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研究三例

汉语教学研究三例

一、语文教学研究三例(论文文献综述)

尹蔚[1](2008)在《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的研究以小句中枢说理论为指导思想,先对现代汉语共同语中的有标选择复句做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然后对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有标选择复句依次进行研究,最后是对“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的个案考察。在理论运用方面,小句中枢说是本文的灵魂、统帅,两个“三角”、“句管控”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还借鉴了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以及类型学中的相关做法。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论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理论指导等做了具体阐释。第二部分以“小三角”理论为指导,对现代汉语共同语中的有标选择复句展开研究。具体考察了它的句式构成、语义关系以及语用价值。句式构成主要探讨关系标记、前呼句跟后应句;语义关系则着眼于前呼句跟后应句语义上的共性特征、个性特征以及复合型语义关系;语用价值部分则主要对广义语用价值和狭义语用价值作了辩证解读,并且从句法语义格式、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语用场合、语用需求等角度探求了有标选择复句的语用价值。第三部分研究的是汉语方言中的有标选择复句。先具体考察它们的使用情况,然后将其与普通话中的有标选择复句就某些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发现官话区方言、非官话区方言以及普通话中的有标选择复句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第四部分探讨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有标选择复句。先考察亲属语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使用情况,并将其与普通话中的有标选择复句进行比较,然后考察非亲属语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使用情况,并将其与普通话中的有标选择复句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汉语亲属语言、汉语非亲属语言以及普通话中的有标选择复句也是有同有异。第五部分研究的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有标选择复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以“是……,还是……”为例探讨合用型选择关系标记的自动识别,并总结归纳出四条规律,即语序制约律、相互制约律、句法空间制约律、亲密度制约律。其二,以小句关联理论为基础,探讨“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有标选择复句层次关系的自动识别。第六部分是个案考察,以“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为研究对象展开考察。先考察它的语表形式,接着考察它的语里意义,最后考察它的语用机制。不仅从各个侧面观察了“或者说”以及前呼句、后应句,而且概括了六种主要的语义类型,考察了“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蕴含的哲学依据、认知依据及其所体现的语用策略。第七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具体说来,先从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两个方面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予以总结,接着归纳概括本课题的几个基本结论,然后是与本课题有关的思考,其中包括“大科学”与“小科学”之思辨、“事实发掘”与“理论创建”之思辨、“国产理论”与“国外理论”之思辨、“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之思辨、“两点论”与“重点论”之思辨,最后是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罗茜文[2](2013)在《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信息量的增多,语病方面的错误越来越多,各个时期语病呈现出的特点各有不同。语病方面的研究也随着语病范围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立体化、多角度的趋势。本论文以近百年来的语病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在继承前人语病研究的基础上,对百年来汉语语病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总结,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点。其次语病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语病研究的方向也会产生变化。通过对语病研究的总结,了解语病研究的概况,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心,并力图找到语病研究变化的方向。通过对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分期研究,明确各个时期语病研究的重点,为人们了解语病、纠正语病和深入进行语病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语病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的语病研究概况又分别从实词、虚词、结构、表达、标点符号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本文在对这三个时期进行细致的共时研究和精细的历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突显近百年来语病研究的变化,明确以后语病研究的工作重心。

袁耀辉[3](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李晨溪[4](2017)在《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主谓宾定状补”六种句法成分和“把字句”“被动句”“是字句”“有字句”“存现句” “连谓句”“兼语句”“重动句” “双宾语句” “比较句” “主谓谓语句”十一种典型句型句式入手,对哈萨克族人所说的的五个等级普通话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语法偏误分析和等级特征的归纳概括,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一、句法成分的偏误特征表现为:数量名结构使用不当,特别是量词的偏误;词语搭配不当,多是词性、数量和概念不匹配;结构助词“的”“地”的偏误;能愿动词和副词的使用不当;“主谓宾定状补”句法成分间的混淆,尤其是定语和状语、补语和状语的混用;介词短语、方位短语和时间词语做状语时的混用;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的顺序问题,尤其是“游离式”重复偏误。二、典型句型句式的偏误特征表现为:表层句法形式使用不熟练;不清楚深层句法意义和表层句法形式间的关系;回避使用典型句型句式,常用一般动词谓语句进行替换;相似句式间误代。哈萨克人普通话偏误总体上呈现出类型多而杂、综合偏误较多的特征。五个等级普通话偏误难度与普通话等级序列一致,二甲二乙多复句形式,句法层次丰富,三甲三乙不入级多单句形式,其中不入级的半句和不成句现象较多。各个等级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布多呈现倒U型,二乙和三甲普通话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可能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中介语特性;样本问题;口语语料的特殊性;高等级和低等级普通话话语量和语法难度的不均衡性;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偏误分析的主观性。在教学策略上,要坚持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要注意使用具体可感的教学手段,分解难点,分步骤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多种形式的操练中帮助学习者掌握知识,提升学习策略。

陈伟[5](2019)在《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动词用法的“有”及其否定形式“没”与其它成分进行组构的不对称;二是“有”与“没(有)”共现时的功能及其间蕴含的不对称性。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几类外在形式及内部语义功能上的不对称,从而揭示造成该不对称现象的深层机制和动因。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互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功能语法、构式语法、标记模式的研究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各类不对称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并针对不同的现象做出有针对性地解释。全文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及不足、不对称现象与标记理论;第二章是全文的概述,主要阐述了文章所谓的组构及共现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并对组构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总括性地列举分析“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及共现时的对称与不对称分布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说明;第四章至第八章先是界定出名词性成分中不对称的抽象名词范围,然后解释其不对称的共性,接着分别对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探讨;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关于“有”与“没(有)”共现现象的研究;第十三章是结语。第四章以“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发生不对称现象的具体范围,即与抽象名词的组构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察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在语义上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在于“领属肯定”与“存现否定”的非对应性,可进一步论证为“主观肯定”与“客观否定”的非对应性,这种不对称性体现在能够发生语义增值的抽象事物的肯定与否定形式上。此外,“有+抽象名词”与“没+抽象名词”之间表现为一种扭曲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与抽象属性义名词的依存性,以及主观和客观的本质规定性有关。第五章主要是分析“有/没”与抽象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情况。“有”与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情况,其前提条件是抽象名词性成分必须是中性的,其自身不含任何褒贬义。而当“没”与有些名词性成分搭配时,情况则并非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对立,表现为许多搭配形式在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及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本章仅就语义偏移的表层现象进行列举说明,尚需以较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挖掘才能更为明晰。第六章以“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有意见”和“有问题”,对学界少有涉及的“有+名词”语义负向偏移的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义学视角对深层动因进行探究。认为发生语义负向偏移“有+N”结构同属隐性的评价性行为,而且偏向“不好”“不良”等贬义色彩,基本都是在结构中隐涵了关涉对象属性义的[-正常]义素。从语言外部来考虑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出于人际交往中为避免直陈性的负面表达而选用委婉表达方式的需求。第七章是“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话语互动性,选取汉语否定表达较为典型的个案“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交际互动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明确其交际动因是对疑问、祈使、陈述三类引发句式的积极回应。对应不同序列位置上“没问题”所呈现的各项功能特征,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特质。话语引发人和应答人在互动过程中,言语目的产生的过程有所不同,引发语是在主体需求驱动下产生目的,而应答语则是在主体立场驱动下产生目的且要同时考虑对方的需求。该互动机制促成不同位置及功能的应答语“没问题”话语模式的形成。第八章的研究对象是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有”不能与负向量度形容词进行搭配,“没”可以同正向、中性、负向量度形容词搭配。主要原因是“有”“没”两种比较句式的语法意义各自不同,对应平比和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不对称的原因与“有”“没”比较句中“有”字功能特征和“没”字功能特征有关。这种不对称性从逻辑语义结构来梳理,体现为平比和差比之间比较方式的不同。第九章以共现形式“有没有”为研究对象,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有没有”测度句是位于询问句与反诘句的中间阶段,并占据多数的比重。不同的句式对应不同的语义倾向,测度句侧重于肯定的“有”,反诘句侧重否定的“没有”。“有没有”测度句之所以能够表达测度语气,主要是与言者对事实的预估或对已知信息的主观倾向性有关,其功能主要靠“疑问话语标记”“语力”和“信疑互动的认知转化”三方面来实现。第十章、十一章、第十二章是以共现形式“有X没X”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形式的结构类型、类别功能、演变过程及动因、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阐释。主要结论如下:当变量“X”为名词时,“有X没X”在其句法环境中属隐性的从句组合结构。根据“从句组合斜坡理论”将“有X没X”分为并列、主从和从属三类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呈现的语义及语用表现有所不同。“有X没X”语用功能的多样性是该结构广泛使用的关键所在,而语用的心理因素、多重表义因素和意向性因素是触发该结构准确运用的前提。根据变量“X”的不同,将“有X没X”分为四类形式,各形式的功能有所不同。“有X没X”从最初充当句子主干的述谓成分转向充当句子附加成分的习语,经历了由句法功能向词法功能的转变。由于“X”词性及内部结构关系不同,四类“有X没X”习语化的先后顺序也不尽相同。从历时角度来看,一些用例在句法功能和语义凝固性上已相当于习语,此外还惨杂一些社会因素,如规约化导致的词义融合和去理据性等。用构式语法理论来考察“有X没X”,发现在该构式框架中“有”“没”语义互动对“X”施加影响,导致该构式表义的多样性。构式“有X没X”从表层形式来看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构式,在共时平面上该构式存在多种同构异义的现象,既有语法构式也有修辞构式。如今具有习语特性的“有X没X”结构是典型的修辞构式。通过探究该构式的修辞动因,发现“有X没X”在共时平面的同构异义的现象,可以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找到线索。修辞构式“有X没X”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语法化和修辞化两条路径,修辞化的绝对促动性和语法化的相对稳固性,使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形式及语义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直至生成现有修辞构式“有X没X”。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进行总结,指出该成果对相关理论及语言现象的启示,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上的启示,预测相关不对称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钟健[6](2020)在《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作为一个语言学中的范畴,比较的语义内容、表达比较的句法形式是语言学界长期探索的课题。在汉语的比较句式中,学界将研究焦点集中在“比”字句上,对其他比较句式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不及范畴——表示“不及”义的比较句式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从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不及范畴的归属和不及范畴的成员三个角度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界对表示“不及”义比较句式的研究以“不如”句和“没有(没)”句为主,除了这两种句式外,不及范畴的成员还包括以“莫如”、“比不上”、“赶不上”、“比不得”、“不及”、“次于”、“低于”、“小于”、“少于”为比较标记的比较句以及无比较标记比较句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不及范畴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第二章建立了现代汉语的不及范畴,对“不及”的含义、性质、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成员,在语义上要符合比较主体在程度量值上低于比较基准这一特征,在句法上要求具备比较主体、比较基准和比较标记(或比较结果)等成分。在范畴化的原型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把不及范畴的成员分为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其中典型成员包括“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指出了不及范畴成员的语序“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比较结果”对应所描述的事件的顺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第三、四、五章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进行了细致地描写。结构特征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结构形式,统计了各形式在北京大学当代文学语料库中的数量。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包括充当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句法成分、比较标记的词类或结构、充当比较结果的句法成分、充当比较点的句法成分以及比较点的位置。语义特征方面,概括了各成员的语义;分析了各成员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具体包括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的语义限制、语义特殊性;比较点的隐含及规律;比较结果的程度性、语义积极性、语义模糊性和语义指向;比较结果前指示代词的使用情况和作用。语用功能方面,分析了各成员的话题结构:当比较点位于句首时,充当全句的话题;当比较主体和比较点不能分离为两个单位时,二者共同作话题;其他情况下均由比较主体作话题。从各成员比较结果中量度形容词所占的比例来看,“没有(没)”句倾向于客观的比较;“不如”句、“不及”句和“比不上”句倾向于主观的比较。从各成员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频率来看,不及范畴典型成员在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上的使用倾向为:“不及”句>“不如”句>“比不上”句>“没有(没)”句,排在前面的倾向于书面语体,排在后面的倾向于口语语体。第六章对不及范畴的两个特殊成员——“A不如B,B不如C”和“A连B都/也/还不如”进行了研究。“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旨在说明各比较项中C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语用方面这个句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特征,表现了说话人的观点想法、态度感情:当A、B、C的量级关系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对C项的强调;当A、B、C的量级关系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认知时,表达说话者无奈、调侃、讽刺等不同的态度感情。“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为说话人预设A、B处于同一个语义量级中,如果将量级中的成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根据认知常规或说话人的个人看法,A在量级中的位置应该高于B,而实际的比较结果却是A低于B。在语用功能方面,这个句式主要表达反预期的话语信息以及对比较主体的贬斥。第七章是结论,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现代汉语不及范畴,对不及范畴的典型成员进行了描写,对特殊成员进行了分析。不及范畴的建立,深化了对比较范畴的认识,为汉语中其他语义句法范畴的建构和深入探讨提供了参考,为对外汉语“不及”义比较句式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江旭[7](2020)在《中学古诗词传统教法探索 ——以吟诵法和歌唱法为例》文中指出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正逐渐增多,人们重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而忽视其读写与流传的形式。指导学生吟诵和歌唱是古代语文教育常用的教学方式,至今仍然有效。笔者关注上海特级教师彭世强的吟唱教学,通过观摩和交流得知这两种教法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记诵与理解诗歌,提高学生体味、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想象力和语感。在学习彭世强等教师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三篇教案,为自身应用吟诵法或歌唱法教学做准备,同时也供其他教师参考和尝试。本文共分为绪论和三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四个方面。第一章是对古诗词传统教法的概述。主要列举了几种常见的传统教法,阐述了传统教法的价值与意义;着重说明吟诵法和歌唱法的概念,分析吟诵法和古诗词声韵格律的关系、歌唱法和古诗词情感基调的关系。第二章是古诗词吟诵法和歌唱法的实际运用。一方面,结合案例分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彭世强的吟唱教学特色;另一方面,论述彭世强语文工作室成员朱侃的教学案例,总结工作室的教学心得。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学运用吟诵法和歌唱法教学所遇到的争议,尝试得出结论和解决思路。第三章是运用吟诵法和歌唱法的古诗词教学设计。笔者为说明吟诵法和歌唱法适合用于不同文体的古诗词的教学,分别对一首四言诗、一首唐代律诗和一首宋词做出教案,探索可操作的教学设计,为将来吟诵法和歌唱法的推广应用做准备。当下的古诗词教学多注重理性地讲解和分析,较少有感性地体验和领会,要想让古诗词真正地传承下去,就必须让学生亲近古诗词、感受到古人真挚、饱满的情意。教师投入感情地吟诵和歌唱,用自己的真情带动学生深入诗歌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并通过有声的阅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释放自己的情感,这正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王飞阳[8](2020)在《古诗词句法与高中语文教学》文中提出详观近年来研究古诗词教学之论着多矣,然时贤论者多着意于作品内容及授课方法:或撮举篇章旨意,或比较教材版本,或泛论意境之妙,或击赏语言之美,或浅尝翻转课堂,或深探文本细读,鲜有将古诗词句法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者,是以学界、教育界忽视诗词句法之现状于此亦可见也!古诗词虽“以意为主”,然其“意”必借“句法”得以彰显,故不知“句法”,难以体察作家为文之用心,亦难见真“意”。有鉴于此,本文以古诗词句法与高中语文教学为题,立足于古诗词句法理论而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草成三章,略述如下:首章,论述古诗词句法之形成及其特征,将诗句法之形成归于汉字特质、诗歌传统、声律限制三要素,而将词句法之形成归于诗、乐两因子。至于古诗词句法特征,则分共有特征和独有特征。共有特征归纳为倒、隐、缩、疏,独有特征则分古体诗、近体诗、词而论。次章,研讨古诗词句法教学内容及其方法,将古诗词句法教学分为吟诵、鉴赏两节,其中吟诵教学包括识字音、识平仄、识符号、依字行腔、依义行调等内容,鉴赏教学则分情感、用字、意象、描写、词五个模块。末章,进行教学实践尝试,其中教学设计以《登高》为例,共四课时,早读课占一半,教学反思则总结实习授课之得失,并略述弥补之法。

张亮[9](2017)在《“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X”可视为VO式动宾结构,在历时与共时双重演化推动下,呈现出不同的演化斜坡。语义指涉成分的凸显强化“有X+于+O”结构的使用。韵律机制的制约和语用经济性的干预迫使“有X于”难以进入汉语词汇库藏,“于”趋向零形化。“于”的零形化诱发“有X”词族属性的重新解读,导致“有X”的及物化。“S+有X+Vp”是孕育“有X”副词化的句法环境,其源结构为“S+有X+Np”,是“有X”进一步语法化的前提和基础语境。“有X+Vp”结构内“有X”呈现粘谓分布,在“adv.+Vp”状中结构的强势类推下,“有X”具备被重新分析为副词的可能。“有望、有感、有意、有幸、有失、有待”等“有X”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不同的演化路径,在共时层面却呈现出相似的词汇化连续统,即“跨层结构→韵律词→语法词→词汇词”。“有望、有幸、有意”的副词化、“有感”的形容词化、“有待”的形式动词化、“有失”的附缀化等都是“有X”词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有”的语法化、“有+X”的词汇化和“有X”的语法化涉及“有、有X”的句法语义地位。“有、有X”的语义信息负载量与其是否会发生语法化具有内在联系。“有”失去语义核心地位,更易于发生语法化;同样,“有X”与Vp的谓语核心分配也决定“有X”的演化。“有X”语法化程度加深,主观化程度表达强化,外在体现即其句法位置的左移外围化。“有X”进一步语法化,从谓语核心的修饰成分向整个谓语的修饰成分演化,也就是“有X”的限定或修饰辖域扩大化,句法位置逐渐左移,外围化。此可谓“有X”语法化的“逆向减量”原则。“有X”的词汇意义弱化,其语用功能义强化。“有X”的演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有X”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因其演化程度的不同而存有差异。“有望”正向以表示情态意义为主的评注性副词发展;“有意”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的描摹性副词;“有幸”是具有实际词汇意义兼具评注性的描摹副词;“有待”抑制其后动词的陈述性,凸显动词的指称性,Vp的动作性或动词特征越明显,“有待”的形式化特征越显着;“有失”语法化程度加深,词义虚化,功能泛化,渐失独立词地位而倾向粘着化,最终附缀化。“有+Np双”是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频繁的具有特殊语义功能的能产构式。“有”表存在与领属、“Np双”的抽象化程度和“有+Np双”构式化层级都以连续统的形式呈现。“有Np双”构式化连续统的最末端是副词化。“有+Vp”结构历经“繁荣→衰退→再复兴”三个阶段,与汉语的历时发展轨迹吻合。“有+Vp”与“有+Np”“没有+Vp”互为对称结构。“有+Vp”框架下,“有”由存现动词向表确认与肯定功能的评注性副词演化。“有”的语法化与主观化是个互动过程。“有”的体助词功能是在“有”表评注副词的基础上经重新分析而来的。语言类型学的普遍共性下,“有”的确认功能可被视作“广义的完成体”。

乔倓[10](2017)在《四组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习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探讨四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句法功能和特点,并基于中介语作文语料库考察留学生的习得情况。四组动词的本体规则主要有:一、在“变”组词中,“变”、“改变”、“变化”存在纠葛的程度最深。“变”、“改变”可以直接带宾语,其中“变”的大多数用例在语言形式上要求前后项对称分布,且宾语表目标或结果义;“改变”无形式限制,宾语表对象客体义。“变”组词都能形成“变/改变/变化+补语+宾语”的句法序列,其中“变”的出现频次最高,且仅“变”可转换为“变……为……”。“变”倾向于搭配[+否定性]、[-持续性]、[+程度]等语义特征的副词;“改变”倾向于搭配[+否定性]、[+持续性]、[+程度]、[+方式]等语义特征的副词;“变化”倾向于搭配[+持续性]、[+方式]、[+否定性]、[+频率]等语义特征的副词。此时“变”、“改变”、“变化”搭配状语遵循[1+1]、[2+2]的韵律模式。二、在“忘”组词中,带宾语是“忘”、“忘记”最主要的用法。“忘”带名词性宾语时,宾语是代词,“忘”后面须带“了”;宾语是单、双、多音节一般名词时,随着宾语音节数量的增加,动词后“了”出现的强制性程度逐渐增强。“忘”带动词性宾语时,动词后“了”出现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宾语是单、双音节时,句末“了”可单独出现,但宾语是多音节时,句末“了”不能出现。“忘”带小句宾语时,动词后“了”须强制性出现。“忘记”带名词性宾语时,宾语是单、双音节时,“忘记”倾向于不出现动词后“了”,多音节宾语时,倾向于出现。“忘记”带动词性宾语时,只有宾语是单音节时,受限于句末“了”,宾语是其他音节时,不受限于句末“了”。“忘记”带小句宾语时,“忘记”不受动词后“了”的制约,且不出现“了”的倾向性较强。三、在“知”组词中,“知”、“知道”直接带宾语是占比最高的共性用法。“知”在现代汉语平面中以否定形式带宾语居多,其肯定形式只有“知”与带有书面色彩的前项成分处于[1+1]的韵律模式中才能成立;而“知道”除了不能搭配“心”、“自”之外,没有使用限制。“知”、“知道”都倾向于搭配多音节宾语。四、在“帮”组词中,“帮”、“帮助”具有的句法共性特征占比最高,纠葛最多。特别是二者在相同句法序列“帮/帮助+NP+VP”中对立分布,此时“帮”字句倾向于连动句语义,“帮助”字句倾向于兼语句语义。“帮”、“帮助”搭配名词性宾语不遵循[1+1]、[2+2]的韵律模式,而它们光杆形式搭配状语时,却遵循这一韵律模式,其中“帮忙”比“帮助”更倾向搭配双音节状语。四组动词的习得情况方面的结论主要有:留学生习得“变”组词的情况较不理想,总体上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但也不乏每个词中某些用法的回避使用。遗漏是“变”的主要偏误类型,其次是误代,冗余和错序的数量都较少。误代是“改变”、“变化”的主要偏误类型。“改变”的遗漏、错序只见偶例,没有冗余偏误。“变化”的遗漏偏误较多,冗余、错序数量极少。其中误代偏误主要包括“变”内部用法之间的双向误代,“变”与“改变”、“变化”之间的交叉双向误代。留学生习得“忘”组词的情况较为理想,总体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遗漏和误代是“忘”、“忘记”主要的偏误类型,“忘”仅见错序偶例,没有冗余偏误,“忘记”仅见冗余偏误,没有错序偶例。遗漏偏误主要表现为“忘”、“忘记”搭配名词性宾语时动词后“了”的遗漏以及宾语前置后动词后“了”的遗漏。误代偏误主要是“忘”对“忘记”的误代,而“忘记”对“忘”的误代较少。留学生习得“知”组词的情况较为理想。“知道”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知”的偏误集中在“不知不觉”对其他词语的误代上;“知道”的偏误主要表现为冗余词尾助词“了”、“知道”对近义或相关的其他词的误代、其否定形式所带宾语中表不确定信息的语言形式的遗漏等。“知”、“知道”二者虽然存在“知”单向误代“知道”的偏误,但数量较少。留学生习得“帮”组词的情况不是十分理想。整体上存在“帮”、“帮忙”使用量不足,“帮助”超量使用的情况,偏误以误代占绝对优势,遗漏、冗余和错序的数量都极少。其中误代主要表现为“帮”与“帮助”之间的双向误代、“帮助”对“帮忙”中动词性语素的误代、“帮忙”对“帮助”的误代;除此之外,“帮助”一词内部不同用法之间的误代以及“帮忙”离析形式被合体形式的误代。

二、语文教学研究三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教学研究三例(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论题诠解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专书研究
        二 专题论文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理论指导
        一 小句中枢说理论的提出
        二 小句中枢说理论的发展
        三 小句中枢说理论的中国特色
        四 小句中枢说理论的国际视野
第二章 共同语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句式构成之考察
        一 有标选择复句的关系标记
        二 有标选择复句的前呼句
        三 有标选择复句的后应句
    第三节 语义关系之辨察
        一 前呼句跟后应句语义上的共性特征
        二 前呼句跟后应句语义上的个性特征
        三 前呼句跟后应句之间的复合型语义关系
    第四节 语用价值之探察
        一 广义语用价值与狭义语用价值之辩证解读
        二 从句法语义格式的角度探求有标选择复句的语用价值
        三 从交际双方的角度探求有标选择复句的语用价值
        四 从语用场合的角度探求有标选择复句的语用价值
        五 从语用需求的角度探求有标选择复句的语用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方言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官话区方言中的有标选择复句
        一 官话区方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使用情况
        二 官话区方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异同分析
        三 官话区方言与普通话中有标选择复句之比较
    第三节 非官话区方言中的有标选择复句
        一 非官话区方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使用情况
        二 非官话区方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异同分析
        三 非官话区方言与普通话中有标选择复句之比较
        四 非官话区方言与官话区方言中有标选择复句之比较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少数民族语言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汉语亲属语言中的有标选择复句
        一 汉语亲属语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使用情况
        二 汉语亲属语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异同分析
        三 汉语亲属语言与普通话中有标选择复句之比较
    第三节 汉语非亲属语言中的有标选择复句
        一 汉语非亲属语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使用情况
        二 汉语非亲属语言中有标选择复句的异同分析
        三 汉语非亲属语言与普通话中有标选择复句之比较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信息处理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从“是……还是……”看选择关系标记的自动识别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语序制约律
        三 相互制约律
        四 句法空间制约律
        五 亲密度制约律
    第三节 基于小句关联理论的有标选择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
        一 “两句式”有标选择复句层次关系的自动识别
        二 “三句式”有标选择复句层次关系的自动识别
        三 “四句式”有标选择复句层次关系的自动识别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研究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的语表形式考察
        一 选择关系标记“或者说”面面观
        二 “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的前呼句和后应句
    第三节 “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的语里意义考察
        一 “等义近义”型
        二 “概括→具体”型
        三 “绝对→相对”型
        四 “程度上的‘轻→重’”型
        五 “包含与被包含”型
        六 “迂回曲折”型
    第四节 “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的语用机制考察
        一 “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蕴含的哲学依据
        二 “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蕴含的认知依据
        三 “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体现的语用策略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应用价值
    第二节 本课题的基本结论
    第三节 本课题的相关思考
        一 “大科学”与“小科学”之思辨
        二 “事实发掘”与“理论创建”之思辨
        三 “国产理论”与“国外理论”之思辨
        四 “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之思辨
        五 “两点论”与“重点论”之思辨
    第四节 本课题的后续研究
        一 有标选择复句中语表语里之间“一对多”现象的研究
        二 海量真实文本中有标选择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的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2)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说明
        1.6.1 语病的定义
        1.6.2 病句研究的范围
2.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2.1 20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2.1.1 用字方面
        2.1.2 实词方面
        2.1.3 虚词方面
        2.1.4 结构方面
        2.1.5 表达方面
        2.1.6 标点符号方面
        2.1.7 综合
    2.2 本章小结
3. 20 世纪 50 年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3.1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的语病研究
        3.1.1 用字方面
        3.1.2 实词方面
        3.1.3 虚词方面
        3.1.4 结构方面
        3.1.5 表达方面
        3.1.6 标点符号方面
        3.1.7 综合
    3.2 本章小结
4.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4.1 20 世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初的语病研究
        4.1.1 用字方面
        4.1.2 实词方面
        4.1.3 虚词方面
        4.1.4 结构方面
        4.1.5 表达方面
        4.1.6 标点符号方面
        4.1.7 综合
    4.2 本章小结
5.总结
    5.1 20 世纪初——5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50——80 年之前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5.1.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5.1.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1.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1.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5.1.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5.1.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5.1.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5.2 20 世纪50——80 年之前与 20 世纪 80 年——21 世纪初语病研究的对比简析
        5.2.1 用字方面的对比简析
        5.2.2 实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2.3 虚词方面的对比简析
        5.2.4 结构方面的对比简析
        5.2.5 表达方面的对比简析
        5.2.6 标点方面的对比简析
        5.2.7 综合方面的对比简析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有利于普通话水平测试体系的科学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三、有利于完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和结构体系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习得研究
        (一) 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的理论方法
        1. 偏误分析
        2. 中介语假说
        3. 自然顺序假说
        (三) 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二、哈族人汉语习得研究
        (一) 词类研究
        1. 实词
        2. 虚词
        (二) 句法成分研究
        1. 补语
        2. 其他句法成分
        (三) 句型句式研究
        1. “把”字句
        2. “是”字句
        3. 存现句
        4. 连谓句
        5. 兼语句
        6. 主谓谓语句
        7. 被动句
        8. 双宾语句
        9. 重动句
        10. 比较句
        (六) 研究不足及努力方向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标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六节 题目说明
    第七节 语料来源
第一章 哈萨克族人二级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第一节 二级甲等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一、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一) 主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 谓语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三) 宾语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四) 定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五) 状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六) 补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一) “把”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 被动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三) “是”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四) “有”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五) 存现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六) 连谓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七) 兼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八) 重动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九)双宾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十)比较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十一)主谓谓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第二节 二级乙等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一、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一) 主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 谓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三) 宾语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四) 定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五) 状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六) 补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一) “把”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被动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三) “是”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四) “有”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五) 存现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六) 连谓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七) 兼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八) 重动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九) 双宾语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十) 比较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十一) 主谓谓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第二章 哈萨克族人三级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第一节 三级甲等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一、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一) 主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 谓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三) 宾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四) 定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五) 状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六) 补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一)“把”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 被动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三) “是”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四) “有”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五) 存现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六) 连谓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七) 兼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八) 重动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九) 双宾语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十) 比较句偏误
        1. 错用偏误
        (十一) 主谓谓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第二节 三级乙等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一、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一) 主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 谓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三) 宾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四) 定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五) 状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六) 补语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一) “把”字句偏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二) 被动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三) “是”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四) “有”字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误
        (五) 存现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六) 连谓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3. 错用偏
        (七) 兼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八) 重动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错用偏误
        (九)双宾语句偏误
        1. 误加偏误
        2. 遗漏偏误
        (十) 比较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2. 错用偏误
        (十一)主谓谓语句偏误
        1. 遗漏偏误
第三章 哈萨克族人不入级普通话的语法偏误分析
    第一节 不入级普通话的句法成分偏误分析
        一、主语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二、谓语偏误
        (一) 遗漏偏误
        (二) 错用偏误
        三、宾语偏误
        (一) 遗漏偏误
        (二) 错用偏误
        四、定语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三) 错用偏误
        五、状语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三) 错用偏误
        六、补语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三)错用偏误
    第二节 不入级普通话的典型句型句式偏误分析
        一、“把”字句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三) 错用偏误
        二、被动句偏误
        (一) 遗漏偏误
        三、“是”字句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三) 错用偏误
        四、“有”字句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五、连谓句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三) 错用偏误
        六、兼语句偏误
        (一) 遗漏偏误
        (二) 错用偏误
        七、重动句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遗漏偏误
        八、双宾语句偏误
        (一) 误加偏误
        (二) 错用偏误
        九、比较句偏误
        (一) 错用偏误
        十、主谓谓语句偏误
        (一) 遗漏偏误
第四章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的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
    第一节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的等级特征
        一、句法成分等级特征
        (一) 主语等级特征
        (二) 谓语等级特征
        (三) 宾语等级特征
        (四) 定语等级特征
        (五) 状语等级特征
        (六) 补语等级特征
        二、典型句型句式的等级特征
        (一) “把”字句等级特征
        (二) 被动句等级特征
        (三) “是”字句等级特征
        (四) “有”字句等级特征
        (五) 存现句等级特征
        (六) 连谓句等级特征
        (七) 兼语句等级特征
        (八) 重动句等级特征
        (九) 双宾语句等级特征
        (十) 比较句等级特征
        (十一) 主谓谓语句等级特征
    第二节 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的教学策略
        一、句法成分的教学策略
        (一) 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教学策略
        (二) 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教学策略
        二、典型句型句式的教学策略
        (一) 高频句型句式的教学策略
        (二) 中频句型句式的教学策略
        (三) 低频句型句式的教学策略
第五章 结语及余论
    (一) 句法成分偏误特征
    (二) 典型句型句式偏误特征
参考文献
致谢

(5)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学术理论意义
        1.2.2 实践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1.3.1 “有”字组构研究
        1.3.2 “没(有)”的组构研究
        1.3.3 “有”和“没(有)”的共现研究
        1.3.4 以往研究的不足
        1.3.5 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现象及理论
        1.4.1 不对称现象
        1.4.2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
        1.4.3 标记理论
    1.5 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概述
    2.1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现象
        2.1.1 不对称的含义
        2.1.2 组构的不对称现象范围界定
    2.2 “有”“没”的共现现象
        2.2.1 “有没有”疑问句式
        2.2.2 “有X没 X”结构
    2.3 小结
第三章 “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3.1 “有NP”“没NP”的对称分布
        3.1.1 非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3.1.2 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3.2 “有NP”“没NP”的不对称分布
        3.2.1 有“有NP”无“没NP”
        3.2.2 有“没NP”无“有NP”
        3.2.3 “有NP”“没NP”外部句法环境的不对称
    3.3 “有NP”“没NP”的不对称原因
        3.3.1 “有”“没”出现时间先后有别
        3.3.2 “有NP”“没NP”的语义泛化轨迹不同
        3.3.3 “有”“没”与名词组配的偏向性
        3.3.4 认知心理的倾向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不对称
    4.1 抽象名词的特征
    4.2 抽象名词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4.2.1 抽象名词的分类
        4.2.2 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的区别
    4.3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及扭曲关系
        4.3.1 名词的肯定与否定的表义功能
        4.3.2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扭曲关系
    4.4 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动因
    4.5 对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认识
    4.6 小结
第五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偏移
    5.1 “有+N”与“没+N”的语义偏移类别
    5.2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5.2.1 “有+N”语义正向偏移的相关研究
        5.2.2 “有+N”正向偏移的类别
        5.2.3 “N”的性状义
        5.2.4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5.3 “没+N”的语义及语用倾向
    5.4 小结
第六章 “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
    6.1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
        6.1.1 “有意见”的语义分析
        6.1.2 “有意见”的语义偏移条件
        6.1.3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原因
    6.2 “有问题”的语义负向偏移
        6.2.1 “有问题”的语义分析
        6.2.2 “有问题”的语义偏移条件
        6.2.3 “有问题”语义负向偏移的原因
    6.3 “有+N”的语义负向偏移
    6.4 小结
第七章 “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用功能
    7.1 “没问题”的话轮分布和话语功能
        7.1.1 基于语料库的“没问题”统计
        7.1.2 “没问题”的话语功能
    7.2 应答语“没问题”及其引发语
        7.2.1 引发语的三类句式
        7.2.2 应答语与引发语的关系
    7.3 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
    7.4 “没问题”的互动机制及话轮功能的形成
    7.5 小结
第八章 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8.1 “有/没”句的成分分析
        8.1.1 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
        8.1.2 量度词
        8.1.3 程度指代成分
        8.1.4 表比较的“有”和“没”
    8.2 “有/没”比较句的不对称
        8.2.1 “有/没”字句语法意义的不对称
        8.2.2 C项形容词的不对称
        8.2.3 平比、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
    8.3 关于“有/没”比较句不对称的解释
        8.3.1 基于标记论的解释
        8.3.2 基于“有”“没”功能与特征的解释
    8.4 小结
第九章 共现形式“有没有”的界定与功能特征分析
    9.1 “有没有”疑问句的内部系统
        9.1.1 “有没有”询问句到反诘句之间的过渡带
        9.1.2 “有没有”疑问句的系统性特征
    9.2 测度句与询问句、反诘句的比较
        9.2.1 形式特征的比较
        9.2.2 询问句与测度句的具体分析
        9.2.3 测度句与反诘句的具体分析
    9.3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
        9.3.1 “有没有”测度句的主要功能
        9.3.2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层次划分
    9.4 “有没有”测度句的产生动因
    9.5 “有没有”句式的不对称
    9.6 小结
第十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结构类型探析
    10.1 “有X没 X”的特性分析
    10.2 “有X没 X”的结构类型
    10.3 “有X没 X”的语义及语用差异
        10.3.1 “有X没 X”句式中“X”的语义差异
        10.3.2 “有X没 X”的语用义分化
    10.4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及动因
        10.4.1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和表现
        10.4.2 “有X没 X”的语用动因
        10.4.3 “有X没 X”的意向模式
    10.5 小结
第十一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形式与功能及其词汇化
    11.1 “有X没 X”的形式与功能
        11.1.1 “有X没 X”的句法分布
        11.1.2 “有X没 X”的结构类别
        11.1.3 “有X没 X”的句法功能
        11.1.4 “有X没 X”的语义功能
    11.2 “有X没 X”的词汇化条件
        11.2.1 “有X没 X”的遍指义
        11.2.2 “有X没 X”的词汇特征
    11.3 “有X没 X”的词汇化
        11.3.1 词汇化产生的过程
        11.3.2 词汇化的整合过程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构式视角下“有X没X”的特征及演变
    12.1 构式“有X没 X”的考察
        12.1.1 “有X没 X”的原型及构式义
        12.1.2 主观评价结构中“X”的语义特征
        12.1.3 “X”语义特征的鉴别
    12.2 构式“有X没 X”的语义属性
        12.2.1 “有”和“没”对焦点“X”的凸显性
        12.2.2 肯定标记“有”和否定标记“没”的不对称
        12.2.3 构式“有X没 X”的属性特点
    12.3 修辞构式“有X没 X”的显现
        12.3.1 构式“有X没 X”的语法化
        12.3.2 “有X没 X”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的互动
        12.3.3 现构式“有X没 X”的成因
    12.4 小结
第十三章 结语
    13.1 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
    13.2 本研究的启示
        13.2.1 对语言不对称现象研究的启示
        13.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13.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6)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1.3 研究现状
        1.3.1 比较范畴的语义分类研究
        1.3.2 不及范畴的归属研究
        1.3.3 不及范畴的成员研究
    1.4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4.3 语料来源
第2章 不及范畴的建立
    2.1 “不及”的含义
    2.2 “不及”是语义——句法范畴
    2.3 不及范畴的成员
        2.3.1 有比较标记的成员
        2.3.2 无比较标记的成员
        2.3.3 有争议的成员
    2.4 以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认识不及范畴
    2.5 句法象似性与不及范畴
    2.6 小结
第3章 “不如”句研究
    3.1 “不如”句的结构特征
        3.1.1 “不如”句的结构形式
        3.1.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3.2 “不如”句的语义特征
        3.2.1 “不如”句的语义
        3.2.2 “不如”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3.3 “不如”句的语用功能
        3.3.1 “不如”句的语用结构
        3.3.2 “不如”句的语体分布
    3.4 小结
第4章 “没有(没)”句研究
    4.1 “没有(没)”句的结构特征
        4.1.1 “没有(没)”句的结构形式
        4.1.2 “没有(没)”句的构成成分的句法特点
    4.2 “没有(没)”句的语义特征
        4.2.1 “没有(没)”句的语义
        4.2.2 “没有(没)”句构成成分的语义特点
    4.3 “没有(没)”句的语用功能
        4.3.1 “没有(没)”句的语用结构
        4.3.2 “没有(没)”句的语体分布
    4.4 小结
第5章 “不及”句和“比不上”句研究
    5.1 “不及”句研究
        5.1.1 “不及”句的结构特征
        5.1.2 “不及”句的语义特征
        5.1.3 “不及”句的语用功能
    5.2 “比不上”句
        5.2.1 “比不上”句的结构特征
        5.2.2 “比不上”句的语义特征
        5.2.3 “比不上”句的语用功能
    5.3 “不如”句、“没有(没)”句、“不及”句、“比不上”句的比较
        5.3.1 结构特征的比较
        5.3.2 语义特征的比较
        5.3.3 语用功能的比较
第6章 不及范畴的特殊成员研究
    6.1 A不如B,B不如C
        6.1.1 “A不如B,B不如C”的结构特征
        6.1.2 “A不如B,B不如C”的语义特征
        6.1.3 “A不如B,B不如C”的语用功能
    6.2 A连B都/也/还不如
        6.2.1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义特征
        6.2.2 “A连B都/也/还不如”的语用功能
第7章 结论
    7.1 本文的创新点
        7.1.1 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的建立
        7.1.2 不及范畴典型成员的描写
        7.1.3 不及范畴特殊成员的分析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7)中学古诗词传统教法探索 ——以吟诵法和歌唱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一)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教学中学古诗词的研究
        (二)中学古诗词吟诵教学法和歌唱教学法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创新点
第一章 古诗词传统教法概述
    第一节 古诗词教学常用的传统教法
    第二节 吟诵法概述
        一 吟诵法的概念
        二 吟诵法与古诗词的声韵格律
    第三节 歌唱法概述
        一 歌唱法的概念
        二 歌唱法与古诗词的情感基调
第二章 古诗词吟诵法和歌唱法的实际运用
    第一节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彭世强的教学实践
        一 彭世强吟唱教学概况
        二 彭世强吟唱教学特色
        三 彭世强吟唱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节 一线教师对于吟诵法和歌唱法的实践
        一 中国中学朱侃的实践案例分析
        二 彭世强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实践心得
    第三节 关于中学运用吟诵法和歌唱法的争议
第三章 运用吟诵法和歌唱法的古诗词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诗经·蒹葭》教学设计
    第二节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第三节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教学设计
    第四节 对运用吟诵法和歌唱法设计教学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统编本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改编成歌曲的情况统计表
附录B 彭世强古诗词吟唱曲调统计表
附录C 彭世强古诗词吟唱报告与讲座一览表
附录D 《如梦令》二首课例
附录E 《诗经·伐檀》课例
附录F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附录G 《诗经·硕鼠》教案
附录H 苏轼诗二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课例
附录I 我记得,我的吟诵之旅——“海燕沙龙汇”与会教师的教学反馈
附录J 位育中学国际部学生对学习《诗经·伐檀》的反馈
附录K 南洋模范中学国际部学生对《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经典语文教材朗诵、吟唱会》的反馈
附录L 徐汇中学学生对《读经典诗文,品文字营养——高一古诗文吟诵品赏讲座》的反馈
致谢

(8)古诗词句法与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古诗词句法形成及其特征
    一 诗句法之形成
        (一)汉字特质
        (二)诗歌传统
        (三)声律限制
    二 词句法之形成
        (一)诗之痕迹
        (二)乐之合离
    三 古诗词句法特征
        (一)古诗词句法共有特征
        (二)古诗词句法独有特征
第二章 古诗词句法教学
    一 古诗词句法与吟诵教学
        (一)吟诵界定
        (二)识字音
        (三)识平仄
        (四)识符号
        (五)依字行腔
        (六)依义行调
        (七)辨文体
    二 古诗词句法与鉴赏教学
        (一)情感鉴赏
        (二)用字鉴赏
        (三)意象鉴赏
        (四)描写鉴赏
        (五)词之鉴赏
第三章 教学实践
    一 教学设计
    二 教学反思
        (一)学有所得
        (二)教之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件

(9)“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任务
    1.2 研究概况与不足
    1.3 研究理论与视角
    1.4 研究内容与范式
    1.5 语料与引证
第2章“有待”的性质、功能及其形式化
    2.1“有待”的性质与句法分布
    2.2“有待”的句法形式与变换
    2.3“有待”的语用功能
    2.4“有待”的词汇化与形式化
    2.5“有待”与“亟待”“急待”
    2.6 小结
    附录 1“有待/亟待/急待+X”频次分布统计
第3章“有感”的及物化与形容词化
    3.1“于”的零形化与“有感”的及物化
    3.2 类推与“有感”的及物化
    3.3“有感”的形容词化
    3.4“有感”与“无感”的区别和联系
    3.5 小结
第4章“有望”的副词化及其性质与功能
    4.1“有望”的词汇化
    4.2“有望”的历时分化与性质
    4.3“有望”的分布、功能与发展
    4.4“有望”与“无望”“在望”的不对称
    4.5 小结
    附录 2 有望/无望/在望与Vp组配统计
第5章“有幸”的性质、功能及其副词化
    5.1“有幸”的句法分布及其性质
    5.2“有幸”的副词表达功能及其解读
    5.3“有幸”的演化与功能
    5.4 小结
    附录 3“有幸”后接双音节Vp统计
第6章“有意”的副词化与主观化及其属性
    6.1“有意”的性质与功能
    6.2“有意”的副词化解读
    6.3“有意”的描摹副词性
    6.4“有意”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6.5 小结
    附录 4 “有意”后附Vp情形统计
第7章“有失X”的表达功能及其构式成因
    7.1“有失(X)”的性质与功能
    7.2“有失”的演化
    7.3“有失X”与“失之X”“失于X”
    7.4 小结
    附录 5“有失”类后接双音节成分统计
第8章“有+Np双”的构式化与语法化
    8.1“有+Np双”的构件属性
    8.2“有+Np双”的演化及存在形态
    8.3“有Np双”构式义认知解读
    8.4 小结
    附录 6 通行语文辞书收词情况
第9章“有+Np双”构式功能及其构式化扩展
    9.1“有+Np双”的句法功能
    9.2“有Np双”的语用功能
    9.3“有Np双”功能延伸及其再虚化
    9.4 小结
    附录 7“有+X双”频次统计
第10章“有+Vp”产生机制与动因
    10.1“有+Vp”的来源
    10.2 方言接触与类推
    10.3 肯定、否定表达的不对称
    10.4“have”与“有”的对译
    10.5 小结
第11章“有+Vp”的历时演化及其功能
    11.1 古汉语范畴内的“有+Vp”
    11.2 现代汉语范畴内“有+Vp”
    11.3“有+Vp”的结构性质解读
    11.4“有”与体
    11.5 小结
第12章 结语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四组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研究现状
        0.2.1 本体研究
        0.2.2 习得研究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变”组同素同义词习得研究
    1.1 “变”组词句法功能的比较研究
        1.1.1 充当谓语差异
        1.1.2 充当非谓语差异
    1.2 “变”组词习得情况考察
        1.2.1 总体使用情况
        1.2.2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1.2.3 偏误用例情况考察
        1.2.4 教学建议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忘”组同素同义词习得研究
    2.1 “忘”组词句法功能的比较
        2.1.1 带宾语的比较
        2.1.2 带补语的比较
        2.1.3 对象客体前置的比较
        2.1.4 省略宾语的比较
    2.2 “忘”组词习得情况考察
        2.2.1 总体使用情况
        2.2.2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2.2.3 偏误用例情况考察
        2.2.4 教学建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组同素同义词习得研究
    3.1 “知”组词句法功能的比较
        3.1.1 “知”、“知道”相同用法中的差异
        3.1.2 “知道”独有的用法
    3.2 “知”组词习得情况考察
        3.2.1 总体使用情况
        3.2.2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3.2.3 偏误用例情况考察
        3.2.4 教学建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帮”组同素同义词习得研究
    4.1 “帮”组词句法功能的比较
        4.1.1 充当谓语差异
        4.1.2 充当非谓语差异
    4.2 “帮”组词习得情况考察
        4.2.1 总体使用情况
        4.2.2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4.2.3 偏误用例情况考察
        4.2.4 教学建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语文教学研究三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维视域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D]. 尹蔚.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2]汉语语病研究百年史[D]. 罗茜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10)
  •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4]哈萨克族人普通话语法等级特征和教学策略研究[D]. 李晨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5]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D]. 陈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现代汉语不及范畴研究[D]. 钟健. 吉林大学, 2020(01)
  • [7]中学古诗词传统教法探索 ——以吟诵法和歌唱法为例[D]. 江旭.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古诗词句法与高中语文教学[D]. 王飞阳.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有X”的功能演化及相关现象专题研究[D]. 张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10]四组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习得研究[D]. 乔倓.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汉语教学研究三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