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巡回检测仪在冻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广泮,张学珍,赵新民[1](1980)在《数字巡回检测仪在冻土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温度、压力、变形是冻土研究中需要测量的三个重要物理量。以前一直是用检流计、测力计、百分表等做二次仪表,用手动定时观测记录的方法。由于被测参数多,测量速度慢,不仅费时而且造成观测时间上的不一致,影响了测量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选用“SJBZ-4200数字巡回检测仪”做二次仪表实现对温度、压力、位移的自动测量。
涂志斌[2](2019)在《冻融循环下非饱和膨胀土力学特性试验及强度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季冻区膨胀土工程的稳定性在膨胀土的不良工程性质以及季冻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受到严峻挑战,冻融作用下的水分迁移以及水分变化导致的伴生现象致使浅层膨胀土发生胀缩变形和力学性能劣化,继而严重影响该区域工程运营的安全。因此,针对季冻区膨胀土工程特点,开展基于冻融循环作用的压实膨胀土的相关研究工作对于季冻区膨胀土工程的冻融病害防治是十分必要的。为研究季冻区浅层膨胀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变形特性与力学特性,首先采用自制的模型箱对压实膨胀土进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一维土柱模型试验,对冻融环境中土体内部的温度、孔隙水压力及竖向胀缩位移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全自动三轴试验系统对经历0~7次冻融循环试验的不同含水率的试样进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压实膨胀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与抗剪强度等力学参数随冻融循环次数、含水率及围压变化的规律,并基于三轴剪切试验数据建立膨胀土破坏强度的预测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单向降温条件下,较浅处土体距离冷端较近,土体内的温度梯度较大,降温速率较快,开始冻结后温度快速降低,导致其降温曲线与湿土的典型降温曲线相比并没有明显的恒定阶段出现。在冻结过程中,土体内部降温自上而下,在上层土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冻结之后,下层土体冻结时失去自由面,随着温度进一步降低,未冻水进一步发生相变,导致下层土体受到冰胀挤压,从而导致孔隙水压力小幅增长。在融化过程中,上层土体融化导致冰胀挤压力快速减小,导致下层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在快速增大后又迅速减小。(2)冻融循环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竖向胀缩位移的变化受深度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较大。土层深度越浅,孔隙水压力在冻融过程中的波动越剧烈,竖向位移的变化幅度越大。首次冻融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竖向位移的变化幅度较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两者的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在第一次冻融过程中,土体的冻胀量大于融沉量,在后期冻融作用下,土体的粘聚力和摩擦力减弱,土体抵抗沉降的能力减小,导致冻胀量小于融沉量,土体相对于初始状态表现为整体下沉。(3)冻融循环作用、含水率及围压对季冻区膨胀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有显著影响。在18.2%~24.2%的含水率范围内,压实膨胀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在试样含水率不超过最优含水率时均表现为应变软化,其破坏形式均为脆性破坏;而当含水率超过最优含水率时,随着冻融循环作用次数、含水率及围压的增大,压实膨胀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从应变软化逐渐向应变硬化发展,其破坏形式从脆性破坏逐渐向塑性破坏发展。(4)压实膨胀土的弹性模量、抗剪强度和破坏强度均随着冻融循环作用次数增加而减小,且均在经历多次冻融循环作用之后基本趋于稳定;随着含水率增大,弹性模量、抗剪强度和破坏强度均急剧减小;随着围压增大,相同含水率试样的弹性模量与围压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而抗剪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增幅随含水率增大而逐渐减小。(5)考虑冻融循环作用和含水率对季冻区膨胀土破坏强度的影响,构建了考虑单个因素影响的二维预测模型及双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的三维预测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甄作林[3](2018)在《兰州地铁围岩地温监测及温度场演化规律模拟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消耗总量过大是目前我国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面临的一大问题。尽最大可能地充分利用地层的天然热源和冷源等新型能源,降低地铁运行能耗和成本,是地铁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关注的关键问题。地铁车站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地铁隧道所在地层的地温场年际变化及隧道围岩的热物理参数性质密切相关。通过数值计算模拟确定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为地铁运营过程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理论根据。本文在对兰州地铁围岩热物理性质试验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兰州地铁围岩的相关热物理参数,为地铁区间隧道及车站围岩温度场计算提供参数;并通过现场设置测温孔,经过长期测试,掌握了地铁围岩天然温度分布规律;最后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了受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环境影响,围岩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及车站和区间隧道环境温度受围岩温度的相互影响,并进行了地铁通风及空调系统设计优化应用。主要创新点是基于现场监测和热物理参数测试,研究了兰州地铁和地温场的相互作用,研究了不同隧道温度工况下地温场的长期演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认识兰州地铁围岩温度场变化规律及地铁运营温度控制提供参考。经过本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在初始地温场中,兰州地铁地层的年变温层位于地表至埋深12m处;年恒温层位于埋深12m以下,温度为15?C左右。在初始地温场中,兰州地铁年变温层各埋深处的地温年变化和环境气温相似,近似呈正弦状分布,存在相位滞后的现象。一年中地温的振幅随埋深的增大呈指数减小。(2)通过试样测试,得到兰州地铁围岩中原状黄土状土的导热系数在1.141.48 W(7)m?K(8)之间,热扩散系数在0.30.6mm2/s之间。原状中砂的导热系数为1.896W(7)m?K(8),热扩散系数为0.85mm2/s。体积比热在2.03.0MJ/(m3·k)之间。(3)由试验测试可知,兰州地铁围岩各土层的导热系数随着含水量呈线性增长趋势,其线性相关性好,可以用线性方程来描述土体导热系数与含水量的关系。各土层的热扩散系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含水量在7%10%范围内,土体热扩散系数达到最大值。各土层的体积比热随着深度的增加,其数值在2.03.0MJ/(m3·k)之间振荡。(4)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地铁隧道因环境温度相对于围岩温度较高,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会向隧道衬砌壁面及围岩放热,其对围岩温度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在30℃的隧道壁面环境温度下,其围岩温度影响范围在10.0m左右,温度升高4.012.0℃。(5)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地铁车站因环境温度相对围岩温度较高,在车站运行过程中会向围岩放热,其对围岩温度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在30℃的车站环境温度下,其影响范围在12m15m,温度升高5.013.0℃。(6)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铁车站运行过程中,壁面及围岩吸收车站环境热量,可降低车站环境温度,节省车站空间环境制冷费用。在25℃的车站环境温度下,在接近壁面10m15m范围内,其环境温度可降低46℃。地铁车站壁面附近温度约为19℃25℃,围岩对壁面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7)依据兰州地铁线路设计相关资料,运用试验测试热物理参数及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参考地铁车站围岩温度场计算结果,进行了隧道通风及车站空调系统设计优化。
朱跃琴[4](2011)在《厚冲积层大断面立井冻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立井冻结条件越来越复杂,冻结深度和冻结范围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冻结问题,如冻土扩展速度慢,冻结壁蠕变特性显著,冻结强度低等越来越严重,当前对冲积层厚度大且含有较厚黏土层的冻结凿井设计与施工均缺乏理论计算与实践经验,国内外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深井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冻结壁变形,冻结管断裂,导致井壁压坏、漏水等。鉴于以上问题,本文针对大同煤矿集团麻家梁煤矿副井井筒穿过深厚表土冲积层,膨胀率高,变形大,岩土层含水率低并且变化大的特殊地质条件,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大断面井筒冻结方案及冻结壁设计理论、冻结技术参数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冻结施工动态监测等科学手段,对麻家梁冻结副立井进行了冻结方案及冻结参数设计;冻结井壁结构及参数设计;冻结温度场数值模拟;信息化施工技术和动态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了一套从理论到设计,施工与监测为一体的深厚冲积层大断面立井冻结施工技术。
何姣云[5](2007)在《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矿山采动灾害是指由于人类采矿生产活动而引发的一种破坏地质环境、危及生命财产安全,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矿区灾害。论文根据不同的矿山生产及由此引起的采动灾害,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测系统,对矿山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金属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主要有两种安全问题,一是采动条件下露天边坡的稳定,其次是地下采矿施工过程中的作业安全。论文系统地总结了露天转地下开采露天边坡及地下巷道的变形机理,建立了露天转地下灾害监测系统,首次研究了地下生产爆破对露天边坡的动态影响,发现了露天坑回填废石有利于露天边坡及地下巷道的稳定。在对巷道变形监测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露天转地下巷道变形控制标准,建立了露天转地下开采巷道稳定性的灰色预测模型,结合现场监测,查明并确认4处隐患,经治理后确保了巷道围岩的稳定。石膏矿山采矿方法不合理,在地下遗留了大量的采空区不处理,是石膏矿山发生大面积顶板坍塌灾害事故的主要隐患。论文通过三维有限差分FLAC3D数值模拟,揭示了河北邢隆石膏矿采空区的应力状态、破坏形式和地面沉陷现状。论文提出采用改进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处理该矿采空区,并选用智能监测仪器,利用现代化信息传输手段,对地下有线遥测系统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缓倾斜石膏矿围岩收敛测线和声波测孔布置的新方法,同时将其与遥测系统有效结合,在采空区处理过程中进行实时、有效的安全监测。本研究将在该矿地下采空区处理过程中,对矿区地表沉陷和地下巷道失稳进行安全监测,全面快速掌握矿山安全信息,指导矿山安全生产,确保矿工生命安全和健康。地下煤层开采引起露天边坡滑坡是露井联合开采特有的采动灾害。论文在平朔煤炭工业公司安太堡不采区B900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实测研究特别是采用GPS动态观测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随综放采场推进边坡地表沉陷发展的规律,包括地表采动边坡沉陷范围、最大沉陷值、随采场推进而趋于稳定的时间以及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提出了应采取的控制开采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论文根据排土压坡理论,把岩石力学关于治理边坡三大技术措施之一的“压脚”往上发展,即不但压脚,还逐渐压腰、压胸,对压坡回填力学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与深刻认识,为露井联合开采提供了新的边坡治理技术措施。
乔长录[6](2012)在《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文中认为灌区是人类水事活动相对较为密集的区域,特别是渠井并举的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循环与转化深深受到人类水事活动的影响,加之人类其它经济活动的影响,大型灌区近年来日益出现了一系列的水文生态问题。如泾惠渠灌区,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及以前,灌区水文生态还处于良好状态。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剧增,加之区域降水量、泾河来水量锐减以及灌区水价制度和管理体制的不尽完善,地下水被大量开采。由于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地下水位大面积大幅度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进而诱发了地面沉降、地裂缝、水质恶化、粮食减产、土壤污染、土壤肥力减退等一系列水文生态问题。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然而,目前灌区水文生态监测手段还依然停留在人工手工监测的落后局面,而且也仅限于地下水位、渠道水量、降水等少数因子,甚至不监测。如泾惠渠灌区1952年就开始了地下水人工观测,但目前观测井基本报废,观测已停多年了。因此,面对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日益严重的水文生态问题,基于计算机、GIS和RS等先进技术,进行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综合评价研究,为水文生态耦合提供数据获取和综合分析的理论框架与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水文生态系统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深入研究了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方法体系、监测指标体系和空间数据库,初步构建了集“自动化动态监测网络-卫星遥感监测-社会经济调查-野外实验”于一体的全方位动态监测方法体系,确定了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模型的空间数据库,并针对泾惠渠灌区,具体设计实现了“泾惠渠灌区主要水文生态因子自动化动态监测系统”。最后在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开展了水文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并以泾惠渠灌区为例进行实例分析。总体来说,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系统论述了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的概念、内容、目的和监测方法体系,给出了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的总体框架结构,构建了集“自动化动态监测网络-卫星遥感监测-社会经济调查-野外试验”于一体的全方位监测方法体系,并对“自动化动态监测网络”和“卫星遥感监测”进行了详细设计。(2)详细分析了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所涉及的要素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2层61项指标组成的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指标体系。(3)对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所涉及的要素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在此基础上,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建立了适合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的空间数据库模型,并设计实现了水文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4)具体设计实现了“泾惠渠灌区主要水文生态因子自动化动态监测系统”,系统能够远程实时监测地下水、土壤水和渠系水的动态变化,系统技术先进、架构合理、界面友好、操作简洁,解决了灌区水文生态因子人工观测精度低、实时性差、效率低的难题,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5)详细分析研究了相关领域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模型、权重确定方法与模型、综合评判方法与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于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的“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基于隶属度的Hardarmard乘积变权模型-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复合优化方法与模型。(6)系统分析了影响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尝试建立了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集成部分针对西部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研究成果,结合泾惠渠灌区水文生态系统的实际,界定了适合于该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水文生态系统质量评价标准。(7)以本文建立的复合优化方法与模型,对泾惠渠灌区2000年、2005年、2010年3年的水文生态系统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曾向农[7](2008)在《矿山碾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预警预报理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国内外尾矿库的安全现状出发,结合工程实际,重点研究了矿山碾压尾矿坝的稳定分析方法、仪器检测、预警预报和软件开发问题。主要内容如下:严格区分了尾矿、尾矿库、尾矿设施、尾矿坝、碾压堆石坝的概念,分析了碾压尾矿坝在设计、施工、运行和闭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安全系数的库区主要因素;提出了最小允许安全系数的概念,并对其数值的确定作了较详细的论证,将最小允许安全系数进行了分级,以适用不同的坝体和不同情况的安全评价标准;分析了安全系数与稳定系数的差别;列举了安全系数判据的三种情况及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研究了岩石力学参数弱化成岩土工程参数的方法、库区孔隙水压力处理方法和如何正确选定碾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本文从瑞典条分法入手,对其公式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瑞典条分法的公式参数中,对地震影响系数值作了全面的论证和计算,得出了在三类别场地的不同地震影响系数;对堆石坝中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进行了新的核定;对于复杂土层或岩层,及复杂受力和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滑动面确定方法——双曲线定弧法;并用改进的此方法和确定的各项参数,对平果铝土矿两个碾压堆石坝的安全稳定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大坝基本稳定的结论。对碾压尾矿坝进行了微观研究,得出碾压堆石体的块度情况模型,分析了其微观理论和实际堆积模型,分析得出其粒径服成对数正态分布规律,研究了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利用损伤力学中损伤概念,提出了碾压坝碾压后负损伤的概念,完善了损伤的分类,推导出了负损伤的有效应变张量公式;具体分析了负损伤在碾压过程中的几个阶段,得出了全应力—应变曲线;从散体的角度,分析了堆石体的压实机理:堆石体压实愈紧密,空隙比愈小,其压实后的强度愈高,稳定性愈好。总结了碾压大坝的三种探测仪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和瞬态瑞雷波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分析了三种仪器各自的优缺点和目前在尾矿坝安全检测中的使用情况;并将三者成功地运用到了江西分宜县的某碾压尾矿大坝的稳定分析研究中。从总结研究尾矿碾压大坝检测的重要性入手,研究了碾压堆石坝的变形机理,总结出了一套碾压尾矿坝安全检测方法,并针对某矿山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开发出了一套适用碾压尾矿坝的预报预警软件;研究分析安全预报的安全阈值,将本软件成功应用到了工程实践。论文的意义在于:综合、系统地提出碾压尾矿坝从设计、施工、运行时的安全评价和闭库等所有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决策,分析影响碾压尾矿坝稳定安全的原因,对碾压堆石体进行微观机理探讨,对数值分析方法的有关参数和和技术提出新的改进,研究和推广三种新的尾矿坝仪器探测方法和原理,开发适用我国目前的碾压尾矿坝的预报预警应用软件,并结合工程实际,使碾压尾矿坝(库)的安全稳定评价和决策规范化、系统化,并推广应用。
拓荣庆[8](2016)在《延长管输离心输油泵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离心输油泵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对离心输油泵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减少机械故障,又要降低盲目维修带来的成本。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离心输油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常见故障诊断及其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离心输油泵运行的效率、可靠性和寿命,以及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处理,确保输油生产安全平稳的运行。研究离心输油泵转子不平衡故障、转子不对中故障、轴弯曲故障、机械松动故障、齿轮故障等常见故障诊断及预防措施。最后结合延长石油离心输油泵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离心输油泵的各种工况,并保证其在节能、高效、安全的情况下运行。
源部东北勘测设计院科研所[9](1991)在《水利部、能源部东北勘测设计院科研所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水利部、能源部东北勘测设计院水利科学研究所,是以完成东北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的水利、水电工程所提出的各种工程试验与研究任务为主的综合性科研单位。同时还承担了国家、水利部、能源部以及其它有关部门下达或委托的试验任务和研究课题。 本所是由水利部沈阳水土工试验所(1952年10月成立)和燃料工业部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局试验室(1953年9月成立)于1958年10月合并而成。
李荣荣[10](2014)在《小尺度沟槽表面与近距离平面构成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文中指出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传动系统、电源、变频器等装置中,并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元件。IGBT工作时,其开关会处于高频的导通和关断状态,大量的电能将被转化成热能。因此,如何保证IGBT内部结点温度不超过其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最大温度显得尤为重要。当热流密度大于100W/cm2时,传统的冷却技术已经满足不了要求。为此,论文提出一种小尺度沟槽表面通道。该通道由两块带有沟槽结构粗糙表面的基板和一块平表面芯板组成,芯板被夹在两块基板中间组成夹层型结构以节省空间,芯板两侧为平表面,并分别与基板粗糙表面组成小尺寸流体通道。在两块基板外表面均可安装IGBT单元以同时对两个IGBT单元进行冷却。为了获得小尺度沟槽表面通道的传热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尺寸沟槽表面通道的换热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实验试件、实验系统的设计及施工;实验获得小尺度沟槽表面及平滑表面通道的传热特性;建立传热性能评价指标,评价小尺寸沟槽表面通道传热性能;采用SIMPLE数值方法,对沟槽表面通道内的流动与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沟槽表面可显著强化传热,在相同质量流量、相同泵功率、相同压力损失三种比较准则下,新型沟槽表面通道散热器所传出的热量与平表面通道散热器传热量之比均大于1.0;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实验的准确性及数值方法的可行性得到相互印证;通过与现有常规微槽道通道结构进行对比表明,对较大面需冷却的结构,小尺度沟槽表面通道结构在消耗单位泵功率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换热效率。
二、数字巡回检测仪在冻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巡回检测仪在冻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冻融循环下非饱和膨胀土力学特性试验及强度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饱和土研究现状 |
1.2.2 土体冻融循环研究现状 |
1.2.3 土柱试验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冻融下非饱和膨胀土一维土柱模型试验研究 |
2.1 一维土柱模型试验 |
2.1.1 试验土样及其基本性质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方案 |
2.1.4 土样制备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温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
2.2.2 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及分析 |
2.2.3 竖向位移变化特征及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冻融下非饱和膨胀土三轴试验研究 |
3.1 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 |
3.1.1 试验设备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方案设计 |
3.1.4 试样制备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压实膨胀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3.2.2 压实膨胀土的弹性模量 |
3.2.3 压实膨胀土的抗剪强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冻融下非饱和膨胀土力学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冻融循环作用、含水率及围压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1 冻融循环作用对膨胀土力学性质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2 含水率对膨胀土力学性质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3 围压对膨胀土力学性质的影响机理分析 |
4.2 冻融循环作用、含水率及围压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
4.2.1 各因素对膨胀土弹性模量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
4.2.2 各因素对膨胀土抗剪强度影响的显著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冻融下非饱和膨胀土破坏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
5.1 压实膨胀土破坏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1 各因素对压实膨胀土破坏强度的影响 |
5.1.2 考虑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 |
5.1.3 建立压实膨胀土破坏强度的预测模型 |
5.2 预测模型的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兰州地铁围岩地温监测及温度场演化规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本文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铁围岩温度场现场监测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2 地层初始温度分布理论 |
2.3 地层初始温度测量系统 |
2.4 地温测量结果 |
2.5 原位导温系数反演推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围岩热物理参数测试分析 |
3.1 地铁围岩热物理参数及测试 |
3.1.1 热物理参数 |
3.1.2 导热理论模型 |
3.1.3 热物理参数测试方法 |
3.1.4 制样及试验仪器 |
3.2 试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围岩温度场计算分析 |
4.1 热分析基本理论 |
4.2 地铁围岩区间温度场模拟 |
4.3 地铁围岩车站温度场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兰州地铁通风及空调设计优化 |
5.1 隧道通风系统设计 |
5.1.1 线路基础资料 |
5.1.2 隧道通风系统 |
5.2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
5.2.1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构成及功能 |
5.2.2 车站公共区通风降温系统风量计算 |
5.2.3 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厚冲积层大断面立井冻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1.1 冻结法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1.1.2 特厚冲积层中冻结施工研究现状 |
1.1.3 冻结壁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 冻结井筒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
1.2.1 影响掘进段高的因素 |
1.2.2 冻结管断裂问题 |
1.2.3 工作面底鼓与冻结壁变形问题 |
1.3 特厚冲积层冻结施工主要研究技术及发展趋势 |
1.3.1 工程实测研究 |
1.3.2 模拟试验与模型试验研究 |
第二章 矿区冻结地层特点 |
2.1 工程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4 地层特点对冻结的影响分析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冻结方案及冻结壁设计 |
3.1 冻结方案的确定 |
3.1.1 冻结方案阐述 |
3.1.2 麻家梁副井冻结方案确定 |
3.2 冻结参数设计 |
3.2.1 冻结壁厚度设计 |
3.2.2 冻结盐水温度 |
3.2.3 冻结壁平均温度 |
3.2.4 冻结孔设计与布置 |
3.2.5 粘性土层掘进段高计算 |
3.2.6 测温孔、水文孔设计及冻结管材 |
3.3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冻结井壁的设计 |
4.1 井壁设计原始参数 |
4.2 井壁厚度选择及稳定性验算 |
4.2.1 选择井壁厚度 |
4.2.2 井壁圆环横向稳定性验算 |
4.3 内、外井壁含筋率的验算和设计 |
4.3.1 外层井壁的配筋率验算 |
4.3.2 内层井壁的配筋率验算 |
4.4 混凝土井壁强度验算 |
4.4.1 井壁受均匀侧压力时的强度验算 |
4.4.2 混凝土井壁抗裂验算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井筒掘砌施工方案及工艺 |
5.1 制冷系统施工设计 |
5.1.1 制冷设计参数选用 |
5.1.2 冻结站实际制冷能力 |
5.1.3 冷冻站辅助设备选用 |
5.1.4 盐水系统设计 |
5.1.5 清水系统设计 |
5.1.6 供电系统设计 |
5.2 冻结钻孔施工 |
5.2.1 设备机具选型 |
5.2.2 钻孔防斜、测斜与纠斜 |
5.3 凿井设备选型 |
5.4 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5.5 冻结段井筒掘砌施工 |
5.5.1 准备井筒试挖 |
5.5.2 冻结段掘砌 |
5.5.3 冻结段内壁施工 |
5.6 基岩段井筒掘砌施工 |
5.6.1 钻眼爆破 |
5.6.2 装岩与排矸 |
5.6.3 砌壁施工 |
5.6.4 混凝土配制 |
5.7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信息化施工及动态监测技术 |
6.1 冻结信息化施工 |
6.1.1 监测的目的及内容 |
6.1.2 监测方法 |
6.1.3 主要监测仪器 |
6.1.4 监测数据及分析 |
6.1.5 冻结壁形成特性的工程预报与调控措施 |
6.2 冻结井壁位移实测 |
6.2.1 位移实测方案 |
6.2.2 位移测点布置 |
6.2.3 位移实测记录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进一步的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5)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实用意义 |
1.2 矿山开采方式及主要采动灾害 |
1.2.1 矿山开采方式 |
1.2.2 矿山主要采动灾害 |
1.3 矿山安全监测及监测资料分析技术现状 |
1.3.1 矿山边坡安全监测现状 |
1.3.2 地表移动监测的研究现状 |
1.3.3 地下矿山安全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
1.3.4 监测资料分析技术现状 |
1.4 矿山采动灾害研究现状 |
1.4.1 金属矿山采动灾害研究现状 |
1.4.2 矿山大面积冒顶研究现状 |
1.4.3 煤矿开采沉陷引起的滑坡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矿山采动灾害安全监测及控制技术 |
2.1 矿山采动灾害监测方法及原理 |
2.1.1 矿山地表安全监测方法及原理 |
2.1.2 地下矿山安全监测方法及原理 |
2.2 矿山采动灾害控制技术 |
2.2.1 金属矿山冒顶片帮控制技术 |
2.2.2 石膏矿大面积冒顶控制技术 |
2.2.3 煤矿采动滑坡控制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灾害监测及控制 |
3.1 露天转地下开采的特点 |
3.2 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问题 |
3.3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及巷道变形破坏机理 |
3.3.1 边坡变形破坏机理 |
3.3.2 巷道变形破坏机理 |
3.4 露天转地下安全监测系统 |
3.4.1 露天转地下安全监测系统概述 |
3.4.2 巷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 |
3.4.3 爆破震动评价方法 |
3.5 工程实例 |
3.5.1 工程背景 |
3.5.2 露天转地下开采巷道变形现场监测及研究 |
3.5.3 露天转地下开采爆破振动监测及研究 |
3.5.4 爆破载荷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膏矿采空区处理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
4.1 石膏矿开采特点 |
4.2 石膏矿主要采动灾害 |
4.3 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落产生机制 |
4.4 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落危害控制方法 |
4.5 放顶处理采空区的技术问题 |
4.6 采空区处理安全监测设计 |
4.6.1 采空区处理安全监测的必要性 |
4.6.2 监测系统选择原则 |
4.6.3 监测系统设计 |
4.7 工程实例 |
4.7.1 河北邢隆石膏矿采空区现状 |
4.7.2 采空区应力状态的数值模拟评价 |
4.7.3 采空区处理方法 |
4.7.4 采空区处理安全监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矿采动边坡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采动边坡变形破坏机制 |
5.3 影响采动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5.3.1 地下开采影响因素 |
5.3.2 开采沉陷引起的边坡移动变形与破坏 |
5.4 采动边坡沉陷与稳定监测系统 |
5.4.1 边坡监测的目的 |
5.4.2 边坡监测的内容 |
5.4.3 边坡监测的方法 |
5.4.4 采动边坡沉陷及稳定监测站设计 |
5.5 采动滑坡的整治 |
5.5.1 整治原则 |
5.5.2 整治措施 |
5.6 工程实例 |
5.6.1 工程背景 |
5.6.2 露天与地下同期开采的特殊性 |
5.6.3 露天与地下同期开采下边坡变形监测 |
5.6.4 露井联合开采边坡治理技术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文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1.3.2 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
1.3.3 水文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研究进展 |
1.3.4 研究区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泾惠渠灌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概况 |
2.1.4 水文气象 |
2.2 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
2.2.2 潜水流向及水力坡降 |
2.2.3 潜水补给、排泄及径流 |
2.2.4 地下水动态 |
2.2.5 地下水动态成因分析 |
2.3 主要水文生态问题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2.4.1 社会经济现状 |
2.4.2 土地利用情况 |
第三章 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研究 |
3.1 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概念 |
3.1.1 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的科学内涵 |
3.1.2 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目标 |
3.2 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总体结构 |
3.2.1 监测内容 |
3.2.2 监测技术与方法 |
3.2.3 总体框架结构 |
3.3 自动化动态监测网络 |
3.3.1 系统组成 |
3.3.2 系统功能 |
3.3.3 工作体制 |
3.4 卫星遥感动态监测 |
3.4.1 卫星遥感监测体系 |
3.4.2 水文气象要素遥感监测 |
3.4.3 生态数据要素遥感监测 |
3.4.4 遥感动态监测软件模块功能结构 |
3.5 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
3.5.1 确定原则 |
3.5.2 指标体系 |
3.6 本章 小结 |
第四章 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空间数据库研究 |
4.1 空间数据库 |
4.1.1 空间数据库概念 |
4.1.2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
4.1.3 空间数据库研究现状 |
4.2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4.2.1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 |
4.2.2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内容 |
4.3 数据类型分类分析 |
4.3.1 属性数据 |
4.3.2 空间数据 |
4.4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4.1 空间数据模型选择 |
4.4.2 设计原则 |
4.4.3 基于 GeoDatabase 的空间数据库设计流程 |
4.4.4 空间数据库设计 |
4.4.5 数据库表设计 |
4.4.6 数据库建立 |
4.4.7 空间数据库引擎 |
4.4.8 空间索引构建 |
4.4.9 数据入库 |
4.5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泾惠渠灌区主要水文生态因子自动化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5.1.1 系统设计原则 |
5.1.2 系统主要功能 |
5.1.3 系统性能要求 |
5.1.4 系统总体结构 |
5.1.5 系统工作原理 |
5.2 传感器选择及标定 |
5.2.1 水位传感器选择 |
5.2.2 土壤水分传感器选择 |
5.2.3 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 |
5.3 监测软件设计与实现 |
5.3.1 软件架构设计 |
5.3.2 数据库设计 |
5.3.3 软件开发环境选取 |
5.3.4 功能模块设计 |
5.3.5 主界面设计 |
5.4 通信接口设计 |
5.5 本章 小结 |
第六章 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 |
6.1 综合评价流程 |
6.2 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体系 |
6.2.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与模型 |
6.2.2 权重确定方法与模型 |
6.2.3 综合评判方法与模型 |
6.3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与模型 |
6.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4.2 评价指标确定 |
6.5 评价标准确定 |
6.6 本章 小结 |
第七章 泾惠渠灌区水文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 |
7.1 指标信息获取 |
7.1.1 遥感指标信息获取 |
7.1.2 其他指标信息获取 |
7.2 评价指标常权确定 |
7.3 隶属度函数的定义 |
7.3.1 三角形模糊分布法定义指标隶属度函数 |
7.3.2 指标 C5的隶属度函数定义 |
7.3.3 指标 C6的隶属度函数定义 |
7.4 综合评判运算 |
7.4.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
7.4.2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
7.5 评价结果分析 |
7.6 对策措施与建议 |
7.7 本章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下载预处理后的 MODIS 遥感数据 |
附录 2 植被(作物)覆盖率反演结果数据 |
附录 3 隶属度和状态影响向量运算程序代码 |
附录 4 综合评价运算程序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出版的著作 |
三、主持的科研项目 |
四、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矿山碾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预警预报理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国内外尾矿坝(库)安全现状 |
1.2 尾矿坝(库)安全评价现状 |
1.3 碾压堆石坝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 碾压尾矿坝安全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碾压尾矿坝及其安全影响因素 |
2.1 尾矿设施及碾压尾矿坝 |
2.2 碾压尾矿坝存在的实际问题 |
2.3 影响碾压尾矿坝安全稳定的库区因素 |
第三章 碾压尾矿坝安全系数的分析和研究 |
3.1 碾压堆石坝最小安全系数的确定和分级 |
3.2 安全系数和稳定系数的区别研究 |
3.3 碾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判据的几种形式 |
3.4 碾压尾矿坝稳定安全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分析 |
3.5 岩土力学参数弱化的工程处理 |
3.6 库区孔隙压力处理方法 |
3.7 碾压尾矿坝的安全系数的正确选定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碾压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方法问题研究 |
4.1 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
4.2 瑞典条分法公式中天然地震影响系数指标的确定 |
4.3 碾压大坝稳定性分析滑动面确定新方法 |
4.4 碾压堆石坝的微观分析 |
4.5 堆石坝抗剪强度指标(c,(?))的确定 |
4.6 碾压堆石坝材料的负损伤力学分析 |
4.7 碾压坝的压实机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全稳定分析仪器及探测方法应用研究 |
5.1 概述 |
5.2 堤坝安全稳定检测方法 |
5.3 安全稳定分析和检测仪器 |
5.4 安全探测仪器的发展方向 |
5.5 地质雷达法 |
5.6 高密度电法 |
5.7 瞬态瑞雷面波法 |
5.8 三种仪器探测方法的优缺点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尾矿坝监测与灾害预警预报与软件开发 |
6.1 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
6.2 碾压土石坝的变形机理 |
6.3 尾矿坝监测工作 |
6.4 监测预警预报管理系统的开发 |
6.5 坝体监测安全阈值的确定 |
6.6 软件中关于安全报警等级设定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平果铝土矿碾压尾矿坝安全稳定性研究 |
7.1 平果铝土矿坝区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
7.2 岩土力学参数的试验研究 |
7.3 天然地震影响参数的分析确定 |
7.4 坝体孔隙压力处理 |
7.5 碾压堆石坝坝体稳定分析计算的有关参数取用 |
7.6 坝体稳定分析计算成果 |
7.7 最小允许安全系数的确定 |
7.8 安全系数分级 |
7.9 国家标准的尾矿坝安全系数规范要求指标 |
7.10 大坝稳定性评价 |
7.11 提高尾矿坝稳定安全的技术要点 |
7.12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平果铝土矿碾压尾矿坝预报预警及软件应用 |
8.1 平果铝土矿排泥库大坝变形观测现状 |
8.2 该矿区现有观测方法的改进 |
8.3 碾压尾矿坝监测管理系统开发 |
8.4 应用情况总结 |
第九章 江下矿业碾压堆石坝病害隐患仪器探测应用研究 |
9.1 基本情况 |
9.2 勘察目的 |
9.3 渗流稳定性分析 |
9.4 尾矿坝的等级划分 |
9.5 碾压坝的应用地球物理条件 |
9.6 野外工作内容 |
9.7 成果解析与说明 |
9.8 成果汇总说明 |
9.9 结论和建议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8)延长管输离心输油泵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离心输油泵的概述 |
2.1 基本构造 |
2.2 工作原理 |
2.3 主要性能参数 |
2.4 特性曲线 |
2.5 自动调节方案 |
第三章离心输油泵常见故障诊断 |
3.1 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3.2 常见故障诊断 |
3.2.1 转子不平衡故障 |
3.2.2 转子不对中故障 |
3.2.3 轴弯曲故障 |
3.2.4 机械松动故障 |
3.2.5 齿轮故障 |
3.3 故障诊断的分析方法 |
3.4 机械密封的损坏 |
3.5 汽蚀及解决措施 |
3.5.1 汽蚀现象及原因 |
3.5.2 汽蚀危害 |
3.5.3 汽蚀诊断方法 |
3.5.4 汽蚀振动信号的特征 |
3.5.5 汽蚀的防止措施 |
3.6 离心输油泵完好标准 |
3.7 常见故障及预防措施 |
第四章延长管输离心输油泵的使用与维护 |
4.1 延长管输离心输油泵的使用 |
4.1.1 启泵前的检查 |
4.1.2 离心输油泵启动操作 |
4.1.3 离心输油泵的运行 |
4.1.4 离心输油泵的停运 |
4.1.5 其它注意事项 |
4.2 延长管输离心输油泵的维护 |
4.2.1 例行保养 |
4.2.2 一级保养 |
4.2.3 二级保养 |
4.2.4 整车保养 |
4.3 延长管输离心输油泵一般故障排除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小尺度沟槽表面与近距离平面构成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章小结 |
2 IGBT 及其冷却 |
2.1 IGBT 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IGBT 在 CRH 系列动车组的应用 |
2.3 IGBT 的冷却方式 |
2.3.1 空气冷却 |
2.3.2 相变冷却 |
2.3.3 液体冷却 |
2.4 IGBT 液体冷却通道结构设计 |
2.4.1 光滑表面通道的结构研究 |
2.4.2 扩展表面通道的结构研究 |
2.4.3 小尺度沟槽表面通道结构的创新型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IGBT 液体冷却实验系统 |
3.1 IGBT 液体冷却实验设计 |
3.2 实验系统图 |
3.2.1 冷却系统 |
3.2.2 加热装置 |
3.2.3 测温装置 |
3.3 平表面通道对比实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
4.1 实验步骤 |
4.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 实验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与平表面通道对比讨论 |
5.3 与常规微槽道结构散热器对比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数值分析过程 |
6.1 数学描述及边界条件 |
6.1.1 数学描述 |
6.1.2 边界条件 |
6.2 区域离散化 |
6.2.1 坐标变换 |
6.2.2 网格生成 |
6.2.3 网格独立性考核 |
6.3 控制方程离散化 |
6.4 初始和边界条件离散化 |
6.5 求解代数方程 |
6.5.1 速度修正值的计算公式 |
6.5.2 求解压力修正值的代数方程 |
6.5.3 SIMPLE 算法的实施步骤 |
6.6 本章小结 |
7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7.1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7.2 角形沟槽结构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研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实验结论 |
8.2 本课题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符号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数字巡回检测仪在冻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巡回检测仪在冻土研究中的应用[J]. 李广泮,张学珍,赵新民. 冰川冻土, 1980(S1)
- [2]冻融循环下非饱和膨胀土力学特性试验及强度预测模型研究[D]. 涂志斌.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3]兰州地铁围岩地温监测及温度场演化规律模拟研究[D]. 甄作林. 兰州大学, 2018(02)
- [4]厚冲积层大断面立井冻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D]. 朱跃琴.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5]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 何姣云.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1)
- [6]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D]. 乔长录. 长安大学, 2012(08)
- [7]矿山碾压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及预警预报理论应用研究[D]. 曾向农. 中南大学, 2008(02)
- [8]延长管输离心输油泵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拓荣庆.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5)
- [9]水利部、能源部东北勘测设计院科研所简介[J]. 源部东北勘测设计院科研所. 岩土工程学报, 1991(02)
- [10]小尺度沟槽表面与近距离平面构成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D]. 李荣荣.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
标签:膨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