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面教材《水浒》与反动文人金圣叹(论文文献综述)
孙琳[1](2019)在《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文中认为“水浒”特有的绿林题材形成与传播于特定历史时期,对题材及社会价值的不同评判令其主题阐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水浒”接受过程中,绿林题材与各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紧密融合,其“意义”虽不离“含意”,但往往产生截然不同的主题阐释结果。“诲盗”与“忠义”是“水浒”两种基本的主题归纳,表面上水火不容,实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从题材角度而言,“水浒”叙述的是绿林故事,“以暴易恶”的“法外”情节与人物屡见不鲜,虽有招安“归正”、清庙传名的结局,但“法外之行”是题材的重要部分,“诲盗”是对特殊题材社会效果的担忧;从主导意旨而言,特定时代的编创者、接受者对“水浒”大多持宽容态度,认为绿林人士本属“乱民”而非“贼民”,“为乱”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忠义”是对“水浒”本身存在价值的肯定。“水浒”主题阐释虽有多种,但“忠义”在不同时代的内涵变化更为明显和关键,而像“诲盗”“伪忠义”等论点实则亦可视作为“忠义”内涵的不同表现,“农民起义说”“为市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游民说”等亦可视作“忠”之对象由“君”转向于“民”或“国家”的某种变形,相对其他主题论而言“忠义观”的包容性更强一些。水浒“忠义观”有一个建构与解构的过程,“建构”指的是宋元时期的“忠义”价值观念经李若水、龚开、陆友仁、元代水浒戏等由外而内与水浒绿林题材逐渐结合的过程,水浒忠义观在明代百回本《忠义水浒传》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然而绿林题材与“忠义”之间的裂痕始终难以弥合,故而建构渐趋完成的同时解构亦已开始,此种解构指的是传统“水浒忠义观”中“忠义”与“非忠义”矛盾的凸显,经由金圣叹、清初水浒戏、清代水浒续书等不断放大和批判此种矛盾,传统“水浒忠义观”被质疑;清末民初在君主专制崩解的背景下,“水浒忠义观”渐成为新式的“忠”与“义”组合,“忠”之对象由君而民、而国、而民族,“义”之平等性渐而提升,新式“忠义观”得以重构。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与解构的发生是共时而非先后,一方面是创作者的情感寄托,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读者和评者的价值立场,“忠义”作为一种悖论始终伴随水浒的产生与传播,即使“非忠义”“反忠义”亦是“忠义观”的某种变体。鉴于精力和学力有限,水浒“忠义观”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限定在自宋至清的古代阶段,其中有少部分延伸到近、现代阶段。一、主题内涵与“水浒”的经典化文学作品的主题研究向来是我国文学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小说”一词和相关作品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经魏晋、唐、宋的创作实践,明、清时期“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之一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含量及社会价值,均由“不经之作”而逐渐成为新的“经典”。在小说地位提升的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亦添加于具体作品之上,令小说的“意义”更趋近于“道”,这一点在主题阐释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水浒传》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小说观念现代化的结果,这也是最深层的原因;直接原因则有明代中后期文化专制统治的放松,统治者对小说的倡导与宽容,士大夫的推崇与评点,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化的普及,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与其他小说不同,“水浒”有其特殊的绿林题材,在经典化过程中“水浒”与“忠义”这一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合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二、水浒“忠义观”的建构历史上的宋江事迹发生和传播于宋朝,在靖康之难、南宋偏安、文强武弱的时代背景下,类似对宋江等“匪寇”招安并赐予官爵以期其为国出力的事在南宋大量发生,“忠义”是当时社会自上而下公认的主流价值观念。李若水作诗《捕盗偶成》,提出“招安非良策”,对接受招安的“匪寇”是否“忠义”表示质疑。只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南宋朝廷自顾尚且不暇,招安是朝堂无奈的选择;乱世之中落草绿林的“匪寇”各有各的无奈,招安是他们真心的期望,而“为国立功”则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忠义军、忠义民、忠义人等在特定时代受社会普遍认同,这是水浒“忠义观”建构的时代基础。龚开出于宋遗民心态作《宋江三十六赞》,在序言中称宋江一类的“盗中之圣”尚具“义勇”,借对绿林的“赞”批判祸乱天下的“乱臣贼子”。元代陆友仁曾舟过梁山泺,结合龚开“画赞”作诗对历史进行反思,提及宋江征方腊取得战功一事,并隐讳地指出“乱自上作”。早期“水浒戏”推崇梁山“替天行道”的“公正”,实是元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这也成为水浒“忠义”中偏“义”的一方面表达。李若水、龚开、陆友仁及早期水浒戏对“水浒忠义”的态度并不相同,但均在有意无意地营造一种“水浒”与“忠义”之间的联系,实是时代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三、《忠义水浒传》的“忠义”表现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是“水浒”故事的凝练与集中,明代现存大多数小说版本中均将“忠义”置于明显的位置,文本中“忠义”亦多次重复呈现,这既是小说编创时的意旨表达,也是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文学体现。只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忠义”本来有“对等”“适宜”之意,“水浒忠义观”本身内涵强调的则是单向度“臣”对“君”的服从,“忠义”实则为“忠”。小说以文学叙事手段创建了朝堂“无忠义”的特殊语境,其中君主昏聩、奸佞擅权、胥吏腐败,致令有能者无法安居于庙堂和“法内”社会,只得“被逼上梁山”。“忠义”的代表人物宋江历经曲折,虽竭力数次避免“落草”,但最终还是上了梁山。成为“匪盗”的宋江在山寨营造“忠义”氛围,极力谋求招安,重新回归“法内”社会之后,借征辽、征方腊行“忠义”之行,被鸩死之时仍不舍“忠义”,终得清庙留名。百回本《忠义水浒传》塑造的宋江是文学中的“忠义”形象,是水浒“忠义观”的坚实文本基础。四、“水浒忠义观”的倡导与质疑伴随小说的广泛传播,“忠义”己成为“水浒”得以存在的独特价值标签。“水浒戏”虽多截取“水浒”之一段或一人物而演绎,明代中后期的林冲、武松、宋江等戏曲故事中虽有偏重的不同但均体现了“忠义”主旨,可见水浒“忠义观”之深入人心。序跋和评点是明清之际小说研究的重要形式,对“水浒”主题的阐释更为直接,且大多不离“忠义”左右,只是称扬者以“忠义”赞之,质疑者以“伪忠义”贬之。倡导“水浒忠义”者亦有不同表现,如天都外臣将“水浒”誉为“国医”,李贽称赏着书者用心之“发愤”,容与堂等版本评点中多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忠义”的归纳,是“忠义”的不同变体。金圣叹在明末起义频繁的时代背景下,质疑“招安”者忠义与否的问题,指出小说《水浒传》中“忠义”的内在矛盾。金圣叹作五篇序言从各个角度阐述“水浒”作者并无“忠义”的意旨表达,小说只是出于才子“锦心绣口”的“闲暇之作”,试图将小说从“载道”的重负下摆脱出来,彰显文学性的同时亦在隔离“忠义”与“水浒”之间的关系;同时金圣叹腰斩“水浒”,将宋江等人招安、征辽、征方腊等“忠义”事迹完全舍弃,另改编文本《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突出宋江之“伪忠义”。“迸忠义于水浒之外”,是金圣叹解决水浒内在忠义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他喜新炫才文学观念的表达,亦是他时事之感的体现,背后则是时代价值观念变迁的外在表征。五、水浒传统“忠义观”的解构清代“水浒戏”虽受《水浒传》整体框架的制约,但在内容、人物选择上与明中后期不离“忠义”相比,“非忠义”性更为明显。清初戏曲《宣和谱》从其名称来看不离“宣和”左右,实隐寓对“乱自上作”宣和之政的针砭。《宣和谱》戏文对宋江等水浒人物持否定态度,多处讥讽宋江的伪忠伪孝、王矮虎的好色无能、扈三娘的贪生变节,而以王进、栾廷玉、扈文姬、扈成等的真忠、真孝、真节、真义作为对比,将“忠义”从水浒人物身上剥离开来。清宫大戏《忠义璇图》是整个水浒故事的戏曲演绎,在水浒的整体框架下,刻意减少了表现水浒“忠义”的情节和对话,而添加了李若水、张叔夜等真忠真义以反衬水浒众人的“伪忠伪义”,并用近十分之一的篇幅以“冥谴”的形式对宋江等人展开批判,是对“水浒忠义观”的强烈反拨。另《虎囊弹》《闹江州》《偷甲记》等“水浒戏”虽内容与水浒故事相关,但均刻意远离了“忠义”主题,这亦可视作官方和民间视野对时代价值观念的某种反映。陈忱《水浒后传》突出了对“愚忠”的某种批评,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亦表现出对轻易放弃起义果实一味“忠义”的谴责。俞万春的《结水浒传》不但以“荡寇”的形式令水浒人物灰飞烟灭,更从多方面对“水浒忠义观”进行全面解构。六、“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重构清末民初,民主、科学、法制等现代观念大量涌进,不但与明清时期的“忠义”价值观念产生冲突,亦对传统的小说主题阐释产生冲击。尤其是君主制崩解之后,传统“忠义”价值观的基础随之瓦解,而“水浒”深具反抗色彩的绿林题材在主题阐释中所占分量愈来愈重。“平等”“民主”“乌托邦”“社会主义”等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添加在“水浒”主题阐释之上,同时“农民”“市民”“游民”“流民”等水浒人物出身的不同归纳体现了从“民”到“人民”的内涵演化,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体现了时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变化与转移。“忠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对表现传统“忠义”最为突出的招安、征方腊的评价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最明显的“投降主义教材说”,这实是当代视角下对招安问题的新评价。另外,“忠义”指向的对象从君主转向于民族、国家、人民,同时对“义”的阐释亦添加进“平待”“相互”的时代新意,“忠义”观实现了某种重构。“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重构既是小说主题理解与阐释内涵的变迁,更是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体现。
高日晖[2](2003)在《《水浒传》接受史研究》文中认为接受美学为文学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即读者史,或作品的阐释史、影响史,而这正是传统的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文学史研究所忽视的一个侧面,《水浒传》接受史的研究就是在接受美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水浒传》从成书之日起,就进入了一个动态的审美生成的过程,褒者有之,贬者亦有之,推崇倍至者有之,明令禁毁者亦有之。透过历代读者对《水浒传》的阐释以及它在不同时代的影响,我们既可以了解读者的期待视野及其变化,还可以看到审美心理、审美倾向的变化,以及民族精神、社会思想的某些方面的变 迁,同时,对《水浒传》读者的研究反过来还会影响我们对本文的理解。《水浒传》 的接受史既是“水浒学”的一个范畴,也是构成整个中国文学接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浒传》的接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评点、有随笔式的散论、有序跋、还有戏曲和曲艺改编、续书等等,这是传统的接受方式;到20世纪以后出现了批评论文、专着、电视剧改编以及网上评论等等,这是现代的接受方式。通过对这些具体的接受方式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分析,我们发现,同时期的读者总是具有相似的期待视野,它决定了《水浒传》在这一时期的价值以及发生影响的方向,当然,同时期不同读者群和个别读者间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同时,读者的期待视野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它决定了《水浒传》在某一时期的阐释会迥异于其他时期,而前代读者与后代读者之间又有一种传递的关系。总之,本论文试图梳理出《水浒传》接受史的发展脉络,并寻求读者接受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规律性特征,既丰富“水浒学”的内容,也为中国文学接受史研究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探索。
王齐洲[3](2009)在《论“双两说”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文中指出张国光先生提出的"两种《水浒》,两个宋江"、"两种《红楼梦》,两个薛宝钗"(即"双两说")在学术界曾经引起过激烈的讨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双两说"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学术观点,这些观点一直存在争议,要人们先接受这些具体学术观点然后再接受"双两说"是十分困难的。不过,"双两说"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主要不是其具体的学术观点,而是将版本学引进古代通俗小说的研究,创新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促进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深入,因而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正是张国光先生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学术遗产。
黄霖[4](2003)在《近百年来的金圣叹研究——以《水浒》评点为中心》文中指出 金圣叹从他存在起,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近百年来,他与他的《水浒》评点,始终是小说理论批评界所关注的热点。 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他之所以重新被人张扬,首先是由于反清排满的需要,重点是围绕着“哭庙案”的议论,但不久就注意到了他的小说理论批评;且由他的《水浒传》评点而引发了对整个中国古代小说理
钟锡南[5](2004)在《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金圣叹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出身,人生经历,悲剧命运及其政治、哲学观念,文学批评理论的思想体系,评点的美学思想及章法、技法,评点思想的现代性,及其评点对后世的影响及不同时期国内外对他的研究状况等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力图客观反映出金圣叹研究的历史图景,使这一课题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出其应有的综合性、开拓性的价值。全文由绪论、正文及结束语等部分构成,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文章较全面地回顾了金圣叹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课题的意义。论述了金圣叹文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晚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给晚明社会的文化和文学面貌带来的深刻的影响。金圣叹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心态,及给他带来的悲剧命运。金圣叹有着浓郁的佛禅意识和以辩证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其多维构成的世界观在宗教哲学、社会伦理、历史文化等几个层面得到较全面而具体的体现。金圣叹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包括作家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及读者鉴赏论等几个方面,而以读者鉴赏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作家的创作通过“忠恕格物”、“因缘生法”等创作原则及各种具体创作技法表现出来。金圣叹对文学评点传统有继承也有发展,表现为文学主体意识的加强,对传统观念和文学体裁意识的超越,文学感染力的美学把握,文学表现技巧和方法的揭示,等等。金圣叹有着突破传统的诗文理论,他注重形式结构的诗歌分解说特别引人注目。金圣叹对叙事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最突出之处是其典型性格理论及情节结构理论,这又集中表现在他对《水浒》、《西厢》的批改上。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表现为他具有现代意味的阐释心理、独特的批评视角及“读者精神”。金圣叹文学评点理论对明清文学评点及现代文学批评理论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在国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金圣叹身上有着正反两方面的文学经验和教训,给后人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柏青[6](1975)在《评金圣叹腰斩《水浒》》文中认为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原作是一百回本,由施耐庵于元末明初写成。在其流传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百二十回、一百一十五回等版本。到了明末,封建反动文人金圣叹将《水浒》腰斩,成为七十回本。这个金批本流传最广,一直受到反动派的吹捧。清代封建文人称赞金圣叹腰斩《水浒》“深得剪裁之妙”。买办文人胡适,更把金批《水浒》说成是“一部永不会灭的奇书”。直到解放以后,有些人也仍然把金批本赞为《水浒》的“最佳版本”,对金圣叹腰斩《水浒》继续吹捧。因此,深入剖析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反动实质,是《水浒》评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水浒》好就好在写了投降的全过程。它的前七十一回,主要内容是梁山起义军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宋江篡夺梁山泊领导权,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推行只
费雯[7](2007)在《对一个学术异流的研究与反思 ——以“文革”时期“评《水浒》”现象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文革”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一段特殊历史,它的混乱无序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古典名着《水浒》的命运也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成为被批判的“反面教材”。本文以毛泽东1975年8月发表对《水浒》的文学谈话为出发点,把“文革”时期围绕《水浒》产生的相关事件和文字作为一个学术研究中的异流现象进行整体关照。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考察“评《水浒》”这一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探究鲁迅、毛泽东的《水浒》评论的实际内涵,试图揭示在鲁迅—毛泽东—江青反革命集团三方互相转引言论的过程中存在严重偏差。第二部分以“文革”及其前后的《水浒》研究为对象,在大量评论文章中归纳总结各个时期研究的特征、重点以及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其中尤以详细考察“评《水浒》”期间的《水浒》评论为重中之重。第三部分从“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和“文学批评与学术理性”两个角度对《水浒》在“文革”时期的特殊遭遇进行反思。在文中,“文革”时期浓重的政治氛围被淡化处理,全文所做的努力是旨在从文学层面把《水浒》研究在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真实状态以及其具有的有限价值尽可能全面的呈现出来,并通过对这个学术异流的剖析,让后人引以为戒。
张国光[8](2002)在《要正确阐释1975年毛泽东评《水浒》的语录——兼论亟须澄清对鲁迅评《水浒》宋江、金圣叹诸文的误解》文中研究指明
张同胜[9](2007)在《《水浒传》诠释史论》文中提出论文以《水浒传》的诠释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浒传》诠释史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人们对《水浒传》理解的此在性。这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上编探讨了在封建社会这个伦理文化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水浒传》的理解和解释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伦理道德视域中的“忠义”说、“诲盗”说或“忠奸斗争”说这些具体的《水浒传》主题解读是如何生成的?第一章以容与堂本《水浒传》李贽的评点为考察对象,论述了李贽评点的指导思想“童心说”在当时并不是孤峰现象,而是王学左派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罗汝芳“赤子之心”说的阐发。李贽虽然出入儒释道三教,但是他具有浓厚的忠义报国思想,这也成为了他评点这部小说的前视域,并以此作为他对《水浒传》意义理解的何所向的规定性,从思想内容上形成了李贽评点的时代性面貌:从忠义报国和用人制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水浒传》;同时,王学左派思想对他的影响体现在他以“真”与“趣”作为他艺术赏鉴的标准。第二章以贯华堂本《水浒传》金圣叹的评点为考察对象,分析了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言中为统治阶级代言的政治立场与他在具体文本批评中赞美水浒好汉立场之间的矛盾张力,揭示了金圣叹欲有所为而不得的现实苦闷是其小说评点的前视域,这个前视域决定了他在与小说文本中的视域进行视域融合过程中反贪官污吏而不反皇帝的政治立场,梁山泊好汉杀戮贪官墨吏成为了金圣叹发泄心中“己才不用、己志不伸”愤懑的酒杯。金圣叹生活的历史时代,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接受朝廷招安却又在叛降之间反复无常的事实引起了金圣叹的反思,其结论就是坚决反对朝廷招安盗贼,这就是他腰斩《水浒》的现实原因。“《易》终于《未济》而非终于《既济》”是金圣叹艺术审美的哲学指导思想,因此无论是金评本《西厢记》还是金评本《水浒传》,都被删去了结末部分。第三章以明清时期《水浒传》的续书与水浒戏作为考察对象,指出《水浒传》续书其实就是对《水浒传》原着的诠释,因为续书作者的期待视野超出了原着文本所具有的视野,因此他们便以创作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解释。这种诠释也是原着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即它的一种存在方式。续书现象有力地说明了诠释处境与文学意义解读之间的关系;续书现象也反映了“应用”性理解的历史特征。水浒戏则是以舞台艺术表现的形式演绎了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其应用性色彩更浓,但仍然是对《水浒传》的一种理解方式,也是这部小说的存在方式之一。第四章考察了封建社会里的读者在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视角之下对《水浒传》的理解,因为道德与法律都是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统治阶级及其文人从这一视角下对《水浒传》所进行的理解也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权力话语的诠释也是《水浒传》存在方式的一种。对“诲盗”说合理性的解读还体现了哲学诠释学的灵魂即从他人的视角出发发现其立场的真理性和合法性。“忠义”说、“忠奸斗争”说以及“盗贼”说等都是当时读者问题视域的产物。论文下编是在依据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即西方文化思想成为了话语主流的大文化环境中探讨读者是如何对《水浒传》进行理解和解读的。第五章探讨自清末民初到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水浒传》的解读和理解。晚清政府丧权辱国,引起了仁人志士的思考。清朝末年,救亡图存的各种救国方案纷纷出笼,既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又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其中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是他们的主流话语。立宪派前见的政治性和封建性决定了他们对《水浒传》的理解仍然还是“诲盗”说,而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之下的解读则有“独立喻言”、“军事小说”、“政治小说”和“社会主义小说”、“索回人权”说等等。在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各种启蒙思想更是蜂拥而至。在西方资产阶级人性论作为前见的解读中,《水浒传》被新文化人认为是“非人的文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对《水浒传》的解读则是这部小说反映了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第六章考察民族救亡时期人们对《水浒传》的解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于中华民族抵抗外族入侵、进行民族救亡的原因,《水浒传》被诠释为抗金英雄的讴歌(张恨水)、国防文学的典范(周木斋)。国民政府领导了反抗日本侵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因此国统区中《水浒中传》《太湖水浒传》《水浒新传》等《水浒传》的续书是当时历史情境之中读者对原着的诠释。宋江等梁山泊好汉征辽的故事与当时反抗日本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形成了一种视域融合的契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对诸如《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等水浒戏的新编,体现的是对官逼民反、阶级斗争的诠释和打入敌人内部、里应外合等战争策略的宣传。第七章集中考察建国以来人们主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水浒传》的诠释。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对于农民起义的历史进步作用的宣传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成功的实践,是理解和解释《水浒传》的前视域,它作为人们的前理解,依据金评本《水浒传》改编的七十一回本被诠释为“农民起义”说;而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则被认为反映了“农民革命战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一九七五年,“反修防修”的政治需要作为一种问题视域对《水浒传》的解读具有意义何所向的规定性,于是《水浒传》就成为了教育人民反对修正主义的“反面教材”,其主题的解读就是“投降主义”说。新时期以来人们从意识形态层面对《水浒传》的诠释主要包括“市民”说、“游民”说和从人性论视角的理解。新时期以来,计划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理解《水浒传》的前视域。经济基础的改变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无疑将改变人们的成见。质疑“农民起义”说的各种观点见诸报刊杂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忠奸斗争”说、“市民”说、“游民”说以及人性论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官僚阶级的腐败与反腐倡廉的呼声使得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重提“反腐败”说。新时期以来,读者对《水浒传》的诠释有多种视角,相应地也就有了对其文学意义的多种理解和解释。第八章主要是从文化现象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人们对《水浒传》的各种理解:阴阳思想、侠义文化、政治文化、神话原型、宗教文化、狂欢文化、当代大众消费文化以及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的种种解读。这些都是从文化的不同层面对《水浒传》的诠释,也说明了这部伟大的小说耐得住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解读,所有这些理解都是《水浒传》在当代的存在方式。论文也指出了西方文论下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并不符合《水浒传》诠释的实际情况。余论一章针对与《水浒传》理解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了尝试性的分析:一是从理解的现实视角和学术视角这两种视角下对《水浒传》诠释的讨论:一是《水浒传》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文学意义理解之间关系的分析;一是关于《水浒传》误读问题的探析;一是意义理解与诠释方法之间关系的摸索。这些问题都是文学意义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探讨的必要。论文并不反对或指责从政治视角或现实视角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而是认为这是理解之中分内应有的事情;论文分析了考证考据方法的利弊,认为考据法只是对小说中的历史相关问题进行认知,从而有助于对文学意义的理解,但毕竟还不是对意义的解读。误读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认知知识面的匮乏、伪问题、前见解的封闭性等等。诠释方法对文学意义的理解有影响,不同的诠释方法对意义理解何所向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有时候乃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文学意义的理解是一个真理的问题,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简而言之,论文的结论就是:一部《水浒传》的诠释史,就是这部小说“此在”的存在史,历史上人们对于它的各种解读就是它作为文学作品在具体诠释处境中的表现。也就是说,人们对《水浒传》文学意义的解读产生于这部小说此在的根本性运动之中,而根本不是单纯地或片面地产生于对作者主观意图的探求之中、小说文本自身的独白之中或读者现实视角下的创造性理解之中;新的理解的生成是读者的成见视域与小说文本视域的一种视野融合,是一种效果历史关系,是《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的一种事件。《水浒传》的理解史就是它的存在史、效果史;人们对《水浒传》的各种理解就是它的存在方式;各种历史性理解都是时代性问题视域的产物。
张国光[10](1979)在《两种《水浒》 两个宋江——兼谈金圣叹批改《水浒》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 必须从实际出发《水浒》,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着,宋江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但若要问:《水浒》究竟是农民革命的课本,还是反面教材?宋江究竟是革命派,还是投降派?人们往往不能圆满回答。这些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直到现在,还象是一潭浑水,要澄清它,必须系统地研究一番《水浒》的流变史。“对于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这是我们研究《水浒》时应有的科学态度。《水浒》不同于一般的古典小说,它既不是一个作者独自
二、反面教材《水浒》与反动文人金圣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面教材《水浒》与反动文人金圣叹(论文提纲范文)
(1)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和价值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水浒”主题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水浒”的传播与主题评价 |
一、由“非经典”而“经典”的小说 |
二、明代小说社会功能的阐发 |
三、《水浒传》的“经典化”路径 |
第二节 “水浒”的主题与题材 |
一、小说主题的内涵 |
二、“水浒”主题的多义性 |
三、独特的绿林题材 |
第二章 水浒“忠义观”的建构 |
第一节 悖离于“忠义”的水浒本事 |
一、历史中的“南朝忠义” |
二、对宋江招安“忠义”的怀疑 |
三、朝野对招安的不同态度 |
第二节 宋江“忠义”的虚指与期望 |
一、龚开对宋江事迹的采择 |
二、表面上的赞与实质上的箴 |
三、“盗中之圣”与乱臣贼子 |
四、《宋江三十六赞》中的“忠”与“义” |
第三节 宋江报国的“忠义”所指 |
一、身具历史反思观念的陆友仁 |
二、“宋江题赞”寓指的“乱自上作” |
三、宋江征方腊以“报国收战功” |
四、宋江故事的绿林特质 |
第四节 早期水浒戏的“忠义”偏指 |
一、替天行道之“忠义”背景 |
二、“替天行道”中的“义” |
三、明初水浒戏中的“忠义”体现 |
第三章 《忠义水浒传》的“忠义”表现 |
第一节 《忠义水浒传》的“忠义”内涵 |
一、“忠义”的词源意义 |
二、《忠义水浒传》中的“忠义”所指 |
第二节 小说中朝堂“无忠义”的叙事语境 |
一、昏聩的君王宋徽宗 |
二、擅权的奸佞 |
三、滥权的胥吏 |
四、无法尽忠于朝堂的水浒武将 |
五、忠义所归的梁山世界 |
第三节 水浒故事中宋江之“忠义” |
一、上梁山的曲折叙事 |
二、宋江所题“反诗”与“忠义”矛盾的解决 |
三、借天意言人事的“忠义”叙事 |
四、宋江“忠义”的具体表现 |
第四章 “水浒忠义观”的倡导与质疑 |
第一节 明代水浒戏的“忠义”表现 |
一、忠奸对立的林冲故事演绎 |
二、以义寓忠的武松故事演绎 |
三、细节蕴忠义的宋江故事演绎 |
第二节 “水浒忠义观”的倡导 |
一、天都外臣的“国医”之论 |
二、李贽的“发愤着书说” |
三、容与堂本评点的“忠义”阐释 |
四、“水浒忠义观”的多方响应 |
第三节 金圣叹对水浒“忠义观”的质疑 |
一、代作者立言以非“忠义” |
二、截尾祛报国战功以消解“水浒忠义” |
三、改编小说文本以证宋江“伪”忠义 |
第四节 “迸忠义于水浒之外”的原因 |
一、《水浒传》内在的“忠义”矛盾 |
二、特立独行之才子观 |
三、深文曲笔之文学观 |
四、非忠义寓褒贬之时事观 |
第五章 水浒传统“忠义观”的解构 |
第一节 清初《宣和谱》对水浒“忠义”的“翻案” |
一、《宣和谱》命名的针砭之意 |
二、《宣和谱》春秋笔法的创作主旨 |
三、《宣和谱》对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 |
四、“忠义”游移于水浒之外 |
第二节 《忠义璇图》对水浒“伪忠伪义”的批判 |
一、创作过程中的“忠义”思考 |
二、删增情节以消解“水浒忠义” |
三、《忠义璇图》对宋江“假忠假义”的批判 |
第三节 《虎囊弹》的主题变换 |
一、《虎囊弹》的大体情节 |
二、现存的《虎囊弹》残出 |
三、无涉水浒忠义的内容与主旨 |
第六章 “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重构 |
第一节 帝制消亡后的水浒主题新变 |
一、君主制消亡引发“忠义”内涵变化 |
二、从“民”到“人民”的演化 |
三、传统水浒“忠义观”的解构 |
第二节 水浒“忠义观”的新内涵 |
一、对民族、国家的忠诚 |
二、招安问题的重新认识 |
三、“忠义观”的讨论 |
小结 |
一、“水浒”主题研究的反思 |
二、“水浒”主题研究的时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一、原典文献类 |
二、研究着作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水浒传》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明代的《水浒传》接受 |
第一节 明代水浒戏与《水浒传》接受 |
第二节 晚明社会思潮与《水浒传》的接受 |
第三节 晚明《水浒传》的读者分类及其接受特点 |
第四节 《金瓶梅》对《水浒传》的接受 |
第五节 《水浒传》评点式接受之比较 |
第六节 金圣叹的《水浒传》接受 |
第二章 清代的《水浒传》接受 |
第一节 清初的遗民心态与《水浒传》的接受 |
第二节 清代舞台上的梁山英豪 |
第三节 王望如的《水浒传》接受 |
第四节 《水浒传》的逆向接受 |
第五节 清代侠义小说对《水浒传》的接受 |
第三章 清末民初的《水浒传》接受 |
第一节 小说理论的新变和《水浒传》的接受 |
第二节 新思想的接受与《水浒传》的新阐释 |
第三节 燕南尚生的《新评水浒传》 |
第四章 现代史上的《水浒传》接受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水浒传》的新批评 |
第二节 接受形式与接受倾向的多样化 |
第三节 抗日战争对《水浒传》接受的影响 |
第四节 延安的两部新编水浒京剧 |
第五章 当代的《水浒传》接受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水浒传》批评 |
第二节 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水浒传》评论 |
第三节 《水浒传》批评的多元化 |
第四节 新媒体与《水浒传》的新接受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3)论“双两说”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界观的多维构成 |
第一节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及命运悲剧 |
晚明政治变故及对文化、文人的影响 |
农村经济凋敝、城市商业兴盛 |
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的变化 |
社会经济变化对文人的影响 |
明清之际的哲学脉络 |
晚明浪漫文学思潮 |
文人风尚 |
金圣叹的家庭、出身概况 |
“哭庙”案始末 |
金圣叹死后遭受的待遇 |
第二节 金圣叹的佛禅思维模式 |
中国文化佛禅思维的特点 |
佛教思维、文学批评与直觉形象思维方式 |
金圣叹的佛禅意识 |
“人生如梦”观念 |
禅宗思维对美学思想的渗透 |
二元对立思想 |
文学对偶原理的运用 |
第三节 金圣叹宗教哲学观世界观的多维构成 |
中国古代的宗教意识 |
儒释道三教合流趋势 |
金圣叹的哲学思想三教融合思想 |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
思想的人民性 |
思想的复杂矛盾性中国叙事传统的历史意识 |
金圣叹对稗史地位的提升 |
“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
叙事结构上对史传的突破 |
第二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 |
第一节 金圣叹的作家创作论 |
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心理 |
“亲动心”说 |
“才子”与“文成于难” |
文学创作中的“因缘生法”论 |
“直以因缘生法为其文字总持” |
“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 |
第二节 金圣叹的文章本体论 |
金圣叹的“才子书”论 |
金圣叹“才子书”系列之一:抒情文学 |
散文、诗歌理论 |
金圣叹“才子书”系列之二:叙事文学 |
第三节 金圣叹的文学鉴赏论 |
鉴赏中的情感活动 |
“以文为戏” |
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 |
阅读心理期待 |
对读者鉴赏能力的要求 |
鉴赏中的审美愉悦 |
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活动 |
金圣叹鉴赏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金圣叹对文学评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第一节 对文学评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 |
文学评点的基本形态 |
文学评点史的追溯 |
对评点传统的超越 |
第二节 金圣叹的文学观念和文体意识 |
传统文学观念 |
金圣叹的文体意识 |
第三节 对写作技巧、行文方法的揭示 |
文法的“精严” |
字有字法 |
句有句法 |
章有章法 |
对文本的语言修辞分析 |
反讽修辞手法 |
第四章 金圣叹的抒情文学理论 |
第一节 超越传统的诗文理论 |
诗歌批评以唐诗为主 |
强调诗人的“心地”“学问” |
对传统诗论中“缘情说”的继承 |
对灵感特征的描述 |
情感的外化:移情 |
情景交融 |
诗歌接受:审美同情 |
第二节 注重形式结构的诗歌分解说 |
第三节 金圣叹诗歌创作的文学精神 |
第四节 金圣叹的散文评点理论 |
第五章 金圣叹的叙事文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学虚构与作家的关系 |
作家文学创作动机 |
对叙述视角的把握 |
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处理 |
诗词的删除和语言的修改 |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典型”理论 |
典型概念 |
典型塑造的历史 |
金圣叹的典型说 |
人物个性特征 |
典型人物的塑造 |
人物性格表现的方法 |
叙事文学的语言 |
人物语言个性化 |
宋江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叙事情节间的结构关系 |
情节结构的节奏变化 |
《水浒》《西厢》的结构特点 |
结构的严密性 |
结构的有机整体性 |
第四节 关于“腰斩”《水浒》、《西厢》 |
《水浒传》的删改 |
楔子的设置 |
金批《水浒》的政治动因 |
删除后半部的原由 |
腰斩《水浒》体现的艺术观 |
《西厢》结尾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
第六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
第一节 具有现代意味的阐释心理及批评视角 |
自娱娱人与“发愤作书” |
“格式塔”的建立 |
自由阐释意志 |
金圣叹自由意志的表现 |
金圣叹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
第二节 对作家创作心理及“灵感”的解析 |
“心闲”的创作情境 |
“亲动心”与形象思维 |
灵感 |
对灵感的把握 |
灵感的产生及特征 |
第三节 注重对“读者精神”的呼唤 |
现代西方文论中的读者接受论 |
“金针度人” |
金圣叹文学评点中体现的现代读者精神 |
文学接受的读者中心论 |
第七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影响论 |
第一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对清代的影响 |
对清代评点体制的改变 |
对毛宗岗、张竹坡的直接影响 |
对其他评点家的影响 |
后人对金圣叹的评价 |
第二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研究在国外 |
金圣叹对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
欧美金圣叹《水浒传》出版及研究概况 |
结束语 金圣叹留给后人的启示 |
主要参考书目 |
金圣叹研究论文总目(截止于2003年) |
后记 |
(7)对一个学术异流的研究与反思 ——以“文革”时期“评《水浒》”现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评《水浒》”的经过及其原由 |
第一节 “评《水浒》”始末 |
第二节 鲁迅与《水浒》 |
第三节 毛泽东与《水浒》 |
第二章 “文革”时期的《水浒》研究及其前后 |
第一节 十七年(1949-1966)《水浒》研究的学术取向 |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水浒》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评《水浒》”的后续影响(1976-1979) |
第三章 “文革”时期“评《水浒》”现象的反思 |
第一节 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 |
第二节 文学批评中学术理性的丧失与重拾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水浒传》诠释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诠释理论中的文学意义探讨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案 |
上编 古代部分:自晚明至晚清 |
概述 伦理文化语境下的理解 |
第一节 忠义思想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二节 伦理视角与时文手眼 |
第三节 版本、叙事与意义 |
第一章 李贽《水浒传》评点 |
第一节 李贽其人其文 |
第二节 "童心说" |
第三节 李贽的《水浒传》评点 |
第二章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 |
第一节 金圣叹其人其文 |
第二节 金圣叹批改《水浒传》述论 |
第三节 现实反思与话语矛盾 |
第四节 李贽评点与金圣叹评点之比较 |
第三章 《水浒传》续书与水浒戏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的续书 |
第二节 明清水浒戏 |
第三节 诠释与语境 |
第四章 道德与法律的理解视角 |
第一节 道德理解的视角 |
第二节 法律的阐释视角 |
下编 近现当代部分:自鸦片战争迄今 |
概述 近现当代西方思想视野之下的诠释 |
第五章 思想启蒙论 |
第一节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三节 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启蒙 |
第四节 其它理解 |
第六章 救亡图存论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水浒传》的政治性诠释 |
第二节 民族革命战争与《水浒传》 |
第三节 解放区"水浒戏"改编和创作 |
第七章 意识形态论 |
第一节 "农民起义"说 |
第二节 "投降主义"说 |
第三节 "市民"说 |
第四节 人性论理解之分析 |
第五节 "游民"说 |
第六节 其它理解 |
第八章 文化现象论 |
引言 |
第一节 《水浒传》与《周易》的"阴阳"思想 |
第二节 侠义文化视角之下的解读 |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诠释角度 |
第四节 神话原型理论的解读 |
第五节 宗教文化与《水浒传》的理解 |
第六节 狂欢化理论对《水浒传》的诠释 |
第七节 当代大众消费文化与"水浒"的诠释 |
第八节 中西比较:对《水浒传》意义的诠释 |
余论 |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与现实视角 |
第二节 对《水浒传》的认知与理解 |
第三节 《水浒传》的误读问题 |
第四节 诠释方法与意义理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两种《水浒》 两个宋江——兼谈金圣叹批改《水浒》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必须从实际出发 |
弄清忠义《水浒》的本来面目 |
七十回本使《水浒》面目一新 |
(一)删去书名中的“忠义”标签 |
(二)从结构上论证《水浒》应止于排座次 |
(三)强调《水浒》的主题是“逼上梁山” |
(四)突出晁盖在小说中的地位 |
(五)彻底改造了宋江形象 |
(六)加工美化了一百零七位农民军首领 |
(七)删去主要是糟粕的“后小半”,使《水浒》成为一曲革命颂歌 |
(八)增入大量精湛的批语,帮助读者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
鉴别两种《水浒》的优劣 |
四、反面教材《水浒》与反动文人金圣叹(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D]. 孙琳. 山东大学, 2019(02)
- [2]《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 高日晖. 复旦大学, 2003(03)
- [3]论“双两说”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J]. 王齐洲.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 [4]近百年来的金圣叹研究——以《水浒》评点为中心[J]. 黄霖. 明清小说研究, 2003(02)
- [5]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 钟锡南.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6]评金圣叹腰斩《水浒》[J]. 柏青.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05)
- [7]对一个学术异流的研究与反思 ——以“文革”时期“评《水浒》”现象为中心[D]. 费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8]要正确阐释1975年毛泽东评《水浒》的语录——兼论亟须澄清对鲁迅评《水浒》宋江、金圣叹诸文的误解[J]. 张国光.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5)
- [9]《水浒传》诠释史论[D]. 张同胜. 山东大学, 2007(03)
- [10]两种《水浒》 两个宋江——兼谈金圣叹批改《水浒》的贡献[J]. 张国光. 学术月刊, 19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