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原市减轻城市地震灾害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论文文献综述)
姚振中[1](2021)在《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既面临着灾害风险、公共突发事件、经济衰退、城市病等冲击,又受到人口数量和素质、产业结构、环境承载力等制约。城市韧性注重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城市面临的各种扰动和冲击。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城市韧性进行定量评价,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出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进行测算和分析。然后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探索出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2006-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韧性值从2006年的0.1578上升到2018年的0.7702,年均增长率为14.12%,从低韧性发展为较高韧性水平。其中,各子系统韧性变化不尽相同,社会韧性提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0.73%。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韧性在时间变化上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在研究期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生态系统韧性呈波动状态,仅有小幅升高,从0.1155上升到0.1607。2011年是城市韧性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前,生态系统韧性高于经济和社会系统,之后,经济和社会系统的贡献率逐渐提升并超过生态系统,成为城市韧性的主要助力。(2)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按提升效率高低依次排列为晋中地区、晋北地区、晋南地区,晋中市提升最快,运城市相对较慢,分别提升了0.7018和0.4645。在经济系统韧性提升上,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城市提升最多,临汾市提升最小。在社会系统方面,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朔州市提升最少。在生态系统韧性方面,晋中地区和晋北地区相当,晋南地区提升较慢,其中晋城市相较于2006年出现了下降。(3)根据耦合协调度结果,山西省城市韧性发展整体上从严重失调过渡到濒临失调,耦合协调度从0.168上升到0.496。到2018年,各区域耦合协调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晋中地区、晋南地区、晋北地区,晋中市最高,朔州市最低,耦合协调度值分别为0.516和0.479。在城市韧性发展过程中,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布趋向均匀,向着高质量协同发展转变。(4)根据障碍度诊断,到2018年,山西省城市韧性的主要障碍因素为实际用水量、全社会用电量、污水排放量、生活垃圾清运量,主要集中在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方面,其障碍度之和达到70.14%。在经济系统中,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成为主要障碍因素,而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韧性的发展。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论述了山西省城市韧性的提升路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缓减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各系统协调发展。
郭琛[2](2021)在《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现象频繁发生,多重水危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由于前期以发展煤炭资源为主,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的局面,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极大改善目前的现状,因而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海绵城市内涵为出发点,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从规划建设和项目建设两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相关指标体系,引入DPSIR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层,共33个指标的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述太原市2010—2019年10年间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且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对山西省其余10个地市和全国7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进行相应比较,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先对各个系统层进行KMO与Bartleet检验,验证所选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确定指标权重、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与系数矩阵,算出各个子系统的得分并配合均决策方差法算出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16年显着提升,综合得分由负值转为正值,在此以后海绵城市建设能力也持续、加速提高,并在2019年达到顶峰。但是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太原市仍需控制人口数量和用水压力,逐步加大对人工海绵体的建设及环境影响与响应的力度,特别是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再生水利用率、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投入比例等关键指标上需要多下功夫;与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与试点城市相比却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和综合评价,找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法规和标准、建设管理不到位、公众响应度不高、资金筹集困难、技术陷入瓶颈,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分别从政策制度、监管责任、智慧海绵、资金渠道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白豆[3](2020)在《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是以山西地方文献为史料基础,尝试从普通民众的受灾经历、灾害认知、灾害应对与灾害记忆等维度对清代山西灾害社会予以深度解剖,进而系统地揭示灾害对山西社会各层面的诸多影响,展现一种整合的、全方位的清代山西灾害史。在回顾学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首先分析了将地方文献应用于山西灾害史研究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分别从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灾害书写、历史语境和发掘利用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述。与官方文献的灾情记录主要侧重于灾情和赈济相比,地方文献所呈现的内容则涉及民间社会应对、粮价物价、地权流转、灾民心态、民间信仰和灾害记忆等多个方面,成为深入了解基层民众灾害经历的重要文本。其次,主要展现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灾害情况,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定量分析,在整体上把握清代山西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区域特征。在此前提下,将碑刻记录中个体的灾害重新放置于整体的灾害中做定性分析,尝试以此探究民间灾害记忆的特点,以及因此映射出的灾害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深层内涵。首先,选择灾害记录较多的碑刻资料为研究对象,分府、州等分别对其中的灾害情况进行分区讨论。其次,以碑刻记录的灾害发生地为基点,上溯至各地方志,对其中的相关灾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山西内部的区域灾害特性明显,其中影响各地的主要灾害并非完全一致,也并不都以旱灾为首。最后,结合官方文献《清实录》等对碑刻灾害记录的特点进行探讨,发现民间灾害记忆具有较明显的分层。第三,主要讨论清代山西灾害的地方应对。从其开展的相应救灾模式来看,则实际包含了官方赈济和地方自救两个层面。具体而言,地方社会的应灾手段可细致划分为神灵崇拜、村社救灾、宗族赈济、乡绅赈济、商人赈济和官民互动等多种形式,其中官民互动则是地方灾害应对中的重要特色。即便是缺乏国家赈济,地方社会同样拥有独立的一套防灾自救体系。它区别于国家荒政体系,但在特定条件下又与官员赈济和国家赈济相结合,以此共同应对地方灾害。第四,以清代山西重大灾害“丁戊奇荒”为研究个案,分别从灾民认知、灾害应对、灾民生活、地权流转和灾害记忆等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解读。首先,根据碑刻资料的相关记录,分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来“还原”基层民众认识和应对灾害的全过程。其次,以“丁戊奇荒”期间的土地交易文书来分析基层社会的地权流动以及由此展现出的灾民日常性生活,进而揭示了传统灾害史研究中“逃荒”和“救荒”话语体系之外的其它生活面向。最后,对“丁戊奇荒”的民间记忆开展长时段研究,深入分析民间灾害记忆生成和流传的基本特性,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影响。最后,以清代静升村的民间灾赈为例,具体从受灾情况、灾赈背景、宗族赈济和村社赈济等方面展开分析,并重点考察基层社会构成、宗族和地方仓储等与村社赈济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表明,旱灾及其引发的饥荒是清代静升村遭遇的主要灾害,相应的赈灾主力自清中期起由国家明显向地方下沉。其中强大的宗族势力及商化的公项管理是长久维持静升村赈济传统的重要因素。而其间救灾主体由宗族向村社的过渡,则充分体现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相互结合及宗族内部士绅对地方社会的权力渗透。地方民众的传统禳灾习俗和长时期形成的防灾减灾经验共同构成了清代山西地方社会独特的“民间”救灾传统,并逐渐生成相应的灾害记忆与独特的灾害文化。其中碑刻是民间灾害记忆传承的主要载体,而相关灾害记忆的生成则与地方社会的自我救灾能动性有很大关联。由此表现出的明显分层,则既是民间社会开展自救活动的有力印证,也是对清代官方赈济实效的侧面肯定。
王思成[4](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李东梅[5](2020)在《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提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是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践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住建部部署的2016年至2020年的历史建筑“五年划定工作”基本结束之际,总结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2)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3)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4)“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本文的研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促进历史建筑确定工作高效、高质推进展开讨论。为提出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及资料调查与归纳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厘清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其确定工作历程,然后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及其申报体系进行分析,再总结了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机制(评价体系)的经验及从《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中获得的启示,最终提出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并基于此,提出了地方细化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三个工作思路:(1)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2)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3)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结合以上研究,本文以西安为例,借鉴住建部《中华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及陕西省住建厅《陕西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历史脉络的方法,将西安市的近现代历史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大主题类别,以见证国家凝成、工业、商业贸易等9个价值主题对其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历史文化发展特点总结为5条。综合以上研究,参照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将西安市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为20条,其中历史文化价值标准13条、艺术价值标准5条、科学技术价值2条,针对各价值项分别确定了年代标准,并选取案例对相应的标准进行说明,以期增强西安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陈伟觉[6](2020)在《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文中提出地震区划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家防御、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对策之一,是采取各项工程措施和编制社会经济发展、国土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的依据。目前地震区划图多采用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编制,简称PSHA区划图,其检验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借助我国1990版和2001版地震区划图设防建造的砖混和钢混结构房屋在随后发生的地震中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估值,与不设防相应值的比较,以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两个评价指标的组合,评价了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防震减灾效益。结果表明,在1990年~2000年、2001年~2015年的两个时间段内全国砖混结构和钢混结构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总投入分别为1299.77亿元和6654.61亿元;按区划图设防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实际发生的地震中造成经济损失共10497.16亿元,房屋破坏造成的地震死亡54506人、重伤171158人。与不设防的相应地震损失、伤亡人数相比,可知产生了经济效益18194亿元,减少死亡283260人、减少重伤1130642人。达到了按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两个指标组合评价的(1)级效益。为进一步考察、分析抗震设防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随设防标准的变化,全面高一度或低一度设防,分别评价了1990年~2015年间遭到地震破坏地区和全国的防震减灾效益。结果表明,全面降低一度设防,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均会有所下降,遭到地震破坏的地区降幅在14.72%至39.74%之间,全国(大陆地区)降幅在10.33%至41.19%之间。全面提高一度设防,抗震设防投入有所增加,遭到地震破坏地区相应的减灾效益更大,增幅在2.01%至55.20%之间,大多在10%左右;全国(大陆地区)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降幅在0.60%~39.19%,安全效益有所提升,增幅在1.95%~55.20%。本文的检验说明,我国地震区划图确实发挥了可观的防震减灾效益,今后采用相同或相似方法编制PSHA区划图可以适当提高风险水平。
张妍[7](2020)在《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晋中盆地是山西境内最大的盆地,作为“万里茶路”的必经之路以及重要节点,这里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城市起源的源点之一。本文以盆地地理区域作为城市研究的切入点,从区域层面深入分析了自然地理、政治军事、交通等因素对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选址的影响;从城市群层面揭示了城市布局的体系特点;从城市层面上建构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形态。并基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第一章是背景介绍,从晋中盆地与全国的空间联系和晋中盆地本身入手,介绍选题的意义和缘由,并介绍对于“历史地图转译”这一研究方法的改进,构建“区域层面——城市群层面——城市层面”的研究框架。文章的总体章节设计为“总分总”。第二章是区域层面的研究,即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背景,以及区域背景的发展对城市选址产生的影响。包括自然地理基础、早期城邑分布、主要水系变迁、不同时期军事发展及不同时期区域交通发展。对城市变迁特征产生的影响有三点:一是水系对城市密度和城市分布的影响;二是战争对人口和城市结构的影响;三是驿道、驿站变迁对城市格局的影响。通过本章区域发展背景梳理,为下一章的城市群分类提供依据。第三章是城市群层面的研究,即晋中盆地城市群的分类与变迁,是对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结构的重新梳理。晋中盆地的城市在不同主导因素的影响下,整体呈现出“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一环”指的是防御视角下的城市变迁——太原及周边军事屏障,从城池的修筑中得出太原及周边的榆次、徐沟、清源是受战争影响最明显的区域,同时分析该区域中的与防御相关的制度体系和祭祀体系,以及城市军事功能到商业功能的演变。“两带”分别指防洪视角下的文峪河流域城市带和交通视角下的驿道城市带,其中文峪河流域城市带是受水患影响最明显的区域,分析其水神祭祀空间分布变迁及流域寨堡的变迁。而驿道城市带则是票号最集中的区域,分析其驿站、递铺体系变迁及其与寨堡、市镇、集的分布的关系。该章节基于城市群分类分析,是对中国历史城市特征的分类揭示,最后,对府城的空间要素和县城的空间要素分别进行归纳,为下一章的城市层面的分析提供依据。第四章是城市层面的研究,同样延续“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逻辑进行分组。对每个城市以“历史地图转译”的方式进行变迁过程的分析,并对其变迁原因和呈现出的形态特点进行总结。第五章是对二、三、四章分析的总结和归纳,首先基于不同的影响因素,晋中盆地内的城市变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历史城市聚集;二是“两中心”的区域特点;三是“万里茶路”。进而对影响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一是“两山夹一河”的盆地地形;二是军事政治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三是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最后,基于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综上所述,本文的四个基本研究结论:一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受到盆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群的特点表现为:中心性、近水性和流通性;三是区域发展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决定了晋中盆地城市形态的特点各不形同;四是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行政区划与地理区划不同。本文的三个创新点:一是重新梳理了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结构,并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框架;二是丰富了中国“历史城市”的概念内涵;三是拓展了我国历史城市格局变迁的研究方法。该研究为中国城市历史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对晋中盆地历史城市文化空间的认知和规划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当前“万里茶路”节点城市的保护规划相关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熊瑾[8](2019)在《基于FAHP的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改造为例》文中提出地震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因其防御难度大而且容易引发次生灾害,又因城市人口密集,因此地震灾害对城市的威害极大。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维持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综合防灾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完备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能帮助灾后组织疏散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城市安全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公园等绿地空间较为开阔、道路较为畅通、绿植还可以形成天然的屏障,防灾公园等避难场所在灾后可以安置受灾群众,对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这诸多的特点与优势也是将其建设成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南昌市人民公园提升改造为防灾公园为例,评价研究城市防灾公园的有效性。从内部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系统、防灾设施、绿地景观、日常管理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可知改造后的城市防灾公园能够有效的实现平灾转换,有效的承担应急避难功能。明确了将南昌市人民公园改造为防灾公园将进一步完善南昌市的综合防灾机制,从而提高南昌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因灾害带来的损失。
赵娟[9](2019)在《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防震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防震减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显着成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民族众多、生活环境相对艰苦、地震多发等因素的影响,青海的防震减灾示范创建进程较为缓慢且整体水平不高。并且国内外鲜有关于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基于此,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不仅可以填补国内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水平乃至全省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防震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融合发展大有裨益。本文以青海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为着眼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综合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在对青海及全国防震减灾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简要评析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据此找出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提升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提供借鉴,进而推动青海防震减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汤达[10](2019)在《基于景观绩效评估的晋祠园林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省是中华民族文化孕育成长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历史上山西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发达,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数量众多。省内现已发现的唐、五代、宋、辽、金以前(公元1200年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共一百二十多座,占到全国的70%,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而与传统建筑相伴,中国传统园林不但是一个独立的项目,还在发展上成为与一般建筑相平行的另外一个体系,山西的造园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现存众多古典园林。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同时还是山西纪念性祠宇建筑群的代表,自然山水和历史文物相互交织,园林营造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之前。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移步异景,情景交融正是晋祠园林之美所在。山西省古典园林资源丰富,但针对园林的量化评估及保护发展课题研究甚少。作为重要的园林遗产资源,晋祠与晋阳古城、太原西山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在进行,如何适当保护与利用,更清晰地展示晋祠园林的艺术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通过研究古典园林,还可以指导今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城市园林建设发展。本文以晋祠园林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角度,以规划学、景观学、建筑学、遗产保护学、灾害学等多门学科为切入点,结合查阅文献,现场勘察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在基础概念理论部分,绪论中对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论述,阐释历史园林、景观绩效等相关概念,并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框架进行归纳总结。参考国内外古典园林保护理论、实践案例以及相关研究,提出对本课题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方法。并对晋祠园林建设特征及现状进行研究,从规划布局、空间格局、园林意匠等角度入手进行景观特征性论述。并总结介绍防灾安全层面,文化遗产层面以及人文社会层面的现状概况特征。其次以“LPS景观绩效”理念为基础,以古典园林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合梳理,选出适用于评估古典园林景观绩效的评估指标,建立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建立评估模型,旨在对古典园林进行全面、综合的量化评估,进而对晋祠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做出判断。将已确立的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方法运用于晋祠园林,通过调研,将所得数据通过模糊分析法进行运算,得出评估结果并进行分析,为最后的保护策略提出提供量化数据基础。最后通过评估结果,结合四个方面的现状概况,以及晋祠园林的经营、利用与保护,提出针对晋祠园林的发展保护策略以及技术方法,实现晋祠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并对本研究以及对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方法的不足做出总结阐述,并展望我国未来古典园林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以及古典园林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太原市减轻城市地震灾害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市减轻城市地震灾害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内涵研究 |
1.2.2 测度与评估 |
1.2.3 韧性提升策略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韧性理论 |
2.2 “人-地”复合系统 |
2.3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和模型构建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山西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 |
3.2.1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城市韧性指标体系建构框架 |
3.3 模型方法 |
3.3.1 熵值法 |
3.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障碍度模型 |
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1 数据来源 |
3.4.2 数据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估分析 |
4.1 山西省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
4.1.1 山西省整体韧性演化分析 |
4.1.2 分区域(市)城市韧性演化分析 |
4.2 山西省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1 山西省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2.2 分区域(市)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城市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
5.1 山西省城市韧性障碍因素诊断 |
5.1.1 山西省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5.1.2 山西省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1.3 各地市准则层障碍度分析 |
5.1.4 各地市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
5.2 城市韧性提升对策 |
5.2.1 经济韧性提升路径 |
5.2.2 社会韧性提升路径 |
5.2.3 生态韧性提升路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2)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绵城市 |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2 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3.2.1 规划建设 |
3.2.2 项目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构建 |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取 |
4.3 建立评价模型 |
4.3.1 三级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
4.3.2 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3.3 一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1 驱动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2 压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3 状态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4 影响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5 响应系统标准化数值 |
5.3 主成分提取及系数计算 |
5.3.1 驱动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2 压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3 状态系统分析评价 |
5.3.4 影响系统分析评价 |
5.3.5 响应系统分析评价 |
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5 太原市与山西省10 个地市级城市对比分析 |
5.6 太原市与我国7 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
6.1 缺乏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法规和标准 |
6.2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不到位 |
6.3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响应度不高 |
6.4 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
6.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陷入瓶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制度 |
7.1.1 优化水资源结构,控制地下水开采 |
7.1.2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
7.2 重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管责任 |
7.2.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
7.2.2 多部门齐“发力”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
7.3 打造新型“智慧海绵”城市 |
7.3.1 吸纳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 |
7.3.2 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 |
7.4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 |
7.4.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税收投入 |
7.4.2 拓展海绵城市建设其他融资方式 |
7.5 提高群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 |
7.5.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 |
7.5.2 丰富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3)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山西灾害史研究中的地方文献使用问题 |
第一节 地方文献对灾害史研究的价值 |
第二节 虚实之间:地方文献的灾害书写与历史语境 |
第三节 地方文献在灾害史研究中的发掘与利用 |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灾害 |
第一节 清代山西行政区划 |
第二节 碑刻所见清代山西地方灾害 |
第三节 相关县志中的地方灾害 |
第四节 地方灾害在不同文本中的反映 |
第三章 清代山西灾害的地方应对 |
第一节 地方禳弭救灾 |
第二节 村社赈济 |
第三节 灾害中的官民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丁戊奇荒”中的社会生活与灾荒记忆 |
第一节 基层民众对“丁戊奇荒”的认知与反应 |
第二节 光绪初年的灾荒、地权与民生 |
第三节 “丁戊奇荒”灾害记忆的长时段考察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一个山西商镇的民间灾赈史 |
第一节 清代静升村的区域背景与受灾情况 |
第二节 清代王氏家族的灾赈实践 |
第三节 清中后期村社赈济的具体实践 |
第四节 小结——兼论个案研究的普适性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我国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及确定工作历程 |
1.4.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相关研究概述 |
1.4.3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及相关研究概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
2.1 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1.1 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1.2 各方地政府制定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
2.2 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1 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
2.2.2 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
2.2.3 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 |
2.2.4 “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 |
2.3 本章小结 |
3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工作思路 |
3.1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
3.1.1 美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2 英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3 法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
3.1.4 加拿大的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
3.1.5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
3.2 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过程的启示 |
3.3 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 |
3.4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的工作思路 |
3.4.1 梳理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 |
3.4.2 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 |
3.4.3 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 |
4.1 西安市第一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4.2 西安市第二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及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及历史文化特点分析 |
5.1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思路及技术路线 |
5.2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 |
5.2.1 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概述 |
5.2.2 政治变迁历史脉络 |
5.2.3 经济发展历史脉络 |
5.2.4 社会发展历史脉络 |
5.2.5 文化科技发展历史脉络 |
5.3 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特点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方案 |
6.1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标准细则 |
6.2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艺术价值标准细则 |
6.3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科学技术价值标准细则 |
6.4 关于年代界定的补充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表目录 |
图目录 |
致谢 |
(6)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借助长期地震数据检验PSHA区划图 |
1.2.2 根据PSHA区划图颁布后发生的地震检验其可靠性 |
1.2.3 根据减灾效益检验地震区划图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防震减灾效益分析的基础数据 |
2.1 引言 |
2.2 防灾减灾效益分析的总体技术框架 |
2.3 两张PSHA区划图规定的各地抗震设防标准 |
2.4 两张PSHA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房屋数据 |
2.4.1 两张PSHA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房屋面积 |
2.4.2 各地钢混房屋和砖混房屋所占比例 |
2.4.3 两张区划图实施期间各地建造的两类房屋的建筑面积 |
2.5 各地按两张PSHA区划图建造房屋遭到的地震烈度 |
2.6 各地抗震设防的投入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地设防烈度相关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
3.1 引言 |
3.2 设防烈度相关的地震易损性矩阵研究 |
3.3 各地市两类建筑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
3.3.1 各地砖混房屋设防烈度相关的易损性矩阵 |
3.3.2 各地钢混房屋设防烈度相关的易损性矩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设防效益 |
4.1 引言 |
4.2 各地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估计 |
4.2.1 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
4.2.2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直接经济损失 |
4.3 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间接经济损失 |
4.3.1 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 |
4.3.2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的间接经济损失 |
4.4 各地按两张区划图建造的两类房屋在地震中破坏导致的人员伤亡 |
4.4.1 各地伤亡率的影响因素 |
4.4.2 各地两类房屋破坏造成的地震人员伤亡 |
4.5 各地两个时间段建造的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效益 |
4.5.1 两张PSHA区划图的经济效益 |
4.5.2 按两张PSHA区划图设防可能减少的地震中人员伤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张PSHA区划图设防效益的评价 |
5.1 引言 |
5.2 区划图抗震设防效益评价的双指标准则 |
5.3 本文计算结果与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的比较 |
5.4 遭到地震破坏地区的抗震设防效益评价 |
5.4.1 全面降低设防烈度一度的效益 |
5.4.2 全面提高设防烈度一度的效益 |
5.5 全国的PSHA区划图抗震设防效益评价 |
5.5.1 全面降低一度全国的设防效益 |
5.5.2 全面提高一度全国的设防效益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各地两个时间段内竣工两类房屋的总面积 |
附录2 各地不同时间段的设防烈度和遭遇地震烈度 |
附录3 各地两个时间段两类房屋的抗震设防投入 |
附录4 各地1990年-2000年建造房屋的地震经济损失 |
附录5 各地2001年-2015年建造房屋的地震经济损失 |
致谢 |
(7)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中国古代历史城市区域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
1.1.2 晋中盆地城市发展历史研究的紧迫性 |
1.1.3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方法的探索性 |
1.2 研究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缘由 |
1.2.1 晋中盆地与全国的空间联系 |
1.2.2 晋中盆地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时间范围界定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研究综述 |
1.4.2 晋中盆地城市历史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历史地图转译” |
1.5.2 实地调研法:走访自然环境与老城空间 |
1.5.3 归纳比较法:历时性与共时性 |
1.5.4 技术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晋中盆地区域城市发展与特征 |
2.1 晋中盆地发展基础——自然地理与早期文明 |
2.1.1 山西境内地域文化概述 |
2.1.2 晋中盆地史前聚落的空间分布 |
2.1.3 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 |
2.1.4 对比研究——洛阳盆地与晋中盆地史前聚落 |
2.2 商周时期聚落与早期城邑空间分布 |
2.2.1 商周时期聚落遗址与早期城市空间分布 |
2.2.2 对比研究——山西境内商周时期城邑 |
2.2.3 晋中盆地经济的初步发展 |
2.3 主要水系变迁 |
2.3.1 区域水系变迁——从“昭余祁”到汾水 |
2.3.2 晋中盆地水文特征 |
2.3.3 水系变迁的自然原因 |
2.3.4 水系变迁与人口变迁 |
2.3.5 明清时期水利的发展 |
2.4 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军事地位 |
2.4.1 中原诸侯争斗时期——“四战之地” |
2.4.2 中央王朝分裂时期——后勤保障基地 |
2.4.3 中央王朝重新统一时期——巩固政权的枢纽 |
2.5 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交通发展 |
2.5.1 先秦至秦汉交通格局 |
2.5.2 北朝丝绸之路上的晋中盆地 |
2.5.3 隋唐五代至元:驿站的兴起 |
2.5.4 明清时期晋商商路与票号的兴起 |
2.6 晋中盆地区域发展对城市变迁特征产生影响 |
2.6.1 水系变迁对城市密度及分布的影响 |
2.6.2 战争对人口和城市结构的影响 |
2.6.3 驿道、驿站变迁对于城市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晋中盆地城市群分类与变迁 |
3.1 行政区划与建制沿革 |
3.1.1 秦汉六朝时期 |
3.1.2 隋唐两宋时期 |
3.1.3 元明清时期 |
3.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成特点 |
3.2.1 以防御为主线——中心性 |
3.2.2 以防洪为主线——近水性 |
3.2.3 以交通为主线——流通性 |
3.2.4 晋中盆地“一环两带”的城市空间结构 |
3.3 防御视角下的城市变迁——太原及周边军事屏障 |
3.3.1 城市的防御空间演变 |
3.3.2 军事卫所设置演变 |
3.3.3 城市祭祀体系演变 |
3.3.4 寨堡——市镇:军事空间的演变 |
3.4 防洪视角下的城市变迁——文峪河流域城市带 |
3.4.1 文峪河流域城市带空间形态演变 |
3.4.2 文峪河流域城市带水神祭祀空间分布 |
3.4.3 文峪河流域寨堡的空间分布变迁 |
3.5 交通视角下的城市变迁——驿道城市带 |
3.5.1 晋商与驿道城市体系发展 |
3.5.2 递铺变迁与寨堡分布 |
3.5.3 递铺变迁与市镇分布 |
3.6 历史城市空间要素 |
3.6.1 城市空间要素划分 |
3.6.2 府城、县城的空间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历史地图转译” |
4.1 军事中心区城市形态变迁 |
4.1.1 春秋至唐时期的晋阳城 |
4.1.2 宋时期“内外二重城”的太原城 |
4.1.3 明清府治阳曲以军事为主导的形态变迁 |
4.1.4 太原县城、榆次县城、清源县城、徐沟县城的形态变迁 |
4.2 文峪河流域城市形态变迁 |
4.2.1 交城县城、文水县城形态变迁——因水患而迁城 |
4.2.2 府治汾阳的“五连城”形态格局——与文峪河平行 |
4.2.3 孝义县城的形态变迁——水渠穿城而过 |
4.3 驿道城市带的城市形态变迁 |
4.3.1 明清时期太谷县城形态变迁——驿道穿城而过 |
4.3.2 祁县城、平遥县城、介休县城——驿站变迁 |
4.4 明清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形态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特征归纳 |
5.1 基于不同因素影响下的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特点 |
5.1.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聚集 |
5.1.2“两中心”的区域特点 |
5.1.3“万里茶路” |
5.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因素 |
5.2.1 盆地地形——“两山夹一河” |
5.2.2 军事政治——晋中盆地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
5.2.3 交通——晋中盆地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
5.3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的理论框架建构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研究结论 |
6.1.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起源、发展、变迁受盆地自然因素的影响 |
6.1.2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群的特点表现为:中心性、近水性和流通性 |
6.1.3 区域发展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决定了晋中盆地城市形态的特点各不相同 |
6.1.4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行政区划与地理划分不同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重新梳理了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的结构,并构建晋中盆地历史城市研究框架 |
6.2.2 丰富了中国“历史城市”的概念内涵 |
6.2.3 拓展了我国历史城市格局变迁的研究方法 |
6.3 后续研究 |
6.3.1 晋中盆地历史城市街巷系统变迁研究 |
6.3.2 山西盆地群的历史城市变迁研究 |
6.3.3“万里茶路”关联城市的跨区域协同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 地方志与古代文献 |
二 学术专着 |
三 学术期刊 |
四 学位论文 |
五 网络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FAHP的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灾公园的发展 |
1.2.2 防灾公园及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现状 |
1.2.3 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情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及基本理论 |
2.1 防灾公园的基本理论 |
2.1.1 防灾公园的定义 |
2.1.2 防灾公园的功能 |
2.1.3 防灾公园的设施 |
2.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理论 |
2.2.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 |
2.2.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 |
2.3 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及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 |
2.3.1 国外城市防灾公园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 |
2.3.2 我国城市防灾公园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 |
2.3.3 我国防灾公园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城市防灾公园综合评价方法及有效性指标体系建立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
3.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2.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念 |
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 |
3.3 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 |
3.3.1 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原则 |
3.3.2 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因素 |
第4章 南昌市人民公园应急避难场所项目规划及评价 |
4.1 项目背景介绍 |
4.1.1 城市概况 |
4.1.2 人民公园区位、范围 |
4.1.3 人民公园周边环境分析 |
4.1.4 改造前公园内部情况分析 |
4.1.5 项目建设背景及内容 |
4.2 人民公园地震应急避难防灾功能改造情况 |
4.2.1 防灾设施改造 |
4.2.2 道路交通系统改造 |
4.2.3 内部功能分区改造 |
4.2.4 绿地景观改造 |
4.2.5 完善日常管理职能 |
4.3 人民公园地震应急避难项目规划评价 |
4.3.1 防灾设施 |
4.3.2 园内道路交通 |
4.3.3 内部功能分区 |
4.3.4 绿地景观 |
4.3.5 日常管理 |
第5章 基于FAHP的人民公园改造为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研究 |
5.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2 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评价 |
5.3.1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
5.3.2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
5.4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4.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结果分析 |
5.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海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题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主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可能的贡献及不足 |
一、研究可能的贡献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防震减灾的概念及内涵 |
二、示范的概念及内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第二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
第一节 我国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概况 |
一、我国地震灾害形势 |
二、我国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
第二节 青海省防震减灾工作现状 |
一、青海省地震灾害形势 |
二、青海省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基础和条件 |
第三节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现状 |
一、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形式 |
二、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内容和要求 |
三、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效果 |
第三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青海省特殊区位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
一、地理环境因素 |
二、人文因素 |
第二节 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经济欠发达 |
二、经济发展不均衡 |
三、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 |
第三节 阶段性国家政策的影响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 |
二、地方的政策补充与完善 |
第四章 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示范创建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不完善 |
一、示范创建跟踪管理未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
二、示范创建量化指标和考评细则不完备 |
三、市县基础作用发挥有限 |
第二节 示范创建政策措施可操作性差 |
一、示范创建目标和定位不明确 |
二、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缺少一体化设计 |
三、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缺乏创新意识 |
第三节 示范创建覆盖广度、深度不够 |
一、示范创建主要政策措施仍停留地震局层面 |
二、示范创建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
三、各地示范创建工作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解决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 |
一、制定规范的、常态化的跟踪管理制度 |
二、建立完备的量化指标和考评细则 |
三、充分发挥市县基础作用 |
第二节 提高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的可操作性 |
一、找准定位,明确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目标 |
二、加强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顶层设计 |
三、结合实际制定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政策措施 |
第三节 拓展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的广度和深度 |
一、加强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
二、建立持续性的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机制 |
三、因地制宜的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基于景观绩效评估的晋祠园林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1.1 历史园林保护理论 |
2.1.2 历史园林保护实践 |
2.1.3 景观绩效评估研究 |
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2.1 古典园林相关研究 |
2.2.2 景观绩效评估研究 |
2.2.3 针对晋祠园林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晋祠园林建设特征及现状研究 |
3.1 晋祠园林景观特征性分析研究 |
3.2 晋祠园林防灾安全性分析研究 |
3.3 晋祠园林文化遗产性分析研究 |
3.4 晋祠园林人文社会性分析研究 |
3.5 本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方法研究 |
4.1 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估指标选取的依据与原则 |
4.1.3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4 评估指标解释及指标标准 |
4.2 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分析 |
4.2.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2.2 确定权重的步骤 |
4.2.3 确定权重的结果 |
4.3 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 |
4.3.1 模糊综合评估法建立评估模型 |
4.3.2 评估结果等级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晋祠园林景观绩效评估实证研究 |
5.1 数据的获得与检验 |
5.2 评估计算过程 |
5.3 评估结果与问题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晋祠园林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 |
6.1 景观特征层面的保护研究 |
6.2 防灾安全层面的保护研究 |
6.3 文化遗产层面的保护研究 |
6.4 人文社会层面的保护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1: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的问卷调查 |
附录2: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调研问卷 |
附录3:晋祠相关的画作、老旧照片 |
四、“太原市减轻城市地震灾害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城市韧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姚振中.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 ——以地方文献为中心[D]. 白豆. 山西大学, 2020(08)
- [4]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5]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李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我国两张PSHA区划图的效益分析[D]. 陈伟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晋中盆地历史城市变迁研究[D]. 张妍. 东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FAHP的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改造为例[D]. 熊瑾. 南昌大学, 2019(02)
- [9]青海省防震减灾示范创建研究[D]. 赵娟.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10]基于景观绩效评估的晋祠园林保护研究[D]. 汤达.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