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籍善本修复应向正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婷婷[1](2015)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文中认为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建设历史是对语文教育现代性不懈追求的历史;而清末民国国文教科书的演变历程,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诠释、重构和探索的过程。选取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并以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传统文化选择历程中表现出最为复杂、多变、奋进、挣扎的螺旋上升态势,诸多现代教育和文化问题,都可在这一时段发现惊人的历史印记。所以,研究清末民国的文化和教育问题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果不是历史以偶然中的必然给予古老中国强烈的外部刺激,乾嘉诸老所创立的学术范式或可为中国文化另辟新路,使得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的内涵式蜕变完成近代化转型,谋得康、梁、胡适所期待的“近代科学”的文化蜕变;亦或乾嘉诸老的遗智尚不足以达成使命,那么中华文化可能重新构建一番崭新的文化体系。遗憾的是,历史的车轮不会逆转,深深的车辙见证的往往与期待和假设相背离。历史的屈辱以亘古未见的惨败和屈辱的城下之盟告终,从此,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社会性质被迫改变,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再难自保,逐步融入在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的轨迹中去。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文化狂飙的劲头席卷中华大地,面对西方各类教育思想的头脑风暴,“中体西用”的文化选择框架被打破,这“近代百年第二次民族反思”1将传统文化的选择导入了现代化、科学化、人本化的征途。本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选择为主体,价值趋向为主导、中学国文教科书文本研究为主线”而展开,遵循历史发展状态的研究逻辑,从理论层面系统地分析文化问题、教育问题、教科书问题。这三条线相互交叉和映证,最终作用于教育对象上,“教科书中怎样选择中华传统文化,选择怎样的传统文化用之于语文教育,如何通过语文教科书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向学生的转化,使得学生成为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这些问题就成为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根据这一线索和研究思路,本论文分四章内容呈现研究过程和结论:第一章绪论。叙述了本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内容有:清末“民族危机”带来传统文化选择中的意识更迭;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08年吴曾祺主编的《国文教科书》内容,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清末之文化选择—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修身”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二是清末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学优而仕”(工具主义)到“经世致用”(实用主义);三是清末之国文教科书——是对传统旧式文选型语文教材的艰难突破。一言以蔽之,清末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未跳出“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可以形容为——“秋风不惊堂前雁,夕阳仍恋路旁鸦”。第三章民国时期“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内容包括: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35年叶圣陶、夏丐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民国时期之文化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这一时期“修身”的新内涵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和脊梁;二是民国时期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独善其身”(个人功能)到“兼济天下”(社会功能);三是民国时期之国文教科书——在白话文教育中实现对传统文学教材的科学化突破。一言以蔽之,民国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破除了“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在坚定的前行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可以形容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回”。第四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对于当代的启示。“让历史回答未来”,本章期望以历史之镜关注现实文化、教育、中学语文教科书问题,分四个问题进行阐述:其一,清末民国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其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其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胡泊,赵大莹[2](2011)在《国家图书馆古籍的修复与利用》文中提出1引言国家图书馆的古籍收藏,有27万余册中文善本古籍,70万件特藏,160余万册普通古籍,涵盖宋元善本、敦煌佛经、西域残片、甲骨实物、金石拓片、以及古今舆图等不同类型。卷帙浩繁的古籍是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内涵与精华,是研究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文献
南庆波[3](1993)在《古籍善本修复应向正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文中指出我高兴的参加了"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感到很荣幸。这一组织的成立,对于加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件大喜事。也是我多年来的希望。我完全相信你们会很好的组织好这项工作的。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各种形式的文物应有尽有,占居世界首位。在我国如何更好的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让祖国文化遗产发
范兴坤[4](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认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周景崇[5](2007)在《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 ——以江西流坑村个案调查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国各地的农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由于社会上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产生较多的歧义,对传统乡土聚落文化认识不深,急于求成,很多优秀的传统村落难以延续。通过考察发现,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保留至今。村内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乡土聚落文明的缩影。它的景观文化内涵丰富,它的荣耀、衰败、转变、更新的过程,是南方村镇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流坑村的聚落景观继承了南方聚落传统的“耕读文化”、“田园文化”与“聚落礼制文化”,很好的表达和发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设计思想,包含了真实的乡土村落景观设计文化经验。在历次的变革中,流坑村逐步完善了自己变迁体系的架构。在新农村建设大潮中,它以自己的方式,使传统的乡土聚落设计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对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村镇设计提供一个借鉴的范式,为当代设计所用,使乡土聚落文化架构一步步向当代转型。
子志月[6](2013)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其中仅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个,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16个民族跨国境而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云南各少数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民间文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医药以及人文掌故等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云南各少数民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其传统文化的巨大变迁,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特别是一些依靠口传心授进行传承的文化遗产面临不断消失或处于濒危境地的严峻挑战,这给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诸多挑战和困难。若不及时抢救保护,许多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濒临消亡。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为了抢救保护、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或记录、核实重大历史事件等的需要,对掌握或熟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当事人、重大历史事件参与者或见闻者、重要历史人物等进行有计划的采访,并经采集者以标准方法采集形成的各种文字、录音、录像以及数字化等形式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口述史料。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国家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研究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历史源流、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第一手材料,是制定民族政策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从少数民族文化“群体记忆,口传心授”的特点出发,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无疑成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但档案的价值是潜在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档案的潜在价值才能转化为现实价值。因此,要想促进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用以指导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但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鲜有涉及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实践工作。因此,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为题,在系统梳理学术界关于口述档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回顾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历史,全面总结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发掘利用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应遵循的原则、模式及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进行了论述。第二,从口述史料、口述历史、口述档案、少数民族档案的概念入手,对本文研究对象——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做了界定,并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种类及特点进行分析。第三,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等重要价值。同时还具有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抢救和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原始材料、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提供教材、为民间文艺创作提供生动素材和丰富馆藏等多方面的作用。第四,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抢救保护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主要回顾了规模较大的、涉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抢救工作的四次调查或普查。这些调查或普查中所收集到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对于我们开展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五,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含义和意义。从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主体和客体、开发利用的任务和目的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含义进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对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保护和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推动云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六,总结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在收集整理、编研成果的出版、推动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面临思想意识淡薄、理论研究不足、编研成果形式单一、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综合型人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好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第七,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特点,结合当前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原则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应遵循统筹原则、本真和创新均衡的原则、需求原则、慎重原则、效益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提出了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三结合模式,即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方式相结合、公益性开发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独立开发与联合开发相结合。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形势,提出了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一些措施: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档案开发利用意识,建立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加强档案资源、人才队伍及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云南民族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服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伍梦尧[7](2014)在《宣纸的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一、传统手工纸的典型代表,宣纸自诞生至今已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因其纸质洁白、柔软细腻、不易蛀蚀的特点,宣纸也获得了“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宣纸起于唐朝,历代相沿,现在的主要产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自诞生以来的千余年时光中,宣纸的制作工艺依然在沿袭着老祖宗传下来的古法流程。这些流程多以人力手工进行操作,且细节上未曾发生过多变化。在近年来,由于大众书写习惯的改变,在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传统行业日渐凋敝的社会情况下,曾经繁盛一时的宣纸行业也开始逐渐式微。为此,中国政府和宣纸企业开始对宣纸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工作,以重新振兴宣纸行业的发展。本文在第一部分首先对有关于宣纸行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文章首先从历史变迁、发展现状、保护传承和行业发展四个部分回顾了宣纸行业的相关文献,又从定义、实践措施和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三个方面简单整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作者对文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点——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大致情况在第一部分作了简要介绍。在第二部分,文章详细记述了宣纸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宣纸的制作流程。作者简要回顾了由东汉蔡伦发明“蔡侯纸”作为起点,至唐朝宣城所造纸张被列为皇室指定贡品、宋末明初曹氏一族迁居小岭、明清时期宣纸业发展繁荣、再到最后建国以来政府对宣纸行业的发展扶持的宣纸业的发展历史,然后分为备料和制纸两大部分对宣纸制造技艺至今仍在坚持的古法流程进行了展示。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工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宣纸行业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工作的状况进行了阐述和梳理,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根据从业者和专家的意见提出了可行化建议。
徐童童[8](2017)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我国现代化文化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公益机构,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始终将服务作为永恒主题,以公益性、普惠性、均等性的文化本质,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场所。然而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读者需求也多样化个性化,公共图书馆服务需要在日益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不能固守传统服务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发展,创建新颖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引入新技术手段,重组管理模式,为读者服务发挥其社会价值。服务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现代公共图书馆进行科学发展的核心思想。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分析与实地走访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分别是上海图书馆、浦东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根据服务创新的研究目的与相关项目负责人与馆员进行访谈,形成了较为详细的案例。在本文模型创建中参考并学习管理学中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构建一个基于此模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型。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理念创新、读者界面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四方面结合走访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与阐释。服务理念维度,通过介绍"以人为本","广度"与"深度"并重,"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来分析;读者界面维度通过创新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方式来展开;管理创新维度分别从管理学的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论述;技术创新维度依据新媒体技术、数字图书馆、创客空间以及在线学习来阐释。最后归纳出希望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一个符合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型。
张福学[9](2000)在《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书馆Web站点是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研究的最佳平台。论文采用网上调查与个例分析、比较研究与综合归纳以及定量的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就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许多问题展开研究。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论文从社会环境、技术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信息用户环境和图书馆的内部环境五个方面,用大量详尽的数据和事实勾画出了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一个整体环境概况。 通过对图书馆Web站点服务实践的研究,作者发现:图书馆Web站点有五个服务功能和四个服务模块;服务宗旨与其所代表的图书馆类型紧密相关;在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国内网上互动式服务的开展明显滞后于国外。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组织应采用团队原则和解决信息问题的方法,具体服务的设计应体现网络化的交互性和多媒体特点,本文研究了网上用户教育、网上参考服务和网上虚拟资源建设的具体设计方法。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面临许多新的管理问题。本文提出了图书馆电子信息政策的一个基本框架和存取控制模型,就用户隐私保护和隐私政策、版权管理政策、网络电子资源订购方法和许可协议谈判、电子邮件记录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 论文还就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动态评估、静态评估和馆际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探讨了定标赶超计划在馆际评估中的具体应用。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开展,对图书馆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采用新的的领导模式和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应正确应付和管理技术压力,对图书馆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资源建设应从馆藏型向存取型转变;网络化电子资源编目已成为编目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 最后,对我国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图12幅,表23个,参考文献264篇)
周彤[10](2017)在《近代报刊媒体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 ——以《申报》(1872-1937)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灾害频发,战乱连年。在多灾多难的社会大环境下,慈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以《申报》为代表的报刊媒体无时不刻的参与其中。《申报》等报刊媒体真实的记录了近代慈善思想的嬗变过程,一方面报刊媒体对传统慈善活动的弊端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积极的改良之策,另一方面积极宣传西方先进的慈善理念,对在中国建立诸如“红十字会”类型的新型慈善组织提出了设想。《申报》等报刊媒体通过报道晚清义赈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华洋义赈会、世界红卍字会、香山慈幼院等众多近代慈善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概况,宣传慈善组织的慈善业绩和慈善贡献,满足了社会对慈善组织的认知欲,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知名度,推动了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申报》等报刊媒体在积极报道灾情的同时,通过大量发布各种类型的慈善募捐广告迅速凝聚社会财富用于救援,唤起民众慈善意识,营造乐善好施的社会氛围。公布慈善收支账目,关注善款来源去向,为慈善组织搭建征信平台。《申报》作为近代新闻媒体的领头羊,依托本身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晚清时期创办了隶属该报馆的申报馆协赈所,搭建筹款平台,开展灾荒救济等慈善活动。此外,在民国时期以《申报》为代表的报刊媒体大胆披露抗日救国捐的账目问题,关注清查事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完善慈善组织他律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以《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为代表的报人同时兼具媒体人和慈善家的双重身份。史量才在新闻媒体事业、爱国救亡运动、文化教育、公益慈善等诸多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将公益慈善寓于新闻媒体事业之中,又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开展,广泛的结识当时重要的慈善人士,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媒体人与慈善家双重身份在史量才的身上得到了高度的浓缩。近代报刊媒体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是互为所需,互为土壤,两者的密切合作提高了慈善组织和新闻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共同推动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和新闻事业的发展,实现了两者的双赢。
二、古籍善本修复应向正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籍善本修复应向正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 传统文化选择 |
(二) 中学国文教科书 |
(三) 价值趋向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族危机在传统文化选择过程中的意识更迭 |
一、教育现状迫使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反省” |
二、新教育思想催促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自觉” |
三、革新举措导致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断层” |
第二节 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教材与近现代语文教科书的同源异流 |
二、编审制与首部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相对缩水与传统文化选择差异的深层呈现 |
第三节 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 |
一、修身科和国文科的渐次导入与传统经学教育的价值趋向转型 |
二、“范文学教育”向“文学教育”课程体系转型的价值趋向 |
三、“八目教育”定位近代国文课程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基本规格 |
第四节 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
一、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基本情况 |
二、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
三、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文本透视 |
本章小结 秋风不惊堂前雁 夕阳仍恋路旁鸦 |
第三章 民国时斯“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 |
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巩固”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狂飙” |
三、三十年代文化思想的繁荣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重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
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成长与中国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波澜壮阔 |
二、国审制和首部现代语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多样繁荣与传统文化选择纵深发展的深层呈现 |
第三节 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 |
一、传统文化选择中的“问题之争”与语文课程早期的大众化方向 |
二、传统文化选择的“运动之兴”与语文教育早期的科学化路径 |
三、“修身”的演进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科学化的反思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
一、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基本概况 |
二、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
三、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文本透视 |
本章小结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回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的当代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 |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 |
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 |
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
结语 历史:过去—现在——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关键词释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框架 |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
1.4.2 现实价值 |
1.4.3 学术意义 |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
4.1 国家立法机关 |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
4.5 图书馆 |
4.6 其他 |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
6.3.2 立法活动历程 |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后记 |
(5)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 ——以江西流坑村个案调查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现状 |
(四) 导论 |
(五) 研究方法 |
(六) 资料占有情况 |
第一章 现代社会转型期的新农村景观建设 |
第一节 当代乡土景观的困境与机遇 |
第二节 当代我国乡土村镇建设的设计弊端 |
第三节 研究传统乡土聚落景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二章 江西乐安县流坑村落的地理环境与人文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江西流坑村落的特色、地埋位置及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流坑村的聚落文明起源及其衰落过程 |
第三章 江西流坑古村落的选址与规划布局 |
第一节 江西流坑古村落的选址 |
第二节 村落的内部环境布局艺术 |
第三节 典型的江西民居类型和风格 |
第四节 龙湖水系的设计处理 |
第五节 流坑古村落住宅建筑平面布局的形成 |
第四章 宗法制度在传统村落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传统乡土聚落的组织关系与组织方式 |
第二节 流坑村落宗祠的分类及分布 |
第三节 传统宗法聚落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转型 |
第五章 流坑村文化建筑的艺术特点及其社会意义 |
第一节 文化建筑“礼乐相成”的文化地位 |
第二节 状元楼与翰林楼的历史变迁 |
第三节 戏台及戏楼的建筑形制与艺术风格 |
第四节 牌坊的营造程式与装饰格调 |
第五节 文化性建筑现代存在的社会意义 |
第六章 传统乡土聚落设计文化经验的当代转换 |
第一节 风水观:流坑乡土聚落中人与自然的生存共性 |
第二节 经济性:贯彻节约型乡土聚落的营造原则 |
第三节 田园文化:乡土聚落文化的传承 |
第四节 传统乡土聚落文化的变迁与共存 |
第七章 融合与共生—乡土聚落景观设计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历史的机遇:传统聚落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途径 |
第二节 设计主脉—保存传统、吸纳多元、建立科学的新乡土景观价值观 |
第三节 案例分析及解读 |
第四节 改革决定未来—乡土聚落景观的发展前景 |
结论 |
参考书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6)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概述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概念的界定 |
一、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 |
二、口述档案 |
三、少数民族档案 |
四、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种类 |
一、按载体划分 |
二、按民族划分 |
三、按内容划分 |
第三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特点 |
一、内容丰富性 |
二、载体多样性 |
三、形成特殊性 |
四、保管分散性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科学价值 |
四、经济价值 |
五、教育价值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作用 |
一、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
二、充实丰富档案馆馆藏文献 |
三、抢救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
四、提供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资料 |
五、发挥制定民族政策的参考作用 |
六、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七、为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提供教材 |
八、提供丰富生动的民间文艺创作素材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抢救保护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对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调查 |
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概况 |
二、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简况 |
第二节 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写 |
一、编写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意义 |
二、云南编写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三节 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三大战役” |
一、以“大跃进”民歌为高潮的各民族民间文艺运动 |
二、以“三套民间文学集成”为标志的各民族民间文学的全面普查 |
三、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龙头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运动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实践 |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探索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概念 |
一、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定义 |
二、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内涵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意义 |
一、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途径 |
二、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三、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
四、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
五、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 |
一、收集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 |
二、出版发行了一批有价值的编研成果 |
三、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 |
四、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成绩显着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观念较为淡薄 |
二、统筹规划不尽合理 |
三、编研成果形式单一 |
四、开发利用力度不够 |
五、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
六、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探析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原则 |
一、统筹规划原则 |
二、按需开发原则 |
三、慎重原则 |
四、效益优先原则 |
五、本真和创新均衡原则 |
六、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模式 |
一、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方式相结合 |
二、公益性开发与商业开发相结合 |
三、独立开发与联合开发相结合 |
第三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措施 |
一、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档案开发利用意识 |
二、建立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
三、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建设 |
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
五、注重编研成果的多样化 |
六、大力开发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和民族旅游业服务 |
七、重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 |
八、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
九、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宣纸的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一) 宣纸主题文献的研究现状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主题文献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调查点概况 |
第二章 走近宣纸 |
一、宣纸的前世今生 |
二、宣纸的化蝶蜕变 |
第三章 宣纸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一、探索与成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践 |
二、墨颜千变——宣纸文化示范基地:中国宣纸文化园 |
三、宣纸行业的生产性保护实践 |
四、颠簸前行的宣纸行业生产性保护实践工作 |
五、远方的光明——宣纸行业生产性保护实践的发展对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基于服务创新四维度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型构建 |
2.1 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 |
2.2 公共图书馆服务 |
2.3 模型构建 |
第三章 服务理念创新 |
3.1 以人为本 |
3.1.1 重塑用户为本的服务思想 |
3.1.2 发挥馆员主体作用 |
3.2 "广度"与"深度"并重 |
3.2.1 拓展服务内涵与范围 |
3.2.2 打造品牌服务 |
3.3 "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 |
3.3.1 坚持科学发展 |
3.3.2 建设地方特色文化 |
第四章 读者界面创新 |
4.1 创新服务内容 |
4.1.1 合宜的服务产品 |
4.1.2 多元化服务 |
4.2 改善服务方式 |
4.2.1 主题图书馆建设 |
4.2.2 市民学堂 |
4.2.3 延伸服务 |
五、管理创新 |
5.1 宏观管理 |
5.1.1 管理理念创新 |
5.1.2 法人治理结构 |
5.1.3 部门设置 |
5.2 微观管理 |
5.2.1 加强馆员能力建设 |
5.2.2 建立合理激励机制 |
5.2.3 推行馆员考核制度制订 |
第六章 技术创新 |
6.1 新媒体技术 |
6.2 数字图书馆服务 |
6.3 创客空间 |
6.4 在线学习课程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针对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访谈纲要 |
附录2 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9)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基础、内容和方法 |
1.3 图书馆WEB站点的查找 |
第二章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环境分析 |
2.1 社会环境分析 |
2.2 技术环境分析 |
2.3 信息资源环境分析 |
2.4 信息用户环境分析 |
2.5 图书馆内部环境分析 |
第三章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实践研究 |
3.1 大学图书馆WEB站点的服务实践 |
3.1.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图书馆Web站点服务 |
3.1.2 英国舍菲尔德大学的图书馆Web站点服务 |
3.1.3 清华大学的图书馆Web站点服务 |
3.2 公共图书馆的WEB站点服务实践 |
3.2.1 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的Web站点服务 |
3.2.2 美国芝加哥公共图书馆的Web站点服务 |
3.2.3 上海图书馆的Web站点服务 |
3.3 专门图书馆WEB站点的服务实践 |
3.3.1 美国Los Alamos实验室图书馆Web站点的服务 |
3.3.2 欧洲核物理研究中心图书馆Web站点服务 |
3.3.3 中科院图书馆Web站点的服务 |
3.4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实践总结 |
3.4.1 图书馆Web站点的主要服务功能与服务项目 |
3.4.2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特点比较 |
3.4.3 目前图书馆Web站点服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四章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组织与管理 |
4.1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组织与设计 |
4.1.1 组织的原则、方法与策略 |
4.1.1.1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团队组织原则 |
4.1.1.2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解决信息问题”组织方法 |
4.1.1.3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组织策略 |
4.1.2 具体服务项目的组织设计及相关研究 |
4.1.2.1 网上用户教育 |
4.1.2.2 网上参考服务 |
4.1.2.3 网上虚拟资源建设 |
4.2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管理 |
4.2.1 图书馆的电子信息政策框架 |
4.2.2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用户管理问题研究 |
4.2.2.1 用户的存取控制管理 |
4.2.2.2 用户隐私保护与图书馆Web站点的隐私政策 |
4.2.3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内部管理问题研究 |
4.2.3.1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版权管理策略 |
4.2.3.2 网络电子资源订购的策略与管理 |
4.2.3.3 电子邮件记录管理 |
4.3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评估 |
4.3.1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动态评估 |
4.3.2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静态评估 |
4.3.2.1 评估因子的确定与分析 |
4.3.2.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3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馆际评估——定标赶超方法的应用 |
第五章 图书馆WEB站点服务对图书馆的影响 |
5.1 对图书馆组织管理的影响 |
5.1.1 对图书馆领导的影响 |
5.1.2 对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影响 |
5.2 对图书馆员的影响 |
5.2.1 对图书馆员的技能要求 |
5.2.2 图书馆员的教育与培训 |
5.2.3 对图书馆员的负面影响及其解决措施 |
5.3 对图书馆业务的影响 |
5.3.1 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影响 |
5.3.2 对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影响 |
5.4 我国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的发展策略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6.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10)近代报刊媒体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 ——以《申报》(1872-1937)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 |
二、选题论证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作用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史研究综述 |
(二)中国近代报刊史研究综述 |
(三)媒体与慈善关系研究综述 |
四、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新学理视点 |
(三)学术考量重点 |
(四)学术探讨难点 |
(五)学术创新点 |
五、相关界定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内容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慈善组织的发展与报刊媒体的成长 |
一、中国近代慈善组织发展概况 |
(一)产生背景 |
(二)发展分期 |
(三)时代特征及社会影响 |
二、中国近代报刊媒体的成长历程 |
(一)产生背景 |
(二)发展阶段 |
(三)社会影响 |
三、《申报》概况及其慈善元素 |
(一)《申报》概况 |
(二)《申报》中的慈善元素 |
第二章 《申报》上的慈善思想 |
一、《申报》对传统慈善事业的批评与建议 |
(一)对传统慈善事业的批评 |
(二)对传统慈善事业的改良之策 |
二、《申报》对近代慈善思想的传播 |
(一)对西方先进慈善思想的传播 |
(二)对新型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的介绍 |
第三章 《申报》对近代慈善组织报道 |
一、《申报》与晚清义赈组织 |
(一)丁戊奇荒——《申报》与慈善组织的最初结合 |
(二)《申报》——晚清义赈组织发展的见证者 |
二、《申报》等报刊对民国重要慈善组织的报道 |
(一)《申报》、《晨报》对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的报道 |
(二)《申报》对北京香山慈幼院建立及发展的报道 |
(三)《申报》对世界红卍字会建立及发展的报道 |
(四)《申报》对重要临时慈善组织的报道 |
第四章 《申报》与中国红十字会 |
一、《申报》对中国红十字会创立与发展的报道 |
(一)《申报》对红十字会成立的报道 |
(二)对北京政府时期红十字会发展的报道 |
(三)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红十字会发展的报道 |
二、《申报》对中国红十字会慈善业绩的报道 |
(一)对红十字会开展战地救护的报道 |
(二)对红十字会开展灾荒救济的报道 |
第五章 《申报》的募捐与征信 |
一、《申报》上的募捐启事 |
(一)募捐启事刊登概况 |
(二)募捐启事的内容演变 |
(三)募捐启事的社会作用 |
二、《申报》上的征信启事 |
(一)征信启事的概况 |
(二)征信启事的内容 |
三、申报馆自设的募捐机构——申报馆协赈所 |
(一)机构概况 |
(二)慈善业绩 |
四、《申报》对慈善组织募捐的监督——以1933年清查抗日救国捐款案为例 |
(一)清查事件的背景 |
(二)《申报》对于清查事件全过程的关注 |
(三)报刊媒体在清查事件中的作用 |
第六章 报业巨子史量才的慈善人生 |
一、史量才其人 |
二、爱国慈善事业 |
(一)《申报》的爱国宣传动员 |
(二)参与抗日救亡慈善活动 |
三、文化教育慈善事业 |
(一)文化公益事业 |
(二)慈善教育事业 |
四、史量才的慈善合作伙伴 |
(一)史量才与穆藕初 |
(二)史量才与王一亭 |
(三)史量才与杜月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四、古籍善本修复应向正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D]. 吴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2]国家图书馆古籍的修复与利用[A]. 胡泊,赵大莹. 2011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
- [3]古籍善本修复应向正规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A]. 南庆波. 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2期), 1993
- [4]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5]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 ——以江西流坑村个案调查分析为例[D]. 周景崇. 苏州大学, 2007(04)
- [6]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D]. 子志月. 云南大学, 2013(11)
- [7]宣纸的生产性保护问题研究[D]. 伍梦尧. 安徽大学, 2014(08)
- [8]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徐童童.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图书馆Web站点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福学.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0(01)
- [10]近代报刊媒体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 ——以《申报》(1872-1937)为中心[D]. 周彤.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