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有四种关系要处理好

粮食问题有四种关系要处理好

一、在粮食问题上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葛于鹏[1](2021)在《1953-1957年江苏省粮食统购统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想[2](2021)在《主流媒体对粮食报道的框架分析 ——以《人民日报》(1949-2020)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逢芳[3](2021)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安全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阮华[4](2021)在《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创造了“十七连丰”的可喜局面,其中2004—2012年连续“九连增”,2015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实现了粮食由产不足需到产需稳定、丰年略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为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我国粮食发展也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忧。由于发展方式的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在稳步提升的同时也给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地压力,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生态系统平衡,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正是因为认识到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种内涵式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三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土地流转市场快速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土地集中趋势日渐明显。在现行惠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差异较大,既有5亩以内的,也有100亩以上的,那么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间呈现怎样的关系?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同时,在土地三权分置的产权结构下,我国土地流转在时间上呈现出短期和长期并存的局面,那么长期流转是否有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着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会呈现怎样的变动趋势?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流转制度来协调人们资源利用和生产行为,确保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和实现粮食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正是结合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多样化、期限多元化,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研究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和构建有利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改善和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流转制度,不仅对实现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研究将环境污染问题纳入微观农户分析框架,利用能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数据信息计算误差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维度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研究内容一,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本部分利用MBP-EBM模型对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避免了异质性农户前沿面不一致导致的测量偏误问题,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考察了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样本农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均值为0.491,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531,规模效率均值为0.935。若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各效率值均值均会上升。比较分析来看,不考虑粮食生产的面源污染,将导致效率水平的高估。而从绝对值大小来看,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是比较低的,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来看,无论是平均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还是加权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高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中发展水平地区,中发展水平地区均优于低发展水平地区;以经营规模为权重的全部样本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为0.521。(3)从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分析来看,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除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样本外,土地流转期限与技术效率水平正相关,即随着土地流转期限的延长,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水平逐渐上升。研究内容二,流转规模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两阶段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情况,以及探明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先升后降,过小或过大的土地流转规模都不利于提高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考虑了土地流转规模的内生性后结果依然稳健。(2)当土地流转规模低于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匹配度,降低效率损失;当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20亩时,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会推高粮食生产经营管理成本,造成效率损失,从而使得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3)土地流转规模与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机械化程度的加深,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机械化程度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机械化程度在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4.72%。研究内容三,流转期限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本部分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评估长期流转的绿色效率提升效应,以及通过设置土地流转时间强度连续变量,运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时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变化,并探明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增大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1)长期流转能够使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提升,长期流入户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比若短期流入时的反事实效率水平平均高14.7个百分点,短期流入户若长期流入,其反事实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也将平均提升18.5个百分点。(2)当流转期限为5年及以内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正,但促进效应却逐渐减弱;当流转期限超过5年时,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因果效应为负。(3)土地流转时间强度与粮食生产跨期投资间存在正向关系,土地流转时间强度的增大促进了跨期投资的增加,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随跨期投资表现出递增的变化趋势,跨期投资在土地流转时间强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中的中介效应为6.29%。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1)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2)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3)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检测与评估,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户参与机制,创造良好的农田基础环境。(4)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进入农业服务领域,推进服务规模经营。(5)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发挥多元主体的合力,为农民提供专业培训以提高其科学素质。

刘华超[5](202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世界政党政治340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17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都是政党生存与发展乃至执政长久与否的关键驱动。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无论是通过和平选举手段上台执政的政党,还是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都会因执政理念僵化、执政基础萎缩、执政方式落后等造成执政能力的退化。政党的执政能力退化不仅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甚至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政党执政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只有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化解和抵御执政风险与挑战,有效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自于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说明,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党能否破解政党执政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率”难题,跳出政党执政的“塔西佗陷阱”、社会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仍然需要接受时代地拷问和检验。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从创建到执政,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都在因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和改进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也随之日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考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持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基于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要求全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转型,党的执政转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一是必须清楚政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二是必须要围绕执政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之中,创新执政理念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意在重点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厚植执政基础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旨在明确靠谁执政的问题;完善执政方式是党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怎样执政的问题。三是必须要十分清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其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总体而言,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对弄清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靠什么进行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长期执好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若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局部执政活动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是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在这22年的局部执政实践当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党执政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难得的执政人才,为党执政作了充分准备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党22年局部执政实践当中,由于长期以农村为基础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它部分地塑造了党在意识形态和执政信念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党执政后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党的执政取得显着历史性成效。党的八大系统总结了执政7年以来的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但是,随后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日益发展和对党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以致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于是,通过频繁开展群众政治运动、消灭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也就成为了当时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权力被过分集中,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逐渐发生异化,政党国家化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演变为以党代政。后又经两年徘徊时期,在异化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思维支配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严重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究其根源在于,一是由于此前党长期处于农村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党在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以后,仍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对敌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方式进行治国理政。二是作为执政党,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执政地位的需要,党希望能够简单通过继续保持自身的革命性质、品质和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来彻底完成社会革命任务。但作为执政党,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缺少执政经验的表现,也是执政能力有所不足的表现。其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而是“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外的滋长蔓延。其直接表现即是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被过分强化和不适当运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标志着党的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重大执政挫折,使党坚定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通过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同时,它也使党充分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主线,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命、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鉴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民主与法制被践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国外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国内外不断变幻的执政环境与形势,党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来正确处理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并逐步推进党由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思维和方式治国理政的党,向注重实现“四个自我”,崇尚法治和制度之治,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转型。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便开始着力恢复和重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树立强有力的国家法律与制度权威,并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法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真正确保权为民用和实现依法、科学、民主执政,同时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执政考验,新时代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已有丰富执政经验和充分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发,适时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这不仅是党在新时代对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积极回应,更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执政转型的最好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厚植的党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执政党转型。新时代,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最终旨归在于要彻底杜绝“左”的泛政治化运动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任意践踏,更加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制度体系,注重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进而实现制度治党、制度治国与制度治权的“制度之治”。与此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科学、依法、民主执政,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几乎完全由党和政府包揽主导一切,过多依靠党和政府政策与科层官僚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命令进行治国理政的方式。旨在突出强调党作为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化治理主体的横向协同与纵向垂直联动。因此,新时代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团结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多元诉求、维护各方利益,更加主动采取通过共同协商、拓宽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声音、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执行监督等,以此来不断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得失可以发现,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有效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能否因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而合理有效地推进自身的适应性变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角色担当,在充分汲取党以往执政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外一些政党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因执政能力退化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是推进执政转型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二是要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其中,完善党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三是要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新时代党要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要始终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和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就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锻造党的执政人才队伍,就是要始终坚持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才用才氛围和政治生态,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最后,要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党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进而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杨方[6](2021)在《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文中提出性别歧视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性别平等至今仍然是世界性的美好愿景。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十个国家之一,而且无论是在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方面,或者女性在全社会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还是最近的互联网领域中女性创业者数量,都有相当可观的成绩;这跟两百年多前的封建社会相比,跟一百多前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相比,跟七十多年前的旧中国相比,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建设一个妇女免于被歧视的世界,打造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及其早期实践是研究新中国妇女事业的逻辑起点。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妇女接受教育,成为自身解放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特别注重妇女教育事业。党和国家有关妇女教育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重要、发挥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为指导,以局部区域为代表,以当事人为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口述史研究等多种方法,结合相关档案材料,既有利于挖掘、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教育的史料,也有利于发现、梳理妇女解放、妇女教育事业发展的特色、经验、历史贡献和当代启示。泰兴地处苏北,解放初期的广大农村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老解放区、恢复区和新解放区,由于战争频繁,男子人口比例长期低于妇女,而且还有不少缺乏劳动力或者劳动力不足的烈军工属。以泰兴为样本,研究这一时期妇女教育问题,具有典型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妇女教育。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时期,基本确立了“人人平等,教育人人”、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学校、除了知识技能还要将革命思想融进教育并提高妇女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妇女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是决定中国革命胜败的重要力量,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苏区妇女教育模式,即妇女干部培养、妇女识字培训、女童学校教育、女工职业教育紧密结合;抗日战争时期,妇女解放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在民主根据地,妇女支前、妇女生产、妇女参政,无不体现出妇女的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主要围绕服务解放战争和解放区建设展开,重点是培养妇女干部和提高妇女觉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全国女性教育重新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化、大众化改革,使女性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可以设立四个“观测点”,即:女童入学教育,识字扫盲教育,妇女社会教育,妇女干部教育。女童教育既是妇女解放和妇女教育的起点,也是从源头上阻隔农村文盲、半文盲妇女产生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初期泰兴当地政府加强女童入学教育的政策措施,满足了农村妇女的内在要求,切合了当地社会的具体实际,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中国初期泰兴女童入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就是提升学龄女童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具体教育实践中主要把握好了四个关键点,即: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深入基层,有的放矢;创新教法,确保质量。泰兴的农村识字扫盲工作开展比较早,早在1941年冬,当时的泰兴抗日民主根据地就开展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泰兴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积极动员农民继续参加冬学运动,并成立了专门的妇女识字班,开展识字扫盲;农村妇女在区乡妇联干部、村妇女干部和妇女代表的动员下,参与积极性远高于男性,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持续时间长,至1956年渐成高潮。泰兴妇女积极参与扫盲识字运动,宏观上讲为开展救灾备荒、实行土地改革、推进互助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具体而言,不仅使广大妇女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切实增加了家庭收入,从而也为妇女地位的提升营造了氛围。通过社会教育活动促进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是促进妇女自身解放的重要路径。基于不同阶段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基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新中国初期泰兴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在苏北行署领导下,主要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生产救灾、贯彻婚姻法等中心工作开展;1953-1956年,在江苏省委和扬州专区的领导下,主要结合基层普选、增产节约、农业合作化和统购统销运动等开展。但不管哪个阶段,形势政策、思想政治、生产劳动、卫生健康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苏北妇女社会教育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自我意识越发觉醒和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地位显着提升。但也暴露出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过程的间歇性、教育内容的抽象性和教育形式的有限性等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妇女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社会整体氛围都是显着的影响因素。培养妇女干部、重视妇女参政是中国共产党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最具特色的重要举措。泰兴属于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妇女积极分子脱颖而出成长为妇女干部,为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发展和民主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立妇女自己的组织动员机构,将妇女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构,推举妇女干群模范,是这一时期泰兴妇女解放事业的三条战线。围绕这三条战绩,泰兴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培养路径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也日渐丰富;而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学习时势政策,其业务水平也得到相当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妇女干部队伍的稳步发展,切实引导了社会舆论导向——她们不仅以其成功形象吸引着同辈人的效仿,而且影响、教育了守旧的父母及周遭“他者”,从而既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社会认可,又反过来触动社会文化转型。但妇女干部教育同样也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现实社会环境甚至家庭方面的制约。新中国初期的泰兴农村妇女教育,不仅对农村社会秩序的重建、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妇女解放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留下了可供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借鉴的历史经验。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其经验就在于,要以农村妇女素质的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在推进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促进妇女解放。新中国初期泰兴妇女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妇女解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对于加强与改善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对于实现《北京宣言》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杏愉[7](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支持和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更多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进行创业活动,带回了城市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的快速增收。探索返乡农民工如何在异质性环境下围绕机会识别、资源协调和组织构建,形成不同类型的有效创业模式,是有意义的研究话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返乡创业农民工及潜在返乡创业人员提高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本研究在相关概念界定和国内外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质性分析法,以2018年到2020年CCTV《致富经》栏目及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鲸鸿堂》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为样本,尝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进行初步探索,提炼出合作社组织领办型、兴旺产业拉动型、美丽乡村引领型和创业平台助推型等四种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比较了各种创业模式的特点和异同。进一步地,在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效应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创业环境不佳、创业资金不足、政策知晓不够和创业能力不强等现实困境,从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思考:一是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创业环境;二是拓宽资金来源,优化创业模式;三是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创业主体;四是健全培训教育,提升创业能力。

吴曼榕[8](2021)在《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陈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陈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的经济思想。研究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学习陈云从事经济工作的理论方法,也对指导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史料进行重新梳理、归纳和总结,在探究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形成条件基础上,总结其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其经济思想与今天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说明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新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党内其他领导人的经济思想是其思想的理论渊源;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和陈云个人的工作经历是其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文章从以农为本思想;财政平衡、按比例发展思想;对外贸易发展思想;社会主义私营工商业改造思想;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思想五方面对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并由此得出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具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经济建设为人民的人民性;重视统筹兼顾的平衡性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性的特点。同时,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实践对建国初期经济建设实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国民经济有序恢复;促进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稳步前进。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蕴含了重要的当代价值,包括农业是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经济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工作中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经济平稳运行为国家发展带来有力保障。

王慧聪[9](2021)在《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粮食作为农业产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其重要性程度和战略意义可想而知。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随着近年来国内城镇化率的不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需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加之2020年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也为世界敲响粮食安全的警钟,各国纷纷出台“粮食出口限制”或“出口配额制”等政策。面对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保障国内粮食自给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充分了解我国各省粮食自给现状,从粮食安全视角对各省农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进一步做到保质量、稳供给、提产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关于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多以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农业发展角度作为切入点,因此本文采用充分降维方法从粮食安全角度研究我国31个地区的农业综合竞争力。充分降维方法与一般的主成分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引入了响应变量(4,在保持(4给定(3的这个条件分布的信息条件下,对(3进行降维,特点是降维效果好(即变量信息损失少),同时响应变量的加入也使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我国31个地区的农业综合竞争力。故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从粮食安全的个人营养视角出发测算出我国31个地区粮食自给率;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作为个人营养标准,测算各省人口每年需要摄入的食物数量,再通过耗粮系数将其转化为粮食,计算出粮食需求量,同时计算所需种子用粮和工业用粮,进而得到各省2014年至2018年的粮食自给率。(2)从农业规模竞争力、农业基础竞争力、农业技术竞争力和农业成长竞争力四个维度构建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采用充分降维方法,分别选取粮食自给率、第一产业增加值占该省份GDP比重和粮食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这3个指标作为响应变量变量(4进行降维,然后进行聚类分析,分别从粮食自给能力、农业发展地位及农业发展结构三方面得出粮食安全视角下全国各省区农业综合竞争力分类的情况,从而对于31个省的农业竞争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我国粮食供给呈现紧平衡态势,居民口粮需求比重不断降低,饲料粮需求比重有明显的上升。(2)从时间上看,我国粮食主销区自给率下降迅速,粮食主产区省份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已无法实现粮食自给。从空间上来看,北部省份的粮食生产和自给能力要高于我国南部省份。(3)从粮食自给角度看,传统粮食主产区基本保持自身粮食生产能力。产销平衡区中的部分省份则出现自给率稳步上升的情况。(4)从农业发展地位来看,粮食主产区省份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普遍下降,产业结构出现变化。(5)从农业发展结构来看,各省的粮食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在2018年均出现下滑,粮食主产区的省份中变化较为明显。(6)农业技术水平亟需提高。为了更好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向更高层次迈进,基于前文中的分析和得到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明确各地区生产责任,稳定粮食生产。(2)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优势农产品布局。(3)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农业技术支撑力。

孙彤彤[10](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二、在粮食问题上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粮食问题上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4)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土地流转
        2.1.2 土地流转规模
        2.1.3 土地流转期限
        2.1.4 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契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农户土地流转的研究
        2.3.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测度方式及指标选取
        2.3.3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2.3.4 文献述评
第3章 土地流转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理论分析
    3.1 土地流转与否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总体理论
        3.1.1 基于正向作用观点的帕累托改进
        3.1.2 基于零和观点的新制度经济学
    3.2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3.2.1 要素替代效应
        3.2.2 人力资本效应
    3.3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机制分析
        3.3.1 跨期投资激励效应
        3.3.2 跨期技术采纳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调研设计、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描述
    4.1 调研过程
    4.2 数据来源、处理与应用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
        4.2.3 数据处理与应用
    4.3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户主基本特征
        4.3.2 家庭特征
        4.3.3 生产特征
        4.3.4 土地流转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测度与解析
    5.1 模型与指标选取
        5.1.1 模型介绍
        5.1.2 评价指标变量的选取
    5.2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估计及分布
        5.2.1 基于MBP-EBM模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算
        5.2.2 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分布特征
    5.3 土地流转与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交叉统计分析
        5.3.1 不同土地流转规模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5.3.2 不同土地流转期限下的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6.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1 模型设定
        6.1.2 变量界定与量化
    6.2 土地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实证分析
        6.2.1 描述性统计
        6.2.2 两阶段工具变量估计结果
    6.3 土地流转规模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7.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1.1 模型设定
        7.1.2 变量界定与估算
    7.2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长期和短期的实证分析
        7.2.1 描述性统计
        7.2.2 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7.3 土地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基于时间强度实证分析
        7.3.1 描述性统计
        7.3.2 广义倾向得分估计结果
    7.4 土地流转期限影响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
        8.1.2 流转规模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8.1.3 流转期限对农户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增强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土地适度规模流转
        8.2.2 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土地流转期限适度长期化
        8.2.3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创造良好农田基础环境
        8.2.4 加大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扶持力度,推进服务规模经营
        8.2.5 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其科学素质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稻种植户调查问卷
致谢

(5)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基本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相关概念与内容
        一、政党与执政党
        二、党的领导与执政
        三、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一、党的执政理念
        二、党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执政方式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建设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培养党的革命斗争能力
        一、依靠正确革命政策巩固根据地政权
        二、党的革命策略正确源于调查研究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斗争胜利之本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局部执政增强党的执政信心
        一、指导中国革命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抗战时期局部民主执政实践影响深远
        三、思想与组织建设并重是党的建设特色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锻炼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政策
        二、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终结民国政治逻辑
        三、围绕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
    第一节 全面探索时期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
        二、新中国安全依然在遭受着严重威胁
        三、整党和党的建设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第二节 革命化执政理念内蕴于党的执政能力
        一、必须以革命手段解决革命未竟事业
        二、革命化思维根植于党的灵魂深处
    第三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一、合理运用阶级斗争有助巩固执政基础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有损执政之基
    第四节 “左”的运动严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
        一、政治运动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与特殊时期
        二、“运动主义”必然践踏法制与正常秩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
    第一节 党执政能力建设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二、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带来执政危机
        三、新世纪急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执政难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坚守执政为民理念
        二、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在执政中的作用
        三、改革限制社会主义发展的执政体制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二、提出践行“三个代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型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以“党的建设科学化”锻造新型政党
        二、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三、强调一体推进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
    第一节 新时代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一个“转化”与两个“没有变”是最大国情
        三、党同时面临“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
    第二节 、创新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二、明确以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统领
        三、坚决以提高党的法治能力为重心
    第三节 厚植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二、坚持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能力为支柱
        三、强调以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基础
    第四节 完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强化以提升党的应急处突能力为先手
        二、增强以抓落实与改革攻坚能力为保障
        三、注重以制度规范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四、把全面依法治国与特色民主协同推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启示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转型动力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政治真谛
    第二节 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一、完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
        二、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
        三、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
    第三节 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一、注重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
        二、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
        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
    第四节 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一、健全的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是基础
        二、完善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是关键
        三、科学的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是目标
    第五节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二、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三、不断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相关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
        一、传统中国妇女教育及其近代嬗变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问题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妇女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妇女教育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教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学制改革与女童入学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根据地学制与女童入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女童教育概述
        三、新中国初期学制改革与小学教育
        四、学校教育恢复中的女童入学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学校教育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二、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小学教育
        三、苏北农村学龄女童入学的基本状况
        四、影响女童入学教育的多元因素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女童入学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女童入学率的提升
        二、苏北农村女童辍学率的降低
        三、苏北农村女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识字扫盲教育政策与措施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识字扫盲教育概述
        二、全国农村识字扫盲的方针政策
        三、江苏农村识字扫盲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识字扫盲运动中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状况
        一、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文盲率
        二、“三区”并存下的妇女参与社会变革
        三、政府主导的升级识字扫盲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的识字扫盲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能力素质的提高
        二、苏北农村妇女家庭收入的增加
        三、苏北农村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
        四、苏北农村识字扫盲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社会教育
        一、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概述
        二、农村妇女社会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形势政策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
        三、生产劳动教育
        四、卫生健康教育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妇女主体作用的显现
        二、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三、农村妇女自我意识的增强
        四、农村妇女社会教育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党领导下的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一、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二、新中国初期农村妇女干部政策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成就
        一、苏北农村妇女干部规模迅速发展
        二、苏北农村妇女干部培养路径多样
        三、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内容丰富
    第三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干部教育的意义
        一、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妇女解放
        二、妇女干部教育与农村社会进步
        三、妇女干部教育与妇女自身解放
        四、妇女干部教育的制约因素探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贡献
        一、女童教育构筑了男女性别平等的基础
        二、扫盲教育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教育提高了农村妇女的主体地位
        四、干部教育促进了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的当代启示
        一、为新时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二、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改革提供方法
        三、为新时代农村妇女教育提供借鉴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口述材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乡村振兴相关研究
        1.2.2 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农民工返乡创业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关系
        2.2.2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论“三农”
        2.2.3 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理论
第3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探索
    3.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和特点
        3.1.1 利好政策接地气,农民工返乡创业规模不断扩大
        3.1.2 创业环境聚人气,新生代农民工成为返乡创业的主体
        3.1.3 “互联网+”冒热气,出现“云模式”等创业新形式
    3.2 研究方法与样本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样本
    3.3 研究资料分析
        3.3.1 开放式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3.4 饱和度检验
    3.4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四种模式
        3.4.1 合作社组织领办型
        3.4.2 兴旺产业拉动型
        3.4.3 美丽乡村引领型
        3.4.4 创业平台助推型
第4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助推效应与现实困境
    4.1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助推效应分析
        4.1.1 返乡创业与产业兴旺
        4.1.2 返乡创业与生态宜居
        4.1.3 返乡创业与乡风文明
        4.1.4 返乡创业与治理有效
        4.1.5 返乡创业与生活富裕
    4.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困境
        4.2.1 创业环境不佳
        4.2.2 创业资金不足
        4.2.3 政策知晓不够
        4.2.4 创业能力不强
第5章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优化的对策思考
    5.1 优化公共服务,改善创业环境
        5.1.1 营造创业氛围环境
        5.1.2 提供创业帮扶环境
        5.1.3 搭建创业平台环境
    5.2 拓宽资金来源,优化创业模式
        5.2.1 拓宽资金来源
        5.2.2 优化返乡创业模式
        5.2.3 拓展“互联网+”创业模式
    5.3 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创业主体
        5.3.1 加强政策引导
        5.3.2 强化农民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
        5.3.3 尊重农民工返乡创业主体地位
    5.4 健全培训教育,提升创业能力
        5.4.1 丰富培训课程内容
        5.4.2 优化创业培训模式
        5.4.3 巩固培训跟踪服务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8)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理论联系实际法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一)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
        2.列宁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
        3.党内其他领导人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
    (二)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1.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
        2.陈云主要经济工作经历
二、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以农为本思想
        1.农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
        2.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二)财政平衡、按比例发展思想
        1.做好财政平衡工作
        2.搞好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比例关系
    (三)对外贸易发展思想
        1.新中国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对外贸易
        2.依据国情制定进出口政策
    (四)社会主义私营工商业改造思想
        1.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将社会主义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
    (五)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
        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2.主体与补充相结合
三、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1.经济发展要稳中求进
        2.社会主义建设应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经济建设为人民的人民性
        1.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为人民服务
    (三)重视统筹兼顾的平衡性
        1.国家经济要保持平衡发展
        2.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性
        1.依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2.在经济工作中重视调查研究
四、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实践对建国初期经济建设实践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有序恢复
        1.国家财政统一收支平衡
        2.国内物价稳定各行业有序恢复
    (二)有利于促进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1.成功主持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2.各生产部门按比例协调建设
    (三)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稳步前进
        1.用定息的方式成功实践和平赎买政策
        2.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五、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农业是国计民生的基本问题
        1.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2.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二)经济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
        1.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2.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经济工作中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
        1.认清国情科学制定国家经济政策
        2.重视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四)经济平稳运行为国家发展带来有力保障
        1.经济平稳运行是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坚实力量
        2.经济平稳运行是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坚强后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农业竞争力相关研究综述
        二、粮食安全相关研究综述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方法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竞争力
        二、粮食安全
    第二节 农业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三、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节 分析方法介绍
        一、充分降维方法
        二、主成分分析
        三、聚类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各省粮食安全现状测算
    第一节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第二节 粮食需求测算准备
        一、测算口径及数据来源
        二、影响粮食需求的因素
    第三节 各省粮食需求量测算
        一、口粮
        二、饲料粮
        三、种子用粮
        四、工业用粮
    第四节 各省粮食自给率测算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粮食安全视角下省域农业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原则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各省农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二、充分降维分析
        三、结果对比
    第三节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明确各地区生产责任,稳定粮食生产
        二、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优势农产品布局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农业技术支撑力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10)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在粮食问题上要处理好四种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1953-1957年江苏省粮食统购统销研究[D]. 葛于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主流媒体对粮食报道的框架分析 ——以《人民日报》(1949-2020)为例[D]. 李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新时代我国经济安全建设研究[D]. 李逢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土地流转对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基于流入户视角[D]. 阮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D]. 刘华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6]新中国初期苏北农村妇女教育研究(1949-1956) ——以江苏泰兴为例[D]. 杨方. 扬州大学, 2021
  • [7]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D]. 刘杏愉.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8]建国初期陈云经济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吴曼榕.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省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 王慧聪.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10]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粮食问题有四种关系要处理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