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顺丁橡胶装置的现状及改造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王益地[1](2020)在《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公司是一家合成橡胶流通环节企业,主要销售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化企业生产的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需求出现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下游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对合成橡胶需求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在合成橡胶市场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面对新的市场形势,A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定价机制及营销政策不灵活、营销渠道有限、营销服务缺失等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销售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如何调整营销策略,走出困境成为A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合成橡胶产品营销方面的研究文献,应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A公司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竞争结构,并对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应用STP理论对合成橡胶行业进行市场细分,结合A公司的自身状况,对目标市场进行重新选择和定位,建立新的营销体系。以4P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A公司的营销现状和问题,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出了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的一体化营销方案。并从组织架构、人员素质、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财务风险管控制度、营销文化等方面出发,对营销体系进行全面的提升,以保证新的营销策略得以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了A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把A公司打造成合成橡胶原材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商,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为化工品供应链企业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一兵,孙松[2](2019)在《顺丁橡胶联合攻关中的中国科学院(1958~1976)——以兰州化物所制备丁二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顺丁橡胶是汽车轮胎制造最重要的原材料,丁二烯是其合成原料。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我国历经实验室研发和两次联合攻关,独立自主地实现了顺丁橡胶工业化生产,成为世界上首先实现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工艺工业化生产的国家之一,顺丁橡胶项目因此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这一案例中,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是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研发单位,深度参与了顺丁橡胶由实验室到工业化联合攻关各阶段的研发工作。本文以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为对象,通过对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中科院办公厅、锦州石油六厂等单位档案文献的挖掘,还原兰州化物所在丁烯氧化脱氢项目的研究以及参与顺丁橡胶联合攻关的情况,探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材料工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与特点,以及中科院所发挥的作用。
麦桂香[3](2019)在《10万Nm3/h顺丁橡胶尾气VOCs治理工艺设计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已成为基本国策。挥发性有机化学物(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对其进行治理,严格控制排放,势在必行。某石化企业顺丁橡胶装置后处理厂房产生大量尾气VOCs,不仅会影响职工身心健康,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顺丁橡胶装置需要建立一套尾气VOCs治理工艺装置来解决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采用洗涤与催化氧化结合的工艺,催化剂采用WSH-5型Pt、Pd贵金属催化剂。通过Aspen Plus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物料平衡表及具体工艺参数。重点介绍催化氧化技术核心设备反应器、水洗塔的计算与选型。并绘制了原则流程图(PFD)、工艺及仪表控制流程图(PID)、主要设备图、设备平面布置图以及三维配管图。本论文还对装置运行效果和能耗构成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分析了装置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结果表明:(1)采用中速过滤器能实现胶粉胶粒全自动过滤,提高效率,节约能耗;(2)采用余热回收方案,可产5吨/时低压蒸汽,使装置能耗由优化前176.76kg标油/h,优化后转变为能源输出153.24 kg标油/h,装置由亏损转为营利。(3)在反应器前增加气体过滤器,可防止胶粉颗粒堵塞催化剂床层,导致尾气排放超标;(4)在水洗塔塔顶出口增加丝网除沫器,可以防止汽沫夹带,导致新鲜水消耗量大。
李守振[4](2019)在《顺丁橡胶装置回收单元工艺发展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总结了我国不同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回收单元的节能技术及工艺开发情况。回收单元是采用溶液聚合生产工艺的橡胶生产装置中的关键单元,对回收单元进行的节能技术及工艺改造,对降低整个装置的能耗有重要意义。顺丁橡胶生产装置的能耗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不同厂家针对自身原料状况对装置回收单元进行的节能改造措施,均取得了明显效果。可对采用液聚合生产工艺的其他种类橡胶生产装置的节能改造,提供可靠的借鉴意义。
刘丹[5](2018)在《镍系顺丁橡胶聚合反应影响因素及产品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顺丁橡胶结构规整、不含侧链基团,具有高弹性、低温性能良好、耐磨耐屈挠性能优异、能与其他弹性体很好相容等特性,在轮胎制造业被广泛应用。我国生产通用型顺丁橡胶的装置多采用镍系催化剂,产品质量稳定性、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差距。镍系顺丁橡胶以环烷酸镍为主催化剂、三异丁基铝为还原剂、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助催化剂,采用“Ni-Al陈化,稀B单加”的陈化技术。三种催化剂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引发丁二烯定向聚合的活性中心,调节催化剂用量和组分间配比可以调整聚合反应速度,调节产品性能。在丁二烯聚合过程中,水既能作为催化剂提高催化剂活性,又能作为杂质杀死活性种,终止聚合反应。聚合体系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各种助剂、回收溶剂和丁二烯中杂质的累积,有些杂质能够导致聚合诱导期延长、聚合活性下降,甚至导致聚合反应中断;有些杂质能够引起聚丁二烯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影响产品质量。丁二烯进料量、聚合反应温度及压力、丁油浓度等工艺条件的变化均会对聚合反应造成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性能。凝胶含量是衡量顺丁橡胶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将直接影响聚合反应、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加工性能。为提升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本文研究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配比、微量水加入量、原料杂质、反应控制、凝胶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提高环烷酸镍、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用量可以降低产品门尼粘度,提高三异丁基铝率可以提高产品门尼粘度,降低Al/B比可以降低产品门尼粘度。(2)聚合体系含水量偏低,聚合反应初期活性稍差,随着丁二烯加水量的增加,中后期活性增强,聚合物门尼粘度增加。(3)聚合系统中杂质含量高时会导致聚合反应减弱、催化剂用量增加、聚合转化率下降,胶液门尼粘度偏高或偏低,反应不可控制,产品物性不稳定。(4)调整聚合丁二烯进料负荷时,负荷提高,门尼粘度随之升高,降低负荷时,门尼粘度随之下降的现象。聚合反应的温度、压力及进料丁油浓度都会直接影响聚合反应的强弱,从而影响链转移与链增长,影响胶液门尼粘度。(5)凝胶直接影响到聚合反应、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加工性能,是影响顺丁橡胶聚合生产周期的重要因素。
李成益,王斌[6](2017)在《我国顺丁橡胶市场及经济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和上下游产业等方面对顺丁橡胶市场进行了分析,对顺丁橡胶市场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我国顺丁橡胶的发展应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或市场局部转移,以及产业联合与产业链适度延伸等建议。
陆本申[7](2017)在《顺丁橡胶装置回收精制系统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高桥石化顺丁装置自1992年建成投产至今,经过3次改造从原设计的5万吨/年到现在的12万/年。本装置回收精制系统为10塔流程,由溶剂油回收、丁二烯原料精制、丁二烯回收、放空气吸收四部分组成。该系统的能耗消耗、废料排放占装置总量一半以上,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本文使用Aspen软件对本装置的回收精制系统各塔进行建模,通过对进料温度、进料位置、塔温、塔压等变量进行模拟,找寻各塔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操作点,缩小原来较宽泛的操作指标范围、避免不必要的物料和能量浪费。装置于2014年10月装置大修完成开始实施如下优化方案:稳固T311塔、T306塔、T303塔和T307塔操作;提高T307塔进料温度;降低T303塔、T306塔、T311塔回流和更改T308塔进料位置。经过一年多的数据跟踪,该优化方案运行情况良好、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丁二烯单耗降低0.5kg/t,溶剂油单耗降低0.6kg/t,装置综合能耗降低11.62kgEO/t;通过低负荷工况的进一步优化,使装置在不同工况下均能处于较优区间;提高了装置管理人员的优化能力,促进优化工作常态化。同时,本文还为同类型装置如何降低能耗、单耗这两个“瓶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明了改进方向。
栾敏[8](2017)在《乙烯原料轻质化对合成橡胶行业的影响》文中认为2016年,全球新增乙烯产能约380万吨/年,总产能接近1.6亿吨/年。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2154万吨/年,2016年,国内仅有1 80万吨/年新建乙烯产能采用传统石油法工艺。在乙烯原料轻质化趋势下,我国合成橡胶行业既面临丁二烯、异戊二烯资源日益紧缺问题,又面临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SBC等过剩产能难以有效缓解带来的原料需求持续增加问题,影响到合成橡胶行业的发展。合成橡胶行业应将乙烯原料轻质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转化成发展机遇,结合行业实际,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产能调整和技术升级化解原料短缺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薛超[9](2016)在《顺丁橡胶溶剂及丁二烯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文中提出顺丁橡胶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其生产过程分为聚合、凝聚、后处理、溶剂回收与精制等步骤,而在镍系顺丁橡胶的生产过程中,溶剂及丁二烯回收步骤的蒸汽消耗量占整个生产过程的40%左右,因此,对回收装置的节能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石化公司溶剂及丁二烯回收装置为研究对象,使用Aspen HYSYS流程模拟软件对装置进行了建模,模拟和优化。该公司原本采用抽余油作为聚合溶剂,由于其组分较为复杂,使回收能耗较高,后进行工艺改造后将聚合溶剂更换为己烷溶剂。本文分别模拟了以抽余油为溶剂的原流程、更换为己烷溶剂的流程以及更换为己烷溶剂并采用直采工艺进行节能改造的新流程,将模拟结果与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的可靠性,并对不同流程进行了能耗分析和对比,更换溶剂并改进操作工艺后,与最初的抽余油工艺相比再沸器的总负荷下降14.11%,冷凝器的总负荷下降25.21%,证明了采用己烷溶剂比抽余油能降低系统能耗。回收装置的进料可按照挥发度分为轻中重三种组分,适合隔板塔的分离特性,故本文提出利用隔板塔对其进行优化改造。首先建立了隔板塔的简捷模拟和严格模拟的模型,进一步建立集成隔板塔的新型工艺流程,对各个参数进行了寻优,确定了最优设计参数,并对与前三种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隔板塔进行优化后的回收工艺与采用抽余油的工艺相比,系统再沸器的总负荷降低33.69%;与对己烷溶剂进行直采优化后的工艺相比,再沸器的总负荷降低22.80%。本文的工作对以后溶剂回收装置的节能优化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李曼[10](2016)在《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QLSH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一体的大型化工联合企业。QLSH公司的合成橡胶产品主要有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两个品种,产量稳居国内首位。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全球汽车业陷入困境,使得国际市场对合成橡胶需求大幅减少。随着国内合成橡胶企业的技术创新,大批合成橡胶装置建成投产,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在国际国内市场双重夹击下,没有采取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使得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销售额大幅下降,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本文立足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从企业内外部营销环境入手,运用PEST分析法、五力模型、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等分析工具,对合成橡胶产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行业竞争结构的分析,明确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通过对QLSH公司在生产能力、物流能力、创新能力等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明确了QLSH公司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根据STP理论进行市场细分,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建立新的市场营销网络。根据4P、4C、4R营销理论,结合QLSH公司营销现状和问题,改进营销策略,制定了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为一体的营销方案。最后制定了生产运营、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对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本文通过研究新的市场形势下的营销策略,提升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效的遏制国内外竞争者的威胁,为公司的合成橡胶产业未来的发展与营销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分析经验和参考。
二、试论顺丁橡胶装置的现状及改造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顺丁橡胶装置的现状及改造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营销组合理论 |
2.2.2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2.3 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第3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3.1 A公司简介 |
3.1.1 公司基本概况 |
3.1.2 公司组织机构 |
3.1.3 公司经营模式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科技环境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
3.3.2 合成橡胶产能分布情况 |
3.3.3 合成橡胶市场流通环节分析 |
3.3.4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趋势 |
3.4 竞争结构分析 |
3.4.1 供应商 |
3.4.2 客户 |
3.4.3 潜在进入者 |
3.4.4 替代品 |
3.4.5 现有竞争者 |
第4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
4.1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 |
4.2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4.2.1 产品结构不合理 |
4.2.2 定价机制不灵活 |
4.2.3 终端客户比例偏低 |
4.2.4 过分依赖上游供应商 |
4.2.5 营销政策不灵活 |
4.2.6 营销服务缺失 |
4.2.7 销售人员素质及专业技能不高 |
4.2.8 资金对营销的支持不足 |
第5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设计 |
5.1 营销策略设计原则与步骤 |
5.2 STP策略 |
5.2.1 市场细分 |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2.3 市场定位 |
5.3 营销组合策略 |
5.3.1 产品营销策略 |
5.3.2 价格营销策略 |
5.3.3 渠道营销策略 |
5.3.4 促销营销策略 |
5.3.5 服务营销策略 |
第6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完善营销组织架构 |
6.2 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
6.3 建立科学的营销考核和激励制度 |
6.4 建立财务风险管控制度 |
6.5 整合营销文化 |
第7章 结论 |
7.1 总结与展望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顺丁橡胶联合攻关中的中国科学院(1958~1976)——以兰州化物所制备丁二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科院面向技术科学的部署 |
2 兰州化物所的成立及研究基础 |
3 兰州化物所与顺丁橡胶联合攻关 |
3.1 丁烯氧化脱氢的实验室研究及扩大性试验(1958~1965) |
3.2 顺丁橡胶第一次联合攻关(1966~1970) |
3.3 第二次联合攻关及丁烯氧化脱氢催化剂改进(1973~1976) |
4 进一步讨论 |
(3)10万Nm3/h顺丁橡胶尾气VOCs治理工艺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VOCs治理工艺简介 |
1.3.1 冷凝法 |
1.3.2 吸收法 |
1.3.3 吸附法 |
1.3.4 膜分离法 |
1.3.5 氧化(燃烧)法 |
1.3.6 光催化降解法 |
1.3.7 生物降解法 |
1.3.8 等离子体技术法 |
1.4 国内外VOCs治理工艺发展 |
1.4.1 主流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
1.4.2 集成技术的迅速发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顺丁橡胶尾气VOCs治理工艺方案研究 |
2.1 建设规模、尾气来源及净化气要求 |
2.1.1 尾气来源 |
2.1.2 尾气组成及性质 |
2.1.3 净化气排放要求 |
2.1.4 设计及投产背景 |
2.2 尾气VOCs治理方案的确定 |
2.2.1 冷凝法 |
2.2.2 吸收法 |
2.2.3 吸附法 |
2.2.4 膜分离法 |
2.2.5 生物处理法 |
2.2.6 催化氧化法 |
2.2.7 新型技术方法 |
2.2.8 工艺的优选的结果 |
2.3 催化剂的确定 |
2.3.1 催化剂的对比 |
2.3.2 贵金属催化剂工程应用实例 |
2.3.3 催化剂优选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SPEN模拟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
3.1 工艺流程简介 |
3.2 工艺流程简图 |
3.2.1 主要工艺参数 |
3.2.2 工艺特点 |
3.3 工艺流程模拟 |
3.4 装置主要设备的选型 |
3.4.1 设计原则 |
3.4.2 反应器的选型和设计 |
3.4.3 塔选型和设计 |
3.4.4 换热器选型和设计 |
3.4.5 泵的选型和设计 |
3.4.6 风机的选型和设计 |
3.4.7 主要设备汇总 |
3.5 设备平面布置 |
3.5.1 设计依据 |
3.5.2 设计原则 |
3.5.3 平面及竖向布置 |
3.6 仪表自动控制系统 |
3.6.1 自动化水平 |
3.6.2 控制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置运行效果及优化 |
4.1 装置运行效果 |
4.2 装置能耗分析及优化 |
4.2.1 装置能耗构成 |
4.2.2 装置能耗优化 |
4.3 工艺流程优化 |
4.3.1 目前工艺流程 |
4.3.2 优化后工艺流程 |
4.3.3 优化后设备选型 |
4.4 装置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4.4.1 装置存在问题 |
4.4.2 解决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顺丁橡胶装置回收单元工艺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
1.1 尾气回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
1.2 溶剂替换及直采工艺 |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
2.1 溶剂油直采工艺改造 |
2.2 两截塔工艺技术 |
3 高桥石化 |
4 独山子石化公司 |
5 四川石化 |
6 锦州石化 |
(5)镍系顺丁橡胶聚合反应影响因素及产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镍系顺丁橡胶聚合反应 |
1.2.1 聚合工艺流程 |
1.2.2 催化剂组成 |
1.2.3 催化剂陈化 |
1.2.4 聚合反应过程 |
1.3 顺丁橡胶产品评价标准 |
1.4 论文选题背景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催化剂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1 铝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2 镍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3 硼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4 Al/B比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5 催化剂配方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量水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3.1 微量水加入方式 |
3.2 加水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 加水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杂质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4.1 原料标准 |
4.2 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4.3 杂质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5.1 聚合反应控制指标 |
5.2 丁二烯进料负荷变化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5.3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5.4 丁油浓度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5.5 压力控制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凝胶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 |
6.1 生产现状 |
6.2 凝胶形成原因 |
6.2.1 催化剂配方对凝胶生成的影响 |
6.2.2 丁浓对凝胶生成的影响 |
6.2.3 杂质对凝胶生成的影响 |
6.3 凝胶对产品物性的影响 |
6.4 凝胶对生产周期的影响 |
6.5 减少凝胶的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顺丁橡胶市场及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分析 |
1.1 生产能力 |
1.2 供需状况分析 |
1.3 消费结构分析 |
1.4 价格分析 |
2 进出口分析 |
3 上下游产业分析 |
3.1 上游原料丁二烯市场分析 |
3.2 下游主要用户———轮胎制造业 |
4 技术经济分析 |
5 前景展望与建议 |
(7)顺丁橡胶装置回收精制系统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综述 |
1.2 装置介绍 |
1.3 国内同类装置回收精制系统概况 |
1.3.1 高桥顺丁橡胶回收精制系统 |
1.3.2 国内A顺丁橡胶回收精制系统 |
1.3.3 国内B顺丁橡胶回收精制系统 |
1.3.4 三套装置对比 |
1.4 开题意义 |
第2章 数据收集 |
2.1 装置主要操作数据汇总 |
2.2 装置主要分析指标汇总 |
2.3 装置公用工程情况 |
2.4 装置运行情况及问题 |
2.5 数据收集清单 |
第3章 Aspen模型建立 |
3.1 概述 |
3.2 建模过程 |
3.2.1 模型中各系统的模拟流程图 |
3.2.2 模型中组分及物性的确定 |
3.3 模型验证 |
3.3.1 满负荷模型验证 |
3.3.2 70%负荷模型验证 |
第4章 工艺优化 |
4.1 概述 |
4.2 操作优化方案 |
4.2.1 溶剂油回收系统 |
4.2.2 丁二烯回收系统 |
4.2.3 丁二烯原料精制系统 |
4.3 低负荷优化方案 |
4.3.1 降低各塔回流,节省能量消耗 |
4.3.2 提高T302入塔温度 |
4.3.3 TBC加入量 |
第5章 工艺优化应用 |
5.1 概述 |
5.2 优化实施 |
5.2.1 稳定T311塔和T306塔操作 |
5.2.2 稳固T303塔和T307塔操作 |
5.2.3 节能优化操作方案 |
5.3 实施应用总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顺丁橡胶溶剂及丁二烯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橡胶生产技术简介 |
1.1.1 世界顺丁橡胶技术发展情况 |
1.1.2 我国顺丁橡胶技术发展情况 |
1.1.3 某单位顺丁橡胶生产装置的竞争力分析 |
1.2 化工过程模拟简介 |
1.2.1 化工过程模拟的类型 |
1.2.2 化工过程模拟系统的组成 |
1.2.3 Aspen HYSYS软件介绍 |
1.3 精馏技术发展简介 |
1.3.1 精馏基本原理 |
1.3.2 精馏节能技术进展 |
1.3.3 精馏过程的节能手段 |
1.3.4 隔板塔简介 |
1.4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溶剂及丁二烯回收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 |
2.1 回收工艺流程简介 |
2.1.1 溶剂回收装置地位及原理 |
2.1.2 溶剂回收装置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流程概述 |
2.2 现行工艺流程建模与模拟 |
2.2.1 各塔工艺条件 |
2.2.2 各塔模拟结果 |
2.3 己烷溶剂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 |
2.3.1 原工艺条件操作模拟结果 |
2.3.2 工艺改造之后模拟结果 |
2.4 能耗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隔板塔的新型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 |
3.1 隔板塔的模拟方法 |
3.1.1 简单模拟方法 |
3.1.2 严格计算方法 |
3.2 隔板塔分离回收油过程的模拟与调优 |
3.2.1 简捷计算 |
3.2.2 严格计算 |
3.3 后续分离流程的优化设计 |
3.3.1 丁二烯回收塔 |
3.3.2 溶剂油脱轻塔 |
3.3.3 溶剂油脱重塔 |
3.4 能耗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2.1 4P营销理论 |
2.2 4C营销理论 |
2.3 4R营销理论 |
2.4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第三章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
3.1 公司简介 |
3.2 产品营销现状 |
3.3 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4.1 合成橡胶产品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合成橡胶产品的行业环境分析 |
4.1.3 合成橡胶产品竞争结构分析 |
4.1.4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分析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生产能力 |
4.2.2 物流能力 |
4.2.3 创新能力 |
4.2.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分析 |
第五章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 |
5.1 市场细分 |
5.2 目标市场选择 |
5.3 市场定位 |
5.4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 |
5.4.1 产品策略 |
5.4.2 价格策略 |
5.4.3 渠道策略 |
5.4.4 促销策略 |
5.4.5 品牌策略 |
5.4.6 服务策略 |
第六章 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完善营销组织结构 |
6.2 加强营销计划的执行 |
6.3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
6.4 加强营销绩效考核和激励 |
6.5 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试论顺丁橡胶装置的现状及改造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王益地. 华侨大学, 2020(01)
- [2]顺丁橡胶联合攻关中的中国科学院(1958~1976)——以兰州化物所制备丁二烯为例[J]. 方一兵,孙松.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9(03)
- [3]10万Nm3/h顺丁橡胶尾气VOCs治理工艺设计及优化[D]. 麦桂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4]顺丁橡胶装置回收单元工艺发展现状[J]. 李守振. 广东化工, 2019(05)
- [5]镍系顺丁橡胶聚合反应影响因素及产品性能研究[D]. 刘丹.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1)
- [6]我国顺丁橡胶市场及经济性分析[J]. 李成益,王斌.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7(05)
- [7]顺丁橡胶装置回收精制系统的优化[D]. 陆本申.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8)
- [8]乙烯原料轻质化对合成橡胶行业的影响[J]. 栾敏.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7(06)
- [9]顺丁橡胶溶剂及丁二烯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D]. 薛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10]QLSH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李曼. 山东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