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精神桎梏推进教育革命——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打破精神桎梏推进教育革命——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一、砸烂精神枷锁 推进教育革命——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论文文献综述)

周全华[1](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罗平汉[2](2008)在《冰封文坛起惊雷——回眸1978年中国文学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由来文学界是知识分子集中的领域。文化界的拨乱反正,是从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开始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出笼,其实比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还要早。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重提阶

何光全[3](2010)在《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文中指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教育领域开展了许多教育批判。研究这些教育批判,对于人们了解这方面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这方面的历史虽然有所研究,但还比较零散,还特别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1年“拨乱反正”基本结束这段历史时期教育领域所发生的教育批判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这段历史时期教育批判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对该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教育批判事件进行了深入的个案研究,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主要特点、历史影响、经验与教训以及对于教育批判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论文除导论外,正文内容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949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背景与概况。该部分主要运用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2)、过渡时期(1953-1956)、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文革时期(1966-1976)、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五个时期对1949至198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批判的历史背景、动因、基本过程、基本线索、基本事件、基本历史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考察。第二部分:1949年至1981年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案例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分章对武训精神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爱的教育”批判、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等重大教育批判事件的过程、内容、性质、特点、影响以及涉及的相关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和评价。第三部分:对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问题的反思。主要运用了哲学、解释学、比较法等理论研究方法,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反思。分别对这一时期的教育批判与其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背景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对该历史时期教育批判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点、历史影响与基本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反思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批判的本义及教育批判与教育批评、教育评论、教育争论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教育批判等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①1949年至1981年间的中国教育批判是在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变革的背景下,对中国教育改革之路的探索。当然,有时的这种探索步入了歧途。②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主要实践倾向是阶级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与政治、学术批判的交织:多数时间的教育批判在批判方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形而上学:多数时间教育批判的组织与实施方式以“群众性”、“运动式”为主要特点。③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它不仅指向教育思想或理论,而且也指向具体的教育活动或实践,涉及了中国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及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诸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基本问题。④1949年至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经验和教训都是深刻的。从主要指导思想和主要结果来看,该历史时期许多教育批判成为了极左错误指导思想的阐释和体现途径,使教育批判异化成了政治斗争、阶级斗争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许多教育批判不仅体现和延续了新中国建国后教育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样的错误。⑤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教育批判应该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总之,论文对1949年至1981年间我国教育批判历史及相关问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和内容、史料发掘、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方面等都有一定的创新。但由于论文研究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长、研究对象较复杂,涉及问题较多,因此,本文在史料的取舍、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蔡美华[4](2009)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党报作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党报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对“文革”时期意识形态的反思和突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改革开放舆论的肇始和发端。本文详尽地论述分析了党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缘起、过程和党报的作为,分析了这场大讨论成功的原因及大讨论在党报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这场大讨论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大讨论是党报对党性原则由片面理解向完整准确解读的回归,大讨论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党报坚持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性统一的结果。本文从梳理分析“文革”结束后的党报生态入手,勾勒了两年徘徊期“文革”话语和纠正抵制“两个凡是”在党报构成的鲜明对立和张力。党报纠错诉求和党内“实践检验论者”思想的汇合,直接导致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发动。在解构和推倒“两个凡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过程中,党报完成了从“继续革命”到改革开放的话语建构和转换。在对史料研究甄别过程中,大讨论的分期也随之凸现。本文是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展开对这段重要党报史的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的。研究发现党报开展真理标准讨论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或若干个时间点,与之相伴随的是大量相关文章在党报的刊发。真理标准大讨论也并不仅仅局限在中央党报,而是中央党报首先发声,地方党报或响应支持或沉默抵制,党报与其上级党委之间,党报与党报之间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不同反应形成了纵横交织的复杂勾连(articulations)和场域。为推进大讨论,以《人民日报》为主的中央党报曾辅之以民主法制宣传,其主要目的是消除人们的余悸,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清障。因此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以“复线”形式在党报展开的。

教育部大批判组[5](1977)在《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文中研究指明 教育战线是我们党同“四人帮”长期争夺的一条重要战线。对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形势如何估计,对知识分子状况如何估计,这是事关路线、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和广大革命群众认为:十七年的教育战线与其他战线一样,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始终占主导地位,教育战线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及其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应当充分肯定。“四人帮”却完全相

中山大学大批判组[6](1978)在《彻底砸烂精神枷锁 甩开膀子大干革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教育部大批判组的文章《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传达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我国教育事业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正确估计,彻底批判了“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砸烂了长期套在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师生身上的沉重的精神枷锁。我校广大师生衷心拥护,欢欣鼓舞,精神上又获得了一次大解放。几年来,围绕着“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教育战线上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四人帮”挥舞“两个估计”的大棒,全盘否定十七年,诬蔑十七年是“黑线专政”,诬蔑党领导下的学校是“叛徒、特务、走资派把持领导

唐政[7](2011)在《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①这是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时代呼唤,是中国共产党今后一段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建国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关于建国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学术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问题亟待研究和总结,甚至许多领域至今无人问津。因此,笔者拟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为题展开探索,以求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指导,从而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参考。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历史抉择。文化作为“软实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②因此,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发挥国际影响力、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肯定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建国以来我党始终重视文化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原因。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文化产业处于弱势地位、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文化市场没有完全建立、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与实际所需相差甚远的情况下,这更显得弥足珍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内容和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价值要求。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实践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推动革命、建设、改革而不断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并独立思考和实践其规律的探索过程。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的繁荣受政治、经济、民族习惯、国际环境、人民的喜好、社会地位等因素制约,但从根本上讲,则由文化生产力决定。随着文化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发掘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成果,形成文化的时代坐标。这必然会进一步推动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又必然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所以,重视文化生产力的决定作用,通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来探求文化发展规律和文化自我创新的能力。本论文以历史、实践视角,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史经验,以求为在新时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提供有益对策参考和实践指导。

教育部大批判组[8](1977)在《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战线是我们党同“四人帮”长期争夺的一条重要战线。对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形势如何估计,对知识分子状况如何估计,这是事关路线、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和广大革命群众认为:十七年的教育战线与其他战线一样,

刘锡诚[9](1998)在《饯腊催耕──大地回春前后的张光年》文中认为

阎纲[10](1999)在《江青的背后──“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破灭和它所引起的严重课题》文中认为

二、砸烂精神枷锁 推进教育革命——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砸烂精神枷锁 推进教育革命——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前言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一、停课闹革命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二、"斗批改"总述
        三、清队整党
        四、精简下放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二、工宣队状况
        三、贫管会状况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2、"掺砂"--三结合办法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2、校办厂场
        3、临时任务劳动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1、开门办学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一、概况
        二、文化学习状况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五、"上管改"状况
        六、质量评估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三、"边干边学"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三、五七学校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1、办成政治大学
        2、办成农场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5、"三上三下"
        6、"对着干"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二、教育悄悄复苏
        1、文化考查旋风
        2、重整学校秩序
        3、抓文化学习
        4、调减生产劳动课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四、批林批孔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二、教育的整顿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一、风云突变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四、教育界的"反击"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三、招生录取情况
        四、考后风波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1、平反冤假错案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五、复兴高等教育
        1、收回被占校舍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3、恢复与增设高校
        六、复办重点学校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一、近世学风一变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结语
参考文献

(3)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批判"和"教育批判"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的问题、内容与目的
    四、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文献综述
    六、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七、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49-1981年教育批判背景与概况
    第一节 建国初期(1949-1952)的教育批判
        一、思想改造运动与教育批判
        二、苏联教育经验的影响与我国的教育批判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53-1956)的教育批判
        一、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教育性质的争论
        二、"一五"计划期间的教育矛盾与教育批判
        三、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四、教育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运动概况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教育批判
        一、整风、反右运动期间的教育批判
        二、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运动
        三、教劳结合的提出与对资产阶级教育观的批判
        四、"大改造、大改革"的教学"革命运动"
        五、文革前夕毛泽东对教育的批评
    第四节 文革时期(1966-1976)的教育批判
        一、教育领域的斗批改
        二、"教育大革命"
        三、教育领域的"评法批儒"及"批林批孔"
        四、"四人帮"在教育领域制造的批判事件
    第五节 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揭批"四人帮"对教育的破坏
        一、揭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二、揭批"四人帮"对教育方针的篡改
        三、揭批"四人帮"对招生考试制度的破坏
        四、揭批"四人帮"对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破坏
        五、揭批"四人帮"对教育工作者的打击和迫害
        六、教育极左批判时代的终结
第二章 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第一节 武训其人及电影《武训传》
    第二节 批判武训精神的过程
        一、围绕电影《武训传》展开的学术论辩
        二、对电影《武训传》及武训精神的政治定性与否定
    第三节 教育界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一、《人民教育》评论与"打倒武训精神"
        二、批判武训精神与批判改良主义和教育救国论
        三、教育界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四、上海、重庆两地对武训精神的批判
    第四节 "武训"作为符号的清除与利用
    第五节 对武训精神批判的小结
        一、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目的与合理性
        二、教育界批判武训精神的局限性与负面影响
        三、武训精神批判开了新中国教育批判学术问题政治化的先例
第三章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第一节 建国初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推崇
    第二节 "武训精神是否可以为训"的论辩与对陶行知的评价
    第三节 "5.20"社论后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
        一、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武训精神关系的评论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关系的评论
        三、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性质的评论
        四、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第四节 1957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评
        一、关于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关于陶行知与武训及杜威关系的评论
        三、关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评论
    第五节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是一场决策失误与性质错误的极左批判
        二、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评价造成的消极影响
        三、对新中国教育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造成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第一节 对活教育理论批判的过程
        一、50年代初期对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批判
        二、批判实用主义运动中对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三、反右运动期间陈鹤琴及活教育理论的遭遇
    第二节 活教育批判的主要内容
        一、对活教育与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二、对活教育与新民主主义教育关系的评论
        三、关于活教育办学实践与历史问题的批判
        四、关于活教育影响的评论
    第三节 对陈鹤琴活教育理论批判的小结
        一、否定了活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与历史作用
        二、否定了陈鹤琴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第五章 关于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关于过渡时期的教育性质问题的争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观点
        三、关于过渡时期教育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的观点
    第二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关系的争论
        一、强调新民主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区别
        二、强调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
    第三节 关于新民主主义教育如何向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争论
        一、"逐步过渡"论
        二、"区别对待"论
        三、"彻底批判"论
    第四节 对过渡时期主要教育问题争论的小结
        一、争论的特点和局限
        二、争论的结果和影响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建国初全面发展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 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相关问题的提出
        一、关于新旧全面发展教育与双轨制问题
        二、关于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的问题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的全面展开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再度提出
        二、教育部主持的座谈会及讨论
        三、全国各地讨论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倾向
        四、柳湜关于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意见
        五、张凌光的申辩与再辩论
    第四节 因材施教是否可以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一、全面发展教育问题争论转向为"因材施教"是否可作为教育方针的争论
        二、反对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三、赞同将"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并列为教育方针
        四、关于"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基本内涵的争论
        五、关于贯彻和执行"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问题的归因
    第五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结果
        一、没有完结的争论
        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方针的提出
    第六节 对全面发展教育与因材施教问题争论的小结
        一、争论的特点与影响
        二、争论的不足与局限
第七章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
    第一节 建国初对美国教育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初步批判
        一、概况
        二、曹孚《杜威批判引论》的简要介绍与分析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杜威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全面批判
        一、概况
        二、对实用主义哲学的批判
        三、对实用主义人性论的批判
        四、对实用主义经验论的批判
        五、对实用主义教育本质观的批判
        六、对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七、对实用主义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八、对实用主义道德教育观的批判
        九、对实用主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批判
        十、对实用主义学校观的批判
        十一、对儿童中心主义的批判
        十二、对民主主义教育的批判
        十三、对实用主义教育影响的批判
    第三节 50年代末期对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反思与评价
        一、曹孚的反思与评价
        二、陈友松的反思与评价
    第四节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一、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动机、目的与合理性
        二、批判实用主义教育的特点、影响与局限性
第八章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的批判
    第一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过程与概况
        一、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胡适思想批判
        二、"红学"批判与胡适思想批判
        三、胡适思想批判与教育思想批判的联系
    第二节 胡适教育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
        一、对胡适教育思想性质与特点的评判
        二、对胡适的教育目的观的批判
        三、对胡适教育作用观的批判
        四、对胡适教育方法论的批判
        五、对胡适教学思想的批判
        六、对胡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批判
        七、对胡适教育影响的批判
    第三节 对胡适学术与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一、批判的性质、特点与影响
        二、批判涉及的主要教育问题与评价
        三、对胡适教育影响和贡献的评价
第九章 对凯洛夫《教育学》的批判
    第一节 凯洛夫及凯洛夫《教育学》
        一、凯洛夫其人
        二、凯洛夫《教育学》
    第二节 50年代中后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一、苏联教育界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反思
        二、中国教育界的反思与"教育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第三节 60年代初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初步批判
        一、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智育第一"的观点
        二、批判凯洛夫《教育学》与人性论相关的德育原则
        三、批判凯洛夫《教育学》否认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错误"
    第四节 文革时期对凯洛夫《教育学》的全面批判
        一、凯洛夫《教育学》被定性为"是一部典型的修正主义代表作"
        二、借批凯洛夫《教育学》来批判所谓的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三、对"全面发展"、"全民教育"的批判
        四、对"智育第一"的批判
        五、对凯洛夫教学论的批判
        六、对"师道尊严"、"教师中心论"的批判
        七、对"专家治校"、"内行领导"的批判
    第五节 对凯洛夫《教育学》批判的小结
        一、"凯洛夫问题"、"凯洛夫教育学情结"与"凯洛夫现象"
        二、如何正确评价凯洛夫《教育学》
        三、前苏联与中国的不同批判及经验教训
第十章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第一节 对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批判量力性、循序渐进原则为教育大跃进张目
        二、将量力性原则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教学原则
        三、对夸美纽斯教学论的批判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若干问题的争论
        一、关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与作用范围的争论
        二、关于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关系的争论
        三、关于教学原则性质问题的争论
        四、关于社会主义教学原则体系问题的争论
    第三节 对教学原则若干问题争论的小结
        一、对量力性等教学原则批判的性质与特点
        二、对夸美纽斯教学论进行了错误的批判和全盘否定
        三、对教学原则其他问题争论的局限性
第十一章 对"爱的教育"批判
    第一节 "爱的教育"批判过程
        一、"斯霞事件"与"爱的教育"批判的引发
        二、"爱的教育"讨论及批判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爱的教育"批判的扩大化
        四、教育专业组织对"爱的教育"批判
        五、对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批判
        六、"爱的教育"批判的结论
    第二节 "爱的教育"批判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爱的教育"起源、性质与作用的评论
        二、关于"爱的教育"与"阶级爱"的评论
        三、关于"爱的教育"能否作为教育原则的评论
    第三节 对"爱的教育"批判小结
        一、"爱的教育"批判性质
        二、"爱的教育"批判影响
        三、对"爱的教育"批判关涉的几个教育问题的思考
第十二章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
    第一节 对孔子及儒家主要教育思想的批判
        一、对孔子创办私学的批判
        二、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培养目标的批判
        三、对孔子及儒家教育内容的批判
        四、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的批判
        五、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影响的批判
    第二节 对儒家古代教育典籍的批判
        一、"《论语》批注"
        二、"《学记》选批"
        三、"《三字经》批注"
        四、"《弟子规》批注"
        五、"《神童诗》批注"
    第三节 对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及批孔"漫话"和儿歌
        一、对所谓反动教育谚语和格言的批判
        二、批孔"漫话"和儿歌
    第四节 对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批判的小结
        一、"批孔"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敲门砖"
        二、以阶级斗争标准裁量传统思想文化的错误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第十三章 对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的反思
    第一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指导思想及其经验教训
        一、建国初期片面强调新旧教育的对立与对旧教育的否定性的批判
        二、整风反右运动后的教育批判中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倾向的激化
        三、文革时期走向异化和全盘否定的教育批判
    第二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的主要特点及其经验教训
        一、政治批判与学术批判交织的主要实践倾向
        二、教育批判方法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
        三、教育批判组织方式的主要特点为"群众性"、"运动式"
    第三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中外教育遗产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一、关于苏联教育经验的学习与批判
        二、关于教育学中的继承性及教育的社会特点的评论
        三、关于欧美资产阶级教育学的批判
        四、关于我国教育遗产的批判
        五、关于教育历史人物的评价
    第四节 1949-1981年我国教育批判对于教育改革问题的认识与处置及其经验教训
        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端倪
        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教育批判来解决教育改革突出矛盾的凸显
        三、文革时期教育斗批改的大博弈及其恶果
    第五节 关于教育批判的思考
        一、正确认识教育批判的本义及其与教育批评、教育评价、教育评论、教育争论之关系
        二、开展教育批判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三、教育批判是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四、教育批判应该是"事实"澄清与"价值"判断或"无原则"批判与"有原则"批判的辩证统一
        五、教育批判应该坚持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辩证统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4)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党报作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
    五、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两个凡是"禁锢下的后"文革"党报
    第一节 "文革"宣传模式的沿袭
        一、提出"两个凡是"的"两报一刊"社论
        二、新的个人崇拜的宣传
    第二节 乍暖还寒的拨乱反正宣传
        一、平反冤假错案的起步
        二、《人民日报》内参催生高考制度恢复
        三、"文革"话语批"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尴尬
第二章 真理标准讨论在中央党报的发起、展开和推进
    第一节 真理标准讨论的发端
        一、《人民日报》——真理标准讨论的发源地
        二、中央党校《理论动态》——敢为天下先的独特论坛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写作与发表始末
    第二节 实践标准论和"两个凡是"论的尖锐对峙
        一、《人民日报》转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被怒斥
        二、《解放军报》对"凡是派"责难的回击
        三、坚持"两个凡是"、"不介入"大讨论的《红旗》杂志
    第三节 为真理标准讨论清障的《人民日报》民主法制宣传
        一、民主法制宣传的主要样式与基本内容
        二、民主法制宣传的作用
        三、民主法制宣传的局限性
    第四节 1978年中央党报有关文章统计
        一、《人民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二、《光明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三、《解放军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三章 地方党报对真理标准讨论的积极回应
    第一节 与"三不"禁令抗争的上海党报
        一、《文汇报》的迂回宣传策略
        二、冲破"三不"禁令的标志
        三、《解放日报》参与大讨论的宣传特色
        四、1978年上海党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二节 最早参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地方党报——《黑龙江日报》
        一、黑龙江省委率先表态对推动大讨论的意义
        二、为强化真理标准讨论的扩容改版
        三、1978年《黑龙江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三节 《南方日报》:紧密联系改革实际的大讨论
        一、《南方日报》较早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二、为大讨论营造宽松环境的省领导作风民主的报道
        三、对农村极左路线的批判
        四、1978年《南方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四章 在大讨论中逆向而为的部分地方党报
    第一节 抵制真理标准讨论的《湖南日报》
        一、对"两个凡是"提倡者的过热宣传
        二、对"文革"极左路线的大力宣传
        三、《湖南日报》抵制大讨论探源
        四、1978年《湖南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二节 扭曲走样的《山西日报》大讨论
        一、与全国多数党报大相径庭的《山西日报》
        二、变味大讨论宣传的直接恶果
        三、《山西日报》的深刻教训
        四、1978年《山西日报》有关文章分类统计
第五章 真理标准讨论补课在党报开展
    第一节 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的缘起
        一、理论务虚会:尚未结束的争论,步履艰难的会程
        二、一波三折的党报农村改革宣传
        三、参差不齐、极不平衡的各地大讨论
    第二节 党报开展真理标准讨论补课始末
        一、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综述
        二、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的特点
    第三节 新华社地方广播通俗宣传:真理标准讨论补课的成功案例
        一、通俗宣传的策划和实施
        二、通俗宣传成功的有益启示
第六章 党报成功宣传真理标准讨论的原因和理论意义
    第一节 党报成功宣传真理标准讨论的原因
        一、党报深切反映了党心民心的强烈诉求
        二、恢复了党内民主,党报成为追求真理的舆论平台
        三、党报强化了自身建设,丰富了宣传手段
    第二节 党报成功宣传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理论意义
        一、民心民意是检验党报坚持党性原则的标准
        二、中央党报和中央决策的"互文性"
        三、党报坚持党性原则三性统一的重要性
结论
    一、党报是真理标准讨论的发源地和主要阵地
    二、党报在宣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纠正错误思潮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性的统一
    三、党报和党中央决策的互文性
    四、党报在真理标准讨论中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
附录
    一、1978年1月9日《人民日报》文章《文风和认识路线》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三个版本
        1、第六次修改稿:《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2、《光明日报》集体修改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三、九份报纸有关文章篇数汇总表
参考文献
后记

(7)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文化生产力的概念诠释
    2.1 文化
    2.2 生产力
    2.3 文化生产力
第三章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理论溯源
    3.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力"理论的意义
    3.2 列宁社会主义发展公式的理论与实践
    3.3 斯大林关于文化为政治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理论依据
    4.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思想的意义
    4.2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意义
    4.3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化意义
    4.4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之理论的提出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探索历程
    5.1 过渡时期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5.2 全面探索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5.3 文化大革命十年时期对文化生产力的阻碍和破坏
    5.4 拨乱反正时期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5.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5.6 1992年"南巡讲话"以来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5.7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第六章 建国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经验总结
    6.1 坚持改革创新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本出路
    6.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键
    6.3 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6.4 大力发展教育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固本之策
    6.5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6.6 坚持原则与推进发展的统一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准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砸烂精神枷锁 推进教育革命——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
  • [2]冰封文坛起惊雷——回眸1978年中国文学界[J]. 罗平汉. 时代文学, 2008(06)
  • [3]1949-1981年中国教育批判研究[D]. 何光全. 西南大学, 2010(08)
  • [4]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党报作为研究[D]. 蔡美华. 复旦大学, 2009(10)
  • [5]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J]. 教育部大批判组. 人民教育, 1977(02)
  • [6]彻底砸烂精神枷锁 甩开膀子大干革命[J]. 中山大学大批判组. 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01)
  • [7]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 唐政.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 [8]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J]. 教育部大批判组. 安徽教育, 1977(12)
  • [9]饯腊催耕──大地回春前后的张光年[J]. 刘锡诚. 新文学史料, 1998(03)
  • [10]江青的背后──“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破灭和它所引起的严重课题[J]. 阎纲. 新文学史料, 1999(04)

标签:;  ;  ;  ;  ;  

打破精神桎梏推进教育革命——批判“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