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谈多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的差别(论文文献综述)
潘志[1](1992)在《漫谈多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的差别》文中指出 研究多元函数的主要方法是将其视为一元函数的推广,把多元函数看作点的函数,在形式上与一元函数相类似,与一元函数相对照很容易建立多元函数的有关概念、理论和方法。我们知道多元函数保留着一元函
刘盛利[2](2012)在《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研究(1904-1949)》文中提出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并实施《癸卯学制》后,揭开中国教育的新篇章,高等数学教育亦进入新的时代。作为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微积分教科书建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新型教育体制下,微积分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内容体系的变迁等情况如何?以此为切入点,以文献研究法为主,以比较法、图表法、个案分析法为辅,对中国在1904~~1949年间中文版微积分教科书进行梳理,呈现该时期微积分教科书之发展经纬。首先,论述了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拟创新之处。目前,中国关于微积分教科书发展史的研究尚显薄弱,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有的主题比较宽泛,针对性不强;有的从宏观上综述各门教科书的发展情况,而没有详细论述某一门学科教科书的发展过程。本文从宏观上爬梳1904~1949年间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沿革,再从微观上分析其内容变化与编写特点。其次,将1904~1949年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阐述每个时间段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发展概况及其编写特点。其中1904~1911年以潘慎文(Alvin Pierson Parker,1850~1924)与谢洪赉(1872~1916)合译的《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为案例,1912~1922年以匡文涛翻译、根津千治着的《微积分学讲义》为案例,1923~1934年以熊庆来的《高等算学分析》为案例,1935~1949年以李俨的《微积分学初步》为案例,详细分析研究其编排形式、内容特点、名词术语的采用等。最后,以微分与导数、积分、微分中值定理为对象,横向分析研究其在1904~1949年微积分教科书中的发展历程,厘清其在不同时期不同称谓的演变情况。拟创新之处如下:第一,基于第一手资料之研究,以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为视角,从宏观上梳理中国1904~1949年间微积分教科书之发展历程,从微观上分析研究每个时间段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编写特点。第二,探究中国微积分教科书编写的宗旨、指导思想及其制约因素。厘清中国微积分教科书所蕴含的文化变革与思想方法之完善历程。第三,在纵向梳理微积分教科书之基础上,以微分与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及积分为切入点,横向研究其在教科书中之沿革情形,说明这些知识点在叙述上更加严密,在逻辑推理上更加科学。
高雪芬[3](2013)在《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入学时的能力普遍降低,学生层次越来越不均衡,这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中学的课程设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大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化教育以及高中课改的背景使得大学微积分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大学生会进行求导、积分运算,但是对概念中蕴含的思想并不理解,对概念间的关系认识模糊。所以,发现学生在微积分概念上的认知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是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关键。本论文以一元微积分作为载体,选取极限、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定积分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2个问题:(1)大学生对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具有什么样的概念意象,存在哪些概念误解?(2)如何设计微积分的概念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其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本研究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对一所理工院校大一上学期三个教学班的微积分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主要采用了设计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准实验对照等研究方法,有3位教师以及255位学生参加了概念教学班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3个阶段:(1)准备和设计:根据现有文献及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所遇到的常见错误与问题以及每个案例教学设计的要点(设计原型),设计出概念的前/后测试卷,对测试时间、教学时间作出安排。(2)教学实践:针对前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设计原型)进行修正,并实施概念教学。(3)回顾分析:任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对概念教学设计原则进行修正;依据修正后的原则,开始下一轮的教学设计。在研究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效果检验,主要通过三条路径:(1)以具体案例的前后测对比,进行教学班纵向的比较;(2)以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期末考试进行横向的比较;(3)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概念教学的认可情况。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其一,大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向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1)在学习极限的定义前,大学生不会用严格的语言来界定极限,有一些同学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极限,认为极限就是“n趋于无穷大(x趋于x0)时,数列(函数)等于a”。(2)大多数学生在看到导数时首先想到的是函数曲线在某点切线的斜率;学生主要从斜率的角度来理解导数,而非从变化率的角度来理解。(3)学生对通过导数来求微分这种“操作性的知识”认识深刻,但是对微分的几何意义和线性近似的思想认识存在混乱。(4)部分学生知道定积分是面积,但是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区域的面积;知道定积分概念中的分割与近似代替的过程,但是部分学生不清楚对哪个量进行分割:一些学生单纯地认为dx是积分号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微分”的实际意义。其二,我们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如下:(1)通过本原性(历史上的,本质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借助历史发展阐述数学概念;(2)借助几何直观或生活中的直观例子帮助同学理解概念;(3)注重概念间关系的阐述。针对前测中的问题,每个案例的设计重点如下:极限的教学设计重在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同学熟悉、理解并会运用形式化的语言;导数的教学设计重在阐明概念所蕴含的“变化率”思想;微分的设计重点在于突出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图;中值定理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历史上的定理形式来让学生体会到概念的严格化过程:定积分是过程性概念的典型代表,其设计要点在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定积分的概念解压缩,从而将定积分概念迁移到未知情境中。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学生对一元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剖析了学生的概念意象;针对这些概念意象与学生的概念误解进行了教学设计与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呈现了微积分概念教学的原始设计、对学生概念意象及概念误解的调查、教学设计的修正、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效果反馈的全过程,其理论意义在于为微积分教学研究提供实证性的依据,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实践价值在于可帮助大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概念理解情况,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参考,也可为大学的教材编写者提供素材。
晁增福[4](2009)在《探析梯度与导数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在多元函数微积分学中人们比较关注偏导数,及其与一元微积分学中导数的区别。本文则从梯度的概念出发,将其性质与导数性质作了比较,认为多元微积分中的梯度是一元微积分学中导数概念的推广,揭示了多元微积分与一元微积分的联系。
朱凤娟[5](2013)在《二元函数中几个易混淆结论及反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二元函数微分学中,许多问题可以转化成一元函数的问题,即二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元函数的一些概念与一元函数相应的概念相比,涉及的问题更复杂,内容更丰富,结论也有差别.本文重点强调几个易混淆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反例.
陈明华,任哲[6](1994)在《求最值问题的几点注记》文中认为求最值问题的几点注记陈明华,任哲(六安师专)1引言求函数的最值是微积分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求最值的方法上,一般教材中都谈得很少,对应用题更是如此,这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本文试图帮助同学消除疑问,从而较牢固地掌握求最值的方法。一般教科书中对...
顾思敏[7](2020)在《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四条主线,即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以及强调应用的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函数作为四条主线之一,这是史无前例的。函数概念是函数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特别地,《标准(2017年版)》在“附录2”中增设“案例2函数的概念”来促进人们理解高中为什么要强调函数是实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一直以来,高中函数定义由于其抽象程度高,不易于被学生理解被,被教师和学生公认为难教和难学的概念之一。本文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入手,发现现行教材函数定义中的“对应关系f”一词没有明确的定义,也鲜少有学者对其进行定义。并且,由于对“对应关系f”理解不同,既有人认为函数y=x,xε{0,1}与函数y=x2019,xε{0,1}的对应关系相同,也有人认为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函数概念,特别是对应关系f,才能避免出现诸如此类由于对“对应关系f”理解不同而产生的教学乱象,这就是本文的研究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以“高中函数概念”为对象展开研究。从“函数定义”出发,通过对文献和教材的整理,分析学者及教材编写者对“高中函数定义”的理解,发现如今高中函数定义没有统一的定义,对函数的本质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并且函数定义中“对应关系”一词容易使人产生歧义,而函数关系定义避开了容易令人产生歧义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且更能突出函数的本质。因此,基于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函数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从两个角度来探究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第一,基于现行教材对函数概念进行教学重构;第二,基于“关系”定义对函数概念进行教学重构。研究发现:(1)现行人教A版教材中的函数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函数f:A→B”与“对应关系f”混淆,使得人们对“两函数相等”或“同一个函数”定义中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有不同的理解。为了区分“函数f:A→B”与“对应关系f”之间的区别,有如下建议:1)将《标准(2017年版)》中“对应关系强调的是对应的结果,而不是对应的过程”中的“对应关系”改为“函数”;2)删除现行课本“对应关系完全一致”的说法,将“两函数相等”定义修改“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且相同的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那么两个函数相等”;3)对于解析式不同的两个函数,它们的对应关系f不相同;4)“两个函数相等”比“同一个函数”更为恰当。(2)本文从高中引入函数关系定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去阐述函数关系定义引入高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实证角度说明:有72.69%的学生是能够理解函数关系定义的,有96.77%的职前教师是能够把握好函数关系定义的内容,能够教好函数关系定义的。因此,在不取消现行高中函数定义的基础上,在高中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函数关系定义的内容。基于上述内容,有如下建议:1)适当减少现行高中“函数的概念”教材篇幅,增加一节“函数关系定义”的内容;2)渗透“函数关系定义”的内容,不出现笛卡尔积,即增加函数的集合表示法;3)增加“函数关系定义”的阅读材料。
苏日娜[8](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研究指明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刘深深[9](2014)在《气动力/热/结构多场耦合数据传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与防护是目前制约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会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现象,气动加热带来的温升导致结构受热后产生静态变形,而结构变形进一步导致流场气动加热的部分改变,从而造成表面热流、温度场、结构应力/应变场之间发生复杂的耦合作用。这种长时间剧烈的多场耦合作用所带来的高温和高应力一方面会导致防热结构的烧蚀、大面积形变或烧穿而造成飞行器的破坏;另一方面会引发结构的变形、断裂、剥蚀及气动弹性等问题而致使飞行器损坏。为了对飞行器的防热结构进行更为详细的设计和可靠性评估,弄清防热结构面临的热环境,结构内部的热量传输、耗散及分配机制,以及由此形成的结构变形及破坏的复杂特征,在当前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防护设计和优化中必须综合考虑气动力/热/结构的多场耦合问题。当前关于气动力/热/结构一体化耦合问题的计算方法与软件的研究工作仍较少,而气动力、气动热和结构热响应等计算模块经过多年的研究,各自已经发展了非常成熟的求解器。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求解器,当前的多场耦合一般采用分步求解即松耦合的求解方法:各个模块分别采用各自适用的求解器进行求解,通过在流体域和固体域的交界面上进行数据传递来实现耦合。由于不同的求解器模块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其所要求的计算方法和网格类型都有所不同,例如流场域网格和固体域网格在生成时考虑的重点不一样,同时由于防热结构内部形式的束缚,在交界面上,两者的网格通常是不一致的。如何在不匹配的网格间进行精准而高效的数据传递,便成为制约多场耦合实现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围绕如何在不匹配的流固交界面对数据进行高效而精确的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该项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开展气动力/热/结构多场耦合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给予了阐述。之后对国内外关于流固界面的数据传递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是局部方法和整体方法两大类方法的相关介绍。在文章的第二章节,首先对多场耦合中所需要传递的变量进行了分析,理清了耦合过程中的数据传递流程。然后对数据传递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并在第一章国内外研究进展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在多场耦合中较有应用前景的映射点插值方法、常体积转换方法、平板样条基函数、多重二次曲面双协调基函数、逆多重二次曲面双协调基函数、紧支C2基函数6种不同的插值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这些插值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第三章节在第二章的基础上,选取半圆柱体样例外形对所选用的6种方法进行了评估测试。测试主要通过针对外形划定不匹配的网格并假定物理量的解析表达式进行,误差分析通过插值得到的物理量与解析表达式得到的精确值对比得出。此部分主要评估了插值方法对物理量分布规律的捕捉情况、插值中产生的误差及插值效率等内容,同时还分析了网格疏密度、人为参数等因素对插值带来的影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很多复杂外形网格点之间单元连接信息无法提取,需要单元之间连接信息的局部方法使用会受到限制,此时需要采用无需额外单元连接信息的整体插值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整体插值方法存在的一个显着的问题是计算资源和内存的开销非常庞大,如何在保证数据传递精度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计算资源的开销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工程问题。本文第四章重点研究了整体方法中计算资源和内存消耗较少的具备紧支特性的C2径向基函数方法,针对紧支C2精度不及TPS和MQ等全域基函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几何缩比的改进方案,经过验证该方案对于简单和复杂的实际工程外形都具有很好的改进效果,使得改进后的紧支C2能够实现精度和效率的兼顾,同时改进方法应用于TPS和MQ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最后,在结束语中,对已有的工作作了回顾,指出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程长胜[10](2014)在《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占有整个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均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数学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其定位就是要为专业课程学习服务,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学习和继续教育。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理论和对影响学生学习的教育理论进行了研究,参阅了大量文献。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针对性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客观上反映影响学生学习现状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现状、心理状态、教师教学现状、课时现状、教材现状及数学课外活动现状。通过学生学习现状的研究,找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学生原有数学基础不扎实,心理素质较差,自我学习能力不足,教师教授方式单一,教材不能突出高职特色,数学课外教学活动少,参与度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分层教学实验,模块化教学以及课堂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提升数学的教育理念,强化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特点。在分层教学实验中,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层次,实现目标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模块化教学将各专业的数学更加细化,突出数学与不同专业的融合。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结合教学体会,融入数学文化,强化数学建模思想,改善考核模式,将原有的单一期末考核转化为平时成绩,数学实验,数学论文撰写,期末考核四维一体的考核方式,更大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为了打造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专业素养较强的专职数学教师队伍,建议将数学教师分配到各专业群,融入职业教育理念,把数学在专业中的应用发挥到最大限度。在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上,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定期监测,从心里和学习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进行小班化教学,教学效果明显。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学生数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可以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方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也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数学课的改革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学习型人才在数学学习方面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漫谈多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的差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多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的差别(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研究(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线装书之研究 |
1.2.2 教科书之研究 |
1.2.3 高等教育之研究 |
1.2.4 思想史之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个案分析法 |
1.3.4 图表法 |
1.4 研究范围与思路 |
1.5 拟创新之处 |
2 清末时期(1904~1911) |
2.1 高等教育概况 |
2.1.1 时代背景 |
2.1.2 清末学制之制定 |
2.2 清末微积分教科书之汇总 |
2.3 案例分析——以《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为例 |
2.3.1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作者及译者简介 |
2.3.2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内容简介 |
2.3.3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之特点 |
2.3.4 《最新微积学教科书》之思想体系 |
2.4 小结 |
3 民国初期(1912~1922) |
3.1 背景概况 |
3.1.1 主要教育思潮 |
3.1.2 学制演进 |
3.1.3 中国大学数学系概况 |
3.2 微积分教科书之概述 |
3.3 案例分析——以《微积分学讲义》为例 |
3.3.1 内容概要 |
3.3.2 名词术语 |
3.3.3 特点分析 |
3.4 小结 |
4 民国中期(1923~1934) |
4.1 时代背景 |
4.2 微积分教科书之概述 |
4.3 案例分析——以《高等算学分析》为例 |
4.3.1 作者简介 |
4.3.2 出版背景及内容简介 |
4.3.3 名词术语与数学符号 |
4.3.4 插图配置 |
4.3.5 习题设置 |
4.3.6 特点分析 |
4.4 自编微积分教科书与译本之比较 |
4.4.1 编写目的之比较 |
4.4.2 内容之比较 |
4.4.3 逻辑推理之比较 |
4.5 小结 |
5 民国晚期(1935~1949) |
5.1 时代背景 |
5.2 微积分教科书之概述 |
5.2.1 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微积分教科书 |
5.2.2 中华书局出版之微积分教科书 |
5.2.3 其它书局出版之微积分教科书 |
5.3 案例分析——以《微积分学初步》为例 |
5.4 小结 |
6 微积分教科书中部分核心内容之沿革 |
6.1 导数与微分之沿革 |
6.2 积分之沿革 |
6.3 微分中值定理之沿革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微积分教科书发展之特点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张方洁译《奥氏初等微积分学》之目录 |
附录2 周梦麟译《微积分学》之目次 |
附录3 何衍璿,李铭盘,苗文绥合编《微积概要》之目录 |
附录4 孙光远,孙叔平《微积分学》之目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统计 |
致谢 |
(3)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
1.1.2 课程改革背景的诉求 |
1.1.3 对微积分教学现状的反思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概览 |
2.1.1 上世纪80年代关于高等数学的研究 |
2.1.2 《高等数学思维》 |
2.1.3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 |
2.1.4 《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
2.1.5 美国的微积分课程改革运动 |
2.1.6 中国的工科数学改革 |
2.2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 |
2.2.1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的困难及其表现 |
2.2.2 导致大学与高中衔接困难的因素 |
2.2.3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解决策略 |
2.2.4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理论模型 |
2.3 高等数学思维相关理论综述 |
2.3.1 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 |
2.3.2 过程性概念 |
2.3.3 数学的三个世界 |
2.3.4 APOS理论 |
2.3.5 再谈“压缩” |
2.4 微积分概念教学 |
2.4.1 直观的方法 |
2.4.2 历史发生的方法 |
2.4.3 “基于概念”的学习环境 |
第3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教育设计研究法 |
3.1.2 为什么要用教育设计研究法 |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参与者 |
3.2.1 学校 |
3.2.2 教师 |
3.2.3 学生 |
3.2.4 课程与教材 |
3.2.5 研究人员 |
3.3 研究思路与流程 |
3.3.1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 |
3.3.2 案例选取 |
3.3.3 研究流程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与测试 |
3.4.2 访谈 |
3.4.3 课堂观察与视频分析 |
3.4.4 准实验研究 |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5.1 数据收集日程 |
3.5.2 数据收集工具 |
3.5.3 数据处理分析 |
3.6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3.6.1 信度与效度 |
3.6.2 伦理 |
第4章 研究结果总述 |
4.1 预研究 |
4.1.1 2010年1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 |
4.1.2 2010年5月对大一学生的访谈——关于微分概念误解 |
4.1.3 2010年9月对大一新生的测试 |
4.1.4 预研究小结 |
4.2 概念教学设计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
4.2.1 “基于概念”的教学环境 |
4.2.2 概念教学原则的提出与第一次修正 |
4.2.3 概念教学原则的第二次修正 |
4.3 概念教学设计原型 |
4.4 学期初前测 |
4.5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
4.5.1 从常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 |
4.5.2 从期末的调查来看 |
4.5.3 教学效果小结 |
第5章 设计研究案例 |
5.1 极限的教学设计 |
5.1.1 关于极限的研究综述 |
5.1.2 大学生对极限的概念意象 |
5.1.3 对极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1.4 极限小结 |
5.2 导数的教学设计 |
5.2.1 关于导数的研究综述 |
5.2.2 导数前测 |
5.2.3 导数的教学设计 |
5.2.4 反馈 |
5.2.5 导数小结 |
5.3 微分的教学设计 |
5.3.1 关于微分概念的研究综述 |
5.3.2 大学生对微分概念的理解 |
5.3.3 微分的教学设计 |
5.3.4 课堂反思 |
5.3.5 微分小结 |
5.4 中值定理的设计研究 |
5.4.1 关于中值定理的研究综述 |
5.4.2 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
5.4.3 课堂效果分析 |
5.4.4 第二轮教学实践 |
5.4.5 中值定理小结 |
5.5 定积分的教学设计 |
5.5.1 关于定积分的研究综述 |
5.5.2 定积分前测与教学设计要点 |
5.5.3 定积分概念的设计 |
5.5.4 定积分后测 |
5.5.5 定积分后测与前测的对比 |
5.5.6 从任课教师教学反思看课堂实施情况 |
5.5.7 定积分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象 |
6.1.2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的构建 |
6.1.3 微积分基本概念以及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
6.1.4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
6.2 研究建议 |
6.3 反思与展望 |
6.3.1 本研究的创新性 |
6.3.2 本研究的不足 |
6.3.3 后续研究展望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一 学期初前测 |
附录二 导数前测 |
附录三 导数后测定积分前测 |
附录四 定积分后测 |
附录五 学期末调查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 |
致谢 |
(7)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函数概念历史及其传播 |
2.1 函数概念的历史 |
2.2 函数概念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三章 函数概念教学研究 |
3.1 函数集合对应说的相关研究 |
3.2 函数集合关系说的相关研究 |
第四章 基于现行教材的函数概念教学重构 |
4.1 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函数概念 |
4.2 函数概念的定义方式 |
4.3 “函数f:A→B”与“对应关系f”的区别 |
4.4 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 |
第五章 高中函数关系定义教学实践的国际视角 |
5.1 概念界定 |
5.2 高中引入函数关系定义的必要性 |
5.3 外国教材中的函数概念 |
5.4 国内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函数关系定义 |
第六章 高中函数关系定义教学的可行性实验 |
6.1 被试 |
6.2 研究工具 |
6.3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6.4 测试成绩及分析 |
6.5 测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
6.6 认知差异分析 |
6.7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函数关系定义的函数概念教学重构 |
7.1 理论可行性分析 |
7.2 函数关系定义的教材设计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函数关系定义测试题 |
致谢 |
(8)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气动力/热/结构多场耦合数据传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多场耦合界面信息传递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多场耦合数据传递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
§2.1 气动力/热/结构多场耦合数据传递变量分析 |
§2.1.1 热环境(气动热)模块计算分析 |
§2.1.2 热响应计算模块分析 |
§2.1.3 热应力计算模块分析 |
§2.1.4 气动力计算模块分析 |
§2.1.5 多场耦合数据传递变量总结 |
§2.2 多场耦合信息传递基本原则 |
§2.2.1 运动学连续条件 |
§2.2.2 动力学连续条件 |
§2.2.3 力学能量守恒条件 |
§2.2.4 热力学守恒条件 |
§2.3 多场耦合数据传递具体实现方法 |
§2.3.1 映射点插值方法 |
§2.3.2 常体积转换法(CVT) |
§2.3.3 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插值方法基础算例测试评估 |
§3.1 插值方法计算精度测试分析 |
§3.1.1 位移插值测试 |
§3.1.2 压强插值测试 |
§3.1.3 热流插值测试 |
§3.1.4 温度插值测试 |
§3.2 插值方法计算效率测试分析 |
§3.3 测试算例总结 |
第四章 径向基函数及其改进方法研究 |
§4.1 几何缩比的径向基函数 |
§4.2 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算例验证 |
§4.2.1 高超声速翼面测试算例 |
§4.2.2 高超声速翼身融合体测试算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参考文献 |
(10)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
1.4 理论基础 |
1.4.1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 |
1.4.2 皮亚杰的建构主意学习理论 |
1.4.3 现代认知结构的学习理论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现状研究 |
2.2 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研究现状 |
3 现状调查 |
3.1 近几年高考录取的趋势现状研究 |
3.2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
3.3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
3.3.1 知识体系不完整,基础不扎实 |
3.3.2 学习兴趣缺乏,缺少自我约束 |
3.3.3 上课过程乏力,教师管理缺失 |
3.3.4 个体差异影响,学习差异明显 |
3.4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的现状 |
3.4.1 心理素质薄弱,学习习惯不良 |
3.4.2 学习意志力低,缺乏坚韧意志 |
3.4.3 学习缺乏自信,存在惧学心理 |
3.5 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的现状 |
3.6 教学课时的现状 |
3.7 教材的选择现状 |
3.8 数学课外活动现状 |
4 优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
4.1 教学模式改革 |
4.1.1 分层教学 |
4.1.2 模块教学 |
4.2 课堂教学改革 |
4.2.1 教学内容设置面向专业需求 |
4.2.2 改善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
4.2.3 完善评价,优化考核方式 |
4.2.4 大班教学转化为小班教学 |
4.2.5 对学生学习进行动态监管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5.2.1 存在的问题 |
5.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漫谈多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的差别(论文参考文献)
- [1]漫谈多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的差别[J]. 潘志. 工科数学, 1992(04)
- [2]中国微积分教科书之研究(1904-1949)[D]. 刘盛利.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3]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D]. 高雪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4]探析梯度与导数的关系[J]. 晁增福.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02)
- [5]二元函数中几个易混淆结论及反例[J]. 朱凤娟.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6]求最值问题的几点注记[J]. 陈明华,任哲. 工科数学, 1994(03)
- [7]高中函数概念的教学重构[D]. 顾思敏. 广州大学, 2020(02)
- [8]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气动力/热/结构多场耦合数据传递方法研究[D]. 刘深深.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2014(05)
- [10]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 程长胜.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