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施工路基稳定性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施工路基稳定性

一、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修筑沥青路面时的路基稳定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汪双杰[1](2005)在《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及预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为研究青藏公路冻土病害处治对策,从青藏公路2002年~2004年冻土病害整治工程实际出发,在系统分析研究青藏公路病害及发生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室内模拟试验、数值分析方法,依托处治冻土病害路段实际使用的隔热板路基、碎石路基、无动力热棒路基等进行现场试验,分析边界温度周期波动条件下的路基温度场分布规律,同时进行一般路基不同边坡坡率的对比研究及有无护坡道的对比研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气温升高趋势下隔热板、碎石、无动力热棒的隔热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选择代表性路段观测资料,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进行升温趋势下的路基变形预测,研究路基融沉变形对路面应力的影响。建立了气候升温背景下沥青路面冻土路基温度场计算模型,提出了路基合理高度与时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提出了保温隔热层合理厚度及等效路基厚度的计算表达式,提出了碎石最佳粒径范围和合理层厚与铺设位置,模拟并验证了热棒的有效工作半径,探讨了以路面层底拉应力控制的路基融沉变形与路基填土高度的关系。研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工程活动的双重作用下,路基下冻土升温而导致的路基病害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工程处治对策只能减缓病害的发展过程并有效控制规模,但难以根本上解决冻土路基的融沉变形问题;保持冻土上限稳定的路基合理高度是随时间变化的;放缓路堤边坡及设置保温护道无助于改善冻土路基的热稳定性;EPS板隔热层适用于低温冻土区;碎石路基是青藏高原合理经济的路基结构形式;无动力热棒路基能降低地温,是解决高温冻土区路基病害的有效措施;路面层底拉应力对路基变形响应敏感,高温冻土区应考虑控制路基最大高度。

殷大泉[2](2019)在《多年冻土地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有着很多的冻土区,属于世界三大冻土国家,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超过三分之二。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修建高速公路选择的是宽幅路基,极大地增加了总吸热面积和总体积热容,导致冻土温度升高,冻土人为上限下移,路基结构就会热融沉降变形,对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利用有限元法模拟路基的温度场、融沉变形的变化规律;提出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基于融沉特性计算应力特性;提出不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路面)结构,计算应力特性。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的变形是由冻土路基的温度场、水场、应力场三场耦合引起的。首先,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冻土路基的温度场和水场,得到了水热耦合方程。然后基于冻土弹塑性本构结构,研究了冻土路基的水热力三场耦合理论。(2)通过对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特征的分析,根据青藏高原的环境包括多年冻土的特征,确定了土体的热物理学参数、边界条件以及初始条件等,在水-热-力三场耦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冻土区有限元计算模型,比较不同高度普通路基的温度等值线图、地温随时间随深度的变化以及年最大融深随时间的变化,研究了不同路基高度对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随后通过COMSOL有限元软件算出来的变形场来研究冻土路基的沉降特性。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路基中心线处和左侧边坡位置处融沉变形均呈线性增加,且路基中心线处增加的更快。对于不同高度的路基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融沉差异变形都在逐渐的增加,而且趋势近乎相同(3)根据多年冻土地区的特点,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三种冻土地区常用的沥青路面结构。之后利用有限元方法,运用COMSOL有限元法软件计算不同路面结构组合的应力特性。进行了融沉应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包括结构垫层、基层、面层、碎石层的材料模量和厚度等。根据有限元软件计算出来的应力特性结果,找出影响应力特性的因素,为多年冻土地区考虑融沉变形的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4)提出了多年冻土区连续钢筋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结构形式,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冻土区连续钢筋混凝土路面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冻土地区相关特点,对模型做了适当简化。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多年冻土地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的应力特性。为多年冻土地区连续配筋混凝土考虑融沉变形的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邰博文[3](2018)在《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服役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青藏高原重大冻土工程的基础研究”为依托,以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第一条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沿线的三种特殊路基结构(保温路基,碎石路基和通风管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手段,分析了特殊冷却路基结构在高速公路修建初期的地温变化过程及降温效果,研究了高速公路修建初期特殊路基结构的变形特征及机理,提出了针对多年冻土区特殊路基结构工程服役性能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为交通部门后期开展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运营维护和类似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主要研究成果有:(1)分析了共玉高速公路建设初期三种特殊冷却路基结构的热状况。根据共玉高速公路沿线特殊冷却路基3-4年的地温资料,分析了路基本体在冷季与暖季的地温特征;研究了路基下伏冻土的升温幅度和冻土上限的退化程度;通过对比分析下伏冻土的升温和融化速率,提出了适宜于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修筑的路基型式;分析了造成路基温度场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2)揭示了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修筑初期的主要变形源(冻融循环和融沉)的基本特征。利用地温资料,研究了沥青路面对下伏冻土热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基于分层变形数据,揭示了高速公路修筑初期特殊路基结构不同层位各个变形源的变化规律;主要探讨了路基最大冻胀量与最大融沉量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总结了多年冻土区路基的变形特点。(3)建立了含砂粉土的稳定冻胀率与稳定融沉系数计算模型。通过室内三向冻融试验,分析了影响含砂粉土变形量的主要因素,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与稳定冻胀率和稳定融沉系数的变化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稳定冻胀率和稳定融沉系数的预测模型。(4)建立了基于冻土的四相体系和非饱和土渗流与热传导理论的冻土路基水热全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重点研究了特殊路基结构下冻土上限的退化规律和路基横向热差异,其中涉及特殊路基结构冻土上限计算模型的建立,新型非对称路基结构的提出以及线路走向对路基横向热差异影响程度的分析。以有效融化含水量和温度作为影响参数,建立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融沉计算模型,研究了路基长期变形效应的发展规律。(5)建立了针对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服役性能评价体系。针对冻土路基的长期服役性能和表现,通过实际模型算例,预测了特殊路基结构在舒适性,平稳性及安全性使用要求和最小设计寿命下的变形效应;并应用评价体系,重点对其服役性能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善其服役性能的相应建议。

司伟[4](2011)在《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与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发展,沥青路面以良好的通行能力和使用性能被广泛应用。由于沥青路面吸热能力高,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大温差、大风等特殊气候、地质条件,使多年冻土融沉加剧,路基出现不均匀融沉变形,且路面结构与材料也受到明显影响,导致路面出现多种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服务水平与使用寿命。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的适应性与耐久性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为此展开了广泛研究,但目前仍没有此方面系统、综合的评价方法。本研究针对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问题,从冻土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出发,以前期研究的融沉附加应力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的冻土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适应性;从保护多年冻土、减少外界热量向路基内部传递的角度,以路基顶面的温度变化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沥青路面结构的路基顶面温度场适应性。适应性研究表明,增加结构层厚度、设置级配碎石层或者沥青碎石层,一方面将导致路面结构基层融沉附加应力增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降低路基顶面温度,有利于保护冻土。针对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问题,从防止由于过大的温度应力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温缩裂缝出发,分析了五种沥青路面结构关于温度应力的耐久性;建立了冻土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与行车荷载综合作用模型,分析了在融沉半径、融沉深度、融沉区域模量变化下五种沥青路面结构的耐久性。耐久性研究表明,增加级配碎石层厚度使沥青面层温度应力减小,而增加其它结构层厚度会使温度应力有所增大;设置级配碎石过渡层可以有效降低沥青面层的温度应力。对于同一沥青路面结构,当融沉深度固定,各结构层综合作用应力一般随着融沉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融沉半径固定时,综合作用应力一般随着融沉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设置级配碎石层或沥青碎石层可以有效减小其综合作用应力。最后利用“木桶原理”(短板理论)评价模型,采用以上四个评价指标,对五种沥青路面结构的适应性与耐久性展开评价,为合理选择多年冻土地区路面结构组合,提供指导和依据。

刘和平[5](2011)在《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与处置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沿线自然条件恶劣,加上路面以下土体的冻融循环、热状态以及路基稳定状态的影响,使得路基路面病害类型十分复杂,而且覆盖面广,突出的问题有:路基融沉变形、冻胀和翻浆、路面裂缝和冻融破坏产生的表面剥落、脱皮、松散等破坏现象,从而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功能,造成因为早期破坏而增加的人、财、物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特殊地区的公路养护和维修技术开展研究,不断提高冻土地区公路运营服务质量和公路使用年限。为了更加科学的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的路基路面进行科学的管理,对其进行合理及时的养护维修,不仅要研发出适合于该区路基路面桥涵及构造物养护与维修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而且很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用来及时的收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养护的性能参数,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动态数据库,对其使用性能进行及时的评价,以方便养护维修的进行。青藏公路产生的病害具有明显的多年冻土路基路面病害特征,主要受多年冻土的制约,其病害成因与多年冻土特殊的冻土地质构造密不可分,与沿线海拔高、辐射强烈息息相关,与沿线气温低、温度波动频繁、施工质量不能完全达到规范要求有关,受重载超载交通不断疲劳破坏而加剧。这些因素使得路面、路基及桥涵构造物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一定负载作用下,很容易造成路基失稳、路面破坏、桥涵损坏,加上西部开发引起的冻土地区公路超负荷使用,公路路基破坏十分严重。而在多年冻土区域路基的失稳往往是造成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病害进行实时观测评价,并且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与维修措施,才能保障其最佳的使用性能。

房建宏[6](2017)在《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建设适应性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0年共和至玉树高等级公路(共玉高速)正式启动,在多年冻土区该线路与214国道基本平行,勘察结果表明214国道沿线与新建共玉高速沿线多年冻土分布格局基本相似。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对道路的修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多年冻土无疑也成为共玉高速建设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虽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并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标准要求。本研究通过总结与分析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以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建设适应性的对策研究为目的,以共玉高速沿线多年冻土问题及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研究背景,以冻土路基的稳定技术为研究主线,采用现场病害调查、现场试验与观测、工程实际应用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调查研究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东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分析了共玉高速多年冻土分布和变化趋势,评价了共玉高速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情况,建设了多年冻土面向高速公路建设的综合试验系统,通过试验分析了高速公路多年冻土区综合路基结构的服役性能,并针对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特殊地质情况提出了6种具体路基实施方案,用于指导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工作。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评价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地质、指导该类似地区类似工程的设计、建设、养护与维修的工程实际意义重大,可以带来非常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及研究结论:(1)新建共玉高速和214国道沿线冻土分布、类型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共玉高速和214国道沿线多年冻土分布基本一致。共玉高速沿线多年冻土地区,气候继续变暖,冻土地温升高,冻土上限下移,部分冻土甚至消失。该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冻土不良地质现象,这对拟建的共玉高速稳定性造成了巨大威胁,产生的主要工程问题包括:寒冻风化作用、季节性冻胀丘、多年生冻胀丘、冻融草丘、冰椎(又称涎流冰)、融冻泥流、热融湖塘、热融滑塌、热融侵蚀和不同区域的不同程度冻土退化。(2)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地区年均气温从1982年开始快速升温,升温速率约0.069℃/a。2003至2014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姜路岭段、醉马滩、红土坡段、花石峡镇附近、长石头山段、多格蓉段冻土地温升温速率分别为:0.013℃/a、0.012℃/a、0.010℃/a、0.016℃/a、0.007℃/a、0.082℃/a。共玉高速花石峡段K414+580处冻土上限下移速率约为0.06m/a。姜路岭、醉马滩、醉马滩、红土坡、花石峡、多格蓉段和清水河段冻土地温处于吸热状态,长石头山段冻土观测点地温处于放热状态,查拉坪段属于放热稳定冻土。花石峡冻土段冻土厚度退化减薄速率为0.53m/a。基于典型断面的温度监测数据,通过修正Stefan公式得到K369+100和K391+100两处地表冻结指数。计算得到了用于融化深度计算的预测公式。(3)根据冻土条件和自然条件两个准则,建立了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冻土地质评价模型。并对共玉高速沿线4种典型多年冻土含冰类型、三种地温状态进行了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分析。评价结果与沿线历年来的工程实际情况比较吻合。(4)建立了不同路面条件下地气热交换规律长期试验系统、堆石体路基降温机制长期试验系统、热管降温机制长期试验系统、通风管降温机制长期试验系统、高温冻土蠕变规律长期试验系统、坡向对路基边坡温度场影响试验系统和桩基承载力及桩土相互作用长期试验系统,配套了先进的长期监测设备,获取了冻土与工程稳定性的长序列基础数据,为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修筑技术和病害治理技术的工程效果及设计优化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资料。(5)基于野外试验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路面条件下地气热交换规律、堆石体路基降温机制、热管降温机制、通风管降温机制、高温冻土蠕变规律、坡向对路基边坡温度场影响和桩基承载力及桩土相互作用的工程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各类设计参数提供了科学依据。(6)针对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特殊地质情况,提出了 6种具体路基实施方案,包括通风管路基、块石路基、隔热层路基、块石—通风管复合路基、热棒路基、热棒—隔热层复合路基,并对其工作原理、适用范围、设计原则、和路基设计以及施工技术及方法进行详细描述,用于指导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工作。

易鑫,喻文兵,陈琳,刘伟博[7](2014)在《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多年冻土区的年平均气温是影响冻土路基边界条件的重要因素.在附面层原理的基础上,考虑采用带有相变的控制方程和数值方法,以相同尺度的路基模型为前提,选取不同的年平均气温为影响因素,对青藏工程走廊公路路基的人为冻土上限和年平均地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路路基下年平均地温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升高,人为冻土上限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在年平均气温为-7.16℃时,路基修筑50 a后其年平均地温为-3.61℃,其人为冻土上限为-0.97 m;年平均气温为-3.21℃的条件下,路基修筑50 a后其年平均地温仅为-0.1℃,其人为冻土上限也降至-13.11 m.因此,可以看出:在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背景下,现有处于稳定状态的冻土路基将逐渐变得不稳定.

汪海年[8](2004)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全球升温致使多年冻土呈退化趋势,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热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地关注。 本文综合考虑了太阳辐射、气温、风速、风向及蒸发等真实气象条件,提出将诸多气象因素叠加为第Ⅱ类、第Ⅲ类边界条件组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含相变的路基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气温地区、不同高度、不同路线走向、不同路面类型的冻土路基温度场进行有限元计算,重点分析了路基高度、路线走向、路面类型对路基温度场及基底冻土温度状况的影响:作为路基下多年冻土保护工程措施之一,论文针对第Ⅰ类边界条件下的隔热板路基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了隔热板类型、厚度、埋深、施工季节、路基高度对隔热板路堤冻土保护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综合考虑了各种气象条件后,路基边界处的温度状况在年周期内仍可用单正弦波进行近似模拟:在中低温冻土区,抬高路堤可以促使多年冻土上限的抬升,保护基底多年冻土,然而在高温不稳定冻土区过度抬高路堤则易导致路基本体的失稳;路基的阴阳坡效应强弱与路线走向、季节变化有关,东西走向路基阴阳坡效应最强,南北走向路基最弱,冬季强烈,夏季较弱;在不同冻土稳定类型地区,隔热板路基冻土保护效果与适用范围亦不相同,在年均地温为—1℃的中温过渡型多年冻土地区,隔热板的采用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隔热板的最佳埋深受路基高度、冻土年均地温、施工季节等众多因素影响,若路基高度较为低矮,宜浅埋,若路基高度较高,宜中埋,当施工季节温度较低时,隔热板宜中埋(高路堤)或浅埋(低路堤)以发挥最佳的保温隔热效果。

樊凯[9](2009)在《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冻土及其特殊工程性质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显著影响,其中冻土路基的热稳定性是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论文在“系统总结历史成果、充分利用当前成果、注重指导设计实践、便于施工质量控制”理念指导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数值仿真分析、实体试验工程修筑与观测等方法,重点从设计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对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调控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纵向裂缝、热融沉陷、冻胀翻浆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的主要形式。根据路基对阴阳坡效应响应的程度,多年冻土区填土路基病害可分为低路基病害与高路基病害;产生原因主要有多年冻土特殊性状、恶劣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研究得出,保持冻土上限稳定的路基合理高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并给出了路基合理高度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放缓路堤边坡及设置保温护道对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一般路基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通过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调控路基的机理、适应性、设计要点与施工技术等研究表明,隔热层只能改变进入多年冻土的热周转量,但不能改变多年冻土热储增加的趋势,其仅适用于低温冻土区;碎块石路基具有较强的主动冷却路基的作用,是青藏高原合理经济的路基结构形式;无动力热棒在工作周期内是波动式工作的,能有效降低地温,双棒优于单棒,斜置优于竖置;遮阳板能有效遮蔽路基本体吸收太阳辐射热,减少路基体吸热,其工作时效是常年的;对流通风路基和组合式路基效果显著;特殊路基调控措施是解决高温冻土区路基病害、宽幅路基病害的有效措施。研究提出了特殊调控路基的设计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黄喆[10](2017)在《青藏高寒高海拔地区合理路面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青藏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影响极大。合理的路面结构对于道路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对高寒高海拔地区路面结构进行研究,推荐合理的路面结构,对青藏地区的交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现有国内外冻土地区道路修筑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区现有道路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对影响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制定了路面合理结构分类指标;通过试验路铺筑及跟踪观测,并使用FLAC3D对不同路面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了不同路面结构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分类指标对青藏高原地区路面合理结构进行了推荐,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收集了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公路建设的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了影响青藏高原地区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2)提出合理路面结构推荐指标的确定原则;以青藏高原地区影响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基础,确定以冻土类型,土基强度,交通荷载以及气候因素作为路面合理结构推荐指标。3)结合青藏高原地区现有路面结构形式的使用状况,在对共玉地区试验路(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复合式基层路面结构和土工格室加固级配碎石基层路面结构)铺筑及跟踪调查基础上,对几种路面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复合式基层路面结构和土工格室加固级配碎石基层路面结构在多年冻土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4)应用数值分析法,建立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结构数值模型,分析了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复合式基层路面结构和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柔性基层路面结构长期抗变形能力较好,复合式基层路面结构次之,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最差。5)在此基础上,以冻土类型、土基强度和交通荷载为分类指标推荐了路面结构并对结构层厚度进行了计算;在考虑青藏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的条件下推荐了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二、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修筑沥青路面时的路基稳定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修筑沥青路面时的路基稳定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及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气候升温背景下青藏高原公路路基稳定性问题
        1.1.1 气候升温与青藏高原气温响应
        1.1.2 冻土退化与青藏公路路基稳定性问题
    1.2 冻土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年冻土全球分布概况
        1.2.2 冻土工程研究进展
        1.2.3 冻土力学研究进展
        1.2.4 多年冻土公路路基工程研究现状
        1.2.5 已有研究成果总结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1.4 关键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基病害调查与机理分析
    2.1 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
        2.1.1 地理环境
        2.1.2 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2.1.3 工程地质条件
    2.2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基病害类型与特征
        2.2.1 病害调查
        2.2.2 病害类型与特征
        2.2.3 多年冻土路基病害的发展过程
    2.3 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机理分析
        2.3.1 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
        2.3.2 沥青路面对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
        2.3.3 融化夹层的形成和发展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2.3.4 路基变形特征与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下高原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模拟分析
    3.1 路基温度场模拟的数学模型
        3.1.1 路基内热—流耦合的基本模型
        3.1.2 铺设工业隔热材料的隔热模型
        3.1.3 铺筑(片)碎石路基的对流模型
        3.1.4 设置无动力热棒的等效传热模型
    3.2 各类路基温度场计算与分析
        3.2.1 附面层原理及上边界条件的确定
        3.2.2 断面型式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
        3.2.3 铺设工业隔热材料对路基温度场的影响
        3.2.4 碎石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
        3.2.5 热棒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4.1 冻土路基变形组成
    4.2 冻土路基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
    4.3 冻土路基变形的计算
    4.4 不同工程措施的路基变形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基稳定措施试验研究
    5.1 隔热层路基试验研究
        5.1.1 EPS 材料室内试验研究
        5.1.2 隔热层路基试验路设计
        5.1.3 隔热层路基试验路观测数据分析
        5.1.4 隔热层路基设计与施工
    5.2 碎石路基室内试验研究
        5.2.1 试验方法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2.3 碎石铺设厚度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5.2.4 青藏公路碎石路基长期使用效果分析
        5.2.5 碎石路基设计与施工
    5.3 无动力热棒冷却冻土路基试验研究
        5.3.1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热棒试验工程
        5.3.2 K2950+150 断面热棒冷却地温测试效果分析
        5.3.3 K2939+120 断面热棒作用半径测试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年冻土路基融沉预测及路面应力分析
    6.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冻土路基融沉预测
        6.1.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理论及网络设计
        6.1.2 BP 神经网络及其算法改进
        6.1.3 基于遗传算法的BP 网络权重优化
        6.1.4 实例分析
    6.2 基于混沌理论的冻土路基融沉预测
        6.2.1 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
        6.2.2 Lyapunov 指数及其含义
        6.2.3 最大Lyapunov 指数的计算
        6.2.4 基于Lyapunov 指数的预报模式
        6.2.5 实例分析
    6.3 冻土区路基路面变形及应力分析
        6.3.1 路堤压缩变形计算研究
        6.3.2 路基附加应力计算
        6.3.3 路基路面变形及应力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汪双杰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2)多年冻土地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年冻土地区水热力三场耦合研究现状
        1.2.2 多年冻土地区融沉变形研究现状
        1.2.3 多年冻土地区路面材料与结构研究现状
        1.2.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冻土水热力耦合理论研究
    2.1 冻土的温度场
    2.2 冻土的水分场
    2.3 冻土的应力场
    2.4 三场耦合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冻土路基变形特性研究
    3.1 COMSOL有限元软件介绍
    3.2 冻土路基数值模拟
        3.2.1 不同断面形式的路基模型的建立
        3.2.2 模型参数确定
        3.2.3 边界条件确定
    3.3 COMSOL建模流程
    3.4 不同路基高度对多年冻土区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3.4.1 路基等温线图对比
        3.4.2 不同高度路基地温随深度变化研究
        3.4.3 不同高度路基融深研究
    3.5 多年冻土区融沉变形研究
        3.5.1 融沉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5.2 不同路基高度融沉变形对比研究
        3.5.3 不同路基高度差异沉降变形对比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路面结构组合应力特性研究
    4.1 典型路面结构组合
    4.2 路面结构融沉附加应力有限元计算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4.3.1 面层材料参数的影响
        4.3.2 碎石层材料参数的影响
        4.3.3 水稳基层材料参数的影响
        4.3.4 垫层材料参数的影响
    4.4 路面结构有无融沉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年冻土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应力特性研究
    5.1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材料
        5.1.1 混凝土本构关系
        5.1.2 钢筋本构关系
    5.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有限元模型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5.2.2 钢筋与混凝土在模型中的处理
        5.2.3 主要参数选取
        5.2.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面层模型建立
        5.2.5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路基土基模型建立
        5.2.6 荷载有限元模型
    5.3 融沉效应作用下荷载应力研究
        5.3.1 融沉效应作用下荷载应力COMSOL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
        5.3.2 融沉效应对CRCP路面板应力的影响
    5.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应力特性研究
        5.4.1 路面板厚度的影响
        5.4.2 基层材料参数的影响
        5.4.3 底基层材料参数的影响
        5.4.4 混凝土模量的影响
        5.4.5 配筋率的影响
    5.5 不同CRCP路面结构组合应力特性研究
        5.5.1 典型路面结构组合
        5.5.2 不同结构组合应力特性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服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年冻土区路基冷却措施
        1.2.2 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特征
        1.2.3 多年冻土区路基多场耦合
        1.2.4 多年冻土区路基服役性能
    1.3 研究不足与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特殊路基结构冷却降温过程及效果分析
    2.1 特殊路基结构监测断面概况
        2.1.1 特殊路基结构的工程地质概况
        2.1.2 路基结构与监测方法
    2.2 特殊路基结构地温状况
        2.2.1 路基本体横向地温变化
        2.2.2 路基下部冻土温度变化
    2.3 特殊路基结构下冻土上限
        2.3.1 特殊路基结构冻土上限变化
        2.3.2 冻土上限附近热流密度变化
    2.4 冻土退化状况分析
        2.4.1 冻土的融化速率
        2.4.2 冻土的升温速率
        2.4.3 浅层与冻土上限附近地温状况
        2.4.4 冻土的升温与融化速率变化关系
    2.5 路基温度场的非对称性
        2.5.1 路基阴阳肩温差分析
        2.5.2 路基整体温度场的非对称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特殊路基结构分层变形规律、特征与机理
    3.1 变形监测路段的地理位置和布设方法
        3.1.1 变形监测路段的地理位置
        3.1.2 变形监测系统及布设方法
    3.2 变形监测断面的地温状况
        3.2.1 活动层厚度和季节性冻融过程
        3.2.2 冻土退化速率和地温梯度
    3.3 变形监测断面的路基变形
        3.3.1 路基分层实测变形
        3.3.2 全季节路基总变形
    3.4 多年冻土区特殊路基结构的变形特征及机理
        3.4.1 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特征
        3.4.2 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冻土路基填料稳定冻胀率与融沉系数试验
    4.1 冻土融化固结特性的描述
    4.2 含砂粉土的基本试验
    4.3 室内冻融循环试验方案与操作步骤
    4.4 室内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分析
        4.4.1 各因素对填料冻胀与融沉性质的影响
        4.4.2 各因素对填料稳定冻胀率与融沉系数的影响
    4.5 含砂粉土稳定冻胀率与融沉系数计算公式
    4.6 本章小结
5 水热耦合作用下的冻土路基长期变形预测
    5.1 冻土路基水热耦合的建立
        5.1.1 冻土水热耦合计算原理
        5.1.2 冻土路基水热耦合模型的建立
    5.2 冻土上限计算模型的建立
        5.2.1 冻土路基水热耦合模型验证
        5.2.2 冻土上限退化程度预测
        5.2.3 冻土上限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非对称新型复合路基
        5.3.1 路基长期横向热差异
        5.3.2 非对称新型复合路基
    5.4 线路走向对路基阴阳坡的影响
        5.4.1 基于附面层原理的路基上部热边界
        5.4.2 上部热边界的计算步骤
        5.4.3 不同线路走向对横向热差异的影响
    5.5 冻土路基长期变形预测
        5.5.1 路基长期变形预测原理
        5.5.2 计算步驟
        5.5.3 路基融沉计模型验证
        5.5.4 路基长期变形预测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变形的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服役年限预测
    6.1 现行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
        6.1.1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6.1.2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
    6.2 基于变形的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服役年限预测
        6.2.1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服役性能评价指标
        6.2.2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服役性能评价体系
    6.3 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服役性能评价体系的应用
        6.3.1 基于变形的服役性能分项界限值
        6.3.2 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实际使用服役年限
        6.3.3 高速公路路基服役性能评价体系的评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与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沥青路面结构对冻土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适应性
    2.1 冻土路基融沉变形
    2.2 沥青路面结构对冻土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的适应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路基顶面温度的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研究
    3.1 沥青路面旬温度场计算模型
    3.2 结构层厚度影响
    3.3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对比分析
    3.4 适应性分析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温度应力对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的影响
    4.1 沥青路面时温度场
    4.2 沥青路面温度应力计算模型
    4.3 结构层厚度与材料参数影响
    4.4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应力对比分析
    4.5 沥青路面结构温度应力耐久性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路基融沉变形与行车荷载综合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响应
    5.1 有限元计算模型
    5.2 路基不均匀融沉参数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
    5.3 基于融沉半径的路面结构组合分析
    5.4 基于融沉深度的路面结构组合分析
    5.5 路基融沉变形与行车荷载综合作用耐久性分析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与耐久性评价方法
    6.1 适应性评价
    6.2 耐久性评价
    6.3 适应性与耐久性评价模型
    6.4 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与耐久性评价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5)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与处置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病害与处置对策的研究现状
        1.2.1 路基病害与处置对策研究现状
        1.2.2 路面病害与处置对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病害调查
    2.1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病害调查的内容
    2.2 青藏公路沿线的多年冻土特征
    2.3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评价指标与方法
    2.4 青藏公路路基主要病害与特征
        2.4.1 路基主要病害形式
        2.4.2 路基工程病害特征
    2.5 青藏公路路面主要病害与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机理分析
    3.1 影响冻土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2 冻土路基病害形成机理
    3.3 低路基病害
    3.4 高路基病害
    3.5 路基病害规律
        3.5.1 沉陷、波浪和多年冻土特征
        3.5.2 路基纵向裂缝与冻土特征
        3.5.3 翻浆和冻土特征
        3.5.4 主要公路病害与路基高度的相关性
        3.5.5 青藏公路沿线病害规则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面病害机理分析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机理分析
        4.1.1 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
        4.1.2 使用状况评述
        4.1.3 多年冻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因素
        4.1.4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多年冻土地区的适用性
    4.2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机理分析
        4.2.1 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
        4.2.2 使用状况评述
        4.2.3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形成原因浅析
        4.2.4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多年冻土地区的适用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处置对策`
    5.1 路基病害处置对策
        5.1.1 隔热层路基调控工程措施
        5.1.2 遮阳板路基调控工程措施
        5.1.3 热棒路基调控工程措施
        5.1.4 以桥代路工程措施
    5.2 路面病害处置对策
        5.2.1 加强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
        5.2.2 重视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5.2.3 提高路面养护管理能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路基病害方面
        6.1.2 路面病害方面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6)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建设适应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然地理概括
        1.2.2 多年冻土变化趋势
        1.2.3 冻土工程地质评价
        1.2.4 多年冻土与道路工程建设
    1.3 国内外研究缺陷总结和深入研究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工程走廊内冻土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2.1 高速公路概况
    2.2 冻土分布、类型
        2.2.1 214国道沿线冻土分布、类型
        2.2.2 新建共玉高速和214国道沿线冻土分布、类型的对比研究
        2.2.3 214国道沿线冷生灾害
    2.3 214国道沿线多年冻土变化趋势
        2.3.1 地表温度的变化
        2.3.2 冻土地温变化
        2.3.3 活动层和上限的变化
        2.3.4 地温曲线形态变化
        2.3.5 多年冻土厚度变化
    2.4 214线典型断面观测资料分析
        2.4.1 典型断面冻结指数计算
        2.4.2 stefan解
    2.5 冻土工程地质评价研究
        2.5.1 评价指标体系
        2.5.2 评价指标分级
        2.5.3 评价标准
        2.5.4 评价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面向高速公路建设的多年冻土区综合试验系统建设
    3.1 试验内容
    3.2 主要目标
    3.3 试验场地的选址论证
    3.4 试验设计
        3.4.1 不同路面条件下地气热交换规律长期试验系统
        3.4.2 堆石体路基降温机制长期试验系统
        3.4.3 热管降温机制长期试验系统
        3.4.4 通风管降温机制长期试验系统
        3.4.5 高温冻土蠕变规律长期试验系统
        3.4.6 坡向对路基边坡温度场影响试验系统
        3.4.7 桩基承载力及桩土相互作用长期试验系统
    3.5 本章小结
4 面向高速公路建设的多年冻土区综合路基结构试验分析
    4.1 不同路面条件下地气热交换规律
        4.1.1 监测数据分析
        4.1.2 结论与建议
    4.2 堆石体路基降温机制
        4.2.1 监测数据分析
        4.2.2 结论与建议
    4.3 热管降温机制
        4.3.1 监测数据分析
        4.3.2 结论与建议
    4.4 通风管降温机制
        4.4.1 监测数据分析
        4.4.2 结论与建议
    4.5 高温冻土蠕变规律
        4.5.1 监测数据分析
        4.5.2 结论与建议
    4.6 坡向对路基边坡温度场影响
        4.6.1 监测数据分析
        4.6.2 结论与建议
    4.7 桩基承载力及桩土相互作用
        4.7.1 监测数据分析
        4.7.2 结论与建议
    4.8 本章小结
5 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措施研究
    5.1 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技术规范
        5.1.1 工作原理
        5.1.2 适用范围
        5.1.3 设计原则
        5.1.4 路基设计与施工
    5.2 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技术规范
        5.2.1 工作原理
        5.2.2 适用范围
        5.2.3 设计原则
        5.2.4 路基设计与施工
    5.3 多年冻土区隔热层路基技术规范
        5.3.1 工作原理
        5.3.2 适用范围
        5.3.3 设计原则
        5.3.4 路基设计与施工
    5.4 多年冻土区块石-通风管复合路基
        5.4.1 工作原理
        5.4.2 适用范围
        5.4.3 设计原则
        5.4.4 路基设计与施工
    5.5 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技术规范
        5.5.1 工作原理
        5.5.2 适用范围
        5.5.3 设计原则
        5.5.4 路基设计与施工
    5.6 多年冻土区热棒-隔热层复合路基技术规范
        5.6.1 工作原理
        5.6.2 适用范围
        5.6.3 设计原则
        5.6.4 路基设计与施工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模型和控制方程
    1. 1 边界条件和计算区域
    1. 2控制方程及计算参数
2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2. 1年平均地温与边界条件的关系
    2. 2人为冻土上限与边界条件的关系
3 讨论与结论

(8)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案
第二章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因素
    2.1 外部气候条件
    2.2 冻土内在因素
    2.3 公路工程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基温度场的物理数学模型及数值分析方法
    3.1 路基稳态温度场的控制方程
    3.2 伴有相变的路基非稳态温度场的控制方程
    3.3 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3.4 模型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4.1 典型路基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4.2 路基高度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4.3 路线走向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4.4 路面类型对冻土路基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隔热板路堤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5.1 隔热板路基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
    5.2 计算结果分析
    5.3 隔热板路基设计理论及设计原则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本文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O 绪论
第一章 概述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设计和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3 冻土工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工程研究现状
    1.5 已有研究成果总结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及其原因
    2.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主要病害与特征
    2.2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年冻土地区一般路基结构设计
    3.1 冻土路基勘察与调查
    3.2 路基设计原则
    3.3 多年冻土地区一般路基结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调控路基及其设计
    4.1 隔热层路基
    4.2 碎石、片块石路基
    4.3 热棒路基
    4.4 遮阳板路基
    4.5 通风管路基
    4.6 宽幅通风路基
    4.7 其它类型特殊调控路基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调控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5.1 特殊调控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5.2 路基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青藏高寒高海拔地区合理路面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路面结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1 冻土类型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2.2 土基强度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
    2.3 气温条件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2.4 水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2.5 交通荷载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面合理结构分类指标的确定
    3.1 路面合理结构分类指标的确定原则
        3.1.1 主导因素与综合因素相结合原则
        3.1.2 主体性与简明性原则
        3.1.3 相对一致原则
        3.1.4 实用性、服务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原则
    3.2 分类指标的选取
        3.2.1 冻土类型
        3.2.2 土基回弹模量
        3.2.3 气候因素
        3.2.4 交通荷载因素
    3.3 路面合理结构分类指标
        3.3.1 地温指标
        3.3.2 土基模量指标
        3.3.3 沥青材料气候分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寒高海拔地区路面结构适应性分析
    4.1 现有路面结构的适应性
        4.1.1 青藏高原地区现有路面结构形式
        4.1.2 青藏高原地区现有路面结构适应性分析
        4.1.3 内地现有其他路面结构
    4.2 试验路路面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4.2.1 试验路铺筑
        4.2.2 试验路路用性能检测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年冻土区不同路面结构受力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5.1 路基路面结构变形数值模型的建立
        5.1.1 计算范围
        5.1.2 计算方案
        5.1.3 边界条件
    5.2 路面变形分析
    5.3 路面结构内应力分析
        5.3.1 应力在宽度方向上的变化
        5.3.2 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5.4 加厚级配碎石基层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合理路面结构的推荐及材料选择
    6.1 青藏工程走廊带路面合理结构推荐
        6.1.1 路面结构组合推荐
        6.1.2 路面结构厚度的计算
        6.1.3 不同路基条件和行车荷载下路面厚度
    6.2 路面材料的推荐
    6.3 合理路面结构的推荐实例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修筑沥青路面时的路基稳定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原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及预测技术研究[D]. 汪双杰. 东南大学, 2005(02)
  • [2]多年冻土地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研究[D]. 殷大泉. 东南大学, 2019(05)
  • [3]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服役性能研究[D]. 邰博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4]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结构适应性与耐久性研究[D]. 司伟. 长安大学, 2011(01)
  • [5]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与处置对策研究[D]. 刘和平.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5)
  • [6]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建设适应性对策研究[D]. 房建宏.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2)
  • [7]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 易鑫,喻文兵,陈琳,刘伟博. 冰川冻土, 2014(02)
  • [8]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温度场研究[D]. 汪海年. 长安大学, 2004(01)
  • [9]多年冻土地区特殊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 樊凯. 长安大学, 2009(12)
  • [10]青藏高寒高海拔地区合理路面结构研究[D]. 黄喆. 长安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沥青路面施工路基稳定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