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要密切联系群众(论文文献综述)
孙雪雯[1](2022)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战略性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国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和主心骨。在不断推进的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治理及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已经成为了当前学术界的主要探讨方向。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文章采用文献法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现实困境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回顾和整理。
陈家刚[2](2022)在《党内法规视角下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中,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的基础,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三种组织形式。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全面领导能否落实、党的自身建设能否推进、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建设,关键在于建构规范、有效、权威性的制度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章以及党的组织法规、领导法规、自身建设法规和监督保障法规为组织力建设构筑了多维的制度支持体系。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制度基础,保证了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建设方向明确、支撑有力、实践规范、动力强大。
丁辉侠[3](2022)在《继承、创新与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与理论逻辑》文中研究表明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创新与发展是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驻村工作队制度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思想与实践来源;在地方党委、政府创建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并成功实践后,精准扶贫时期中共中央把该制度上升为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并在全国推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共中央把该制度作为农村治理的一项长效机制,并完善了基本制度内容。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背后是科学理论的指导。其中,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有效对接是该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共同富裕理论是该制度不断完善的内驱力量,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该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工作路线,党政目标一致性是该制度成功的根本保障。这些理论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体现出人类社会治理在遵循继承、发展与创新规律方面的普适特征。
朱露[4](2022)在《多元整合:工作组在基层治理中的运行逻辑——基于D市F区邻避事件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工作组机制是我国党政工作中的一种工作制度,在开展群众工作和提升基层治理方面工作组发挥较大作用。近年来,所发生的邻避事件引发了基层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工作组及时介入邻避事件开展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下沉到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普通群众、协同多项工作机制与落实乡村示范政策。工作组实践背后的运行逻辑分别是通过政治整合重塑政治信任与认同,通过行政整合重建纵横治理结构,通过资源整合重聚人、财、物力,最终实现化解邻避冲突,赢得群众支持和带动村庄发展的治理效能。
邬小平,田川,吴玉婷[5](2021)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展的百年历程及当代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的发展历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政治功能模式相应经历革命导向、综合全能、政治领导和治理现代化四种类型。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展的百年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主要启示在于把握好党的历史方位、维护好党中央权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定人民立场。
闫楚弼[6](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的演进与启示》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的演进与不同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密切相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土地政策主要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项策略进行土地改革,联合一切支持革命事业的社会力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全国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继续完善和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在百年土地政策演进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深刻启示。
张岩,周明明[7](2021)在《“乡村再造”:政党引领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历史经验》文中研究表明政党引领乡村治理主要通过党的组织体系、领导体系和意识形态等,实现"乡村再造",在建构现代国家基层政权、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政党中心主义"的分析视角,探究百年大党引领乡村治理的演变规律,可以透视政党使命的自觉性、政党组织的协调性、政党功能的服务性和政党治理的多元性四个特性,准确把握政党引领乡村治理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等不同时期的逻辑导向。推动政党引领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需要从治理使命、治理系统、治理功能、治理主体四个维度,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协同共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毕颖,董业东[8](2021)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农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强化其政治功能。临沂市在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农村治理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是强党性、立规矩,建组织、扩覆盖,建载体、强保障,抓教育、转作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群众、凝聚带动群众、联系服务群众、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同时也面临着政治功能发挥不到位的现实问题。增强临沂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农村治理现代化,应强化机制建设,提升政治功能建设的自觉性;强化思想建设,提升宣传发动群众的有效性;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示范带动群众的引领性;强化载体建设,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紧密性;强化堡垒建设,增强坚守党的阵地的战斗性。
吴彩虹[9](2021)在《合浦县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意义重大。合浦县农村基层总体情况比较好,创新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抓产业,强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成效显着。但在党建引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仍需要学习各地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好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创新基层党建乡村治理能力,实施人才振兴工程,汇聚乡村振兴力量,真正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段丽君[10](2021)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百年历程、时代意蕴与机制创新》文中认为建党百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坚守使命,做好基层党建引领,不断发挥联系服务群众的政治功能,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时代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乡村治理效能发挥的现实要求,赋予农村基层党组织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总结经验、面向现实,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反馈机制、决策机制、协同机制、监督机制的协同发力,促进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创新,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要密切联系群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要密切联系群众(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的研究 |
第一,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功能的论述,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五功能说”和“四功能说”。 |
第二,我国现阶段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功能的关系研究方面,存在着两种主要观点。 |
第三,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行政职能逐渐淡化,领导功能相较之前更为凸显。 |
二、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的现实困境 |
第一,政治领导力不足阻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 |
第二,经济驱动力不足是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重要原因。 |
第三,乡村文化结构失衡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 |
第四,组织内部治理乏力制约了党组织功能的实现。 |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实现路径 |
第一,扩大政治领导力,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 |
第三,增强文化引领力,巩固党在农村意识形态的阵地。 |
第四,提升组织建设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社会的民意认同。 |
(2)党内法规视角下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织与组织力 |
二、党内法规确立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前提 |
三、组织法规制度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提供了直接的体制性支撑 |
四、领导法规制度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
五、自身建设法规制度规划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结构性重点 |
六、监督保障法规制度重在体现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约束与激励功能 |
结语 |
(3)继承、创新与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与理论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述评 |
二、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继承、创新与发展 |
(一)继承:驻村工作队制度是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思想与实践来源 |
(二)创新: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成为地方继而全国农村治理的专门制度设计 |
(三)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制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 |
三、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 |
(一)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有效对接: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
(二)共同富裕理论: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不断完善的内驱力量 |
(三)党的群众路线理论:驻村第一书记制度顺利实施的根本工作路线 |
(四)党政目标一致性: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成功的根本保障 |
四、结论与启示 |
(4)多元整合:工作组在基层治理中的运行逻辑——基于D市F区邻避事件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
二、邻避场域中工作组的介入与实践 |
(一)工作组下沉到基层党组织 |
(二)工作组密切联系普通群众 |
1. 第一阶段:2017年9月—2018年6月动工之前 |
2. 第二阶段:2018年6月—2019年10月点火及后续运营 |
(三)工作组协同多项工作机制 |
(四)工作组落实乡村示范政策 |
三、工作组的整合机制与治理成效 |
(一)政治整合:重塑政治信任与认同 |
(二)行政整合:重建纵横治理结构 |
(三)资源整合:重聚国家治理资源 |
四、结论与讨论 |
(5)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展的百年历程及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及其研究现状 |
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展的百年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 |
1.执行革命目标和纲领。 |
2.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政治功能。 |
3.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素养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 |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 |
1.变革领导体制是政治领导功能回归的关键。 |
2.调整组织设置是夯实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组织基础。 |
3.调整功能定位是适应新要求的有力抓手。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 |
1.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
2.严格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 |
3.在服务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
4.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
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党的历史方位是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转换的客观依据 |
(二)维护党中央权威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纪律要求 |
(三)实事求是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思想路线 |
(四)人民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目的归宿 |
四、结语 |
(6)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的演进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土地政策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三)解放战争时期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土地政策 |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土地政策 |
四、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演进的历史启示 |
(一)在工作内容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土地产权制度 |
(二)在组织力量上,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三)在工作路线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 |
(四)在思想路线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推进农村治理工作 |
(7)“乡村再造”:政党引领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再造”:基于“政党中心主义”的解释框架 |
(一)政党使命的自觉性 |
(二)政党组织的协调性 |
(三)政党功能的服务性 |
(四)政党治理的多元性 |
二、百年政党引领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与逻辑导向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分配土地、革命动员为导向的乡村治理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组织生产、发展经济为导向的乡村治理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引入市场、激发活力为导向的乡村治理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导向的乡村治理 |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党引领乡村治理的实践进路 |
(一)增强治理使命的自觉性,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
(二)注重治理系统的协调性,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
(三)增强治理功能的服务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四)规范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协同共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
四、结语 |
(8)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农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主要内涵 |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功能 |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联系群众功能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 |
二、临沂市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农村治理的实践探索 |
(一)强党性、立规矩,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群众的能力 |
(二)建组织、扩覆盖,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带动群众的能力 |
(三)建载体、强保障,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 |
(四)抓教育、转作风,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 |
三、临沂市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农村治理面临的问题 |
(一)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带动功能发挥不够到位 |
(二)宣传群众、凝聚人心功能发挥不够到位 |
(三)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功能发挥不够到位 |
四、增强临沂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农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
(一)强化机制建设,提升政治功能建设的自觉性 |
(二)强化思想建设,提升宣传发动群众的有效性 |
(三)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示范带动群众的引领性 |
(四)强化载体建设,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紧密性 |
(五)强化堡垒建设,增强坚守党的阵地的战斗性 |
(9)合浦县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意义 |
1.1 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实施的政治保障 |
1.2 基层党建为乡村振兴营造思想创新环境 |
1.3 基层党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层力量 |
1.4 基层党建为乡村振兴提供和谐稳定的治理环境 |
2 合浦县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 |
2.1 创新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
2.2 抓产业,强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
3 合浦县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1 部分基层党组织先进性不突出 |
3.2 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活力和创新力 |
3.3 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弱化 |
3.4 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能力不强 |
4 国内其它地方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的启示 |
4.1 加强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 |
4.1.1 重塑政治生态,把牢村干部队伍“入口关”。 |
4.1.2 建章立制,全面提升组织领导力。 |
4.2 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基层高素质过硬“铁军” |
4.3 建设服务中心,夯实基层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
4.3.1 财政按标准配备专项经费。 |
4.3.2 珠海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
5 合浦县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
5.1 充分发挥好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5.1.1 好的“领头羊”。 |
5.1.2 好的机制。 |
5.1.3 好的队伍。 |
5.1.4 好的作风。 |
5.2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
5.2.1 充分发挥讲习所的宣传平台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热情。 |
5.2.2 制定乡村振兴方案汇聚群众智慧,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
5.2.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 |
5.2.4 创建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激活群众创造力。 |
5.3 创新基层党建乡村治理能力 |
5.3.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5.3.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5.3.3 加强村民自治建设。 |
5.3.4 加强和谐平安乡村建设。 |
5.4 实施人才振兴工程,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
5.4.1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5.4.2 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5.4.3 鼓励引导人才开展服务乡村振兴。 |
5.4.4 加大乡村学校教师补充力度。 |
(10)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百年历程、时代意蕴与机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实践发展脉络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实现联系与服务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社合一”体制落实联系与服务 |
(三)改革开放后党建引领提升联系与服务 |
(四)农村基础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新发展 |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时代意蕴 |
(一)党的建设需要从基层党组织蓄力 |
(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引领 |
(三)乡村治理效能的发挥需要基层党组织支撑 |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机制创新 |
(一)建立客观及时持续互动的反馈机制 |
(二)实行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
(三)促进协同机制的系统发力 |
(四)完善全面高效的监督机制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要密切联系群众(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研究综述[J]. 孙雪雯.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01)
- [2]党内法规视角下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J]. 陈家刚. 江汉论坛, 2022(01)
- [3]继承、创新与发展: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与理论逻辑[J]. 丁辉侠. 学习论坛, 2022
- [4]多元整合:工作组在基层治理中的运行逻辑——基于D市F区邻避事件的田野调查[J]. 朱露.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5]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发展的百年历程及当代启示[J]. 邬小平,田川,吴玉婷.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1(06)
- [6]中国共产党百年土地政策的演进与启示[J]. 闫楚弼.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1(06)
- [7]“乡村再造”:政党引领乡村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历史经验[J]. 张岩,周明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 [8]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农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 毕颖,董业东. 延边党校学报, 2021(06)
- [9]合浦县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探析[J]. 吴彩虹.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23)
- [10]农村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百年历程、时代意蕴与机制创新[J]. 段丽君.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