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在水稻中的运动和分布及其对后续作物的生物学影响

MET在水稻中的运动和分布及其对后续作物的生物学影响

一、MET在稻体内的运转与分配及对后茬作物的生物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1](2017)在《水稻和小麦对有机硒的吸收、转运及形态转化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硒是人体和动物健康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全球约有5-10亿的人口的硒摄入量不足。谷物,特别是水稻和小麦,是人体膳食的主要硒源,在我国缺硒地区人体从谷物中摄取的硒约占摄入总量的70%左右。因此,谷物中硒的生物强化是一种能安全有效提高人体硒摄入量的方法。本研究以水稻和小麦为供试植物,利用水培试验和HPLC-ICP-MS技术来研究水稻/小麦对有机硒的吸收、转运和形态转化机制。通过田间试验来探究不同形态的硒肥对作物中硒的累积和分布的影响,以及硒肥施用后的后茬效应。水培和田间试验结果可以为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浓度梯度的吸收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硒形态能显着影响水稻根系对硒的吸收速率、Vmax和Km值,最大吸收速率Vmax值的先后顺序为:硒代蛋氨酸(SeMet)>硒代蛋氨酸氧化物(SeOMet)>亚硒酸盐(Se(Ⅳ))>硒酸盐(Se(Ⅵ));水稻根系对硒酸盐、硒代蛋氨酸和硒代蛋氨酸氧化物的亲和力Km值分别比亚硒酸盐处理的高2.42倍、2.64倍和4.18倍;水稻根系对硒代蛋氨酸的吸收速率显着高于其他形态的硒处理。时间梯度的吸收动力学的结果显示,水稻根系对硒代蛋氨酸的吸收符合米氏方程,但是对硒代蛋氨酸氧化物的吸收符合一元线性方程(R=0.9920)。此外,营养液中不同的pH值会显着影响小麦根系对硒的吸收速率,但是对硒在地上部的分配比例影响不显着。(2)与空白对照相比,水通道蛋白抑制剂AgNO3能显着抑制水稻根系对硒代蛋氨酸的吸收(P<0.05),抑制程度为93.1%,然而AgN03、TEAC1(K+离子通道)和CCCP(代谢抑制剂)能显着抑制水稻根系对硒代蛋氨酸氧化物的吸收(P<0.05),抑制程度分别为41.7%、45.6%和30.4%。交互试验的结果表明,SeMet处理的根系硒含量和吸收速率分别比SeOMet和SeMet/SeOMet两处理显着高出10-11倍和12-13倍(P<0.0001)。此外,硒形态和营养条件不能显着影响水稻根系的硒含量,且两因素之间无交互作用。反之,硒形态和营养条件能显着影响水稻地上部的硒含量(P<0.05),但无交互作用(P>0.05)。(3)不同的处理时间和有机硒的形态均能显着的影响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的硒含量,且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外源添加有机硒后,根系和地上部的硒主要以MeSeCys和SeMet这两种有机形态存在,且两者的含量之和约占样品硒总量的14.3-97.2%。此外,小麦木质部汁液中检测到的硒形态有Se(Ⅳ)、SeMet、MeSeCys和一种未知的硒形态。(4)小麦和玉米的田间试验中,分别在小麦扬花期和玉米大喇叭口期一次叶面喷施亚硒酸盐、硒酸盐、硒代蛋氨酸、化学纳米硒、腐植酸 +亚硒酸盐和复合肥+亚硒酸盐。与空白对照相比,喷施叶面硒肥后小麦和玉米的籽粒硒含量分别显着增加了 0.02-0.31 mg kg-1 DW和0.07-1.09 mg kg-1DW。小麦和玉米籽粒中硒的回收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0-10.4%和4.1-18.5%。土壤中的硒含量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是一个在玉米收获期存在耗竭现象的动态变化过程。(5)在水稻的田间试验中,当每克硒肥喷施到每公顷面积的稻田中,将增加0.004-0.043 mg Sekg-1 DW的籽粒硒含量。硒代蛋氨酸处理的籽粒硒含量、籽粒硒的回收率和秸秆到籽粒的转移系数均高于其他硒肥处理。四种硒肥处理下,水稻各部分中硒的分配比例的先后顺序为:秸秆>籽粒>颍壳。此外,籽粒的硒含量和施肥量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

苏锋[2](2015)在《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对砷具有比其他作物更强的吸收能力,砷在水稻中的富集不仅会导致水稻的减产,而且砷在水稻秸秆和籽粒中的积累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和牲畜造成健康风险。草甘膦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以及对作物的危害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热点问题。探讨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条件下水稻的生长发育状况,对于了解重金属和除草剂污染和残留对水稻种植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砷和草甘膦单独及联合处理条件下,水稻的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碳代谢、产量构成、矿质元素累积以及砷的富集和迁移变化,探讨了砷和草甘膦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生育的影响,旨在为掌握重金属和除草剂复合污染对水稻毒害作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了砷(0-20mg/L)和草甘膦处理(0-20mg/L)单一及联合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和草甘膦处理显着抑制了水稻的萌发,降低了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根长和芽长、种子鲜重以及淀粉酶活性和贮藏物质转运率。砷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及胚根生长的抑制程度要大于草甘膦,而对胚芽的生长影响小于草甘膦处理。草甘膦和砷复合污染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水稻萌发率、根长和芽长的生长及淀粉酶活性。2.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砷处理(0-5mg/L)和草甘膦处理(0-5mg/L)单一和联合处理对水稻幼苗生物量、抗氧化系统、碳代谢及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和草甘膦都显着抑制了水稻幼苗的生长,降低了水稻株高、叶绿素SPAD值、地上和根的鲜重以及根系活力。砷胁迫降低了水稻幼苗抗氧化胁迫的能力,使MDA含量增加;然而低浓度草甘膦处理提高了水稻抗氧化胁迫的能力、使MDA含量下降,高浓度草甘膦处理则提高了MDA含量。砷和草甘膦联合处理对水稻MDA含量无明显的交互作用。单一处理条件下,1mg/LAs处理降低了、5mg/LAs处理则提高了水稻茎叶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而草甘膦处理除低浓度(1mg/L)降低了蔗糖含量外,显着提高了水稻茎和叶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砷和草甘膦处理对水稻SPS酶活性均无显着影响,但高浓度砷和草甘膦处理显着提高了SS酶活性。砷和草甘膦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和SPS酶活性存在显着交互作用,两者联合处理显着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SPS酶活性。高浓度草甘膦(5mg/L)降低了水稻茎叶和根中As的含量。1mg/L As及5mg/L As处理条件下,5mg/L草甘膦处理水稻根和茎叶中砷的含量分别为不施草甘膦处理的55.1%、89.6%(根)和77.5%、84.3%(地上部)。3.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了砷处理(0-80mg/L)和草甘膦处理(0-16mg/L)单一及联合处理对水稻生育期进程、产量、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砷的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和草甘膦处理显着地抑制了水稻的生长,降低了水稻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推迟了水稻生育期。砷胁迫降低了水稻产量,砷和草甘膦处理具有协同作用,使水稻产量进一步降低。砷胁迫显着降低了水稻植株茎和叶中N、P和K的含量,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分蘖期水稻根和茎中N、P和K的含量有显着交互作用、使分蘖期水稻根和茎中N、P和K的含量进一步下降,但对成熟期水稻植株N、P和K的含量交互作用不显着。砷处理显着提高了成熟期水稻茎叶、谷壳和糙米中Fe和Mn的含量,但降低了Cu和Zn的含量。草甘膦处理则显着降低了成熟期水稻茎叶、谷壳和糙米中Fe和Mn的含量,提高了Zn的含量。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成熟期水稻Fe、Mn、Cu和Zn的含量均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砷处理显着提高了水稻各部分的砷含量。草甘膦促进了分蘖期水稻对砷的吸收,但对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砷含量无显着影响。

薛琳[3](2008)在《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文中认为淡水资源的不足和大量耗竭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们对消耗我国农业用水80%左右的传统水稻栽培提出了挑战,其中水稻旱作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节水途径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地膜覆盖旱种水稻和利用半腐解秸秆替代地膜的覆盖旱种水稻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实行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度。近年来,许多研究集中在水稻栽培方式上,而关于水稻栽培方式对后茬作物的影响报道鲜见。本试验通过在盐城农科院实验场2006年和2007年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淹水栽培、覆盖薄膜旱作栽培、覆盖秸秆旱作栽培和裸地旱作等不同栽培方式下,稻麦轮作系统中作物生物学特征,土壤生产力差异,氮肥利用率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矿质氮动态变化。试验旨在阐明水稻栽培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供氮特征及其对作物的生长影响机制,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增加土壤肥力提供解决方法,并为水稻旱作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水作相比,覆盖秸秆旱作水稻能够达到或超过常规淹水栽培水稻的产量,2006年水稻生物量常规水作处理、覆膜旱作处理和覆秸秆旱作处理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覆膜旱作处理,分别比裸露旱作处理高了16.7%、12.7%和10.8%;而2007年覆秸秆旱作处理生物量则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并且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显着水平,以裸露旱作处理的水稻生物量为最低。覆秸秆旱作处理分别比常规水作处理、覆膜旱作处理和裸露旱作处理处理高了1.6%、10.0%和17.6%。2006年和2007年均以覆秸秆旱作处理产量最高。以常规水作处理为对照,在整个生育期内,覆秸秆旱作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均始终高于其他旱作处理,而覆膜旱作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则始终高于其他处理;覆秸秆旱作处理水稻与常规水作处理水稻的产量无明显差异,但覆秸秆旱作处理水稻的总生物量、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其他旱作处理水稻。其中覆秸秆旱作处理水稻的籽粒产量比覆膜旱作处理和裸露旱作处理水稻的产量分别高8.57%和28.94%。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前期,覆秸秆旱作水稻处理后茬大麦的土壤速效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均比其他水稻旱作后茬处理高;其大麦生物量、产量和经济系数也均最高。其中前茬为覆秸秆旱作水稻处理大麦的籽粒产量比前茬为水作水稻和裸露旱作水稻处理的大麦分别高16.9%和16.4%。覆盖秸秆可以促进旱作水稻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向籽粒的转移:扬花前,覆盖秸秆处理的水稻干物质累积量分别比淹水处理、覆膜处理和裸露处理的高37%,12%,和5%,氮素转移量则高出19%,19%和24%。从氮素表观平衡角度来看,旱作处理更能促进氮素盈余;覆盖秸秆处理能增加土壤无机氮残留,提高氮素有效性。覆盖秸秆比常规淹水处理增产13.3%,氮肥利用率达33.5%。因此,旱作水稻覆盖秸秆不仅能取得较高产量,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在旱作条件下,覆秸秆处理微生物量碳分别比水作、覆膜和覆秸秆处理高出50.7%,18.1%,和31.9%,微生物量氮高出55.4%,11.83%和48.9%。从总体上看,在不同种稻方式下,铵态氮呈现为:水作处理>覆秸秆处理>覆膜处理>裸露处理,而硝态氮表现为:覆秸秆处理>覆膜处理>裸露处理>水作处理,因此,以覆秸秆处理土壤的无机氮含量最高。此外,与水作处理不同,3个旱作处理土壤的无机氮与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存在着显着线性相关性;同时,尽管覆秸秆处理的无机氮残留最高,分别比覆膜处理和裸露处理高出13.7%和32.8%;但其氮肥利用率也最高,为33.5%,分别比水作处理、覆膜处理和裸露处理高出4.6%,27.2%和39.6%。由此可见,覆盖秸秆旱作水稻不但能够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还提高氮肥利用率,是一种良好的种稻方式。

岳亚鹏[4](2008)在《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长期定位实验土壤(水作水稻、覆膜旱作和覆草旱作和裸露旱作四种不同水稻栽培方式下的土壤),通过2005-2007年两年的盆栽模拟田间条件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和大麦土壤速效养分、作物生长、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旱作条件下不同氮素形态对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旨在阐明不同水稻覆盖方式对水稻和大麦的土壤肥力特征、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提供解决方法,并为水稻旱作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1.对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1)覆盖方式对水稻季土壤氮素形态具有显着影响,水作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个时期都显着高于旱作处理;(2)不同覆盖方式对后作大麦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影响不大;在大麦的整个生育期,水作处理后茬大麦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最低,其中分蘖期裸露、覆膜和盖草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分别比水作的高5.26%、4.23%和18.04%;(3)水稻土壤速效P的含量在各个采样时期均以水作处理最高,处理间没有明显的差异;(4)在水稻-大麦的整个生育期,盖草处理的土壤速效K的含量均最高,水作处理的最低。2.水作处理有利用水稻的生长,2006年和2007年水稻的产量比旱作处理分别高26~47%和7~31%;且产量构成因素优于旱作处理,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旱作方式中盖草旱作水稻能够基本达到水作处理的产量;水稻旱作均较水作有利于后茬大麦的生长,2005年和2006年大麦产量分别比WB高5~17%和12~29%;其产量构成也均优于水稻水作后茬大麦;在不同水稻旱作方式中,水稻盖草旱作后茬大麦的冬前分蘖发生早,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均略高于其他旱作处理。3.水作水稻氮、磷、钾的累积量在各个时期均最高,其中氮累积量在收获期分别比盖草处理、覆膜处理和裸露处理的高22.59%、18.79%和42.48%;大麦整个生育期SMB的地上部氮累积量均最高,磷累积量是生育前期最高,钾累积量则是生育后期最高。水稻生育后期各部位的氮累积量和氮素转移量均是水作处理最高,氮转移率则是盖草处理最高;大麦的氮转移量和转移率均是SMB最高,WB最低。水稻的氮肥生产效率(NPE)、氮素吸收效率(NUPE)和氮素利用效率(NUTE)均以水作处理最高,氮素收获指数(NHI)则是盖草处理最高;大麦的NPE、NUPE和NHI均是SMB处理最高,WB处理最低。4.为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旱作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土培试验覆盖旱作水稻,研究铵态氮(A),硝态氮(N)和铵态氮加硝化抑制剂(A+DCD)对旱作水稻分蘖期、孕穗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分蘖期和孕穗期,铵态氮和铵态氮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水稻各部位生物量、分蘖数及新完全展开叶的叶面积均较硝态氮处理的水稻高;(2)铵态氮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硝态氮处理的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最低;(3)铵态氮和铵态氮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的水稻体内的钾向叶片中分配比例较高,硝态氮处理的水稻向茎秆中分配的比例较高。综上所述,水稻旱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速效养分存在的形态和含量,从而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提高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旱作条件下铵态氮处理提高了水稻的生物量、光合速率以及改变了钾的分配,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李兆君[5](2005)在《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的风险评价及水稻对其响应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化学品,尤其是对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化学农药、除草剂以及工业“三废”如酚、油类、多氯联苯、苯并芘等有机化合物在其中占有重大的比例。有机化合物大都以土壤或水体环境作为其最终的归宿地,且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易与土壤或水体环境中的沉积物形成结合残留而长期残留于环境中。环境中的结合残留有可能再次释放出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且易于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的健康。甲磺隆曾是我国“九五”期间广泛应用于麦田的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甲磺隆较易与土壤有机质等组分结合形成结合残留。残留量一般达引入量的11.4%-55.7%。由于甲磺隆结合残留主要分布于土壤中松结态有机质中,所以我们认为,甲磺隆结合残留在环境中再次释放的可能性极大,很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此外,小麦—水稻轮作是我国华南及华东地区较常见的轮作方式,应用于麦田中的甲磺隆极易形成结合残留对后茬水稻产生药害。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系统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通过室内微型模拟培养试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甲磺隆结合残留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价,并通过室外盆栽试验进行了水稻对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响应基因型差异及机理的研究,试图为栽种对甲磺隆耐性较强的水稻品种,来减轻除草剂所造成的农业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甲磺隆结合残留的生态毒理效应评价 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甲磺隆结合残留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其在土壤中的持留时间有关,具体表现为: (1) 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酶学指标的影响。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影响较为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培养第7天,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脲酶具有激活作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则有抑制作用,对其他两种酶的影响不显格。培养第14天,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影响则表现为,低浓度时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具有激活作用;高浓度时对土壤脲酶和蔗糖酶具有抑制作用。培养第28天及28天后,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以及在0.05-0.281 mg kg1范围内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2)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十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本试验条件卜,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十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随时间而变化。第7大,低浓度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十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含量降低:高浓度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十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含举增加。士言养第14大,甲磺隆结合残留显艺一地降低了十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含量。第28大,甲磺隆结合残留能够提高十壤微生物生物量。第56大和第98大,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十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则表现为,低浓度时,甲磺隆结合残留显着地提高十壤微生物生物量:高浓度时,甲磺隆结合残留显着地降低十壤微生物生物量。另外,培养98天时,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十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显着降低。表明甲磺隆结合残留可能会引起十壤微生物种群的改变。 (3)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十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在不同培养时间和不同浓度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卜,对十壤微生物DNA进行DGGE基因多样性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十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其在土壤中持留时间有关。培养第14大,低浓度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十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对照差异不明显;高浓度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十壤微生物多样性卜降。培养中期(14一56大),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十壤微生物的作用为先刺激和后毒害作用,各处理条带数先增加后减少。培养后期(56一98大),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十壤部分微生物.n.-有毒害作用,可致使人多数条带的消失,导致十壤微生物多样性卜降。培养后期,经0.158 ogkg’甲磺隆结合残留处理的土壤DGGE指纹图谱中部分条带较其他处理颜色加深。说明在一定浓度的甲磺隆结合残留范围内,土壤中可能存在甲磺隆结合残留专性微生物种。2.水稻对甲磺隆结合残留响应基因型差异及机理研究 采用生物测定和十壤盆栽试验法,研究了水稻对甲磺隆及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响应的基因刑差异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水稻对甲磺隆的耐性存在基因烈差异。浙农952对甲磺隆的耐性较强:秀水63对甲磺隆的耐性较敏感:两优培九和H优810对甲磺隆的耐性介于浙农952和秀水63之间。 (2)十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对水稻具有约害作用,对水稻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以水稻根系总长度为指标,十壤甲磺隆结合残留对浙农952、两优培九、H优810和秀水63的ECSO值分别为13.876一、4.1701、0.2257平11 0.ooxZ林gkg一’。对于同一品种来讲,十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对水稻根系的抑制作川强丁水稻地卜部。水稻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和根系数量可以作为评价水稻对十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耐性强弱的指标。(3)水稻对十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的响应存在基因烈差异,水稻对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耐性

艾应伟[6](2003)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效应与氮肥去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水资源危机的日益严重,长期以来农业节水栽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地表覆盖旱作作为一种全新的节水措施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稻麦轮作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主要的耕作制度,水分和养分(尤其是氮素)是限制这一体系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关键。但目前缺乏地表覆盖旱作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与氮素去向的系统、定量研究。本文通过不同田间小区试验与15N微区试验,从稻麦轮作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地表覆盖方式与施氮量对稻麦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与氮肥去向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 连续三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氮(水稻季150kg hm-2、小麦季120kg hm-2,下同)水平下覆膜旱作处理比传统淹水处理显着提高了水稻的吸氮量,而覆秸旱作处理则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在小麦季,稻季覆膜处理与传统淹水处理之间小麦产量和吸氮量之间无显着差异,但水稻季覆秸旱作处理小麦产量和吸氮量有增加的趋势,表明覆秸旱作对小麦季的生长和氮素利用有一定的后效。 连续两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施氮和施低氮(水稻季75kg hm-2、小麦季60kg hm-2)水平下,地表覆盖旱作处理(与常规淹水处理相比)对稻麦产量和吸氮量的影响与试验一相似。但在常规施氮和高量施氮(水稻季225kg hm-2、小麦季180kg hm-2)水平下覆膜旱作、覆秸旱作和传统淹水三个处理稻麦产量和吸氮量之间的差异明显缩小或未达到显着水平。这说明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地膜覆盖和麦秸覆盖旱作与传统淹水处理稻麦体系生产力与氮素利用之间的差异趋于消失。 一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氮水平下覆膜处理获得与传统淹水处理相当的水稻产量,裸地旱作处理产量则低于传统淹水处理。而秸秆地膜双覆盖(覆秸膜)处理水稻产量显着提高,达到传统淹水与覆膜处理类似的水平。这说明覆秸旱作引起的水稻产量下降可以通过覆膜加以克服。在小麦季作物产量仍以传统淹水处理最高,覆秸和覆秸膜处理次之,覆膜和裸地旱作最低。稻、麦吸氮量的结果与产量类似,但各旱作与传统淹水处理之间差异比产量小。 15N微区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水稻季,覆盖旱作与裸地旱作处理作物的氮肥利用率(18.41%~23.56%)明显高于传统淹水处理(15.30%),肥料氮的土壤残留率却以传统淹水(22.10%)高于各旱作处理(19.57%~20.90%),而氮肥的总损失率各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55.54%~62.60%)。在小麦季,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情况刚好与水稻季相反,以传统淹水(20.60%)高于麦秸覆盖和秸膜双覆盖(17.65%~18.33%)又高于覆膜旱作和裸地旱作(15.93%~15.99%),而氮肥的土壤残留率(23.06%~26.86%)和损失率(55.49%~60.04%)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 由此可见,覆盖旱作稻麦体系可以获得与传统稻麦体系相当或略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但仍有通过养分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的较大潜力。

石英[7](2001)在《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调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作水稻不同覆盖和水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和植株吸氮特征,研究了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和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产量效应和植株吸氮特征;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时期施用的15在水稻体内的分配和氮肥利用率、土壤微生物和土壤无机氮之间的变化以及残留15的后效;采用根际培养箱方法研究了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根际土壤速效氮的时空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旱作水稻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N表现为前期较高,而后逐渐下降。在旱作条件下土壤速效氮以硝态氮为主,旱作条件下水稻各部位的含氮量均大于水作;旱作水稻的氮素吸收、累积主要在拔节期以后,而水作水稻从移栽后就大量吸收氮素,灌浆期后很少吸收氮素;半腐解覆盖为最佳覆盖物,其产量为84kghm-2,旱作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是水作的12倍以上。 半腐解秸秆覆盖和不同施氮条件下,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土壤无机氮最小指标呈显着正相关,水稻的产量、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以210kgN/hm2处理最高,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对土壤氮的依存率逐渐降低。 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氮素含量中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Ndff%)、水稻对15的吸收和利用率以及15的土壤残留率因标记肥料的施用时期和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分蘖时期施用的15N在水稻各部位中的Ndff%最高,而作为基肥施入的15N在水稻体内的Ndff%最低。植株对氮肥利用率的最低和最高值分别为5.58%和51.53%,氮肥的土壤残留率最低和最高值为13.81%和29.87%。 基施15N15天后,土壤微生物对基施15N的固持率和15(NO-)3-N占基施15N百分比均较高,而其它时期施用的15N进入土壤微生物和(NO-)3-N均很低。齐穗期土壤微生物对15N的固持与水稻的吸收相关系数为0.739。,15(NO-)3-N占施氮量的百分比与土壤微生物对15N的固持率的相关系数为0.939。 小麦对残留15N的利用率为基肥>穗肥>分蘖肥(在水稻季节施用的肥料),且施氮高的后效>低氮处理。个麦在水稻’侗基肥处理的土壤中对残留’呐的利用率占两季叠加利用率的29%。 不同施氮处理在水稻移栽ID内根际NH厂N和NO-厂N含量基本接近,NH二N在根区和近根区亏缺,NO厂N在近根区13mm内富集一一月后在水稻全生育期内,各施氮处理土体中NH乙-N都低于5 mg/Kg,而NO”广N均在15m岁他以上,并随施氮量的不同而在0jmm处有不同程度的富集:根系的吸收可以影响到 15nun的区域的NO”;N变化。七壤的硝化活性随根区的距离增加而降低.水稻植株根部NO。N含量大于叶部而NR的活性却相反。

王炳奎,金子渔,赵妙珍[8](1996)在《MD1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水培和大田小区试验表明,100μg/LMD1处理,促进小麦幼苗根系发生,增加根冠比,控制植株生长,抑制植株基部1~3节节间长度,从而增强植株抗倒能力。生理和同位素示踪试验表明,MD1降低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同化物向根系运输。此外,MD1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穗部性状

苏宝林,张琳,兰林旺,王志敏,王守林,周殿玺,廉平湖[9](1991)在《MET在稻体内的运转与分配及对后茬作物的生物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水稻土施 MET 对后茬作物有明显的生物效应,苗期生长受影响最严重的作物是油菜,其次是小麦;水稻与紫云英受影响较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生物鉴定法测定亩施50g MET 的秧苗和成熟植株各部分 MET 含量,结果表明,被吸收的 MET 主要累积在顶部器官,苗期在叶片,成熟期则在籽粒。但亩施20克 MET的成热植株各部分没有测出 MET;说明水稻体内可能有分解 MET 的能力。对移栽15d 后 MET 处理的水稻秧苗测定结果表明,被吸收的 MET 在水稻体能够向顶部进行再运转。

二、MET在稻体内的运转与分配及对后茬作物的生物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T在稻体内的运转与分配及对后茬作物的生物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和小麦对有机硒的吸收、转运及形态转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硒概述
        1.1.2 硒与人体健康
        1.1.3 植物与硒
        1.1.4 土壤与硒
        1.1.5 硒的生物强化
        1.1.6 纳米硒的应用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稻/小麦对不同形态硒的吸收动力学过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培养
        2.2.2 试验设置
        2.2.3 测定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分析
        2.3.1 水稻对各种形态硒的浓度吸收动力学
        2.3.2 水稻对有机硒的时间吸收动力学
        2.3.3 不同pH值对小麦根系吸收硒速率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水稻/小麦根系对硒代蛋氨酸及其氧化物的吸收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培养
        3.2.2 试验设置
        3.2.3 测定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不同抑制剂对水稻吸收和转运SeMet/SeOMet的影响
        3.3.2 SeMet和SeOMet的交互作用
        3.3.3 硝酸银对小麦吸收和转运SeMet/SeOMet的影响
        3.3.4 不同营养条件对水稻吸收和转运SeMet/SeOMet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硒代蛋氨酸及其氧化物在小麦体内的形态转化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培养
        4.2.2 试验设置
        4.2.3 测定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不同时间处理对小麦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4.3.2 不同时间处理对小麦累积和转运有机硒的影响
        4.3.3 不同有机硒处理对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硒形态的影响
        4.3.4 小麦木质部汁液的形态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形态硒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硒的吸收、转运和动态平衡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点
        5.2.2 试验设置
        5.2.3 样品采集制备与测定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籽粒、颍壳和棒芯产量
        5.3.2 硒在作物中的累积与分布
        5.3.3 硒肥的后茬效应
        5.3.4 硒在土壤中的累积与平衡
        5.3.5 日平均摄入量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形态硒对水稻叶面吸收和转运硒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
        6.2.2 试验设置
        6.2.3 样品制备与测定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不同硒处理对水稻地上部硒含量的影响
        6.3.2 不同硒处理对水稻产量、回收率和转移系数的影响
        6.3.3 叶面硒肥的施用量对水稻硒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7.1 综合讨论
    7.2 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图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砷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1 砷的来源与危害
        1.2 土壤中砷的环境化学行为
        1.3 水稻对砷的吸收与转运
        1.4 砷对水稻的毒害作用
    2 草甘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1 草甘膦的来源和作用机理
        2.2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
    3 重金属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5.1 研究内容
        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设计与处理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的影响
        2.2 砷和草甘膦对种子胚根和胚芽的影响
        2.3 砷和草甘膦对种子萌发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2.4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的影响
        3.2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种子胚根和胚芽生长的影响
        3.3 砷和草甘膦对种子萌发期水稻生长的影响
        3.4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种子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物量株高、叶绿素影响
        2.2 对水稻根重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2.3 对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4 对水稻碳代谢的影响
        2.5 对砷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3.2 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3.3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4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幼苗碳代谢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水稻产量和砷累积影响
    1 实验方法和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生长性状的影响
        2.2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3 砷和草甘膦水稻氮磷钾及矿质元素累积的影响
        2.4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中砷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生长性状和发育的影响
        3.2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各时期N、P、K的影响
        3.3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成熟期微量元素的影响
        3.4 砷和草甘膦对水稻各时期砷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论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发展节水农业和水稻旱作种植技术的必要性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2 发展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2 水稻旱作的意义
        2.1 水稻旱作的意义
        2.2 旱作水稻在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概况
    3 水稻旱作的生理学基础
        3.1 水稻具有水陆两栖的特征
        3.2 旱作水稻的生理特征
        3.3 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
    4 旱作水稻的栽培方式
        4.1 覆膜旱作水稻
        4.2 覆秸秆旱作水稻
    5 旱作水稻的营养特征
        5.1 旱作水稻栽培后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状况
        5.2 旱作水稻的营养状况
    6 水分胁迫条件下作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的合理施用
        6.1 水分胁迫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6.2 水分胁迫对氮素分配的影响
        6.3 不同氮素水平下植株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6.4 氮肥施用可以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土壤与作物
        1.1 试验地点自然状况
        1.2 供试作物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处理和小区设计
        2.2 水肥管理
        2.3 样品的采集
    3 分析方法
        3.1 植株吸氮量的测定
        3.2 植株吸磷量的测定
        3.3 植株吸钾量的测定
        3.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3.5 土壤矿质氮的测定
        3.8 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
        3.9 氮肥利用率计算公式
第1章 不同地表覆盖处理作物在生育期内的生物量和产量效应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不同旱作栽培处理全生育期内的生物量变化特征
        2.2 水稻不同旱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的影响
        2.3 水稻不同旱作方式对年内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2章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2006水稻季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表覆盖早作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地表覆盖对水稻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
        2.3 不同地表覆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4 不同地表覆盖对土壤速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3章 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2006大麦季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对后茬大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2.2 不同地表覆盖对水稻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
        2.3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4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地表覆盖条件下长期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的供应容量与强度
        3.2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水稻旱作方式对后茬大麦生长期间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4 小结
第4章 早作条件下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氮素和干物质转移利用的影响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旱作方式对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2.2 旱作方式对水稻吸氮强度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水稻干物质转移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水稻氮素转移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铵态氮、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2.7 不同处理对氮素残留与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覆盖旱作处理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
        3.2 不同覆盖旱作处理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和水稻经济利用效率的差异
        3.3 旱作水稻生育期间的氮肥损失与氮肥运筹
    4 小结
第5章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对土壤微生物量及无机氮动态变化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1 引言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
        2.2 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对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
        2.3 不同处理对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与铵态氮、硝态氮相关性
        2.5 不同处理对氮素残留与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
        2.6 不同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旱作水稻发展的进程和意义
        1.1 水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节水旱作的重要性
        1.2 水稻的需水特点
        1.2.1 水稻的生物学特征
        1.2.2 水稻的需水特点
        1.3 旱作水稻的营养生理
        1.4 旱作水稻的发展现状和稻田节水策略
    2 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栽培方式及其对后作物的影响
        2.1 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
        2.2 旱作水稻的栽培方式
        2.3 旱作水稻对后茬作物生长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3 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及旱作增产途径的讨论
        3.1 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
        3.2 旱作水稻增产途径
    4 旱作条件下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试验方案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处理
        1.3 肥料施用和田间管理
    2.样品的采集
        2.1 土壤样品的分析方法
        2.2 植物样品的分析和室内考种
    3.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和大麦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1.引言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NH_4~+-N和NO_3~--N的变化特征
        2.1.1 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土壤速效氮的动态变化
        2.1.2 不同覆盖方式对后作大麦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2.2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速效P的变化特征
        2.3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速效K的变化特征
    3.讨论
    4.小结
第四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1.引言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2.1.1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2.1.2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2.1.3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干物质量分配及其转移的影响
        2.2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1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2.2.2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大麦收获指数(HI)的影响
    3.讨论
    4.小结
第五章 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大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1.引言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2.1.1 不同覆盖方式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2.1.2 不同覆盖方式对大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2.2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不同部位氮累积量分配的影响
        2.3 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氮肥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NHI)的比较
    3.讨论
    4.小结
第六章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1.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4 测定方法
        2.4.1 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
        2.4.2 植物样品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孕穗期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的生物量的影响
        3.3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的分蘖数、根冠比与单叶叶面积的影响
        3.4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孕穗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3.5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4.讨论
        4.1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光合特性和生长状况的影响
        4.2 不同供氮形态下钾的分配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全文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5)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的风险评价及水稻对其响应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有机污染物研究概况
        1.1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1.1.1 工业污染源
        1.1.2 农业污染源
        1.2 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的途径
        1.2.1 过量的除草剂和杀虫剂等有机化合物的使用
        1.2.2 有机肥的使用
        1.2.3 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污水灌溉
        1.2.4 大气沉降
        1.2.5 突发性事故
        1.3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1.3.1 吸附和解吸
        1.3.2 渗滤
        1.3.3 挥发
        1.3.4 降解
        1.4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及机理
        1.4.1 非生物修复及机理
        1.4.2 生物修复及机理
    第二章 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结合残留研究概况
        2.1 结合残留的定义
        2.2 结合残留的形成机理
        2.3 结合残留的研究方法
        2.3.1 结合残留在土壤或沉积物中分布的研究方法
        2.3.2 结合残留释放研究法
        2.3.3 结合残留鉴定及机理研究法
        2.4 结合残留的环境意义
    第三章 甲磺隆研究概况
        3.1 甲磺隆的基本特性
        3.2 甲磺隆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
        3.3 甲磺隆在土壤环境中的结合残留
        3.4 甲磺隆结合残留的生态风险评价
第二部分 甲磺隆结合残留的生态毒理效应评价
    第四章 甲磺隆结合残留生态毒理效应-土壤酶学表征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除草剂
        4.2.2 供试土壤
        4.2.3 甲磺隆结合残留原样土的制备
        4.2.4 试验设计与实施
        4.2.5 测定方法
        4.2.6 主要仪器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4.3.2 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3.3 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3.4 甲磺隆结合残留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4.3.5 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生态毒理效应的酶学评价
        4.4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甲磺隆结合残留生态毒理效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表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除草剂
        5.2.2 供试土壤
        5.2.3 甲磺隆结合残留原样土的制备
        5.2.4 试验设计与实施
        5.2.5 测定方法
        5.2.6 主要仪器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微生物量碳(Cmic)对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的动态响应
        5.3.2 土壤微生物量氮(Nmic)对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的动态响应
        5.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Cmic/Nmic)对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的动态响应
        5.3.4 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生态毒理效应的微生物生物量表征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甲磺隆结合残留生态毒理效应-土壤微生物基因多样性的DGGE分子指纹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除草剂
        6.2.2 供试土壤
        6.2.3 甲磺隆结合残留原样土的制备
        6.2.4 试验设计与实施
        6.2.5 测定内容和方法
        6.2.6 指纹图谱生物信息学分析
        6.2.7 主要仪器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样品总DNA的提取和纯化
        6.3.2 总DNA中16S rDNA片断的扩增
        6.3.3 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下土壤总DNA的DGGE指纹图谱分析
        6.4 小结
        6.5 甲磺隆结合残留生态毒理效应讨论及总评
第三部分 水稻对甲磺隆结合残留响应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
    第七章 水稻对甲磺隆结合残留响应的基因型差异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除草剂
        7.2.2 供试土壤
        7.2.3 甲磺隆结合残留原样土的制备
        7.2.4 供试砂子
        7.2.5 供试水稻
        7.2.6 试验设计与实施
        7.2.7 测定方法
        7.2.8 主要仪器
        7.2.9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水稻对甲磺隆的耐性
        7.3.2 水稻根系形态特征对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响应的基因型差异
        7.3.3 水稻苗期生物学产量对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的响应
        7.3.4 水稻不同性状对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的敏感性研究
        7.4 讨论与小结
        7.5 结论
    第八章 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下水稻不同基因型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供试除草剂
        8.2.2 供试土壤
        8.2.3 甲磺隆结合残留原样土的制备
        8.2.4 供试水稻
        8.2.5 试验设计与实施
        8.2.6 测定方法
        8.2.7 主要仪器
        8.2.8 数据处理
        8.3 结果与分析
        8.3.1 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对水稻ALS酶的影响
        8.3.2 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对水稻SOD酶的影响
        8.3.3 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对水稻POD酶的影响
        8.3.4 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对水稻CAT酶的影响
        8.4 讨论
        8.5 小结
    第九章 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下水稻根际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9.1 引言
        9.2 材料与方法
        9.2.1 供试除草剂
        9.2.2 供试土壤
        9.2.3 甲磺隆结合残留原样土的制备
        9.2.4 供试水稻
        9.2.5 试验设计与实施
        9.2.6 测定方法
        9.2.7 主要仪器
        9.2.8 数据处理
        9.3 结果与分析
        9.3.1 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下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
        9.3.2 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下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变化
        9.3.3 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下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的变化
        9.3.4 甲磺隆结合残留胁迫下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9.4 小结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图版

(6)不同覆盖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效应与氮肥去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作物对N肥的吸收利用状况
    1.2 旱作水稻的生态适应性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第三章 施N量对多季旱作覆膜水稻产量及N素吸收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水稻多季旱作覆膜栽培及施N量对后季小麦产量及N素吸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旱作覆盖栽培与施N量对水稻产量及N素吸收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水稻旱作覆盖栽培及施N量对后季小麦产量及N素吸收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旱作与覆盖方式对水稻吸收利用N及化肥N去向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讨论
第八章 水稻不同旱作与覆盖方式对后季小麦吸收利用N及化肥N去向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3 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旱作水稻及水稻氮素营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 旱作水稻的发展概况
        1.1 旱作水稻在我国及世界的发展概况
        1.2 水稻的需水特点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1.3 发展旱作水稻意义及旱作水稻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2 覆膜旱作水稻的研究进展
        2
        2.2 覆盖旱作水稻高产的可能机理
        2.3 覆膜旱作水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
        2.4 覆膜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水分生理特征
        2.5 覆膜旱作水稻的土壤养分变化和水稻营养特征
        2.6 覆膜旱作水稻的环境和生态意义
        2.7 覆膜旱作水稻弊端和覆盖的替代物-秸秆覆盖
    3 水稻氮营养与氮肥的合理施用
        3.1 水稻的氮营养特性及施氮效应
        3.2 水稻不同生育期吸氮量与产量的关系
        3.3 稻田土壤供氮和氮肥运筹策略
        3.4 水稻氮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3.5 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氮素营养
        3.6 水稻对不同时期施用~(15)N的利用率
        3.7 水稻不同部位~(15)N的分配和利用问题
        3.8 水稻土壤与作物系统的氮素损失及氮肥回收率
    4 水稻氮肥施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旱作水稻不同覆盖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C、N的动态变化及其氮营养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微生物量C和土壤有机C的动态变化
        2.2 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全氮的动态变化
        2.3 水作与不同覆盖条件下旱作水稻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
        2.4 水作与不同覆盖条件下旱作水稻不同生育期间各部位含氮量、吸氮量动态变化
        2.5 水作与不同覆盖条件下旱作水稻不同生育期间群体氮素的累积特征
        2.6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水稻植株氮素吸收的关系
        2.7 旱作水稻前期土壤温度的变化和水稻生育期间水分需求量和灌溉水
    3 结论
第三章 半腐解秸秆覆盖后不同施氮平下旱作水稻土壤无机氮的动态变化及其吸氮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土壤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2.2 旱作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及群体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构成
        2.3 不同生育期间水稻含氮量、群体氮素的累积动态和吸氮强度
        2.4 土壤氮依存率和氮肥的利用率
    3 结论
第四章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不同时期用的(15)N在寺壤-作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动态变化
    第一节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对~(15)的吸收、分配及氮素平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施用的~(15)N在水稻各部位和土壤Ndff%的动态变化
        2.2 不同时期施用的~(15)N的利用率及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分配率
        2.3 不同时期施用的~(15)N水稻收获后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
        2.5 土壤和植物系统的氮素平衡
        2.6 不同时期的标记氮肥对水稻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旱作水稻不同时期施用~(15)N的利用率
        3.2 不同时期施氮在水稻不同部位的分配
        3.3 旱作水稻的氮肥施用后的氮素损失
        4 结论
    第二节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施用的~(15)N在土壤微生物量和无机氮之间的变化及其与植株吸氮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量~(15)N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水稻吸收~(15)N的关系
        2.2 土壤~(15)(NH~-)_4-N、~(15)(NO~-)_3-N的Ndff%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半腐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不同时期施用~(15)N对后茬冬小麦的后效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前茬残留~(15)N的吸收利用
        2.2 旱作水稻和小麦对在旱作水稻不同时期施用~(15)N的利用率
        2.3 小麦收获后~(15)N残留率和残留~(15)平衡帐
        2.4 不同的施氮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第六章 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根际土壤铵氮和硝氮的时空变异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旱作水稻根际士壤(NH~-)_4-N和(NO~-)_3-N的时空动态变化
        2.2 根际土壤pH的动态变化
        2.3 根际土壤硝化势的动态变化
        2.4 不同施氮处理根部和叶部(NO~-)_3-N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
    3 讨论
        3.1 旱作水稻吸收的主要氮素营养形态
        3.2 影响旱作水稻根际土壤(NH~-)_4-N和(NO~-)_3-N变化因素
        3.3 旱作水稻氮肥施用量的调控
        3.4 旱作水稻根际土壤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强度
        3.5 旱作水稻同化氮素特性
    4 结论
全文结论
英文摘要
博士生期间完成和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MET在稻体内的运转与分配及对后茬作物的生物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和小麦对有机硒的吸收、转运及形态转化机制[D]. 王琪.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2]砷和草甘膦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苏锋.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3]长期不同种植方式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特性的互作研究[D]. 薛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4]不同覆盖方式对稻麦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D]. 岳亚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5]土壤中甲磺隆结合残留的风险评价及水稻对其响应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D]. 李兆君. 浙江大学, 2005(03)
  • [6]不同覆盖条件下稻麦轮作体系的产量效应与氮肥去向研究[D]. 艾应伟.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 [7]半腐解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氮素营养调控研究[D]. 石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01(01)
  • [8]MD1对小麦生长的影响[J]. 王炳奎,金子渔,赵妙珍. 浙江农业学报, 1996(06)
  • [9]MET在稻体内的运转与分配及对后茬作物的生物效应[J]. 苏宝林,张琳,兰林旺,王志敏,王守林,周殿玺,廉平湖.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S1)

标签:;  ;  ;  ;  ;  

MET在水稻中的运动和分布及其对后续作物的生物学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