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防褥疮整体翻身床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聂文博[1](2020)在《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电子医疗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给患者的皮肤和粘膜造成了压力性损伤,并逐渐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关注。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于2016年正式提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的概念。截止目前,国内外关于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措施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全面、深入的探索,而临床实践中所凸显的问题却由来已久。因此引入最佳证据,开展适合我国临床情境的MDRPI循证护理实践势在必行;如何在MDRPI敷料应用相关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引入证据后产生的问题亦亟待探索。目的:描述并分析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现况,了解护理人员对于MDRPI的知识和态度现状;系统回顾、评鉴并综合有关MDRPI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构建《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描述该证据被逐步引入临床情境的系统过程,并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循证实践中凸显出的敷料应用问题,通过构建MDRPI细胞模型与动物模型,探索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温敏水凝胶敷料对MDRPI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作为理论框架,按照临床情境与专业判断、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及新证据生成共5个环节开展研究。(1)临床情境与专业判断:采用经汉化和/或文化调试后的中文版Pieper-Zulkowski压力性损伤知识问卷(PZ-PUKT)、压疮预防态度问卷(APuP)和护士预防医疗装置压伤认知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法,测评ICU护士压力性损伤和MDRPI的知识与态度水平;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了解我国医疗机构重症患者MDRPI的预防与管理现况。(2)证据综合:通过对MDRPI预防及管理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等进行质量评价和文献内容分析,筛选并评鉴MDRPI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3)证据传播:依据“JBI证据预分级系统”和“JBI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所纳入证据及其推荐意见进行分级,通过专家会议法对循证实践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4)证据应用:通过在临床试点科室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实验,评价该循证方案在具体临床情境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新证据生成:针对上述实践过程中凸显出的敷料应用问题,利用普朗尼克F127和普朗尼克F68配制温敏水凝胶,搭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制备新型伤口敷料,并利用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磁铁周期性夹闭诱导的小鼠MDRPI皮肤损伤模型,探索该敷料在抑制细胞损伤及促进组织修复中的作用。结果:(1)现况调研阶段:经汉化和/或文化调试后,中文版PZ-PUKT、APuP和护士预防医疗装置压伤认知量表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932、0.899和0.760,且各量表内容效度均可接受(I-CVI=0.831.00,S-CVI=0.9450.957);对306名ICU护士的问卷调查发现,PK-PUZT(69.42%)、APuP(73.86%)和护士预防医疗装置压伤认知量表(74.52%)问卷的得分均有待提高。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共提炼出MDRPI发生率较高、重视不足、知识更新不足、缺乏护理规范和人力相对不足5个方面的主题,作为后续制定循证实践方案的参考依据。(2)证据综合阶段:共纳入9篇循证指南、2篇证据总结和8篇系统评价。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所纳入指南的总体质量较好,在“范围和目的”及“制定的严谨性”领域标准化得分最高,“应用性”得分最低;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的质量均为中等以上。纳入证据主要包括MDRPI的风险评估、医疗器械的选择与使用、预防性敷料的选择与应用、预防性皮肤护理、支撑面与体位变换、营养支持和教育与核查7个方面的内容。(3)证据传播阶段:经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分级,构建了包括7个方面、51项证据的《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最佳实践信息册》;通过专家会议对方案进行简化、修订与完善,形成了包括6个方面、30个条目的《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4)证据应用阶段:干预组MDRPI发生率(1.83%)显着低于对照组(7.47%),干预组护士PK-PUZT(80.25%)、APuP(83.08%)和护士预防医疗装置压伤认知量表(90.15%)的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护士对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的整体执行率为95.14%;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5)新证据生成阶段: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普朗尼克生理盐水溶液,确定220 mg/mL普朗尼克F127与100 mg/mL普朗尼克F68所配制凝胶的相变温度为36.1℃,最接近体表皮肤温度,且该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100μg/mL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可促进小鼠成肌细胞(C2C12)的增殖与迁移,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氧化氢所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外敷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温敏水凝胶伤口敷料能够明显加速伤口修复,上调小鼠伤口周围组织中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论:(1)我国ICU护士PI/MDRPI的知识与态度水平有待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重症患者MDRPI的实践现况存在不足之处。(2)所形成的《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应用于我国临床情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温敏水凝胶敷料在抑制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促进细胞再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一种基于再生医学的伤口护理新型敷料。
胡叶美[2](2020)在《面向翻身辅助的柔性护理床气囊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加重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中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和疾病防治是繁复且必要的医护工作。根据呼吸系统方面的主要病因和卧床瘫痪的护理需求,设计了一种面向辅助翻身的柔性护理床垫。该床垫以气囊为关键受力件,结合柔性压敏传感器达到在睡眠中监测呼吸状态的同时通过调整节气囊高度进行睡姿调整的功能,并且能够通过身体各部位气囊压力和高度的调节辅助翻身防止卧床产生褥疮等。但是该种用于护理床上的气囊的动力学相关的模型方程尚且不明确,为了有效实现该床垫的睡姿调整功能,需要设计验证其充气高度与气囊内部压力、外部承载压力的关系,才能基于不同气囊的不同承载情况达到对气囊床垫充气高度的准确控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多功能气囊护理床垫的设计参数,整体布局以及控制方式,包括气囊的结构和尺寸,以及单个气囊的实际气路连接方式。其次,由于气囊是柔性护理床垫的关键主动件,为了合理的对气囊进行充气控制,需要探究气囊的相关动力学特性。因此本文的关键内容在于探究气囊在不同外载荷下,气囊内压力与充气高度的关联关系,并由此对气囊的有效控制提出控制依据。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HYPERMESH对气囊进行几何建模,并在HYPERCRASH中定义模型边界条件,提交RADIOSS求解器求解。对气囊薄膜材料进行准静态单轴拉伸试验,处理试验数据并输入到HYPERCRASH针对超弹性体的已有材料模型中,得到建立气囊边界条件时所需要的气囊薄膜材料模型。设计一种气囊参数测量平台,能够测得在一定载荷下的实时充气高度与充气压力的实时变化,为之后的数据分析对比提供依据。在无载荷气囊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带载荷的气囊模型,用于分析床垫上气囊在受到人体不同部位压力时的情况。将建模仿真的无载荷状态下的气囊充气高度与内部压力,和实际测量实验所得的气囊充气高度与内部压力进行数据对比,验证无载荷气囊模型的正确性。用同样的方法验证带不同载荷时气囊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到气囊在不同载荷下的充气高度与内部压力变化的数学关系,对比分析出人体不同部位对气囊施压时,气囊的充气高度应如何通过气囊内部压力确定,为柔性护理床气囊的准确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梁娟,饶婷,程英,王丽婷[3](2020)在《防压力性损伤垫脚枕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垫脚枕在长期卧床患者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ICU的4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0);观察组使用自制垫脚枕联合R型枕,对照组使用普通枕头垫脚联合R型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有效侧卧率、使用垫脚枕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分期。结果观察组翻身后4 h的有效侧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翻身15 d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和1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翻身2 h的有效侧卧率、2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垫脚枕联合R型翻身枕对提高长期卧床患者的有效侧卧率、预防压力性损伤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荐。
王玉萍[4](2020)在《智能轮椅床优化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在持续加深,随之不断增多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致使老年人长期护理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在如今专业护理人员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如何让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及患者享有更加专业的护理与照顾是社会养老及社会保障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护理床的研究得到了相关领域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但大多功能简单,远不能满足患者日常的护理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轮椅床,包含床椅一体转换功能、柔性调整位姿功能、完备的二便处理系统和防压疮装置。首先参照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针对市场需求分析,对智能轮椅床进行了整体结构方案设计,确定了主要组成部件及相关机构的具体尺寸。完成了抬背机构、曲腿机构和多剪叉左右翻身机构的结构和功能设计,运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结构的三维建模,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抬背曲腿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角度满足设计要求,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均无突变,验证了满足位姿变换的运动机构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可行性。对智能轮椅床的抬背曲腿单元体、多剪叉翻身结构和底部框架等关键部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并运用MSC.Patran&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底部框架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检验了结构设计和选材的合理性。对智能轮椅床整体进行了稳定性校核,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抬背曲腿结构和底部框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结构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优化了结构和尺寸,减轻了轮椅床的自重,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对防压疮装置和二便处理系统的结构方案进行了设计,完成了身体易受压部位的柔性调整并对二便处理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实现了智能轮椅床的多功能化和柔性化的统一。
李杰[5](2019)在《智能翻身医用床垫设计与研发》文中认为步入老龄化的老人因患瘫痪、脑出血等需要长期卧床的护理问题已成为许多家庭沉重的负担,长期卧床病人在温度、压力、湿度等物理因素影响下极易产生褥疮,目前用于防褥疮的设备主要为翻身床与充气垫,翻身床比较笨重不方便移动仅适合在医院使用,而现有防褥疮气垫存在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故障报警短缺和控制界面呆板等问题,于是研究一种智能翻身医用床垫尤为重要。本文从结构设计、气动系统、控制系统硬件和控制系统软件4个方面设计智能翻身医用床垫,结构方面,利用UG软件对各个气囊进行建模设计,通过装配分析了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和可能存在的干涉问题;气动系统方面,首先对气动系统进行分析并绘制气动系统程序图,根据气动系统程序设计了气动系统原理图,最后通过计算选择合适气动元件;控制系统硬件方面,首先确定了以STM32为控制核心,通过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了电源、气泵驱动、电磁阀驱动、气压检测、温度检测、心率检测及故障报警等模块,最后绘制了PCB图;控制系统软件方面,以Keil软件为工作平台编写控制系统程序,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函数实现低压损失治疗,设计了单总线4点测温程序及ADC转换程序,并实现了基于modbus协议触摸屏与STM32之间RS-232通讯,并完成人机界面设计。通过对智能翻身医用床垫进行合理化设计,能够使其实现翻身、背起、屈腿、波动按摩、温度与心率检测与显示等功能。该设备不仅能有效防止褥疮产生,还可以减小医务人员和家人护理工作强度。
周思源[6](2018)在《复合式智能护理床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智能装备从传统的工业领域向医疗、服务等领域不断渗透,智能化护理方案正在逐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护理主要依靠人力完成,长期从事相关工作对于护理人员身体和精神都有着极大的考验。伴随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待护理的失能老人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时社会劳动力价格上涨使得失能老人的护理工作成为一件既昂贵又困难的事情。目前市面上的护理床存在着重要护理功能缺失和使用舒适度不足的问题,针对此现象本文设计研发了一款复合式智能护理床。该护理床通过优化传统的护理方案,以及设计和改善传统的执行机构,完成了对多种必要功能的集成融合,实现了护理床的多功能复合式效果。论文首先进行护理床的整体方案设计,针对失能老人的实际情况做需求分析,确定护理床所需要具备的必要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完成护理床的整体方案设计,并基于人机工程学,确定护理床各个模块的最佳尺寸。一体化智能护理床结合了传统护理床与电动轮椅的功能,将护理床的抬背屈腿,翻身,大小便处理,便后清洁,轮椅出行等重要功能集成于一身。护理床分为床体模块、座椅模块、移动底盘模块和护理模块,四个模块通过对接机构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完成对接和分离,以避免出现机构之间的相互干涉。本文重点对护理床常用的各个功能深入优化,利用模块化思路优化整合,避免了多种功能的机构之间相互干涉。对护理床的抬背机构、侧翻身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确保各个机构顺利运行。利用运动仿真软件对关键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机构参数,通过得到的仿真数据,初步确定电机所需的力矩。此外文章针对深度护理技术以及硬件集成技术做深入研究,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校核其弯曲应力和变形量,确保零件的可靠性和机构的稳定性。本文设了基于转角电机的护理床抬背机构,替代了传统的电动推杆式抬背机构,对于执行机构空间上的精简有着重要帮助。文章针对复合式智能护理床设计开发了基于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护理床专用控制系统。利用WiFi无线通信的优势设计了面向养老院福利院等群里养老环境的监控系统。制作1:1样机,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复合式智能护理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为进一步优化改进做准备。
顾立振[7](2018)在《基于智能护理床垫的翻身辅助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失能及半失能人口逐渐增多,导致护理人员人手严重不足,因此对具有护理功能的智能床垫的需求逐步增长。智能护理床垫具有舒适性、控制灵活、防褥疮等特点,既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又可以使卧床者更加舒适,还起到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的作用。翻身是失能及半失能人员日常护理中动作最频繁且劳动强度较大的一个基本需求。因此基于智能护理床垫研究如何使人快速、舒适的翻身,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自动翻身气囊护理床垫的总体设计进行了介绍,对老年人及青年人的舒适度实验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确定斜方肌、背阔肌、臀中肌作为研究的三个部位。确定SD法作为主观评价的方法,整理并分析受试者舒适性的主观评价结果,利用模糊理论构建翻身舒适性主观评价模型,得出该床垫翻身时间对青年人及老年人舒适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人体翻身建模仿真方法,分析青年人、老年人仿真的身体特征参数,并建立其对应的仿真模型,在ADMAS中分别进行青年人及老年人的人体模型翻身仿真。其次对青年人、老年人分别进行翻身高度实验,得出三个位置与翻身高度h的数据关系,为之后的MATLAB拟合提供基本数据。分别对青年人、老年人进行平躺以及舒适度临界值的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青年人、老年人在上半身三个肌肉群及臀部感到不舒适时的压力临界值,最终得到翻身辅助过程中身体所能承受的压力范围。最后使用MATLAB对ADAMS仿真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分别得到对应的翻身高度与各部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各部位压力范围优化得到青年人、老年人翻身高度的最优解。对实验得出的数据(包括青年人和老年人)进行拟合,并分别得到翻身高度与上半身斜方肌、背阔肌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前文得到的各肌肉群压力范围分别求得最优解,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李晓东[8](2018)在《大面积烧伤病人自动翻身装置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年有将近1100万人被严重烧伤,烧伤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烧伤成为了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大面积烧伤治疗是最棘手的问题,而疗理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频繁的翻身,以便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和后续的换药护理。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翻身装置大多数都是用上下两块床板夹住患者实现翻身,原理简陋,使患者伤口挤压严重并且容易滑落,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自动翻身装置的设计方案。论文引入TRIZ创新设计方法,针对现有翻身装置普遍存在的技术矛盾问题,提出了具有气囊和侧边伸展两大全新关键机构的装置概念方案来解决现有产品不能实现自动翻身的问题;接着,创新设计了侧边伸展机构的工作原理,确定了该机构的构件组成,运用TRIZ方法对该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构件组成进行了优化,从而更新了该机构的三维模型,采用Adams软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分析了其运动轨迹和参数,确定侧边伸展机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创新设计了一种气囊包裹原理和气囊内部结构,以解决现有装置翻身时直接挤压患者伤口的问题。论文采用ANSYS软件对侧边伸展机构进行了不同工作状态的受力仿真,对变形较大的零件进行尺寸优化设计,对应力较大的零件运用了第四强度理论进行了强度校核;计算主轴支反力,用作展开电机选型的参考依据;对不同气压下和不同结构的气囊进行了仿真,确定了气囊充压的范围和优化结构,对气囊和传送带之间的运动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确定摩擦系数范围。论文设计了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对执行机构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设计了主控芯片系统,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设计用户终端界面的功能组成。最终设计完成了一种新的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自动翻身的装置。
张震宇[9](2017)在《多模态运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的设计》文中指出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从计划生育政策的颁布实施以来,人口基数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却带来了中国社会正愈发的走向老龄化这一新问题,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1],自身的健康状态得不到保证,同时,对于肢体瘫痪的人士及急需得到康复护理治疗的病患,虽目前已有一些能够帮助他们进行恢复及护理的医疗设施,但普遍功能简单、达不到很好的康复护理和治疗的效果。多模态运动机构在机构系统设计里是指通过采用多种不同的机构运动方案来搭建一个有机的机构运动整体框架,通过采用多种机构运动形式及多种机构形式的融合运用来最终实现多种相应的功能。基于此,本文针对老年人群、肢体瘫痪人士及急需得到康复护理治疗的病患设计了一种具有多模态运动机构框架的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旨在为上述人群提供一种能够较好的对其进行康复护理治疗的新型医疗设施。本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多模态运动机构主体框架下的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的总体方案设计。依据对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的功能要求及设计指标,对多模态运动机构按照相应功能的实现进行整体布局,确定出所需框架的各部分具体尺寸,从而确定该多功能康复护理床的多模态运动机构整体设计方案。(2)对多模态运动机构框架下的各部分运动机构按照所需实现的功能逐个进行设计分析,分析出所涉及机构在运行过程中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机构运行的合理性,并为后续动力学仿真及各部分强度校核做铺垫、为传动件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3)对各运动机构进行详细的机构设计与材料选择,确定各机构的驱动方式和传动件的尺寸,并进行详细的Solidworks三维建模,验证传动件的选型及尺寸设计的合理性。(4)对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的生产加工及装配调试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对出现过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介绍解决的方案,运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对零部件强度上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校核,依据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校核结果对相关零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并介绍了调整设计后的方案。(5)对全文所介绍的以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为研究载体的多模态运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课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丁军政[10](2017)在《多功能电动护理床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变动的趋势,而“空巢家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照顾缺位”。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对医疗及家庭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当前护理床市场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成果,但是总体上护理床的功能不够齐全,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要。针对这一形势,本文面向老年人、慢性病人、瘫痪病人和残疾人士设计了一种多功能护理床,该护理床集病床、康复、健身于一体,以解决目前护理床功能单一问题。首先,基于人机工程学,进行多功能护理床总体方案设计。根据标准(YY0003-90)及调研成果,制定多功能护理床的设计原则、功能要求及设计指标;对各功能模块机构构型进行设计;完成多功能护理床总体方案设计和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确定驱动形式及能源供给方式。其次,进行多功能护理床机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对各机构中构件的尺寸进行设计,采用解析法对各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并针对理论计算中一些假设会产生误差,将机构模型导入软件ADAMS中进行功能性验证分析,得出各个机构能满足即定的运动规律及空间位置要求。然后,进行多功能护理床结构详细设计。主要包括整体床架、支背部件、屈腿部件、翻身部件、床身升降及前后倾斜部件、洗漱健身部件和智能坐便部件七大功能模块。完成各功能模块的材料选择;对各机构进行力学分析,确定电机型号;绘制多功能护理床的整体装配图。最后,运用ABAQUS软件对极端条件下床架及背部支撑板的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应力云图和位移量云图,经分析验证应力及位移量均在材料的安全范围内,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二、新型防褥疮整体翻身床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防褥疮整体翻身床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医疗模式下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日益增多 |
1.1.2 本土化的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亟待探索 |
1.1.3 针对循证实践中的敷料应用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
1.2.2 MDRPI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3 重症患者MDRPI的影响因素 |
1.2.4 重症患者MDRPI的评估工具 |
1.2.5 重症患者MDRPI的预防及管理现状 |
1.2.6 重症患者MDRPI伤口治疗与敷料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证据的临床情境&专业判断:关键知情人访谈和问卷调查 |
1.5.2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
1.5.3 证据传播: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 |
1.5.4 证据应用:验证循证实践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1.5.5 新的证据生成:探索新型敷料对于MDRPI的作用效果 |
1.6 理论框架 |
1.6.1 本课题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作为理论框架开展研究 |
1.6.2 开展原始研究是循证护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证据的临床情境&专业判断 |
2.1 ICU护士对MDRPI知识与态度的现状调查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2 MDRPI预防与管理现况和反思:关键知情人访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3.2.2 检索策略 |
3.2.3 证据质量的评价标准 |
3.2.4 证据质量的评价过程 |
3.3 结果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纳入证据的基本特征 |
3.3.3 质量评价结果 |
3.3.4 MDRPI预防及管理证据汇总 |
3.4 讨论 |
3.4.1 纳入证据的总体质量较好 |
3.4.2 预防性敷料相关证据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 |
3.4.3 应借鉴国外高质量的指南进行本土化实践与指南开发 |
第4章 证据传播: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 |
4.1 成立重症患者MDRPI循证实践小组 |
4.2 构建《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初稿 |
4.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2 结果 |
4.3 《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的专家现场论证 |
4.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3.2 结果 |
4.3.3 讨论 |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样本量估算 |
5.2.3 随机分组方法 |
5.2.4 研究现场 |
5.2.5 干预内容 |
5.2.6 评价指标 |
5.2.7 统计学方法 |
5.2.8 质量控制 |
5.3 结果 |
5.3.1 研究对象及干预实施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5.3.2 两组患者MDRPI发生率及压伤程度 |
5.3.3 两组护士PI/MDRPI知识与态度得分情况 |
5.3.4 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相应措施的执行率 |
5.3.5 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MDRPI护理费用情况 |
5.3.6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
5.4 讨论 |
5.4.1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可降低MDRPI发生率 |
5.4.2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可提升护士预防PI/MDRPI的知识与态度 |
5.4.3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可提升护士预防MDRPI的执行力 |
5.4.4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临床适用性较好 |
5.4.5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不足之处与新问题的产生 |
第6章 新的证据生成:干细胞外泌体敷料用于MDRPI的基础研究初探 |
6.1 研究问题的产生 |
6.2 研究目的 |
6.3 材料与方法 |
6.3.1 细胞 |
6.3.2 试剂 |
6.3.3 仪器与耗材 |
6.4 实验方法 |
6.4.1 温敏水凝胶的制备与毒性测试 |
6.4.2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成肌细胞的作用 |
6.4.3 外泌体水凝胶敷料对MDRPI动物模型的作用 |
6.5 结果 |
6.5.1 温敏水凝胶的相变温度及毒性 |
6.5.2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成肌细胞的作用 |
6.5.3 外泌体水凝胶敷料对MDRPI动物模型的作用 |
6.6 讨论 |
6.6.1 外泌体水凝胶敷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再生功能的伤口护理敷料 |
6.6.2 水凝胶的温敏特性有助于发挥干细胞外泌体的修复作用 |
6.6.3 构建MDRPI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对于护理研究的意义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知识与态度测试问卷 |
附件2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AGREEⅡ) |
附件3 JBI系统评价与整合研究评估工具 |
附件4 JBI证据的FAME结构 |
附件5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件6 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Braden量表) |
附件7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测评表(APACHEⅡ量表) |
附件8 重症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工具(NUTRIC量表) |
附件9 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指引图册 |
附件10 ICU科压力性损伤记录单 |
附件11 MDRPI预防与管理措施执行检查记录表 |
附件12 MDRPI预防与管理措施核查表 |
附件13 患者知情同意书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面向翻身辅助的柔性护理床气囊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护理床研究现状 |
1.2.2 气囊床研究现状 |
1.2.3 气囊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柔性气囊在护理床垫中的应用 |
2.1 柔性护理床垫整体布局 |
2.2 柔性护理床垫的气囊结构设计 |
2.3 柔性护理床垫驱动方式及控制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气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气囊基本建模理论 |
3.1.1 CV法理论基础 |
3.1.2 控制理论方程 |
3.2 气囊模型定义 |
3.2.1 气囊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2 气囊模型边界条件设定 |
3.2.3 加载荷气囊模型设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囊模型相关参数测定 |
4.1 气囊薄膜材料拉伸试验 |
4.2 气囊充气过程参数测定 |
4.2.1 气囊测量平台搭建 |
4.2.2 气囊充气过程参数测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囊模型验证及充气过程研究 |
5.1 无载荷气囊模型正确性验证 |
5.1.1 无载荷气囊充气仿真结果 |
5.1.2 无载荷气囊模型正确性验证 |
5.2 加载荷气囊模型正确性验证 |
5.3 充气过程参数的数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防压力性损伤垫脚枕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垫脚枕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
1.1 制作方法 |
1.2 使用方法 |
2临床应用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方法 |
2.2.1 对照组 |
2.2.2 观察组 |
2.3 评价指标 |
2.3.1 有效侧卧率 |
2.3.2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2.3.3 压力性损伤的分期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结果 |
2.5.1 两组翻身2、4 h后的有效侧卧率比较 |
2.5.2 两组翻身15 d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及分期比较 观 |
3 讨论 |
(4)智能轮椅床优化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发展动态 |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智能轮椅床的结构设计 |
2.1 整体结构方案的设计 |
2.1.1 设计要求与标准 |
2.1.2 主要组成部件 |
2.2 各功能机构设计 |
2.2.1 抬背机构 |
2.2.2 曲腿机构 |
2.2.3 左右翻身机构 |
2.3 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2.3.1 背部抬升机构的分析 |
2.3.2 曲腿机构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MSC.Patran的智能轮椅床有限元分析 |
3.1 抬背曲腿单元体的静力分析 |
3.1.1 单元体几何模型的建立 |
3.1.2 单元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3 单元体有限元分析结果 |
3.2 翻身剪叉结构的静力分析 |
3.2.1 剪叉结构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2 剪叉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3 剪叉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 |
3.3 底部框架的静力分析 |
3.3.1 底部框架几何模型的建立 |
3.3.2 底部框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3 底部框架有限元分析结果 |
3.4 底部框架的模态分析 |
3.4.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3.4.2 基于MSC.Nastran的模态分析 |
3.4.3 模态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轮椅床优化分析 |
4.1 结构优化设计及软件简介 |
4.2 抬背曲腿结构的优化 |
4.2.1 抬背曲腿单元体力学分析 |
4.2.2 结构优化模型 |
4.2.3 优化结果分析 |
4.3 底部框架的优化 |
4.3.1 结构优化模型 |
4.3.2 优化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压疮装置及二便处理系统初步研究 |
5.1 防压疮床垫的材料选择 |
5.2 防压疮床垫的方案设计 |
5.2.1 仰卧状态人体压力分布 |
5.2.2 嵌入式气囊的设计 |
5.2.3 床垫的整体结构设计 |
5.3 柔性调整装置的控制结构 |
5.4 二便处理系统方案设计 |
5.4.1 关键尺寸的设计 |
5.4.2 二便处理的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智能翻身医用床垫设计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课题具体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方法 |
1.3.3 课题目标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
2.1 褥疮产生原因分析 |
2.2 智能翻身医用床垫工作原理设计 |
2.3 整体方案设计 |
2.3.1 机械结构设计方案 |
2.3.2 气动系统设计方案 |
2.3.3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翻身医用床垫结构设计 |
3.1 智能翻身床垫总体装配结构设计 |
3.1.1 材料选取 |
3.1.2 总装结构设计 |
3.2 锥形气囊层设计 |
3.3 背起屈腿气囊层设计 |
3.4 翻身气囊层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
4.1 气动系统的设计与组成 |
4.1.1 气动系统组成 |
4.1.2 气动系统分析 |
4.1.3 气动系统设计 |
4.2 气动系统元件选择 |
4.2.1 微型气泵选择 |
4.2.2 微型电磁阀选择 |
4.2.3 气动三联件选择 |
4.2.4 歧管软管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2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2.1 微控制器模块设计 |
5.2.2 电源模快设计 |
5.2.3 气泵控制模快设计 |
5.2.4 电磁阀控制模快设计 |
5.2.5 气压检测模块设计 |
5.2.6 温度检测模块设计 |
5.2.7 心率检测模块设计 |
5.2.8 故障报警模块设计 |
5.2.9 控制按键模块设计 |
5.2.10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
5.3 系统PCB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6.1 编程环境研究及工作流程设计 |
6.2 软件设计 |
6.2.1 气泵与电磁阀控制软件设计 |
6.2.2 体重参数设定软件设计 |
6.2.3 温度检测与控制软件设计 |
6.2.4 A/D转换与气压检测数据处理 |
6.2.5 心率监测软件设计 |
6.2.6 Modbus通讯协议与RS-232通讯实现 |
6.3 智能翻身医用床垫控制界面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复合式智能护理床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智能护理床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基础功能型护理床 |
1.2.2 辅助移位型护理床 |
1.2.3 深度护理型护理床椅 |
1.3 智能护理床关键技术研究概况 |
1.3.1 机构优化创新技术 |
1.3.2 深度护理技术 |
1.3.3 舒适度优化技术 |
1.3.4 多项功能集成技术 |
1.4 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复合式智能护理床总体方案设计 |
2.1 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与护理床工作环境 |
2.1.1 失能老年人护理需求分析 |
2.1.2 护理床工作环境 |
2.2 护理床功能要求制定 |
2.3 复合式护理床模块化设计方案 |
2.3.1 复合式多功能护理床系统要求与设计指标 |
2.3.2 护理床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方案设计 |
2.3.3 多功能护理床系统模块划分 |
2.4 护理床床体尺寸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护理床机构设计与优化分析 |
3.1 辅助侧翻机构的设计 |
3.2 侧翻运动机构分析 |
3.2.1 侧翻背板运动分析 |
3.2.2 侧翻挡板运动分析 |
3.3 抬背机构设计 |
3.4 抬背机构运动分析 |
3.4.1 转角式抬背机构分析 |
3.4.2 抬背转矩分析 |
3.4.3 背板滑移分析 |
3.4.4 背板滑移补偿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度护理技术研究与系统功能集成 |
4.1 深度护理技术研究 |
4.1.1 护理模块总体设计 |
4.1.2 护理模块子系统设计 |
4.2 护理床硬件系统集成方案研究 |
4.2.1 护理机构介入方案设计 |
4.2.2 侧翻与床椅分离方案设计 |
4.2.3 过渡转轴静力学分析 |
4.2.4 底盘牵引方案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护理床控制系统设计 |
5.1 控制系统方案分析 |
5.1.1 模块化通讯方式选择 |
5.1.2 模块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5.1.3 复合式护理床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
5.1.4 群体护理状态监控系统 |
5.2 护理床控制系统硬件 |
5.2.1 主控制器 |
5.2.2 WiFi接收模块 |
5.2.3 矩阵按键模块 |
5.3 护理床控制系统软件 |
5.3.1 矩阵按键遥控器控制终端工作流程图 |
5.3.2 受控终端调试 |
5.3.3 手机控制终端连接建立 |
5.3.4 护理床受控终端工作流程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复合式智能护理床样机制作与实验验证 |
6.1 实验样机的搭建与系统集成 |
6.2 样机护理床的性能测试 |
6.3 样机护理床的效果展示 |
6.3.1 抬背机构效果实验展示 |
6.3.2 侧向辅助翻身效果实验展示 |
6.3.3 床椅分离功能效果实验展示 |
6.3.4 护理机构功能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基于智能护理床垫的翻身辅助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护理床垫的国内外现状 |
1.2.1 护理床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护理床垫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充气式床垫翻身时间与舒适度的关系研究 |
2.1 自动翻身气囊护理床垫介绍 |
2.1.1 自动翻身气囊护理床垫的总体设计 |
2.1.2 气囊模块的介绍 |
2.1.3 电磁阀及储气罐的分布 |
2.1.4 柔性压力传感器阵列床垫 |
2.2 基于护理床垫的舒适度实验 |
2.2.1 实验对象与设备 |
2.2.2 舒适度实验介绍 |
2.2.3 研究部位的确定 |
2.3 翻身时间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
2.3.1 舒适度的评价方法 |
2.3.2 SD法 |
2.3.3 翻身时间对舒适性的主观评价结果 |
2.3.4 数据分析 |
2.3.5 翻身舒适性主观评价模型的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dams的人体建模及仿真分析 |
3.1 人体建模及仿真的方法对比 |
3.2 人体平躺、翻身以及被动翻身的肌电信号测量 |
3.2.1 实验设备 |
3.2.2 肌电信号测试实验 |
3.3 不同人体特征参数模型的建立 |
3.4 ADMAS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1 青年人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3.4.2 青年人模型翻身仿真结果 |
3.4.3 老年人模型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翻身实验 |
4.1 宇博智能传感器及采集系统 |
4.2 平躺时各部位受力情况 |
4.2.1 青年人平躺时各部位受力情况 |
4.2.2 老年人平躺时各部位受力情况 |
4.3 舒适度临界值 |
4.3.1 青年人舒适度临界值 |
4.3.2 老年人舒适度临界值 |
4.4 气囊压力与翻身高度的关系 |
4.4.1 青年人翻身高度实验 |
4.4.2 老年人翻身高度实验 |
4.5 分力范围的确定 |
4.5.1 青年人的分力范围 |
4.5.2 老年人的分力范围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ATLAB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Matlab的特点及应用 |
5.3 青年人数据关系图 |
5.3.1 青年人仿真结果分析 |
5.3.2 青年人实验结果分析 |
5.4 老年人数据关系图 |
5.4.1 老年人仿真结果分析 |
5.4.2 老年人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大面积烧伤病人自动翻身装置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TRIZ方法的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2.1 TRIZ理论方法 |
2.1.1 TRIZ理论定义 |
2.1.2 TRIZ方法体系结构 |
2.1.3 基于TRIZ方法的机械创新设计流程 |
2.1.4 Altshuler矛盾矩阵的方法 |
2.2 问题分析和概念方案设计 |
2.2.1 问题分析 |
2.2.2 概念方案设计 |
2.3 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2.3.1 主床体设计 |
2.3.2 翻身机构方案设计 |
2.3.3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4 与现有方案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装置关键机构详细设计 |
3.1 侧边伸展机构的设计要求 |
3.2 侧边伸展机构初步设计 |
3.2.1 原理设计 |
3.2.2 侧边伸展机构的模型建立 |
3.3 侧边伸展机构优化设计 |
3.3.1 原理优化设计 |
3.3.2 侧边伸展机构模型建立 |
3.4 侧边伸展机构的运动分析 |
3.5 主床体结构设计 |
3.6 气囊的设计 |
3.6.1 气囊的设计要求 |
3.6.2 气囊包裹的原理设计 |
3.6.3 气囊的内部结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置关键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元理论和仿真流程 |
4.1.1 有限元理论 |
4.1.2 ANSYS仿真流程 |
4.2 整体机构有限元仿真 |
4.2.1 有限元仿真目的 |
4.2.2 构件的材料选择 |
4.2.3 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整体仿真 |
4.2.4 偏差工作状态的整体仿真 |
4.2.5 偏差工作状态时主轴的支反力 |
4.3 气囊有限元仿真 |
4.3.1 不同气压时的气囊仿真 |
4.3.2 不同结构时的气囊仿真 |
4.4 气囊动力学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 |
5.1 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
5.2 执行机构 |
5.2.1 展开电机的参数计算与选型 |
5.2.2 翻转电机的参数计算与选型 |
5.2.3 气泵的选型 |
5.3 主控芯片系统的设计 |
5.3.1 主控芯片的选择 |
5.3.2 角度调节闭环控制系统 |
5.4 用户终端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创新点 |
6.2 总结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多模态运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与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产品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总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要求 |
2.2 设计指标 |
2.3 整体方案设计 |
2.3.1 执行机构布局 |
2.3.2 执行机构尺寸 |
2.3.3 各功能模块机构构型设计 |
2.4 控制系统方案 |
2.5 驱动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块化机器人床各模态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
3.1 机构设计及分析的目标 |
3.2 支背模块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3.2.1 支背模块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3.2.2 支背模块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3.3 曲腿模块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3.3.1 曲腿模块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3.3.2 曲腿模块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3.4 翻身模块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3.4.1 翻身模块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3.4.2 翻身模块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3.5 坐便器模块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3.5.1 坐便器模块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3.5.2 坐便器模块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块化机器人床多模态结构设计 |
4.1 床体框架的结构设计 |
4.2 支背模块的多模态结构设计 |
4.2.1 背部支起铰链设计 |
4.2.2 背部侧板随动功能的结构设计 |
4.2.3 支背模块驱动方案的选择 |
4.3 曲腿模块的多模态结构设计 |
4.3.1 曲腿模块的铰链设计 |
4.3.2 曲腿模块驱动方案的选择及安装方式 |
4.4 翻身模块的多模态结构设计 |
4.4.1 翻身模块床板框架的机械结构设计 |
4.4.2 翻身模块翻身运动机构的机械结构设计 |
4.4.3 翻身模块驱动电机的选择 |
4.5 坐便器模块的多模态结构设计 |
4.6 整床结构设计效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调试与强度校核 |
5.1 整床的生产加工流程 |
5.2 整床框架的加工调试及强度校核 |
5.3 翻身模块的装配调试与强度校核 |
5.4 支背模块的装配与强度校核 |
5.5 坐便器模块的装配与强度校核 |
5.6 装配调试完成后的整体效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多功能电动护理床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多功能护理床发展概述 |
1.2.1 多功护理床的特点 |
1.2.2 多功能护理床的发展现状 |
1.3 多功能护理床中的人机工程学因素 |
1.4 现代设计中的先进设计手段 |
1.4.1 采用先进的几何建模工具 |
1.4.2 采用CAE技术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多功能护理床总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原则 |
2.2 功能要求及设计指标 |
2.2.1 功能要求 |
2.2.2 设计指标 |
2.3 护理床本体总体方案 |
2.3.1 总体布局 |
2.3.2 床面设计 |
2.3.3 重要参数设定 |
2.3.4 各功能模块结构构型设计 |
2.4 护理床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2.5 驱动形式及能源供给 |
2.5.1 驱动形式 |
2.5.2 能源供给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功能护理床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
3.1 支背机构参数设计与运动分析 |
3.1.1 支背机构参数设计 |
3.1.2 支背机构运动分析 |
3.2 屈腿机构参数设计与运动分析 |
3.2.1 屈腿机构参数设计 |
3.2.2 屈腿机构运动分析 |
3.3 侧翻机构参数设计与运动分析 |
3.3.1 侧翻机构参数设计 |
3.3.2 侧翻机构运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功能护理床结构详细设计 |
4.1 整体床架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 |
4.1.1 整体床架的结构设计 |
4.1.2 整体床架的材料选择 |
4.2 各体位调整模块结构设计 |
4.2.1 支背部件的结构设计 |
4.2.2 屈腿部件的结构设计 |
4.2.3 侧翻部件的结构设计 |
4.3 智能坐便系统设计 |
4.3.1 坐便器总体结构设计 |
4.3.2 坐便器实体模型 |
4.4 洗漱及健身装置设计 |
4.5 降噪措施 |
4.6 多功能护理床整体结构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键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法介绍 |
5.2 ABAQUS软件介绍 |
5.2.1 ABABQUS的特点 |
5.2.2 ABAQUS分析过程 |
5.3 床架有限元分析 |
5.4 背部支撑板的有限元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工作总结 |
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新型防褥疮整体翻身床的研制和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D]. 聂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2]面向翻身辅助的柔性护理床气囊动力学特性研究[D]. 胡叶美.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3]防压力性损伤垫脚枕的设计与应用[J]. 梁娟,饶婷,程英,王丽婷.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05)
- [4]智能轮椅床优化设计与研究[D]. 王玉萍.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5]智能翻身医用床垫设计与研发[D]. 李杰.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2)
- [6]复合式智能护理床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 周思源. 江南大学, 2018(01)
- [7]基于智能护理床垫的翻身辅助方法研究[D]. 顾立振.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8]大面积烧伤病人自动翻身装置的设计研究[D]. 李晓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9]多模态运动机构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模块化护理复健机器人床的设计[D]. 张震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04)
- [10]多功能电动护理床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 丁军政. 江苏科技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