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草轮作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臧逸飞[1](2016)在《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生物肥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施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轮作是传统农业的精华,长期轮作施肥对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旱地长期轮作施肥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进行生物肥力评价。试验选用不同轮作方式和不同施肥的29个处理,于2011年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2012年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通过研究轮作方式、施肥方式、茬口以及轮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进行生物肥力评价,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和结论:(1)苜蓿连作较其他轮作方式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明显降低了土壤pH值。玉米连作与其他轮作方式相比对全量养分消耗最大,速效养分消耗也大于粮豆轮作和粮饲轮作。不同轮作方式下单施磷肥土壤全磷含量较不施肥显着增加10.95%—61.76%、速效磷含量显着增加3.42—12.65倍,其中粮豆轮作增长率最大。与不施肥相比,单施氮肥仅对氮素产生显着影响,有机肥施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氮磷有机肥配施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效果最佳。粮草长周期轮作和短周期轮作均较休闲地和小麦连作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其中苜蓿茬和红豆草茬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高于同一系统其他茬口。与粮草长周期轮作相比,短周期轮作更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降低pH值。苜蓿连作28年不施肥土壤全氮含量随轮作年限延长呈增加趋势,小麦连作和粮豆轮作呈下降趋势。氮磷有机肥配施条件下,苜蓿连作、小麦连作、粮豆轮作和粮饲轮作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呈增加趋势,而玉米连作速效磷呈降低趋势。(2)与休闲地相比,作物种植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长均有促进作用。苜蓿连作刺激了真菌繁殖,真菌数量和比例均高于粮豆轮作和粮饲轮作;轮作较连作更有利于细菌生长,促进微生物的繁殖,粮饲轮作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达到34.03×106cfu/g和42.58×106 cfu/g。有机肥施用较不施肥对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的增长均有积极作用。与不施肥相比,单施氮、磷肥不利于细菌数量和比例的增长,但刺激粮豆轮作真菌数量增加1.55×103 cfu/g,真菌比例增加0.03%,因此单施氮、磷肥不利于微生物健康群落结构的构建。粮草长周期轮作和短周期轮作较小麦连作增加了细菌比例;与长周期轮作相比,短周期轮作更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长周期轮作的马铃薯茬刺激了真菌的大量繁殖,真菌数量和比例最高增加2.12倍和6.00倍。不同轮作方式下长期氮磷有机肥配施均促进了细菌的生长繁殖,轮作27年后细菌数量较轮作15年时增加53.73—176.80×106cfu/g。而氮磷有机肥配施条件下长期苜蓿连作真菌数量增加19.02×103cfu/g,反映了苜蓿长期连作施肥使土壤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3)作物种植较休闲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商。与其他轮作方式相比,苜蓿连作有利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增长,而玉米连作由于高消耗显着降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不同轮作方式下单施磷肥均较不施肥增加了微生物量氮含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则因系统不同而各有增减。与不施肥相比,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微生物的投入,同时刺激了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粮草长周期轮作和粮草短周期轮作较休闲地和小麦连作促进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增长,粮草短周期轮作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微生物商和cmic/nmic均较长周期轮作增加。不同轮作方式下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轮作年限延长呈增加趋势,微生物量碳的年均增长量为1.85—69.08mg/kg,微生物量氮的年均增长量为1.45—10.15mg/kg。(4)与其他轮作方式相比,苜蓿连作刺激了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玉米连作降低了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其中碱性磷酸酶达到显着水平,降低32.87%—51.78%。与不施肥相比,不同轮作方式下单施磷肥可以增强蔗糖酶活性;单施氮肥却抑制了土壤酶活性,其中蔗糖酶降低7.92%;氮磷有机肥配施较不施肥促进了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强。粮草长周期、短周期轮作均较休闲地和小麦连作提高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长周期轮作中马铃薯作为苜蓿的后茬作物,脲酶活性增加4.36%;小麦茬则较苜蓿茬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与粮草短周期轮作相比,长周期轮作更有利于土壤酶活性的增强。轮作27年不同施肥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轮作15年时增强,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在不同系统中存在差异。(5)休闲地基础呼吸强度高于各耕作系统,小麦连作和苜蓿连作诱导呼吸明显增加22.52%—87.23%。苜蓿连作、粮豆轮作和粮饲轮作微生物呼吸商均低于小麦连作和玉米连作,更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增强微生物活性。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激发了土壤基础呼吸和诱导呼吸,单施氮、磷肥对土壤呼吸无促进作用,单施氮肥甚至对土壤呼吸有抑制作用;但不同施肥均降低了微生物基础呼吸商。粮草长周期轮作和短周期轮作刺激了土壤诱导呼吸,较休闲地分别提高29.66%和11.33%,基础呼吸商和潜在呼吸商则较休闲地降低45.78%—73.68%。粮草长周期轮作中苜蓿茬较其他茬口降低了土壤呼吸强度和呼吸商,粮草短周期轮作中红豆草茬较小麦茬有较高的呼吸强度。粮草短周期轮作较长周期轮作土壤基础呼吸增加2.67mgco2/(kg·h),微生物呼吸商降低0.01—0.46d-1。粮草轮作有较大的矿化潜力和较高的碳源利用效率,且粮草短周期轮作微生物活性更强。相关关系表明,呼吸商比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氮、土壤碳氮关系更密切,更适合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生物学指标。(6)由于不同生物肥力因子对长期轮作施肥的响应不同,单一指标难以评价土壤生物肥力状况。为了更好的分析长期轮作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本文应用10个生物肥力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累积频率法确定隶属度函数阈值,利用加权和法对土壤生物肥力进行评价。苜蓿连作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肥力水平均为最高,玉米连作生物肥力水平最低。不同轮作方式氮磷有机肥配施较不施肥和单施磷肥均提高了土壤生物肥力指数,其中粮豆轮作较不施肥增加最高,反映了氮磷有机肥对于粮豆轮作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刺激作用更强。茬口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相对较小,长周期轮作各茬口生物肥力水平相当,而粮草短周期轮作红豆草茬的土壤生物肥力低于小麦茬和小麦+红豆草茬。长期轮作施肥可以保持或提高土壤生物肥力水平,其中玉米连作、粮豆轮作和粮饲轮作长期配施氮磷有机肥增加作用最为显着。综上所述,氮磷有机肥配施条件下苜蓿连作、粮豆轮作和粮饲轮作对于培肥土壤生物肥力具有显着效果,玉米连作、粮豆轮作和粮饲轮作对于提高土壤生物肥力潜力巨大。
张丽琼[2](2016)在《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文中提出轮作与施肥是旱作农业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土壤养分平衡、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论文针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肥力需要提升这一核心问题,在长期轮作与施肥定位试验基础上,对耕层土壤的物理、养分及生物学性质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分析,探讨长期定位施肥对构成土壤肥力水平各因素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轮作系统的土壤肥力进行了数值化综合评价,探讨了不同轮作与施肥系统27年后的土壤肥力水平,并分析了土壤肥力水平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作物长期轮作与施肥能改善土壤的紧实度和通气状况。轮作27年后,休闲地的土壤紧实度偏紧(容重为1.29 g·cm-3),苜蓿单施磷肥(容重为0.97 g·cm-3)及施NPM(容重为0.99 g·cm-3)的土壤过松。苜蓿连作条件下单施有机肥、施NPM的土壤孔隙度比休闲地分别增加了11.39%、10.20%;小麦连作条件下单施有机肥的土壤孔隙度比休闲地高9.15%;在NPM配施条件下粮豆轮作的土壤孔隙度比休闲地高8.87%,粮饲轮作的土壤孔隙度比休闲地高7.95%。2.苜蓿连作比其他轮作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不同轮作系统中,NPM配施比其他施肥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苜蓿连作不施肥、单施磷肥及施NPM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9.87 g·kg-1、28.08 g·kg-1、41.04g·kg-1,苜蓿连作施NPM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小麦连作8个施肥处理中,施NM及施NPM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分别为20.37 g·kg-1和20.98 g·kg-1。苜蓿连作比其他轮作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积累;不同轮作系统中,均为施NPM比其他施肥方式更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积累。苜蓿连作条件下,不施肥、单施磷肥及施NPM的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2.05 g·kg-1、1.86 g·kg-1、2.59g·kg-1,土壤速效氮含量分别为129.27 mg·kg-1、114.86 mg·kg-1、163.34 mg·kg-1;小麦连作8个施肥处理中,施NM、NPM的全氮含量分别为1.31 g·kg-1和1.40 g·kg-1,速效氮含量分别为75.13mg·kg-1和73.98 mg·kg-1。施NPM有利于土壤磷的积累;施NPM条件下,试验中不同轮作系统对磷素的累积效应依次是苜蓿连作>粮豆轮作>粮饲轮作>小麦连作>玉米连作。在施NPM条件下,苜蓿连作的土壤全磷含量为1.13 g·kg-1,速效磷含量为68.14 mg·kg-1;小麦连作的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03 g·kg-1和40.64 mg·kg-1;玉米连作的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分别为0.92 g·kg-1和26.76 mg·kg-1;粮豆轮作的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07g·kg-1和47.29 mg·kg-1,粮饲轮作的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03 g·kg-1和42.95 mg·kg-1。施用有机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一级水平;未施用有机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为二级或三级水平;施NPM条件下,苜蓿连作、小麦连作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玉米连作、粮豆轮作及粮饲轮作。苜蓿连作施NPM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为488.34 mg·kg-1,小麦连作施有机肥的处理M、PM、NM、NPM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70.50 mg·kg-1、309.58 mg·kg-1、547.02 mg·kg-1、500.53 mg·kg-1;粮豆轮作及粮饲轮作系统中施NPM的土壤速效钾为301.82 mg·kg-1、427.61 mg·kg-1。3.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及脲酶的酶活性对轮作与施肥措施响应敏感;苜蓿连作有利于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脲酶活性提高;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磷酸酶活性的提高。4.土壤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呈极显着线性相关;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及速效钾均呈极显着线性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全磷及速效钾含量显着线性相关。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氮含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4462(P<0.01);土壤磷酸酶活性与速效氮含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7228(P<0.01);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速效氮含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379(P<0.01);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氮含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3345(P<0.01)。5.粮草8年轮作8个处理间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差异明显,粮草3年轮作的3个处理间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明显。轮作与施肥系统的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普遍高于休闲地,小麦连作单施N的土壤真菌,粮草8年轮作系统中马铃薯茬土壤放线菌数量均略低于休闲地,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6.苜蓿连作或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培肥土壤,苜蓿连作条件下不施肥、单施磷肥及施NPM的土壤肥力IFI分别为71.35、71.20、87.87,小麦连作、玉米连作、粮草8年轮作、粮草3年轮作、粮豆轮作、粮饲轮作的土壤肥力IFI低于70.00。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合施用能更好的发挥肥料培肥土壤的作用。小麦连作施肥8个处理中,施用有机肥(M、PM、NM、NPM)处理的土壤肥力IFI分别为55.15、54.92、60.62、63.13,未施有机肥(CK、N、P、NP)处理的土壤肥力IFI分别为40.02、39.65、46.43、47.46。
樊军[3](2001)在《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对设在黄土高原旱地农田上的两个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包括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等性质对旱地农田的土壤酶活性进行综合研究,探索旱地长期施肥与轮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特别是酶活性影响的实质原因,并用酶活性综合评价土壤肥力。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着影响。轮作施肥中施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有机C含量的增加和增强土壤生物学活性,为作物稳产高产创造良好的生物化学环境,施有机肥本身带入土壤外源酶,同时为土壤微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酶活性的提高,因此施用有机肥在旱地土壤有很好的培肥增产效果,在小麦连作系统中凡施有机肥处理的产量平均3255kg/hm2,而氮肥(1200 kg/hm2)、磷肥(700 kg/hm2)单施的产量与CK(1100 kg/hm2)接近。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有显着影响,尤其施用有机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碳相对休闲地增加幅度在62.3%~270%,微生物氮增加41.2%~353.1%,施肥使微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明显提高。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活性有很好的相关关系;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它们与酶活性的关系不密切,仅真菌数量与3种酶活性相关达到显着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的限制。土壤酶活性随冬小麦生育期波动较小,土壤中游离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占总酶活性的1%左右,结合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证实:旱地土壤酶活性主要是累积在土壤中酶的活性,它与土壤有机无机胶体紧密结合,受其保护,稳定性很高;对土壤0~200cm剖面酶活性分布研究表明,酶活性在土壤耕层显着高于底层,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表层向下层降低幅度较小,而其余4种酶活性急剧降低。长期施用化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显着降低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对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活性有改善作用。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效P含量显着负相关,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活性与土壤C、N状况有密切关系,较高的土壤有效P含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活性与冬小麦产量呈显着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土壤酶活性可以用来综合评价旱地土壤生产力高低。长期种植不同植物及轮作,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数量与成分不同对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苜蓿、豌豆、红豆草等豆科植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作用大于小麦、玉米、<WP=5>洋芋等作物。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土壤酶活性构成的信息系统与化学性质及微生物性质所构成的信息系统所表征的土壤肥力状况完全一致,证明旱地土壤肥力状况可以用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活性综合评价,其中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活性所反映的信息量高于过氧化氢酶与蔗糖酶活性。
谢泽宇,罗珠珠,李玲玲,蔡立群,张仁陟,牛伊宁,赵靖静[4](2017)在《黄土高原不同粮草种植模式土壤碳氮及土壤酶活性》文中指出通过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对苜蓿(Medicago sativa)-作物轮作地进行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碳氮形态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6种种植模式分别为苜蓿-苜蓿、苜蓿-休闲、苜蓿-小麦(Triticum aestivum)、苜蓿-玉米(Zea mays)、苜蓿-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苜蓿-谷子(Setaria italica)。结果表明,苜蓿-作物种植模式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而苜蓿翻耕后保持休闲则可维持较高的有机碳含量;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作物种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降低了1.60%23.11%,全氮含量增加了3.81%21.83%。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状况不同,进而引起土壤酶发生变化。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在降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同时,提高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分别降低了5.20%12.30%和15.03%43.43%,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了1.26%28.79%。苜蓿连作和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间的土壤脲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高于苜蓿-休闲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
崔星[5](2014)在《西北灌区与旱作区土壤理化性状对苜蓿轮作方式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依托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5)资助,于2010年开始在甘肃荒漠灌区与旱作农业区就苜蓿轮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轮作处理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筛选有利于用地养地结合的种植方式。同时权重轮作模式对土壤质量因子的影响程度,筛选出适宜于评价轮作方式的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为不同轮作方式下的土地利用及调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氮变化特征发现,在灌溉区,“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轮作方式与五龄苜蓿草地相比,五龄苜蓿草地在0-100cm有机碳、全氮含量均值高于轮作土壤14.49%、3.4%,五龄苜蓿草地具有显着的碳汇优势;“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轮作方式与连作玉米相比,轮作模式下在0-100cm有机碳均值高于连作值2.4%,同层土壤相比有机碳在轮作模式下分别高于连作模式16.9%、15.6%、6.9%、-2.5%、3.7%、-1.1%、0%、6.7%、-16.3%、-22.5%。在旱作区“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轮作方式与与五龄苜蓿草地相比,20-100cm土层范围内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P<0.05),且五龄苜蓿草地在0-30cm范围内的有机碳均值高于轮作模式9.5%。旱作区土壤在“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五龄苜蓿草地”“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种植方式下,0-100cm土壤剖面上有机碳含量比撂荒土壤高出40%、49.62%、66.29%、54.81%,全氮高出79.54%、81.81%、79.54%、59.09%,这表明任何一种作方式均能够提升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多年苜蓿种植或苜蓿(豆科)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优于禾本科连作或轮作。2、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团粒结构特征发现,干筛处理下,旱作区,“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轮作方式下,在0-20cm土层,>0.25mm粒径的质量积累分别高出“五龄苜蓿草地”、“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为9.44%、23.28%、16.92%;在20-40cm分别高出10.78%、22.21%、15.19%,这说明轮作方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是在干晒处理下筛选出的具有最佳团粒结构的种植方式。灌溉区,“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轮作方式下,在0-20cm土层,>0.25mm粒径的质量积累分别高出“五龄苜蓿草地”、“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为17.43%、14.61%、6.96%;在20-40cm分别高出5.41%、15.63%、6.69%,这说明轮作方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是在干晒处理下筛选出的具有最佳团粒结构的种植方式。湿筛处理下,旱作区,“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轮作方式下,在0-20cm土层,>0.25mm粒径的质量积累分别高出“五龄苜蓿草地”、“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33.85%、67.62%、60.89%,在20-40cm土层分别高出9.68%、45.43%、10.38%,这说明轮作方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是在湿晒处理下筛选出的具有最佳团粒结构的种植方式。灌溉区,轮作模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在0-20cm土层,>0.25mm粒径的质量积累分别高出“五龄苜蓿草地”、“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1.94%、107.14%、90.09%;在20-40cm土层,分别高出4.94%、98.82%、78.23%,这说明轮作方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是在湿晒处理下筛选出的具有最佳团粒结构的种植方式。3、在不同轮作处理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0.25mm土壤团粒质量在干筛和湿筛处理下均呈现降低的趋势,0~20cm土层,分形维数小于20~40cm土层。团聚体各粒级的组成比例,干筛处理下,以>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2~5mm团聚体含量次之,0.25~0.5mm团聚体含量最少。湿筛处理下,以粒径为0.25-0.5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最高,其它粒径团聚体含量依粒径的增大而降低。从质量来看,大于0.25mm粒径颗粒的总质量轮作方式高于连作方式。4、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含水量特征发现,在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轮作模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相比,在0-100cm土层范围土壤含水量差异显着(P<0.05),在0-40cm范围内,五龄苜蓿草地土壤含水量高出轮作模式19.12%;在灌区,五龄苜蓿草地土壤含水量高于轮作模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在0-20、20-40、40-60、60-80范围内,五龄苜蓿草地土壤含水量比轮作模式高出1.8%、9%、13.9%、14.11%,这说明多年生苜蓿较苜蓿轮作模式在土壤表层具有显着的集水作用,反映出多年生苜蓿较强的抗旱性。5、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方式下土壤团粒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发现<0.25mm土壤团粒质量与含水量均呈现负相关性关系,四种轮作模式下负相关性更高,R2分别达到了0.6999、0.7318、0.6263和0.8157,连作模式下负相关性较低,分别达到0.476、0.467、0.4555和0.3962。6、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容重特征发现,在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轮作模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相比,土壤容重在20-60cm范围内差异显着(P<0.05),并且在0-80cm范围内五龄苜蓿草地容重均高于同层轮作模式下的土壤;在灌溉区,五龄苜蓿草地土壤容重在0-100cm范围内均高于同层的轮作模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并且两种种植模式0-40cm范围内容重值差异显着(P<0.05)。7、通过研究轮作处理方式下0-100cm土层范围内土壤容重与土壤理化因子相关性发现,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团粒的分形维数、有机碳、全氮、孔隙度呈现极显着相关性(p<0.01)。土壤容重与分形维数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8、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细菌数量特征发现,在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细菌数量相比轮作方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在10-100cm范围内差异显着(P<0.05),且轮作模式下细菌在土壤0-100cm范围内总数量高于五龄苜蓿草地14.1%。耕作方式“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与“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相比,“豆科-禾本科”模式下的细菌数量高出“禾本科-禾本科”模式下的细菌数量15.6%、10.98%、17.06%、23.32%、52.8%、28.73%、34.2%、12.82%、14.33%、22.59%,并且两种耕作模式下的细菌数量在10-50cm土层差异显着(P<0.05)。与撂荒(CK)同层土壤比较,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相比其它耕作方式对细菌数量提升幅度最大,10层土壤分别提高了82.97%、282.64%、191.09%、279.11%、177.54%、-7.86%、65.92%、164.36%、474.59%、215.86%,这说明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是最佳提升细菌的种植方式。在灌溉区,轮作方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在0-50cm各土层范围内,细菌数量均高于五龄苜蓿草地,并且在10-100cm范围内细菌数量差异显着(P<0.05);轮作模式“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的细菌数量高于“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连作值,且两者数值差异显着(P<0.05),这说明豆禾轮作方式是有利于提高细菌数量。9、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真菌数量特征发现,在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真菌数量相比轮作方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在0-40cm范围内差异显着(P<0.05),且轮作模式下的真菌数量比五龄苜蓿草地小23.6%;“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轮作方式下的真菌数量在0-100cm范围内均值小于“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方式10.03%,且在0-40cm土层范围内两种耕作方式下的真菌数量差异显着(P<0.05)。在灌溉区,轮作模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相比五龄苜蓿草地能明显降低真菌数量,并且在0-100cm土层范围内,真菌数量差异显着(P<0.05)。在0-70cm土层范围内“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连作与“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轮作土壤真菌数量差异显着(P<0.05),且0-40cm范围内轮作方式真菌数量小于连作方式。在旱作区“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相比其它耕作方式,对土壤真菌数量降低幅度最大,这说明草田轮作方式能降低真菌数量。在灌溉区“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轮作方式相比其它耕作方式,对土壤真菌数量降低幅度最大,这说明豆科与禾本科轮作也能有效降低真菌数量。10、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发现,在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放线菌在10-20、20-30、30-40cm土层的数量分别比轮作模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数量低19.6%、25.6%、26.7%,且在0-40cm范围放线菌数量差异显着(P<0.05);在0-40cm土层范围内,耕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放线菌数量大于耕作方式“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并且在此范围内两者数量差异显着(P<0.05)。与撂荒(CK)同层土壤比较,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相比其它耕作方式对放线菌数量提升幅度最大,10层土壤分别提高了65.99%、3.86%、48.86%、50.26%、15.34%、6.97%、22.4%、75.47%、95.79%、93.75%。在灌溉区,轮作模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比五龄苜蓿草地更有利于放线菌数量的积累,轮作模式下的放线菌数量均值比五龄苜蓿草地均值高出27.95%,在0-50cm土壤范围内两种模式下的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显着(P<0.05);在20-100cm土层范围内轮作模式“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放线菌数量高于连作模式“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并且在10-80cm范围内两种模式下的放线菌数量差异显着(P<0.05),这说明豆禾轮作方式是有利于提高放线菌数量。11、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脲酶活性特征发现,在旱作区,在20-90cm土层范围内,轮作模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土壤脲酶活性均高于五龄苜蓿草地,在0-30cm和40-70cm土层范围内两者脲酶差异显着(P<0.05);在轮作模式“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0-10、10-20、20-30cm土层中,脲酶活性分别高出“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同层土壤88%、126%、140%,且30-80cm土壤范围内5层土壤脲酶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在灌溉区,0-80cm土层轮作模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脲酶活性均高于五龄苜蓿草地同层土壤,在0-100cm范围内轮作模式下的脲酶活性均值高于五龄苜蓿草地9.3%;在10-40cm土层范围,轮作模式“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与连作模式“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脲酶活性差异显着(P<0.05),在0-40cm范围内四层土层轮作脲酶活性值分别比连作值高出17.4%、52.7%、98.6%、45.7%,这说明豆科与禾本科轮作有利于脲酶活性的增加。12、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特征发现,在旱作区,0-90cm土层范围内,五龄苜蓿草地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轮作模式下土壤差异显着(P<0.05),且轮作模式下的酶活性均值比五龄苜蓿草地高16.7%;在轮作模式“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下,0-80cm土层范围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耕作模式“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且两者活性差异显着(P<0.05)。与撂荒(CK)同层土壤比较,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相比其它耕作方式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提升幅度最大,10层土壤分别提高了133.53%、159.76%、50.56%、77.07%、84.43%、8.57%、22.03%、35.13%、1.55%、-16.5%。在灌溉区,在0-80cm土层范围内轮作模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五龄苜蓿草地同层土壤,并且两者差异显着(P<0.05);连作模式“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与轮作模式“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同层土壤相比,0-40cm范围内4层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显着(P<0.05),并且轮作酶活性值比连作值分别高29.17%、34.6%、34%、9.5%。以上研究说明豆科与禾本科轮作有利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13、通过研究不同轮作处理下0-100cm土壤剖面土壤蔗糖酶活性特征发现,在旱作区,在0-40cm范围内,轮作模式“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五龄苜蓿草地,在0-50cm土层范围内两者差异显着(P<0.05),在0-100cm范围内轮作模式下蔗糖酶活性均值高于五龄苜蓿草地25.9%;0-100cm范围内“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蔗糖酶活性均值高于耕作模式“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30%,且在0-30cm土层范围内两者蔗糖酶活性差异显着(P<0.05)。与撂荒(CK)同层土壤比较,轮作方式“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相比其它耕作方式对蔗糖酶活性提升幅度最大,10层土壤分别提高了549.75%、508.86%、517.2%、353.9%、273.55%、237.23%、155.36%、208.7%、182.14%、1057.14%。在灌溉区,在10-50cm范围内轮作方式“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蔗糖酶活性高于五龄苜蓿草地,并且在0-40cm范围内两种土壤蔗糖酶活性差异显着(P<0.05);在0-80cm范围内连作模式“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与轮作模式“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蔗糖酶差异显着(P<0.05),轮作模式下蔗糖酶活性均值高于连作模式9.1%。以上研究说明豆科与禾本科轮作有利于蔗糖酶活性的增加。14、在本研究的两个生态农业区8种轮作处理方式中,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得到:P综合=0.38438P1+0.27953P2+0.19456P3+0.14435P4,依据主要的碳氮因子P1、土壤质地因子P2、土壤微生物因子P3、土壤含水量因子P4对八种轮作处理方式进行了评价与排序,从优势种植模式到劣势依次为:灌溉区:“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五龄苜蓿草地”、“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旱作区:“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五龄苜蓿草地”、“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综合排序:(灌溉区)“小麦→豌豆→小麦→豌豆→玉米”、(旱作区)“小麦→玉米→小麦→豌豆→玉米”、(旱作区)“苜蓿→撂荒→玉米→玉米→苜蓿”、(灌溉区)“苜蓿→玉米→玉米→小麦→苜蓿”、(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灌溉区)“五龄苜蓿草地”(旱作区)“玉米→玉米→小麦→玉米→玉米”、(灌溉区)“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
谢泽宇[6](2017)在《陇中黄土高原苜蓿—作物轮作对土壤碳氮组分及其相关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通过设置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的定西市李家堡镇甘肃农业大学旱农综合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雨养农业区多年生苜蓿耕翻轮作粮食作物后对土壤碳氮形态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其中粮草轮作系统包括苜蓿-苜蓿(Medicago sativa)(L-L)、苜蓿-休闲(L-F)、苜蓿-小麦(Triticum aestivum)、(L-W)苜蓿-玉米(Zeamays)(L-C)、苜蓿-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P)和苜蓿-谷子(Setaria italica)(L-M)。通过分析探讨不同粮草轮作系统土壤碳氮形态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特征,旨在揭示粮草轮作系统土壤生态的的演变规律,为该地区苜蓿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适宜轮作作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苜蓿-作物轮作模式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积累,而苜蓿翻耕后保持休闲则可维持较高的有机碳含量;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的土壤有机碳降低了1.60%23.11%;苜蓿连作多年导致表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苜蓿休闲土壤全氮含量最低,表明长期种植苜蓿能够有效地保持并平衡土壤氮素,从而保持并提高土壤表层肥力。(2)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酸解有机总氮仅在表层0-10cm表现为苜蓿连作显着高于苜蓿-作物轮作,而土壤非酸解有机氮在各处理间并无显着差异;就各氮组分占全氮百分比比例而言,表现为非酸解态氮>酸解未知氮>氨基酸态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3)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酸解有机氮各组分中,土壤酸解性氨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态氮分别在在表层0-10cm和10-30cm表现为苜蓿连作显着高于苜蓿-作物轮作和休闲,土壤酸酸解未知态氮在表层0-10cm表现为苜蓿连作和休闲显着高于苜蓿-作物轮作,土壤酸解性氨基糖态氮在各处理间并无显着差异。(4)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降低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同时提高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分别降低了5.20%12.30%和15.03%43.43%,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了1.26%28.79%。苜蓿连作和苜蓿-粮食作物种植模式的土壤脲酶活性无显着差异,但均高于苜蓿-休闲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标。(5)不同轮作模式下0-24h内Biolog-ECO板内平均颜色变化率均较低,碳源基本没有被利用。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增强,其中表层0-10cm表现为苜蓿-休闲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能力较强,10-30cm土层表现为苜蓿连作模式土壤微生物代谢能力较强。
程文文[7](2019)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生物性质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种植体系的响应》文中认为本研究依托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苜蓿以及粮草种植体系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不同种植年限试验包括6a、13a、15a生苜蓿,粮草种植体系试验设置连作苜蓿(LC)、苜蓿-休闲(LF)、苜蓿-休闲-小麦(LFW)、苜蓿-休闲-玉米(LFM)、苜蓿-马铃薯(LP)、苜蓿-谷子(LMi)。通过探讨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和不同粮草种植体系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氮、土壤相关酶活性,并运用基于BIOLOG-ECO微平板技术探究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种植体系的响应,以期为黄土高原雨养区苜蓿土壤质量评价与健康管理提供微生物参数,亦可为苜蓿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和适宜种植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与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的变化规律间存在差异,土壤有机碳大小为13a>6a>15a,13a比6a提高了0.84%,13a比15a提高82.44%;微生物量碳为6a>13a>15a,6a比13a提高了37.41%,6a比15a提高54.44%。不同粮草种植体系研究表明,060cm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耕翻种植粮食作物后耕层土壤有机碳降低1.67%12.77%,微生物量碳降低了0.11%23.09%。(2)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TN)与微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含量随土层的加深,均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在不同种植年限苜蓿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TN在060cm土层范均表现为13a>15a>6a,13a比6a提高8.14%15.20%,15a比6a提高2.21%5.88%。在060cm范围内MBN呈现出6a>13a>15a,6a比13a提高22.90%51.49%,13a比15a提高3.30%24.66%。(3)随苜蓿种植年限延长,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呈现降低趋势,且不同年限之间差异显着。(4)Biolog分析表明,在060cm土壤剖面,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代谢明显降低。其中6a苜蓿平均孔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值高于13a、15a两组处理,且随土壤深度增加显着减小。不同种植系统下耕层030cm土层LC和LF的AWCD值明显高于其余处理;土层3060cm土壤剖面,AWCD值显示为LFM最高,而LC大于LP、LM处理,同时又小于LFM、LF和LFW处理。(5)不同种植年限苜蓿耕层030cm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U)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处理间均无差异显着;3060cm土层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和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表现为6a最高,与15a存在显着差异。粮草种植体系研究表明,苜蓿连作和苜蓿休闲保持了较高AWCD值、Shannon指数(H)、均匀度指数(U)及丰富度指数(S),体现了较强的碳源利用能力。(6)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种植年苜蓿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不同。苜蓿种植降低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碳源的代谢强度,并增加了对羧酸类、聚合物类、酚酸类和胺类碳源的利用。与苜蓿连作相比,苜蓿后茬持续种植粮食作物提高了微生物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降低了对氨基酸类碳源的代谢强度。(7)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碳源可作为区分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土壤微生物利用的敏感碳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类碳源可作为区分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不同种植体系差异的敏感碳源。
张少民[8](2007)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草地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于20052006年对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产量、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同时结合1984年建立的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中粮草轮作和连作苜蓿施肥试验进行研究,以查明苜蓿草地随生长年限延长草地生产力、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阶段性变化,以及施肥对苜蓿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草地持续高效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在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生长年限可长达数十年,第6~7年为产量高峰期,最高产量可达18142.6 kg/hm2;苜蓿产量与生长年限的函数关系为:y = -0.3582x4 + 26.392x3 - 651.72x2 + 5489.5x - 324.09,R2=0.99**。2.苜蓿草地的演替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苜蓿草地阶段(111年),二是苜蓿草地向天然草地演替的过渡阶段(1126年),三是开始演替到长芒草草地阶段(26年以上)。苜蓿草地大概经过26年,开始演替为自然草地,施肥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人工草地的自然演替进程。3.连续多年种植苜蓿土壤水分环境恶化,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土壤干燥化程度日趋严重,2米以下干层厚度由种植苜蓿第2年的1.2米增至第18年的8.6米,含水量仅为8.7%;苜蓿草地退化后,3m以上土壤水分可以自然恢复,3m以下形成的干层则难以恢复。4.随着苜蓿生长年限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840.9%,全氮增加6.7%~47.2%,土壤全磷含量增加了3.3%16.4%,而速效磷含量由种植第1年的13.23 mg/kg降至26年后的2.65 mg/kg,下降了80.0%。土壤中氮、磷养分失衡。连续多年种植苜蓿后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增加。5.连续施用NPM肥23年,苜蓿平均增产14.9%,土壤容重下降14.2%,总孔隙度增加7.6%,土壤有机质增加54.7%,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分别增加55.7%、36.8%和467.6%;长期单施P肥年均增产8.7%,容重增加6.0%,总孔隙度下降了2.4%,土壤有机质增加4.1个百分点,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分别增加12.4%、7.3%和288.2%。施用NPM和单施P肥苜蓿地0-3m土层内储水量分别减少了63.0mm和60.6mm;与单施P相比,施用NPM能增加土壤060cm内土壤含水量。6.粮草轮作连续种植苜蓿4年后,与种植第1年相比,苜蓿产量提高82.3%,有机质增加了32.3%,全氮和碱解氮分别增加了18.8%和15.7%,而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有所下降。种植苜蓿4年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显着下降,而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显着增加。
祝廷成,李志坚,张为政,梁存柱,杨海军,周守标[9](2003)在《东北平原引草入田、粮草轮作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吉林省长岭县和农安县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东北平原区主要粮食、牧草及经济作物轮作对土壤养分状况、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组成和数量以及主要粮食、牧草及经济作物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对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水平有显着作用。大豆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较大,但对有效磷、有效钾的影响不如玉米,而马铃薯、烟草和向日葵等经济作物则对土壤养分的消耗较多,容易造成土壤养分单项缺失,不宜连作。此外,豆科牧草茬口的酶活性指标及其生物产量均优于其他供试作物。粮食-牧草-经济作物三元轮作体系是提高东北平原区土壤肥力,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梁志婷[10](2018)在《陇东旱塬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旱作农区传统谷物种植系统中复种、轮作饲草作物,可充分利用夏秋雨热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并改善土壤环境。为阐明陇东旱塬不同粮草复种、轮作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兰州大学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休闲(F-F-F)为对照,设置冬麦(Triticum aestivum)连作(W-F-W)、冬麦-饲用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冬麦(W-R-W)、冬麦-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冬麦(W-V-W)、冬麦-苜蓿(Medicago sativa)-苜蓿(W-L-L)、冬麦-休闲-玉米(Zea mays)(W-F-M)、冬麦-饲用油菜-玉米(W-R-M)和冬麦-箭筈豌豆-玉米(W-V-M)7个复种、轮作模式,测定了轮作序列末期作物的产量和耕层土壤养分,采用Hiseq平台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以揭示粮草轮作系统下作物-土壤-微生物关系。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冬麦连作和冬麦-玉米轮作在夏季复种饲用油菜、箭筈豌豆后,冬麦、玉米秸秆产量、籽粒产量保持稳定,W-R-W和W-V-W复种系统总产量较W-F-W分别提高6.62%和13.27%;W-R-M和W-V-M复种系统总产量较W-F-M分别提高25.24%和53.36%(P<0.05)。不同作物复种、轮作饲草模式下耕层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土壤水分利用率提高。复种饲用油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含量提高。2、Hiseq平台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在各粮草轮作模式中土壤优势细菌门为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Firmicutes;在属水平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以Arthrobacter、Sphingomonas、Bacillus和Bryobacter菌为主,种水平以Bradyrhizobiumelkanii、Phyllobacteriummyrsinacearum、Klebsiellavariicola和Nitrospirajaponica菌为主,它们均为参与土壤氮素转化、固氮和溶磷相关细菌。W-F-W模式中特异菌Xanthomonas是小麦黑颖病致病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能有效防控小麦全蚀病。饲用油菜参与的轮作中土壤特异菌Exiguobacterium和Pseudomonas syringae,前者可以抑制立枯丝核菌群引起油菜根腐病,后者可引起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黑斑病。在箭筈豌豆加入的轮作中,土壤特异菌群功能以参与土壤氮循环为主,如CandidatusNitrotoga、Flavisolibacter、Acinetobacter和Gemmatimonas等。W-L-L模式中土壤特异菌与固氮相关,且是冬麦等作物病害的生防菌,如Fimbriimonas、Anaeromyxobacter和Paenibacillus。7个复种、轮作模式中,以W-R-W和W-F-M轮作模式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最高。3、各粮草轮作模式下土壤优势真菌门为Ascomycota、Zygomycota和Basidiomycota。属水平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以Gibberella、Fusarium和Mortierella为主;种水平以Gibberella intrican、Gibberella acuminata和Mortierella alpina为主,它们多引起植物真菌病害。连续休闲下特异真菌为植物病原菌Phytophthora。W-F-W土壤中所见特异菌Gaeumannomyces和Camarosporium、W-F-M中特异菌Ascochyta,分别可导致谷类作物黑斑病、穗枯病和褐斑病。饲用油菜加入的复种轮作中,可见Alternaria、Leptosphaeria和Verticillium等致病菌,是引起油菜黑脚病、黑胫病的病原真菌。箭筈豌豆复种轮作中所见Chrysosporium,其功能参与氮代谢,有助于后茬作物对赤霉病菌产生抗性。在W-L-L轮作中特异真菌Colletotrichum与豆科植物炭疽病或黑斑病发生有关,青霉菌Penicillium可做抗生菌肥,可拮抗侵染豆科作物的核盘菌。从多样性来看,以W-R-W和W-F-M轮作模式土壤的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最低,细菌/真菌值最高,说明该模式土壤健康状态相比之下最好。4、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物种丰度均与全氮(TN)、土壤有机质(SOM)、全磷(TP)、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速效磷(AP)含量和pH值相关,冬麦-饲草复种、轮作和冬麦-饲草-玉米轮作中的土壤养分因子对土壤细菌物种分布解释贡献值分别为52.42%和70.09%,对土壤真菌物种分布解释分别为44.29%和46.49%。冬麦饲草复种、轮作模式土壤细菌物种分布主要与SOM、NH4-N含量和pH相关(R=0.31),其中SOM对其的影响极显着(P=0.0005);真菌群落物种分布与NH4-N和pH极显着相关(R=0.29,P=0.0005)。冬麦-饲草-玉米不同轮作模式土壤细菌、真菌物种分布显着受TN含量影响(P=0.0005、P=0.007)。
二、粮草轮作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粮草轮作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生物肥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期定位试验的基本情况及科学价值 |
1.2.2 微生物学特性在土壤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
1.2.3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因素 |
1.2.4 轮作施肥对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2.5 土壤生物肥力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2.4 分析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2.3.2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2.3.3 不同茬口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2.3.4 不同轮作年限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
2.4 讨论 |
2.4.1 轮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2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3 茬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4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3.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2.3 分析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差异 |
3.3.2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差异 |
3.3.3 不同茬口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差异 |
3.3.4 不同轮作年限下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差异 |
3.4 讨论 |
3.4.1 轮作方式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3.4.2 施肥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3.4.3 茬口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3.4.4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4.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4.2.3 分析测定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量差异 |
4.3.2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差异 |
4.3.3 不同茬口土壤微生物量差异 |
4.3.4 不同轮作年限下土壤微生物量差异 |
4.4 讨论 |
4.4.1 轮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4.2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4.3 茬口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4.4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5.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5.2.3 分析测定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差异 |
5.3.2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差异 |
5.3.3 不同茬口土壤土壤酶活性差异 |
5.3.4 不同轮作年限下土壤酶活性差异 |
5.4 讨论 |
5.4.1 轮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2 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3 茬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4.4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呼吸及呼吸商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6.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6.2.3 分析测定方法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呼吸及呼吸商差异 |
6.3.2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呼吸及呼吸商差异 |
6.3.3 不同茬口土壤呼吸及呼吸商差异 |
6.3.4 土壤呼吸及呼吸商与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碳、氮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4.1 轮作方式对土壤呼吸及呼吸商的影响 |
6.4.2 施肥对土壤呼吸及呼吸商的影响 |
6.4.3 茬口对土壤呼吸及呼吸商的影响 |
6.4.4 土壤呼吸及呼吸商与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碳氮相关性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长期轮作施肥土壤生物肥力评价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评价指标建立 |
7.2.2 综合评价方法 |
7.2.3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单因素评价模型的选择 |
7.3.2 隶属函数阈值上限的确定 |
7.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7.3.4 土壤的生物肥力等级 |
7.3.5 土壤生物肥力和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7.3.6 产量对土壤生物肥力的响应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外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概况 |
1.3 我国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概况 |
1.4 国内外长期肥料试验研究进展 |
1.5 长武肥料试验土壤肥力方面研究成果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设计 |
2.5 分析方法 |
2.6 数据处理及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方法 |
2.6.1 数据处理 |
2.6.2 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方法 |
2.7 相关性分析方法 |
2.8 土壤肥力演变研究方法 |
第三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物理性质 |
3.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1 苜蓿连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2 小麦连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5 粮豆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6 粮饲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7 不施肥条件下作物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8 单施磷肥条件下作物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9 施氮、磷肥条件下作物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10 施氮、磷、有机肥条件下作物轮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1.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容重的效应讨论 |
3.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1 苜蓿连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2 小麦连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5 粮豆轮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6 粮饲轮作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7 不施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8 单施磷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9 施氮、磷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3.2.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孔隙度的效应讨论 |
3.3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效应小结 |
第四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养分含量 |
4.1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
4.1.1 苜蓿连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2 小麦连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5 粮豆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6 粮饲轮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7 不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8 单施磷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9 施氮、磷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4.1.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效应讨论 |
4.1.12 苜蓿连作及小麦连作土壤有机质的演变规律 |
4.2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氮素含量 |
4.2.1 苜蓿连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2 小麦连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5 粮豆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6 粮饲轮作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7 不施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8 单施磷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9 施氮、磷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4.2.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氮素的效应讨论 |
4.2.12 苜蓿连作及小麦连作土壤氮素的演变规律 |
4.3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磷含量 |
4.3.1 苜蓿连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2 小麦连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5 粮豆轮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6 粮饲轮作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7 不施肥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8 单施磷肥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9 施氮、磷肥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4.3.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磷的效应讨论 |
4.3.12 苜蓿连作及小麦连作土壤速效磷的演变规律 |
4.4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速效钾含量 |
4.4.1 苜蓿连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2 小麦连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5 粮豆轮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6 粮饲轮作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7 不施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8 单施磷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9 施氮、磷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4.4.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钾的效应讨论 |
4.4.12 苜蓿连作及小麦连作土壤速效钾的演变规律 |
4.5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效应小结 |
4.5.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质及氮含量的效应 |
4.5.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磷含量的效应 |
4.5.3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效应 |
第五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酶活性 |
5.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1 苜蓿连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2 小麦连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5 粮豆轮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6 粮饲轮作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7 不施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8 单施磷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9 施氮、磷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1.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效应讨论 |
5.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1 苜蓿连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2 小麦连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5 粮豆轮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6 粮饲轮作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7 不施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8 单施磷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9 施氮、磷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2.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效应讨论 |
5.3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1 苜蓿连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2 小麦连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3 粮草8年轮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5 粮豆轮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6 粮饲轮作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7 不施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8 单施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9 施氮、磷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5.3.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效应讨论 |
5.4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1 苜蓿连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2 小麦连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3 粮草 8 年轮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4 粮草3年轮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5 粮豆轮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6 粮饲轮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7 不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8 单施磷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9 施氮、磷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10 施氮、磷、有机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4.1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效应讨论 |
5.5 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
5.6 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轮作系统土壤酶活性小结 |
5.6.1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酶活性 |
5.6.2 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的相关性 |
第六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6.1.1 苜蓿连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2 小麦连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3 粮草8年轮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4 粮草3年轮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5 粮豆轮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6 粮饲轮作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7 不施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8 单施磷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9 施氮、磷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1.10 施氮、磷、有机肥的土壤微生物区系 |
6.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小结 |
第七章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肥力数值化综合评价 |
7.1 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计算 |
7.1.1 肥力指标选择 |
7.1.2 计算隶属度值 |
7.1.3 计算单项肥力权重系数 |
7.1.4 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简写为IFI) 计算 |
7.2 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7.2.1 苜蓿连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2 小麦连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3 粮草8年轮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4 粮草3年轮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5 粮豆轮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6 粮饲轮作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7 不施肥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8 单施磷肥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9 施氮、磷肥的土壤肥力水平 |
7.2.10 施氮、磷、有机肥的土壤肥力水平 |
7.3 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
7.3.1 苜蓿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
7.3.2 小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
7.3.3 小麦+糜子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
7.4 作物连作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 |
7.4.1 苜蓿连作的苜蓿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 |
7.4.2 小麦连作的苜蓿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 |
7.4.3 玉米连作的苜蓿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 |
7.5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小结 |
7.5.1 轮作的培肥效应 |
7.5.2 有机肥的培肥效应 |
7.5.3 施肥的培肥效应 |
7.5.4 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的相关性 |
7.5.5 作物连作产量与土壤肥力演变小结 |
7.5.6 存在问题 |
第八章 结论 |
8.1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效应 |
8.2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效应 |
8.3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生物学特性 |
8.3.1 土壤酶活性 |
8.3.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8.3.3 土壤微生物区系 |
8.4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8.4.1 长期轮作与施肥的培肥效应 |
8.4.2 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的相关性 |
8.4.3 连作施肥的作物产量演变 |
8.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的发表论文情况 |
博士期间论文获奖情况 |
(3)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英文)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1 耕层养分含量变异 |
2.2 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特征 |
第三章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1 微生物区系变化 |
3.2 轮作施肥对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第四章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 耕层酶活性差异分述 |
4.2 连作、轮作系统及不同作物效应 |
4.3 土壤剖面酶活性分布特征与生育期变化 |
4.4 相关分析 |
4.5 通径分析 |
4.6 土壤肥力因素的多元统计分析 |
第五章 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六章 旱地土壤酶动力学性质研究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4)黄土高原不同粮草种植模式土壤碳氮及土壤酶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研究方法 |
1.3.1 土样采集 |
1.3.2 处理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总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2.2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 |
2.3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酶活性 |
2.4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氮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西北灌区与旱作区土壤理化性状对苜蓿轮作方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轮作与连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1 轮作与连作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
2 轮作与连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2.1 轮作与连作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2.1.1 土壤团聚体概念 |
2.1.2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
2.1.3 轮作与连作对团聚体的作用 |
2.1.4 土壤团聚体评价指标 |
2.2 轮作和连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2.3 轮作和连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 轮作和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 轮作和连作对土壤酶的影响 |
5 豆科作物轮作与连作方式对土壤影响研究 |
5.1 苜蓿轮作与连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影响研究 |
5.2 苜蓿轮作与连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影响研究 |
5.3 豆科作物轮作与连作方式筛选的研究 |
6 玉米轮作与连作方式对土壤影响研究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思路 |
3 试验设计 |
3.1 实验地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4.1 土壤有机碳测定方法 |
4.2 土壤全氮测定 |
4.3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4.4 蔗糖酶活性的测定 |
4.5 土壤脲酶活性的测定 |
4.6 土壤容重的测定 |
4.7 土壤团粒分形维数的测定 |
4.8 土壤总孔隙度的计算 |
4.9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4.10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
5 评价方法 |
5.1 因子分析评价 |
5.2 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5.3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不同轮作处理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灌区土壤有机碳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1) |
3.2 灌区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2) |
3.3 灌区土壤全氮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1) |
3.4 灌区土壤全氮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2) |
3.5 旱作区土壤有机碳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1) |
3.6 旱作区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2) |
3.7 旱作区土壤全氮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1) |
3.8 旱作区土壤全氮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规律(2) |
3.9 全氮分布特征 |
3.10 有机碳分布特征 |
3.11 轮作与连作下土壤 C/ N 变化特征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的轮作处理对土壤团粒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旱作区与灌溉区在土壤在连作和轮作模式下团粒结构分形维数特点 |
3.2 土壤团粒结构变化特征 |
3.3 土壤团粒结构与有机碳相关变化特征 |
3.5 土壤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 |
3.6 分形维数与不同土壤粒径质量的关系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轮作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旱区土壤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特征(1) |
3.2 旱区土壤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特征(2) |
3.3 灌区土壤土壤含水量特征(1) |
3.4 灌区土壤土壤含水量特征(2) |
3.5 土壤团粒与土壤含水量相关性研究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的轮作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旱作区土壤容重变化特征(1) |
3.2 旱区土壤容重变化特征(2) |
3.3 灌区土壤容重变化特征(1) |
3.4 灌区土壤容重变化特征(2) |
3.5 土壤容重与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的轮作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微生物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细菌数量特征 |
3.1.1 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数量特征 |
3.1.2 旱作区“禾本科-禾本科”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数量特征 |
3.1.3 灌溉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数量特征 |
3.1.4 灌溉区“连作玉米”与“豆科-玉米”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数量特征 |
3.2 真菌数量特征 |
3.2.1 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真菌数量特征 |
3.2.2 旱区“禾本科-禾本科”与“豆科-禾本科”轮作模式下土壤真菌数量特征 |
3.2.3 灌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真菌数量特征 |
3.2.4 灌溉区连作玉米与“豆科-玉米”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真菌数量特征 |
3.3 放线菌数量特征 |
3.3.1 旱作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轮作模式下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 |
3.3.2 旱区“禾本科-禾本科”与“豆科-禾本科”轮作模式下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 |
3.3.3 灌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 |
3.3.4 灌溉区连作玉米与“豆科-玉米”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 |
4 土壤酶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脲酶变化特征 |
4.1.1 灌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脲酶活性 |
4.1.2 灌区连作玉米与“豆科-玉米”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脲酶活性 |
4.1.3 旱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脲酶活性 |
4.1.4 旱区“禾本科-禾本科”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脲酶活性 |
4.2 过氧化氢酶变化特征 |
4.2.1 旱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4.2.2 旱区“禾本科-禾本科”与“豆科-禾本科”轮作模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4.2.3 灌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过氧化氢酶活性 |
4.2.4 灌区连作玉米与“豆科-玉米”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4.3 蔗糖酶变化特征 |
4.3.1 旱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蔗糖酶活性 |
4.3.2 旱区“禾本科-禾本科”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蔗糖酶活性 |
4.3.3 灌区五龄苜蓿草地与“苜蓿-禾本科”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蔗糖酶活性 |
4.3.4 灌区连作玉米与“豆科-玉米”作物轮作模式下土壤蔗糖酶活性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八章 不同轮作处理对土壤理化指标影响的综合评价 |
1 引言 |
2 土壤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
3 土壤理化指标对耕作方式权重的计算 |
4 小结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1 灌溉区与旱作区区域内不同轮作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
1.1 灌溉区不同轮作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1.2 旱作区不同轮作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2 灌溉区与旱作区相同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 |
2.1 五龄苜蓿草地土壤在灌区与旱作区理化性质差异 |
2.2 “小麦→豌豆→玉米”相同模式下土壤在灌区与旱作区理化性质差异 |
3 苜蓿轮作处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6)陇中黄土高原苜蓿—作物轮作对土壤碳氮组分及其相关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草田轮作概述 |
1.2.2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研究 |
1.2.3 草田轮作模式对土壤有机氮及组分的影响 |
1.2.4 草田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5 草田轮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1.4.2 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
1.4.3 苜蓿-作物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1.5 研究思路和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分析与模式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土壤有机碳组分 |
3.1.1 土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 |
3.1.2 土壤活性有机碳剖面分布 |
3.1.3 土壤微生物量生物碳剖面分布 |
3.2 不同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土壤全氮剖面分布 |
3.2.1 土壤全氮剖面分布 |
3.2.2 土壤微生物量生物氮剖面分布 |
3.3 不同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土壤有机氮剖面分布 |
3.3.1 土壤酸解有机氮及非酸解有机氮剖面分布 |
3.3.2 不同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土壤酸解各组分氮剖面分布 |
3.3.3 不同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分配比例 |
3.4 不同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土壤酶活性 |
3.4.1 不同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土壤酶活性特征 |
3.4.2 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氮相关分析 |
3.5 不同苜蓿-作物轮作模式土壤碳代谢微生物分析 |
3.5.1 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 |
3.5.2 土壤微生物群落指数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土壤有机碳组分对轮作模式的响应 |
4.1.2 土壤酶活性对轮作模式的响应 |
4.1.3 土壤有机氮组分对轮作模式的响应 |
4.1.4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轮作模式的响应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7)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生物性质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种植体系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碳氮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粮草种植体系的响应 |
1.2.2 土壤酶活性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粮草种植系统的响应 |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粮草种植系统的响应 |
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案 |
2.2.1 试验设计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2.4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碳氮组分、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对苜蓿种植年限的响应 |
3.1.1 土壤总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 |
3.1.2 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氮 |
3.1.3 土壤酶活性 |
3.1.4 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 |
3.1.5 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 |
3.1.6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
3.1.7 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
3.2 土壤碳组分和和微生物多样性对粮草种植体系的响应 |
3.2.1 土壤总有机碳 |
3.2.2 土壤微生物量碳 |
3.2.3 不同种植体系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 |
3.2.4 不同种植体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
3.2.5 不同种植体系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 |
3.2.6 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土壤碳氮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种植体系的响应 |
4.1.2 土壤酶活性对苜蓿种植年限的响应 |
4.1.3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种植体系的响应 |
4.2 结论 |
4.2.1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苜蓿种植年限的响应 |
4.2.2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对不同粮草种植体系的响应 |
第五章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草地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工草地建设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2 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
1.2.3 苜蓿生长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
1.2.4 连作苜蓿地土壤肥力及其产量变化研究 |
1.2.5 影响苜蓿地肥力和产量变化的因素研究 |
1.2.6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区概况 |
2.1.1 试验地点一 |
2.1.2 试验地点二 |
2.2 分析指标 |
2.2.1 产量 |
2.2.2 植物养分 |
2.2.3 土壤物理性质 |
2.2.4 土壤化学性质 |
2.2.5 土壤酶活性 |
2.2.6 本文数据采用DPS 和EXCELL 软件分析 |
第三章 苜蓿生长过程中产量和地上部养分含量变化 |
3.1 苜蓿产量变化 |
3.1.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年产量变化 |
3.1.2 粮草轮作苜蓿产量随年限变化 |
3.1.3 连作苜蓿施肥产量变化 |
3.2 苜蓿地上部N、P 含量变化 |
3.2.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上部N、P 含量变化 |
3.2.2 粮草轮作苜蓿地上部N、P 累积量变化 |
3.2.3 连作苜蓿施肥地上部N、P 累积量变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苜蓿生长过程中草地退化与生物多样性变化 |
4.1 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
4.2 苜蓿草地的退化过程与群落演替 |
4.3 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苜蓿草地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水分变化 |
5.1 耕层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变化 |
5.1.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变化 |
5.1.2 粮草轮作苜蓿地土壤容重和孔性变化 |
5.1.3 连作苜蓿施肥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变化 |
5.2 苜蓿地耕层土壤机械组成 |
5.2.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土壤机械组成变化 |
5.2.2 粮草轮作苜蓿地土壤机械组成变化 |
5.2.3 连作苜蓿施肥土壤机械组成变化 |
5.3 土壤水分变化 |
5.3.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土壤水分变化 |
5.3.2 粮草轮作苜蓿地土壤剖面水分特征 |
5.3.3 连作苜蓿施肥土壤剖面水分特征 |
5.3.4 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特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土壤养分变化 |
6.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土壤养分变化 |
6.1.1 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6.1.2 土壤全氮变化 |
6.1.3 土壤碱解氮变化 |
6.1.4 土壤全磷变化 |
6.1.5 土壤速效磷变化 |
6.2 粮草轮作苜蓿地土壤养分状况 |
6.2.1 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变化 |
6.2.2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变化 |
6.3 连作苜蓿施肥土壤养分变化 |
6.3.1 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
6.3.2 土壤全氮变化 |
6.3.3 土壤碱解氮变化 |
6.3.4 土壤全磷变化 |
6.3.5 土壤有效磷变化 |
6.4 土壤中养分与苜蓿生长年限之间的关系 |
6.5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土壤酶活性 |
7.1 过氧化氢酶 |
7.1.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7.1.2 粮草轮作苜蓿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7.1.3 连作苜蓿施肥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 |
7.2 脲酶活性变化 |
7.2.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土壤脲酶活性变化 |
7.2.2 粮草轮作苜蓿地土壤脲酶活性变化 |
7.2.3 连作苜蓿施肥土壤脲酶活性变化 |
7.3 土壤碱性磷酸酶变化 |
7.3.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7.3.2 粮草轮作苜蓿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 |
7.3.3 连作苜蓿施肥土壤碱性磷酸酶变化 |
7.4 土壤蔗糖酶 |
7.4.1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 |
7.4.2 粮草轮作苜蓿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 |
7.4.3 连作苜蓿施肥土壤蔗糖酶活性变化 |
7.5 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7.5.1 土壤有机质与酶活性的关系 |
7.5.2 土壤全氮与酶活性的关系 |
7.6 结果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
8.2 论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东北平原引草入田、粮草轮作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农作物茬口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状况的影响 |
2.2 作物茬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 作物茬口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和数量的影响 |
2.4 主要粮食、牧草及经济作物的生物产量 |
2.5 作物茬口特性的综合评价 |
2.6 作物茬口肥力指标的综合评级系统及轮作优化组合 |
2.7 粮草轮作类型的生态效益比较 |
2.8 粮草轮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
(10)陇东旱塬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草轮作的意义与模式 |
1.2.2 粮草轮作与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关系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 |
1.4.2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 |
1.4.3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下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特征 |
1.4.4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关系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下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4 作物产量测定 |
2.2.5 土壤养分测定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作物产量 |
2.3.2 土壤养分 |
2.4 讨论 |
2.4.1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作物产量 |
2.4.2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土壤养分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试验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4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和16S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 |
3.2.5 测序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土壤样品测序结果分析 |
3.3.2 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3.3.3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3.3.4 土壤特异细菌分类 |
3.3.5 土壤细菌聚类树 |
3.4 讨论 |
3.4.1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 |
3.4.2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细菌类群组成 |
3.4.3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细菌特异性 |
3.4.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粮草轮作模式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4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和16S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 |
4.2.5 测序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土壤样品测序结果分析 |
4.3.2 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4.3.3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
4.3.4 土壤特异真菌分类 |
4.3.5 土壤真菌聚类树分析 |
4.4 讨论 |
4.4.1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真菌多样性特征 |
4.4.2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真菌类群组成 |
4.4.3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真菌特异性 |
4.4.4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粮草轮作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养分关系 |
5.3.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养分Spearman分析 |
5.3.3 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养分关系 |
5.3.4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养分Spearman分析 |
5.4 讨论 |
5.4.1 土壤细菌群落与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4.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养分因子Spearman分析 |
5.4.3 土壤真菌群落与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 |
5.4.4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土壤养分因子Spearman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粮草轮作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不同轮作施肥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生物肥力评价[D]. 臧逸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2]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D]. 张丽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3]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D]. 樊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01)
- [4]黄土高原不同粮草种植模式土壤碳氮及土壤酶活性[J]. 谢泽宇,罗珠珠,李玲玲,蔡立群,张仁陟,牛伊宁,赵靖静. 草业科学, 2017(11)
- [5]西北灌区与旱作区土壤理化性状对苜蓿轮作方式的响应[D]. 崔星.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6)
- [6]陇中黄土高原苜蓿—作物轮作对土壤碳氮组分及其相关微生物活性的影响[D]. 谢泽宇.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7]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生物性质对苜蓿种植年限和种植体系的响应[D]. 程文文.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8]黄土高原沟壑区苜蓿草地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张少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9]东北平原引草入田、粮草轮作的初步研究[J]. 祝廷成,李志坚,张为政,梁存柱,杨海军,周守标. 草业学报, 2003(03)
- [10]陇东旱塬不同粮草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土壤养分的研究[D]. 梁志婷. 兰州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