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驰名商标

如何打造驰名商标

一、创驰名商标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宁立志,徐升权[1](2012)在《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文中认为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呈现以下特点:法律资源丰富,但分布却较为分散;制度体系较为完整,但规范性文件过泛;立法内容涉及面广,但具体分配失衡;权利冲突受到关注,但权利保护协调度不够;立法发展较为迅速,但功利性色彩浓厚。实践中,商标权被强化和突出,其他商业标识权的重要性受到忽视;各类型商业标识权冲突严重并长期无法得以有效解决等问题普遍存在。我国应尽快在理论上确认"商业标识权"这一概念,发展和完善其相关基础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完善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

冯晓青,邓晶晶[2](2012)在《我国注册驰名商标状况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基于1983~2011年注册于中国的驰名商标的文献与信息分析》文中认为驰名商标是为相关公众所知晓的具有较高声誉的商标,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信誉,是企业所具有的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我国境内申请注册的驰名商标的名称、数量和类别等主要信息体现出驰名商标拥有量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严格规范和适用驰名商标认定标准,杜绝驰名商标认定异化现象,并实施以创驰名商标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在《商标法》修订之际,则应在其中明确驰名商标的概念,因为它关系到我国商标法制统一等重要问题。

袁真富[3](2010)在《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商标法上的专业术语,驰名商标意味着可以享有更宽的保护范围、更强的法律效力,甚至更多的行政保护。法律赋予驰名商标更高保护水平的本意,是为了克服普通商标保护不足的局限,从而更好地解决商标注册、商标侵权以及相关不正当竞争等法律争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人民法院认定驰名商标,只是解决法律争议的前提和手段,并不是解决法律争议的目的,更不是授予企业以荣誉称号。然而,中国当下的情形却是,一些企业在观念认识上把驰名商标作为荣誉称号,在宣传使用上把驰名商标作为营销工具,在认定策略上故意寻找甚至制造争议来获得驰名商标。诸如此类的情形,我们称之为驰名商标异化,即在驰名商标认定的目标、路径和结果上,采取各种行动和策略来背离或偏离驰名商标立法目的或权利本质的现象。违背法律本意的驰名商标异化,在中国已经演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国家工商总局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关注,并促使其不断采取措施进行遏制和规范。目前绝大多数研究的视角侧重于从法律层面关注驰名商标的异化问题,探讨驰名商标立法制度上的缺陷、法律执行上的漏洞,并给出制度改革上的解决方案和法律执行上的改进措施。但是,法学研究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作为一种已经制度化了的行为,驰名商标异化活动是如何形成和扩散的,支持驰名商标异化及其扩散的逻辑机制是什么。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实证分析驰名商标的异化及其扩散现象,系统考察和梳理驰名商标异化的深层原因和发生机制,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消费者、其他企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以及驰名商标认定机构等组织,及其建构、实践的制度、观念或做法,共同构造了驰名商标异化行为的制度环境,并从不同角度激励或促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驰名商标的异化行为。一些企业不仅接受了与制度环境一致的驰名商标符号意义理解,而且采取行动和策略从事驰名商标异化活动,以迎合和满足制度环境的要求或期望。作为制度环境的产物,驰名商标的异化表现为三种类型:围绕认定目标的驰名商标异化、围绕路径选择的驰名商标异化和围绕结果利用的驰名商标异化。制度环境主要通过四种机制来影响驰名商标异化及其制度化扩散:(1)诱致性机制,即制度环境通过自身提供强烈诱惑或激励,可以引发企业的驰名商标异化行为。诱致性机制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影响,可以解释所有类型的驰名商标异化;(2)模仿性机制,即追求、获取和利用驰名商标的企业的数量、特征或效益,可以对其他企业的驰名商标异化行为的产生影响。模仿性机制主要来自其他企业的影响,也可以解释所有类型的驰名商标异化行为;(3)迎合性机制,即制度环境存在某种认知或期待,可以促使企业从事驰名商标异化行为,以迎合社会认知或社会期待。迎合性机制主要来自消费者和媒体的影响,主要解释围绕认定目标与结果利用的驰名商标异化;(4)规范性机制,即制度环境中的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会运用其专业经验和技巧诱使、推动或协助企业从事驰名商标异化行为。规范性机制主要来自中介机构的影响,主要解释围绕路径选择的驰名商标异化。制度环境的前述影响机制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这些企业遵从制度环境的要求、期待或认知,从事驰名商标异化行为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包括现金奖励和政策支持等政府资源、消费信任和品牌声誉等社会资源、品牌地位与广告资源等竞争资源,以及融资工具等杠杆资源。如果制度环境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资源,那么企业从事驰名商标异化活动的意愿就会降低甚至消失。由此可见,在驰名商标异化的扩散过程中,一方面,制度环境的要求和期待激励、促进了企业从事驰名商标异化;另一方面,企业出于争取资源的需要,而愿意甚至主动接受制度环境的影响。因此,单纯规范驰名商标的认定行为,根本无法消除驰名商标异化的行为,惟有消灭或降低制度环境对企业追求驰名商标的影响,尤其是切断制度环境的资源提供,才有可能成功。

林艺[4](2008)在《增强企业商标意识的思考》文中提出商标是联系企业和消费者的最主要桥梁。正确地认识、运用商标,对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有重大意义。培养、提高企业商标意识,首先要从商标设计入手,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商标;其次企业使用的商标应及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使应依法进行,企业以商标与外商合资应防范风险。

滕伯乐[5](2008)在《中国汽配市场发展里程回顾与思考》文中指出前言 1997年10月,全国汽车配件市场联合会宣告成立,当时是14家汽配市场发起创建的民间组织。 2007年10月,经历十年来的培养、成长、发展,如今有70家汽配市场是会员单位。据有关信息资料,目前全国已建立

佟春华[6](2006)在《企业商标意识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标记,具有识别、品质保障及广告宣传等功能。本文通过对企业应树立的商标意识的剖析,试图说明,商标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在营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

曾慧萍,林雄[7](2002)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实施外贸商标战略的思路》文中研究说明从我国与其他WTO成员国双边承诺的有关内容分析 ,曾经作为政府行为的国有外贸企业将面临入世之初的严峻挑战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贸企业的发展来看 ,实施外贸商标战略可作为一条增强竞争力的途径

薛业清[8](2002)在《积极开拓 精心打造——对石化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若干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

樊广华,刘宝玲[9](2001)在《浅议商标(品牌)的战略与策略》文中认为商标亦即品牌,是生产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具有显着特征的标志。

王建辉[10](2000)在《浅析驰名商标的重要性及其创立途径》文中提出

二、创驰名商标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驰名商标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现状
二、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 商标权被强化和突出, 其他商业标识权被忽视
    (二) 各类型商业标识权冲突严重并长期无法得以有效解决
三、完善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建议
    (一) 发展和完善商业标识权保护相关基础理论, 为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二) 在“商业标识权”相关理论的指导下, 不断整合和完善其他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

(2)我国注册驰名商标状况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基于1983~2011年注册于中国的驰名商标的文献与信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驰名商标法律制度基本问题研究
    (一) 驰名商标的概念界定
    (二) 驰名商标的认定
        1. 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2. 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3. 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4. 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纪录。
        5. 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二 我国注册驰名商标状况的实证研究
    (一) 数据状况及其来源
    (二) 我国注册驰名商标数量总体状况
        1. 地区数量及百分比状况。
        2. 地区年份数量及百分比状况。
        3. 地区类别数量及百分比状况。
    (三) 国内企业在中国注册使用的驰名商标状况
        1. 从年份上分析。
        2. 从类别上分析。
        3. 典型地区所获中国驰名商标数据的对比分析。
    (四) 外国企业在中国注册使用的驰名商标状况
        1. 从国别上分析。
        2. 从年份上分析。
        3. 从类别和商品服务范围上分析。
三 关于我国驰名商标制度的理论思考

(3)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1.1.1 驰名商标的本来面目
        1.1.2 当下的驰名商标景象
        1.1.3 驰名商标的社会学问题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驰名商标异化的表现研究
        1.2.2 驰名商标异化的成因研究
        1.2.3 驰名商标异化的治理研究
        1.2.4 驰名商标异化的研究简评
    1.3 理论思路与研究架构
        1.3.1 理论工具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架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
    2.1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梳理
        2.1.1 制度研究的历史脉络
        2.1.2 新制度主义的发展历程
    2.2 新制度主义的基本理论
        2.2.1 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环境
        2.2.2 新制度主义中的解释逻辑
    2.3 国内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研究
        2.3.1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引介
        2.3.2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运用
    2.4 现有研究简评及对本文启示
        2.4.1 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论
        2.4.2 现有研究对本文启示
第3章 驰名商标及其异化解读
    3.1 驰名商标的本质目的
        3.1.1 驰名商标的法律进程
        3.1.2 驰名商标的制度本质
        3.1.3 驰名商标的法律意义
    3.2 驰名商标异化的界定
        3.2.1 异化的渊源及其意义
        3.2.2 驰名商标异化的内涵
    3.3 驰名商标异化的类型
        3.3.1 围绕认定目标的驰名商标异化
        3.3.2 围绕路径选择的驰名商标异化
        3.3.3 围绕结果利用的驰名商标异化
        3.3.4 驰名商标三种异化形式的关系
    3.4 驰名商标异化背后的符号学分析
        3.4.1 符号学视野中的商标结构
        3.4.2 驰名商标意义变迁的符号学原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驰名商标异化:制度环境的影响
    4.1 认定机构的操作实践
        4.1.1 行政认定的影响
        4.1.2 司法认定的影响
    4.2 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
        4.2.1 地方政府对驰名商标的目标追逐
        4.2.2 地方政府对驰名商标的政策支持
        4.2.3 地方政府对驰名商标的措施鼓励
    4.3 其他企业的行为影响
        4.3.1 其他企业获得优惠的刺激
        4.3.2 同业者带来的竞争压力
        4.3.3 其他企业成功经验的传播
    4.4 消费者的观念认知
        4.4.1 消费者对驰名商标的认知
        4.4.2 消费者对驰名商标的信任
        4.4.3 消费者对驰名商标认知的影响
    4.5 中介机构的业务宣传
        4.5.1 中介机构的宣传
        4.5.2 中介机构的合作
        4.5.3 中介机构的影响
    4.6 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4.6.1 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
        4.6.2 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驰名商标异化:企业的制度适应
    5.1 驰名商标符号的理解
        5.1.1 作为社会符号理解的驰名商标
        5.1.2 企业接受社会符号理解的表现
    5.2 驰名商标认定的途径
        5.2.1 驰名商标行政认定的途径分析
        5.2.2 驰名商标从行政认定转向司法认定
    5.3 驰名商标认定的策略
        5.3.1 如何寻找符合条件的驰名商标案件
        5.3.2 如何选择驰名商标案件的管辖法院
        5.3.3 驰名商标认定过程的弄虚作假现象
    5.4 驰名商标真相的遮蔽
        5.4.1 驰名商标来自司法认定的遮蔽
        5.4.2 驰名商标认定法律意义的遮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驰名商标异化:制度化的逻辑分析
    6.1 驰名商标异化:制度环境影响企业的机制
        6.1.1 制度环境影响组织的几种解释机制
        6.1.2 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化机制
    6.2 驰名商标异化:企业的资源获取策略
        6.2.1 异化驰名商标:对制度环境的反应
        6.2.2 借助驰名商标异化获取的资源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去制度化:驰名商标异化治理的可能性
    7.1 制度环境:正在发生的变化
        7.1.1 来自社会层面的质疑
        7.1.2 来自政府部门的转变
        7.1.3 来自司法机关的限制
    7.2 制度环境的变迁对企业的影响
        7.2.1 对待驰名商标的态度变化
        7.2.2 重返驰名商标的行政认定
    7.3 去制度化:驰名商标异化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7.3.1 驰名商标异化治理的困境
        7.3.2 驰名商标异化治理的出路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
    附录1:驰名商标认知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附录2:消费者的驰名商标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访谈提纲(针对国内企业)
    附录4:访谈提纲(针对跨国企业)
    附录5:访谈提纲(针对政府部门)
    附录6:本文出现的访谈对象
    附录7:本文出现的商标名称
    附录8:本文出现的公司名称
    附录9:本文出现的会议名称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4)增强企业商标意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标设计应独具特色
二、企业使用的商标应及时注册
三、商标专用权的行使应依法进行
    1.依法使用商标。
    2.依法办理续展。
    3.商标使用许可应依法进行。
四、企业以商标与外商合资应防范风险
    第一, 中方投资的商标应评估作价。
    最后企业还应有创名牌创驰名商标的意识。

(6)企业商标意识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树立商标注册意识
二、树立设计、利用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的意识
三、树立创立驰名商标意识
四、树立正确商标决策意识
    (一) 突出重点, 稳定使用
    (二) 保证质量, 灵活适用
    (三) 宣传商标, 要显、准、精

(7)开放经济条件下实施外贸商标战略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 实施外贸商标战略的意义
二、 建立企业争创驰名商标的机制
    (一) 、以名牌、驰名商标和经营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产品的大中型企业为龙头, 组建综合商社式的外贸企业集团。
    (二) 、全面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 高度重视商标在国内外注册和续展注册工作。
    (三) 、坚持以质取胜的方针, 强化商标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作用。
    (四) 、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 使商标成为占据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
    (五) 、依法保护商标专用权,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 健全和完善支持保证体系
    1、 政府重视、行业支持。
    2、 科技、教育、设计、广告等部门积极配合。
    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四、创驰名商标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商业标识权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完善[J]. 宁立志,徐升权.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2(05)
  • [2]我国注册驰名商标状况实证研究与理论思考——基于1983~2011年注册于中国的驰名商标的文献与信息分析[J]. 冯晓青,邓晶晶. 武陵学刊, 2012(02)
  • [3]驰名商标异化的制度逻辑[D]. 袁真富. 上海大学, 2010(01)
  • [4]增强企业商标意识的思考[J]. 林艺.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5]中国汽配市场发展里程回顾与思考[A]. 滕伯乐. 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 2008
  • [6]企业商标意识之我见[J]. 佟春华. 前沿, 2006(04)
  • [7]开放经济条件下实施外贸商标战略的思路[J]. 曾慧萍,林雄.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 [8]积极开拓 精心打造——对石化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若干问题的探讨[J]. 薛业清. 化工管理, 2002(03)
  • [9]浅议商标(品牌)的战略与策略[J]. 樊广华,刘宝玲.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1(08)
  • [10]浅析驰名商标的重要性及其创立途径[J]. 王建辉. 学习论坛, 2000(04)

标签:;  ;  ;  ;  ;  

如何打造驰名商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