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离子体冕区电子密度陡变和凹陷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耀远[1](2021)在《光学集体汤姆逊散射诊断方法发展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辐射流体力学模拟结果与实验观测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这表明尚有重要的物理过程没有被现有的辐射流体模型包括,导致目前仍未能按照预期实现聚变点火。物理建模的高准确性对等离子体参数的诊断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针对冕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需求,提出了优化光学集体汤姆逊散射(Thomson scattering)诊断精度的新方法,开展了验证性实验;并用新型汤姆逊散射诊断方法,对非均匀等离子体中的输运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本论文在Thomson散射诊断方法和理论方面的成果有:1)提出多角度Thomson散射诊断方法,蒙特卡罗模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显着提升等离子体参数诊断精度;2)在数据处理方法方面,引入最小二乘法拟合和不确定度分析,可以系统性地分析诊断方法的特性,从而针对性地优化实验设计;3)从理论上阐明了热力系数与广义电子-离子漂移速度的关系,并首次提出利用Thomson散射离子声共振峰不对称性诊断热力系数。为了验证多角度Thomson散射诊断方法,我们在焦耳级激光装置上开展了实验,除了同时测量两个角度的时间演化离子声波特征谱,还布置了全息干涉诊断和单角度电子特征谱用以诊断电子密度,从实验上证实了双角度离子声波特征谱可以诊断电子密度,相比单角度离子声波特征谱诊断,新方法的电子密度诊断精度从原来高于100%提高到~30%。我们在十万焦耳级激光装置神光-180 kJ上开展了三支路Thomson诊断,尽管受参数限制导致双角度Thomson散射诊断未能给出有效的电子密度,但是电子温度的诊断精度提高到~10%。实验研究表明双角度Thomson散射诊断在无量纲散射参数α=(kλDe)-1位于1~2之间时适用。我们发现Thomson散射离子声波特征谱的不对称性与电子的热力系数密切相关,这为利用汤姆逊散射研究温度梯度驱动的电子输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我们结合辐射流体模拟和Fokker-Planck模拟,给出了不同空间位置热力系数的演化,当存在非局域效应时,热力系数显着偏离局域理论的结果。通过分析焦耳级Thomson散射实验结果,我们首次给出了热力系数的实验演化情况,尽管细节与模拟结果不同,但趋势大体接近。
刘钊[2](2019)在《皮秒激光驱动γ射线福射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超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共振吸收、真空加热、有质动力加热等方式,会将电子加速到相对论能量,进而相对论电子通过软致辐射等产生大量伽马(γ)射线。因为γ射线对人体、仪器的危害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现阶段的研究集中在γ射线源的特性测量和优化研究,包括减小γ射线发散角,提高高能段(近MeV)γ射线辐射强度,以及探索Y射线辐射的产生新机制等。由于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低密度区域和近临界密度区域,尤其在近临界密度区能量转换效率较高。如在ps主激光到达靶面前产生大尺度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则可以改变ps激光与等离子体的能量转换效率,有可能提高电子的温度,增多高能电子数目,进而使高能段γ射线辐射增强。此外,在以往的激光驱动γ射线辐射特性研究中,人们大多关注于厚靶,.因为通常认为γ射线主要是通过轫致辐射产生的,而厚靶的初致效应更强。但是,大量的超强激光实验中广泛使用薄靶,薄靶与厚靶的情形可能完全不同,薄靶的靶背存在很强的鞘场,这种不同对于γ射线辐射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影响,也是需要关注的。基于神光Ⅱ升级拍瓦激光装置,本文首先研究了纳秒/皮秒双束激光联合驱动双层靶的γ射线辐射特征。利用纳秒束激光与CH薄膜靶相互作用,产生大尺度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然后将皮秒束激光作用在该等离子体上,产生高能电子,高能电子穿过2 nun厚的Au靶,通过初致辐射产生γ射线。实验测量了不同方向的γ射线辐射能谱和靶室外的γ射线辐射剂量分布。发现了射线辐射集中在激光前冲方向,具有较小的发散角,而且在该方向上高能段的γ射线辐射较强。说明双层靶的设计,可以提高皮秒束激光与等离子体的能量耦合效率,提高电子温度,增加高能电子数目,有利于高能段γ射线在皮秒束激光的前冲方向集中。另外,实验在靶室外距离靶点1.25 m处测到的50 keV以上γ射线的单发次最大剂量为277 μy,结果对γ射线辐射的防护和应用具有参考价值。基于神光Ⅱ升级拍瓦激光装置,本文继续测量了薄靶的γ射线辐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高Z、中Z、低Z三种不同材料的薄靶的γ射线辐射,得到了不同方向的γ射线辐射能谱。结果发现,对于薄靶,靶背不同方向的γ射线辐射能谱相似。对于高Z、中Z、低Z三种不同材料的薄靶,同方向的γ射线辐射能谱也相当接近,这与轫致辐射的预测不同。本文认为,靶背存在强的鞘场,可能造成电子运动的偏折,使不同方向的γ射线辐射能谱相近。而且靶背鞘场的存在可能加强γ射线辐射,使不同材料靶的γ射线辐射趋近。不同材料的靶产生的靶背鞘场强度可能不同,那么对γ射线辐射的产生影响程度也会不同。因此本文利用PIC模拟比较了不同材料靶背所产生的鞘场分布。发现相同驱动条件下,低Z靶的靶背鞘场要更强一些。实验过程中测量了靶室外γ射线辐射剂量,但是无法区分在相同方向上,由激光与靶相互作用产生的Y射线辐射和逃逸电子与周围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轫致辐射分别占多大的比例,因此本文最后设计了电子-γ射线一体式谱仪,可以同时测量电子能谱与γ射线辐射能谱,再结合MC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γ射线辐射的来源比例,进而为激光装置的防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综上,通过产生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提高了近MeVγ射线辐射强度,减小了γ射线辐射发散角;通过测量薄靶γ射线辐射特征,发现了与厚靶轫致辐射不同的特点。研究结果对于靶室、靶场的防护设计和激光驱动γ射线源的进一步优化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陈志鹏[3](2010)在《碰撞条件下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性质和反常趋肤效应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制了一种由多个碰撞条件下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而形成的高密度,大面积均匀等离子体源。碰撞条件下的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具有等离子体密度高的特性,但同时碰撞也限制了等离子体的扩散,破坏了其密度的均匀性。另一方面,碰撞条件下多个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之间是独立的,而且多个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之间会产生线性和非线性增强效应。因此我们将多个尺寸小巧的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进行组合,来弥补碰撞条件下的密度不均匀性的缺点,研制出了的等离子体密度高达1018~1019m-3,面积为直径14cm,并可进一步扩展的等离子体源。本文研究了不同放电参数下,多个碰撞条件下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之间的非线性增强效应,并给出理论模型。非线性增强效应是指多个放电线圈同时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大于各个放电线圈单独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之线性和。实验表明,多个放电线圈之间的非线性增强效应与等离子体密度和放电线圈的个数密切相关,与放电线圈的位型也有关系,而对中性粒子的密度不敏感,同时电子温度在多个线圈同时放电时基本保持不变。在双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实验中,非线性增强效应随单个放电线圈在中心处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呈非单调变化,当密度达到某一恰当值时,密度比率可以高达2;而在四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实验中,非线性增强效应在本文实验参数范围内随单个放电线圈在中心处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呈单调变化,在密度最小时密度比率可以高达4。考虑多步电离而建立起来的包含线性损失的非线性多步电离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实验中出现的非线性增强效应。这表明在碰撞条件下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存在多步电离的非线性效应,这种效应使得多个放电线圈同时放电时出现非线性叠加增强现象。本文首次发现了碰撞条件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输的反常趋肤效应。而反常趋肤效应和随机加热一直被认为是近似无碰撞射频等离子体中特有的现象。在本文的这部分工作中,首先详细介绍二维浸入式磁探针测量电磁场的技术问题,接着采用浸入式二维磁探针测量放电线圈周围的电磁场和传导电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反常趋肤效应不仅仅在近无碰撞等离子体中存在,还同样存在于碰撞等离子体中。并且由于碰撞自由程和经典趋肤深度远远小于等离子体尺寸,第二电流层出现在等离子体主体区,而不是近似无碰撞环境下等离子体实验中的真空室壁附近。根据本文的实验环境,建立了一个用于描述碰撞等离子体中的反常趋肤效应的粘滞流体模型,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一致。本文在对碰撞条件下多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性质的进行研究的同时,还提出了两种针对碰撞条件下等离子体的诊断方法。其中一种是针对本文实验环境而引入的“带悬浮极的单探针”。在这部分中,首先介绍了静电单探针在诊断等离子体方面的应用和计算电子能量概率分布函数的方法,重点通过探针测量回路模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探针曲线和电子能量概率分布函数测量的干扰。提出在碰撞条件下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单探针诊断主要遇到的问题是真空室壁处的等离子体鞘层电阻不可忽略,并以此改良了普通单探针结构,加入悬浮极组成“带悬浮极的单探针”以克服该问题,实验和模型结果都表明其效果显着。除了静电探针诊断外,本文还利用电子和中性粒子弹性碰撞而发射出的连续光谱对等离子体进行了诊断。通过对连续谱辐射模型的简化,使得连续谱诊断方法变得易于操作并且可以独立测量碰撞条件下的电子温度和等离子体密度。实验中运用该方法对中等气压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在不同放电参数(放电气压、放电功率)下的电子温度及密度进行了诊断,并将所得的结果与第二章中静电双探针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连续谱能够对中等气压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的电子温度进行很好的诊断,其结果与双探针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本文还以能量传递为主线,逐步地总结和讨论了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的电磁波与等离子体之间的能量耦合、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消耗、等离子体的扩散和输运等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个常用的理论模型。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繁琐,故以附录形式给出。本论文工作部分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s.10675121,10705028 and1060502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No.2008CB717800)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No.20096B107000)。
章辉煌,林尊琪,王笑琴,余文炎[4](1991)在《等离子体冕区电子密度陡变和凹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等离子体二维流体方程出发,假定在柱对称电子密度分布的等离子体中,在激光辐射场的区域内,径向电子热压与径向有质动力在稳态情况下平衡,推导出了由有质动力引起的临界密度面附近轴向电子密度轮廓陡变和有场区径向电子密度凹陷结构的解析结果,此结果与266.0nm紫外激光探针所测到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章辉煌,林尊琪,谷忠民,张燕珍,王书泽,牟俊杰,庄亦飞,余文炎[5](1989)在《激光等离子体2660紫外探针及干涉系统》文中指出成功地在六路高功率Nd玻璃激光装置上建立了2660紫外激光探针和适合紫外波段的Normaski干涉仪,首次将可见波长的连续激光应用于紫外干涉仪中靶成像调整和光路准直。利用该紫外光干涉仪,在铜柱状靶(φ500μm)上测量了厚等离子体中高达0.6n。的电子密度。
章辉煌,林尊琪,谷忠民,何兴法,戴美兰,庄亦飞,余文炎[6](1989)在《用266.0nm紫外激光探针研究等离子体冕区电子密度结构》文中认为用266.0nm紫外激光探针测量了柱状铜靶(Φ500μm和Φ140μm)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发现了径向密度凹陷和凸起结构,观察到了轴向和偏轴向密度轮廓陡变随时间的发展过程,并用简单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
二、等离子体冕区电子密度陡变和凹陷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等离子体冕区电子密度陡变和凹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光学集体汤姆逊散射诊断方法发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惯性约束聚变研究 |
1.2.1 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概述 |
1.2.2 物理建模的准确性问题 |
1.2.3 参量不稳定性的参数敏感性问题 |
1.3 冕区等离子体状态参数诊断概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Thomson散射诊断研究综述 |
2.1 Thomson散射基础理论 |
2.1.1 Thomson散射谱的一般形式 |
2.1.2 麦氏分布下的Thomson散射谱 |
2.1.3 离子声波特征 |
2.1.4 电子等离子体波特征 |
2.1.5 电子-离子漂移速度 |
2.1.6 等离子体相关函数 |
2.2 Thomson散射诊断方法综述 |
2.2.1 Thomson理论发展简述 |
2.2.2 Thomson散射探针光的发展 |
2.2.3 单角度Thomson散射离子声波特征谱诊断的发展 |
2.2.4 单角度Thomson散射电子和离子特征谱联合诊断的发展 |
2.2.5 多波数Thomson散射诊断的发展 |
2.3 Thomson散射诊断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
2.3.1 多组分等离子体状态诊断 |
2.3.2 等离子体波的诊断 |
2.3.3 热输运过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homson散射诊断新型排布和理论发展 |
3.1 Thomson散射的新型诊断排布 |
3.1.1 Thomson散射诊断技术发展思路 |
3.1.2 多角度Thomson散射谱特征 |
3.1.3 多角度Thomson散射诊断方法 |
3.2 Thomson散射诊断的统计学分析 |
3.2.1 散射谱的最小二乘拟合 |
3.2.2 参数诊断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
3.2.3 多角度Thomson散射诊断方法的特性 |
3.2.4 梯度的影响 |
3.3 Thomson散射与热力系数研究 |
3.3.1 等离子体输运与热力系数 |
3.3.2 Thomson散射与热力系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角度Thomson散射实验 |
4.1 焦耳级激光装置Thomson散射实验设计 |
4.1.1 平面靶Thomson散射谱评估 |
4.1.2 Thomson散射谱测量的光学设计 |
4.2 焦耳级激光装置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1 焦耳级激光Thomson诊断实验开展情况 |
4.2.2 焦耳级激光装置实验诊断结果 |
4.2.3 多角度Thomson散射谱解谱方式及误差评估 |
4.2.4 等离子体参数诊断结果对比 |
4.3 十万焦耳激光装置Thomson散射实验 |
4.3.1 十万焦耳激光装置概况及实验安排 |
4.3.2 三支路实验诊断结果 |
4.3.3 充气腔靶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力系数模拟和实验 |
5.1 热力系数研究价值 |
5.2 热力系数的数值模拟 |
5.2.1 FLASH流体模拟 |
5.2.2 Fokker-Planck 模拟 |
5.2.3 非局域效应与热力系数 |
5.3 热力系数的实验诊断 |
5.3.1 双角度Thomson散射离子声波特征谱诊断 |
5.3.2 Thomson散射离子和电子特征谱诊断 |
5.3.3 热力系数诊断误差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皮秒激光驱动γ射线福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γ射线的性质 |
1.1.2 γ射线的应用 |
1.2 激光驱动γ射线源 |
1.2.1 高能电子的产生 |
1.2.2 γ射线的产生 |
1.3 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γ射线诊断方法 |
2.1 “神光”驱动器升级装置高能拍瓦激光系统 |
2.2 γ射线诊断方法 |
2.2.1 滤片堆栈谱仪 |
2.2.2 热释光探测器(TLD) |
第三章 纳秒/皮秒联合驱动双层靶γ射线辐射特征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实验结果 |
3.3 分析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薄靶γ射线辐射特征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2 薄靶γ射线基本辐射特征 |
4.3 原子序数对薄靶γ射线辐射的影响 |
4.4 模拟与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电子-γ射线一体式谱仪的设计 |
5.1 电子-γ射线一体式谱仪的机械参数 |
5.2 电子信号的处理 |
5.2.1 IP关于电子信号的衰退 |
5.2.2 IP关于电子信号的灵敏度 |
5.2.3 电子能谱的处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碰撞条件下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性质和反常趋肤效应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及其应用 |
1.1.2 其他几种主要等离子体产生方式 |
1.1.3 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的改良 |
1.1.4 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的物理前沿 |
1.1.5 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的诊断方法 |
1.2 研究内容 |
1.2.1 碰撞条件下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装置 |
1.2.2 碰撞条件下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实验 |
1.2.3 碰撞条件下反常趋肤效应实验 |
1.2.4 碰撞条件下的静电单探针诊断和连续光谱诊断 |
1.2.5 碰撞条件下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基础理论 |
第二章 碰撞条件下单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性质 |
2.1 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实验装置 |
2.1.1 真空放电室 |
2.1.2 射频电源与射频天线 |
2.1.3 等离子体诊断方法 |
2.2 放电线圈附近的电磁场分布 |
2.2.1 角向感应电场 |
2.2.2 等离子体吸收功率密度 |
2.3 等离子体密度和电子温度分布 |
2.3.1 源区与扩散区 |
2.3.2 碰撞条件下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的独立性 |
2.3.3 不同功率下的分布变化 |
2.3.4 不同气压下的分布变化 |
2.3.5 等离子体密度分布特征长度 |
2.4 单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模型 |
2.4.1 损失与产生 |
2.4.2 扩散区的线性损失—扩散模型 |
2.4.3 源区的线性扩散模型 |
2.4.4 模型小结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碰撞条件下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性质 |
3.1 实验安排 |
3.2 多凹腔型射频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的密度分布 |
3.2.1 两线圈连线上的密度分布 |
3.2.2 两线圈连线的垂直线上的密度分布 |
3.2.3 四线圈中垂面上的密度分布 |
3.2.4 实验小结 |
3.3 非线性叠加效应 |
3.3.1 双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叠加效应 |
3.3.2 四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叠加效应 |
3.3.3 实验小结 |
3.4 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模型 |
3.4.1 线性模型 |
3.4.2 非线性模型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碰撞条件下的反常趋肤效应 |
4.1 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电磁场的磁探针诊断 |
4.1.1 磁探针结构和测量步骤 |
4.1.2 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 |
4.1.3 幅度和相位的读取 |
4.1.4 校准和误差传导过程 |
4.1.5 磁探针诊断小结 |
4.2 趋肤和反常趋肤现象 |
4.2.1 轴向磁场分布 |
4.2.2 角向电场分布 |
4.2.3 角向传导电流分布 |
4.2.4 等离子体吸收功率密度分布 |
4.2.5 与其它实验对比 |
4.3 不同放电参数下的反常趋肤现象 |
4.3.1 不同功率下的反常趋肤效应 |
4.3.2 不同气压下的反常趋肤效应 |
4.3.3 实验小结 |
4.4 粘滞流体模型 |
4.4.1 基本模型 |
4.4.2 冷等离子体近似 |
4.4.3 反常趋肤效应 |
4.4.4 模型与实验的对比 |
4.4.5 模型小结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碰撞等离子体中的静电单探针诊断和连续光谱诊断 |
5.1 碰撞条件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能量分布测量 |
5.1.1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 |
5.1.2 单探针探针曲线及计算电子能量分布 |
5.1.3 EEDF测量中的探针曲线的数值滤波 |
5.1.4 单探针测量回路 |
5.1.5 EEDF测量中的问题及现象 |
5.1.6 适用于碰撞条件下的带悬浮极的单探针 |
5.1.7 静电单探针诊断方法小结 |
5.2 碰撞条件下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的连续谱诊断 |
5.2.1 基本模型 |
5.2.2 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 |
5.2.3 测量结果及分析 |
5.2.4 连续谱诊断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碰撞条件下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实验 |
6.2 碰撞条件下反常趋肤效应实验 |
6.3 碰撞条件下的静电单探针诊断和连续光谱诊断 |
6.4 碰撞条件下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基础理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碰撞条件下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基础理论 |
7.1 电磁波与等离子体的能量耦合 |
7.1.1 欧姆加热和趋肤效应 |
7.1.2 反常趋肤效应 |
7.2 等离子体的产生和消耗 |
7.2.1 等离子体的产生 |
7.2.2 等离子体的消耗 |
7.3 等离子体的扩散和运输 |
7.3.1 单粒子扩散 |
7.3.2 双极扩散 |
7.3.3 变碰撞频率扩散 |
7.4 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模型 |
7.4.1 电路模型 |
7.4.2 线性扩散模型 |
7.4.3 多步电离模型 |
7.5 本章总结 |
Ar电子与中性粒子的弹性碰撞截面 |
Ar电子与中性粒子的电离碰撞截面 |
Ar电子与中性粒子的各种激发碰撞截面和总激发碰撞截面 |
Ar中的各种反应速率常数的阿累尼乌斯近似表达式 |
传输线原理 |
8.1 传输线的电路模型及参数 |
8.1.1 传输线上的电波传播 |
8.1.2 无损传输线 |
8.2 有载的无损传输线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等离子体冕区电子密度陡变和凹陷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学集体汤姆逊散射诊断方法发展及应用[D]. 刘耀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皮秒激光驱动γ射线福射特性研究[D]. 刘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9(01)
- [3]碰撞条件下多凹腔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组合性质和反常趋肤效应的实验研究[D]. 陈志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7)
- [4]等离子体冕区电子密度陡变和凹陷的研究[J]. 章辉煌,林尊琪,王笑琴,余文炎. 中国激光, 1991(01)
- [5]激光等离子体2660紫外探针及干涉系统[J]. 章辉煌,林尊琪,谷忠民,张燕珍,王书泽,牟俊杰,庄亦飞,余文炎. 强激光与粒子束, 1989(02)
- [6]用266.0nm紫外激光探针研究等离子体冕区电子密度结构[J]. 章辉煌,林尊琪,谷忠民,何兴法,戴美兰,庄亦飞,余文炎. 中国激光, 198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