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油3号”和“清油3号”油菜籽

“门油3号”和“清油3号”油菜籽

一、“门油3号”和“青油3号”油菜(论文文献综述)

程嘉庆[1](2020)在《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遗传背景狭窄是我国甘蓝型油菜育种的主要限制因素,利用远缘杂交技术人工合成新型甘蓝型油菜是我国油菜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课题组以西藏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与甘蓝型油菜藏油5号种间有性杂交、多代自交和定向选育创制的新型甘蓝型油菜。选取代表性的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进行大田直播实验,开展表型多样性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评价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表型特征、多样性水平及杂种优势利用潜力以期丰富西藏甘蓝型油菜遗传基础为西藏甘蓝型油菜育种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围绕新型甘蓝型油菜主要开展的实验与结果如下:1.本研究考察了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材料的23个质量性状和23个数量性状。23个质量性状主要涉及茎、叶、花、角果等器官的植物学特征,其中子叶形状、心叶色、叶缘形状、叶尖形状、薹茎叶形状、花冠大小、花瓣形状、花瓣着生状态、角果着生状态等9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大于1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其余质量性状多样性均较低;23个数量性状涉及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介于2.63~2.92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基于46个性状对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进行类群划分,获得4个表型差异群体,其中类群Ⅰ包含27个品系,该类群生育期较短、植株相对矮小、产量较低,双低品质欠佳;类群Ⅱ包含19个品系,该类群花期较短、植株性状中等,产量及品质性状表现中等;第Ⅲ类群包含8个品系,产量及农艺性状优于第Ⅱ类群,特别是品质性状表现优质;第Ⅳ类群只包含1个品系XZ47,该品系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且营养生长旺盛,产量及品质性状优于其他类群。2.对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的25个表型性状,包括8个产量性状、7个品质性状、10个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系统鉴定,综合评价其表型特点。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的平均生育期为119.13d,变幅为102d~125d,整体呈现早熟特点;株高平均148.83cm变幅为120.64cm~188.36cm,茎粗平均为14.06mm变幅为10.10mm~22.25mm,一次有效分枝数平均为7.77个变幅4.67个~12.33个,二次有效分枝数平均为10.31个变幅为3.34个~18.67个,植株整体营养生长旺盛,二次分枝较多,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优势,其中主花序生长优势明显,平均主花序长60.07cm,平均主花序有效角果数57.32个,为后期产量形成奠定了营养基础。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产量平均29.8g,每角果粒数平均27.07粒,单株有效角果数平均457.10个,千粒重3.86g,产量性状具有明显优势,折合产量1515.68kg/hm2,变幅为668.70kg/hm2~2664.80kg/hm2,进一步表明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具有较高的产量利用潜力。但是3个主要的品质性状含油量平均为44.55%,芥酸含量平均为12.09%,硫苷含量平均为63.23μmol/g,尚未达到双低标准,需要进一步改良。为了对参试55份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进行综合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综合得分为评价依据,得到其综合表现依次为:XZ47、XZ49、XZ27、XZ46、XZ24、XZ35、XZ34、XZ26、XZ17、XZ23、XZ37、XZ51、XZ12、XZ30、XZ36、XZ41、XZ16、XZ25、XZ11、XZ33、XZ45、XZ52、XZ19、XZ2、XZ5、XZ6、XZ22、XZ50、XZ53、XZ31、X Z44、XZ54、XZ29、XZ21、XZ43、XZ20、XZ3、XZ4、XZ38、XZ14、X Z39、XZ48、XZ32、XZ7、XZ9、XZ15、XZ55、XZ13、XZ40、XZ8、XZ28、XZ18、XZ42、XZ1、XZ10。对折合产量和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得出,与折合产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的性状按照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蕾台期>生育期>一次有效分枝高度,由此得出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主要通过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产量以达到增产的目标。3.为了考察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应用潜力,实验以50-1A为母本,分别以55份新型甘蓝型油菜和60份普通甘蓝型油菜为父本,比较两个群体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植株粗壮且分枝数较多,生长旺盛;普通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植株较高且主花序较长但分枝较少,两类群植株株型不同但在农艺性状上均表现较好的杂种优势。产量性状比较发现新型甘蓝型油菜在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等性状均优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进而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上具有较强的利用潜力。

赵志,唐国永,余青兰,姚艳梅,李钧[2](2019)在《青海白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指出为明确青海白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以58份白菜型油菜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AFLP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特早熟白菜型油菜杂交育种的资源创建及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6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24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8.49%。遗传距离变幅在0.073~0.375,平均为0.224。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白菜型油菜资源可分为A、B两大类群,其中A类群包含4份来源于青藏高原及印度的黄籽油菜;在遗传相似系数0.76处,B类群可进一步分为4个亚类,第一、三亚类基本上为具有加拿大及欧洲遗传成分的品种(系),第二亚类只包含一个西藏品种,第四亚类大部分为青海省特早熟油菜品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特早熟白菜型油菜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系统独立且遗传基础单一。

胡丹丹[3](2019)在《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文中提出甘蓝型油菜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重要油料作物,然而它同时也是一个年轻的异源四倍体物种,其驯化和栽培历史较短,遗传多样性有限。为了拓宽其遗传基础并创造出可用于油菜遗传育种的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群,课题组通过大量的种间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74份埃塞俄比亚芥(埃芥)品种的Cc基因组成分和122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Ar基因组成分大规模地导入至甘蓝型油菜中,培育了包含数百个系谱各异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群体,并引入显性核不育性状开展轮回选择,获得了由数千个体组成的遗传变异丰富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RS群体)。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开展对该群体的性状改良及改良效果和遗传多样性评估、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亚基因组间杂种的杂种优势分析和预测,以期获得性状优良具有强杂种优势潜力的新型甘蓝型油菜育种群,为油菜的新型种质资源创建和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源源不断的育种材料。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分以下七个方面总结:1.对RS群体进行第五轮的群体改良,从第一、三、五轮轮回选择过程中收获的单株中各随机选取80个单株,对群体改良的效果进行评估。5轮选择后,RS群体的硫苷、芥酸含量分别降低了40.6%和89.4%,油酸含量增加了19.2%,但种子含油量的增加缓慢。千粒重、结角密度和角果粒数等农艺性状也都有提高。三个世代的新型甘蓝型油菜都表现出了丰富的表型变异,其中不乏具有优异性状的材料,如大粒、高含油量、结籽密等性状。2.对包括55份白菜型油菜、55份埃芥、56份常规甘蓝型油菜、160份第三轮RS群体株系和160份第五轮RS群体株系在内的486份材料进行了82对SSR和Indel标记的检测。聚类分析表明RS群体与常规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距离较远,遗传差异大。新型甘蓝型油菜中检测到147位点,其中有59个位点检测到了白菜或埃芥的特异性等位基因的导入,其中还包括10个埃芥B基因组等位基因的导入。此外,我们还检测到8个可能的新的等位基因。较高的杂合度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之间发生了充分的杂交,进而可能产生丰富的重组。3.从RS群体收获的材料中通过筛选、自交和小孢子培养,获得了近千份新型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和双单倍体(DH)系。对5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及原始亲本华双3号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共检测到50,222个高质量标记。通过与华双3号比较,发现新型甘蓝型油菜DH系平均52%的基因组与其原始亲本华双3号产生了不同,还检测到了140个明显的B基因组信号,但这些B基因组的导入片段较小,仅有一个为160 kb的相对较大的区段。4.对6个常规甘蓝型油菜、61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及二者杂交得到的363个亚基因组间杂种进行了三个环境10个性状的考察,分析发现,种子产量表现出了很强的杂种优势,并从中筛选出了15个显着超过当地商业对照的强优势组合。5.对67个测配亲本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共获得了48,602个标记。通过对中亲优势的遗传变异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显性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最大,占到了29%-41%。通过关联分析在跨环境、武汉、襄阳和景泰分别检测到了33、47、18和24个显着的杂种优势位点,其中武汉和襄阳环境下各有一个位点为白菜特异性标记。此外,在武汉环境下检测到有10个埃芥Cc特异性标记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标记的加显上位性互作效应和41个白菜Ar/埃芥Cc特异性标记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标记的显显上位性互作效应,表明外源基因组成分的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对杂种优势有贡献。6.通过利用包含不同遗传效应的基因组选择模型对中亲优势进行预测,发现仅考虑显性效应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0.446-0.637),与同时考虑了显性效应和三种上位性互作效应的模型的差距仅为0.02-0.08,再次证明了显性效应在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中的重要性。包含了更多材料类型的武汉环境的预测准确率最低,而整合了三个环境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的基因组预测效率最高,表明材料类型和环境数能够提高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

谢晋[4](2019)在《通过芥甘杂交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研究》文中指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和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AABB,2n=36)为芸薹属中两个重要的异源四倍体复合种。甘蓝型油菜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菜类型,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芥菜型油菜具有抗旱、抗虫、耐瘠、黄籽等特点。我国甘蓝型油菜的一些常规种由于长期的人工选择与自交,遗传基础狭窄,而通过远缘杂交,能够创制具有优良性状的新的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创造具有优良遗传特性新型甘蓝型油菜,拓宽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同时对芥甘杂交后代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亲和性分析:正交(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亲和指数介于2.91~7.54,反交(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亲和指数为0.04~0.09,表明以芥菜型油菜为母本的杂交亲和性较好,而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杂交不易得到种子。正交花粉管伸入子房的数量与反交相近,说明花粉与柱头的识别作用不是影响正反交亲和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受精后15天,所有正交组合的胚已生长为子叶形胚,并继续正常发育,而反交的胚从15天开始就已停止生长,表现为心形胚、鱼雷胚,或退化为心脏型,并最终褐化凋亡,说明反交存在严重的受精后障碍,可能是由于胚乳不能为发育中的胚继续提供营养。2.芥甘杂种F1的获得及杂种后代的细胞学与形态学观察:以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为亲本,正反交杂种染色体组成均为AABC,2n=37,且减数分裂观察发现正反交杂种染色体主要分离方式为18:19,植株形态介于双亲之间。F2群体中大部分植株偏甘蓝型,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大多在38条左右。F1~F6花粉平均可染率由32.68%增加到90%以上,其花粉育性随着世代的增加逐渐提高,到F5代时花粉育性已经恢复正常。3.供体芥菜型油菜遗传渗入分析: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从F1~F6,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分别为29.99%、23.44%、20.33%、12.72%、12.49%、11.86%,B基因组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分别为42.43%、31.94%、18.06%、8.09%、7.08%、4.17%。AFL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A基因组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分别为20.93%、15.19%、11.14%、4.45%、3.46%、3.15%,B基因组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分别为28.83%、21.28%、13.76%、4.43%、3.38%、3.07%。SSR与AFLP分子标记结果均表明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的渗入随世代增加而逐渐减少。在F2、BC1、F3代中芥菜型油菜的遗传渗入在各单株之间差异比较大,当到F4、F5、F6代时,各世代中单株渗入率趋于稳定。芥菜型油菜B基因组遗传物质丢失很快,并且发现B4、B5、B7、B8基因组上的遗传物质最先丢失。4.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跳甲为害情况与农艺性状调查分析: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跳甲为害指数平均数都低于青油14号,其中四个新型甘蓝型油菜相较于青油14号具有显着性差异。农艺性状方差分析表明,新型甘蓝型油菜中1号材料的一次分枝数、每角果粒数均显着高于青油14号。5号材料的二次分枝数,2号材料主序长度都显着高于青油14号。1、2号的主序果数显着高于青油14号。3号材料平均千粒重达到4.12g,显着高于青油14号。所有材料角果长均显着低于青油14号,且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均与青油14号没有显着性差异。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的主要性状有单株角果数、株高、主序果数,在后期的育种应用中应综合这几个性状的选择。

赵彩霞,唐琳,袁玉婷,王晋雄,李施蒙[5](2018)在《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对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及配制的正反交组合的杂交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进行测定,并对杂交F1代形态学、花粉活力和自交亲和性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以甘蓝型油菜作母本,结实率和亲和指数较高;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正反交F1代组合均表现为自交亲和,植物学性状均偏向于母本,自交亲和性表现为甘蓝型油菜>F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指数分别为20.37、6.30、1.59、0.51,花粉活力表现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1(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F1(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

李俊仁,秦建权[6](2018)在《对优化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区域种植布局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农作物品种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调整种植业结构,关键要有适宜的品种做支撑。本文针对农作物品种种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农作物品种熟性划分及分类、农作物品种种植区域布局,提出了措施,以供参考。

邹小云,刘宝林,李俊,宋来强,官春云[7](2018)在《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建立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方法,筛选合理的次级评价指标和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设置低氮(45kg/hm2)、中氮(180kg/hm2)和高氮(270kg/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了416份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种质植株性状及氮素吸收效率(NA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氮收获指数(NHI)。各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氮的敏感性不同,低氮下第一次有效分枝数的变异程度最大,单株籽粒重次之;中氮和高氮处理水平下单株籽粒重的变异程度均表现为最大,低氮胁迫加大了种质间的差异。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基因型间差异明显,表现中效类型的种质最多,高效和低效的较少。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A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株高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UE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高氮处理下,以单株地上干重、第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籽粒重和每角粒数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油菜种质间成熟期NHI的鉴定与评价应选择在低氮处理下,以单株籽粒重、单株地上干重和茎基粗为间接指标进行选择效果明显。

宋培玲,Malgorzata Jedryczka,郝丽芬,皇甫海燕,李子钦,包玉英[8](2015)在《中国油菜对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掌握中国油菜品种的黑胫病抗性水平,为抗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采用子叶穿刺接种法,对35个油菜品种开展了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供试品种中没有发现对病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表现高抗或免疫的品种,只有3个品种可以兼抗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但均表现低抗。供试的35个品种对12个菌株共产生了17种反应型,其中12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完全相同,18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非常相近,5个品种的反应型不同于任何鉴别寄主。抗病基因推导,已知的12个黑胫病抗性基因Rlm19,Lep R13多数以基因组合的形式分布在我国的30个品种中,这些主栽品种可能含有已知的或新的抗病基因。说明现有的油菜种质资源中可能蕴藏着对改良黑胫病抗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宋培玲[9](2015)在《油菜黑胫病抗性鉴定及防治研究》文中指出油菜黑胫病(Phoma stem canker),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油菜真菌病害之一,该病害寄主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可以在多种气候条件,栽培措施和作物类型上爆发、流行,给油菜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该病害已成为限制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生产 。近年来,尽管油菜黑胫病Leptosphaeria biglobosa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呈迅速蔓延趋势,但因弱侵染型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未造成明显的产量损失,以致我国的广大种植者及科研工作者对该病害仍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对其研究较少,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从该病害在世界各国的扩散趋势及演化规律来看,强侵染型病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有逐渐侵入并取代弱侵染型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趋势。强侵染型病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危害重,造成的产量损失大,对我国的油菜及十字花科作物生产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了研究油菜黑胫病在我国的发生发展规律、我国部分主栽品种的抗性水平及筛选黑胫病的防治药剂,本文开展了如下工作:采用子叶穿刺接种法,首先在人工气候条件下研究了黑胫病的侵染条件,构建了稳定的发病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35个主栽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筛选、评价了这些主栽品种对黑胫病的抗性水平并进行了抗病基因推导,同时研究了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前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其次,创建了快速、有效检测油菜种子携带黑胫病菌的DNA提取及检测方法,同时比较分析了7种防治药剂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黑胫病病原菌在油菜子叶期的最适侵染、发病条件为:21-24℃,保湿48 h以上。2.在我国的35个油菜主栽品种中没有发现对强、弱两种致病菌表现高抗或免疫的品种,仅1个品种对病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表现中抗,5个品种表现低抗;16个品种对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表现低抗;3个品种兼抗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3.依据基因推导法推导,在供试的35个品种中,12个已知的抗病基因Rlml-9、Lep R1-R3,多数以基因组合形式分布于30个品种中,这些主栽品种可能含有已知的或新的抗病基因,说明我们现有的油菜种质资源中可能蕴藏着对改良黑胫病抗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4.黑胫病菌可以诱导油菜体内5种防御酶活性发生变化,接种后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均迅速升高而达到峰值,且其酶活性增加量显着大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的防御酶活性或增幅较小或较抗病品种滞后。这些酶活性峰值出现的高低与早晚,可作为早期鉴定油菜抗黑胫病的生理指标。5.建立了油菜种子携带黑胫病菌的DNA提取及检测方法,CTAB+Kit先大量再微量提取的DNA适于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的检测。该方法保证了带菌量较低时,所提取的总DNA中黑胫病病原菌微量DNA的存在,且其含量可满足进一步PCR检测的要求。PCR扩增可有效检出1000粒或10000粒种子中1粒种子所携带的黑胫病菌。其检出的准确度和灵敏性均高于欧洲所要求的检测标准5‰。,在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的检测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6.供试的7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黑胫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所有药剂的抑制作用均随各药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相对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氟硅唑、戊唑醇、咪鲜胺三种杀菌剂对油菜黑胫病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抑制中浓度均小于1。

次仁白珍[10](2015)在《西藏春油菜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Eberhat-Russe11法、品种区域试验法AMMI模型相结合,分析了西藏春油菜区试试验4个参试新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MI模型解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明显优于线性回归模型。通过AMMI模型双标图可以看出产量在品种和地点的变异程度,稳定性较好的品种是蜀油8号。品种区域试验AMMI模型分析法测定油菜品种丰产稳产性一个比较简便的方法。若能与回归系数法相结合,则能进一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二、“门油3号”和“青油3号”油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门油3号”和“青油3号”油菜(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油菜生产历史及现状
        1.1.1 我国油菜生产历史
        1.1.2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
    1.2 我国油菜育种发展
    1.3 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1.3.1 人工诱变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3.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3.3 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3.4 远缘杂交的方法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1.4 杂种优势利用在油菜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评价与类群划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表型性状测定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分析
        2.2.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群体聚类
        2.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类群特征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评价
        2.3.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类群评价
        2.3.3 小结
第三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产量、品质与农艺性状的获取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生育期性状变异范围
        3.2.2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3.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性状变异范围
        3.2.4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籽粒品质性状变异范围
        3.2.5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3.2.6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及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种 F1 代群体表型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测定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F1代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4.2.2 常规甘蓝型油菜杂种F1代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范围
        4.2.3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与常规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群体表型比较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青海白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DNA提取及AFLP 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AFLP引物扩增结果
    2.2 白菜型油菜资源遗传距离分析
    2.3 白菜型油菜资源聚类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芸薹属及其相关种质资源在甘蓝型油菜改良中的利用
        1.1.1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二倍体基本种杂交
        1.1.2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四倍体物种杂交
        1.1.3 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以外物种杂交
        1.1.4 种间杂交从头合成甘蓝型油菜
    1.2 新型甘蓝型油菜的创建及其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
        1.2.1 第一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1)创建
        1.2.2 第二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2)创建
        1.2.3 第三代新型甘蓝型油菜(G3)创建
    1.3 轮回选择在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1.3.1 常用轮回选择方法
        1.3.2 利用不育系在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中开展轮回选择
    1.4 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
        1.4.1 杂种优势假说
        1.4.2 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4.3 油菜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5 基因组选择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5.1 基因组选择原理
        1.5.2 基因组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1.5.3 基因组选择在油菜中的研究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改良和评估
    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田间试验与表型测定
        2.2.3 轮回选择群体基因型检测
        2.2.4 简化基因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第五轮选择
        2.3.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三个世代的表型评估
        2.3.3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评估
        2.3.4 新型甘蓝型油菜优良自交系和DH系的选育及其全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分析
    2.4 讨论
        2.4.1 不同性状基于轮回选择的群体改良效果
        2.4.2 新型甘蓝型油菜轮回选择群体的遗传变异
    2.5 总结与展望
3 新型甘蓝型油菜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分析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田间试验
        3.2.3 表型统计分析
        3.2.4 基因型检测
        3.2.5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的基因组预测
        3.2.6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遗传效应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7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位点的全基因组扫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三个环境下亚基因组间杂种及其亲本产量试验的表型分析
        3.3.2 种子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3.3.3 杂种亲本的基因型分析及遗传距离
        3.3.4 种子产量中亲优势的遗传结构分析及基因组预测
        3.3.5 种子产量杂种优势位点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 讨论
        3.4.1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表现
        3.4.2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3.4.3 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的基因组预测
    3.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表与附图
附录Ⅱ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阶段发表成果
致谢

(4)通过芥甘杂交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芸薹属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1.1.1 芸薹属植物的简介
        1.1.2 芸薹属植物远缘杂交研究概况
    1.2 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1.2.1 远缘杂交不亲和原因
        1.2.2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方法
        1.2.2.1 调整植物生长环境
        1.2.2.2 选择合适的亲本与杂交方向
        1.2.2.3 调整授粉条件
        1.2.2.4 增加理化因素
        1.2.2.5 组织培养技术
        1.2.2.6 植物体细胞杂交(无性杂交)
    1.3 芸薹属远缘杂交杂交类型
        1.3.1 芸薹属属间远缘杂交
        1.3.2 芸薹属种间远缘杂交
    1.4 远缘杂交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进展及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芥甘杂交亲和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杂交亲和性试验
        2.1.2.2 花粉管萌发荧光观察
        2.1.2.3 授粉后胚发育情况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芥甘杂交亲和性分析
        2.2.2 花粉管萌发观察
        2.2.3 授粉后胚珠发育情况
    2.3 小结
第三章 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形态学与细胞学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人工杂交
        3.1.2.2 性状调查
        3.1.2.3 细胞学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杂种F_1杂种的获得及形态学、细胞学分析
        3.2.1.1 杂种F_1的获得与形态学分析
        3.2.1.2 杂种F_1的细胞学分析
        3.2.2 F_2群体遗传分析
        3.2.3 芥甘杂交后代花粉育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芥甘杂种后代分子标记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供试材料DNA的提取
        4.1.2.2 SSR分子标记
        4.1.2.3 AFLP分子标记
        4.1.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SSR分子标记分析
        4.2.1.1 各世代扩增情况
        4.2.1.2 各世代随机引物渗入分析
        4.2.1.3 特异引物渗入分析
        4.2.2 AFLP分子标记分析
        4.2.2.1 各世代扩增情况
        4.2.2.2 各世代亲本遗传物质渗入分析
        4.2.3 新型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新型甘蓝型油菜的农艺性状及其跳甲抗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2.1 新型甘蓝型油菜抗跳甲性调查
        5.1.2.2 新型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调查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新型甘蓝型油菜抗虫性
        5.2.2 新型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分析
        5.2.3 新型甘蓝型油菜品质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影响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的亲和性的原因
    6.2 芥甘杂种F_1、F_2表型分析
    6.3 芥甘杂种细胞学异常
    6.4 芥甘后代遗传渗入研究
    6.5 新型甘蓝型油菜抗虫性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附录
    附录 A 来自A基因组SSR引物
    附录 B B基因组引物序列

(5)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杂交结实率和亲和性指数
        1.3.2 植物学形态特征
        1.3.3 花粉活力测定
        1.3.4 F1代自交亲和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结实率及亲和性分析
    2.2 植物学形态特征分析
    2.3 花粉活力镜检结果
    2.4 F1代自交亲和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对优化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区域种植布局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作物品种种植现状
2 农作物品种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农作物品种熟性没有做具体划分, 种植区域不明确。
    2.2 良种生产基地规模小, 基础设施差。
    2.3良种育繁推结合不紧密。
    2.4 种子产业化发展滞后。
3 农作物品种熟性划分及分类
4 农作物品种种植区域布局
    4.1 湟水黄河谷地繁种区
    4.2 东部低位山旱地繁种区
    4.3 东部中高位山旱地繁种区
    4.4 青南高寒繁种区
    4.5 柴达木盆地繁种区
5 采取的主要措施
    5.1 合理布局, 加强种子基地建设, 提高良种统供率。
    5.2 严格农作物品种审定、登记和主要农作物引种备案制度, 提高品种审定、登记、备案质量。
    5.3 加大优良新品种推广力度, 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
    5.4 强化质量控制, 加强市场监管。
    5.5 掌握新品种特征特性, 确保品种在最佳种植区域种植。

(7)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成熟期NAE、NUE和NHI的基因型差异
    2.2 油菜NAE、NUE和NHI及植株性状的变异
    2.3 油菜种质植株性状对加氮的反应
    2.4 油菜氮素营养效率的种质分类与鉴定
    2.5 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与评价方法
        2.5.1 鉴定与评价指标
        2.5.2 鉴定与评价压力
3 讨论
4 结论

(8)中国油菜对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油菜品种
    1.2供试菌株
    1.3播种及接种方法
    1.4调查及抗性鉴定方法
    1.5抗性基因推导
    1.6聚类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抗性评价
    2.2抗性基因推导
    2.3聚类分析
3结论与讨论

(9)油菜黑胫病抗性鉴定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油菜黑胫病简介
        1.1 油菜黑胫病在世界各地的发生危害简介
        1.2 油菜黑胫病两种病原间的分布及演化趋势
        1.3 油菜黑胫病的研究历史
        1.4 油菜黑胫病的病害循环
        1.5 油菜黑胫病的寄主范围及对油菜生产的影响
        1.6 油菜黑胫病致病菌L.maculans与L.biglobosa的差异
        1.7 影响黑胫病发生及严重程度的气候因素
        1.8 油菜黑胫病的传播途径
    2 油菜黑胫病抗性资源的筛选与鉴定
        2.1 从甘蓝型油菜中筛选抗性资源
        2.2 从B基因组物种资源中筛选抗性资源
        2.3 从A、C基因组物种资源中筛选抗性资源
    3 油菜黑胫病抗病育种存在的问题及新的育种策略
        3.1 油菜黑胫病品种抗性的持久性
        3.2 油菜黑胫病新的育种策略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油菜黑胫病侵染发病条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播种方法
        1.3 接种体的制备
        1.4 接种方法
        1.5 调查方法
        1.6 温度对黑胫病菌L.biglobosa侵染发病的影响
        1.7 保湿时间对黑胫病菌L.biglobosa侵染发病的影响
        1.8 不同温度与保湿时间组合对黑胫病菌L.biglobosa侵染发病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黑胫病菌L.biglobosa侵染发病的影响
        2.2 保湿时间对黑胫病菌L.biglobosa侵染发病的影响
        2.3 不同温度与保湿时间组合对黑胫病菌L.biglobosa侵染发病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部分油菜品种苗期黑胫病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油菜品种
        1.2 供试菌株
        1.3 接种方法
        1.4 抗性基因推导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部分油菜品种抗性评价
        2.2 中国部分油菜品种抗性基因推导
    3 结论与讨论
        3.1 抗性评价
        3.2 抗性基因推导
第四章 黑胫病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的生理生化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供试品种
        1.3 接种处理
        1.4 酶液提取与活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抗性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2.2 不同抗性品种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
        2.3 不同抗性品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
        2.4 不同抗性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
        2.5 不同抗性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油菜种子携带黑胫病菌检测方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种子与病原菌
        1.2 带菌种子制备
        1.3 带菌种子的DNA提取
        1.4 PCR反应条件优化
        1.5 特异性引物退火温度筛选及灵敏度检测
        1.6 PCR扩增检测
        1.7 特异性引物检测不同带菌率的带菌种子
        1.8 特异性引物实践性检测来自澳大利亚试验地的带菌种子
        1.9 Nested-PCR检测不同带菌率的带菌种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子制备法的PCR检测结果
        2.2 带菌种子DNA提取结果
        2.3 PCR反应优化结果
        2.4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结果
        2.5 DNA提取法比较
        2.6 特异性引物检测不同带菌率带菌种子
        2.7 特异性引物实践性检测来自澳大利亚实验地的带菌种子
        2.8 Nested-PCR检测人工模拟带菌种子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油菜黑胫病菌的化学防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供试药剂
        1.3 供试菌株致病性测定
        1.4 供试菌株的ITS序列鉴定
        1.5 供试菌株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1.6 供试菌株毒力测定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菌株形态特征及致病性
        2.2 rDNA-ITS序列分析
        2.3 供试杀菌剂对油菜黑胫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2.4 供试杀菌剂对油菜黑胫病病原菌的毒力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图

(10)西藏春油菜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2][3][4]
        1.3.1 Eberhart—Russell法
        1.3.2品种区域试验AMMI模型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
    2.2 方差分析
    2.3 品种丰产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2.4 品种区域试验AMMI模型分析
3 讨论

四、“门油3号”和“青油3号”油菜(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表型多样性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程嘉庆. 西藏大学, 2020(12)
  • [2]青海白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 赵志,唐国永,余青兰,姚艳梅,李钧. 青海大学学报, 2019(06)
  • [3]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群体改良和杂种优势分析[D]. 胡丹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4]通过芥甘杂交创建新型甘蓝型油菜的研究[D]. 谢晋. 青海大学, 2019(07)
  • [5]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J]. 赵彩霞,唐琳,袁玉婷,王晋雄,李施蒙. 广东农业科学, 2018(12)
  • [6]对优化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区域种植布局的思考[J]. 李俊仁,秦建权. 青海农技推广, 2018(03)
  • [7]甘蓝型油菜种质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J]. 邹小云,刘宝林,李俊,宋来强,官春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02)
  • [8]中国油菜对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J]. 宋培玲,Malgorzata Jedryczka,郝丽芬,皇甫海燕,李子钦,包玉英. 华北农学报, 2015(04)
  • [9]油菜黑胫病抗性鉴定及防治研究[D]. 宋培玲. 内蒙古大学, 2015(03)
  • [10]西藏春油菜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J]. 次仁白珍. 西藏农业科技, 2015(02)

标签:;  ;  ;  ;  ;  

“门油3号”和“清油3号”油菜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