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雷达和雷达跟踪导弹(论文文献综述)
谭贤四[1](2021)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预警探测若干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防御方进行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预警探测基础研究和工程研制需要对该领域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为此详细总结与分析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围绕该类目标的预警探测问题,在简要介绍目标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从目标特性、预警装备体系构建与运用和预警探测关键技术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归纳梳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该领域当前研究存在试验验证少、定性讨论多、体系运用探讨不足等问题,防御方需要据此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李欣,孙鑫,张菁,纪大壮,曲菊泽[2](2021)在《对雷达干扰源测向定位的关键技术》文中认为对干扰源测向交叉定位和跟踪干扰源等措施是雷达系统对抗有源干扰的有效技术手段。首先,分析了跟踪干扰源等反干扰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论述了其基本原理和技术途径;其次,讨论了复杂对抗环境下实现跟踪干扰源等面临的难点与挑战,并重点研究了电子战对反干扰源技术及措施的干扰等问题;最后,从难点问题、技术方法、战术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电子战后续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田伟杰[3](2021)在《航天器隐藏目标点测量与模型识别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在上个世纪中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激光雷达根据雷达组成配件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激光雷达和MEMS(微机电系统)激光雷达系统。无论哪种测量系统,原理上都是通过发射高重复频率的激光脉冲和捕获返回信号,来获得被测目标的位置信息。MEMS激光雷达技术,采取巧妙的方式集成了传统激光雷达的零部件,使得机器更加紧凑,具有低成本、易量产、轻量级等优势,便于搭载于高精精密设备中,具有很高应用价值。目标物体的识别和检测是现阶段人工智能研究的极为热门的方向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导航、智能视频监控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内,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减少人工成本的消耗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标检测算法主要有算法及相应的神经网络组成,故对算法和神经网络的优化引起了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有:航天器轨道上的隐藏目标节点测量以及航天器目标识别,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为发掘航天器行驶轨迹中的隐藏节点,根据其特征进行准确测量,提出一种基于MEMS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航天器隐藏目标点测量方法。在激光测量过程中,采用离散雷达滤波器采集上位数据,得到雷达测量性能指标,促进指向性测量系数的适度下降。在此基础上,借助航天器目标的运动特性条件,估计特征值的最大似然量,再联合相关测量指标,建立航天器目标的特征模型,对目标点微动频率的下降趋势进行抑制。根据隐藏目标的立体视觉处理结果,选择最适合MEMS激光雷达的测量点,并在此基础上,测算航天器隐藏目标的比例情况,完成MEMS激光雷达测量下航天器隐藏目标点测量方法的建立。应用MEMS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使目标点微动频率提升、指向性测量系数下降,隐藏目标节点得到有效测量。2.为了进一步提高太空中对航天器目标的识别能力,提出一种基于Darknet框架的YOLOv3(You Only Live Once算法的第三代版本)航天器模型目标检测算法。在YOLOv3算法下,可以根据系统训练成果与目标特征,改进YOLOv3网络模型,进而提出了更为适合航天器模型检测的YOLOV3-satellite网络模型。首先,我们改进了原先的Darknet53网络结构,以提高对航天器数据集检测时的精确度;其次,我们使用航天器特有的特征信息分析选择出更合适的锚框;最后,通过采用DIoU边框回归函数,弥补了计算代价函数时对图片中心不敏感的问题。为验证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完备性,在航天器数据集上对YOLOv3-satellite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
罗佳承[4](2021)在《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游走误差与后向散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较于线性体制激光雷达,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因其设计理念与探测体制的不同,故而拥有极高的灵敏度,能够对单个光子的能量产生响应,能够解决日益增长的探测性能与有限的系统资源之间的矛盾。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引入水下探测,有利于解决当前传统激光雷达水下探测系统体积较大、系统复杂度较高以及探测距离较浅等问题,有助于改善当前传统声呐探测在复杂海域、恶劣海况下难以探测的现状,有益于提升我国对海洋的认知水平,在经济建设、国防巩固与国家主权维护等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论文围绕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样机及其水下探测展开了研究。介绍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与单光子探测器的探测原理与探测模型,阐述了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统计直方图的工作方式。针对光子计数激光雷达中的游走误差问题,分析了游走误差产生的基本原理,根据游走误差的数学推导,从探测器时间抖动出发,建立了游走误差与探测器时间抖动之间的模型,在进行软件仿真后,利用实验样机样机进行了实验,其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水下探测时的后向散射问题,首先研究了激光在水下传播的米散射模型,根据米散射模型计算并仿真了其散射特点,表明了后向散射对于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水下探测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使用极化敏感法来抑制后向散射,接着通过米散射理论与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极化敏感法的理论原理;最后为实验样机添加了自行设计的偏振调制系统并开展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水下两米左右的探测实验,通过对实验所获得数据的分析,对水体后向散射的抑制效果达到了6d B,验证了所用方法的合理性与工程上的可行性,为将来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水下探测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刘雪生[5](2021)在《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光学手段来获取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等信息,并实现对目标的三维空间成像。因其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和高分辨率等优势,使得激光雷达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无人飞机在各方面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使得激光雷达成为这些智能设备实时获得空间位置和运动信息的重要传感器。因此,对于研究新型激光雷达成像技术,提高雷达系统的成像性能以及更准确的得到目标距离信息,具有重要的技术性和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激光雷达测距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在脉冲测距、相位测距、FMCW测距中影响其测距精度的因素;然后对目前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的成像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借鉴光通信中的波分复用技术,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成像原理。主要对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3D光束阵列形成原理进行了理论建模与分析,并同时证明了该雷达在光子集成电路(PIC)中可实现低成本产业化的潜力。然后,在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成像原理的分析基础上,进行基于光纤阵列的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的系统设计,实验了所成功搭建的基于光纤阵列的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并对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三维成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验证了该雷达系统的测距性能及3D空间成像能力;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的角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光纤阵列微抖动的雷达角分辨率提高方法,实现了将基于光纤阵列的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的垂直角分辨率从0.716°提高到0.143°。最后,我们将激光中为获得超短光脉冲的主动锁模技术引入光电振荡器(OEO)。主要对OEO基本原理和基于强度调制的主动锁模OEO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中通过在OEO的电环路中插入可调电衰减器,利用主动锁模技术对OEO产生的高频超低噪声微波信号进行强度调制,实现了在传统OEO中很难支持的多模式振荡,并产生宽带微波频率梳(MFC)信号以及获得在时域相干叠加出的微波脉冲。该技术将有望应用于FM雷达、传感、多载波通信等方面。
刘阳,董文锋,冷毅,刘锐[6](2020)在《突防过程中反辐射无人机群数量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对反辐射无人机突防过程中数量进行规划研究,将突防分为了突防雷达探测系统和防空火力系统两个过程,分别建立了反辐射无人机群对这两类系统突防的概率模型,并对两种概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按照反辐射无人机与目标的距离,分析出了无人机群的突防顺序及详细过程。最后结合两种概率模型提出了无人机群的数量规划,并得到了无人机群数量对毁伤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以及该模型对实战对抗的指导意义。
冼锦洪[7](2020)在《应用于海雾监测的激光雷达的研制和能见度反演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见度是气象观测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其进行准确探测,可以为航空、航海、高速公路等领域提供预警,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海雾监测方面,激光雷达在原理上比人工目测法、图像法、透射式能见度仪、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等有优势。然而,当前能见度激光雷达没有同时满足探测距离远和时间分辨率高的要求,并且反演算法精度低,因而难以应用在多变的海雾监测之中。本文基于能见度激光雷达系统模拟理论,根据设计目标,对各个硬件部分进行参数优化,得到设计参数和配置,最终研制出能见度激光雷达。在时间分辨率10秒和大多数天气(能见度大于5公里)情况下,白天最大探测距离大于5公里,夜间最大探测距离大于10公里。针对硬件,引入EARLINET质量控制标准对能见度激光雷达进行校准,包括死时间校准、零点校准、重叠因子校准、暗噪声测试、对称性测试、线性度测试、瑞利散射信号拟合测试等,从而保证硬件的可靠性。从激光雷达方程可以看到,方程中含有后向体积散射系数和消光系数两个未知量,而方程只有一个,因而常常需要作一些假设,这也是反演结果误差的来源。所以如何提高反演算法的精度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针对能见度反演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水平能见度反演算法。在模拟分析和与前散能见度仪的对比中,都证明了所提算法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由于海雾变化迅速且不均匀,在海岸或岛屿等气象观测点的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只能获取监测点位的数据,对其观测效果较差。针对这个问题,有创新性地将研制的激光雷达和能见度反演算法应用到海雾监测及预警之中。在上海横沙岛、琼州海峡、舟山群岛的外场试验中,将能见度激光雷达与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能见度数据进行了比对分析。不管在一般还是特殊天气条件下,两者的能见度结果都比较一致。在上海横沙岛的外场实验中,2019年2月能见度激光雷达提前约3个半小时对5公里处的海上轻雾发出了预警。在琼州海峡的外场试验中,2019年春节期间能见度激光雷达成功监测了多次海雾,并密切跟踪海上能见度变化,为春运期间琼州海峡客货运输提供了气象保障。在舟山群岛的外场试验中,2019年的台风期间两台能见度激光雷达经历了台风天气的考验,成功监测了台风前后的海上能见度演变过程,并密切跟踪海上能见度变化,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上海横沙岛、琼州海峡、舟山群岛进行了长时间的测试,验证了能见度激光雷达的可靠性和在海雾监测方面的可行性。
陈雅贤[8](2020)在《《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文中提出2019年3月—10月,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对《现代军用直升机》一书进行翻译与审校。根据任务分配,笔者负责本书五小节(共计1,0973字)的翻译和三分之一内容(共计6,9939字)的审校工作。笔者以参与该翻译项目的实习为基础,选择翻译项目过程中的审校环节为研究对象,对整个审校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在报告中,笔者尝试将审校该德语军事类文本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翻译的两个阶段——理解与表达——将本次审校过程中发现的错误细化为语言层面的词语、句子和篇章三类。首先,面对德语原文文本出现的专业术语较多的问题,笔者需要查阅大量中文相关资料,寻找业内认可和遵循的译法。同时,因为军事类文本中涉及到大量军事装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等,长难句出现频率很高。为了译文的准确和通顺,笔者在审校长难句时分步骤进行,首先对照原文,判断译文是否出现漏译和错译,再对分句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中文语言表达规范和习惯调整译文语句结构。此外,笔者在审校时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信息达到对等,在译文的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笔者希望通过此实习报告总结自己在审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这些困难的经验和方法,为该领域资料的翻译审校提供有启发的现实案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军事类文本翻译审校工作。
叶阳阳[9](2020)在《面向道路交通的环境感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人驾驶汽车能够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释放双手提高社会生产力,因而其相关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无人驾驶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由感知、决策和控制这三个部分组成,而感知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装备在汽车上的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感知周围的道路环境并快速准确的获取自身位置和周围目标的位置、大小和运动方向等信息,从而保障无人驾驶车辆安全平稳的行驶在道路上。在道路交通感知方面,传统方法大多处理单一的道路场景,难以应对复杂环境,如道路边缘模糊、目标遮挡和光照变化等道路情况。此外,基于浅层的人工设计特征难以表达物体内在的抽象语义特征,导致检测和识别路面标识和周围目标的精度难以达到无人驾驶汽车对安全的要求。深度学习采用多层神经网络通过大数据学习得到的特征比传统人工设计的特征拥有高度抽象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环境,并获得更高的检测和识别精度。本文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任务中,主要通过研究车道标识线检测和三维目标检测方法,以达到快速准确感知自身位置和周围目标的三维信息的目的。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无人驾驶汽车需要获取高精度的车道标识线位置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分析的车道标识线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逆透视变换和图像滤波以降低场景图像中透视效应引起的精度损失,增强图中路面的车道标识线区域,利用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准确识别局部车道标识线区域,并根据车道标识线在空间中存在的几何连续性以有效识别车道标识线。(2)针对图像逆透视变换的局限性和基于密度聚类的后处理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差回归指导的车道标识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引入权重的方式消除透视效应的影响,以有效预测车道标识线的局部偏移,根据网络输出车道标识线相邻位置的偏移关系,通过构建类似基于密度聚类的方式获得每条车道标识线的实例。该方法在不使用逆透视变换的情况下,能够精准地检测车道标识线。(3)基于单阶段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检测缺乏形状先验导致其检测精度低于具有形状先验的两阶段三维目标检测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三维体素特征的方式表征激光雷达点云,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特征金字塔网络获取物体不同尺度的特征,并通过预先定义的区域注入基于顶视图注意力机制的方式编码目标物体的形状特征,从而改善基于单阶段三维目标检测器的性能。(4)由于前序工作因三维目标检测网络基础结构限制,无法将三维形状先验引入网络中而导致检测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形状注意力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均匀采样和引入重叠机制的方式弥补激光点云数据存在的稀疏性和不均匀性,修改三维稀疏卷积层改善前序工作在三维空间编码时损失高度信息的问题,在局部空间构建顶视图和高度方向上的两个注意力模块获取三维形状特征编码,从而进一步提高三维目标检测的性能。
叶强[10](2020)在《直升机载箔条无源干扰投放策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电子对抗战中,箔条干扰是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无源干扰方法,是面临重大威胁时的重要防护手段。雷达系统功能和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箔条干扰效能的发挥。本文以直升机载箔条自卫干扰为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对影响箔条干扰效果的因素分析,给出了提高箔条干扰效果的投放策略。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并分析了箔条的基本性质,从目标散射截面积定义引出了箔条的有效散射截面积计算,分析了箔条常用的扩散时间、滞空时间和降落速度等参数,以及箔条干扰方式和作战应用;其次,根据箔条扩散指标和参数,建立了箔条干扰5段式扩散模型,详细划分了箔条的存储、飞行、展开、移动和消失这5个工作状态,计算了不同状态下的箔条的时间参数、空间分布和散射截面积;从直升机的空中运动过程和散射特性出发,建立了直升机的运动轨迹和雷达截面积方程;从单脉冲雷达导引头的工作过程和雷达特性出发,建立了导弹的运动轨迹和雷达方程;最后,设计了一种直升机载箔条干扰投放仿真软件,针对普通单脉冲雷达导引头的空中威胁问题,完成了不同战情下的大量动态仿真对比实验,展示了箔条投放后的雷达对直升机和箔条弹的跟踪变化和轨迹信息,提出了不同战情、干扰方式、直升机机动规避、箔条弹发射等因素下的箔条干扰投放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箔条投放仍能对单脉冲雷达导引头产生好的干扰效果。
二、光雷达和雷达跟踪导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雷达和雷达跟踪导弹(论文提纲范文)
(1)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预警探测若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NSHT目标特性 |
1.1 运动特性 |
1.2 电磁散射特性 |
1.3 红外辐射特性 |
1.4 NSHT对预警探测的影响分析 |
1) 防空预警系统 |
2) 反导预警系统 |
2 NSHT预警装备体系构建与运用 |
2.1 预警平台与手段 |
1) 天基预警平台 |
2) 空基/临空基预警平台 |
3) 地基/海基预警平台 |
2.2 预警装备体系构建与运用 |
1) 预警探测装备体系构建 |
2) 预警资源运用 |
3 NSHT预警探测关键技术 |
3.1 雷达检测技术 |
1) 积累检测方法 |
2) 等离子体影响下的检测 |
3.2 目标跟踪技术 |
3.3 轨迹预测技术 |
4 存在问题与思考 |
4.1 模拟仿真多,试验验证少 |
4.2 定性讨论多,定量分析少 |
4.3 单一技术研究多,体系运用探讨少 |
5 结束语 |
(2)对雷达干扰源测向定位的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基本理论概述 |
1.1 基本概念 |
1.2 主要应用场景 |
2 基本原理与方法 |
2.1 雷达干扰源测向与跟踪 |
2.1.1 比幅测向法 |
2.1.2 相位干涉仪测向 |
2.1.3 空间谱估计算法 |
2.1.4 干扰源定位技术 |
(1)测向交叉定位。 |
(2)测向时差定位。 |
(3)测向与角度、多普勒变化率联合估计。 |
(4)卡尔曼滤波法。 |
(5)加权质心法。 |
2.2 其他干扰测向和跟踪技术 |
3 主要难点与技术 |
3.1 非高斯非线性系统模型的求解难 |
3.2 复杂干扰环境下的多干扰源测向难 |
(1)对多干扰信号的测向难。 |
(2)对宽带窄带并存、样式及波形动态变化的干扰源测向难。 |
(3)多干扰源抑制使主瓣畸变加剧。 |
(4)干扰源测向误差影响干扰对消性能。 |
(5)时频域联合处理不能实现复杂干扰信号测向和抑制。 |
3.3 交叉定位的性能优化和虚假点消除难 |
3.4 基于对测量的干扰点迹处理的理论不完善 |
3.5 干扰抑制效能受诸多因素制约 |
3.6 工程运用难点 |
3.6.1 干涉仪技术对宽带信号的适用性 |
3.6.2 自适应波束置零影响主波束性能 |
3.6.3 复杂干扰环境影响干扰源寻的实际性能 |
(1)系统误差影响抗干扰性能。 |
(2)多站多目标数据的关联融合难。 |
(3)算法的复杂干扰环境适用性问题。 |
4 电子战的对策与挑战 |
4.1 对策措施 |
4.1.1 干扰技术 |
4.1.2 战术措施 |
(1)有源无源协同干扰战术。 |
(2)平台内与平台外相结合。 |
(3)机群同步闪烁干扰。 |
4.2 主要难点 |
4.2.1 干扰参数难以精确控制 |
4.2.2 战术协同要求高 |
4.3 发展方向 |
4.3.1 新干扰技术 |
4.3.2 协同干扰 |
(1)综合运用多种干扰力量。 |
(2)协同干扰技术。 |
(3)支援干扰与被掩护力量的战术协同。 |
4.3.3 干扰效能估计 |
4.3.4 作战概念及样式研究 |
5 结束语 |
(3)航天器隐藏目标点测量与模型识别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光雷达测量的研究现状 |
1.2.2 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及目标检测的基础理论 |
2.1 测量技术基础理论 |
2.1.1 MEMS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 |
2.1.2 MEMS激光雷达在航天器测量中的性能指标 |
2.2 YOLOv3目标检测技术的基础理论 |
2.2.1 目标检测的工作流程 |
2.2.2 YOLOv3网络的基本架构 |
2.2.3 YOLOv3算法的主要性能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EMS激光雷达的航天器隐藏目标点测量 |
3.1 引言 |
3.2 激光测量上位机数据采集 |
3.3 基于MEMS激光雷达测量的航天器目标特征建模 |
3.3.1 航天器目标运动特性 |
3.3.2 特征值的最大似然量估计 |
3.3.3 目标特征模型建立 |
3.4 航天器隐藏目标点测量 |
3.4.1 隐藏目标的立体视觉处理 |
3.4.2 测量点选择 |
3.4.3 目标比例测算 |
3.5 测量研究与应用 |
3.5.1 MEMS激光雷达测量环境 |
3.5.2 航天器隐藏目标点微动频率 |
3.5.3 指向性目标测量系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YOLOv3的航天器模型目标检测 |
4.1 引言 |
4.2 改进的YOLOv3算法 |
4.2.1 改进网络结构 |
4.2.2 anchor的生成过程及其适应性调整 |
4.2.3 改进边界框回归函数IoU |
4.3 航天器数据集说明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YOLOv3-satellite网络性能分析 |
4.4.2 DIoU-Loss检测性能对比 |
4.4.3 综合性能对比 |
4.4.4 各类算法模型下综合性能对比 |
4.4.5 检测效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游走误差与后向散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激光雷达研究现状 |
1.3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探测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激光雷达测量原理 |
2.2.1 相干探测原理 |
2.2.2 直接探测原理 |
2.2.3 回波信号能量估算 |
2.3 单光子探测器 |
2.3.1 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
2.3.2 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的常用参数 |
2.4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探测原理及其信号概率模型 |
2.5 激光在水下的传播 |
2.6 常用的抑制后向散射的方法 |
2.6.1 同步扫描法 |
2.6.2 距离选通法 |
2.6.3 极化敏感法 |
2.7 偏振光的数学描述 |
2.7.1 琼斯矢量法 |
2.7.2 斯托克斯矢量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游走误差与时间抖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游走误差 |
3.3 游走误差的数学推导 |
3.4 游走误差与时间抖动关系分析 |
3.4.1 仿真分析 |
3.4.2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水下探测实验 |
4.1 引言 |
4.2 圆偏振光后向散射特性分析 |
4.2.1 仿真流程 |
4.2.2 仿真结果 |
4.3 实验验证 |
4.3.1 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实验系统简介 |
4.3.2 实验环境 |
4.3.3 实验进行与数据采集 |
4.3.4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固态激光雷达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激光雷达成像基本原理 |
2.1 激光雷达测距原理 |
2.1.1 脉冲测距 |
2.1.2 相位测距 |
2.1.3 调频连续波(FMCW)测距 |
2.2 激光雷达成像方式 |
2.2.1 扫描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 |
2.2.2 面阵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 |
2.3 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成像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及实验研究 |
3.1 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设计与原理实现 |
3.1.1 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设计 |
3.1.2 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原理实现 |
3.2 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测距和成像测试实验 |
3.2.1 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测距性能验证 |
3.2.2 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三维成像验证 |
3.3 基于光纤阵列微抖动的雷达角分辨率提高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微波光子的电脉冲产生技术研究 |
4.1 主动锁模OEO电脉冲产生技术原理 |
4.1.1 光电振荡器基本理论 |
4.1.2 基于强度调制的主动锁模OEO原理 |
4.2 基于强度调制的主动锁模OEO实验研究 |
4.2.1 基于强度调制的主动锁模OEO系统实验 |
4.2.2 基于强度调制的主动锁模OEO性能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突防过程中反辐射无人机群数量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雷达探测系统效能评估 |
1.1 搜索雷达探测模型 |
1.2 跟踪雷达探测模型 |
1.3 反辐射无人机群突防雷达系统概率仿真分析 |
2 火力防空系统效能评估 |
2.1 近程防空导弹模型及拦截概率 |
2.2 超近程高炮模型及拦截概率 |
2.3 火力防空系统仿真与分析 |
3 反辐射无人机群突防数量规划研究与分析 |
3.1 反辐射无人机群毁伤概率分析 |
3.2 反辐射无人机群突防过程及规划研究 |
3.3 反辐射无人机群突防概率分析与仿真 |
4 结束语 |
(7)应用于海雾监测的激光雷达的研制和能见度反演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能见度概述 |
1.1.1 能见度的定义 |
1.1.2 能见度探测的意义 |
1.1.3 能见度探测的方法 |
1.2 激光雷达概述 |
1.3 能见度激光雷达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能见度激光雷达系统研制 |
2.1 引言 |
2.2 散射理论 |
2.2.1 瑞利散射 |
2.2.2 米散射 |
2.3 激光雷达基本理论 |
2.3.1 工作原理 |
2.3.2 基本方程 |
2.4 系统模拟 |
2.5 参数优化 |
2.6 系统设计 |
2.6.1 发射系统设计 |
2.6.2 接收系统设计 |
2.6.3 数据采集与控制处理系统 |
2.6.4 结构优化与扫描平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能见度激光雷达校准 |
3.1 引言 |
3.2 死时间校准 |
3.3 零点校准 |
3.4 重叠因子校准 |
3.5 暗噪声测试 |
3.6 对称性测试 |
3.7 线性度测试 |
3.8 瑞利散射信号拟合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雷达能见度反演算法 |
4.1 引言 |
4.2 传统水平能见度反演算法 |
4.2.1 Collis方法 |
4.2.2 Klett方法 |
4.2.3 Fernald方法 |
4.3 一种新的高精度水平能见度反演算法 |
4.3.1 公式推导 |
4.3.2 模拟分析 |
4.3.3 对比实验 |
4.3.4 误差分析 |
4.3.5 特殊案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能见度激光雷达用于能见度及海雾监测 |
5.1 引言 |
5.2 上海横沙岛外场试验 |
5.2.1 试验环境与设备介绍 |
5.2.2 对比实验 |
5.2.3 特殊天气分析 |
5.2.4 海雾监测分析 |
5.3 琼州海峡外场试验 |
5.3.1 试验环境与设备介绍 |
5.3.2 对比实验 |
5.3.3 特殊天气分析 |
5.3.4 海雾监测分析 |
5.4 舟山群岛外场试验 |
5.4.1 试验环境与设备介绍 |
5.4.2 对比实验 |
5.4.3 特殊天气分析 |
5.4.4 海雾监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与创新点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
第一节 任务详情 |
一、原文内容 |
二、原文文本特点 |
第二节 目标受众 |
第三节 委托方要求 |
第二章 翻译审校前期准备 |
第一节 统筹审校任务 |
第二节 确立审校目标与准则,明确审校质量标准 |
第三节 剖析原译文,监控与评估译文质量 |
第四节 选择审校理论、资源和技术支持 |
第五节 制定审校计划 |
第三章 翻译审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词语 |
一、专业术语 |
二、专有名词 |
三、近义词 |
第二节 句子 |
一、长难句 |
二、插入语 |
第三节 篇章 |
一、前后一致性 |
二、语言风格 |
第四章 翻译审校实习总结 |
第一节 已解决的问题及总结 |
第二节 未解决的问题及反思 |
第三节 对未来翻译及审校工作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审校原文 |
附录二 《现代军用直升机》审校前后译文 |
附录三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翻译原文 |
附录四 《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译文 |
附录五 (部分)专有名词列表 |
致谢 |
(9)面向道路交通的环境感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现状 |
1.3 道路交通的环境感知关键技术 |
1.3.1 车道标识线检测方法的相关工作与难点 |
1.3.2 三维目标检测方法的相关工作与难点 |
1.3.3 道路交通环境感知的相关数据库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
2 基于结构分析的车道标识线检测 |
2.1 引言 |
2.2 基于结构分析的车道标识线检测方法 |
2.3 图像预处理 |
2.3.1 图像的逆透视变换 |
2.3.2 偏航角估计 |
2.3.3 图像滤波设计 |
2.4 波形分析处理 |
2.4.1 车道标识线的波形生成 |
2.4.2 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 |
2.4.3 车道标识线的几何分析 |
2.4.4 车道标识线的拟合 |
2.5 实验分析 |
2.5.1 数据库和评价标准 |
2.5.2 车道标识线检测方法的对比 |
2.6 结论 |
3 基于偏差回归指导的车道标识线检测 |
3.1 引言 |
3.2 基于偏差回归指导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
3.3 车道标识线的偏差回归 |
3.3.1 加权的偏差回归 |
3.3.2 相机参数估计 |
3.4 车道标识线的聚类 |
3.4.1 DBSCAN聚类算法 |
3.4.2 模仿DBSCAN聚类 |
3.5 角度估计分支和整体损失函数 |
3.5.1 角度估计分支 |
3.5.2 整体损失函数 |
3.6 实验分析 |
3.6.1 评估数据集和度量标准 |
3.6.2 网络的结构设置 |
3.6.3 网络训练参数设置 |
3.6.4 实验结果对比 |
3.6.5 实验结果分析 |
3.7 结论 |
4 基于顶视图形状注意力的三维目标检测 |
4.1 引言 |
4.2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三维目标检测器 |
4.2.1 基于距离约束的体素生成器 |
4.2.2 点云特征提取层 |
4.2.3 注意力区域推荐网络 |
4.2.4 损失函数的设计 |
4.3 网络参数设置与数据增强 |
4.4 实验分析 |
4.4.1 KITTI数据库简介 |
4.4.2 KITTI评估标准 |
4.4.3 KITTI验证集的评估 |
4.4.4 KITTI测试集的评估 |
4.4.5 消融实验 |
4.5 结论 |
5 基于三维形状注意力的三维目标检测 |
5.1 引言 |
5.2 基于三维形状注意力的三维目标检测器 |
5.2.1 体素生成器 |
5.2.2 点云特征提取层 |
5.2.3 基于形状注意力的区域推荐网络 |
5.2.4 损失函数的设计 |
5.3 网络设置与数据增强 |
5.3.1 网络结构的设置 |
5.3.2 网络的参数设置 |
5.3.3 样本的数据增强 |
5.4 实验分析 |
5.4.1 KITTI验证集的评估 |
5.4.2 KITTI测试集的评估 |
5.4.3 nu Scenes测试集的评估 |
5.4.4 消融实验 |
5.5 结论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直升机载箔条无源干扰投放策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源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箔条干扰作战使用现状 |
1.2.3 箔条云特性研究现状 |
1.2.4 国外典型防空设备 |
1.3 论文工作及安排 |
第二章 箔条基本性质 |
2.1 目标散射截面积 |
2.2 箔条有效散射截面积 |
2.3 箔条扩散参数 |
2.3.1 箔条扩散时间 |
2.3.2 箔条滞空时间 |
2.3.3 箔条降落速度 |
2.4 箔条干扰方式 |
2.4.1 箔条压制式干扰 |
2.4.2 箔条欺骗式干扰 |
2.5 箔条作战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升机、箔条弹和导弹模型建立 |
3.1 直升机模型 |
3.1.1 运动轨迹方程 |
3.1.2 雷达截面积方程 |
3.2 箔条弹模型 |
3.2.1 运动扩散方程 |
3.2.2 散射面积变化方程 |
3.3 导弹模型 |
3.3.1 运动轨迹方程 |
3.3.2 雷达导引头方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升机载箔条干扰投放策略研究 |
4.1 箔条干扰投放策略设计方法 |
4.1.1 箔条干扰作战处理流程 |
4.1.2 干扰策略性能评估指标 |
4.1.3 干扰策略性能评估实现 |
4.1.4 箔条干扰投放软件设计 |
4.2 箔条干扰投放仿真实验 |
4.2.1 质心干扰仿真实验 |
4.2.2 冲淡干扰仿真实验 |
4.3 箔条投放策略 |
4.3.1 质心箔条投放策略 |
4.3.2 冲淡箔条投放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光雷达和雷达跟踪导弹(论文参考文献)
- [1]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预警探测若干研究进展[J]. 谭贤四.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1(06)
- [2]对雷达干扰源测向定位的关键技术[J]. 李欣,孙鑫,张菁,纪大壮,曲菊泽. 现代雷达, 2021(08)
- [3]航天器隐藏目标点测量与模型识别的设计研究[D]. 田伟杰. 山西大学, 2021(12)
- [4]水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游走误差与后向散射研究[D]. 罗佳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5]波分复用全固态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技术研究[D]. 刘雪生. 河北大学, 2021(11)
- [6]突防过程中反辐射无人机群数量规划研究[J]. 刘阳,董文锋,冷毅,刘锐.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0(06)
- [7]应用于海雾监测的激光雷达的研制和能见度反演算法的研究[D]. 冼锦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D]. 陈雅贤. 青岛大学, 2020(02)
- [9]面向道路交通的环境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 叶阳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直升机载箔条无源干扰投放策略技术研究[D]. 叶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