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SM测试面临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郑凯航[1](2021)在《基于高铁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人们对于高机动性场景中的通信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获取精准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因其具备显着提升信道容量和频谱效率的优势,减弱多普勒效应影响的潜力被考虑为主要解决方案。然而显着的多普勒频移和庞大的天线阵列仍严重制约着CSI的获取效果。为了克服高机动性场景带来的挑战,本文从时频(Time-Frequency,TF)域和多普勒-时延(Doppler-Delay,DD)域两个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两种适用于高机动性场景下的信道估计算法,并给出了收敛性理论分析以及仿真验证。所提算法在各种通信环境下都有着精准的信道估计精度,可以适应不同速度的通信场景。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从TF域角度出发,针对高多普勒效应对信道带来的快时变影响提出了一种空间信息辅助的上下行联合信道参数跟踪方案。首先构建了接收信号的稀疏模型,使得观测矩阵的每一列对应于一条信道。然后,将实时CSI获取问题转化为稀疏贝叶斯学习(Sparse Bayes Learning,SBL)形式的信道参数跟踪问题,并利用MM算法迭代求解每个信道参数。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显着梯度的快速收敛方案,解决角度相关替代函数的多峰值优化问题。(2)从DD域角度出发,基于DD域信道相对稳定且具有循环矩阵形式的特征,提出了一种联合信道估计及信号检测的方案。首先,本文利用正交时频空间调制方式(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OTFS)将信道调制到DD域并给出了 DD域信号输入输出关系。随后,利用免疫算法求解初始信道估计结果并提出了基于信息传递(Message Passing,MP)的信号检测方案。最后利用DD域信道的循环矩阵特性,提出了低复杂度的检测信号和信道估计的联合优化方案。
赵盛烨[2](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孙驰[3](2021)在《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和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借助系统完成各种数据收集、转发、处理和推送等工作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电磁兼容测试也面临数据量增加,测试内容复杂的问题,同时测试前后需要记录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为了提高效率会采取多项测试同时进行的方式。因此面对电磁兼容测试规模不断增大,需要构建一个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的系统辅助各项电磁兼容测试,提高测试效率。本文设计的电磁兼容测试系统便是基于当前网络背景下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化存储技术、操作流日志技术、快速数据访问技术、高效数据处理技术对电磁兼容测试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操作的系统平台。该系统基于先进的现代化管理设计和智能化布局理念,减少电磁兼容测试的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全面提升测试水平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点。在电磁兼容测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便是排除环境电磁干扰,往往使用屏蔽层或屏蔽腔减小误差,这对于提高测试精确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性能的屏蔽层也是当前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金属壳体经常作为电子器件或PCB免受电磁干扰(EMI)以及辐射的屏蔽层,它是电子产品中排除环境干扰的重要。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该壳体具有较大的面积和厚度,则会导致屏蔽成本过高、电子器件重量过大。另外,在第五代(5G)通信环境下,比以往更高频段的无线信号通过金属壳体上的孔缝耦合器件到内部,造成电磁干扰,给金属壳体的设计带来巨大挑战。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并设计了 3款频率选择表面代替金属腔体屏蔽。本文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和成果:(1)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带有孔洞的用于5G电磁(EM)屏蔽的超材料结构。提出的FSS结构不仅能够实现近距离双带阻的屏蔽,而且其上的孔洞还能提高通风散热能力,减轻重量,便于内部结构走线。使用-10 dB作为工作带宽的阈值基准,提出的FSS具有两个阻带,其中心谐振频率分别为3.5 GHz和4.86 GHz,带宽分别为1.17 GHz(2.85-4.02GHz)和0.67 GHz(4.67-5.34GHz),能有效覆盖5G移动信号的工作频段,并且对于TE和TM偏振电磁信号均稳定响应。(2)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带有孔洞的2.5-D结构。提出的FSS结构不仅尺寸小、屏蔽频带宽、屏蔽效能好,而且其上的孔洞还能提高通风散热能力,减轻重量,便于内部结构走线。所提出的FSS的单元尺寸为0.097λ0 ×0.097λ0,其中λ0代表自由空间中的谐振波长。使用-10 dB作为工作带宽的阈值基准,提出的FSS的中心操作频率为4.83 GHz,中心频率点处的屏蔽效能超过40dB,带宽为3.38 GHz(3.21-6.59 GHz),能有效覆盖5G移动信号的工作频段,并且对于TE和TM偏振电磁信号均有高达85°入射角稳定响应的优点。(3)本章提出了一种高宽带的超薄频率选择表面结构,所提出的FSS的单元尺寸为0.32λ0 ×0.32λ0,其中λ0代表自由空间中的谐振波长,实现了小型化。使用-10 dB作为工作带宽的阈值基准,提出的FSS的中心操作频率为54 GHz,两处谐振频率点处的屏蔽效能分别超过40 dB和50 dB,带宽为35 GHz(36.8 GHz-72.5 GHz),可以在毫米波频率的U波段和V波段内用作有效的屏蔽设备,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环路半径来改变其谐振频率。(4)本文利用NodeJs工具,构建一个信息化电磁兼容测试系统,能够有效应对高并发网络对系统的冲击。系统采用Express组件,并基于MVC的工厂设计模式,首先构建系统的总体架构,将系统业务逻辑分为各个层级,最后形成网络基础、数据库、基础Web服务、高级Web服务分层系统结构。在高级Web服务处理前端与后端的HTTP请求,在视图层利用渐进式框架实现数据与页面的绑定,通过自己编写或使用npm库中的接口,实现响应式数据结构,利用组件思想,动态生成HTML页面,基础Web服务主要管理平台各类数据,并按要求给控制器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对数据库、基础Web服务、高级Web服务分别进行模块化处理,使每个模块有自己的输入输出接口,各模块间通过彼此的输入输出接口进行耦合,协同完成系统功能。本文设计思想可以进一步扩展应用到WLAN、I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i-Fi等领域中。
时家惠[4](2021)在《宽带射频接收前端模组关键电路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通信标准被相继制定,同时市场对于无线通信设备的多功能化和小体积化追求日益提高。因此,能够兼容多种通信标准的高性能射频收发机系统设计成为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射频前端模组(RFFEM)由于兼具高性能和高集成度优势,已成为目前射频收发机系统的主流解决方案。此外,随着工艺技术发展,绝缘体上硅(SOI)CMOS工艺制程日渐成熟,且其具有优良的高频性能,低成本和便于集成等优势,目前在RFFEM电路模块的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基于GF 130nm SOI CMOS工艺,针对适用于GSM/WCDMA/LTE多模蜂窝通信的宽带射频接收前端模组中的低噪声放大器(LNA)和单刀双掷射频收发(SPDTTRX)开关进行相关研究与设计验证。针对宽带LNA的设计,本文设计了一款采用栅电感补偿的共源LNA电路结构。基于电阻共模负反馈的电流复用共源放大结构,在较低功耗下实现了目标增益。同时,结合电阻负反馈和源极跟随有源负反馈结构,为宽带输入匹配提供更大设计灵活性。此外,共源放大组态的栅极引入补偿电感,有效缓解了输入端寄生电容带来的高频性能恶化,实现增益平坦化和带宽进一步拓展。所设计的LNA电路在1.2 V电源电压下功耗仅为3.3 mW,芯片面积为0.72 mm2。后仿结果表明,在0.5 GHz-3 GHz频带范围内,输入输出匹配良好,实现了 12.7 dB±0.73 dB的极平坦的电压增益,在2.8 GHz处实现3.04 dB的最佳噪声系数,1.1 GHz处实现-9.32 dBm的最大输入三阶交调点。针对SPDT TRX开关的设计,本文结合多晶体管堆叠技术和体自偏置技术,实现了 SOI CMOS工艺上的高性能开关电路设计。串并联支路的多晶体管堆叠设计,解决了 MOS管漏源击穿电压(BVdss)较低导致的开关功率承载能力差的问题。二极管连接的MOS管的体自偏置技术的引入,实现了体端电压的动态自偏置,有效提升了开关的插入损耗和线性度性能,且极大简化了控制电路结构。所设计的SPDTTRX开关已完成流片和PCB测试板设计,COB测试结果为:在0.5 GHz-3 GHz频率范围内,插入损耗为0.22 dB-0.29dB,隔离度均优于25 dB。在900 MHz频率处的0.1 dB压缩点为38.3 dBm;输入信号为33 dBm时,2HD、3HD 分别为 92 dBc、79 dBc。
朱余峰[5](2021)在《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关键技术及其特征模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Fifth Generation,5G)快速发展,为满足同时多用户、低延迟、高信道容量等特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assive-MIMO)天线阵列成为了5G基站天线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基站铁塔上天面资源极其紧张,业内希望5G天线和已有的2G/3G/LTE天线阵列共享同一辐射口面,即实现多频共口径工作。由于5G天线阵列规模庞大且结构复杂,包含5G天线阵列的双频和多频基站天线设计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本文面向实际工程需求,着重研究了基于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的双频共口径天线设计方法以及特征模理论在实际基站天线阵列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基于FSS的双频共口径天线设计方法,它涵盖了基于FSS的双频共口径拓扑描述、基于该拓扑结构的大规模MIMO天线设计以及高效率透波FSS设计及其在双频天线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为探索特征模理论在实际复杂结构基站天线中的分析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可以概括如下:1.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频率分层的双频共口径天线拓扑结构,并以一个小规模双频双极化天线阵列为例,阐述了该拓扑结构在异频去耦方面的特点及优势。在该拓扑结构中,5G天线阵列(高频天线)放置在FSS之上,2G/LTE天线(低频天线)置于FSS之下。利用FSS对高频电磁波呈理想反射特性实现了高频电磁波与低频天线物理分层,达到了良好的高低频天线异频去耦效果。在该拓扑结构中,高频天线排布自由度较传统双频基站天线更高,可实现高频天线阵列由一维线阵形式向二维面阵拓展。另一方面,FSS对低频天线还具有容性加载作用,可显着降低低频天线剖面高度,实现了整体天线结构紧凑化设计。2.提出了三种应用于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的双频共口径去耦方法。在基于FSS的双频拓扑中由于高低频天线为上下堆叠放置,当高频天线阵列规模增加时,高频阵列馈线与低频天线将出现严重异频耦合。同时,高频阵列自身也因阵元间距减小而存在同频互耦问题。为解决双频大规模MIMO共口径阵列中同频及异频互耦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种新型去耦结构,其分别是:非等宽矩形环FSS、分离式围栏以及螺旋式同轴馈线。该三种去耦结构分别解决了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矩形栅格排布、高频天线阵列同频互耦以及高频阵列馈线与低频天线异频互耦问题。通过该三种去耦结构,成功将基于FSS的双频共口径拓扑应用到大规模MIMO天线阵列中,在250 mm×344 mm×73 mm空间内实现了32端口的5G MIMO天线阵列(3.3-5.0 GHz)与2端口2G/LTE天线单元(0.69-0.96 GHz)共口径工作。3.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透波网格频率选择表面(Grid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GFSS)设计方法。该GFSS设计方法优势在于可在单层介质条件下同时实现可独立调节的通带与阻带特性。利用GFSS对3G/LTE天线(中频天线)理想反射特性,本文在5G(高频天线)与3G/LTE天线共口径组阵系统中实现了良好的异频互耦抑制。同时,GFSS对高频天线具有良好的近场透波特性,可避免对高频天线辐射特性产生影响,无需对高频天线进行二次优化。该GFSS设计方法还具有物理结构与等效电路对应关系清晰的特点,可通过等效电路模型快速调节其通阻特性。同时,本文引入散射场分析,从场的角度分析GFSS反射与透射机理。通过对比GFSS与传统FSS通带内散射场分布,直观展示了不同结构FSS透波机理,清晰定位了传统FSS在实际天线阵列中通带特性恶化问题。基于GFSS,本文实现了1.7-2.4 GHz与3.3-3.8 GHz天线双频共口径阵列样机。仿真和实测结果均表明GFSS成功解决了5G天线阵列对3G/LTE天线的异频干扰,且对5G天线辐射性能无明显影响。该设计方法还具有良好通用性,本文设计了一款针对阵列带外增益抑制需求的GFSS,实现了带内阵列增益影响小于1 d B,带外增益抑制大于11 d B。4.探索了在复杂结构基站天线中特征模理论应用分析方法。2011年,B.D.Rains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子结构特征模理论(Sub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Mode,SCM)与目标耦合模式特征模理论(Target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Mode,TCCM)。本文将该理论引入基站天线分析之中,从模式的角度出发,本文清晰地解释了低剖面天线工作原理与天线阵列去耦机理。首先利用子结构特征模理论分析了FSS加载低剖面天线。通过分析FSS结构对馈源天线工作模式的影响以及馈源天线对FSS辐射模式的加强作用,解释了该天线低剖面工作机理。其次通过目标耦合模式特征模理论分析了天线阵列中耦合模式与辐射模式的构成关系,定位了去耦目标及方法。并结合子结构特征模理论分析了分离式围栏对天线非工作辐射模式的影响,解释了该结构抑制同频耦合机理。
赵晟,陈苏[6](2021)在《铁路枢纽特殊区域GSM-R通信网络优化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铁路枢纽特殊区域外部环境复杂,GSM-R网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条铁路GSM-R网络间存在相互干扰。随着枢纽GSM-R网络越来越复杂,依靠工程经验进行网络优化已不能满足要求,给新建铁路GSM-R网络设计带来巨大挑战。文章对重庆枢纽特殊区域GSM-R网络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的全新网络优化方案,对类似项目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王忠峰[7](2021)在《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让旅客出行更美好为目的,以“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为基础,以“旅客行程服务”和“特色车厢服务”为核心,构建中国铁路高速列车智慧出行延伸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高速移动场景下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质量出行服务体验。基于现阶段中国高速铁路运行环境及沿线网络覆盖情况,提出了基于运营商公网、卫星通信和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Enhanced Ultra High Throughput)三种车地通信备选方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三种备选方案的建设难度、投入成本及服务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现阶段以“运营商公网”方式搭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基于运营商公网实现车地通信,以不影响动车组电磁干扰与安全为前提,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组网架构,为进一步完善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运维管控、智能化延伸服务、网络服务性能以及系统安全性,深入研究面向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复杂设备的运管平台、高铁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流媒体智能调度、基于列车位置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和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最终为旅客提供了面向移动出行场景的行程优选、在途娱乐服务、高铁订餐、接送站等定制化延伸服务。随着5G技术已全面进入商用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服务体验,以5G在垂直行业应用为契机,提出5G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融合组网方案,创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新模式,论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深入分析当前高速移动出行场景下旅客的服务需求,调研了国内外公共交通领域公众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及经营现状,提出了以实现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为目的,带动铁路旅客出行服务向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方案。在系统分析了既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信技术选择、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和系统运维管理等难题。2、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算子与差异驱动集成赋权方法,利用基于OWA与差异驱动的组合赋权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灰色关联系数,得到灰色加权关联度,对三种备选方案合理性进行优势排序,最终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为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车地通信方案。3、基于动车组车载设备安全要求,设计了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和网络架构;基于动车组车厢间的互联互通条件,分别设计有线组网和无线组网的动车组局域网解决方案。4、基于Java基础开发框架,采用Jekins作为系统构建工具,设计面向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云管平台微服务架构设计。使用高可用组件和商业化的Saa S(Software-as-a-Server)基础服务,保证云端的可扩展性、高可用和高性能,解决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远程配置及管理。5、基于传统CDN原理和部署并结合高速列车车端的线性组网物理链路的特点,提出基于高速列车组的CDN概念,简称“高铁CDN”。设计由中心服务器提共一级缓存,单车服务器提供二级缓存的高铁CDN的两级缓存方案,每个二级缓存的内容为一级缓存的一份冗余,以此进一步提升旅客使用公众无线网络的体验,同时结合DNS解析技术提升请求的响应速度并减少出口带宽及流量的占用,提供了流畅的视频娱乐和上网体验。6、基于列车高速运行场景,分析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对于提高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模拟了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每个时隙下网络速率的变化,提出了35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效应补偿技术,以验证了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普勒补偿技术和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在高铁场景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天线间距和天线数量对于波束成形技术的影响关系。7、针对高速列车网络环境,根据802.11系列相关协议中Beacon数据包会携带AP网络相关属性进行广播这一特点,利用协议标准未定义的224字段进行唯一性标识加密,唯一性标识加密算法是通过RC4、设备MAC地址与随机码组合,不定期更新。系统采用AP(Access Point)间歇性扫描形式检测,调整虚拟接口到过滤模式,不断轮询所有频道,实现车载非法AP的检测与阻断。8、基于列车无线公众网络,打造了车上车下一体化、全行程、链条式延伸服务生态,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3流合一,极大提升了旅客出行服务体验。9、针对5G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基于现有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运营服务系统,通过复用其基础设施,采用5G室分技术设计了列车公众无线网络与5G融合组网方案。该方案通过创新建设模式,引入车载室分设备,并结合5G大带宽、低时延、多连接等特性进行无线调优方案设计,实现车厢内部5G信号和Wi-Fi信号的双重覆盖。
赵晓宇,刘基全,张宇,孙文哲,刘雅晴[8](2021)在《5G在我国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第五代通信系统(5G)具有超高频谱利用率、大宽带高速率、覆盖范围广、大连接以及高可靠低时延等技术优势。综述我国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和5G的基础内容,重点分析大规模天线技术、全双工技术以及超密集异构网络等5G关键技术在我国高铁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孟景辉,赵波,杨树忠,林思雨[9](2021)在《900MHz频段LTE-FDD系统部署对GSM-R系统影响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为提高频率使用率,公网运营商开始将铁路沿线900 MHz GSM系统升级为LTE-FDD系统。为研究900 MHz频段LTE-FDD系统部署对铁路GSM-R系统产生的影响,在实验室搭建了仿真环境,并按照检测标准和维护标准对GSM-R系统承载的语音业务、列车控制类数据业务和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的服务质量指标分别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在不发生切换和重选时,900 MHz LTE-FDD系统对GSM-R系统的语音及非列车运行控制类数据业务、分组交换数据业务无明显影响;(2)在935~945 MHz频段布置LTE-FDD系统可能会对GSM-R系统的列车运行控制类数据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传输干扰时间变长、传输无差错时间变短;(3)当GSM-R系统与LTE-FDD系统保护频带>11 MHz时,不会对GSM-R网络服务质量造成影响。
蒋念师[10](2020)在《面向行业APN的窄带物联网端到端质量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我国通信行业飞速发展,物联网(IoT)技术在各大行业也被广泛应用,窄带物联网作为物联网研究方向的一个分支,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目前也进入暴发式发展阶段。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NB-IoT)是一种新型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服务集成技术,运营商在为行业用户提供窄带物联网接入服务的时候,通常以配置行业APN的方式进行接入。行业APN(Access Point Name)是运营商针对行业用户提供的一种网络应用服务,是用户终端通过无线方式联接网络时必须配置的一个参数,它决定了终端接入哪种类型的无线网络。目前,在物联网用户快速增长、智能化与信息化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运营商网络应用服务的客户感知能力、后续业务保障能力面临着极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运营商面向行业APN的质量管理方式需要从基于网络本身的质量管理转变为侧重客户感知的质量保证机制。各大企业亟需对企业信息网络质量管理与客户行为感知决策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变革,以期解决传统行业APN下存在的传输效率低下、客户感知滞后等缺点。本文主要围绕对企业信息网络质量管理与客户行为感知决策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变革这一部分来进行分析,采用NB-IoT端到端管理技术与六元四阶定位法,应用一种面向行业APN的窄带物联网端到端质量管理机制,并对其进行研究设计和具体实现,主要内容为:1、探讨当今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情况及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物联网框架架构的端、网、云具体内容,以及窄带物联网端到端的构建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研究与总结,提出方案研究的具体规划安排。2、对主流物联网技术——NB-IoT组网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NB-IoT的主要技术原理与行业优势,保障了窄带物联网端到端管理机制研究的可操作性与延展性。同时研究窄带物联网端到端业务运维质量问题定位方法,对跨专业的窄带物联网业务端到端分析的“六元四阶”法进行方法整合与研究综述,引用并设计了一套涉及用户终端、无线接入、传输网、数通路由网、核心网、用户侧系统多元协同的窄带物联网全过程的运维模型,通过固化实现一键划界定位和质量差的一键调度,帮助运营商建设窄带物联网业务系统。3、整合已有的理论与数据资源,构建模型,针对现存的行业网络质量管理模式中的处理效率低下、传输内容失真、客户体感极差等严重问题,研究面向行业APN的窄带物联网端到端质量管理机制,建立精细化的窄带物联网业务指标体系,该机制与体系的最大优势为能够实现窄带物联网端到端业务质量全流程多角度的分析,建立一个窄带物联网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平台并进行测试,引用测试结果满足具体要求。4、简单论述面向行业APN的窄带物联网端到端质量管理机制应用的优势,对方案具体应用做出了预测,并对后续建设相关应用体系进行了展望。
二、GSM测试面临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SM测试面临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铁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机动性挑战及关键理论技术 |
2.1 高机动性场景挑战概述 |
2.2 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算法 |
2.2.1 传统信道估计算法 |
2.2.2 基于压缩感知算法 |
2.3 OTFS调制 |
2.3.1 OTFS简介 |
2.3.2 OTFS调制解调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知识的联合上下行信道估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信道模型 |
3.2.2 接收信号模型 |
3.2.3 空间互异性与导频设计 |
3.3 稀疏贝叶斯问题建模 |
3.3.1 动机 |
3.3.2 联合上下行接收信号模型 |
3.3.3 参数先验与问题建模 |
3.4 基于MM算法的迭代优化方案 |
3.4.1 MM算法简介 |
3.4.2 凸替代函数迭代规则 |
3.4.3 角度替代函数优化算法 |
3.5 仿真验证 |
3.5.1 收敛性能 |
3.5.2 联合估计性能 |
3.5.3 与其他算法性能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OTFS调制的联合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时域信道模型 |
4.2.2 OTFS输入输出分析 |
4.2.3 DD域信道稀疏性分析 |
4.3 初始信道估计 |
4.3.1 优化问题建模 |
4.3.2 OTFS导频设计 |
4.3.3 初始信道估计算法 |
4.4 联合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方案 |
4.4.1 基于MP的信道检测算法 |
4.4.2 优化信道估计方案 |
4.5 仿真验证 |
4.5.1 收敛性能 |
4.5.2 联合估计与检测性能 |
4.5.3 不同环境下的性能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通信系统 |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
2.2 SDR设备原理 |
2.3 云计算技术 |
2.3.1 虚拟化 |
2.3.2 云计算安全 |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
3.1 相关研究 |
3.2 算法模型 |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
4.1 相关研究 |
4.2 算法模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
5.1 相关研究 |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
5.3 实验仿真分析 |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
6.1 软件系统设计 |
6.1.1 功能设计 |
6.1.2 界面设计 |
6.1.3 信令模组设计 |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
6.2.1 时钟模块设计 |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
6.2.3 ALC模块设计 |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
6.3.3 实验设备部署 |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
6.3.5 实验安全事项 |
6.3.6 实验环境要求 |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和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系统网络平台背景 |
1.1.2 电磁屏蔽设计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与Node技术 |
1.2.2 频率选择表面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利用平方环结构设计带孔洞双边带频率选择表面 |
1.3.2 基于2.5-D适用于5G通信系统的带孔洞微型频率选择表面 |
1.3.3 适用于毫米波应用的新型宽带频率选择表面 |
1.3.4 构建基于Node的Web服务器 |
1.3.5 设计基于电磁兼容测试系统的数据存储架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带孔洞双边带频率选择表面 |
2.1 技术背景 |
2.1.1 金属腔体 |
2.1.2 频率选择表面 |
2.2 双边带屏蔽超材料设计 |
2.3 屏蔽效能对比 |
2.3.1 对比近似公式结果 |
2.3.2 对比文献中金属腔屏蔽效能结果 |
2.4 参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2.5-D的带孔洞微型频率选择表面 |
3.1 2.5-D频率选择表面研究背景 |
3.2 FSS设计和性能 |
3.3 FSS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毫米波应用的新型宽带频率选择表面 |
4.1 宽带频率选择表面研究背景 |
4.2 FSS设计和性能 |
4.3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兼容测试系统 |
5.1 数据库与数据网络 |
5.1.1 MySQL技术 |
5.1.2 ER图 |
5.1.3 本节小结 |
5.2 基础Web服务 |
5.2.1 Nodejs技术 |
5.2.2 功能模块 |
5.2.3 启动服务模块 |
5.2.4 系统资源管理 |
5.2.5 路由解析 |
5.3 高级Web服务 |
5.3.1 CSS |
5.3.2 jQuery |
5.3.3 Ajax |
5.3.4 高级Web服务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内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宽带射频接收前端模组关键电路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宽带射频接收前端模组概述 |
1.1.2 SOI CMOS工艺特性和优势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射频接收前端模组电路基本原理 |
2.1 射频接收前端模组关键电路介绍 |
2.1.1 低噪声放大器 |
2.1.2 TRX开关 |
2.2 射频接收前端模组电路性能参数 |
2.2.1 低噪声放大器性能参数 |
2.2.2 TRX开关性能参数 |
2.2.3 级联性能分析 |
2.3 射频接收前端模组电路基本结构 |
2.3.1 低噪声放大器基本电路结构 |
2.3.2 TRX开关基本电路结构 |
2.4 射频接收前端模组电路优化技术 |
2.4.1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优化技术 |
2.4.2 TRX开关电路优化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栅电感补偿宽带LNA设计 |
3.1 引言 |
3.2 设计指标 |
3.3 LNA核心电路设计 |
3.4 电路性能分析与优化 |
3.4.1 输入匹配分析 |
3.4.2 电压增益分析 |
3.4.3 噪声系数分析 |
3.4.4 放大管和反馈管尺寸优化 |
3.4.5 栅电感补偿技术优势分析 |
3.4.6 稳定性检查 |
3.5 版图设计与仿真结果 |
3.6 性能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宽带SPDT TRX开关设计 |
4.1 引言 |
4.2 设计指标 |
4.3 SPDT TRX开关核心电路设计 |
4.4 电路性能分析与优化 |
4.4.1 插入损耗和隔离度分析 |
4.4.2 功率容量分析 |
4.4.3 线性度分析 |
4.4.4 堆叠晶体管数目优化 |
4.4.5 开关晶体管单管尺寸优化 |
4.4.6 MOS管体自偏置技术优势分析 |
4.5 版图设计 |
4.6 芯片测试 |
4.7 性能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关键技术及其特征模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多频基站天线 |
1.2.2 特征模理论在移动通信天线中的应用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FSS的双频共口径拓扑 |
2.1 引言 |
2.2 高低频天线单元及传统双频阵列 |
2.2.1 基本性能指标 |
2.2.2 高频辐射单元 |
2.2.3 低频辐射单元 |
2.2.4 传统双频共口径天线 |
2.3 基于FSS的双频共口径拓扑结构 |
2.4 FSS加载低剖面天线设计 |
2.4.1 原理分析 |
2.4.2 应用实例 |
2.5 基于FSS的双频共口径天线阵列 |
2.5.1 双频共口径天线 |
2.5.2 原理样机仿真与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SS的大规模MIMO双频共口径天线 |
3.1 引言 |
3.2 非等宽矩形环FSS |
3.3 分离式围栏结构 |
3.4 螺旋式馈线结构 |
3.4.1 低频天线辐射性能分析 |
3.4.2 螺旋式馈线结构去耦原理 |
3.5 大规模MIMO共口径双频天线实验验证 |
3.5.1 端口特性仿真与测试 |
3.5.2 辐射性能仿真与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效率透波FSS及其在双频共口径阵列中去耦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网格频率选择表面 |
4.2.1 双极化网格频率选择表面设计 |
4.2.2 等效电路分析 |
4.2.3 散射场分析 |
4.3 3G/LTE与5G双频共口径阵列 |
4.3.1 中频干扰抑制 |
4.3.2 高频透射性能 |
4.4 天线阵列带外增益抑制 |
4.5 基于网格频率选择表面的双频共口径天线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结构基站天线特征模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特征模理论 |
5.2.1 电场积分方程 |
5.2.2 理想导体特征模理论 |
5.2.3 子结构特征模理论 |
5.3 FSS加载低剖面天线特征模分析 |
5.3.1 半空间问题阻抗矩阵建立 |
5.3.2 低剖面天线特征模分析 |
5.4 分离式围栏同频去耦特征模分析 |
5.4.1 目标耦合模式特征模理论 |
5.4.2 天线阵列去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铁路枢纽特殊区域GSM-R通信网络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GSM-R应用现状 |
2 工程概况 |
2.1 重庆北站—DK8+035区域GSM-R网络概况 |
2.2 东环线引入重庆北站概况 |
3 重庆北站—DK8+035区域GSM-R网络测试情况及优化方案 |
3.1 测试工具 |
1) TEMS测试手机 |
2) Griffin高速扫频仪 |
3.2 测试结果及原因分析 |
3.3 网络优化方案 |
4 软件仿真 |
5 结束语 |
(7)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公共交通领域无线网络服务现状研究 |
1.2.2 旅客需求服务现状 |
1.2.3 中国铁路科技开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研究 |
2.1 车地通信技术方案 |
2.1.1 基于运营商公网的车地通信 |
2.1.2 基于卫星的车地通信 |
2.1.3 基于超宽带无线局域网(EUHT)的车地通信 |
2.2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2.2.1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指标选取 |
2.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2.1 基于OWA算子主观赋权 |
2.2.2.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 |
2.2.2.3 组合赋权 |
2.2.3 灰色关联评价分析 |
2.2.3.1 指标预处理确定决策矩阵 |
2.2.3.2 计算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3 车地通信方案比选算例分析 |
2.3.1 计算指标权重 |
2.3.2 灰色关联系数确定 |
2.3.2.1 选择参考序列 |
2.3.2.2 计算灰色关联度 |
2.3.2.3 方案比选分析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总体方案研究及系统建设 |
3.1 总体架构 |
3.2 网络架构 |
3.2.1 地面网络架构设计 |
3.2.2 车载局域网架构设计 |
3.3 网络安全防护 |
3.3.1 安全认证 |
3.3.2 安全检测与监控 |
3.4 运营平台建设 |
3.4.1 用户中心 |
3.4.2 内容服务 |
3.4.3 视频服务 |
3.4.4 游戏服务 |
3.4.5 广告管理 |
3.5 一体化综合云管平台 |
3.5.1 云管平台总体设计 |
3.5.2 功能设计及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与优化 |
4.1 公众无线网络服务质量测量分析 |
4.1.1 系统面临挑战 |
4.1.2 服务质量测量场景 |
4.1.3 服务质量分析 |
4.1.3.1 分析方法 |
4.1.3.2 用户行为分析 |
4.1.3.3 网络状态分析 |
4.2 QoE与 QoS指标映射模型分析 |
4.2.1 列车公众无线网络QoE与 QoS指标 |
4.2.1.1 无线网络QoS指标 |
4.2.1.2 无线网络QoE指标 |
4.2.2 QoE与 QoS映射模型 |
4.2.2.1 QoE与 QoS关系 |
4.2.2.2 通用映射模型 |
4.2.2.3 映射模型业务类型 |
4.2.3 系统架构 |
4.2.4 系统问题分析 |
4.2.4.1 开网业务的开网成功率问题 |
4.2.4.2 网页浏览延质差问题 |
4.2.4.3 即时通信的业务连接建立成功率问题 |
4.2.5 性能评估 |
4.3 高铁CDN流媒体智能调度算法研究 |
4.3.1 技术架构 |
4.3.2 缓存策略分析 |
4.3.3 算法设计 |
4.3.4 流媒体算法仿真结果 |
4.4 基于列车位置信息的接收波束成形技术对LTE下行信道的影响研究 |
4.4.1 模型建立 |
4.4.2 信道建模 |
4.4.3 试验模拟结果 |
4.5 本章小节 |
5 基于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的智慧出行服务研究及实现 |
5.1 基础行程服务 |
5.1.1 售票服务 |
5.1.2 共享出行业务 |
5.1.4 特色车厢服务 |
5.1.5 广告 |
5.2 ToB业务 |
5.2.1 站车商业 |
5.2.2 站车广告管理平台 |
5.3 创新业务 |
5.3.1 高铁智屏 |
5.3.2 国铁商学院 |
5.4 本章小结 |
6 融合5G技术的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升级优化研究 |
6.1 融合场景分析 |
6.1.1 动车组公众无线网络现状分析 |
6.1.2 5G在垂直领域成熟应用 |
6.2 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
6.2.1 旅客追求高质量通信服务体验需求 |
6.2.2 铁路运营方提升运输生产组织效率需求 |
6.2.3 电信运营商需求 |
6.3 电磁干扰影响分析 |
6.3.1 环境分析 |
6.3.2 干扰分析 |
6.3.3 结论及建议 |
6.4 5G上车方案设计 |
6.4.1 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 |
6.4.2 融合架构设计 |
6.4.3 逻辑架构 |
6.4.4 网络架构 |
6.4.5 系统功能 |
6.4.6 系统建设内容 |
6.5 关键技术 |
6.5.1 本地分流技术 |
6.5.2 高速回传技术 |
6.5.3 时钟同步 |
6.5.4 5G语音回落4G(EPS Fallback) |
6.5.5 5G网络QoS机制 |
6.5.6 隧道技术 |
6.5.7 切片技术 |
6.6 融合5G技术的公众无线网络经营思路 |
6.6.1 业务架构 |
6.6.2 商业模式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5G在我国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高铁通信系统 |
1.1 概述 |
1.2 业务需求分析 |
1.3 应用场景分析 |
1.4 发展现状 |
1.4.1 国外发展现状 |
1.4.2 国内发展现状 |
2 5G系统 |
3 基于5G的高铁通信技术 |
3.1 大规模天线技术 |
3.1.1 信道测量与反馈 |
3.1.2 MIMO算法 |
3.1.3 天线设计 |
3.2 全双工技术 |
3.3 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 |
4 结语 |
(9)900MHz频段LTE-FDD系统部署对GSM-R系统影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测试对象 |
2.1 测试环境 |
2.2 测试对象 |
2.3 测试指标选取 |
3 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 |
3.1 语音业务测试数据 |
3.2 列车控制类数据业务测试数据 |
3.3 分组域业务测试数据 |
3.4 测试结果分析 |
4 结论 |
(10)面向行业APN的窄带物联网端到端质量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
1.2 窄带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
1.3 窄带物联网架构及用户感知面临的问题 |
1.3.1 窄带物联网架构 |
1.3.2 窄带物联网端到端构建 |
1.3.3 窄带物联网用户感知面临的问题 |
1.4 项目实现量化目标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6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NB-IoT原理 |
2.2 NB-IoT业务概述 |
2.2.1 数据业务 |
2.2.2 短信业务 |
2.2.3 查询业务 |
2.2.4 用户鉴权业务 |
2.3 NB-IoT业务部署策略 |
2.4 NB-IoT低功耗技术 |
2.4.1 低功耗技术 |
2.4.2 低功耗模式配置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B-IoT端到端业务运维质量问题定位方法研究 |
3.1 NB-IoT运维问题 |
3.2 NB-IoT运维定位系统整体架构 |
3.3 NB-IoT全流程指标体系 |
3.4 NB-IoT运维质量定位方法 |
3.4.1 窄带物联网的端到端定界方法 |
3.4.2 网络接入成功率定界方法 |
3.4.3 网络接入时延定界法 |
3.4.4 网络切换成功率定界法 |
3.4.5 业务接入成功率定界法 |
3.4.6 业务接入时延定界法 |
3.4.7 业务传输速率定界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行业APN的NB-IoT端到端管理机制研究与实现 |
4.1 整体解决方案 |
4.2 端到端优化分析 |
4.3 关键技术方案应用与实现 |
4.3.1 信令分析 |
4.3.2 质差自动定界 |
4.3.3 仿真拨测分析 |
4.3.4 多元识别技术 |
4.4 方案实现的细节保障 |
4.5 方案测试情况与应用范例模拟 |
4.6 方案测试效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GSM测试面临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铁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技术研究[D]. 郑凯航.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3]基于高并发网络场景和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兼容测试与设计[D]. 孙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宽带射频接收前端模组关键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 时家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5G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关键技术及其特征模分析方法研究[D]. 朱余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铁路枢纽特殊区域GSM-R通信网络优化方案研究[J]. 赵晟,陈苏. 信息化研究, 2021(02)
- [7]中国铁路高速列车公众无线网络系统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D]. 王忠峰.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8]5G在我国高速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 赵晓宇,刘基全,张宇,孙文哲,刘雅晴. 电声技术, 2021(02)
- [9]900MHz频段LTE-FDD系统部署对GSM-R系统影响实验研究[J]. 孟景辉,赵波,杨树忠,林思雨. 铁道标准设计, 2021(09)
- [10]面向行业APN的窄带物联网端到端质量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 蒋念师.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