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参对小鼠皮肤血管内皮细胞株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崔玉梅[1](2021)在《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后一般表现出发病快和病程短等急性感染症状。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已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程度更深和范围更广。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在畜禽体内及其相关环境中较高,如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和泌尿系统相关致病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针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在防控细菌感染过程中,掌握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同样至关重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期或其进入生长后期主要表达如成孔毒素、超抗原外毒素和细胞毒性酶等破坏宿主细胞获取营养物质或干扰宿主免疫细胞功能的分泌型毒力因子。针对细菌主要毒力因子Hla进行有效抑制可有效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机体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这一抗毒力策略已得到科研人员广泛认可和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筛选发现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提高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Hla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研究首先针对丹参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超声提取法、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即用2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通过对丹参中隐丹参酮提取工艺的摸索和优化,初步得到了丹参提取物,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0.33%、0.05%、0.44%和9.02%。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等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与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多种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丹参提取物与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吩钠和硫酸多黏菌素B等联合对典型MRSA菌株USA300的协同指数FIC均小于0.5,表明丹参提取物与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性。进一步研究确定隐丹参酮或丹酚酸B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抗菌作用(FIC<0.5),丹参酮Ⅰ或丹参酮ⅡA与硫酸庆大霉素仅有相加作用或无效。丹参提取物在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生长无显着影响,与单独药物处理相比,1/4×MIC的硫酸庆大霉素和丹参提取物联合后10 h之内可将处理孔中的受试菌全部杀死。通过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毒性检测等试验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抑制Hla的溶血活性和保护细胞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浓度为8μg/m L及以上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上清中Hla和原核表达的重组Hla的溶血活性作用。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浓度在2μg/m L时可显着抑制Hla的溶血活性。活死细胞染色试验和LDH试验结果显示当丹参提取物浓度达到128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介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在对丹参提取物有效成分全面分析和对主要辅料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参考上市的类似产品的处方组成制备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最终确定以丹参提取物为主成分,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苯甲醇为抑菌剂,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成功制成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并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考察。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后治疗效果更佳,可显着缓解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殖以及改善肺组织的炎症程度。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400 mg/kg仍未出现任何动物死亡,处死小鼠并解剖未发现明显的眼观病理变化,说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蛋雏鸡人工感染模型,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中剂量(0.4 m L/kg)和高剂量(0.8 m L/kg)可显着提高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蛋雏鸡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开展扩大临床试验和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奠定前期试验基础。综上所述,丹参提取物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显着提高主要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同时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初步获得的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且毒性低。
刘皎皎[2](2021)在《“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入选晚期肝癌患者共12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成3组,即西医对照组42例(以下简称西医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医组),采用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上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入选后有10例患者脱落(中医组6例,3例因失访脱落,3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西医组4例,2例因异地就医不便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共116例,西医对照组(西医组)38例、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中西医组)42组、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中医组)36例。该研究通过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1439。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常规、粪常规加潜血、肝功、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对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依据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中医组、西医组、中西组每组20名患者血清,共60份,正常人群血清18份。收集的血清-80℃冻存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实验室。通过悬液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清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Factor,G-CS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8/18(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Interleukin-18,IL-1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观察体现“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药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10%VS72.22%VS52.63%)、(71.43%VS58.33%VS34.21%)(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3.86±17.55VS20.08±19.86VS15.95±16.44)(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组间比较及前后测量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组及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水平,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的主体内差异及以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显着低于西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量表积分比较:三组患者生理机能积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后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GF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明显高于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2255.17VS1097.76VS1072.39VS882.67)(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GF的过度表达。(8)IL-6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及西医组均低于正常人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38.03VS5166.45VS12842.5VS24559.34)(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的过度表达。(9)IL-18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及中医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0.345VS82.61VS78.58)(P>0.05),但均较正常人群组升高(75.16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同样可以促进IL-18的表达。(10)PDGF-BB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相对中西医组、西医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77.18VS6140.6VS5534.885)(P>0.05)。但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且更接近正常人群组(4401.67)。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抑制PDGF-BB的过度表达。(11)TNF-α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5.955VS244.93VS573.46VS1037.25)(P>0.05)。中西医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更好的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显着提高晚期肝癌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各种生化指标。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晚期肝癌患者HGF、PDGF-BB、TNF-α、IL-6的过度表达,同时升高晚期肝癌患者IL-18的表达,改善肝癌的肝再生微环境及其相关的炎症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血管新生微环境等。
王艳玲[3](2020)在《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菌耐药性问题目前已然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这一问题是伴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开始出现的。临床上出现严重耐药菌的感染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使用多黏菌素这一古老的抗生素,然而质粒携带的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 gene,mcr-1)的出现,迅速引起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为它使得多黏菌素作为治疗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感染“最后一道防线”也被冲破。如果临床上出现同时携带mcr-1和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s-1,ndm-1)等基因的“超级细菌”感染将会面临“无抗可用”,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急需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或制定新的抗耐药菌感染策略。我国科学家于2015年首次报道了位于质粒上的多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目前全世界范围内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检测并报道了mcr-1基因的存在,由此可见mcr-1已经出现了全球流行的趋势。mcr-1基因序列全长1626 b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mcr-1基因与磷酸乙醇胺转移酶的相似性高达63%,MCR-1耐药酶具有和磷酸乙醇胺相同的生物学作用。MCR-1是位于质粒上的可快速水平转移的多黏菌素耐药酶,其快速广泛的传播将导致细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程度进一步加深,耐药范围进一步扩大。对耐药酶抑制剂联合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效果的评价是进行临床试验的必要前提。通过改良棋盘法从本实验室天然化合物库中筛选出具有潜在协同效果的MCR-1酶抑制剂,其中本研究以染料木素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耐药酶抑制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染料木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毒副作用较小,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染料木素产品投入临床使用,其作为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研究至今无人报道。本研究首先对本实验室收集的mcr-1阳性菌进行基因鉴定和耐药性鉴定,然后通过棋盘法MIC试验、杀菌曲线试验、生长曲线试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和多黏菌素药敏检测等试验验证了染料木素与多黏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即染料木素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对所有mcr-1阳性受试菌株的抗菌活性。当染料木素为32μg/mL时,对不同MCR-1阳性菌的生长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了染料木素并非通过抑制MCR-1耐药酶的表达来提高多黏菌素的抗菌活性的。此外,本研究应用实验室构建菌株E.coli W3110(pUC19-mcr-3)进行了多黏菌素与染料木素协同试验验证,发现染料木素同样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对MCR-3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LDH检测试验和粘附试验确定了染料木素在32μg/mL浓度条件下对各种不同来源的细胞无潜在细胞毒性,同时染料木素可增强多黏菌素对细胞由细菌造成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使用mcr-1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并应用染料木素和多黏菌素E进行不同的处理,通过检测小鼠的死亡率、菌落定植、炎性因子和病理变化等判断染料木素是否可增强多黏菌素E对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与感染组相比,染料木素(50 mg/kg)和多黏菌素E(10 mg/kg)单独治疗后,小鼠死亡率未见显着提高,肺脏组织病变程度未见改善,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植数也没有显着降低,而染料木素(50 mg/kg)联合多黏菌素E(10 mg/kg)治疗后,小鼠存活率显着提升,小鼠肺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显着的改善。因此,染料木素与多黏菌素具有显着的体内外协同抗耐药菌作用。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阐明了染料木素与MCR-1耐药酶之间的互作机制,确证了染料木素与MCR-1之间的结合位点。其中,介导MCR-1与染料木素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为GLY-282、THR-283、TYR-287、ASN-482和ARG-490。通过氨基酸残基突变对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染料木素通过结合至MCR-1的酶催化活性区域附近,抑制MCR-1的功能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恢复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作用。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疏水性试验和MPNP检测试验进一步确证染料木素与MCR-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恢复MCR-1阳性菌的膜表面电负性。综上所述,染料木素作为MCR-1耐药酶抑制剂,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对携带MCR-1耐药酶的肠杆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有望为多黏菌素治疗临床耐药肠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王欣欣[4](2020)在《基于Th1/Th2平衡研究沙棘果油及其有效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沙棘果油及沙棘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TFH)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免疫学机制,为从天然产物中寻找AD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健康雌性SPF级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低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每组6只。实验第1天,给所有小鼠背部皮肤做除毛处理,除毛面积约2×2 cm2。于实验第1、4、7天,使用浓度为1%的DNCB溶液200μL对AD模型组、低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背部皮肤进行致敏,每天一次,共致敏3次。于实验第14、17、19、22、24、27、29天,使用浓度为0.5%的DNCB溶液20μL涂抹于AD模型组、低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左耳背部皮肤处进行激发,在上述时间点每天激发一次。正常对照组小鼠于相同时间点涂抹等体积的DNCB基质溶液。自实验第15天起,分别对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按照不同浓度灌胃沙棘果油,低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按照5ml/kg浓度灌胃,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按照10ml/kg浓度灌胃,BALB/c小鼠体质量20±2g,最终的给药剂量为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灌胃沙棘果油0.2ml,低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灌胃沙棘果油0.1ml,橄榄油0.1ml,正常对照组和AD模型组小鼠均灌胃橄榄油0.2ml。每天灌胃一次,至实验第29天结束。从实验第15天开始,每天观察各组小鼠左耳皮损严重程度,每间隔3天应用数字厚度测量仪测量所有小鼠左耳相同部位皮肤厚度并记录数值。实验第30天,眼眶取血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分离左耳组织及颌下淋巴结,称量淋巴结重量并记录,左耳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淋巴结一部分制成单细胞悬液用于流式检测,另一部分-80oC冻存。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左耳皮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采用甲苯胺蓝(TB)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左耳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g E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左耳部组织中IL-4、IFN-γ、TNF-α和TSLP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组织中IL-4、IFN-γ和TNF-αm 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单细胞悬液中CD207/CD326、CD86、OX40和MHCⅡ阳性表达细胞所占百分比。第二部分:健康雌性SPF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基质组和TFH干预组,每组6只。从实验第1天起,AD模型组、基质组和TFH干预组小鼠均涂抹2 nmo L MC903(20μL,溶剂为无水乙醇),每日下午于小鼠左耳背部皮肤涂抹一次,共涂抹14天。正常对照组小鼠于相同时间点相同部位涂抹20μL无水乙醇,亦共涂抹14天。自实验第7天起,基质组、TFH干预组小鼠分别涂抹TFH基质和1%TFH乳剂(各20μg),每日清晨于小鼠左耳背部皮肤涂抹一次,共涂抹8天。对照组和AD模型组小鼠不做处理。从实验第7天起,每天观察各组小鼠左耳皮损严重程度,于实验第7、10、12、15天,每天应用数字厚度测量仪测量所有小鼠左耳相同部位的皮肤厚度并记录数值。实验第15天,眼眶取血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分离左耳组织及颌下淋巴结。左耳一部分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另一部分置于-80oC冻存。淋巴结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左耳皮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采用TB染色计数各组小鼠左耳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左耳皮肤组织中FLG和LOR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左耳皮肤组织中IL-4、IFN-γ、TNF-α和TSLP m RNA表达水平。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 Ca T细胞),以含10%FBS,双抗(青霉素,100U/m L;链霉素,100μg/m L)的高糖DMEM培养液培养,培养条件:温度37℃,CO2浓度5%,隔日1:2传代。细胞培养至所需瓶数,根据研究目的将细胞进行分组。共分为四个检测部分进行相关指标检测。(1)不同浓度TFH对Ha Ca T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2)TFH对Ha Ca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筛查,采用细胞因子芯片技术,对各组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进行筛查;(3)采用ELISA验证细胞因子芯片结果;(4)TFH对TNF-α/IFN-γ刺激Ha Ca T细胞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38、p-p38、ERK、p-ERK、NF-κB、p-NF-κB表达水平。结果:第一部分1肉眼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左耳部皮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炎症损害表现。AD模型组小鼠左耳部皮肤于实验第7天开始出现红肿、粗糙、变硬,第14天开始出现表皮干燥和脱屑,随着激发次数增多,皮肤炎症症状逐渐加重,部分小鼠出现皮肤溃烂及出血。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皮肤炎症症状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逐渐改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皮肤炎症评分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相比,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皮肤炎症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结构规则,细胞形态正常,上皮层次清晰完整。AD模型组小鼠左耳部皮损处皮肤表皮角化过度伴随有部分区域角化不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左耳上皮层厚度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表皮仍可见轻度角化过度现象。与AD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左耳上皮层厚度显着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TB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均显着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肥大细胞数均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各组小鼠血清Ig E水平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血清Ig E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AD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血清Ig E水平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质量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质量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AD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质量均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6各组小鼠左耳组织中IL-4、IFN-γ、TNF-α和TSL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平均光密度(AOD)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左耳组织中IL-4、IFN-γ、TNF-α和TSLP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左耳组织中IL-4、IFN-γ、TNF-α和TSLP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中IL-4、IFN-γ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低剂量和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的IL-4、IFN-γ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都出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AD模型组比较,高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的IL-4、IFN-γ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呈现出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AD模型组比较,低剂量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的IFN-γ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单细胞悬液中CD207/CD326、CD86、OX40和MHCⅡ阳性表达的细胞百分比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颌下淋巴结单细胞悬液中CD207/CD326、CD86、OX40和MHCⅡ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比较,沙棘果油干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单细胞悬液中CD207/CD326、CD86、OX40和MHCⅡ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均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组阳性细胞下降的趋势与沙棘果油剂量呈相关性。第二部分1肉眼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左耳部皮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炎症损害改变表现。AD模型组小鼠左耳部皮肤于实验第7天开始出现红肿、粗糙、变硬,随着涂抹MC903次数的增加,小鼠逐渐出现表皮干燥和脱屑,皮肤炎症症状日渐加重,个别小鼠左耳部皮肤出现溃烂和出血。基质组和AD模型组小鼠左耳部皮损表现无明显差别。TFH干预组小鼠皮肤炎症症状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逐渐改善,溃烂和出血表现减轻至消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基质组及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炎症评分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比较,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炎症评分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质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炎症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小鼠左耳厚度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第7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基质组和TFH干预组小鼠左耳厚度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第10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基质组和TFH干预组小鼠左耳厚度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比较,TFH干预组小鼠左耳厚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2天和第15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基质组和TFH干预组小鼠左耳厚度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比较,TFH干预组小鼠耳厚度显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第7、10、12、15天,与AD模型组比较,基质组小鼠左耳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 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结构规则,细胞形态正常,上皮层次清晰完整。AD模型组小鼠左耳部皮损处皮肤表皮角化过度伴随有部分区域角化不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小鼠左耳部皮损处上皮层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相比,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皮损处上皮层厚度显着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质组小鼠上皮层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4 TB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基质组和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均显着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相比,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质组小鼠左耳部皮肤组织中肥大细胞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5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质量统计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基质组、TFH干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质量显着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比较,TFH干预组小鼠颌下淋巴结质量显着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质组小鼠颌下淋巴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6各组小鼠左耳部皮损处皮肤组织中FLG、LOR表达水平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基质组小鼠左耳部皮损处皮肤组织中FLG、LOR表达水平显着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皮损处皮肤组织中FLG、LOR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D模型组比较,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组织中FLG、LOR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模型组和基质组比较,FLG、LOR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7各组小鼠左耳部组织中IL-4、IFN-γ、TNF-α和TSLP m RNA表达水平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基质组、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组织中IL-4、IFN-γ、TNF-α和TSLP m RNA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D模型组比较,TFH干预组小鼠左耳部组织中IL-4、IFN-γ、TNF-α和及TSLP m RNA表达水平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基质组IL-4、IFN-γ、TNF-α和TSLP m 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8不同浓度的TFH对Ha Ca T细胞增殖活性影响检测显示:与0mg·L-1 TFH组比较,仅2.5 mg·L-1 TFH组OD值呈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细胞因子抗体阵列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IFN-γ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α、IL-1β、IL-6、MCP-1、MCP-3、MDC、PDGF-BB和TARC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NF-α/IFN-γ组比较,TNF-α+IFN-γ+TFH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α、IL-1β、IL-6、MCP-1、MCP-3、MDC、PDGF-BB和TARC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MDC和TARC含量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四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MDC、TARC的含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NF-α/IFN-γ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TFH干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MDC、TARC的含量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个浓度的TFH干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MDC、TARC的含量随TFH浓度增加而降低,呈量效关系。11 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38、ERK、NF-κB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显示:各组细胞中p38、ERK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IFN-γ模型组中p-P38、p-ERK和p-NF-κB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NF-α/IFN-γ模型组比较,三个浓度TFH干预组细胞中p-p38、p-ERK和p-NF-κB表达水平显着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量效关系。结论:1沙棘果油能够减轻AD小鼠皮肤局部炎症反应,降低AD小鼠由Ig E介导的超敏反应强度,抑制AD小鼠局部引流淋巴结的免疫应答强度。2沙棘果油通过抑制AD小鼠皮损部位皮肤组织中TSLP表达,进而抑制皮肤LCs的迁移和成熟,调节Th1/Th2平衡。3 TFH能够减轻AD小鼠皮肤局部炎症反应,抑制AD小鼠局部引流淋巴结的免疫应答强度。4 TFH上调AD小鼠皮损组织中FLG、LOR的表达水平,修复AD小鼠皮肤屏障。5 TFH通过抑制AD小鼠皮损部位皮肤组织中TSLP的表达,改善AD小鼠Th1/Th2失衡状态。6浓度为2.5 mg·L-1的TFH对Ha Ca T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7 TFH通过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TNF-α/IFN-γ诱导的Ha Ca T炎症反应。
秦田雨[5](2020)在《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和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从整体动物、细胞和分子水平,结合系统药理学靶点预测,研究中药复方肾康注射液(Shenkang,SK)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为SK对CKD及肾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及科学依据。[方法]1.系统药理学:首先通过数据挖掘和文献查阅构建SK分子数据库,并通过药物相似性和药物半衰期评估来筛选活性分子;使用WES药物靶向模型来预测生物活性成分的直接药物靶向;使用Cytoscape 3.2软件构建复合物-靶标,靶标-通路和靶标-疾病网络,并根据BioGPS数据库确定靶标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2.整体动物:C57BL/6小鼠36只,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ARB)组,SK高剂量组,SK中剂量组,SK低剂量组(n=6)。对模型组、ARB组、SK各剂量组小鼠实施UUO手术,制备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分离左输尿管但不结扎输尿管。术后第一天开始给药,共计14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3 mL/10 g,灌胃生理盐水0.15 mL/10 g,ARB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3 mL/10g,灌胃氯沙坦钾溶液0.15 mL(生药0.13 g)/10 g,SK高剂量组:尾静脉注射SK 0.13 mL(生药0.08 g)/10 g,灌胃生理盐水0.15 mL/10 g,SK中剂量组:尾静脉注射SK 0.13 mL(生药0.04 g)/10 g,灌胃生理盐水0.15 mL/10 g,SK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SK 0.13 mL(生药0.02 g)/10 g,灌胃生理盐水0.15 mL/10 g,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小鼠体重等一般情况,给药第13天行MRI扫描测定FA值明确活体肾纤维化程度,给药14天后摘眼球取血,称量肾脏重量,分别冻存固定肾脏。比色法测定血肌酐、血尿素氮、血CysC水平,行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患侧肾脏病理形态学和纤维化程度,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肾脏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ECM成分Col Ⅰ,JAK2/STAT3通路分子蛋白磷酸化水平,Real-time PCR检测假手术组、UUO组和SK中剂量组肾脏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FSP-1、ECM成分(Col Ⅲ,JAK2、STAT3、TGF-β1和负调节分子SOCS1,SOCS3 mRNA水平。3.细胞:NRK-49F细胞进行复苏传代培养,以10 ng/mL 的TGF-β1刺激48 h诱导NRK-49F细胞增殖活化,不同浓度SK(0,1,2,4mg/mL)干预后,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NRK-49F细胞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ECM成分Col Ⅲ,JAK2/STAT3通路分子蛋白磷酸化水平和负调节分子Prdx5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NRK-49F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JAK2、STAT3 mRNA 水平。[结果]1.系统药理学部分:以DL≥0.6为筛选标准,“HL=long”用于定义适当的HL范围。最终选出88种化合物作为活性分子。利用WES算法和CTD、TTD筛选结果,确定了 85个与治疗CKD相关的潜在化合物作用靶点,包括STAT3。通过KEGG数据库映射获得关键通路,包括NF-κB、MAPK、TRP离子通道和VEGF通路,结合CKD病理机制的相关进展,构建了 CKD治疗模块的通路,包括炎症、增殖、分化、迁移、通透性、降解等模块。对靶标-疾病相互作用网络的深入分析表明,SK治疗CKD主要通过影响6种疾病发挥作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和免疫疾病。组织定位结果显示SK通过包括肾脏、肝脏、肺和心脏在内的组织模块发挥作用。2.整体动物部分:(1)肾功能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小鼠肾脏血CREA、BUN、Cys-C水平显着性升高(p<0.01);与UUO组相比,ARB和高剂量SK组小鼠血CREA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UUO组相比,ARB和SK各剂量组小鼠血BUN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与UUO组相比,SK高剂量组小鼠血Cys-C水平显着降低(p<0.05)。(2)肾脏重量和病理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UUO模型组的患侧肾质量/体重、患侧肾/对侧肾质量、对侧肾质量/体重均显着增加(p<0.05或p<0.01)。但各药物治疗后对UUO小鼠肾脏重量各指标没有产生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小鼠肾脏FA值显着性升高(p<0.01);与UUO组相比,ARB阳性药组、SK高中低剂量组FA值显着降低(p<0.01或p<0.001),其中以SK中剂量组最为显着(p<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小鼠肾脏病理损伤明显;与UUO组比较,各治疗组肾脏损伤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细胞外基质积聚、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和/或萎缩减轻,以SK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较好。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小鼠天狼星红面积极显着增加(p<0.001);与UUO组比较,ARB组、SK高、中、低剂量组小鼠患侧肾脏天狼星红染色红色面积显着减少(p<0.05或p<0.01)。电镜下观察各浓度SK对UUO所致的细胞器丰富的成纤维细胞增多,间质局灶胶原纤维增生和肾小管凋亡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Western blot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α-SMA蛋白水平显着增加(p<0.01),与UUO比较,SK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显着下调了 UUO状态下的α-SMA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Col Ⅰ蛋白水平显着增加(p<0.01),与UUO 比较,SK中剂量组显着下调了 Col Ⅰ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p-STAT3(Try705位点)/STAT3比例显着增加(p<0.01),与UUO比较,SK中(p<0.01)、低剂量(p<0.001)组显着下调了 Try705位点的STAT3磷酸化程度;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p-JAK2(Try1007位点)/JAK2比例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UUO 比较,SK高剂量组显着下调了 Try1007位点的JAK2磷酸化程度(p<0.05),(4)PCR检测: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小鼠患侧ECM成分Col Ⅰ、Col Ⅲ、FN,成纤维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FSP-1,以及 JAK2、STAT3、TGF-β、JAK2/STAT3 通路负调节因子SOCS1、SOCS3 mRNA水平显着上升(p<0.05或p<0.01或p<0.001);与UUO组相比,SK中剂量组显着降低了 Col Ⅰ、ColⅢ、FN,α-SMA、FSP-1,JAK2、TGF-β、SOCS1、SOCS3 mRNA 水平(p<0.05 或p<0.01)。3.细胞实验:TGF-β1诱导后,NRK-49F细胞的细胞骨架显示出内部微丝束,并逐渐增厚和伸长,丧失纺锤形或星形成纤维细胞外观。不同浓度的SK一定程度上逆转了TGF-β1诱导的形态变化和增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成纤维细胞p-STAT3(Try705位点)/STAT3、Prdx5蛋白水平显着性升高(p<0.05),p-JAK2(Try1007位点)/JAK2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4 mg/mL SK组和2 mg/mL SK组细胞的STAT3蛋白Try705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着降低(p<0.05),1 mg/mL SK组和2 mg/mL SK组细胞的JAK2蛋白Try1007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显着降低(p<0.05),4 mg/mL SK组细胞的Prdx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成纤维细胞α-SMA、JAK2、STAT3 mRNA水平显着升高(p<0.05或p<0.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ARB及不同浓度SK均极显着地降低了α-SMA mRNA 水平(p<0.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ARB、1mg/mL、2 mg/mL SK(p<0.05)及 4 mg/mL SK(p<0.01)显着降低了 STAT3 mRNA 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ARB及4 mg/mL SK显着降低了 JAK2 mRNA水平(p<0.05)。[结论](1)系统药理学预测显示SK中多种化合物可能通过作用于与炎症、凋亡、增殖等相关的NF-κB、MAPK、TRP离子通道和VEGF等多通路的靶点分子治疗CKD。(2)SK有效改善UUO小鼠肾功能指标和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实现的,验证了系统药理学结果。(3)SK还能够抑制TGF-β1诱导NRK-49F增殖活化以及ECM产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的激活介导的。
彭小芝[6](2020)在《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中药中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是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如紫杉醇、喜树碱、长春新碱等天然成分己作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首选药物。我国的药用植物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将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明确其抗肿瘤作用及机理,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鞘蕊苏为民间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散寒解表、祛痰止咳之功效,民间将其用于治疗哮喘、肿瘤等疾患,疗效显着,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植物名为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 Briq.,系唇形科(Labiatae)鞘蕊花属(Coleus lour.)植物,印度民间称其为“神药”,我国民间则称之为“灵药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鞘蕊苏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具有明显药效。为了阐明鞘蕊苏的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寻找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本论文结合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中药化学、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方法将鞘蕊苏提取分离为不同物质部位,通过生物活性跟踪分离,从中筛选抗肿瘤有效物质部位Q3,采用色谱方法将活性部位进一步分离纯化,用MTT法从鞘蕊苏药材中筛选出系列抗肿瘤有效成分,其中14-去氧鞘蕊酮U(14-Deoxycoleon U)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2.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检测14-去氧鞘蕊酮U的抗肿瘤药效。通过对四种肿瘤细胞株的生物活性筛选,MTT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均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抗癌谱较广;且有一定的选择性,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的敏感瘤株为A549和LLC细胞,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IC50=18.99μg/mL)和小鼠肺癌细胞LLC(IC50=10.04μg/mL)抑制增殖作用显着;体内实验利用C57BL/6小鼠的Lewis肺癌模型研究14-去氧鞘蕊酮U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4-去氧鞘蕊酮U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到40.3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平稳,肝、肾、脾、肺各脏器系数与无明显影响,表明14-去氧鞘蕊酮U是一种天然的安全性较高的活性成分。3.运用体外实验进一步探讨14-去氧鞘蕊酮U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和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A549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14-去氧鞘蕊酮U浓度的增加发现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状荧光,细胞的凋亡小体逐渐增多,表明14-去氧鞘蕊酮U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生。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通过诱导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PARP表达增加来诱导细胞凋亡,且成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对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没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不能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这条线粒体途径来诱导A549和LLC细胞凋亡。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介导的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上调了IRE1-α,XBP1s和CHOP的表达,提示ER应激被激活,ER stress发生caspase-12或caspase-4被激活,14-去氧鞘蕊酮U诱导细胞发生了内质网和线粒体联合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发生。运用Alexa Fluor?488 Conjugated LC3Ⅰ/Ⅱ染色荧光分析实验,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A549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自噬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14-去氧鞘蕊酮U能够促进细胞自噬体的形成,诱导A549和LLC的细胞自噬发生。进一步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4-去氧鞘蕊酮U可上调LC3II/I蛋白的比例和Atg5的表达,对Beclin-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表明14-deoxycoleon U通过上调LC3II/I和Atg5促进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和诱导细胞凋亡。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周期阻滞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14-去氧鞘蕊酮U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D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和上调p21,表明14-去氧鞘蕊酮U可以通过影响CyclinD3、CDK6、CDC2和p2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从G2进入M期,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但是,由周期蛋白E激活并导致G1/S过渡的CDK2不受14-去氧鞘蕊酮U的影响。4.根据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和化学合成可行性,为增强抗肿瘤活性,选取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二萜类化合物Coleolic acid为先导化合物,在分子中引入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中常见的苯环、杂环等基团,在Coleolic acid的11位碳上设计并合成了18个新型的Coleolic acid衍生物,所有终产物经1H NMR、13C NMR结构确证。实验结果证明所采用的合成路线经济、操作简便和收率较高,通过MTT检测了它们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最优化合物PX15,其IC50值为1.84μg/mL,与先导化合物Coleolic acid(IC50=40.47μg/mL)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生物活性跟踪分离,从鞘蕊苏中筛选出单体活性成分14-去氧鞘蕊酮U,并在细胞水平、整体动物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并以抗肿瘤有效成分Coleolic acid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结构改造,合成系列衍生物,发现有研究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为鞘蕊苏抗肿瘤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为研制抗肿瘤化学药物提供可供进一步优化的先导化合物。
朱妍[7](2020)在《AIMP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增生为主要的病理学特征的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临床病变就是骨骼损害,表现为广泛性的溶骨性病变与不明原因的病理性骨折。而破骨细胞作为骨髓微环境的主角之一,由于骨髓瘤细胞的大量增殖与骨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其被异常激活,从而引发一系列骨骼损害相关的症状发生。本研究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病人生存率与预后相关的基因,从中选择一个重要的候选癌基因氨基酰tRNA合成酶相互作用多功能蛋白质1(Aminoacy-tRNA synthetase-interacting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1,AIMP1)作为分析与研究对象;在体外研究AIMP1基因表达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与破骨细胞分化的关系的影响;探究AIMP1引起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与破骨分化的机制;寻找一种中药以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方法:1.首先采集了大量初诊及大剂量化疗后的MM患者骨髓样本,Affymetrix U133 Plus2.0用作基因芯片分析以获取全基因组表达谱,从中筛选出一个候选癌基因,分析其表达与MM病人生存率与预后的关系,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人与MM患者血清中的AIMP1表达量。2.使用靶向AIMP1的cDNA或shRNA病毒液感染骨髓瘤野生型细胞H929与OCI,并使用嘌呤霉素(puromycin)筛选出稳定过表达或敲低的细胞株,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验证稳转细胞株中AIMP1的表达情况,MTT比色法用于检测转染细胞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情况。3.将重组质粒pET32a-AIMP1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进行扩增,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使用镍柱获取纯化目的蛋白AIMP1。4.使用鼠源AIMP1过表达质粒,瞬时转染至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验证瞬转后细胞中AIMP1的表达情况,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鉴定瞬转后破骨细胞的分化情况,WB检测影响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蛋白NFATcl的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纯化蛋白AIMP1诱导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鉴定诱导后破骨细胞的分化情况,WB检测影响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蛋白NFATcl的表达情况。5.Homosapiens Long non-coding RNA数据测序分析技术服务,对样本Total RNA检测、去除rRNA、构建链特异性文库后,使用Illumina X Ten/NovaTM平台进行Pair-End测序,共采集89.87 Gb Raw Data,通过数据质控程序对原始数据(Raw data)进行处理,获得Clean Data进行后续数据分析。6.MTT比色法用于检测不同浓度纯化蛋白AIMP1对MM野生型细胞ARP1、CAG、H929和OCI体外增殖速度的影响,WB检测不同浓度纯化蛋白AIMP1对MM野生型细胞H929与OCI中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并给予纯化蛋白AIMP1干预,使用游标卡尺定期测量肿瘤直径,待肿瘤直径达到20 mm时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拍照后冷冻保存。7.借助蛋白芯片平台高通量优势寻找与目的蛋白AIMP1相互作用的单个蛋白或蛋白家族,用于信号传递、基因表达调节、能量或物质代谢、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研究;筛选出可以与AIMP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ANP32A,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实验验证细胞内AIMP1与ANP32A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8.MTT 比色法用于检测不同浓度的蟾毒灵对MM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1.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在采集的大量MM病人样品中,AIMP1基因的表达显着高于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和正常血浆(normal plasma,NP)(P<0.001);在 Assessment of Proteasome Inhibition for Extending Remission(APEX)临床试验结果中,高表达AIMP1的病人的OS显着低于低表达的病人;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处于Total Therapy2(TT2)治疗的病人中,高表达AIMP1的病人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EFS)均显着低于低表达的病人。经ELISA实验检测,MM患者血清中的AIMP1水平要高于正常人。2.经WB实验验证,AIMP1 shRNA和AIMP1 cDNA转染MM细胞并构建AIMP1稳定敲低与过表达的细胞模型成功。MTT检测细胞增殖的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细胞相比,AIMP1敲低的MM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AIMP1过表达的MM细胞增殖明显受到促进。3.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使用镍柱纯化洗脱后得到蛋白样品,分子量与AIMP1分子量大小基本一致,无明显杂带,根据灰度值估算,AIMP1的纯度约为95.9%。4.经WB实验验证后,鼠源AIMP1过表达质粒瞬时转染至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后,细胞中AIMP1蛋白水平过表达。使用核因子λ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50 ng/μl 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on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10 ng/μ1共同刺激 Raw264.7 细胞后,AIMP1过表达的Raw264.7细胞分化能力强于对照组,破骨细胞个数与大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WB检测诱导后的Raw264.7细胞中NFATc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IMP1过表达的Raw264.7细胞中NFATc1明显高于对照组;纯化蛋白AIMP1可以诱导鼠源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并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分化的破骨细胞个数与大小也随之增加;WB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诱导后的巨噬细胞内NFATc1的表达伴随蛋白浓度的增高而增高5.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及GO富集与KEGG富集结果分析可得:在过表达与敲低AIMP1以及添加外源性AIMP1的细胞株中,MAPK、NF-κB等信号通路显着富集。6.MTT 比色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纯化蛋白AIMP1对MM野生型细胞ARP1、CAG、H929和OCI体外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WB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纯化蛋白AIMP1对MM野生型细胞H929与OCI中MAPK通路中ERK1/2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7.借助芯片平台高通量优势寻找到与目的蛋白AIMP1相互作用的蛋白ANP32A,Co-IP结果验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8.MTT 比色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蟾毒灵对MM野生型与过表达AIMP1细胞均存在抑制作用。结论:AIMP1高表达与MM患者复发预后相关。在体外,AIMP1过表达可以促进MM细胞增殖,并且促进RANKL介导的破骨细胞分化;AIMP1与ANP32A相互作用可能与MM的增殖有关。
姜博文[8](2019)在《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铃兰毒苷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是一种增生性、炎症性、慢性皮肤疾病,此病发生率高且极易复发,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银屑病存在发病周期长、治愈难度高等特征,使患者精神及身体皆承受压力和痛苦,明显干扰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故此病被视为当前皮肤科领域内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目前,银屑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甲氨蝶呤、地塞米松、维A酸类、维生素(Vit)D3类似物与糖皮质激素等,还有部分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等也用于此病的治疗,但这些药物及治疗手段均存在一些治疗局限性及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银屑病治疗药物。1.抑制HaCaT细胞活力的化合物的筛选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银屑病相关的细胞模型-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对250余种传统中药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杠柳苷元能够显着抑制HaCaT细胞的活力,但在所用的剂量范围内对人成纤维细胞Hs-68的活力几乎无影响,提示杠柳苷元可能具有作为银屑病治疗候选药物的潜力。为了获得抑制HaCaT细胞活力的高效低毒的化合物,我们检测了6种杠柳苷元结构类似物对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最后选取了对HaCaT细胞抑制作用较强,但对正常Hs-68细胞低毒的杠柳苷元结构类似物铃兰毒苷作为后续研究的化合物,并将其与杠柳苷元的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2.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铃兰毒苷抑制HaCaT细胞活力的机制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报道,银屑病皮损部位可观察到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具有很强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能力,并且凋亡受到抑制。因此,在探究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铃兰毒苷抑制HaCaT细胞活力的机制时,我们首先检测了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可通过抑制DNA合成,降低Ki67、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增加p21蛋白表达,诱导HaCaT细胞G1/S期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其增殖。随后,我们通过检测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处理后HaCaT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凋亡相关蛋白casapase-3的激活情况、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抑制剂z-VAD-fmk的抑制效果,分析杠柳苷元及铃兰毒苷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处理后的HaCaT细胞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特征。但在通过DAPI染色观察HaCaT细胞形态时发现,经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处理后的HaCaT细胞其细胞核稀疏成网状,染色质向边缘聚集、细胞肿胀最终破裂。这一形态学变化与细胞坏死的特征相似,暗示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可能诱导HaCaT细胞发生坏死。随后,PI染色及细胞培养液中LDH释放检测结果表明,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的作用使得HaCaT细胞的细胞膜失去完整性。此外,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还可使HaCaT细胞的ATP水平下降,促进细胞坏死。透射电镜也可清楚地观察到两种化合物处理后的细胞出现细胞坏死的典型特征。同时,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能够有效阻断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证实了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确实是通过诱导HaCaT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从而抑制细胞活力的。进一步探索发生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机制,发现在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作用后的HaCaT细胞中ROS表达水平升高,而活性氧清除剂NAC、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和程序性坏死抑制剂Nec-1均能抑制ROS的产生,并且NAC和apocynin还能够阻断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诱导的程序性坏死。以上结果表明,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对HaCaT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HaCaT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发生ROS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来实现的。3.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铃兰毒苷对银屑病模型鼠的治疗作用研究前面的结果显示,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在细胞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抗银屑病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两种化合物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我们构建了两种诱发性银屑病小鼠模型,诱导剂分别为咪喹莫特(IMQ)和佛波酯(TPA),并探讨了两种化合物对模型鼠银屑病样病变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杠柳苷元或铃兰毒苷涂抹治疗可明显缓解由咪喹莫特和佛波酯所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肤损伤,并显着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血管周围炎症细胞,如CD4+T细胞、CD8+T细胞、CD11b+/CD11c+树突状细胞、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LA+T细胞和Vγ4+T细胞的浸润,同时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也下调了相关炎症因子IL-17A、IL-17F、IL-22、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铃兰毒苷可通过抑制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发生细胞程序性坏死、抑制免疫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来改善银屑病小鼠的皮肤损伤,从而缓解银屑病的症状。本研究从细胞和动物模型的水平揭示了两种高效低毒天然化合物的抗银屑病效果,为研发新一代银屑病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先导化合物。
李晓睿[9](2019)在《消银方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中药复方制剂消银方可有效缓解银屑病患者的病情,但其具体机制并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建立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给予中药复方制剂消银方加以干预,评价消银方治疗实验动物模型银屑病样皮损的有效性。采用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技术、流式细胞技术以及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消银方对实验小鼠皮肤组织形态、相关免疫分子、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可能作用靶点的影响,探讨消银方在银屑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类中药在银屑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背部或耳部外涂造模,并给予不同剂量消银方药物干预,以雷公藤多甙作为阳性对照,观察造模前后小鼠皮损变化情况。通过皮损组织HE染色、CD3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别小鼠皮损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相关分子的表达。制备小鼠真皮与引流淋巴结单细胞悬液,染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将小鼠皮损表皮和真皮分离后行RNA-seq检测。结果:经咪喹莫特造模的小鼠皮肤可出现明显的红斑、肥厚和鳞屑,符合银屑病典型的病理学特征。高剂量消银方不仅可有效改善小鼠的皮肤损害,还可在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免疫记忆环节发挥疗效。模型组小鼠体内IL-17+γδT细胞比例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高剂量消银方可有效抑制银屑病模型小鼠体内IL-17+γδT细胞的活化。在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皮损RNA-seq检测过程中,应用高剂量消银方干预的小鼠模型与模型组在IL-17rd相关基因表达上也有显着性差异。结论:高剂量消银方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小鼠模型体内IL-17+γδT细胞活化具有相关性,其中IL-17rd可能是消银方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靶点。
曲艳波[10](2019)在《猫眼草活性天然产物EFLDO抗肝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产物因往往具有新颖的骨架和独特的作用机制,成为抗肿瘤新药研发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从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猫眼草(Euphorbia lunulate Bge)中分离得到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ent-3a-formylabieta-8(14),13(15)-dien-16,12β-olide(EFLDO,C21H28O4),在体内外进行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本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选取9种不同器官来源的12株肿瘤细胞株对EFLDO抗肿瘤活性进行体外评价。2.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增殖、细胞周期、凋亡等方面综合考察EFLDO在HepG2细胞上的生物学活性,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3.考察EFLDO与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是否具有协同效应,阐明EFLDO联合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4.考察EFLDO对HepG2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基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EFLDO对HCT-116、MCF-7、NCI-H460、K562、HeLa、MGC-803、EJ、CNE-2Z存在不同程度的的抑制作用。给药72 h后IC50值分别为27.31μM、19.74μM、46.72μM、83.36μM、10.30μM、24.09μM、26.48μM、30.23μM。针对肝癌细胞HepG2、Bel7402、QGY7701和Bel7402/Fu,EFLDO给药72 h后IC50分别为7.72μM、28.10μM、21.67μM和32.83μM。同时,在人正常细胞系HUVEC以及L02上,EFLDO给药72 h后IC50分别为40.32μM和65.46μM。2.在HepG2细胞上,6.25μM、12.5μM、25μM及50μM EFLDO给药24 h、48 h及72 h后表现出显着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nnexin V-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经过25μM、37.5μM、50μM和70μM EFLDO给药12 h、24 h、36 h和48 h后,HepG2细胞的凋亡率呈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增加。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表明25μM、50μM、75μM EFLDO作用0、24、48、72h后,HepG2细胞出现浓染致密的颗粒状荧光,表现为细胞凋亡特征。JC-1线粒体膜电位实验表明EFLDO可破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进而诱导HepG2细胞凋亡。6.25μM、12.5μM、25μM及50μM EFLDO给药12 h,24 h,36 h及48 h后,HepG2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8、9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同时Bcl-2和survivin蛋白下调,Bax上调,且均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I单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EFLDO可以诱导HepG2细胞G2/M期停滞,且这种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FLDO可时间、浓度依赖性地下调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和CDK1,同时显着下调p-AKT、AKT、p-ERK和ERK蛋白表达。在HepG2移植瘤模型中,EFLDO给药可剂量依赖地抑制移植瘤生长,10 mg/kg、20 mg/kg和40 mg/kg EFLDO肿瘤抑制率分别为24.9%、42.6%和57.8%。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FLDO能剂量依赖地抑制Ki67蛋白表达。3.与单独使用EFLDO及单独使用TRAIL相比,3μM EFLDO联合25 ng/mL TRAIL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提高。Annexin-V 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3μM EFLDO联合25 ng/mL TRAIL可显着增加HepG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3μM EFLDO联合25 ng/mL TRAIL可显着增加caspase 3和caspase 8的蛋白表达。同时,Bax和BAD蛋白显着上调,Bcl-2蛋白显着下调;DR4和DR5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53-siRNA HepG2细胞中,TRAIL联合EFLDO作用后,caspase 3活性明显上调,HepG2细胞凋亡增多。4.1μM、2μM和4μM EFLDO给药48 h能显着减少细胞划痕中划痕间距离。2μM、4μM及8μM EFLDO给药24 h后,HepG2在包被和未包被Matrigel胶的Transwell小室中的穿膜细胞数均明显减少。2μM、4μM及8μM EFLDO给药24 h后,HepG2细胞中MMP2和MMP9在蛋白和基因水平均显着下调。本研究在体外模型上对EFLDO抗肿瘤活性进行了评估,发现其具有广谱抗肿瘤效果,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阐明了EFLDO可通过下调cyclin B、CDK1蛋白,使细胞周期在G2/M期发生停滞;下调Bcl-2/Bax和survivin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信号通路,诱发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调节MMP2、MMP9减弱肿瘤细胞迁移;并增敏TRAIL诱导的依赖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EFLDO联合TRAIL作为治疗肝癌新的手段,也为EFLDO临床应用治疗癌症提供现代科学依据。
二、丹参对小鼠皮肤血管内皮细胞株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丹参对小鼠皮肤血管内皮细胞株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相关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研究概况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毒素研究概况 |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级抗原外毒素 |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乙酰基转移酶A(Oat A) |
第3章 丹参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3.1 丹参提取物主要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 |
3.2 丹参提取物主要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 |
3.3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2章 丹参提取物与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丹参提取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的作用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用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对雏鸡人工感染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试验研究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退出标准 |
2.5 中止标准 |
2.6 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察指标和疗效性观察指标 |
2.7 疗效判断 |
3 治疗方法 |
4 统计学分析 |
5 结果 |
5.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
5.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 |
5.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
5.5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5.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
5.7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 |
2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及“补肾生髓成肝”的改善作用 |
3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
4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机制研究 |
1 研究样本及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操作流程 |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正态性检验结果 |
3.2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在各组人群中表达的差异性 |
3.3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补肾生髓成肝”疗法相关研究进展 |
2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一 肝癌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影响肝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
SF-36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
1.1 我国细菌耐药性现状 |
1.1.1 我国临床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
1.1.2 我国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
1.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
1.2.1 产生相关耐药酶 |
1.2.2 改变抗生素作用靶点 |
1.2.3 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
1.2.4 通过主动外排作用 |
1.2.5 形成生物被膜 |
1.3 细菌耐药性与致病性 |
第2章 MCR-1介导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
2.1 MCR-1介导的多黏菌素耐药机制 |
2.1.1 MCR-1的发现及传播机制 |
2.1.2 MCR-1的流行现状 |
2.1.3 MCR-1介导的耐药机制 |
2.1.4 MCR-1传播造成的危害 |
2.2 多黏菌素研究现状 |
2.2.1 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
2.2.2 多黏菌素的特性 |
2.2.3 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情况 |
2.2.4 多黏菌素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特点 |
2.2.4.1 多黏菌素的药理学特点 |
2.2.4.2 多黏菌素的毒理学特点 |
2.3 多黏菌素耐药菌的防治策略 |
2.3.1 多种抗生素联合策略 |
2.3.2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
2.3.3 MCR-1抑制剂的研究 |
第3章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现状 |
3.1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
3.1.1 抗癌作用研究 |
3.1.2 抗氧化作用研究 |
3.1.3 抗菌作用研究 |
3.1.4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作用研究 |
3.1.5 异黄酮对脑血管的作用研究 |
3.1.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研究 |
3.2 染料木素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
3.2.1 染料木素抗癌作用 |
3.2.2 抗氧化作用研究 |
3.2.3 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 |
3.2.4 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3.2.5 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研究 |
第4章 染料木素提取分离和结构改造研究现状 |
4.1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4.2 染料木素的构效关系研究现状 |
4.3 染料木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现状 |
4.3.1 提取方法 |
4.3.2 纯化方法 |
4.3.3 其它方法 |
4.4 染料木素与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筛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1.1 药品及试剂 |
1.1.1.2 菌株 |
1.1.1.3 相关仪器和设备 |
1.1.2 试验方法 |
1.1.2.1 临床分离mcr-1阳性菌的鉴定 |
1.1.2.2 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1.1.2.3 MCR-1抑制剂的筛选 |
1.1.2.4 统计学分析 |
1.2 试验结果 |
1.2.1 mcr-1阳性菌鉴定结果分析 |
1.2.2 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1.2.3 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筛选结果 |
1.2.4 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效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体外协同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药品及试剂 |
2.1.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1.3 菌株 |
2.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如下: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检测 |
2.1.2.2 生长曲线试验 |
2.1.2.3 时间-杀菌曲线试验 |
2.1.2.4 抑菌环试验 |
2.1.2.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染料木素特异性增强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活性 |
2.2.2 染料木素对受试菌株生长的影响 |
2.2.3 染料木素协同多黏菌素对受试菌株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
2.2.4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药敏检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由细菌介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受试菌株与细胞株 |
3.1.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 |
3.1.2 方法 |
3.1.2.1 染料木素对不同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试验 |
3.1.2.2 黏附实验 |
3.1.2.3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染料木素的细胞毒性 |
3.2.2 染料木素可增强多黏菌素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菌株和试验动物来源 |
4.1.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 |
4.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1.2 方法 |
4.1.2.1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
4.1.2.2 评价指标 |
4.1.2.3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染料木素提高多黏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 |
4.2.2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E缓解肺炎克雷伯菌对小鼠肺脏组织的损伤 |
4.2.3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降低肺炎克雷伯菌在小鼠肺组织中的定植 |
4.2.4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E可显着改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肺脏水肿症状 |
4.2.5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可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的炎性反应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机制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1.1 药品及试剂 |
5.1.1.2 菌株和仪器 |
5.1.2 方法 |
5.1.2.1 Western blot试验 |
5.1.2.2 MPNP检测试验 |
5.1.2.3 Zeta点位的测定 |
5.1.2.4 染料木素与MCR-1的分子对接 |
5.1.2.5 MCR-1突变体菌株构建 |
5.1.2.6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突变重组菌株的MIC检测 |
5.2 结果 |
5.2.1 染料木素对MCR-1表达的影响 |
5.2.2 MPNP检测结果分析 |
5.2.3 Zeta电位检测结果分析 |
5.2.4 染料木素与MCR-1的相互作用分析 |
5.2.5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突变子的MIC检测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Th1/Th2平衡研究沙棘果油及其有效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沙棘果油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作用 |
论文一 沙棘果油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沙棘果油对特应性皮炎小鼠Th1/Th2平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沙棘总黄酮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作用 |
论文三 沙棘总黄酮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皮肤屏障的保护作用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论文四沙棘总黄酮对IFN-γ/TNF-α诱导的Ha Ca T细胞抗炎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沙棘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和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肾纤维化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病因研究 |
2 发病机制研究 |
3 治疗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 |
1 病名研究 |
2 病因病机研究 |
3 防治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系统药理学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和讨论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肾康注射液对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肾康注射液对NRK-49F人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筛选 |
1.鞘蕊苏的物质部位和组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筛选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鞘蕊苏部位和有效组分的制备 |
1.2.2 MTT检测鞘蕊苏不同部位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MTT检测鞘蕊苏Q3 部位不同流份段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Q1-Q9 各部位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部位Q3 的不同流份段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4 讨论 |
2.鞘蕊苏抗肿瘤活性组分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细胞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活性流份段G、H、J的分离与纯化 |
2.2.2 MTT检测鞘蕊苏活性部位各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各化学成分对HeLa、A375、HCT-8和LS174-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2.4 讨论 |
第二章 鞘蕊苏有效成分(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1.14-去氧鞘蕊酮U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药物母液的配制 |
1.2.2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14-去氧鞘蕊酮U抑制A549和LLC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变化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14-去氧鞘蕊酮U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 14-去氧鞘蕊酮U抑制A549和LLC增殖的时间效应变化 |
1.4 讨论 |
2.14-去氧鞘蕊酮U对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 |
2.2.2 移植瘤平均体积、重量、脏器系数及肿瘤抑制率检测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14-去氧鞘蕊酮U对 LLC荷瘤小鼠体重和抑瘤率的影响 |
2.3.2 14-去氧鞘蕊酮U对 LLC荷瘤小鼠瘤体积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鞘蕊苏有效成分(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株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
1.2.2 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PARP、caspase-3和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 蛋白的表达 |
1.2.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Bax和Bcl-2 的表达 |
1.2.4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caspase-4、caspase-12、CHOP、Bip和 IRE1-α的表达 |
1.2.5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2.6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Atg5、beclin-1 和LC3Ⅱ/Ⅰ的表达 |
1.2.7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CDC2、CDK2、CDK6、CyclinB1、CyclinD3和p21 的表达 |
1.2.8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
1.3.2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PARP、caspase-3 和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3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Bip,IRE1-α,XBP1s、CHOP、caspase-4和Cleaved-caspase-1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5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Atg5、beclin-1、LC3Ⅱ/Ⅰ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6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CDC2、CDK2、CDK6、CyclinB1、CyclinD3、p2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四章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及活性筛选 |
1.C-11位不同侧链的Coleolic acid类似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1.3 合成实验部分 |
1.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2 目标化合物PX1-PX6 的合成 |
1.4 C-11 位不同侧链的Coleolic acid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1.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4.2 实验方法 |
1.4.3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2.N-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 合成实验部分 |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2 目标化合物PX7-PX18 的合成 |
2.4 N-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系列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2.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AIMP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 染色体结构与数目异常 |
1.2 细胞因子分泌异常 |
2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
2.1 西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
2.2 中医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
3 AIMP1基因的介绍 |
3.1 AIMP1简介 |
3.2 AIMP1与肿瘤 |
第二章 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出与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相关的基因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细胞与试剂 |
2.2 实验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细胞复苏与冻存 |
3.2 细胞培养 |
3.3 质粒转化以及提取 |
3.4 慢病毒包装 |
3.5 慢病毒转染 |
3.6 稳转细胞株的构建 |
3.7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3.8 MTT细胞增殖实验 |
3.9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AIMP1高表达提示MM患者预后不良 |
4.2 敲低AIMP1可以抑制MM细胞增殖 |
4.3 过表达AIMP1可以促进MM细胞增殖 |
5. 讨论 |
第三章 过表达AIMP1促进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细胞与试剂 |
2.2 实验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瞬时转染 |
3.2 Western blot检测瞬转模型构建 |
3.3 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
3.4 抗酒石酸性磷酸酶染色法(TRAP)鉴定破骨细胞生成情况 |
3.5 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后Raw264.7细胞内NFATc1蛋白表达情况 |
3.6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过表达AIMP1可以促进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
5.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性AIMP1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具有促进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细胞与试剂 |
2.2 实验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质粒转化与提取 |
3.2 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
3.3 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
3.4 抗酒石酸性磷酸酶染色法(TRAP)鉴定破骨细胞生成情况 |
3.5 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后Raw264.7细胞内NFATc1蛋白表达情况 |
3.6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原核表达与纯化AIMP1蛋白纯度与含量的检测 |
4.2 纯化AIMP1可以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 |
5.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性AIMP1可以促进MM细胞增殖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细胞、动物与试剂 |
2.2 实验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MTT法检测AIMP1对MM细胞的增殖能力影响 |
3.2 构建免疫缺陷小鼠骨髓瘤异种移植瘤模型 |
3.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外源性AIMP1可以在体外促进MM细胞增殖 |
4.2 外源性AIMP1对小鼠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 |
5. 讨论 |
第六章 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和MM细胞增殖相关的通路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细胞与试剂 |
2.2 实验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转录组测序 |
3.2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通路蛋白表达 |
3.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AIMP1与MAPK通路密切相关 |
4.2 AIMP1影响MM细胞内p38与ERK1/2的磷酸化 |
5. 讨论 |
第七章 AIMP1促进MM细胞增殖的机制探索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细胞与试剂 |
2.2 实验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蛋白芯片 |
3.2 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 |
3.3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蛋白芯片结果 |
4.2 AIMP1与ANP32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5. 讨论 |
第八章 蟾毒灵抑制MM细胞增殖 |
1. 前言 |
2. 材料 |
2.1 细胞与试剂 |
2.2 实验器材 |
3. 实验方法 |
3.1 MTT检测细胞增殖 |
4. 结果 |
4.1 蟾毒灵对MM细胞增殖的影响 |
5.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语 |
综述 AIMP1的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8)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铃兰毒苷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银屑病 |
(一)银屑病的概述 |
(二)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
(三)银屑病的治疗 |
(四)银屑病样模型 |
二、细胞程序性坏死 |
(一)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信号通路 |
(二)细胞程序性坏死与活性氧ROS |
(三)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特征 |
(四)细胞程序性坏死的检测方法 |
三、杠柳苷元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一)杠柳苷元的简介 |
(二)杠柳苷元的生物学活性 |
(三)铃兰毒苷的简介 |
(四)铃兰毒苷的生物学活性 |
四、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一)化合物 |
(二)细胞株 |
(三)实验动物 |
(四)实验试剂 |
二、实验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一)细胞的培养 |
(二)抑制HaCaT细胞活力的中药单体化合物的筛选 |
(三)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对HaCaT细胞及Hs-68 细胞IC_(50)和IC_(10)的检测 |
(四)免疫荧光染色 |
(五)BrdU掺入检测 |
(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七)免疫印迹分析 |
(八)DAPI染色 |
(九)TUNEL染色 |
(十)抑制剂作用的检测 |
(十一)细胞形态观察和PI染色 |
(十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 |
(十三)ATP检测 |
(十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 |
(十五)透射电镜实验观察细胞结构 |
(十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的ROS水平 |
(十七)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制备 |
(十八)TPA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制备 |
(十九)HE染色 |
(二十)ELISA检测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量 |
(二十一)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 |
(二十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二十三)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一、抑制HaCaT细胞活力的中药化合物的筛选 |
(一)抑制HaCaT细胞活力的中药化合物筛选 |
(二)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对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 |
二、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抑制HaCaT细胞活力的机制研究 |
(一)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
(二)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对HaCaT细胞凋亡的影响 |
(三)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对HaCaT细胞坏死的影响 |
(四)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诱导HaCaT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的机制研究 |
三、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对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
(一)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对IMQ诱导的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
(二)杠柳苷元和铃兰毒苷对TPA诱导的银屑病样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消银方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消银方对银屑病小鼠皮损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小鼠来源及饲养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4 实验小鼠的随机分组 |
1.5 实验药物浓度的计算与选择 |
1.6 实验小鼠的给药及造模 |
1.7 实验小鼠的观察指标及方法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实验小鼠一般状态及体重变化比较 |
2.2 各组实验小鼠背部皮损的变化及PASI评分比较 |
2.3 各组实验小鼠皮损组织形态学比较 |
2.4 各组实验小鼠皮损相关指标免疫组化比较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消银方对银屑病小鼠皮损真皮T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小鼠来源及饲养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流式细胞检测抗体 |
1.4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5 主要自配试剂 |
1.6 实验小鼠的随机分组 |
1.7 实验药物浓度的选择 |
1.8 实验小鼠的给药及造模 |
1.9 实验小鼠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真皮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测 |
1.10 实验小鼠真皮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1.11 实验小鼠真皮细胞表面染色方法 |
1.12 实验小鼠真皮细胞胞浆及核内染色方法 |
1.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实验小鼠耳部皮损变化、耳厚度及PASI评分比较 |
2.2 各组实验小鼠真皮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3 各组实验小鼠真皮IFN-γ~+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4 各组实验小鼠真皮IL-4~+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5 各组实验小鼠真皮IL-17~+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6 各组实验小鼠真皮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7 各组实验小鼠真皮IL-17~+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8 各组实验小鼠真皮Treg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消银方对银屑病小鼠淋巴结T细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小鼠来源及饲养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流式细胞检测抗体 |
1.4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5 主要自配试剂 |
1.6 实验小鼠的随机分组 |
1.7 实验药物浓度的选择 |
1.8 实验小鼠的给药及造模 |
1.9 实验小鼠皮肤引流淋巴结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1.10 实验小鼠淋巴结细胞表面染色方法 |
1.11 实验小鼠淋巴结细胞胞浆及核内染色方法 |
1.12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实验小鼠淋巴结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2 各组实验小鼠淋巴结IFN-γ~+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3 各组实验小鼠淋巴结IL-4~+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4 各组实验小鼠淋巴结IL-17~+CD4~+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5 各组实验小鼠淋巴结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6 各组实验小鼠淋巴结IL-17~+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7 各组实验小鼠淋巴结Treg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3 小结 |
第四部分 消银方对银屑病小鼠皮损再刺激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小鼠来源及饲养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流式细胞检测抗体 |
1.4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5 主要自配试剂 |
1.6 实验小鼠的随机分组 |
1.7 实验药物浓度的选择 |
1.8 实验小鼠皮损再刺激的给药及造模 |
1.9 实验小鼠皮损再刺激组织形态学的观察及流式细胞学检测 |
1.10 实验小鼠真皮再刺激单细胞悬液的制备 |
1.11 实验小鼠真皮再刺激细胞表面染色方法 |
1.12 实验小鼠真皮再刺激细胞胞浆及核内染色方法 |
1.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组实验小鼠双耳部皮损变化、耳厚度及PASI评分比较 |
2.2 各组实验小鼠再刺激造模后真皮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2.3 各组实验小鼠再刺激造模后真皮IL-17~+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消银方对银屑病小鼠皮损RNA-seq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小鼠来源及饲养 |
1.2 主要实验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4 主要自配试剂 |
1.5 实验小鼠的随机分组 |
1.6 实验药物浓度的选择 |
1.7 实验小鼠的给药及造模 |
1.8 实验小鼠真表皮分离 |
1.9 真表皮组织RNA抽提 |
1.10 RNA质检 |
1.11 RNA文库构建 |
1.12 簇生成 |
1.13 应用Illumina Hiseq3000 系统测序 |
1.14 参考数据库及相关软件 |
2 结果 |
2.1 各组实验小鼠样本测序数据质量统计结果 |
2.2 各组实验小鼠样本整体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分析 |
2.3 各组实验小鼠样本目的基因集GO功能分析 |
2.4 各组实验小鼠样本目的基因集KEGG pathway功能分析 |
2.5 动物模型中银屑病相关通路与消银方干预基因的查找 |
2.6 消银方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相关通路和基因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六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
2 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Th1/Th2与Th17/Treg的变化 |
3 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模型疾病相关信号通路探析 |
4 消银方的组方构成以及在银屑病从血论治中的应用 |
5 消银方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的作用 |
6 消银方在银屑病小鼠模型免疫记忆环节中的治疗作用 |
7 消银方对银屑病小鼠模型IL-17~+γδ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 |
8 消银方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的影响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一) 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 清热解毒凉血药在银屑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摘要 |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
(10)猫眼草活性天然产物EFLDO抗肝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综述:天然产物中松香烷二萜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1 天然产物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松香烷二萜化合物 |
1.1 雷公藤甲素 |
1.2 丹参酮 |
1.3 岩大戟内酯 |
1.4 其他 |
2 松香烷二萜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
2.1 消化系统肿瘤 |
2.1.1 肝癌 |
2.1.2 结肠癌 |
2.1.3 胰腺癌 |
2.1.4 胃癌 |
2.2 生殖系统肿瘤 |
2.2.1 乳腺癌 |
2.2.2 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 |
2.2.3 卵巢癌 |
2.3 血液系统肿瘤 |
2.3.1 白血病 |
2.3.2 淋巴瘤 |
2.4 呼吸系统肿瘤 |
2.4.1 肺癌 |
2.4.2 鼻咽癌 |
3 松香烷二萜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3.1 诱导细胞凋亡 |
3.2 细胞周期失调 |
3.3 抑制迁移 |
3.4 阻断TNF家族诱导的NFκB活化 |
3.5 抑制热休克蛋白 |
3.6 抑制糖酵解途径能量代谢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EFLDO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 |
1.1 前言 |
1.2 实验材料 |
1.2.1 细胞株 |
1.2.2 EFLDO的分离制备 |
1.2.3 主要试剂 |
1.2.4 主要仪器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1.4 实验方法 |
1.4.1 细胞培养 |
1.4.2 CCK8 法检测EFLDO对不同器官来源的人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1.5 数据分析 |
1.6 实验结果 |
1.6.1 EFLDO对9 株人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1.6.2 EFLDO对4 株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1.6.3 EFLDO对人正常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
1.7 讨论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生物学活性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细胞株 |
2.2.2 实验动物来源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主要溶液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CCK8 法检测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
2.4.2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Assay)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 |
2.4.3 Hoechst33342 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
2.4.4 JC-1 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2.4.5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 |
2.4.6 人肝癌HepG2 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方法 |
2.4.7 裸鼠移植瘤组织Ki67 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 |
2.5 数据分析 |
2.6 实验结果 |
2.6.1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时效量效关系 |
2.6.2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周期的影响 |
2.6.3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2.6.3.1 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2.6.3.2 Hoechst33342 染色法观察EFLDO处理人肝癌HepG2 细胞的形态变化 |
2.6.3.3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2.6.4 EFLDO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CDK1 的表达 |
2.6.5 EFLDO抑制人肝癌HepG2 细胞p-AKT、AKT、p-ERK和 ERK的蛋白表达 |
2.6.6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活化的Caspase3、8、9 表达的影响 |
2.6.7 EFLDO上调Bax下调Bcl-2、Survivin的蛋白表达 |
2.6.8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2.6.9 EFLDO降低人肝癌HepG2 裸鼠移植瘤Ki67 蛋白的表达 |
2.7 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FLDO增强人肝癌HepG2 细胞对TRAIL敏感性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细胞株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主要溶液配制 |
3.4 实验方法 |
3.4.1 MTT法检测 |
3.4.2 Annexin-V 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3.4.3 Caspase3 检测分析 |
3.4.4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3.4.5 Real-time PCR检测基因m RNA |
3.4.6 p53siRNA转染HepG2 细胞实验 |
3.5 数据分析 |
3.6 实验结果 |
3.6.1 EFLDO联合TRAIL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6.2 EFLDO联合TRAIL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6.3 EFLDO促进TRAIL诱导人肝癌HepG2 细胞凋亡依赖Caspase途径 |
3.6.4 EFLDO对死亡受体DR4和DR5 的蛋白和m RNA表达的影响 |
3.6.5 EFLDO通过p53 通路增敏TRAIL诱导HepG2 细胞凋亡 |
3.7 讨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侵袭、迁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细胞株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划痕实验(Wound healing assay) |
4.3.2 细胞侵袭与迁移实验(transwell assay) |
4.3.3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
4.3.4 Real-time PCR检测基因m RNA |
4.4 数据分析 |
4.5 实验结果 |
4.5.1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 |
4.5.2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 |
4.5.3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
4.5.4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MMP-2和MMP-9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5 EFLDO对人肝癌HepG2 细胞MMP-2和MMP-9 mRNA水平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丹参对小鼠皮肤血管内皮细胞株生物学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D]. 崔玉梅. 吉林大学, 2021(01)
- [2]“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刘皎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3]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 王艳玲. 吉林大学, 2020(01)
- [4]基于Th1/Th2平衡研究沙棘果油及其有效成分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作用[D]. 王欣欣.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脏病和肾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秦田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D]. 彭小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AIMP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朱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杠柳苷元及其结构类似物铃兰毒苷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姜博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消银方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D]. 李晓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猫眼草活性天然产物EFLDO抗肝癌作用及机制研究[D]. 曲艳波.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