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语言测试简史看四六级考试(论文文献综述)
蒋永慧[1](2021)在《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测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也随之步入高质量发展期,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日趋增高。而导游语言是完成导游服务工作的有力工具,导游的语言能力水平会对游客的旅游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中职导游服务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导游工作岗位的后备人才,其语言能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未来的就业前景。因此,提升导游服务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对于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拓宽未来职业生涯的广度与深度显得尤为重要。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了解目前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情况,对语言能力进行测评。本研究以济南L学校、济南G学校、青岛T学校、淄博D学校四所学校导游服务专业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测评展开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测评量表如何构建?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如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巴赫曼交际语言能力模型、自我效能感、建构主义学习观,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开展实证分析与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构建了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测评量表。在对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基础能力”“听力能力”“阅读能力”“讲解能力”“写作能力”5个测量维度,25个测量题项,构建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测评量表。对测评量表进行合理性验证,包括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2)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在“较好”水平线上的人数占总样本量的90.99%,整体来看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差异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学校所在地、不同专业、性别差异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不显着,但是不同年级、不同群体的态度对学生语言能力水平有显着影响。(3)通过测评结果和访谈内容分析影响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原因,分别从基础能力、听力能力、阅读能力、讲解能力、写作能力五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水平,进而提高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安正强[2](2020)在《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 ——以2016-2019年度新疆英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学生必修阶段英语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障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考试制度。阅读理解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考查是否有效、合理影响整套试卷的效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属于标准参照考试,故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考查内容是否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关要求一致,是否能有效地促进英语阅读教学尚待进一步验证。基于上述观点,研究者拟开展对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的研究,探讨其考查内容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一致性,试图完善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语言测试理论、Bachman&Palmer任务特征框架等理论为依据,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一为准绳,以2016-2019年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阅读理解部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第一,2016-2019年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主题语镜考查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如何?第二,2016-2019年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语篇类型考查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如何?第三,2016-2019年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语篇难度考查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如何?第四,2016-2019年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阅读技能考查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如何?研究发现,近四年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内容效度总体较高,具体表现为:(一)主题语境考查完全囊括《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规定的三大主题语境,且主题群考查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一致性较高(90%);(二)语篇类型考查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要求的一致性较高(80%),主要突出对三大语篇类型的考查,对新媒体语篇等类型的命题在进一步完善中;(三)语篇难度考查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学内容难度一致性较高(94%),重点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四)阅读技能考查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一致性较高(80%),仅缺少对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技能的考查。此外,在近四年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众多语篇中,有两则语篇易读度衡量描述为“较难”,这很好地响应了新时代赋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一项新功能,即选拔功能。与浙江、上海等地高考改革方案均赋予学业水平考试选拔功能相比,新疆亦正在探索和完善自己的考试评价改革方案。本研究就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命题提出如下启示:一,命题应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一为依据;二、主题语境、语篇类型、阅读技能的考查,应尽量扩大覆盖面,语篇难度应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三、注重阅读理解全面性和深刻性的考查;四、坚持“以评促教、以评助学、教评整合”目标要求,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发展。除此之外,研究者就必修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三点建议:第一、阅读教学应更加关注语篇主题意义和语篇类型的解读;第二、阅读教学应注重选材的真实性和人文性,形成有效的阅读教学;第三、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一级语言能力培养。
陈刚[3](2019)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将外语学习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关于外语学习共有的一种特征性的认知系统、价值诉求和行为方式的体系。一种文化在其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会与其他相关文化乃至异质文化发生历史性遭遇,从而产生文化的涵化现象。所谓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的接触碰撞、相互作用而导致其中的一方或双方其原有文化发生相应的结构性、机制性、内涵性变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为我国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以现行国家课程标准所规范的课程化、制度化的外语教学为例,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直至与之相应的教学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和选择,不论是交际法还是任务型,其所折射出的课程及学科教学理念,包括基于这些理念和教法由中外合作编写或改编的教材,相对于传统外语教学,无不强烈表现出其文化内涵的异质性,这是两种文化接触所产生的生态结果——外语教学包括与之相应的外语学习文化及其当代范式的“涵化”。因此,深入研究在这一特定情境中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现象的实际状况及内在机制,揭示在这一进程中其模式建构与范式变换的规律,不仅有助于呈现特定学习场域中存在问题,也有助于克服并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对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指向未来的发展,包括其创新模式的建构及外语教学的深化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在当今学习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学习文化研究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而学习文化理念在外语学习研究领域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包括“华人学习者悖论”等现象,也为解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直接促成了文化协同论等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的出现。目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传统文化与学习或外语学习间关系的相关问题上,研究对象也更多地偏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少,而从涵化理论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文化的,则尚未闻见。基于对文化作为复杂人类形态复合体的本体认识,本研究融合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涵化概念和理论视角,以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考察、理解、解释中国师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之现状和成因,并对其复杂关系结构及其机制、规律与规律的某些方面,在知识分析和概念抽象的基础上给予可能的、贯通的理论综合。本研究首先对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环境做了分析,对学习者特点研究做了全面梳理,并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学习文化研究的既有成果,进而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学习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其针对中国学习者研究的理论取向之异同进行了学理辨析,与二语习得的研究相比,学习文化的研究视域则更倾向于学习特征的共享性和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并确定了本研究的外语学习文化的理论视角及工作定义,进而提出了探索性的概念框架;继而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点,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溯源,概括出包括语言意识形态理论、文化融合理论、文化心理学在内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前沿信息。参照前人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的态度、文化观念及心理特征的相关探索,尝试性地从外语学习的六个相关维度,包括学习目的和态度、对好的外语教师和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材、师生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等外语学习的基本面,给予综合的文化考察。由于教与学紧密的关系,以及学习观念、态度对外语教学、外语学习方式方法的生态影响,本研究特别关注教与学的双向互补与互动,从而将研究重心确立为教师和学生、教法和学法。依据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选择了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叙事探究、内容分析、原型法,以及多种研究手段:问卷调查、集体访谈、个人访谈、课堂观察等。复合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全面反映外语学习文化的现状,也可以在不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印证。根据对外语学习文化主要维度的考察,在呈现外语学习文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的三种涵化类型的假设,基于数据分析和讨论,证实或者部分证实上述三个研究假设为真,并有了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和文化建构层面,涵化形态接近同化形态;在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多呈现假晶形态;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之间亦呈现出假晶形态;而在学习生活及学习者个体实践层面,突出表现为涵化的融合形态。在特定的外语学习场域中,中国教师特有的外语教学管理、以问题链为实现路径的高效课堂实践、中国特色的语码转换教学法等,则成为外语学习文化更具专业特质的创新涵化形态。基于外语学习文化发现的新维度,笔者完成了对研究概念框架的修订。在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的形态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回到研究的基础理论,对涵化的成因从语言意识形态、文化涵化以及中国文化心理角度等进行了深度透视,尝试初步建立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是内在需求和外部推动相结合的双动力系统,两者存在承传变异的双向互动关系。整合性的涵化策略被自然地采用,涵化特征表现为融合、创新和多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外语学习文化中普遍存在着涵化现象。第二,同化、假晶和融合是中国师生在特定外语学习环境和生态中采取的涵化策略。第三,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揭示了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特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的融合赋予了本研究创新的视角,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运用在外语学习领域,而且是基础外语教育领域,同时实现了研究对象的创新;涵化新维度的发现与涵化模式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理论新意。
阎莉[4](2018)在《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语言规划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五年来,聚焦“一带一路”语言话题的语言规划研究是我国语言学界主动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形成的学术焦点,已取得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以语言资源的应用为出发点,相关研究较多地聚焦我国汉语资源的开发和外语资源的建设,对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及其所面临语言问题的探讨略显不足。当前,“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推进构建了我国与周边中亚国家间新的语言生活,凸显了新疆核心区少数民族语言生活中值得关注的跨境语言现象。核心区跨境语言凝聚着跨境族群,承载着多元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国家资源,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可发挥国际沟通、民族认同、经济支撑、安全维护等多维度的社会功能。但是,当前我国对新疆核心区跨境语言的多重资源价值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致使它们尚无法较为理想地发挥服务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作用。因此,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生态发展趋向,如何开发其资源价值,增强其社会功能,并使其成为构建国家周边语言能力的要素等便成为我国语言规划研究中的新话题,而我国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语言规划实践也必然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从跨境语言的视角对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语言规划进行研究,以助推未来的规划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可以实例的形式为我国的语言规划学提供学科资料和经验依据,有助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规划学的纵深发展。在实践意义方面,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跨境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国家周边语言能力的提升及区域和国家语言生活的和谐。此外,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进行研究在维护国家语言文化安全、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拓展国家在境外核心区的国际利益、促进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世纪90年代,语言规划研究出现了生态学转向。语言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学研究范式,关注语言生态系统中各语言的资源属性和功能地位,倡导语言多样性和多语能力建设,着眼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语言规划理论的拓展方面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在语言规划的实践领域可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认为,可借鉴语言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审视我国的本土语言现象,开发国家跨境语言资源,解决语言生活中的新问题,指导国家当前的语言规划,以应对全球化给少数民族语言带来的语言生态危机,促进多语环境下区域乃至国家语言生活的和谐。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语言规划理论及语言生态学理论,从语言规划的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一带一路”核心区的跨境语言规划,具体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1)“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具有怎样的现实基础?即核心区跨境语言在境内外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生态现状,主要包括其社会功能和活力等级。(2)为什么要对“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进行规划?即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驱动要素有哪些,以及如何从语言生态学的视角对其予以解读。(3)如何对“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进行规划?即以语言规划的生态观为指导,制定核心区跨境语言未来规划实施的方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作为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现实基础,各跨境语言在境内外的生态现状各异,但整体而言我国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活力等级要低于境外相同的民族语言,且内弱外强的态势均在逐渐深化。首先,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看,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我国境内的社会功能差异化较大,因此语言生态位的多寡、等级现状和发展趋向各不相同。在区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的主要社会功能分别以省区语言、群体语言和家庭语言为主;在领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在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等方面所发挥的社会功能程度不一,部分跨境语言的上述主要社会功能呈逐步衰减态势,面临语言生态位丧失的可能。核心区跨境语言中的主体民族语言在中亚各国的社会功能相对较为整齐,因此语言生态位的多寡和等级现状差异不大,但俄语生态位的多寡和等级稳中有变。在区域范围内,各跨境语言的主要社会功能分别以国际语言、国语和官方语言为主;在领域范围内,各主体民族的语言作为国语在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呈逐步增强态势,而俄语作为非主体民族语言的上述主要社会功能表现各异,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其次,从语言的活力等级来看,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我国的整体活力处于差异较大的不同等级,半数具有活力,半数活力堪忧;核心区各跨境语言在中亚各主体民族国家的活力等级差异不大,均具有活力,且整体活力优于我国。第二,当前的规划动机、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和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构成了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主要驱动要素,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为未来规划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理据。首先,跨境语言国际性工具价值的提升及其不安全现象的产生和民族认同功能的凸显构成了当前的主要规划动机,也是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直接和显性动力因素,与我国同中亚各国之间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语言生态环境因素紧密关联。其次,我国国家层面的语言意识形态以语言资源理念、语言文化软实力论、语言经济意识和语言服务导向为特征,以“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彰显了指导跨境语言规划的语言规划观,其形成受到国内外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我国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主要是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服务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战略大局,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具有明显的多变量特征,且充分体现了我国语言规划基于语言而不囿于语言的内涵和导向。第三,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实施方略主要包括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确立、规划目标体系的构建和规划实施内容的制定。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生态价值取向和目标体系分别是规划内容实施将要遵循的主线和方向性指引。首先,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实质是构建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的语言命运共同体,通过增强各跨境语言区域和领域范围内的社会功能,在促进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其多维度社会功能的扩展、融合和统一,以提升语言生态位的等级现状和稳固性。其次,基于语言生态观的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目标体系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和综合性特征:与语言文化相关的规划目标侧重我国国内语言资源、语言生态和国家语言能力的建设;社会生态环境因素驱动的规划目标侧重国家对外的战略计划和全球利益的实现,但最终指向中华民族在全球生态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分为跨境语言地位规划、跨境语言本体规划、跨境语言教育规划和跨境语言服务规划四部分,分别从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社会地位、本体结构、学习教育和社会需求等层面保护跨境语言的多样性,使多样化的跨境语言在语言生活中得以保持、提升,并有效发挥其社会功能。本研究的贡献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本文从语言生态学和语言规划的交叉理论视角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生态趋向、资源价值、社会功能等我国本土语言问题进行探讨,跳出了语言规划就是规划语言的传统思维,为语言规划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第二,本文以语言规划的生态观为指导,通过对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实施内容的阐述,提出“语言服务规划”这种新的语言规划类型,有助于推动和丰富我国语言规划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第三,本文从语言使用的区域范围和领域范围两个维度提出了语言规划领域中语言社会功能的再划分方式,通过对核心区跨境语言社会功能的阐释,提出跨境语言所具有的工具性、人文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四方面的社会功能可在语言规划领域实现有机融合的观点,为论证语言工具性功能和非工具性功能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吕晓轩[5](2018)在《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文中研究说明截至2018年1月,已有252所高等院校经教育部批准开设了外国语言文学类翻译本科专业,多数院校均开设笔译研究方向,语种以汉英为主,其他语种为辅。翻译本科专业毕业生的笔译能力检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笔译能力测试则是翻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翻译本科专业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评价依据“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的成绩作为参考,尚未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学业测试。虽然“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三级)也是能够检验应试者的口笔译能力,但是其资格考试的能力构念与《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缺乏一致性。因此,开发一项能够检验本科翻译教学质量和有效衡量学生笔译能力的测试是必要的。本研究将立足于提高专业教学有效性,促进翻译专业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开发“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并开展效度验证。测试开发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测试构念,对于笔译测试而言,就是界定笔译能力。本研究基于《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梳理国内外翻译能力模型,并借鉴其他学科在能力研究方面的现有成果,参考现有国内外的翻译能力模型,提出了翻译专业学生笔译能力的体系框架。并且,根据测试构念的可操作化原则,确立翻译专业应届毕业生学业测试背景下的笔译能力构念。确立测试构念后,本研究进一步明确测试对象,考试面向翻译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根据测试类型的要求,明确该考试的性质为标准参照性学业测试。本研究基于国外考试开发机构的大量优秀的实践经验,设计笔译能力测试开发流程,保障开发的合理性以及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公平性。为了保证笔译能力测试充分发挥其对本科翻译教学的检测和保障作用,那么测试效度的验证是关键。在测试学、心理学和翻译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下,构建社会认知框架下的测试效度验证框架,基于整体效度观,运用访谈、试测、问卷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方面采集效度证据,并对收集的语境效度、理论效度、效标关联效度、评分效度以及后效效度的证据加以分析,证明“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具有较高的效度。翻译专业八级笔译能力测试是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检测的重要工具,其测试结果代表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笔译能力水平。该测试结果既能够反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为职场工作招聘提供参考。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将为其他语种的笔译能力测试开发提供参考。
许希阳[6](2017)在《汉语言专业留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 ——基于议论文写作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二语写作中哪些词汇变量对写作成绩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基于这些关键性的词汇变量,描绘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写作中所使用的词汇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并从学习者角度探寻词汇进步快慢的原因。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有以下三个:(1)产出性词汇与写作成绩的关系是怎样的?(2)汉语言专业本科留学生产出性词汇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3)学生的词汇发展有快慢之分,成功学习者与不成功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哪些差异?本文借鉴已有的词汇能力理论,提出产出性词汇研究可以从三个维度入手:词汇广度、词汇深度和词汇提取。词汇广度指学习者作文中使用的词汇量,比如文本词语总数、不同词性的词语数量、不同词长的词语数量、词汇密度、词汇多样性、词汇复杂度等。词汇深度指词汇的组织模式,具体是作文中所有词语围绕主题的语义组织模式。潜在语义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机建模的方法对词语的意义加以计算和表征,测量词语之间的语义关联,实现作文内容的自动评估。词汇提取是从心理层面考察词汇提取的自动化程度,比如词汇具体化。本文基于留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证性研究。第一个研究是词汇与写作成绩的关系问题。我们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抽取《如何看待“安乐死”》作文,尽量保证不同分数段、不同国籍的学生作文数量保持平衡,得到202篇作文。词汇广度的测量主要借助台中教育大学开发的“中文文本自动化分析系统”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研发的“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指南”。词汇提取依靠“中文文本自动化分析系统”。词汇深度的测量借助潜在语义分析技术,相关技术人员编写程序,研发了测量词汇深度的分析系统。本文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来考察词汇变量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来讨论有哪些变量成为预测写作成绩的关键性变量。第二个研究考察91名汉语言专业本科二年级留学生一学年内两次同题作文《谈谈看电视》的关键性词汇变量的发展趋势。91名学生根据写作水平分成低分、中分和高分组,另外收集同题的69名母语者作文,与二语者作文进行比较分析。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全体学生以及低分、中分、高分组组内词汇的发展趋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比较各组组间的词汇发展。第三个研究是通过深度访谈,了解成功学习者与不成功学习者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哪些不同,从而揭示学生词汇发展快慢的原因。我们对91名学生按照词汇进步快慢进行排序,最后抽取10名学生,其中5名代表成功学习者,5名代表不成功学习者。访谈问题的理论基础是Dornyei的自我调节策略系统,访谈问题的设计参考Tseng的“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量表”。本文的三个实证性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6个变量成为关键性预测变量,可以解释写作成绩67.6%的变异。六个变量的贡献依次是文本词语总数、六级词百分比、超纲词百分比、五级词百分比、副词和四字词百分比。(2)词汇深度没有成为关键性预测变量,原因可能是写作考试时间较短,留学生作文篇幅不长,加之存在不少语言错误,人工评分的权重更多是语言的表层特征,而不是作文内容。鉴于教师对作文内容的评定往往凭借主观感受,并且学校组织的写作考试时间较长,为了提高内容评分的信度,建议今后利用潜在语义分析技术实现作文内容的自动评估。(3)除了副词以外,全体学生和低分组学生第二次作文的五个关键性词汇变量明显高于第一次作文。除了副词和四字词以外,中分组学生第二次作文的四个关键性词汇变量明显高于第一次作文。除了副词和六级词以外,高分组学生第二次作文的四个关键性词汇变量明显高于第一次作文。(4)本文利用新hsk5000词大纲来分析作文词汇,得出的超纲词的比例远远高于五级词和六级词,原因是存在不少伪超纲词,伪超纲词是那些虽不在大纲之内,但难度低于大纲的词。本文从形态、语义、教学常用语和专有名词四个步骤过滤伪超纲词,处理前后的结果差异悬殊。以全体学生为例,第一次作文处理前的超纲词百分比为7.44%,处理后是1.76%。(5)二语组组内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进步最快的是文本词语总数,进步最慢的是四字词和六级词。二语组组间比较发现:与高分组相比,低分组和中分组的词语总数和超纲词进步缓慢;与中分组相比,低分组的四字词、五级词进步显着;与高分组相比,中分组的四字词是学习的难点。与母语组比较发现,二语者与母语组差距明显,亟待提高的是文本词语总数、超纲词、四字词以及五级副词和超纲副词。(6)在目的语学习环境下,成功学习者各种策略的使用围绕着环境控制策略,最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是找到固定的母语者语伴,每天的交流时间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交流,具体以文字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内容是共同关注的具有一定深度的话题。(7)四字词和副词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成功学习者显示出较为较强的元语言意识。敏锐地发现历史故事、经济文章中一般都有成语出现,从汉外副词对比的角度确定学习汉语副词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与母语者的互动中,使用学过的四字成语、副词,及时接收母语者的纠错反馈。本文试图运用联结主义、互动协同两个理论,解释、分析中、高分组学习者词汇学习成功的原因。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课堂学习环境应模拟课外学习环境,建设数字化写作课平台,在写作课中实施有效的词汇教学。
沈骑[7](2017)在《全球化3.0时代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困局与定位》文中研究说明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是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核心命题,亟待深入研究。在"全球化3.0"时代,中国外语教育政策面临工具价值异化、融合价值模糊、安全价值和公平价值缺失等价值困境。本文提出应将外语作为重要的语言资源,全面考虑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体系,构建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多元互补的战略价值取向。
魏蓉[8](2017)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联系日渐紧密。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世界广为普及,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将英语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个角落。伴随着政治经济等因素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将英语逐步传播到全球各个国家。英语教学是英语在世界传播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因此英语教学是世界各国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它属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比什凯克集中了全吉尔吉斯斯坦最好的大学及最多的大学。本文选取了比什凯克最具代表性的六所大学,对其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比什凯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本文第一部分叙述了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对象、方法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二部分调查分析了比什凯克全英文授课大学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调查分析了比什凯克开设英语专业的大学的基本情况;第四部分调查分析了比什凯克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大学的基本情况;第五部分针对选取的三类大学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及总结,总结了比什凯克的大学英语教学特点。
杨森[9](2016)在《英语学习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经济全球化一样,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也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发达的大众传媒,在加速交流与融合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相互激荡与碰撞的机会,使我们处在一个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中。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比较与冲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个人的意识以及个体对于思想观念、本土文化、西方文化和个人价值等的认同目标。根据后殖民理论的观点,在世界步入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那些起步较早并得到迅速发展的、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绝对优势的国家对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国家仍然持有较为严重的文化霸权主义倾向,实际上造成了另外一种更为隐蔽的、包裹在合法形式外衣下的殖民——文化殖民。后殖民理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东西方国家均有关系: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自身在经济等方面的强势力量主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强制性的文化传输和同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为了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上保持同步,也不得不服从于西方某些显性和隐性的文化侵略行为,从而逐步丧失了本土文化和民族自信心等。总之,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现象都已经成为不可抵挡的事实。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确立和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好奇性、敏感性等特点,且可塑性较强。作为90后的在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新事物具有强大的探求、理解和接受能力。进入大学后,面对变化了的复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面对纷繁的文化现象与价值观念,便主动或不自觉地汲取各种文化的汁液,但由于辨识能力的欠缺与思想觉悟的不足,又使得很多大学生对不同价值观念的中西方文化现象产生困惑和苦恼。西方的生活习惯、处事哲学和审美意识逐渐融入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中,与之相对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却在大学生群体中式微与失落,这更多的反映出他们民族文化阵地的失守和价值观的动摇。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着传承困境与危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必然遇到一个如何正确对待目的语民族文化和母语民族文化的问题,即学习者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的认同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客观了解英语语言的学习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影响的现状。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学者有关文化认同的双语现象理论通过量化研究调查了解英语学习者中的在校大学生群体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认同状况,分析"英语学习"、"性别"、"家庭背景"(农村/城镇)等是否为影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变化的因素。所用调查问卷在北京大学高一虹等所用"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的调查"问卷中文化认同部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通过质性研究集体半开放性正规访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获取英语文化的途径和接受程度、对母语和目的语及其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的认知理解和价值立场等进行了解。研究结论从影响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与否的因素、英语学习者在不同文化层次上的认同程度、表现等方面分析。研究者从多角度对研究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了解被研究者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访谈所选择的问题是对被研究者具有实际意义,并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从教育学视角提出大学生英语教育优化的理论启示,包含正确文化观的树立、跨文化语境的营造、文化技能的培养、教育者关怀理念的强化等。同时,提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对策建议,即在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方面进行母语文化的渗透和目的语文化精髓的挖掘,以期能使大学生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形成理性的认知理解和价值立场,优化大学生英语教育。根据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大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文总体结构共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即国内外有关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以及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三部分为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运用Lambert有关二语学习者文化认同的"削减性双语现象"和"附加性双语现象"理论、高一虹有关外语学习者文化认同的"生产性双语现象"和"分裂性双语现象."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后是以上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等。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结果部分即样本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包含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部分,最后是研究结论。第五部分为大学生英语教育优化的理论启示,即针对前章的研究结果从宏观理论方面提出建议。共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正确文化观的树立、跨文化语境的营造、文化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者关怀理念的培养等。第六部分为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对策建议。这一章亦针对前章的研究结果从两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母语文化的渗透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目的语文化精髓的挖掘。在国外有关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的研究上,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实证类研究为多数,主要分为关于移民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关于双语或多语言使用者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研究。非实证类即有关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宏观理论方·面的研究。国内有关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的研究在数量上明显不足,从中国知网搜索相关关键词或主题,发现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尚未有关于大学生文化认同方面的研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调查的实证类研究,按照研究对象分类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专门针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另一部分是除此类研究对象之外的各种研究,包括少部分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研究,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对比研究等。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首先,理论意义方面,综合有关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从内在制约机制和外在制约机制两个方面,总结形成大学生文化认同制约机制,丰富文化认同机制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借鉴综合前任研究者的问卷设计并对其题目进行完善,提高信度,丰富质性研究,加大访谈比重,完善实证调查研究。同时研究对象扩大到师范类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丰富语言学习与大学生文化认同关系的研究,这也是出于综合展现并深化教育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现有知识体系的研究需要。其次,现实意义方面,在对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英语学习角度客观了解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不同双语现象变化,即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认同现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从教育学视角在教育实践方面对教育管理者和高校英语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出相关教育启示;通过高校相关英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践行之志,巩固大学生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选择能力,深化文化功能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作用,这是新时代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提高国家战略储备人才素质的现实需要。
张茜[10](2016)在《杜威美学思想观照下大学英语审美教育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大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英语是最通用的国际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特性。大学英语教学应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较强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语言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大学英语审美教育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是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大学英语审美教育是指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之间基于审美感知作为媒介,相互循环产生愉悦享受的和谐状态的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作为创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寻求师生本质的感性显现。通过对5所高校500名学生和1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教师缺乏审美素养、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陈旧,学生缺乏审美意识和审美鉴赏力等问题。杜威的“艺术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的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完成教学内容,达成语言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全面发展。在杜威美学思想的观照下,本研究构建了经验先导(激发兴趣)—环境改造(创设氛围)—经验初探(个体感知)—交互作用(师生合作)—经验延伸(生生合作)—经验升华(人文关怀)的大学英语审美学教学模式,并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发现大学英语审美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最终达到大学英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从语言测试简史看四六级考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语言测试简史看四六级考试(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改革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
1.1.2 国家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
1.1.3 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旅游人才职业要求日趋增高 |
1.1.4 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测评的必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对象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语言能力 |
2.1.2 导游语言能力 |
2.1.3 导游语言能力测评 |
2.2 研究现状 |
2.2.1 语言能力相关研究 |
2.2.2 导游语言能力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巴赫曼交际语言能力观 |
2.3.2 自我效能感理论 |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语言能力量表构建 |
3.1 量表维度选择 |
3.1.1 基于文献分析提取量表维度 |
3.1.2 基于半结构式访谈确定量表维度 |
3.2 量表题项筛选 |
3.2.1 基于教育部中职学校教学标准提取测评题项 |
3.2.2 基于文献分析提取测评题项 |
3.3 最终量表确定 |
3.3.1 维度释义 |
3.3.2 体系构建 |
4 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测评 |
4.1 预调研与研究量表测试 |
4.1.1 调研设计 |
4.1.2 预调研分析与量表修订 |
4.2 正式调研数据分析与检验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信度分析 |
4.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2.5 模型参数估计 |
5 语言能力测评结果及原因分析 |
5.1 语言能力测评结果的整体分析 |
5.2 语言能力测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
5.2.1 学校所在地对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影响差异 |
5.2.2 不同专业对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影响差异 |
5.2.3 不同年级对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影响差异 |
5.2.4 不同性别对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影响差异 |
5.2.5 学校、教师、学生自身对语言能力水平的影响差异 |
5.2.6 总体水平差异影响 |
5.3 影响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原因分析 |
5.3.1 基础知识薄弱 |
5.3.2 倾听缺乏耐心 |
5.3.3 阅读兴趣不浓 |
5.3.4 讲解不够自信 |
5.3.5 缺少写作锻炼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2.1 强化基础能力 |
6.2.2 提高听力能力 |
6.2.3 提升阅读能力 |
6.2.4 优化讲解能力 |
6.2.5 锻炼写作能力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2)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 ——以2016-2019年度新疆英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框架 |
六、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学业水平考试发展述评 |
二、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述评 |
三、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五、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主题语境考查一致性分析 |
二、语篇类型考查一致性分析 |
三、语篇难度考查一致性分析 |
四、阅读技能考查一致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主题语境考查 |
附录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语篇类型考查 |
附录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阅读技能考查 |
附录4 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一 |
附录5 2016年1月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 |
附录6 2016年6月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 |
附录7 2017年1月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 |
附录8 2017年6月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 |
附录9 2018年1月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 |
附录10 2018年6月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 |
附录11 2019年1月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 |
附录12 2019年6月新疆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对转型中外语教学的理论反思与探索 |
1.1.2 学习化社会呼唤外语教育的理论跟进 |
1.1.3 研究者之学术旨趣与人文情怀的驱动 |
1.2 研究价值 |
1.2.1 生活价值—揭示外语学习者当下学习生活的实际 |
1.2.2 知识价值—从学习者个体的角度透视课程的实施 |
1.2.3 实践价值—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建构 |
1.2.4 理论价值—中国人外语学习文化机制的抽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导言 |
2.2 外语学习环境分析和学习者特点研究综述 |
2.2.1 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条件和环境 |
2.2.2 汉语外语学习者的文化与心智结构的差异 |
2.3 外语学习文化概念及多元视角的理论综述 |
2.3.1 外语学习文化的概念与辨析 |
2.3.2 文化的涵化及文化协同模式 |
2.3.3 国内外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 |
2.3.4 从文化角度突破外语学习研究的必要性 |
2.3.5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2.4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研究的基础理论综述 |
2.4.1 语言意识形态理论 |
2.4.2 文化融合理论 |
2.4.3 中国文化心理学 |
2.4.4 研究方法论基础 |
2.5 课程标准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
2.5.1 外语课程标准的“三观” |
2.5.2 外语教育传统研究及历史嬗变 |
2.5.3 从对照中看涵化研究的可能性 |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导言 |
3.2 方法的选择 |
3.2.1 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 |
3.2.2 多种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 |
3.2.3 研究方案的设计建构实施 |
3.3 数据采集 |
3.3.1 叙事探究 |
3.3.2 问卷调查 |
3.3.3 课堂观察 |
3.3.4 集体访谈 |
3.3.5 个别访谈 |
3.3.6 原型法 |
3.4 数据分析 |
3.5 信度和效度 |
3.6 研究伦理 |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语学习文化现状 |
4.1 导言 |
4.2 外语学习目的态度的取向 |
4.2.1 目的 |
4.2.2 态度 |
4.3 教与学方法的适应性选择 |
4.3.1 方式 |
4.3.2 方法 |
4.3.3 管理 |
4.4 对好的外语教师的看法 |
4.4.1 师德 |
4.4.2 专业 |
4.5 对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 |
4.5.1 特征 |
4.5.2 表现 |
4.6 对待教材的态度及用法 |
4.6.1 看法 |
4.6.2 使用 |
4.6.3 经典“新概念” |
4.7 师生关系及角色认同 |
4.7.1 师生关系 |
4.7.2 课堂礼貌 |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形态及其成因 |
5.1 导言 |
5.2 课程层面的同化型涵化 |
5.2.1 同一个声音 |
5.2.2 不同的声音 |
5.3 课堂教学层面的假晶、融合型涵化 |
5.3.1 公开课与常态课 |
5.3.2 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
5.3.3 问题链与高效课堂 |
5.4 学习者层面的协同、融合型涵化 |
5.4.1 课堂 |
5.4.2 课后 |
5.5 多种涵化形态的实践会聚及文化心理分析 |
5.5.1 强化信念:苦功夫与中国式激励的融合 |
5.5.2 控制策略:以考代练与文语并重的融合 |
5.5.3 应用导向:问题链与语码转换的融合 |
5.5.4 抵近管理:高效课堂与高效管理的融合 |
5.5.5 技术嫁接: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
5.5.6 多元取向:中外文并蓄互补中的融合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实践建构 |
6.1 导言 |
6.2 涵化的层级及实现方式 |
6.2.1 本体观层面的涵化 |
6.2.2 学习观层面的涵化 |
6.2.3 课程观层面的涵化 |
6.3 涵化的机制与模式 |
6.3.1 生成中的涵化机制 |
6.3.2 建构中的涵化模式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小结 |
7.2 主要发现 |
7.3 研究启示 |
7.4 创新之处 |
7.5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2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 附录3 课题研究邀请信 附录4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生活访谈提纲 附录5 X女士的外语学习生活访谈要点和学习故事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译作 |
(4)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规划研究 |
2.2.1 语言战略和语言政策研究 |
2.2.2 语言资源研究 |
2.2.3 语言服务研究 |
2.2.4 语言人才培养和教育研究 |
2.2.5 语言文化传播研究 |
2.2.6 语言能力建设研究 |
2.3 跨境语言研究 |
2.3.1 跨境语言本体研究 |
2.3.2 跨境语言使用研究 |
2.3.3 跨境语言价值研究 |
2.3.4 跨境语言规划研究 |
2.4 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3.1 引言 |
3.2 语言规划理论 |
3.2.1 语言规划的内涵演变 |
3.2.2 语言规划的类型划分 |
3.2.3 语言规划的驱动过程 |
3.3 语言生态学理论 |
3.3.1 语言生态研究的溯源 |
3.3.2 语言生态隐喻学说 |
3.3.3 语言生态系统学说 |
3.3.4 语言生态位学说 |
3.4 基于语言生态学的语言规划研究 |
3.4.1 语言规划的生态观 |
3.4.2 语言规划的生态模型 |
3.4.3 基于语言生态学的跨境语言规划研究框架 |
3.5 小结 第4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现实基础 |
4.1 引言 |
4.2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语言景观 |
4.2.1 沿线跨境语言概览 |
4.2.2 沿线跨境语言的整体特征 |
4.2.3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确定及其优势 |
4.3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 |
4.3.1 跨境语言的社会功能阐释 |
4.3.2 跨境语言在境内的社会功能解析 |
4.3.3 跨境语言在境外的社会功能解析 |
4.4 核心区跨境语言的活力等级 |
4.4.1 语言活力与语言社会功能 |
4.4.2 跨境语言在境内的活力等级解析 |
4.4.3 跨境语言在境外的活力等级解析 |
4.5 小结 第5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驱动要素 |
5.1 引言 |
5.2 当前的规划动机 |
5.2.1 跨境语言国际性工具价值的提升 |
5.2.2 跨境语言不安全现象的产生 |
5.2.3 跨境语言民族认同功能的凸显 |
5.3 国家的语言意识形态 |
5.3.1 语言资源理念 |
5.3.2 语言文化软实力论 |
5.3.3 语言经济意识 |
5.3.4 语言服务导向 |
5.4 现行的语言规划目标 |
5.5 小结 第6章 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的实施方略 |
6.1 引言 |
6.2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确立 |
6.2.1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特征 |
6.2.2 跨境语言规划生态价值取向的内涵 |
6.3 跨境语言规划目标体系的构建 |
6.3.1 语言生态观指导下的规划目标阐释 |
6.3.2 与语言文化相关的规划目标 |
6.3.3 社会生态环境因素驱动的规划目标 |
6.4 跨境语言规划实施内容的制定 |
6.4.1 跨境语言地位规划 |
6.4.2 跨境语言本体规划 |
6.4.3 跨境语言教育规划 |
6.4.4 跨境语言服务规划 |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发现与启示 |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5)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翻译能力研究 |
一、国内主要翻译能力模型 |
二、国外主要翻译能力模型 |
第二节 国内外笔译能力测试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翻译测试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翻译测试评分方式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笔译测试效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翻译测试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翻译测试与心理测试、语言测试 |
一、翻译测试与心理测试 |
二、翻译测试与语言测试 |
第四节 测试的类型 |
一、学业测试与水平测试 |
二、标准参照考试与常模参照考试 |
第五节 测试的效度验证研究 |
一、效度的分类 |
二、效度验证的定义 |
三、社会认知效度验证框架 |
第六节 笔译测试实践 |
一、国内笔译测试 |
二、国外笔译测试 |
三、对笔译测试开发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笔译能力构念 |
第一节 能力与知识 |
一、应用语言学的交际能力 |
二、工作心理学的专业能力 |
三、基于能力的训练 |
四、知识的类型 |
第二节 笔译能力构念界定的基础 |
一、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
二、PACTE能力模型 |
三、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笔译能力模型 |
四、笔译能力构念界定 |
第三节 笔译能力要素构成 |
一、笔译能力构成要素 |
二、笔译能力构念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开发与效度验证框架设计 |
第一节 总体研究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整体设计 |
第二节 测试开发框架设计 |
一、TTIM-8(Translation)目的和性质 |
二、TTIM-8(Translation)设计原则 |
三、TTIM-8(Translation)开发步骤 |
第三节 测试效度验证框架设计 |
一、效验研究目的 |
二、效验研究内容 |
三、效验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的设计和开发 |
第一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任务设计 |
第二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构念 |
第三节 TTIM-8(Translation)测试题型 |
一、测试题型选择与撰写 |
二、TTIM-8(Translation)测试题型概述 |
第四节 TTIM-8(Translation)评分标准 |
一、评分标准制订原则 |
二、汉英概要写作评分标准开发 |
三、汉英篇章翻译评分标准开发 |
四、英汉篇章翻译评分标准开发 |
第五节 TTIM-8(Translation)考试大纲 |
一、考试大纲的功能 |
二、考试大纲的制订 |
第六节 TTIM-8(Translation)考试规范 |
一、考试规范的功能 |
二、考试规范的制定标准 |
三、考试规范 |
第七节 TTIM-8(Translation)试测 |
一、试测一 |
二、试测二 |
三、试测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的效度验证 |
第一节 理论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语境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三节 效标关联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四节 评分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五节 后效效度验证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第六节 效度验证结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汉语言专业留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 ——基于议论文写作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词汇与写作成绩关系的研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英语学界的研究 |
2.1.3 国内对外汉语学界的研究 |
2.1.4 研究空间 |
2.2 产出性词汇的发展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英语学界的研究 |
2.2.3 国内对外汉语学界的研究 |
2.2.4 研究空间 |
2.3 学习者角度下的词汇学习成功因素研究 |
2.3.1 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
2.3.2 词汇学习策略 |
2.3.3 成功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 |
2.3.4 词汇学习的自我调节能力 |
2.3.5 研究空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以单词为中心的词汇能力 |
3.1.1 Richards的假说 |
3.1.2 Nation的理论 |
3.2 以词库为中心的词汇能力 |
3.2.1 Chapelle的理论 |
3.2.2 Meara的理论 |
3.2.3 Henrikson的理论 |
3.2.4 Qian的理论 |
3.2.5 张文忠和吴旭东的理论 |
3.2.6 Jiang的理论 |
3.3 对已有词汇能力理论的再思考 |
3.4 产出性词汇研究的相关理论 |
3.4.1 Baba的理论 |
3.4.2 Crossley的理论 |
3.5 本论文的词汇研究维度 |
3.5.1 词汇广度 |
3.5.2 词汇深度 |
3.5.3 词汇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词汇与写作成绩的关系研究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来源与处理 |
4.3 各维度的操作性定义及其测量 |
4.3.1 词汇广度 |
4.3.2 词汇深度 |
4.3.3 词汇提取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语者词汇发展的组内研究 |
5.1 研究问题 |
5.2 语料来源与收集 |
5.3 语料加工与处理 |
5.4 各个变量的定义及其测量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全体学习者的词汇发展趋势 |
5.5.2 低分组词汇发展趋势 |
5.5.3 中分组词汇发展研究 |
5.5.4 高分组词汇发展研究 |
第六章 二语者词汇发展的组间研究 |
6.1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文本长度 |
6.2.2 副词 |
6.2.3 四字词 |
6.2.4 五级词 |
6.2.5 六级词 |
6.2.6 超纲词 |
6.2.7 二语者词汇变量进步快慢的组间研究 |
6.2.8 二语者代表性作文比较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二语者与母语者词汇的组间研究 |
7.1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
7.2 母语语料来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文本长度 |
7.3.2 副词 |
7.3.3 四字词 |
7.3.4 五级词 |
7.3.5 六级词 |
7.3.6 超纲词 |
7.3.7 二语者与母语组的词汇效应量比较 |
7.3.8 二语者与母语者代表性作文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词汇发展的学习者因素分析—成功与不成功学习者的个案研究 |
8.1 研究问题 |
8.2 访谈对象 |
8.2.1 访谈对象的确定 |
8.2.2 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
8.3 访谈问题的设计 |
8.3.1 Dornyei的“自我调节策略系统” |
8.3.2 Tseng的“词汇学习自我调节能力量表” |
8.3.3 本文的访谈问题 |
8.4 数据收集 |
8.5 结果分析 |
8.5.1 责任控制策略 |
8.5.2 情感控制策略 |
8.5.3 环境控制策略 |
8.5.4 词汇学习观念 |
8.5.5 词汇学习策略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体讨论 |
9.1 理论思考 |
9.1.1 对Laufer的“产出性词汇门槛假说”的再思考 |
9.1.2 联结主义词汇学习观 |
9.1.3 互动中的语言协同 |
9.2 教学启示 |
9.2.1 基于词汇质量的作文自动评估 |
9.2.2 提供多样化的输入 |
9.2.3 聚焦形式的词汇学习 |
9.2.4 作文的修改与反馈 |
9.2.5 课后作业:与母语者互动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全球化3.0时代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困局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
2.1 工具价值 |
2.2 融合价值 |
2.3 安全价值 |
2.4 公平价值 |
3. 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难题 |
3.1 工具价值异化偏离 |
3.2 融合价值定位模糊 |
3.3 安全价值缺失严重 |
3.4 公平价值遭遇危机 |
4. 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体系 |
4.1 外语政策主体的价值定位倡导 |
4.2 外语教育政策的公共价值追求 |
4.3 外语教育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 |
5. 结语 |
(8)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课堂观察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6.1 国内关于英语教学传播的研究 |
1.6.2 国内关于英语教学的研究 |
1.6.3 国内关于吉尔吉斯斯坦英语教学的研究 |
1.7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 对比什凯克全英文授课大学的调查 |
2.1 使用教材 |
2.2 学生调查 |
2.2.1 学生来源 |
2.2.2 学生态度 |
2.2.3 学习现状 |
2.3 教师调查 |
2.3.1 师资队伍 |
2.3.2 教师态度 |
2.3.3 教师教学 |
2.4 考试测评 |
2.5 小结 |
3 对比什凯克开设英语专业大学的调查 |
3.1 使用教材 |
3.2 学生调查 |
3.2.1 学生来源 |
3.2.2 学生态度 |
3.2.3 学习现状 |
3.2.4 课堂表现 |
3.3 教师调查 |
3.3.1 师资队伍 |
3.3.2 教师态度 |
3.3.3 教师教学 |
3.4 考试测评 |
3.5 小结 |
4 对比什凯克英文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大学的调查 |
4.1 使用教材 |
4.2 学生调查 |
4.2.1 学生来源 |
4.2.2 学生态度 |
4.2.3 学习现状 |
4.2.4 课堂表现 |
4.3 教师调查 |
4.3.1 师资队伍 |
4.3.2 教师态度 |
4.3.3 教师教学 |
4.4 考试测评 |
4.5 小结 |
5 比什凯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
5.1 教材特点 |
5.2 学生特点 |
5.3 教师特点 |
5.4 考试测评特点 |
6 结语 |
7 附录 |
附录1:比什凯克大学英语学习者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2:比什凯克大学英语学习者调查问卷(英文版) |
附录3:比什凯克大学英语学习者调查问卷(俄文版) |
附录4:比什凯克大学英语学习者调查问卷(吉尔吉斯文版) |
附录5:比什凯克大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6:比什凯克大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英文版) |
附录7:美国中亚大学学生访谈实录 |
附录8:土耳其玛纳斯大学学生访谈实录 |
附录9:比什凯克大学英语课堂应用观察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英语学习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外语学习 |
(二)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发展要求 |
(三)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四) 国内相关研究不足及局限性 |
(五) 研究者个人经历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 英语学习 |
(二) 文化认同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有关语言学习与文化认同的研究综述 |
(一) 实证类研究 |
(二) 非实证类研究 |
二、国内有关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的研究综述 |
(一) 实证类研究 |
(二) 非实证类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一) 文化认同相关要素的关系 |
(二) 大学生文化认同制约机制 |
(三) 代表性学者的具体研究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双语现象理论 |
(一) "削减性双语现象"和"附加性双语现象" |
(二) "生产性双语现象"和"分裂性双语现象"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 建构主义教学观 |
(二)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及其六元素 |
三、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
第三章 样本校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
一、问卷调查部分 |
(一) 研究设计 |
(二)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访谈调查部分 |
(一) 研究设计 |
(二)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 英语专业本科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
(四) 英语专业研究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一) 影响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与否的因素 |
(二) 英语学习者在不同文化层次上的认同程度 |
(三) 英语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认同表现 |
第四章 大学生英语教育优化的理论启示 |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态度优化 |
二、营造跨文化语境: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接受过程优化 |
三、培养文化技能: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优化 |
四、强化教育者的关怀理念:英语教师主体文化素养的优化 |
第五章 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对策建议 |
一、渗透母语文化:规避削减性文化认同 |
(一) 在教学大纲中进一步明确中国文化教学的细则 |
(二) 课内教材调整和课外阅读指导 |
(三) 有关中国文化课程的适当设置 |
(四) 翻译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
(五) 强化教学评估的推动作用 |
二、挖掘目的语文化精髓:促进生产性文化认同发展 |
(一) 现代西方文化精神中可借鉴部分 |
(二) 挖掘揭示教材中内隐的现代西方优秀文化精神 |
附录 |
附录一 高校英语学习者文化认同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杜威美学思想观照下大学英语审美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数据分析 |
1.3.2 文献参考分析 |
2 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现状研究与问题分析 |
2.1 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的内涵 |
2.2 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
2.2.1 大学英语课堂审美教学问卷设计 |
2.2.2 大学英语课堂审美教学调查过程 |
2.2.3 大学英语审美教学调查问题分析 |
2.2.3.1 教师课堂审美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2.2.3.2 学生课堂审美学习现状调查分析 |
2.3 大学英语审美教育的途径 |
3 杜威美学理论 |
3.1 杜威美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 杜威美学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3.2.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对杜威美育思想的启迪 |
3.2.2 康德哲学对杜威美育思想的启迪 |
3.2.3 詹姆士的心理学对杜威美育思想的启迪 |
3.3 杜威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
3.3.1 杜威的经验概念 |
3.3.2 艺术即经验 |
3.3.3.经验与审美 |
3.3.4 杜威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
4 杜威美学思想在大学英语英审美教学中的应用 |
4.1 杜威美学思想应用于大学英语审美教学的构建模式 |
4.1.1 经验先导,激发兴趣 |
4.1.2 环境改造,创建氛围 |
4.1.3 经验初探,个体感知 |
4.1.4 交互作用,师生合作 |
4.1.5 经验延伸,生生合作 |
4.1.6 经验升华,人文关怀 |
4.2 杜威美学思想应用于大学英语审美教学实践案例 |
4.2.1 审美教学实践对象和准备 |
4.2.2 兴趣话题引导 |
4.2.3 创设情境氛围 |
4.2.4 自主审美感知 |
4.2.5 师生交互合作 |
4.2.6.生生互动延伸 |
4.2.7 人文主题升华 |
4.3 大学英语审美教学实践结果与评价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致谢 |
四、从语言测试简史看四六级考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语言能力测评研究[D]. 蒋永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 ——以2016-2019年度新疆英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为例[D]. 安正强.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D]. 陈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语言生态学视角下“一带一路”核心区跨境语言规划研究[D]. 阎莉. 西南大学, 2018(05)
- [5]翻译专业八级考试笔译能力测试开发及效度验证[D]. 吕晓轩.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6]汉语言专业留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 ——基于议论文写作的考察[D]. 许希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全球化3.0时代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困局与定位[J]. 沈骑. 当代外语研究, 2017(04)
- [8]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 魏蓉.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9]英语学习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研究[D]. 杨森.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6)
- [10]杜威美学思想观照下大学英语审美教育实践研究[D]. 张茜. 武汉纺织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