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E和C对肺癌介入化疗患者血浆LPO及红细胞SOD水平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温艳霞[1](2019)在《麻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明确温度、光线对麻籽油氧化过程的影响及抗氧化剂对麻籽油的抗氧化性能,以过氧化值(POV)为考察指标,分析了在不同的温度、光照及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等条件下麻籽油中POV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麻籽油的POV逐渐增大;日光灯、紫外灯和太阳光均可促进麻籽油的氧化,其中紫外灯的促氧化作用最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柠檬酸、抗坏血酸+花椒+草果+柠檬酸对麻籽油具有抗氧化性能,花椒+草果、花椒+草果+柠檬酸无抗氧化性能。这表明温度、光线可促进麻籽油的氧化,且光线的影响更明显;抗坏血酸对麻籽油有抗氧化性能,柠檬酸具有增效作用,而花椒+草果对麻籽油有促氧化作用,抗坏血酸可以抑制花椒+草果的促氧化作用。
李有贵[2](2011)在《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酗酒既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医学问题,因酗酒导致的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大量饮酒过后,血液中乙醇浓度明显升高,出现各种醉酒症状。乙醇主要在肝脏中通过乙醇氧化系统进行代谢,同时产生大量自由基02-·、OH·,以及乙醇自身产生的自由基C2H50-和C2H5OH-,当产生自由基超出了机体的清除能力,便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所以普遍认为乙醇导致肝损伤,其机制之一是通过激活O2产生自由基,导致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肝细胞损伤。竹节人参(Panax Japonics.C.A.Mey)系五加科植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名贵常用中药,通常被认为具有抗炎、镇痛、镇静、抗衰老、抗疲劳、抗病毒、抗肿瘤、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内分泌系统、保护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主要化学成份为竹节参皂苷。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竹节人参总皂苷可显着提高多种模型(如:运动、衰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脂血症、等)动物血清、肝脏中SOD、CAT、GSH-PX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因此,本研究利用循环超声波提取了人工栽培的竹节人参总皂苷,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质谱(HPLC-ELSD-MS)分析了竹节人参皂苷单体及含量组成,并以抗氧化性为着手点,研究了竹节人参总皂苷对模型小鼠、人胚肝细胞L-O2乙醇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竹节人参皂苷单体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竹节人参总皂苷提取,HPLC-ELSD分离获得6个皂苷单体,通过标准品比对,结合HPLC-ESI-MS分析,可知分别为Rg1、Re、Rf、F3、Rg2和Rd,其在人参总皂苷中的含量分别为:12.23%、16.24%、16.95%、7.51%、8.53%和11.47%。2、给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灌胃给予竹节人参总皂苷,气相色谱法(GC)测定小鼠血清、尿液中乙醇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血清、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等生化指标,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病理变化,研究竹节人参总皂苷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竹节人参总皂苷不具有抑制乙醇在胃肠道吸收作用,但能显着降低乙醇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酶活性及血清、肝组织MDA含量,提高模型小鼠血清、肝脏中GSH含量和抗氧化酶GSH-PX、CAI、SOD的活性。在血清中,竹节人参总皂苷50 mg/kg剂量组小鼠血清GSH含量、GSH-PX、CAT和SOD活性与正常组小鼠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肝脏中,竹节人参总皂苷50 mg/kg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性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小鼠无显着性差异(P>0.05);GSH、CAT水平虽然显着提高,但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竹节人参总皂苷(50 mg/k)可降低肝组织病变,促进肝小叶结构恢复正常,肝索、肝窦无明显异常,肝细胞体积逐渐恢复正常,细胞核染色质分布较均匀,核膜整形光滑,线粒体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内(嵴)外膜完整,基质均匀,但部分线粒体嵴仍有些紊乱。以上结果表明,竹节人参总皂苷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特别是对肝细胞及细胞器线粒体的结构完整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3、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观察竹节人参总皂苷对正常及乙醇损伤的肝细胞L-02活性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细胞内液MDA含量和SOD、GSH-PX、CAT活性变化,以及RT-PCR分析肝细胞内SOD1、SOD2、SOD3、GSH-PX1、GSH-PX2、CAT mRNA水平变化,研究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人胚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对正常肝细胞,竹节人参总皂苷(100μg/mL)表现出明显的促进L-02增殖作用,当竹节人参总皂苷浓度达400μg/mL时,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L-02,竹节人参总皂苷(100μg/mL)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其肝细胞内液MDA含量、SOD、GSH-PX活性可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CAT活性虽显着升高,但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RT-PCR分析发现,竹节人参总皂苷(100μg/mL)可促进SOD1、SOD2、SOD3、GSH-PX1、GSH-PX2、CAT mRNA表达,其中GSH-PX3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SOD1、SOD3与正常组无显着差异(P>0.05),SOD2、CAT虽显着提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P<0.01),该结果与体内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竹节人参总皂苷发挥抗氧化作用与促进抗氧化酶SOD、GSH-PX、CAT特别是SOD1、SOD3、GSH-PX3mRNA表达有关。4、通过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试验,进行竹节人参总皂苷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结果竹节人参总皂苷呈现出明显的清除OH·效应,并且其效果优于Vc,当浓度为12.5-1600μg/mL时,竹节人参总皂苷和Vc对OH·清除率分别为3.37-59.47%和3.10-31.79%;竹节人参总皂苷对联苯三酚自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清除O2-·,但清除能力要低于Vc,当浓度为12.5-1600μg/mL时,竹节人参总皂苷和Vc清除率分别为1.01-6.87%和0.89-15.98%。研究结果表明,竹节人参总皂苷在乙醇性肝损伤保护作用中,不仅可提高抗氧化剂GSH含量以及抗氧化酶GSH-PX、CAT、SOD的活性,同时具有直接清除肝代谢过程产生的·OH、O2-·自由基,亦或者是两者的协同作用达到对肝细胞的保护。5、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细胞内液MDA含量、SOD及GSH-PX活性,研究竹节人参皂苷单体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Rg1 0.16 mg/mL、Re 1.28 mg/mL和Rf 0.64mg/mL可促进正常肝细胞L-O2增殖,增殖率分别为22.68%、34.80%和28.47%(P<0.01);Rd 0.16mg/mL和F3 1.28 mg/mL对正常肝细胞L-O2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9.69%和43.33%(P<0.01)。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L-O2,Rg1 0.16mg/mL、Re 1.28 mg/mL和Rf 0.64 mg/mL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由乙醇损伤模型组的50.37%分别降低为23.31%、26.90%和26.58%(P<0.01);Rd 0.16mg/mL和F3 1.28 mg/mL则加剧乙醇对肝细胞的损伤,抑制率高达83.18%和64.79%(P<0.01)。乙醇损伤模型组肝细胞L-02内乙醇代谢产生MDA含量、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分别为1.35±0.05μmol/mL、26.45±2.78 U/mL和67.04±4.27U/mL, Rg1 0.16 mg/mL、Re 1.28 mg/mL和Rf 0.64mg/mL可降低乙醇损伤的肝细胞L-02内MDA含量,分别降低为1.17±0.04、1.21±0.03和1.21±0.05μmol/mL(P<0.01);提高SOD活性,分别升高为38.32士4.85、35.58±4.43和38.96±3.27 U/mL(P<0.01);增强GSH-PX活性,分别升高为86.30±5.72、78.40±3.54和84.25士4.35U/mL(P<0.01)。以上结果表明,人参皂苷单体Rg1、Re和Rf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02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清除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MDA以及提高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可能是其发挥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李新花[3](2006)在《维生素A、E、C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分三个试验,研究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维生素A、E、C的不同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探讨通过维生素营养手段改善肉品质和生产性能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一:VA、VE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6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公鸡,随机分为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8只/笼)。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A(VA)(1500、10000、20000 IU/kg)和维生素E(VE)(10、100、200 mg/kg),其中以最低添加剂量组合(1500 IU/kgVA、10 mg/kgVE)为对照组,探讨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VA与VE的互作对1~49日龄AA肉仔鸡的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0 IU/kgVA分别与100、200 mg/kgVE组合对生产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品指标中的系水力、嫩度、肉色方面均表现较好的互作效应,随着肉品贮存时间的延长,肉品中的TBARS含量逐渐增加,但随着VE添加量的增加,缓解了TBARS含量增加,其中100 mg/kgVE、10000 IU/kgVA组合表现较优的互作效果。10 mg/kgVE分别与10000、20000 IU/kgVA组合对生产性能也具有提高作用。日粮添加100、200 mg/kgVE与添加10 mg/kgVE相比均可显着提高肉仔鸡血清SOD和GSH-PX活力(P<0.01),10 mg/kgVE、20000 IU/kgVA组合也能提高两种酶的活力(P<0.05)。试验二:VE、VC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6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公鸡,随机分成9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8只/笼)。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VE(10、100、200 mg/kg)和VC(100、200、400 mg/kg),以最低添加剂量组合(10 mg/kgVE、100 mg/kgVC)为对照组,探讨VE与VC的互作对1~49日龄AA肉仔鸡的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200 mg/kgVC分别与100、200 mg/kgVE组合在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指标中的系水力,嫩度、肉色方面均表现较好的互作效应。随着肉品贮存时间的延长,肉品中的TBARS含量逐渐增加,但随着VE添加量的增加,缓解了TBARS含量增加,其中100 mg/kgVE、200 mg/kg VC组合和200 mg/kgVE、200 mg/kg VC组合在改善肉品质方面的作用优于其他试验组。10 mg/kgVE分别与200、400 mg/kgVC组合也能够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P<0.05)。100、200 mg/kgVE均可显着提高肉仔鸡血清SOD和GSH-PX活力(P<0.01),在VE的此水平上添加不同水平的VC各组间的血清SOD活力无显着差异(P>0.05),但200 mg/kgVE、100 mg/kgVC组合的作用要优于其他试验组,10 mg/kgVE、400 mg/kg VC组合同样能显着提高两种酶活力(P<0.05)。试验三:VA、VE和VC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6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公鸡,随机分成9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8只/笼)。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A(0、10000、20000 IU/kg)、VE(0、100、200 MG/kg)和VC(0、100、200 mg/kg),以0剂量组合(0 IU/kgVA、0 mg/kgVE、0 mg/kgVC)
张甘霖[4](2006)在《固本抑瘤Ⅱ号对人A549肺癌细胞、小鼠Lewis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大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肿瘤之首,在农村居第4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肺癌的治疗研究成为肿瘤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西药放、化疗毒副作用大,作用范围局限,使得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优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中医认为肺癌主要是由于脏腑虚损、血瘀痰凝毒结而成。癌症病人,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普遍存在血瘀证或气虚血瘀证,应对证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益气活血法属于“扶正祛邪”范畴,具有益气不留寇,驱邪不伤正的功效。固本抑瘤II号是北京市中医医院治疗气虚血瘀证肿瘤患者的有效方剂,常配合化疗应用。临床资料表明该方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为探讨该方药抑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本实验选用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通过全方及拆方研究,观察该方及方中不同组分中药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寻找固本抑瘤Ⅱ号方中抑瘤及化疗增效作用的主要成分。选用小鼠Lewis肺癌模型,观察该方及与化疗药物CTX合用对移植瘤、转移瘤的作用,以及固本抑瘤Ⅱ号方对小鼠免疫功能、荷瘤生存时间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1.固本抑瘤II号及其拆方对A549抑瘤作用及与化疗联合用药的实验研究固本抑瘤II号全方和根据功效拆分的益气组、行气活血组、培补肝肾组、散结消症组药物,分别制备水提物。采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与DDP联合作用的效果,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显示:单独应用全方和行气活血组水提物对A549细胞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3.21mg生药/ml和9.55mg生药/ml;与DDP合用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1.23和1.77,合并指数为1.05和0.83,表现出协同和相加作用;全方和行气活血组水提物能够使A549细胞生长阻滞在G0/G1期,百分比为84.16%和86.21%,减少进入S期的细胞数量。2.固本抑瘤II号方对Lewis肺癌抑制作用及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实验研究60只体重19±1g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对照组(Control)、CTX化疗组(CTX)(30mg/Kg CTX腹腔注射)、固本抑瘤II号小剂量组(M)(35g/Kg·d灌胃)、大剂量组(H)(70g/Kg·d灌胃)、小剂量加CTX组(M+CTX)、大剂量加CTX组(H+CTX),每组10只。观察固本抑瘤II号对Lewis肺癌移植瘤与转移瘤的作用,及与CTX合用的效果。结果显示:固本抑瘤II号M组、H组的抑瘤率(IR)分别为23.35%、36.82%,瘤重分别为2.82±1.56g、2.32±1.06g,与对照组3.68±1.10g相比明显缩小,分别p<0.05;M+CTX、H+CTX组抑瘤率分别为71.49%、67.13%,与CTX组的63.35%抑瘤率相比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联合用药效应为0.85<q<1.15,表现为相加作用。M+CTX、H+CTX组肺转移阳性率分别为80%、
周显青,牛翠娟,孙儒泳[5](2004)在《维生素C和E混合饲喂对中华鳖幼鳖抗酸应激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来自甲鱼养殖场的 6 0只中华鳖 (Pelodiscussinensis)幼鳖驯养 3周后 ,实验设 5组 :对照组、处理Ⅰ、Ⅱ、Ⅲ和Ⅳ组。各组设 2个平行 ,依次在饵料中混合添加维生素C (Vc)和E (VE)为 0和 0、 2 5 0和 5 0、2 5 0 0和 5 0、 2 5 0和 2 5 0、 2 5 0 0和 2 5 0mg/kg ,喂食 4周后 ,每组取半数幼鳖经酸应激处理 2 4h。取幼鳖血液 ,用镜检法测定血细胞的吞噬率 ,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溶菌活力、杀菌活力以及补体C3和C4含量。①经酸应激与未经酸应激处理相比 :对照组血细胞吞噬率显着降低 ,而处理Ⅰ~Ⅳ组无显着变化 ;对照组和处理Ⅰ组血清溶菌活力和补体C3含量显着下降 ,而处理Ⅱ~Ⅳ组无显着变化 ;血清杀菌活力均有显着下降 (对照组、处理Ⅰ和Ⅲ组极显着 ,处理Ⅱ组和Ⅳ组显着 ) ;对照组、处理Ⅰ和Ⅲ组血清补体C4显着下降 ,而处理Ⅱ和Ⅴ组无显着变化。②经酸应激处理 ,血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菌活力、杀菌活力和补体C3含量 ,处理Ⅰ~Ⅳ组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 ,处理Ⅳ组显着高于其他 4组 ;血清杀菌活力 ,处理Ⅱ组又高于处理Ⅰ和Ⅲ组 ;血清补体C4 ,对照组显着低于处理Ⅰ~Ⅳ组 ,而处理Ⅰ~Ⅳ组间无显着相异。Vc 和VE 混合饲喂对酸应激后中华鳖血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菌活力、杀菌活力和补体C3含量有显着协同促进作用 ,对?
郑桂红[6](2003)在《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固始鸡4C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选用1日龄固始鸡4C雏鸡540只,随机分成9组,每组60只。采用3×3因子设计,它们分别是组Ⅰ(VE0,VC0,对照组)、组Ⅱ(VE0,VC100mg/kg)、组Ⅲ(VE0,VC200 mg/kg)、组Ⅳ(VE100 mg/kg,VC0)、组Ⅴ(VE100 mg/kg,VC100 mg/kg、组Ⅵ(VE100,VC200 mg/kg)、组Ⅶ(VE200,VC0)、组Ⅷ(VE200 mg/kg,VC100 mg/kg)、组Ⅸ(VE200,VC200 mg/kg)。试验预试期为1周,正式期为6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含VE23-27 mg/kg。通过测定固始鸡4C商品代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能、肉质参数和免疫学指标,比较不同的VE和VC添加水平对固始鸡4C商品代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00 mg/kg VC(组Ⅲ)可以显着提高4周龄末的体重(P<0.05)。100 mg/kg VC和100/200 mg/kg VE添加组(组Ⅴ和组Ⅷ)以及100 mg/kg VE和100/200 mg/kg VC添加组(组Ⅴ和组Ⅵ)对4周龄末鸡的平均体重表现出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100/200 mg/kg VE和100/200mg/kg VC添加组(组Ⅴ、组Ⅵ、组Ⅶ、组Ⅷ)对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互作效应优于饲料中单独添加100/200mg/kg VE(组Ⅳ、组Ⅶ)和单独添加100/200mg/kg VC(组Ⅱ、组Ⅲ)对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作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组合的VE和VC对6周末、7周末鸡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和4周末的结果相似。 与其它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0mg/kg VC(组Ⅲ)可以显着提高鸡的屠宰率(P<0.05)。200mg/kg VE与100mg/kg VC(组Ⅷ)的互作对改进屠宰率的效应显着(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组合的VE和VC对其它屠宰性能也表现出一定的改善作用。 与饲粮中添加0/100 mg/kg VC/200 mg/kg VC(组Ⅰ、组Ⅱ、组Ⅲ)相比,饲粮中同时添加200 mg/kg VE和200 mg/kg VC(组Ⅸ)对14日龄测定的ND滴度表现出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组Ⅶ(200mg/kg VE)显着高于组Ⅲ(200mg/kg VC)及对照组的28日龄血清球/清(P<0.05)。在各测定期,其它VE添加组或同时添加VE和VC组对机体的免疫学指标虽然有一定的改善趋势,但和对照组的差异不显着(P>0.05)。 100/200mg/kg VE和100/200mg/kg VC添加组(组Ⅴ、组Ⅵ、组Ⅶ、组Ⅷ)对改善胸肌的滴水损失有显着的协同效应(P<0.05)。其它各处理对胸肌的滴水损失的改善作用和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对照组以及组Ⅲ相比,饲粮中添加200mg/kg VE和100mg/kg VC/200 mg/kg VC(组Ⅷ、组Ⅸ)组的协同作用可以显着提高胸肌的拿破率(P<0.05)。饲粮中添加0/100/200 mg/kg VE和100/200 mg/kg VC组的各种处理可以显着提高屠宰后24小时、48小时的<’值,降低屠宰后24小时、帐小时的才值和L‘值O叼.05卜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相 土,可以显着降低 贮存 14 天腿肌的 TBARS 值。200mg/kgV卜和200mg八gV。、(组 k)对贮存]4 天肝脏中的 TBARS 有显着的协同作用(P<0*5)。100/200mg/kgV。和 100/200 mg/kgVC(组 V、组 VI、组 Vlll、组 JX)的互作效应可以显着降低贮存胸肉中可溶性蛋白的水平什<0.05卜 上面的结果表明饲粮中分别添加Vf;、VC或者同时添加V。和VC在不同程度上可以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稳定肉色和防止贮存肉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延长货架期。 组V、组VI、组Vlll、组IX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显着提高42日龄鸡血清中以* 的活性仆<0.0别。组V、组w、组W、组皿和组K可以显着提高同期测定的血清(; S [卜 P X活性(I。<0.0 5)。本试验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 V。和 V;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清除自由基、加强抗氧化的正面效应。 在标准化NRC饲粮营养水平下,对8日龄至49日龄的固始鸡dC商品代肉鸡添加适量的VE、VC,在一定程度上有改善生长、胭体、免疫、肉质四个方面的技术参数指标的正面作用,并在一定的组合条件下显示出相当的互作效应。
秦翠群,袁长贵[7](2002)在《一类天然的功能性添加剂——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使用的抗氧化剂主要是化学合成的 ,如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没食子酸丙酯 (PG)、异抗坏血酸钠和乙氧基喹 (EQ)等 ,它们的抗氧化性能良好 ,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但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安全性一直是十分敏感的问题 ,因此 ,来源于植物的天然食用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应用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 ,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市场潜力。本文介绍了几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的功能特性和用途
丛涛,赵霖,鲍善芬,田鹤[8](2001)在《蔬菜类食品“赛金”与茄子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蔬菜类食品“赛金”和典型的茄果类蔬菜-茄子的冷冻干燥粉对生长中大鼠体内的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饲料中分别添加6%的“赛金”和茄子的冷冻干燥粉,设置对照组,饲喂45天后断头处死,取血及肝、脑、脾、肾等组织,分别测定血清及组织匀浆液中的SOD和CuZn-SOD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匀浆中的GSH-Px活性。结果茄子组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赛金”和茄子组动物脑组织中CuZn-SOD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肝脏中CuZn-SOD活性则显着低于对照组。“赛金”和茄子组大鼠血清中的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茄子组动物肝脏中的MDA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GSH-Px活性各组间有显着差异。结论蔬菜食品“赛金”和茄子能够提高SOD灭活氧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丙二醛含量,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王彦泓,苏心,张静,彭敦仁[9](2000)在《烟草凝结物对家兔胚泡酶活性的影响及维生素的保护作用》文中提出本项研究以观察烟草凝结物是否对植入前胚泡有危害为目的 ,以孕 7天家兔胚泡为试验材料 ,用体外和体内处理的方法进行测试。由体外试验的结果表明烟草凝结物对孕 7天家兔胚泡的LDH活性无明显的影响 ;对SOD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1) ,同时伴有LPO含量的显着增加 (P <0 .0 5 )。在体试验表明维生素C和E对烟草凝结物抑制SOD活性和增加LPO含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皇甫梅生,许显福[10](1992)在《维生素E和C对肺癌介入化疗患者血浆LPO及红细胞SOD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观察了20例使用和19例未使用维生素E(VE)和维生素C(VC)的肺癌患者在介入化学疗法(支气管动脉内药物注射)前后血浆LPD(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和红细胞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水平的变化,结果:1)未使用VE、VC的肺癌患者在介入化学疗法后血浆LPO水平明显上升(P<0.02)、红细胞SOD水平显着下降(P<0.01);2)使用VE、VC的患者在介入化学疗法后血浆LPO明显下降(P<0.05),红细胞SOD水平上升,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3)血浆LPO水平和VC摄入量之间有明显负相关,r=-0.55(P<0.01),而和VE间无明显负相关,r=-0.02(P>0.05)。
二、维生素E和C对肺癌介入化疗患者血浆LPO及红细胞SOD水平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E和C对肺癌介入化疗患者血浆LPO及红细胞SOD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麻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麻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
1.2.2 过氧化值(POV)测定方法 |
1.2.3 温度对麻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
1.2.4 光线对麻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
1.2.5 麻籽油的抗氧化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麻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
2.2 光线对麻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
2.3 不同抗氧化剂对麻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油脂提取时的抗氧化问题 |
3.2 温度、光线与麻籽油的稳定性 |
3.3 抗氧化剂与麻籽油的稳定性 |
3.4 花椒和草果与麻籽油的稳定性 |
(2)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写词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酒精在人体的代谢及危害 |
1. 乙醇在人体的代谢 |
1.1 乙醇氧化生成乙醛 |
1.1.1 乙醇脱氢酶(ADH)乙醇氧化体系 |
1.1.2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线粒体乙醇氧化体系(MEOS) |
1.1.3 NADPH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 |
1.1.4 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 |
1.2 乙醛的代谢 |
2. 酒精对机体的危害 |
2.1 酒精对肝脏的影响 |
2.1.1 乙醇性脂肪肝 |
2.1.2 乙醇性肝炎 |
2.2 酒精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2.3 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2.4 酒精对肌肉的损害 |
2.5 酒精对血液系统的损害 |
2.6 酒精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
2.7 酒精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2.8 酒精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2.9 酒精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第2章 乙醇诱导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
1. 乙醇的氧化代谢物--乙醛的毒性作用 |
2. NADPH氧化酶在乙醇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
3. 乙醇诱导肝脏损伤的自由基机制 |
3.1 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 |
3.1.1 直接损伤 |
3.1.2 局部微循环障碍 |
3.1.3 炎症--免疫反应 |
3.1.4 破坏肝细胞内离子平衡 |
3.1.5 对DNA的损伤 |
3.2 醇性肝损伤时自由基的产生 |
3.2.1 微粒体乙醇氧化代谢系统(MEOS) |
3.2.2 醇衍生自由基 |
3.2.3 醛衍生自由基 |
3.2.4 脂质衍生自由基 |
3.2.5 线粒体在乙醇诱导肝脏自由基生成中的作用 |
3.2.6 铁离子在乙醇诱导肝脏自由基生成中的作用 |
3.3 自由基的清除 |
3.3.1 肝脏抗氧化酶 |
3.3.2 还原型谷胱苷肽(GSH) |
第3章 竹节人参总皂苷主要药效与作用机制 |
1. 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
2. 抗炎镇痛作用 |
3.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
4. 免疫调节作用 |
5. 抗溃疡作用 |
6. 抗肿瘤作用 |
第4章 不同人参皂苷单体主要药效与作用机制 |
1. 人参皂苷Rg_1 |
1.1 Rg_1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
1.2 Rg_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1.3 Rg_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4 Rg_1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
2. 人参皂苷Rg_2 |
2.1 Rg_2抗衰老的作用 |
2.2 Rg_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3. 人参皂苷Rg_3 |
3.1 Rg_3抗疲劳作用 |
3.2 Rg_3提高免疫力 |
3.3 Rg_3抗肿瘤作用 |
4. 人参皂苷Rb_1 |
4.1 Rb_1抗氧化作用 |
4.2 Rb_1抗衰老作用 |
5. 人参皂苷Rb2 |
5.1 Rb_2抗氧化作用 |
5.2 Rb_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5.3 Rb_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5.4 Rb_2对肝脏糖代谢的作用 |
5.5 Rb_2抗肿瘤作用 |
6. 人参皂苷Re |
6.1 Re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
6.2 Re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
7. 人参皂苷Rd |
7.1 Rd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
7.2 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
7.3 镇痛抗炎作用 |
7.4 抗肿瘤作用 |
8. 人参皂苷Rh2 |
8.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8.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8.3 抑制肿瘤血管、淋巴管的形成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5章 竹节人参皂苷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竹节人参 |
1.2 仪器 |
1.3 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节人参总皂苷的粗提取 |
2.2 竹节人参皂苷的纯化及质谱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6章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设计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实验样本采集 |
2.3 血清、尿液中酒精浓度测定 |
2.4 血清、肝匀浆中生化指标检测 |
2.5 病理切片检查 |
2.6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鼠血清及尿液中乙醇相对浓度变化 |
3.2 SPJ对小鼠血清MDA、ALT及AST水平的影响 |
3.3 SPJ对小鼠血清GSH、GSH-PX、CAT和SOD水平的影响 |
3.4 SPJ对小鼠肝脏MDA、GSH、GSH-PX、CAT和SOD水平的影响 |
3.5 SPJ对乙醇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病理学检查 |
4. 讨论 |
第7章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材料 |
1.2 细胞株 |
1.3 主要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1.5 溶液配制 |
2. 实验设计 |
2.1 竹节人参总皂苷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 人胚肝细胞L-O2细胞培养 |
2.3 台盼蓝细胞计数 |
2.4 MTT法的基本原理 |
2.5 SPJ对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
2.6 乙醇损伤人胚肝细胞L-O2浓度的选择 |
2.7 SPJ对乙醇性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
2.8 SPJ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MDA、SOD、GSH-PX、CAT水平的影响 |
2.9 SPJ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SOD1、SOD2、SOD3、GSH-PXl、GSH-PX2、CAT水平的影响 |
2.10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乙醇损伤人胚肝细胞L-O2浓度的选择 |
3.3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 |
3.4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MDA含量的影响 |
3.5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SOD活性的影响 |
3.6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GSH-PX活性的影响 |
3.7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CAT活性的影响 |
3.8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SOD1、SOD2和SOD3 mRNA水平的影响 |
3.9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GSH-PX1和GSH-PX2 mRNA水平的影响 |
3.10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CAT mRNA水平的影响 |
4. 讨论 |
第8章 竹节人参总皂苷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竹节人参总皂苷样品溶液的制备 |
2.2 竹节人参总皂苷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的测定 |
2.3 竹节人参总皂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的测定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羟自由基活性的清除能力 |
3.2 竹节人参总皂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测定 |
4. 讨论 |
第9章 不同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材料 |
1.2 细胞株 |
1.3 主要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设计 |
2.1 溶液配制 |
2.2 竹节人参皂苷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细胞培养 |
2.4 正常人胚肝细胞L-O2存活的测定 |
2.5 乙醇损伤的人胚肝细胞L-O2存活的测定 |
2.6 肝细胞L-O2内液中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的测定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竹节人参皂苷对正常人胚肝细胞L-O2增殖的影响 |
3.2 不同竹节人参皂苷单体对乙醇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3.3 竹节人参皂苷Rg_1、Rf和Re对肝细胞L-O2MDA含量的影响 |
3.4 竹节人参皂苷Rg_1、Rf和Re对肝细胞L-O2 SOD活性的影响 |
3.5 竹节人参皂苷Rg_1,Rf和Re对肝细胞L-O2 GSH-PX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学期间获得的授权专利 |
(3)维生素A、E、C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 VA 的营养学研究进展 |
1.1 VA 与生长 |
1.2 VA 与肉品质 |
2.V E 的营养学研究进展 |
2.1 VE 与生长 |
2.2 维生素 E 与肉品质 |
3 VC 的营养学研究进展 |
3.1 VC 与生长 |
3.2 VC 与肉品质 |
4 VA、E、C 的相互作用 |
4.1 VA 与VE 的互作 |
4.2 VE 与VC 的互作 |
5 小结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维生素 A、E 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2 基础日粮 |
1.3 试验设计 |
1.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日粮VA、VE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日粮VA、VE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日粮VA、VE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品指标的影响 |
2.4 日粮VA、VE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2.5 日粮VA、VE 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结论 |
试验二 维生素 E、C 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饲养管理 |
1.3 基础日粮 |
1.4 试验设计 |
1.5 检测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日粮VE、VC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日粮VE、VC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日粮VE、VC 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品指标的影响 |
2.4 日粮VE、VC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
2.5 日粮VE、VC 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血清 SOD 和GSH-PX 活力的影响 |
3 结论 |
试验三 维生素 A、E、C 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饲养管理 |
1.3 基础日粮 |
1.4 试验设计 |
1.5 检测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日粮VA、VE、VC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日粮VA、VE、VC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日粮VA、VE、VC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品指标的影响 |
2.4 日粮VA、VE、VC 的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2.5 日粮VA、VE、VC 添加水平及其互作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结论 |
第三章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待于研究的问题 |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总蛋白质测定方法 |
附录2 超氧化物歧化物(SOD)测定方法 |
附录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方法 |
附录4 丙二醛(MDA)测定方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固本抑瘤Ⅱ号对人A549肺癌细胞、小鼠Lewis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 文献综述 |
一、肺癌治疗的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
二、中医药对肺癌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三、固本抑瘤II 号组成药物的药理学研究概况 |
下篇 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部分 固本抑瘤II 号及其拆方对A_(549)抑瘤作用及与化疗联合用药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固本抑瘤II 号对小鼠Lewis 肺癌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实验一 II 号方对Lewis 肺癌抑制作用及与化疗联合用药的实验研究 |
实验二 II号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实验三 II号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6)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固始鸡4C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V_E |
1.1 V_E的种类 |
1.2 V_E的吸收、转运与贮存 |
1.3 V_E的生物学活性 |
1.4 V_E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
1.4.1 V_E与肉质 |
1.4.1.1 V_E对肉色的影响 |
1.4.1.2 V_E对滴水损失的影响 |
1.4.1.3 V_E对pH的影响 |
1.4.1.4 V_E对风味的影响 |
1.4.1.5 V_E对胆固醇氧化的影响 |
1.4.1.6 V_E与2-硫代巴比妥物质 |
1.4.2 V_E与繁殖性能 |
1.4.3 V_E与免疫力 |
1.4.4 V_E与硒的关系 |
2 V_C |
2.1 V_C的吸收、转运与贮存 |
2.2 V_C的生物学作用 |
2.2.1 参与胶原的合成 |
2.2.2 解毒 |
2.2.3 参与皮质酮的合成 |
2.2.4 促进铁的吸收、防止贫血 |
2.2.5 清除自由基、抗衰老 |
2.2.6 参与肉毒碱的合成 |
2.2.7 参与氨基酸代谢 |
2.2.8 阻止亚硝胺的生成、预防癌症 |
2.2.9 保护和促进其它维生素的生成 |
2.3 V_C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
2.3.1 V_C与免疫力 |
2.3.2 V_C与家禽热应激 |
3 V_E和V_C的相互作用 |
4 研究趋势 |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方案 |
2.2 试验动物 |
2.3 添加剂的来源 |
2.4 试验饲粮 |
2.5 饲养管理 |
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 生产性能指标测定 |
3.1.1 称重 |
3.1.2 耗料量 |
3.1.3 屠宰测定 |
3.2 饲粮营养成分的测定 |
3.2.1 饲粮常规成分测定 |
3.2.3 饲粮V_E含量的测定 |
3.3 免疫学指标的测定 |
3.3.1 血样制备 |
3.3.2 ND抗体滴度测定 |
3.3.3 血清蛋白的测定 |
3.3.4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3.4 肉品质量常规指标测定 |
3.4.1 滴水损失的测定 |
3.4.2 水浴损失测定 |
3.4.3 拿破率测定(Napole yield%) |
3.4.4 肉色测定 |
3.4.5 肉样pH值测定 |
3.4.6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3.5 血液指标的测定 |
3.5.1 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测定 |
3.5.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
3.6 组织中2-硫巴比妥反应物测定 |
3.6.1 测定原理 |
3.6.2 测定方法 |
4 数据处理 |
结果与分析 |
1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固始鸡4C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 饲粮添加V_E和V_C对增重的影响 |
1.2 饲粮添加V_E和V_C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
2 饲粮添加V_E和V_C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
3 饲粮添加V_E和V_C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3.1 V_E和V_C对14日龄固始鸡4C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3.2 V_E和V_C对28日龄固始鸡4C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3.3 V_E和V_C对42日龄固始鸡4C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4 饲粮添加V_E和V_C对肉品学指标的影响 |
4.1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系水力的影响 |
4.2 饲粮添加V_E和V_C对色度的影响 |
4.2.1 饲粮添加V_E和V_C对屠宰后24小时肌肉颜色的影响 |
4.2.2 饲粮添加V_E和V_C对屠宰后48小时肌肉颜色的影响 |
4.3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5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讨论 |
1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固始鸡4C生长性能的影响 |
2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固始鸡4C屠宰性能的影响 |
3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固始鸡4C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
4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肉品学指标的影响 |
4.1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系水力的影响 |
4.2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货架期的影响 |
4.3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肉色的影响 |
5 饲粮中添加V_E和V_C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一类天然的功能性添加剂——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国内目前对化学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情况 |
1.1 丁基羟基茴香醚 (BHA) |
1.2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 |
1.3没食子酸丙酯 (PG) |
1.4异抗坏血酸钠 |
1.5其它化学合成抗氧化剂 |
2 天然功能性抗氧化剂 |
2.1甘草抗氧化物 |
2.2大豆磷脂 (卵磷脂) |
2.3茶多酚 (TP) |
2.4植酸 |
2.5番茄红素 (Lycopene) |
2.6核桃仁乙醇提取物 |
2.7茄子提取物 |
2.8银杏叶提取物 |
2.9枸杞多糖 (LBP) |
2.10木耳多糖 |
2.11萝卜红色素 |
2.12芦荟提取成分 |
2.13其它天然抗氧化剂 |
3 结论 |
(9)烟草凝结物对家兔胚泡酶活性的影响及维生素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10)维生素E和C对肺癌介入化疗患者血浆LPO及红细胞SOD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对 |
1.1 受测对象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分组: |
1.2.2 用药: |
1.2.3 测定方法: |
1.2.4 正常范围: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维生素E和C对肺癌介入化疗患者血浆LPO及红细胞SOD水平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麻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研究[J]. 温艳霞. 湖南农业科学, 2019(11)
- [2]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研究[D]. 李有贵. 浙江大学, 2011(07)
- [3]维生素A、E、C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 李新花. 新疆农业大学, 2006(02)
- [4]固本抑瘤Ⅱ号对人A549肺癌细胞、小鼠Lewis肺癌作用的实验研究[D]. 张甘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5]维生素C和E混合饲喂对中华鳖幼鳖抗酸应激能力的影响[J]. 周显青,牛翠娟,孙儒泳. 动物学研究, 2004(01)
- [6]维生素E和维生素C对固始鸡4C生产性能的影响[D]. 郑桂红. 安徽农业大学, 2003(01)
- [7]一类天然的功能性添加剂——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研究[J]. 秦翠群,袁长贵.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2(03)
- [8]蔬菜类食品“赛金”与茄子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 丛涛,赵霖,鲍善芬,田鹤. 食品科学, 2001(12)
- [9]烟草凝结物对家兔胚泡酶活性的影响及维生素的保护作用[J]. 王彦泓,苏心,张静,彭敦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02)
- [10]维生素E和C对肺癌介入化疗患者血浆LPO及红细胞SOD水平的影响[J]. 皇甫梅生,许显福. 营养学报, 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