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井下一氧化碳害人(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高[1](1994)在《预防井下一氧化碳害人》文中认为预防井下一氧化碳害人陈永高人们在地面上正常活动,对于空气成份的了解并不显得那么重要。然而在矿井下,由于空间狭窄,补充新鲜空气困难,采掘矿物过程中涌出的有害气体会给井下职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矿山安全条例》第28条要求,“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
庞柒[2](2014)在《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有助于分析和安全影响因素的关系脉络,并理清安全管理思路,是进一步理解事故致因理论和安全研究方向的有效办法,对评价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长效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只有依托于企业微观层面的人-机-环-管“4M”模型的客体的描述,评价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状态。基于此,致力于运用因素分析、解释结构模型、可拓学理论等研究方法,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主-客体认识论,力图通过对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的探讨,揭示造成煤矿企业事故致因的内在线索和安全的根本原因。长效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借助于主-客体理论、安全管理理论、事故致因理论、解释结构模型理论、可拓理论等,分别从不同角度为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证和评价等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和研究基础。通过对国内外主要产煤国的安全管理实践的回顾,得到了安全管理哲学的新启示、新思路,界定了长效安全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与安全的区别,提出了其本质和基本属性,探讨并提出了长效安全的管理哲学思想。通过主-客体理论,结合当前社会和煤矿企业生产的特点,深入分析了造成煤矿企业事故频发的主体、客体、中介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了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构建了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造成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基础原因、重要原因、关键原因和根本原因。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用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实证研究了所构建体系的可靠性。运用可拓学理论对神华集团的上湾煤矿和白芨沟煤矿进行实例评价,通过分析,找出了两个煤矿没有达到长效安全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建议。同时对长效安全评价体系和风险预控评价体系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表明长效安全评价体系能够反映主体(社会、企业、人)作用于(管理和文化)客体(技术与装备、环境)的能力和态度。运用可拓方法也便于化解评价中的矛盾和不相容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研究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证和评价,主要得到2点结论:第一,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及应用实例分析,从中发现之所以上湾和白芨沟两个煤矿企业没有实现长效安全,主要是由于主体没有实现合规性,客体没有实现可靠性、中介没有实现有效性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公平正义、企业的核心观念文化、人的伦理道德主体行为做的不够所致。第二,要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效安全,必须要提高社会的经济水平,严格政府规制,科学制定行业政策,注重群众舆论监督,强化人文关怀;必须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政策法规的执行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必须要影响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重塑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企业、人主体行为的合规性;必须要改善装备,控制生产作业环境,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工艺技术等,实现环境、技术、装备状态的可靠性;必须要通过强化安全管理,营造安全文化,实现中介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作用的有效性。最根本的是需要全社会的人文关怀、强化政府规制、突出信息公开,加大群众舆论的力度、塑造员工的职业伦理道德、培育企业的核心观念文化,才能达到提升长效安全能力的要求。从3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尝试:其一,提出了长效安全的管理哲学思想: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客体认识论,树立长效安全的系统观和二元法则,恪守道德标准,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理念,弘扬科学的精神,让社会追求公平正义,让企业营造核心观念文化,让人崇尚伦理道德,就一定能够达到主体行为的合规性,客体状态的可靠性和中介作用的有效性,实现增强安全能力的目的。其二,构建了长效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从传统安全认识论中的人-机-环-管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在主-客体理论的指导下,对社会、企业、人、环境、技术与装备、管理、文化等系统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社会的政府、群众、战略网络组织等从管理学的组织环境概念中解脱出来,作为系统内部行为主体来对待,其优势是更加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煤矿企业长效安全状况,以便于各主体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长效安全。其三,提出了建设煤矿企业长效安全的评价标准、主要对策和措施。其评价标准共有3个部分24个指标80条标准。对策和措施是:从组织、制度、人才、资金4方面构建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保障机制。从坚持公平正义,解决社会的信用危机问题;促进和谐发展,解决社会的管理问题;推进安全文化,解决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崇尚伦理道德,解决人的内生动力问题4个方面构建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
李润求[3](2013)在《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煤炭开采是中国最危险行业,尤以瓦斯爆炸灾害以其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等显着特点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论文针对瓦斯爆炸灾害预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运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风险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以及矿山安全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研究、数值分析、现场观测和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识别与预警体系,对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系统风险“早期识别”和事故“事先预防”、提高煤矿本质安全化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及煤炭工业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针对现有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预控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从风险辨识、监控、分级、评估、预测、预警、对策等一体化视角建立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识别与预警对策的灾害预控体系。(2)对大量瓦斯灾害事故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事故特征与统计规律及时序分形特性;针对瓦斯爆炸灾害中瓦斯涌出与积聚和引爆火源产生等核心问题,对瓦斯涌出与积聚、引爆火源、引爆地点等典型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通过大量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获得了瓦斯爆炸灾害典型特征规律与耦合规律,并提出了有效减少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有关建议和措施。(3)系统探讨了风险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到煤矿瓦斯爆炸灾害事故预控中,建立了瓦斯爆炸事故演化的因果链和风险分析模型,构建了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识别与预警的体系框架,并对风险识别与预警体系构建的内容和程序进行了系统论述。(4)针对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监测信源与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风险信息源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类;建立了信息采集、多源信息耦合、风险评估与预警、预控对策与响应等的风险识别与预警信息平台架构。(5)针对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具有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对矿井瓦斯爆炸灾害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辨识并划分了逻辑单元,建立了完善的层次结构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分级体系;提出了区间线性化方法对指标信息无量纲化方法的改进;阐述了风险识别与预警关键指标“一票否决制”的独立指标变权评估与预警机制。(6)将模式识别理论、技术与方法引入到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管理中,系统研究了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内容、技术与方法,构建了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系统;提出了单项指标分段功效函数对EMC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IAHP-ECM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模型,同时还应用DTW模板匹配技术、小样本学习SVM理论和PSO算法等构建基于DTW和基于PSO-SVM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模型,并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性能检验与应用。(7)系统研究了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测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预测的内容和预测技术与方法,建立了煤矿瓦斯爆炸灾害单项风险预测和综合风险预测的基础数学模型;构建了瓦斯涌出量预测的GM(1,1)模型、残差GM(1,1)模型、等维信息GM(1,1)模型、AP(p)模型、以及与SVM结合的组合预测模型等,并对上述模型分别进行了性能检验与应用。(8)系统研究了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警的程序与内容和风险预警等级与预警阀值设置,提出了风险因素观测值和风险水平的时间梯度是风险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了瓦斯浓度超限报警机制与技术和瓦斯浓度梯度报警机制与技术,建立了基于Elman的瓦斯浓度预警模型和基于PNN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综合预警模型,并分别进行了模型性能检验与应用。论文针对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100)等资助下,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进行了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识别与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赵九洲[4](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张贺[5](2015)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集值统计法的JT铁矿安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JT铁矿安全评价为研究目标,分析论述了有关铁矿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JT铁矿的概况及建设方案做了进一步分析,并对JT铁矿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最后,根据JT铁矿的特殊性并结合矿区的主要危险源建立了矿山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值统计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对建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在JT铁矿中成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JT铁矿的安全评价等级为良好,有利于矿山的发展。同时,对于矿山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一定的建议。
李臣[6](2006)在《舒兰矿业集团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与世界一些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本文所研究的是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合理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避免重大的人员伤害和的财产损失,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实行安全生产。本文运用安全科学理论原理,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为依据,以劳动安全保障相关政策法规为基础,以矿业集团为研究对象,使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企业安全管理分析;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分析等方法。提出了有关安全管理系统的五个方面体系的改进,即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生产过程监督与控制体系、事故管理与分析体系、救助与健康管理体系、工伤保险体系。为高危企业尤其是向煤矿这类企业的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点建设性的作用,解决企业由于安全带来的工伤支付成本以及赔偿成本过高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王志东[7](2010)在《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煤矿事造成大量人员死亡,事故发生时,因缺乏高效、协调、统一的应急管理机制,难以采取及时、科学和高效的应急响应对策,致使事态扩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对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成为煤矿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采用C/S结构的煤矿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程序繁杂、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文总结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最终采用了使系统简单易于维护,安全高效的B/S结构的系统设计。通过对煤矿应急管理理论的研究,规范煤矿应急预案的内容,分析煤矿应急预案体系,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B/S结构的系统设计及实现方法。该系统运行于微软.Net平台,并以SQLSe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用ASP.Net编写Web服务器有关程序,以ASP.Net组件ADO.Net访问数据库,使得系统具有运行可靠、高效,查询方便、可扩展和易维护等特点。实际运用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钟力[8](2012)在《工伤保险在煤炭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工伤保险作为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中的一项重要险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力在增加,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式下,建立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赔偿的三位同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保障。煤碳行业作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也无法回避工伤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作为高风险行业近年来工伤率急剧呈上升趋势,仅2011年4季度就发生重大事故15起,死亡71人,煤矿井下地质情况复杂,受地下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情况的影响,使煤矿职工的安全处于较复杂的环境中,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煤尘肺等潜在的职业病在严重威胁着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工伤事故频发是煤矿生产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随着企业改革转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目前工伤保险及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健全方面滞后,急需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对煤炭职工工伤保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切合实际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才能使煤矿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更完善的安全保障,此文从煤炭职工对工伤保险需求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同时提出修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建议。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工伤保险制度的历史进展和实行情况,对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在实践中的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完善的改进方法和建议。第二部分阐述煤矿职工五大保险及相关待遇在煤矿职工的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执行情况,采用实际范例加以说明,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社会保险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职工对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意义及具体情况了解不够,对《工伤保险条例》的内容不能全面了解和认识;(二)现行的工伤保险政策着重倾向工伤赔偿;(三)工伤康复目前只是具备初框形,用较简单的康复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四)工伤赔偿在实际中的不确定性;(五)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不切合实际。第三部分煤矿职工对工伤保险各项政策和待遇的需求更加迫切,由于工伤保险待遇的不完全性和其特性,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要想从根本上完善工伤保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固此需要从多方面综合的考证和实证研究,目前煤矿职工对工伤保险存在如下需求::煤矿老工伤人员对工伤康复的渴望和需求、在职职工对工伤预防及赔偿的需求、新录用的职工对煤矿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要求,煤矿工伤职工对工伤治疗的需求;第四部如何对工伤保险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的完善,因此对工伤保险提出如下的修改和调整的建议,第一,提高预防措施,建立工伤预防,工人补偿,工伤康复,“三位同体”的工伤保险运行系统,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对工伤保险赔偿、工伤预防、工伤康复进行成果性的探讨;第二,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的科技含量及运行机制,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第三,逐步提高煤矿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并促进完善煤矿职工的就业状况,第四,加快促进立法的进度,尽早确立相关安全规范措施。本文以工伤保险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实际情况及出现的问题为总体思路,对现有的工伤保险制度进行全面分析研究,选择全省具有代表性的煤矿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将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在煤矿职工中的运行情况进行实际研究,从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煤矿企业工伤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注重抓工伤的赔偿、而对工伤保险预防、工伤康复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没有使工伤赔偿、工伤预防、工伤康复三位同体,忽视了对工伤职工的安全及健康权的立法保障。通过这次对矿区工伤患者的工伤保险执行情况的调查,发现工伤职工对工伤保险完善的期望值很高,因此我们就要采取切合实际的办法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将工伤赔偿、工伤预防、工伤康复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工伤保险政策更好的服务与工伤职工。
张伟[9](2013)在《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0%左右,作为中国主体能源的状况在未来很长时间都会继续存在。煤炭工业作为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与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煤炭行业能否安全健康的发展,直接关乎到中国的能源安全。小型煤炭开采企业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每年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国总数70%以上,可以说是中国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灾区”。要想扭转中国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必须提高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才能使中国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和理论的研究,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原因论的理论方法来分析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因素、机器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为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问题的研究夯实了基础;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自身特色和标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借鉴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建立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三维模型;通过对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影响要素的分析和整合,将人员因素、机器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在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中的不同表征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这些分析出的影响因素,从时间维、空间维和功能维三方面确定了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容。最后从人员因素、机器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指导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李然[10](2013)在《铁煤集团安全文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人的方面没有更完善的管理措施,结合铁煤集团安全管理中的实例分析,提出更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措施。2002年以来,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长,煤炭市场供应严重短缺。面对经济利益的巨大诱惑,受利益驱动,小煤矿遍地开花,大煤矿超能力生产,“大矿大干,小矿蛮干”,直接导致“大矿大难,小矿多难”。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谈不上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理念,安全文化建设几乎空白。在这样的一个条件下,如何更好的运用安全文化的力量更好的管理煤矿企业,更能体现出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的举足重要的作用。构建安全文化是确保煤炭安全生产的需要。作为一个煤炭企业的“重中之重”,安全工作的成败直接牵动着全局。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名职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职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从根本上做到以人为本,人企合一。煤炭行业属于高危险性行业,降低其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是煤炭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煤矿安全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不仅是煤炭企业的自身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讨论如何理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并逐步向管理现代化过渡,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安全生产管理学、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理论出发,用概率论,统计学等现代系统分析技术,对铁法煤业集团煤矿建矿以来发生的各类事故的教训,在总结煤矿成功经验的同时,经过分析、提炼,找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的问题,加以完善。本文通过对近两年来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形成因素的统计、分析,认为:首先,煤矿的安全隐患仍然主要是管理方面的问题,而管理问题中主要是人的问题,管理也就是管人;其次,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存在于组织的文化和员工的行为中。所以本文从加强安全文化、提高人的素质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了事故的源头问题。同时,通过分析,把事故因素按主次分成若干层次,主要矛盾加以重点解决,完成由事后追查型一事故分析型向事先预测型一安全评价型的过渡。此外,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煤矿安全文化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的分析研究,提出安全管理的PDSAI循环,把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相对独立的块串联成线,然后完成螺旋上升循环的过程,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安全文化管理体系。所以,本论文研究对我国煤炭行业建立以人为本的、长效的安全文化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预防井下一氧化碳害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防井下一氧化碳害人(论文提纲范文)
(2)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
1.1.2 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现状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和边界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图 |
1.4.5 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国内外理论文献研究现状 |
2.1 主-客体管理理论研究 |
2.1.1 主-客体的概念及关系 |
2.1.2 主-客体产生的动因 |
2.1.3 主-客体的人性、制度和文化 |
2.1.4 述评 |
2.2 安全管理理论研究 |
2.2.1 经验管理 |
2.2.2 制度管理 |
2.2.3 风险预控管理 |
2.2.4 安全系统管理 |
2.2.5 述评 |
2.3 事故致因理论研究 |
2.3.1 人的因素 |
2.3.2 物的因素 |
2.3.3 管理因素 |
2.3.4 安全文化因素 |
2.3.5 社会因素 |
2.3.6 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效安全管理哲学思想研究 |
3.1 国内外煤矿安全的管理实践 |
3.1.1 美国煤矿的安全管理状况 |
3.1.2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管理状况 |
3.1.3 南非煤矿安全管理状况 |
3.1.4 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状况 |
3.1.5 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实践的哲学思考 |
3.2 长效安全的管理哲学 |
3.2.1 长效安全与安全的关系 |
3.2.2 长效安全的本质 |
3.2.3 长效安全的基本属性 |
3.2.4 长效安全的管理哲学思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主体因素 |
4.1.1 人的因素 |
4.1.2 社会因素 |
4.1.3 企业因素 |
4.2 客体因素 |
4.2.1 技术与装备因素 |
4.2.2 环境因素 |
4.3 中介因素 |
4.3.1 安全管理因素 |
4.3.2 安全文化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实例 |
5.1 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构建原则 |
5.1.2 构建步骤 |
5.1.3 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结构 |
5.1.4 评价体系各因素总的结构关系 |
5.1.5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影响因素层级分析 |
5.2 实证研究 |
5.2.1 数据可靠性分析与检验 |
5.2.2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3 各变量对长效安全的影响程度 |
5.3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长效安全综合评价 |
5.3.1 可拓学的基本原理 |
5.3.2 评价步骤 |
5.3.3 综合评价应用实例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 与风险预控指标评价体系的比较优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机制 |
6.1 构建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保障机制 |
6.1.1 组织保障 |
6.1.2 制度保障 |
6.1.3 资金保障 |
6.1.4 人才保障 |
6.2 构建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 |
6.2.1 坚守公平正义,解决社会信用危机的问题 |
6.2.2 促进和谐发展,解决社会的管理问题 |
6.2.3 推进安全文化,解决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
6.2.4 崇尚伦理道德,解决人的内生动力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煤炭工业及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1.1.1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
1.1.2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
1.1.3 我国煤炭能源生产与消费 |
1.2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及瓦斯爆炸灾害现状 |
1.2.1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 |
1.2.2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防治研究综述 |
1.4.1 斯爆炸效应及其伤害特性与规律研究 |
1.4.2 瓦斯含量与涌出量预测研究 |
1.4.3 瓦斯突出机理与突出预测研究 |
1.4.4 瓦斯爆炸危险源辨识与危险性评价研究 |
1.4.5 瓦斯爆炸灾害事故特征与规律研究 |
1.4.6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研究 |
1.4.7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研究 |
1.4.8 斯爆炸灾害风险预警研究 |
1.4.9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控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瓦斯爆炸灾害特征与事故规律 |
2.1 矿井瓦斯灾害特性与事故特点 |
2.1.1 矿井瓦斯灾害特性 |
2.1.2 瓦斯灾害事故特点 |
2.1.3 斯灾害事故时序分形特性 |
2.2 瓦斯爆炸灾害事故典型特征与统计规律 |
2.2.1 瓦斯爆炸灾害事故概况 |
2.2.2 瓦斯爆炸灾害事故典型特征 |
2.2.3 瓦斯爆炸灾害事故典型特征统计规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识别与预警基本问题 |
3.1 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 |
3.1.1 风险 |
3.1.2 风险管理 |
3.1.3 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 |
3.2 风险识别与风险预警 |
3.2.1 风险识别 |
3.2.2 风险评估 |
3.2.3 风险预警 |
3.2.4 风险预控 |
3.3 瓦斯爆炸灾害事故演化风险分析方法 |
3.3.1 事故演化模式理论 |
3.3.2 风险分析方法 |
3.4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识别与预警框架 |
3.4.1 瓦斯爆炸灾害事故演化分析模型 |
3.4.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识别与预警框架 |
3.5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多源信息耦合平台架构 |
3.5.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信息源 |
3.5.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多源信息耦合平台架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指标与风险分级 |
4.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指标体系 |
4.1.1 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指标体系 |
4.1.3 风险指标数据无量纲化方法 |
4.1.4 风险指标赋权方法 |
4.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分级 |
4.2.1 风险接受准则 |
4.2.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分级 |
4.2.3 无量纲化方法的改进 |
4.2.4 关键指标“一票否决”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 |
5.1 模式识别 |
5.1.1 模式与模式识别 |
5.1.2 模式识别方法 |
5.1.3 模式识别与风险评估 |
5.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系统 |
5.2.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基本原理 |
5.2.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的相似性度量 |
5.2.3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系统 |
5.3 基于IAHP-ECM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 |
5.3.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的IAHP-ECM模型 |
5.3.2 算例 |
5.4 基于DTW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 |
5.4.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的DTW模型 |
5.4.2 算例 |
5.5 基于PSO-SVM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 |
5.5.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的SVM模型 |
5.5.2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
5.5.3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的PSO-SVM模型 |
5.5.4 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测 |
6.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测 |
6.1.1 风险预测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
6.1.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测内容 |
6.1.3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测方法 |
6.2 基于GM的瓦斯涌出量预测 |
6.2.1 瓦斯涌出量预测的GM模型 |
6.2.2 算例 |
6.3 基于AR的瓦斯涌出量预测 |
6.3.1 瓦斯涌出量预测的AR模型 |
6.3.2 算例 |
6.4 基于GM-AR-SVM的瓦斯涌出量组合预测 |
6.4.1 瓦斯涌出量组合预测的GM-AR-SVM模型 |
6.4.2 算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警 |
7.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警 |
7.1.1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警的程序与内容 |
7.1.2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警等级与预警阀值 |
7.1.3 瓦斯爆炸灾害风险预警技术与方法 |
7.2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瓦斯浓度预警 |
7.2.1 瓦斯浓度实时跟踪报警 |
7.2.2 瓦斯浓度梯度实时跟踪报警 |
7.2.3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瓦斯浓度预警模型 |
7.2.4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瓦斯浓度预警算例 |
7.3 基于PNN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综合预警 |
7.3.1 基于PNN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综合预警模型 |
7.3.2 基于PNN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综合预警算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特色与创新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
第五节 史料分析 |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
第一节 燃料概述 |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
一、 地貌 |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
一、 气候概况 |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
四、 军队燃料供应 |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
一、 普通职官 |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
三、 内廷女官 |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
一、 拾薪 |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
一、 炊具及其演变 |
二、 炉灶及其演变 |
三、 燃料与饮食 |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
一、 早期用煤历史 |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
二、 煤炭与政治 |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集值统计法的JT铁矿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安全评价的依据、建设单位概况及建设方案 |
2.1 安全评价的依据 |
2.1.1 法律 |
2.1.2 法规 |
2.1.3 文件 |
2.1.4 标准和规范 |
2.1.5 资料 |
2.2 建设项目概况 |
2.2.1 交通 |
2.2.2 矿区地形与气候及地震烈度 |
2.2.3 矿区范围 |
2.2.4 地质条件 |
2.2.5 矿区现状及周边情况介绍 |
2.3 建设方案 |
2.3.1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
2.3.2 岩石移动界线的确定 |
2.3.3 矿床开拓 |
2.3.4 开采顺序 |
2.3.5 采矿方法 |
2.3.6 矿井提升运输 |
2.3.6.1 主井提升设备选择 |
2.3.6.2 副井提升设备选择 |
2.3.7 矿井通风 |
2.3.8 矿井供排水系统 |
2.3.9 供风(压气) |
2.3.10 矿区供电及照明、通信系统 |
2.3.11 爆破器材 |
2.3.12 废石处理及原露天采坑处理措施 |
2.3.13 总平面布置 |
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分析 |
3.1 生产工艺单元 |
3.1.1 机械伤害 |
3.1.2 爆破器材的存贮、使用及意外爆炸 |
3.1.3 中毒窒息 |
3.1.4 车辆伤害 |
3.1.5 触电与雷击 |
3.2 易导致职业危害因素单元 |
3.2.1 噪声 |
3.2.2 粉尘 |
3.2.3 井下空气中含氧量降低 |
3.2.4 井下的较大湿度 |
3.2.5 振动 |
3.3 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 |
3.3.1 水灾 |
3.3.2 火灾 |
3.3.3 高处坠落与物体打击 |
3.3.4 矿山地压及地表陷落与移动 |
3.3.5 空压机及压力容器爆炸 |
3.3.6 危险岩(矿)体的形成 |
3.3.7 地震 |
3.3.8 泥石流 |
3.4 JT铁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 评价方法选择 |
4.1 常用评价方法 |
4.1.1 安全检查表法 |
4.1.2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 |
4.1.3 经验分析法 |
4.2 集值统计法介绍 |
4.2.1 集值统计简介 |
4.2.2 集值统计法原理 |
4.2.3 集值统计法计算步骤 |
4.2.4 指标权重的可靠性分析 |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1 模糊数学理论基础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 |
4.3.3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5 JT铁矿安全生产评价 |
5.1 集值统计法确定权重 |
5.2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
5.3 建立评判级 |
5.4 模糊综合评价判定 |
5.5 确定系统等级论域 |
5.6 评价结果分析及建议 |
5.6.1 评价结果分析 |
5.6.2 措施及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舒兰矿业集团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公司概况及井下作业安全现状 |
第一节 舒兰矿业集团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现状 |
第三节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二章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完善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劳动安全相关法规 |
第三节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三章 舒兰矿业集团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系统的改进 |
第一节 安全事故的预防 |
第二节 生产过程的监督与控制 |
第三节 应急救援、员工的康复与劳动能力鉴定 |
第四节 改进后的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系统 |
第四章 舒兰矿业集团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与评估 |
第一节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 |
第二节 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7)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建立煤矿应急救援系统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煤矿应急救援技术现状 |
1.2.2 我国煤矿应急救援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应急救援理论分析 |
2.1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
2.1.1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
2.1.2 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响应分级 |
2.1.3 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 |
2.2 应急响应 |
2.2.1 应急响应流程 |
2.2.2 应急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
2.2.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
2.2.4 信息报告与处置 |
2.3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 |
2.3.1 应急预案修订与更新 |
2.3.2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
2.3.3 应急预案宣布贯彻、培训与演练 |
2.3.4 应急预案备案 |
2.3.5 应急能力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设计 |
3.1 系统主要功能 |
3.2 系统结构设计 |
3.3 系统平台设计及相关技术 |
3.3.1 网络操作平台的选择 |
3.3.2 网络数据库的选择 |
3.3.3 开发语言选择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用户菜单权限管理 |
3.4.2 应急管理数据库 |
3.4.3 网上办公 |
3.5 系统子模块功能实现 |
3.5.1 用户登录模块 |
3.5.2 应急预案模块 |
3.5.3 应急指挥模块 |
3.5.4 应急分析 |
3.5.5 网上办公 |
3.6 本章小结 |
4 大屯煤业应急管理仿真系统的实现 |
4.1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4.2 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
4.2.1 系统登陆 |
4.2.2 应急预案 |
4.2.3 应急指挥 |
4.2.4 应急分析 |
4.2.5 网上办公 |
4.2.6 系统管理 |
4.3 火灾事故抢险救援演习实例 |
4.3.1 演习目的 |
4.3.2 汇报与接警 |
4.3.3 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
4.3.4 应急演习行动措施 |
4.3.5 演习结束与效果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工伤保险在煤炭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择课题的背景及来由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煤矿职工工伤赔偿的研究 |
1.2.2 对煤矿职工工伤预防的研究 |
1.2.3 对煤矿职工工伤康复的研究 |
1.2.4 国内外对工伤保险制度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第2章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现状与改革 |
2.1 工伤保险的历史背景与改革 |
2.1.1 工伤保险的历史背景 |
2.1.2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现存在的问题 |
2.1.3 工伤保险制度的改革 |
2.2 《贝弗里奇报告》中关于工伤保险的理念 |
第3章 煤矿职工的社会保障相关服务情况 |
3.1 煤矿职工的社会保险 |
3.1.1 煤矿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 |
3.1.2 煤炭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 |
3.1.3 煤矿职工的工伤保险 |
3.1.4 工伤事故经济损失分析 |
3.1.5 煤矿职工的失业保险 |
3.1.6 煤矿职工因工死亡之后的社会保险 |
3.2 煤矿职工的社会福利 |
第4章 对煤矿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的特殊性分析 |
4.1 工伤保险所具有的特殊性 |
4.1.1 工伤赔偿制度的强制性 |
4.1.2 工伤保险的区别待遇 |
4.1.3 工伤费用的风险共济原则 |
4.1.4 煤矿行业的工伤费率 |
4.2 煤矿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况及比较 |
4.2.1 煤矿职工对工伤保险的客观需求、满足情况 |
4.2.2 退休职工对工伤保险的了解 |
4.2.3 煤矿职工现实的工伤保险待遇 |
4.2.4 煤矿职工在治疗期对工伤保险不同诉求 |
第5章 完善煤矿职工工伤保险的建议及相应对策 |
5.1 加强工伤预防措施 |
5.1.1 法制与监督检查措施 |
5.1.2 宣传教育与培训措施起到工伤预防的作用 |
5.1.3 技术与管理措施 |
5.1.4 采取经济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费率机制 |
5.2 完善工伤康复制度为工伤职工再就业提供帮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注释 |
致谢 |
(9)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础理论综述 |
2.1 小型煤炭开采企业的概念 |
2.2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
2.2.1 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 |
2.2.2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
2.3 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
2.3.1 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新观念 |
2.3.2 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特点 |
2.3.3 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
2.4 综合原因论的概念 |
2.5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概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人员因素分析 |
3.1.1 人员生理状况 |
3.1.2 安全心理状态 |
3.1.3 人员技术素质 |
3.2 机器因素分析 |
3.2.1 设备设施设计 |
3.2.2 设备设施购置 |
3.2.3 设备设施使用 |
3.2.4 设备设施防护 |
3.3 环境要素分析 |
3.3.1 自然环境 |
3.3.2 工作环境 |
3.4 管理因素分析 |
3.4.1 安全基础管理 |
3.4.2 安全动态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 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霍尔三维结构模型 |
4.2.1 基于时间维的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4.2.2 基于空间维的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4.2.3 基于功能维的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4.3 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 |
4.3.1 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要素 |
4.3.2 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
5.1 人员安全保障措施 |
5.1.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
5.1.2 完善安全培训制度 |
5.2 机器安全保障措施 |
5.2.1 设备的更新与维护 |
5.2.2 设备的适应性 |
5.3 环境安全保障措施 |
5.3.1 防止瓦斯事故发生 |
5.3.2 防止边坡事故发生 |
5.3.3 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
5.3.4 防止水文事故发生 |
5.4 管理安全保障措施 |
5.4.1 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管理 |
5.4.2 坚持强化安全环境检查的力度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铁煤集团安全文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多 |
1.1.2 煤矿发生死亡事故的可能性存在 |
1.1.3 管理因素在事故分析中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管理状况分析 |
1.2.2 澳大利亚的安全意识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安全文化管理研究综述 |
2.1.1 关于“安全”内涵的认识 |
2.1.2 关于安全文化内涵的认识 |
2.1.3 关于“企业安全文化管理”的认识 |
2.2 以人为本的含义和重要性 |
第3章 铁煤集团煤矿安全文化管理现状 |
3.1 铁煤集团概况 |
3.2 煤矿发展历程及现状 |
3.3 煤矿安全文化管理现状 |
3.3.1 人力资源状况 |
3.3.2 管理模式上的现状 |
第4章 铁煤集团安全文化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4.1 煤矿事故分析 |
4.1.1 煤矿事故树分析(因素分析) |
4.1.2 煤矿事故分析结果 |
4.2 铁煤集团管理中“人”为重点的原因 |
4.2.1 鱼骨图分析法 |
4.2.2 分析结果 |
第5章 应用PDSAI循环建设铁煤集团安全文化 |
5.1 PDSAI循环的产生及含义 |
5.2 (P—Plan)计划 |
5.2.1 计划的职能 |
5.2.2 制定计划的原则 |
5.2.3 计划的内容 |
5.3 (D—DO)实施 |
5.3.1 实施过程的原则 |
5.3.2 实施过程中的激励 |
5.3.3 考核 |
5.4 (S—Supervise)监察 |
5.4.1 网络监察系统 |
5.4.2 安全监察网络的执行体系 |
5.4.3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建立 |
5.5 (A—Action)行动 |
5.5.1 行动的意义 |
5.5.2 行动的要求 |
5.6 (I—Information)信息的反馈 |
5.6.1 发现和收集信息 |
5.6.2 筛选和整理信息 |
5.6.3 下达和反馈整改卡 |
第6章 铁煤集团安全文化管理对策 |
6.1 建立以“人”为基础的安全文化管理对策 |
6.1.1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方法 |
6.1.2 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安全文化建设 |
6.1.3 实现现代企业人本管理制度 |
6.1.4 铁煤集团安全文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6.2 铁煤集团企业以人为本其他保障措施 |
6.2.1 建立责任制和评比表彰机制 |
6.2.2 注重推进班组安全文化的建设 |
6.2.3 发挥好安全培训的作用 |
6.2.4 安排活动和工作面慰问等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本文结论 |
7.2 主要工作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预防井下一氧化碳害人(论文参考文献)
- [1]预防井下一氧化碳害人[J]. 陈永高. 劳动保护, 1994(01)
- [2]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 庞柒. 北京工业大学, 2014(03)
- [3]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与预警研究[D]. 李润求. 中南大学, 2013(12)
- [4]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5]基于模糊综合评价—集值统计法的JT铁矿安全评价研究[D]. 张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5(03)
- [6]舒兰矿业集团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研究[D]. 李臣. 吉林大学, 2006(10)
- [7]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研究[D]. 王志东. 西安科技大学, 2010(05)
- [8]工伤保险在煤炭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钟力. 吉林大学, 2012(09)
- [9]中国小型煤炭开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研究[D]. 张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 [10]铁煤集团安全文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然. 东北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