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送丝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丁履信[1](1979)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技术发展概况》文中指出 一、前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它是一种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技术。气体保护电弧焊是采用气体保护焊接区域内的金属,使之不受空气(空气主要成分有79%氮、21%氧)的危害,这种工艺方法简称气电焊。它是在手工电孤焊,埋弧自动焊广泛应用
上海市科学技术交流站焊接队《锅炉化工组》[2](1976)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化工设备制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 上海新建机器厂焊接工作量很大,而且中厚板较多,为提高焊接生产率及产品质量,二年多来在部分产品上应用了粗丝、细丝及折叠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细丝(指φ0.8、1.0、1.2毫米)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国内已
上海新建机器厂[3](1975)在《粗、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应用》文中提出 国内在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方面已有成熟的经验,而粗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不少单位正在摸索研究,并已有部分厂在生产上进行了应用。我厂的焊接工作量甚大,而且中厚板较多,最宜应用粗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近一年来进行了一些摸索研究,刚开始时厂内一无设备,二无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等待条件具备后上,还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很多同志认为:没有条件自己创,没有经验可从实践中
上海新建机器厂[4](1975)在《粗、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国内在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方面已有很成熟的经验;而粗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仅在部分厂的生产上获得了应用。我厂的焊接工作量甚大,而且中厚板较多,最宜应用粗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近一年多来进行了一些摸索研究,刚开始时厂内一无设备,二无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等待条件具备后再上,还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创造条件上。很多同志认为:没有条件自己创,没有经验可从实践中学,因此,就组织力量进行设备改装及焊接工艺试验。
杜永鹏[5](2019)在《水下湿法焊接过程稳定性及熔滴过渡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下湿法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技术具有焊接效率高,适用于自动化焊接等优势,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与空气中焊接相比,水下湿法焊接稳定性差,飞溅数量较多。基于熔滴过渡控制技术开发专用焊接设备是提升焊接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由于水下焊接作业环境中的水体对光线的吸收、气囊的干扰等因素使水下湿法熔滴过渡过程的光学观测变得困难,水下湿法焊接熔滴过渡控制技术研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本文利用基于X射线高速成像技术,突破水环境对熔滴过渡观测研究的制约,进而获得了清晰的水下湿法焊接过程动态影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水下湿法药芯焊丝熔滴过渡过程,并以准确高效地评估焊接过程稳定性为目的,对各类焊接过程稳定性评估指标进行筛选,确定了以电弧电压变异系数为主的焊接过程稳定性评价指标,实现了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定量分析。研究了水下湿法药芯焊丝焊接的熔滴过渡过程,将其分为排斥过渡、表面张力过渡和短路过渡三类。分析了焊接参数对水下湿法焊接熔滴过渡过程的影响:增大焊接速度、电弧电压或者降低送丝速度均会增加排斥过渡发生的几率;加快送丝速度或降低电弧电压则易于发生短路过渡。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的短路过程易于引起熔滴爆炸,对焊接过程稳定性不利;排斥过渡时熔滴长时间悬挂于焊丝端部,易于发生断弧现象,也不利于实现稳定的焊接过程。从焊接过程稳定性角度考虑,适宜的焊接参数为电压30-34 V,电流180-220 A,焊接速度1.5 mm/s。揭示了水下湿法焊接过程中常见的飞溅类型并分析其发生机理,水下湿法焊接时主要存在排斥型飞溅、气体逸出型飞溅和爆炸型飞溅等三类飞溅。研究了熔滴过渡与飞溅类型之间的关联,在适宜电弧电压条件下,排斥过渡过程中易于发生飞溅的频率最高,达到4 Hz以上,且飞溅量随着排斥过渡比例的上升而增加。确定了通过抑制排斥过渡所占比例,提高焊接过程稳定性的策略。鉴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熔滴过渡过程差异显着,从保护气囊、焊丝、电弧等三个角度入手,对比分析电弧周围环境差异对焊接过程的影响规律:保护气囊体积随着焊接参数的增加而增加,受气囊保护的区域随之扩大;水环境中电弧热量易于散失对焊丝的熔化过程影响较大,因此水下药芯焊丝熔化过程与空气中差异显着;受水环境影响,水下电弧收缩程度较大。电弧电阻率上升,与空气中相比,水下药芯焊丝电弧焊静特性曲线向左上方偏移。通过对比分析电弧周围环境差异对熔滴受力的影响,解析了水下湿法焊接排斥过渡发生机理:由于水环境引入的气体压力和气体拖拽力等对于水下湿法平焊熔滴过渡过程的阻力,加之受水下激冷环境影响而增加的表面张力,熔滴所受的阻碍力增加,过渡困难;由于阴极斑点和气囊生成区域位置漂移不定,熔滴在水平方向所受外力促使其朝外力合力方向排斥,直至熔滴脱离焊丝。上述原因导致了水下湿法焊接过程中存在大量排斥过渡过程。为抑制排斥过渡比例,开展了脉冲电流技术在水下焊接中应用研究。试验发现脉冲电流方式主要是通过周期性地改变电磁收缩力抑制排斥现象,促进熔滴过渡,实现了对水下焊接过程的改善。尽管由于电弧压缩,水下湿法电弧包裹熔滴区域的面积减少,但考虑到水下焊接时熔滴尺寸以及电弧包裹角的综合影响,总体上电磁收缩力起到了促进熔滴过渡的作用。提出了“电磁收缩力周期作用程度”这一指标综合评估脉冲电流参数,并利用焊缝余高变异系数考核不同条件下焊接质量,当脉冲频率在15-20 Hz,峰值电流350 A,脉冲频率20 Hz左右时,余高变异系数低于10%,焊接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抑制排斥过渡比例,改善焊接过程稳定性,设计了受控送丝系统并开展相关研究。在脉冲送丝方式的研究中发现:送丝停顿时刻熔滴所受的惯性力是加速熔滴过渡的原因,脉冲频率越高,停顿时间越长,惯性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对于脉冲送丝方式,较优参数为:脉冲频率30 Hz,占空比50%。开展了焊丝回抽方式在水下湿法焊接应用研究,发现利用机械外力回抽焊丝,可以加快熔滴过渡过程,减小排斥角度,能更好地实现抑制排斥过渡的目的。但是在焊丝回抽过程中由于强制拉长电弧,熔池波动程度剧烈,与脉冲送丝方式相比焊接过程稳定性变差。对比分析了不同熔滴过渡控制方式下焊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脉冲电流方式更适合水下湿法焊接。与传统方法相比,脉冲电流方式在热输入量不变的前提下,排斥过渡比例降低50%,焊缝组织及力学性能得到优化,适用于水下湿法药芯焊丝焊接过程。
黄福祥[6](2009)在《大口径长输管道内环缝自动焊设备及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气管道建设的飞速发展,管道焊接施工技术特别是根焊技术发展迅速。根焊方法包括:低氢焊条上向或高纤维素型焊条下向根焊;熔化极气体保护STT半自动(或全自动)下向根焊;脉冲特性电源控制的熔化极气体保护自动下向根焊;熔化极气体保护自动外焊加铜衬垫强迫成型根焊;熔化极气体保护内焊机根焊等。目前所应用的根焊技术当中,以内焊机根焊速度最快、焊缝成型及焊接质量最好。本课题对内焊机的机械结构、气动原理及自动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整套研究方案和成果样机。针对内环焊缝全位置焊接过程,分析控制对象和控制任务,研究1219mm管道内焊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功能、构成和工作原理,实现了稳定可靠的管口组对及内焊机自动焊接过程。通过对内焊机焊接过程控制、及其辅助功能的研究与探讨,包括焊接参数的实施控制、内修补功能的实现等,加强了内焊机在焊接施工现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管道焊接施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对本课题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好,动作指令可靠,互锁、自锁关系严格等。针对上述要求,根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特点,本课题采用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经过外围信号模块,首次对长输管道内环缝自动焊机的运行参数进行控制。采用该控制方法逻辑清楚、动作可靠、故障率低,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本课题研制成功的8焊炬1219mm管径的内焊机为国内首创。8个焊炬在旋转盘上均匀分布,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每个焊炬承担1/8圆周环缝焊接工作,从而提高了焊接生产率。本研究成果于2008年首次在西气东输二线一标段进行了工程实际应用,共焊接了800多道环焊接头,一次合格率达96%。目前该成果正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其他标段的焊接施工。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焊缝成型及焊接质量优良。
东方电机厂工艺科[7](1980)在《Φ1.6毫米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我厂的试验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随着大型发电机组的发展。我厂生产的焊接结构尺寸渐趋增大,钢板厚度也在不断增加,并且大量的采用了普通低合金钢制造焊接结构,焊接工作量甚大,手工电弧焊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因焊缝形状不规整限制了埋弧自动焊的使用范围。埋弧半自动焊由于焊工不易观察焊缝成型,因而也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为此迫切需要采用效率高、质量好、适应
高洪宇[8](2011)在《水下焊接送丝机的研制及水下焊接工艺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针对于大力开发海洋资源的大环境,本文自行研制了水下焊接送丝机,对开发出的送丝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并进行了水下湿法焊接工艺研究,分别对Q235A低碳钢板进行了堆焊和对接工艺实验,采用药芯焊丝得到了良好的堆焊焊缝,成功实现了Q235A低碳钢板水下湿法对接。对焊后焊缝进行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断口形貌的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自行研制开发出的水下焊接送丝机焊接过程送丝稳定,速度可调。送丝机经过防水测试后,密封效果良好,并未出现漏水现象。对送丝机电机保护壳体采用软件模拟手段进行计算后,选择了合理的壳体外形及壳体壁厚。2.经过电路改进,可以实现水下焊接送丝机与普通CO2气体保护电源的匹配。匹配后分别采用碳钢焊丝和水下药芯焊丝在Q235A低碳钢板表面进行了陆地堆焊,所得到的焊缝外观成形良好。3.对9mm厚Q235A低碳钢板表面进行堆焊实验,所得到的焊缝最大显微硬度可以达到670HV,堆焊中得到的接头内组织为细长的柱状晶组织,靠近焊缝一侧的热影响区有魏氏组织形成,在靠近母材一侧的热影响区晶粒得到细化。在水深变化较小情况下,所得到的焊缝外观基本相同,小范围内水深的变化对焊接接头组织影响不大。利用正交实验表进行实验工作规划,通过极差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对焊缝硬度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焊接速度、焊接电压、焊接电流。4.分别对3mm、8mm厚钢板进行了对接实验,得到了质量较优的焊接接头。板的厚度对接头内组织影响不大,焊缝内熔化区组织为细长的柱状晶,晶内为针状铁素体,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得到细化。3mm厚板的对接接头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可以达到299MPa,但是存在焊接缺陷的接头抗拉强度较低。由于工艺参数的不合理,8mm双面焊对接时内部存在明显缺陷。采用V形60°坡口、根部留有2mm间隙的单面焊对接可以得到良好的对接焊缝,所得到的焊接接头熔化区和热影响区内组织得到细化,接头的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可以达到415MPa。
大庆油田油建指挥部[9](1975)在《细丝CO2气体保护全位置自动焊管机》文中研究说明 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自动焊接工艺,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工艺比较成熟。我们在几年的实际使用中,也充分证明了这种焊接工艺的优越性。关于管线自动焊接设备,国内外都有研究。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研制了野外管线固定管口自动焊及半自动焊机组,经过几年的现场试用和不断改进,现已初步定型,并在生产中应用。一、机组结构及计算本焊机组全部安装在四轮拖车上,其中包括:柴油发电机组、焊接电源、自动焊机头(分单焊枪及双焊枪)、半自动焊手把、二氧化碳供气系统等五部分。
刘永平[10](2013)在《二氧化碳保护焊在钢拱架焊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结合临县隧道钢拱架焊接施工实践,介绍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原理及优缺点,重点阐述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钢构件焊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分析了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隧道钢拱架焊接中经济效益、质量、节能情况,总结了在隧道钢拱架焊接中的应用情况。
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送丝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送丝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5)水下湿法焊接过程稳定性及熔滴过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焊接过程稳定性表征 |
1.3 焊接过程稳定性影响因素 |
1.3.1 水下电弧收缩现象 |
1.3.2 气囊对熔滴受力的影响 |
1.3.3 电弧热量易于散失对焊接过程的影响 |
1.4 水下湿法焊接稳定性 |
1.4.1 水下湿法焊接稳定性研究 |
1.4.2 熔滴过渡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5 熔滴过渡过程研究 |
1.5.1 熔滴过渡过程研究方法 |
1.5.2 水下熔滴过渡过程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下湿法焊接观测方法研究 |
2.1 水下湿法焊接熔滴过渡过程原位视觉观测方法 |
2.1.1 X射线高速成像方法 |
2.1.2 X射线动态图像处理方法 |
2.1.3 X射线成像系统参数优化 |
2.2 水下湿法焊接熔滴过渡过程观测分析系统 |
2.2.1 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 |
2.2.2 焊接设备 |
2.2.3 水下湿法焊接过程数据采集系统 |
2.3 其他试验材料和方法 |
2.3.1 焊接母材 |
2.3.2 焊接填充材料 |
2.3.3 焊接接头质量分析测试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湿法焊接过程稳定性及熔滴过渡过程研究 |
3.1 水下湿法焊接熔滴过渡基本形式 |
3.1.1 排斥过渡 |
3.1.2 短路过渡 |
3.1.3 表面张力过渡 |
3.2 熔滴过渡行为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作用机理 |
3.2.1 水下湿法药芯焊丝焊接过程稳定性评估 |
3.2.2 电信号稳定性 |
3.2.3 水下湿法焊接飞溅类型 |
3.2.4 熔滴过渡类型对飞溅的影响 |
3.3 水下湿法焊接熔滴过渡规律研究 |
3.3.1 焊接速度 |
3.3.2 送丝速度 |
3.3.3 电弧电压 |
3.4 水环境对水下湿法焊接过程的影响 |
3.4.1 不同环境下的熔滴过渡过程 |
3.4.2 水下湿法药芯焊丝焊接气囊保护机制 |
3.4.3 水下激冷环境对焊丝熔化过程的影响 |
3.4.4 水环境对电弧的压缩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湿法脉冲电流焊接熔滴过渡控制机理研究 |
4.1 水下焊接排斥过渡形成机理分析 |
4.1.1 气体压力与气体拖拽力 |
4.1.2 表面张力 |
4.1.3 等离子流力 |
4.1.4 水下焊接熔滴受力模型的建立 |
4.2 脉冲电流参数对熔滴过渡过程的影响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脉冲电流参数对熔滴过渡过程的影响 |
4.2.3 脉冲电流参数对焊接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
4.2.4 脉冲电流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
4.3 脉冲电流对水下湿法熔滴过渡作用机理分析 |
4.3.1 水环境对熔滴电磁收缩力的影响作用机理 |
4.3.2 脉冲电流对熔滴受力影响 |
4.3.3 电磁收缩力周期作用程度 |
4.4 水下湿法焊接最优脉冲电流参数 |
4.4.1 脉冲频率的选取 |
4.4.2 占空比及峰值电流的选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下湿法受控送丝焊接熔滴过渡控制机理研究 |
5.1 受控送丝试验系统的建立 |
5.1.1 受控送丝系统设计 |
5.1.2 受控送丝系统搭建 |
5.1.3 受控送丝系统测试 |
5.2 水下湿法脉冲送丝技术及熔滴过渡控制机理研究 |
5.2.1 脉冲送丝焊接工艺试验 |
5.2.2 脉冲送丝技术熔滴过渡控制机理分析 |
5.3 水下湿法焊丝回抽技术及熔滴过渡控制机理研究 |
5.3.1 焊丝回抽技术焊接工艺试验 |
5.3.2 焊丝回抽技术熔滴过渡控制机理分析 |
5.3.3 受控送丝方式对比分析 |
5.4 不同熔滴过渡控制方式对比分析 |
5.4.1 焊接过程稳定性对比分析 |
5.4.2 焊缝成形及组织分析 |
5.4.3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大口径长输管道内环缝自动焊设备及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天然气管道输送的发展历程 |
1.1.1 管道运输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需要 |
1.1.2 国外管道输送的历史 |
1.1.3 国内管道输送的历史 |
1.1.4 长输管道的发展前景 |
1.2 长输管道焊接施工方法及现状 |
1.2.1 长输管道建设焊接方法的选择原则 |
1.2.2 国外管道焊接施工的现状 |
1.2.3 国内管道焊接施工的现状 |
1.2.4 管道根焊技术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管道自动内焊机总体方案 |
2.1 内焊机结构组成 |
2.2 内焊机机械系统 |
2.3 气动系统 |
2.4 电气控制系统 |
第三章 管道自动内焊机机械结构 |
3.1 涨紧机构 |
3.1.1 涨紧部分结构及原理 |
3.1.2 气缸几何尺寸确定 |
3.2 扩涨导向保护装置 |
3.3 焊炬同步定位对中机构 |
3.4 机头柔性偏转机构 |
3.5 多焊炬同步焊接驱动机构 |
3.6 专用焊接单元 |
3.6.1 功能与要求 |
3.6.2 送丝电机参数的确定 |
3.7 行走机构及刹车机构 |
第四章 管道自动内焊机控制系统 |
4.1 控制系统的特点 |
4.2 控制系统构成 |
4.3 控制系统功能及要求 |
4.4 内焊机各动作的程序控制 |
4.5 本研究的技术创新性 |
第五章 管道自动内焊机焊接工艺及工程应用 |
5.1 X80 管线钢焊接性研究 |
5.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1.2 试验结果 |
5.1.3 试验结果分析 |
5.2 环焊缝内焊机根焊焊接工艺研究 |
5.2.1 内焊机根焊焊接工艺技术特点分析 |
5.2.2 焊接接头坡口形式 |
5.2.3 内焊机根焊工艺的工程案例 |
5.2.4 三种内焊机根焊焊接工艺的应用情况对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水下焊接送丝机的研制及水下焊接工艺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水下焊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下焊接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水下焊接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半自动水下焊接送丝机 |
2.1 送丝机自制方案分析 |
2.2 电动机 |
2.2.1 电机的选择 |
2.2.2 伺服电机型号的选择 |
2.2.3 伺服电机工作原理 |
2.3 齿轮传动机构 |
2.3.1 齿轮设计 |
2.3.2 保护壳体 |
2.3.3 电机保护壳体强度校核 |
2.4 送丝机构 |
2.5 送丝机内部机构保护与结构密封 |
2.6 送丝机成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送丝机性能测试 |
3.1 防水性能测试 |
3.2 送丝稳定性测试 |
3.3 使用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Q235A 钢板水下湿法堆焊 |
4.1 水下湿法焊接难点分析 |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不同水深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
4.3.1 堆焊接头宏观分析 |
4.3.2 堆焊接头显微组织 |
4.3.3 堆焊接头显微硬度 |
4.4 正交实验工艺优化 |
4.4.1 正交试验设计 |
4.4.2 正交实验设计的极差分析 |
4.4.3 硬度最大接头的组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Q235A 钢板水下湿法对接 |
5.1 3mm 厚Q235A 板水下单面焊对接工艺研究 |
5.1.1 对接接头的微观组织 |
5.1.2 对接接头力学性能 |
5.1.3 母材和焊缝的断口形貌 |
5.2 8mm 厚Q235A 板水下双面焊工艺研究 |
5.2.1 焊接缺陷分析 |
5.2.2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 |
5.2.3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
5.2.4 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 |
5.3 8mm 厚Q235A 板水下单面焊工艺研究 |
5.3.1 对接接头宏观形貌 |
5.3.2 对接接头组织分析 |
5.3.3 对接接头力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二氧化碳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送丝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技术发展概况[J]. 丁履信. 焊接通讯, 1979(01)
- [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化工设备制造中的应用[J]. 上海市科学技术交流站焊接队《锅炉化工组》. 化工与通用机械, 1976(10)
- [3]粗、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应用[J]. 上海新建机器厂. 化工与通用机械, 1975(03)
- [4]粗、细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应用[J]. 上海新建机器厂. 焊接通讯, 1975(03)
- [5]水下湿法焊接过程稳定性及熔滴过渡控制研究[D]. 杜永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大口径长输管道内环缝自动焊设备及工艺研究[D]. 黄福祥. 天津大学, 2009(12)
- [7]Φ1.6毫米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在我厂的试验和应用[J]. 东方电机厂工艺科. 焊接通讯, 1980(04)
- [8]水下焊接送丝机的研制及水下焊接工艺实验研究[D]. 高洪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9]细丝CO2气体保护全位置自动焊管机[J]. 大庆油田油建指挥部. 焊接通讯, 1975(03)
- [10]二氧化碳保护焊在钢拱架焊接中的应用[J]. 刘永平. 铁道建筑技术,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