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德议会制度》——德国概况课幻灯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姚宝[1](1982)在《《西德议会制度》——德国概况课幻灯教材》文中指出 幻灯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形象化,它能把不易讲清的问题用图象形式显示出来,使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前,学生认为概况课中的《西德议会制度》这一章很难懂。但我们将它编制成幻灯后,教学效果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学生边看幻灯,边听教师对画面的讲解,对西德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机构的职能和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平衡”的关系,对西德议会的特殊的混合选举制度等有了较
陶海洋[2](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提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宋达[3](2016)在《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现代中国的发展与翻译关系紧密。英国文学汉译总量巨大,不仅在现代中国审美观念形成中扮演了突出角色,更重要的是建构了“统一英国”的知识,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完整的英国文学概念。然而,1707年合并为大不列颠一部分的苏格兰,其文学始终保持着苏格兰民族诉求,却被英格兰所建构的统一英国文学压抑着,罗伯特·彭斯、司各特、拜伦等重要文学家,其苏格兰性皆被消解、限制,还有更多的苏格兰文学家则被排除在英国文学经典之外。中国根据英国主流文学史观理解和译介英国文学经典,由此汉译英国百年历史呈现的苏格兰文学,或折损苏格兰作家的苏格兰身份,或不关注没有纳入英国文学史的苏格兰重要作家。本文探讨汉译英国文学中苏格兰文学未被呈现的问题,具体包括:重新考察百余年来在大英帝国或联合王国框架下的英国文学汉译史,揭示苏格兰文学流失的情况,汉译“英国文学”中苏格兰文学隐形的历程、近20年微显的情况,对比英国的“英国文学”处理“苏格兰文学”问题,说明苏格兰文学匿迹于汉译英国文学的诸多后果;查考彭斯汉译史,还原他被销蚀了苏格兰性的情况,对比英国主流学术界和苏格兰学术界塑造的不同彭斯形象,说明汉译彭斯损失苏格兰性的客观原因,为未来汉译彭斯的苏格兰性提供思路;重新梳理司各特和拜伦作品汉译史、对比英国主流学术界和苏格兰学术界所建构的不同司各特和拜伦形象、未来司各特和拜伦的苏格兰性再现难题。该研究旨在面对未来苏格兰文学的汉译问题,包括重译英国文学经典中的苏格兰作家作品、译介“英国文学”遮蔽忽视的苏格兰经典文学以及还原再现英国文学中的苏格兰因素。
吴薇[4](2012)在《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武昌是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之滨的一座有近2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三国时期孙权筑夏口城始,历经郢城、鄂州城、武昌城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的军事城堡发展成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元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一身,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首先爆发,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在其后一系列的军事、政治事件中被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国中期,三镇合一建立了武汉市,并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新首都。虽然其后分分合合,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三镇还是稳定地结成同一个城市型政区——武汉市,武昌成为这个新的湖北省省会城市中的一个城区。作为“首义之城”以及华中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武昌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城市史的研究领域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缺乏综合而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史研究。为了使这个研究更加深入,有必要建立起广泛的、涉及各个层面和类型的城市个体的基础研究。本文就是这个基础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当代武昌的城市空间结构中仍然保留有相当大部份的近代城市空间格局与建筑,构成当前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无疑对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加强城市历史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以武昌城市发展以及武汉三镇关系的变迁为基础,重点研究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梳理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关于武昌城市史研究的不足,提出本文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基于城市形态的多层次含义,提出论文研究内容框架。第二章,古代城市发展历程与形态基础。以地方志、古地图等为依据,梳理了古代城市发展历程,并对明清武昌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第三章,区域视野中的城市近代化发展。梳理了武昌城市近代化的发展,表明晚清时期武昌城市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之中,武汉三镇也日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政治、经济、技术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社会机制的转变最终导致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第四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根据对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将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对武昌城市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过程作纵向梳理。第五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为使形态的分析更有针对性,论文借鉴西方形态类型学方法,建构了“从城市到街区再到建筑的三个层级系统,内含7个形态要素”的研究框架,以期通过对不同层次空间的解析达到对城市空间形态整体且深入的认识。第六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影响因素分析法,从政治政策与军事、经济技术、环境与防灾以及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对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论文的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首次从区域视角分析、揭示了武昌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典型性与特殊性。第二,基于对城市发展的关节点——重大历史事件的探析,以“突变”与“渐变”相结合的文化节点划分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阶段,真实且清晰还原了演变的历史过程。第三,对于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研究框架,是对借鉴西方类型形态学理论发展适合中国城市研究和对城市设计有指导作用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的初步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综合特征的多层级解读,为深化和加强城市历史保护规划和景观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支持,对于当前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西德议会制度》——德国概况课幻灯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德议会制度》——德国概况课幻灯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2)《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
一、 清末新政简介 |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发展教育论 |
二、 振兴实业论 |
三、 改革政治论 |
四、 传统文化论 |
五、 外交形势论 |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无奈的抉择 |
三、 冷静的纠偏 |
四、 未尽的结局 |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
一、 世界政局变化 |
二、 国内军阀混战 |
三、 各类主义纷呈 |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
一、 作者队伍概况 |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
六、 杂志内容特色 |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
二、 栏目变化分析 |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
四、 启示 |
附表十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史和学术史 |
二 认识苏格兰文学:汉译及其问题 |
第一章 英国文学百年汉译史:苏格兰文学何在 |
第一节 “英国文学”汉译:苏格兰文学从隐形到微显 |
第二节 英国的苏格兰文学研究:“英国文学史”与苏格兰学界 |
第二节 英国文学汉译的疑惑:缺失苏格兰文学概念 |
第二章 彭斯译介:苏格兰性被模糊的农民诗人 |
第一节 彭斯作品译介史:苏格兰性模糊 |
第二节 “两个”彭斯:英国文学史的彭斯和苏格兰文学史的彭斯 |
第三节 汉译彭斯之困境:苏格兰知识和苏格兰性再现问题 |
第三章 司各特译介:苏格兰身份模糊的英国历史小说家 |
第一节 司各特译介史:苏格兰身份被模糊 |
第二节 不一样的司各特:苏格兰的司各特和英国的司各特 |
第三节 译介司各特之疑惑:文学史定位和翻译的双重困难 |
第四章 拜伦译介:苏格兰身份被遮蔽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
第一节 拜伦译介史:苏格兰性从未显现 |
第二节 苏格兰性微弱闪现的拜伦:英国拜伦史研究的另一条路径 |
第三节 汉译拜伦之难题:再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苏格兰性 |
第五章 未来苏格兰文学汉译之路:超越英国文学框架 |
第一节 补缺苏格兰经典作家:翻译英国文学经典之外的力作 |
第二节 翻译“英国文学”埋没的苏格兰经典:汉译苏格兰文学的新任务 |
第三节 建构”苏格兰文学”概念:苏格兰文学汉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1.2 相关研究成果 |
1.2 研究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2 研究空间与时间范围的界定 |
1.2.3 城市形态的概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之前武昌城市发展与形态基础 |
2.1 宏观视野下的城市地理环境与选址 |
2.1.1 地理区位:显著的军事要地 |
2.1.2 交通条件:江汉汇流之地 |
2.1.3 自然环境:优越的山川形势 |
2.2 近代之前城市发展的历程 |
2.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城堡:夏口城 |
2.2.2 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鄂州城 |
2.2.3 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武昌城 |
2.3 近代之前城市空间形态基础 |
2.3.1 城池规模与城郭形态 |
2.3.2 城市空间布局 |
2.3.3 城市中心——楚王府的营建 |
2.3.4 城市景观体系 |
2.4 近代之前武汉三镇关系的历史考察 |
2.4.1 地理环境关系 |
2.4.2 行政隶属关系 |
2.4.3 经济发展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视野中的武昌城市近代化发展 |
3.1 近代武昌城市政治地位与政治影响力的上升 |
3.1.1 晚清张之洞督鄂与辛亥武昌首义 |
3.1.2 民国时期武昌建都的主张与两次短暂尝试 |
3.1.3 抗战前期全国革命与政治中心的形成 |
3.2 近代武昌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与变迁 |
3.2.1 近代城市工业的曲折发展 |
3.2.2 近代城市商业的缓慢发展 |
3.3 近代武昌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全面加强 |
3.3.1 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
3.3.2 城市文化设施的发展 |
3.4 近代武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 |
3.4.1 轮运的发展 |
3.4.2 铁路的修筑 |
3.4.3 公路的建设 |
3.4.4 航空线路的开辟与机场的建设 |
3.5 近代武汉三镇发展关系考察与思考 |
3.5.1 行政建制的发展与变迁 |
3.5.2 近代经济关系发展与三镇城市功能的分异 |
3.5.3 近代三镇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加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 |
4.1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一阶段(1861-1911) |
4.1.1 汉口开埠:帝国主义的“文化租界”教会区的出现 |
4.1.2 张之洞督鄂:城墙内外的发展 |
4.2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二阶段(1912-1926) |
4.2.1 辛亥首义: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 |
4.2.2 粤汉铁路:城市空间的北拓与车站新区的形成 |
4.3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三阶段(1927-1937) |
4.3.1 城墙拆除:近代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的形成 |
4.3.2 统一建市:现代城市空间的构想 |
4.4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四阶段(1938-1949) |
4.4.1 武昌沦陷:城市空间秩序的重新划分 |
4.4.2 战后重建:大武汉区域的美好愿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 |
5.1 近代城市总平面与城市天际线 |
5.1.1 城市总平面 |
5.1.2 城市天际线 |
5.2 近代城市街道网络体系 |
5.2.1 近代城市街道网络 |
5.2.2 近代城市街道空间形态 |
5.3 近代城市街区与公共空间 |
5.3.1 城市街区 |
5.3.2 公共空间 |
5.4 近代城市建筑 |
5.4.1 公共建筑 |
5.4.2 居住建筑 |
5.4.3 大型建筑组群:国立武汉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
6.1 政治政策与军事 |
6.1.1 政治政策 |
6.1.2 军事战争 |
6.2 经济技术 |
6.2.1 经济地位、结构与运行环境 |
6.2.2 近代交通与营造技术 |
6.3 建设环境与防灾 |
6.3.1 建设环境 |
6.3.2 城市防灾 |
6.4 社会文化 |
6.4.1 社会组织结构 |
6.4.2 外来文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西德议会制度》——德国概况课幻灯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德议会制度》——德国概况课幻灯教材[J]. 姚宝. 外语电教, 1982(04)
- [2]《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3]英国文学框架下的苏格兰文学汉译问题研究[D]. 宋达.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4]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吴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