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蒸馏比色法测定钢中氮(论文文献综述)
汪源,姚子强,朱静芳[1](1979)在《钢中氮化物相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钢中氮主要形成氮化物、固溶氮及其他少量含氮化合物,成分子状态的氮存在于钢的孔隙中其量极微。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钢中氮,一般包括氮化物中氮和固溶体中原子状态的氮。钢中氮化物的形成与钢中存在的元素种类、含量有关,同时和钢的冶炼、加工,热处理工艺也有密切的关系。金属元素在钢中与氮的化学亲合力不同,一般趋势,按亲合力由强到弱,排
叶信火[2](1985)在《我国金属中气体分析的回顾》文中提出 近几年来,我国金属中气体分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使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研制了各种型号的新仪器,制定了部分标准方法和制备了部分标准试样。同时召开了数次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报告会和鉴定会,肯定了成果,交流了经验。本文仅就我国金属中气体分析的进展作一简要的回顾。一、热源和测试方法我国金属中气体(指氧、氮、氢)分析,开展较早的单位是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有色总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他们在50年代就建立了真空熔融微压法的实验装置,开展了黑
汪大洲[3](1968)在《不蒸馏比色法测定钢中氮》文中认为 钢中氮含量对钢铁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了适应生产需要,保证准确度,缩短化验周期,节省药品,我们参考了文献经过一段时间摸索,试验以不蒸馏比对色法定氮,基本上获得成功。并在生产上较长时间的对照与考验,效果良好(方法重现性见表1;同蒸馏法数据对照见表2)。表1.方法的重现性序号
李立东,张文丽[4](2006)在《氢氧化钠分离,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氮的改进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氢氧化钠分离,不蒸馏比色法做进一步实验研究。试样溶解后,滴加过氧化氢,经硫酸冒烟处理。优化了纳氏试剂配制方法,确定了显色时间和显色剂的最佳用量。
李青云[5](2005)在《固定化细胞降解氰化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氰化物对生命有机体具有极强的毒害作用,含氰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方可排入到环境中。利用具有高效降解活性的氰降解菌对氰化物进行净化或解毒处理,是一项符合生态安全要求的环境友好技术,而生物降解与固定化技术的联合作用可实现对有毒或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强化处理。本文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氰降解菌——产碱杆菌DCO2(Alcaligenes sp.)的固定化及反应器构建为研究主线,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针对组分较复杂的培养基体系,考察氰化物分析方法——异烟酸-吡唑啉酮法的适用性;(2)筛选适宜的固定化载体,制备固定化细胞并考察其基本性质以及优化降解条件;(3)研究菌株降解氰的生物转化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其可能的代谢产物及途径;(4)构建生化反应器连续处理人工配制的含氰废水。 用异烟酸-吡唑啉酮法进行氰分析时,发现样品不经过蒸馏预处理,培养基中组分如葡萄糖、蛋白胨和酵母浸膏及其配比对测定有影响,但测定值仍能反映氰浓度相对大小;检测体系介质为磷酸缓冲液不影响氰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以氢氧化钠为介质所得标准曲线相同。 通过几种载体比较,选择聚氨酯泡沫作为固定化载体,采用吸附生长法能有效实现细胞固定化,经测定载体上固定的细胞量为0.35g干细胞重/g泡沫。固定化细胞降解氰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5℃、pH8.0。固定化细胞降解低浓度氰时速率与游离细胞相当,但对于高浓度氰,固定化细胞
魏天俊,冯光瑛,刘景清[6](1997)在《氮的有机元素分析历史和基耶达的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的有机元素分析历史和基耶达的贡献魏天俊冯光瑛刘景清(河南师范大学453002)(河南地矿测试中心450053)一、氮的有机元素分析历史[1,2]有机元素分析为有机化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成为化学研究和化学工业的有力工具。而氮元素分析方法的进步更是促...
二、不蒸馏比色法测定钢中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蒸馏比色法测定钢中氮(论文提纲范文)
(4)氢氧化钠分离,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氮的改进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分析方法 |
1.1 试剂: |
1.2 分析过程 |
2 实验部分 |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 显色时间的影响: |
2.4 纳氏试剂的配制和用量: |
2.5 另外为了提高吸光度, 我们在增加称样量方面, 也做了实验, 效果不好, 暂不赘述. |
3 讨论 |
(5)固定化细胞降解氰化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有毒物质/难降解物质治理和生物处理技术 |
1.2 氰化物的来源及其治理 |
1.2.1 氰化物的产生及其来源 |
1.2.2 氰化物处理技术概述 |
1.3 氰化物的生物处理 |
1.3.1 高效氰降解菌种的选育 |
1.3.2 处理系统的高效性及稳定性 |
1.4 固定化细胞技术概述 |
1.4.1 固定化细胞技术 |
1.4.2 研究进展 |
1.4.3 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
1.4.4 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关于氰化物分析方法的探讨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试剂的配制与标定 |
2.1.3 培养基组成 |
2.1.4 实验设备及型号 |
2.2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
2.2.1 原理 |
2.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3 氰化物的测定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2 培养基组分对氰测定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固定化细胞降解氰化物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3.1.2 菌种来源 |
3.1.3 培养基配方 |
3.1.4 实验设备及型号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载体的预处理 |
3.2.2 菌体培养及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
3.2.3 菌株降解氰化物 |
3.2.4 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固定化载体的筛选 |
3.3.2 固定化操作方法的比较 |
3.3.3 载体用量对细胞固定化的影响 |
3.3.4 固定化细胞的基本性质 |
3.3.5 载体聚氨酯泡沫吸附氰的吸附-解吸研究 |
3.3.6 氰降解进程曲线 |
3.3.7 固定化细胞降解作用强化机理的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菌株降解氰化物的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4.1.2 菌种来源 |
4.1.3 培养基配方 |
4.1.4 实验设备及型号 |
4.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4.2.1 菌体培养及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
4.2.2 菌株降解氰化物 |
4.2.3 分析方法 |
4.2.4 生物降解动力学基本方程 |
4.2.5 动力学参数的求取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氰降解的产物分析 |
4.3.2 氰降解动力学初步分析 |
4.3.3 动力学参数K_m和γ_(max)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的构建及运行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5.1.2 菌种来源 |
5.1.3 培养基配方 |
5.1.4 实验设备及型号 |
5.2 实验方法 |
5.2.1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
5.2.2 固定化细胞反应器 |
5.2.3 固定化细胞降解氰化物 |
5.2.4 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
5.3.2 固定床式反应器 |
5.3.3 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不蒸馏比色法测定钢中氮(论文参考文献)
- [1]钢中氮化物相分析[J]. 汪源,姚子强,朱静芳. 理化检验通讯(化学分册), 1979(01)
- [2]我国金属中气体分析的回顾[J]. 叶信火. 分析试验室, 1985(05)
- [3]不蒸馏比色法测定钢中氮[J]. 汪大洲. 理化检验通讯, 1968(04)
- [4]氢氧化钠分离,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氮的改进和应用[J]. 李立东,张文丽. 化工之友, 2006(01)
- [5]固定化细胞降解氰化物的研究[D]. 李青云. 广西大学, 2005(05)
- [6]氮的有机元素分析历史和基耶达的贡献[J]. 魏天俊,冯光瑛,刘景清. 大学化学, 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