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孟宪霞[1](2012)在《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综合研究体系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的宗教理论研究与宗教政策制定皆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属于我国宗教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梳理与统观整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尽管在很多方面已经成绩卓着,但在完整性上却有所欠缺,那就是,缺少了对各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并进行综合省思。“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端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思想,其在上个世纪初的苏联生根发芽,以致根深叶茂,形成了列宁、斯大林等领导人的宗教观,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接力继续践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理念。当前无论政界还是学界,大都集中于这一脉络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历程。然而,就历史的真相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宗教观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直接影响,还达及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达及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至今尚存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宗教观的统照之下,依据各国不同的国情与教情,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与宗教实践呈现出了丰富而又多彩的历史画面。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体系”的综合研究当中,这一段,绝对是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笔。本选题力图还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整体性,力求弥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为“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研究增砖加瓦。梳理与分析各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力图在当下宗教理论认知的映照之下,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通过本选题的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清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留下的宗教观遗产;解决唯物主义的“无神论”与宗教“有神论”的二难选择;破解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难题;辨识宗教及宗教势力在苏东社会主义转轨中发挥了何种作用。在实践上,论析全球化时代的“两制”新格局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应有哪些新的适应性调整等。总之,认真梳理各社会主义国家过去与今天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并借鉴其成败得失,对于我们当下更好地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宗教问题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从中国乃至全球的“宗教热潮”、马克思的“宗教消亡论”与“宗教博兴”的现实对垒入手,提出了如下思考问题:如何看待当今时代的宗教热?社会主义国家适应全球宗教热潮,应该如何应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能否统领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理论研究与实践?今天,我国的现行宗教政策是像有些人批评的“偏左”?抑或像有些人诟病的“偏右”?由此,鉴借全球宗教文化认知,尚有必要。回望与梳理各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成败得失,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服务于社会主义中国当下的宗教工作实践,对于服务于中国参与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综合竞争,尤其具有直接的、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及其后继者关于宗教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发端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思想,历经各国共产党人在本国的发展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发展规律,宗教的社会功能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等基本观点。然而,就当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而言,把其作为指导我国宗教认识和宗教实践的方法论来探讨,却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当中的“短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其优越于其他宗教观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地看待问题,坚持实践性的原则,是制定政策的正确导航与科学研究的有力指导。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有着不同于我国的浓重的宗教传统,然而在其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无一不是深受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深刻影响,其中尤以马克思的“宗教鸦片论”波及最甚。所以,一度采取了过于“偏左”、打击甚至消灭宗教的政策。因此,国内宗教势力一度大大放低姿态,宗教活动由地上转为地下。然而,或如许多宗教学家探讨的“人天生就是宗教的动物”,或如有些学者们提到“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宗教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宗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等观点,在此,我们姑且暂时不去争辩这些命题的真伪,而今对大抵宗教已形成如下共识:当今社会,当今时代,宗教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宗教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宗教消亡是很久远以后的事情。逆历史发展规律而动的后果就是——国家内部政教关系紧张,宗教在苏东剧变这场社会主义的大地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剧变前,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之间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关系,宗教关系不和谐,人民反对社会主义政权的暗流涌动,这种敌对的暗流如果被国外反动势力借用,就有可能危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之基,压抑创造者的宗教需要,社会地基不稳,社会主义的大厦就有倾覆的危险。苏东国家的领导人,比如列宁、斯大林、波兰领导人等,都曾经提出过非常有益的有利于宗教关系和谐的良好举措,关于这些举措,至今还在学术界存在争鸣,比如认为列宁的“宗教鸦片基石论”、“劣质酒论”,首发对马克思宗教观的曲解,是造成后来苏联继承者与各国宗教实践“左倾”的罪魁祸首等。所以梳理与阐释各国的宗教政策与实践,还原历史的真实并进行探讨与省思是非常必要的。新中国的宗教政策是承继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来的。然而,总体而言,不得不说,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自由政策总让人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奇怪感受。的确,一方面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存在片面的“左”的理解,一方面是因为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尤其是基督教和天主教都扮演过作为殖民者的“开路先锋”的不良角色。正如蒋梦麟所言:“如来佛是骑着白象来到中国的,耶稣基督却是骑在炮弹上飞过来的。”加之宗教势力的强大,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发挥过妄图颠覆政府的巨大作用。所以,新仇旧恨,新中国政府甚至中国人民欣然接受限制甚至消灭宗教的“国家及全民举动”,变得就不难以理解了。中国乏有宗教信仰的传统,中国自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构建并维护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体制,勾画与夯实了国民文化面貌。即使是本土的道教文化、东汉末年从印度而来的佛教文化,和近代随着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扑进中国的基督教与天主教,都积极吸收融合儒家文化特色,实现了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以科学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以艺术代宗教”,五四时期的先哲们为我们奉出如许之多的满足我们精神需养的饕餮大餐,其惟愿取宗教而代之。然而,宗教是宗教,科学是科学、美育是美育、艺术还是艺术,即便人们有“杀之而后快”的强烈愿望,也自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当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没有被消灭之际,宗教它还是依然就在那里。中国对宗教本质、意义及作用的认识之路,可以用一路欢歌一路泪水来形容,当形势需要的时候,它就是我们的座上之客,当形势不需要的时候,更多地强调的是宗教的负面功能,以加强科学无神论宣传为由,大力挤占宗教的生存空间,伤害了广大宗教徒的感情,挫伤了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逆反情绪,形成社会反对力量的暗流。大禹治水,疏且导之,宗教徒的感情犹如滔滔洪水,堵截戕害始终是不能解决问题,唯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现对宗教教义作出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益解释,发动宗教徒爱国爱教,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来,同时切实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实施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才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策。现存社会主义四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我们记取。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诞生了16个鲜红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今苏东9兄弟已丢弃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舍弃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追求,各奔赴自己或一帆风顺或命运多舛的前程去了。如今剩余的社会主义国家,吸取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深刻的历史教训,再也没有产生社会主义国家的“龙头老大”,各国均根据国情,吸纳全球经验,加强全球合作,进行社会发展。在宗教政策方面也没有产生谁对谁的指手画脚,倒是美国这一“世界宪兵”每年发出各国宗教报告,连续指责我国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以及法轮功问题;指责朝鲜是“宗教压迫最严重的国家”;对于越南,在越南积极加强与美国和梵蒂冈的沟通,并按照他们规定的程序进行宗教改革的基础上,2009年终于摘掉了“宗教压迫严重国家”的帽子;在古巴,浓郁的宗教传统,造就了古巴人民对宗教的特殊感情,在古巴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同样也存在过压迫甚至消灭宗教的“严打”时期,然而总体而言,其与梵蒂冈的关系破冰,有利于其在国际上更多的争取同情,有利于改善古美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其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梳理四国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为我们展示了四国多彩的宗教历史画卷,省思其宗教政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利于我们在与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防患于未然,修筑思想领域的万里长城。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马克思当年预言了宗教随着社会进步必然逐渐消亡的历史命运,我们似乎也已经为宗教准备好了“裹尸之布”。然而,在经济发展、科技昌明、全球化雷声隆隆的今天,宗教却呈现全球发展热潮。适时扭转对宗教及宗教问题的看法,实施与时俱进、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国际潮流的宗教决策,是我们今天的的当政者面临的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带给当代的中国很多有益的启示: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和功能问题,这是关于宗教最深层次和最根本的问题;其次、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难题,阐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第三,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问题,辨析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区别,分析宗教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的严峻挑战;第四,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政教关系,反思中国政教关系的处理及对当代中国所谓“官办宗教”的误读;第五,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方面的中美、中梵关系,防止西方的宗教渗透等问题。往左走,抑或往右走?左灯右行,抑或右灯左行?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宗教处理之路?依赖我们理论工作者,以光荣的使命感与历史的责任感,以正确的立场——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国家的立场”,来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从而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内心来服务。
林清龙[2](2019)在《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宗教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根据新的实践对宗教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研究当代中国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规律对于这一强调具有重大价值。境外宗教渗透问题是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目的在于与我争夺意识形态阵地,西化分化我国,这决定了反境外宗教渗透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是党宗教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研究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对于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宗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过去和将来都会长期存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除阶级根源外,宗教存在之其他根源仍存在,这决定了宗教在我国仍会长期性存在,决定了境外宗教渗透问题在当代中国存在的长期性和反境外宗教渗透工作的持久性。如何面对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境外宗教渗透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宗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境外各种敌对势力都把宗教当作一种重要手段在中国境内推行自己的政治意图和战略,这导致当代中国反渗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正确认识境外宗教渗透的含义、本质、要素构成和战略策略,明确反境外宗教渗透的主体和行动成为宗教理论中的反渗透理论研究和反渗工作的重点。前苏东国家在反境外宗教渗透过程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深刻的教训,认真学习其经验,深刻汲取其教训是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获得成功的的重要途径。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等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在反境外宗教渗透过程中虽然有些失误,遇到些挫折,但同时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新鲜经验,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产生不少新的实践做法,这些为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提供了重要的鉴迪。当代中国宗教国情体现为多宗教并存,宗教发展变化迅速,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交杂,宗教总体和谐,杂音与乱象并存。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的理论基础。我国党和政府为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反境外宗教渗透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我国党和政府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具体工作为反渗透斗争提供了实践基础,当前我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实际运作为反渗透提供了现实经验。当代中国面临境外基督教和境外天主教的世界性宗教渗透,面临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的区域性宗教渗透和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渗透。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反渗透部分尚需进一步完善发展,宗教研究中的反渗透部分比较薄弱,反境外宗教渗透政策的空白点多且衔接度不够,使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面临理论、政策供给不足。反渗工作中存在对境外宗教渗透问题的政治意图警惕性不够,对境外宗教渗透手段反击、环境判断和对手辨识的精准性不足,对境外宗教渗透问题的法治化治理水平比较低要求中国党和政府反渗工作本领需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境外宗教渗透的新形势,科学的反境外宗教渗透对策是反渗透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立足中国国情和教情,新时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对策可从三方面入手,即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理论上面向实际,深化研究;实践上加强领导,完善管理。反境外宗教渗透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之一,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深刻认识反渗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增强反渗透本领以夺取新时代反境外宗教渗透斗争新胜利。
王媛媛[3](2011)在《越、老、朝、古四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如何根据世纪形势的新变化,对宗教政策进行调整和变革,从而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巩固和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内外环境,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正因为如此,对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研究和探讨不仅在理论上十分必要,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四国在宗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不乏一些优秀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不足之处也值得我们借鉴。全球化是研究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无可回避的语境。本文正是立足于日益加剧的全球化这一宏大时代背景,结合越、老、朝、古四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主义现实,对四国的宗教政策进行一个大尺度的比较分析,并期许能为这一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在对四国宗教政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行把握的同时,以总结经验教训为落脚点,从而达到为我国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的目的。由于获取的资料有限,且因当代社会主义各国宗教政策演变和调整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对越、老、朝、古四国宗教政策进行横向比较的难度比较大。本文采取了国别分述和综合概括的比较方法。本着这样的逻辑线条和框架设计,本文主要对四国宗教政策的背景要素、宗教政策和立法实践、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具体说来,本文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就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研究现状、创新点和不足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引出本文论述的主题。第一章为四国宗教政策的背景要素透视。主要是就四国的宗教信仰状况、宗教方面存在的热点问题、民族宗教问题背后的美国因素进行分析,对影响四国宗教政策形成和演变的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国内国际因素进行分析和梳理,为后文的比较研究提供必要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四国的宗教状况复杂多元,民族宗教问题不容忽视;民族关系、政教关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时拿人权、宗教问题做文章;影响宗教政策的因素多维交织,宗教所扮演的角色不只局限于自身,国家安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要素往往充斥其中,四国在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国内改革和发展现实、苏东经验总结等方面既有相同点,又各有不同。第二章为四国的宗教政策和立法实践解读。主要对四国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宗教政策的历史演变以及宗教政策的立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存在其中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点:四国的政教关系大致经历了从紧张到缓和的变化;四国宗教政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管理宗教事务的原则和措施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大政方针相适应;宗教事务管理正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第三章为四国宗教政策的效果评价。通过分析比较四国在宗教政策上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综合思考各国宗教政策的共性和个性,对这四个国家在宗教政策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四国的宗教政策各自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体现了宗教政策的时代化、民族化;民族宗教问题对四国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棘手和敏感的问题,四国在政教关系、保持国内宗教的独立自主性、化解西方的和平演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四国在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天主教领导权问题上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四国一方面注意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另一方面还注意进行多种方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思想宣传,其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第四章为四国宗教政策比较后的理论反思及对中国的启示。在总结四国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宗教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理论上的反思,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方面对我国宗教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层的思考。四国宗教政策的比较研究给我们以理论反思和实践启示。其理论反思包括:(1)宗教与社会主义——一个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性问题。(2)宗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一个关系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3)宗教与世界和平——一个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四国宗教政策比较对中国的启示有:(1)看待中国宗教的当代发展要基于“问题意识”。(2)不断完善“适应论”和“引导论”,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3)维护信仰的多样性,制定弘扬中华文化和兼容并包的“大文化战略”。(4)坚持信仰取向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5)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重点是学生信教问题与高校的政治信仰教育、党员信教问题与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农民信教问题和农民宗教信仰的重建。
李春虎[4](1998)在《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 宗教在朝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由于朝鲜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上不仅各种宗教得以根植于朝鲜社会,而且当近代殖民列强步步进逼,朝鲜民族陷入危机关头时,这些宗教势力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相互协调,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果,到了1945年朝鲜饵放后,仅朝鲜北半部信教人数
李春虎[5](1998)在《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宗教在朝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由于朝鲜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上不仅各种宗教得以根植于朝鲜社会,而且当近代殖民列强步步进逼,朝鲜民族陷入危机关头时,这些宗教势力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相互协调,在民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结果,到了1945年朝鲜饵放后,仅朝鲜北半部信教人数
林清龙,林怀艺[6](2017)在《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等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深化了对本国宗教问题的认识,并在宗教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留下了深刻教训,研究这四个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共产党探索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林清龙,林怀艺[7](2018)在《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等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深化了对本国宗教问题的认识,并在宗教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留下了深刻教训,研究这四个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共产党探索和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董卫华[8](2013)在《越南、朝鲜、老挝、古巴执政党的社会管理理念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本论文研究的是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社会管理理念问题。其目的在于: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社会管理的过程既是实践过程,也是理论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社会管理理念及其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维护稳定、巩固政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考虑,本论文以冷战结束以来的20多年为时间节点,并适当上溯,从执政党、社会管理等基本概念和越南、朝鲜、老挝、古巴四个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形成的环境和背景入手,宏观考察、梳理比较其社会管理理念的主要内容、共性与差异,并试图以此为基础,为中国共产党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提供一些关于途径与方法的启示和借鉴,以增强研究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遵循的研究方法,一是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探究思路。由于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发展与调整有一个历史进程,因此对其执政理念的研究必然要采取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惟此,才能完整地呈现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现实形态以及未来意蕴,从而达到比较研究之目的。二是文本学研究方法。当前,关于社会管理的观点、主张十分繁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文本解读,可以摒除他人思想的干扰,并避免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便于在当时的语境中把握经典作家的写作真义,防止以偏概全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三是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发现四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在社会管理理念上的异同,厘清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社会管理问题的基本认识,从中推导出有价值的结论,也认识到其局限性。特别是本文通过比较四国执政党在社会管理理念上的异同,并侧重从共性认识出发,试图为我们党乃至世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的路径与方法寻找规律性认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国际视角阐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的普遍问题,并通过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针对国内此项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的现状,系统梳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于社会管理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力图完整呈现其社会管理的理念,并进行对比评析。二是通过对本选题的研究,引导人们更加深入地关注和思考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对的社会管理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三是试图在比较研究国外现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特别是梳理和揭示其共性的基础上,为中国共产党加强社会管理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寻找路径与方法,以增强研究的现实意义。在论证过程中,本论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并挖掘其中的现实意义,探寻四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思想根源。其次,分析了越南共产党、朝鲜劳动党、老挝人民革命党和古巴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及其社会管理问题提出的背景。第三,系统梳理了四个执政党主要的社会管理理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发展、社会公正、以人为本、依法治国、宗教因素等,力求全面准确地描述和展现它们对于社会管理问题的认识。第四,对四个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进行了共性与差异的比较,并得出一些基本结论。第五,结合对四个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研究,在借鉴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的方向与着力点。通过比较研究,本论文得出一些基本结论:第一,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其奋斗的终极目标,也是执政后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第二,越南、朝鲜、老挝、古巴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形成与调整,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均是基于执政环境的现实选择。第三,坚持党和国家的性质、巩固执政地位、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这四个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形成的出发点。对它们而言,社会管理与治国理政的界线并不清晰,社会管理还没有被细化为一个专门领域,往往与其他问题的治理混杂在一起。这与该四国经济体制、政治治理模式、社会体制处于转型期或转型调整的前夕有着密切关系。第四,四国执政党对于社会管理问题的认识,同其他关于建设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一样,既不够系统也不够全面,总体上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是,它们在社会管理理念上的共性认识,一定程度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为我们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和对照。第五,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及实践表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应加强而不是削弱党对社会管理的领导,这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和领导地位决定的。第六,国外四个执政党社会管理的成败得失提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的路径,要创新理念,解决好社会管理的思维方法、思路办法问题;二要领导社会各界不断健全社会管理机制;三要夯实党领导社会管理的基础,提高领导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
谭诗杰[9](2014)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理论学习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有着统领全局的指导意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共产党,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趋势日益加强以及整体实力“资强社弱”的大环境下,理论学习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强化自身理论建设、塑造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及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开展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有诸多重要论述。列宁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并全面系统阐述了“灌输论”。毛泽东和邓小平则结合中国的革命实践阐述了党的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学习各有其具体特点和发展进程。苏联共产党在列宁时期的理论学习是开拓进取的奠基时代;斯大林时期主观上的强化却客观上导致了理论的僵化;后斯大林时期的理论学习则从混乱与困顿恶化到最终的崩溃。越南共产党的理论学习表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国情相结合,实行革新开放政策;系统阐述胡志明思想,夯实党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认识;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重新界定党的性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在具体措施上加强党的理论学习。古巴共产党的理论学习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实行稳步的改革开放政策;根据实践发展修改党章,完善党的指导思想;利用党校系统、群众组织等手段强化伦理学习。老挝人民革命党的理论学习进程基本以党的代表大会为关键节点:老挝党四大前,理论准备和经验不足,盲目追求社会主义过渡;老挝党四大会果断提出革新开放政策,实现战略转折;90年代的五大和六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革新事业的承前启后;21世纪后的三次党代会紧跟时代发展新形势,继续推进革新开放事业。朝鲜劳动党的理论学习重点是“主体思想”及其指引下的“主体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特殊背景下形成的“先军政治”思想,苏东剧变后朝鲜劳动党在谨慎改革的实践中检验了理论的正误,但效果仍然有限。总结越共、古共、老挝党和劳动党的理论学习经验,可基本概括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推进党的理论学习;祛除教条主义之风,实现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在革新开放的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注意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改革、建设的经验和理论。苏联共产党的理论学习的教训也可归纳为:理论学习教条化;理论学习一元化;理论学习封闭化。越共、古共、老挝党和劳动党的理论学习经验启示中共:要深刻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升华理论;要保持理性开放的理论学习态度。苏共的理论学习教训也警示中共:理论学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坚持理论的开拓创新,实现理论与时俱进;要在把握原则的前提下开展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合作;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容许一定程度的思想多样性。
郝海峰[10](2011)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加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比较研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认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是信仰宗教的,而且信仰宗教的人数还在不断的增长。宗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量。在当代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与各国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宗教也快速发展,并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宗教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敏感的政治热点问题,从苏东剧变的教训看,宗教问题往往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具和借口。所以,为了了解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发展的真实状况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措施,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宗教政策,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和措施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进行了简浅思考。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宗教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包括宗教的含义及产生、宗教的作用及发展、现代社会中宗教的影响等。二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状况及问题,包括宗教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信仰的现状、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宗教问题及影响等。三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及措施,包括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观及比较、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演变及比较、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措施及比较等。四是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效果及思考,包括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评价、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完善宗教政策的思考等。本文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进行各方面的比较研究,在国内是没有先例的,这是本文的创新点。由于本人所能拥有的材料和对这一研究的驾驭程度的限制,本文不可避免的存在种种不足。
二、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论文的研究主题、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三、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经验教训的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努力创新之处 |
六、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宗教热”——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经验教训研究的时代语境 |
一、“宗教热”的具体表像 |
二、“宗教热”的双重影响 |
三、“宗教热”的原因解析 |
四、“宗教热”带来的理性思考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 |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体系与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方法论意义 |
第三章 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 |
一、列宁时期的宗教政策(1917-1924年) |
二、斯大林时期的宗教政策(1924-1953年) |
三、赫鲁晓夫时期的宗教政策(1953—1964年) |
四、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宗教政策(1964—1985年) |
五、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宗教政策(1985年—苏联解体) |
六、前苏联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 |
第四章 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 |
一、1960年代及以前,实行严厉的宗教政策 |
二、1970年代前后,实行基本宽松的宗教政策 |
三、1980年至东欧剧变,实行纵容的宗教政策 |
四、东欧剧变以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 |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 |
一、建国初期的宗教政策(1949-1956年) |
二、1957年至“文革”前的宗教政策 |
三、“文革”期间的宗教政策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宗教政策 |
五、中国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 |
第六章 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 |
一、越南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教训 |
二、老挝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教训 |
三、朝鲜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教训 |
四、古巴处理宗教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经验教训 |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给中国的启示 |
一、正确认识宗教的本质与功能 |
二、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
三、正确认识与处理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
四、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的政教关系问题 |
五、正确认识与处理中美、中梵关系,防止西方宗教渗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评价 |
第三节 研究主体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宗教问题与反境外宗教渗透 |
第一节 宗教与宗教问题 |
一、宗教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 |
二、宗教与社会主义 |
三、宗教问题 |
第二节 境外宗教渗透 |
一、境外宗教渗透的含义、本质和要素构成 |
二、境外宗教渗透的战略和策略 |
三、境外宗教渗透与宗教交流、宗教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
第三节 反境外宗教渗透 |
一、反境外宗教渗透的主体 |
二、反境外宗教渗透的主要行动 |
三、反境外宗教渗透的意义和评价 |
第三章 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反境外宗教渗透的鉴迪 |
第一节 前苏联东欧的反境外宗教渗透 |
一、前苏联的反境外宗教渗透 |
二、前东欧的反境外宗教渗透 |
三、前苏联东欧反境外宗教渗透的经验教训 |
第二节 越南、老挝、朝鲜和古巴的反境外宗教渗透 |
一、越南的反境外宗教渗透 |
二、老挝的反境外宗教渗透 |
三、朝鲜的反境外宗教渗透 |
四、古巴的反境外宗教渗透 |
第三节 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反境外宗教渗透的比较 |
一、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差异 |
二、国外社会主义国家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共性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的宗教及反境外宗教渗透的现状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在宗教方面的基本国情 |
一、多元宗教并存与宗教变化发展迅速 |
二、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交杂 |
三、总体和谐与杂音、乱象并存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框架 |
一、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理论基础 |
二、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政策依据 |
三、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实践基础、实际运作与成效 |
一、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实践基础 |
二、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实际运作 |
三、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成效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多股宗教势力及其变种的渗透 |
一、世界性的宗教渗透问题 |
二、区域性的宗教渗透问题 |
三、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渗透问题 |
第二节 反境外宗教渗透理论、政策供给不足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中的反渗透理论尚需完善发展 |
二、宗教理论研究中的反渗透部分比较薄弱 |
三、宗教政策中的反渗透部分空白点多且衔接度不够 |
第三节 反境外宗教渗透的本领尚须增强 |
一、对境外宗教渗透政治意图的警惕性不够 |
二、对境外宗教渗透的手段反击、环境判断和对手辨识精准度不足 |
三、对境外宗教渗透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较低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思想上: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
一、从战略高度看反境外宗教渗透,提高对反渗工作的重视程度 |
二、深刻领会宗教方针反渗透指向,提高对反渗工作规律的认识 |
三、处理好与反渗透相关关系,提高对反渗工作界限的认识 |
第二节 理论上:面向实际,深化研究 |
一、深入研究反境外宗教渗透的“三性”特征 |
二、深入研究反境外宗教渗透的爱国宗教力量建设 |
三、深入研究反境外宗教渗透的工作思路 |
第三节 实践上:加强领导,完善管理 |
一、加强党对反渗工作的领导,确保反渗透的正确方向 |
二、完善宗教管理工作,提供反渗透的组织、体制和治理保障 |
三、完善宗教自我管理,激发反渗内在动力和筑牢反渗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越、老、朝、古四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四国宗教政策的背景要素透视 |
一、宗教信仰状况复杂多元 |
二、具有宗教背景的热点问题频仍 |
(一) 越南政教关系存在的问题 |
(二) 古巴政府与天主教的关系问题及古梵关系问题 |
三、民族宗教问题背后凸显美国因素 |
(一) 美国对以民族、地区和宗教信仰为基础的分裂势力的支持 |
(二) 以"人权高于主权"论调为基础的新干涉主义 |
四、宗教政策的影响因素多维交织 |
(一)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宗教政策 |
(二) 宗教政策背后的民族文化因素 |
(三) 影响宗教政策的时代环境 |
(四) 苏东宗教政策的经验教训 |
五、四国宗教政策背景的比较分析 |
(一) 除朝鲜是单一民族的多宗教国家外,越老古皆为多民族多宗教国家,民族宗教问题不容忽视 |
(二) 四国均面临国际国内社会的宗教新形势,各国的宗教状况不尽相同,但相同点多于不同点 |
(三) 改善与美关系向来是四国宗教政策制定的难点,目前只有越南的宗教自由改善状况得到美国认可 |
(四) 总体上看来,四国宗教政策的背景因素既有相同点,又各有不同 |
第二章 四国的宗教政策和立法实践解读 |
一、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
二、政教关系和宗教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三、宗教政策的立法实践 |
四、四国宗教政策和立法实践的比较分析 |
(一) 除老挝历史上没有太大的宗教问题外,各国的政教关系大致经历了从紧张到缓和的变化 |
(二) 四国管理宗教事务的原则和措施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
(三) 四国的宗教事务管理正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但是宗教立法的完善、成熟程度不一样 |
(四) 四国宗教政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但都注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大政方针相适应 |
第三章 四国宗教政策的效果评价 |
一、成就和进展 |
(一) 越南——灵活务实,从低谷走向革新开放 |
(二) 老挝——不发达也和谐,宗教与社会主义和平共处 |
(三) 古巴——以开放反封锁,争取更加广阔的发展环境 |
(四) 朝鲜——在现代社会特立独行,同时对宗教政策做适当调整 |
二、挑战与困境 |
三、四国宗教政策的经验总结 |
(一) 四国共产党在处理宗教问题方面的经验总结 |
(二) 四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的经验总结 |
四、四国宗教政策效果的比较分析 |
(一) 各国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存在着差异,但在坚持宗教政策的时代化、民族化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
(二) 四国都注意参与社会主义国家间宗教工作理论成果的交流,越南、老挝对中国的借鉴较多 |
第四章 四国宗教政策比较后的理论反思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四国宗教政策比较后的理论反思 |
(一) 宗教与社会主义——一个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问题 |
(二) 宗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一个关系无产阶级执政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
(三) 宗教与世界和平——一个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
二、四国宗教政策比较对中国的启示 |
(一) 看待中国宗教的当代发展要基于"问题意识" |
(二) 不断完善"适应论"和"引导论",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
(三) 维护信仰的多样性,制定弘扬中华文化和兼容并包的"大文化战略" |
(四) 坚持信仰取向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各种社会思潮 |
(五) 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团结、合作到限制、改造(1945—1972年) |
二历史性转折:解除对宗教的禁锢(1972—1985年) |
三主体宗教观与新宗教政策的确立(1985年至今) |
1. 在分析宗教思想的方法论上,主体宗教观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宗教的论断,主要是从世界观上谈宗教,以“创世记”论《圣经》的实质,这当然不能认为是错误的。 |
2. 在对宗教内容的分析上,主体宗教观认为,宗教在内容上虽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的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但并不能据此就否定宗教的全部内容。 |
3. 对于宗教产生的根源,主体宗教观亦有其独到的见解。 |
4. 对于宗教的诸历史形态和发展趋势,主体宗教观认为,历史上的宗教大致可以划分为早期宗教、国教化的宗教和现代宗教等不同类型。 |
(6)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执政共产党在处理与宗教关系时曾出现失误 |
(一) 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反对或取代宗教有神论的世界观 |
(二) 用行政手段消灭宗教的权利、思想和基础设施 |
(三)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出现过火行为 |
(四) 缓和民族和宗教矛盾不力 |
(五) 对外宗教关系处于被动地位 |
二、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政策调整 |
三、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基本经验和不足 |
四、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 |
(一) 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二) 正确把握宗教本质和作用,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三) 把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加强无神论教育统一起来 |
(四) 积极开展宗教对外交往, 警惕宗教领域的“西化”“分化”图谋 |
(7)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执政共产党在处理与宗教关系时曾出现失误 |
1. 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反对或取代宗教有神论的世界观 |
2. 试图用行政手段消灭宗教的权利、思想和基础设施 |
3.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出现过火行为 |
4. 缓和民族和宗教矛盾不力 |
5. 对外宗教关系处于被动地位 |
二、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政策调整 |
三、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基本经验和不足 |
四、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对我党的启示 |
1. 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2. 正确把握宗教本质和作用,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3. 把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加强无神论教育统一起来 |
4. 积极开展宗教对外交往, 警惕宗教领域的“西化”“分化”图谋 |
(8)越南、朝鲜、老挝、古巴执政党的社会管理理念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
0.2.1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0.2.2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0.2.3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
0.3 本文的相关概念 |
0.3.1 社会管理 |
0.3.2 执政党 |
0.3.3 理念 |
0.4 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
0.4.1 逻辑结构 |
0.4.2 研究方法 |
0.4.3 创新之处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 |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 |
1.1.1 以唯物史观对社会管理的本质进行剖析 |
1.1.2 社会管理思想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 |
1.1.3 社会公正: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核心 |
1.2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和实践 |
1.2.1 关于人民直接参与管理的思想 |
1.2.2 关于依照制度和法律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的思想 |
1.2.3 关于准确发挥执政党在社会管理中作用与角色的思想 |
1.2.4 关于利用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思想 |
2 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形成的背景与面临的基本形势 |
2.1 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四党塑造社会管理理念的前提 |
2.1.1 国际政治环境 |
2.1.2 国际经济环境 |
2.1.3 国外敌对势力渗透 |
2.2 国内形势发生新变化——四党社会管理理念形成的现实基础 |
2.2.1 社会思想呈多元发展态势 |
2.2.2 社会单位制解体或趋于松散化 |
2.2.3 各种发展问题凸显 |
2.2.4 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 |
2.2.5 公民社会有所发展 |
3 越、朝、老、古执政党的社会管理理念 |
3.1 越南共产党的社会管理理念 |
3.1.1 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管理 |
3.1.2 以社会公正理念指导和开展社会管理 |
3.1.3 在社会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
3.1.4 通过依法治国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
3.2 朝鲜劳动党的社会管理理念 |
3.2.1 以“主体思想”加强对社会的思想教育和控制 |
3.2.2 以“先军政治”引导特殊时期的社会认同 |
3.2.3 以“实利主义”思想促进社会思想转变 |
3.3 老挝人民革命党的社会管理理念 |
3.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3.3.2 以革新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
3.3.3 以宗教信仰凝聚社会多数 |
3.4 古巴共产党的社会管理理念 |
3.4.1 以“思想战”统一社会意志 |
3.4.2 重视依靠群众实现对社会的民主管理 |
3.4.3 重视发扬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
3.4.4 以宗教爱国思想凝聚人心 |
4 越、朝、老、古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异同 |
4.1 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共性 |
4.1.1 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4.1.2 重视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共识 |
4.1.3 维护社会稳定贯穿社会管理理念的始终 |
4.1.4 重视经济发展对促进社会管理的作用 |
4.1.5 承认依法治国才能赋予党开展社会管理以合法性 |
4.2 四国执政党社会管理理念的主要差异 |
4.2.1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认识 |
4.2.2 对公平正义理念的理解 |
4.2.3 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 |
4.2.4 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 |
4.2.5 对民主管理理念的认识 |
5 从共性出发完善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理念 |
5.1 传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理念 |
5.1.1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5.1.2 要树立共同参与的有限管理理念 |
5.1.3 要坚持公平正义的理念 |
5.1.4 要坚持依法管理的理念 |
5.1.5 要树立民主管理的理念 |
5.2 创新中国执政党领导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
5.2.1 坚持党政分开 |
5.2.2 坚持政事分开 |
5.2.3 推进基层自治 |
5.2.4 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
5.2.5 妥善对待宗教和互联网因素 |
6 结束语 |
6.1 基本认识与主要结论 |
6.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理论学习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处及不足 |
1.5 相关概念的说明及界定 |
1.5.1 理论学习 |
1.5.2 学习型政党 |
1.5.3 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理论学习的论述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论述 |
2.1.1 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
2.1.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 |
2.1.3 结合具体实际和国情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
2.1.4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永恒发展着的理论 |
2.2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论述 |
2.2.1 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理论学习的重要论述 |
2.2.2 全面系统阐述灌输论 |
2.3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理论学习的论述 |
2.3.1 毛泽东关于理论学习的论述 |
2.3.2 邓小平关于理论学习的论述 |
第3章 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理论学习的基本概况 |
3.1 苏联共产党的理论学习 |
3.1.1 列宁时期的理论学习:奠基时代的开拓进取和创造性 |
3.1.2 斯大林时期的理论学习:主观上的强化导致客观上的僵化 |
3.1.3 后斯大林时期的理论学习:从混乱困顿到最终的失控与崩溃 |
3.2 越南共产党的理论学习 |
3.2.1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国情相结合实行革新开放政策 |
3.2.2 系统阐述胡志明思想,夯实党的指导思想 |
3.2.3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认识 |
3.2.4 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 |
3.2.5 重新界定党的性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
3.2.6 在具体措施上加强党的理论学习 |
3.3 古巴共产党的理论学习 |
3.3.1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实行稳步的改革开放政策 |
3.3.2 紧跟实践发展修改党章,完善党的指导思想 |
3.3.3 利用党校系统、群众组织以及学校教育等手段强化理论学习 |
3.4 老挝人民革命党的理论学习 |
3.4.1 四大前:理论准备和经验不足,盲目追求超越阶段急于过渡 |
3.4.2 四大:果断提出革新开放政策,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大转折 |
3.4.3 五大和六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革新事业的承前启后 |
3.4.4 21世纪后的党代会:紧跟时代发展,继续推进革新开放事业 |
3.5 朝鲜劳动党的理论学习 |
3.5.1 主体思想及其指引下的主体社会主义理论 |
3.5.2 特殊背景下形成的先军政治思想 |
3.5.3 苏东剧变后劳动党的谨慎改革 |
第4章 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理论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
4.1 越共、古共、老挝党和劳动党理论学习的经验 |
4.1.1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推进党的理论学习 |
4.1.2 祛除教条之风,实现创造性地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4.1.3 强调在革新开放实践中深化理论学习,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
4.1.4 注意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改革、建设的经验和理论 |
4.2 苏联共产党理论学习的教训 |
4.2.1 理论学习的教条化 |
4.2.2 理论学习的一元化 |
4.2.3 理论学习的封闭化 |
第5章 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理论学习对中共的启示 |
5.1 越共、古共、老挝党和劳动党理论学习的经验对中共的启示 |
5.1.1 深刻认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坚持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 |
5.1.2 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时刻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 |
5.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升华理论 |
5.1.4 保持理性开放的理论学习态度,批判吸收国外优秀理论成果 |
5.2 苏共理论学习的教训对中共的启示 |
5.2.1 理论学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方向性和科学性 |
5.2.2 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
5.2.3 在把握原则的前提下开展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
5.2.4 理论学习既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又要容许一定的多样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二、研究综述及动态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宗教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影响 |
一、宗教的含义 |
二、宗教的产生及发展 |
三、宗教在当代的现状及作用 |
四、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
第三章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状况及问题 |
一、宗教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 |
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信仰现状 |
三、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宗教问题 |
第四章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及措施 |
一、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观 |
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措施 |
三、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典型案例 |
第五章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效果及思考 |
一、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评价 |
二、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完善宗教政策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D]. 孟宪霞. 山东大学, 2012(12)
- [2]当代中国反境外宗教渗透研究[D]. 林清龙. 华侨大学, 2019(05)
- [3]越、老、朝、古四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比较研究[D]. 王媛媛. 山东大学, 2011(04)
- [4]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J]. 李春虎. 韩国研究论丛, 1998(S1)
- [5]朝鲜劳动党的宗教观及政策的演变[J]. 李春虎. 韩国研究论丛, 1998(S1)
- [6]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J]. 林清龙,林怀艺. 学术探索, 2017(10)
- [7]国外执政共产党处理与宗教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J]. 林清龙,林怀艺. 科学与无神论, 2018(04)
- [8]越南、朝鲜、老挝、古巴执政党的社会管理理念比较[D]. 董卫华. 中南大学, 2013(02)
- [9]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理论学习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研究[D]. 谭诗杰. 湘潭大学, 2014(03)
- [10]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比较研究[D]. 郝海峰. 山东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