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脂源性激素酰化刺激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冠心病患者脂源性激素酰化刺激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一、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文[1](2018)在《母亲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及脐血鸢尾素等与新生儿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为了研究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相关性;通过检测脐血中鸾尾素(irisin)、促酰化蛋白(acylation stimulating protein,ASP)、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4,RBP-4)及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的水平,探讨脐血中影响新生儿生长和发育状况的因素以及可能的调节机制。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山东省立医院产科无妊娠期合并症的健康孕妇及其新生儿资料603例。在孕妇娩出胎儿后,立即采集脐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脐血中Irisin、ASP、RBP-4及PA水平。根据孕妇孕前的BMI,把孕妇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根据妊娠期体重增加情况将孕妇分为孕期增重不足组、增重适宜组和增重过多组;根据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把新生儿分为低出生体重儿组、正常体重儿组和巨大儿组;根据出生身长分为出生身长较短组、适宜组和较长组;根据重量指数(Ponderal index,PI)的大小,把新生儿分为PI较小组、适宜组和较大组。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母亲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情况等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PI的关系;比较脐血中irisin、ASP、RBP-4及PA在新生儿不同体重、不同性别、不同身长和不同PI间的差异,分析其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1.男孩的平均体重大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孩的平均身长长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间PI大小无显着差异。2.孕前BMI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P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孕前正常体重组和孕前超重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均明显高于孕前低体重组的新生儿(P<0.01,P<0.01),孕前正常体重组和孕前超重组的新生儿平均PI均高于孕前低体重组的新生儿(P<0.05,P<0.01)。孕前BMI对新生儿出生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孕期增重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孕期增重不足组与增重适宜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身长和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增重不足组与增重过多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身长和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孕期增重适宜组和增重过多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PI均大于增重不足组。4.孕前BMI与出生体重和PI均呈正相关(P<0.01,P<0.01),与出生身长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孕期增重与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呈正相关(P<0.01,P<0.01),与PI呈负相关(P<0.01)。5.不同孕前BMI各组间脐血中的鸢尾素、ASP、RBP-4及PA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增重不足组的irisin水平低于增重适宜组和过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女孩脐血中irisin水平高于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出生体重儿和正常出生体重儿的脐血irisin水平均低于巨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P<0.01)。出生身长较短组新生儿脐血irisin水平低于身长适宜组,且均低于巨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I较小组和PI适宜组新生儿脐血irisin水平均低于PI较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6.脐血中的irisin水平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和PI均呈正相关(P<0.01);脐血中RBP-4的水平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7.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孕妇产次、脐血中irisin的水平、分娩孕周和分娩体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孕妇的年龄、脐血中irisin的水平及分娩体重对新生儿PI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8.新生儿出生体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以巨大儿作为参照组,女孩相比于男孩,出现低出生体重和正常出生体重的概率分别是男孩的45.45(OR=0.02,P<0.01),29.41(OR=0.03,P<0.0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娩孕周大、分娩体重高、脐血irisin水平高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B-=-1.77,OR=0.17;B=-0.11,OR=0.90;B=-0.004,OR=0.9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结论1.孕前BMI与出生体重和PI呈正相关;孕期增重与出生体重和身长呈正相关。脐血中irisin的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和PI呈正相关;脐血中RBP-4的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2.孕妇的产次、脐血中irisin的水平、分娩孕周和分娩体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影响;孕妇的年龄、脐血中irisin的水平和分娩体重对新生儿的PI有影响。3.女孩相比于男孩,更容易出现低出生体重及正常出生体重,即男孩更容易出现巨大儿。分娩孕周多、分娩体重高、脐血中irisin的水平高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

刘莎莎[2](2018)在《高血压患者补体C3水平及其与载脂蛋白B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补体C3的表达水平以及补体C3与载脂蛋白B的关系。方法: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选取106例研究者,其中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48例非原发性高血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补体C3、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以及体质量指数、年龄、性别等指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补体C3与载脂蛋白B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补体C3、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补体C3与体质量指数、载脂蛋白B呈正相关(P<0.05),载脂蛋白B与补体C3、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补体C3与载脂蛋白B互相影响。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补体C3水平偏高,补体C3与载脂蛋白B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彭昌乐[3](2016)在《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特征及与脂肪因子相关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痰湿型PCOS+IR患者、痰湿型PCOS+NIR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女性的临床特征、性激素、糖脂代谢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水平差异,探讨痰湿型PCOS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特征,揭示脂肪细胞因子与PCOS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联系,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研究与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的方法,以鹿特丹诊断标准及痰湿证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纳入痰湿型PCOS+IR患者29例(A组);痰湿型PCOS+NIR患者18例(B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6例(C组)。采集受试者临床信息及血清标本,进行性腺激素和糖脂代谢的检测,并且利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筛选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差异物,找到临床指标与脂肪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联系,并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在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中验证这些因子之间是否存在浓度梯度的依赖关系。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A、B、C三组在年龄、体重、BMI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均存在临床特征、性激素和糖脂代谢水平的异常,共同表现为多毛评分、黑棘皮发生率、痤疮发生率、溢脂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WHR、LH/FSH、E2、T、DHEAS、AND、FAI、AUCG、GLU120 均明显高于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同C组比较时,还存在WC、FSH、SHBG、GLU30、GLU180、FINS、IR、ISI、AUCI、INS60、INS120、INS180、CHOL、TG、LDL、APOB、APOB/APOA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C组比较时,还存在LH、FBG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多毛评分、黑棘皮发生率、痤疮发生率、溢脂发生率、WHR、LH、SHBG、FAI、FBG、GLU30min、HOMA-IR、ISI、AUCI、5点胰岛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脂肪细胞因子结果:A、B、C三组APN水平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同B组、C组比较时都存在Adipsin、PAI-1、APN/RS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同C组比较APN/R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APN与SHBG、ISI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HR、TG、FINS、HOMA-IR呈负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T与AND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dipsin与LH、LH/FSH、APOA呈负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AI-1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H、LH/FSH、HDL、ISI呈负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RST与HDL呈正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WHR、TG呈负相关,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研究结果:肝细胞实验中SHBG、PI3K、GLUT1、GLUT4的表达随着APN浓度的升高出现表达增量递增的趋势变化。结论:(1)痰湿型PCOS合并IR时,出现更为明显异常的性腺激素比例失调和糖脂代谢紊乱。(2)痰湿型PCOS合并IR患者具有低APN、低Adipsin、高PAI-1的特点,并且APN/RST明显低于痰湿型PCOS不合并IR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SHBG和APN的正相关关系可能与PCOS患者短期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降低体重来改善生殖功能的机制有关,体重减轻后激活APN回升,SHBG水平随之升高。(4)PCOS肝脏中的SHBG的变化可能导致PCOS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雄激素水平变化,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赵莎莎[4](2016)在《血浆CTRP3及CTRP9水平与心衰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心力衰竭是进行性心室重塑的一组复杂综合征,具有显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及早发现并治疗心力衰竭具有重要意义。新型风险标记物的发现并应用有助于提高心力衰竭的筛查、预防、诊断和治疗[2,3]。研究证实,脂肪组织能够分泌一系列脂肪因子,其中部分脂肪因子,如脂联素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4]。近期,一个与脂联素具有同源性的蛋白家族被发现,其家族成员大量表达且结构高度保守,称之为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CTRPs)[5]。CTRP家族成员在代谢调节和肥胖相关性炎症方面发挥重要调节作用[5]。其中,CTRP3和CTRP9被发现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6-8]。小鼠实验证实,CTRP3具有抗凋亡、促血管新生和心脏保护作用,其表达在心肌梗死小鼠中显着降低[6],并且临床研究中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血清CTRP3浓度亦显着下降[9]。此外,在小鼠实验中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导致血浆CTRP9降低,而给予外源性的CTRP9后心梗面积显着缩小[10]。上述研究证实了CTRP3和CTRP9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然而,CTRP3与CTRP9在心衰患者中的含量变化尚无报道,其含量是否与心衰严重性和死亡率相关仍不清楚。研究目的1.观察LVEF%降低的心衰(HFr EF)患者中CTRP3及CTRP9的含量变化。2.随访研究CTRP3和CTRP9的含量变化是否与HFr EF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相关。研究方法1观察LVEF%降低的心衰(HFr EF)患者中CTRP3及CTRP9的含量变化1.1制定心衰组和对照组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并入选受试者1.2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查体、病史及血液样品采集1.3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浆CTRP3和CTRP9含量2随访研究观察CTRP3和CTRP9的含量变化是否与HFr EF患者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相关2.1以患者全因死亡为主要终点事件,以患者再次入院为次要终点事件对心衰组受试者进行随访2.2统计随访情况,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 CTRP3和CTRP9血浆含量在心衰患者中显着下降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共序贯入选HFr EF患者168例及对照组176例。ELISA结果发现,心衰组血浆CTRP3和CTRP9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1),并且心衰组血浆CTRP3和CTRP9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显示,在心衰患者中CTRP3和CTRP9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CTRP3,r=0.556,p<0.001;CTRP9,r=0.526,p<0.001),与NT-pro BNP呈负相关关系(CTRP3,r=-0.454,p<0.001;CTRP9,r=-0.483,p<0.001)。此外,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心衰组,CTRP3与CTRP9都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0.916,p<0.001;r=0.800,p<0.001)。2 CTRP3和CTRP9水平的降低与心力衰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我们根据CTRP3、CTRP9水平,将心衰组受试者分为下四分之一位数组(低浓度组)和上四分之三位数组(高浓度组)。通过36个月的随访,采用生存分析,我们发现低浓度组的CTRP3或CTRP9的血浆水平,与心衰患者的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相关。在对相关参数进行COX分析校正后,结果提示CTRP3或CTRP9水平的降低与心衰患者再次住院率或死亡率的增加具有独立相关性。研究结论本课题证实了:1.心衰患者相较于健康人CTRP3、CTRP9水平显着降低,并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此外,CTRP3和CTRP9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CTRP3或是CTRP9水平的降低与心衰患死亡或再次入院几率的增加具有独立相关性。

颜丽[5](2016)在《载脂蛋白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鉴别诊断及与家系成员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L)家系成员血脂水平及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FH家系成员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寻可能用于FH和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并探讨载脂蛋白与FH家系成员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血脂异常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家系咨询、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抽取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测,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FH家系、FCHL家系和对照组家系。首先,在FH家系和FCHL家系内又分为血脂升高的受累组和血脂正常的未受累组,比较各组及对照组之间的血脂水平(TC、TG、HDL-C、LDL-C、Apo AⅠ、Apo B、Apo AⅠ/Apo B、Lp(a))和肾功能指标(CO2CP、BUN、Cr、BUN/Cr、UA)。然后,选取6个FH家系中临床资料齐全的30名家系成员,将其分为正常组(n=12)、高胆固醇组(n=10)和冠心病组(n=8),比较各组血脂水平,分析各项血脂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1.FH家系、FCHL家系及对照组家系各组血脂水平:FH家系受累组TC、HDL-C、LDL-C及Apo 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G和Lp(a)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Apo AⅠ/Apo 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CHL家系受累组TC、TG、LDL-C、HDL-C及Apo 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p(a)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Apo AⅠ/Apo 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H家系受累组TC、TG、HDL-C、LDL-C及Apo B水平明显高于FH家系未受累组(P<0.01),Lp(a)水平也高于FH家系未受累组(P<0.05),Apo AⅠ/Apo B水平明显低于FH家系未受累组(P<0.01)。FCHL家系受累组TC、TG、LDL-C及Apo B水平明显高于FCHL家系未受累组(P<0.01),HDL-C水平高于FCHL家系未受累组(P<0.05),Apo AⅠ/Apo B水平低于FCHL家系未受累组(P<0.05)。FH家系受累组LDL-C和Apo B水平明显高于FCHL家系受累组(P<0.01),TC水平也高于FCHL家系受累组(P<0.05),而Apo AⅠ/Apo B和TG水平明显低于FCHL家系受累组(P<0.01)。2.FH家系、FCHL家系及对照组家系各组肾功能指标水平:FH家系受累组BUN和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FH家系未受累组(P<0.05),FCHL家系受累组BU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FH家系中正常组、高胆固醇组和冠心病组血脂水平:高胆固醇组TC、LDL-C及Apo 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Apo B/Apo AⅠ水平也高于正常组(P<0.05),冠心病组TC、TG、LDL-C、Apo B及Apo B/Apo AⅠ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Lp(a)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与高胆固醇组比较,冠心病组TG及Apo B/Apo AⅠ水平明显高于高胆固醇组(P<0.01),LDL-C、Apo B及Lp(a)水平高于高胆固醇组(P<0.05),Apo AⅠ水平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4.FH家系各项血脂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FH患者LDL-C、Apo B、Apo B/Apo AⅠ及Lp(a)均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r=0.533,P<0.05;r=0.548,P<0.01;r=0.604,P<0.01;r=0.527,P<0.05)。5.FH家系各项血脂指标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Apo B/Apo AⅠ、LDL-C、Apo B和Lp(a),对冠心病发病的最佳预测截断点分别是0.75、4.90 mmol/L、1.095 g/L和240.50mg/L。结论:除常用的TC、TG和LDL-C之外,Apo B水平和Apo AⅠ/Apo B比值有望成为FH与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FH患者血清LDL-C、Apo B、Apo B/Apo AⅠ、及Lp(a)水平均与冠心病的发病相关,Apo B/Apo AⅠ对FH家系成员发生冠心病预测价值较其他血脂指标更高。

加米兰·吴斯曼,高颖[6](2015)在《促酰化蛋白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促酰化蛋白(ASP)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ASP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在人C5a新型受体、蛋白激酶C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信号通路的参与下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近年来,对ASP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ASP代谢途径功能失调与肥胖症、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结合国内外资料,对ASP的信号转导途径、生物学功能及与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郑颖颖[7](2015)在《C5L2基因和C5aR1基因与冠心病的关联分析及临床预后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在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中检测C5L2基因和C5a R1基因新的突变位点。(2)探讨C5L2基因新的突变位点及标签SNP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危险因素,C5L2基因不同基因型和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3)探讨根据C5a R1基因新的突变位点及标签SNP位点与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进一步探讨C5a R1基因不同基因型和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1)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包括维吾尔族48例和汉族48例;在C5a R1基因以及C5L2基因启动子区和编码区进行扩增,并利用DNAMan软件和Chromas软件做测序结果与下砸序列的对比,将发现的SNP位点在人类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了比对,如在Hap Map数据库、NCBI/SNP数据库以及日本基因组数据库中均没有发现此SNP位点,所以将我们新发现的SNP位点认定为新的SNP位点。(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64例和性别、年龄、民族均匹配的正常健康对照人群1589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C5L2基因新的突变位点以及标签SNP进行基因分型,分析C5L2基因新的突变位点以及标签SNPs和冠心病的相关性关系;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入选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397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其进行C5L2基因型检测,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人群术后支架内血栓、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总死亡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3)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及对照组同第二部分,对C5a R1基因进行分型,分析C5a R1基因新的突变位点以及标签SNPs和冠心病的关系。对冠心病组不同基因型进行为期一年随访,观察不同基因型与冠心病预后关系。结果:(1)在C5L2基因第二外显子区发现新的突变位点2个,分别是754C>A和602G>A,分别使得在199位置上的GCG转变为GCA和248位置上的CCC置换为CCA。但是这两个突变位点的改变均未引起氨基酸的改变属于同义突变。在C5a R1基因第2外显子区也检测到了一个新的突变位点,发生547G>A置换,使得在183位置上GCC置换为ACC,导致丙氨酸置换为苏氨酸(A183T)属于错义突变。2)C5L2基因754C>A位点的变异与新疆维吾尔族冠心病发生有关联,754C>A突变携带CC基因型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且冠脉血管病变较严重。C5L2基因的标签SNP位点(rs2972607和rs8112962)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相关性,rs2972607的相加模型(AG vs AA+GG)和rs8112962的相加模型(CT vs TT+CC)在汉族人群中均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9和0.005)。去除混杂因素后仍具有相关性(OR=1.489,95%confidence interval[CI]:1.0822.050,P=0.015和OR=1.556 95%CI:1.1112.207,P=0.010)。(3)C5a R1基因547G>A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及维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汉族人群纯合子突变AA基因型携带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显着增加,维族人群纯合子突变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较低。新疆地区汉族人群C5a R1基因547G>A不同基因型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显着差异,纯合突变基因型TT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携带者。维族人群中,C5a R1基因547G>A多态性与冠心病预后没有相关性。结论:(1)直接测序法在C5L2基因和C5a R1基因第二外显子区进行测序,我们在C5L2基因位于第2外显子区检测到两个新的突变位点和C5a R1基因1个新的突变位点。(2)C5L2基因新的突变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族及维吾尔族冠心病发生有关联,且与冠脉血管病变程度有关;(3)C5a R1基因547G>A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及维族人群冠心病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汉族人群中携带AA突变基因型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陈丹[8](2015)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促酰化蛋白受体C5L2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与促酰化蛋白受体C5L2相关性。方法:选取门诊体检及住院受试者共240例,其中正常对照组68例,CHD组56例,MS组60例,CHD合并MS组56例。测量受试者人体学指标及血生化指标,并用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5L2 mRNA表达。组间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因素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四组间C5L2mRNA表达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F=0.22,P=0.88);按不同性别分别进行四组间的比较,也未见统计学差异(F男=0.26,P=0.86;F女=0.13,P=0.94)。在CHD合并MS组中,C5L2mRNA表达与腰围(WC)(P=0.02)、腰臀比(WHR)(P=0.03)及C反应蛋白(CRP)(P<0.0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4),相关系数分别为0.45、0.43、0.47及-0.41;其它组间未发现这种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RP(P模型1<0.01,P模型2<0.01)、WC(P=0.03)及WHR(P=0.04)是CHD合并MS患者C5L2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CRP、WC及WHR是CHD合并MS患者C5L2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因素,在CHD合并MS疾病状态下,C5L2可能参于了疾病的炎症反应及脂肪代谢过程,特别是内脏脂肪代谢。

高颖[9](2013)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促酰化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新疆伊犁、阿勒泰、和田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2)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健康成人脂肪激素促酰化蛋白水平的差异及发生机制,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民族人群出现特定功能紊乱的易感性提供线索;3)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促酰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1)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南、北疆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聚居地和田、伊犁、阿勒泰地区年龄在35岁以上成年人样本,共调查了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在内的7496名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情况,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2)研究对象选自第一部分流行病调查人群样本,最终入选331人,按民族分为3组:汉族组:共107例;维吾尔族组:共134例;哈萨克族组:共90例。分析不同民族正常体重健康人群促酰化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发生机制,以及与血脂、血糖、胰岛素和炎症因子的关系。3)研究对象的选择来源于第一部分流行病调查人群样本3455例,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促酰化蛋白进行基因分型,分析不同民族间促酰化蛋白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及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1)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成年人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为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为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危险因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存在民族、性别差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全国水平,甘油三酯存在民族、性别差异。2)年龄35-60岁、23kg/m2≤体重指数<24kg/m2、血糖正常、血脂正常、血压正常、血尿酸正常的研究对象中,维吾尔族促酰化蛋白水平显着低于汉族,而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高于汉族。维吾尔族补体C3水平显着高于汉族和哈萨克族,且维吾尔族C3向促酰化蛋白的转化率明显低于汉族和哈萨克族。汉族血浆促酰化蛋白水平与年龄、促酰化蛋白/C3%、血糖呈正相关:维吾尔族血浆促酰化蛋白水平与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影响汉族血浆ASP水平的重要因素为胰岛素、体重指数、踝臂指数、血尿酸,影响维吾尔族人群血浆促酰化蛋白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性别、脉搏波传导速度、血尿酸,影响哈萨克族人群血浆促酰化蛋白水平的重要因素为C3、促酰化蛋白/C3%。3)汉族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相比CC、CT、TT基因型频率无显着性差异,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促酰化蛋白基因CC、CT基因型频率明显增高;汉族CC及CT基因型者血糖、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TT基因型明显增高,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CC基因型及CT基因型葡萄糖、甘油三酯高于TT型;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吾尔族CC基因型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TT型者增加了1.807倍,CT基因型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TT型者增加了0.753倍;哈萨克族CC基因型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TT型者增加了1.186倍;CT基因型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TT型者增加了0.845倍。结论:1)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成年人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存在民族、性别差异。2)不同民族正常体重健康人群促酰化蛋白水平存在差异,与血脂、血糖、胰岛素和炎症因子有关。3)ASP基因301T>C多态性与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刘永安[10](2013)在《血清C3、C5、ASP表达与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5及酰化刺激蛋白ASP与脂肪肝脂质沉积及肝脏炎性损伤的发生发展关系,确定不同病变程度中补体C3、C5及ASP浓度变化规律,观察其相关性,了解其在脂肪肝发病机理中可能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依照2010年脂肪肝诊断指南筛选出病例组,并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组共90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NC组)及单纯高脂血症组各45例。并将病例组依照谷丙转氨酶(ALT)是否正常分为FLD转氨酶正常组、FLD转氨酶升高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入选者血清补体C3、C5、ASP的含量,以及生化方法检测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低密度脂蛋白(IDL)的水平,测量身高、体重、腹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公式: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分别在25-30kg/m2和大于等于30kg/m2被认为是超重和肥胖)及腰臀比(WR)。数据处理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 (方差齐性时)或Dunnett’T3(方差不齐时)检验。数据间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回归,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NC组、单纯高脂血症组、轻中重度FLD组之间各项肝功指标及血清补体C3、C5、ASP的结果比较:(1)轻中重度FLD组之间血清补体C3的水平与N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血清补体C3的水平与N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与中重度FLD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轻中重度FLD组之间血清补体C5的水平与N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轻度与重度,重度与中度有显着差异(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血清补体C5的水平与NC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与轻中重度FLD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轻中重度FLD组之间血清ASP的水平与N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血清ASP的水平与N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单纯高脂血症组血清ASP的水平与重度FLD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4)FLD患者血清TG、TC、WHR、低密度脂蛋白及BMI与NC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轻重度FLD组TC与单纯高脂血症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轻中重度FLD组WHR与单纯高脂血症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NC组、FLD转氨酶正常组、FLD转氨酶升高组各项肝功指标及血清补体C3、C5、ASP的结果比较:(1)脂肪肝转氨酶正常组及升高组血清补体C3的水平与N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2)脂肪肝转氨酶正常组及升高组血清补体C5的水平与N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3)脂肪肝转氨酶正常组及升高组血清ASP的水平与N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4)脂肪肝患者血清TG、TC、低密度脂蛋白及BMI与NC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3、(1)FLD患者血清TG及BMI与补体C3具有相关性(P<0.05);(2)FLD患者血清TG与ASP具有相关性(P<0.05),BMI与ASP具有相关性(P<0.01)。(3)FLD患者血清C3、C5、ASP之间具有相关性(P均<0.01)。结论补体C3、ASP可以做为脂肪肝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判断脂肪肝病变程度,并做为临床指标动态观察脂肪肝严重程度及判断其转归的指标,而补体C5可能是脂肪肝肝损害诊断的辅助血清学指标,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血浆脂质、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代谢及脂肪肝肝损伤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野,同时在预防及治疗脂肪肝方面开辟新的思路与方法。

二、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母亲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及脐血鸢尾素等与新生儿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脐血中各指标水平及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创新与不足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高血压患者补体C3水平及其与载脂蛋白B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3)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特征及与脂肪因子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痰湿”理论
        2.1 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病因病机
        2.2 多囊卵巢综合征“痰瘀胞宫”理论基础
    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
        3.1 HOMA-IR评价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标准的选择
        3.2 胰岛素抵抗对PCOS临床表征的影响
    4 PCOS患者体内与代谢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变化
        4.1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炎症类细胞因子
        4.2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脂肪类细胞因子
    5 调节细胞因子可能影响PCOS临床高雄表征的理论依据
        5.1 细胞因子在雄激素生成及活性调控中的作用概述
        5.2 脂联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
    6 Luminex技术概述
        6.1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
        6.2 PCOS利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的应用前景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2 伦理许可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纳入
        3.2 临床资料的采集(附表1)
        3.3 血清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3.4 血清标本的检测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各组间临床特征比较(表4)
        5.2 各组间性腺激素水平比较(表5)
        5.3 各组间血糖水平比较(表6)
        5.4 各组间胰岛素水平比较(表7)
        5.5 各组间血脂水平比较(表8)
        5.6 各组间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比较(表9)
        5.7 脂肪细胞因子与PCOS各指标的相关性(表10)
    6 讨论
        6.1 痰湿型PCOS合并IR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6.2 痰湿型PCOS合并IR与性激素
        6.3 痰湿型PCOS合并IR与糖代谢
        6.4 痰湿型PCOS合并IR与脂代谢
        6.5 痰湿型PCOS合并IR与脂肪细胞因子特征分析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 样品预处理——HepG2细胞复苏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原理
        3.2 RNA提取和实时定量PCR分析
        3.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 实验方法与数据采集
    5 实验结果
    6 讨论
        6.1 脂联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存在浓度梯度依赖性
        6.2 脂联素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浓度梯度依赖性可能影响PCOS生殖功能
        6.3 脂联素与相关因子mRNA表达可能影响PCOS糖脂代谢
        6.4 PCOS患者生殖机能的异常表现可能与体内有生物活性的性激素水平异常变化相关
    7 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基金资助
个人简历

(4)血浆CTRP3及CTRP9水平与心衰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研究对象
2 样本量的估算
3 实验流程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选择心衰组受试者
    3.4 选择对照组受试者
    3.5 随访
4 材料与方法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5)载脂蛋白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鉴别诊断及与家系成员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Apo B和Apo AⅠ/Apo B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家系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血脂及肾功能指标检测
        1.5 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FH家系和FCHL家系及对照组家系各组血脂水平比较
        2.3 FH家系和FCHL家系及对照组家系各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第二部分 载脂蛋白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成员冠心病患病关系的研究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FH家系诊断标准
        1.3 胆固醇升高及冠心病判定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资料收集及血脂检测
        1.6 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FH家系各组血脂水平比较
        2.3 FH家系各项血脂指标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
        2.4 FH家系各项血脂指标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促酰化蛋白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ASP基因及转导途径
2ASP的生物学功能
3ASP与疾病的关系
4展望

(7)C5L2基因和C5aR1基因与冠心病的关联分析及临床预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材料和试剂配制方法
        1.3 实验方法
        1.4 随访及临床终点判定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8)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促酰化蛋白受体C5L2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试剂与仪器
        2.1 主要试剂
        2.2 仪器设备和耗材
    3. 实验方法
        3.1 伦理审查
        3.2 血液样本的采集
        3.3 临床资料的收集
        3.4 临床生化指标的检测
        3.5 实验室指标的检测
    4. 质量控制
        4.1 研究设计阶段
        4.2 资料收集阶段
        4.3 实验进行阶段
        4.4 数据整理分析阶段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9)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促酰化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伊犁、阿勒泰、和田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研究方法
        1.3 调查研究内容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脂肪激素ASP水平差异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器材和试剂的配制方法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ASP基因多态性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器材和试剂的配制方法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血清C3、C5、ASP表达与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插图和附表清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补体机制与脂肪肝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试验方法
    2.2 统计学分析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NC组、单纯高脂血症组、轻中重度FLD组之间各项肝功指标及血清补体C3、C5、ASP的比较
    3.2 NC组、FLD转氨酶正常组、FLD转氨酶升高组各项肝功指标及血清补体C3、C5、ASP的比较
    3.3 FLD 血清补体 C3、C5、ASP 与 WHR、BMI、GGT、TG、TC、LDL 的相关分析
    3.4 NC组、单纯高脂血症组、轻中重度FLD组之间年龄的比较
    3.5 NC组、FLD转氨酶正常组、FLD转氨酶升高组之间年龄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脂源性激素促酰化蛋白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母亲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及脐血鸢尾素等与新生儿生长状况的关系研究[D]. 郭文文. 山东大学, 2018(01)
  • [2]高血压患者补体C3水平及其与载脂蛋白B的关系[D]. 刘莎莎.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1)
  • [3]痰湿型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临床特征及与脂肪因子相关性的研究[D]. 彭昌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5)
  • [4]血浆CTRP3及CTRP9水平与心衰的相关性研究[D]. 赵莎莎.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5]载脂蛋白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鉴别诊断及与家系成员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D]. 颜丽. 兰州大学, 2016(11)
  • [6]促酰化蛋白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加米兰·吴斯曼,高颖. 医学综述, 2015(05)
  • [7]C5L2基因和C5aR1基因与冠心病的关联分析及临床预后研究[D]. 郑颖颖.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3)
  • [8]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与促酰化蛋白受体C5L2相关性分析[D]. 陈丹.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3)
  • [9]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促酰化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研究[D]. 高颖.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10]血清C3、C5、ASP表达与脂肪肝脂质代谢紊乱相关性研究[D]. 刘永安.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2013(06)

标签:;  ;  ;  ;  ;  

冠心病患者脂源性激素酰化刺激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