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FFECTS OF NALOXONE ON THE CHANGES OF PAIN THRESHOLD AND CONTENTS OF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 BRAIN INDUCED BY EA(论文文献综述)
苑珊珊[1](2021)在《5-HT2A受体在腹外侧眶额皮质参与口面部疼痛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疼痛综合征,其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清。5-HT2A受体(5-HT2AR)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疼痛调节作用。本课题探究了 5-HT2AR在三叉神经痛模型中的作用及其通过影响腹外侧眶额皮质(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神经突触传递参与疼痛的机制。方法:1.设计不同的5-HT2AR shRNA干扰序列,将其包装成质粒并转染到HEK293-T细胞内表达。利用RT-PCR技术进行体外筛选,把干扰效率最优的5-HT2AR shRNA序列包装到腺病毒载体中,然后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将其注射到小鼠双侧VLO脑区,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进行验证。2.将筛选出含有5-HT2AR shRNA干扰序列的腺病毒载体注射到小鼠VLO区,建立5-HT2AR敲减动物模型。通过自发活动模型观察5-HT2AR敲减对于小鼠自发行为的影响;分别采用小鼠口面部福尔马林测试和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术建立三叉神经痛模型,探究5-HT2AR敲减对小鼠口面部疼痛的影响。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组别小鼠VLO脑区神经元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及振幅变化。结果:1.RT-PCR实验结果显示:序列为“GCTCAATTCCAAACTCCTTAA”的质粒干扰效率优于其他质粒。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该干扰序列明显降低了小鼠VLO脑区5-HT2AR蛋白表达水平。2.小鼠自发活动测试显示:对照组与5-HT2AR敲减组小鼠运动距离无统计学差异。3.口面部福尔马林疼痛实验显示:在疼痛早期时相,对照组与受体敲减组小鼠摩擦触须垫总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在疼痛晚期时相,受体敲减组小鼠摩擦触须垫总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4.在眶下神经结扎模型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眶下神经结扎组(IoN-CCI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自发性疼痛和机械性异常疼痛,疼痛可至少维持21天;与对照组(NC-IoN-CCI组)相比,术后受体敲减组(KD-IoN-CCI组)小鼠对于同等力度的机械性刺激反应阈值降低;5-HT2AR激动剂2,5-二甲氧基-4-碘基苯丙胺(2,5-Dimethoxy-4-iodoamphetamine,DOI)干预后,两组小鼠机械阈值明显回调(NC-IoN-CCI 组为 0.43±0.06g,KD-IoN-CCI 组为 0.25±0.03g);与 NC-IoN-CCI组相比,手术后KD-IoN-CCI组小鼠摩擦触须垫总时间明显增加,5-HT2AR激动剂DOI干预后两组小鼠摩擦触须垫总时间明显减少。5.采用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VLO脑区神经元放电活动,与对照组(NC-IoN-CCI组)相比,受体敲减组(KD-IoN-CCI组)小鼠VLO脑区神经元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频率及振幅降低。结论:1.在三叉神经痛模型中,VLO脑区5-HT2AR表达水平降低使小鼠口面部疼痛增加;DOI干预后,小鼠口面部疼痛有所缓解。2.下调VLO脑区5-HT2AR表达水平降低了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EPSCs)振幅及频率,影响了突触可塑性,这可能是5-HT2AR影响口面部疼痛的机制之一。
李春春[2](2021)在《啮齿类吗啡和氯胺酮成瘾行为消退的前额叶、海马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吗啡(MOP)为代表的阿片类毒品和合成类毒品氯胺酮(KET)是常见的成瘾药物。因其镇痛和麻醉效果,多用于在临床,但其因其成瘾性也有严重危害。关于MOP和KET的成瘾性已有大量研究。成瘾难治主因是复吸。促进成瘾记忆行为的消退可降低复吸。但成瘾行为涉及脑区众多,神经调控环路复杂,故成瘾及消退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的目的是以条件位置偏好(CPP)为模型,探讨MOP和KET成瘾行为消退相关的行为生理生态学机制,为阐明药物成瘾行为的消退机制提供实验数据。采用行为学、电生理、化学遗传学、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消退方式及纳洛酮(NLX)处理对MOP-CPP模型小鼠海马、前额叶脑电(EEG)功率谱的影响,以及操纵内侧前额叶的功能对大鼠KET-CPP消退、旷场行为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如下:(1)MOP-CPP消退的EEG功率谱研究:(1)CPP分数:MOP组较基线或SAL(SAL)组均增高(P<0.01);5天消退后,训练消退(TE)组已降至基线水平(P>0.05),但自然消退(NE)组仍维持较高水平。(2)EEG总功率:TE可使腹侧海马(VH)(SAL+MOP)和前额叶(MOP)总功率降低;注射NLX后,MOP组增速低于SAL组;(3)EEG功率谱:SAL组,背侧海马(DH)和VH两脑区NLX注射后δ、θ、α、β和γ频段功率较基线均增加(60 min,P<0.01);MOP组DH各频段较基线略有增加趋势,而NLX注射60 min后MOP-NE组VH脑区各频段功率较基线均减少,而MOP-TE组功率反而增加。(4)NLX注射后,前额叶MOP-TE组总功率及其θ、α、β、γ1频段功率提高较快。(2)化学遗传操纵内侧前额叶功能:(1)发现除了注射脑区外,在DH、VH、外侧缰核以及丘脑等脑区均有荧光蛋白的表达;(2)CPP:KET-CPP训练14天后,对照组、下边缘区(IL)激活、前边缘区(PL)失活+IL激活组CPP分数较基线增高,CPP成功建立。消退8天后,PL失活+IL激活组CPP分数较基线降低,PL激活+IL失活组CPP分数较基线升高。TE结束20天后,再次给氯氮平,IL失活、PL失活+IL激活组有升高趋势。(3)旷场:与CPP训练前相比,CPP训练后后动物进入中央区域的时间、路程、进入次数、时间百分比、静止时间以及直立次数较基线均有增加趋势,而排便数明显下降。在激活或失活IL或PL后,各指标较CPP训练后均有下降趋势,其中IL失活和PL激活组下降明显。(4)生化分析:较对照组,IL失活组的皮质酮(CORT)含量升高,BDNF含量下降;IL激活和PL失活+IL激活组pro BDNF含量升高。总之,本研究发现TE处理能更有效的促进小鼠MOP-CPP成瘾记忆消退,这可能与VH脑区神经元活动有关联;而NLX可促进前额叶EEG功率向正常水平恢复。还发现,IL激活加快大鼠KET成瘾记忆消退,但该作用受到PL的负调控;IL失活可长时间地促进CORT的分泌、抑制BDNF的分泌,而激活IL则促进pro BDNF的分泌。
陆大浩[3](2021)在《SIRT1/NLRP3信号通路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CPSP)是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认为CPSP与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密切相关,但因炎症信号通路复杂,其机制尚未阐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是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过程,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在多种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中发挥脑保护作用。NLRP3炎症小体是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pro-caspase-1)共同组成的蛋白复合体,NLRP3炎症小体激活时无活性的pro-caspase-1可转化为具备活性的caspase-1,并促使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进一步成熟和分泌,在机体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与多种疼痛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已广泛用于CPSP的治疗,且研究发现电针可促进SIRT1在多种脏器组织内的表达。然而,EA治疗CPSP的机制是否与促进SIRT1表达及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有关,目前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目的:探讨电针是否可通过调控SIRT1/NLRP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CPSP,为阐明电针治疗CPSP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雄性健康的Sprague Dawley大鼠60只被随机分入假手术组(Sham组)、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组(CPSP组)、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电针组(EA组)和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电针+SIRT1抑制剂EX527组(EX527组),每组15只。CPSP组、EA组及EX527组大鼠使用丘脑腹后外侧核(nucleus ventralisposterolateralis thalami,VPL)内注射Ⅳ型胶原酶构建CPSP模型,方法为: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将大鼠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剃去头顶毛发,酒精消毒后沿矢状缝切开头皮,暴露前囟及矢状缝,于前囟后3.5mm,矢状缝右侧3.2mm,颅骨下6.2mm注射0.125U Ⅳ型胶原酶(溶解于1μ 1的无菌生理盐水中),随后清理创面缝合头皮。Sham组仅注射1μ1的无菌生理盐水,其余操作相同。造模完成24h后,EA组大鼠采用电针内关、人中和三阴交穴进行治疗,电针的频率设置为2/15 Hz,强度设置为1mA,时间设置为30min,连续治疗5天。EX527组大鼠于每日电针治疗前30min腹腔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 5mg/kg,其他处理同EA组。Sham组、CPSP组大鼠不进行电针治疗。于造模前1d(T0)和造模后第1d(T1)、3d(T2)和5d(T3)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行为学测试完成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干湿重法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尼氏染色观察丘脑VPL区神经元内尼氏小体数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检测损伤周围脑组织中SIRT1、NLRP3、ASC、caspase-1、IL-18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丘脑VPL区内SIRT1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Sham组相比,CPSP组、EA组和EX527组大鼠在T1-3时TWL、MWT显着降低(P<0.05),损伤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明显升高,SIRT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 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丘脑VPL区内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数量显着减少,SIRT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2、与CPSP组相比,EA组大鼠在T1-3时TWL、MWT显着升高(P<0.05),损伤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明显下降,SIRT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丘脑VPL区内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数量显着增加,SIRT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3、与EA组相比,EX527组大鼠在T1-3时TWL、MWT显着降低(P<0.05),损伤周围脑组织中含水量明显升高,SIRT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丘脑VPL区内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数量显着减少,SIRT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1、CPSP模型建立后,大鼠的痛阈值降低,损伤周围脑组织内SIRT1表达下降,NLRP3炎症小体活化增加;2、电针治疗后,CPSP大鼠痛阈值提高,损伤周围脑组织内SIRT1表达增加,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3、SIRT1抑制剂EX527可减弱电针对CPSP大鼠的镇痛作用,导致大鼠痛阈值降低,损伤周围脑组织内SIRT1表达下降,NLRP3炎症小体活化增加;4、电针可能通过上调SIRT1的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进而减轻大鼠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李春蕊[4](2021)在《通咽喷雾剂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增加,其中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最严重且最常见的的后遗症之一,发病率可高达71%。吞咽困难导致的呛咳、误吸以及吸入性肺炎大大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卒中并无特效的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西医的球囊扩张术、胃管置入术以及相应的康复训练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患者承受痛苦大、治疗花费高;中医上通常采用中药内服、针刺风池、天突、廉泉等穴位,或者采用“舌三针”、“项三针”等疗法来治疗吞咽障碍,治疗效果良好,但由于疾病自身易误吸的特点,中药内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针刺的穴位多位于咽喉部、气管及大动脉附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存在患者的依从性差的问题,故上述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外治法中的口腔喷雾剂直接作用于口咽部,通过颊粘膜和舌下黏膜吸收入血,在临床上此种给药方式已证明可快速起效并改善临床症状,且使用安全便捷,故中医外治的喷雾剂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有很大的优势。通咽喷雾剂由生姜、威灵仙和肉桂组成,通咽利窍,活血化瘀,直接作用于咽喉和舌部,起效直接,无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效果显着。目前通咽喷雾剂改善吞咽障碍的机制以及起作用的关键药物均处于探索阶段,故拟从舌肌-舌下神经传导系统的神经电生理、吞咽功能以及吞咽中枢舌下神经核内神经递质三方面进行通咽喷雾剂的拆方实验研究,为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使用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与依据。研究方法:(1)Wistar雄性大鼠48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生姜+肉桂+威灵仙组(以下简称全药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其余5组均采用压榨右侧舌下神经30s的方法,建立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舌下神经不钳夹。造模后各药物组舌咽部给予对应的药物,假手术组以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去离子水,在给药10 min后首次测定舌下神经放电、舌肌的阈强度、单收缩幅度、强直收缩幅度以及30s内由蒸馏水引发的吞咽潜伏期和吞咽次数,连续给药7天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两个时间点所检测大鼠为同一批。(2)给药7天后,心脏灌注固定,取大鼠延髓,制作冰冻切片。(3)尼氏染色法检测舌下神经核内神经元数目。(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P物质(SP)的表达情况,研究各药物组对吞咽反射的影响。(5)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给药后舌下神经核内5-羟色胺(5-HT)、磷酸化p38(p-p38)、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1)神经电生理结果1)舌下神经放电: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 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放电积分面积均明显减小(P<0.05);给药10 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与全药组放电积分面积均明显增大(P<0.05),生姜+威灵仙组与肉桂+威灵仙组放电积分面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天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放电积分面积均明显增大,其中生姜+威灵仙组的神经放电面积明显高于全药组(P<0.05);与给药10 min后相比,给药7天后生姜+肉桂组和肉桂+威灵仙组的舌下神经放电面积明显增大(P<0.05)。2)舌肌阈强度: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 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舌肌阈强度均明显增大(P<0.05);与对应时间点的模型组相比,给药10min后和给药7天后,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阈强度均明显减小;与给药10min后相比,给药7天后模型组舌肌阈强度明显减小(P<0.05)3)舌肌单收缩幅度: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舌肌单收缩幅度均明显减小(P<0.05);给药1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单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生姜+肉桂组舌肌的单收缩幅度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天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单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4)舌肌强直收缩幅度: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舌肌强直收缩幅度均明显减小(P<0.05);给药1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单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生姜+肉桂组舌肌的强直收缩幅度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天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舌肌的强直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与给药10min后相比,给药后7天模型组、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与肉桂+威灵仙组舌肌的强直收缩幅度均明显增大(P<0.05)。(2)吞咽功能1)吞咽潜伏期: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 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吞咽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5);给药1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全药组、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吞咽潜伏期明显缩短,肉桂+威灵仙组吞咽潜伏期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天后,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吞咽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与给药10 min后相比,给药后7天全药组的吞咽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2)吞咽次数: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给药10min后和给药7天后,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吞咽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给药1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肉桂+威灵仙组吞咽次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仅全药组吞咽次数明显增加(P<0.05);给药7天后,肉桂+威灵仙组吞咽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组与全药组吞咽次数均明显增加(P<0.05)。3)P物质:舌下神经压榨损伤后,模型组P物质含量相比于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给药7天后,相比于模型组,全药组与生姜+肉桂组的P物质含量升高最明显,生姜+威灵仙组与肉桂+威灵仙组其次,均有显着差异(P<0.05)。(3)尼氏体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舌下神经损伤后模型组舌下神经核内尼氏体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尼氏体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生姜+威灵仙组无明显变化(P>0.05);非损伤侧:各组别尼氏体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仅模型组损伤侧与非损伤侧相比,尼氏体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其余组别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别。(4)舌下神经核内神经递质1)5-HT: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舌下神经损伤后模型组5-HT的表达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5-HT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非损伤侧:各个组别之间5-HT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仅模型组损伤侧5-HT的表达量比非损伤侧明显减少(P<0.05),其余组别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2)p-p38: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舌下神经损伤后模型组p-p38的表达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p-p38的表达量均减少(P<0.05)。非损伤侧:各个组别之间p-p38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仅模型组损伤侧p-p38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损伤侧(P<0.05),其余组别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3)nNOS:损伤侧:与假手术组相比,舌下神经损伤后模型组nNOS的表达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生姜+肉桂组、生姜+威灵仙、肉桂+威灵仙组与全药组nNOS的表达量均减少(P<0.05)。非损伤侧:各个组别之间nNOS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仅模型组损伤侧nNOS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损伤侧(P<0.05),其余组别两侧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结论:(1)钳夹压榨损伤舌下神经30 s的模型可以使大鼠吞咽潜伏期延长,吞咽次数减少,造成吞咽功能障碍。(2)舌下神经损伤后,给予通咽喷雾方(全药)1次,便可改善吞咽功能;连续给药7天后可以进一步缩短吞咽潜伏期,临床上连续用药治疗吞咽障碍效果更佳。(3)通咽喷雾剂拆方后,各拆方组合对吞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在增强舌下神经放电活性方面,生姜+肉桂组效果最佳;在增强舌肌兴奋性与收缩力方面,生姜+威灵仙组与肉桂+威灵仙效果最佳;在增强吞咽功能方面,生姜+肉桂效果最佳,肉桂+威灵仙起到的作用有限。(4)通咽喷雾剂的不同拆方组合,可能通过以下三方面改善吞咽障碍,①在吞咽中枢层面:增加舌下神经核内尼氏体表达,促进神经元功能的恢复;抑制p38MApk通路的激活,减轻炎症与神经损伤;下调nNOS的表达,减少NO的产生的细胞毒作用;上调5-HT的表达,兴奋舌下神经核,增强对舌肌的支配作用;②在感觉传入方面:激活感觉神经末梢的TRPV1和TRPA1通道,释放P物质,增强吞咽反射;③在运动传出方面:提高舌下神经的放电活性,增强舌肌的兴奋性与收缩力。
李婷[5](2021)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疼痛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为40%~85%,疼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D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罗替戈汀是非麦角类多巴胺激动剂,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是长效缓释制剂。研究表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在疼痛感知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研究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是否能够缓解疼痛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及非典型阿片类药物曲马多联合应用是否具有协同镇痛作用。方法:实验一:大鼠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旷场实验评价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自主运动的影响;大鼠左后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制备炎症性疼痛模型,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检测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5 mg/kg、10 mg/kg、20mg/kg)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对炎症性疼痛大鼠的痛阈值影响。实验二: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结扎,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检测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5 mg/kg、10 mg/kg、20 mg/kg)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值的影响。实验三:制备炎症性疼痛模型,应用超高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前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以及炎症足组织部位的罗替戈汀药物浓度;侧脑室注射D2D3sh RNA,Western blot检测D2D3 sh RNA对纹状体和导水管周围灰质D2和D3受体表达的影响,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评价沉默D2和D3受体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分别侧脑室或腹腔注射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检测阻断中枢或外周多巴胺受体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侧脑室注射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热板实验和压板实验评价阻断阿片受体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四:旷场实验评价大鼠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对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应用等压分析法研究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多是否具有协同镇痛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3天,7天以及14天后移动距离和平均速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在炎症性疼痛模型,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3天和第7天,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显着增加(P<0.01);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14天,大鼠的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大鼠的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均无显着变化(P>0.05)。在炎症性疼痛模型,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3天和第7天,血浆、前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以及炎症足组织罗替戈汀药物浓度较高,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14天血浆、前额叶皮质、纹状体、海马以及炎症足组织罗替戈汀药物浓度低于检测限。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3天和第7天,侧脑室注射D2D3 sh RNA能显着降低纹状体和导水管周围灰质D2和D3受体的表达(P<0.05),且减弱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提高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的作用(P<0.01)。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3天和第7天,侧脑室注射多潘立酮显着减弱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提高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的作用(P<0.01);但腹腔注射多潘立酮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提高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的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3天和第7天,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减弱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提高热伤害性刺激和机械伤害性刺激痛阈值的作用(P<0.01)。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多对大鼠移动距离和平均速度均无明显影响(P>0.05)。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3天和第7天,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联合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多的ED50在等压线下方。结论: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具有缓解炎症性疼痛作用,单次应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其镇痛作用至少可持续7天;罗替戈汀缓释微球未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通过作用于中枢D2和D3受体发挥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与外周D2和D3受体无关。阿片受体参与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的镇痛作用。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或曲马多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镇痛作用。创新点:本课题首次明确了长效多巴胺激动剂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可缓解炎症性疼痛;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机制与其作用于中枢D2和D3受体有关,而与外周D2和D3受体无关。明确了罗替戈汀缓释微球解热镇痛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及非典型阿片类药物曲马多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镇痛作用。
刘鲁冰[6](2020)在《脊髓背角5-HT3受体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有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疼痛是PD患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利用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探讨5-HT3受体在脊髓水平参与PD疼痛的发生的机制,以期为临床PD疼痛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以双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pc)为定位点,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微量注射6-OHDA诱导PD大鼠模型,三周后进行转棒和旷场实验,对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6-OHDA组)大鼠的运动能力进行测定,筛选造模成功的PD大鼠;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以及脊髓L4-L6段5-HT3A受体、5-HT1A受体的蛋白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中脑黑质中TH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利用电子Von Fery测痛仪和辐射热甩尾仪对Sham组和6-OHDA组大鼠进行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的测定;使用异氟烷麻醉大鼠,通过鞘内注射5-HT3受体拮抗剂Ondansetron或激动剂M-CPBG,分别在15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进行痛阈测定;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记录Sham组和PD模型组L4-L6脊髓背角中细胞电活动情况,分析动作电位频率、动作电位阈值、膜电阻等电生理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造模三周后,转棒结果显示6-OHDA组大鼠的在棒时间明显低于Sham组,表明6-OHDA组大鼠的运动能力受损;旷场结果显示6-OHDA组的总运动距离和平均速度相较于Sham组无明显差异,表明大鼠的自主运动能力无影响;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H的蛋白表达降低50%-70%,表明造模成功;脊髓背角中5-HT3A、5-HT1A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Von Frey和辐射热甩尾的结果显示6-OHDA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明显低于Sham组,表明6-OHDA大鼠存在痛敏现象;鞘内注射5-HT3受体拮抗剂Ondansetron(100 μg)可以有效缓解6-OHDA大鼠的痛敏现象,激动剂M-CPBG(100μg)对大鼠的痛敏行为无明显改变。电生理结果表明6-OHDA组相较于Sham组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兴奋性明显增高、动作电位阈值显着降低、膜电阻、半幅宽无显着变化。5-HT3受体拮抗剂Ondansetron(10 μmol/L)灌流给药后6-OHDA组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显着降低,动作电位的阈值升高、最大频率显着降低、半幅宽无显着变化,激动剂M-CPBG(10μmol/L)对6-OHDA组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无影响,提示5-HT3受体拮抗剂Ondansetron可以逆转6-OHDA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异常兴奋,而激动剂却不能改变此作用。5-HT1受体拮抗剂WAY-100635(10 μmol/L)灌流给药后对6-OHDA大鼠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无显着影响。结论:在脊髓背角中5-HT3受体而非5-HT1受体可能通过增强受体敏感性,导致细胞兴奋性增加的方式参与6-OHDA大鼠PD模型的痛敏反应。抑制脊髓背角5-HT3受体可以改善6-OHDA大鼠诱导的PD模型大鼠的痛敏反应。
刘扬[7](2020)在《汞中毒大鼠脑电特征分析及中枢神经损伤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汞中毒的病例也越来越多。汞进入人体后,神经系统是汞中毒患者常见的受累部位,患者通常会有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症状。近年来也有不少关于汞中毒患者的分析研究,但这些研究多见于对患者大脑皮层电位的时域统计和主观分析,对患者深层核团产生电信号的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的客观统计分析较少。本文通过建立汞中毒大鼠模型,改良大鼠深层脑电采集方法,联合分析大鼠深层脑电信号与神经递质浓度,总结慢性汞中毒大鼠的脑电信号特征,探讨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首先,建立汞中毒大鼠模型,改良大鼠深层脑电信号采集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大鼠不做染毒处理,其余各组大鼠染毒标准为:低剂量组大鼠33.5μg/kg,中剂量组67μg/kg,高剂量组134μg/kg。标准化实验操作步骤,改良并使用大鼠脑立体定位仪,同步采集大鼠海马体和基底神经节信号。其次,分析处理各组大鼠深层脑电信号。应用MATLAB和自行编写的程序,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提取大鼠海马体和基底节的深层脑电信号的脑电特征。时域方面,观察时域信号图并统计δ频段相对幅值;频域方面,求得信号功率谱并计算各频段相对功率值及其之比。结合时域特征与频域特征,得出大鼠深层脑电信号特征。再次,提取并检测神经递质含量。采集检测大鼠海马体和基底神经节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力值与谷氨酸浓度,分析汞对“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通路”的阻碍状况,总结不同剂量的汞对谷氨酸浓度的影响。最后,联合分析染毒大鼠脑电特征与神经递质浓度。将不同剂量组大鼠的脑电特征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力和谷氨酸浓度结合分析,得出脑电信号与神经系统损伤的内在联系,探讨汞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机制。
赵鹏[8](2020)在《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抑郁和焦虑是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不良情绪体现,尤其是肿瘤患者围术期的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状况普遍存在,由负性情绪影响患者康复及预后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围术期的不良情绪会增加患者疼痛敏感性、影响机体功能恢复、睡眠质量、阿片类药物使用过多,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增加死亡率。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上防治缓解情绪改变尤其是焦虑、抑郁已经成为目前麻醉、外科、护理单元关注患者预后的研究热点。目前抑郁和焦虑的治疗都是根据临床症状、相关量表评估,精神科医师综合判断确诊后才采取进一步干预性治疗。预防性治疗,尤其是围术期防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研究仍较少。地佐辛是临床上常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药物,通过作用阿片受体产生良好镇痛,同时还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具有再摄取抑制作用。既往有研究提示地佐辛可能对患者术后睡眠、不良情绪有改善作用,但仍不明确。为进一步明确地佐辛镇痛对患者术后睡眠、不良情绪的影响,我们首先以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是否可以改善此类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再采用术后镇痛药物等效剂量的方式,通过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PCIA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来探讨地佐辛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不良情绪、术后睡眠的影响。再通过建立小鼠切口疼痛模型,对地佐辛镇痛是否可以改善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进行验证。方法:1.通过检索医院手术麻醉系统以及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搜集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364例非心脏手术患者,以是否发生睡眠障碍为因变量,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手术术后当天睡眠障碍相关因素。为明确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当天睡眠障碍的影响,根据影响手术术后睡眠障碍相关因素,采用倾向性匹配排除混杂因素,分析术后镇痛药物比较地佐辛组(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n=997)和喷他佐辛组(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n=997)患者术后当天睡眠障碍的差异。2.2018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20例。通过前瞻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设计,比较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静脉镇痛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地佐辛组)和舒芬太尼(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术后2天贝克抑郁量表评分。3.雄性C57小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盐水组、地佐辛组、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组和吗啡组。建立小鼠切口疼痛模型,观察腹腔注射给予不同等效剂量镇痛药后对小鼠不同疼痛类型(机械痛和热痛)的影响。并通过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观察各组不同镇痛药物对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1.回顾性纳入4364例非心脏外科手术病例,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地佐辛术后镇痛是影响睡眠障碍相关因素之一,地佐辛组(以喷他佐辛为参考,OR=0.66,95%CI0.55~0.80,P<0.0001)。未匹配前,地佐辛组与喷他佐辛组手术当天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0.7%vs.18.2%,P<0.0001)。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共成功匹配997对病例。地佐辛组手术当天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喷他佐辛组(10.6%vs.16.1%,P<0.0001)。2.2018年5月-2018年9月期间,共纳入随访1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地佐辛组术后2天BDI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7.27±3.38 vs.9.92±3.52,P<0.001,),两组平均差为2.6,(95%CI,1.3-3.9)。地佐辛组患者手术当天睡眠质量以及术后一天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睡眠好34[56.7%],睡眠一般16[26.7%],睡眠差10[16.6%]vs.20[33.3%],26[43.3%],14[23.4%],P=0.035;睡眠好44[73.3%],睡眠一般11[18.3%],睡眠差5[8.4%]vs.23[38.3%],28[46.7%],9[15.0%],P<0.001)。术后24h、48h地佐辛组较对照组血浆5-HT含量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535±142 vs.470±139 ng/L,P=0.013;532±147 vs.473±127 ng/L,P=0.022)。术后24h、48h血浆N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差异(199±40 vs.174±49 ng/L,P=0.002;205±46vs.183±41 ng/L,P=0.008)。3.地佐辛组较盐水对照组可明显缓解切口疼痛模型小鼠术后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5)。地佐辛组与舒芬太尼组、吗啡组镇痛效果(机械痛和热痛)相同,无统计学差异(P>0.05)。地佐辛组较盐水组、舒芬太尼组、吗啡组可明显增加切口疼痛模型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P=0.016;P=0.016;P=0.019)。结论:1.相对喷他佐辛,术后使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PCIA在缓解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术后当天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2.术后48h应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PCIA不仅缓解直肠癌患者疼痛,疗效确切,还可降低患者术后2天贝克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抑郁症状;并且还改善术后当天、术后1天睡眠质量。3.地佐辛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切口疼痛模型小鼠的机械痛和热痛,同时可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
张小艳[9](2019)在《舒芬太尼与吗啡用于骨癌痛大鼠镇痛时的戒断反应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照吗啡观察舒芬太尼在骨癌痛大鼠镇痛时的戒断反应,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1、Wistar幼鼠腹腔接种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出现癌性腹水后,抽取腹水,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PBS调整细胞密度为(1-3)×107个细胞/ml备用。选择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58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0)和骨癌痛组(BCP,n=48)。Sham组大鼠左胫骨接种10μl灭活的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BCP组大鼠左侧胫骨接种10μl浓度为(1-3)×107个细胞/ml的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测定建模之前(d0)、建模后第3、6、9、12天(d3、d6、d9、d12)两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在第12天测痛阈后2小时,随机选择假手术组和骨癌痛组大鼠各3只行病理切片HE染色确定骨癌痛模型是否建立成功。2、选择建模成功的骨癌痛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ontrol)、吗啡组(Morphine)及舒芬太尼组(Sufentanil),Control组10只、Morphine组13只、Sufentanil组15只。三组大鼠每天于相同时间(中午12:00,晚上20:00)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吗啡15mg/kg以及舒芬太尼15μg/kg,分别在给药前1天(d0)、给药后第1、3、5、7、9天(d1、d3、d5、d7、d9)于给药后30 min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最后一次给药2h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取伏隔核放入液氮中冻存备用;其余大鼠采用盐酸纳洛酮(4mg/kg)腹腔注射诱导戒断,观察各组诱导戒断后15分钟内大鼠湿狗样抖动、跳跃、直立、齿颤以及戒断后1小时内体重变化等戒断反应,戒断反应观察结束后2小时,取伏隔核放入液氮中冻存备用。RT-qPCR检测伏隔核多巴胺D3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1、在制备胫骨骨癌痛模型后,BCP组大鼠第9天、第12天机械痛阈值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P组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骨小梁断裂和恶性肿瘤细胞浸润。2、给药前,三组大鼠基础机械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Control组机械痛阈值较基础机械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Sufentanil、Morphine两组大鼠机械痛阈值明显高于同时点Control组和给药前1天基础机械痛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第7天、第9天,Control组机械痛阈值较基础机械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Sufentanil、Morphine两组大鼠机械痛阈值与同时点组和给药前1天基础痛阈值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Sufentanil、Morphine两组大鼠予纳洛酮(4mg/kg)催促戒断后均有戒断症状,戒断反应评分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fentanil、Morphine两组大鼠体重减轻较Control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fentanil组较Morphine组大鼠戒断反应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减轻较Morphine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ontrol、Sufentanil、Morphine三组大鼠戒断前D3DR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ontrol、Sufentanil、Morphine三组大鼠戒断后D3DR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ontrol组大鼠戒断前与戒断后D3DR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ufentanil组戒断前与戒断后D3DR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orphine组戒断前与戒断后D3DR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舒芬太尼与吗啡均对骨癌痛大鼠有镇痛作用。2.与吗啡一样,舒芬太尼用于骨癌痛大鼠镇痛时具有耐受性及依赖性,两者均在第七天产生耐受,但舒芬太尼躯体依赖性弱于吗啡。3.舒芬太尼及吗啡戒断反应与伏隔核D3DR mRNA表达水平无关。图8幅,表1个,参考文献33篇。
谭晶[10](2019)在《盐酸氢吗啡酮用于骨癌痛大鼠镇痛时的戒断反应及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用于胫骨癌痛的戒断反应,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Wistar幼鼠腹腔接种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出现癌性腹水后,抽取腹水,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PBS调整细胞密度为(1-3)×107个细胞/ml备用。选择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38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n=11)和骨癌痛组(BCP,n=27)。假手术组大鼠左胫骨接种10μl灭活的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骨癌痛组大鼠左侧胫骨接种10μl浓度为(1-3)×107个细胞/ml的Walker256大鼠乳腺癌细胞。分别于建模前(d0)以及建模后的第1、3、5、7、9、11天(d1、d3、d5、d7、d9、d11)给药后30分钟测定各组机械痛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在第12天随机选择假手术组和骨癌痛模型组大鼠3只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确认骨癌痛模型是否建立成功。2.选择建模成功的骨癌痛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氢吗啡酮组(Hyd组)、吗啡组(Mor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8只。吗啡组以每天给药3次、连续7天于背部皮下递增给药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氢吗啡酮组以吗啡等效剂量给药建立氢吗啡酮依赖模型;末次给药后8 h后采用盐酸纳洛酮(4mg/kg,腹腔注射)催促戒断,盐水组使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替代。分别于给药前1天(d0)以及给药后第1、2、3、4、5、6天(d1、d2、d3、d4、d5、d6)给药后30分钟测量各组的机械痛阈值(MWT)值;催促戒断后1min开始观察15分钟各组的戒断症状(如湿狗样摇晃,跳跃,站立,齿颤),1小时后测量体重变化;观察bn戒断表现后深麻醉下取伏隔核放入液氮中冻存,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伏隔核组织中AMPA(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受体Glu-2亚基的表达。结果:1.骨癌痛模型建立之前,胫骨骨癌痛(BCP)组基础体重与假手术(Sham)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在建模完成之后,假手术组的体重继续增加,而胫骨骨癌痛组体重增长明显缓慢,于术后第3天、第6天、第9天,两组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癌痛组与假手术组大鼠建模后第1天起都出现机械痛阈值下降,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随着手术伤口的恢复,假手术组机械痛阈值从第5天开始逐渐上升,而骨癌痛组则呈持续下降趋势,两组机械痛阈值在建模后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癌痛模型建立成功后,氢吗啡酮(Hyd)组、吗啡(Mor)组和生理盐水(NS)组给药前基础痛阈值无显着差异(P>0.05);在给药第1天开始,氢吗啡酮(Hyd)组和吗啡(Mor)组的机械性痛阈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在给药第1天、第2天、第3天,氢吗啡酮(Hyd)组的机械性痛阈明显高于和给药前机械性痛阈值(P<0.05);在给药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吗啡(Mor)组的机械性痛阈明显高于和给药前机械性痛阈值(P<0.05)。氢吗啡酮组于给药第4天开始有痛阈下降,而吗啡组于给药第5天开始有痛阈下降。3.使用盐酸纳洛酮催促戒断后,与NS组相比,Mor组、Hyd组戒断症状评分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组和Hyd组大鼠体重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yd组相比,Mor组的体重减轻更明显(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戒断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采用盐酸纳洛酮诱导戒断后,与NS组相比,Hyd组伏核中Glu-2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组与Hyd组相比,Hyd组伏隔核组织中Glu-2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r组与NS组相比,Glu-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氢吗啡酮与吗啡均对骨癌痛大鼠有镇痛作用。(2)与吗啡一样,氢吗啡酮用于骨癌痛大鼠镇痛时具有耐受性及依赖性,氢吗啡酮耐受早于吗啡。(3)氢吗啡酮递增给药7天,采用盐酸纳洛酮诱导戒断后,癌痛大鼠也会出现戒断症状,可引起大鼠伏隔核AMPA受体的Glu-2亚基表达上调,以上结果表明了伏隔核突触上的AMPA受体可能在阿片类的戒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阿片类药物戒断反应的发生。图8幅,表3个,参考文献25篇
二、EFFECTS OF NALOXONE ON THE CHANGES OF PAIN THRESHOLD AND CONTENTS OF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 BRAIN INDUCED BY E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FFECTS OF NALOXONE ON THE CHANGES OF PAIN THRESHOLD AND CONTENTS OF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 BRAIN INDUCED BY EA(论文提纲范文)
(1)5-HT2A受体在腹外侧眶额皮质参与口面部疼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英文缩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图 |
(2)啮齿类吗啡和氯胺酮成瘾行为消退的前额叶、海马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综述 |
1.1 成瘾 |
1.1.1 成瘾概述 |
1.1.2 成瘾记忆机制 |
1.2 常见成瘾食物 |
1.2.1 烟草类产品 |
1.2.2 酒精类饮料 |
1.2.3 含咖啡因食品 |
1.2.4 槟榔 |
1.3 氯胺酮 |
1.3.1 氯胺酮的应用 |
1.3.2 氯胺酮在抗抑郁方面的作用 |
1.3.3 氯胺酮的滥用和成瘾危害 |
1.4 吗啡 |
1.4.1 吗啡成瘾 |
1.4.2 海马与吗啡成瘾 |
1.4.3 前额叶与吗啡成瘾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吗啡CPP消退方式及纳洛酮处理对小鼠HP、前额叶EEG功率谱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 |
2.2.2 药品及仪器 |
2.2.3 吗啡CPP建立及消退 |
2.2.4 EEG信号采集和功率谱数据处理 |
2.2.5 小鼠脑区组织学定位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电极的组织学定位 |
2.3.2 CPP建立及消退 |
2.3.3 海马EEG功率谱 |
2.3.4 前额叶EEG功率谱 |
2.4 讨论 |
2.4.1 训练消退能更有效促进吗啡CPP的消退 |
2.4.2 HPEEG 功率谱的影响 |
2.4.3 吗啡CPP消退方式及纳洛酮对前额叶EEG功率谱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化学遗传操纵内侧前额叶功能对氯胺酮成瘾及相应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及方法 |
3.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3.2.2 主要仪器和药品 |
3.2.3 手术 |
3.2.4 CPP实验 |
3.2.5 旷场实验 |
3.2.6 组织学检查 |
3.2.7 血液生化分析 |
3.2.8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组织学检查及荧光蛋白分布 |
3.3.2 CPP实验 |
3.3.3 旷场实验 |
3.3.4 ELISA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3.4.1 内侧前额叶与其他脑区的联系 |
3.4.2 CPP建立 |
3.4.3 CPP消退 |
3.4.4 旷场实验 |
3.4.5 CORT含量 |
3.4.6 BDNF和 pro BDNF含量 |
3.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及研究成果 |
支持本学位论文研究的基金项目 |
致谢 |
(3)SIRT1/NLRP3信号通路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一、前言 |
1.药物治疗 |
2.非药物治疗 |
3.电针治疗 |
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2 实验分组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 |
2.2 大鼠CPSP模型建立 |
2.3 电针治疗大鼠的方法 |
2.4 疼痛行为学的检测 |
2.5 脑含水量的检测 |
2.6 Nissl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内尼氏小体的变化 |
2.7 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SIRT1、NLRP3、ASC、caspase-1、IL-18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 |
2.8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组织SIRT1的表达水平 |
2.9 技术路线图 |
2.10 统计学处理方法 |
三、结果 |
1 各组大鼠疼痛行为学的改变 |
1.1 热缩足潜伏期(TWL)的变化 |
1.2 机械缩足阈值(MWT)的变化 |
2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的改变 |
3 尼氏(Nissl)染色实验结果 |
4 免疫印迹(WB)实验结果 |
5 免疫荧光(IF)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六、综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通咽喷雾剂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病名的认知 |
2. 中医对卒中吞咽障碍病因病机的认知 |
3.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通咽喷雾剂组成药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1. 生姜的药理学作用 |
2. 肉桂的药理学作用 |
3. 威灵仙的药理学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通咽喷雾剂不同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通咽喷雾剂不同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吞咽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通咽喷雾剂不同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舌下神经核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疼痛概述 |
1.1.1 疼痛的保护作用 |
1.1.2 疼痛的分类 |
1.1.3 疼痛的解剖学 |
1.1.4 疼痛的生理学 |
1.1.5 疼痛的调节 |
1.2 多巴胺神经系统与疼痛 |
1.2.1 多巴胺受体 |
1.2.2 多巴胺神经通路 |
1.2.3 多巴胺神经系统障碍 |
1.2.4 多巴胺神经系统对疼痛的调节 |
1.2.5 多巴胺神经系统与大脑奖励系统 |
1.2.6 多巴胺类药物与疼痛 |
2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1.5 药品与试剂配制 |
2.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2.1 痛觉行为学测试 |
2.2.2 炎症性疼痛模型 |
2.2.3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
2.2.4 组织样品制备 |
2.2.5 旷场实验 |
2.2.6 脑内埋管 |
2.2.7 腺相关病毒注射和转导 |
2.2.8 Western blot |
2.2.9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2.4.2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炎症性疼痛的影响 |
2.4.3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
2.4.4 单次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罗替戈汀的体内分布 |
2.4.5 侧脑室注射腺相关病毒包装的D_2D_3 shRNA对 D_2和D_3受体表达的影响 |
2.4.6 D_2和D_3受体沉默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 |
2.4.7 多潘立酮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 |
2.4.8 侧脑室注射纳洛酮对罗替戈汀缓释微球镇痛作用的影响 |
3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镇痛药联合应用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式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药品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1.5 药品与试剂配制 |
3.2 实验原理及方法 |
3.2.1 痛觉行为学测试 |
3.2.2 炎症性疼痛模型 |
3.2.3 旷场实验 |
3.2.4 等压分析法 |
3.2.5 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3.3 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镇痛药联合应用对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
3.4.2 对乙酰氨基酚的血浆药物浓度 |
3.4.3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
3.4.4 对乙酰氨基酚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
3.4.5 曲马多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
3.4.6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
3.4.7 罗替戈汀缓释微球与曲马多联合应用对炎症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脊髓背角5-HT3受体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6-OHDA大鼠存在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
2. 鞘内注射5-HT3受体拮抗剂ondansetron可缓解6-OHDA大鼠的痛敏反应 |
3. 6-OHDA大鼠脊髓背角区域5-HT3A、5-HT1A蛋白水平无变化 |
4. 6-OHDA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
5. 5-HT3拮抗剂Ondansetron可以降低6-OHDA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兴奋性 |
6. 拮抗5-HT1受体不能降低6-OHDA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胺类递质与帕金森病疼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汞中毒大鼠脑电特征分析及中枢神经损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汞中毒 |
1.1.2 中枢神经系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汞中毒的神经损伤 |
1.2.2 汞中毒的神经损伤机制 |
1.2.3 汞中毒的脑电检测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建立慢性汞中毒大鼠模型 |
2.3 预实验 |
2.3.1 预实验的实验步骤 |
2.3.2 实验前准备 |
2.3.3 预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预实验改进 |
2.4.1 改进脑电采集方法 |
2.4.2 改进大鼠取脑方法 |
2.5 小结 |
第3章 脑电采集与分析 |
3.1 脑电活动及其形成机制 |
3.2 脑电信号的采集 |
3.2.1 头皮脑电检测方法 |
3.2.2 大鼠脑电检测方案 |
3.3 脑电信号的分析方法 |
3.3.1 傅里叶变换 |
3.3.2 脑电信号的经典分析方法 |
3.3.3 小波包分解 |
3.4 海马体脑电信号脑电结果分析 |
3.4.1 时域分析 |
3.4.2 频域分析 |
3.5 基底神经节脑电信号结果分析 |
3.5.1 时域分析 |
3.5.2 频域分析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神经递质检测 |
4.1 神经系统和神经递质 |
4.1.1 神经系统 |
4.1.2 神经递质 |
4.2 汞对海马体的影响 |
4.2.1 海马体 |
4.2.2 各组大鼠海马体神经递质检测结果 |
4.3 汞对基底神经节的影响 |
4.3.1 基底神经节 |
4.3.2 各组大鼠基底神经节神经递质检测结果 |
4.4 分析 |
4.4.1 神经递质分析 |
4.4.2 结合脑电信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分析 |
5.1 总结 |
5.1.1 深层脑电信号总结 |
5.1.2 神经递质浓度总结 |
5.2 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睡眠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地佐辛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情绪及睡眠改善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麻醉药物对切口疼痛模型小鼠戊巴比妥钠致睡眠时间作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围术期不良情绪与术后快速康复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地佐辛在围术期镇痛应用的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舒芬太尼与吗啡用于骨癌痛大鼠镇痛时的戒断反应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2.2 实验动物取材 |
2.2.3 建立大鼠胫骨骨癌痛模型 |
2.2.4 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的测定 |
2.2.5 大鼠左侧胫骨病理学检查 |
2.2.6 大鼠戒断反应模型建立 |
2.2.7 RT-qPCR检测伏隔核多巴胺D3 受体mRNA的表达 |
2.2.8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骨癌痛模型的建立 |
3.1.1 建模前后大鼠左侧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的变化 |
3.1.2 大鼠左侧胫骨病理学表现 |
3.2 骨癌痛大鼠戒断反应及机理 |
3.2.1 给药前与给药后三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的变化 |
3.2.2 三组大鼠戒断反应的比较 |
3.2.3 伏隔核D3DR mRNA的表达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盐酸氢吗啡酮用于骨癌痛大鼠镇痛时的戒断反应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2.2 胫骨骨癌痛模型的建立 |
2.2.3 大鼠机械性刺激痛阈的测定 |
2.2.4 大鼠左侧胫骨病理学检查 |
2.2.5 依赖及戒断模型的建立 |
2.2.6 戒断反应的观察 |
2.2.7 动物取材 |
2.2.8 大鼠伏核中Glu-2 受体表达的Western blot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骨癌痛模型的建立 |
3.1.1 两组大鼠体重变化 |
3.1.2 两组大鼠机械痛阈值的变化 |
3.1.3 大鼠左侧胫骨病理学表现 |
3.2 骨癌痛大鼠戒断反应及机理 |
3.2.1 三组大鼠机械痛阈值的变化 |
3.2.2 三组大鼠戒断反应观察 |
3.3 戒断后各组大鼠伏隔核Glu-2 的蛋白表达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EFFECTS OF NALOXONE ON THE CHANGES OF PAIN THRESHOLD AND CONTENTS OF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 BRAIN INDUCED BY EA(论文参考文献)
- [1]5-HT2A受体在腹外侧眶额皮质参与口面部疼痛的机制研究[D]. 苑珊珊. 佳木斯大学, 2021(12)
- [2]啮齿类吗啡和氯胺酮成瘾行为消退的前额叶、海马机制研究[D]. 李春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3]SIRT1/NLRP3信号通路在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陆大浩. 扬州大学, 2021(08)
- [4]通咽喷雾剂拆方对吞咽障碍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春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5]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D]. 李婷. 烟台大学, 2021(09)
- [6]脊髓背角5-HT3受体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疼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鲁冰. 苏州大学, 2020(02)
- [7]汞中毒大鼠脑电特征分析及中枢神经损伤机制研究[D]. 刘扬.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8]地佐辛术后镇痛对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情绪、睡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赵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 [9]舒芬太尼与吗啡用于骨癌痛大鼠镇痛时的戒断反应及机理[D]. 张小艳. 南华大学, 2019(01)
- [10]盐酸氢吗啡酮用于骨癌痛大鼠镇痛时的戒断反应及机理[D]. 谭晶. 南华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