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长安的寺观及有关的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曹羽[1](2021)在《明朝题壁上,谁得衆人传——唐长安城题壁诗与诗人动态》文中研究表明题壁是唐宋时期诗歌的重要传播方式,长安城则给文人的活动交游和题壁诗的创作提供了背景空间。唐长安城题壁诗遍及各坊的寺庙、家宅、衙署、驿站、酒楼等地点。参与创作的诗人上至皇帝公卿,下至落第举子、无名小吏,主要集中於官员阶层。其内容记载了诗人不同的人生际遇,包括干谒应制、亲友联络、游赏山水等活动,抒发着作者的情爱相思、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是爲唐长安城社会生活的生动史料。
宛盈[2](2021)在《玄奘、窥基二塔铭的建立与文本流传——兼论开成间长安僧团之面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玄奘、窥基是唐代声名煊赫、创宗立説的高僧,开成年间追立的塔铭揭示了他们少爲人知的身後遗事。本文以前人利用较少的玄奘、窥基二塔铭爲基础史料,复盘长安僧衆建立塔铭的艰难过程;藉《窥基塔铭》末尾衔名,解析开成年间以安国寺爲首、活跃於长安的僧团情貌;关於《窥基塔铭》何以在圆仁《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録》中留下史迹,本文亦将给出文本流传路径的相关推想。
贾鸿源[3](2021)在《道儒之间——北宋景灵宫布局理念新解》文中研究指明北宋景灵宫之建立,与真宗君臣改革宫廷道教神只体系紧密相关,圣祖作为玉清元始天尊化身,地位已居玉帝之下,故被迁出玉帝之玉清昭应宫而另择宫址。而因应玉帝已与国家儒教昊天上帝神格统一,儒教星官天庙开始为立宫崇拜圣祖,提供儒教礼法与立宫位置凡两方面有力依据,但丁谓等暗中迎奉圣意,立宫于真宗故居,使景灵宫址事实上未严格采取天庙方位。仁宗至神宗元丰五年之间,景灵宫内渐以圣祖、真宗二殿构成核心区,其余帝后殿宇散置他处,诸殿关系格局尚未统一。神宗元丰五年改作景灵宫为祖宗原庙,但未擅改核心区原圣祖、真宗二殿格局,在此限定下,唐宋王朝业已形成的尊奉道教始祖的堂上座次规则被借鉴,景灵宫内最终形成以圣祖殿为中心、西尊东卑的统一布局,迥异于同时期国家太庙格局。徽宗另立景灵西宫,内中神哲二殿排布秩序,虽仍与旧宫圣祖殿西侧诸殿相接续,但也使景灵东西二宫内部秩序更趋混乱,故终为南宋景灵宫制度所摒弃。
吴小龙[4](2021)在《墓志所见唐长安城安仁坊宅第的时空分布探析》文中提出安仁坊是长安城里坊之一,位于皇城以南第三排、朱雀大街以东第一列坊,大致处于长安城的核心地段。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安仁坊内的大量遗迹与居民墓志重现天日,为研究当地居民的宅第提供了重要资料。唐代有不少名人曾在此居住,如勋官贵戚、高僧大德等,人物类型多样,名望很高。他们的宅第或自行营建,或皇帝赏赐,或祖宅世代相传,情况复杂,不一而足。这种情况与宅第主人的政治身份、经济财力、思想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受儒家观念、民间习俗、宗教信仰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唐代的等级制度下,安仁坊居民群体的生活空间受到一定制约,坊内宅第分布的时空差异十分明显。
呼啸[5](2021)在《教俗互动——唐长安城内的“舍宅为寺”与“舍宅为观”》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教众憩息、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寺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历史时期佛道两教的实体见证,同时亦为两教传教布道的重要宣传平台,以其内部所承载的非实体宗教因素对外持续施加影响。而在寺观兴建的过程之中,还有一种现象不得不提,是为"舍宅为寺"或"舍宅为观"。这种现象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极早,早期多带有非常浓厚的佞教色彩。此后随着舍宅现象的逐渐增多,及至唐代,其舍宅主体不再仅限于宅邸主人,
王永娇[6](2020)在《唐长安城内水井与公共生活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唐长安城内水井众多,分布在宫殿区和里坊区。其中宫殿区包括大明宫和兴庆宫,里坊区不仅包括官民宅第,还有西市、东市和寺、观、宫、祠等宗教场所。通过对宫殿区和里坊区水井的统计和梳理,将95 口水井落实在所处区域的具体位置,宏观探讨唐长安城内水井的整体分布特点,即全部分布在城市北部,并且水井所在位置离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较近。宫殿区有水井36 口,靠近回廊、卫生间,或禁军居住的地方。水井口径都在1米以上,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砖砌井圈或井亭等设施。里坊区水井也多为圆形和椭圆形,直径一般在1米以下。里坊区内水井共59 口,西北大学博物馆综合楼基址发掘的密度较大,里坊区水井只有J23和宣平坊内的一口水井是砖砌,其余就残存情况看全部是土壁,有的井壁上有脚窝。从总体上看水井形制与所处位置、使用人群和用水目的有密切关系。本文选取三个典型区域,平康坊、兴庆宫和实际寺,对这三个区域内的水井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平康坊水井凸显里坊的十字布局和曲巷分布,反映使用人群的等级和人口密度。从兴庆宫水井与周围建筑的位置关系,推测出周围建筑的性质,对于判断麟德殿具有相似位置关系的西耳室的属性具有参照意义。实际寺外、十号楼基槽底部东南侧的水井出土文物与实际寺有关,由此可知,宗教活动作为百姓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水井具有广泛的参与度和影响效应。从水井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来看:西市东市周围是前市后坊的格局。水井提供了平时生活用水和手工业及商业用水。用水量远多于其他单纯生活用水区域。此地因商业活动聚集了大量人群。围绕着贸易和人群出现酒馆、饭铺、旅店、妓馆、旅馆和邸店等,水井提供了生活和商业用水的基本保障。另外,西市有大量西域、中亚商人来此贸易,增加了所在区域的人口密度。所以西市周围的水井分布数量更多,而且紧密围绕着西市呈半包围状分布。水井分布于公共空间的原因包括经济、资源、商业和手工业经营、人口密度等方方面面。为适应相应的人口数量、人群特点、使用目的等,其形制上有所变化。水井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度非常高,无论是宫殿区还是里坊区甚至寺院之内,唐长安城内的公共生活离不开水,也就离不开水井。水参与到公共生活的各个环节,水井尽管数量不等、形制不一,但也同样参与其中。这些公共活动具有开放性、公共性、公众性、广泛性、参与性。不管是什么样的公共活动,都需要相应的人群在一定场合内参与,所以,水井与所处位置、周围建筑、使用人群和人口密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也反过来影响到水井的形制、建筑材料、井上设施等。通过对长安城内水井的探讨,从一个方面反映都城内人们的社会公共生活。
介永强[7](2019)在《唐长安佛寺书法文化寻绎》文中提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门艺术,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史上,唐代书法以其辉煌成就而放射出极为璀璨的光芒。今天,回望和盘点唐代书法,我们会发现,许多丰碑大碣、法书名品往往与佛教寺院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唐长安佛寺不仅是佛教活动场所,而且是文化荟萃之地。建筑、雕塑、绘画等文化艺术在这里熠熠生辉,琳琅满目的书法作品是唐长安
肖晗海[8](2019)在《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独特的山水地理格局孕育不同的地域文化基因,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城市特色。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粗放型、功利式的开发模式正在一步步蚕食千百年来形成的城市格局与文化特色,致使城市与自然山水之间关系割裂,城市空间秩序日益混乱,地域文化特色逐渐消亡。当今社会需要在城市快速发展与绿水青山之间重新找回原来的平衡之道,本文通过回溯到历史时期比对、反思、创新和继承,寻找古人人地和谐、顺应自然的城市山水图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城市山水空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将其植入到现代城市发展之中,营造和谐共融的城市文化生态空间环境。隋唐时期的西安聚集了当时最先进的营建思想和最璀璨的社会文化,在中国都城营建史上举足轻重,研究更具有典型性与传承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进行“认知解读——特征解析——价值研究——传承策略”的系统研究,借古观今,经世致用,以获得对当代城市山水复兴的启示。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并对国内城市山水图式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综合性的评述,建立论文研究的写作框架。第二章基于图式、山水图式以及城市山水图式概念认知的基础上,解读城市山水图式的构成要素、认知层次、研究层级和图式特征,并对城市山水图式进行文化溯源。第三章对西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入解读,梳理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历史脉络,并对隋唐时期西安“山水择城——礼制营城——人文藴城”的空间秩序认知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寻求城市山水图式背后的自然法则与文化内涵。第四章探求隋唐时期城市山水空间结构演变以及城市山水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性归纳,从而总结出城市山水格局演变的认知规律,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动因。第五章基于城市山水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辩方正位的整体价值、体国经野的区域价值、巧取形胜的自然价值、因势利导的生态价值和天地化育的人文价值等这五方面价值观念,探求其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文态空间。第六章探索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古今之变,解读当代西安发展的重要机遇,提出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复归与传承的策略。最后一章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并对西安山水图式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梁克敏[9](2018)在《唐代城市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聚落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唐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城市管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学术界对唐代城市已多有研究,但对唐代城市管理的研究则局限在长安市场和治安等领域。事实上唐代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尚有不少领域值得探讨。从历史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都城和地方城市的管理,对推进唐史研究和深化对唐代社会的认识都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夏商周三代初步形成,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至隋唐时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在唐代289年间,城市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都奠定了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唐代城市的管理首先表现在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唐王朝在宏观上对城市的设置和等级均有管理,形成了都城——州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从微观上看,唐王朝对都城、地方城市规划的决策、编制和执行过程也有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城市生活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内容,故而经济管理在唐代城市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唐王朝十分重视市场管理,制定了废置市场的法令,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规定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加强了对商品质量的监控和市场秩序的管理。在手工业方面,唐王朝加强对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设置了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并对工匠征调、原料供应、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对私营手工业者推行一种歧视性政策,实行匠籍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唐代私营手工业中还出现了自治性的“行”,在私营手工业的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正仓、常平仓、义仓等城市仓库的管理,在仓库的设置、管理机构及查验受纳、贮藏保管和验符出给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举措。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因而城市的社会管理也显得相当重要。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包括人口、社区、治安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城市人口管理,是对城市在籍人口户籍的编撰和管理,也包括对国内移民和入唐的外来使臣、商人、僧侣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涉及“坊”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情况、坊的管理职能及一些城市中的新罗坊、蕃坊等入唐侨民社区管理。城市治安管理,表现为对两京及地方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唐律对危害治安行为的惩处规定,坊里团保制度的实施,宵禁制度和私藏兵器制度的推行等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则表现为对城门墙垣、道路桥梁、沟渠井泉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及运行的管理。城市不仅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宗教等集中的文化中心。因而唐王朝也很注意城市的文化管理。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是以官学为主要对象。中央官学的管理包括对学生的入学、教学、生活及留学生的管理,地方城市的官学则由当地的博士等相关官员进行管理;对私学唐政府一直持鼓励包容的政策。唐代城市宗教信仰的管理者有崇玄署、祠部、州府功曹等行政机构及三纲、僧录、道门威仪等僧道官,在管理内容上则对寺观建设和僧道出家都有一定的管控,制定有处罚僧道违戒犯法行为的法令,唐政府对摩尼教、祆教和景教等外来宗教及民间信仰也有管理。生态环境对城市也有重大的影响,故唐代曾采取一些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唐政府设有虞部、司农寺等相关管理机构,且颁布断屠钓禁令、建立保护区、重视城市绿化,唐律中也有维护城市公共卫生的规定。城市经常会遭受到水、旱、火等灾害及战争的破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唐政府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都采取了系列措施,确保城市有效应对各种危机,减少损失。唐代城市管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央集权式分级管理和城乡合一的管理体制,二是以政府为主的一元化管理主体,三是管理方法上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律的和经济的管理方法应用增多。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主要是以人为本和以法治城管理理念的出现,重视城市的规划和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唐代城市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从城市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唐代城市管理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并对今天的城市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运用历史学和城市管理学的理论对唐代城市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把地方城市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二,扩大了唐代城市管理研究的范围,将城市宏观规划、文化、社会、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等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中。
李思洋[10](2018)在《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文中认为西明寺位于唐长安城延康坊西南隅,建于高宗显庆元年(656),历时近两年建成;是唐代皇家敕建、国家供养的“国之大寺”。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于1985~1993年的三次考古发掘中揭露,是研究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十分难得的重要资料。本文在梳理和考察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尤其佛寺建筑发展概况、时代面貌及相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初唐为主要时代背景,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进行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并拟于此过程中深化对于初唐建筑的认识,明晰其面貌,厘清其于唐代建筑发展、演变以至时代范围更广的建筑史发展历程中的阶段、地位等。同时,在前辈学者以佛光寺为代表的成熟木构建筑体系和形制完成唐代建筑复原探讨的基础上,试以本文复原成果,为唐代建筑、尤其初唐建筑的复原研究及初唐之建筑形象、面貌提供另一种符合具体时代背景与建筑发展特征的、具有合理性的可能形式。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研究缘起、目的、意义等进行说明,对初唐时期建筑研究的必要性和西明寺遗址研究的相对空白加以阐述。在简要说明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隋唐及以前佛寺建筑、隋唐木构建筑研究的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概述和评析。第二章,对所有可见的西明寺相关资料进行爬梳,试图在梳理、分析及勘误的基础上为复原研究提供可能范围内最可凭借的基础支持。本章厘清了西明寺建设的时代,寺域范围、尺度,以及寺院的历史沿革、寺僧活动等;掌握了西明寺院落遗址的概貌;了解了前人成果对本研究的支持和局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复原探讨将以发掘资料为最重要基础,以初唐建筑的时代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章,主要对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和复原探讨工作中所凭借的初唐建筑时代特点进行探究,从院落布局、建筑类型与形式、木构方式、尺度规律、铺作层发展情况、柱额层与梁架层特征等有代表性的方面,对唐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初唐建筑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从院落组群、单体建筑、尺度规律三个方面对所得复原依据进行整合和说明。第四章,从整体方面对西明寺院落遗址进行复原探讨,以遗迹现象本身所直接、间接反映的地面建筑信息为基础,依据前文所得研究基础与复原依据,具体对遗址所反映的营造尺、模数制,及各殿宇、回廊的平面布置情况进行探究。研究得到基本契合遗址尺度现象、且较符合建筑时代发展特点的营造尺;对初唐时期建筑模数制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并结合发掘报告、遗址照片等,在对相关遗迹现象进行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完成三座殿宇、四向回廊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完整院落的基本平面复原。第五章,在整体复原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西明寺东部院落遗址所见遗迹信息的深入挖掘,基本完成殿宇、回廊及院落整体的具体复原探讨,涉及大木作中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柱网配置的平面结构形式、建筑形式,及柱额、铺作、屋盖梁架等的具体结构、形制、尺度等;并绘制完成复原图。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进行总结,对相关探索、创新等进行说明;并对研究不足及未来的方向、展望等加以简要阐述。
二、唐长安的寺观及有关的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长安的寺观及有关的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明朝题壁上,谁得衆人传——唐长安城题壁诗与诗人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 唐长安城题壁诗概况 |
二 唐长安城题壁诗的时空分布与创作情况 |
(一) 寺观题壁诗 |
(二) 宅院题壁诗 |
1. 帝城唯此静,朝客更谁闲——隐於市朝 |
2. 曾共山翁把酒时——官场恩怨 |
(三) 衙署题壁诗 |
1.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一展抱负 |
2. 平生闲境界,一来一联诗——忙里偷闲 |
3. 江河日下,不知所届——国道兴衰 |
(四) 驿站旅馆——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
(五) 酒楼妓馆——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
(六) 青苔壁上故人名——时光流转 |
三 唐长安城题壁诗与诗人交游 |
四 结 语 |
(2)玄奘、窥基二塔铭的建立与文本流传——兼论开成间长安僧团之面貌(论文提纲范文)
绪 言 |
一 筚路蓝缕: 长安兴教寺《玄奘塔铭》及《窥基塔铭》的建立 |
二 风雨欲来: 《窥基塔铭》衔名所见开成前後长安僧团面貌 |
三 文本流传: 关於圆仁目録中《窥基塔铭》来源的推想 |
结 语 |
(4)墓志所见唐长安城安仁坊宅第的时空分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代安仁坊住宅的时空分布 |
1.安仁坊居民群体的分布具有时代性 |
2.安仁坊居民生活空间的变化具有特殊性 |
3.居民原籍与宅第位置偏差很大 |
二、唐安仁坊居民宅第相关问题 |
1.宅第所属问题 |
2.家族宅第承袭现象 |
3.迁宅现象 |
4.宅第佛教信仰问题 |
三、影响安仁坊居民宅第变化的因素 |
1.自然条件与里坊空间 |
2.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 |
3.佛教信仰与风水之说 |
4.宅主身份与住宅面积 |
5.礼仪等级与住宅规制 |
四、结 语 |
(6)唐长安城内水井与公共生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长安城内水井的发现 |
第一节 宫殿区水井 |
第二节 里坊区水井 |
第二章 唐长安城内水井的大环境分布 |
第一节 水井在长安城的方位 |
第二节 水井的区域位置 |
第三章 唐长安城内水井区域分布的典型微环境 |
第一节 水井与里坊布局 |
第二节 水井与建筑 |
第三节 水井与周围环境 |
第四章 唐长安城内水井的使用 |
第一节 水井的使用人群 |
第二节 水井与公共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山水意识的丧失——生态危机 |
1.1.2 城市景观面貌的趋同——城市失序 |
1.1.3 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博弈——文化失落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范围界定 |
1.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城市山水相关研究 |
1.4.2 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 |
2.城市山水图式的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图式的起源 |
2.1.2 图式的认知 |
2.1.3 概念界定 |
2.2 城市山水图式的内涵 |
2.2.1 城市山水图式的构成要素 |
2.2.2 城市山水图式的认知层级 |
2.2.3 城市山水图式的空间属性 |
2.2.4 城市山水图式的研究层级 |
2.2.5 城市山水图式的特征 |
2.3 城市山水图式的文化源流 |
2.3.1 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念 |
2.3.2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
2.3.3 皇权至上的礼制秩序 |
2.3.4 古朴的生态观念 |
2.4 本章小结 |
3.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解读 |
3.1 山环水绕的自然地理形胜 |
3.1.1 宏观地理形势——关中平原 |
3.1.2 微观地理特征——西安小平原 |
3.2 多元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 |
3.2.1 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文化 |
3.2.2 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
3.3 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历史脉络 |
3.3.1 周丰镐的相土尝水图式 |
3.3.2 秦咸阳的象天法地图式 |
3.3.3 汉长安的礼制为尊图式 |
3.3.4 隋唐长安城的尊礼重势图式 |
3.3.5 周秦汉唐山水脉络梳理 |
3.4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认知过程 |
3.4.1 山水择城——寻胜、察势 |
3.4.2 礼制营城——定序、筑城 |
3.4.3 人文藴城——立点、塑境 |
3.5 本章小结 |
4.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空间特征解析 |
4.1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的形成 |
4.1.1 隋初区域环境下的城市选址 |
4.1.2 隋唐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
4.1.3 唐中后期区域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 |
4.2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城市山水要素空间分布 |
4.2.2 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特征 |
4.3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格局的认知规律 |
4.3.1 空间维度——大尺度山水的空间统领 |
4.3.2 时间维度——空间秩序的持续生长 |
4.4 西安城市山水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因 |
4.4.1 外在动因 |
4.4.2 内在动因 |
4.5 本章小结 |
5.隋唐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价值研究 |
5.1 辩方正位的整体价值 |
5.1.1 表南山为阙的方位观 |
5.1.2 复合轴线的空间重构 |
5.1.3 “北阙—南山”的文化内涵 |
5.2 体国经野的区域价值 |
5.2.1 “国”、“野”比例 |
5.2.2 国野一体,城乡协调 |
5.2.3 前朝遗存的继承与利用 |
5.3 巧取形胜的自然价值 |
5.3.1 据高制胜的节点经营 |
5.3.2 聚形展势的审美思想 |
5.3.3 笼山水为苑的巧于因借 |
5.4 因势利导的生态价值 |
5.4.1 区域城市选址科学性 |
5.4.2 八水五渠的景观网络 |
5.4.3 环绕帝都的自然风景区 |
5.5 天地化育的人文价值 |
5.5.1 象天法地的城市布局 |
5.5.2 崇天敬地的礼制祭祀 |
5.5.3 天地同乐的景观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6.当代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复归与传承 |
6.1 当代城市山水图式的发展 |
6.2 新时代西安的机遇和挑战 |
6.3 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复归与传承 |
6.3.1 区域山水格局延续的山水之城 |
6.3.2 城乡并举互动发展的和谐之城 |
6.3.3 城市关键节点引领的特色之城 |
6.3.4 景观网络体系构筑的生态之城 |
6.3.5 传统地域文化复兴的人文之城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Ⅰ图录 |
附录-Ⅱ表录 |
(9)唐代城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代城市管理的基础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 |
一、先秦时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
二、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 |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的发展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 |
一、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 |
二、唐代的社会管理制度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城市的规划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体系规划管理 |
一、城市的建置 |
二、城市等级的划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 |
一、都城的规划管理 |
二、地方城市的规划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城市的经济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市场管理 |
一、市场废置的管理 |
二、市场秩序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手工业管理 |
一、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
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 |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仓库管理 |
一、仓库的设置 |
二、仓库的管理 |
小结 |
第四章 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人口管理 |
一、在籍人口的管理 |
二、流动人口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社区管理 |
一、坊的设置与管理 |
二、新罗坊、蕃坊的管理 |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治安管理 |
一、城市治安的管理主体 |
二、城市治安的管理制度 |
第四节 唐代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 |
一、城门墙垣等防御设施的管理 |
二、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管理 |
三、沟渠井泉等水利设施的管理 |
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城市的文化管理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 |
一、城市教育体系的建立 |
二、学校教育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宗教管理 |
一、城市宗教的管理者 |
二、城市宗教管理的内容 |
小结 |
第六章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 |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 |
一、城市环境的管理机构 |
二、城市环境的管理制度 |
三、城市卫生的管理 |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危机应对 |
一、城市灾害危机的应对 |
二、城市战争危机的应对 |
小结 |
结语 |
一、唐代城市管理的主要特点 |
二、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与不足 |
三、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西明寺资料爬梳 |
2.1 寺院概况 |
2.2 相关文献 |
2.3 考古成果 |
2.4 现状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原依据 |
3.1 院落布局及单体配置 |
3.2 单体类型与形式 |
3.3 木构方式 |
3.4 尺度规律 |
3.5 斗栱、铺作与铺作构造层 |
3.6 柱额、梁架等特征 |
3.7 小结 |
第四章 整体复原探讨 |
4.1 营造尺 |
4.2 模数与用“材” |
4.3 平面布置与开间尺度 |
4.4 小结 |
附: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柱网分布图 |
第五章 各单体复原探讨 |
5.1 1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1号殿复原图 |
5.2 2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2号殿复原图 |
5.3 3号殿 |
附:西明寺遗址3号殿复原图 |
5.4 回廊 |
附:西明寺遗址回廊复原示意图 |
5.5 小结 |
西明寺遗址复原平面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立面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总剖面图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探索与创新 |
6.3 不足与展望 |
西明寺遗址复原院落鸟瞰效果图 |
西明寺遗址复原1号殿人视效果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隋唐时期建筑遗址及相关复原探讨(部分) |
附录B 唐代壁画墓建筑画情况统计(部分) |
附录C 西明寺史料梳理 |
四、唐长安的寺观及有关的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朝题壁上,谁得衆人传——唐长安城题壁诗与诗人动态[J]. 曹羽. 中华文史论丛, 2021(04)
- [2]玄奘、窥基二塔铭的建立与文本流传——兼论开成间长安僧团之面貌[J]. 宛盈. 中华文史论丛, 2021(04)
- [3]道儒之间——北宋景灵宫布局理念新解[J]. 贾鸿源. 宋史研究论丛, 2021(02)
- [4]墓志所见唐长安城安仁坊宅第的时空分布探析[J]. 吴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5]教俗互动——唐长安城内的“舍宅为寺”与“舍宅为观”[J]. 呼啸.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 2021(00)
- [6]唐长安城内水井与公共生活探讨[D]. 王永娇.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唐长安佛寺书法文化寻绎[J]. 介永强. 唐史论丛, 2019(02)
- [8]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D]. 肖晗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7)
- [9]唐代城市管理研究[D]. 梁克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建筑考古学研究及复原探讨[D]. 李思洋. 南京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