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土地”教学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丈量土地”教学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丈量土地”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牟金保[1](2020)在《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门内容知识被描述为数学教学所特有的数学知识,而本文所研究的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就是属于专门内容知识的范畴。本研究主要关注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现状与HPM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对于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的理论框架建构,目前尚无人进行研究,但有高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研究可供参考,也有国内外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方面的研究可供参考。由于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的理论框架,目前并没有现存的,为了得出本文理论框架的要素和针对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的研究流程,研究者针对15位专家进行了访谈,并利用模糊Delphi法通过三个步骤,对要素指标进行了筛选。研究者主要针对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建构了PT-HSCK九成分的九边模型,这九个知识成分维度分别为选择与引入的知识、比较与设计的知识、回应与解释的知识、探究与重演的知识、表征与关联的知识、编题与设问的知识、评估与决策的知识、判断与修正的知识、解决与运用的知识。同时,针对参与者的水平高低按照每个知识成分维度划分成五种不同的水平等级。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者在HPM干预之前,调查了西藏地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在职数学教师以及西藏地区职前数学教师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态度,同时调查了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现状。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之上,研究者选定了12名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为本文个案研究对象,针对无理数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平行线的判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全等三角形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6个知识点,设计了由24道客观题和6道主观题组成的PT-HSCK九成分五水平测试问卷。为了探讨HPM干预对西藏职前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影响变化,研究者建立了HPM干预框架,并以该框架为指导对选定的12名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根据模糊Delphi法筛选6个知识点以及史料阅读、HPM讲授和HPM教学设计三个阶段分别进行HPM干预。在HPM干预之后,研究者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访谈和作业单反馈分析了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水平变化情况。从总体结果来看,通过对PT-HSCK九个知识成分维度的前后测成对t检验发现,回应与解释、探究与重演、表征与关联、编题与设问、评估与决策、判断与修正、解决与运用这七种知识成分维度,后测的水平显着高于前测的水平;而选择与引入、比较与设计这两种知识成分维度,前后测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但后测的均值还是要略微高于前测。从藏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分析结果来看,藏族参与者的PT-HSCK中,回应与解释、探究与重演、表征与关联、编题与设问、评估与决策、判断与修正、解决与运用这七种知识成分维度,后测显着高于前测的水平;而选择与引入、比较与设计这两种知识成分维度,前后测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从汉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分析结果来看,汉族参与者的PT-HSCK中,回应与解释、探究与重演、表征与关联、编题与设问、评估与决策、判断与修正、解决与运用这七种知识成分维度,后测显着高于前测的水平;而选择与引入、比较与设计这两种维度,前后测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但后测的均值还是要略微高于前测。总之,HPM干预对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水平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本文也可以为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培养提供实施理论框架和有针对性推广的数据支持。

杨祖德[2](2014)在《交易成本视角下农地流转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生产但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使得农地细碎和农地经营主体(农地承包户)分散,这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即农地细碎影响农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地经营主体分散阻碍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生产。通过农地流转适度规模化集中农地,以整合零碎的农地地块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但是,在现有农地产权制度下,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高昂,而当前我国的农地流转主要是农地需求带动农地供应的结果,农地流转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分担并不均衡,农地流入方承担了过高比例的农地流转交易成本,从而增加了农地流入方的农地转入成本负担,进而抑制了农地流入方的农地转入需要,致使农地流转规模有限,农地流转率偏低。削减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减轻农地流入方的成本负担,进而促进农地规模化流转。在现有农地产权制度和土地管理政策背景下,降低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应着眼于农地流转过程,这须关注农地流转模式,但不同的农地流转模式之间存在交易成本差异。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应选择交易成本更小的农地流转模式或创新农地流转模式,以尽可能节约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当前我国各地农地流转实践采用的农地流转模式有自由分散流转模式、政府主导流转模式、村集体集中流转模式,以及少量的市场中介组织流转模式。通过对上述四种农地流转模式的交易成本进行定性比较,发现在非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中,村集体集中流转的农地流转模式的交易成本普遍较小,农地流入方承担的农地流转交易成本也相应地较少。这说明相对于其他农地流转模式而言,村集体集中流转的农地流转模式更有利于我国当前的农地流转,而后续对农地集中流转典型案例的交易成本测算也发现农地集中流转的交易效率较高,与其对应的交易成本较低。然而,在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中,通过市场中介组织农地流转的交易效率优于农地村集体集中流转,这说明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仍具削减的空间。为此,应首先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并培育和扶持新型农村土地经营主体,同时,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应制定精细的农地流转规范和构建完备的农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并从政策上允许农地从“一包到底”向“一转到底”过渡。

王曾[3](2014)在《失地农民福利损失与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城市化区域性差异视角》文中认为城市化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通向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国家现代化,必然要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走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必须占用大量耕地。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各城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使城市近郊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土地被征用,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是保持农村稳定的基础。土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也是农民进行投资、积累财富及代际转移财富的主要途径。失去了土地,农民也就失去了基本生产资料,再加上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广大失地农民成为了“三无”和“六失”,即“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员,“失地、失业、失屋、失保、失教、失身份”的“六失”人员。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约有5000万的失地农民。现阶段失地农民生活生产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了在新形势下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责任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失地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福利损失和收益补偿等问题。福利的补偿和收益的分配问题不仅与国家政策有关,也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紧修订有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改变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办法,除补偿农民被征收的集体土地外,还必须对农民的住房、社保、就业培训给予合理保障。因地制宜采取留地安置、补偿等多种方式,确保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中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分布不均衡,差异性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失地农民福利损失有何差异,影响因素又是什么?如何针对区域失地农民福利损失的差异性,优化现有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基于此,本文将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在城市化中的福利损失,并根据对东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经济收入损失、居住条件与社区环境损失、社会保障损失、发展空间损失、心理损失、应用权利损失和补偿公平损失等七个方面,利用潜变量模型分析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福利损失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福利损失的度量和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研究基础和政策建议。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问题的背景,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采用的主要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整个研究框架,最后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并对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现有文献关于失地农民福利损失与补偿机制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国内外关于失地农民研究的文献综述及评价;功利主义效用福利理论、客观主义福利理论、阿马蒂亚·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等相关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度量理论;希克斯补偿理论、公平理论等相关失地农民补偿机制设计理论。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现状与问题成因的调查研究,主要是选择了东部的广东省、浙江省;中部的湖北省、江西省;西部的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等七省市城市郊区的失地农民作为实地调查样本,从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发展空间、心理状况来等方面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福利损失的状况,发现失地农民家庭收入在土地被征用后有一定的下降,收入结构发生一些了改变;居住条件改善,居住环境有不同程度恶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发展空间有限;心理损失较大。然后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集中分布于城市近郊;文化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低下;收入来源多样化;处境较为困难;最后分析了目前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制度因素(政策体制因素;法律因素和现行征地制度因素)、政府因素(利益本位取向与自律不足)农民自身因素和农民失地的被动性等其他原因。本章为后面提出不同区域失地农民福利改进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第四章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福利指数构造,主要是根据阿马蒂亚·森和玛莎·努斯鲍姆的可行能力理论,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本文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福利指标体系:有经济收入指标、社会保障指标、生活条件指标、居住环境指标、发展空间指标、征地过程权利指标和心理指标7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然后基于方法论基础,对福利指数计量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五章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区域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首先,本章分析了东中西部城市化进程的现状与特点,并对东中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在此背景下,构建了失地农民福利损失测度的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分析、模型识别、模型检验、模型修正和运行;然后依据不同区域的模型运行结果,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第六章为失地农民的福利补偿机制设计。本章首先提出其福利补偿机制的五个基本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本章从国际比较视角,针对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福利补偿的方式、标准和程序进行深度分析,主要探讨以货币补偿为主的组合补偿方式的适用性,以及市场化补偿的标准和程序的制定模式,对其中集体土地的补偿程序和补偿效率进行博弈分析。此后,本章进一步探析组合福利补偿中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补偿的内涵、构成和替代,最后以生态补偿为例,从主体多元化和市场化角度,分析失地农民福利补偿的制度体系设计。第七章为失地农民福利补偿机制的区域性差异与政策建议,主要是分析目前东中西部地区典型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然后指出东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的差异,结合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如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需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应用权利保障机制;中西部需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政策,构建失地农民补偿公平机制;中西部转变生产方式,构建失地农民发展空间损失补偿机制;中西部需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此外,东部地区的政策重点不是构建失地农民发展空间损失补偿机制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而是构建应用权利保障机制和完善补偿公平机制,东中部则需构建可行能力框架中的失地农民非物质补偿机制。本文依据可行能力的理论,结合调查数据,运用规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联系的方法,可能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一,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失地农民福利损失问题。以往大多数文献是研究失地农民的经济福利,较少涉及非经济福利,并且尚未清楚各种因素对于失地农民福利的影响路径,对于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包括经济福利和非经济福利)分析的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还尚未建立。本文主要是运用森的可行性能力分析框架对失地农民福利损失的影响因素进行选取,并较为系统的构建了理论模型分析福利损失与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影响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二,视角创新。本文将是在城市化背景下从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其补偿机制,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因地制宜采取留地安置、补偿等多种方式,确保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的改革思想完全一致。第三,运用了最新的研究方法。现有文献基本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模糊数学法来分析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很少使用潜变量模型,本文将运用潜变量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测度各因素对失地农民福利损失的影响大小。

周子烨[4](2020)在《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自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文件以来,研学旅行在全国逐步得以推广,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10个部门也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成为研学旅行的重中之重。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有独特的区域特征和丰富的研学资源,本文基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以研学旅行为途径对呼和浩特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主要研究适宜进行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路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后现代课程论、地理学理论,遴选出10个典型的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并结合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的综合分析,开发呼和浩特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师开发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提供了思路,也丰富了呼和浩特市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根据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循安全性原则、研究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地理性原则;开发的基本程序是:资源收集调研→资源筛选分析→资源设计整合。第二,适宜开展初中地理研学旅行的乡土资源应具备典型性、安全性、交通便利性、可探究性的特点,遴选整合出6大类、109个乡土地理资源。第三,适宜开发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教学内容应具备与乡土地理的关联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包含12个研学主题。第四,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包含自然景观类、文化遗产类、科普场所类、农业景观类、工业景观类、公共交通类六大类资源。第五,课程资源应用方案由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线路与时间安排、研学活动准备、研学活动方案、研学总结评价六个部分组成,基于此设计了4个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应用方案。

刘峰[5](2015)在《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复兴思潮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和现代化道路及追求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早在20年代后期,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已把目光投向农村,自觉地进行建设农村和复兴农村的活动,进入3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民族危机加剧,农村复兴思潮日益凸显而成为主流思潮。倡导和参与农村复兴的知识分子企图通过体制内改良,复兴农业,促兴工业,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本文试图在民族复兴的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线,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系统梳理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脉络,总体述评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具体剖析具有代表性知识分子的农村复兴思想,详细解读着名媒体复兴农村的观点,在具体历史语境中对知识分子复兴农村的论争进行评述,总结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和历史作用,揭示这一思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鸦片战争后,我国农村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以及自然灾害的频仍,中国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具体表现为农村经济破产,政治纷乱,社会失序,乡村教育衰落,30年代民族危机加剧,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危机的程度。面对民族危机和农村危机,知识分子纷纷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有人从中国传统农本文化中寻找复兴农村的资源,提出“以农立国”的主张;有人对中国乡约进行研究整理,汲取乡约中的合理成分,通过补充和改造乡约,从传统乡约中寻找建设农村的合理因素;有人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奉为建设农村的指导思想;还有人借鉴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对乡村教育进行改造。可以说,农村复兴理论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汲取了近代西方文化,是多种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清末以来地方自治的推行,引起20年代后期村治思潮的兴起,乡村教育危机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乡村教育改造的思考并出现乡村教育思潮,这一时期是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期。30年代前中期,农村经济破产,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潮流,农村复兴思潮向前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剧,民族复兴思潮兴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复兴思潮走向高涨,此为农村复兴思潮的第二个时期即发展高涨期。第三个时期为转型衰落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主要任务,乡村建设向农村联合阵线转型,农村复兴运动向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农村复兴思潮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思潮代替。复兴农村的团体机关众多,农村复兴运动也有多种叫法,或叫村治运动,或叫乡村教育运动,或叫农村合作运动,或叫农业推广运动等。各种机关团体复兴农村的事业主要包括实行农村自治、改造农村教育、组织农村合作、实施农业推广、活跃农村金融、发展乡村工业等内容。由于农村复兴团体建设农村的入手方法和侧重点不同,乡村建设领袖的学养和理论依据有别,形成不同的农村复兴理论。在农村复兴运动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如梁漱溟、晏阳初、高践四、许仕廉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系统的、有价值的农村复兴思想。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他主张建立乡农学校,依靠知识分子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运用教育和合作的方法,走农业引发工业的道路,复兴农村,创造新文化,在中国建立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着“愚穷弱私”四大病症,采取“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与团结力,复兴农村,为民族复兴奠基。高践四主张开展民众教育,培养民众团体,挽救农村经济衰落。方显廷提出发展乡村工业,建立农村合作组织,由政府推动进行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许仕廉主张复兴农村应以整个社会为对象,从地方自然经济区域入手,运用计划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复兴农村,以谋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梁漱溟等人的农村复兴思想多角度地展示农村复兴思潮的全貌。农村经济破产,引起媒体的关注,报刊杂志纷纷刊发救济农村的文章,提出复兴农村的主张。《独立评论》对农村破产现状有着深刻的认知,详细剖析农村破产的原因,对农村复兴方案进行多元设计。《中国经济》概括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具体表现,指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与封建势力的剥削是中国农村破产的根本原因,并对复兴农村提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大公报》以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派记者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报道农村破产现状,分析破产原因;创办《乡村建设》副刊,广发复兴农村言论;并身体力行组织赈灾募捐活动,救济受灾农村。《东方杂志》设置农村议题,凸显农村地位重要,利用媒体功能,传播农村复兴思潮,督促政府实施复兴农村的各种措施。正是由于报刊杂志的宣传和鼓吹,农村复兴运动由少数人的主张变为一种社会思潮,由涓涓细流,汇合成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为救济农村,复兴农村,来自不同阵营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提出不同的救济农村主张,在复兴农村方法和路线上产生分歧和论争。论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关于救济农村是实行“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论争;关于复兴农村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改良的论争。实际上,论争双方已超越了农村复兴这一具体问题,体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国民经济建设重心问题和国家前途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思考。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成为农村复兴思潮的一条主线。从价值目标上看,复兴农村最终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农村复兴运动的实质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致力于乡村人的现代化的运动;从农村复兴的手段看,农村复兴运动是运用改良的手段,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复兴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加强了对一盘散沙乡村社会的整合,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农村复兴思潮是时代的产物,是由爱国知识分子倡导与推动,虽然农村复兴运动具有改良性质,但在挽救中国的进程中,革命与改良并行不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农村复兴运动促进中国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作用值得肯定。

沈长生[6](1997)在《“丈量土地”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丈量土地”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沈长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

申端锋[7](2009)在《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文中指出本文的核心立意乃是从乡村治权的角度解释农民为什么上访这一命题,以往的研究均是农民维权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为此,笔者在河南和平乡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田野工作,对和平乡1978—2008年的乡村治理和农民上访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提炼出了乡村治理模式的三种类型,并在乡村治理模式变迁中揭示了“信访吸纳治理”的型成。乡村治权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权威性资源角度入手,即乡村组织对农民上访的分类入手,来考察其分类治理能力。分类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一种基本特性。在信访治理中,基层政权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1978—2004年的信访治理依附于乡村治理,信访分类借用了乡村治理中的分类体系。2005年之后,“信访吸纳治理”,信访制度意义上的信访分类在信访治理中无法落实,信访治理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分类体系,“赖货”、“信球”、精神病人等成为非正常上访的定性和评判,这一模糊的分类是在村庄语境中完成的,其标准是村庄规范和村庄结构。基层政权对这些人失去了治理能力,只能做思想工作,讲道理,从来不敢理直气壮对这些人说不。由此,本文在村庄语境中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非正常上访的分类体系,并在这一分类系统中考察维权与治权的关系,以及无法有效治理的原因。本研究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村庄稀释了农民上访的政治效应;二是乡村治权的弱化导致了农民上访的增多;三是分类治理出现了“有分类无治理”的格局。本文发现,基层政权只能依靠村庄地方性知识对上访进行一个分类,而无法进行治理,基于村庄的分类无法治理,出现了一种“有分类无治理”的格局,而分类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基本治理能力,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加强分类治理能力,强化乡村治权,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本文看来,分类治理之所以会出现“有分类无治理”的局面,这与分类治理原则的缺失有关,分类治理中最为关键的是政治原则,而不是单纯的治理技术。在去政治化和重新政治化的对立关联中,本文试图在20世纪农民与政治的历史脉络中探寻农民上访的政治意义,以重建农民与政治的关联。至此,我们便可归纳出农民上访的基本行动图式,即上访者并不是从西方式的个人权利出发,而是借助于社会主义理念和意识形态,来强调人民政府的责任,从人民政府的责任出发,通过明确其责任来实现上访者的权利。总之,在问题层面,本文力图揭示出农民上访与乡村治权之间的相互塑造;在方法层面,本文通过“作为方法的村庄”重新表述对中国研究的基本取向;在思想层面,本文回应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去政治化和后革命氛围中的重新政治化问题。

陈永富[8](2004)在《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断增加,各种矛盾冲突日趋明显,森林资源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山林权属争议(通常又称山林纠纷)是山区、林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山林纠纷的不断产生和久拖不解,不仅会影响林业生产建设,破坏森林资源,而且会引发群体事件,威胁财产和生命的安全,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山林权属争议已成为社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同时又是一个资源小省。山多、地少、人众,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这一特点决定了林业在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山区又是一个特殊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口素质偏低,山区农民对山林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山区的信息相对闭塞,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建设滞后等等,区域特性导致山林权属争议的多发性,同时又给山林纠纷的调处工作增加了难度。事实表明,浙江省是一个山林纠纷多发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来,已调处的山林纠纷达26万多起,至今遗留的纠纷积案近1000起,每年又有新的山林纠纷不断发生。为此,多年来,浙江省各级人民政府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成绩。然而,山林权属争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情况各异,影响调处工作的因素纷繁复杂,急切需要人们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从而揭示其产生和发展规律,探求其有效解决的措施、方法和途径。与此同时,浙江省“十五”规划和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相继提出了提前基本实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和“打造绿色浙江,创建生态省”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离不开占有70%土地面积的山区,而且山区将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瓶颈”。因此,加强山林权属争议研究具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以政策学、社会学、法学和经济学等理论为指导,在查阅大量文献、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对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的历史演变、特征及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对浙江省山林纠纷的成因进行了详尽的剖析;紧密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对基层在调处山林纠纷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凭据及其法律效力等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阐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研究述;对常用的三种调处山林纠纷的方法的程序、特征、影响因子及应用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认为: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社会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山林纠纷调处方法的运用上,主要以协商调解为主,行政裁决次之,司法裁决最少,基于现实条件,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调处山林纠纷的凭据种类繁多,目前应用比较混乱,对调处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仍将长期存在,调处任务还相当繁重和艰巨。本文从浙江省情和林业发展背景出发,提出大力发展山区农村经济,建立和完善林业法律体系,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各种调处手段,加强地籍档案管理等综合措施和方法,以期预防、减少和及时调处山林权属争议。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对山林权属争议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比前人的研究更进一步;(2)综合应用政策学、法律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理论对山林权属争议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新意;(3)将社会学理论引入山林权属争议分析之中,为分析和研究山林权属争议提供了新的思路;(4)对调处争议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凭证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并对其法律效力作了初步的界定。

宋婧琳[9](2019)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党巡视工作制度化发展的开端。同时,它也是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制度成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既需要保证自身的革命性与纯洁性,也需要保障党组织内部的有效协作。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共产党不仅需要以科学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身,同时也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即是说,党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探索建立的。它虽然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古代传统监察制度的制衡监督思想,但却在主体、目标和本质上与中国古代巡视监察制度不同,即:它不是统治阶级维稳的产物,不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目标,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革命性。具体而言,它是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在其政党体系内部建立的,旨在通过提升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先进性、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实现并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主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政党监督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将之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历经了初步形成、波折发展、自我调整等三个探索阶段。其间,党依据不同阶段的具体革命实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党的中心任务变化,调整了巡视布局、任务安排、制度规范,推动党的巡视工作初步走上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探究这一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整体建构与实践特点,应着眼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对比审视。一方面,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由于自身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受到了来自本土政治文化和国民党腐败溃烂教训的双重影响,其建构与实践一定程度上带有历史的、现实的“烙印”。另一方面,它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本土政治文化、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探索成果,其间受到了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指导,因此既带有“苏联色彩”,又具有鲜活的本土性。即:在制度建构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党初步从主体、体系、任务、落实和规范等五个层面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党内巡视系统。客观上讲,彼时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建构并不完善、实践条件也不充分,以至于在制度落实过程中遇到诸多瓶颈,体现出许多问题与不足,例如被交通通讯条件限制、受党内左倾思想和“唯成分论”不良影响等。然而,由于历史阶段的特殊性,它必须承担起联系中央与地方、党与基层群众的重要革命和组织任务,也的确在党极其艰难的岁月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恢复和沟通央地党组织联系、协助党的方针政策落实、改组和重建地方党部、发展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协助各地方开展革命与群团运动等历史作用。可以说,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波折探索和实践,既为党内巡视制度本身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初步推动作用,也为党逐步摆脱苏联控制、整顿党内不良风气和思想、走独立自主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革命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总体上看,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建立、探索、调整,到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的不断完善、发展,都是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决心带领中国人民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决心和勇气。这一系列的探索经验,对现今执政党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群关系改善和腐败治理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回顾和研究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确立基础、整体发展、建构与实践特点、历史作用、经验教训等问题,既有利于在还原历史原貌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规律与具体方法,也有利于以史为鉴反观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内巡视制度的建构与实践,反思其时代任务、探寻其发展方向、创新其实践方法,以便进一步在新的国内外情势中逐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

杨华[10](2014)在《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空间、主体与策略——基于荆门市城郊农村的调查》文中认为通过阐述当前农村征地拆迁中利益博弈的空间、主体与策略,揭示征地拆迁的利益博弈实质和征地拆迁问题的根源,破解对征地拆迁的某些误解。研究发现,征地拆迁中的问题和冲突来源于利益博弈空间与具体政策实施和操作过程,而非根本的征地拆迁制度及其补偿制度。减少和克服征地拆迁中的问题和冲突,应着眼于调整具体政策实施和限制利益博弈空间。

二、教学“丈量土地”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丈量土地”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论文的框架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藏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现状
    2.2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必要性
    2.3 HPM研究的现状
    2.4 学科内容知识的研究
    2.5 HSCK理论框架的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现状和态度研究对象
        3.1.2 个案研究的对象
    3.2 研究流程
    3.3 研究方法
        3.3.1 个案研究
        3.3.2 问卷调查
        3.3.3 访谈
    3.4 研究工具
        3.4.1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状与态度问卷
        3.4.2 PT-HSCK问卷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5.1 数据编码
        3.5.2 量化数据及其分析
        3.5.3 质性数据及其分析
第4章 PT-HSCK理论框架的建构
    4.1 PT-HSCK理论框架建构的动机
    4.2 基于模糊Delphi法的PT-HSCK理论框架建构
        4.2.1 评估指标
        4.2.2 专家反馈资料之适度检验
        4.2.3 初步重要的评估指标之筛选
        4.2.4 相对重要程度之阈值
    4.3 PT-HSCK的九种知识成分
    4.4 PT-HSCK的五级水平划分
    4.5 HPM干预框架
第5章 干预前现状与态度调查研究
    5.1 西藏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态度
        5.1.1 西藏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
        5.1.2 西藏在职初中数学教师态度的调查
    5.2 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态度的调查
    5.3 PT-HSCK的现状调查
第6章 职前初中数学教师的HPM干预
    6.1 HPM干预的前期准备
    6.2 HPM干预案例一:无理数的概念
        6.2.1 史料阅读阶段
        6.2.2 HPM讲授阶段
        6.2.3 HPM教学设计阶段
        6.2.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6.3 HPM干预案例二:二元一次方程组
        6.3.1 史料阅读阶段
        6.3.2 HPM讲授阶段
        6.3.3 HPM教学设计阶段
        6.3.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6.4 HPM干预案例三:平行线的判定
        6.4.1 史料阅读阶段
        6.4.2 HPM讲授阶段
        6.4.3 HPM教学设计阶段
        6.4.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6.5 HPM干预案例四:平面直角坐标系
        6.5.1 史料阅读阶段
        6.5.2 HPM讲授阶段
        6.5.3 HPM教学设计阶段
        6.5.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6.6 HPM干预案例五:全等三角形应用
        6.6.1 史料阅读阶段
        6.6.2 HPM讲授阶段
        6.6.3 HPM教学设计阶段
        6.6.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6.7 HPM干预案例六: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
        6.7.1 史料阅读阶段
        6.7.2 HPM讲授阶段
        6.7.3 HPM教学设计阶段
        6.7.4 HPM干预后的访谈与作业单反馈
第7章 干预结果及其变化分析
    7.1 职前数学教师的总体变化分析
    7.2 藏族职前数学教师的变化分析
    7.3 汉族职前数学教师的变化分析
    7.4 藏族与汉族职前数学教师的对比分析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研究结论
        8.1.1 西藏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以及PT-HSCK的现状与态度
        8.1.2 建立了理论框架以及干预框架
        8.1.3 HPM干预对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的影响
    8.2 研究启示
    8.3 研究局限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西藏初中阶段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状问卷(学生用)
    附录2 :西藏初中阶段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现状问卷(教师用)
    附录3 :西藏初中阶段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态度问卷
    附录4 :PT-HSCK测试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交易成本视角下农地流转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与典型调查
        1.3.2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1.4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1.4.1 基本思路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分析
    2.1 农地流转的相关概念
        2.1.1 农村土地
        2.1.2 农地流转
        2.1.3 农地流转主体
        2.1.4 农地流转模式
    2.2 交易成本的一般理论
        2.2.1 交易与交易成本
        2.2.2 交易成本的内涵
        2.2.3 交易成本的成因
        2.2.4 交易成本测度困境
        2.2.5 交易成本测度方法
    2.3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
        2.3.1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类型
        2.3.2 影响农地流转交易成本的因素
        2.3.3 交易成本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2.4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困境
        2.4.1 农地流入方的交易成本困境
        2.4.2 农地承包户的交易成本困境
    2.5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分担
        2.5.1 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分担情况
        2.5.2 农地流转中交易成本分担不均的原因
第三章 不同农地流转模式的交易成本比较
    3.1 交易成本测度指标体系与计量模型构建
        3.1.1 交易成本测度指标设定
        3.1.2 交易成本测度变量设置
    3.2 几种不同的农地流转模式
        3.2.1 分散自由流转模式
        3.2.2 集中流转模式
        3.2.3 市场中介组织流转模式
        3.2.4 政府主导流转模式
    3.3 四种农地流转模式的交易成本比较
        3.3.1 M_F模式中农地流入方的交易成本
        3.3.2 M_V模式中农地流入方的交易成本
        3.3.3 M_I模式中农地流入方的交易成本
        3.3.4 M_G模式中农地流入方的交易成本
        3.3.5 四种农地流转模式的交易成本比较
    3.4 基于交易成本的农地流转模式发展趋势
        3.4.1 农地市场化流转
        3.4.2 农地集中化流转
        3.4.3 农地组织化流转
第四章 广西桂平市农地流转模式的实证研究
    4.1 广西桂平市农地流转现状
        4.1.1 广西桂平市农地流转背景
        4.1.2 广西桂平市农地流转现状
    4.2 桂平市农地流转的几种模式
        4.2.1 分散自由流转模式
        4.2.2 集中流转模式
    4.3 桂平市农地流转模式的内涵与特性
        4.3.1 农地集中流转模式的内涵
        4.3.2 农地集中流转模式的特性
    4.4 农地集中流转模式的典型案例
        4.4.1 案例描述
        4.4.2 农地流转运作过程
    4.5 农地集中流转的交易效率实证分析
        4.5.1 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效率
        4.5.2 交易成本测算指标设定与模型构建
        4.5.3 农地集中流转的交易效率测算
第五章 削减农地流转模式交易成本的路径
    5.1 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
    5.2 培育与扶持新型农地经营主体
    5.3 构建完备的农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
    5.4 “一包到底”向“一转到底”过渡
    5.5 制定精细的农地流转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失地农民福利损失与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城市化区域性差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研究框架和重难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本文研究的重难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1 视角创新
        1.5.2 探索失地农民多维福利的系统分析理论框架
        1.5.3 较新的研究方法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失地农民
        1.6.2 城市化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失地农民研究的国外文献综述
        2.1.1 非自愿移民方面的研究
        2.1.2 移民经济开发方面的研究
        2.1.3 移民补偿方面的研究
    2.2 国内关于失地农民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国内关于失地农民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2.2.2 失地农民福利损失的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
    2.3 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度量的相关理论
        2.3.1 功利主义效用福利理论
        2.3.2 客观主义福利理论
        2.3.3 阿马蒂亚·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
    2.4 失地农民补偿机制设计的相关理论
        2.4.1 希克斯和卡尔多补偿理论
        2.4.2 公平理论
    2.5 简要评价
3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现状与问题成因的调查研究
    3.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现状
        3.1.1 经济状况
        3.1.2 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3.1.3 社会保障
        3.1.4 发展空间
        3.1.5 心理状况
    3.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特征
        3.2.1 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3.2.2 文化技能水平较低
        3.2.3 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
        3.2.4 就业难、保障低和顾虑多
    3.3 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成因分析
        3.3.1 根本原因:制度因素
        3.3.2 直接原因:政府因素
        3.3.3 内在原因:农民自身因素
        3.3.4 其他原因
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福利指数构建
    4.1 构建福利指数体系的理论基础
        4.1.1 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4.1.2 玛莎·努斯鲍姆的可行能力理论
    4.2 失地农民福利指数的指标体系设计
    4.3 失地农民福利指数的计量
        4.3.1 方法论基础
        4.3.2 用因子分析识别功能性活动
        4.3.3 应用模糊集理论识别功能性活动
    4.4 相关启示
5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中国城市化发展概况分析
        5.1.1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点
    5.2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5.2.1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5.2.2 中国城市化质量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5.3 失地农民福利损失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3.1 模型选择
        5.3.2 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和模型识别
        5.3.3 模型检验
        5.3.4 模型修正
    5.4 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影响因素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5.4.1 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影响因素分析
        5.4.2 中部地区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影响因素分析
        5.4.3 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影响因素分析
        5.4.4 三大区域失地农民福利损失及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6 失地农民的福利补偿机制设计
    6.1 失地农民福利补偿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6.1.1 失地农民福利补偿的原则
        6.1.2 失地农民的福利补偿机制设计导向
    6.2 征地补偿的方式、标准、程序
        6.2.1 国内征地补偿的方式、标准和程序及其沿革
        6.2.2 国际征地补偿的方式、标准和程序及其比较、借鉴
    6.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补偿模式
        6.3.1 我国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组合补偿内容
        6.3.2 组合补偿制度设计中的博弈分析
        6.3.3 集体征地中的代理关系浅析
        6.3.4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组合补偿方式探析
    6.4 失地农民福利补偿的制度体系设计
        6.4.1 以海南省为例的补偿法律制度体系
        6.4.2 移民补偿中的土地补偿制度体系
        6.4.3 基于市场化交易的补偿制度体系设计
7 失地农民福利补偿机制的区域性差异与政策建议
    7.1 失地农民福利补偿机制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7.1.1 东部地区失地农民补偿——以江苏省为例
        7.1.2 中部地区失地农民补偿——以湖北为例
        7.1.3 西部地区失地农民补偿——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
        7.1.4 三大地区失地农民福利补偿机制的差异分析
    7.2 基于区域差异的补偿机制设计的政策建议
        7.2.1 中西部需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应用权利保障机制
        7.2.2 中西部需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政策,构建失地农民补偿公平机制
        7.2.3 中西部需转变生产方式,构建失地农民发展空间损失补偿机制
        7.2.4 中西部需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7.2.5 东部需构建应用权利保障机制和完善补偿公平机制
        7.2.6 东中部需构建可行能力框架中的失地农民非物质补偿机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失地农民福利损失调查问卷

(4)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研学旅行
        2.地理研学旅行
        3.地理课程资源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后现代课程论
        4.地理学理论
二、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二)案例具体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三、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
    (一)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研究性原则
        3.典型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5.地理性原则
    (二)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程序
        1.资源收集调研
        2.资源筛选分析
        3.资源设计整合
    (三)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依据
        1.师生的实际情况
        2.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
        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5.初中地理教材
    (四)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
四、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应用
    (一)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应用方案
    (二)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实施
    (三)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实施启示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研学旅行相关文献资源目录
附录2 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案例
附录3 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
附录4 初中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目录
附录5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应用方案设计
附录6 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之《研学手册》
致谢

(5)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及创新
第2章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
    2.1 农村复兴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农村经济破产
        2.1.2 国内政治变动
        2.1.3 乡村教育衰落
        2.1.4 民族危机加剧
    2.2 农村复兴思潮的思想文化来源
        2.2.1“以农立国”的农本思想
        2.2.2 传统乡约制度
        2.2.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2.2.4 西方实验主义教育哲学
第3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演变
    3.1 农村复兴思潮的兴起
        3.1.1 从地方自治到村治思潮
        3.1.2 从乡村教育危机到乡村教育思潮
    3.2 农村复兴思潮的发展与高涨
        3.2.1 从农村经济破产到农村复兴思潮
        3.2.2 农村复兴思潮发展与高涨的表现
    3.3 农村复兴思潮的转型
        3.3.1 从乡村工作讨论会到乡村运动联合战线
        3.3.2 从乡村建设实验区沦陷到乡村救亡运动兴起
第4章 农村复兴思潮总体考察
    4.1 农村复兴运动的基本观念
    4.2 农村复兴思潮的主要内容
        4.2.1 实行农村自治
        4.2.2 改造农村教育
        4.2.3 组织农村合作
        4.2.4 实施农业推广
        4.2.5 活跃农村金融
        4.2.6 发展乡村工业
    4.3 复兴农村的几种理论
第5章 农村复兴思潮个案分析
    5.1 梁漱溟的农村复兴思想
        5.1.1 建立乡村组织
        5.1.2 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5.1.3 推行教育与合作
        5.1.4 由农业引发工业
        5.1.5 建立理想的新社会
    5.2 晏阳初的农村复兴思想
        5.2.1 推行农村“四大教育”
        5.2.2 研究实验、训练人才、表证推广
        5.2.3 实行政教合一
        5.2.4 进行民族再造
    5.3 高践四的农村复兴思想
        5.3.1 实施民众教育
        5.3.2 培养民众团体
        5.3.3 挽救农村经济衰落
    5.4 方显廷的农村复兴思想
        5.4.1 分析农村复兴的诸多不利因素
        5.4.2 发展乡村工业
        5.4.3 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5.4.4 由政府推动,进行农村整个建设
        5.4.5 追求农村之现代化
    5.5 许仕廉的农村复兴思想
        5.5.1 以整个社会为复兴农村工作对象
        5.5.2 以地方自然经济区域为乡村建设最低单位
        5.5.3 计划的、科学的方法
        5.5.4 谋民族生存与发展、创作新民
第6章 报刊杂志中的农村复兴思想
    6.1 《独立评论》的农村复兴思想
        6.1.1 认识农村破产现状
        6.1.2 剖析农村破产原因
        6.1.3 设计农村复兴方案
    6.2 《中国经济》的农村复兴思想
        6.2.1 《中国经济》对中国农村破产的概括
        6.2.2 《中国经济》对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
        6.2.3 《中国经济》复兴农村的主张
    6.3 《大公报》的农村复兴思想
        6.3.1 向政府提出复兴农村建议
        6.3.2 广发农村复兴言论
        6.3.3 救济受灾农村
    6.4 《东方杂志》的农村复兴思想
        6.4.1 强调农村地位重要
        6.4.2 传播农村复兴思潮
        6.4.3 监督政府复兴农村行为
第7章 知识界关于农村复兴问题的论争
    7.1 “无为”政治还是“有为”政治
        7.1.1 论争缘起
        7.1.2 论争内容
        7.1.3 对两种救济农村观的评议
    7.2 “从农业引发工业”还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7.2.1 “从农业引发工业”
        7.2.2 “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
        7.2.3 对“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的反驳
        7.2.4 对两种复兴农村观的评析
    7.3 改良还是革命
        7.3.1 要不要推翻帝国主义
        7.3.2 要不要推翻封建主义
        7.3.3 对论争的评议
第8章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8.1 农村复兴思潮的特点
        8.1.1 民族复兴的目标追求
        8.1.2 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8.1.3 改良性的方法选择
    8.2 农村复兴思潮的影响
        8.2.1 有利于推动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8.2.2 有助于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8.2.3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8.2.4 为民族复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农民权利与维权范式
    1.3 乡村治权:研究农民上访的新范式
    1.4 研究方法
    1.5 田野工作与资料来源
    1.6 基本概念与表述框架
2 研究背景
    2.1 和平乡概况
    2.2 和平乡政权变迁史
    2.3 村庄及其权威结构
    2.4 农户生计与分化
3 治权与治理
    3.1 结合治理
    3.2 综合治理
    3.3 没有治权的治理
4 信访吸纳治理
    4.1 和平乡信访工作30年:1978—2008
    4.2 信访吸纳治理
    4.3 分类治理
5 非正常上访的建构与治理
    5.1 "不正常的人"及其上访
    5.2 "危险的个人"及其治理
    5.3 "必须保卫社会"及其困境
6 村庄结构与农民权利
    6.1 村庄成员权与村庄结构
    6.2 村庄结构与公民权
    6.3 村庄结构与生存权
    6.4 结语
7 村庄规范与上访者的规训
    7.1 "信球"与"信球访"
    7.2 "赖货"与村庄秩序
    7.3 结语
8 结论
    8.1 村庄吸纳政治
    8.2 乡村治权与国家政权建设
    8.3 分类治理与政权性质
    8.4 农民上访的政治学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2:和平乡信访案件一览表1978—2008年
附录3:关于进一步做好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人员稳控工作的通知
附录4:奥运会期间信访稳定工作责任通知单
后记

(8)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1.3 论文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选择
    1.4 已有的相关研究
    1.5 论文的创新
2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概述
    2.1 山林权属争议概述
        2.1.1 山林权属的内涵
        2.1.2 山林权属争议的概念
    2.2 浙江省山林所有制历史演变
        2.2.1 土地改革前的山林所有制
        2.2.2 土地改革时期的山林所有制
        2.2.3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所有制
        2.2.4 林业“三定”后的山林所有制
    2.3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阶段特征分析
        2.3.1 土地改革前山林权属争议
        2.3.2 土地改革时期山林权属争议
        2.3.3 合作化时期山林权属争议
        2.3.4 林业“三定”时期山林权属争议
        2.3.5 现阶段山林权属争议
    2.4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现状和问题
        2.4.1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基本情况
        2.4.2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的种类
        2.4.3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的特点
        2.4.4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3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成因分析
    3.1 经济学分析
        3.1.1 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内涵
        3.1.2 产权制度
        3.1.3 山林权属争议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3.2 政策学分析
        3.2.1 林业政策的概念、实质与分类
        3.2.2 现行林地、林权管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3.2.3 山林权属争议成因的政策学分析
    3.3 法理学分析
        3.3.1 我国林业法规的立法体系
        3.3.2 调处山林权属争议可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3.3.3 山林权属争议的法律适用
        3.3.4 山林权属争议成因的法理学分析
    3.4 社会学分析
        3.4.1 社会学学概念
        3.4.2 社会学理论
        3.4.3 山林权属争议成因的社会学分析
    3.5 其它因素分析
        3.5.1 地籍管理原因
        3.5.2 历史遗留问题
        3.5.3 经营管理原因
    3.6 小结
4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凭证的种类及其法律效力
    4.1 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4.1.1 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4.1.2 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4.1.3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几种证据
    4.2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的主要凭证
        4.2.1 林权证及其法律效力
        4.2.2 土地证、土地清册及其法律效力
    4.3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的其它凭证
        4.3.1 当事人之间有关林木林地权属的协议及其法律效力
        4.3.2 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及其法律效力
        4.3.3 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判决及其法律效力
    4.4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的参考凭证
        4.4.1 农业税土地产量分户清册及其法律效力
        4.4.2 行政区域图及其法律效力
        4.4.3 自留山证及其法律效力
        4.4.4 插花山证及其法律效力
        4.4.5 合作化及“四固定”的有关凭证及其法律效力
        4.4.6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中的证人证言及其法律效力
        4.4.7 林木、林地权属争议中的当事人陈述及其法律效力
        4.4.8 土改前的有关凭证及其法律效力
    4.5 其它相关问题的处理及其法律适用
        4.5.1 双方都能提供有效合法凭证的处理
        4.5.2 伪造、变造、涂改林木、林地权属凭证及其法律责任
        4.5.3 无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和有证林木林地失管的处理
    4.6 小结
5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方法理论与实证分析
    5.1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应遵循的原则
        5.1.1 经济利益原则
        5.1.2 公平公正原则
        5.1.3 促进安定团结原则
        5.1.4 有利于林业生产原则
        5.1.5 互谅互让、着重调解的原则
        5.1.6 及时性原则
        5.1.7 把争议解决在基层原则
    5.2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方法
        5.2.1 协商调解方法
        5.2.2 行政裁决方法
        5.2.3 司法裁决方法
    5.3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方法运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5.3.1 运用情况
        5.3.2 存在问题
    5.4 小结
6 山林权属争议调处方法应用设计
    6.1 协商调解方法应用设计
        6.1.1 影响协商调解因素分析
        6.1.2 协商调解方法应用设计
    6.2 行政裁决方法应用设计
        6.2.1 影响行政裁决方法应用因素分析
        6.2.2 行政裁决方法应用设计
    6.3 司法裁决方法应用设计
        6.3.1 影响司法裁决方法应用的背景、环境分析
        6.3.2 司法裁决方法应用设计
    6.4 小结
7 预防和调处山林权属争议模式设计
    7.1 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
    7.2 因地制宜,正确运用各种调处手段
        7.2.1 根据适用条件选择调处方法
        7.2.2 根据不同的成因选择调处方法
        7.2.3 根据客观环境变化选择调处方法
    7.3 建立健全地籍档案管理制度
        7.3.1 转变观念
        7.3.2 必须完成土地清丈工作
        7.3.3 地籍档案的立档原则
        7.3.4 规范、科学管理地籍档案
    7.4 深化林业改革
        7.4.1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7.4.2 管理体制改革
    7.5 加强和完善林业法制建设
        7.5.1 加强林业立法建设
        7.5.2 加强法制教育
        7.5.3 严格执法
    7.6 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
        7.6.1 强化各村、组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
        7.6.2 乡镇政府对自治能力较弱的村组,要强化指导
        7.6.3 认真做好纠纷双方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
    7.7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7.7.1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重构中国农民的价值观
        7.7.2 构建乡村社会行为规范机制,为调处纠纷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7.7.3 发展乡村科教事业,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理性思维能力乡土
    7.8 小结
8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山林权属案例分析
附录2 作者简介2
附录3 导师简介
    博士生导师 邱俊齐教授简历
    博士生副导师 温亚利教授简历
附录4 在读博士期间出版的学术专着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国内研究述评
        1.2.1 整体研究概貌
        1.2.2 历史维度的相关研究
        1.2.3 理论维度的相关研究
        1.2.4 实践维度的相关研究
    1.3 国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基本思路与内容安排
        1.4.2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时期界定:土地革命时期
        1.5.2 基础概念:监督与监察、巡视与巡察
        1.5.3 重点概念:执政党建设、党内监督、党内巡视、行政监察
        1.5.4 身份概念:监察员、巡视员与特派员
        1.5.5 制度界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
    1.6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与局限性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确立基础
    2.1 思想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建思想
        2.1.2 列宁的党建思想
        2.1.3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思想
    2.2 传统文化根基
        2.2.1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
        2.2.2 中国传统监察制度
        2.2.3 中国传统社会心理
    2.3 革命斗争需要
        2.3.1 白色恐怖下中共各级党组织遭遇重创
        2.3.2 部分党组织与党员出现思想与行动上的混乱
        2.3.3 党内人才匮乏,基层干部选拔体制不够畅通
    2.4 组织实践基础
        2.4.1 党内巡视工作的早期实践经验累积
        2.4.2 联共(布)对中共巡视工作的指导
        2.4.3 土地革命前中共组织与群众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
    3.1 初步形成:从八七会议到中共六大
        3.1.1 历史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3.1.2 中心任务:重建、联络并改组党部
        3.1.3 机构部署:建立三大中央派出机关
        3.1.4 具体实践:央地巡视工作初步互动
    3.2 波折发展:从中共六大到遵义会议
        3.2.1 历史背景:波折忧患中前进
        3.2.2 中心任务:服务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
        3.2.3 战略方针:初步建构央地巡视互动体系
        3.2.4 具体实践:推进巡视探索并颁布巡视条例
    3.3 自我调整:从遵义会议到洛川会议
        3.3.1 历史背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党内纠偏
        3.3.2 中心任务:服务反围剿和党的军队建设
        3.3.3 系统优化:巡视渗透各领域并提升地方主动性
        3.3.4 具体实践:扩大巡视力度并创新巡视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主要特点
    4.1 大体上沿用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建构框架与原则
        4.1.1 将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区划作为巡视布局与实践的基础
        4.1.2 重视巡视机构及其人员的相对独立性与职能多样性
        4.1.3 以法规、条例等方式来规范巡视工作
    4.2 吸取了国民党党政腐败与监察失灵的惨痛教训
        4.2.1 反对独裁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
        4.2.2 警惕制度失灵,重视党内巡视的有效运行
        4.2.3 整顿官僚腐化,强调革命队伍的纯洁性
    4.3 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带有“苏联监察制度色彩”
        4.3.1 重视监察工作的制度化发展及其地位提升
        4.3.2 将党内外监督方式统一于巡视制度设计
        4.3.3 受到斯大林时期苏联监察制度“左”的偏执影响
    4.4 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初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党内巡视系统
        4.4.1 主体层面:意识到必须坚持党对巡视制度的领导
        4.4.2 体系层面:尝试由“自上而下”转向“上下联动”
        4.4.3 任务层面: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巡视部署
        4.4.4 落实层面:调研地方实际,开展“活泼的”巡视
        4.4.5 规范层面:总结实践经验,颁布并修订《巡视条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
    5.1 危急关头协助各级党组织的重建与恢复工作
        5.1.1 恢复央地联系并传达上级指示与精神
        5.1.2 协助改组地方党部并指导地方实际工作
        5.1.3 选拔和培养党的优秀人才
        5.1.4 筹备党的秘密组织和人民军队
    5.2 提升了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决策的科学性
        5.2.1 通过巡视调研,综合考察各地党组织的工作环境
        5.2.2 探索并推动了党内集中和党内民主的统一
        5.2.3 总结反思巡视问题,逐步规范巡视工作
        5.2.4 纠偏地方党组织错误思想并平反冤假错案
    5.3 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协助建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3.1 推广革命军与当地农民结合的经验
        5.3.2 争取广大群众,“打入党员群众的实际”
        5.3.3 发动群众组建工农学会,开展群团运动
        5.3.4 领导群众开展革命、建设、起义,建构民族统一战线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局限
    6.1 整体建构上,党内巡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建立”
        6.1.1 不同层级党部巡视体系建构与落实差异较大
        6.1.2 党内领导方式没有完全转变,巡视规范落实程度较低
        6.1.3 部分地区巡视人员短缺、能力欠缺、作风不良
    6.2 实践过程中,受到党内左倾思想、“唯成分论”等不良影响
        6.2.1 选人用人“唯成分”,削弱党员革命积极性
        6.2.2 巡视工作犯“盲动”错误,党组织遭到破坏
        6.2.3 错误批判党员干部,党内人才流失
    6.3 制度体系内,党内巡视系统的联动和监管程度较弱
        6.3.1 战争、交通、通讯、资金等因素限制了央地互动效果
        6.3.2 将集中凌驾于民主之上,削弱了地方主动性
        6.3.3 某些地方巡视态度不端正、工作不作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7.1 找准定位:坚定党内巡视制度的三个“立场”
        7.1.1 鲜明政治立场:坚定党对巡视工作的领导
        7.1.2 人民本位立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现实诉求的实现
        7.1.3 战略发展立场:服务不同历史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7.2 科学指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展开巡视工作
        7.2.1 重视开展实事求是、全面深刻的调查研究
        7.2.2 把握工作的“度”,警惕思想与行动上的偏执
        7.2.3 总结巡视经验与教训,推进巡视工作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7.3 制度优化:进一步提升其规范性、协作性和生命力
        7.3.1 党内巡视制度与法制相结合,推进其规范化建设
        7.3.2 促成两个“联动”,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
        7.3.3 批判借鉴古今中外优秀巡视制度成果,提升制度生命力
    7.4 实践推进:明确巡视重点与主体权责,创新巡视方法
        7.4.1 明确当前阶段巡视任务与重心,加大政治巡视
        7.4.2 明确巡视主体权责与激励,优化主体结构
        7.4.3 创新巡视工作方法,拓展全媒体参与渠道
    7.5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10)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空间、主体与策略——基于荆门市城郊农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维权抗争, 还是利益博弈?
二、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空间
三、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主体
    (一) 地方政府
        1. 彰显地方官员政绩。
        2. 扩大地方财政需求。
        3. 地方官员其他的任职收益。
    (二) 村委会
    (三) 农户
        1. 精英农户。
        2. 硬钉子户。
        3. 软钉子户。
        4. 普通农户。
四、农村征地拆迁中各利益主体的策略
    (一) 地方政府的策略
        1. 停止批地和控违拆违。
        2. 利用利益空间调控村干部与村民的博弈。
        3. 让开发商直接征地拆迁。
        4. 变相施压拔软钉子。
        5. 强征强拆拔硬钉子。
    (二) 村委会的策略
        1. 对农户的策略。
        (1) 瓦解农民联合行动。
        (2) 步步为营、各个击破。
        2. 对政府的策略。
        3. 对自身的策略。
    (三) 农户的策略
        1. 精英农户的策略。
        2. 硬钉子户的策略。
        3. 软钉子户的策略。
        4. 普通农户的策略。
五、进一步的讨论
    (一) 征地拆迁问题主要源于利益博弈, 而非基本制度设置
    (二) 征地拆迁能带来实质利益, 大部分农户盼征地拆迁
    (三) 征地拆迁是必然的, 并积极为利益博弈做准备
    (四) 征地拆迁中多数利益博弈在平静中展开, 强征强拆是个案
    (五) “钉子户”、“上访户”抗征抗拆不一定是维权抗争, 更多的是利益博弈

四、教学“丈量土地”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职前初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个案研究[D]. 牟金保.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2]交易成本视角下农地流转模式研究[D]. 杨祖德. 广西大学, 2014(02)
  • [3]失地农民福利损失与补偿机制研究 ——基于城市化区域性差异视角[D]. 王曾. 武汉大学, 2014(06)
  • [4]呼和浩特市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D]. 周子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20世纪30年代农村复兴思潮研究[D]. 刘峰. 湖南大学, 2015(12)
  • [6]“丈量土地”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J]. 沈长生. 甘肃教育, 1997(Z2)
  • [7]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D]. 申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1)
  • [8]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研究[D]. 陈永富. 北京林业大学, 2004(04)
  • [9]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D]. 宋婧琳.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农村征地拆迁中的利益博弈:空间、主体与策略——基于荆门市城郊农村的调查[J]. 杨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  ;  

“丈量土地”教学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