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证患者20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1](2020)在《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古今文献的理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医学和泰医学对黄疸病的认识,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加深对黄疸病本质的认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加强泰国与中国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通过对中医、泰医古今文献的整理研究,分析了黄疸病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诊治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认为中医和泰医在医学体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两者的区别主要来自于中、泰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但在对黄疸病诊治的认识和方法方面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泰医在诊断学上有唯物性的一面,在整体观和恒动观的运用上相似于中医,只是在细节上有差异。中医学与泰医学在发展中对自身和佛教的关系处理不同,泰医与宗教或者巫术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它们存在的这种紧密联系并不缺少合理性,可将之视作泰医学的一大特色。两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在文化上有着本质区别,虽然中医、泰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交流沟通甚至融合,但是在知识的攫取和追溯方面,泰医主要是将佛教的诸多理论融于医学,最终构建成当前的泰医理论,而中医主要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不断积累、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治为特色的体系。由此可见,两者虽然在宏观上有着相似之处,但在医学认知以及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在表达和内容的呈现上也有着本质区别。在文献数据挖掘处理方面,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与收集,主要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典》第5版已出版的泰医药着作中的相关信息,选择泰医各种古籍、医论、泰医经书、泰医本科规范教育教材等书籍。以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主库,对1999年至2019年来中医、泰医治疗黄疸的文献进行分析,在检索的时候主要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筛选文献,并对需要的文章进行全文下载;搜索顺序分为两步,第一步搜索“黄疸”一词,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整理以Excel表格呈现数据,采用Excel表格集中管理最终的搜索结果,倘若数据正确无误,便刘其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在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三个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按照证型分类,二是按照治疗原则分类,三是按照方药与剂量的配伍方式分类。结果在1999年至2019年范围内,搜索出42篇与中医黄疸治疗有关的文章,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其在临床中的辨证分型有3122例,通过统计其证型,得到证型19种,使用频数居最多的黄疸证型为肝胆湿热证(20/22.67%),常用的治法分别为清热利湿(31/35.23%)、利胆退黄(10/1.36%)、活血化瘀(8/9.09%)。常用的方剂为茵陈蒿汤加减(18/33.33%),茵陈五苓散(3/3.54%)、龙胆泻肝汤加减(1/1.85%)、消毒利黄汤(1/1.85%)、栀子大黄汤加减(1/1.85%)。涉及710味中药,有44味中药使用的频次在四次以上,有10味中药使用的频率达2.5%,使用频次最多是茵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其次是具有补虚功效的中药,使用频率排在第三位的中药是活血化瘀类型的药物,使用频率排在第四位的中药是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药物归经频率分别是心(36/14.88%)、肝(65/26.86%)、脾(54/22.31%)、胃(52/21.49%)、肾(33/13.64%)。在泰医文献的数据挖掘方面,以“目黄”,“身黄”,“小便黄”,“黄疸”为检索字,检索有关黄疸病的文献27篇(使用频次84次)。收集治疗黄疸病的泰药57味,使用频数最多是假荜拔和肉豆蔻(8/6.35%),泰药的性味以热、辣、涩、苦为主。泰医药物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频繁项集及支持度是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疏果胡椒、假荜拔,肉豆载、假荜拔,肉豆蔻、假荜拔,肉豆蔻、疏果胡椒、假荜拔。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学者将研究方向放在传统医学的对比上,研究方式相对比较落后。本文针对黄疸病的诊治,对比泰医与中医的治疗方法,总结中、泰医学治疗特色和异同。不仅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资料,还有助于提升传统医学的研究水平,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积累一点经验。
梁泳[2](2019)在《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最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纳入30例,两组予以基础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茵陈五苓散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DBIL),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应用SPSS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1.对患者西医综合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患者治疗前后ALT、AST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ALT、AST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ALT、AST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患者治疗前后TBIL、DBIL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TBIL、DBIL下降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TBIL、DBIL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患者中医综合疗效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的症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茵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CHB轻度黄疸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改善ALT、AST、TBIL、DBIL等肝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中医综合疗效方面,茵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CHB轻度黄疸,对于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具有明显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西医的副作用,相辅相成。3、经研究分析,茵陈五苓散方证初步总结如下:(1)身目黄染(2)小便不利(3)口渴(4)舌脉象:舌体胖大,苔厚腻微黄,边有齿痕,脉弦滑或濡缓。为今后临床运用茵陈五苓散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周玲瑶[3](2019)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HBV-ACL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观察的时间为8周。通过观察HBV-ACLF患者的TBiL、ALB、ALT、AST、PTA、死亡率、中医证候积分、MELD评分,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死亡率(20%)低于对照组死亡率(48%);(2)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B、ALT、AST、PTA、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3)治疗后第4周治疗组患者TBiL、ALB、ALT、AST、PTA、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第8周治疗组患者TBiL、中医证候积分、MELD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TA、ALT、AST、ALB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联合西医综合治疗HBV-ACLF患者可降低死亡率、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4](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马红梅[5](2013)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挖掘和整理滋水涵木法的中医理论基础及其历史渊源,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近年来采用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最佳证据,并初步确定治疗该病的优势方药,同时综合分析“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意义。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出题录,在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未检索到的文章从重庆维普咨询有限公司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全文,通过电子检索还未查到的文献再通过手工检索全文。文献入选标准为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方法采用循证医学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一般情况定量和定性分析,对符合4定量分析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滋水涵木方药及滋水涵木方药联合其他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题录1547条,最后纳入文献35篇,其中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文献2篇(1-2),(2-2);以就诊顺序随机分组的文献3篇(1-6)(,1-14),(1-15);随机双盲分组文献2篇(2-6),(4-2);按照多中心分层随机分组文献2篇(2-1),(4-3);按分层随机2篇文献(1-10),(4-1)。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随机隐匿。有12篇文献报告随访,5篇文献报告了病例脱落,没有1篇研究报告了使用了意向性治疗分析。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资料所采用的方法学的质量较低,少量文献采用盲法,不良反应观察较少提及,缺少长期临床效果的数据,设计方案有待完善和提高。结论:目前,在滋水涵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方案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质量逐渐提高,但总体质量较低,临床科研试验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在补益肝肾类方药中,采用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组。左归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提高总有效率和ALT复常率方面优于其他组。滋肾清肝饮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药。在补肝肾清热利湿方药中,补肾冲剂加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总有效率方面和抗病毒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单方药报道中药组,研究文献缺乏,尚需临床深入研究。
徐菲飞[6](2013)在《参附注射液抗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及其附子红参提取物对心力衰竭大鼠及心肌细胞的作用,研究揭示参附注射液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1.取健康成年大鼠进行左心室插管,普罗帕酮复制心力衰竭模型后,给予蒸馏水、参麦注射液(6.67mL/kg)、附子提取物(3.33mL/kg)、红参提取物(3.33mL/kg)及不同浓度参附注射液(6.67、3.33、1.67mL/kg),记录造模前后及给药后5、10、20、30、60min HR、+dp/dtmax及-dp/dtmax的变化,测定血浆中Ang-Ⅰ、Ang-Ⅱ、ANP、ALD、ET、TNF-α的含量及活性变化。2.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心肌细胞,用0.8%戊巴比妥钠复制心力衰竭细胞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参附注射液(1.5、3、6g/L)、附子提取物(6g/L)、红参提取物(3g/L)及两者1:2、2:1、1:1不同比例配伍,作用1h,检测正常心肌细胞及模型心肌细胞的活力、ATP酶的活性和细胞内相关离子的浓度。结果:1.大鼠经普罗帕酮造模后,HR、+dp/dtmax值均明显下降,-dp/dtmax值明显升高,左室内压降低,Ang-Ⅰ、Ang-Ⅱ、ET-1、ALD、TNF-α、ANP等各指标均升高;给药后,各时间点HR、+dp/dtmax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dp/dtmax值下降,左室内压明显升高,血浆中Ang-Ⅰ、Ang-Ⅱ、ET-1、ALD、TNF-α、ANP等指标降低。2.心肌细胞经戊巴比妥钠造模后,搏动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细胞膜上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下降,而Na+-K+-ATP酶活性增高,细胞内Ca2+和K+升高,Na+和Mg2+浓度下降;给药后,能使模型细胞活力增强,细胞内Na+、Mg2+的含量及Ca2+-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均提高,K+、Ca2+的含量及Na+-K+-ATP酶的活性均下降,此作用与强心苷类药物相似;对正常心肌细胞,以上药物均有与心衰模型细胞类似的作用,但作用较微弱。结论:附子提取物、红参提取物、参附注射液对心衰大鼠模型或心衰细胞模型均有一定的改善心衰状态的作用:在动物层面,通过调节心衰相关神经体液因子及细胞因子发挥作用,以附子提取物及参附注射液高剂量作用最佳;在细胞层面,通过提高细胞活力、改善细胞内环境发挥作用,以参附注射液高剂量组及附子红参2:1配伍效果最佳。
曲俊彦,扈晓宇,钟森[7](2009)在《参附注射液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于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84例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共治疗28d。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及血常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尹英杰[8](2006)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研究 ——权重临界值诊断法》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证候的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相关的基础研究”第一课题“证候规范与辨证方法体系的研究”的第8分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的诊断标准研究——权重临界值诊断法”(课题编号:2003CB517101)。主要目的是将现代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常见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研究,探讨病证结合条件下中医证候(可以是单证候、复合证候,也可以是证候要素)辨证诊断的一种新方法——权重临界值诊断法。证候要素是指中医证候辨证诊断的基本要素,是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的辨识,而确定的单个病位或病性,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证候要素辨证是建立新的中医辨证体系的一种尝试。以象为素、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关键在于降维升阶。所谓“维”,是指对常见证候进行简化分解之后的最基本的证候要素,在适当的范围内,维度越小,越容易掌握,使用者的可操作性越大。所谓“阶”,指最基本的证候要素相互间的组合及与其他各种辨证方法的组合。在维度确定的情况下,阶度越大,体系的灵活性与适用性越大。采用“降维”的办法,把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成较为简单的证候要素来研究,再采用“升阶”的办法,进行应证组合,即通过证候要素之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的组合,建立多维多阶的辨证方法新体系。我们将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分析和现代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三者有机结合,提出“权重临界值诊断法”的概念,认对规范后的中医证候,参照《中医诊断学》(第六版)教材把中医证候分解为中医证候要素。为本方法是目前建立病证结合的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最先进的方法。我们采用“权重临界值诊断法”,完成了建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常见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完成了现代文献关于慢乙肝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析研究,在明确检索目的、制定检索策略、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筛选出的217个中医证候和588个中医症状,然后从中再筛选既有中医辨证分型又有所对应症状的合格文献69篇,参照《中医药学名词》专着,进行名词术语规范化,对规范后的中医证候,参照《中医诊断学》(第六版)教材把中医证候分解为中医证候要素,得出9个常见的中医证候及所对应的所有症状,分解为14个证候要素(5个病位的,9个病性的),得出9个病性证候要素所对应的所有症状,计算出每个症状对每个证候要素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在现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专家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调查分为三个阶段:预调查,目的在于检验问卷是否存在问题、操作过程的可行性并且筛选条目池,进一步完善调查问卷。第一轮调查问卷主要对条目池的选项进行筛选。第二轮调查问卷目的在于对条目池的选项再次进行筛选,建立专家问卷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该数据库,得出9个常见证候要素所对应的常见症状,并计算出每个常见症状对应9个常见证候要素的条件概率。以第二轮专家问卷筛选出来的9个病性证候要素分别对应的常见中医症状为准则,分别计算现代文献与专家问卷的平均条件概率。再按照平均条件概率转换为指数,转化公式为:I(Si|Zi)=[LogP(Si|Zi)+1]*10取整。这些指数作为每个病例的每个证候要素指数的计算标准。由此得到9个病性证候要素对应的常见中医症状指数表。每条常见中医症状对每个证候要素的指数,实际上就是每条常见中医症状对每个证候要素的权重,从而确定了权重值。在此基础上,以第二轮专家问卷确定的症状范围为基础,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CRF表),完成了120例慢乙肝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其中前100例作统计分析,后20例进行前瞻性预测诊断)。建立了120例慢乙肝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计算出每个病例的每个证候要素指数以及指数代数和:按照CRF中每位病例实际报告的中医症状,对照9个病性证候要素的常见中医症状指数表,计算出每条症状的指数,然后再计算出各条症状对同一个证候要素的指数代数和,根据医学统计学关于制定医学参考值(原称医学正常值)范围的下界限的原理及经典方法,计算出每位病例的指数和,由此得到一组指数和,由小到大排列,计算单侧第5百分位数(P5),此P5就是某证候要素的指数和的单侧临界值,从而确定了指数和的临界值,即权重的临界值。例如确定“气虚”的指数和的临界值:先寻找出所有被拆分为“气虚”的一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计算出每位病例的指数和,这样可以得到一组指数和,由小到大排列,计算单侧第5百分位数(P5),此P5就是“气虚”的指数和的单侧临界值。同样方法制定出9个病性证候要素的指数和的临界值,这样就形成起了权重临界值诊断法。证候要素诊断预测:为了检验上述指数和的临界值的预测功能,把CRF数据库中的最后20份病例(第101-120号病例,未加入上述的统计分析),先按照指数和的临界值进行预测,然后再读临床医师的辩证诊断的证候要素拆分,计算符合的情况。通过前瞻性20例临床流行病学病例的诊断符合性预测,“气郁”、血瘀、气虚符合率均为100%;湿符合率为72.72%,热符合率为70%,阴虚符合率为50%。总体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了“权重临界值诊断法”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在制定中医证候(可以是单证候、复合证候,也可以是证候要素)诊断标准时的客观统一性,这是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的值得推荐的技术路线,是目前建立病证结合的中医证候(单证候、复合证候或证候要素均可)统一诊断标准的较为先进而可行的方法。
吴梅江[9](2001)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证患者20例》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高黄疸属中医阴黄证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单盲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患者TBil、ALT、AST的降低、白蛋白(A)的提高及球蛋白(G)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证患者的首选药物,疗效较显着。
万颖颖[10](2021)在《王耀光教授治疗CKD3-4期的用药规律分析及临床观察64例》文中提出目的第一部分:旨在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王耀光教授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期治疗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期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方药。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性研究观察升清祛湿降浊法治疗CKD3-4期脾肾亏虚兼湿浊证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CKD3-4期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王耀光教授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治疗CKD3-4期患者的用药规律,分析总结用药频次、功效类别、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及药物组合等。第二部分: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病房及国医堂,诊断为CKD3-4期的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依据纳排标准筛选,共纳入64例符合标准的病例。予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治法以升清祛湿降浊为主。进行前后自身对照。记录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的中医症状积分和相关理化指标。如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血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功能等。记录不良反应。使用SPSS 23.0处理数据,分析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第一部分:共收集1196例患者,中药处方共4347首,中药共有381味,用药总次数达69204次。其中57味高频药物,使用了48473次,占70.04%。使用最多的药物为黄芪。补虚药使用最多。常用对药组合包括:黄芪-白术-防风-防己,黄芪-丹参,茵陈-五灵脂-蒲黄炭,土茯苓-地肤子,紫苏叶-黄连,槐花-枳壳,枇杷叶-竹茹,地龙-僵蚕-蝉蜕,白扁豆-薏苡仁-山药,金樱子-芡实,石菖蒲-萆薢-山慈菇。核心处方有三组:第一组:黄芪、麸炒白术、丹参、泽兰、土茯苓、槐花、煅牡蛎、枳壳、地肤子、昆布、茵陈、五灵脂、蒲黄炭、酒大黄、紫苏叶、黄连、枇杷叶、竹茹、半夏、陈皮、佩兰、熟大黄。第二组:地龙、防风、防己、僵蚕、诃子肉、沙苑子、补骨脂、白果仁、石榴皮、益智仁、覆盆子、黄精、芡实、金樱子、莲须。第三组:杜仲、续断、川牛膝、鹿衔草、茜草、白扁豆、山药。常用基础方为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茵陈五苓散、苏叶黄连汤、萆薢分清饮、水陆二仙丹。第二部分:共纳入64例患者。西医疗效: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81.25%;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84.38%。中医疗效:治疗3个月时,总有效率85.94%;治疗6个月时,总有效率92.19%。治疗3个月、6个月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前显着减少(P<0.01)。治疗3个月、6个月时,肾小球滤过率较前显着提高(P<0.01)。血红蛋白、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6个月时总蛋白较前显着升高(P<0.01)。治疗期间安全性良好。结论1.CKD3-4期病机为脾肾虚耗,湿浊瘀毒内阻。治本应顾护正气、调理气机、补脾固肾,用药以味辛甘、性平温、肺脾肾经之药为主;治标应祛湿泄浊、化瘀解毒,用药以味苦辛、性平寒、肝脾胃经之药为主。用药特点为:标本兼治,注重顾护脾肾,重用补气药,调理脾胃气机为要,重视补肾。常用基础方为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茵陈五苓散、苏叶黄连汤、萆薢分清饮、水陆二仙丹。2.升清祛湿降浊法能改善CKD3-4期脾肾亏虚证兼湿浊证患者的症状,能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及机体血清白蛋白水平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二、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证患者2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证患者20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黄疸病的中医研究 |
1. 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 |
1.1 病名之源 |
1.2 分类 |
1.3 黄疸病的病因病机 |
2. 中医对黄疸病的治疗 |
2.1 内科治疗的论述 |
2.2 外治法 |
2.3 针灸 |
第二章 黄疸病的泰医研究 |
1 泰医理论的主要内容 |
1.1 泰医的病因病机 |
1.2 泰医诊断方法 |
1.3 治疗原则 |
1.4 用药理论 |
2 泰医对黄疸的认识 |
2.1 泰医对黄疸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辨证分析 |
2.3 泰医对黄痕病的治疗 |
3 病案举例 |
第三章 中医、泰医对黄疸病认识的异同 |
1. 黄疸的病位 |
2. 病因病机 |
3. 辨证分析 |
4. 治则治法 |
5. 中、泰医学有关黄疸文献的数据挖掘 |
5.1 中医的用药 |
5.2 泰医的用药 |
5.3 关联数据挖掘算法设计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中的不足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疸的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认识 |
1.1 黄疸的病名来源 |
1.2 黄疸的病因病机 |
1.3 黄疸的病理表现 |
1.4 黄疸的治法 |
1.4.1 中医内治 |
1.4.2 中成药治疗 |
1.4.3 中医外治 |
2 现代医学对CHB轻度黄疸的认识 |
2.1 西医黄疸的定义 |
2.2 胆红素的代谢 |
2.3 黄疸的分类 |
2.3.1 溶血性黄疸 |
2.3.2 肝细胞性黄疸 |
2.3.3 胆汁淤积性黄疸 |
2.3.4 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
2.4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2.5 发病机制 |
2.6 西医治疗 |
2.6.1 单药治疗 |
2.6.2 西药综合治疗 |
3 导师对茵陈五苓散治疗CHB轻度黄疸的学术思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方案设计 |
2.1 病例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诊断标准 |
2.3.1 CHB轻度黄疸的西医诊断标准 |
2.3.2 中医方证辨证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2.7 治疗方法 |
2.7.1 对照组用药方案 |
2.7.2 治疗组用药方案 |
2.8 观察指标 |
2.8.1 检测指标 |
2.8.2 安全性观测 |
2.9 疗效评价 |
2.9.1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
2.9.2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舌脉象不计入评分) |
2.9.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4.1 病例入选情况 |
4.2 治疗前基础的比较 |
4.2.1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
4.2.2 治疗前两组患者TBIL、DBIL、ALT、AST比较 |
4.2.3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 |
4.3 西医临床疗效的评价 |
4.3.1 西医综合疗效的评价 |
4.3.2 治疗前后TBIL、DBIL的比较 |
4.3.3 治疗前后ALT、AST的比较 |
4.4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
4.4.1 中医综合疗效的评价 |
4.4.2 中医症候积分的评价 |
4.5 生活质量的评价 |
4.6 安全性观测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治疗CHB轻度黄疸的不足 |
2 中西医治疗CHB黄疸的优势 |
3 方证相应的由来 |
4 茵陈五苓散运用的依据 |
4.1 茵陈 |
4.2 茯苓 |
4.3 猪苓 |
4.4 白术 |
4.5 桂枝 |
4.6 泽泻 |
5 临床疗效分析 |
5.1 对改善患者西医综合疗效分析 |
5.2 对改善患者肝功能结果的分析 |
5.3 对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 |
5.4 对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的分析 |
5.5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录3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经方八法治疗黄疸型肝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肝衰竭的研究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治法方药 |
2 西医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肝衰竭的研究 |
2.1 发病机制 |
2.2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病例来源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病例排除标准 |
1.7 病例剔除标准 |
1.8 脱落病例的处理 |
1.9 研究病例的终止 |
1.10 一般情况比较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
2.2 对照研究 |
2.3 治疗措施 |
3 观察指标 |
3.1 死亡率 |
3.2 实验室指标 |
3.3 MELD评分 |
3.4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
3.5 不良反应记录 |
4 疗效评价 |
4.1 西医疗效评价 |
4.2 中医疗效评价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HBV-ACL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6.2 两组HBV-ACLF患者死亡率比较 |
6.3 两组HBV-ACLF患者中医证候比较 |
6.4 两组HBV-ACLF患者TBil、ALB、ALT、AST、PTA比较 |
6.5 两组HBV-ACLF患者MELD评分比较 |
7 安全性评价 |
8 脱落情况及原因 |
9 讨论 |
9.1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
9.2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TBiL的影响 |
9.3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ALB的影响 |
9.4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ALT、AST的影响 |
9.5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PTA的影响 |
9.6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
9.7 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10 解毒化瘀颗粒的药方分析 |
11 解毒化瘀颗粒的疗效机制研究 |
12 本病的认识及不足 |
1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滋水涵木治法的源流考究 |
1 滋水涵木法的内涵 |
1.1 诸家解释 |
2 肝肾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滋水涵木法的历史沿革 |
2.1 肝肾关系 |
2.2 滋水涵木治法与乙癸同源的关系 |
2.3 滋水涵木法的历史发展沿革 |
3 滋水涵木治法的外延 |
3.1 养血滋阴法 |
3.2 滋阴温肾法 |
3.3 养阴柔肝法 |
3.4 滋阴清热法 |
3.5 滋阴潜阳法 |
3.6 常用药物 |
4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 |
4.1 湿毒外侵,伏邪而发病 |
4.2 正气内乏,致邪气留恋 |
4.3 肝失疏泄,久病累及肾 |
5 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在中医治法学方面的应用 |
1 系统评价及相关概念 |
1.1 循证医学概念 |
1.2 系统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
1.3 Meat 分析的概念及在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
2 系统评价方法与中医治法学 |
2.1 循证医学与中医治法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
3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滋水涵木法研究的可行性 |
3.1 理论上的可行性 |
3.2 实际上的可行性 |
4 循证医学运用于中医理论的现状 |
5 小结 |
系统评价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试验的纳入标准 |
1.2 检索来源 |
1.3 文献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2 评价方法与内容 |
2.1 评价方法 |
2.2 资料及数据的分析 |
结果 |
1 资料收集 |
2 研究类型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措施见附录 |
2.3 试验报告的结局指标 |
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4 Meta-分析结果 |
4.1 滋补肝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2 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的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3 补肝肾健脾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4.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Meta-分析结果 |
5 临床终点指标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1 滋补肝肾方药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2 滋补肝肾加清热利湿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3 补肝肾健脾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5.4 补肝肾加活血化瘀类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讨论 |
1 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1.1 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2 对结论影响的多方因素 |
2.1 方法学质量因素 |
2.2 发表性偏倚 |
2.3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重复验证的缺乏和临床异质性 |
2.4 反映结局的不同效应量的确定 |
3 深化发展,继续完善 |
3.1 对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方法学上的改进 |
3.2 中医治法学理论与系统评价方法紧密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参附注射液抗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
2.2 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影响 |
2.3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
3.2 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
2.2 心肌细胞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
2.3 对心力衰竭模型细胞及正常心肌细胞的影响 |
2.4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对正常心肌细胞的影响 |
3.2 心力衰竭细胞模型的建立 |
3.3 对心力衰竭模型心肌细胞的影响 |
讨论 |
1 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 |
1.1 维拉帕米致心衰模型 |
1.2 阿霉素致心衰模型 |
1.3 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衰模型 |
1.4 去甲肾上腺素致心衰模型 |
1.5 动脉结扎致心衰模型 |
1.6 快速起搏致心衰模型 |
1.7 普罗帕酮致心衰模型 |
1.8 戊巴比妥钠致心衰模型 |
2 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 |
2.1 TNF-α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2 利钠肽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3 ET-1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4 ALD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5 白细胞介素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6 血管紧张素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7 心肌细胞ATP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3 参附注射液抗心力衰竭的机制 |
结论 |
问题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参附注射液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入组标准 |
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综合疗效 |
2. 腹水消退情况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细胞改善情况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改善情况 |
讨论 |
(8)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研究 ——权重临界值诊断法(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现代文献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 |
(一) 检索策略及结果 |
(二) 结果汇总 |
(三) 筛选慢乙肝文献中出现的全部中医证候及症状 |
(四) 中医证候及症状的规范化,建立映射表 |
(五) 将中医证候分解为中医证候要素 |
(六) 文献数据库的建立 |
(七) 文献录入的质量控制 |
(八) 数据的分析 |
第二部分 专家问卷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一) 调查问卷的制定 |
(二) 调查的实施 |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 |
(一) 调查问卷的制定 |
(二) 预调查 |
(三) 第一轮调查 |
(四) 第二轮调查 |
第三部分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一)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及分度标准 |
(二) 纳入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病例来源 |
(五) 调查内容和方法 |
(六) 对调查结果的整理 |
(七) 建立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 |
(八) 数据录入 |
(九) 统计分析 |
二、研究过程及结果 |
(一) CRF(病例报告表)的制定 |
(二) 把CRF表的内容建立数据库 |
(三) 统计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 证候要素研究的必要性 |
(二) 现有的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 |
2.专家问卷 |
3.临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三) 权重临界值法 |
参考文献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着 |
致谢 |
简历 |
永久通讯地址 |
附件一、检索的文献目录 |
附件二、中医证候规范化映射表 |
附件三、中医症状规范化映射表 |
附件四、证候要素分解表 |
附件五、现代文献数据库(即数据库1) |
附件六、文献统计分析结果 |
表1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的中医证候 |
表2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的中医证候对应的症状 |
表3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的中医证素 |
附件七、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数据库 |
附件八、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数据库 |
附件九、专家问卷(初稿) |
附件十、第一轮专家问卷 |
附件十一、第二轮专家问卷 |
附件十二、文献与专家问卷平均条件概率及其指数 |
附件十三、CRF |
附件十四、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 |
附件十五、样本含量估计 |
附件十六、各证素的诊断临界值及前瞻性病例的符合率 |
(10)王耀光教授治疗CKD3-4期的用药规律分析及临床观察64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王耀光教授治疗CKD3-4 期的用药规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统计结果 |
2.1 一般资料结果 |
2.2 频数统计结果 |
2.3 功效类别分析 |
2.4 药味分析 |
2.5 药性分析 |
2.6 归经分析 |
2.7 聚类分析 |
2.8 关联规则 |
第二部分 升清祛湿降浊法治疗脾肾亏虚兼湿浊证 CKD3-4 期的回顾性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3 疗效标准 |
3.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3.2 中医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疗效评价 |
5.3 实验室指标 |
5.4 安全性指标 |
讨论 |
1 王耀光教授对CKD3-4 期治疗经验总结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论治 |
1.3 用药特点 |
1.4 常用药对分析 |
1.5 核心处方分析 |
2 方药分析 |
2.1 组方分析 |
2.2 单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
3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3.1 提高生活质量 |
3.2 改善肾功能 |
3.3 降低尿蛋白 |
3.4 维持血清蛋白稳定 |
3.5 维持血红蛋白稳定 |
3.6 安全性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医症候积分量化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证患者2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泰医学对黄疸病的研究[D]. 黄宏华(SAKUNKAMJORNKIT LAKSIKA).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黄疸的临床研究[D]. 梁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D]. 周玲瑶.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5]滋水涵木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研究[D]. 马红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6]参附注射液抗心力衰竭的机制研究[D]. 徐菲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06)
- [7]参附注射液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观察[J]. 曲俊彦,扈晓宇,钟森.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09)
- [8]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诊断标准的研究 ——权重临界值诊断法[D]. 尹英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4)
- [9]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阴黄证患者20例[J]. 吴梅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1(S1)
- [10]王耀光教授治疗CKD3-4期的用药规律分析及临床观察64例[D]. 万颖颖.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