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取得新成效

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取得新成效

一、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荣震[1](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腐败治理,围绕着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搞好反腐倡廉建设的中心问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腐败治理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腐败治理体制。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把握新时代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为研究对象,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为理论基础,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纵向历时分析和横向要素分析两个维度。以理论分析框架为依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演变历程。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划分为1978年至1992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92年至2002年的适应性改革阶段、2002年至2012年的深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阶段。每一个历时时期内的分析则以横向要素为依托,从制度环境、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三个展开论述。其中,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环境,制度需求主要是从腐败形势对腐败治理体制提出的治理任务角度切入,而制度供给则包括腐败治理指导思想、组织体系和具体制度规范供给三个内容展开论述。历史演进分析之后,综合运用制度分析范式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历程进行理论透视,从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动因分析、行动者分析、变迁模式和路径依赖五个逻辑线条探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在进行透彻的历时演变分析和变迁逻辑分析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特征、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从战略、策略和基本着力点三个层面提出了新时代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路径。具体而言,文章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在阐释腐败、腐败治理、体制与机制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界定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内涵、基本功能与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模式。然后,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三个理论流派主要理论支撑点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横向历时性分析维度和纵向要素性分析维度两个组成部分。第二章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十八大迈入新时代四个党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史演进划分阶段,结合官方腐败治理体制改革表述话语体系及学术界现有研究的阶段和命名划分,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划分为1978年至1992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92年至2002年的适应性改革阶段、2002年至2012年的深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阶段。对每个阶段内腐败治理的政治生态环境、腐败形势、腐败治理体制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主要基于制度分析理论范式对腐败治理体制变迁进行理论透视,从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动因分析、行动者分析、变迁模式和路径依赖五个逻辑线条探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基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和变迁内在逻辑,对我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经验、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总结与分析;第五章则是在上述四章的基础上,从战略、策略和基本着力点提出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发展与完善的基本路径。

吕永祥[2](2019)在《国家监察委员会的预防腐败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全面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监察委员会面临着在腐败存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有效预防腐败来遏制腐败增量这一重要任务,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研究是一个兼具理论前沿性和实践重要性的研究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执政为民、秉公用权为目标的政党,她在使用公共权力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公共福祉的同时,还必须同公权力腐败这种公权私用的现象作长期和坚决的斗争。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是我国反腐败战略的两大支柱,随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政权对公权力腐败的成因和廉政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预防腐败在我国反腐败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成为我国反腐败的重要方针。预防腐败是比惩治腐败具有更高复杂性和前瞻性的反腐败战略,对反腐败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原本分散的预防腐败机构及其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为国家监察委员会有效预防公权力腐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何结合自己的机构属性和职能设置来有效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预防腐败战略,仍旧是摆在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一新成立的国家反腐败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既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也亟待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回应。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机构,预防公权力腐败是其一项重要任务。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公权力腐败的理论逻辑是,通过消除公权力腐败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构成要件来切断公权力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基于此,本文在厘清公权力腐败和预防腐败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制度预防腐败理论等国内外廉政理论资源,从“公共权力—腐败动机—腐败机会→腐败行为”这一解释公权力腐败发生机理的主流范式出发,结合我国反腐败政策文件对预防腐败战略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职能设置,尝试性地构建“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制度建设→预防腐败”这一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采取政策试点的改革方法,其政策运行过程先后经历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政策试点、国家监察委员会试点的政策扩散和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正式形成三个发展阶段。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对我国提升预防腐败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前和之后的两种国家监察机关乃至两种预防腐败体系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提升预防腐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整合分散的预防腐败职能,构建集中统一的预防腐败体系,对于我国更加有效地预防权力腐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预防腐败实践的角度看,国家监察委员会作为一个兼具预防腐败职能和惩治腐败职能的综合性国家反腐败机构,是我国预防腐败战略的主要执行者。随着预防腐败局、行政监察机关等原预防腐败机构被整合至国家监察委员会之中,国家监察委员会在我国预防腐败体系中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国家监察委员会在贯彻执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战略的同时,结合《监察法》赋予的对公职人员开展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中的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等监察职能,形成了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三管齐下的预防腐败模式。机构是履行职能的载体,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履行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提出监察建议等监察职能都有相应的内设机构和外派机构作为支撑,意在通过开展预防性监督和发现性监督防范公共权力滥用,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抑制公职人员的腐败动机,通过制度建设减少公职人员的腐败机会,从而释放出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公权力腐败的治理效能。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承认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公权力腐败的实践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还应客观地看到,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监察委员会在预防公权力腐败时还会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结合纪检监察机关的调研材料、相关统计数据等经验材料和理论分析来看,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履行预防腐败职能的过程中亟需解决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强化、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和运用监察建议推动被监督单位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的有效性亟待提升等问题。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家监察委员会要将其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预防腐败的效能,就需要在借鉴中国香港等高度廉洁地区的预防腐败经验的基础上,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和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三大目标,从多措并举提升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效性、构建主体协调、分类施教和高度参与的精细化廉政教育模式和积极运用监察建议督促被监督单位提升廉政制度质量及其执行力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预防腐败的有效性。虽然公权力腐败行为与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战略之间的较量和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和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党和人大的领导之下,加强与其他预防腐败主体的协调配合,不断提升履行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监察建议三项预防腐败职能的有效性,综合运用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之间的互补效应,就能够在公权力腐败和预防腐败行动之间的长期博弈中不断取得胜利。

罗岚[3](2019)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优化研究 ——以N集团为例》文中指出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国家资金的重要来源,起到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就业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也开始向现代化企业进行转型.但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贪污腐败的高发地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反复强调依法从严治党,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老虎苍蝇一起打”模式的反腐新格局,有效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反腐态势。如何在新形势下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净创业的良好环境,为企业良好的发展保驾护航,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无疑对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国企的纪检监察、增强纪检检查的有效性,这是现实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N集团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骨干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论文以N集团为例,结合当前国企腐败的特点及反腐的难点,通过对N集团纪检监察工作进行调研,针对国有企业监督职能“缺位”和“错位”等突出问题,从国企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定位、纪检监察工作独立性以及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多方面因素,并就纪检监督职能转变进行分析。最后,论文提出国企纪检监察职能优化的对策:推行垂直领导体制、完善查办案件制度以保障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通过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强化国企纪检监察队伍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并落实监察委员会职能等措施,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建设;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任务,并加大监督执纪力度以针对国企特点创新反腐工作的方法。

刘鹏[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探略》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时期,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这一时期我军反腐倡廉建设呈现出"五个转变"的鲜明特点:建设思路由运动反腐向依法治腐转变,手段由惩治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方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目标由理想绝对向科学务实转变,格局由应急单打向系统治理转变。

刘鹏[5](2018)在《廉洁军队:人民军队建设的鲜明指向和不懈追求》文中研究说明历史反复证明,廉洁出凝聚力,廉洁出战斗力。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处于开创与探索时期,这一时期多重举措促使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显着成效,战争环境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成功经验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开创了基本范式,但也带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局限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探索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从建设思路上看,依靠群众运动推进;从建设目标上看,过于强调清除腐败;从建设模式上看,被动应对打击为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创新的发展时期,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这一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呈现出思路由运动反腐向依法治腐转变、手段由惩治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方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目标由理想绝对向科学务实转变、格局由应急单打向系统治理转变的鲜明特点。

相淑静[6](2016)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第一大公害就是腐败,它是威胁党、国家健康的一个毒瘤,反腐败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矢志不渝地坚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反腐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围绕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在反腐败问题上说到做到,提出了不少新论断、新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新作为、新手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效,形成了诸多新特色、新经验、新启示,逐步形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治腐败的总体思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继续推进反腐进程深入发展,奏响了新世纪反腐的最强音。论文根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工作的实际进程,综合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梳理探究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思路创新的新背景、新内容、新特点、新成效、新经验及新启示,借此希望对现实有所启迪,从而使党的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提高,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论文正文包括四部分,具体内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作为论文的开篇,主要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形成条件。首先理顺了其理论渊源,接着分析了当前反腐败面临的现实形势,突出强调与腐败问题势不两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总结了国外及香港地区反腐败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第二部分主要从九个方面详细概括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主要内容,这是论文的重点内容。分别包括反腐败奋斗目标的新确立;反腐败战略方针的新调整;反腐败权威主体的新认识;反腐败打击态势的新高度;反腐败切入点的新选择;反腐败国际化的新趋向;反腐败法治思维的新彰显;反腐败防范机制的新构建;反腐败权力监督的新手段。第三部分着重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主要特点和初步成效进行了论述和考察。这是对论文前两部分内容的高度抽象归纳,是论文的创新点所在。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和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思路创新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长期以来,党中央一直在与腐败作坚决斗争,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始终坚持“开拓新思路”;始终坚持同时创新思路、实践与制度。并不断在新的反腐败斗争实践中启示我们反腐败不是刮风;反腐败没有禁区;反腐败需警钟长鸣;反腐败要科学化。

曹明珠[7](2014)在《当代中国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前,世界各国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反腐倡廉成为不同国家共同面临的艰巨任务。多年来,中国一贯强调反腐倡廉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治理腐败,但是腐败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因此,从制度层面研究反腐败问题,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廉洁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思路由以往的单项法规制度的制定上升到“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创新”这一新高度,这对于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交叉研究法、实证分析法以及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我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提出了我国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研究框架:一是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二是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三是反腐倡廉制度的科学运行机制和长效实施机制。本文的正文和结语都是围绕这一框架展开的。第一章导论。该部分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第二章腐败与治理腐败的基本理论。本章综合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对腐败概念的研究成果,从政治学的角度,将“腐败”界定为公职人员为了谋取非法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即权力腐败。本章还对腐败成因理论和治理腐败理论进行梳理,阐述了现代化理论、寻租理论、委托—代理论和交互决定理论等腐败成因理论,论述了反腐败战略理论、反腐败体系理论以及反腐败机制设计理论等治理腐败理论。第三章当代中国腐败现象与反腐倡廉阐释。本章从分析权力腐败的突出表现、主要特点以及根本原因入手,找出诱发腐败的个体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公共权力因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实践及其成效。第四章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本章主要从制度的结构、价值、功能这三个方面入手,紧紧围绕十八大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以“四大制度”(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和惩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并在四大制度中体现教育的长效机制、监督的保障机制、预防的防范机制以及惩治的惩戒机制等四大机制,为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五、六、七、八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是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本章在明确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考察了目前教育制度建设的实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创新角度提出了完善当前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的对策与思路。第六章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关键:监督制度建设。本章在了解反腐倡廉监督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监督制度建设的现状及成效,指出了监督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反腐倡廉监督制度的对策与思路。第七章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根本:预防制度建设。本章重点论述了反腐倡廉预防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预防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提出了构建预防制度的对策与思路。第八章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点:惩治制度建设。本章分析了反腐倡廉惩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惩治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惩治制度的对策和建议。结语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本文认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最终要取得成效,还需要建立长效实施机制和科学运行机制。

马栋[8](2013)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贪腐猖獗、官商勾结和权力滥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贪腐“大案要案”时有发生,腐败的危害性空前加剧,民众反腐声浪日渐高涨。本文的研究目标直接指向探讨中共执政六十多年来初步建立反腐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历程、特点、经验和趋势,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建构反腐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如何实现党内立规和国家反腐立法的有效衔接与整合。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本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倡廉为指导思想,从党史党建、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执政党反腐倡廉法制建设进行全景式、系统性研究。这一研究主题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1章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思想资源。分别从中国传统廉政制度思想与西方廉政法制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等三个方面进行研析。第2章梳理和分析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执政党认为腐败的根源主要在于封建思想余毒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因此反腐败的主要手段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群众运动,强调对民众十分关注的大案要案的审判和惩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第3章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推进、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吸取十年“文革”的惨痛教训,审时度势,实现了反腐廉政建设思路的现代转型,即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循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根治腐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反腐廉政建设开始了从以运动为主的反腐到制度性的长效性反腐、从重事后惩治到惩防并举、从定点清除到整体性反腐的转型,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这一历史时期仍存在着反腐廉政国家立法工作滞后于反腐廉政建设的形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问题仍然存在;国家法律与执政党党章、党规的相互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家司法制度与执政党纪检制度的相互配合有待进一步完善。第4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国反腐廉政法制建设也呈现出新特点:反腐廉政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日渐严密、注重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惩治和预防腐败、网络反腐的兴起及其制度化、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等等。新形势下反腐廉政建设存在着:廉政法制建设无法同市场经济改革同步、廉政法律体系不周全、反腐廉政立法层级低、监督机制不健全、预防机制失灵、惩处力度不够、选择性反腐、在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立法滞后等问题。第5章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考。新形势下,要树立法治是治国理政、约权治吏基本方式的基本理念,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第一,进一步完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制定《反腐败法》、《公职人员从政道德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和《行政程序法》等国家反腐立法;修改完善《预算法》,建立财政预算透明机制;制定整合性的《监督法》并切实发挥其法律效力。第二,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防治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构独立的专业化的廉政反贪机构,扩大公众参与和社会舆论监督。第三,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严格执法,有腐必反;健全纪检监察体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分工与合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公正司法。第四,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综上所述,全面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廉政道路,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立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之上,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教育、制度、监督并举,预防和惩治腐败相结合,实现运动式反腐向法治型反腐、党内反腐向制度反腐的现代转型,从而构建反腐廉政的长效机制。

王军,谢伟宁[9](2012)在《对我国反腐倡廉战略中“重视防治”方针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腐败毒瘤的滋生与蔓延对我国的发展与稳定构成了最现实与最严重的威胁,反腐成效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一个执政党的兴衰成败。所以,党始终把反对腐败,倡导廉洁工作作为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党与国家对反对腐败,倡导廉洁的认识越来越明晰。在重视防治腐的问题上,党与国家在遵循与把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梁小晶[10](2011)在《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的最新成果。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日趋严重,腐败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第一大害。执政党能否遏止腐败趋势、树立廉洁形象,成为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同时也考验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本文力求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胡锦涛的反腐倡廉思想与实践。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形成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复杂多变的国情、世情、党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倡廉的思想,汲取中国传统廉政思想的精华以及国外廉政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从纵向角度分十六大以前、十六大至十七大、十七大以来三个阶段进行考察。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内涵丰富,是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主要包括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方针以及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体系等四个部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针对反腐倡廉问题提出了许多战略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持续高压的惩治腐败态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面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等。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腐败
        (二)腐败治理
        (三)体制与机制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内涵
        (一)腐败治理体制的界定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价值及功能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典型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腐败治理的思想
        (二)制度变迁理论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
    一、腐败治理体制的恢复重建时期(1978-1992)
        (一)腐败治理体制恢复重建的制度环境
        (二)腐败形势:私利的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蔓延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恢复重建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变革时期(1992-2002)
        (一)腐败治理体制适应性变革的制度环境
        (二)腐败形势:权力寻租、资金密集型领域的多样化腐败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变革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时期(2002-2012)
        (一)腐败治理体制深化改革时期的制度环境
        (二)腐败形势:从争夺经济利益到争夺政治权力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深化改革
    四、腐败治理体制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时期(2012—今)
        (一)腐败治理全面协同深化改革的制度环境
        (二)腐败形势:高层化、群体化、家族化、多元化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逻辑
    一、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
        (一)从治标主导到标本兼治的腐败治理战略取向
        (二)从权力反腐、制度反腐到系统反腐的核心理念
        (三)从反黑色腐败到全方位反腐的腐败治理行动策略
    二、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动力机制
        (一)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外生因素
        (二)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生因素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行动主体
        (一)党、政、司法机关为主的专门腐败治理机构
        (二)人大和政协等监督机构
        (三)社会参与主体
    四、腐败治理体制变迁方式分析
        (一)供给强制性腐败治理体制变迁
        (二)需求诱致性腐败治理体制变迁
    五、腐败治理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一)权力结构不均衡的路径依赖
        (二)腐败治理手段的路径依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特征、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高度反腐自觉的变迁底色
        (二)腐败治理制度体系建构与完善的变迁核心
        (三)兼具时代性与历史传承性的变迁历程
        (四)党纪国法互联互通的变迁协同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推动腐败治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三)明确核心理念,锁定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定位
        (四)与中国政治发展环境相适应,保证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时代回应性
        (五)寓腐败治理于制度建设之中,促进腐败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腐败治理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三、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腐败治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二)腐败治理机构职能协同不足
        (三)腐败治理制度规范有待完善
        (四)腐败治理体制的社会参与不足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代化治理理念不牢固
        (二)体制自主性困境的制约
        (三)腐败治理体系不完整
        (四)腐败治理能力总体偏弱且不平衡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一、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战略分析
        (一)坚持以政党为中心的反腐逻辑支点
        (二)坚持法治思维为主导的反腐价值理念
        (三)坚持多元主体协同的反腐行为取向
    二、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策略分析
        (一)强化反腐倡廉思想教育
        (二)推进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
        (三)促进腐败治理的社会参与
        (四)加强腐败治理的国际合作
    三、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着力点
        (一)强化腐败治理主体责任
        (二)强化反腐制度落实
        (三)创新廉政教育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国家监察委员会的预防腐败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相关研究
    (二)预防腐败相关研究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与预防腐败交叉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的厘定
    (一)腐败与公权力腐败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与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
    (三)预防腐败与惩治腐败
二、理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理论
    (二)权力监督与制约理论
    (三)制度预防腐败理论
三、理论分析框架
    (一)切断公权力腐败发生链条:预防腐败的理论逻辑
    (二)权力—动机—机会→腐败行为:公权力腐败发生机理
    (三)监督—教育—制度→预防腐败: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及其对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政策试点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试点的政策扩散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正式形成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对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
    (一)提升预防腐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整合分散的预防腐败职能
    (三)构建集中统一的预防腐败体系 第三章 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职能设置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监督职能
    (一)监督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能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能的履职机构及其履职方式
    (三)以事前监督防范公权力滥用:权力监督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廉政教育职能
    (一)廉政教育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廉政教育职能的履职机构及其履职方式
    (三)以廉政教育抑制腐败动机:廉政教育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监察建议职能
    (一)监察建议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建议职能的履职机构及其履职方式
    (三)以制度建设减少腐败机会:监察建议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第四章 国家监察委员会履行预防腐败职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强化
    (一)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强化的表现
    (二)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强化的原因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一)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表现
    (二)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运用监察建议的有效性亟待提升
    (一)运用监察建议的有效性亟待提升的表现
    (二)运用监察建议的有效性亟待提升的原因 第五章 提升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有效性的实践路径
一、多措并举提升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效性
    (一)提升国家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提名和考察权限
    (二)提高国家监察委员会财政经费供给的独立性
    (三)保障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二、构建主体协调、分类施教与高度参与的精细化廉政教育模式
    (一)加强对廉政教育主体的内部整合与外部协调
    (二)对不同类型的廉政教育对象分类施教
    (三)以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对象的参与度
三、运用监察建议督促被监督单位提高廉政制度质量及其执行力
    (一)以科学化的监察建议帮助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弥补制度缺陷
    (二)将制度执行不力作为提出监察建议的一种主要情形
    (三)逐步运用监察建议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优化研究 ——以N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实践意义
        1.1.2.2 理论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1.1 文献调查法
        1.3.1.2 个案研究法
        1.2.1.3 访谈调查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国有企业
    2.2 纪检监察
    2.3 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概述
第三章 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概况
    3.1 国企组织权力特征及其权力监督
        3.1.1 国企的组织权力特征
        3.1.2 国有企业腐败主要类型和特点
        3.1.3 国企权力监督现状与监督难点
    3.2 国企纪检监察的职能及履行方式
        3.2.1 监督职能及履行方式
        3.2.2 惩处职能及履行方式
        3.2.3 教育职能及履行方式
        3.2.4 保护职能及履行方式
第四章 N集团纪检监察职能履行情况调查
    4.1 N集团纪检监察现状
        4.1.1 N集团纪检监察的基本情况
        4.1.2 N集团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4.1.3 N集团纪检监察工作主要成效
    4.2 N集团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4.2.1 监督职能“缺位”和“错位”情况突出
        4.2.2 对基层违纪违法问题监察不足
        4.2.3 监察惩处的结果尚不足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4.2.4 履行监督职能方式不足以适应实践工作的新变化
    4.3 N集团纪检监察职能的制约因素分析
        4.3.1 职能发散削弱职能发挥
        4.3.2 纪检监察机构独立性不够
        4.3.3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业务能力不足
        4.3.4 考核评估不够完善
第五章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优化的对策
    5.1 保障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独立性
        5.1.1 循序渐进推行垂直领导体制
        5.1.2 完善查办案件制度
        5.1.3 推行派驻纪检组改革
    5.2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建设
        5.2.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5.2.2 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5.2.3 强化国企纪检监察队伍内部管理机制
    5.3 针对国企特点创新工作方法
        5.3.1 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防治腐败
        5.3.2 继续加大监督执纪力度
        5.3.3 探索防治腐败新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履行状况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个案访谈对象编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探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设思路由运动反腐向依法治腐转变
二、建设手段由惩治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
三、建设方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
四、建设目标由理想绝对向科学务实转变
五、建设格局由应急单打向系统治理转变

(5)廉洁军队:人民军队建设的鲜明指向和不懈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的提出与探索
    (一) 多重举措促使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显着成效
    (二) 战争环境为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成功经验为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开创了基本范式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
    (一) 从建设思路上看, 依靠群众运动推进
    (二) 从建设目标上看, 过于强调清除腐败
    (三) 从建设模式上看, 被动应对打击为主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一) 建设思路由“运动反腐”向“依法治腐”转变
    (二) 建设手段由“惩治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
    (三) 建设方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变
    (四) 建设目标由“理想绝对”向“科学务实”转变
    (五) 建设格局由“应急单打”向“系统治理”转变

(6)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形成条件
    (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理论渊源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腐败思想
        2. 中国传统反腐败思想
        3. 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反腐败思想
    (二) 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严峻的反腐败形势
        1.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2. 国内经济社会生活出现新问题
        3. 共产党党情深刻变化
    (三) 国外及香港地区反腐败的经验及其借鉴
        1. 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倡导或承诺反腐败
        2. 反腐败机构赋权合理,并设有预防腐败协调机制
        3. 普遍实行财产申报制度,重在强化社会诚信意识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主要内容
    (一) 反腐败奋斗目标的新确立
    (二) 反腐败战略方针的新调整
    (三) 反腐败权威主体的新认识
    (四) 反腐败打击态势的新高度
    (五) 反腐败切入点的新选择
    (六) 反腐败国际化的新趋向
    (七) 反腐败法治思维的新彰显
    (八) 反腐败防范机制的新构建
    (九) 反腐败权力监督的新手段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主要特点和初步成效
    (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主要特点
        1. 旗帜鲜明,态度坚决
        2. 大小统打,查处有力
        3. 依靠群众,凝聚共识
        4. 公开透明,开放自信
        5. 选准切口,稳步推进
        6. 转变职能,主动作为
    (二)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的初步成效
        1. 迅速地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2. 有力维护了公平正义,擦亮了中国梦的鲜明底色
        3.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显
        4. 进一步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四、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思路创新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思路创新的基本经验
        1. 要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夯实反腐败思路创新的基础
        2. 要始终坚持“开拓新思路”,不断突破反腐败思路创新的新高度
        3. 要始终坚持把思路创新与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
    (二)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思路创新的启示
        1. 坚持反腐败不是刮风,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
        2. 坚持反腐败没有禁区,不取胜决不收兵
        3. 坚持反腐败警钟长鸣,筑牢防线永葆本色
        4. 坚持反腐败科学化,由“治标”转向“治本”发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当代中国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重点
        1.4.2 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腐败与治理腐败的基本理论
    2.1 腐败及其成因理论
        2.1.1 腐败的概念
        2.1.2 腐败成因理论
    2.2 治理腐败理论
        2.2.1 反腐败战略理论
        2.2.2 反腐败体系理论
        2.2.3 反腐败机制设计理论
3. 当代中国腐败现象及反腐倡廉阐释
    3.1 当代中国腐败现象理论分析
        3.1.1 突出表现
        3.1.2 主要特点
        3.1.3 根本原因
    3.2 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实践及其成效
        3.2.1 反腐败历程
        3.2.2 工作成效
        3.2.3 存在问题
4.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
    4.1 反腐倡廉“四位一体”体系构建
        4.1.1 “四位一体”制度体系
        4.1.2 严密的制度结构
    4.2 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价值分析
        4.2.1 制度体系的科学化定位
        4.2.2 制度体系的强大抑制作用
    4.3 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功能分析
        4.3.1 制度系统整体功能
        4.3.2 制度子系统功能
5.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
    5.1 教育制度建设概述
        5.1.1 教育制度的地位
        5.1.2 教育制度的作用
        5.1.3 教育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5.2 教育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存在“通吃”和“空转”的问题
        5.2.2 存在普及不够、渗透力不强问题
        5.2.3 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5.2.4 缺乏制度保障
    5.3 构建教育制度的对策思路
        5.3.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新教育制度
        5.3.2 各学科取长补短,改进教育理念
        5.3.3 创新教育的形式
6.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关键:监督制度建设
    6.1 监督制度建设概述
        6.1.1 监督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6.1.2 我国监督制度的现状
        6.1.3 监督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6.2 监督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工作思路的局限
        6.2.2 体制机制的障碍
        6.2.3 权力监督的失衡
        6.2.4 整体效能的缺失
        6.2.5 监督制度的缺陷
    6.3 构建监督制度的对策思路
        6.3.1 监督主体要全面
        6.3.2 权力约束要硬化
        6.3.3 监督手段要强化
7.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根本:预防制度建设
    7.1 预防制度建设概述
        7.1.1 预防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7.1.2 预防制度建设的成效
    7.2 预防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7.2.1 惩治与预防力度失衡
        7.2.2 预防制度建设工作进入“瓶颈期”
        7.2.3 防范机制的缺失
    7.3 构建预防制度的对策思路
        7.3.1 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7.3.2 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7.3.3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8.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点:惩治制度建设
    8.1 惩治制度建设概述
        8.1.1 惩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8.1.2 我国惩治制度的现状
        8.1.3 开始注重惩治制度的“治本”功能
    8.2 惩治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8.2.1 惩治机制的滞后性
        8.2.2 惩治机制的不严密性
        8.2.3 惩治结果的不平衡性
    8.3 构建惩治制度的对策思路
        8.3.1 树立专门机关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8.3.2 建立完善的惩治制度
        8.3.3 现代法治:应对腐败实行“轻刑必罚”
9. 结语:建立反腐倡廉制度的长效实施机制和科学运行机制
    9.1 执行:制度的生命力
    9.2 法制:制度的保障力
    9.3 问责:制度的约束力
    9.4 教育、监督、预防、惩治“四位一体”机制的长效运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问题的缘起
    0.1.1 研究的理论价值
    0.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相关文献分析
    0.2.2 国外相关文献分析
0.3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0.3.1 相关概念分析
    0.3.2 相关理论分析
0.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方法
0.5 本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观点
    0.5.1 基本框架
    0.5.2 主要观点
0.6 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0.6.1 研究重点
    0.6.2 研究难点
    0.6.3 创新之处 1 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思想资源
1.1 中国传统廉政制度思想与西方廉政法制思想
    1.1.1 中国传统廉政制度思想
    1.1.2 西方国家反腐廉政法制思想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2.2 列宁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1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2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3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1.3.4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想 2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教训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早期探索
    2.1.1 苏维埃政权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27—1937)
    2.1.2 抗日民主政权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37—1945)
    2.1.3 解放区政权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45—1949)
2.2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2.2.1 过渡时期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49—1956)
    2.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反腐廉政法制建设(1956—1966)
    2.2.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面失误(1966—1976)
2.3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成效、特点和经验教训
    2.3.1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成效
    2.3.2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特点
    2.3.3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推进及成就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
    3.1.1 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初步建立(1978—1992)
    3.1.2 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初步完善(1992—2002)
    3.1.3 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纵深发展(2002—今)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成就、特点及教训
    3.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成就
    3.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特点
    3.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教训 4 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4.1 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4.1.1 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的新变化
    4.1.2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反腐廉政建设的新要求
    4.1.3 当前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新特点
4.2 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廉政法制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4.2.2 廉政法制建设制度体系不完善
    4.2.3 廉政法制建设政策执行不到位
    4.2.4 在反腐败国际合作方面立法滞后 5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思考
5.1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1.1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5.1.2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紧迫性
5.2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5.2.1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方针
    5.2.2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原则
5.3 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对策
    5.3.1 进一步完善反腐廉政法律法规体系
    5.3.2 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防治腐败
    5.3.3 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
    5.3.4 加强反腐败国际司法交流与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9)对我国反腐倡廉战略中“重视防治”方针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倡廉战略的三个转变阶段
二、我国反腐倡廉战略中更为“重视防治”的原因
    (一) 我国的国情与党情特征以及国内反腐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 我国反腐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积累以及应对腐败所凸显的新问题
    (三) 对国际反腐斗争的借鉴与履行《联合国反腐公约》的体现
三、我国反腐倡廉中“重视防治”的战略原则与主要举措
    (一) 重视防治腐败的基本原则
    (二) 重视防治腐的主要举措
        1. 坚持深化改革, 重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问题
        2. 进一步加强“国法”与“党纪”等制度性防治腐败
        3. 坚持和完善反对腐败问题的体制和机制, 合力预防腐败
        4. 重视建立区域性与国际性防治腐的合作机制
        5. 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原则, 以开放、务实的态度吸收国际上防治腐败的成功经验
四、结语

(10)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部分 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背景与渊源
    一、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形成的背景
        (一) 全球化背景下反腐败面临新挑战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反腐败面临新考验
        (三)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对反腐败提出高要求
    二、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腐倡廉的思想
        (二) 中国传统廉政思想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倡廉的思想
        (四) 国外廉政经验教训
第二部分 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发展轨迹
    一、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萌芽阶段
    二、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走向成熟阶段
第三部分 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二) 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 坚持围绕中心、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的基本要求
    三、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方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四、构建反腐倡廉建设的预防体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一) 教育是基础
        (二) 制度是保证
        (三) 监督是关键
第四部分 胡锦涛反腐倡廉的主要实践
    一、保持持续高压的惩治腐败态势
    二、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全面推进反腐倡廉教育
    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五、强化反腐倡廉监督制约
    六、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第五部分 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二)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方向
        (三) 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注入生机
        (四)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五) 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D]. 荣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7)
  • [2]国家监察委员会的预防腐败职能研究[D]. 吕永祥. 吉林大学, 2019(10)
  • [3]国有企业纪检监察职能优化研究 ——以N集团为例[D]. 罗岚.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反腐倡廉建设探略[J]. 刘鹏.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8(06)
  • [5]廉洁军队:人民军队建设的鲜明指向和不懈追求[J]. 刘鹏. 廉政文化研究, 2018(03)
  • [6]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新思路研究[D]. 相淑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7]当代中国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研究[D]. 曹明珠. 内蒙古大学, 2014(01)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反腐廉政法制建设研究[D]. 马栋. 武汉大学, 2013(01)
  • [9]对我国反腐倡廉战略中“重视防治”方针的思考[J]. 王军,谢伟宁. 学理论, 2012(11)
  • [10]胡锦涛反腐倡廉思想与实践研究[D]. 梁小晶.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取得新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