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典型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董政[1](2019)在《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当代中国法理学也走过了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艰辛的学术探索的历程中,当代中国法理学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逐渐建构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事业得到更加全面与深入的推进,这为当代中国法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学术契机。因此,当代中国法理学需要反思和总结自身的不足,并努力寻找新的理论突破点与增长点。这样就需要从国家观入手,一方面通过梳理、分析与评判中国法理学在不同阶段所持之国家观来反思国家与法的关系在当代中国法理学所呈现出的不同样态;另一方面,在总结当代中国法理学国家观研究之不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构“国家的法理论”这一理论构想。简言之,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既是一种寻找“国家”的学术反思,又是一种找回“国家”的学术构想。为了能清晰地描绘当代中国法理学之国家观的内容与变迁过程,需要建立了三个理想型,即“强”国家观的法理论、“弱”国家观的法理论和“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这三个理想型是对中国法理学三个历史阶段的概括或模型化:第一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这一阶段的法理学属于一种“强”国家观的法理论,以“国家与法的理论”为典型;第二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2005年左右),由于这个阶段法理学业已获得自身的正当性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并且各种法理论层出不穷、蔚为大观,因而这个五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法理论属于“弱”国家观的法理论,主要考察的是以张文显教授为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夏勇教授为代表的民权哲学、以公丕祥教授为代表的法制现代化理论,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法治本土资源论、以梁治平教授为代表的法律文化学;第三个阶段是从2005年以来至今,纵然有一些法理论还未形成气候,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和讨论,但是这些法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主动地将“国家”置于其理论学说的核心位置,自觉地探究国家与法之关系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些法理学属于“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这一法理论的典型有以强世功教授为代表的立法者的法理学、以高全喜教授为代表的政治宪法学、以苏力教授为代表的大国宪制论。“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所以是“强”国家观的法理论,是因为在国家与法的关系中,国家在价值层面上居于统摄地位,法很大程度上沦为国家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法理论也因此成为国家理论的附属品。换言之,在“国家与法的理论”中国家(理论)比起法(理论)而过于强势,国家与法在理论上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与“强”国家观的法理论之“强”一样,所谓“弱”国家观的法理论之“弱”也是从国家与法之关系的角度界定的,只不过这种“弱”表现出更多的复杂特性。首先,国家观之“弱”表现为相对弱势,是相较于“强”国家观之绝对强势而言的。其次,国家观之“弱”还意味着包含国家视角、叙事、利益、精神、价值的国家理论的式微。再次,国家观之“弱”也指明了国家主题不再是法理学的中心主题,换言之,法理学对国家主题的关注只是法学理论自身研究的一个附带结果而已。最后,国家观之“弱”还体现为尚未建构起与法学理论相关的系统性的国家理论框架。正是基于这四点特性,国家(观)较之于法律(观)在这种法学理论模型中居于一种弱势地位。“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是指以国家为研究“视域”的法学理论范式。这一法学理想型中从国家出发重新审视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进路、研究旨趣等,将国家重新纳入到了法学基本理论的讨论之中,并且国家与法的关系构成了这一法理论的基本研究范畴。从“强”国家观的法理论到“弱”国家观的法理论再到“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国家观在当代中国法理学中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虽然目前中国法理学开始逐渐意识到国家之于法学理论的重要价值,但是总体而言将国家与法之关系作为法理学基本研究范畴的自觉性还不强,尚未建构起足以解释当代中国重大法治实践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与方法论。因此,正是在反思与总结当代中国法理学国家观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迈向“国家的法理论”。可以从时代语境、研究对象与主题构成三个方面对“国家的法理论”进行论纲性的阐述。首先,“国家的法理论”之时代语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有四重内涵,即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中华民族奋斗的新目标、担当国际秩序的新角色,以及这一新时代依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是新时代基本属性的不变性。新时代对于法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当代中国法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命题,“国家的法理论”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大的题域的统摄下对具体相关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说,新时代为当代中国法理学迈向“国家的法理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研究契机,其具体表现为注重交叉学科研究的契机、注重法学宏观范式的研究契机、注重探寻国家精神的研究契机,这些契机也是“国家的法理论”今后深化研究的立足点。其次,由于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理,因此作为一种法理学的“国家的法理论”当然也是以法理为研究对象,只不过这一法理是现代国家建构的法理,即现代国家在以法建国、以法治国过程中的法律规律、原则、方法与价值。正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国家的法理论”在研究中虽然以国家作为中心视角、从国家出发来观察法律,但其落脚点是发现、观察、分析与提炼法理。最后,“国家的法理论”对现代国家建构之法理的研究不是漫无目的地展开,而是在更为具体的研究主题之下去发现、观察、分析与提炼法理。因此,还需着重分析“国家的法理论”之主题构成。“国家的法理论”包含着三大主题即国家理性、法律理性与政党理性。当然,“国家的法理论”并不是孤立地研究这三大主题,而是集中地考察国家理性、法律理性与政党理性的互动关系,这一互动关系组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法理图景,也即形成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立宪的政党—国家理性。
王展[2](2017)在《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海派京剧美学研究(1867-1949)》文中提出受现代生产方式、经营理念等经济因素影响,在具有现代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下,随着民族资本经济的兴起,中国整体社会在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完成了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质变,开启了现代性进程。同时,中国美学精神所具有的美学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从以“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古典美学形态向以“对立崇高”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美学形态转型。海派京剧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出了这种美学形态变化的演变轨迹,并体现了中国美学现代性进程中,在整体社会构架上按照“美的规律”建设中国现代体系,在具体审美文化领域内从侧重“人的解放”维度向侧重“民族独立”维度的逻辑转折。海派京剧是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在古典和谐型美学形态下基本定型,南下进入上海地区后日渐发生变革创新,最终形成所谓“海派”风格的流派分支。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美学形态上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海派京剧的诞生其实就是这种美学形态转型大环境下具体而微的艺术表现。在海派京剧生长的特殊环境中,上海工商经济社会的孕育、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都市消费群体的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对海派京剧的发展、成熟产生了直接作用。海派京剧利用其不同历史时期编演的大量新剧目,表现出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现代思想和视野的不断拓展、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激励倡扬。它求真写实、明了通俗、追新逐异的美学意趣,形成了舞台整体表演效果的多姿多彩。海派京剧在其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代表人物,尤以周信芳创立的“麒派”和盖叫天创立的“盖派”为特出。他们不仅代表着海派京剧艺术上的高峰,而且以亲身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展示出昂扬奋进的品质风貌。海派京剧还在专业美育领域响应时代吁求,建立起了首座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型戏剧艺术学校,树立与实施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对传统戏剧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积极的革新作用。这一切都显示出海派京剧努力推动着传统京剧艺术沿着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在宏观的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对海派京剧表现出的美学特征进行考察,既能从美学理论的高度剖析海派京剧具有的独特美学价值,又能以具体文艺样式发展变化的鲜活方式生动诠释美学形态的转型过程,并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变化的内在根源与动力。海派京剧体现的现代美学精神可为京剧艺术在当代重塑辉煌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张纪群[3](2019)在《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形式主义之父”、“现代艺术批评之父”的罗杰·弗莱通过为“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的辩护,在反对自然主义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形式主义的概念体系,并奠基了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基础。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现代主义批评的开端,使得艺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关注艺术自身,而且以客观主义为主要特征成为现代主义大旗之下的批评理论的一极,呈现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一个注重形式的路向。以罗杰·弗莱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情感、文学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上,也不在于现实生活的模仿之上,而在于线条、颜色、体积等及它们的关系统一性的基础之上,这种统一性,即通过线条、颜色、体积的排列,把秩序与多样性结合在一起,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和“有表现力的形式”,力求艺术作品以原始艺术杰作的那种形式以获得表达思想情感的力量,进而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以达到知性快乐之目的。弗莱的技巧不是在当代艺术中寻找现代艺术的线索,而是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发现了久违的形式问题,并接纳德国形式传统和前人对于形式的思考,即重新关注绘画媒介的关系问题,而这种对于纯粹的自身的关注正是现代主义艺术自律特征的表现,为此,弗莱还创造了大量的批评术语并把它们带进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史。在两次后印象派画展期间,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坚定的,但在其他时间一直是含混的、游移的,不彻底的,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甚至在其晚年是否定的,这也就形成了其批评思想的模糊地带。这些模糊地带,即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指弗莱关于艺术自身所固有的对偶出现的属性,这些属性孤立地看呈现矛盾的一面,整体地看统一于艺术一身。弗莱批评思想作为意识的产物,其二重性的根源必然与弗莱主观意识当中的二重性是分不开的,欲真正读懂弗莱,必须搞清楚弗莱的思考方式,因为弗莱总是在艺术之左右两种属性之间寻求某种张力,而正是这种思考的张力赋予弗莱美学思想以价值。弗莱美学思想总是在左和右的中间地带徘徊,在两极的中间紧紧抓住由此所激发的张力,并能够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其理论具体游走在生活与艺术、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抽象与具体、平面与三维、秩序与混乱、理性与感性、模仿与表现,甚至画家与批评家等等术语之间,弗莱总是在两者之间试图寻找到某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或者张力。追根溯源,弗莱美学思想的二重性的根源是建立在其既理性又感性的思考方式之上的,是理性主义与感觉主义的碰撞的结果。弗莱思考二重性思考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论文摘取了三对主要的概念来论述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首先,表现为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对立和平衡。写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再现,而表现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赋形,弗莱在反对模仿而又离不开模仿的思考中竖起了弗莱形式主义的旗帜。其次,弗莱放弃了艺术是对生活的反应的命题,认为艺术是自给自足的,决定于内部的力量——结构设计。接着,弗莱认为艺术是想象生活,所以人们可以出离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反应而专注于对经验的理解及感情意识,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艺术中收获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及理解力。第三,表现为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和统一。弗莱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寻找到了现代主义的种子——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特别是从乔万尼·贝利尼、乔托的艺术中,发现了“建设性的设计”、“结构”等现代主义的特征——并把它们放大,带来了新艺术运动,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历程。艺术史可以说是一个再现与表现交替的历史,只是每一个循环或者周期都添加了不同的质料而已。弗莱在开启现代主义的大门的时候,间歇地从原始艺术、拜占庭艺术以及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寻找依据就是艺术循环性的明证。20世纪初,现代艺术批评回到理性批评为主流的时期,批评的核心是非写实主义艺术自身的问题,弗莱正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了恰当的位置,其批评理论是在批驳过去以拉斯金为代表的社会批评以及反对佩特为代表的诗性批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进步的美学思想。全文分八章和结语,共九部分,以下是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对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梳理和总结。首先,通过“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以及弗莱为展览的辩护性文章,搞清形式主义美学与印象派的关系的同时,厘清了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如何在辩护中奠基的,并特别对于表现性赋形、知性化的感性力量、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等等表述给予了重点阐释。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作为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在20世纪初叶占据了批评史的重要位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的演变过程。特别论述了康德之形式论之传统对弗莱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且是现代意义上的。接着,就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和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本章不单发现了弗莱为什么没有走向彻底抽象,并且还原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审美趣味如何演变到以“有意味的形式”为特征的现代审美趣味。第三、四、五、六章主要论述了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具体是,第三章整体性就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进行了论证,第四、五章和第六章则侧重于二重性问题具体内容的挖掘。第三章的主要观点是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在寻找两个极端之间的张力以及弗莱思考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形成的,当然也由于形式主义批评理论自身所陷入的困境,也可以说,弗莱的批评思想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和的结果。弗莱批评思想出现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的较量,其次是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第四、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就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与生活、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三组对偶出现的术语或者概念之间的模糊地带进行论述,以阐述清楚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第四章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这组概念的论述主要论证清楚形式主义的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的特征,还特别论述了形式主义与原始主义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涉及艺术与生活、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这一弗莱思考的元问题,在这一章里基本弄清了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第六章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追问,让我们知道了弗莱的现代主义的思想来源是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并且了知弗莱所开启的现代主义的自律和纯粹性问题。第七章试探性探讨了直觉与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关系问题。作为客观批评为主要特征的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离开直觉和本能,特别在弗莱的晚年,直接把感性和生命力作为了其艺术批评的坐标,甚至抛弃了其形式主义的立场。第八章则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全局出发,定位了作为一极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从约翰·拉斯金到赫伯特·里德这一段批评史中的小循环入手,我们得知了弗莱所受的前人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总结,进而获知弗莱形式主义批评在艺术批评的循环中的确切位置,当然也明了了其周期性、时代性和局限性等特征。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以及对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的展望。
杨增莉[4](2018)在《中国女性英雄艺术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女性英雄艺术形象的发展不仅与时代有关,也与社会形态有关。在中国,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艺体裁中都能看到女性英雄的影子,不仅如此,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西方也出现了被大众所认可的中国女性英雄艺术形象——花木兰。从晚清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了与封建社会做彻底的决裂,将古代女性视为没有差别的整体,“祥林嫂”被当作古代女性形象的代表。但是,通过对古代文艺中女性英雄的梳理,我们发现这种观点是一种被建构的新史观,与历史是不相符的。并且从西方改编中国女性英雄的艺术形象来看,古代女性英雄身上还体现出了现代意识。因此,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重新定位女性英雄在文艺中的形象,发现社会形态对英雄形象的决定作用。首先以“中国古代文艺中的英雄观”为题,通过梳理古代文艺中的英雄形象(主要以小说为例),对古代的英雄观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在古代“巾帼与须眉”同属于英雄的观点。但是,男女两性的英雄形象又有不同的特点,男性英雄因为建功立业的社会要求使得他们变为皇帝以及皇权的工具,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伦理。反观古代文艺中的女性英雄,在社会稳定时期能承担家庭责任,在国破家亡之时又能表现出家国大义,对爱情的自由追求以及保家卫国的自我选择都使得她们身上体现了现代英雄的因素。并且在男性书写下对女性英雄的尊重与赞赏,又使得我们进一步反思古代两性观的真实面目。第二章以“从古代到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女性英雄观念”为题分析了转型时期的女性英雄观。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型中,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成了女性英雄的主要特质,但是“英雌”形象在时代的需求中表现为与男性一样的特质。“英雌”形象的出现,本是为促进女性形象的现代转向,但由于其“男女平等”的思想只注重女性与男性一样承担社会责任,使得女性在形象以及情感上丧失了对自我的性别认知,与古代女性英雄相比,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倒退。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展现新旧社会女性地位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男女平等”思想变成了“男女都一样”,形成了劳动英雄的形象——“铁姑娘”。而在特殊的文革时期,女性在阶级斗争思想的指引下,呈现为“复仇英雄”的形象。但是,这两种艺术形象不仅遮蔽了女性的特质,也表现出了人的本性的缺失,使英雄成为政治符号和工具,导致了英雄的异化。第三章以“当代英雄观的反思”为题分析了中国当下社会形态的别现代性。这种别现代性在前现代、现代以及后现代思想的交织下造成了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英雄观的并置,形成了英雄空间。在这个英雄空间中前现代思想所推崇的君王英雄以及后现代思想对英雄的解构都不是社会现代化进程或趋势所需要的英雄观,当代影视剧作品中现代女性英雄观正在觉醒,并与中国当下的社会实际相联系,摆脱了人的工具化,注重现代人权意识、维权意识以及执法意识的彰显。第四章从“西方对中国英雄的接受和改编”中发现西方塑造的花木兰形象与中国当下塑造的花木兰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为对花木兰本来是什么又应该是什么的不同认识上。究其原因则在于西方现代性的发展更为充分,因而西方艺术家更能敏锐地发现中国古代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现代性因素,发现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所体现出的对男权、王权的蔑视,对爱情的自由选择,从而塑造出一种现代女性的独立人格。而中国当代的花木兰塑造,还拘囿于木兰替父从军的忠孝观念。因而,中国和美国在花木兰剧改编上的差别是现代与前现代的差别。总之,通过对女性艺术形象古今中西的对比研究发现,从中国古代民歌中的花木兰到现代“英雌”,到“铁姑娘”,到九儿、秋菊,再到西方花木兰的形象演变,中国自古以来女性身上潜藏着的现代性元素在当今现代化过程中被激活并发育、生长、嬗变,构成了中国女性英雄独特的历史。与中国历史中被放大了的女性“祥林嫂”形象史不同的是,我们发现古代文艺中的女性英雄并不处于被压迫被损害的地位,而是社会张力结构中的一端。古代花木兰身上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元素使得花木兰具有相对的全球性和永恒性,而现代中国文艺中女性英雄的无性别化、政治工具化,与古代女性英雄观相比,往往是进步与倒退交叉进行。进步者在于对现代自由民主的追求,倒退者在于失去性别的伪英雄表演。这种二律背反的局面恰好是中国现代性发展不充分在女性英雄身上的表现。
刘芳[5](2019)在《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反讽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概念。最初是作为修辞学概念出现的,在古典时期主要有佯装无知、苏格拉底式反讽、罗马式反讽三种含义。在19世纪上中叶被德国浪漫派拓展为一种艺术创作原则后,逐渐被马克思、克尔凯郭尔等人引入政治经济学批判或哲学思考中,其论域和内涵不断扩大或演变。进入后现代社会之后,反讽逐渐从文艺向文化领域拓殖,在影像文化、大众文化甚至日常生活领域当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可以说,反讽作为一种广义上的修辞哲学,折射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思维视角、自我认知,甚至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批判力量,而不能仅仅被视是一种修辞格。后现代被称为“反讽的时代”。后现代文化或艺术都深深打上了反讽的烙印。理解后现代反讽成为理解后现代文化与艺术的最重要的切入口、突破口之一。研究它,其意义不可谓不大。现有的研究状况表明:相互龃龉、岐义丛生的各种关于后现代的描述或研究,尚未将后现代反讽这种修辞哲学有效引入其中从而对后现代文化及其现象进行精准把脉;学界对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演化过程至今并未作出相对清晰的谱系勾勒;在后现代反讽中,反讽的主体(施讽者)与客体(受讽者)二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尚未得到学理上的清理。更为重要的是,晚期资本主义的幻象图景同后现代反讽之间有着怎样的深刻关联?后现代语境下“物”对“人”的反讽这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应当如何揭示?“后现代反讽”中蕴涵着的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新的重要思想应当如何挖掘?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尚未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因此,对后现代反讽作概念上的探源,通过清理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发展之路,在归纳后现代反讽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对后现代反讽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就成为本论文的重要任务。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一是对“反讽”和“后现代反讽”两个关键性概念的内涵作了剖析。通过深入的概念厘析,得出的结论是:反讽并非真理本身,而是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二是对后现代反讽理论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发现他们的理论要义大多来自对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改写;三是清理了相关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反讽与反讽之间的镜像关系。第一章为“后现代反讽概念探源”。主要论述后现代反讽的起源、内蕴与演变三个问题。其中,第一节通过对《云》《会饮》《申辩》等文本的细读揭示了反讽概念的最初含义,意在找到它同后现代反讽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着重剖析了后现代反讽的基本内涵,并从语言游戏和内在使命的角度将后现代反讽分为“后-反讽”与“后反讽”两种,在比较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内在差异的基础上对后现代反讽的独特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解码与编码是后现代反讽的书写方式,它在解构与建构之间建立起内在的平衡机制。第三节考察了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演化的总体路径,认为它们经历“神→人→物→物神”的演变,其中,后现代反讽是从“物”到“物神”的过渡,“物神”意味着物的符号化。上述考察主要是借助具体实例即幻象文类的演化而展开的,最后又从内涵与实质的角度对“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演化进行了理论总结。由于反讽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概念,因此笔者始终将“反讽”和“后现代反讽”概念作为动态的概念谱系而非静态的概念形态进行研究。第二章为“主体反讽:新无产阶级反讽”。主要是对齐泽克及其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批判性解读。分为三个部分:一、概念的分析,主要是对“阶级”与“新无产阶级”两个概念的对比分析。二、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编码分析。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编码的主要概念和方法均来自于齐泽克。笔者是以齐泽克“真实界-幻象界-符号界”三元组理论作为理论武器对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进行了重新编码。它们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真实界’之反讽思想编码”“’幻象界’之反讽思想编码”与“’符号界’之反讽思想编码”。三、是关于齐泽克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批判。第三章为“客体反讽:物的反讽”。其中,第一节探讨了“幻象”与欲望及欲望图景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幻象”同权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二节,对作为一种柔性权力的“幻象”的产生机制作了剖析,并由此分析了后现代反讽家的重要使命即打破物的“幻象”。这一章的主要观点:“物的反讽”其实是“物神的反讽”,从“物”到“物神”的转化是因“物”背后“幻象”的支撑;当“物”的使用价值超越物的幻象价值和符号价值,“物”便转化为“物神”;“物对人的反讽”实际上是建立于物的幻象图景基础之上的;“幻象图景”本质上是人的欲望图景;从古典时期的“神话”到消费时代“物的神话”,人类从原始丛林转入了“物的丛林”之中,人对物、科技的想象替代了人对于自然的想象;进入后现代,人通过对物和科技的“神化”创造了新的幻象,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便是物神对人的反讽;这种反讽也反映在各种幻象文类中;新的幻象意识形态体现于人与自身、私人与公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等关系的模态中;后现代反讽研究旨在揭示这种新模态背后的逻辑叙事,以及如何令无产阶级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象的束缚。第四章为“认识论反讽:镜像反讽”。它主要包括“镜像:’自我’与’镜像自我’的反讽关系”,“’魔镜’与’后视镜’:镜像反讽二重面相”,“镜像反讽的三组关系”三个部分。本章的核心观点是:进入后现代社会以后,经济、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经济因素越来越限制了人的想象,人的幻象又往往是关于商品经济的幻象,在此意义上,“认识你自己”成为了后现代反讽关注的新问题。“镜像反讽”也揭示了新无产阶级所面临的“内在的革命”的问题,即一种自身与内在幻象的斗争和革命成为新无产阶级获得自身解放的重要任务。结语部分为“’反’与’返’ 一一关于后现代反讽的批判”。在结语中,论文对本论题的研究作出一些总结,主要是:反讽总是存在对立面,存在一种对照关系;后现代反讽的理论织体极为丰富;后现代反讽有着不同于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新的理论内涵、呈现类型及基本特征;后现代反讽呈现出的时代新面相正是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后现代反讽凸现的问题(如个体与公共关系问题、后现代反讽文化与艺术中的“奇观”问题、后现代“幻象”的祛魅问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反讽的总体演化历程(即古典反讽→现代反讽→后现代反讽)进行了合乎历史发展事实的概括,首次较为清晰地描述了后现代反讽的演进之路。二、从形态学的角度描述、形构了后现代反讽的独特形态,首次提出了“后现代反讽”的三种基本类型(即主体反讽、客体反讽和认识论反讽),对每一种类型的本质、基本特征都作了深入的剖析。三、比较系统地挖掘了后现代反讽家齐泽克、让·波德里亚等人的反讽思想。比如,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让·波德里亚的客体反讽(即物对人的反讽),都是此前学界很少触及的。四、对后现代反讽家相关理论进行了互文性阐释,将其纳入至后现代反讽研究的整体框架之中,对“再描述”“双重编码”“分身”等重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清理,并将之整合到具体的后现代反讽实例分析之中。五、以理论剖析与文艺实例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对后现代反讽的文化面相及其内蕴的批判性力量作了较为全面的揭示,为当代文化与文艺批评实践提供了一种反讽批评(或批判)的独特视角。
寇鹏程[6](2004)在《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文中提出本文以“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为切入点,指出西方审美价值取向存在着一个从古典到浪漫到现代的范式转变,而这种范式转变也正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获得与展开。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指出,从 18 世纪末开始,古典与浪漫的对立和争论就成为一个时代话题,歌德、席勒、黑格尔、谢林、史莱格尔、克罗齐、艾略特等等都加入到了这个论争之中。古典和浪漫的对立被看作“古代人”的“古代气质”、“古代趣味”和“现代人”的“现代气质”、“现代趣味”之间的对立。就是在这种对立之中,古典和浪漫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开始有了理论的自觉,“浪漫性”的认同实际上成为西方审美现代性的自觉阶段、获得阶段。 第二章和第三章则分别指出古典审美范式和浪漫审美范式的内涵。文章指出西方古典审美范式的主要内涵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是一种“理性知识主义的审美”,以理性知识作为审美世界潜在的最高价值取向;第二,它是一种“和谐整一”的美学,把追求整体性、秩序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理想;第三,它是一种泛道德化的“道德主义”的美学,把审美的道德功利目的作为审美的目标。而浪漫审美范式则与此不同,它的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就在于对古典范式的理性知识主义、道德主义的自觉超越,它强调审美的非功利性原则,强调审美自身独特的不同于理性、科学、哲学的独特“审美逻辑”,以创造美的形象、表现主体的天才、情感和想象本身为目的,以审美独立性为首要的价值目标。浪漫美学把理性逻辑的知识转向了感性形象,开始了西方美学所谓的“感性转向”。其次,浪漫的审美范式还特别强调审美主体自身的个人主体性,以人自身为目的,以人自身为中心,成为一种追求主体自由创造、自由表现的“主体性美学”。把审美从着重于对外在世界的真实模仿、客观再现转向了对主体自身内在心灵的自由表现,兴起了所谓“心灵的转向”。同时,浪漫美学也是对于西方“现代化”社会的初步回响,浪漫美学所构拟的浪漫与传奇是对平庸现实生活失望的超越,它是一种向往诗意人生的美学。第四章指出浪漫美学范式之后,西方的审美范式又呈现出巨大的变化,进入了所谓“现代美学”范式阶段。在对现代、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概念进行梳理之后,本文认为“现代性”本身的内涵就是多重的,它包括现代的设想、按照这个设想进行的实践过程和这个现代实践所带来的结果,以及人们对这个现代结果的情感反映方式。而“现代”美学则是审美对西方高度现代化社会的反映,随着高度现代化社会对人的“异化”与挤压越来越突出,审美呈现出一种新的范式形态,集中表现为对现代社会的“怨怼”之情和退缩到个人感性生存之中,在美学中出现了直接的“生命诉求”,寻求“存在的根基”, 1<WP=7>进行“社会批判”,表现出强烈的非理性色彩。这种集中的“感性生存的转向”是对高度物质化、机械化现代社会的审美超越。同时,现代美学范式也对审美领域自身内部的古典传统进行了自觉的反叛与超越,这着重表现在对客观主义的理性逻辑秩序、道德功利的反叛上,出现了诸如“达达”、“超现实主义”等这样的非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和新的“现象学生成观”美学、“语言学转向”的美学范式。所以,西方的审美现代性是对古典审美传统自身的内在超越和对现代社会的“现代性”的双重超越。最后,在结语中本文指出西方审美范式的转变就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获得与展开。“浪漫性”的自觉就是审美现代性的获得,它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第一阶段。而随后的“现代美学”是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第二阶段,是审美现代性的多重展开阶段。西方的这种审美现代性是对其自身古典审美传统的“古典性”的“现代改造”,同时也是对现代社会的“现代性”的审美超越。因此,西方审美现代性是对古典审美传统的“现代”和对于现代社会的“现代”,它是两个阶段的现代性和双重超越的现代性。
刘少宁[7](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爱国热情高涨、国家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以及中华民族踏上新的时代征程这一历史背景下,文化艺术领域也呈现出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从美术领域来说,在这短短几十年间,产生了一大批堪称时代经典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这些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美术门类,每一件作品都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以说,这些作品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目前,从国内最近几年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来看,与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运用油画语言来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相比,依靠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并且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说,重大历史题材中国画特别是人物画创作在当今历史画创作领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以2009年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为例,此次工程最终完成作品104件,而以中国画的形式完成的作品就有33件,其中近30件是以人物画为主。那么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物画是如何重新介入到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的?注重写意精神的中国人物画如何表现客观历史的真实?如何处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之间的关系?这一题材的绘画所承载的思想内核是什么?在绘画语言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它的未来发展走向又将如何?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剖析与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总结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的内在主题思想和外在语言特点,深入探讨从还原历史的真实到表现历史的真实,最终达到艺术的真实这一核心问题,从而进一步挖掘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精神内核和现实意义,以此来尝试更好地建构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理论体系并更好地指导创作实践。本论文第一部分主要对历史题材绘画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尽可能细致、具体地梳理,深入探究了“历史”的含义和历史题材绘画的概念界定,并逐步展开对历史题材绘画的风格特征和历史沿革的论述,从而获得对历史题材绘画的整体性认知,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从宏观上对历史题材绘画所具有的美学价值与人学价值这一精神内核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中国人物画创作只有关注人的生存现状和人的生命状态才能使作品具有人学价值这一核心的学术问题。第三部分首先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做了较为概括的论述,包括中国人物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这一时期人物画形式语言的演化和风格面貌的形成以及中国人物画重新介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等问题。然后根据以上研究作出对“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这一概念的界定,再逐渐进入到更深入的研究核心即中国水墨媒介在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中的呈现这一问题上来。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组织的两次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以极具代表性的两幅经典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作品为例,分析了其创作背景和最具时代特征的主题以及艺术语言等。第四部分系统阐述了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以及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内涵。同时,辩证地分析了把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简单的看成是对历史事件的单纯图解这一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重拾图像记录历史的方式与重塑历史观的重要性这一学术课题。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并做出了真实性对于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至关重要这一最终结论。本论文的研究尝试解决如何提升历史画创作的技术水平和精神内涵;如何正确理解历史题材的限定性和创作者自由表达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中国特有的传统笔墨这一形式语言来表现“典型形象”、“宏大叙事”和“深刻主题”等这些具有现实性的关键问题。
韩璐[8](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史丽娜[9](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瞿枫[10](2012)在《《19世纪钢琴音乐》翻译及书评》文中认为《19世纪钢琴音乐》是一部研究19世纪钢琴音乐的专题性学术论文集,由拉里·托德主编,撰文的十位作者(第二版为十一位)均为任教于美国各高校的着名音乐学家。本文集选择了19世纪的钢琴音乐文化、钢琴表演实践以及当时最为重要的几位钢琴音乐作曲家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音乐分析、社会-文化考察,以及历史叙述等多维度的批评研究方式,展现出近年来西方音乐史学研究更为全面、综合的学术走向。通过这部学术着作,读者可以看到西方的音乐学家如何在传统的音乐研究领域内重新诠释音乐名作的艺术蕴涵与探索其文化价值的深意。《19世纪钢琴音乐》第一版自1990年由希尔默出版社(Schirmer Books)出版之后,立刻就成为了19世纪钢琴音乐专题研究的权威性着作。时隔14年之后,英国罗德里奇出版社(Routledge)在2004年对此书进行了再版(在第一版基础上进行了细微的修订,并增加了一个研究女性音乐家克拉拉·舒曼和芬妮·门德尔松·亨泽尔的钢琴音乐的章节),足见其学术价值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并已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呈现出“经典”意味。
二、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典型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典型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理论模型的建构 |
(一)理想型的概念引入 |
(二)理论模型的建构基础 |
(三)三种理论模型 |
(四)三种理论模型的时空关联 |
第一章 “强”国家观的法理论 |
第一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时代型塑 |
第二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体系构造 |
第三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方法统摄 |
第四节 “国家与法的理论”之批判分析 |
第五节 “真理的片段”:国家与法的关系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弱”国家观的法理论 |
第一节 权利本位论 |
一、权利本位论的两条线索 |
二、国家(观)在权利本位论中的显露 |
三、国家(观)在权利本位论中的隐匿 |
第二节 民权哲学 |
一、权利概念:从分析哲学到政治哲学 |
二、民权哲学:个人对抗国家的政治资格 |
(一)中国传统历史中的民权 |
(二)“集体权利—个人义务”模式 |
(三)政治冷漠与权利觉醒 |
第三节 法制现代化理论 |
一、法制现代化理论与韦伯的理性观 |
二、法制现代化理论与伯尔曼的法的社会理论 |
三、立国者(代表)与第三次“法律革命”的政治解读 |
第四节 本土资源论 |
一、国家法与民间法:一种实用主义哲学的视角 |
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经验主义、后果论与法律的“科学游戏” |
三、开放还是保守:法学的价值虚无主义 |
第五节 法律文化学 |
一、法律文化学的方法论:“事实”的突破与“意义”的想象 |
(一)“事实”的突破 |
(二)“意义”的想象 |
二、谱系学:宗法国家的诞生 |
(一)驱动化的军事战争 |
(二)附庸化的经济结构 |
(三)超越化的儒学思想 |
(四)严苛化的法律统治 |
三、构造学:宗法国家的文化构成 |
(一)身份文化 |
(二)礼法文化 |
(三)士人文化 |
四、文化解释学的困境与文化载体的变迁 |
(一)文化解释学的困境 |
(二)文化载体的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国家为中心”的法理论 |
第一节 立法者的法理学 |
一、法理学的本体重构:从法律人到立法者 |
(一)法的本质属性:法律的国家性 |
(二)法律人的法理学 |
(三)立法者的法理学 |
二、立法者与不成文宪法 |
(一)不成文宪法:宪法规范的政治形态 |
(二)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 |
三、立法者的法理学之内部面向:政党法治国 |
(一)走出“法律帝国” |
(二)多元一体的法治共和国 |
(三)法治的中国模式:政党法治国 |
四、立法者的法理学之外部视野:帝国与国际法 |
(一)地缘政治学与“麦金德时代” |
(二)帝国:做世界的立法者 |
(三)帝国的悖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二节 政治宪法学 |
一、政治宪法学的本体论:宪法的政治性 |
(一)思想的轨迹:从国家哲学到政治宪法学 |
(二)政治宪法学的“政治”意涵 |
(三)政治的状态:从非常政治到日常政治 |
二、政治宪法学的方法论:宪制发生学 |
(一)“历史—规范主义” |
(二)“生命—结构主义” |
(三)宪制发生学的三条线索 |
三、政治宪法学的价值论:宪法的规范性 |
(一)政治宪法学的“左”与“右” |
(二)宪法的规范性:政治立宪主义 |
第三节 大国宪制论 |
一、农耕中国的时间之维 |
(一)大历史观:在长时段中拾起历史 |
(二)“拧干时间” |
二、农耕中国的空间构造 |
(一)家 |
(二)国 |
(三)天下 |
三、农耕中国的制度肉身 |
(一)皇帝 |
(二)士人 |
(三)国人/村民 |
四、农耕中国的治理之术 |
(一)文韬:农耕中国的文化宪制 |
(二)武略:农耕中国的军事宪制 |
(三)经世济民:农耕中国的经济宪制 |
五、大国末路:农耕中国的宪制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迈向“国家的法理论” |
第一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时代语境 |
一、“新时代”的多重意蕴 |
二、新时代的法理论命题 |
三、迈向“国家的法理论”的时代契机 |
第二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研究对象 |
一、法理的概念意涵与多维属性 |
二、现代国家建构的法理 |
第三节 “国家的法理论”之主题构成 |
一、国家理性 |
(一)国家福祉 |
(二)治国技艺 |
二、法律理性 |
(一)法律的实质理性 |
(二)法律的形式理性 |
三、政党理性 |
(一)中国梦 |
(二)执政能力 |
四、新时代中国国家建构的法理图景 |
(一)政党—国家理性:政党领导的现代中国 |
(二)立宪的国家理性:国家理性与法律理性的双向型塑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2)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海派京剧美学研究(186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概念界说 |
二、相关学术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构架 |
第一章 海派京剧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古典美学形态的承续与革新(1867-19 世纪末) |
一、古典形态的全盘商业移植 |
二、表演形式的局部革新初现 |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量变到质变(20 世纪初-10 年代末) |
一、戏剧改良运动触发的思想变革 |
二、新文化运动确立的现代美学追求 |
第三节 现代美学形态的弘扬与坚守(20 世纪20 年代-1949) |
一、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 |
二、民族独立的时代呐喊 |
三、恶性海派的畸形生长 |
第二章 海派京剧生长的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工商经济社会的孕育 |
一、现代物质基础的建设与推动 |
二、先进商业观念的吸收与运用 |
第二节 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 |
一、西方文化的输入与影响 |
二、海派京剧的消化与融合 |
第三节 都市消费群体的影响 |
一、消费群体构成的多元化 |
二、观演两端沟通的多样化 |
第三章 海派京剧体现的美学意蕴 |
第一节 剧目题材之美学观念 |
一、创编时事剧:关注社会现实 |
二、改编西方剧:拓展现代视野 |
三、新编历史剧:熔铸时代精神 |
第二节 表现形式之美学意趣 |
一、连台本戏的情节性 |
二、机关布景的奇巧性 |
三、多种样式的综合性 |
四、舞台效果的整体性 |
第四章 海派京剧代表人物及主要美学风格 |
第一节 王鸿寿、汪笑侬等代表人物 |
一、“红生鼻祖”王鸿寿 |
二、“文榜状元”汪笑侬 |
三、新舞台的时代群英 |
第二节 “戏剧通才”欧阳予倩 |
第三节 周信芳和“麒派”艺术 |
一、“麒麟童”的戏剧人生 |
二、“麒派”艺术的美学风格:崇高 |
第四节 盖叫天和“盖派”艺术 |
一、“活武松”的粉墨春秋 |
二、“盖派”艺术的美学风格:真而至美 |
第五章 海派京剧践行的专业美育 |
第一节 传统科班培养模式的引入 |
一、两种常规:“附园”制与“走演”制 |
二、两处新意:京剧“髦儿班”与“榛苓学堂” |
第二节 新型戏剧学校的美育创举 |
一、转型期的时代吁求 |
二、先进理念与科学举措 |
三、展现的现代美学意义 |
第三节 现代美育体系的时空拓展 |
一、新型戏剧学校的推广 |
二、传统旧式科班的革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罗杰·弗莱其人 |
二、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价值 |
第一章 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
第一节 弗莱与后印象主义 |
一、“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 |
二、弗莱与其辩护性文章 |
第二节 在辩护中奠基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 |
一、表现性赋形问题 |
二、知性化的感性力量问题 |
三、“要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问题 |
四、后印象派与“建设者” |
第三节 作为客观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
一、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总结 |
二、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 |
三、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 |
第二章 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一节 形式问题 |
一、关于形式的多种阐释 |
二、康德之形式论传统对弗莱的影响 |
第二节 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 |
一、“有意味的形式” |
二、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 |
三、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
四、没走向彻底抽象的“有意味的形式” |
五.从“趣味”到“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三章 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 |
第一节 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特征 |
一、弗莱思考的二重性 |
二、弗莱美学思想的对立与调和 |
第二节 弗莱思考中的理性和感性问题 |
一、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 |
二、弗莱思考中的感性主义 |
第四章 二重性问题之一: 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 |
第一节 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
一、反写实主义的模仿 |
二、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
第二节 罗杰·弗莱与D.S.麦克科尔的论争 |
一、两种立场之争 |
二、二维三维之争 |
三、塞尚的认识之争 |
四、论争的根本分歧 |
第三节 古代艺术与原始主义艺术 |
一、早期文明中的艺术 |
二、弗莱关于希腊艺术的评述 |
三、弗莱关于中国艺术的评述 |
四、弗莱关于黑人艺术的评述 |
第五章 二重性问题之二: 艺术与生活 |
第一节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
一、艺术与生活 |
二、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 |
第二节 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
一、形式情感的获得 |
二、智性与情感 |
第六章 二重性问题之三: 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 |
第一节 弗莱与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 |
一、“雅游”传统 |
二、“老大师们”的影响 |
第二节 弗莱与现代主义的自律 |
一、弗莱批评理论中的古典主义 |
二、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自律 |
三、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纯粹性 |
第七章 直觉与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
第一节 直觉与形式 |
一、直觉与形式关系问题 |
二、弗莱的直觉方法问题 |
第二节 弗莱晚年思想的核心——“感性和生命力” |
一、感性问题 |
二、生命力问题 |
第八章 弗莱形式主义与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概述 |
二、约翰·拉斯金的社会批评 |
三、沃尔特·佩特的诗性批评 |
四、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批评 |
五、赫伯特·里德的相对主义批评 |
第二节 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史中的弗莱形式主义 |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理论的特征 |
二、反社会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 |
三、“为艺术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
四、弗莱与贝尔美学思想的距离 |
五、社会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的调和 |
六、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再总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弗莱与欧米茄工作室 |
附录2: 形式主义批评之于中国现代艺术的意义 |
附录3: 罗杰·弗莱生平年表 |
附录4: 罗杰·弗莱主要着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国女性英雄艺术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古典文艺中的英雄观 |
第一节 :从“力”到“德”:神话英雄的历史化 |
第二节 传统文化中英雄观念的三种维度 |
英雄:帝王将相 |
英雄:忠孝仁义 |
英雄:时势 |
第三节 男性书写下的女性英雄形象 |
一、国难与女英雄 |
二、男性书写下的女性英雄 |
三、儒家两性观 |
第二章 从古典到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女性英雄观念 |
第一节 “古代巾帼”与“西方女杰”的合体——“英雌” |
一、“英雌”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英雌”形象 |
第二节 启蒙“新英雄” |
一、新文化运动的抗争精神 |
二、叛逆英雄 |
第三节 新中国革命英雄的两种面相 |
一、复仇英雄 |
二、“铁姑娘” |
第三章 当代英雄观的反思 |
第一节 英雄空间中英雄观念的多维呈现 |
第二节 英雄空间中的几位中国女性英雄形象分析 |
一、九儿——现代女性视野中的女性英雄 |
二、秋菊——法律框架内人的权利意识的张扬 |
三、尊严与公平——女性英雄的现代性思考 |
第三节 人的现代性与现代执法英雄 |
第四章 西方对中国英雄的接受与改编 |
第一节 西方视野中的中国英雄以及华裔作家所构建的英雄主义 |
一、男性英雄形象的缺席 |
二、华裔作家所构建的中国英雄主义 |
第二节 西方“花木兰”的现代阐释——以电影《花木兰》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反讽”概念概述 |
二、后现代反讽相关理论概述 |
三、“反讽”研究概述 |
四、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
五、论文的现实意义、创新点和主要内容与观点概述 |
第一章 后现代反讽概念探源 |
第一节 苏格拉底式反讽的三重内涵 |
一、阿里斯托芬《云》中的反讽叙事 |
二、柏拉图《会饮》与《申辩》中的苏格拉底式反讽 |
三、《申辩》中的苏格拉底式反讽 |
第二节 后现代反讽的基本内涵 |
一、“后-反讽”与“后反讽” |
二、“后”的概念分析 |
三、“后现代反讽”的解码方式 |
第三节 从“反讽”到“后-反讽”:反讽的演化 |
一、从幻象文类的演化看反讽的发展 |
二、从“反讽”到“后现代反讽”:内涵与实质 |
第二章 主体反讽:新无产阶级反讽 |
第一节 “新无产阶级”概念分析 |
一、“阶级”的变迁:从马克思到后现代 |
二、何谓“新无产阶级” |
第二节 “新无产阶级反讽”的编码方式 |
一、漏洞的修复 |
二、系统的升级和革新 |
三、消解性的抵抗 |
四、狂欢中的自我放逐 |
第三节 齐泽克“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析评 |
一、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内在理路 |
二、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三、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启示 |
第三章 客体反讽:物对人的反讽 |
第一节 “幻象”与“物的反讽” |
一、“物对人的反讽”:内涵与外延分析 |
二、“幻象”与“欲望图景”:内在机制与类型分析 |
第二节 幻象:一种柔性的权力 |
一、幻象产生的内在机制与相关问题分析 |
二、后现代反讽家的使命:打破物的幻象 |
三、“幻象”的实质 |
第四章 认识论反讽:镜像反讽 |
第一节 镜像:“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反讽关系 |
一、“想象中的自我”与“自我”二者之间的对话机制 |
二、“想象中的自我”的产生——以《S\Z》为例 |
第二节 “魔镜”与“后视镜”:镜像反讽的二重面相 |
一、作为“魔镜”的后现代反讽 |
二、作为“后视镜”的后现代反讽 |
第三节 镜像反讽的三组关系阐释 |
一、“真实界-幻象界”之间的反讽镜像 |
二、“真实界-符号界”之间的镜像关系 |
三、“真实界-现实界”之间的镜像关系 |
结语:“反”与“返”——关于后现代反讽的批判 |
一、反讽总是存在对立面,存在一种对照关系 |
二、后现代反讽的理论织体极为丰富 |
三、后现代反讽有不同于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新的理论内涵、呈现类型及基本特征 |
四、后现代反讽呈现出的时代新面相正是: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 |
五、后现代反讽凸现的问题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世界变了 |
第一编:从古典范式到浪漫范式:西方审美现代性的获得 |
第一章 古典和浪漫作为审美范式的自觉 |
第一节 古典和浪漫的概念 |
1 、古典的概念 |
2 、浪漫的概念 |
第二节 古典与浪漫的对立 |
1 、“浪漫时代”古典与浪漫的对立 |
2 、“浪漫后时代”古典与浪漫的对立 |
第三节 古典与浪漫的历史争论给我们的启示 |
第二章古典审美范式的内涵 |
第一节 古典的理性知识美学 |
1 、理性知识的基调 |
2 、柏拉图的痛苦 |
3 、经验的亚里士多德不经验了 |
4 、永恒的上帝 |
5 、知识的“巨人” |
6 、理性的法庭 |
第二节 古典的和谐整一美学 |
1 、和谐的王杖 |
2 、上帝安排的和谐 |
3 、理性审视下的和谐 |
4 、单一等级制的思维取向 |
第三节 古典的伦理道德美学 |
1 、美即是善 |
2 、法律终止的地方,剧院的裁判权就开始了 |
第三章 浪漫审美范式的内涵 |
第一节 走向浪漫 |
1 、不能把知识和道德作为评价艺术的标准 |
2 、艺术有理性逻辑之外自身的逻辑 |
3 、艺术以美为目标 |
4 、感性的转向:美学的诞生 |
第二节 浪漫的审美独立美学 |
1 、审美非功利原则 |
2 、天才、情感与想象 |
3 、哲学终止的地方,诗就开始了 |
4 、“内在心灵”的转向 |
第三节 浪漫的个人主体性美学 |
1 、个人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
2 、审美与自由 |
3 、人自身就是目的 |
第四节 浪漫的诗意人生美学 |
1 、平庸与奇迹 |
2 、有限与无限 |
3 、怀乡与忧郁 |
第二编:从浪漫到现代范式:西方审美现代性的展开 |
第四章 现代审美范式的内涵 |
第一节 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的概念 |
1 、现代的概念 |
2 、现代化的概念 |
3 、现代性的概念 |
4 、何谓现代性 |
第二节 审美现代性与现代艺术 |
1 、审美现代性 |
2 、现代艺术 |
3 、何谓审美现代性 |
第三节 现代美学范式的生命诉求 |
1 、“回到生命” |
2 、叔本华:否定生命意志的纯粹观审就是美 |
3 、尼采:肉体生命的权力意志就是美 |
4 、狄尔泰:生命体验即是诗 |
第四节 现代美学范式的存在根基 |
1 、存在的根基 |
2 、海德格尔:“此在”的本体论与美作为无蔽真理的献身方式 |
3 、加达默尔:美学必须被并入诠释学中 |
第五节 现代美学范式的非理性世界 |
1 、非理性的世界 |
2 、弗洛伊德:美感作为性感的延伸 |
3 、荣格、克罗齐:集体无意识与直觉 |
第六节 现代美学范式的社会批判维度 |
1 、技术的非人道化 |
2 、马尔库塞:解放感性的美学 |
第七节 现代美学范式的现象学生成观 |
1 、现象学方法的动态生成范式 |
2 、生成的审美对象 |
第八节 现代美学范式的语言学转向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7)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历史题材绘画的概念和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历史题材绘画的概念 |
一、“历史”的含义 |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二)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
二、历史题材绘画的定义 |
三、历史题材绘画的产生 |
四、历史题材绘画的风格分类 |
五、历史题材绘画的界定 |
六、历史题材绘画的特征 |
第二节 历史题材绘画的历史沿革 |
一、中国历史题材绘画发展流变 |
(一)中国古代历史题材绘画 |
(二)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绘画 |
二、西方历史题材绘画发展流变 |
(一)文艺复兴以前的历史题材绘画 |
(二)文艺复兴及以后的历史画创作 |
三、中西方历史题材绘画发展脉络及比较 |
第二章 历史题材绘画的美学价值与人学价值 |
第一节 历史题材绘画的美学价值 |
一、崇高的礼赞 |
二、静穆的伟大 |
第二节 历史题材绘画的人学价值 |
一、人性的光芒 |
二、真善美的长河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发展现状 |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人物画发展概述 |
一、中国人物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 |
二、中国画表现历史题材的新尝试 |
三、代表画家及经典作品 |
(一)写实主义中国人物画的开拓者徐悲鸿 |
(二)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大师蒋兆和 |
(三)融合中西的写实水墨人物画领军者王子武 |
第二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的界定 |
一、“重大历史题材”概念的提出 |
二、中国人物画重新介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社会条件和艺术条件 |
第三节 中国水墨媒介在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画中的呈现 |
一、水墨语言如何进入重大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 |
二、水墨的“写实”与“写意”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 |
一、建国前的历史画创作 |
二、建国后的历史画创作 |
(一)1949 年至1966 年的历史画创作 |
(二)文革十年(1966 年至1976 年)历史画创作 |
(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05 年至2009 年) |
(四)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1 年至2016 年) |
(五)北京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2011 年至2017 年) |
第五节 两幅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解析 |
一、中国画《国共合作—1924·广州》解析 |
(一)创作背景 |
(二)艺术语言 |
二、中国画《东方红—杨家岭·1945》解析 |
第四章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特征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艺术特点 |
一、民族精神性 |
二、主题时代性 |
三、政治导向性 |
四、历史真实性 |
五、史诗审美性 |
第二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存在的现实基础 |
一、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 |
二、“国家意志”的强化 |
三、艺术的教化与美育作用 |
四、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 |
(一)民族精神 |
(二)家国情怀 |
第三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面临的问题 |
一、内因 |
(一)“写实性”造型能力的薄弱 |
(二)历史知识素养和历史观的缺失 |
(三)历史氛围营造的欠缺 |
二、外因 |
(一)图像时代的影响 |
(二)审美意识的多元化 |
第四节 从历史的真实到真实的历史 |
一、历史文本与历史事实 |
二、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
(一)真实的力量 |
(二)当代人的社会意识与审美判断 |
(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
第五节 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价值取向 |
一、关于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思考 |
(一)历史再现的真实性 |
(二)人物表现的准确性 |
(三)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
(四)艺术语言的创造性 |
二、历史题材绘画不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图解 |
(一)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二)审美与思想的融合 |
三、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已成为当今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 |
(二)价值取向对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
四、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在当代语境下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19世纪钢琴音乐》翻译及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撰稿人 |
1. 钢琴与19世纪里奥·普兰汀格(Leon Plantinga) |
注释 |
参考文献 |
2. 正统、悖论与矛盾:19世纪钢琴音乐的表演实践罗伯特·S.温特(Robert S.Winter) |
表演传统的转变 |
有关检释的观点 |
色彩的衰退 |
浪漫主义色彩的本质 |
迭释范围的缩小 |
注释 |
参考文献 |
3. 贝多芬威廉姆·金德曼(William Kinderman) |
早期奏鸣曲 |
中期奏鸣曲 |
晚期奏鸣曲 |
变奏曲与钢琴小品 |
注释 |
参考文献 |
4. 舒伯特的钢琴作品伊娃·巴杜拉-斯柯达(Eva Badura-Skoda) |
奏鸣曲 |
幻想曲 |
其他钢琴作品 |
舒伯特钢琴作品的演奏 |
注释 |
参考文献 |
5. 为韦伯辩护迈克尔·C.图萨(Michael C.Tusa) |
变奏曲 |
奏鸣曲 |
其他作品 |
注释 |
参考文献 |
6. 钢琴音乐革新:以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为例拉里·托德(R.Larry Todd) |
早期作品:学生时期 |
成熟作品:大型结构 |
成熟作品:小型结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7. 倾听波兰:肖邦与民族主义杰弗瑞·卡尔伯格(Jeffrey Kallberg) |
倾听波兰 |
玛祖卡 |
对民族主义的回应 |
注释 |
参考文献 |
8. 舒曼与市场:从《蝴蝶》到“家庭音乐”安东尼·纽康姆(Anthony Newcomb) |
注释 |
参考文献 |
9. 勃拉姆斯:从古典到现代沃尔特·弗里希(Walter Frisch) |
参考文献 |
10. 李斯特钢琴音乐中的表现性共鸣多洛雷斯·佩斯(Dolores Pesce) |
钢琴套曲 |
奏鸣曲式的作品 |
练习曲 |
匈牙利幻想曲 |
叙事曲、波罗乃兹、玛祖卡和其他舞曲 |
钢琴改编曲和幻想曲 |
晚期风格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典型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国家观研究[D]. 董政. 吉林大学, 2019(02)
- [2]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海派京剧美学研究(1867-1949)[D]. 王展.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3]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D]. 张纪群. 山东大学, 2019(02)
- [4]中国女性英雄艺术形象研究[D]. 杨增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5]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D]. 刘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 寇鹏程. 复旦大学, 2004(01)
- [7]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D]. 刘少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8]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9]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10]《19世纪钢琴音乐》翻译及书评[D]. 瞿枫. 上海音乐学院,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