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技改贷款管理的设想

改进技改贷款管理的设想

一、改进技术改造贷款管理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健康[2](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朱煜[3](2012)在《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文中研究说明民众教育馆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政府建立并主导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它与学校教育有别,是在城乡广泛设立的、面向社会民众、实施社会教育的“中心机关”和“综合机关”。1928年,江苏首先建立民众教育馆,随后逐渐由城市扩展至乡村,对基层民众进行比较全面的现代化改造。1937年抗战爆发后,江苏民众教育馆或停闭或迁移,受战争的影响,事业基本停顿。在1928~1937年的十年间,江苏民众教育馆先后致力于改良民众文化、改善民众生计、塑造公民观念的社会改造活动。江苏民众教育馆建立之初,对基层社会的现代化改造,主要着眼于举办识字教育;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鉴于民众生计的凋敝,事业的重心转移至生计指导方面;1935年以后,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江苏民众教育馆对基层社会的改造以塑造公民观念为中心。整体而言,江苏民众教育馆改良民众文化具有基础性和教育性的特点,改善民众生计具有应急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塑造公民观念具有草根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总体上看,社会改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如此,江苏民众教育馆模式,还曾作为“范例”被推向全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作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方改造模式,在政府基层力量捉襟见肘的环境下,曾被政府赋予在基层社会的“权威”角色,这样的角色便利了它自上而下强势推动现代化改造,在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改善民众的生存状态、追求基层社会自治、传播现代文明理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学术界一般认为,抗战之前,政府的权力所能达到的边界止于县级,县以下的控制只能通过民间力量间接实现,然而江苏民众教育馆模式表明,民众教育馆以其“权威”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政府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缺位”。当然,由于政治环境、国民素质以及民众教育馆自身存在的缺陷等因素,江苏民众教育馆的社会改造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制约,影响其绩效。而且,这种官方色彩的改造模式,用“制度变迁”理论观察,其兴其衰,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态度。再者,这种改造模式是以现存政治经济制度的合理性为前提的,属于改良主义的模式,其对基层社会的现代化改造,必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不过,它虽然最终因政府不断地高度集权所导致的现代化终结而破产,但是这并不能抹杀它对江苏乃至全国现代化改造探索的历史性贡献。

陈麟[4](2015)在《浙江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和所有制改造。作为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并列为"三大改造"之一的手工业,不仅与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还对工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浙江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和地方文献为主要资料,对浙江省1953—1956年期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过程及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1953年,在借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中国制定并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但由于我国当时现代工业品不足,机械生产方式落后,在满足城乡人民日常生产、生活资料方面,很大一部分尚需要通过手工业生产来完成;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大量的农具制造和维修工作,仍然需要依赖手工业。与之同时,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手工业通过吸收、消化城市和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不仅有助于杜会的稳定,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技术工人,是国营工业后备技术力量的重要源泉之一。与全国其他地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相比,浙江省作为传统手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特殊性。浙江省在手工业改造过程中,一方面积极贯彻和执行中共中央的手工业改造政策,另一方面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推进和完成手工业的改造任务。为了实现其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目标,浙江省积极依靠劳动者协会、手工业行政管理机构,组织和引导个体手工业者逐步走向集体化生产道路。通过社会主义教育和阶级划分,提高个体手工业者思想觉悟和加强对基层政权控制的同时,还建立起新的经营管理制度,以适应生产组织所带来的变化。在手工业基础设施落后、资金短缺等客观因素制约下,将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对其进行劳动上的分工协作,是当时提高生产效率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虽然手工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不断地提高,为手工业合作社过渡到集体企业和国营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国家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优先发展现代工业的政策,还是阻碍了手工业渐进式的发展。尤其是技术水平低下和物资资源短缺,给手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另外,手工业者经济收入减少、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其在改造高潮后陷入长期的停滞徘徊状态。有些地区对手工业的性质、特点认识不足,还影响了技艺的传承和延续。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能在短期内顺利完成,充分体现出国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以及合作化高潮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又显示出其要求过急和处理方式简单化的缺憾。

韩晓梅[5](2019)在《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发展的重点转向大力加强经济建设,各行各业亟需资金支持,通过扩大信贷供给规模满足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使信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凸显。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使新增信贷增长率大幅增加,自2010年以后随着新增信贷增长率的提升,GDP增长率却逐渐走低,这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增加信贷以拉动经济增长的观念。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发展的重点是要解决当前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出发推进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信贷供给改革承担着改善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为其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持等重要职责。信贷供给应根据新时代发展矛盾的变化,尽快转变过去强调扩大规模以拉动经济增长的理念,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率的供给,增强信贷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金融要注重回归本源,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作为重要金融工具之一的信贷,应找准自己在新时期的定位和改革方向才能更有效地服务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足这一出发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比较研究,探索信贷供给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建立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研究信贷供给应依据的方式;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政策特征、供给演化逻辑和有效性研究,分析当前信贷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信贷体系机制研究,分析我国信贷供给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的特征;通过对信贷环境研究,分析环境对信贷供给的影响。总体看,原则是信贷供给的依据,方式决定方法,政策是原则和方式的具体体现,体系是信贷供给和政策落实的主体,环境是影响信贷供给的外在因素,通过对以上影响信贷供给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给出提升我国信贷供给效率的对策建议。基于以上思路,文章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模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展开: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思路、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并从信贷的作用、信贷供给问题和提升信贷供给效率的方法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二章是信贷理论的比较研究,从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出发分析信贷的产生和发展、内在机理和利息,研究认为信贷供给要以实际生产为基础、坚持按均衡比例分配的原则和通过利息率进行调控,且应当正视信贷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对西方经济学的信贷配给、信贷传导机制和信贷周期理论进行梳理,并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应以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为基础,同时吸收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有益成果。第三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模型研究,基于理论研究的思想,以企业收益为重点,建立企业未获得信贷、获得短期信贷和长期信贷的决策模型,研究企业将信贷用于实体生产和虚拟投资的决策,进而分析信贷在不同决策下的供给效率,探索信贷供给的有效方式。第四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政策研究,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信贷相关政策研究,根据供给特征将政策划分为依计划调节与市场化并存期、依市场化改革完善期和全面完善期三个阶段,对阶段性特征进行总结并依据阶段性特征分析信贷供给思路演化的逻辑,然后从强化投入产出、推进优化升级和促进结构调整三方面分析信贷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总结分析我国信贷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重点从信贷供给体系中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主体间的机制出发,分析我国金融结构、政府干预、银企关系和市场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从而解释当前信贷资源配置不均、信贷供给存在低效浪费等现象的原因。第六章是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研究,从与信贷供给紧密联系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环境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找到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再通过HP滤波分析、关联性分析和省际面板数据相关性分析的实证研究,分析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具体影响。研究认为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其作用的效果、阶段、滞后影响不同,当前阶段应根据经济新常态的要求加强三方面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第七章是总结和建议,根据各章节研究结果对影响信贷供给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结合新时代要求从信贷供给的原则、方式、影响机制、政策、服务对象和环境六方面为提升我国信贷供给效率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为:一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信贷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这方面基础研究的不足。二是建立以投资决策为基础的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从三方面补充了现有研究的不足,首次根据收益建立企业在虚实经济中进行投资的决策模型并对信贷供给效率进行分析;对虚拟经济投资决策的CAPM模型引入Markov状态转移进行改进,实现理论模型的创新;根据模型研究探索出实施差别化信贷利息率、实行精准信贷供给的方法提升信贷供给效率,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刘峰[6](2015)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复兴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和现代化道路及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早在20年代后期,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已把目光投向农村,自觉地进行建设农村和复兴农村的活动,进入3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民族危机加剧,农村复兴思潮日益凸显而成为主流思潮。倡导和参与农村复兴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体制内改良,复兴农业,促兴工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试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脉络,总体述评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具体剖析具有代表性知识分子的农村复兴思想,详细解读着名媒体复兴农村的观点,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知识分子复兴农村的论争进行评述,总结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揭示这一思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中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破产,政治纷乱,社会失序,乡村教育衰落,30年代民族危机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危机的程度。面对民族危机和农村危机,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有人从中国传统农本文化中寻找复兴农村的资源,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有人对中国乡约进行研究整理,汲取乡约中的合理成分,通过补充和改造乡约,从传统乡约中寻找建设农村的合理因素;有人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奉为建设农村的指导思想;还有人借鉴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可以说,农村复兴理论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近代西方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末以来地方自治的推行,引起20年代后期村治思潮的兴起,乡村教育危机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乡村教育改造的思考并出现乡村教育思潮,这一时期是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期。30年代前中期,农村经济破产,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潮流,农村复兴思潮向前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剧,民族复兴思潮兴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复兴思潮走向高涨,此为农村复兴思潮的第二个时期即发展高涨期。第三个时期为转型衰落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主要任务,乡村建设向农村联合阵线转型,农村复兴运动向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农村复兴思潮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思潮代替。复兴农村的团体机关众多,农村复兴运动也有多种叫法,或叫村治运动,或叫乡村教育运动,或叫农村合作运动,或叫农业推广运动等。各种机关团体复兴农村的事业主要包括实行农村自治、改造农村教育、组织农村合作、实施农业推广、活跃农村金融、发展乡村工业等内容。由于农村复兴团体建设农村的入手方法和侧重点不同,乡村建设领袖的学养和理论依据有别,形成不同的农村复兴理论。在农村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梁漱溟、晏阳初、高践四、许仕廉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农村复兴思想。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他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依靠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运用教育和合作的方法,走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复兴农村,创造新文化,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病症,采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复兴农村,为民族复兴奠基。高践四主张开展民众教育,培养民众团体,挽救农村经济衰落。方显廷提出发展乡村工业,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政府推动进行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许仕廉主张复兴农村应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从地方自然经济区域入手,运用计划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复兴农村,以谋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梁漱溟等人的农村复兴思想多角度地展示农村复兴思潮的全貌。农村经济破产,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刊杂志纷纷刊发救济农村的文章,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独立评论》对农村破产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详细剖析农村破产的原因,对农村复兴方案进行多元设计。《中国经济》概括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具体表现,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封建势力的剥削是中国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并对复兴农村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大公报》以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派记者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报道农村破产现状,分析破产原因;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并身体力行组织赈灾募捐活动,救济受灾农村。《东方杂志》设置农村议题,凸显农村地位重要,利用媒体功能,传播农村复兴思潮,督促政府实施复兴农村的各种措施。正是由于报刊杂志的宣传和鼓吹,农村复兴运动由少数人的主张变为一种社会思潮,由涓涓细流,汇合成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为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不同的救济农村主张,在复兴农村方法和路线上产生分歧和论争。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救济农村是实行“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的论争。实际上,论争双方已超越了农村复兴这一具体问题,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国民经济建设重心问题和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成为农村复兴思潮的一条主线。从价值目标上看,复兴农村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农村复兴运动的实质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致力于乡村人的现代化的运动;从农村复兴的手段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运用改良的手段,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复兴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加强了对一盘散沙乡村社会的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复兴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由爱国知识分子倡导与推动,虽然农村复兴运动具有改良性质,但在挽救中国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村复兴运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值得肯定。

吴丹[7](2013)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以YT联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底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作为银行的一部分,农村信用社也时刻面临着银行间激烈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机构庞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改革已成为现阶段热点议题之一。业务流程改造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业务流程,农村信用社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本文的研究沿着问题----理论----实证研究----效果分析这一主线展开并深入,首先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分析了解农村信用社某联社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通过对联社现有信贷业务流程的详细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一是重复环节多、效率低、贷款周期长,特别是审查、审批环节多,造成职能交叉,责任不明,不仅影响工作效率,也达不到更好防范风险的目的。二是“审贷”没有完全分离,市场营销部门和贷款审查部门相互交叉、职能重合,容易诱发信贷风险。三是信贷业务流程贷后管理薄弱,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明确的贷后管理流程。四是组织结构存在部门多、层次多的问题,业务受理周期长,工作效率低下,信贷服务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五是贷款审查委员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新的信贷业务审查审批流程,整合了原流程交叉环节,删除了重复环节,建立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审查审批流程。基于新的流程对联社的组织结构进行如下变革:一是实行高级信贷执行官制,适应审贷分离的流程需要;二是改造贷款审查委员会,提高群体决策水平;三是组织层次实行扁平化改变,压缩管理层次,适应缩短的操作流程,提高信息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四是增加了组织的弹性,依据不同的信贷业务风险高低及客户的优良情况增加了组织弹性,方便不同类型的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五是设计责权明晰的定期、不定期、问题类贷款贷后管理业务流程,尽量早期预防授信客户的各种风险。

胡子健[8](2016)在《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进历程与改进思路》文中认为俗话说:“安居乐业”,党的“十八大”提出“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要让2020年小康社会后的城镇居民能够住上符合标准的更加有利于健康的住房。”可见住房保障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住房问题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因此政府要准确把握当前的城镇住房矛盾,努力完善住房公共政策,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着眼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所以,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的住房观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公平分配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典型国家保障房政策的比较分析,以此来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成效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试图找到问题的成因并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改进,进而构建一个更适合目前城镇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住房政策体系。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的必须性的研究和针对世界典型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制度的研究。我国自2010年全面推进住房保障政策开始,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住房保障政策的历史演进、政策内容、成效评估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和论证。本文从以上国内外研究成果出发,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结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规范研究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内容分析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并结合不同学科的基础理论对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进行深度剖析。本论文一共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对各种相关理论的梳理、政策的分析研究还有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剖析;后一部分则是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并试图建立更适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新体系。论文一共分为七章,具体介绍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研究背景介绍,探讨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问题,并从中发掘本论文将要研究的创新点和方向,并介绍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第二章:住房保障的理论依据以及住房理论指导下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包括马恩经典作家的住房理论阐述,西方其他马克思主义住房理论,社会保障理论与保障性住房,公平分配理论与住房公平,住房“过滤理论”与住房政策,住房“需求理论”与住房供求关系,居民收入的住房消费比例与需求层次理论等。此外还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基本内涵进行解读。通过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对其进行历史的追溯,明确其定义及边界、内涵,明确社会保障的意义,问题的实质,以及体系政策制定的必要性。本章通过对国内政策按时间进行纵向比较,按内容进行横向比较,梳理国内政策的演进,总结国内政策的优劣,归纳其异同,为之后问题的提出和政策探索奠定基础。1994年至2015年,这二十年来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经过结合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内容调整,已基本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政策体系,并且这一政策体系由横向上的各个具体政策和纵向上的中央和地方及各部委政策构成。由国务院下发宏观政策指导,各部委再根据总的指导方针,依据规划目标和要求制定进一步的具体内容并进行监管和考核。本章对中央层面出台的住房保障政策进行三维扫描,通过“图表”形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住房保障政策的发展脉络和体系特点,为之后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和提供借鉴。住房保障政策在各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的学科领域,包括:马恩经典作家的住房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理论和学科。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住房保障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些论述是进一步研究住房保障问题和制定住房保障政策的理论基石。第三章: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进历程研究。包括两部分:发展阶段(1990年代初2006年):我国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从开始摸索到初步形成;以及深化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和住房保障制度持续扩大和不断完善。第四章:我国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成效与问题。本章主要是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研究入手,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此为基础找到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改革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保障,一些过去制订出台的有关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管理的旧法律法规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进行修订和修改;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发展需要制订一些新的法律法规等。当前尤其是规范全国住宅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大法--《住宅法》、《住房保障法》等尚未制订出台,这对政府规范保障性住房的实践运作、提高管理水平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第五章:国外典型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比较研究。本章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研究与设计确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参照系,并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从各国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化阶段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保障性住房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政策的演化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住房问题经常体现为绝对性的、结构性的短缺。但是也受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影响,因而为解决不同时期的住房问题而制定的政策也一定有规律可循。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由于住房商品的特殊性,不能只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虽然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主张自由竞争和市场调节,但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者的政府必须要兼顾到社会公平,必定成为本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必须立法先行。根据不同的保障阶层制定多层次的保障政策。健全创新配套体系,给予制度支持。第六章:探索住房保障政策创新机制。本章的目的是探索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机制体制创新之路,设计与之相关的政策的改革路径,探讨相关的工具选择,以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构造既有理论基础又符合中国发展实践的保障性住房政策。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住房实物配租、配售,或租金补贴、购房补助等方式,以支持租赁使用为主,对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收入线的具体标准,由各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家庭收入分组方法来划分确定)提供住房支持的公共住房制度。在经济新常态下,住房保障这个系统的问题,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价格处于低谷,存量房屋滞销的情况下,为由“补砖头”向“补人头”方式转变,提供了契机,同时,与之相联动的金融的支持和政府的职责也应该同步变化。

郝雅风[9](2005)在《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决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加入WTO 后,企业技术改造内外部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依靠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求发展的经营机制基本形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已是企业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决策理论和方法,严重影响着技术改造投资效益。因此,系统探讨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决策理论与方法,为企业提高技术改造投资效益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比较全面地总结了二十年来我国技术改造的实践经验和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了技术改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明我国技术改造管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针对新形势下我国技术改造投融资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技术改造的特定内在要求,从理论与方法上对技术改造投资决策、技术选择决策、融资决策以及决策效果后评价等技术改造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将技术改造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学科的一个分支进行了系统的大胆探索。其二阐述了技术改造投资决策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如何把握技术改造投资时机和符合技术改造特点的经济评价方法模型; 阐明了技术改造投资的技术选择的原则和应该考虑的因素及注意的问题。投资规模的适度与投资收益率密切相关。本文将德尔菲方法和经济计量学方法综合起来,提出了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额的模型,为确定最佳技术改造投资规模提供参考依据。其三讨论了我国企业技术改造的融资方式以及企业在研究决策融资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的问题; 针对融资决策中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两个重要因素,提出了寻求最佳资本结构的具体决策方法,并构建了最优融资成本函数模型。最后针对我国技术改造后评价尚处空白的实际情况,根据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借鉴国内外各类投资项目后评价实践经验,结合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特点以及我国技术改造管理的实践,提出了我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后评价的主体、职责,后评价的依据、内容、指标体系,以及主要评价方法。强调在技术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后评价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间接效益

张海文[10](2014)在《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节能是关系到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想切实达到建筑节能的各项指标,就必须认真规划、强力推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从细节抓起。德国在建筑节能改造方面法律法规完善、政策连续、措施齐全,节能改造技术和产品世界领先,在发达国家当中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典型。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回顾了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德国既有建筑节能的制度框架、融资模式、风险管理、绩效评估,提出了中国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建议。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中国有借鉴价值和参考价值。

二、改进技术改造贷款管理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技术改造贷款管理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三、 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苏民众教育馆概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历史轨迹
        一、 兴起的原因
        二、 产生与发展轨迹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组织人事
        一、 内部组织及其演变
        二、 人员的构成与素质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的运行机制
        一、 内部权限与工作机制
        二、 “标准工作”的出台
        三、 基本施教区、推广区与辅导区
第二章 着力改良民众文化
    第一节 推动识字运动
        一、 举办识字教育
        二、 转向强迫识字
        三、 与识字运动各方的关系
    第二节 参与私塾改良运动
        一、 私塾改良运动的兴起
        二、 建立私塾改良的辅导机构
        三、 私塾改良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倡导风俗改良
        一、 提倡国历及新年易俗
        二、 设置作息钟:时间观念的教育
        三、 反对迎神赛会,进行科学教育
        四、 劝导放足
        五、 其他改良风俗活动
    第四节 改良民众文化的特点
        一、 基础性
        二、 教育性
第三章 致力改善民众生计
    第一节 开展生计调查
        一、 城市调查:在党政机关协助下开展
        二、 乡村调查:在合作、互利中进行
    第二节 实施生计指导
        一、 从事生计宣传
        二、 提供小本贷款
        三、 举办职业训练与农事指导
        四、 进行合作指导
    第三节 个案分析:无锡南门民众教育馆之人力车合作社
        一、 发起动机
        二、 成立经过
        三、 社务管理
        四、 业务经营
    第四节 改善民众生计的特点
        一、 应急性
        二、 指导性
第四章 努力塑造公民观念
    第一节 实行公民训练
        一、 “草根组织”的建立
        二、 公民训练中的“观念灌输”
        三、 农民生活学校的旨趣
    第二节 展览中的公民观念塑造
        一、 “国难”展览与公民观念
        二、 庙会与展览:“流动”的公民观念教育
    第三节 休闲娱乐中的公民观念渗透
        一、 民众读物改良
        二、 民众茶园的教化
        三、 “戏剧化”的熏陶
        四、 公民“教育电影”
    第四节 塑造公民观念的特点
        一、 草根性
        二、 社会性
第五章 江苏民众教育馆社会改造的实效分析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目标
        一、 政府提出的目标
        二、 民众教育馆的目标追求
    第二节 社会改造的成效与问题
        一、 改造的成效
        二、 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影响社会改造成效的因素
        一、 政治环境
        二、 国民素质
        三、 自身缺陷
余论 江苏民众教育馆社会改造模式分析
    一、 “制度变迁”下的民众教育馆模式
    二、 从“国家与社会”看民众教育馆模式
    三、 在比较中审视民众教育馆模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目录
后记

(4)浙江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史料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历史与时代: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工业化战略与社会主义方向
    第三节 合作化理论及其实践
第二章 集体化的努力: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第一节 手工业的特点及分布情况
    第二节 总路线与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节 浙江省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
第三章 组织的力量:管理机构及其动员机制
    第一节 手工业管理机构
    第二节 高效的动员机制
    第三节 手工业者的选择与出路
第四章 经营与管理:改造中的政策和制度
    第一节 手工业政策的制定
    第二节 合作社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手工业的制度变迁
第五章 速度与效率: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 劳动力与产值
    第二节 资金
    第三节 变革的效率分析
第六章 发展的困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一节 工农业关系
    第二节 市场因素
    第三节 物资匮乏的隐患
第七章 改造的代价:手工业的命运与出路
    第一节 冲突与矛盾
    第二节 传承与延续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5)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对信贷供给作用的研究
        二、对信贷供给问题的研究
        三、对提升信贷供给效率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信贷相关概念和理论比较研究
    第一节 信贷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贷理论
        一、信贷基本内容
        二、信贷供给遵循原则
        三、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
        一、信贷配给理论研究评述
        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研究评述
        三、信贷周期理论研究评述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的比较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比较
        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信贷理论比较研究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模型
    第一节 企业未获得信贷的收益模型
    第二节 企业获得短期信贷的决策模型
        一、企业获得短期信贷投资生产
        二、企业获得短期信贷投资虚拟经济
    第三节 企业获得长期信贷的决策模型
        一、企业获得长期信贷投资生产
        二、企业获得长期信贷投资虚拟经济
    第四节 信贷供给效率分析模型研究的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政策
    第一节 1978-2018 年我国信贷政策梳理和研究
        一、信贷政策依计划调节与市场化探索并存期(1978-1992 年)
        二、信贷政策依市场化改革完善期(1993-2008 年)
        三、信贷政策全面完善期(2009-2018 年)
    第二节 信贷供给政策思路演化逻辑
        一、信贷供给思路演化背景
        二、信贷供给思路演化的影响因素
        三、信贷供给思路演化内在逻辑
    第三节 信贷政策有效性分析
        一、信贷政策对投入产出的强化效应
        二、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
        三、信贷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效应
    第四节 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制
    第一节 金融结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一、政府主导占优的金融结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二、金融机构行政化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第二节 政府干预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一、政府主导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二、政企关系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三、政府监管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第三节 银企关系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一、预算软约束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二、信息不对称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三、政治性偏好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 市场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一、行业竞争加剧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二、非正规信贷竞争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
    第一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一、市场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二、法治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三、科技化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的影响机理
    第二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的全国整体数据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数据变动趋势的Hodrick-Prescott滤波分析
        三、信贷供给效率与环境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第三节 环境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
        一、单一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分析
        二、综合环境因素对信贷供给效率影响分析
    第四节 信贷供给效率的环境研究结论和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建议
    第一节 信贷供给效率主要影响因素总结
    第二节 提升信贷供给效率对策建议
        一、明确信贷供给根本原则
        二、实施精准和差别化的供给方式
        三、科学合理制定信贷供给政策
        四、优化信贷供给体系
        五、保障实体和虚拟经济均衡发展
        六、改善信贷供给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6)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及创新
第2章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2.1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农村经济破产
        2.1.2 国内政治变动
        2.1.3 乡村教育衰落
        2.1.4 民族危机加剧
    2.2 农村复兴思潮的思想文化来源
        2.2.1“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
        2.2.2 传统乡约制度
        2.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2.2.4 西方实验主义教育哲学
第3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变
    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3.1.1 从地方自治到村治思潮
        3.1.2 从乡村教育危机到乡村教育思潮
    3.2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与高涨
        3.2.1 从农村经济破产到农村复兴思潮
        3.2.2 农村复兴思潮发展与高涨的表现
    3.3 农村复兴思潮的转型
        3.3.1 从乡村工作讨论会到乡村运动联合战线
        3.3.2 从乡村建设实验区沦陷到乡村救亡运动兴起
第4章 农村复兴思潮总体考察
    4.1 农村复兴运动的基本观念
    4.2 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
        4.2.1 实行农村自治
        4.2.2 改造农村教育
        4.2.3 组织农村合作
        4.2.4 实施农业推广
        4.2.5 活跃农村金融
        4.2.6 发展乡村工业
    4.3 复兴农村的几种理论
第5章 农村复兴思潮个案分析
    5.1 梁漱溟的农村复兴思想
        5.1.1 建立乡村组织
        5.1.2 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5.1.3 推行教育与合作
        5.1.4 由农业引发工业
        5.1.5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5.2 晏阳初的农村复兴思想
        5.2.1 推行农村“四大教育”
        5.2.2 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
        5.2.3 实行政教合一
        5.2.4 进行民族再造
    5.3 高践四的农村复兴思想
        5.3.1 实施民众教育
        5.3.2 培养民众团体
        5.3.3 挽救农村经济衰落
    5.4 方显廷的农村复兴思想
        5.4.1 分析农村复兴的诸多不利因素
        5.4.2 发展乡村工业
        5.4.3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5.4.4 由政府推动,进行农村整个建设
        5.4.5 追求农村之现代化
    5.5 许仕廉的农村复兴思想
        5.5.1 以整个社会为复兴农村工作对象
        5.5.2 以地方自然经济区域为乡村建设最低单位
        5.5.3 计划的、科学的方法
        5.5.4 谋民族生存与发展、创作新民
第6章 报刊杂志中的农村复兴思想
    6.1 《独立评论》的农村复兴思想
        6.1.1 认识农村破产现状
        6.1.2 剖析农村破产原因
        6.1.3 设计农村复兴方案
    6.2 《中国经济》的农村复兴思想
        6.2.1 《中国经济》对中国农村破产的概括
        6.2.2 《中国经济》对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
        6.2.3 《中国经济》复兴农村的主张
    6.3 《大公报》的农村复兴思想
        6.3.1 向政府提出复兴农村建议
        6.3.2 广发农村复兴言论
        6.3.3 救济受灾农村
    6.4 《东方杂志》的农村复兴思想
        6.4.1 强调农村地位重要
        6.4.2 传播农村复兴思潮
        6.4.3 监督政府复兴农村行为
第7章 知识界关于农村复兴问题的论争
    7.1 “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
        7.1.1 论争缘起
        7.1.2 论争内容
        7.1.3 对两种救济农村观的评议
    7.2 “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7.2.1 “从农业引发工业”
        7.2.2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7.2.3 对“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反驳
        7.2.4 对两种复兴农村观的评析
    7.3 改良还是革命
        7.3.1 要不要推翻帝国主义
        7.3.2 要不要推翻封建主义
        7.3.3 对论争的评议
第8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8.1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
        8.1.1 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
        8.1.2 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8.1.3 改良性的方法选择
    8.2 农村复兴思潮的影响
        8.2.1 有利于推动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8.2.2 有助于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8.2.3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8.2.4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以YT联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及框架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企业再造理论发展
        2.1.2 国外银行再造理论发展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国内企业再造理论发展
        2.2.2 国内银行再造理论发展
    2.3 小结
第3章 我国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现状研究
    3.1 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理论基础
        3.1.1 信贷业务流程的概念界定
        3.1.2 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则
        3.1.3 流程再造的研究方法
    3.2 我国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研究现状
        3.2.1 我国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的产生背景
        3.2.2 我国银行信贷业务流程再造发展的现状
    3.3 我国信贷流程再造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 YT联社信贷业务流程现状
    4.1 西安市YT联社背景介绍
    4.2 YT联社信贷业务流程现状
        4.2.1 信用等级评估
        4.2.2 统一授信业务
        4.2.3 具体单笔贷款审查审批
        4.2.4 放款和贷后管理
第5章 YT联社信贷业务流程改造动因
    5.1 问卷调查分析
        5.1.1 问卷调查方法
        5.1.2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5.1.3 问卷调查结论
    5.2 四要素分析法分析YT联社信贷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5.3 小结
第6章 YT联社信贷业务流程的改进
    6.1 改进后的信贷业务审查审批的流程
        6.1.1 改进后的信贷业务审查审批的基本流程
        6.1.2 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审查审批流程
        6.1.3 改进后零售信贷业务审查审批流程
        6.1.4 授信额度的使用
    6.2 改进后贷后管理的流程
        6.2.1 正常类授信客户定期贷后管理流程
        6.2.2 正常类授信客户不定期贷后管理流程
        6.2.3 问题类授信客户贷后管理流程
        6.2.4 改进后贷后管理流程特点
    6.3 适应业务流程的组织改进
        6.3.1 实行高级信贷执行官制度
        6.3.2 改造贷款审查委员会
        6.3.3 组织层次扁平化改变
    6.4 改进后的效果分析
        6.4.1 改进后“审贷”已分离
        6.4.2 改进后组织层次扁平化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谢辞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进历程与改进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与写作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3.3 写作框架
    1.4 研究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住房保障的理论依据
    2.1 社会保障的内涵
        2.1.1 西方社会保障的历史
        2.1.2 中国社会保障的历史
        2.1.3 社会保障的内涵
    2.2 住房保障的内涵
        2.2.1 住房以及住房市场的特点
        2.2.2 住房问题的实质
        2.2.3 住房保障
    2.3 住房保障政策的基础理论
        2.3.1 马克思主义的住房保障理论
        2.3.2 中国社会主义住房保障理论的新发展
        2.3.3 西方关于住房的相关理论
    2.4 中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考察
        2.4.1 我国住房保障政策解析
        2.4.2 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中政府的作用
第3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演变过程
    3.1 发展阶段(1990 年代初~2006 年):我国的城镇保障性住房从开始摸索到初步形成
        3.1.1 摸索并逐步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3.1.2 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供应保障的基本构架初步形成
        3.1.3 探索建立住房补贴制度
    3.2 深化发展阶段(2007 年至今):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和住房保障制度持续扩大和不断完善
        3.2.1 加大城镇居民住房的保障力度
        3.2.2 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城市居民“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政策
        3.2.3 从政策层面调控房价,保证保障房建设合理规划
第4章 我国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的成就与问题
    4.1 城镇住房保障发展取得的成就
        4.1.1 改善了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居住状况
        4.1.2 确立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4.1.3 初步建立起了新型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的住房保障投融资体制和机制构架
        4.1.4 住房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
    4.2 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4.2.1 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4.2.2 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五个“错位”
        4.2.3 保障性住房建设时机选择存在时机选择“悖论”
        4.2.4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最大掣肘问题是资金短缺
        4.2.5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各种相的宏观政策联动不到位
        4.2.6 保障性住房需求者的准入、轮候和退出等相关制度尚待完善
第5章 国外典型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研究
    5.1 国外典型国家住房保障政策概览
        5.1.1 世界各地代表性住房保障政策
        5.1.2 各国政策和调控手段的比较
    5.2 住房保障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5.2.1 西方各国住房保障政策的普遍特征
        5.2.2 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6章 探索住房保障政策创新机制
    6.1 推行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1.1 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界定和保障范围
        6.1.2 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带来的变化和政策调整
        6.1.3 建立保障住房支撑体系
    6.2 由补砖头转向补人头
        6.2.1 廉租房有助于消化市场存量
        6.2.2 “补人头”需符合我国国情
        6.2.3 “补人头”可以让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保值
        6.2.4 “补人头”的方式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把“钥匙”
    6.3 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方式以及改进建议
        6.3.1 现有政策体系下保障性住房的相关主体
        6.3.2 政策性住房的融资模式
        6.3.3 保障性住房融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9)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论文的难点
        1.4.2 论文的创新点
2 技术改造的特征及作用
    2.1 引言
    2.2 技术改造的本质及主要特征
        2.2.1 技术改造的概念
        2.2.2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2.2.3 技术改造的外延
        2.2.4 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
        2.2.5 技术改造的特点
    2.3 技术改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3.1 技术改造是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2.3.2 技术改造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2.4 国内外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实践
        2.4.1 国外技术改造投资管理实践
        2.4.2 我国的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实践
        2.4.3 我国技术改造投资管理的实践
        2.4.4 我国技术改造管理的主要经验
        2.4.5 比较分析
    2.5 我国技术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技术改造投资决策研究
    3.1 技术改造投资决策理论与方法概述
        3.1.1 技术改造投资决策必须科学化
        3.1.2 科学决策的总体要求
        3.1.3 科学决策的具体要求
        3.1.4 技术改造方案的决策分析方法
    3.2 技术改造投资时机的选择
        3.2.1 选择技术改造时机的主要因素
        3.2.2 技术改造投资时机选择模型
    3.3 技术改造投资的经济评价
        3.3.1 技术改造投资经济评价的特点
        3.3.2 比较法及模型
        3.3.3 总量法及模型
        3.3.4 评分法及模型
        3.3.5 技术改造的财务评价
        3.3.6 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决策模型
    3.4 技术改造投资的技术选择
        3.4.1 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3.4.2 技术选择的经济性分析
        3.4.3 技术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3.4.4 主要技术选择渠道的利弊分析
        3.4.5 具体技术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技术改造融资决策研究
    4.1 企业融资理论
        4.1.1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4.1.2 对国内外企业融资理论的评价
    4.2 我国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现状及环境分析
        4.2.1 我国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2.2 技术改造融资环境分析
        4.2.3 我国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环境的新特点
        4.2.4 改善技术改造融资状况的对策建议
    4.3 我国技术改造融资方式
        4.3.1 企业融资的一般方式
        4.3.2 技术改造融资方式和渠道
        4.3.3 融资方式的选择
    4.4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
        4.4.1 融资成本的计算
        4.4.2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
    4.5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优化模型
        4.5.1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优化模型一
        4.5.2 技术改造融资成本优化模型二
    4.6 技术改造融资方案的选择
    4.7 本章小结
5 技术改造投资后评价研究
    5.1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
    5.2 国外项目后评价状况
        5.2.1 国外项目后评价现状
        5.2.2 国外后评价的主要经验
    5.3 我国项目后评价现状
        5.3.1 目前我国后评价的主要应用范围
        5.3.2 我国项目后评价的宏观管理
        5.3.3 我国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5.4 我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建立
        5.4.1 我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现状分析
        5.4.2 我国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
        5.4.3 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的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5.4.4 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5.4.5 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5.5 技术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后评价模型
        5.5.1 技术改造项目综合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5.3 技术改造项目的综合效益后评价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

(10)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内容与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1.4.1 主要内容
        1.4.2 主要创新
        1.4.3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概述
    2.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含义
        2.1.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概念
        2.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内容
    2.2 合同能源管理
        2.2.1 合同能源管理的产生
        2.2.2 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2.2.3 合同能源管理的特点
        2.2.4 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
第3章 建筑节能的相关理论分析
    3.1 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3.1.1 产品生命周期的内涵
        3.1.2 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3.1.3 建筑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3.2 外部性理论
        3.2.1 外部性的内涵
        3.2.2 正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3.2.3 负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3.2.4 外部性的纠正方式
        3.2.5 建筑节能领域的外部性
    3.3 以庇古税方式治理环境污染
        3.3.1 庇古税的内涵
        3.3.2 庇古税的征收前提与征收方式
        3.3.3 庇古税征收后的用途
        3.3.4 建筑节能领域的庇古税
    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3.4.1 信息不对称的内涵
        3.4.2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3.4.3 信息不对称的应对手段
        3.4.4 建筑节能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4章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发展历程
    4.1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起步阶段(1973 ~1984 年)
        4.1.1 能源危机的影响
        4.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与标准制定
        4.1.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措施
    4.2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推进发展阶段(1984 ~2007 年)
        4.2.1 德国能耗消耗形势严峻
        4.2.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与标准制定
    4.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稳步实施阶段(2007 年~至今)
        4.3.1 外部环境促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稳步实施
        4.3.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与标准制定
        4.3.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措施
        4.3.4 政府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支持手段
        4.3.5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现状
        4.3.5.1 德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
        4.3.5.2 德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的供给主体
        4.3.5.3 德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的需求主体
        4.3.5.4 服务体系的运行
第5章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制度框架
    5.1 德国建筑节能立法的历史背景与形成过程
        5.1.1 建筑节能立法的历史背景
        5.1.2 建筑节能立法的形成过程
    5.2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相关法律法规
        5.2.1 建筑节能法
        5.2.2 建筑保温法规
        5.2.3 建筑节能法规
        5.2.4 欧盟建筑物能效准则
    5.3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
        5.3.1 税收优惠政策
        5.3.2 财政补贴政策
        5.3.3 贷款优惠政策
        5.3.4 资金多元化政策
第6章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融资模式
    6.1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融资主体构成
        6.1.1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主体
        6.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各参与方的关系分析
    6.2 金融机构贷款
        6.2.1 政策性银行信贷
        6.2.2 商业银行信贷
    6.3 自筹资金
        6.3.1 平均收入水平业主的自筹资金
        6.3.2 低收入水平业主的自筹资金
        6.3.3 高收入水平业主的自筹资金
    6.4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现的节省资金
    6.5. 德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
        6.5.1 德国合同能源管理概况
        6.5.2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
第7章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风险管理
    7.1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7.2 德国政府针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的原则
    7.3 德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分析
        7.3.1 风险规划的分析
        7.3.2 风险识别的分析
        7.3.3 风险评价的分析
        7.3.4 风险控制的分析
        7.3.5 风险监控的分析
    7.4 德国的节能服务公司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7.4.1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理明细表
        7.4.2 风险识别程序
        7.4.3 风险评价程序
        7.4.4 风险控制程序
        7.4.5. 风险监控程序
    7.5 德国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
第8章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绩效评估和经验总结
    8.1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绩效评估
        8.1.1 居住环境改善
        8.1.2 能源得到节约
        8.1.3 环境受到保护
    8.2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经验总结
        8.2.1 注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8.2.2 注重发展规划的制定
        8.2.3 建立合理的融资模式
        8.2.4 注重风险控制
        8.2.5 打造节能服务产业
        8.2.6 供热机制体制创新
        8.2.7 节能改造示范计划
第9章 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给中国的启示
    9.1 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绩与问题
        9.1.1 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的成绩
        9.1.2 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临的问题
    9.2 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对策建议
        9.2.1 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中长期建筑节能目标
        9.2.2 构建适合不同气候特征的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和推广体系
        9.2.3 制定细则,破解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障碍
        9.2.4 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9.2.5 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提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居民参与
        9.2.6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造措施进一步完善
        9.2.7 创新供热机制体制
结论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改进技术改造贷款管理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江苏民众教育馆研究(1928-1937)[D]. 朱煜. 苏州大学, 2012(12)
  • [4]浙江省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1953-1956)[D]. 陈麟. 浙江大学, 2015(07)
  • [5]中国信贷供给效率研究[D]. 韩晓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 湖南大学, 2015(12)
  • [7]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以YT联社为例[D]. 吴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进历程与改进思路[D]. 胡子健. 吉林大学, 2016(08)
  • [9]企业技术改造投融资决策研究[D]. 郝雅风.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10]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 张海文. 吉林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改进技改贷款管理的设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