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抗震设计采用地震动参数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吴虹[1](2019)在《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在中美两国高烈度区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考虑到美国规范体系在国际上的先进性,本文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设计方法的异同以及抗震性能的优劣,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钢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比较了中美规范在抗震设防目标和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场地类别划分、地震作用计算等方面的基本规定,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美规范场地类别和材料强度的对应关系,并给出两国规范地震动参数的换算关系。(2)选取中国8度区(0.2g)不同高度的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为对比案例,在相同地震危险性条件下完成了中美案例的抗震设计,介绍了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具体的抗震设计过程,并详细对比了设计结果在结构动力特性、基底剪力、结构变形、构件尺寸和材料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中美规范抗震设计思路的差异,中国案例计算得到的地震作用较大,并且由于中国规范对于偏心支撑框架设计方法较为保守,二者使得中国案例材料用量大于美国案例。(3)采用Perform-3D软件分别建立了按照中美规范体系设计的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比评估了设计结果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案例构件的屈服次序相同,均是消能梁段首先屈服,符合预期设计要求,但美国案例的消能梁段屈服早于中国案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由于中美偏心支撑抗震设计方法的差异造成中国案例偏心支撑框架部分的截面尺寸大于美国案例,所以其损伤程度较轻。考虑到中美案例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均能满足各自规范的设防目标,但是中国案例的总用钢量大于美国案例,结构整体的经济性相对较差。
韩昕[2](2020)在《重大工程设计反应谱形状及其标定方法的改进》文中认为在工程抗震和岩土工程领域,反应谱是用来表述地震地面运动强度的一种方法,它是抗震设计的基础。设计反应谱源于地震反应谱,它是不同场地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在平均意义下的一种表达。设计反应谱形状的规定、表达方式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是工程抗震领域长期关注的基本问题。如何给出一种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地震动频谱特性和场地动力特性的设计反应谱曲线,是重大工程工程抗震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1227条强震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围绕设计反应谱形状及标定方法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反应谱表达方式,并提出新的场地相关反应谱的标定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总结归纳和梳理了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发展演化过程,对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通过对Newmark三参数标定法、双参数标定法、最小二乘标定法、差分进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目前各种标定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设计反应谱的表达形式和形状的规定是实现设计反应谱合理标定的关键问题。(2)通过对大量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形态的研究,采取多种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进行了分段拟合,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一种新的三段式设计反应谱曲线标定模型,对现行的设计反应谱形状和标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设计反应谱曲线在不同段分别由二次函数曲线,三次函数曲线和幂函数下降曲线构成。新的设计反应谱以曲线拟合代替了传统的设计反应谱在上升段和平台段的直线拟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设计反应谱平台段表达对地震反应谱标定造成的离散性和误差。(3)按照场地类别、震级和震中距三个因素对参与统计的1227条强震记录进行分组,根据新的设计反应谱表达形式对每条反应谱曲线进行标定。通过分析标定结果,给出了新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参数(设计反应谱最大值βmax和特征周期Tg)并讨论了场地类别、震级、震中距对设计反应谱表达形式和特征参数的影响。(4)为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场地相关反应谱的标定方法,并将新的标定方法与目前常用的标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工程实例实现了本文提出的场地相关反应谱标定的新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标定方法精度相对较高,更能合理的反映场地相关反应谱的特征。设计反应谱是结构抗震设计中对输入地震动的一种规定,合理的规定设计反应谱及其地震动的输入方法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石。自从上个世纪中叶科学家把地震反应谱应用到工程抗震设计领域以来,各国抗震设计规范大多采用加速度反应谱作为设计谱,并将不同风险水平的谱参数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控制性地震动参数。在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应用中,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未停止对设计反应谱的研究和完善,以使其更加合理地反映场地地震动的特性。本文的工作对丰富反应谱理论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推动反应谱的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张萌,潘华,李金臣[3](2017)在《美国建筑抗震设计的法规体系与设计地震动的确定》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论述了美国建筑抗震设计法规体系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代表性的规范、标准与技术文档;分析了美国当前建筑法规中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重要技术见解,设计地震动的不同层次与作用,基于目标风险的最大考虑地震概念等技术的进展,同时,也总结了美国抗震设计相关法规中设计地震动确定的基本规定。本文旨在从美国庞大复杂的建筑设计法规体系中,梳理出清晰的建筑抗震设计的法规体系脉络与设计地震动的要求,为我国建筑抗震设计中设计地震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照。
刘焕芹[4](2018)在《张弦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开展有关基于性能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与应用起步相对较晚,且对象与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框架结构中,将其应用于张弦梁结构则相对很少,尤其是轮辐式张弦梁整体结构的易损性研究更是很少见于文献。在以往张弦梁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中,主要考察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发展,以此对结构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和抗震能力分析,这往往会低估结构的塑性耗能,高估结构抗倒塌能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以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体育馆异形钢柱支撑的轮辐式张弦梁结构为工程背景,对该类张弦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延性位移、塑性耗能、动力失效模式、损伤状态、损伤指标和易损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现了张弦梁结构综合考察延性位移和塑性耗能的非线性增量动力时程分析(IDA),提出了能够合理表征张弦梁结构损伤状态的损伤指标和划分标准,发展了一套有效的针对张弦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方法,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异形钢柱支撑的轮辐式张弦梁结构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了现场监测结果和有限元张拉分析结果,包含中央刚性环的竖向位移,外环梁径向总收缩值,多次张拉过程中索力值等方面,证明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也验证了张弦梁结构模型的精确性。(2)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张弦梁结构的“改进的多重响应的全荷载域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特征响应的张弦梁结构动力失效模式的判别准则。选择两条地震波对张弦梁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增量动力时程分析,考察了结构的最大节点位移,上弦构件、撑杆和拉索三种不同构件的不同屈服程度杆件比例,特征节点的位移时程曲线三者的相关性,研究了两条地震波作用下张弦梁结构的失效模式。从设防水准、性能水准、性能目标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国和国外有关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同和区别。基于已有关于性能的文献和大跨结构的性能分析,提出了适合张弦梁结构损伤状态的定性划分标准,结合两条地震波作用下的特征响应,对定性划分标准进行了量化。(3)考虑结构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获得了多组结构-地震动样本对,对每个样本对进行非线性增量动力时程分析,获得所有样本对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特征响应。根据失效极限时刻的特征响应,拟合出了损伤指数用以描述张弦梁结构的损伤程度,将所有样本对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特征响应与损伤指数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损伤指数的准确性,并提出了基于损伤指数的的划分标准。统计分析四个极限状态下损伤指数的限值所对应的特征响应,证明了选取的界限值的合理性。(4)分析了各荷载工况下,初始预应力变化时结构的变形和内力,依据合理初始预应力的确定准则,确定了最优初始预应力值和合理初始预应力的范围。采用基于概率统计的理论分析方法,绘制不同初始预应力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合理初始预应力范围内,在给定地震动强度的前提下,初始预应力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研究设防烈度为7度的不同初始预应力的结构分别处于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时,结构的抗震性能。(5)综合分析了我国关于锈蚀的相关规定,确定了结构的起锈时间和锈蚀速率。分析了已有文献关于钢材锈蚀的退化规律,选取了适合本结构的考虑锈蚀的本构模型。从考察延性位移和塑性耗能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服役龄期的结构刚度的退化规律。运用考虑时间的地震易损性的理论,绘制了不同服役龄期的地震易损性曲线,为结构的抗震安全评估,后期鉴定加固,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设防烈度为7度的不同服役龄期的结构分别处于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时,结构的抗震性能。
尹建华[5](2019)在《地震动输入对结构倒塌易损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针对新一代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以及抗震设计,提出了四个具体的研究框架,即地震危险性、结构响应、结构易损性以及损失评估。我国有关结构易损性和损失评估工作中的选波环节基本采用根据震级-震中距、或根据美国应用技术委员会(ATC)研究报告中给出的建议方法、或直接采用ATC63推荐数据集等选取强震动记录。上述做法都是通过部分地震动参数来控制,导致最后选取的强震动记录数量相当庞大而不具鲁棒性且无法体现目标场地的地震危险性水平,同时直接影响后续易损性以及损失评估的结果。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以国内外最新强震动记录数据库作为基础数据,考虑工程场地的地震危险性,并与结构自身特性相结合,分别从单向地震动输入选取以及双向地震动输入选取等环节出发,对传统的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对按现行规范设计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科学合理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震级、震中距以及场地条件等地震参数对倒塌易损性的影响。以NGA-WEST1作为备选数据库,以三种不同自振周期的二维框架为例,通过震级、震中距以及场地条件等三种地震动参数对备选数据库进行单变量控制分组,并基于IDA的结构倒塌易损性方法与ATC63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工作中选取地震动输入时需要考虑震级、震中距以及场地条件等地震参数影响的必要性,同时说明了三种常用地震动选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衡量地震动相对能量差异的参数ISa,揭示了震级、震中距以及场地条件等地震参数产生影响的内在原因。(2)提出了条件均值谱(CMS)和IDA相结合的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分别选取了华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两个地震安全评价工程为研究对象,以三个不同自振周期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目标结构,基于改进的IDA方法与一致概率谱、规范谱以及ATC63数据集得到的易损性结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后三种数据集得到的易损性结果相比条件均值谱工况更易倒塌;针对于长周期结构,采用单点周期CMS会使得倒塌易损性计算结果显着低估实际的倒塌超越概率,容易造成偏危险的性态分析结果,因此建议采用包络CMS谱来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3)引入CMS改进了传统IDA方法和条带法的结构需求概率危险性分析中关于地震动输入的选取过程,同时构建了基于CMS和条带法相结合的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计算流程。首先,对传统的全周期选波方法进行了改进,能有效的控制地震动离散性,且均值更接近估计值;其次,基于CMS对传统的IDA和条带法的结构需求概率危险性计算流程进行了改进,并与传统的两种云图法算例对比分析,其中CMS-条带法与CMS-IDA方法的易损性结果在四种性态水平下均保证了较好的一致性,而因两种云图法算例的选波环节中离散性而导致最终结果存在差异;最后,从中国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出发,将条件均值谱与条带法结合,对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通过与CMS-IDA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合理性,并且说明了缺少低水平年超越概率条件下CMS-IDA方法可以替代CMS-条带法。(4)提出了水平正交双向地震动选取方法,建立了基于CMS选取地震动输入的结构三维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计算流程,并将其推广应用于结构的易损性曲面分析工作中。首先,通过旋转角度将观测记录在水平向进行分解作为新的备选记录,事实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扩充备选数据库,满足工程选波需求;其次,在单方向地震动输入选取基础上,提出了水平正交双向地震动输入选取流程,并与规范等传统双向选取方法进行对比,表明该流程具备考虑强震动观测方位依赖性且兼顾天然水平双向地震动自身特征的优点;第三,以普通框架结构和核心筒为例,合理科学地将双向选波、地震危险性以及倒塌易损性等环节衔接在一起;最后,通过条件均值谱、双向选波方法、多角度输入以及易损性等四个环节构建了易损性曲面分析方法,并且以不同框架结构为算例说明了结构考虑地震动输入方向的必要性以及易损性曲面分析的科学合理性。
董尧[6](2019)在《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韧性评级与一致倒塌风险决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结构的地震损失是巨大的,主要体现在直接经济损失、停工时间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三个方面,建筑结构抗震韧性能力的评估也与这三项指标息息相关,因此对结构的损失性能指标的分析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避免工程结构的地震倒塌,是减轻地震灾害伤亡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是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首要目标。但是诸多研究和地震震害经验表明统一的设防水平不代表结构具有统一的倒塌风险。故本课题选用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第二代基于性态地震工程(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PBEE)研究框架,对RC框剪结构进行地震损失分析、抗震韧性评级、一致风险决策和风险导向的四级设防水平决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按照我国规范,在PKPM中设计了5个不同设防的12层RC框架-剪力墙结构,并以OpenSees为有限元分析平台建立了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整体等效模型。以20条地震动分别调幅10次作为输入,运用多条带法进行概率需求分析,在不考虑结构随机性的前提下,对5个不同设防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整体地震易损性分析,并对结构的构件易损性分组进行了介绍;(2)基于FEMA P-58全概率理论研究框架下,采用性能评估软件PACT对5个不同设防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地震损失评估,并采用直接经济损失,修复时间,人员伤亡数量三个指标对不同设防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基于强度和基于时间的性能评估;(3)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与PACT损失分析结果,对同一危险性场地5个不同设防烈度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抗震韧性评级。并对不同危险性场地下的5个不同设防烈度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抗震韧性评级,根据相对损失分析我国目前按照50年地震危险性超越概率为10%作为设防目标使建筑面临的地震损失差距很大,有必要进行基于一致风险的设防;(4)采用生活质量指数方法对人员伤亡损失货币化评估,我国2017年人均生命挽救成本为178.93万元。以7度设防危险性地区的5种设防水平RC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考虑50年设计期内的建筑造价、震后修复和人员伤亡损失,根据设计期内全寿命地震损失最小的原则决策一致倒塌风险为年平均倒塌概率为5.260×10-5(相当于50年倒塌概率vfT=0.26%),进而对风险导向的四级设防水准进行了决策,并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相同抗震能力结构的地震损失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地震损失随着设防水平的增高而减小,抗震韧性等级随着设防烈度的增加而变高,说明结构建模、损失评估和抗震韧性评级方法都是正确合理的;对不同危险性场地的抗震韧性分析的相对损失结果表明,基于一致危险设防原则的建筑结构面临的广义风险相差很大;根据设计期内全寿命地震风险最小的原则决策一致倒塌风险为50年倒塌概率vfT=0.26%(相当于年平均倒塌概率为5.260×10-5),对比风险导向的四级设防水平和我国抗震规范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说明本文一致倒塌风险的决策是合理的。
吕大刚,周洲,王丛,于晓辉[7](2018)在《考虑巨震的四级地震设防水平一致风险导向定义与决策分析》文中提出防止结构倒塌、保障生命安全是确定抗震设防标准的首要目标。抗震设防水准的决策应该从只考虑地震危险性的"一致危险"原则向考虑地震危险性区域差异和工程结构抗倒塌能力不确定性的"一致风险"原则过渡。新颁布的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提出第四级设防水准"极罕遇地震"(或"巨震"),但是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仍然采用三水准设防原则,抗震设计从当前的三水准设防原则向四水准设防原则转变已成为当前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各国对巨震的定义还比较混乱。该文阐述四级地震设防水平决策的风险导向原理,提出确定风险导向地震设防水平的解析方法。针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地震环境和抗震设防情况,给出目标倒塌风险以及相应于巨震、大震和中震的目标条件倒塌概率的建议值。采用这些建议值以及地震危险性参数的简化确定方法,初步计算并得到了相应于四级地震设防水准的风险导向地震动参数PGA值。通过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最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我国学者对各级设防水准地震定义的PGA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文得到的巨震PGA值大于最新版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定义的巨震PGA值,而小震、中震和大震的PGA值则小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PGA值。
周越[8](2020)在《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海域经济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战略需求,大量海洋工程与跨海交通工程的建设步入高潮,随之出现的是面对复杂海域地震地质环境、缺乏历史震害资料及可供参考的抗震设计规范条件,如何保障建设工程结构的地震安全性。我国位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欧亚地震带之间,受板块间运动挤压作用,包括板块俯冲带区域的海域地质构造活动非常活跃。相较于陆域,海域场地强震动数据更为稀缺,且俯冲带板缘/板间地震与大陆板内地震、海洋地壳与大陆地壳及海、陆域局部场地条件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海域场地地震动工程特性、海洋工程抗震设计地震动的确定等方面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美国与日本的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资料开展海域场地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对比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征差异,并结合陆域场地分类标准提出典型海域场地类别划分建议,研究海域场地地震反应非线性特征,建立了综合考虑海域震源、传播路径及典型场地条件等因素的海域场地地震动预测模型,以期为复杂地震地质条件下的海洋重大工程抗震设防提供可靠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主要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回顾世界范围内针对海域强震动特征、海洋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海域场地效应以及强地面运动模拟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对世界范围内海域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以及海域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总结。2.引入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方法对典型海域场地地震动进行分析,表明海域场地地震动频域能量主要集中于低频段,部分海域地震事件存在能量的阶段性释放现象;海域场地地震动水平与竖向分量边际谱形状相似,呈现脉冲式分布的特征;频域能量统计结果揭示了海域场地地震动存在较丰富的中长周期成分。3.基于海域场地地震动记录资料,考虑震源、震中距、场地等因素分析地震动参数特征,研究了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差异。根据震源位置将海域场地地震动分为海域地震与陆域地震所分别引起,并按照震级与震中距分档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相同震级与震中距范围内海、陆域地震动反应谱差异无明显规律性;各震中距区间对应地震动EW和NS向分量反应谱曲线形状一致,对海域场地地震动而言,竖向分量强度比水平向分量小一个量级;选取的海域场地地震动动力放大系数谱值明显高于我国大陆常用规范谱,显示海域场地实际强震动与陆域规范设计地震动参数间存在较大差异。4.开展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研究了海域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及强震动作用下的海域场地非线性特征。根据陆域台站场地土层资料得到场地平均剪切波速,结合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法给出了陆域台站场地类别;计算得到了三种典型的海域场地放大系数,并以此进行场地分类;震中距的变化对海域台站场地HVSR曲线的峰值周期几乎没有影响,而PGA与HVSR曲线特征周期有较强关联性,存在随输入PGA增大HVSR曲线峰值周期变大的现象;展现了强震动作用下海域场地的非线性效应,并计算场地非线性参数DNL与PNL;基于规范标准与海、陆域场地对比结果,给出了海域台站场地的剪切波速建议值;计算给出日本海域场地水平向和竖向分量的高频衰减参数?0参考值和误差范围。5利用随机有限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面向海域震源、地壳介质与场地条件建立了地震动预测模型。对比研究日本海域、近海、陆域三次地震的模拟结果与实测记录的加速度时程及PGA、加速度反应谱、傅里叶谱等地震动参数特征,证明利用合适的地震动模拟方法可以实现对典型海域场地强震动参数的有效模拟。
成羽[9](2018)在《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性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多次地震震害表明,长周期地震动对长周期结构的响应具有放大作用,容易对长周期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等长周期建筑结构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由于未考虑长周期地震动的共振效应,而不能确保长周期结构的抗震安全。因此,考虑长周期地震动影响的长周期结构抗震设计当属工程抗震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远场类谐和地震动两类典型的长周期地震动,主要从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性、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架-核心筒建筑结构抗震性能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与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比研究了长周期地震动与普通地震动的基本特性和强度参数,研究了震源机制、震级、震中距及场地条件对长周期地震动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通常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远场类谐和地震动的加速度、速度及位移峰值相对较小。长周期地震动的频带分布集中在0.11.0Hz相对较低的频率部分,而普通地震动的频带分布集中在1.02.3Hz相对较高的频率部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强震持时相对较短,其地震动释放能量的时间更集中,而远场类谐和地震动的强震持时相对较长,其地震动能量释放的过程相对较缓慢。(2)以TCU052-NS、YMN010-NS及ELC180作为近断层脉冲型、远场类谐和及普通地震动的典例,统计计算地震动记录经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分解后得到的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的卓越频率、中心频率及平均周期,建议将IMF分量的能量加权平均周期值作为该地震动对应的周期。基于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能量特性提出了长周期地震动低频成分的简化处理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地震动记录的能量百分比加权平均周期值越大,地震动的长周期特性表现越明显;反之,则越弱。(3)将长周期地震动的规准加速度拟合谱与规范设计谱进行了对比研究,基于加速度放大系数谱的加权平均值βl提出了普通地震动与长周期地震动的量化界定方法。结果表明,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规准反应谱的峰值周期向长周期段推移,并且建议规准反应谱的长周期部分衰减不分段,衰减指数均取为0.9。两类长周期地震动拟合谱的平台值βmax均小于规范值2.25,特征周期Tg均超过了规范值。使用本文所提出的加权平均值βl作为普通地震动与长周期地震动的界定参数,为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时长周期地震动的选取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量化标准。(4)以一典型规则的自振周期较长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将TCU052、YMN010及ELC地震动记录主方向的谱加速度值均调整至200cm/s2,进行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谱加速度值相同时,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结构进入塑性程度最高,普通地震动次之,远场类谐和地震动最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使结构易发生位移首次超越破坏,远场类谐和地震动使结构易发生累积损伤破坏。(5)对高层框架-核心筒建筑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基于谱加速度值Sa(T1,5%)的三水准地震易损性矩阵,实现了概率意义上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8度(0.2g)小震、中震或大震水准,两类长周期地震动对高层框架-核心筒建筑结构造成的损伤破坏程度均大于普通地震动。此外,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易损性方法评估高层框架-核心筒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时,需要考虑长周期地震动的双向输入。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弥补目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不足,为存在长周期震害隐患地区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促进高层框架-核心筒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赵培培[10](2017)在《设计反应谱拟合方法研究及特征参数统计》文中认为地震反应谱是通过仪器记录并经过处理的强地面运动信息,利用强震记录研究不同场地的反应谱,对结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近20年来,我国在南北地震带所覆盖的川滇甘陕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有详细场地资料的强震观测台站,获得了丰富的有研究价值的强震记录。本文在总结已有反应谱标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反应谱标定方法。利用川滇甘陕地区大量的强震记录,统计分析了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参数。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将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反应谱的标定,提出了一种新的标定反应谱的方法。详细介绍了Newmark三参数、双参数、最小二乘拟合方法标定反应谱的原理,这些标定方法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在拟合的精度上。本文将差分进化算法引入到反应谱的标定中,并利用其处理了川滇甘陕地区的强震记录,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反应谱标定方法对同一强震记录的标定结果。结果表明,差分进化算法标定的反应谱更加忠实于地震反应谱,拟合精度高,计算效率快,适用于对强震数据的批量处理。本文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川滇甘陕地区强震记录的地震反应谱进行标定并获得了每条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参数。2、统计分析了川滇甘陕地区设计反应谱平台值随场地类别、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场地、震中距和震级下水平向放大系数谱平台值的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在相同场地类别下,无论是近场还是远场,放大系数谱的平台值均值都随着震级增大而增大,而大震Ⅱ类场地平台值却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且放大系数谱平台值均值绝大数在2.5以上。本文也统计了不同场地、震级和震中距下的加速度谱平台值,结果表明,加速度反应谱平台值随场地类别的提高而增大,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计算了该地区的加速度反应谱平台值的场地影响系数。3、研究了川滇甘陕地区特征周期随场地类别、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均值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场地类别的增加而增大。Ⅱ类场地的特征周期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远场的特征周期比近场的大。从本文的统计结果来看,大震远场特征周期的统计结果比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大震远场特征周期值偏大。4、统计了川滇甘陕地区竖向反应谱特征参数随场地类别、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竖向放大系数谱平台值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竖向反应谱平台值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震中距对竖向反应谱平台值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研究显示,在相同场地类别、相同震中距和相同震级条件下,竖向反应谱平台值均小于水平向反应谱平台值。无论是小震还是大震,远场还是近场,随着场地类别的提高,竖向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有增大的趋势。大震下的Ⅱ类场地竖向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的特征明显,同一类场地上竖向反应谱特征周期均值随震级增大而增大。5、研究了不同场地类别、震级和震中距的竖向地震动与水平向地震动的关系。随着场地类别的提高,小震的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增大,而大震的峰值比减小。在相同场地类别下,峰值比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震中距的增加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周期范围内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比存在差异,在周期小于0.1s和周期大于1.0s的部分,Ⅰ类场地和Ⅱ类场地的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比均值绝大多数大于0.65,而在周期0.1s到1.0s内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比均值低于0.65,且这一变化特征十分明显。因此从本文的统计结果来看,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竖向地震作用直接取水平向作用的0.65倍是值得探讨的,建议分段处理。
二、建筑抗震设计采用地震动参数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抗震设计采用地震动参数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美规范条文对比 |
1.2.2 中美规范地震作用对比 |
1.2.3 中美结构抗震性能对比 |
1.3 设计规范的选用 |
1.3.1 美国规范的选取 |
1.3.2 中国规范的选取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美抗震规范对比 |
2.1 中美规范抗震设计思想对比 |
2.1.1 抗震设计原则 |
2.1.2 地震作用计算 |
2.1.3 抗震设计反应谱 |
2.1.4 地震响应修正系数 |
2.2 抗震设计参数的协调 |
2.2.1 场地类别的协调 |
2.2.2 地震动参数的协调 |
2.2.3 结构材料的协调 |
2.3 中美结构设计重要指标的控制 |
2.3.1 最小地震剪力 |
2.3.2 层间位移 |
2.3.3 结构高度 |
2.3.4 刚重比 |
第三章 中美高层偏心支撑框架设计及结果对比 |
3.1 设计基本信息 |
3.1.1 工程概况 |
3.1.2 结构材料 |
3.1.3 设计荷载 |
3.2 地震作用确定 |
3.2.1 抗震设防类别 |
3.2.2 场地类别和地震动参数 |
3.2.3 抗震设计反应谱 |
3.2.4 抗震设计类别 |
3.2.5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
3.3 结构设计 |
3.3.1 荷载效应组合 |
3.3.2 双重抗侧力体系框架剪力调整 |
3.3.3 截面承载力验算 |
3.3.4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
3.4 设计结果对比 |
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结构设计周期 |
3.4.2 抗震设计剪力 |
3.4.3 层间位移角 |
3.4.4 结构构件尺寸及材料用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高层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评估 |
4.1 弹塑性分析模型 |
4.1.1 材料本构关系 |
4.1.2 构件数值模型 |
4.1.3 构件塑性变形界限 |
4.1.4 其他分析参数取值 |
4.1.5 弹塑性分析模型正确性校核 |
4.2 静力弹塑性分析 |
4.3 动力弹塑性分析 |
4.3.1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
4.3.2 结构总体层次的性能对比 |
4.3.3 结构构件层次的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中高层偏心支撑框架设计及抗震性能评估 |
5.1 设计信息 |
5.2 设计结果对比 |
5.2.1 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结构设计周期 |
5.2.2 抗震设计剪力和层间位移角 |
5.2.3 结构构件尺寸及材料用量 |
5.3 抗震性能对比 |
5.3.1 弹塑性分析模型 |
5.3.2 地震波的选择与输入 |
5.3.3 结构总体层次的性能对比 |
5.3.4 结构构件层次的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2)重大工程设计反应谱形状及其标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反应谱的概念及其数值计算 |
1.2.1 反应谱的概念 |
1.2.2 反应谱的数值计算过程 |
1.3 反应谱研究历程及应用 |
1.3.1 反应谱的研究历程 |
1.3.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反应谱 |
1.3.3 重大工程的设计反应谱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强震观测及强震记录的选取 |
2.1 引言 |
2.2 强震观测概述 |
2.3 强震记录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反应谱形状改进的方案 |
3.1 引言 |
3.2 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 |
3.2.1 三参数标定法 |
3.2.2 双参数标定法 |
3.2.3 最小二乘标定法 |
3.2.4 遗传算法标定反应谱法 |
3.2.5 差分进化标定法 |
3.3 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对比 |
3.4 反应谱标定存在问题 |
3.5 关于设计反应谱形状的讨论 |
3.5.1 地震反应谱统计分析 |
3.5.2 新目标反应谱形状及其标定参数的确定方法 |
3.5.3 新旧设计反应谱曲线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反应谱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 |
4.1 引言 |
4.2 平台值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4.3 特征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4.4 动力放大系数谱最大值统计分析 |
4.5 动力放大系数谱特征周期统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场地相关反应谱标定方法的改进 |
5.1 引言 |
5.2 目标谱形状的确定方法 |
5.3 遗传算法标定目标反应谱及拐点周期 |
5.4 设计反应谱形状及谱型控制参数的确定 |
5.5 应用实例 |
5.5.1 目标谱形状的确定 |
5.5.2 遗传算法标定目标谱及拐点周期 |
5.5.3 设计反应谱形状及其谱型控制参数的确定 |
5.5.4 标定结果对比 |
5.6 场地相关反应谱的计算过程 |
5.7 场地相关反应谱标定新方法的工程应用 |
5.7.1 工程实例一 |
5.7.2 工程实例二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美国建筑抗震设计的法规体系与设计地震动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美国建筑法规体系 |
1.1 模式规范 (Model Code) |
1.2 共识标准 (Consensus Standard) 与源文件 (Resource Document) |
2 美国建筑抗震设计法规体系 |
2.1 早期的建筑抗震设计法规文件 |
2.2 当前建筑抗震设计法规重要的规范与文件 |
2.2.1 ASCE 7标准 |
2.2.2 NEHRP Provisions |
2.2.3 IBC规范和NFPA5000规范 |
3 美国建筑抗震设计中设计地震动的确定 |
3.1 NEHRP Provisions设计地震动的基本理念 |
3.2 NEHRP Provisions 2009设计地震动取值的相关规定 |
3.3 ASCE 7-10中设计地震动取值的相关规定 |
4 总结 |
(4)张弦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张弦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张弦梁结构及其研究现状 |
1.2.1 异形钢柱支撑的轮辐式张弦梁结构的特点 |
1.2.2 张弦梁结构研究现状 |
1.3 地震易损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我国规范中结构损伤状态的划分标准 |
1.4.1 结构损伤状态的现有划分标准 |
1.4.2 网壳结构损伤状态的定性标准 |
1.5 结构的损伤指数 |
1.5.1 损伤指数的定义 |
1.5.2 损伤指数的发展 |
1.6 研究基础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基础 |
1.6.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 |
1.6.3 研究思路和流程 |
1.6.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张弦梁结构模型建立和验证 |
2.1 概述 |
2.2 轮辐式张弦梁结构现场监测 |
2.2.1 工程概况 |
2.2.2 拉索施工总体方案 |
2.2.3 拉索张拉监测准备 |
2.2.4 压力传感器索力监测 |
2.2.5 平面外频率法的索力监测 |
2.2.6 中央刚性环竖向位移监测 |
2.2.7 外环梁径向位移监测 |
2.3 整体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 |
2.3.1 本构关系 |
2.3.2 有限元模型 |
2.3.3 预应力的施加 |
2.4 有限元张拉分析结果 |
2.4.1 索张拉前 |
2.4.2 预紧阶段张拉完成 |
2.4.3 第一阶段张拉 |
2.4.4 第二阶段张拉 |
2.4.5 第三阶段张拉 |
2.5 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异形柱支撑的张弦梁结构的动力性能 |
3.1 概述 |
3.2 异形柱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 |
3.2.1 轮辐式张弦梁结构屋盖模型 |
3.2.2 异形柱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 |
3.2.3 异形柱对结构形变和内力的影响 |
3.3 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
3.3.1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3.3.2 网壳结构基于响应的分析方法 |
3.4 张弦梁结构基于响应的分析方法 |
3.4.1 张弦梁结构特征响应指标的选取 |
3.4.2 改进的多重响应的全荷载域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3.4.3 张弦梁结构定性划分标准定量化的分析步骤 |
3.5 地震动记录选取与调整 |
3.5.1 地震动参数的选取 |
3.5.2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3.5.3 地震动记录的调整 |
3.6 张弦梁结构的动力失效模式 |
3.6.1 El-centro波作用下的动力失效模式 |
3.6.2 Cape Mendocino波作用下的动力失效模式 |
3.7 张弦梁结构不同损伤状态的划分标准 |
3.7.1 国内外关于性能水准的规定 |
3.7.2 性能水准、损伤状态与量化指标三者的关系 |
3.7.3 张弦梁结构不同损伤状态的定性划分标准 |
3.7.4 张弦梁结构不同损伤状态定性划分标准的定量化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张弦梁结构基于损伤指数的性能水准的划分 |
4.1 概述 |
4.2 地震动和结构随机参数的不确定性 |
4.2.1 地震动的不确定性 |
4.2.2 结构样本分布的类型 |
4.2.3 结构随机变量的选取 |
4.2.4 样本空间的生成 |
4.3 张弦梁结构损伤指数模型的提出 |
4.3.1 张弦梁结构损伤指数模型的分析步骤 |
4.3.2 张弦梁结构损伤指数模型 |
4.4 张弦梁结构的定量划分标准 |
4.4.1 张弦梁结构损伤状态的划分标准 |
4.4.2 张弦梁结构性能水准的划分标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对张弦梁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 |
5.2.1 国内外关于设防水准的规定 |
5.2.2 国内外关于性能目标的规定 |
5.3 地震易损性的原理 |
5.3.1 地震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
5.3.2 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数学模型 |
5.3.3 张弦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分析思路 |
5.4 预应力对张弦梁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 |
5.4.1 合理初始预应力的确定 |
5.4.2 初始预应力变化时结构的变形和内力 |
5.5 初始预应力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
5.5.1 不同初始预应力结构的地震需求分析 |
5.5.2 不同初始预应力结构易损性曲线 |
5.5.3 初始预应力对结构性能水准的影响 |
5.5.4 初始预应力对结构损伤状态的影响 |
5.6 结构不同初始预应力时的抗震性能 |
5.6.1 结构遭受6 度设防地震烈度的抗震性能 |
5.6.2 结构遭受7 度设防地震烈度的抗震性能 |
5.6.3 结构遭受8 度设防地震烈度的抗震性能 |
5.6.4 结构遭受9 度设防地震烈度的抗震性能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锈蚀对张弦梁结构易损性的影响 |
6.1 概述 |
6.2 锈蚀对钢材的影响 |
6.2.1 张弦梁结构的起锈时间 |
6.2.2 张弦梁结构的腐蚀速率 |
6.2.3 考虑锈蚀的钢材本构模型 |
6.2.4 本节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 |
6.2.5 锈蚀对结构构件塑性耗能的影响 |
6.2.6 不同服役龄期结构的最大节点位移 |
6.3 锈蚀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 |
6.3.1 考虑锈蚀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步骤 |
6.3.2 各服役龄期结构的地震需求分析 |
6.3.3 各服役龄期结构的易损性曲线 |
6.3.4 锈蚀对张弦梁结构性能水准的影响 |
6.3.5 锈蚀对张弦梁结构损伤状态的影响 |
6.4 不同服役龄期时结构的抗震性能 |
6.4.1 各龄期结构遭受6 度设防地震烈度的抗震性能 |
6.4.2 各龄期结构遭受7 度设防地震烈度的抗震性能 |
6.4.3 各龄期结构遭受8 度设防地震烈度的抗震性能 |
6.4.4 各龄期结构遭受9 度设防地震烈度的抗震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地震动输入对结构倒塌易损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2 考虑场地危险性的易损性分析进展 |
1.2.1 地震危险性 |
1.2.2 结构反应分析 |
1.2.3 结构易损性 |
1.3 考虑双向选波的易损性分析进展 |
1.4 多角度输入下易损性分析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倒塌易损性中地震动参数研究 |
引言 |
2.1 地震动参数初选分类 |
2.1.1 强震动记录数据库 |
2.1.2 地震动参数单变量分组 |
2.2 基于单变量分组的倒塌易损性分析 |
2.2.1 基于ATC63推荐数据集 |
2.2.2 基于震级参数单变量分组 |
2.2.3 基于震中距参数单变量分组 |
2.2.4 基于场地参数单变量分组 |
2.3 结构损伤指数I_(Sa) |
2.3.1 I_(Sa)指数定义 |
2.3.2 四种工况的I_(Sa)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条件均值谱选取记录的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 |
引言 |
3.1 基于条件均值谱的IDA计算流程 |
3.2 目标谱建立以及强震动记录选取 |
3.2.1 条件均值谱的构建 |
3.2.3 包络条件均值谱的构建 |
3.2.4 强震动记录的选取 |
3.3 倒塌易损性分析 |
3.3.1 IM估计值和对数标准差 |
3.3.2 倒塌易损性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概率危险性分析中地震动输入选取研究 |
引言 |
4.1 全周期选波方法的改进 |
4.1.1 强震动记录选取流程 |
4.1.2 不同选波方法的对比 |
4.2 结构数值模拟算例验证 |
4.2.1 结构建模以及响应预测值估计 |
4.2.2 不同选取记录工况结果对比分析 |
4.3 结构的需求概率易损性分析 |
4.3.1 基于CMS的结构需求概率危险性计算流程图 |
4.3.2 结构模型的建立 |
4.3.3 强震动记录的选取 |
4.3.4 结构需求易损性分析 |
4.3.5 地震需求危险性概率分析 |
4.4 结构的倒塌易损性分析 |
4.4.1 基于条件均值谱的条带法改进 |
4.4.2 构建条件均值谱及强震动记录的选取 |
4.4.3 结构倒塌概率分析 |
4.4.4 结构响应参数危险性概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结构倒塌易损性中强震动记录输入选取研究 |
引言 |
5.1 多角度数据库 |
5.1.1 地震动旋转原理 |
5.1.2 旋转后数据库与原数据库的对比 |
5.1.3 基于单向选波的不同旋转角度数据库对比 |
5.2 水平双向正交的强震动记录组选取 |
5.2.1 水平双向强震动记录选取流程 |
5.2.2 框架结构模型建立 |
5.2.3 双向强震动记录PGA不同调幅比例的工况对比分析 |
5.3 双向选波与单向选波等两种方法对比 |
5.3.1 线性调幅下框架结构响应参数对比 |
5.3.2 线性调幅下结构扭转参数的对比 |
5.4 框架结构三维倒塌易损性分析 |
5.4.1 模型建立以及双向强震动记录选取 |
5.4.2 倒塌易损性概率危险性分析 |
5.5 核心筒三维易损性分析 |
5.5.1 模型建立以及双向强震动记录选取 |
5.5.2 结构真值估计算法 |
5.5.3 倒塌易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角度地震动输入下易损性研究分析 |
引言 |
6.1 不同角度输入结构响应分析 |
6.1.1 模型的建立 |
6.1.2 强震动记录选取 |
6.1.3 不同角度输入结构响应分析 |
6.2 规则结构易损性曲面 |
6.2.1 易损性曲面计算流程 |
6.2.2 强震动记录的选取 |
6.2.3 框架结构倒塌易损性分析 |
6.3 易损性曲面的模型拟合 |
6.3.1 易损性曲面模型建立 |
6.3.2 易损性曲面的参数拟合 |
6.4 不规则结构的易损性曲面的探讨 |
6.4.1 模型建立以及强震动记录选取 |
6.4.2 不同角度输入结构响应分析 |
6.4.3 扭转位移分析 |
6.4.4 易损性曲面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韧性评级与一致倒塌风险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建筑结构地震损失估计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结构抗震韧性的研究现状 |
1.2.3 一致倒塌风险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易损性分析与构件易损性分组 |
2.1 引言 |
2.2 RC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建模 |
2.2.1 RC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设计资料 |
2.2.2 RC框架-剪力墙结构有限元建模 |
2.2.3 RC框架-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验证 |
2.3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易损性分析 |
2.3.1 地震动挑选及倒塌修正策略 |
2.3.2 基于多条带法的概率需求模型 |
2.3.3 不同设防烈度的典型RC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易损性分析 |
2.4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构件易损性分组 |
2.4.1 构件易损性分组原则 |
2.4.2 构件易损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EMA P-58方法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损失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FEMA P-58全概率思想的地震损失评估理论 |
3.2.1 基于全概率表达式的新一代PBEE |
3.2.2 FEMA P-58方法的性能评估类型 |
3.2.3 FEMA P-58方法的性能评估流程 |
3.3 RC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损失评估——以7度设防结构为例 |
3.3.1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项目信息 |
3.3.2 建筑占用类型与人口模型 |
3.3.3 易损性类别与性能组 |
3.3.4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倒塌易损性 |
3.3.5 RC框架-剪力墙结构响应分析结果 |
3.3.6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残余位移易损性 |
3.3.7 建筑结构场地的地震危险性 |
3.4 RC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强度的性能评估 |
3.4.1 修复费用 |
3.4.2 修复时间 |
3.4.3 人员伤亡 |
3.5 RC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时间的性能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韧性评级 |
4.1 引言 |
4.2 抗震韧性评级方法 |
4.2.1 建筑修复费用指标 |
4.2.2 建筑修复时间指标 |
4.2.3 人员伤亡损失指标 |
4.2.4 建筑抗震韧性等级评价 |
4.3 RC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韧性评级 |
4.3.1 同一危险性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韧性评估 |
4.3.2 不同危险性下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韧性评估 |
4.4 关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致倒塌风险决策 |
5.1 引言 |
5.2 基于生活质量指数的人员伤亡货币化评估 |
5.2.1 生活质量指数的定义及其改进 |
5.2.2 基于生活质量指数的风险可接受原则 |
5.2.3 基于改进LQI的避免死亡隐含费用和社会挽救生命成本 |
5.2.4 应用案例:中国的地震生命损失估计 |
5.3 基于全寿命地震风险的结构一致倒塌风险决策 |
5.3.1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全寿命地震风险分析 |
5.3.2 建筑结构倒塌风险的解析计算 |
5.3.3 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致倒塌风险决策 |
5.4 一致倒塌风险导向的四级地震设防水准决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同设防烈度的RC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费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域场地地震动特征研究 |
1.2.2 海域工程抗震设计研究现状 |
1.2.3 海域场地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地震动模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目的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海域地震动观测及分析方法 |
2.1 海域地震动观测系统简介 |
2.1.1 北美海底地震监测系统 |
2.1.2 欧洲海底观测系统 |
2.1.3 日本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
2.1.4 中国海底地震观测系统 |
2.2 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理论 |
2.2.1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
2.2.2 希尔伯特黄变换基本理论 |
2.3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海域地震动特性分析 |
2.3.1 海域强震动记录的小波包分解与重构 |
2.3.2 典型海域场地地震动小波包分解 |
2.4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海域场地地震动特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地震动观测的海域地震动参数特征与工程特性 |
3.1 海域地震动数据选择与计算 |
3.1.1 日本与美国海、陆域场地地震动数据预处理 |
3.1.2 反应谱相关概念与计算 |
3.2 日本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
3.2.1 海、陆域震源对海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影响 |
3.2.2 震中距对海、陆域场地地震动的影响 |
3.2.3 不同PGA对应海、陆域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
3.3 美国海域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
3.4 海域工程抗震设计相关规范及海域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 |
3.4.1 海域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规定 |
3.4.2 海域地震动工程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域地震动台站场地效应研究 |
4.1 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现状 |
4.2 基于HVSR方法的海、陆域场地效应研究 |
4.2.1 HVSR方法与场地非线性影响 |
4.2.2 地震作用下陆域场地效应及非线性影响 |
4.2.3 地震作用下海域场地类别划分 |
4.2.4 海域场地非线性效应研究 |
4.3 海域场地地震动高频衰减特性研究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典型海域地震动场模拟及与观测记录的对比 |
5.1 随机有限断层方法相关理论和方法 |
5.1.1 随机有限断层法介绍 |
5.1.2 震源模型与参数 |
5.1.3 地震波传播路径参数 |
5.1.4 地震动场地效应 |
5.2 基于随机有限断层法的海域地震动场模拟 |
5.2.1 日本M_w5.1级海域地震模拟 |
5.2.2 日本M_w4.9级近海地震模拟 |
5.2.3 日本M_w5.2级陆域地震模拟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性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周期地震动基本特性研究现状 |
1.2.2 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征研究现状 |
1.2.3 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研究现状 |
1.2.4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研究现状 |
1.2.5 结构抗震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内容 |
参考文献 |
2 长周期地震动基本特性参数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长周期地震动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2.2.1 长周期地震动数据的来源及选择 |
2.2.2 长周期地震动数据的处理 |
2.3 长周期地震动的基本特性 |
2.3.1 振幅 |
2.3.2 频谱 |
2.3.3 持时 |
2.4 长周期地震动的强度参数特征 |
2.4.1 强度指标参数 |
2.4.2 强度参数特征分析 |
2.5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因素 |
2.5.1 震源机制 |
2.5.2 地震震级 |
2.5.3 破裂距 |
2.5.4 场地条件 |
2.6 远场类谐和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因素 |
2.6.1 震源机制 |
2.6.2 地震震级 |
2.6.3 震中距 |
2.6.4 场地条件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基于HHT的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HHT基本理论及应用 |
3.2.1 HHT基本理论 |
3.2.2 HHT在地震动信号中的应用 |
3.3 基于HHT的地震动动力特性分析 |
3.3.1 Hilbert边际谱特性 |
3.3.2 Hilbert能量谱特性 |
3.3.3 瞬时能量曲线特性 |
3.3.4 累积能量曲线特性 |
3.4 基于HHT能量特性的地震动分析 |
3.4.1 IMF分量的周期特性与能量特性 |
3.4.2 地震动能量特性参数比较 |
3.5 长周期地震动低频成分的简化与验证 |
3.5.1 长周期地震动低频成分的简化 |
3.5.2 长周期地震动简化低频时程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关反应谱的几个概念 |
4.3 长周期地震动的规准反应谱特性比较分析 |
4.3.1 规准加速度反应谱特性 |
4.3.2 规准速度反应谱特性 |
4.3.3 规准位移反应谱特性 |
4.4 长周期地震动规准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地震震级对规准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 |
4.4.2 距离对规准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 |
4.4.3 场地条件对规准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 |
4.5 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与规范设计谱的比较分析 |
4.5.1 长周期地震动规准加速度反应谱的标定 |
4.5.2 拟合谱与规范设计谱的特征参数比较 |
4.6 长周期地震动的界定方法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筒结构动力响应特征 |
5.1 引言 |
5.2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参数 |
5.3 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及动力特性分析 |
5.3.1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5.3.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5.3.3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5.3.4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5.4 框架-核心筒结构变形响应对比分析 |
5.4.1 结构顶点位移反应 |
5.4.2 结构顶点速度反应 |
5.4.3 结构顶点加速度反应 |
5.4.4 结构层间位移角反应 |
5.5 框架-核心筒结构内力响应对比分析 |
5.6 框架-核心筒结构能量耗散对比分析 |
5.6.1 整体结构的能量耗散 |
5.6.2 结构的滞回耗能和阻尼耗能时程 |
5.6.3 地震动总能量及结构总累积滞回耗能 |
5.6.4 结构累积滞回耗能在各构件之间的分配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框筒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
6.1 引言 |
6.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
6.2.1 地震设防水准 |
6.2.2 结构性能水平 |
6.2.3 结构性能目标 |
6.2.4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
6.3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
6.3.1 增量动力分析法理论 |
6.3.2 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损伤指标 |
6.3.3 增量动力分析法的步骤 |
6.4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6.4.1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定义 |
6.4.2 框架-核心筒结构性能指标的量化 |
6.4.3 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步骤 |
6.5 IDA分析用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6.6 单向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IDA分析 |
6.6.1 单向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单条IDA曲线 |
6.6.2 单向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多条IDA曲线簇 |
6.7 单向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框筒结构的易损性分析 |
6.7.1 单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概率需求模型分析 |
6.7.2 基于单向地震动作用IDA曲线簇的易损性分析 |
6.8 双向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IDA分析 |
6.8.1 双向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单条IDA曲线 |
6.8.2 双向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多条IDA曲线簇 |
6.9 双向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框筒结构的易损性分析 |
6.9.1 双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概率需求模型分析 |
6.9.2 基于双向地震动作用IDA曲线簇的易损性分析 |
6.10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附录A 三类地震动基本信息 |
附录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10)设计反应谱拟合方法研究及特征参数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反应谱的相关概念 |
1.3 反应谱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
1.3.1 反应谱的研究现状 |
1.3.2 我国建筑抗震规范中反应谱的演变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川滇甘陕地区强震记录 |
2.1 川滇甘陕地区概况 |
2.1.1 地震区带的划分 |
2.1.2 使用强震记录的几次大震简况 |
2.2 强地震动观测 |
2.2.1 强震动台网简介 |
2.2.2 台站分布和观测仪器 |
2.3 基础数据的选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应谱标定的差分进化算法 |
3.1 典型的标定方法 |
3.1.1 三参数标定方法 |
3.1.2 双参数标定方法 |
3.1.3 最小二乘法分段拟合标定方法 |
3.2 典型方法的比较分析 |
3.3 差分进化算法 |
3.4 差分进化算法的应用 |
3.5 差分进化法在标定反应谱的应用 |
3.6 不同标定方法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应谱平台值的统计分析 |
4.1 平台值影响因素分析 |
4.2 放大系数谱平台值研究 |
4.2.1 不同场地类别的放大系数谱平台值统计分析 |
4.2.2 不同震级的放大系数谱平台值统计分析 |
4.2.3 不同震中距的放大系数谱平台值统计分析 |
4.3 加速度反应谱平台值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分析 |
5.1 特征周期影响因素的分析 |
5.2 各因素对特征周期的影响 |
5.2.1 不同场地的特征周期统计分析 |
5.2.2 不同震级的特征周期统计分析 |
5.2.3 不同震中距的特征周期统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竖向反应谱研究 |
6.1 竖向反应谱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竖向反应谱平台值的统计分析 |
6.2.1 竖向放大系数谱平台值统计分析 |
6.2.2 竖向加速度反应谱平台值统计分析 |
6.3 竖向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分析 |
6.4 竖向反应谱衰减指数统计分析 |
6.5 峰值比统计分析 |
6.5.1 不同场地的峰值比统计分析 |
6.5.2 不同震级的峰值比统计分析 |
6.5.3 不同震中距的峰值比统计分析 |
6.6 谱比的统计分析 |
6.6.1 不同场地的谱比统计分析 |
6.6.2 不同震级的谱比统计分析 |
6.6.3 不同震中距的谱比统计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四、建筑抗震设计采用地震动参数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规范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对比研究[D]. 吴虹. 东南大学, 2019(05)
- [2]重大工程设计反应谱形状及其标定方法的改进[D]. 韩昕.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3]美国建筑抗震设计的法规体系与设计地震动的确定[J]. 张萌,潘华,李金臣. 震灾防御技术, 2017(02)
- [4]张弦梁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D]. 刘焕芹. 东南大学, 2018(01)
- [5]地震动输入对结构倒塌易损性的影响研究[D]. 尹建华.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6]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韧性评级与一致倒塌风险决策[D]. 董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考虑巨震的四级地震设防水平一致风险导向定义与决策分析[J]. 吕大刚,周洲,王丛,于晓辉. 土木工程学报, 2018(11)
- [8]海域地震动特性及场地影响分析[D]. 周越.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9]长周期地震动频谱特性与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成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10]设计反应谱拟合方法研究及特征参数统计[D]. 赵培培.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7(12)
标签: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地震反应谱; 建筑结构; 抗震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