策过程,那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更是需要一个理解与接受的过程。抗美援朝运动开始之前,中国民众对于抗美援朝存在着各种消极性的心态,这正是抗美援朝运动的重要诱因。 第二章,对抗美援朝动员中宣传动员的形式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抗美援朝运动中宣传动员的特点,试图在此基础上对于抗美援朝运动中宣传动员的作用机制有所展示。 第三章,是对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诉苦运动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本文的梳理中,我们将看到,作为一种动员方式,诉苦运动在抗美援朝运动的社会动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别具特色的动员方式也在实践中展示了抗美援朝运动的深层次意义。 第四章,是对抗美援朝运动中行动动员的分析。在社会运动与社会动员的理
江光亮[2](2015)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美援朝运动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950至1953年间,在朝鲜战争形势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旗帜的一系列运动,诸如和平签名、武器捐献、爱国公约、参军参干、拥军优抚、爱国卫生等运动,对于新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抗美援朝运动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紧密结合,“三套锣鼓一起敲”,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对外战争,而且加速了国内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造进程,树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大大促进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建设。本文以江西省为中心,研究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民众动员问题。首先,考察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省的社会政治状况。分析建国初期江西的基本形势,论述朝鲜战争爆发给江西造成的主要影响,阐明抗美援朝运动兴起的背景。其次,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概况。论述江西抗美援朝运动“反美、援朝、爱国”三大主题,探讨运动展开的过程(分三大时期共六个阶段)及其阶段的特点。第三,考察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组织情况。分析运动领导机构及其核心力量的情况,对江西宣传机构人员、宣传网中的报告员、宣传员等骨干和宣传运作机制情况作重点研究。第四,考察江西乡村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此过程中的政治目标、动员措施、动员过程、民众反应等,并以此强化农民阶级斗争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推动基层政权建设和乡村社会的改造。第五,考察江西城市民众的动员情况。分析共产党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工人、工商界、文教界、宗教界等阶层展开动员的不同策略及效果,以此推动国内政治整合,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城市新政权建设。第六,考察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两大运动的关系。分别探讨了民众动员与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其在动员目标、手段、关键环节等方面的关联。最后,对江西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主要特点及其与新中国政权建设关系进行总结。分析其“网络化”、“盘旋式”和“渗透性”三个基本方式和“综合性”和“关联性”两个主要特点。总体上看,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增强了民众对共产党的认同,加快了社会改革进程,大大促进了江西新政权的建设。
石善涛[3](2020)在《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文中提出抗美援朝史是学界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近十年来,对出兵决策、军事战略、战争意义等传统问题的研究得到充实、巩固和深化,同时,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亦日益开阔,呈现出多维化的特点。一方面体现在出版、发表的着作和学术论文在数量、质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体现在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抗美援朝运动、人物研究、抗美援朝的评价和历史意义、地方性抗美援朝史研究、批驳抗美援朝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性成果。但是,研究中也存在着诸如研究力量不均衡、过度依赖国外档案文献、研究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李雅兴,闵雪[4](2020)在《七十年来抗美援朝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已过去70年,这场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国际性战争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70年来,学术界对抗美援朝战争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研究的进程看,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限,将研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研究内容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目前,由于各种原因,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中国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抗美援朝战争研究必将进一步拓展深化,并将引起国际重视。
白晓飞[5](2019)在《四川省新津县的抗美援朝民众动员考察(1950—1953)》文中提出自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就密切关注着战局进行情况。1950年10月,中共中央正式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之后,为赢得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开始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动员活动。这种动员是一种渐次开展,逐步深入直到全民参与的过程。首先是中央的总体安排,然后在此基础上,动员逐步由中央深入和扩展到各级政府和民众之中。在四川省的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中,四川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在爱国心的推动下,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新津县的抗美援朝民众动员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展开的。刚解放时的新津同四川其他县市一样,政局不稳、形势严峻。就是在此形势下,中共新津县委和人民政府,依靠人民,渐次开启了抗美援朝的民众动员。这种动员同建国初期的各种改革和运动相互交织、相互配合,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展开。就民众动员而言,中共新津县委和人民政府响应国家和上级党政机构的号召和要求,展开相关工作。它成立民众动员的机构、组织相应的人员、利用适当的经费,从动员的内容、形式、方法上不断深入。在动员过程中,各社会集团人民参加或者参与了形式多样的运动:如,签名运动、订立爱国公约运动、捐献运动、增产运动、参军运动等。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的特点是鲜明的、成效是显着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新解放区的新津县在进行民众动员过程中,展示了不同于老解放区的特点,表现为交叉综合性和物质激励重于思想激励。在民众动员的成效上,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体现在多个方面:工农商业产值都出现了增长,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支持;农民顺利分得了土地;松散无序的民众被组织了起来;中共新津县委和人民政府建立了自己的宣传网,一支有力的宣传队伍成长了起来;人民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向心力逐渐增强;民众普遍受到了新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广泛教育;社会各阶层及其地位得以重塑,大大突显了抗美援朝军人及家属的地位;社会治安好转,社会秩序由紊乱趋向稳定,中共新津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对社会控制与管理的能力明显增强。当然,新津县的民众动员活动并不是完满无缺的,这体现在动员工作出现简单化倾向,还体现在一些人对待动员的消极观望态度上。
刘义[6](2020)在《试论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在看到客观的国际环境对一国外交重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外交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回首中国外交,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等因素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道义观念对中国外交产生的作用。借鉴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些思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道义观念塑造了中国外交的身份,这种身份又作用于中国外交行动,进而影响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假设:道义观念在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制定外交政策和处理国家关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段时期,中国外交的道义观念有四个方面:惠泽观、是非正义观、基本价值观、国际主义观。这一时期,很多历史事件体现了道义观念的作用:毛泽东个人帮助遭受困难的弱小邻国的道义观念对抗美援朝政策决定的产生了重大作用;在是非正义的道义观念的作用下,阿尔及利亚因素成为中法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并对中法关系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样在道义观念的作用下,印度支那问题在中美关系缓和和建交的过程中占有首要位置;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是在国际主义道义观念指导下提出,但又有区别。这些历史事件或多或少的体现了道义观念在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制定外交政策和处理国家关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不应该忽视道义观念的作用,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道义观念。
赵兴银[7](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徐健[8](2020)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山河相连,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仅一江之隔,美国不顾我国一再警告,趁朝鲜战争之机越过三八线,轰炸,扫射我国东北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场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战争中,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最终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胜利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千千万万国内民众的大力支持。早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以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国内就已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期间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时间长,地域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成效显着,作为一次成功的民众动员,研究其动员的方式、内容和成效对于当今的组织领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丰富了区域性抗美援朝运动的研究和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研究,为民众动员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论述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的政治动员,宣传动员和行动动员的方式、内容及成效,阐述东北地区民众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作出的贡献。在这次全国范围的运动中,全国民众更加团结,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成效显着,不论是政治动员,宣传动员,还是行动动员,东北民众都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各地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参军参战,增产捐献和拥军优属,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弹药,广大的中国民众经过这次抗美援朝运动,认清了美帝国主义的本质,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第一部分为绪论。着重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关于抗美援朝运动的复杂背景,分别从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两方面,论述抗美援朝需要开展国内民众动员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关于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方式,该部分从方式与内容两方面分别论述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政治动员、宣传动员和行动动员。第四部分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成效。关于政治动员的成效。抗美援朝运动对广大群众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民众通过政治动员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爱国情绪空前高涨,革命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充分地展现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坚定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援抗美援朝的决心,增强了维护亚洲和平的力量。关于宣传动员的成效。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动员激发了人民群众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战士们不怕牺牲、顽强作战的先进事迹,增强了人民群众必将战胜侵略者的信心,调动了广大民众生产捐献的积极性。关于行动动员的成效。各地民众的赴朝参战、增产捐献和拥军优属等抗美援朝行动,为前线战士们提供了充足的后勤物资,改善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鼓舞了前线战士们的作战士气,激发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密切了军政民关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第五部分阐述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意义。分为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经验和影响两方面。关于民众动员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民众动员工作中起到了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行动领导作用。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各地、各类民众动员工作在制订和执行动员工作计划时,以及推广动员经验过程中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在各项动员工作开展前所做的宣传工作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谣言的传播,而且宣传了党的政策和主张,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民众动员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是民众动员的根本方法与主要内容。关于民众动员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取得提供了物质保障,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民众的思想政治觉悟,人民更加团结,推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抗美援朝精神是全国人民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齐德学[9](2020)在《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文中研究说明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骄傲、最值得大书特书、最值得纪念的一场伟大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国当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是中共中央在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是为了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侵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做出的英明的战略决策,是在全面分析敌我优劣条件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胆略和气魄的勇敢决策,是立足于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而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的务实决策。虽然敌我双方在经济力量和军队武器装备方面强弱优劣极为悬殊,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抗美援朝战争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鄢进波[10](2016)在《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近代以来,上海因为商业的兴盛逐渐发展为远东地区最为现代化的城市,也曾被中共看作“罪恶的都市”与“革命的堡垒”1的集合体。建国初期政权新建之时,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国内城市人口最多、社会成分最为多样、工商业最为兴盛的上海,开展了面向社会各阶层群众的统战、宣传和组织等方面的工作,最终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赢得了社会各界群众对中共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支持。本文从历史视角厘清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国情背景下,面对上海这样一座特别的城市,党的群众工作经历了从重构、整顿到巩固的特殊发展阶段,针对不同阶层采取了统战、组织、宣传等体现中国特色的工作路径,为现时代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特大型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提供历史借鉴。导言指出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殊历史背景下,群众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成为国内各政党的执政根基和争取对象,党群关系的好坏更是左右了政权更替。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工商业中心,社会结构错综复杂、群众思想异质多元,是考验执政党治理能力的重要场域;建国初期,中共以执政党身份在这样一座特别城市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对党在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一章论述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的缘起。首先,本章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角阐释群众路线及群众工作是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殊革命历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群众工作是中共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宣传、组织、教育等实践活动,是贯彻具有中国特色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其次,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经历了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象、方式存在差异,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理论奠定了基础。再次,近代上海城市人口结构、社会阶层、治理方式鲜明体现了旧中国城市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特征;中共在建国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与上海城市的特殊实际情况结合,重新确立上海发展方向,这必然要求党的群众工作从上海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理论成功运用于大城市实际情况的典范。第二章分析建国初期上海群众工作从重建到强化阶段的不同特征。首先,中共接管上海后,面临原国民党政权与群众关系疏远的不利局面,为争取各阶层群众支持,中共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整顿纪律,以恢复生产为核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原则有序接管城市政权,探索构建新型党群关系途径;其次,面对建国初期上海市民复杂的社会心态,中共动员“单位”与“非单位”群众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加强对社会各界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巩固了城市政权的合法化地位,体现了特殊时代环境下新型党群关系;再次,为了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共根据上海私营工商者集中、利益关系复杂的格局,以多种方式动员公私合营,强化了在工商界的群众基础。第三章从实践角度分析对各阶层群众开展的统战、组织和宣传工作。本章分析中共与旧职员、民主人士、工商业者等群体的合作方式,认为统战政策是党在特殊时代环境中联系群众的重要手段,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工商界灵活运用的体现;同时,宣传教育作为改造群众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共通过“反投机运动”、“镇反运动”教育社会各阶层群众,并借助报纸、图书馆等宣传载体加强思想渗透,增强了党群之间的信任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共发挥人民代表会议、工会、工商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协助作用,将社会各阶层群众纳入组织体系,为联系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渠道。由此可见,中共在上海城市采取了立体化、全方位的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城市实际工作中的体现。第四章分析群众工作的制度建设。稳定的宣传、组织工作制度有利于城市政权的巩固;为了转变宣传工作薄弱的局面,中共根据上海工商企业众多的实际情况,以单位为主要对象进行宣传网制度建设,在基层培养联系群众的宣传员,强化了宣传教育在群众中的作用。同时,针对党与上海无组织里弄群众之间的松散关系,中共领导各里弄居民建设自治性组织制度,在服务居民生活的同时承担了组织、教育居民的责任,是特殊时空环境下中共在城市市民生活空间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第五章考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及效果。本章从执政党与群众关系角度分析建国初期上海城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成就,认为中共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形成了符合当时上海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群众工作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简单粗暴的工作作风容易导致党群关系紧张,是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引以为鉴的地方。
二、抗美援朝的决策是怎样做出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美援朝的决策是怎样做出的(论文提纲范文)
(1)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关于抗美援朝运动 |
二、关于社会动员 |
三、关于研究理念的表述 |
四、关于选题价值的表述 |
五、关于方法原则与理论框架 |
六、关于本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抗美援朝运动与中国民众的社会心态 |
第一节 抗美援朝与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逻辑 |
一、朝鲜战争爆发前后中国政府的反应 |
二、抗美援朝决策的艰难与曲折 |
三、历史的逻辑 |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民众的心态反应 |
一、畏战求安的心态 |
二、漠然无谓的心态 |
三、恐美、崇美和亲美心态 |
四、谣言传播下的畏惧不安心态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动员 |
第一节 文字宣传 |
一、报纸 |
二、书籍与刊物的出版发行 |
三、标语口号的运用 |
第二节 语音宣传 |
一、直接性语音宣传 |
二、间接性语音宣传 |
第三节 形象宣传 |
一、漫画的运用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歌曲 |
三、其他形象宣传形式的运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一种动员方式的诉苦运动 |
第一节 诉苦作为一种动员方式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运用 |
一、为什么运用诉苦 |
二、诉苦的运用 |
第二节 诉什么:诉苦的运作模式与运作思路 |
一、回忆与对比式控诉 |
二、直接式控诉 |
三、自我控诉 |
第三节 怎么诉:诉苦进行的步骤与方法 |
一、诉苦的准备 |
二、诉苦的进行 |
三、诉苦的结束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行动也是一种动员 |
第一节 游行示威 |
一、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游行示威 |
二、游行示威的进行 |
三、作用与作用机制 |
第二节 与各种实际工作相结合:行动动员的另一种内涵 |
一、与各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内涵阐释 |
二、与各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以爱国公约的制定与实施为中心 |
三、与各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运作逻辑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组织动员:运动进行的根本保障 |
第一节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组织动员体系 |
一、在动员机构方面 |
二、在动员力量方面 |
第二节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组织动员运作 |
一、以党为核心的统一领导 |
二、层级式运作模式 |
三、包干制与检查制 |
第三节 保障的保障:宣传网制度的建立 |
一、宣传员的发展 |
二、宣传员的领导和培养 |
三、工作方式 |
第四节 小结 |
结束语 |
一、意义内涵与历史定位:抗美援朝运动社会动员的基本评析 |
二、运作机制与运作特点:关于一种动员模式的总结与讨论 |
三、社会动员与民众心理:宏观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2)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二、已有学术成果评述 |
三、研究资料主要来源 |
四、研究思路与叙述结构 |
第一章 朝鲜战争爆发前后江西的政治社会状况 |
第一节 建国之初江西的基本形势 |
第二节 朝鲜战争爆发对江西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概况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三大主题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基本过程 |
小结 |
第三章 江西民众动员的组织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领导机构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骨干力量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组织制度 |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乡村民众的动员 |
第一节 训练运动骨干展开时事宣传 |
第二节 组织集会游行推动自我教育 |
第三节 推行爱国公约融入农村工作 |
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城市民众的动员 |
第一节 民众动员的全面展开 |
第二节 民众动员与各阶层实际的结合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主要成效 |
小结 |
第六章 抗美援朝运动民众动员与其他运动的关系 |
第一节 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关系 |
第二节 与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关系 |
小结 |
结论 |
一、江西民众动员的基本方式 |
二、江西民众动员的主要特点 |
三、江西民众动员与新政权建设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 究 概 况 |
(一)着作 |
(二)学术论文 |
二、几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
(一)抗美援朝出兵决策 |
(二)抗美援朝运动 |
(三)人物研究 |
(四)抗美援朝的评价和历史意义 |
(五)地方性抗美援朝史研究 |
(六)批驳抗美援朝史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 |
(七)军事范畴内的抗美援朝史研究 |
(八)其他 |
三、对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的思考 |
(4)七十年来抗美援朝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研究概况 |
二、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
三、研究总结与展望 |
(5)四川省新津县的抗美援朝民众动员考察(1950—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选题缘由及相关研究综述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 主要研究资料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主要内容及新意与不足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2 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缘由 |
2.1 中共中央关于抗美援朝民众动员的总体安排 |
2.2 四川及眉山地区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实施办法 |
2.2.1 建国初期四川省形势及西南局对抗美援朝决策之态度 |
2.2.2 四川省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办法 |
2.2.3 常态化下的民众动员 |
2.2.4 四川省及眉山地区民众参加抗美援朝运动的动机和实际效果 |
2.3 新津县开展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社会与民情 |
2.3.1 新津县的地理位置及建国后建置沿革 |
2.3.2 建国初新津县面临的形势 |
3 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中共产党与政府之作为 |
3.1 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经费保障 |
3.1.1 机构设置 |
3.1.2 人员配备 |
3.1.3 经费保障 |
3.2 恰当的内容、形式与方法 |
3.2.1 丰富的内容 |
3.2.2 多样化的形式 |
3.2.3 切合实际的方法 |
4 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中之民众作为 |
4.1 民众动员中的不同面相 |
4.1.1 工人 |
4.1.2 农民 |
4.1.3 干部及知识分子 |
4.1.4 工商界人士 |
4.1.5 妇女 |
4.2 各种形式的民众动员 |
4.2.1 签名运动与订立爱国公约运动 |
4.2.2 捐献运动 |
4.2.3 增产运动 |
4.2.4 参军运动 |
5 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特点、成效、影响与局限 |
5.1 新津县民众动员与其他解放区相比之特点 |
5.2 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成效 |
5.3 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影响与局限 |
5.3.1 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影响 |
5.3.2 新津县抗美援朝民众动员之局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试论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发展和表现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外交中道义观念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道义观念 |
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中的道义观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表现 |
一、毛泽东时期道义观念在中国外交中的表现 |
二、邓小平时代道义观念在中国外交中的表现 |
三、21世纪道义观念在中国外交中的表现 |
第二章 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 |
第一节 中国与非西方国家关系中的道义观念 |
一、抗美援朝决策中的惠泽道义观念 |
二、对比八项原则和四项原则中的国际主义道义观念 |
第二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中的道义观念 |
一、中国在中法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道义观念 |
二、中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道义观念 |
第三章 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评价 |
第一节 对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总体评价 |
一、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积极作用 |
二、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四个案例中道义观念的具体评析 |
一、道义观念对抗美援朝决策的作用 |
二、道义观念对八项原则和四项原则的作用 |
三、道义观念对中法关系正常化的作用 |
四、道义观念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抗美援朝运动的复杂背景要求开展民众动员 |
2.1 复杂的国际环境 |
2.1.1 出兵参战的必要性 |
2.1.2 参战胜利的可能性 |
2.2 复杂的国内形势 |
2.2.1 国民经济亟待恢复 |
2.2.2 新生政权根基未稳 |
第3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方式 |
3.1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政治动员 |
3.1.1 政治动员的方式 |
3.1.1.1 订立爱国公约 |
3.1.1.2 控诉会 |
3.1.1.3 游行示威 |
3.1.2 政治动员的内容 |
3.1.2.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3.1.2.2 控诉帝国主义的罪行 |
3.1.2.3 争取和平的亚洲环境 |
3.2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宣传动员 |
3.2.1 宣传动员的形式 |
3.2.1.1 文字宣传 |
3.2.1.2 口头宣传 |
3.2.1.3 实物宣传 |
3.2.1.4 音像宣传 |
3.2.2 宣传动员的内容 |
3.2.2.1 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
3.2.2.2 宣传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3.2.2.3 宣传志愿军战士厉行节约的品质 |
3.3 东北地区抗美援朝运动中的行动动员 |
3.3.1 行动动员的方式 |
3.3.1.1 踊跃参军参战 |
3.3.1.2 增产捐献武器 |
3.3.1.3 开展拥军优属 |
3.3.2 行动动员的内容 |
3.3.2.1 青年支援前线的参军运动 |
3.3.2.2 各行各业的增产捐献运动 |
3.3.2.3 拥军优属工作的开展 |
第4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成效 |
4.1 政治动员的成效 |
4.1.1 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
4.1.2 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 |
4.1.3 增强了维护亚洲和平的力量 |
4.2 宣传动员的成效 |
4.2.1 激发了群众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 |
4.2.2 增强了人民群众必定胜利的信心 |
4.2.3 调动了广大民众生产的积极性 |
4.3 行动动员的成效 |
4.3.1 改善了前线志愿军的武器装备 |
4.3.2 加强了民众之间的团结和凝聚力 |
4.3.3 鼓舞了前线士气和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 |
第5章 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民众动员的经验和影响 |
5.1 民众动员的经验 |
5.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众动员成功开展的根本保证 |
5.1.2 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是民众动员顺利开展的关键 |
5.1.3 做好宣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 |
5.1.4 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有利于民众动员的有效开展 |
5.2 民众动员的影响 |
5.2.1 对于抗美援朝前线战争的影响 |
5.2.2 对于中国民众政治观念的影响 |
5.2.3 对于建国之初其他运动的影响 |
5.2.4 对于当今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 明 的 决 策 |
(一)这个决策是在中国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被迫做出的决策 |
(二)这个决策是在全面分析敌我优劣条件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 |
(三)这个决策是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革命胆略和气魄的勇敢决策 |
(四)这个决策是立足于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而力争实现最好结果的务实决策 |
二、胜 利 的 结 果 |
(一)彻底粉碎了美国武装占领全朝鲜的战略计划,迫使其调整朝鲜战争政策 |
(二)迫使美军请求早日签订停战协定 |
(三)美军在战场上遭受打击的程度远大于志愿军 |
(四)美军的人员伤亡和战争消耗远远大于志愿军 |
(五)美国认输了 |
三、伟 大 的 意 义 |
(一)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打出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的大国地位 |
(二)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稳定了社会秩序 |
(三)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和自信,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
(四)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长期和平环境 |
(五)这场战争打出了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可喜局面,巩固了国防 |
(六)这场战争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打疼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和美国当局,极大地教训了美国霸权主义 |
(七)这场战争打出了抗美援朝精神 |
(10)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因商而兴:上海精神与上海人 |
三、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五、研究路径 |
第一章 建国初期中共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阐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
二、1949至1956年的时段内涵 |
第二节 中共群众路线的起源及城市群众工作的缘起 |
一、中共群众路线的提出及群众工作实践历程 |
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城市群众工作的探索过程 |
三、上海解放前中共接管城市的群众工作经验总结 |
第三节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 |
一、上海城市发展促使商人、资本家、知识分子等上升为精英阶层 |
二、上海城市发展为工人阶级壮大创造了社会条件 |
三、上海城市发展为底层边缘群体提供了生存空间 |
四、上海城市发展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复杂性 |
第四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的四重变奏与发展定位 |
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
二、从帝国主义的桥头堡到海防前沿和国际友好交流平台 |
三、民间社团组织从散漫到有序化 |
四、人口结构从消费型向生产型转化 |
第二章 重构到强化: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发展阶段 |
第一节 重构:中共在上海构建新型的党群关系(1949-1950) |
一、劫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上海群众关系恶化 |
二、集训:中共部队接管上海前的筹备工作 |
三、接管:中共密切上海群众关系的实践活动 |
第二节 调整:“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党群互动(1950-1953) |
一、抗美援朝运动前上海各阶层群众的社会心态 |
二、中共领导上海各阶层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过程 |
三、上海各行业群众参与抗美援朝运动的方式分析 |
第三节 强化: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阶段群众的道路选择(1953-1956) |
一、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前利益各方的复杂关系 |
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合作方式分析 |
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工会的作用及工作方式 |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协调: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 |
一、留用与改造:中共对原政府机构人员的工作方式分析 |
二、协商:中共与上海民主人士的合作方式分析 |
三、中共与上海工商界人士的合作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宣传教育: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 |
一、反投机活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及作用分析 |
二、群众性运动中宣传教育的特征分析 |
三、宣传载体联系群众的作用与方式分析 |
第三节 组织协助:中共开展群众工作的部门机构 |
一、人民代表会议是党和政府沟通群众的渠道 |
二、工会是协助党和政府组织群众的助手 |
三、工商联合会是协助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群众工作的宣传制度分析 |
一、宣传网制度初建阶段宣传员的发展方式分析 |
二、宣传网制度巩固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分析 |
三、宣传网整顿阶段宣传员联系群众的方式分析 |
第二节 群众工作的组织制度分析 |
一、里弄临时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
二、里弄常规性群众组织制度建设特点分析 |
三、里弄群众组织制度的案例分析——以宝兴里为例 |
第五章 历史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与效果考察 |
一、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动因分析 |
二、走向社会主义: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的效果考察 |
第二节 历史经验与启示 |
一、历史经验分析 |
二、评价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四、抗美援朝的决策是怎样做出的(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D]. 侯松涛.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2)
- [2]抗美援朝运动中江西省的民众动员研究[D]. 江光亮. 武汉大学, 2015(07)
- [3]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J]. 石善涛.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0(05)
- [4]七十年来抗美援朝研究述评[J]. 李雅兴,闵雪.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20(06)
- [5]四川省新津县的抗美援朝民众动员考察(1950—1953)[D]. 白晓飞.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试论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D]. 刘义. 外交学院, 2020(07)
-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8]抗美援朝运动中东北地区的民众动员研究[D]. 徐健. 吉林大学, 2020(08)
- [9]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J]. 齐德学.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0(05)
- [10]建国初期上海城市群众工作研究(1949-1956)[D]. 鄢进波. 上海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