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湿度控制功能的瓷砖

带湿度控制功能的瓷砖

一、具有调湿功能的瓷砖(论文文献综述)

史路阳[1](2019)在《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湿环境被动式调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是战时人防指挥机关工作与通信的重要场所,是我国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内部安装有大量的防护、防化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对环境湿度有较高要求,但由于和平时期使用频率低以及维护管理的疏漏,工程内部潮湿问题比较严重。近年来,针对人防指挥工程热湿环境的控制国内外陆续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机械除湿系统性能更新和提升上,而基于调湿建材地被动式调湿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调湿建材与自然通风耦合的系统性研究。与主动除湿相比,被动式调湿无需消耗人工能源,具有节能、管理维护方便等优势。本文以地下人防指挥工程的湿环境被动调节为目标,采用工程实测、实验测试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动态预测模型和自然通风模型及其耦合计算模型,系统地分析我国不同气候分区自然通风的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效果以及应用界限。本文首先选取了北京某地下人防指挥工程作为实测对象,通过与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热湿环境对比研究,分析了典型地下人防指挥工程内部热湿环境特性,提出了利用调湿建材的吸放湿特性的被动调湿技术。然后对不同种类调湿建材的吸放湿性能以及在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调湿效果进行了测试,从材料层面综合评价了不同种类调湿建材吸放湿性能的差异以及对地下人防指挥工程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其次,基于Matsumoto多孔介质传热传质模型和地下建筑动态传热特性,建立了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动态预测模型,对调湿建材的吸放湿过程进行模拟,并结合Mualem吸放湿滞后实验模型对预测模型修正。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研究,验证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此外,基于建立的模型深入分析了不同种类调湿建材在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调湿效果以及通风换气次数、外界气象条件等因素对材料调湿效果的影响。再次,本研究利用多区网络通风模型建立了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自然通风计算模型,并根据哈尔滨某地下人防指挥工程的实测结果验证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利用验证的模型对我国不同气候分区的地下人防指挥工程竖井自然通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竖井自然通风波动特性的地域差异以及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各个气候分区地下人防指挥工程室内热湿环境的差异。最后,将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动态预测模型与自然通风计算模型耦合,同时对调湿建材的吸放湿过程和竖井自然通风进行模拟,通过一系列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效果以及在不同气候分区的应用界限。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各个气候分区(除夏热冬暖区)地下人防指挥工程,通过调湿建材的被动调湿作用和竖井的自然通风控制优化,室内相对湿度全年均可控制在75%以下;在夏热冬暖区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效果比较局限,即使在夏季竖井处于关闭状态下室内湿度全年仍有42.78%的时间超过安全范围,虽然无法完全满足工程的要求,但是室内出现潮湿和非常潮湿的比例大大降低,室内湿环境的改善程度显着。综上,本文的研究工作将调湿建材的吸放湿特性与自然通风有机结合,创新性地应用于地下人防指挥工程的湿环境被动调节,其结论有助于在工程平时维护管理中充分发挥被动调湿的优势,从而改善室内湿环境,同时降低维护管理的难度与费用,保障人防指挥工程的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风辉[2](2013)在《具有调湿功能的多孔陶瓷砖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提出本文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料,添加长石、粘土、滑石粉和膨润士等原料,经过压制、干燥、烧结,成功制备了具有吸湿和放湿功能的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砖。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比试验等试验方法,结合抗压强度、收缩率指标确定多孔陶瓷砖的最佳工艺配方:硅藻土:60%、钾长石:5%、膨润土:6%、滑石粉:3%、粘土:11%、分离沉淀物:15%。坯体的压强定为:20Mpa,烧结温度:960℃。同时,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硅藻土基陶瓷砖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D/Max2500PC型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最佳工艺所得样品进行相分析;采用JSM-560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定陶瓷砖的密度;采用WDW-200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多孔陶瓷的抗压强度;采用HDHWHS-50型恒温恒湿试验箱测定多孔陶瓷的吸湿和放湿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烧结后的没有复杂相产生,这与样品的较低的烧成温度有关。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陶瓷砖的孔隙减少。在960℃时,陶瓷砖的密度为1.37g/cm3,抗压强度为28.41Mpa。陶瓷砖的密度和抗压强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陶瓷砖的最大吸湿量为32mg/g,最大放湿量为30mg/g,且陶瓷砖的吸湿和放湿能力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大而减少。研究表明,多孔陶瓷砖的孔径结构直接影响着吸湿过程中的毛细凝聚现象和放湿过程中的水分蒸发过程,对于陶瓷砖的吸湿和放湿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

邱均沐[3](2021)在《缓解室内地面结露的调湿地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南方湿热地区在每年的2、3月份冬春换季期间常常出现“回南天”现象。回南天现象是在天气回暖过程中湿度趋于饱和的高温空气遇到室内温度较低的表面后,在表面凝结产生水珠的现象。结露现象会导致室内地面湿滑、易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主要通过机械除湿的方法来进行室内除湿,这会消耗大量能源,因此使用被动式的方法来缓解南方湿热地区回南天室内地面结露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尚无针对南方湿热地区回南天期间缓解室内地面结露现象的调湿材料。本文运用多孔调湿材料的调湿机理,针对南方湿热地区冬春换季时出现的室内地面结露现象,研发一种适用于室内地面并且具有调湿功能的多孔釉面地砖来缓解南方地区回南天期间的室内地面结露现象。以南宁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回南天期间室内地面出现结露现象时的气象数据(空气室外温度、室外相对湿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和室内地面温度)对所研发的调湿地砖的调湿性能进行实测研究,测定所研发的调湿地砖在回南天的实际调湿效果。主要对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研究。(1)对制备调湿地砖的原料从化学成分、组成及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确定制备原料及制备方法。调湿地砖基体选取粘土、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压制后高温烧制形成;多孔釉面则采用现成釉料烧制,烧成温度为800~900℃;造孔剂选用可溶性淀粉。(2)通过对比实验分析造孔剂含量对调湿地砖的调湿性能、耐磨性能和抗压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调湿地砖基体的含湿量、吸湿率、孔隙率随造孔剂含量的增大而增加,而调湿地砖基体的破坏强度随造孔剂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调湿地砖多孔釉面层的吸湿速率随造孔剂添加量增加而增大,但是其光滑性和耐磨性却随造孔剂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后分别选定含量为7.5%和10%的造孔剂来制备调湿地砖的基体及透湿釉面。(3)对研制的调湿地砖在不同湿度环境中的调湿能力、持续调湿时长及放湿能力开展了实验,结果验证本调湿地砖在相同环境中放湿能力与吸湿能力接近,具有较好的调湿能力;在保持高湿度一定的环境下其持续调湿时长在一天以上,满足开发目标。(4)通过模拟结合实测的方法探讨了调湿地砖在实际回南天气象条件下的调湿效果。使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得到南宁市三月份回南天期间室内温度、室内相对湿度和地面表面温度等数据,然后根据此数据利用恒温恒湿箱营造回南天的气象环境并将调湿地砖放置其中测试调湿地砖的实际调湿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调湿地砖在再现的回南天环境中连续24小时没有出现结露现象,且调湿效果仍在持续。本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发的调湿地砖在南宁回南天气候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调湿效果,可以缓解该地区回南天在地面出现的结露现象,同时其推广应用会对我国建筑建设绿色化、节能化、健康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税安泽,覃东,张勇林,朱雯莉,吴诚,方桂金[4](2012)在《论功能型建筑陶瓷的作用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建筑陶瓷功能化是陶瓷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对功能型建筑陶瓷,如自洁陶瓷、抗菌陶瓷、太阳能陶瓷、远红外辐射陶瓷、防静电陶瓷、发光陶瓷、调湿陶瓷、负离子陶瓷、多孔隔热陶瓷、透水砖、吸声陶瓷、吸收电磁波陶瓷和吸收二氧化碳陶瓷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并阐述了各种功能型瓷砖的原理、工艺和应用。

孙飞野,柯善军,田维,马超[5](2020)在《功能型建筑陶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文中提出建筑陶瓷的功能化是陶瓷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抗菌陶瓷、防静电陶瓷、调湿陶瓷、发光陶瓷、发热陶瓷、自清洁陶瓷、除甲醛陶瓷和发泡陶瓷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归纳,并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阐述。

王飞[6](2018)在《海泡石基调湿陶瓷砖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文中认为室内环境的质量与人们的舒适和健康密切相关,优化室内环境质量已成为近年来建筑、环境、生物、公共卫生等众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焦点。保持合理的健康湿度,是身体健康的一个基本保障。因此,针对净化室内空气,避免室内环境污染的研究刻不容缓。海泡石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是良好的调湿和吸附材料,本论文基于海泡石制备了用于室内的装饰材料-多孔调湿砖,并对其进行了催化剂改性,获得了良好的调湿和可见光催化特性,具体内容如下。本实验采用海泡石、膨润土、石膏、氢氧化铝、熔块为原料制备了多孔调湿砖,研究了生坯的热力学特性以及不同烧结温度下样品的相组成、密度、吸水率等。结果表明陶瓷在750摄氏度烧结时密度最低为1.48 g/cm3,吸水率为29%,显气孔率为43%。BET等温吸附曲线研究表明,样品的BJH孔隙表面积为57m2/g,BJH平均孔径13.7nm,BJH孔隙率为0.20 cm3/g。陶瓷1.7-10纳米之间也有非常丰富的孔洞。此烧结温度下,多孔陶瓷样品的平均抗折强度值为6.33MPa,满足客户应用需求。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表明,大尺寸陶瓷样品完全符合调湿功能室内建筑装饰材料要求,在湿度50%-75%之间,24小时吸湿量(171g/m2)远大于国家标准,放湿量(124 g/m2)也符合要求。论文中的多孔调湿砖由于具有大量的5纳米以下的微孔,因此在中湿度(75%)环境下具有强吸湿特性,而孔体积贡献最大的10纳米以上孔径给湿气提供了良好的进出通道,优化的孔径分布是良好的吸放湿响应的保证。本论文采用二氧化钛溶胶填充法,利用孔洞的空间限域效应获得更小尺寸纳米二氧化钛,并通过真空热处理获得了表面氧空位,从而实现了改性后的调湿砖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并讨论了其相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制备的负载可见光催化剂的海泡石基陶瓷砖不仅可以调湿,也有望用于室内吸湿异味、甲醛降解,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罗金洪,赵广杰,曹金珍[7](1998)在《木质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功能I》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弄清楚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木质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功能及其规律,本研究采用外型尺寸为20cm×20cm×30cm的不锈钢封闭箱体,在箱体的内表面分别饰以木质和非木质材料。调控箱体外温度在20℃~33℃范围内变化,测定了封闭箱体内环境温度T、相对湿度H和绝对湿度的对数logh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ogh和T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十分高的线性关系,用其关系曲线的斜率b值能够评价材料的调湿性能。按材料调湿性能参数b值的大小,本研究对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瓷砖、壁纸和聚胺酯饰面椴木三合板等多种材料作了湿度性能区分。椴木三合板的b值随着气积比A/V的增大呈曲线上升趋势。聚胺酯饰面椴木三合板的b值比未饰面时降低了2/3左右。在温度上升初期阶段,木质材料和非木质材料的环境湿度的变化趋势是截然相反的。

杨阳[8](2019)在《基于热舒适沈阳地区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调研与改造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问题不断加剧,沈阳市也是最早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之一,老龄化社会问题也同样需要被人们了解与关注。但是,养老设施的发展在沈阳各个地方都各有不同,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不能够满足老年人舒适的居住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对于居住空间的环境的品质正在不断地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设计尤其是热舒适性的设计更为重要。本文将通过对沈阳地区的养老机构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中的问题所在,使用人因技术测量出老年人的最佳舒适温度、湿度和风速,并对沈阳地区的养老机构进行改造优化,提出沈阳养老机构的设计策略,其研究过程如下:第一部分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人体生理学,人体工程学,人因技术等等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同时,通过实地的调研,访谈,总结出老年人对于热舒适的需求,主要是温度,湿度和风速三方面的需求。对于老年人热舒适的研究,采用了人因技术作为研究方法,因为在目前对于建筑设计中最常用的获取对环境的认知是主观问卷和实地访谈,主观问卷的结果一般是感官刺激经过大脑分析得出的结果,大脑分析的结果和个人的经历,学历背景,认知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性,采用人因技术可以避免主观分析得的结果,直接从老年人的生理层面的结论,运用人因技术测算出老年人在居住空间舒适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第二部分主要是从调研的养老机构中选取两个养老机构进行舒适热环境改造设计,主要针对的是沈阳地区养老机构冬季保温,加湿,夏季隔热,通风两方面进行改造设计,对于改造的突出问题主要从场地设计,功能布局,围护结构选择和细部节点进行改造,对于一些特殊的细节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使用Design Builder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建立改造建筑的模拟模型,对于改造后的不同的外围护结构,玻璃材质,门窗的布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出最适合老年人热舒适的建筑材料。第三部分根据前文的调研与改造的经验,总结沈阳地区养机构存在的问题,并对养老机构的热舒适设计提出一些策略性设计建议,以提高老年人的热舒适为设计的参考目标,以此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创造适合老年的热舒适环境,并对该类型建筑的有设计提供设计参考和帮助。

田福祯,孙晓强,李波,陈崧[9](2010)在《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调湿材料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内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能够自发吸收和释放一定量水份的材料。由于这种材料微观结构的特性及不需要外来能源就可以自动调节环境湿度的特点,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兴趣。其实,这种调湿现象我们的先人早就无意识的采用了:以土质为基材、为了增加其强度添加麦秸秆等纤维营造的干打垒住房,具有冬暖夏凉之感。许多木质材料具有较好的调湿效果,环境温度变化时,木质空间的相对湿度变动就小,木造房屋的年平

石诚楠,张会波,吉野博[10](2019)在《调湿材料应用于全室空间的调湿性能评价方法》文中提出调湿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性建材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被动式建筑中,它能够抑制建筑室内相对湿度的峰谷,使室内湿环境的变化趋于稳定并降低能耗。以现有调湿材料评价标准及相关模型为基础,在湿缓冲理论的背景下,考虑建筑室内的通风换气次数(ACH)、调湿材料面积与房间体积比LR (Loading Ratio)、湿源负荷等因素,通过在人工气象室内对调湿材料(多孔瓷砖)进行多组实验,提出了一种更加具有实用意义的评价方法,并采用2个无量纲指标MBEa和MBEd用于评价调湿材料对全室空间湿度的缓冲效果。将MBEa/MBEd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拟合计算,其结果表明:在实际建筑中调湿材料吸/放湿效果随着房间换气次数的减少和LR的增加而呈现指数形式增加。

二、具有调湿功能的瓷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调湿功能的瓷砖(论文提纲范文)

(1)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湿环境被动式调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热湿环境研究现状
        1.2.2 调湿建材研究现状
        1.2.3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自然通风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典型地下人防指挥工程热湿环境现场实测
    2.1 引言
    2.2 现场工程实测
        2.2.1 测试工程概要
        2.2.2 测试方案概要
    2.3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2.3.1 室内温度特性分析
        2.3.2 室内湿度特性分析
        2.3.3 室内高湿频率分析
        2.3.4 霉菌指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湿建材的吸放湿性能测试及在人防指挥工程的应用实测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装置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装置
    3.3 调湿建材吸放湿性能测试
        3.3.1 动态吸放湿速率测试
        3.3.2 等温吸放湿曲线测试
        3.3.3 湿缓冲MBV值测试
    3.4 调湿建材在人防指挥工程的应用实测
        3.4.1 现场测试方案
        3.4.2 调湿建材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4.3 调湿建材对室内湿环境的影响
        3.4.4 调湿建材吸放湿量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调湿效果分析
    4.1 引言
    4.2 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
        4.2.1 调湿建材热湿耦合传递计算模型
        4.2.2 地下土壤动态传热计算模型
        4.2.3 室内热湿平衡计算模型
        4.2.4 模型计算流程
    4.3 模型验证
        4.3.1 调湿建材热湿物性参数
        4.3.2 模拟条件
        4.3.3 模型验证
    4.4 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4.1 调湿效果评价指标
        4.4.2 不同调湿建材的调湿效果
        4.4.3 换气次数对于建材调湿效果的影响
        4.4.4 不同气象条件对建材调湿效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防指挥工程自然通风的地域差异及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
    5.1 引言
    5.2 人防指挥工程自然通风计算模型
        5.2.1 多区网络通风计算模型
        5.2.2 多区网络通风模型与地下建筑动态传热模型耦合求解
    5.3 计算模型的实测验证
        5.3.1 实测概要
        5.3.2 实测结果分析
        5.3.3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5.4 自然通风的人防指挥工程热湿环境的地域差异
        5.4.1 模拟计算条件
        5.4.2 不同气候分区自然通风季节性波动
        5.4.3 不同气候分区自然通风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5.4.4 不同气候分区自然通风对室内湿环境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然通风状态下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湿环境被动调节效果评价
    6.1 引言
    6.2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模型与自然通风模型耦合
    6.3 地下人防指挥工程被动式调湿的地域差异
        6.3.1 被动式调湿效果长期动态评价指标
        6.3.2 模拟计算条件
        6.3.3 干燥地区被动式调湿效果的长期评价
        6.3.4 潮湿地区被动式调湿效果的长期评价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具有调湿功能的多孔陶瓷砖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硅藻土简介
        1.1.1 硅藻土的来源
        1.1.2 硅藻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1.2 硅藻土的应用
        1.2.1 硅藻土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2.2 硅藻土作为助滤剂的应用
        1.2.3 硅藻土改性
        1.2.4 制取白炭黑
        1.2.5 硅藻土作填料
        1.2.6 杀虫剂
    1.3 硅藻土建筑装饰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4 调湿材料
        1.4.1 湿度的定义及产生机理
        1.4.2 调湿材料的分类及作用原理
        1.4.3 调湿材料国内外研究状况
    1.5 陶瓷墙地砖的生产工艺
        1.5.1 坯料的制备
        1.5.2 成型过程
        1.5.3 生坯干燥
        1.5.4 烧结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关键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设备
    2.2 原料的选择
    2.3 试样表征方法
第三章 硅藻土陶瓷砖的制备
    3.1 硅藻土基陶瓷砖的制备
        3.1.1 陶瓷砖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3.1.2 陶瓷砖的制备
    3.2 烧结温度的确定
        3.2.1 加热温度对硅藻土多孔结构及体积密度的影响
        3.2.2 陶瓷砖坯体配方的正交试验
        3.2.3 坯体的热失重及相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硅藻土基陶瓷砖组织性能研究
    4.1 硅藻土陶瓷砖的组织
    4.2 烧结温度对陶瓷砖密度的影响
    4.3 烧结温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 烧结温度对陶瓷砖吸湿和放湿性能的影响
    4.5 与日本陶瓷砖的组织性能的对比
        4.5.1 吸湿和放湿性能对比
        4.5.2 最佳工艺样品和日本砖的组织形貌
        4.5.3 最佳工艺样品和日本砖的相组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缓解室内地面结露的调湿地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室内调湿材料研究现状
        1.2.2 室内釉面陶瓷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调湿地砖研发思路及制备方法
    2.1 调湿地砖的研发思路及制备流程
        2.1.1 调湿地砖的研发思路
        2.1.2 调湿地砖的制备流程
    2.2 调湿地砖基层制备及性能测试方法
        2.2.1 实验原料及其化学成分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2.3 调湿地砖基层制备工艺
        2.2.4 调湿地砖基层的性能测试方法
    2.3 调湿地砖面层制备及性能测试方法
        2.3.1 实验原料
        2.3.2 主要仪器设备
        2.3.3 实验工艺流程
        2.3.4 调湿地砖面层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湿地砖的制备及调湿性能测试
    3.1 调湿地砖基体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3.1.1 调湿地砖基体的制备
        3.1.2 调湿地砖基体性能测试
        3.1.3 小结
    3.2 调湿地砖透湿釉面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3.2.1 调湿地砖透湿釉面的制备
        3.2.2 调湿地砖透湿釉面层的性能测试
        3.2.3 小结
    3.3 透湿釉面调湿地砖的调湿特性
        3.3.1 透湿釉面调湿地砖的吸放湿性能
        3.3.2 透湿釉面调湿地砖的持续调湿时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回南天气象条件下调湿地砖吸湿性能测试
    4.1 回南天现象的发生机理
    4.2 南宁市回南天气候特征
        4.2.1 南宁市气候特征
        4.2.2 南宁市回南天期间气象特征
    4.3 回南天室内气象条件模拟
        4.3.1 模拟软件
        4.3.2 模拟方法与建筑模型
        4.3.3 模拟结果
    4.4 透湿釉面调湿地砖吸湿性能测试
        4.4.1 实验设备
        4.4.2 实验方法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1 回南天气象条件下调湿地砖实验结果
        4.5.2 回南天气象条件下调湿地砖调湿效果计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5.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南宁市夏季典型气象日气象参数
附录B 南宁市三月份典型气象年日平均气象参数
附录C 图表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专利授予情况

(4)论功能型建筑陶瓷的作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功能型建筑陶瓷的作用及应用
    2.1 自洁陶瓷
        2.1.1 光催化 (亲水) 陶瓷
        (1) 灭菌
        (2) 自清洁或易清洁性
        (3) 防雾
        (4) 清新空气
        2.1.2 疏水陶瓷
    2.2 抗菌陶瓷
        2.2.1 银系抗菌陶瓷
        2.2.2 光触媒钛系抗菌陶瓷
        2.2.3 稀土激活银系、光触媒系复合抗菌陶瓷
        2.2.4 远红外抗菌陶瓷
    2.3 太阳能陶瓷
        2.3.1 太阳能发电瓷砖
        2.3.2 吸收太阳能的黑色瓷砖
    2.4 红外辐射陶瓷
    2.5 防静电瓷砖
    2.6 发光陶瓷
    2.7 负离子瓷砖
    2.8 调湿陶瓷
    2.9 多孔功能性瓷砖
        2.9.1 隔热保温砖
        2.9.2 透水砖
        2.9.3 吸声砖
    2.1 0 其它功能性瓷砖
3 结语

(5)功能型建筑陶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功能型建筑陶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1 抗菌陶瓷
    2.2 防静电陶瓷
    2.3 调湿陶瓷
    2.4 发光陶瓷
    2.5 发热陶瓷
    2.6 自清洁陶瓷
        2.6.1 亲水型自清洁陶瓷
        2.6.2 疏水型自清洁陶瓷
    2.7 除甲醛陶瓷
    2.8 发泡陶瓷
3 结语

(6)海泡石基调湿陶瓷砖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功能陶瓷砖
        1.2.1 自洁陶瓷、抗菌陶瓷
        1.2.2 负离子陶瓷
        1.2.3 调湿陶瓷
        1.2.3.1 湿度调节材料
        1.2.3.2 调湿多孔陶瓷砖的制备
    1.3 光催化材料研究现状
        1.3.1 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
        1.3.2 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材料
    1.4 课题的提出
        1.4.1 多孔陶瓷的制备
        1.4.2 可见光催化材料对多孔调湿陶瓷的表面改性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步骤
        2.2.1 实验工艺流程图
        2.2.2 陶瓷砖的制备
        2.2.2.1 坯料的制备
        2.2.2.2 造粒
        2.2.2.3 陈腐、成型
        2.2.2.4 干燥、烧成
    2.3 测试表征
        2.3.1 差热分析
        2.3.2 物相分析
        2.3.3 微结构分析
        2.3.4 孔径分布
        2.3.5 吸放湿性能
        2.3.6 抗折强度测试
第三章 海泡石基调湿砖的制备
    3.1 前言
    3.2 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吸水率测试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原料分析
        3.3.2 热分析
        3.3.3 物相分析
        3.3.4 密度分析
        3.3.5 微结构分析
        3.3.6 孔径分布分析
        3.3.7 抗折强度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多孔陶瓷砖的调湿及可见光催化特性
    4.1 前言
    4.2 调湿特性研究
    4.3 调湿机理研究
    4.4 催化层制备
        4.4.1 P25的涂覆
        4.4.2 可见光催化层的制备
        4.4.3 光催化性能测试
    4.5 催化性能研究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8)基于热舒适沈阳地区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调研与改造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
        1.1.1 老龄化背景
        1.1.2 养老空间环境亟待精细化设计
        1.1.3 养老机构热环境存在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养老机构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1.2.2 舒适热环境研究现状
        1.2.3 人因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老年人
        1.4.2 养老机构
        1.4.3 居住空间
        1.4.4 热舒适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热舒适基础研究
    2.1 老年人体感特征
        2.1.1 皮肤感知
        2.1.2 穿衣习惯
    2.2 热舒适理论
        2.2.1 人体热舒适原理
        2.2.2 热舒适环境
    2.3 建筑环境感知的研究方法
        2.3.1 热环境感知的研究
        2.3.2 人因实验的研究
    2.4 与热舒适相关的生理指标
        2.4.1 皮肤温度
        2.4.2 呼吸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居住空间热舒适性调研与分析
    3.1 养老机构概况
        3.1.1 开原市沁园春康乐中心
        3.1.2 东陵区天柱山远大老年公寓
        3.1.3 东陵区世外桃源养护中心
        3.1.4 东陵区高寿府老年公寓
        3.1.5 沈河区博爱老年休养院
    3.2 热环境主观人因实验实验方法
        3.2.1 地点选择
        3.2.2 时间选择
        3.2.3 被试要求
        3.2.4 数据收集
        3.2.5 人因实验方法
        3.2.6 调研结果
    3.3 热环境客观数据测量与分析
        3.3.1 居住空间温度实测与分析
        3.3.2 居住空间的湿度分析与实测
        3.3.3 居住空间风速实测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居住空间热环境改造优化
    4.1 冬季保温、加湿的改造优化
        4.1.1 天柱山养老公寓实况分析
        4.1.2 居住空间优化设计
        4.1.3 舒适温度环境模拟
    4.2 夏季隔热、通风的改造优化
        4.2.1 沁春园养乐中心实况分析
        4.2.2 居住空间优化设计
        4.2.3 舒适风速环境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居住空间热舒适目标的设计策略
    5.1 合理设计场地
        5.1.1 顺应环境的场地设计
        5.1.2 植物的优化设计
    5.2 功能区域的设计
    5.3 正确选择围护结构
        5.3.1 保温材料的选择
        5.3.2 调湿材料的选择
        5.3.3 玻璃材料的选择
    5.4 选择合理遮阳方式
        5.4.1 日照与遮阳方式
        5.4.2 利用植被的遮阳方式
    5.5 门窗细节设计
        5.5.1 门窗位置
        5.5.2 门窗开启方式
        5.5.3 窗户的细节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6.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9)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湿材料的介绍
    1. 调湿材料的调湿原理[2]
    2. 调湿材料的分类
    3. 国内外调湿材料的专利
二、国内调湿材料市场
三、结语

(10)调湿材料应用于全室空间的调湿性能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调湿材料评价模型
    1.1 空间湿容模型
    1.2 有效湿渗透深度模型
2 湿缓冲理论
3 调湿材料实用量化评价方法
4 结论

四、具有调湿功能的瓷砖(论文参考文献)

  • [1]地下人防指挥工程湿环境被动式调节研究[D]. 史路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2]具有调湿功能的多孔陶瓷砖的制备与表征[D]. 高风辉. 长春工业大学, 2013(S2)
  • [3]缓解室内地面结露的调湿地砖研究[D]. 邱均沐. 广西大学, 2021(12)
  • [4]论功能型建筑陶瓷的作用及其应用[J]. 税安泽,覃东,张勇林,朱雯莉,吴诚,方桂金. 佛山陶瓷, 2012(06)
  • [5]功能型建筑陶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 孙飞野,柯善军,田维,马超. 佛山陶瓷, 2020(07)
  • [6]海泡石基调湿陶瓷砖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D]. 王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木质室内装饰材料对环境湿度的调节功能I[J]. 罗金洪,赵广杰,曹金珍. 林业科学, 1998(05)
  • [8]基于热舒适沈阳地区养老机构居住空间调研与改造优化研究[D]. 杨阳.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J]. 田福祯,孙晓强,李波,陈崧. 新材料产业, 2010(01)
  • [10]调湿材料应用于全室空间的调湿性能评价方法[J]. 石诚楠,张会波,吉野博. 建筑科学, 2019(10)

标签:;  ;  ;  ;  ;  

带湿度控制功能的瓷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