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企业CI设计中如何运用商业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绍君[1](2013)在《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近百年的宏观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案例分析,结合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规律进行梳理,与此同时,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特点和商业艺术设计的成果与问题加以论述,希望能够对丰富我国近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内容有所助益。绪论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百年历史发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式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析和说明。第一章回溯了中国古代原始品牌意识的萌生以及古代至近代中国商业标记的诞生和发展,述清了中国近现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源流关系。第二章概述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萌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纵向的历史阶段划分和横向的设计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国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述评,突出其在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建国后在政治语境下对商业美术进行的改造入手,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内的艺术设计转型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影响,并着重以当时的标志设计为例进行了说明。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对此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暴露的问题进行了肯定与反思。同时也尝试从品牌理念的更新以及国内专业品牌形象设计机构的发展等角度入手,挖掘品牌形象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路径。第五章则跳出历史发展的思路,在视觉文化发展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感悟中国百年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启示。结论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基于目前国内缺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现状,本文将研究的侧重点设置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脉络,尝试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为我国当下与未来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可藉此从一个侧面认识和了解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其次,以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背景,从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对我国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切入,对自民国至今我国各历史阶段中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得失与意义加以思考。最后,站在视觉文化发展的高点,以整体性、多维度的视角来俯瞰视觉形象设计与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形象设计在现代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总结出近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对于促进我国当代艺术设计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刘绍勇[2](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指出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赵越[3](2018)在《从农夫山泉的设计演变看我国文化自信》文中认为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设计同步进入一个重视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新阶段。中华文化自古博大精深,深一步理解且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对外输出时更能展示我国文化内涵与形象。设计的民族话语体系在于文化的自信,在设计中不仅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加以创新、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设计理念中,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与国外优秀的设计理念、先进技法加以融合发展,其产物会使设计作品不仅在外光鲜亮丽,在内更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自信的大氛围下,设计师们要设计出富含当代中国优秀特质的设计作品,迎合时代发展规律,做出具有文化自信的设计。农夫山泉品牌CI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产品的设计有力彰显了我国文化自信。通过对农夫山泉的CI深入研究,可以明显看出农夫山泉的设计演变在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从这些演变过程中,也愈加能够反映我国的文化自信的回归,中国现代设计在国际舞台上日渐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本文从农夫山泉的企业品牌营销策划、企业视觉识别系统、企业广告营销战略等CI设计的演变进行分析,针对农夫山泉的设计理念从民族的自信心缺乏到充满自信心的设计转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农夫山泉的自信度转变折射出我国整体文化的自信度转变。在国际化不断加强的全球背景下,设计作为文化软实力反映出我国的强大,以及对自我文化的强烈认同感,通过富含文化自信的设计可以展示我国软实力的强大,在对外输出的过程中彰显本民族魅力。
滕有平[4](2007)在《论CI设计中传统文化要素的体现》文中研究指明以“形象力”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己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特征。为了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创世界着名品牌,我们必需创建一套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CI设计体系来塑造中国品牌,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要素在海尔的CI设计体系的三大子系统——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中的体现,以及对中国现代CI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而试图建立一套在理念识别中融入“中庸和谐”的绿色设计理念,行为识别中具有“以人为本”理念,在视觉识别中强调思想和手法革新并注重吸收传统图形元素、符合中国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CI设计体系。
张锡,吴天宇[5](2017)在《以文化传统为导向的农夫山泉CI设计策略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CI设计基本概念与方法体系的界定,结合实际案例,论证在企业品牌形象构建时应适度引入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艺术元素。方法案例研究分析,以"农夫山泉"品牌为例,深入分析其CI设计中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文化传统元素表现。结论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炼出中国式CI设计的基本策略与应用方式,以期为现代企业的CI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措施。
胡菲娜[6](2012)在《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设计研究 ——以齐鲁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金融全球化、市场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浪潮,金融竞争愈演愈烈,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倾向也日趋明显。在此背景下,品牌已成为优秀企业区隔于其它企业的无形附加资产,在为其带来口碑效应的同时,创造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及利润率。为在全球竞争中建立起中国金融企业的品牌价值,当前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能否有效实施品牌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同时也是我国金融业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是基于山东省政府“金融强鲁”战略,有针对性地研究我省自主品牌银行的CI体系,并在了解银行业基本理论后,根据银行业的特点提出符合银行业发展的CI系统设计原则。首先通过对企业CI理论、CI概念及企业CI形象评价相关文献的研究,建立以CI为理论基础的的银行业形象评价体系;基于此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各结构的权重,从而建立起适用于山东省自主银行业CI评价模型;最后,将此评价模型应用于选取的目标银行——齐鲁银行,在实例中发现该银行目前CI形象的欠缺之处,并对银行导入CI体系提出有益的建议,以此推动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整合资源,提高其竞争力。
孙盈盈[7](2004)在《CI设计中的辅助图形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横向比较为主的研究方法,对CI设计中的辅助图形设计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文章通过对现有相关混杂概念的剥离与整理,界定出辅助图形具体概念与范畴,并通过辅助图形与其它相关元素的比较,找出辅助图形设计方法,此外还对其研究价值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辅助图形作为CI设计中的基本元素之一,是基于配合标志或其它基本要素在各种媒体上广泛应用以及在不同场合的需要而设计的图形系统。它作为辅助性符号属于附属要素,与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元素形成宾主关系,从而起到补充、丰富、强化及拓展标志及其所代表的企业形象的作用,使企业形象意义更完整,更易识别和记忆。虽然其作用次于标志,但在CI系统中几乎同样不可或缺,它可以增加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基础要素的适应性,使视觉传达更具表现的幅度与深度,提高对大众的亲切感,增强企业形象传递的渗透力。辅助图形的设计方法是多样的,具体的造型、色彩及风格设计均从企业形象整体系统性出发。未来,随着人们对辅助图形的关注、研究以及社会的发展,其设计将更加注重视觉形式的动态化、图形语言的共性化以及目的作用的人性化。
张思遥[8](2009)在《中国平面设计30年 ——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历程》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平面设计也走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十年。中国的平面设计是伴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迅猛发展起来的,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设计作为新兴行业的兴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的时间,但中国社会的整体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水平、审美水平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加之20世纪末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世界已经变的越来越“平”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一部分美术或工艺美术人员,认识到了设计对社会重要的一面,开始把目标转向了设计。这是中国第一代设计师的雏形。经过近30多年自身的发展,社会对设计从认知到认可设计与经济和商业互动,平面设计现已逐步走向成熟,并使其成为现代中国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文章以社会经济政策发展为导向,把1978年后的中国平面设计分成四个阶段:萌芽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繁荣期。文章首先阐述了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平面设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文化大革命后所处的尴尬困境,然后深入分析了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在各个时期的推动因素。通过对平面设计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具有重要推动意义的事件、人物的总结,对整体平面设计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性分析,并总结出每一时期平面设计的时代特征。最后论述总结了21世纪初平面设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面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预测。
杨武生[9](2008)在《“和而不同”的现代企业形象识别(CI)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I作为现代企业的形象识别战略,是在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一贯尊崇的处世之道,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思想精华和传世之宝。文章先对和而不同具有的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代CI设计背景,创造性的提出和而不同的现代企业形象识别的应用研究这一概念。然后结合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把这种分析应用到具体的实例中去,最后对该课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今后的应用和研究作出展望。
刘花弟[10](2016)在《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经历了手工教育与工艺教育、图案教育孕育,从实用美术、商业美术发展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从装潢美术、平面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教育形态演绎,不断探索、发展与完善,现成为我国设计教育领域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成果最大的教育类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新时期我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提供了宽广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转型挑战。本文旨在对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进行研究,重点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梳理和分析,分别从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来论述平面设计的不同形态演绎,对装潢美术专业、平面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个形态的相关情景进行了论述。其次通过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论述了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的情景和状态;再者通过对平面设计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课题设计的探讨,进一步论述了平面设计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探讨了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以及国外教学的引进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与论证。并基于“问题意识”对平面设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归纳,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对现代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相关范畴的研究,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思路获得一种对现代平面设计教育较为宏观的把握,对丰富和完善现代中国设计教育体系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及其相关设计专业皆具有指导意义,丰富了专业教育内容并能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提供启示。
二、在企业CI设计中如何运用商业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企业CI设计中如何运用商业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
三、 选题研究的现状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相关概念的厘定 |
六、 对于研究资料的说明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标记设计的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标记意识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商业标记设计与视觉传达体系 |
一、 古代商业标记的设计 |
三、 古代商业活动中的标记视觉传达体系 |
第三节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萌生 |
一、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传统商业标记的比较 |
二、 “洋货”的渗透与近代中国商标、广告的萌生 |
三、 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图像传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国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品牌视觉形象构建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 |
一、 近代商业城市的崛起和品牌传播媒介的发展 |
二、 商标管理的法制化和广告行业的发展 |
三、 民族工商业的勃兴与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建立 |
第二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初期 |
二、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繁盛期 |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衰败期 |
第三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分析 |
一、 多样化的内容题材 |
二、 中西融通背景下的多元设计风格 |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分析 |
四、 设计机构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商业美术改造 |
一、 从月份牌画到新年画的改造 |
二、 宣传画的创作与流行 |
第二节 倍受抑制的广告业与产品品牌的缩减 |
一、 广告业的衰退 |
二、 品牌数量的缩减 |
第三节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产品标志设计 |
一、 产品标志设计的内容题材 |
二、 产品标志设计的风格形式 |
三、 代表性产品标志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第一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恢复与探索 |
一、 政策方针的革新、实施与社会经济的起飞 |
二、 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复兴 |
第二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与成长 |
一、 稳定社会环境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浪潮 |
二、 企业 CI 战略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三、 国内品牌形象构建的要素与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走向成熟 |
一、 数字、信息时代的设计变革 |
二、 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思考 |
第一节 视觉文化演变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
一、 视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释读 |
二、 视觉文化的发展对审美需求的满足 |
三、 视觉文化的繁盛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
四、 视觉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审美趋向转变 |
第二节 品牌形象的视觉化构建 |
一、 商业社会中的视觉消费与品牌形象 |
二、 品牌形象视觉化构建的必然性 |
第三节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反思 |
一、 对中国品牌文化的思考 |
二、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历程的思考 |
三、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影响力的归纳与思考 |
四、 对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
结论 |
征引书目 |
图片来源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
附录 |
附录一·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相关大事(1912——2012) |
附录二·民国至今中国品牌标志设计演变典型案例图汇 |
致谢 |
(2)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从农夫山泉的设计演变看我国文化自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探索的背景和意义 |
一、本课题探索的背景 |
二、本课题探索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本课题领域探索的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价值 |
一、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 |
二、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应用价值 |
第二章 农夫山泉的设计演进与其文化自信意识的提升 |
第一节 农夫山泉的MI设计演变与民族文化精髓的不断融入 |
第二节 农夫山泉的BI设计演变与民族文化行为意识的不断发掘 |
第三节 农夫山泉的VI设计演变与民族文化符号的不断植入 |
第三章 农夫山泉的设计演变折射我国文化自信度增强 |
第一节 我国文化自信心骄盈与亏失下的设计 |
一、文化自信心骄盈的设计 |
二、文化自信心亏失的设计 |
第二节 文化自觉意识的苏醒与文化自信力的重构 |
第三节 文化自信的民族设计话语体系正在初现端倪 |
第四章 文化自信引领《“衣零源”VI设计》实践 |
第一节 源于“衣零源”品牌VI设计的扎染文化调研 |
第二节 基于大理白族民族意识下“衣零源”扎染品牌创意策划 |
第三节 基于民族文化下“衣零源”扎染品牌视觉特色风格 |
第四节 基于民族艺术风格下“衣零源”艺术表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毕业作品创意书 |
附录B 毕业作品内容简介 |
附录C 设计过程图 |
附录D 毕业作品效果图 |
附录E 毕业作品光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4)论CI设计中传统文化要素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CI设计理论调查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CI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
2.1 CI设计概述 |
2.2 文化概念 |
2.3 CI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
2.3.1 CI设计与传统文化 |
2.3.2 CI设计与品牌文化 |
2.3.3 CI设计与企业文化 |
第三章 中国企业CI设计中传统文化要素提炼 |
3.1 儒商 |
3.2 海尔理念识别中“中庸和谐”要素体现 |
3.3 海尔行为识别中“以人为本”要素体现 |
3.4 海尔视觉识别中“天人合一”要素体现 |
第四章 中国CI设计状况、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CI设计现状 |
4.2 中国CI设计存在的问题 |
4.2.1 MI缺乏个性 |
4.2.2 VI与MI脱离 |
4.2.3 VI模仿严重 |
4.3 原因分析 |
4.3.1 部分企业不懂CI设计 |
4.3.2 设计市场不规范 |
第五章 中国CI设计融入传统要素的方法 |
5.1 理念识别中传统要素的融入方法 |
5.1.1 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 |
5.1.2 融入“中庸和谐”的绿色设计理念 |
5.2 行为识别中传统要素的融入方法 |
5.2.1 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 |
5.2.2 培养“修身正己”的领导者 |
5.2.3 培养高素质的员工 |
5.2.4 营造“家”的氛围 |
5.3 视觉识别中传统要素的融入方法 |
5.3.1 借鉴优秀标志中传统文化要素 |
5.3.2 设计思想的革新 |
5.3.3 寻求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契合点 |
5.3.4 避免雷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设计研究 ——以齐鲁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CI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银行CI相关文献及不足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思路、方法、过程及框架 |
1.4.1 课题研究思路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4.3 课题研究过程 |
1.4.4 课题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论述及应用 |
2.1 CI体系的基本认识 |
2.1.1 CI体系的概念 |
2.1.2 CI体系的构成要素 |
2.1.3 CI体系的特性 |
2.2 银行业CI的基本理论 |
2.2.1 银行业MI、BI、Vl战略 |
2.2.2 银行业实施CI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
2.2.3 提升银行业CI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系统设计要素研究 |
3.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外部环境要素分析 |
3.1.1 地理环境因素 |
3.1.2 经济环境因素 |
3.1.3 政治形势因素 |
3.1.4 社会关系因素 |
3.1.5 公共受众因素 |
3.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内部要素分析 |
3.3 CI在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中的应用 |
3.3.1 CI导入对山东省金融业的影响 |
3.3.2 CI导入对山东省整体经济的影响 |
3.3.3 实现“金融强鲁”战略目标 |
3.4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的优势条件和存在的障碍 |
3.4.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导入实施CI体系的优势条件 |
3.4.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实施CI体系存在的障碍 |
3.4.3 齐鲁银行的战略目标与市场定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行业CI设计评价方法、模型构建及研究 |
4.1 银行业CI设计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 |
4.1.1 评价方法描述 |
4.1.2 评价体系说明 |
4.2 银行业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
4.2.2 量表中CI各部分关键指标的选取 |
4.2.3 银行业CI形象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4 利用AHP确定模型中指标权重的方法 |
4.3 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问卷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齐鲁银行CI评价 |
5.1 齐鲁银行CI形象评价模型 |
5.2 齐鲁银行问卷调查 |
5.3 齐鲁银行CI形象评价的分析结论 |
5.4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设计建议 |
5.4.1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理念识别系统设计建议 |
5.4.2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行为识别系统设计建议 |
5.4.3 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建议 |
5.5 齐鲁银行VI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齐鲁银行企业形象调查问卷 |
附录2 银行CI形象评价各指标权重的判断矩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CI设计中的辅助图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
1.1 CI回溯 |
1.2 CI的概念及系统构成 |
1.2.1 CI的概念 |
1.2.2 CI系统的构成 |
1.3 辅助图形的概念与范畴 |
1.3.1 辞典中的释义 |
1.3.2 专业论述中的不同理解 |
1.3.3 概念与范围的确立 |
第二章 辅助图形与标志的关系 |
2.1 从属关系 |
2.2 补充关系 |
2.3 丰富关系 |
2.4 强化关系 |
2.5 拓展关系 |
第三章 辅助图形在CI整体运作中的系统性考虑 |
3.1 辅助图形在CI整体运作中使用的“度” |
3.1.1 辅助图形在使用中与标志的大小关系 |
3.1.2 辅助图形在使用中与标志的位置关系 |
3.1.3 辅助图形在使用中与标志的黑白灰关系 |
3.1.4 辅助图形在使用中与标志的色彩关系 |
3.2 辅助图形在CI整体运作中使用的“量” |
3.2.1 辅助图形在单件设计作品中出现的“量” |
3.2.2 辅助图形在整套CI设计中出现的“量” |
第四章 辅助图形的设计方法 |
4.1 辅助图形的造型 |
4.2 辅助图形的色彩 |
4.3 辅助图形的风格 |
第五章 辅助图形设计的研究价值 |
5.1 对CI设计中现存问题的再认识 |
5.2 对平面系统设计的再认识 |
第六章 未来辅助图形的发展趋向 |
6.1 视觉形式的动态化 |
6.2 图形语言的共性化 |
6.3 目的作用的人性化 |
结 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平面设计30年 ——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现状及目的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研究范围与使用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中国平面设计的探索期(1978-1987) |
2.1 20 世纪80 年代之前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回顾 |
2.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时代背景 |
2.2.1 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 |
2.2.2 社会经济发展与消费观念的转变 |
2.3 设计发展概述 |
2.3.1 80 年代经济生产的恢复与设计复兴 |
2.3.2 艺术设计教育蓬勃发展 |
2.3.3 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 |
2.3.4 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大胆引入 |
2.4 包装装潢设计发展的新阶段 |
2.4.1 曲折中前进的中国包装设计 |
2.4.2 专业奖励机制激励发展 |
2.4.3 改革开放初期包装装潢设计的风格嬗变 |
2.5 书籍装帧设计的新起点 |
2.5.1 国内外书籍设计交流活动的开展 |
2.5.2 书籍设计理念的全面更新 |
2.5.3 书籍装帧设计的现代风格 |
2.6 广告艺术设计行业的复兴 |
2.6.1 广告复兴(为广告正名) |
2.6.2 各种广告协会组织的成立和交流活动 |
2.6.3 外商广告机构的进入 |
2.6.4 中国现代广告的设计意识 |
2.6.5 改革开放初期平面广告的设计形式 |
2.7 改革开放初期平面设计发展总体特征与趋势 |
2.7.1 商业美术的设计思想的转变 |
2.7.2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平面设计 |
2.7.3 表现手法的日渐丰富 |
第三章: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期(1988-1993) |
3.1 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中国社会概况 |
3.2 广东平面设计的崛起 |
3.2.1 广东平面设计市场的形成 |
3.2.2 深圳平面设计的发展 |
3.2.3 跨时代的中国第一次平面设计展 |
3.2.4 中国首个平面设计协会的成立 |
3.2.5 商业繁荣造就一线平面设计师 |
3.3 CI 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深刻变化 |
3.3.1 CI 概念的发展背景 |
3.3.2 中国CI 概念的导入 |
3.3.3“太阳神”企业形象设计的成功 |
3.3.4 标志设计形态的视觉语言与品牌功能 |
3.4 招贴画设计的进步 |
3.4.1 改革开放前招贴画的发展回顾 |
3.4.2 招贴画的发展与大型活动比赛 |
3.5 港台地区平面设计对中国内地的影响 |
3.5.1 香港平面设计的发展概况 |
3.5.2 香港平面设计对内地的影响 |
3.5.3 台湾平面设计对内地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平面设计的成长期(1994-2000) |
4.1 社会文化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改变 |
4.2 计算机开辟设计新天地 |
4.2.1 中国计算机视觉设计热潮 |
4.2.2 计算机对平面设计创造性的影响 |
4.3 探索中国CI 设计发展方向 |
4.3.1 中国CI 设计现状 |
4.3.2 全方位发展的企业形象设计 |
4.4 招贴画设计风格的多元化 |
4.4.1 大型活动比赛催生招贴画繁荣发展 |
4.4.2 招贴画视觉语言的嬗变 |
4.5 90 年代后期的书籍装帧设计发展 |
4.5.1 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 |
4.5.2 20 世纪末书籍装帧艺术的时代特征 |
4.6 平面设计教育的革新 |
4.6.1 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
4.6.2 创造性思维的改革 |
4.7 20 世纪末中国平面设计的时代特征 |
4.7.1 探索现代化的中国风格 |
4.7.2 设计理念日趋完善 |
4.7.3 科技发展后的丰富表现 |
4.7.4 品牌设计的意识增强 |
4.7.5 环保设计成为新的设计导向 |
第五章:中国平面设计的成熟期(2001—2008) |
5.1 21 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概况 |
5.2 WTO 与中国平面设计 |
5.2.1 平面设计语言的国际化与民族化 |
5.2.2 知识产权保护与本土品牌设计 |
5.3 国际间设计交流日趋频繁 |
5.3.1 中国举办多种国际性的设计活动 |
5.3.2 AGI 与中国平面设计界 |
5.4 面向未来的平面设计教育 |
5.4.1 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 |
5.4.2 跨平面的学科交叉 |
5.4.3 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5.4.4 文化素质的培养 |
5.5 信息时代数码科技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
5.5.1 设计形态的扩展 |
5.5.2 设计领域的推陈出新 |
5.5.3 设计表现的变革 |
5.5.4 设计分工综合化和精细化 |
5.5.5 电脑设计的弊端 |
5.6 未来中国平面设计发展趋势 |
5.6.1 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观念 |
5.6.2 注重本土化设计 |
5.6.3 设计风格多样化 |
5.6.4 个性和共性的融合 |
5.6.5 设计理念国际化 |
5.6.6 中国平面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平面设计大事记(1978 年—2008 年) |
附录二: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和而不同”的现代企业形象识别(CI)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课题研究背景 |
1.2.选题旨趣与目的 |
1.3.研究现状与文献探讨 |
第二章 概念及相关阐述 |
2.1.CI的概述 |
2.1.1.CI的含义及简述 |
2.1.2.CI的发展史简介 |
2.1.3.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特点 |
2.2.和而不同的概述 |
2.2.1.和而不同的概念 |
2.2.2.和而不同的产生与发展 |
2.3."和而不同"的CI的含义与相关阐述 |
2.4.国内企业形象现状的分析 |
2.4.1.理论多,实践少 |
2.4.2.模仿多,创新少 |
2.4.3.设计多,应用少 |
2.5."和而不同"的CI概念的提出 |
第三章 和而不同的CI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 |
3.1.民族性特征 |
3.1.1.民族性特征的视觉识别表现 |
3.1.2.中国——形、神具备 |
3.1.3.阿拉伯国家——形、色结合 |
3.1.4.美国——形、意融合 |
3.2 地域性特征 |
3.2.1.地域性特征的视觉识别表现 |
3.2.2.sony公司 |
3.2.3.诺基亚公司 |
3.2.4.威灵顿机场 |
3.3.互补性特征 |
3.3.1.互补性特征的视觉识别表现 |
3.3.2.系列品牌互补 |
3.3.3.不同品牌互补 |
3.3.4.不同地区互补 |
第四章 和而不同与现代CI设计的关系 |
4.1 和而不同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
4.2 现代CI设计是什么 |
4.2.1.现代CI是一种转变 |
4.2.2.现代CI是一种文化 |
4.2.3.现代CI是一种观念 |
4.2.4.该课题对现代CI设计的再认识 |
4.3.和而不同在现代CI设计中的应用 |
4.3.1.具有民族性特征的CI设计 |
4.3.2.具有地域性特征的CI设计 |
4.3.3.具有互补性特征的CI设计 |
4.4.和而不同与现代CI设计关系的总结 |
第五章 和而不同的CI的应用趋势 |
5.1.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
5.2.融合化是必由之路 |
5.3.民族化是众望所归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目标 |
第一章 从装潢美术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 |
第一节 装潢美术专业 |
一、沿革:从图案教育、实用美术而来 |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三、设计情景与专业业态 |
四、装潢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平面设计专业 |
一、对“GRAPHIC DESIGN”的概念解读 |
二、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 |
三、国外平面设计教学的引进 |
四、平面构成与平面设计 |
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 |
一、关于“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的解释 |
二、参照与比较:从造型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三、关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名称的思考 |
四、图像时代与视觉文化的要求 |
五、信息社会的挑战与数字化技术普及 |
六、平面设计教学的放大与课程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 |
第一节 发展与变化:教育部学科目录的编制调整 |
第二节 渐变与转换:对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的分析 |
第三节 反思与争辩:几次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对教学改革的推动 |
一、1982年“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 |
二、1995年广州全国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 |
三、2002-2012年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 |
第四节 嬗变与超越:多样的专业形态与课程教学 |
一、书籍设计专业的独立与回归 |
二、包装装潢与书籍装帧:两大系统的并存 |
三、专业课程称谓含义的发展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面设计课程的结构、设置与课题设计——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多样化 |
一、学年制: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史论课程 |
二、学分制: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 |
三、工作室制:基础课程+导师工作室课程 |
四、3+1 制:中外合作办学/国内课程+国外课程 |
五、主题性教学:以若干主题整合课程教学 |
第二节 课程设置的不同路径 |
一、以设计类型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标志、包装、书籍、招贴 |
二、以设计要素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字体、编排、图形、色彩 |
三、以形式结构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形态、类型、风格、系统、信息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多种方式 |
一、课题的资源、主题与内容的广泛性 |
二、课题设计借鉴与启示的多样化 |
三、课题设计及解题方式切入点的独特性 |
四、作业编排的技巧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 |
第一节 国外平面设计教学及课程的引入 |
一、平面构成教学的引入 |
二、字体设计课程 |
三、版式设计课程 |
四、书籍设计课程 |
第二节 图形设计课程的建构与教学 |
一、广义的图形与狭义的图形 |
二、“创意”概念的提出 |
三、冈特·兰堡、福田繁雄、靳埭强的影响 |
四、“同构”图形的教学 |
五、多元化的图形设计教育 |
第三节 课程裂变与多样化发展 |
一、CI及视觉形象课程 |
二、信息设计与图表设计课程 |
三、插画设计课程 |
第四节 课程的整体转型与质的升级 |
一、从装饰手法转向创意思维训练 |
二、从技能训练转向设计手法学习 |
三、从表面模仿转向形式语言研究 |
四、从职业能力转向综合素质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 |
第一节 不同类型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一、职业技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二、师范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三、综合性大学的平面设计教学 |
四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第二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一、发展历程与专业演化 |
二、体系构建与教学风格 |
三、书籍设计教学:从张光宇到吕敬人 |
四、新的起点:并入清华大学的探索 |
第三节 中央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 |
一、纯艺术背景与当代艺术介入的取向 |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前卫色彩 |
三、海归教师及同国外教学理念的接轨 |
四、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独特性 |
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个性化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教学理念方法的引进与影响——对国外教学方法的开放式学习及实践 |
第一节 国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 |
一、日本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二、德国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三、美国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外籍教师工作坊课程教学 |
一、开放的思维路径与试验态度 |
二、原创性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 |
三、表现的综合性与媒介的不限定性 |
四、平行课题与联合教学 |
第三节 国外概念设计教学的引进 |
一、课题资源与切入点 |
二、文化分析与批判意识 |
三、方法与过程的深入步骤 |
四、纯粹形式语言的游戏性训练 |
第四节 国外影响的多样化因素与方式 |
一、海归教师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影响 |
二、国外教材的结构特点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图景与语境——改革开放以来平面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第一节“问题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反思 |
问题一:“西化”下的教学困惑与中国特色教学相对缺失 |
问题二:“同质化”教学现象严重与原创性教学丢失 |
问题三:“数量化”膨胀背后教学质量的薄弱 |
问题四:“学院化”探索下的市场分歧与离合 |
第二节 语境: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的话语展现 |
一、课程——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发展核心内需 |
二、传承——“中国文化”与平面设计教育的链接与融合 |
三、实验——“平面设计教育”改革发展的另一种维度尝试 |
四、整合——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确定后的发展图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在企业CI设计中如何运用商业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孙绍君. 苏州大学, 2013(10)
- [2]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3]从农夫山泉的设计演变看我国文化自信[D]. 赵越.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4]论CI设计中传统文化要素的体现[D]. 滕有平.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4)
- [5]以文化传统为导向的农夫山泉CI设计策略构建[J]. 张锡,吴天宇. 包装工程, 2017(04)
- [6]山东省自主品牌银行CI设计研究 ——以齐鲁银行为例[D]. 胡菲娜. 山东大学, 2012(01)
- [7]CI设计中的辅助图形设计研究[D]. 孙盈盈. 南京艺术学院, 2004(01)
- [8]中国平面设计30年 ——回顾改革开放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的历程[D]. 张思遥. 江南大学, 2009(05)
- [9]“和而不同”的现代企业形象识别(CI)的应用研究[D]. 杨武生. 江南大学, 2008(04)
- [10]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 刘花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