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进我退”和“敌进我进”

“敌进我退”和“敌进我进”

一、“敌进我退”与“敌进我进”(论文文献综述)

刘会亮[1](2011)在《“敌进我进”的最早提出者考辩》文中指出"敌进我进"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游击战争中曾被广泛运用,并大显神威。一般认为,这一思想由刘伯承在抗日战争时期最早提出的。笔者经考证,认为"敌进我进"最早的提出者是粟裕。

刘会亮[2](2011)在《粟裕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粟裕是共和国第一大将,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研究粟裕军事思想的论文论着很多,作者试图对粟裕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作初步的探索。粟裕从事游击战争的历史长达18年,经历非常丰富,进行过山地游击战、平原水网游击战、海上游击战等多种类型,其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全面、系统、深刻。论文首先考察了粟裕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将其分为酝酿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给出了划分阶段的标准和理由,列举出各阶段战略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重大战例和功绩;接着定义了粟裕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概念,指出粟裕是最早认识到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意义的军事统帅之一,探析粟略游击战争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游击根据地建设的思想,关于游击武装力量建设的思想,关于游击战与运动战相互转化的思想。接下去论文分析了粟略游击战争战术思想:粟裕对游击战争基本原则的六点重要认识,对游击战争作战、行军、宿营等一系列军事行动要领的认识,粟裕最早提出和实践了“敌进我进”的反“围剿”游击战术,独创了游击基本区争夺战术,独创了平原水网游击战术。最后,论文论述了粟裕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鲜明特色及其历史地位,指出粟裕是毛泽东游击战略战术军事思想的主要创造者之一。

樊少华[3](2014)在《“敌进我进”与“敌进我退”》文中认为"敌进我进"与"敌进我退"是对矛盾统一体,二者虽有区别但在精神实质上却是一致的。具体来讲:二者在涵义和实施条件上不同,但都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都为了在战场上赢得主动,都为了保卫根据地,都属积极防御,都需要民众的帮助,都坚持了"有利决战"的原则。

乔有露[4](2018)在《“敌进我进”方针在华北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华北成为中日双方博弈的重要地带。1941至1943年,日军在华北采取了"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作为实现其"总力战"方针的作战,导致华北敌后战场陷入了极端困难境地。为扭转不利局面、争取对敌斗争主动权,中共中央根据各根据地对敌斗争的新经验,明确提出"敌进我进"方针。随即各抗日根据地创造出多种形式贯彻"敌进我进",并收到明显效果。"敌进我进"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严重困难时期指导敌后抗日军民对敌斗争的方针,对帮助敌后抗日军民摆脱极端困难提供了战略支撑,进而改变战争的格局,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创造。

李金晖[5](2019)在《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对日伪军工作研究》文中提出瓦解敌军是八路军政治工作三大基本原则之一,以敌伪军工作为代表的中共政治工作对中共能够在敌后坚持抵抗,进而打赢抗日战争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敌强我弱的战略总态势下,单纯依靠军事斗争已不能达到中共在敌后保存发展自身,坚持抗战的目的。重视敌工战线的配合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到了冀鲁豫根据地最困难时期,根据地形势异常严峻,为挽救危局,中共适时地转变思想和斗争策略,全力以赴进行以敌伪军工作为代表的政治工作,将敌伪军工作提升到最重要的高度,派出武装小部队深入敌后,将斗争引向敌占区,以一种外线配合的方式帮助根据地转危为安。同时,在中共的主导下,将华北抗战从单一的军事对抗转向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博弈,将斗争局面由危急被动的“敌进我退”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敌进我进”,中共扬长避短,完成了这种优劣之势、攻守之间的转换。出色的敌伪军工作帮助中共在华北敌后异常顽强坚韧地坚持抗战并一步步发展壮大。本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中共冀鲁豫根据地敌伪军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整体的梳理,从1940年到1941年敌伪军工作的初创到1942年根据地困难时期敌伪军工作的展开再到1943年以后直到抗战胜利,斗争形势好转下敌伪军工作的大发展。第二章着重叙述了根据地的抗敌宣传工作,宣传是敌伪军工作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宣传机构的建立,干部人员的培养是进行敌伪工作的前提。无所不至,包罗万象的宣传,有助于激发民众的抗日斗志,动员民众参加抗战。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根据地对日军的争取瓦解工作,中共逐渐转变思想,认识到争取瓦解日军的重大意义,通过书写标语口号、在特殊节日递送传单、散发宣传品,火线上喊话和向据点打电话等方式对日军展开猛烈宣传战,启发日军反战厌战情绪,瓦解日军战斗意志。并取得了某些日军官兵经中共争取联络主动投奔根据地的巨大效果。第四章主要展现的是根据地怎样对伪军进行争取掌握。以根据地对伪军工作的整体与其对两个伪军大队个案解剖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共与伪军建立“关系”相对容易,而要长时间地维系这种关系和更深一步地掌握该伪军则要复杂和曲折的多,与此同时,中共还要应对日军对“与我关系密切之伪军”整军肃内的威胁和与国民党对“伪军”这一力量进行争夺。以期回答中共是如何一步步争取掌握伪军的?这一重要问题。结语部分,主要论及了个人对抗战时期中共敌伪军工作的认识和重大意义。总之,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的敌伪军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效果显着的重要政治工作,对这一工作进行深入地梳理分析,能够加深对中共在华北敌后坚持抗战的理解和感受抗战胜利背后的来之不易。

张敏卿[6](2007)在《粟裕对毛泽东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文中指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粟裕将军提出了以“积极进攻”和“敌进我进”为代表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把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创立的我军游击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粟裕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创立的游击战争的战略和战术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雪音[7](2018)在《敌进我进!——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传奇(下)》文中认为敌进我进敌胆寒——1942年"敌进我进"战略和两次热南战役"敌进我进敌胆寒",此句是指冀东抗战史上我军着名的"敌进我进"战略方针。同时介绍一下和"敌进我进"战略密切相关的我军两次热南战役。它们分别是热南战役和热南反集家战役。(1942年6月)27日,中共冀东地委举行第一次扩大会议。在会议总结中强调指出:今后,夺回被"蚕食"地区,巩固原有阵地,开展新游击区,突破敌之封锁包围,成为我冀东党目前的中心

田苏[8](1995)在《邓小平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设》文中认为邓小平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设田苏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一直工作和战斗在晋冀鲁豫边区,这是他思想理论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党的政策和策略,围绕对敌斗争这条主线,在根据地政权建军设、经济建设等诸方面发表了一系列富...

赵国忠[9](1999)在《刘伯承首创敌后武工队》文中认为刘伯承首创敌后武工队赵国忠1940年,日寇中国派遣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欲以“囚笼政策”的“扫荡”、“蚕食”和“封锁”这三大套路来对付华北抗日军民,并一度把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分割得支离破碎,使我根据地军民处境极为险恶。在残酷的斗争中,转战晋冀鲁...

晓徐[10](1993)在《“敌进我退”与“敌进我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位日本着名的军事评论家曹这样评论毛泽东的用兵方法:"自古以来,‘优胜劣败’是兵家不变的常理,但毛泽东恰恰是以劣对优、或以弱对强时,把‘优胜劣败’的规律彻底推翻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总结和创造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是其中杰出一例。这个战术原则成功地解决了在敌强我弱条件下,

二、“敌进我退”与“敌进我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敌进我退”与“敌进我进”(论文提纲范文)

(2)粟裕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粟裕游击战略战术思想的发展阶段
    1.1 粟裕游击战略战术思想的孕育阶段
        1.1.1 南昌起义后,开始认识到游击战争的重要性
        1.1.2 在井冈山和中央根据地,积累了游击战战略战术的一些经验
        1.1.3 北上抗日先遣时,最先认识到必须实现“两个战略转变”
    1.2 粟裕游击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阶段
        1.2.1 牛刀小试,开创浙南游击根据地时的战略战术
        1.2.2 宝剑发硎坚持和巩固浙南游击根据地时的战略战术
    1.3 粟裕游击战略战术思想的成熟阶段
        1.3.1 抗日先遣、开辟苏北,带兵越来越多,战役越打越大
        1.3.2 经营苏中、保卫盐城,游击战略战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1.3.3 反攻车轿,巧夺天目,率先由分散游击转向大兵团作战
第2章 粟裕的游击战争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2.1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2.1.1 战略与战术的概念及其关系
        2.1.2 “游击战争”与“游击战”的概念辨析
        2.1.3 “粟裕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概念辨析
    2.2 关于游击战争的战略意义
        2.2.1 粟裕对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方针形成的贡献
        2.2.2 粟裕对抗日游击战争战略意义的认识
    2.3 关于游击根据地建设
        2.3.1 根据地建设与武装斗争
        2.3.2 根据地建设与政策
        2.3.3 根据地建设与游击基点
    2.4 游击武装力量的组织与指挥
        2.4.1 实施“主力地方武装化”
        2.4.2 首倡“党的一元化领导”
    2.5 关于运动战与游击战的相互转化
        2.5.1 游击战与运动战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5.2 游击战与运动战相互转化的应对措施
第3章 粟裕的游击战争战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扩充游击战争的战术原则,完善游击战行动的要领
        3.1.1 关于游击战争的六条战术原则
        3.1.2 关于游击战争作战、行军、宿营等军事行动的要领
    3.2 最先提出和实践“敌进我进”的反“围剿”游击战术
        3.2.1 “敌进我进”军事思想的由来
        3.2.2 粟裕是“敌进我进”方针的最早实践者
        3.2.3 粟裕是“敌进我进”概念的最早提出者
        3.2.4 粟裕“敌进我进”军事思想的内涵
        3.2.5 粟裕在“敌进我进”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问题
    3.3 独创“根据地基本区争夺战术”
        3.3.1 根据地基本区的概念
        3.3.2 根据地基本区争夺的必要性
        3.3.3 根据地基本区如何划分和布局
        3.3.4 根据地基本区争夺战的重要意义
    3.4 独创平原水网根据地的游击战术
        3.4.1 平原水网根据地的独特性
        3.4.2 关于平原水网地区的游击战术
        3.4.3 粟裕独创平原水网游击战术的意义
第4章 粟裕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特色和地位
    4.1 粟裕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特色
        4.1.1 战略上的预见性
        4.1.2 战术上的实用性
        4.1.3 理论上的系统性
    4.2 粟裕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硕阶段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3)“敌进我进”与“敌进我退”(论文提纲范文)

一、“敌进我进”与“敌进我退”的不同点
    1. 二者的涵义不同。
    2. 二者依据的情况不同。
二、“敌进我进”与“敌进我退”的相同点
    1. 都是为了保存自己, 消灭敌人。
    2. 都为了在战场上赢得主动。
    3. 都是为了保卫根据地。
    4. 都属积极防御。
    5. 都需要民众的帮助。
    6. 都坚持了“有利决战”的原则。

(4)“敌进我进”方针在华北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严重困难阶段华北敌后战场斗争形势
二、“敌进我进”对敌斗争指导方针相关概念
三、“敌进我进”对敌斗争指导方针的形成
四、多种形式的“敌进我进”在各战略区展开, 指导军民克敌制胜
    (一)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提出“向敌后之敌后进军”, 反敌“蚕食”蔓延。
    (二) 晋冀鲁豫边区军民率先采用“敌进我进”, 力克“扫荡”之敌。
    (三) 晋绥抗日根据地开展“把敌人挤出去”, 拔除敌人据点。
    (四) 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运用“翻边战术”, 打破敌人包围。

(5)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对日伪军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S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敌伪军工作发展历程
    一、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初创(1940 年—1941 年)
    二、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展开(1942 年)
        (一)转变斗争思想,注重对敌伪斗争策略
        (二)化整为零,深入敌后的武装小部队
    三、中共对敌伪军工作的大发展(1943年—1945年)
        (一)派遣敌工人员打入伪军内部进行组织工作
        (二)改造培养伪军关系人,力求确实掌握部分伪军
第二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的抗敌宣传
    一、从无到有:宣传工作机构的创建和发展
    二、宣导先行:密切配合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全方位宣传
    三、脱下长衫: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
        (一)剧团所做的文艺宣传工作
        (二)以报纸刊物为媒介所进行的新闻宣传工作
        (三)诗歌传唱下的动员宣传
        (四)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团体所进行的宣传动员
第三章 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中共对日军的争取瓦解工作
    一、中共对日军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策略方法
    二、中共利用多种方式对日军展开宣传战
        (一)标语口号
        (二)节日宣传
        (三)递送传单
        (四)火线喊话
    三、中共对日军工作所起到的效果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中共对伪军的争取掌握工作
    一、中共对伪军工作的开展与由建立“关系”到转为“自己人”
        (一)详细调查
        (二)政治攻势
        (三)上下层关系
        (四)教育提高
        (五)建立抗日性组织
        (六)建立党的组织
    二、内外线配合维持局面
    三、三方关系中的角力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粟裕对毛泽东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粟裕从事游击战争的主要实践
二、对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三、粟裕游击战争思想的主要特征
    1.科学性。
    2.全面性。
    3.实用性。

(7)敌进我进!——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传奇(下)(论文提纲范文)

7 月15日, 我第6区队和蓟县游击队于蓟县三岔口驻防, 他们故意将行动目标暴露给日伪军, 示敌以弱, 诱敌深入。日军发现后果然上当, 立刻调集日军500余人、伪警防队2000余人向三岔口进击, 企图一举全歼实力较弱的八路军游击队。战斗打响后, 我第11团和第4区队从侧面秘密潜入, 隐蔽接替了游击队的防线。待敌军发起总攻时, 我八路军主力部队火力全开, 勇猛反击, 顿时给日伪军造成极大杀伤, 敌寇鬼哭狼嚎, 横尸遍野。至黄昏后, 我军秘密撤出战斗, 胜利转移。
8 月11日, 延安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发布第二号命令。
1 2 日, 冀热辽区党委、行署、军区在丰润大旺庄举行紧急会议, 讨论执行延安总部第二号和第五号命令的方案。会议决定成立“东进工作委员会”和前方指挥部, 李运昌任书记。并决定抽出主力部队8个团1个营2个支队及地方干部2500人, 共1.55万人, 分东、中、西3路开赴热辽, 配合苏军作战, 恢复东北失地。 (摘自《冀热辽子弟兵》3 1 1 页)

四、“敌进我退”与“敌进我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敌进我进”的最早提出者考辩[J]. 刘会亮. 咸宁学院学报, 2011(03)
  • [2]粟裕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初探[D]. 刘会亮. 湘潭大学, 2011(04)
  • [3]“敌进我进”与“敌进我退”[J]. 樊少华. 黑龙江史志, 2014(18)
  • [4]“敌进我进”方针在华北敌后战场的形成过程[J]. 乔有露. 军事历史, 2018(05)
  • [5]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豫根据地对日伪军工作研究[D]. 李金晖. 河南大学, 2019(01)
  • [6]粟裕对毛泽东游击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张敏卿.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01)
  • [7]敌进我进!——李运昌将军冀东抗战传奇(下)[J]. 雪音. 黄埔, 2018(05)
  • [8]邓小平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建设[J]. 田苏. 河北学刊, 1995(06)
  • [9]刘伯承首创敌后武工队[J]. 赵国忠. 文史杂志, 1999(01)
  • [10]“敌进我退”与“敌进我进”[J]. 晓徐. 党建, 1993(01)

标签:;  ;  ;  ;  ;  

“敌进我退”和“敌进我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