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车车辆摩擦制动与盘形制动的功率(论文文献综述)
黄问盈,杨宁清,黄民[1](2003)在《我国铁道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核定原则的探讨》文中提出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涉及列车制动限速、信号机布置、速度监控模式等相关重大技术问题,并受粘着条件、非粘制动介入程度以及制动减速度等条件限制。基于列车动能与列车制动力功(含阻力功)相等的条件,建立了普遍的铁道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的核定原则及计算模式,分析与选择了回转质量系数、制动粘着系数、粘着系数利用程度、列车单位基本阻力、非粘制动比例系数、安全距离、制动空走时间以及制动减速度等相关参数。描述并阐明:我国制动粘着系数公式(湿轨)可扩展应用于更高速度范围;粘着系数利用程度因制动装备技术水平而异;非粘制动比例系数可达20%~40%;旅客列车的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宜控制在0 08g~0 1g以内,最大不宜超过0 12g,货物列车的紧急制动平均减速度可按旅客列车的60%~70%考虑。推荐的核定原则与计算模式适用于所有轮轨系列车。
何昌川[2](2014)在《铁道车辆盘形制动系统颤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世界各国高速列车大量采用盘形制动系统作为主要的制动方式。在列车制动过程中制动盘和闸片因摩擦产生有害的高频振动,对车体内设备、转向架零部件和制动系统产生破坏作用,降低机车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对乘客造成不良影响,同时颤振产生的噪声使得铁道沿线的噪声污染加重。因此,解决制动颤振问题对发展高速重载铁路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盘形制动系统颤振分析和抑制研究主要展开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高速列车的发展状况、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列车盘形制动系统及安装方式、列车制动时的颤振和控制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制动颤振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研究的方向;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作了简要介绍。2.阐述了摩擦的研究内容、摩擦力的力学行为、摩擦颤振现象、并介绍了多种摩擦力模型,从理想条件、速度依赖和位移依赖对干摩擦的模型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制动颤振和制动尖叫产生的机理;最后介绍了几种非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3.基于盘形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考虑了轨道激励对制动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单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选取合理的摩擦力模型。运用平均法计算了系统纯滑动状态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对粘滑阶段进行了动力学分析。最后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4.铁路车辆制动过程中,轨道激励对盘形制动系统的影响以及盘形制动系统由摩擦产生颤振对车体及转向架也有一定影响。将盘形制动系统模型与1/4车体模型结合,建立三自由度铁路车辆盘形制动系统模型,并主要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列车在制动过程之中闸片和制动盘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盘形制动系统颤振对车辆转向架及车体的影响。5.借鉴机械切削颤振控制、飞机机翼颤振控制等的研究成果,对铁路车辆盘形制动系统颤振抑制进行分析。运用washout滤波器法对单自由度模型进行颤振控制,并结合多自由度模型提出加装油压减震器的方法来抑制制动系统颤振。6.最后给出了全文的总结和进一步的展望。
陈浩瑞[3](2020)在《铁路列车对桥梁纵向作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列车在桥上制动和牵引时,作用在钢轨表面的切向力会通过轨道结构向下传递至梁体,并通过支承体系传递至墩台,因此列车制动和牵引作用下形成的墩台附加力是铁路桥梁设计的关键参数。我国现行规范中,墩台附加力按列车荷载图式的比例取用,统一概化为10%,不区分制动和牵引作用。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由传统的客货共线向高速、城际、客货共线和重载铁路发展,列车制动和牵引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基于此,本文围绕列车对桥梁的纵向作用特征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利用matlab编写了计算程序,计算了我国不同机车车辆产生的轨面制动力及牵引力,通过对比分析相关数据发现我国动车组的制动黏着系数和牵引黏着系数整体均明显小于0.164,我国货车在重车情况下的制动黏着系数整体与0.164接近,我国机车的制动黏着系数和牵引黏着系数整体均明显大于0.164。(2)根据我国线路类型和运营列车的匹配关系,对不同线路上的轨面制动力与牵引力取值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与铁路列车荷载图式匹配的推荐纵向荷载系数。(3)利用Ansys建立了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重载铁路典型工况下梁轨纵向整体传力特征及墩台各自受力特征,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并根据既有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论证。研究成果表明,单线货车在桥上制动时单线受力条件下约90%的轨面制动力传递至桥梁下部墩台,而单线机车在桥上牵引时单线受力条件下约100%的轨面牵引力从轨面传递至桥梁下部墩台。墩台线刚度对列车制动和牵引作用下的梁轨纵向传力起主要影响,而桥梁跨度和轨面荷载的变化基本不影响梁轨间纵向传力特征。图72幅,表30个,参考文献102篇。
董锡明[4](2006)在《近代高速列车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论述了近代高速列车的发展趋势是运行速度不断提高,RAMS不断增长,降低LCC,动力装置配置采用动力分散式;介绍了近代高速列车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其中包括大功率交流传动系统、高速转向架、高速制动技术、高速车体技术、车内环境及排污技术、列车监控与诊断技术等;最后阐明了近代高速列车维修现状及发展趋势。
П.С.Анисимов,宋忠明[5](2013)在《高速列车的制动设备》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机车车辆的运行速度和制动功率的进一步提高,对摩擦材料、制动装置及制动方式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介绍了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的原理和摩擦材料的特性,以及磁轨制动、涡流制动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式。
吴萌岭[6](2006)在《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国外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发展趋势看,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作了较全面的系统研究。文章首先剖析了国外高速动车组和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具有代表性的制动系统。发现近几十年来随着微机技术的成熟,国外高速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了微机控制技术。微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动力制动与空气制动的协调变得比较容易,可以实现一个单元甚至整列车动力制动能力的充分利用。同时微机的运用,使制动系统的故障监测得以实时进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也简略地分析了国内干线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国内干线列车制动控制系统仍停留在空气制动系统阶段,即使在提速客车中运用的电空制动机,也仅仅是国外五、六十年代的水平——电磁空气制动机。空气制动机由于其系统功能所限,不可能适应高速列车的需要。虽然目前铁道部试图通过引进的方法得到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技术。但由于国外公司普遍拒绝转让核心技术,因此国内要真正掌握这类制动系统的技术,必须依靠独立自主研制。国内新型地铁虽然采用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但均为国外产品。价格、服务受制于人。致使国家发改委要求的地铁70%国产化率到现在也难以真正实现。论文根据200km/h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研制的需要,进行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方案研究,提出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技术要求。然后以此作为设计依据,设计了适用于200km/h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文章还对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静置试验台的研究与设计。通过地面系统试验、运行试验和运用考核,表明本文设计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已基本达到设计和运用的要求。论文还对所设计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进行了可靠性研究。分析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提高可靠性的途径及其理论依据。论文针对国内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分析了自主开发研究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基础。研究设计了国产化地铁列车制动系统的方案。根据上海市的发展低速磁浮的规划,文章还进行了低速磁浮列车采用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方案研究。文章同时对我国即将开发的300km/h电动车组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作了深入研究。
吴云兴[7](1996)在《日本德国法国高速列车用盘形制动元件的材料及工艺》文中研究表明以日本、德国和法国为例介绍了高速列车用盘形制动元件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材料及工艺的应用现状,并提出我国发展高速列车用盘形制动器的建议。
郭立宾[8](2015)在《城轨车辆用制动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动盘作为城轨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关键执行部件之一,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吸收热能的部件,制动盘必须吸收列车制动过程由动能转化成的大部分摩擦热能。由于制动盘的工况要求,需要制动盘在结构上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性,连接可靠;同时,制动盘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及耐热裂性。本论文针对国内城轨车辆盘形制动系统的特点,对盘形基础制动装置中的制动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城轨车辆用制动盘的技术要求、材料研究、结构设计、工艺开发、试验验证以及产品的装车考核等部分。技术要求介绍了城轨车辆用基础制动装置的特点以及对制动盘的要求;材料研究针对制动盘材料的整体要求,对比了几种常见的铸铁材料的性能,并确定蠕墨铸铁材料作为城轨车辆用制动盘的材料,并针对摩擦副匹配性开展了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构设计主要针对制动盘的通风散热,连接结构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并针对所设计的制动盘结构及选定的材料进行热-机械耦合分析,考核制动盘的热容量;工艺开发探讨了制动盘的制造工艺流程,研究了制动盘成型过程的热加工及冷加工及工艺控制点,并完成了制动盘的样品试制;试验验证针对制动盘生产过程的例行试验及型式试验项点进行了研究,并开展了1:1制动动力台架试验,研究了制动盘在试验台上模拟实际制动工况下制动盘表面温度状况及与闸片配合的摩擦磨损摩擦系数;装车考核介绍了开发的制动盘的装车考核方案、评价标准及空载、重载状态下的试验结果及载客运行状态。通过本课题对城轨车辆用制动盘的要求、材料、结构、工艺、试验、装车等过程开展了研究,开发了满足要求的城轨车辆用制动盘产品,有助于打破国外企业对城轨车辆用制动盘市场的垄断局面,对我国城轨车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李继山,李和平,严霄蕙[9](2011)在《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基础制动装置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的措施之一。在分析城市轨道车辆运输特点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具体类型,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踏面制动与盘形制动的优缺点,用有限元模拟城轨车辆车轮踏面温度场及热应力,表明速度100 km/h及以上的城轨列车基础制动不适宜采用踏面制动,指出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王登[10](2017)在《摆臂式转向架制动装置设计及制动盘热应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公铁两用车能够综合运用铁路运输的高效性和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实现"门到门"多式联运、降低运输综合成本的目标。尤其在特种运输领域内,近年来随着铁路网与公路网的快速发展,研究公铁两用转换装备具有广泛的市场空间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依托《摆臂式转向架结构设计》项目,以现有六轴公路车为基础,重点研究了适用于该款转向架的基础制动装置,提出了单元盘形制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并针对该制动装置进行了制动距离计算和盘轴过盈配合强度分析。针对制动盘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状态,确立了有限元法模拟其温度场的边界条件,并对制动盘进行了热-结构耦合计算和疲劳强度评估。同时,考虑热流在接触面间微凸体形成的热流收缩效应,利用解析法确定车轴与制动盘过盈配合面间的接触热导值,这种新的估算方法简化了过盈接触热导模型的建立。因此,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在摆臂式转向架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基础制动装置进行详细设计,并利用SolidWorks建立其三维模型。尤其在制动缸选型,闸片、闸片托、制动杠杆、制动盘设计方面进行比较仔细的描述。(2)采用逐段累积法对设计的制动装置进行紧急制动计算,确定制动倍率、制动时间、制动距离等参数。对车轴与制动盘之间过盈配合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得出接触压力和过盈装配过程中的压装曲线,为制动盘热分析边界条件提供计算数据。(3)建立制动盘三维循环分析模型,运用传热学理论知识计算了制动盘面的热流密度、各界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制动盘整体的辐射对流换热系数。并根据过盈配合分析的接触压力,考虑到热流在接触细通道传热的收缩效应,利用解析法估算盘轴接触面间的导热系数。(4)利用ANSYS对制动盘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和制动结束后自然冷却时间内温度场仿真分析,并采用顺序耦合法将温度以体载荷方式加载在过盈配合预应力下的制动盘上,对其进行应力场仿真分析。重点讨论了制动盘上几处大应力区域的应力时间变化历程,并确认制动盘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5)参考UICOREB12/RP17试验报告,将静强度瞬态分析中六个载荷子步作为工况确定制动盘的疲劳强度。运用MATLAB计算最大主应力和方向、最小主应力、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并在Goodman-Smith图中对其进行疲劳性能评估。
二、机车车辆摩擦制动与盘形制动的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车车辆摩擦制动与盘形制动的功率(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铁道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核定原则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核定原则 |
1.1 受粘着条件限制及非粘制动介入程度影响的核定原则 |
1.2 受制动减速度限制的核定原则 |
1.3 受摩擦制动功率限制的核定原则 |
1.4 综合核定原则 |
2 相关参数的分析与选择 |
2.1 回转质量系数γ |
2.2 制动粘着系数μb |
2.3 粘着系数利用程度x |
2.3.1 实际制动力的变化与粘着力变化趋向 |
2.3.2 空重车变化的影响 |
2.3.3 防滑器的影响 |
2.3.4 结构以及保养维修的影响 |
2.3.5 我国具体列车粘着系数利用程度x的变化 |
(1) 根据机车车辆每台 (辆) 换算闸瓦力换算 |
(2) 根据紧急制动试验结果推算 |
2.3.6 核定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时的x取值 |
2.4 列车单位基本阻力w0 |
2.5 非粘制动比例系数α |
2.6 安全距离 |
2.7 制动空走时间tk |
2.8 制动减速度ab |
3 结论及建议 |
(2)铁道车辆盘形制动系统颤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绪论 |
1.1 高速列车发展概况 |
1.2 高速列车制动类型 |
1.3 铁路车辆盘形制动系统简述 |
1.4 列车制动系统摩擦颤振与控制研究现状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意义 |
2.铁路车辆盘形制动系统的摩擦颤振理论 |
2.1 摩擦振动现象 |
2.2 摩擦力模型 |
2.2.1 干摩擦的理想模型 |
2.2.2 速度依赖型干摩擦力模型 |
2.2.3 其它几种常用摩擦力模型 |
2.3 摩擦力学行为概述 |
2.3.1 整体滑移阶段 |
2.3.2 局部滑移阶段 |
2.4 制动颤振和制动尖叫的机理 |
2.4.1 粘滞—滑动机理 |
2.4.2 摩擦力—相对滑动速度关系的负斜率机理 |
2.4.3 模态耦合机理 |
2.5 非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
2.5.1 解析方法 |
2.5.2 数值方法 |
2.6 工程中颤振控制方法 |
3.单自由度盘形制动系统模型建立与解析分析 |
3.1 单自由度盘型制动系统模型建立 |
3.1.1 力学模型建立 |
3.1.2 摩擦力模型选取 |
3.2 系统动力学分析 |
3.2.1 系统运动状态分析 |
3.2.2 系统纯滑动阶段平均法解析 |
3.3 轨道不平顺激励对闸片颤振的影响 |
3.3.1 纯滑动阶段轨道垂向不平顺影响 |
3.3.2 粘滑阶段轨道垂向不平顺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三自由度盘形制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1.1 力学模型建立 |
4.1.2 摩擦力模型选取 |
4.1.3 三自由度系统动力学方程 |
4.2 轨道垂向不平顺激励的影响 |
4.2.1 无轨道激励制动系统摩擦颤振动力学分析 |
4.2.2 轨道垂向激励引起车辆振动与制动颤振的耦合 |
4.3 轨道垂向不平顺激励参数对制动钳颤振的影响 |
4.3.1 轨道垂向激励振幅的影响 |
4.3.2 轨道激励波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铁路车辆盘形制动系统颤振抑制研究 |
5.1 单自由度模型控制方法 |
5.1.1 washout 滤波器法 |
5.1.2 单自由度盘形制动系统的 Washout 滤波器设计 |
5.2 多自由度模型颤振抑制方法 |
5.2.1 铁路车辆油压减震器 |
5.2.2 加装油压减震器模型数值模拟 |
5.2.3 油压减震器非线性因素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铁路列车对桥梁纵向作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列车牵引制动技术发展情况 |
1.2.1 机车牵引技术 |
1.2.2 列车制动技术 |
1.2.3 动车组牵引制动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轨面切向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墩台纵向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桥上列车纵向作用传递机理与计算模型 |
2.1 轨面纵向传力机理 |
2.1.1 轮轨理论力学分析 |
2.1.2 轮轨黏着机理 |
2.1.3 黏着系数的影响因素 |
2.2 梁轨相互作用机理 |
2.2.1 伸缩作用 |
2.2.2 挠曲作用 |
2.2.3 制动作用 |
2.2.4 理论计算方法 |
2.3 梁轨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 |
2.3.1 模型结构组成及使用单元 |
2.3.2 模型建立 |
2.3.3 算例验证 |
2.4 小结 |
3 列车作用下轨面制动力与牵引力研究 |
3.1 计算思路与方法 |
3.2 动车组作用下轨面切向力研究 |
3.2.1 计算参数 |
3.2.2 长编动车组规律分析 |
3.2.3 短编动车组规律分析 |
3.3 货车制动作用下轨面切向力研究 |
3.3.1 计算参数 |
3.3.2 货车规律分析 |
3.4 机车作用下轨面切向力研究 |
3.4.1 计算参数 |
3.4.2 机车牵引规律分析 |
3.4.3 机车制动规律分析 |
3.5 小结 |
4 不同线路轨面制动力与牵引力取值研究 |
4.1 荷载图式竖向作用最大值规律 |
4.2 荷载图式与运营列车匹配概述 |
4.3 轨面制动力与牵引力包络曲线拟合 |
4.3.1 高速铁路 |
4.3.2 城际铁路 |
4.3.3 客货共线铁路 |
4.3.4 重载铁路 |
4.4 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比 |
4.5 小结 |
5 列车作用下梁轨间纵向传力规律研究 |
5.1 计算参数 |
5.1.1 桥梁参数 |
5.1.2 轨道参数 |
5.1.3 荷载参数 |
5.2 货车制动结果 |
5.2.1 总体特征分析 |
5.2.2 墩台局部特征分析 |
5.3 机车牵引结果 |
5.3.1 总体特征分析 |
5.3.2 墩台局部特征分析 |
5.4 梁轨间纵向传力影响参数分析 |
5.4.1 墩台线刚度均匀变化 |
5.4.2 墩台线刚度不均匀变化 |
5.4.3 墩台线刚度突变 |
5.4.4 跨度变化 |
5.4.5 荷载变化 |
5.5 制动牵引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
5.5.1 试验概况 |
5.5.2 跨长晋高速特大桥结果分析 |
5.5.3 王家庄二号桥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近代高速列车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运行速度不断提高 |
2 提高高速列车的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安全性 (RAMS) |
3 降低高速列车的寿命周期费用 (LCC) |
4 高速列车的动力配置方式向动力分散式方向发展 |
5 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 |
5.1 大功率电力牵引传动系统 |
5.2 高速转向架 |
5.3 高速制动技术 |
5.4 高速车体技术 |
5.5 车内环境及排污技术 |
5.6 列车监控与诊断技术 |
(1) 诊断方式 |
(2) 车载监测诊断系统 |
(3) 诊断技术 |
6 高速列车维修 |
6.1 计划预防修的大框架 |
6.2 高速列车几种重要的维修模式 |
6.3 诊断技术 |
6.4 维修信息系统 |
7 结束语 |
(6)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国外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概况 |
1.2.1 日本新干线 |
1.2.2 德国ICE |
1.2.3 法国TGV |
1.3 国外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 |
1.3.1 NABCO公司地铁制动系统 |
1.3.2 KNORR公司的KBGM-P型地铁制动控制系统 |
1.4 我国常用制动控制系统及其特点 |
1.4.1 我国干线机车制动控制系统 |
1.4.2 我国干线货物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
1.4.3 我国干线旅客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
1.4.4 我国地铁列车制动控制系统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1 文献综述结论 |
1.5.2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方案研究 |
2.1 2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制动系统方案研究 |
2.1.1 制动系统适用范围 |
2.1.2 制动方式 |
2.1.3 设计原则 |
2.1.4 制动设备性能要求 |
2.2 200km/h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制动系统方案 |
2.2.1 基本参数补充 |
2.2.2 制动系统方案设计 |
第3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3.1 制动指令传输的试验研究 |
3.2 EP单元试验研究 |
3.3 非常制动单元的试验研究 |
3.4 防滑的系统研究 |
3.5 空重车调整研究 |
3.6 综合制动控制试验研究 |
第4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综合试验研究 |
4.1 地面系统试验研究 |
4.1.1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室内静置试验台 |
4.1.2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室内静置试验大纲 |
4.1.3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室内静置试验及结论 |
4.2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运行试验研究 |
4.2.1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运行试验大纲 |
4.2.2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运行试验及结论 |
4.3 结论 |
第5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可靠性研究 |
5.1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
5.2 故障树分析FTA |
5.3 结论 |
第6章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国产化方案研究 |
6.1 自主开发研究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基础 |
6.2 国产地铁列车制动系统方案设计 |
6.2.1 主要设计原则及基本参数 |
6.2.2 制动系统方案设计 |
6.3 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现状的思考和展望 |
第7章 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在低速磁浮车上的应用研究 |
7.1 主要设计原则及基本参数 |
7.2 低速磁浮制动系统方案 |
7.2.1 制动系统组成 |
7.2.2 制动计算 |
7.3 风源 |
7.4 结论 |
第8章 300km/h动车组制动参数研究 |
8.1 系统设计基本参数研究 |
8.1.1 运行阻力w_0 |
8.1.2 闸片摩擦系数φ |
8.1.3 粘着系数 |
8.1.4 制动盘热功限值 |
8.2 摩擦制动方案选择 |
8.3 设计参数研究 |
8.3.1 制动距离 |
8.3.2 制动盘功率 |
8.3.3 常用制动工况 |
8.4 结论 |
第9章 结束语 |
9.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城轨车辆用制动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盘形基础制动装置 |
1.2.1 特点及组成 |
1.2.2 类型划分 |
1.3 制动盘材料研究现状 |
1.4 制动盘结构类型及特点 |
1.4.1 轴装制动盘特点 |
1.4.2 轮装制动盘特点 |
1.5 本课题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制动盘材料研究 |
2.1 制动盘材料概述 |
2.2 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 |
2.2.1 力学性能 |
2.2.2 疲劳性能 |
2.2.3 金相组织及硬度 |
2.3 物理性能 |
2.3.1 弹性模量 |
2.3.2 线膨胀系数 |
2.3.3 导热系数 |
2.4 冷热疲劳性能 |
2.5 摩擦磨损性能 |
2.5.1 试验设备 |
2.5.2 试验工装及样品 |
2.5.3 试验参数及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动盘结构研究 |
3.1 制动盘结构设计 |
3.1.1 通风散热结构设计 |
3.1.2 连接结构设计 |
3.2 仿真分析 |
3.2.1 ANSYS计算理论 |
3.2.2 有限元模型 |
3.2.3 热机械耦合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试制及试验验证 |
4.1 产品试制工艺研究 |
4.1.1 盘体铸造工艺研究 |
4.1.2 盘体冷加工工艺研究 |
4.2 试验验证 |
4.2.1 例行试验 |
4.2.2 制动动力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车考核 |
5.1 考核方案及标准 |
5.1.1 制动盘安装位置 |
5.1.2 温度监控 |
5.1.3 制动盘磨耗测量 |
5.1.4 闸片磨耗测量 |
5.1.5 制动盘运用状况监控 |
5.1.6 闸片运用状况监控 |
5.1.7 考核标准 |
5.2 试验内容及试验结果 |
5.2.1 正线空载及重载试验 |
5.2.2 正线运行试验 |
5.2.3 载客运行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铁运输的特点 |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分类 |
3 踏面制动和盘形制动的选择 |
3.1 踏面制动速度限界规定 |
3.2 踏面制动热负荷限制 |
3.3 盘形制动的选择 |
4 结束语 |
(10)摆臂式转向架制动装置设计及制动盘热应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元式盘形制动的发展 |
1.2.2 制动盘材料的发展 |
1.2.3 制动盘温度场与应力场数值模拟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摆臂式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设计 |
2.1 摆臂式转向架总体设计方案 |
2.1.1 摆臂式转向架设计要求 |
2.1.2 摆臂式转向架总体设计 |
2.1.3 摆臂式转向架结构尺寸和技术参数 |
2.2 摆臂式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设计 |
2.2.1 铁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概述 |
2.2.2 摆臂式转向架制动方案确定 |
2.2.3 单元盘形制动装置总体设计 |
2.2.4 制动闸片和闸片托设计 |
2.2.5 制动盘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单元盘形制动装置的制动距离计算 |
3.1 相关参数 |
3.2 制动力分析与计算 |
3.2.1 制动力分析 |
3.2.2 制动力计算 |
3.2.3 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分析计算 |
3.3 制动距离分析与计算 |
3.3.1 空走时间和空走距离计算 |
3.3.2 有效制动时间和有效制动距离计算 |
3.4 制动率计算 |
3.5 杠杆比计算 |
3.5.1 平均摩擦半径计算 |
3.5.2 制动倍率计算 |
3.5.3 制动率校核 |
3.6 紧急制动计算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制动盘与车轴过盈配合强度分析 |
4.1 过盈量计算 |
4.2 过盈配合强度计算 |
4.2.1 有限元模型 |
4.2.2 约束与求解 |
4.2.3 计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制动盘热结构分析基础及模型建立 |
5.1 热结构分析理论基础 |
5.2 ANSYS热分析原理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参数 |
5.3.2 制动盘有限元模型 |
5.3.3 制动盘热分析的假设条件 |
5.4 制动盘热边界条件确定 |
5.4.1 热输入模型 |
5.4.2 热对流模型 |
5.4.3 热辐射模型 |
5.4.4 过盈配合接触导热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制动盘温度场和应力场数值模拟 |
6.1 温度场仿真模拟 |
6.1.1 制动过程中温度场计算 |
6.1.2 制动结束后温度场计算 |
6.2 应力场仿真模拟 |
6.2.1 离心力作用下的应力场分析 |
6.2.2 温度载荷下应力场分析 |
6.2.3 过盈配合与温度载荷下应力场分析 |
6.3 制动盘静强度评定 |
6.4 本章小结 |
7 制动盘热疲劳性能分析 |
7.1 疲劳强度分析方法 |
7.2 主应力与方向计算 |
7.3 平均应力和应力幅计算 |
7.4 疲劳强度分析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机车车辆摩擦制动与盘形制动的功率(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铁道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值核定原则的探讨[J]. 黄问盈,杨宁清,黄民. 中国铁道科学, 2003(03)
- [2]铁道车辆盘形制动系统颤振分析[D]. 何昌川.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 [3]铁路列车对桥梁纵向作用特征研究[D]. 陈浩瑞.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
- [4]近代高速列车技术进展[J]. 董锡明. 铁道机车车辆, 2006(05)
- [5]高速列车的制动设备[J]. П.С.Анисимов,宋忠明.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13(02)
- [6]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研究[D]. 吴萌岭. 同济大学, 2006(04)
- [7]日本德国法国高速列车用盘形制动元件的材料及工艺[J]. 吴云兴. 机车车辆工艺, 1996(02)
- [8]城轨车辆用制动盘的研究[D]. 郭立宾.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2)
- [9]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发展趋势[J]. 李继山,李和平,严霄蕙. 铁道机车车辆, 2011(04)
- [10]摆臂式转向架制动装置设计及制动盘热应力分析[D]. 王登.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