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民营——小型企业的出路——对哈尔滨市市区小型商业企业改革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魏嘉[1](2018)在《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确保交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跨越升级。交通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城市公共交通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更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工作重点。虽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公共交通的发展。但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速度仍然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公共交通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公共交通服务的供给模式已经由传统政府供给向多元主体供给方式转变,市场调节已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为保证公共交通行业市场良序运行,保障公众享受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保持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以及提高政府在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强政府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的监管,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政策保障、服务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不仅有利于加强公共交通的规划引导,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有利于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构建高效、网络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交通强国的建设发展。2012年哈尔滨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供给服务体系,构建有效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监管体系,为公众提供舒适、便捷、经济的出行条件是哈尔滨市发展公共交通的布局方向。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础,利用调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哈尔滨公共交通发展现状以及城市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现状,揭示了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存在市场准入监管不规范、补贴监管不到位、规划建设监管不科学、服务质量监管不明确以及营运安全监管不全面等问题,在借鉴巴西库里蒂巴、新加坡、韩国首尔、佛山、沈阳、北京等国内外城市的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健全政府补贴监管、提高规划建设监管的科学性、明确质量监管内容以及加强营运安全监管等对策建议,以切实优化公共交通市场环境,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有效监管。
林木[2](2019)在《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文中研究表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城市先后解放,中国共产党陆续接管和改造这些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初次探索,其不仅是巩固革命成果与支援前线战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与建立民主政权的关键问题,因而意义重大。沈阳作为东北最大城市,具有政治色彩浓厚、工业经济发达与地理位置优越等优势,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代表性强。因此,论文研究1948-1952年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思想,总结和归纳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城市的一般规律;实践上有助于提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解决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综合运用历史学、城市学、政治学与经济学等理论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文献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首先,追溯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其次,考察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历史背景与条件准备,并梳理其具体过程;最后,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城市的成效与经验,并总结其历史作用与现实启示。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另一方面结合沈阳具体实际,批判继承已有东北城市接管经验,并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即近代沈阳城市管理经验和苏美城市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原则,对沈阳政权、经济、文化、市政和社会系统分别进行接管和改造,并取得显着成效,为人民带来福祉,证明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仅能打破旧世界,还能创造新世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就在于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更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对当前推进中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给以启迪。
么红杰[3](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穆丹萍[4](2012)在《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研究(1898-1926)》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80年代后,俄国开始推行积极远东政策。到90年代后,俄国远东政策的直接表现是在华大规模兴办企业。近代俄国在华兴办的企业主要以哈尔滨地区为中心,以金融、交通企业的兴办为标志,企业类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国哈尔滨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与此同时,哈尔滨社会环境也影响着俄国企业的发展。本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绪论:学术史的回顾与基本理论的考察。第一章:对俄国企业在近代哈尔滨地区产生与发展背景进行介绍。在对俄国企业在近代哈尔滨地区发展背景进行考察的同时,也对哈尔滨地区的社会变迁予以概述。第二章:对近代哈尔滨俄国国营企业进行考察。其中,主要对近代哈尔滨地区两大国家企业(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中东铁路公司)的组织形成、企业经营活动等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并对中东铁路附属企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国家企业的特点及对哈尔滨地区的影响进行了剖析。第三章:对近代哈尔滨俄国私营企业进行考察。其中,主要对近代哈尔滨地区几大类私营企业(工业、商业、金融、交通、房地产、饮食娱乐服务业)中代表性企业的组织形成、企业经营活动等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私人企业的特点及对哈尔滨地区的影响进行了剖析。第四章: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资本,分析了俄国企业在近代哈尔滨地区发展的资本来源,介绍了俄国企业的主要资本构成,探讨了俄国企业资本的主要作用。第五章: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市场,分析了俄国企业在近代哈尔滨地区发展的市场来源,介绍了俄国企业的市场概况,探讨了俄国企业的市场特点。第六章: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利润,分析了俄国企业在近代哈尔滨地区发展的利润来源,介绍了俄国国营、私营企业在近代哈尔滨地区的利润概况,探讨了俄国企业利润的性质。第七章: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哈尔滨的城市化,分析了俄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其中重点介绍了中东铁路公司与秋林公司,探讨了近代哈尔滨俄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哈尔滨城市化的双向互动影响。结语:在分析俄国企业于近代哈尔滨地区产生原因、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着重从俄国企业资本、市场、利润、经营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俄国企业在近代哈尔滨地区的发展与近代哈尔滨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
董大伟[5](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宋丽平[6](2006)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中央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以及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采取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措施,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使民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了新的强劲的发展动力。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从“一五”开始,国家就高度重视对国有企业的投入和建设,使国有经济在全省全部经济成份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97年以来,由于大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人员分流和产品结构调整,使得国有经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减弱。为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黑龙江省委提出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战略目标,提出将在今后“通过多方途径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继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为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本文研究,对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体制改革,改变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现状,提升民营经济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贡献的份额,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我国非公有制及民营的内涵,“非公有制经济”是同传统的公有制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民营”一词所依据的不仅仅是所有制,也包括经营方式,引入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概念,较非公有制经济制定政策措施也更有针对性。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本文着重评述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比较优势,黑龙江省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应重视地方政府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地域和资源特点,要开拓新思路。本文还总结了建国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地位的演变历程及其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又一次崭新的贡献,是对马列主义的重要发展。 通过对黑龙江省413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及分析,得出“政策支持”、“环境宽松”、“资金支持”、“技术”、“市场”和“人才”等因素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都要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对“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及“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分析比较,找出黑龙江省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思想解放程度、政策扶持力度、市场竞争能力、环境创建水平等方面都落后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为黑龙江省今后的经济工作指出了方向。全省上下应营造一个宽松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构建一个信息、融资、人才、中介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利用国有企业改制等有利契机,迅速打造一批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培养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民营企业:利用地缘优势打通国际通道,引导黑龙江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舞台。
孔文娟[7](2008)在《建国以来哈尔滨市社会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变迁涉及社会现象、社会过程以及社会模式各个方面的变化,它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每个时期的社会变迁都会具体地反映在城市化进程上。20世纪是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一个世纪,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客观要求和综合表现。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的和空间等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过程,它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连续性,而且在空间结构上也具有差异性。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很多方面,其中社会变迁中的政策和制度变迁对其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以东北区的大型特色城市——哈尔滨市作为研究区域,从国际人文地理学区域研究的创新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全文根据哈尔滨市的城市化进程将建国以来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为1949—1957、1958—1978、1978—至今,通过对各个阶段哈尔滨的社会变迁和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历史重建,总结了各时期社会变迁的特征,着重探讨和分析了社会变迁中的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政府的政策制度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和作用。在不同体制下具有不同的城市发展政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倾斜政策、限制大城市发展的城市政策、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对城市发展的约束较大,因此城市化进程较缓慢;在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竞争逐渐加强,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提出了推动大城市完善的政策、加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和制度,这些都大大的推进了哈尔滨的城市化。同时也分析了经济、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等的变迁对哈尔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从积极社会变迁的意义上,提出了新世纪推进哈尔滨城市化时空有序演变的创新政策和制度。
徐健[8](2015)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工业生长综合模型构建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工业的快速生长使中国摆脱了贫困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目前,中国城市普遍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园区的泛滥化、聚合化造成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现状,已限制了中国工业的继续发展。工业燃煤量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2012年以来全国范围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国内外对中国环境和景观生态问题的一致关注。与此同时,一次次的工业污染事件也对城市工业的不合理规划频繁敲响警钟。当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食物和蓝色的天空都成为民众的奢望之时,工业生长则呼唤一种全局化的、量化的科学模式控制其发展速度及规划布局以达到其与环境、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旨在在城市及区域规划层面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工业生长和环境、社会经济、景观生态等方面之间的联系的城市工业生长综合模型,进而为城市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依据。研究首先阐明了工业环境主观评价和客观景观构成的特征。对国内外工业发展历程和工业生长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进而在对国内外的生态工业生长模式进行分析后,针对城市工业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北方的8个城市的工业环境进行了主观评价和景观构成分析,其结果揭示了北方工业区环境情况及民众需求,同时也明确了评价因子、受访者属性和景观构成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调研数据的整理与初步解析,结合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得出了构成城市工业生长系统的构成框架。进而研究构建了城市工业生长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通过文献综述、主因子分析、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工业、人口、城市经济、环境、景观生态五个系统部分进行因子遴选及因果关系梳理建立了子系统的流图,进而构建了城市工业生长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以工业城市哈尔滨的数据为基础训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运行拟合度、逻辑结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四个方面的验证,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区别于传统的基于GIS的景观指数线性静态预测,本模型具有多维度非线性动态预测功能,决策者可以通过模型预知未来的系统所有因子的变化,达到控制工业生长速度的目的。模型适用性研究还发现了在同种外界条件下企业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呈“S型增长模式”对景观生态的影响相对最小。研究发现了工业生长下分散型城市空间格局模式更适于景观生态保护。为探讨相对较适合工业生长的城市空间格局模式,研究应用城市工业生长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结合景观生态风险性评价方法对工业城市空间格局进行了假设性模拟研究。在同种政策和工业发展速度下,比较同一个城市的集中型格局和三种分散型格局模式(绿色廊道模式、卫星城模式和资源分散模式)对其景观生态风险性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分散型城市比集中型城市更有利于未来景观生态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并揭示了城市分散程度和环境污染因子及景观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提出了针对工业生长及布局的城市规划策略。应用工业生长模型的量化关系,结合Grasshopper软件的参数可视化功能,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及其包含的哈尔滨、大庆等五个工业城市进行工业生长指数模拟。将城市工业生长曲面对比现有政府规划构想,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业型城市的发展策略。本研究通过工业生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定性—定量—可视化的转化,达到了应用系统量化方法调节城市工业生长速度和规划布局的目的。
王海英[9](2016)在《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异军突起,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那些强调技术创新特质的观点有所区别,本研究试图以互联网金融为引子,将其发展放置到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长时段变迁进程中,探寻(包含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自1980年代中期初步确立起体制框架以来,其形态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一是1984-2007年间从国有银行专业化分割垄断向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的转变;二是2008-2012年间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三是2013-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宏大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形态三十多年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关于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既有研究大致从三个主要脉络展开分析研究:一是从金融抑制或金融深化的角度辨析我国金融体制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二是从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争论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制变革的应然路径;三是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二元对立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及变迁性质。从这些脉络出发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但是,既有研究不能为我们揭示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背后深层的历史制度逻辑,不能为我们理解诸如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复杂或新兴的金融现象给予有洞见力的解释框架。为此,本研究试图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视角及推论工具,对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三阶段的重要变迁提供一种制度性的分析与解释。在分析框架上,本研究主要从决策者认知、增量式战略构建、产业政治三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维度出发,对不同阶段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试图勾勒或揭示出从体制内银行的变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之间内含的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本质上是由国家所主(引)导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从早期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到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再到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每一个阶段都持续性或贯穿性地呈现出国家所主导的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式变革的一致性历史制度逻辑。即第一阶段是以股份制银行等为代表的变革发展实现了相对于国有银行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二阶段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三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增量式变革。正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增量式变革,国家试图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金融资源与服务需求。
刘岿威[10](2007)在《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尔滨是我国着名的旅游城市,尤其是冬季的冰雪旅游,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随着近几年的大力开展,产生和暴露出了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严重,危机事件、旅游经济支撑点不足,哈尔滨当地社会文化受到入侵,道德文化遭到破坏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哈尔滨冰雪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可持续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探究其核心理念,找出该理论与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结合点,把可持续旅游的理念渗透到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各个环节中,探索出适合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哈尔滨冰雪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应用可持续旅游理论,对哈尔滨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相关产业及旅游管理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现状,对可持续旅游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制定了研究方法与内容;第二章主要研究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现状及成就,得出发展哈尔滨冰雪旅游的重要性;第三章主要从可持续旅游的角度对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各种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哈尔滨冰雪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最后一章主要从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目的地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和旅游管理三方面为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确保了实现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本文对哈尔滨以及我国北方其他地区的冰雪旅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二、国有民营——小型企业的出路——对哈尔滨市市区小型商业企业改革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民营——小型企业的出路——对哈尔滨市市区小型商业企业改革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的基础理论 |
2.1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的内涵 |
2.1.1 城市公共交通的内涵 |
2.1.2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的概念及内容 |
2.1.3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的模式 |
2.2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的内涵 |
2.2.1 政府监管的概念 |
2.2.2 政府监管的内容 |
2.2.3 政府监管的依据 |
2.3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的基础理论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福利经济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及政府监管现状 |
3.1.1 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现状 |
3.1.2 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现状 |
3.2 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3.2.1 市场准入监管不规范 |
3.2.2 政府补贴监管不到位 |
3.2.3 规划建设监管不科学 |
3.2.4 服务质量监管不明确 |
3.2.5 营运安全监管不全面 |
3.3 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问题的成因 |
3.3.1 监管体制不健全 |
3.3.2 财政补贴政策不完善 |
3.3.3 法制建设进程缓慢 |
3.3.4 公交优先发展认识不足 |
3.3.5 公交安全意识薄弱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的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政府监管经验 |
4.1.1 库里蒂巴:加强政企合作监管公共交通 |
4.1.2 新加坡: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监管公共交通 |
4.1.3 首尔:管制与竞争结合监管公共交通 |
4.2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政府监管经验 |
4.2.1 佛山:引进TC模式监管公共交通 |
4.2.2 沈阳:开拓多渠道监管公共交通 |
4.2.3 北京:坚持公益性定位监管公共交通 |
4.3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经验的启示 |
4.3.1 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4.3.2 采取激励性的监管策略 |
4.3.3 开设多渠道的监管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问题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市场准入监管机制 |
5.1.1 规范市场准入监管程序 |
5.1.2 建立责任反馈平台 |
5.2 加强政府补贴监管 |
5.2.1 建立补贴信息披露制度 |
5.2.2 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 |
5.3 提高规划建设监管科学性 |
5.3.1 科学规划公交线网 |
5.3.2 加强公交专用道监管 |
5.4 明确服务质量监管内容 |
5.4.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
5.4.2 完善软件设施服务 |
5.5 完善营运安全监管 |
5.5.1 建立长效的监管体系 |
5.5.2 加强乘客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阐释 |
1.2.1 城市接管 |
1.2.2 城市改造 |
1.2.3 城市管理 |
1.2.4 城市治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
2.1.2 列宁的城市思想 |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1 毛泽东的城市工作思想 |
2.2.2 陈云的城市工作思想 |
2.3 中国共产党东北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1 哈尔滨的城市接管经验 |
2.3.2 长春的城市接管经验 |
2.4 国内外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1 近代沈阳的城市管理经验 |
2.4.2 苏联与美国的城市管理经验 |
3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背景及条件 |
3.1 战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
3.1.1 美苏对峙格局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博弈 |
3.1.2 国民党财政经济危机与军事政治失败 |
3.1.3 共产党革命力量壮大与方针政策正确 |
3.2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掌握战争主动权 |
3.2.1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
3.2.2 夏秋冬季攻势取得胜利 |
3.2.3 辽沈战役加速推进沈阳解放 |
3.2.4 战争中重视对沈阳的保护 |
3.3 沈阳地下党组织采取有效行动 |
3.3.1 调查与搜集有关沈阳的情报资料 |
3.3.2 宣传中国共产党接管和改造沈阳的方针政策 |
3.3.3 组织沈阳各界群众开展护城运动 |
3.3.4 保护沈阳党员进步分子与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 |
3.4 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 |
3.4.1 明确沈阳军事管制的目的与军管会的使命 |
3.4.2 设置沈阳军管会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 |
3.4.3 调配与培训沈阳军管会所需的干部队伍 |
4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具体实践 |
4.1 沈阳政权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1.1 解散反动党团与实行公开建党 |
4.1.2 打碎旧政权机构与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4.1.3 留用旧职人员与整顿公职人员思想纪律 |
4.1.4 搜集军队遗留资财与加强军工军需生产 |
4.2 沈阳经济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2.1 没收官僚资本工业企业与建立国营工业企业 |
4.2.2 没收官僚资本财政金融机构与稳定金融市场 |
4.2.3 保护与引导私营工商业向有益于国计民生方向发展 |
4.3 沈阳文化教育卫生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3.1 恢复进步报纸广播与加强职工文艺活动 |
4.3.2 调整合并学校与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
4.3.3 整治环境卫生与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
4.4 沈阳市政系统的接管和改造 |
4.4.1 抢修煤气电力与自来水系统 |
4.4.2 抢修邮电通讯系统 |
4.4.3 修复铁路交通运输网 |
4.5 沈阳社会秩序的接管和改造 |
4.5.1 遣散散兵游勇与收容游民乞丐 |
4.5.2 开展锄奸肃特斗争与打击盗匪抢劫 |
4.5.3 取缔封建会道门与整顿宗教界活动 |
4.5.4 封闭妓院与禁绝烟毒 |
5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及经验 |
5.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效 |
5.1.1 政权相对稳定党政领导加强 |
5.1.2 经济加快恢复国家财政好转 |
5.1.3 文教卫发生变革人民素质提升 |
5.1.4 市政设施改善社会风气净化 |
5.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成功经验 |
5.2.1 制定并执行正确的城市政策 |
5.2.2 派遣纪律严明且训练有素的城市干部 |
5.2.3 接管城市与经济建设同时并举 |
5.2.4 妥善处理城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 |
5.3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
5.3.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5.3.2 接管人员与机动兵力准备不足 |
5.3.3 城市工作方法过粗 |
6 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作用及启示 |
6.1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历史作用 |
6.1.1 为支援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贡献力量 |
6.1.2 为实现沈阳由消费型向生产型城市转变奠定基础 |
6.1.3 为推动东北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创造前提 |
6.1.4 为接管和改造全国其他城市提供范例 |
6.2 沈阳城市接管和改造的现实启示 |
6.2.1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提升城市治理民主化水平 |
6.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水平 |
6.2.3 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提升城市治理信息化水平 |
6.2.4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升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研究(1898-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及选题缘由 |
二、 资料来源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 论文整体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兴起 |
第一节 世界发展进程中的俄国 |
一、 19 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要国家的发展 |
二、 俄国产业革命及特点 |
第二节 俄国的远东政策 |
一、 俄国远东政策的产生 |
二、 俄国远东政策的主体系统 |
第三节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兴起 |
一、 哈尔滨地区的历史变迁 |
二、 近代哈尔滨地区是俄国在华企业的大本营 |
第二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国营企业概况 |
第一节 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 |
一、 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的来历 |
二、 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的经营活动 |
第二节 中东铁路公司 |
一、 中东铁路公司的来历 |
二、 中东铁路公司的经营活动 |
第三节 中东铁路公司附属企业 |
一、 航运公司 |
二、 林场、矿业公司 |
三、 工商业 |
四、 房地产业 |
第三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私营企业概况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一、 制粉业 |
二、 榨油、制酒、卷烟业等 |
第二节 商业企业 |
一、 面向哈尔滨市场的俄国商业企业 |
二、 面向国际市场的俄国商业企业 |
第三节 金融企业 |
一、 银行业 |
二、 保险业 |
第四节 交通、房地产、饮食服务娱乐业 |
一、 交通业 |
二、 房地产业 |
三、 饮食业 |
四、 服务娱乐业 |
第四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资本 |
第一节 物质资本 |
一、 货币资本 |
二、 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 |
第二节 人力资本 |
一、 哈尔滨俄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
二、 哈尔滨俄国企业的技术人员 |
三、 哈尔滨俄国企业的中国劳动力 |
第三节 自然资源 |
一、 土地资源 |
二、 林矿资源 |
第五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市场 |
第一节 商品销售市场 |
一、 哈尔滨为中心的中国地区 |
二、 俄国远东及东欧地区 |
三、 西欧及亚洲 |
四、 国际性港口海参崴 |
第二节 创造市场需求 |
一、 满足俄国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
二、 满足欧洲消费者的需求 |
第三节 协调平衡公共关系 |
一、 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二、 协调企业内部的关系 |
三、 协调国与国的关系 |
第六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利润 |
第一节 哈尔滨俄国国营企业的利润 |
一、 中东铁路公司的利润 |
二、 中东铁路公司附属企业的利润 |
三、 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的利润 |
第二节 哈尔滨俄国私营企业的利润 |
一、 1898 年~日俄战争前私营企业的利润 |
二、 日俄战争后~1913 年私营企业的利润 |
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26 年私营企业的利润 |
第七章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哈尔滨的城市化 |
第一节 俄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组织 |
一、 管理体制 |
二、 组织 |
第二节 俄国企业的文化与经营机制 |
一、 企业文化 |
二、 经营机制 |
第三节 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与哈尔滨的城市化 |
一、 哈尔滨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
二、 哈尔滨俄国企业对哈尔滨的经济影响 |
三、 哈尔滨俄国企业对哈尔滨科技文化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2 国外研究状况及评述 |
1.3 国内研究状况及评述 |
1.3.1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的研究状况 |
1.3.2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微观层面的研究状况 |
1.3.3 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2 民营经济的基本理论及发展状况 |
2.1 “非公有制”与“民营”的基本范畴 |
2.1.1 非公有制经济 |
2.1.2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 |
2.2 民营经济基本理论及其发展与创新 |
2.2.1 民营经济的基本理论 |
2.2.2 民营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
2.3 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
2.3.1 民营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 |
2.3.2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
2.3.3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新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问卷调查及分析 |
3.1 问卷调查内容 |
3.1.1 问卷调查设计目的及思路 |
3.1.2 问卷设计内容 |
3.2 问卷调查结果 |
3.2.1 问卷调查项目的被选频次 |
3.2.2 各项因素选择频次位次排序 |
3.3 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与经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4.1 苏南模式分析 |
4.1.1 苏南模式出现的历史原由 |
4.1.2 苏南模式的特征和它的历史功绩 |
4.1.3 苏南模式的矛盾和弊端 |
4.1.4 苏南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
4.2 温州模式分析 |
4.2.1 温州模式的起源 |
4.2.2 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 |
4.2.3 温州模式的未来发展的趋向 |
4.3 珠江三角洲模式分析 |
4.3.1 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成因 |
4.3.2 转轨时期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的总体特征 |
4.4 综合评述及差距分析 |
4.4.1 综合评述 |
4.4.2 黑龙江省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的主要差距 |
4.5 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总体思路 |
4.6 本章小结 |
5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借鉴 |
5.1 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
5.1.1 设立专门管理服务机构 |
5.1.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5.1.3 技术创新政策支持 |
5.1.4 中小企业国标化发展的支持 |
5.2 日本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5.2.1 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 |
5.2.2 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5.2.3 中小企业改善结构的政策体系 |
5.2.4 日本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5.3 德国中小企业促进体制基本框架及实施措施 |
5.3.1 欧盟的区域性经济扶持政策框架与德国的政策措施 |
5.3.2 德国联邦各州政府的经济扶持计划的实施形式 |
5.4 国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
5.4.1 制定法规保护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 |
5.4.2 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
5.4.3 税收优惠减免企业财务负担 |
5.4.4 技术服务搭建企业创新平台 |
5.4.5 体系保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发展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战略构想 |
6.1 树立从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出发的基本理念 |
6.1.1 大力倡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 |
6.1.2 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
6.1.3 营造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的法制环境 |
6.1.4 为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
6.1.5 为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的培养巨人企业 |
6.1.6 发展黑龙江省特色产品及特色经济 |
6.1.7 为推动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实现重大突破打造国际通道 |
6.2 市场竞争的体制框架的构建 |
6.2.1 “对内放开”清除市场准入障碍 |
6.2.2 抑制行政性垄断对市场的“条块”分割 |
6.2.3 加快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 |
6.2.4 完善市场竞争的具体实施建议 |
6.3 信贷融资渠道的拓展 |
6.3.1 建立与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信贷服务体系 |
6.3.2 建立与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6.4 政府职能的转变及社会服务系统的健全 |
6.4.1 政府的扶持及政策的调整 |
6.4.2 培育、规范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 |
6.4.3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造的对策研究 |
7.1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是搞活国有经济和壮大民营经济的必然选择 |
7.1.1 有助于民企低成本扩张和国企作强作大 |
7.1.2 有利于防止黑龙江省国有资产逐年缩水的颓势 |
7.1.3 有助于降低国有企业居高不下的改制成本 |
7.2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取得成果 |
7.3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7.4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新思路 |
7.4.1 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法律保障 |
7.4.2 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7.4.3 拓宽资金渠道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 |
7.5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的成功经验介绍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发展民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对策研究 |
8.1 农产品深加工现状 |
8.1.1 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内涵 |
8.1.2 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的现状 |
8.1.3 黑龙江省民营农产品加工业现状 |
8.2 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
8.3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民营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对策研究 |
9.1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对俄经贸合作的现状 |
9.2 民营企业对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 |
9.3 民营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
9.3.1 推动民营企业成为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 |
9.3.2 提高民营生产企业在对俄经贸合作上整体竞争力 |
9.3.3 找准中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的突破口 |
9.3.4 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对俄经贸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
9.3.5 为民营企业创造对俄经贸合作的良好环境 |
9.4 案例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10 黑龙江吸引民营资本投资特色旅游的对策研究 |
10.1 黑龙江省特色资源及发展情况 |
10.2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旅游业状况 |
10.3 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开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0.4 典型案例 |
10.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受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7)建国以来哈尔滨市社会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背景 |
(一) 学术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 |
四、社会变迁及城市化时空演变相关理论的概述 |
(一) 社会变迁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二) 城市化与城市化时空演变的相关解析 |
(三) 社会变迁与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
六、研究区域范围及概况 |
(一) 时间断限的选择 |
(二) 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及历史沿革 |
七、论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1949-1957 年哈尔滨市社会变迁与城市化时空演变 |
一、1949-1957 年哈尔滨市的社会变迁 |
(一) 1949-1957 年哈尔滨市社会变迁的历史重建 |
(二) 1949-1957 年哈尔滨市社会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1949-1957 年哈尔滨市城市化时空演变 |
(一) 1949-1957 年哈尔滨市城市化过程在时间序列上的历史演进 |
(二) 1949-1957 年哈尔滨市城市化进程在空间结构上的表征 |
三、1949-1957 年哈尔滨市社会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影响小结 |
(一) 1949-1957 年哈尔滨市政策和制度的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 |
(二) 其它社会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 |
第三章 “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市社会变迁与城市化时空演变研究.. |
一、“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市的社会变迁历史重建 |
(一) “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年哈尔滨市社会变迁的历史重建 |
(二) “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市社会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市城市化的时空演变 |
(一) “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城市化时间序列上的历史演进 |
(二) “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市城市化空间演变的路径分析 |
三、“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市政策制度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 |
(一) 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度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 |
(二) 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度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的社会变迁与城市化时空演变 |
一、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的社会变迁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社会变迁的历史重建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社会变迁的特征 |
二、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城市化时空演变的表征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城市化时间序列上的演变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城市化进程在空间结构上的表征 |
三、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社会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 |
(一)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的政策制度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 |
(二) 其他社会变迁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政府的政策制度变迁对城市化演进的调控作用 |
(一) 建国至改革开放以前政策和制度变迁对哈尔滨城市化的影响 |
(二) 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和制度变迁对哈尔滨城市化的影响 |
二、其它社会变迁对城市化演变的积极推动作用 |
(一) 行政区划的调整 |
(二) 产业结构的升级 |
(三) 文化的融合 |
三、推进哈尔滨市城市化进程的有效政策和措施 |
(一) 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树立地方政府正确改革观 |
(二) 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
(三) 加强城市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 |
(四) 改革城市财政体系,增强公共服务 |
(五) 继续促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
(六) 提高和完善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工业生长综合模型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发展的历程 |
1.1.2 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3 研究的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研究理论界定 |
1.3.3 研究方法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生态工业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生态工业相关研究 |
1.4.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研究边界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及工业环境调查 |
2.1 城市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 |
2.1.1 国外城市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 |
2.1.2 国内城市生态工业生长模式研究 |
2.2 城市工业环境调研方法 |
2.2.1 地点取样及抽样调查方法 |
2.2.2 问卷设计 |
2.2.3 样本容量及样本特征 |
2.2.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2.2.5 城市工业环境景观构成调研方法 |
2.3 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初步解析 |
2.3.1 结构式访谈数据整理 |
2.3.2 非结构式访谈数据整理 |
2.3.3 景观构成数据整理 |
2.3.4 评价因子间的关系解析 |
2.3.5 人群特征和位置属性与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
2.3.6 工业环境景观构成和问卷调研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
2.4 基于生态工业生长模式和调研的工业生长系统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工业生长系统动力学综合模型构建及验证 |
3.1 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的确定 |
3.1.1 模型方法的选择 |
3.1.2 模型方法的研究现状 |
3.2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
3.2.1 系统动力学发展 |
3.2.2 系统动力学仿真 |
3.2.3 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 |
3.3 模型构建 |
3.3.1 模型框架 |
3.3.2 模型边界 |
3.3.3 模型城市选择 |
3.3.4 模型因子选取 |
3.3.5 子系统模型构建 |
3.3.6 总系统模型构建 |
3.4 模型验证 |
3.4.1 模型运行拟合度验证 |
3.4.2 模型结构逻辑验证 |
3.4.3 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预测精度验证 |
3.4.4 模型适用性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工业城市空间格局比较 |
4.1 工业城市格局模式及评价方法 |
4.1.1 工业城市格局模式演变 |
4.1.2 工业城市格局模式特征 |
4.1.3 工业城市格局模式的评价方法 |
4.2 针对不同城市格局的系统动力学模拟 |
4.2.1 模拟城市选择 |
4.2.2 四种典型城市格局模式模拟假设 |
4.2.3 四种典型城市格局模式模拟指标比较 |
4.2.4 工业生长模型的应用及验证 |
4.3 四种典型城市格局模拟结果及比较 |
4.3.1 相对环境污染指数模拟 |
4.3.2 工业特征指数模拟 |
4.3.3 绿地分布指数模拟 |
4.3.4 景观生态风险指数模拟 |
4.3.5 景观指数平均值和城市斑块间距关系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合系统动力学和参数可视化的城市工业布局及策略研究 |
5.1 针对系统动力学可视化的参数化模拟方法 |
5.1.1 城市规划及设计中的参数化应用 |
5.1.2 系统动力学模型与参数可视化方法的结合 |
5.1.3 参数化因子间逻辑关系研究 |
5.1.4 工业布局参数可视化程序设定 |
5.2 单体城市参数化模拟及规划策略 |
5.2.1 哈尔滨 |
5.2.2 大庆 |
5.2.3 齐齐哈尔 |
5.2.4 安达 |
5.2.5 肇东 |
5.3 哈大齐工业走廊参数化模拟及规划策略 |
5.3.1 基础数据 |
5.3.2 模拟结果 |
5.3.3 规划策略 |
5.4 工业城市总体规划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视角、概念工具与分析框架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方法与实证材料的获取 |
第二章 历史制度主义与产业变迁:展开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视野及其理论特征 |
二、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制度学派与产业变迁 |
三、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产业变迁的分析要素 |
第三章 第一次增量改革:体制内银行的曲折改革(1984-2007)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从分割化专业银行体系到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 |
二、决策者认知:国家关于国有银行业体系变革的双重战略理解 |
(一)工具性认知:银行业应积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家宏观调控 |
(二)实质性认知:“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股份制银行等“准体制外”金融与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
(一)市场结构增量:培育和发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形式 |
(二)产权结构增量: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
四、产业政治: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央地金融控制权博弈 |
(一)国有银行业增量式改革中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形成 |
(二)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其影响 |
(三)央地间金融控制权的博弈 |
第四章 第二次增量改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努力(2008-2012)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民间金融的再次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
(一)早期的民间金融 |
(二)民间金融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
二、决策者认知:服务三农、实体经济与民间金融规制“宜疏不宜堵” |
(一)从服务“三农”到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对银行业金融要回应的问题及应有角色的认识 |
(二)从严格打击到疏堵结合:国家重新理解和看待民间金融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和区域金融改革 |
(一)民间金融准入政策变迁与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
(二)以民间金融为重点的区域金融改革:温州、广东、泉州等地的试点 |
四、产业政治:市场化政银商关系及民间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游戏” |
(一)市场化的非对称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
(二)“开大门”与“设门槛”:“村镇银行”的准入游戏 |
第五章 第三次增量改革: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与合法性支持(2013-2015)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及其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
(一)互联网金融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 |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
二、决策者认知:传统银行业的弊端与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
(一)传统银行业金融体系弊端重重亟须创新 |
(二)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鼓励和规范以第三方支付等为重点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
(一)整体政策环境的塑造:从“让子弹飞”到“靴子落地” |
(二)具体治理探索:以第三方支付与P2P为代表的重点治理 |
四、产业政治: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竞合博弈及隐含的政银商关系 |
(一)余额宝存废之争:互联网金融发展折射的政银商关系 |
(二)竞争与合作: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博弈游戏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以及范围 |
1.5 可持续旅游的相关概念 |
1.5.1 我国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
1.5.2 可持续旅游的基本思想和理论 |
1.5.3 我国可持续旅游的发展战略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
2.1 冰雪旅游概述 |
2.1.1 冰雪旅游的特点 |
2.1.2 世界冰雪旅游 |
2.1.3 我国冰雪旅游 |
2.2 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发展历程 |
2.2.1 冰雪旅游的产生 |
2.2.2 冰雪旅游的发展 |
2.2.3 冰雪旅游的现状 |
2.3 冰雪旅游的成就 |
2.3.1 经济成就 |
2.3.2 文化成就 |
2.3.3 品牌成就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从可持续旅游视角对哈尔滨冰雪旅游的分析 |
3.1 哈尔滨冰雪旅游容量的影响因素 |
3.1.1 当地客观因素 |
3.1.2 外来客观因素 |
3.1.3 当地主观因素 |
3.2 开发冰雪旅游给哈尔滨带来的影响 |
3.2.1 对经济的影响 |
3.2.2 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3.2.3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3.2.4 对环境的影响 |
3.3 阻碍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3.3.1 旅游规划建设因素 |
3.3.2 旅游相关产业因素 |
3.3.3 利益分配因素 |
3.3.4 管理因素 |
3.4 实现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3.4.1 面临的危机 |
3.4.2 全球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大趋势 |
3.4.3 可持续旅游是哈尔滨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唯一道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冰雪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4.1 区域内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
4.1.1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所要遵循的原则 |
4.1.2 旅游发展与旅游目的地、相关产业和旅游管理的关系 |
4.2 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目的地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 |
4.2.1 目的地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 |
4.2.2 规划建设方法和手段 |
4.3 哈尔滨冰雪旅游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4.3.1 旅游相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
4.3.2 哈尔滨冰雪旅游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4.4 实现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对策 |
4.4.1 开发政策 |
4.4.2 运营机制 |
4.4.3 保障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国有民营——小型企业的出路——对哈尔滨市市区小型商业企业改革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 魏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01)
- [2]中国共产党对沈阳城市的接管和改造研究(1948-1952)[D]. 林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3]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4]近代哈尔滨地区俄国企业研究(1898-1926)[D]. 穆丹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宋丽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7]建国以来哈尔滨市社会变迁对城市化时空演变的影响[D]. 孔文娟.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工业生长综合模型构建及应用[D]. 徐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9]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D]. 王海英. 上海大学, 2016(04)
- [10]哈尔滨冰雪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岿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