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白药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秉真[1](2021)在《蒙药消肿九味散联合通脉祛浊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及蒙药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
张莉丹[2](2021)在《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墓头回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的方法。建立墓头回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G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含量测定方法。2.评价墓头回水提物的止血药效作用。3.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墓头回止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墓头回的质量控制研究1.1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以D-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建立了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优选了苯酚浓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及稳定时间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采用芦丁对照品,采用Na NO2-Al(NO3)3-Na OH比色法建立了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选了Al(NO3)3溶液加入量、静置时间及显色温度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采用齐墩果酸对照品,采用1%香草醛乙酸-高氯酸比色法建立了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选了1%香草醛-高氯酸溶液加入量、冰醋酸溶液加入量、显色温度及加热时间等显色条件,并完成了方法学考察。1.2墓头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GC)法。以Agilent DB-5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为分析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为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30℃,程序升温,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1.0m L/min。1.3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以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80:20),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05nm。2.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2.1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止血作用:采用干酵母和无水乙醇皮下注射建立血热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将SD大鼠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云南白药阳性组、墓头回低剂量组、墓头回中剂量组、墓头回高剂量组。检测指标包括大鼠肛温、体重、用食量、饮水量、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即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及红细胞指标,包括:(1)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积压(PCT);(2)红细胞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2.2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50只小鼠分别进行出血时间实验和凝血时间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云南白药阳性组、墓头回低剂量组、墓头回中剂量组、墓头回高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剪尾法测定出血时间,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3.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墓头回止血的可能作用机制:墓头回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的筛选利用TCMSP、Pub Chem等数据库;出血性疾病的作用靶点筛选则依据DRUGBANK、Dis Ge NET等数据库;两者取交集后借助Spring在线平台和Cytoscape软件构建墓头回成分-靶点网络,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则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富集;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结合能排名靠前的5个蛋白与核心成分槲皮素之间的相关度进行对接。结果1.墓头回的质量控制研究1.1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墓头回总多糖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苯酚浓度9%,水浴温度70℃,加热时间10min。方法学考察结果为回归方程A=0.1431C-0.1454,r=0.9976,D-无水葡萄糖溶液在0.00513~0.1026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75%。墓头回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Al(NO3)3溶液加入量1.5m L、静置时间25min、显色温度30℃。方法学考察结果为回归方程A=0.8573C+0.1583,r=0.9954,芦丁溶液在0.062~0.62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91%。墓头回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优选的最佳显色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min,1%香草醛乙酸-高氯酸溶液加入量0.5m L。方法学考察结果为线性回归方程A=1.6162C+0.2431,r=0.9997,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在0.104~1.04m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67%。1.2墓头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墓头回中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含量测定的方法。β-石竹烯的质量浓度在6.13~61.31μg/m L(r=0.9998)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1%,RSD为0.81%。氧化石竹烯的质量浓度在4.55~45.50μg/m L(r=0.9996)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值均小于3.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2%,RSD为0.70%。1.3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墓头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测定的方法。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别在0.1042~1.042mg/m L(r=0.9999)、0.1024~1.024mg/m L(r=0.999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值均小于3.0%。齐墩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7%,RSD为1.39%,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1.07%。2.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2.1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研究就模型组与空白组相较而言:造模后大鼠肛温在2h后升高,达到38℃以上且持续6h,说明热证模型复制成功。体重显着降低(P<0.01),饮水量升高(P<0.01),饮食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PT、APTT和TT均显着延长(P<0.01),FIB极显着增加(P<0.01);模型组大鼠PLT和PCT显着减少(P<0.05,P<0.01),MPV、PDW显着增加(P<0.01)。RBC和HCT显着增加(P<0.01),HGB和MCHC明显增加(P<0.05)。MCV、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就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而言:墓头回低、中剂量组体重均有所上升,高剂量组体重下降。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大鼠饮食量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墓头回各剂量给药组大鼠饮水量也有升高。阳性组和各剂量墓头回水提液组大鼠PT、APTT、TT和FIB均显着减少(P<0.05,P<0.01)。除低剂量组大鼠PDW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以外,其余各给药组大鼠PLT和PCT均显着增加(P<0.01),MPV和PDW均显着减少(P<0.01)。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PLT和PCT显着增加(P<0.01),HCT显着减少(P<0.01)。除墓头回低剂量组外,阳性组、墓头回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RBC、MCHC明显减少(P<0.05),MPV和PDW显着减少(P<0.01)。中剂量组可使HGB明显减少(P<0.05),高剂量组HGB显着减少(P<0.01)。2.2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就出血时间而言,阳性组与空白组相比,可显着缩短出血时间(P<0.01),提示了本次出血实验结果可靠。墓头回低剂量组与墓头回中剂量组出血时间也有明显缩短(P<0.05),墓头回高剂量组的出血时间无明显差异变化;与阳性组比较,各剂量墓头回组的出血时间均有显着延长;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墓头回各剂量组的出血时间有所延长;剂量越高,出血时间缩短越明显,表明其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就凝血时间而言,与空白组相比,阳性组及低、中、高剂量墓头回组的凝血时间均显着缩短(P<0.01);提示了本次凝血实验结果可靠。与阳性组相比,墓头回各剂量组的凝血时间有所缩短;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凝血时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剂量越高,凝血时间缩短越明显,墓头回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更能使凝血时间缩短。表明其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3.墓头回止血的可能作用机制筛选筛选出墓头回止血的活性成分7个,作用靶点76个,通过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59个可能与墓头回止血作用机制有关的富集项以及21个可能是墓头回止血通路的富集项,结果显示墓头回止血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CCR5、JAK2、MMP9、MPO及STAT3等关键靶点,涉及的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道、钙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道、HIF-1信号通道等。实验通过分子对接对上述止血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墓头回7个活性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尤以槲皮素结合能最低,亲和力最强。实验进行了槲皮素与5个核心靶点的图形对接。结论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墓头回中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对三萜类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挥发性成分β-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的含量进行测定,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均小于3.0%,并测定了10批不同产地的墓头回含量,其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为墓头回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实验通过了对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选用大鼠进行血热出血模型的测定,结果表明云南白药阳性组与墓头回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的缩短模型组PT、APTT和TT时间、降低FIB含量,同时可以使PLT和PCT显着增加,HCT显着减少。并且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评价了墓头回的止血作用,各剂量墓头回组内比较,出血及凝血时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剂量越高,出、凝血时间缩短越明显,表明其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的作用与剂量呈一定量效关系。3.实验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了墓头回止血的作用靶点76个,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259个,KEGG富集分析得到21个可能与墓头回止血作用相关的通路,并选取HIF-1信号通道作为下一步进行研究的止血机制。通过7个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与5个关键核心靶点的结合能最低,亲和力最强。
张秋霞,刘萍,宁科功,伍鹏,蔡英,李劲峰,李黎仙,陈邈,孔祥烨,高鹰[3](2021)在《云南白药活性肽牙膏成分有效性研究及牙膏临床验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提取物和美洲大蠊提取物的组合物(BYPA)对抗炎、止血、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及初期牙周炎的有效性。同时利用该组合物制成牙膏(云南白药活性肽牙膏),对牙膏减轻牙龈问题效果进行临床观察验证。方法:通过研究BYPA对ICR小鼠耳壳急性炎症反应;对小鼠断尾出血的止血作用;对豚鼠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对家兔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及对大鼠牙周炎治疗情况来评价BYPA对常见口腔问题的效果。同时对含BYPA的牙膏产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26.1-2010要求进行临床验证。结果:BYPA对小鼠耳壳炎性肿胀有56.8%的抑制作用,肿胀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 <0.01); BYPA对清醒小鼠断尾出血时间有明显缩短(P <0.05);豚鼠口腔溃疡面积减小明显(P <0.01);口腔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也明显小于溶媒对照组(P <0.01);家兔口腔溃疡面积均有明显的减小(P <0.05或P <0.01),口腔溃疡感染程度有非常显着改善(P <0.01),口腔溃疡完全愈合时间有明显缩短(P <0.01); BYPA对牙周炎大鼠,给药5周后,牙周探诊深度(P <0.01)、龈沟出血指数(P <0.01)、牙龈指数(P <0.05)、牙菌斑指数(P <0.01)均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云南白药活性肽牙膏,通过3个月的连续使用,对牙龈指数(P <0.01),龈沟出血指数(P <0.01),牙周社区指数(P <0.05)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结论:BYPA有良好消炎、止血、促进溃疡组织愈合作用,对实验大鼠牙周炎的缓解和治疗是有效的。云南白药活性肽牙膏对牙龈炎有很好的减轻和改善作用;对牙周不健康问题有相应的改善和修复作用。
呼谧允[4](2020)在《月季花化学成分及凝血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蔷薇科蔷薇属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湖南、云南、四川和西藏等地区。《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月季花味甘,性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疏肝解郁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胸胁胀痛。文献研究表明,黄酮类成分为月季花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具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我国的月季花各处均有栽培,资源丰富。文献调研发现,尚未有关于月季花在凝血活性方面的相关报道,因此本课题对月季花化学成分及凝血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月季花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第二章,月季花化学成分和体外凝血活性研究;第三章,紫云英苷促凝血作用机制研究。首先,综述了从2000年以来月季花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月季花的化学成分及凝血活性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测定体外凝血因子,评价月季花70%乙醇提取得到的总浸膏及20%、40%、60%和95%乙醇洗脱部位的凝血活性。结果显示,月季花总浸膏可以极显着地延长APTT,显着地延长PT,降低FIB,表明月季花总浸膏有很好的抗凝血活性,效果与灯盏花素相当;月季花20%、40%、60%和95%的乙醇洗脱部位均可以极显着地缩短PT,表明月季花20%、40%、60%和95%的乙醇洗脱部位有良好的促凝血活性。为了追踪活性成分,采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月季花不同部位进行分离与纯化,并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及结构解析,共从月季花70%乙醇提取得到的总浸膏中分离并鉴定出15个化合物,分别是:山柰酚(1)、槲皮素(2)、异槲皮苷(3)、紫云英苷(4)、阿福豆苷(5)、槲皮苷(6)、苯乙醇-β-D-葡萄糖苷(7)、广寄生苷(8)、胡桃苷(9)、烟花苷(10)、苯乙基-6’-O-没食子酸基-β-D-葡萄糖苷(11)、银椴苷(12)、没食子酸甲酯(13)、8-甲氧基草质素-3-O-β-D-槐糖苷(14)、没食子酸(15)。其中,化合物8、10、13和14为首次从月季花中分离得到。然后,对月季花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凝血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4(紫云英苷)可以极显着的缩短APTT、TT,极显着地升高FIB,表明紫云英苷有很好的促凝血活性,效果与云南白药相当。化合物12(银椴苷)可以极显着地缩短PT,有良好的促凝血活性。最后,通过大鼠体内试验对筛选出的促凝血活性较好,且含量高的紫云英苷(4)进行促凝血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紫云英苷不同浓度组均可以明显缩短凝血时间;眼眦取血显微镜观察,紫云英苷高剂量组可以显着地增加血小板数量,起到极促凝血效果(P<0.001);在体内凝血因子筛选方面,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与紫云英苷高剂量组均可以极显着地降低PT和APTT(P<0.001),显着地提高FIB的浓度(P<0.01)来发挥促凝血作用;通过测定大鼠体内的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和比值,推测紫云英苷是通过调节TXA2/PGI2来起到促凝血的作用;通过对大鼠体内e NOS和ET-1含量的测定,推测紫云英苷可能通过调节大鼠体内NO和ET的水平来达到促凝血的目的。此外,紫云英苷还可以升高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以及升高大鼠血浆中ESR和PCV来发挥促凝血作用。
靳云凤,张书锋,魏磊,曹广海[5](2020)在《云南白药联合氢化可的松交替灌肠辅助治疗重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联合氢化可的松交替灌肠辅助治疗重型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郑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62例重型腹型HS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云南白药及氢化可的松灌肠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儿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禁食水、抑酸、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抗过敏、改善血管通透性,必要时抗感染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云南白药联合氢化可的松交替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呕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皮肤紫癜消退时间、黑便消失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治疗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儿腹部症状复发情况、肾脏受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呕血消失时间、腹痛改善时间、黑便消失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例(6.7%)患儿腹部症状复发,对照组7例(21.8%)复发,观察组腹部症状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例(16.7%)、6例(18.7%)患儿肾脏受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用药基础上,云南白药联合氢化可的松交替灌肠可有效加快重型HSP患儿消化道症状缓解,降低腹部症状复发率。
蔡霞[6](2020)在《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应用消痛方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肝肾不足型患者,通过观察其对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影响,评价实际疗效和安全性,以期对临床试验有建设性指导。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消痛方水溶液,对照组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两组治疗时均取药液约3ml,分别均匀喷在2个电极片表面,患者取仰卧位,将两电极片分别置于患侧膝关节内外侧部位做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5次,4周后结束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膝关节炎指数评分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问卷评分,并对安全性作出监测。结果:两组患者超声药透治疗4周后,膝关节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WOMAC问卷评分及两组WOMAC问卷总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t检验,均有所降低,P<0.01;说明消痛方、云南白药气雾剂超声药透对KOA患者的症状均有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WOMAC评分及两组WOMAC总评分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1,统计学有显着差异;两组在僵硬WOMAC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在改善疼痛、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方面优于云南白药气雾剂超声药透治疗;在僵硬症状改善方面两组效果相当。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83.3%,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痛方超声药物透入对KOA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在疼痛、日常活动程度、日常活动难度改善方面消痛方比云南白药气雾剂超声药透更具有优势,且无不良反应,药物用量少,可减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何佳[7](2020)在《香木活血酊治疗带状疱疹(气滞血瘀型)疼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随机对照验证香木活血酊在带状疱疹疼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研究方法:本课题实际纳入共病例65例,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外用香木活血酊;对照组给予桃红四物汤口服,外用云南白药酊。每周复诊1次,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全程治疗结束后观察记录症状改善情况,计算积分。显效及痊愈患者疗程结束后随访,连续随访2个月,了解患者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治疗前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及就诊时疼痛相关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2.统计两组总体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42.42%,对照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25%,经统计学分析后,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体疗效没有明显差异。3.两组患者在治疗一周、两周后,其疼痛评分,疼痛间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经四周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疼痛间隔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试验组连续随访2月,其累计复发1例,复发率4.34%,对照组累计复发两例,复发率10%,经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6.试验组累计有5例发生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导致其中3例脱落,对照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在总体疗效上来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具有不错的疗效,疗效差异不明显。2.香木活血酊针对气滞血瘀证4周后疗效好于云南白药酊3.云南白药酊的安全性较香木活血酊安全性更高。
克永霞[8](2020)在《四川省人工种植华重楼主要病害与质量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重楼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历版《中国药典》的基原植物,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1]。十几年前重楼资源绝大多数为野生,由于生长年限较长,一般为6-8年,而市场需求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户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日益稀少、供不应求,同时,近几年随着重楼市场价格暴涨,药材价格高达950-1250元/公斤,导致重楼成为了珍稀濒危贵重药材。近十年,为了缓解重楼野生资源的不足,人工规模化繁育和种植重楼的生产模式不断涌现,重楼由多种植物种共生状态变为纯植物种群状态,各类病菌在原生态中几乎很少发病或者是轻病,规模化种植后,许多重楼种植基地几乎年年都会遇到不可逆转的重病害,导致大面积重楼的根茎、花和果实腐烂,造成重楼果实和种子无收成、根茎当年无产量,造成巨大的直接或间接损失,严重影响了重楼人工种植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安全有效的病害防治技术对保证重楼药材质量、促进重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重楼病虫害的防治研究报道大部分集中在国内,且数量非常有限,国外少有报道。本课题对西南民族大学汶川县水磨镇白石村一组重楼人工繁育基地,近些年频繁出现的华重楼病害进行了实地调查、样品采集,发现主要病害为叶斑病和软腐病,这两种病害极大地危害了基地重楼的生长、产量及质量。因此,本课题拟以华重楼的这2种病害为核心,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室内药剂筛选、田间药剂筛选;同时,比较华重楼植物病株和健康植株在显微、薄层,水分、灰分、浸出物、总皂苷含量、重楼皂苷Ⅰ、Ⅱ、Ⅴ、Ⅵ、Ⅶ、H、纤细薯蓣皂苷含量水平上的差异,并对重楼病株和健康植株根茎的急性毒性、止血时间、凝血时间等方面开展了比较研究,以期寻找华重楼植物叶斑病、软腐病的生物防治方案,探讨其病害与质量的相关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实地调查,采集华重楼叶斑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出了导致华重楼叶斑病的病原菌为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sp.),菌丝黄褐色至棕褐色。观察其孢子形态,发现孢子一端有芽管,孢子和菌丝上均有隔,且孢子数量较多。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接种8 d后发现华重楼健康叶片发病,叶片边缘出现水渍状斑点,棕褐色,后斑点逐渐扩大,斑点间连接成片状,同时叶片背部也出现斑点,与田间华重楼叶斑病发病现象相似。采集华重楼软腐病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出导致华重楼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孢属灰葡萄菌Botrytis cinerea Pers.。该菌气生菌丝为绒毛状,米黄色至浅褐色,其分生孢子外观呈葡萄穗状,单孢、椭圆形、无色或淡色。依照柯赫氏法则测定致病性,7 d后病菌扩展,病部出现腐烂症状,与田间发病症状一致。(2)针对华重楼叶斑病选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6种常见的生物农药作为供试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药剂对华重楼叶斑病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8%宁南霉素水剂、80%乙蒜素乳油3种药剂抑菌效果较好,其EC50值分别达到了0.283 mg/L、1.938 mg/L和2.804 mg/L。故选用这3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华重楼叶斑病的防效最高,防效为76.98%。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剂防效综合得出: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华重楼叶斑病的最佳药剂推广使用。针对华重楼软腐病选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8%宁南霉素水剂、0.5%几丁聚糖水剂等10种供试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药剂对华重楼叶斑病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8%宁南霉素水剂、0.5%几丁聚糖水剂、2%春雷霉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1.738 mg/L、3.419 mg/L、25.126 mg/L、25.405 mg/L、29.436mg/L。故选用这几个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高,防效为66.46%。综合得出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华重楼软腐病的最佳药剂。测定了田间试验期间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湿度、最低湿度、天气、雨量等气象应子。从测得数据得出,病害盛行期间整体雨量多、湿度大、气候潮湿。(3)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重楼药材质量标准中鉴别项和检查项下的规定,测定比较了病害与健康重楼显微、薄层和水分、灰分等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病害与健康重楼粉末没有明显区别,二者均含有草酸钙针晶、草酸钙簇晶、梯纹导管、网纹导管、淀粉粒,这与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的重楼粉末鉴定结果一致。2)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表明病害与健康重楼根、茎、叶与对照品重楼皂苷Ⅶ均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说明病害与健康重楼均含有重楼皂苷Ⅶ。3)所测定的18个样品中,病害重楼水分含量在6.2%~9.05%之间,总灰分含量在3.35%~6.4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在0.28%~1.25%之间,生理灰分含量为2.21%~5.66%,浸出物含量为17.36%~34.88%;健康重楼中水分含量为6.83%~8.51%,总灰分含量为3.39%~6.59%,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22%~1.21%,生理灰分含量为2.48%~6.25%,浸出物含量为14.57%~26.9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病害与健康重楼根、茎、叶在水分、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说明病害对重楼水分、生理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影响非常小或者无影响;而病害与健康重楼叶的总灰分、酸不溶性成分间存在极显着的差异(n=9,P<0.01)。健康重楼叶总灰分含量小于病害重楼,而酸不溶性成分则相反。4)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华重楼健康植株与病害植株根、茎、叶总皂苷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病害重楼中总皂苷含量在0.14%~1.68%之间,健康重楼中总皂苷含量在0.35%~4.8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健康与病害重楼根,健康与病害重楼茎、健康与病害重楼叶之间在总皂苷含量上均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重楼在受到病害影响后,总皂苷含量显着下降。5)采用红外指纹图谱比较了华重楼健康植与病害植株根、茎、叶特征吸收峰的不同。试验结果表明:重楼的主要活性成分甾体皂苷类在健康植株根S10有明显特征吸收峰,但病害植株根S1在相应位置则没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说明病害植株中甾体皂苷含量有很大影响;病害重楼根S1在2942.64 cm-1附近、病害重楼叶S7在2939.99 cm-1附近有多糖、脂类等亚甲基C-H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而健康植株在相应位置则没有该吸收;说明病害引起了重楼植株中其他化学成分的改变;健康或者病害的华重楼各自的不同植物部位(根、茎和叶)的光谱特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由于同一产地、同一植株的不同植物部位(根、茎和叶)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的不同。6)建立了UPLC-ELSD法测定华重楼健康与病害植株根、茎和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Ⅴ、Ⅵ、Ⅶ、H、纤细薯蓣皂苷的含量,定量评价了华重楼病害植株和健康植株不同植物部位(根、茎和叶)中7种皂苷含量的差异。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50mm,1.7μm),ELSD检测器漂移管温度55℃,氮气压力40 psi,增益500,冷却模式,柱温30℃,流速0.2 m L·min-1,进样量:3μL,流动相为乙腈(C)-水(D),梯度洗脱程序为:0-3 min,10%→51%C;3-20 min,51%→80%C。病害重楼中重楼皂苷Ⅰ的含量在0.023%~0.283%,健康重楼含量在0.045%~0.248%之间。健康重楼和病害中重楼皂苷Ⅱ含量极低,大部分样品中均未检测到;重楼皂苷Ⅴ在健康与病害重楼中含量接近,在0.021%~0.186%之间;健康与病害重楼中重楼皂苷Ⅵ含量在0.011%~0.687%之间,两者含量相近;重楼皂苷Ⅶ和重楼皂苷H含量范围分别在0.118%~0.687%和0.009%~0.373%之间;纤细薯蓣皂苷含量范围在0.052%~0.195%,7种皂苷总含量在0.272%~1.542%之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健康与病害重楼根、健康与病害重楼茎中,薯蓣皂苷H含量差异显着(P<0.05),两者含量大小趋势相反,其余6种皂苷及总皂苷含量在健康和病害重楼相同部位中差异不显着,说明病害发生对这些组分含量的变化影响不大。以不同重楼样品中水分含量(X1)、总灰分(X2)、酸不溶性灰分(X3)、生理灰分(X4)、浸出物(X5)、总皂苷(X6)、重楼皂苷Ⅰ(X7)、重楼皂苷Ⅱ(X8)、重楼皂苷Ⅴ(X9)、重楼皂苷Ⅵ(X10)、重楼皂苷Ⅶ(X11)、重楼皂苷H(X12)、纤细薯蓣皂苷(X13)、7种皂苷含量总和(X14)作为14个评价指标,采用SPSS19.0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计算综合得分排名来综合评价病害与健康重楼之间的差异。以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健康重楼叶(S16、S17)、健康重楼茎(S13)、健康重楼根(S10、S11),病害重楼茎(S4、S5、S6)、病害重楼叶(S7)排名在前9位,其余样品排名较靠后,可见病害与健康重楼间并无规律性的差异;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以重楼皂苷I、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Ⅵ和重楼皂苷Ⅶ的总量评价了各样品的品质;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表明S16、S10和S11均排序在前,其余样品排序没有发现统一规律;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综合评分结果一致,排名接近的样品聚为了一类。(4)通过测定健康与病害重楼的凝血、止血作用,评价了病害的发生对重楼止血、凝血作用的影响。采用纯净水稀释病害重楼根茎粉末,设置重楼高、中、低剂量组、云南白药组、生理盐水组,灌胃,测定病害重楼根茎粉末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止血时间、APTT、PT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未见明显异常,提示病害重楼药粉未对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胃造成损伤;试验用病害重楼药粉溶液高、中、低3种剂量组均能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并且显着缩小小鼠PT、APTT(预试验)。采用病害与健康重楼提取物,设置重楼高、中、低剂量组、云南白药组、生理盐水组,灌胃,测定重楼提取物对大鼠止血时间及凝血四项,试验结果表明:病害重楼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同样都能缩短大鼠出血时间(P<0.05),其中病害重楼高剂量组止血效果最好;健康重楼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大鼠出血时间(P<0.01),其中健康重楼高剂量组止血效果最好;健康重楼高剂量组的止血效果优于病害重楼高剂量组。总体来说,健康重楼提取物止血效果比病害重楼好;云南白药对照组和病害重楼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及健康重楼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试验大鼠PT、APTT和TT,提高试验大鼠的FIB;健康与病害重楼均具有较强的凝血、止血作用,健康重楼强于病害重楼。(5)华重楼主要病害为叶斑病和软腐病,一方面,病害的发生改变了华重楼的正常生长状态,长期的病害胁迫大大降低了重楼的产量,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绝收的境地,给农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一方面,凝血、止血是重楼主要功效之一的,病害显着降低了有效成分甾体皂苷的种类和含量,从而直接影响了药材的品质,其凝血、止血作用显着降低;势必影响临床疗效;同时,病害药材往往也混入市场,同等入药,不能完全发挥其药效,对于药材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浪费。因此,及时有效地采用生物多样性和少量低度农药防治华重楼病害,不仅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小,也是从源头保证华重楼药材品质的关键措施,缓解华重楼药材资源短缺的现状。
孙涛[9](2020)在《云南白药对A-PRF促牙周膜干细胞及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及细胞迁移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探讨云南白药对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PRF,A-PRF)促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SCs)增殖、成骨分化以及促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作用。[方 法]1.共纳入7名健康志愿者,按推荐剂量连续口服云南白药(500mg/次,4次/日)3d,于服药前及最后一次服药后各抽取10ml静脉血,血样标本以1300 rpm离心8min制备A-PRF,分别配制含1.25%、2.5%、5%、10%、20%A-PRF的浓度梯度条件培养基用于后续细胞干预实验。2.采用改良组织块贴壁法分别获得HPDLSCs和HGFs原代细胞。应用流式细胞学和多向诱导分化实验鉴定HPDLSCs表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HGFs细胞表型。3.实验分组:A-PRF(YNB)组(A组);A-PRF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应用CCK-8法分别检测各组HPDLSCs和HGFs的增殖活性,并依此结果选择各组最适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分析。应用ALP试剂盒、茜素红染色和qRT-PCR检测各组HPDLSCs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分析各组中HGFs的细胞迁移能力。4.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SPSS 26.0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结 果]1.细胞培养及鉴定:(1)鉴定HPDLSCs:流式细胞学结果为CD34/CD45阴性,CD 105/CD90阳性,表明实验用HPDLSCs为间充质来源;实验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符合HPDLSCs生长特征;P3代HPDLSCs成骨诱导21天后进行茜素红染色,成脂诱导28天后进行油红O染色,诱导组细胞镜下可见矿化结节和脂滴形成,表明实验用细胞具备多向分化能力。(2)鉴定HGFs:P3代HGFs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结果为抗波形蛋白染色阳性,抗角蛋白染色阴性,呈典型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表明实验用细胞为中胚层来源且无上皮细胞污染,符合HGFs发育来源及生长特征。2.云南白药对A-PRF促HPDLSCs细胞功能的影响:(1)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根据各浓度促HPDLSCs增殖活性差异,选择2.5%浓度A-PRF(YNB)组和10%浓度A-PRF组进行后续实验。第1天,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3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RF(YNB)组和A-PRF组均可明显促进HPDLSCs增殖(P<0.05),而两组间相比无差异;第5天,与其他两组相比A-PRF(YNB)组促HPDLSCs增殖作用更明显(P<0.05)。(2)茜素红染色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A-PRF组相比,14天后A-PRF(YNB)组成骨诱导形成的钙结节数目明显上升(P<0.05)。(3)ALP活性检测:在第3、7、14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RF(YNB)组和A-PRF组均可升高ALP活性(P<0.05);但仅在第7天,A-PRF(YNB)组ALP活性高于A-PRF组(P<0.05)。(4)q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RF(YNB)组和A-PRF组均可促进OCN和OPN的表达,且A-PRF(YNB)组显着优于A-PRF组(P<0.05);Runx2表达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LP在空白对照组中表达最强(P<0.05)。表明A-PRF(YNB)组更能促进HPDLSCs成骨向分化能力。3.云南白药对A-PRF促HGFs细胞功能的影响:(1)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根据各浓度促HGFs增殖活性差异,A-PRF(YNB)组及A-PRF组均选择5%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第1、3、5天,A-PRF(YNB)组与A-PRF组均可促进HGFs增殖(P<0.05);且在第3、5天,A-PRF(YNB)组较A-PRF组具有更优的促增殖作用(P<0.05)。(2)划痕实验:在第12h,各组间细胞迁移情况无差异(P>0.05);在第24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RF(YNB)组和A-PRF组均能促进HGFs的迁移(P<0.05),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48h,相对于其它两组,A-PRF(YNB)组则明显促进HGFs迁移(P<0.05)。[结 论]A-PRF具有促进HPDLSCs增殖、成骨分化,同时促进HGFs增殖和迁移的作用;而服用云南白药后的A-PRF则使上述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李福春,高建烨,李殿明,董钧,邵泽丹,王新厚,邢丽,邵立春,范忠义,安良宝,杨波,赵刚,张传家,赵猛,孙玉坤[10](2019)在《辽宁地区云南白药胶囊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临床安全性集中监测统计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集中监测口服云南白药胶囊的患者,发现未知或罕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评估云南白药胶囊在真实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分析2019例服用云南白药胶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2019例患者中收集到63例不良事件,最终判定出18例与云南白药有关的不良反应。云南白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44%,属偶见级别。结论云南白药胶囊在临床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其他药物合用相互作用小,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云南白药临床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白药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墓头回活性成分的定量研究 |
第一节 墓头回总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墓头回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墓头回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 墓头回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 讨论 |
第二节 墓头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墓头回非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墓头回止血药效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墓头回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止血作用的影响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墓头回对正常小鼠出血、凝血时间的影响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墓头回止血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资源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基于崩漏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云南白药活性肽牙膏成分有效性研究及牙膏临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药 |
1.2 实验动物 |
1.3 动物饲养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组合物对二甲苯所致ICR小鼠耳壳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
2.2 组合物对小鼠断尾出血的止血作用比较研究 |
2.3 组合物对豚鼠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比较研究[9-11] |
2.4 组合物对家兔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比较研究[12] |
2.5 组合物对大鼠牙周炎治疗效果的研究[13-17] |
2.5.1 大鼠牙周炎模型制作 |
2.5.2 模型确认及给药方法 |
2.5.3 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 |
2.5.4 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 |
2.5.5 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 |
2.5.6 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18] |
3 临床试验观察方案[19] |
3.1 试验设计 |
3.2 试验期限 |
3.3 试验对象 |
3.4 纳入标准 |
3.5 排除标准 |
3.6 检查内容 |
3.7 临床试验结果 |
3.8 临床试验观察结论 |
3.9 不良反应情况 |
4 总结 |
(4)月季花化学成分及凝血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月季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 月季花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1.1 黄酮类化合物 |
1.1.2 酚酸类化合物 |
1.1.3 甾体类化合物 |
1.1.4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
1.1.5 其他类化合物 |
1.2 月季花中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1 抗凝血和促凝血作用 |
1.2.2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
1.2.3 抗氧化作用 |
1.2.4 抗肿瘤作用 |
1.2.5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
1.2.6 降血糖作用 |
1.2.7 利尿作用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月季花化学成分和体外凝血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药材来源 |
2.2.2 试验动物 |
2.2.3 仪器与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提取 |
2.3.2 月季花体外凝血研究 |
2.3.3 分离 |
2.3.4 化合物体外凝血研究 |
2.3.5 数据处理 |
2.4 结果 |
2.4.1 月季花体外凝血研究结果 |
2.4.2 结构鉴定 |
2.4.3 化合物体外凝血研究结果 |
2.5 讨论 |
参考文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紫云英苷促凝血活性机制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试验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浓度紫云英苷促凝血活性研究 |
3.3.2 紫云英苷体内促凝血研究 |
3.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 |
3.4.1 不同浓度紫云英苷体外促凝血结果 |
3.4.2 紫云英苷体内促凝血试验结果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 |
致谢 |
附录 A 月季花中部分化合物核磁谱图 |
(5)云南白药联合氢化可的松交替灌肠辅助治疗重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2.2 腹部症状复发及肾脏受累情况 |
3 讨论 |
(6)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西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 物理疗法 |
2. 运动治疗 |
3. 药物治疗 |
4. 关节腔注射 |
5. 手术疗法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 祖国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2. 治法 |
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疗效评价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退出标准 |
1.5 终止试验的条件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疗效评价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临床资料基线水平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0MAC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
3.5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 |
4. 讨论与分析 |
4.1 研究结果与安全性分析 |
4.2 关于治法 |
4.3 关于消痛方 |
4.4 关于云南白药气雾剂 |
4.5 关于超声药透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存在问题不足 |
5.3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香木活血酊治疗带状疱疹(气滞血瘀型)疼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样本估计 |
2.4 病例分组 |
3.病例筛选 |
3.1 诊断标准 |
3.1.1 西医诊断标准 |
3.1.2 中医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剔除、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治疗方法 |
4.1.1 基础治疗方案 |
4.1.2 试验组治疗方案 |
4.1.3 对照组治疗方案 |
4.2 观察内容 |
4.2.1 一般观察项目 |
4.2.2 疼痛评分观察 |
4.2.3 综合疗效观察 |
4.2.4 复发率观察 |
4.2.5 安全性观察 |
4.2.6 疗程及随访 |
4.2.7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及日常护理 |
4.2.8 不良反应的处理 |
5 数据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脱落情况及原因分析 |
2 基线研究 |
2.1 受试者性别分布情况 |
2.2 年龄分布情况 |
2.3 两组初诊时疼痛强度评分 |
2.4 两组初诊时疼痛间隔时间评分 |
2.5 两组初诊时疼痛持续时间评分 |
3 综合疗效评价 |
3.1 两组疗程结束后疗效比较 |
3.2 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疼痛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疼痛间隔时间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比较 |
4 随访情况比较 |
5 不良反应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现代医学认识 |
1.2 祖国医学的认识 |
1.3 创新性 |
2 文氏皮科对于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文氏皮科对带状疱疹气滞血瘀证的认识 |
3 桃红四物汤选方依据 |
3.1 桃红四物汤方义分析 |
3.2 桃红四物汤加减分析 |
3.3 桃红四物汤药理研究 |
4 酊剂的选择依据 |
5 试验组选择依据 |
5.1 香木活血散组方分析 |
5.2 香木活血散药物组成分析 |
5.3 香木活血散组成药理研究 |
6 酊剂的选用与使用注意 |
7 对照组选择依据 |
8 结果讨论 |
8.1 整体疗效分析 |
8.2 组内治疗前后分析 |
8.3 组间治疗的前后分析 |
8.4 复发情况分析 |
8.5 安全性分析 |
9 典型病例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1 |
附录 1 患者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 |
附录 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综述 |
1.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概况 |
2.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疼痛机制的认识 |
2.1 外周机制 |
2.1.1 周围神经炎症 |
2.1.2 离子通道表达 |
2.1.3 外周敏化 |
2.2 中枢机制 |
2.3 免疫因素 |
2.4 情志相关因素 |
3.带状疱疹疼痛的西医治疗 |
3.1 口服药物治疗 |
3.2 其他治疗 |
4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4.1 关于病名的认识 |
4.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4.3 内治法 |
4.4 针灸 |
4.5 中药熏药(蒸)治疗 |
4.6 其他外治法 |
参考文献2 |
(8)四川省人工种植华重楼主要病害与质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重楼人工种植和病虫害相关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1 华重楼人工种植 |
1.1.1 华重楼人工繁殖方式 |
1.1.2 华重楼田间管理 |
1.2 重楼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
1.2.1 华重楼主要病害 |
1.2.2 华重楼虫害 |
第二章 四川地区华重楼主要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 |
2.1 试剂与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培养基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病原菌分离 |
2.2.2 病原菌鉴定 |
2.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2.4 孢子萌发观测 |
2.2.5 华重楼叶斑病结果 |
2.2.6 华重楼软腐病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防治华重楼叶斑病、软腐病的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药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室内毒力测定 |
3.2.2 田间药效试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病害对华重楼品质的影响 |
4.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试剂与材料 |
4.2 试验方法与含量测定 |
4.2.1 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 |
4.2.2 显微及薄层鉴别 |
4.2.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 |
4.2.4 健康与病害重楼红外光谱鉴别 |
4.2.5 UPLC法测定健康与病害重楼7种皂苷含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健康与病害重楼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差异分析 |
4.3.2 健康与病害重楼显微及薄层鉴别分析 |
4.3.3 健康与病害重楼总皂苷结果分析 |
4.3.4 健康与病害重楼红外光谱分析 |
4.3.5 健康与病害重楼中7种重楼皂苷含量结果分析 |
4.3.6 病害与健康重楼品质综合评价 |
4.4 结论 |
第五章 华重楼提取物对大鼠止血时间、凝血四项的测定 |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5.1.1 材料 |
5.1.2 仪器 |
5.1.3 试剂 |
5.2 提取物及试剂制备 |
5.2.1 阳性对照品的配制 |
5.2.2 重楼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2.3 枸橼酸钠抗凝剂的配制 |
5.2.4 血浆的制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重楼药粉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5.3.2 出血时间测定 |
5.3.3 APTT、PT、TT、FIB的测定 |
5.3.4 数据收集及整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急性毒性试验 |
5.4.2 止血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3 凝血试验 |
5.5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公开发表的专着、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云南白药对A-PRF促牙周膜干细胞及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及细胞迁移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PRF:牙周组织再生研究的新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辽宁地区云南白药胶囊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临床安全性集中监测统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研究设计 |
1.2.2 观察时点 |
1.3判定标准 |
2 结果 |
2.1 各研究中心入组情况及科室分布 |
2.2 患者的基本情况 |
2.3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
2.4 患者的就诊信息 |
2.5 患者的病史及过敏史等情况 |
2.6患者治疗期间云南白药胶囊的使用情况 |
2.7 患者治疗期间合并用药及研究期间的随访方式 |
2.8 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情况 |
2.9 被认定为与云南白药胶囊有关的不良反应分析 |
3 讨论 |
3.1 云南白药胶囊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3.2 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研究方法 |
四、云南白药临床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蒙药消肿九味散联合通脉祛浊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及蒙药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D]. 刘秉真.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墓头回质量控制、止血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莉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云南白药活性肽牙膏成分有效性研究及牙膏临床验证[J]. 张秋霞,刘萍,宁科功,伍鹏,蔡英,李劲峰,李黎仙,陈邈,孔祥烨,高鹰. 口腔护理用品工业, 2021(01)
- [4]月季花化学成分及凝血作用研究[D]. 呼谧允. 河南大学, 2020(02)
- [5]云南白药联合氢化可的松交替灌肠辅助治疗重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J]. 靳云凤,张书锋,魏磊,曹广海. 河南医学研究, 2020(17)
- [6]消痛方超声药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型患者的疗效评价[D]. 蔡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香木活血酊治疗带状疱疹(气滞血瘀型)疼痛的疗效观察[D]. 何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四川省人工种植华重楼主要病害与质量相关性研究[D]. 克永霞.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9]云南白药对A-PRF促牙周膜干细胞及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及细胞迁移作用的研究[D]. 孙涛.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辽宁地区云南白药胶囊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临床安全性集中监测统计分析研究[J]. 李福春,高建烨,李殿明,董钧,邵泽丹,王新厚,邢丽,邵立春,范忠义,安良宝,杨波,赵刚,张传家,赵猛,孙玉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