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数量概念表达的比较与赏析(论文文献综述)
苏向丽[1](2020)在《CSL学习者类义易混淆词“大—多”“小—少”的混用分布及影响因素——基于词汇类型学视角的分析》文中认为"大—多"和"小—少"是不同母语背景汉语学习者的共通性易混淆词,本文基于中介语语料库分析这两对词的混用分布,然后从词汇类型学视角跨语言考察了"大、小、多、少"的词汇化方式与语义扩展的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这两对类义易混淆词混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表示空间量大小和数量多少的概念在世界语言中存在同词化和非同词化两种类型;这两组概念的主导词在隐喻机制下分别由空间域和数量域向抽象域映射,不同语言的语义扩展呈现出"空间型"和"数量型"两种典型的模式;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对这两对类义词的混用受到语言共性因素和语言差异的影响。
张嘉越[2](2020)在《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分布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系统功能视角出发,对英汉数量词组的句法功能和结构成分的分布进行对比研究,聚焦两大问题:一是在小句层面,英汉数量词组具有哪些句法功能特点?二是在词组层面,英汉数量词组内部结构成分具有哪些句法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句法分布差异的成因。研究发现:在句法功能方面,英汉数量词组在小句中均可填充主语、状语和补语,各个成分比重差别不显着。但是,不同于汉语数量词组,英语数量词组不能填充主要动词和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在结构成分分布方面,英汉数量词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就量额与调节项而言,英汉数量词组量额均位于调节项之前,而相较于英语,汉语此类情况出现更频繁。就量额与数量词组完成语而言,英语数量词组量额较多位于数量词组完成语之前,而汉语数量词组则相反。就调节项与数量词组完成语而言,英语数量词组调节项较多位于数量词组完成语之前,而汉语亦相反。分析得出:在小句层面,从语言角度来看,英语是综合分析语,语法是“硬”的。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语法是“软”的。从认知角度来看,英语以施事者为导向,汉语则以受事者为导向。从思维角度来看,英语注重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和个体思维。汉语则注重悟性思维、具象思维和整体思维。从文化角度来看,英语民族受法理文化影响,注重语言规则。汉语民族受情理文化影响,注重因情因理变通。在词组层面,从语言角度来看,英语呈现“头大尾小”的特点,汉语呈现“头小尾大”的特点。从认知角度来看,英语倾向由“图形”到“背景”的认知模式。汉语反之,并兼顾事物逻辑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从思维角度来看,英语注重分析思维,语序上优先核心信息点,汉语注重综合思维,语序上优先外在环境因素。从文化角度来看,英语民族受“以右为尊”文化影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右分叉”的特点。汉语民族受到“以左为尊”文化影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左分叉”的特点。
姜嘉兴[3](2020)在《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文中提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意义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多以实现评价意义的词汇语法资源为主。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评价意义包含态度、介入、级差三个系统。其中态度系统是评价意义的核心,介入与级差系统负责调节态度意义(Martin&White,2005)。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如Halliday&Hasan,1985;Sinclair,1987)认为,介入与级差系统中的资源以及一些评价系统以外的词汇语法资源也具有态度意义,进而实现评价意义。这类评价意义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当前学界对这种隐性评价意义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讨论不多;(2)对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描写不足;(3)对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协作机制解释不够。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范式,深入探讨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对隐性评价资源进行描写并建构相应的分析框架,同时对该框架内的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协作机制进行阐释。首先,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了讨论。为了说明隐性评价意义的本质,本文引入与评价意义相关的价值哲学理论对隐性评价意义与评价理论中的评价意义进行区分,发现前者的本质是创造价值,即对某种价值成立的可能性的判断结果,而后者则是对给定价值效用的记录或陈述。本文结合功能语言学家对评价意义的讨论,进一步推理出隐性评价意义的三个组成成分:价值的内容、价值成立的条件及价值的表征方式,并据此构建了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系统、情景系统与推理系统。其次,本文对隐性评价意义的价值、情景、推理系统中的资源分别进行了描写。根据隐性评价意义的特征,本文选取学术语篇为研究对象,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检索源,各取SCI、SSCI、A&HCI近10年内(2008年~2018年)影响因子排在前100位的研究性论文作为本文的研究语料(共300篇,约200万字),对其进行定性的实例分析与定量的语篇检索(包括索引定位、词频检索、搭配检索等)。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与总结,得到的隐性评价意义三个系统中包含的资源类型如下:在价值系统中,由于价值意义是人们判断的结果,本文引入心理学中激活判断活动的三种启发方式,将价值系统分为代表式、可得式、锚定式三种类别。根据语料分析的结果,实现代表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具有限定性、精确性、特殊性等概念的指称语、修饰语、附加语;(2)含有归属、识别、象征等概念的参与者成分以及附加语;(3)包含相似性或差异概念的参与者成分和修饰语。实现可得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含有介绍性、客观性、清晰性等概念的及物过程、参与者成分及修饰语;(2)具有建议或计划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锚定式价值意义的资源包括:(1)数量语或具体数字;(2)表达数量关系的及物过程、修饰语及一些衔接手段;(3)具有包含或排除概念的及物过程。在情景系统中,由于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是语篇作者主观建立的即时情景,本文引入话语分析中“语境模型”的基本观点(即语境具有主观性),将情景系统分为设置与发生两个子系统。研究发现,情景的设置系统包括突显、情态、言据三个子系统,其内部语言资源包含:(1)表达比较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比较结构以及表达因果概念的物质过程、连词(词组)、附加语等;(2)情态动词;(3)学术语篇的引用方式以及属格人称代词。情景的发生系统指情景内各种信息的存在方式,由及物过程的完成体与进行体实现。在推理系统中,本文将价值意义的组织方式视为解决学术语篇研究问题的心理表征过程,借鉴心理学中“心理模型”的基本观点,认为推理过程即为心理表征,并将推理系统分为归纳与演绎两个成分。研究发现,归纳可由含有总结或完成概念的物质过程、参与者成分、修饰语、附加语等资源实现或具备起源概念的及物过程实现。演绎有主、客观之分,由主位推进模式实现。推理依靠的知识类型可以分为算法类知识与描写/解释类知识。算法类知识可由含有顺序概念或先后概念的修饰语、附加语实现,描写/解释类知识的识别取决于小句表达的具体内容及上下文。最后,本文通过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所收集的部分语料,并基于分析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讨论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三个系统间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建立了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三维空间模型及其矢量与代数两种表征方式。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关于评价意义的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在理论上阐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揭示了隐性与显性评价意义间的关系,说明了隐性评价意义的内部构成,拓展了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之间的关系,解释了语言、心理、语境在隐性评价意义中的协作与资源选择机制。在应用方面,对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探究不仅呈现了实现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而且为学术语篇写作提供了可参考的写作策略,使学术语篇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择适切的语言表达。
陈瑜[4](2020)在《汉语“一+量+名”结构和英语“a(n)+N1+of+N2”结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语言类型学中,汉语是典型的量词凸显型语言,英语的量词在语法中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词类,但两种语言都存在表达数量概念的语言结构。“一+量+名”和“a(n)+N1+of+N2”分别是汉语和英语中高频使用的名词表量结构。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汉英语料库和词典中的语料分析加深对这两种结构相关语言现象的研究。考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结构、汉语量词和英语“N1”的语法化程度和语义演变、形成机制、形成动因以及语用功能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一+量+名”和“a(n)+N1+of+N2”内部结构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且汉语量词的语法化程度要高于英语表量词“N1”。这两种结构的形成受到隐喻和转喻机制、赋界机制、具身认知动因、语境动因、文化动因的作用。语用功能上,二者在计量、修辞、情感表达和语体表达功能上存在共性与差异。本文通过以上多角度的考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表量结构上的异同,为对外汉语教学及双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
谢安娜[5](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汉语的数量表达丰富多样,其中“数形量名”结构就是汉语中一种表达数量的特殊的方式,这一结构在英语中也可以找得到对应的形式。以往学者对“数形量名”这一结构所做的研究并不是很多,将英汉“数形量名”结构进行对比的研究就更为稀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以及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全面考察,在语言对比的基础上为英汉“数形量名”结构的对比提供一些语言学参照,也在此基础上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实际的教学方法上的帮助。在对各个成分进行细致的考察后,我们发现在汉语“数形量名”结构中,数词以“一”出现的情况居多,形容词主要有“大、小、整、厚、薄、长、满”这七个;量词以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和借用量词为主,其中借用量词居多;而结构中的名词多为实体名词,也有少量的抽象名词。在英语的“数形量名”结构中,数词也是以表“一”的冠词“a/an”出现的情况居多;形容词范围更加广泛,其中主要以性质形容词为主;量词多为集合量词和借用量词,其中在容器量词上,汉语和英语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出现在结构中的名词多为不可数名词和一部分的抽象名词。.通过对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的考察,发现在句法上,“数形量名”结构在句中通常做主语或宾语;结构的语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主观性评估以及描写性和突显性这两个方面。最后,通过对英汉“数形量名”结构的对比,本文对留学生使用“数形量名”结构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个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通过对现有的语料进行分析,本文总结出留学生使用“数形量名”结构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对“数形量名”结构在对外汉语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莫莎[6](2019)在《英汉对比视角下夏济安《作者自序》中复数名词的翻译》文中研究表明英语名词存在数的语法范畴,复数名词便是这一范畴的具体体现,但是汉语中名词却无相应的语法范畴。通过分析夏济安《作者自序》一文中对于英语复数名词的处理,从中总结出译者所采用的方法。英汉两种语言对于名词复数概念的存在不同表达方式,对夏济安的译本进行仔细分析,由此发现在处理英语复数名词时夏济安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为借助相关句法成分以及上下文语境。
周文岭[7](2019)在《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认知语言学家指出,隐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就是隐喻性的。隐喻不仅是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也是语言与文化的必要元素。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隐喻能力也是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有机成分,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不应无视隐喻的存在以及隐喻能力的培养。隐喻研究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然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基本以理论研究为主,面向隐喻能力的实证研究尚未提上日程。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兴起和深入,隐喻能力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曾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间形成研究热潮。即便如此,相较于传统的语言能力或交际能力,隐喻能力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尤其是2015年之后,针对隐喻能力的研究有所回落,颇具影响力的文献数量有限。概括说来,隐喻能力涵盖对于隐喻的识别、理解、解释、评价以及产出等多个层面。国内迄今有关隐喻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隐喻的理解和解释方面,而最能直观反映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核心指标当属隐喻的产出能力。现有的文献研究表明,以英语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其隐喻产出能力比之于隐喻理解或解释的能力更为堪忧。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言: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因此了解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的状况,将是本研究的出发点,而探究阻碍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将是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如何?二、我国EFL学习者的母语隐喻产出能力处于何种状态?学习者的母语与英语隐喻能力之间存在何种关联或差异?三、影响我国EFL学习者英语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造成这些障碍的主要原因何在?针对问题一,本研究选取《英语专业学习者语料库》中某年度专业八级考试的210篇作文为语料,借鉴MIP隐喻识别程序,对样本中的隐喻进行逐篇、逐句筛查和标注,并借助软件计算语料样本的总体隐喻频次及人均隐喻频次。针对问题二,选取9名英语专业大四学生为受试,开展一项中英文同题写作的微实验,分别计量每位受试者两篇习作中隐喻单位的产出频次,尝试发现其英语和母语隐喻产出能力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针对问题三,基于写作微实验数据,并通过后续开展的访谈,深入剖析影响我国EFL学习者隐喻产出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形成原因。通过对语料样本的数据比对和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发现:1.就直接隐喻和显性隐喻的用量而言,语料样本中无论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均显示出极低的频次和频率,两组样本均不具有显着性差异;2.就含蓄型隐喻的用量而言,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除了副词性隐喻之外,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及习语型隐喻等四种情形的显着性差异均为极显着,表明含蓄型隐喻的产出频次同学生的作文成绩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3.样本中所有隐喻类型的人均频次均处于极低水平,与国外多个权威文献所得的语篇平均隐喻频次相去甚远。通过中英文写作微实验及访谈,发现阻碍隐喻产出的因素主要如下:1.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制约了学习者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和接受,阻碍了他们在英文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流畅性;2.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导致学习者较难完全习得或掌握其隐喻性语言;3.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迫使学习者为追求语法的正确性及词汇的得体性而选择风险回避策略;4.学习者产出的英语隐喻用法因受其母语迁移及干扰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介语特征;5.学习者的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同教师的课堂隐喻输出、教师对隐喻的重视程度、教师自身的隐喻素养,以及教材和各类测试材料中的隐喻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6.英语测试大纲对隐喻等修辞能力的要求不高或不明确,导致教学双方对隐喻的教与学均重视不足甚至忽视。本研究重在发现我国EFL学习者的英语隐喻产出能力状况,以及导致隐喻能力发展受限的主要障碍因素。基于研究发现,提倡从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培养学习者隐喻学用意识入手,在外语教学中实施隐喻融入策略。作者希望籍此引发我国英语教学界同仁对英语隐喻教学的重新思考和深入探索。
张文倩[8](2019)在《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隐喻是语言中常见的现象,数量是事物不可分割的属性。通过隐喻手段来表达不定数量意义的现象在俄汉语中广泛存在,但不论是在俄语还是在汉语中对这一现象的研究都不够充分。因此,本文从对比的视角来研究俄汉语中这种普遍存在的隐喻现象。本文根据对数量的狭义定义,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俄汉语中带有数量隐喻意义的名词。本文主要从隐喻结构、词汇语义类型、隐喻模式以及隐喻意义这几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俄汉语中数量隐喻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俄汉语中这种隐喻现象受到人类共同的认知思维和统一的物质现实的影响在隐喻结构、词汇语义类型、隐喻模式以及隐喻意义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且由于俄汉两民族历史文化和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名词数量隐喻在上述几个方面还带有各自的民族特色。本文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对数量隐喻这一现象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深对俄汉语认知思维和历史文化方面异同点的理解。
吴思琪,朱跃[9](2017)在《英汉数词模糊语义探析》文中指出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在英汉日常用语和文学作品中,一些原本表示精确数目的数词在语义上出现模糊,从而表示非精确的数目。英汉语言中语义模糊的数字及其呈现的意象存在着部分对应性和明显的差异性。这种数词语义的模糊性,既能反映英汉语言文化的共核部分,也可以一定程度地彰显不同语言文化的各自特性。
冯秋怡[10](2015)在《英语专业大学生语法认知对语法习得的影响》文中提出英语语法的习得过程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认知的、心理的活动。本实验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出发,试图研究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词汇、句子、语篇三个层次的认知强化训练后的前后对比的影响效果。
二、英汉数量概念表达的比较与赏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数量概念表达的比较与赏析(论文提纲范文)
(2)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分布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英汉数量意义体现形式研究回顾 |
2.3 英汉数量词组概念界定 |
2.4 英汉数量词组及其对比研究回顾 |
2.5 理论基础 |
2.6 小结 |
3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结构成分分布对比 |
3.1 引言 |
3.2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结构成分分布界定 |
3.3 统计方法 |
3.4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对比 |
3.5 英汉数量词组结构成分分布对比 |
3.6 小结 |
4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结构成分分布特点成因探讨 |
4.1 引言 |
4.2 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特点成因 |
4.2.1 英汉语言因素:硬语法与软语法 |
4.2.2 英汉认知因素:施事者导向与受事者导向 |
4.2.3 英汉思维因素 |
4.2.4 英汉文化因素:法理文化与情理文化 |
4.3 英汉数量词组结构成分典型分布成因 |
4.3.1 英汉语言因素:头小尾大和头大尾小 |
4.3.2 英汉认知因素:图形-背景和背景-图形、逻辑顺序 |
4.3.3 英汉思维因素: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 |
4.3.4 英汉文化因素:以右为上和以左为上 |
4.4 小结 |
5 总结 |
5.1 研究发现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英语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分析统计表 |
附录2 汉语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分析统计表 |
附录3 英语数量词组结构成分分析统计表(部分语料) |
附录4 汉语数量词组结构成分分析统计(部分语料) |
(3)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概述 |
2.2 评价意义的概念研究 |
2.3 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类型研究 |
2.3.1 隐性评价意义的语篇资源 |
2.3.2 隐性评价意义的局部词汇、语法资源 |
2.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2.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 |
2.4.1 隐性评价意义与人际元功能 |
2.4.2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篇元功能 |
2.4.3 隐性评价意义与概念元功能 |
2.4.4 隐性评价意义与语言元功能相关研究中的现存问题 |
2.5 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的资源研究 |
2.5.1 情态、立场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
2.5.2 模糊语实现隐性评价意义 |
2.5.3 隐性评价意义在学术语篇中的应用 |
2.5.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的现存问题 |
2.6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概述 |
3.2 隐性评价意义的组成成分:价值、情景与推理 |
3.3 理论基础 |
3.3.1 语言的系统与元功能 |
3.3.2 价值的启发方式——价值激活 |
3.3.3 心理模型——推理过程 |
3.3.4 语境模型——情景建构 |
3.4 学术语篇中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
3.4.1 隐性评价意义的内涵 |
3.4.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分析框架 |
3.5 小结 |
4 隐性评价的价值系统及其资源 |
4.1 概述 |
4.2 代表式启发及其资源 |
4.2.1 确指意义及其资源 |
4.2.2 范畴意义及其资源 |
4.2.3 类比意义及其资源 |
4.3 可得式启发及其资源 |
4.3.1 陈述意义及其资源 |
4.3.2 提议意义及其资源 |
4.3.3 可得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
4.4 锚定式启发及其资源 |
4.4.1 数量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2 范围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3 关系意义锚定及其资源 |
4.4.4 锚定式启发资源的语义强度 |
4.5 小结 |
5 隐性评价意义的情景系统及其资源 |
5.1 概述 |
5.2 情景的设置及其资源 |
5.2.1 突显及其资源 |
5.2.2 情态及其资源 |
5.2.3 言据及其资源 |
5.3 情景的发生及其资源 |
5.3.1 事实及其资源 |
5.3.2 事件及其资源 |
5.4 小结 |
6 隐性评价意义的推理系统及其资源 |
6.1 概述 |
6.2 推理系统的展开方式及其资源 |
6.2.1 归纳推理及其资源 |
6.2.2 演绎推理及其资源 |
6.3 推理过程中的知识类型 |
6.3.1 算法类知识及其资源 |
6.3.2 描写/解释类知识及其资源 |
6.4 小节 |
7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及其选择机制 |
7.1 概述 |
7.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应用分析 |
7.2.1 价值系统的应用分析 |
7.2.2 情景系统的应用分析 |
7.2.3 推理系统的应用分析 |
7.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特征及其选择机制 |
7.3.1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多重身份 |
7.3.2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语义合成 |
7.3.3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选择的维度与空间 |
7.3.4 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的选择机制及其表征方式 |
7.4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局限性与不足 |
8.3 后期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文语料库来源 |
附录B 节选语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4)汉语“一+量+名”结构和英语“a(n)+N1+of+N2”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一+量+名”和“a(n)+N_1+of+N_2”内部结构考察 |
第一节 “一+量+名”内部结构考察 |
一、“一”的功能 |
二、量词的概念和类型 |
三、名词的类型和搭配 |
第二节 “a(n)+N_1+of+N_2”内部结构考察 |
一、“a(n)”的功能 |
二、“N_1”的概念和类型 |
三、“of”标示的关系 |
四、“N_2”的类型和搭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语量词和英语“N_1”的语法化程度和语义演变比较 |
第一节 汉语量词的语法化程度和语义演变 |
一、低程度语法化 |
二、中程度语法化 |
三、高程度语法化 |
第二节 英语“N_1”的语法化程度和语义演变 |
一、低程度语法化 |
二、中程度语法化 |
三、高程度语法化 |
第三节 汉语量词和英语“N_1”语法化程度异同点和成因 |
一、异同点 |
二、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量+名”和“a(n)+N_1+of+N_2”的形成机制和形成动因比较 |
第一节 “一+量+名”和“a(n)+N_1+of+N_2”的形成机制 |
一、隐喻和转喻机制 |
二、赋界机制 |
第二节 “一+量+名”和“a(n)+N_1+of+N_2”的形成动因 |
一、具身认知动因 |
二、语境动因 |
三、文化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量+名”和“a(n)+N_1+of+N_2”的语用功能比较 |
第一节 计量功能 |
一、“一+量+名”结构中的主观量和客观量 |
二、“a(n)+N_1+of+N_2”结构中的主观量和客观量 |
三、计量共性和差异 |
第二节 修辞功能 |
一、修辞共性 |
二、修辞差异 |
第三节 情感表达功能 |
一、情感表达共性 |
二、情感表达差异 |
第四节 语体表达功能 |
一、语体表达共性 |
二、语体表达差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数形量名”结构的研究 |
1.4.2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的研究 |
1.4.3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教学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分析 |
2.1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中的“数词” |
2.1.1 数词为“一” |
2.1.2 数词为“一”以外的其他基数词 |
2.1.3 小结 |
2.2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中的“形容词” |
2.2.1 形容词的语义类型 |
2.2.2 形容词的语义分析 |
2.2.3 小结 |
2.3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中的“量词” |
2.3.1 量词的语义类型及结构特点 |
2.3.2 小结 |
2.4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中的“名词” |
2.4.1 名词的语义特征 |
2.4.2 小结 |
2.5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成分分析 |
第三章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构成成分的多重制约因素 |
3.1 “数形量名”结构中数词与形容词的制约关系 |
3.2 “数形量名”结构中形容词与量词的制约关系 |
3.2.1 量的模糊性 |
3.2.2 空间量性特征 |
3.2.3 形状特征匹配性 |
3.3 “数形量名”结构中形容词与名词的制约关系 |
3.4 “数形量名”结构中量词与名词的制约关系 |
第四章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 |
4.1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句法分析 |
4.2 英汉“数形量名”结构语用对比 |
4.2.1 主观性 |
4.2.2 描写性和突显性 |
第五章 “数形量名”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 |
5.1 偏误类型 |
5.2 偏误原因 |
5.2.1 习得方面 |
5.2.2 教材方面 |
5.3 教学建议 |
5.3.1 注重对量词词义的把握 |
5.3.2 注重量词动态、静态教学相结合 |
5.3.3 注重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 |
5.3.4 激发学生学习“数形量名”结构的兴趣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英汉对比视角下夏济安《作者自序》中复数名词的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汉两种语言中复数名词的表现形式 |
(一)名词所属的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
1. 借助“们”字 |
2. 借助数量词和形容词 |
3. 借助动词 |
(二)借助上下文 |
二、夏济安译本中复数名词的翻译 |
(一)名词所属句法结构的相关组成成分 |
1. 数量词与形容词 |
2. 动词 |
(二)上下文语境 |
三、结语 |
(7)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英语隐喻及其功能概述 |
1.2 需要厘清的几个概念 |
1.2.1 中英文“比喻”概念及范畴比照 |
1.2.2 隐喻与比喻之惑 |
1.2.3 隐喻与转喻之惑 |
1.2.4 隐喻与明喻之惑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 |
2.1 隐喻的概念 |
2.1.1 英语“metaphor”一词的词源追溯 |
2.1.2 英语主流词典的隐喻释义 |
2.1.3 传统的隐喻观 |
2.1.4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本质的界定 |
2.2 隐喻的认知功能 |
2.2.1 文体假说 |
2.2.2 隐喻从修辞到认知 |
2.2.3 认知假说 |
2.2.4 隐喻的认知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概念隐喻理论 |
3.1.1 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 |
3.1.2 概念隐喻的基本要素及工作原理 |
3.1.3 隐喻投射的基本特征 |
3.1.4 概念隐喻的特征 |
3.1.5 概念隐喻理论综合评价 |
3.1.6 语言隐喻与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 |
3.1.7 概念隐喻理论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
3.2 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 |
3.2.1 交际语言能力模型概述 |
3.2.2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评价 |
3.2.3 Bachman的“语言能力”构成 |
3.2.4 社会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素——比喻和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综述 |
4.1 隐喻能力概念综述 |
4.1.1 隐喻能力的定义 |
4.1.2 概念流利 |
4.1.3 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三位一体 |
4.2 隐喻能力构成要素解析 |
4.2.1 隐喻能力的构成要素 |
4.2.2 隐喻产出能力 |
4.2.3 隐喻能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促 |
4.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
4.3.1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发展水平 |
4.3.2 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 |
4.3.3 第二语言隐喻能力教学理念及实验效果 |
4.3.4 国内第二语言隐喻能力研究状况及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待考察隐喻类型及其描述性特征 |
5.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
5.1.1 隐喻的多维度分类依据 |
5.1.2 词句隐喻的考察动机及原因 |
5.2 词句隐喻的概念、构成及分类 |
5.2.1 词句隐喻的概念及常规范畴 |
5.2.2 词句隐喻的基本构成要素 |
5.3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及其描述性特征 |
5.3.1 词句隐喻的载体形式划分 |
5.3.2 词句隐喻的典型形式 |
5.3.3 含蓄型隐喻主体表征单位的描述性特征 |
5.3.4 传统隐喻和新颖隐喻以及本文立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EFL学习者的隐喻产出能力状况 |
6.1 隐喻单位的识别和提取 |
6.1.1 隐喻识别概述 |
6.1.2 隐喻识别的标准及步骤 |
6.1.3 MIP隐喻识别程序 |
6.2 样本语料来源及隐喻考察项目说明 |
6.2.1 样本语料来源及选取原因 |
6.2.2 语料描述及抽样说明 |
6.2.3 隐喻考察项目及判别、计量方案 |
6.2.4 隐喻单位的频次计量方式及标注方案 |
6.3 数据分析 |
6.3.1 高分组数据分析 |
6.3.2 低分组数据分析 |
6.3.3 样本数据比较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隐喻产出能力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
7.1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 |
7.1.1 写作微实验的方式及体裁 |
7.1.2 写作微实验的受试描述 |
7.1.3 写作微实验的实施过程 |
7.1.4 写作微实验数据分析 |
7.2 主题访谈描述 |
7.3 英文隐喻产出不足的障碍因素及成因 |
7.3.1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
7.3.2 与目的语文化的交互不足 |
7.3.3 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限制 |
7.3.4 母语迁移与干扰 |
7.3.5 学生对隐喻的保留性态度 |
7.3.6 隐喻知识和输入量匮乏 |
7.3.7 英语测试导向不明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研究发现 |
8.2 创新点 |
8.3 教学启示 |
8.3.1 输入隐喻理论知识,培养隐喻学用意识 |
8.3.2 实施隐喻融入策略,强化隐喻学用效果 |
8.3.3 提升教师隐喻素养,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
8.3.4 以习语为抓手,开启隐喻学习之门 |
8.4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写作微实验及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中英文隐喻产出差异微实验写作指令 |
附录4 写作微实验中英文习作扫描件选录 |
(8)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1章 数量隐喻相关理论阐述 |
1.1 认知隐喻相关理论阐释 |
1.1.1 隐喻的本质 |
1.1.2 隐喻的工作机制 |
1.2 名词数量隐喻的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1.2.1 数量的定义及分类 |
1.2.2 数量隐喻的多角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结构研究 |
2.1 俄汉语中相同的隐喻结构 |
2.1.1 名词_1+名词_2 |
2.1.2 名词+动词 |
2.1.3 否定结构 |
2.2 俄汉语中不同的隐喻结构 |
2.2.1 俄语中的独特结构 |
2.2.2 汉语中的独特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词汇类型对比分析 |
3.1 俄汉语中重合度高的数量隐喻词汇类型 |
3.1.1 状貌类词汇 |
3.1.2 自然地理类词汇 |
3.1.3 气象类词汇 |
3.1.4 植物类词汇 |
3.2 俄汉语中重合度低的数量隐喻词汇类型 |
3.2.1 军事类词汇 |
3.2.2 身体类词汇 |
3.2.3 动物类词汇 |
3.2.4 人群类词汇 |
3.3 俄汉语中无重合度的数量隐喻词汇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模式 |
4.1 静态模式 |
4.1.1 空间隐喻模式 |
4.1.2 容器隐喻模式 |
4.1.3 集合隐喻模式 |
4.1.4 部分整体隐喻模式 |
4.2 动静结合模式 |
4.2.1 过程隐喻模式 |
4.2.2 结果隐喻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意义研究 |
5.1 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的基本意义 |
5.2 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的附加意义 |
5.2.1 修辞意义 |
5.2.2 动态意义或静态意义 |
5.2.3 有序意义或无序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俄语中带有数量隐喻意义的名词 |
附录二 :汉语中带有数量隐喻意义的名词 |
(9)英汉数词模糊语义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汉数词的语义模糊分类 |
(一) 汉语数词的语义模糊分类 |
1. 精确数词的语义模糊 |
2. 相邻两数表示的语义模糊 |
3. 不相邻两数组合表示的语义模糊 |
4. 数词加“几”“多”表示的语义模糊 |
(二) 英语数词的语义模糊分类 |
1. 整数的语义模糊 |
2. 复数形式的数词语义模糊 |
3. 习语中的数字语义模糊 |
二、英汉语言中语义模糊的数词异同之比较 |
(一) 英汉语言中具有相同模糊性语义的数字 |
(二) 两种语言特有的数字 |
(三) 语义模糊的部分对应性与差异 |
1. 意象相同, 数字有异。 |
2. 意象不一, 数字相同 |
3. 意象不同, 数字亦异 |
三、结论 |
(10)英语专业大学生语法认知对语法习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基础 |
1. 语法认知的哲学基础 |
2. 语法认知的心理基础 |
三、研究设计 |
1. 研究问题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工具 |
4. 研究步骤及数据收集 |
四、结果与讨论 |
1. 词汇概念使用情况 |
2. 句子语序使用情况 |
3. 语篇逻辑使用情况 |
五、结论与启示 |
四、英汉数量概念表达的比较与赏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SL学习者类义易混淆词“大—多”“小—少”的混用分布及影响因素——基于词汇类型学视角的分析[J]. 苏向丽. 汉语教学学刊, 2020(00)
- [2]英汉数量词组句法功能及分布对比研究[D]. 张嘉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3]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意义资源研究[D]. 姜嘉兴.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汉语“一+量+名”结构和英语“a(n)+N1+of+N2”结构比较研究[D]. 陈瑜.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英汉“数形量名”结构对比研究[D]. 谢安娜. 南昌大学, 2020(01)
- [6]英汉对比视角下夏济安《作者自序》中复数名词的翻译[J]. 莫莎.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 [7]中国EFL学习者议论文写作中隐喻产出现状研究[D]. 周文岭.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俄汉语名词数量隐喻对比研究[D]. 张文倩.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9]英汉数词模糊语义探析[J]. 吴思琪,朱跃. 滁州学院学报, 2017(06)
- [10]英语专业大学生语法认知对语法习得的影响[A]. 冯秋怡.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